计算机应用范文

时间:2023-03-04 12:37:30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范文第1篇

《计算机应用》(CN:51-1307/T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计算机应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管理;技术;信息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11-01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的优势

1、计算机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18世纪之后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技术方面的改革,分别是以机械、电力、信息为主导的技术革命,最后以信息为主导的第三次艺术革命的结束宣告了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互联网不断普及,使人们能够快速了解到信息的同时不断提高传播信息的速度,以体现计算机应用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此外,计算机的应用同时也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其中包括生物科技和电子科技等。由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这样使科学在生产力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计算机的应用使日常生活便捷化

现如今我国居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离不开对计算机的使用。计算机技术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计算机没有出现之前医院取号都是需要依靠人力来进行,如今计算机应用的普遍,计算机取号已经代替了人力,为医院节约了人力资源。第二,企业利用计算机来采取网络营销手段,并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对企业内部重要资料和档案进行存储,这样不仅节约了办公的成本,同时也有效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第三,学校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加强,例如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这些都使学生对课堂更加感兴趣,提高学习氛围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第四,计算机未出现之前人们都必须出门或通过报纸才能了解到相关新闻。而现如今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手机、电脑等计算机信息平台便可以及时了解到新闻时事。

3、计算机应用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社会不断进步,政府部门也不断利用计算机先进技术以确保能够顺利开展管理工作。我国大部分各级政府部门目前都通过网络来进行管理及运作,并且建立了专门的政府管理系统,利用网络及计算机应用平台将最新出台的法规政策及时推出。此外,现如今部分政策在推出前都采用网络投票的形式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与便捷性,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不记名式投票,使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公正透明。

二、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的现状

1、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不平衡

计算机虽在不断普及和提高,但由于受到我国贫富差距及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不同的影响,我国部分偏远地区及城镇仍在使用原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甚至有些地区并没有使用计算机技术,导致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出现失衡。

2、我国信息产业尚不能满足社会信息化发展需求

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而计算机信息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其中社会信息化对我国社会及各个领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90年代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这些成就,不仅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我国计算机发展较晚,很多计算机软硬件都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信息产业也不能满足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应用工程,其系统所用的软硬件产品,主要还是依靠国外技术。

3、计算机应用信息安全难于保证,政策法律环境尚待完善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结合,虽然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真实性,导致网络上一些有着不良思想意识的人利用该工具对其他人的利益造成侵害。比方利用黑客攻击企业网络,盗取企业信息;利用计算机病毒盗取用户银行以及其他账户密码,骗取钱财等等这些事例在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应用和销售结合催生的电子商务运转模式,其主要采用网上商店的方式销售产品。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上完成物品的选购以及付款行为。但因为网络监管的不到位以及计算机病毒的侵害,致使很多人在交易的过程中被盗取了密码,造成了经济损失,又因为没有相关的而法律保障,损失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网络管理存在的不规范性,我们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完善网络法律环境。

三、我国计算机的管理建议

1、加强计算机应用安全知识的宣传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活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针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事件也不断增加。关于计算机网络的非法入侵以及重要资料被窃取的现状,我们必须加强计算机应用安全知识的宣传。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应安装防火墙以及杀毒软件,并定期对其更新。对于陌生人发来的网站要慎重点击;收到邮件要先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然后打开阅读;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发送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密码等等。

2、加强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应用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硬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而每个部分都需要专业人员的管理和维护。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需求,计算机相关专业在各大高校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并没有使办学质量得到提升,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大部分的毕业生因为缺乏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不能将所学知识更好的运用于生产生活中,致使企业很难选择到满意的求职者,从而造成了IT人才供不应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改善高校师资建设,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模式上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加强计算机培训机构的质量管理等等。

3、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

计算机应用对社会生产力以及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由于国外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不均衡,致使我国重大工程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应用技术。因此,为了更好的实行全球化,我们必须充分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具体实践,不断的进行探索和研究。任何技术都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可能不再适用,计算机技术的更新也是如此。它直接推动着计算机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探索出更多的应用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

总结:计算机应用具有一定广泛性,虽能够为我国人民带来便捷与科技,但由于受到其自身科技水平的限制,人民对计算机的管理仍需加强。我们要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不但要提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管理与服务意识,同时也需要提高各个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网络环境,建立全面化、清晰化的数据信息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马丽艳,崔琳.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思路刍议[J].河南科技.2014(08).

计算机应用范文第3篇

[摘 要]计算机应用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27-01

当今社会,计算机应用涉及到了数据处理、家庭和办公自动化、远程信息控制和信息系统构建等多中领域,分别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应用范围。而如何有效的掌握知识,促进能力,拓展创新,是推广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必由之路。

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看,也是知识和技术应用不断推陈出新和过程,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技术的出现使用,计算机的功能更大的被发掘出来,甚至在某些方面取代了人工,成为重要的角色。

一、全面掌握应用知识,提高应用技术能力

所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为前提的,这种知识可以使理论的,也可以是操作的,可以集中学习,也可以边学边做。在当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关乎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有很多,像计算机教学、平面设计、软件开发与应用、信息工程师和系统管理等,除了要求掌握基本通用的知识外,专业方面的知识也甚为关键。

每个计算机工作的技术应用人员,需全面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知识应用的理论体系,以完整夯实的基础带动应用能力的发展,遵照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复巩固基本的应用知识,反复操练应用技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会面临到很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能融会贯通,随机应变,通过知识的变式和创新,能力的在发展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变通性和替代性很强,没有单一的要求,需要计算机应用操作人员触类旁通。

二、以重点为核心,以多元化发展为方向

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的分工日渐细密,而且各个工种是相互配合和合作的形势展开,每个人只需重点掌握一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就可大有作为,成为自己的关键,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当确立重点,在不同的工作领域确定不同的自我应用技术。

以重点为核心,以多元化发展为方向,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点性和全面性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因为计算机技术本身都存在有本质的和密切的联系,不存在单一技术领域,都是知识某一部分的合成,像在平面设计方面,同时运用到了“办公自动化、网页制作和PS”等基本知识,您只懂得平面的创意或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相关的技术支持,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应用型和技术型是互相统一的,要理论知识和技术并重,重点突出和全面发展兼具,这样才会有效的发挥出个人应用技术的效能。

三、有效拓展能力,推动应用创新

在当前计算机教育中,应用人才的培养与学术研究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矛盾,从某种程度上说,只重视理论而忽视技术能力和创新实践的培养,这样的应用仅仅停留在知识应用的表层,无法深入到技术能力深处,无法推动应用创新。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的问题,往往不能有效迅速的解决,这就是确乏经验的表现,经验是学不到的,是在实际应用工作中感悟到的,是个人的自我思考和体会。

在知识学习和运用的同时,必须辅之以计算机的实践操作,感受能力的体现,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应用技术的熟练度,方能化繁为简,形成真正的能力,这是从现实中磨砺出来的。在能力提高的同时,通过完善理论体系和能力体系,完全会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和感悟,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而知识和能力应用的嵌入式和混合式发展,要求计算机从业者有着全面的知识底子和互通的理论融合。针对某一问题的解决,做到多样化和多重性,以求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措施,而且能起到熟练技能和选择优化的效果。

四、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内容非常广泛,可粗分为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几个方面。计算机技术包括: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设计、流水线原理及其在CPu设计中的应用、存储体系、总线与输入输出。计算机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所运用的技术。主要有系统结构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系统维护技术和系统应用技术等。计算机领域中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它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学等紧密结合,发展很快。

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就是以当时雷达脉冲技术、核物理电子计数技术、通信技术等为基础的。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技术产生重大影响,二者相互渗透,密切结合。应用物理方面的成就,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真空电子技术、磁记录技术、光学和激光技术、超导技术、光导纤维技术、热敏和光敏技术等,均在计算机中得到广泛应用。机械工程技术,尤其是精密机械及其工艺和计量技术,是计算机外部设备的技术支柱。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各自的进步,以及社会对于将计算机结成网络以实现资源共享的要求日益增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也已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成为社会的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离散数学、算法论、语言理论、控制论、信息论、自动机论等,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在许多学科和工业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又在几乎所有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1.系统结构技术

它的作用是使计算机系统获得良好的解题效率和合理的性能价格比。电子器件的进步,微程序设计和固体工程技术的进步,虚拟存储器技术以及操作系统和程序语言等方面的发展,均对计算机系统结构技术产生重大影响。它已成为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紧密结合,并涉及电气工程、微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理论等多学科的技术。

2.系统管理技术

计算机系统管理自动化是由操作系统实现的。操作系统的基本目的在于最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的软件、硬件资源,以提高机器的吞吐能力、解题时效,便利操作使用,改善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算题费用等。

3.系统维护技术

计算机系统实现自动维护和诊断的技术。实施维护诊断自动化的主要软件为功能检查程序和自动诊断程序。功能检查程序针对计算机系统各种部件各自的全部微观功能,以严格的数据图形或动作重试进行考查测试并比较其结果的正误,确定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4.系统应用技术

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程序设计自动化和软件工程技术是与应用有普遍关系的两个方面。程序设计自动化,即用计算机自动设计程序,是使计算机得以推广的必要条件。早期的计算机靠人工以机器指令编写程序,费时费力,容易出错,阅读和调试修改均十分困难。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的应用和技术操作过程当中,首先要夯实基础,以此培养能力,提高技能,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从而提高素质,然后以计算机主干核心知识构造自己的应用体系,确定目标,将计算机的多功能化融会到日常生活当中,有效解决各种为题,打造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侯晓璐.浅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

[2] 冯丽萍,张华.浅谈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应用[J].现代农业.2012(08).

[3] 马忠锋.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7).

计算机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学校、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必须通过教育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的要求,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已成为大多数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成为学生步入社会必学的一门技术。由于本门课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处于入门的位置,多数学生开始时往往抱着浓厚的兴趣。然而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习计算机必须先掌握大量抽象的基础知识和枯燥的操作要领,再进行操作训练。显然,这与学生预先的想象和急欲动手的要求是有矛盾的,会使其浓厚的热情与积极性颇受打击。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把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把握典型机型和软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那么,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如何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把握、融会贯通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已成为今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现将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几种教学法

(一)范例教学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教给学生什么?从课程目标角度看,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学科角度看,则应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框架结构、各种知识间的联系,建立对信息社会和计算机基础的整体认识、全局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具有典型范例作用的个别例子,使学生能够依靠特殊(范例)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例如,在进行Word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还增加了如何通过Word制作销售协议书、如何通过Word制作年度工作计划等的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在课后作业里,布置了通过Word制作销售管理手册、项目评估报告等练习项目。引导他们发现规律,作出总结。

(二)教师演示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要学生学会动手操作,教师必须首先示范操作。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让学生了解操作的步骤和方法。笔者在教学“如何通过Excel制作工资分析表等”这章内容时,课堂演示,个别指导。除此之外,还充分利用有关教学光盘、学习软件等进行演示操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三)任务驱动法

教师在把握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个隐含新知识点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完成的方法。让学生有目的、任务地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比如,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软件时,给每人发一张包含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的操作题,在下课前十五分钟,对上机指导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四)分组学习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课程,而非理论性课程,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究和合作,更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具体操练、反复练习。因此,加强学生的动手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有的放矢地自觉训练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放羊式”的上机是不能取得实效的。每组内有一两个好学生,这样做不仅对于后进生是一种帮助、辅导,而且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是一种知识的巩固、技能的深化过程,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手来,在老师忙不过来的时候,成绩好一点的学生可以指点一下后进生。

(五)分层次教学法

目前,由于技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相对来说,城市学生在接触计算机的时间比农村学生多,甚至有些农村学生从没碰过计算机。这样的现象,给技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学习新内容时,先对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基础差的学生需要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另外的任务。

二、教师计算机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点

(一)注重课程知识基础性和实验性

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认识到计算机的功能和它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配置,学习它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技术;学会并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录入、排版系统、数据库基础等;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及Windows环境下的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因特网的初步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具备分析和处理知识及与人交流的能力。

(二)实现教学人机交融

计算机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远比听老师讲要有效的多。所以,每节课,我在对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演示后,立即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布置一些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而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掌握程度不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每次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我都是随机辅导,最后,把学生掌握比较薄弱的地方总结出来,再次演示、讲解,这样,每节课遇到的疑难问题,都能随时解决,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还可以自由的讨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学生参与的‘学’。

例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当学习Word字处理软件后,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自荐表、贺卡、板报、校刊等设计制作;当学习Excel电子表格软件后,结合经济管理专业,增设“Excel在统计和会计中应用”实验。学习完网页制作后,要求学生设计个人网页。学习多媒体制作后,增设“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的实验。让学生边学边设计,学会紧跟技术发展潮流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在以上实验或设计中,教师要注重的是学生的思路和方法,允许过程的多样性,而且只作适当提示、恰当点拨,最终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将实验成绩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动手设计和上机操作,一方面增强了其主动参与的意识,学生的学习从原来“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另一方面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三、结论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必将越来越高。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任务。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推进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为高职高专教育工作总体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08(12卷)02期

[2]李文斌赖锦辉李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科技创新导报-[J]-2009(01期)

[3]魏德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福建电脑-2005(08期)

[4]谢小玲-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04期)

[5]李克东,何克抗.计算机教育应用与教育革新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计算机应用范文第5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CN:31-1260/T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主要面向从事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开发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各大专院校师生等。致力于创办以创新、准确、实用为特色,突出综述性、科学性、实用性,及时报道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在科研、教学、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为国内计算机同行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计算机应用范文第6篇

计算机故障原因复杂多样,一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电源性故障,例如电压不稳,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电源的冲击干扰等;二是电磁性故障,例如外界电磁场的干扰也会引起计算机应用出现故障;三是普通原因引起的故障,例如温度的过高或过低会使得计算机器件加速老化,造成计算机使用年限大大缩短,还有其他带电维护、计算机的腐蚀、灰尘过多、日常维护使用不当等方面都会使得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以下详细分析了计算机故障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1正常使用故障

计算机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因为机械出现磨损、老化或是已到达使用年限等原因造成计算机出现故障,这是属于不可避免的故障,这类故障称为正常使用故障,若计算机的使用环境条件较好且使用方法适当即可减少器件的磨损并增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正常使用故障还可以从使用角度分为两类:致命永久性故障和暂时性故障。致命永久性故障是指计算机器件已损坏或是电子器件已到达使用年限不能继续使用,必须更换损坏器件才能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暂时性故障是指计算机由于受到外界影响出现的短时间故障,在进行休息一段时间后便可以继续正常使用,例如环境条件影响,计算机在30℃时就会出现应用故障,而在20℃时就能正常使用,或是计算机由于使用时间过长导致计算机器件老化速度加快使得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这类故障虽然只是暂时性的,但是为了保证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最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用,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1.2电源影响导致的应用故障

电源引起的使用故障主要是由于电源的电压导致的,电源电压不稳定会给计算机带来严重故障,例如电压忽高忽低、过高过低或电源忽然关闭等会造成电路的严重损坏,引起计算机无法使用。另外还有电源输出的高频脉冲电压和波动频繁的电流也会使得计算机发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及操作失误。针对这种情况,人们要随时掌握电源电压的变化,尽量将计算机与其他电器分开使用,最好设有高低电压预警装置和保护装置。在现阶段电压不稳定的地区,尤其是电压波形畸变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配备在线式UPS电源,不仅可以对电源电压进行严密的滤波,除去电源电压上叠加的波形,还可以防止电压不稳、断电等造成数据丢失和损坏;而电压稳定的地区则可以配备后备式UPS电源,良好的高低压保护报警功能及断电保护功能可以有效的保护计算机数据和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避免计算机出现应用故障。

1.3电磁辐射影响

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周围的电磁辐射,例如通信电台、电源的射频传导以及其他可控硅的开启和关闭等电磁干扰。另外还会受到一些大型用电设备产生的射频干扰,这种干扰会使计算机的程序意外破坏,造成数据丢失、信息混乱、程序出错、磁盘读写错误甚至出现死机、主板元器件损坏等情况。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用户不合理布线或电源线进入等,具体可采用电源滤波、合理布线、隔离屏蔽等方法来减少电磁辐射的干扰,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1.4静电放电导致的电脑故障

根据统计显示,计算机无原因损坏有70%是由于静电放电导致的。静电放电对计算机或其他大型家用电器中的集成电路芯片的危害相对于其他影响而言较大,一般情况下,人们日常的头发梳理或脱毛衣时产生的放电情况的静电电压可达到几千伏甚至上万伏,这类电压可以击穿所有类型的集成电路芯片。所以,维修人员必须在抗静电方面和器件设计上谨慎维护,防止静电的危害,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1.5病毒黑客的影响

人们对病毒黑客的影响可能比较熟知,因为这类影响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危害性极大的影响,目前已知的计算机病毒有上千种,病毒类型不同给计算机带来的危害也不同,这些病毒不仅会导致系统出现故障、数据丢失,甚至出现计算机运行速度减慢、死机等情况,因此,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时要加强预防措施,尽量不交叉使用软盘,外来软盘在进行安装前先进行检测,安装病毒检测软件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检测和维护,浏览安全网页,一旦发现病毒和漏洞等及时清理,保证计算机不受到病毒和黑客的影响。

1.6人为原因造成的计算机应用故障

人为原因引起的计算机故障主要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例如频繁开关机、经常搬动拆装计算机、接线插头插错、不按制定顺序开关机、使用劣质软盘等随便装入系统、软件或命令出错后随意操作等,这些行为虽然不会导致硬件故障,但会降低计算机的性能和使用效率,造成计算机的短期故障甚至减少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因此,人们日常应该正确操作软硬件,尤其是开关机的顺序、软件系统的安装和使用等,不随意操作,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计算机故障。

2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故障的解决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为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延长计算机使用年限,针对计算机出现的故障必须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从原因中寻找解决的措施和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清理,必要时询问专业的维修人员,切忌随意操作。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中注意加强防护和维修,尽量避免人为原因引起的计算机故障,确保计算机在合适的电压下运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中使用,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计算机应用范文第7篇

《计算机应用研究》(CN:51-1196/T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计算机应用研究》杂志以其新颖性、学术性、系统性、技术性于一身,瞄准国家迫切需要的前沿技术,及时反映并涵盖了国内外计算机学科领域最新发展趋势及技术动向,注重刊登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选题新颖,可读性强而备受广大读者所喜爱,在各行各业拥有大量的读者、作者,在计算机业界享有崇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计算机应用范文第8篇

《微计算机应用》(CN:11-2204/T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微计算机应用》现已更名为《网络新媒体技术》

计算机应用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据 诊断 图像处理 医疗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256-02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医学及其管理的各个领域,可利用计算机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使用医学及医学管理的各种信息,医学信息处理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医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基础医学方面利用计算机联机处理各种医学实验信息、模拟生物和生理系统,对研究生物的微观结构、神经活动、癌细胞的发生机理等,起到促进作用。在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方面采用计算C实现了体检自动化,利用计算机模拟流行性疾病的蔓延及防治研究等。在医院综合管理方面利用医疗信息系统对医学进行综合管理,完善病历存储、药品管理、财务管理、办公信息化等,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下面介绍一些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实际应用。

1 利用计算机处理医学实验信息

数值计算是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较早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统计分析各种临床及生物医学数据也是数值计算。由于生物医学基础实验和临床诊断都是从人体或生物体上取得信号,这些信号具有信号微弱、干扰大、信噪比低及遵循统计学规律的特点,因而叠加法、直方图、频谱分析等各种统计分析的方法应用较多。在医学领域中,人体的许多生理信号,如心电波、脑电波、脉波、心音、呼吸频率乃至一昼夜间正常人的体温等等都是近似于周期性的,存在着相应的频谱。其中某些参数的频谱分析在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有实际意义。如果我们掌握了各种生理信息的频谱,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它们,这在教学、科研和临床上都有实际意义。模拟标准的心电信号在计算机诊断和监护系统中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判别心电异常的依据。

2 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诊断

计算机辅助诊断实际上是把大量的医学资料和医生的丰富经验,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汇总存贮,并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精确、覆盖面广泛、无间断性等特点使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体表标测心电图即采用体表多电极同时记录体表各部位心脏激动造成的电位差。近些年,电子计算机自动采集体表众多部位的各瞬时电位变化,进行分析处理,绘制成等位标测图,它能获得比常规心电图或心电向量图更丰富的信息,有助于认识心脏激动的空间电位分布和体表电位分布的关系。

例如在妇产科领域,英国普利茅茨医学院研究生院妇产科keith开发了智能胎心率与宫缩描记图(cardiotocography,CTG)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它基于400多条具有专家水平的产时评估及处理规则,该系统还可像医生分析病情一样,对所做出的处理建议进行解释。由英国16家水平领先的妇产科中心的17位专家对该系统进行了评估,他们对从2400份高位分娩病例中选出的50份病例资料,同时进行人为分析和CTG系统分析,结果CTG系统与17位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 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在断层技术中的应用。图像处理是计算机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是断层摄影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图像处理技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医生可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精确地将心脏多个断层切面重建影像,密度分辩率高,图像清晰,并可获得三维空间信息。在心脏病诊断中主要用于心腔内肿瘤、心腔内血栓、室壁瘤的形成,夹层动脉瘤、心肌梗塞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情况的随诊观察。在B超图像采集及病历管理方面的应用提高了检查的效率及病人信息管理的准确性。(1)操作方便,以往医生在给病人做检查时必须先将图像冻结,再点击鼠标右键来采集图像。而该系统采用脚踏开关,使医生们随时可以在不占用手的情况下完成图像的保存。同时只要医生将图像冻结,该图像就自动采集到计算机内。(2)友好的人机界面,系统采用智能医学词库,词库内的最常用的词语在词库的最前面,医生们只需利用鼠标双击选中的词语即可输入。不同的医生有自己独立的诊断专家库,使书写报告更为快捷简单,从而避免了操作者在每次完成病历报告时需手工输入大量汉字或进行繁琐的词语调用。(3)数据保存可靠。通常采用传统的暂存技术,一旦遇到死机或意外停电,如果没有保存图像,则所采集的图像会全部丢失。应用先进的软件存储技术,将采集的图像即时存储到相对应的病人目录下,可使图像数据安全可靠。(4)视频信号隔离技术。通常B超输出信号直接用视频线输送到图像采集卡,因为计算机采用的电源都为开关电源,如果计算机与B超同地,B超的图像易受到干扰,采用专用的光电视频信号隔离系统,将计算机与B超隔离,从而保证了B超图像工作站采集图像质量。

4 医疗信息系统

医疗信息系统有两种含义。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指所有与医学有关联的信息系统的统称,各类面向医院管理的信息系统都属于医疗信息系统的范畴;从狭义上来说,它仅涉及纯粹的医疗活动,是对相关的临床数据和知识进行综合管理和应用的信息系统。“医疗数字化”是目前数字化医院的建设重点。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对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它包含临床诊疗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手术室监护系统,药品管理系统,检验管理系统,医学影像管理系统,病历管理系统,门诊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等模块。医院所有的临床作业全部实现无纸化运行,病人的门诊和住院病历、检查结果等各类信息都完整地保存在医院数据库中;医生扔掉了纸和笔,不管是开具处方,还是各类检查检验、图像采集、传输,一切都在电脑前进行,在网络中传递;护士们每天测量完病人的体温、脉搏、血压等,都录入电脑,在电脑上自动形成曲线,并按时段图形显示,病人的生命体征一目了然。下面对一些主要的子系统进行简要说明:

1) 电子病历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纸张病历进行电子化,而是反映了患者整个的医疗过程,储存了患者全部的医疗信息,包括病史、各种检验检查结果和影像资料,是对个人医疗信息及其相关处理过程综合化的体现。它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患者一生的全电子病历,这需要全社会各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连。

2) 影像信息系统即广义上的PACS系统,与狭义上的PACS系统只负责影像数据的采集、归档和通讯不同,它涵盖了狭义PACS系统和RIS系统的所有内容,并且突破了传统上PACS/RIS仅局限于放射科的范畴,面向医院内的所有影像科室,连接各种成像设备(包括CR、DR、CT、MRI等放射成像设备,以及超声、内窥镜等非放射成像设备),实现全院范围内的影像检查工作流管理、影像数字采集、数据归档管理、影像诊断报告、信息网络等功能。

3) 检验信息系统(LabInformalionSystem,LIS)以医院检验科的业务数字化为目标,通过连接检验仪器、收集检验数据,实现申请、检验、报告的自动化数字工作流。相比其他医疗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发展最早,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医院建设了检验信息系统。大多数能够实现与检验仪器和HIS系统互连,完成基本的数字化工作流程。

4) 监护信息系统根据监护地点的不同,可分为重症监护信息系统、手术监护信息系统、急救监护信息系统和普通监护信息系统,它往往和各类床边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等设备连接,收集各类实时监护信息,或利用掌上电脑等一些手段进行体温等监护信息的录入,并通过对所有监护信息的储存、显示、以及对各相应科室的业务数字化,实现病人监护的数字化管理。随着越来越多医院信息系统的开通,医疗环境将更加惬意。

5 结论

计算机已显著地影响了科学的发展,亦促进了医学的进步,信息高速公路最终将使世界医学信息网络连为一体,对全球医疗范围的扩大、医学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疗费用的降低、医疗质量的提高等方面产生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强.论计算机在医学实验中的作用[J].科学之友,2010(5).

计算机应用范文第10篇

2.列车开行间隔对区间通过能力影响的研究白磊,胡帅,孟令云,杨维,BAILei,HUShuai,MENGLing-yun,YANGWei

3.改进的ID3算法在机车检修作业流程中的应用李建磊,刘凤娟,LIJian-lei,LIUFeng-juan

4.基于兴趣相似度的社区结构发现算法研究韩瑞凯,孟嗣仪,刘云,郭英慧,张彦超,HANRui-kai,MENGSi-yi,LIUYun,GUOYing-hui,ZHANGYan-chao

5.搜索引擎中的SEO理论与实践张楠,楼新远,ZHANGNan,LOUXin-yuan

6.铁路客车检修企业ERP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现刘树明,LIUShu-ming

7.中铁集装箱车站箱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庞鸣雷,张超,PANGMing-lei,ZHANGChao

8.兰州铁路集装箱信息平台的构建研究张伟,ZHANGWei

9.铁路旅客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应用研究张娟丽,赵守国,吕晓军,康增健,ZHANGJuan-li,ZHAOShou-guo,LVXiao-jun,KANGZeng-jian

10.基于的铁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杭利平,王远,陈磊,HANGLi-ping,WANGYuan,CHENLei

11.安全管理与监控监测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智鹏,龙宏德,蔡翔,王晶,ZHIPeng,LONGHong-de,CAIXiang,WANGJing

12.蚁群算法在铁路乘务运用计划编制中的应用研究郑金子,苗建瑞,张君平,ZHENGJin-zi,MIAOJian-rui,ZHANGJun-ping

13.IPv6环境下组播技术与网络构建的研究王锋,杨志军,WANGFeng,YANGZhi-jun

14.征稿启事

15.小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现与WLAN互联滕飞,贾怀义,TENGFei,JIAHuai-yi

16.GSM-R直放站监控系统中短信网关平台的研究程澄,刘云,贾凡,CHENGCheng,LIUYun,JIAFan

17.超声相控阵技术在列车轮辋探伤中的应用秦传鑫,高静涛,王超,程文明,QINChuan-xin,GAOJing-tao,WANGChao,CHENGWen-ming

18.基于多图层结构仿真绘图工具的研究与实现赵旭宝,魏伟,ZHAOXu-bao,WEIWei

19.以太网验收测评技术(续)铁路计算机应用 刘丹栎,陈美兴

20.开发人员升级至ASE15.0的10大理由赛贝斯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1.铁路信息共享平台中共享数据库结构和关键技术研究赵静,史天运,李平,ZHAOJing,SHITian-yun,LIPing

2.一种基于身份的无可信中心密钥管理方案研究朱广彬,孟嗣仪,刘云,ZHUGuang-bin,MENGSi-yi,LIUYun

3.车辆段入线调车算法研究范新龙,张欣亮,史新伟,FANXin-long,ZHANGXin-liang,SHIXin-wei

4.基于TrimbleS8全站仪的轨道三维精确测量系统研究傅勤毅,邢湘利,申宇明,王晓军,FUQin-yi,XINGXiang-li,SHENYu-ming,WANGXiao-jun

5.货运站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张云霞,宋宇博,史百战,ZHANGYun-xia,SONGYu-bo,SHIBai-zhan

6.铁路车站旅客引导系统中LED视频显示系统的设计张金奎,ZHANGJin-kui

7.地铁动车牵引特性设计龙胜,冯晓云,曲健伟,孙鹏飞,LONGSheng,FENGXiao-yun,QUJian-wei,SUNPeng-fei

8.网络摄像机在列车驾驶仿真器中的应用孙会会,钱雪军,SUNHui-hui,QIANXue-jun

9.非线性方程的Excel拟合及在沉降评估中的应用张志新,ZHANGZhi-xin

10.ebXML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交换中的应用研究王婷,WANGTing

11.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在实验教学中应用探讨刘义良,LIUYi-Liang

12.网页信息自动抽取技术的研究胡少荣,孟嗣仪,刘云,张彦超,丁飞,HUShao-rong,MENGSi-yi,LIUYun,ZHANGYan-chao,DINGFei

13.基于HLA的CTCS-3列控系统仿真管理器研究李博,王俊峰,LIBo,WANGJun-feng

14.DS-FH混合扩频技术在CBTC车地通信中应用的研究张雯,薛伟,ZHANGWen,XUEWei

15.基于单元的铁路线路平面设计及其数据管理方法石星,蒋红斐,孙晓丽,SHIXing,JIANGHong-fei,SUNXiao-li

16.基于领域驱动设计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实例分析陈亮,CHENLiang

17.数据网络维护与管理部署方案刘丹栎,陈美兴

18.开发人员升级至ASE15.0的10大理由赛贝斯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1.ZigBee在牵引试验车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郭海琦,倪少权,GUOHai-qi,NIShao-quan

2.基于数字签名的多媒体认证张庐颖,毕红军,刘云,张振江,ZHANGLu-ying,BIHong-jun,LIUYun,ZHANGZhen-jiang

3.S7-200PLC在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张绘敏,马殷元,雷蕾,孟萍,ZHANGHui-min,MAYin-yuan,LEIlei,MENGPing

4.一种新的网络拓扑发现解决方案黄燕辉,刘云,张振江,HUANGYan-hui,LIUYun,ZHANGZhen-jiang

5.新建铁路平面横向误差计算及线位拟合研究彭利辉,PENGLi-hui

6.铁路货物装载加固管理信息系统周文升,雷定猷,张英贵,ZHOUWen-sheng,LEIDing-you,ZHANGYing-gui

7.基于Cortex-M3的智能道岔表示电压采集系统敖俊秋,戴胜华,AOJun-qiu,DAISheng-hua

8.突发事件模拟在司机驾驶培训中的应用王澍,郎诚廉,WANGShu,LANGCheng-lian

9.新型电脑叫班系统在铁路公寓的应用贺海建,HEHai-jian

10.采用Excel构建铁路混凝土抗压试验资料系统丘仕钧,顾春霞,曹雪峰,QIUShi-jun,GUChun-xia,CAOXue-feng

11.高速网络环境下一种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改进方法王阿婷,毕红军,刘云,司夏萌,WANGA-ting,BIHong-jun,LIUYun,SIXia-meng

12.自动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张磊,雷斌,高博,ZHANGLei,LEIBin,GaoBo

13.非标准视频信号压缩的研究与实现蔡亚茹,杨文考,吴桂芳,CAIYa-ru,YANGWen-kao,WUGui-fang

14.基于图像处理的单轨交通PC轨道梁边缘检测文强,王进,师维,WENQiang,WANGJin,SHIWei

15.西安地铁2号线正线计算机联锁子系统分析雷锡绒,LEIXI-rong

16.基于遗传算法智能组卷的J2EE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拓守恒,TUOShou-heng

17.CAD绘制装配图的方法与技巧徐亚娥,XUYa-e

18.信息动态

19.铁路计算机应用 以太网验收测评技术刘丹栎

20.开发人员升级至ASE15.0的10大理由(三)赛贝斯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1.针对LDPC信道编码的无线视频传输性能分析仲丽媛,荆涛,牛青青,霍炎,ZHONGLi-yuan,JINGTao,NIUQing-qing,HUOYan

2.嵌入式数字轨道地图数据管理平台的研究与设计陈德旺,魏天磊,侯赞,CHENDe-wang,WEITian-lei,HOUZan

3.基于软硬阈值折中的小波包语音增强算法的研究王芳,刘祖润,吴海辉,WANGFang,LIUZu-run,WUHai-hui

4.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监控对象数据结构研究祝红光,周亮瑾,李天翼,贾成强,ZHUHong-guang,ZHOULiang-jin,LITian-yi,JIACheng-qiang

5.基于JMX与J-SIM的业务仿真平台研究林碧霞,尹治本,LINBi-xia,YINZhi-ben

6.铁路地震灾害预警与应急系统现状及展望卢瑞珊,宋麒林,王富章,王彤,李平,LURui-shan,SONGQi-lin,WANGFu-zhang,WANGTong,LIPing

7.铁路站车客运信息无线交互系统的研究周亮瑾,朱建军,阎志远,王洪业,祝红光,王智为,ZHOULiang-jin,ZHUJian-jun,YANZhi-yuan,WANGHong-ye,ZHUHong-guang,WANGZhi-wei

8.铁路路基与铁轨沉降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杨昌休,宋国经,杨扬,YANGChang-xiu,SONGGuo-jing,YANGYanghHTTp://

9.数字传感、监控技术在列检保安设备中的应用韩士勇,HANShi-yong

10.基于V4L的视频采集系统的设计王元伟,刘国秀,WANGYuan-wei,LIUGuo-xiu

11.基于QtopiaCore的网络MP3播放器的设计与实现曲威,蒋朝根,QUWei,JIANGChao-geng

12.一种人群异常行为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杨琳,苗振江,YANGLin,MIAOZhen-jiang

13.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的再认识及新问题分析褚晓锐,CHUXiao-rui

14.浅析构建铁路呼叫中心的意义刘静华,LIUJing-hua

15.微机联锁仿真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张杰,郭进,ZHANGJie,GUOJin

16.多小区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蒋笑冰,JIANGXiao-bing

17.基于PCI总线的智能双通道RS422通信卡设计熊飞,魏宗寿,XIONGFei,WEIZong-shou

18.低阻抗免维护的铝芯钢轨引接线技术陈艳华,CHENYan-hua

19.信息动态

20.诊断应用程序性能不佳的原因刘丹栎

21.开发人员升级至ASE15.0的10大理由(二)赛贝斯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1.改进的轨道质量指数线性预测模型研究常欢,刘仍奎,方圆,CHANGHuan,LIUReng-kui,FANGYuan

2.基于遗传算法的列车节能运行惰行控制研究马超云,丁勇,杜鹏,毛保华,MAChao-yun,DINGYong,DUPeng,MAOBao-hua

3.基于VB和MATLAB融合技术的CAI系统开发王永虎,王红梅,向淑兰,WANGYong-hu,WANGHong-mei,XIANGShu-lan

4.应用LBM方法对列车空气动力制动的数值研究武频,王洋,方攸同,晏子峰,张武,WUPin,WANGYang,FANGYou-tong,YANZi-feng,ZHANGWu

5.基于排队论的立体车库特征及流畅性分析李斌,李建国,LIBin,LIJian-guo

6.基于ATO的列车牵引计算算法设计与实现廖勇,LIAOYong

7.技术直达列车开行的车流量下限标准判断系统设计林柏梁,田亚明,李沛恒,王志美,纪丽君,LINBai-liang,TIANYa-ming,LIPei-heng,WANGZhi-mei,JILi-jun

8.基于MapX的铁路交通事故救援资源管理系统研究王丽艳,WANGLi-yan

9.客运车站安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研究覃飞,QINFei

10.信息技术在铁路行车安全中的应用铁路计算机应用 侯彬,卢祯,HOUBin,LUZhen

11.铁路重点运输中前行和交会列车自动判别方法研究林永全,LINYong-quan

12.桥梁健康监测损伤诊断方法研究张振平,马跃,尹锡军,ZHANGZhen-ping,MAYue,YINXi-jun

13.基于GIS城市占道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胡欣如,曹羽,HUXin-ru,CAOYu

14.5T设备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马金友,贾方伟,MAJin-you,JIAFang-wei

15.嵌入式OLED驱动及其在列车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孙惠琴,SUNHui-qin

16.Simulink环境下的扩频码序列仿真实验研究张重阳,ZHANGChong-yang

17.基于双单片机的串行通信设计与应用詹平红,李红星,ZHANPing-hong,LIHong-xing

18.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数据挖掘应用研究李珊娜,LIShan-na

19.VPN技术在站段网络建设中的应用张辉,李菊萍

20.如何保障数据中心的电缆、光缆链路质量尹岗

21.开发人员升级至ASE15.0的10大理由(一)赛贝斯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1.务实进取发展创新为建设模范铁路局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徐铭,刘继全,XUMing,LIUJi-quan

2.IPv6环境下ND协议的安全威胁及防御对策研究王宇杰,杨志军,WANGYu-jie,YANGZhi-jun

3.分布式仿真环境下动态显示方案及效率研究王保山,毛保华,刘海东,杜鹏,WANGBao-shan,MAOBao-hua,LIUHai-dong,DUPeng

4.铁路客票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李琪,刘相坤,李聚宝,武振华,LIQi,LIUXiang-kun,LIJu-bao,WUZhen-hua

5.基于几何距离准则拟合铁路线路参数的研究朱文华,覃爱丽,ZHUWen-hua,QINAi-li

6.铁路旅客服务集成管理系统设计刘育欣,张彦,陈靖,朱韦桥,LIUYu-xin,ZHANGYan,CHENJing,ZHUWei-qiao

7.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客运功能的研究及实现李聚宝,李琪,刘相坤,徐东平,汪健雄,LIJu-bao,LIQi,LIUXiang-kun,XUDong-ping,WANGJian-xiong

8.铁路客运综合指挥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刘祖胜,孙武,LIUZu-sheng,SUNWu

9.动车组转向架检修系统中虚拟装配动画设计与实现米小珍,苍松,金燕,周韶泽,马思群,蒋惠,MIXiao-zhen,CANGSong,JINYan,ZHOUShao-ze,MASi-qun,JIANGHui

10.基于PDA的钢轨平直度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张丽波,李乾,傅勤毅,ZHANGLi-bo,LIQian,FUQin-yi

11.主动对象模型在车次追踪系统中的应用张德明,ZHANGDe-ming

12.征稿启事

13.铁路机车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张津,孟凡刚,王可心,刘娟,ZHANGJin,MENGFan-gang,WANGKe-xin,LIUJuan

14.铁路计算机应用 铁路抢险高清晰图像传输系统设计王伟松,WANGWei-song

15.铁路电子政务发展及在基层推广应用策略韩颖,HANYing

16.基于几何网络的铁路网拓扑分析霍黎明,保鲁昆,HUOLi-ming,BAOLu-kun

17.CTCS-2级与CTCS-3级列控系统兼容性仿真研究郭丽娜,王俊峰,GUOLi-an,WANGJun-feng

18.精确识别地铁ASK信号低频频率的新方法许鎔淏,王焱,李晓梅,XuRong-hao,WANGYan,LIXiao-mei

19.关于制定AFC标准的研究戎强,朱嘉斌,RONGQiang,ZHUJia-bin

上一篇:计算机发展趋势范文 下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