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现状范文

时间:2023-03-15 03:31:14

计算机教学现状

计算机教学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教学质量

计算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社会信息化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不断前行。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我国普通高校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计算机课程已被引入到各个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旨在加强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创新教学方式与教育体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丰富扩充,不但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有利于大学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加入计算机教学,由于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教学,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文中首先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计算机课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定和教学目的与非计算机专业实际学习情况不符合

在我国,计算机教育课程进入校园的时间较早,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生涯中,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习很多计算机发展史和基础知识。鉴于此,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时,需要避免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的重复设置[1]。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课程时,不能等同于计算机专业,如果计算机等级考试课程设置违背了高职院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就业率的提高,则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这样违背了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初衷。因此,高职院校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的课程安排上,应与学校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定。

1.2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欠妥

为了满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很多高职院校过于注重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计算机课程的安排,忽略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动手实践能力培养[2]。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计算机基础知识而应付应试考试,实际情况下并没有真正掌握运用知识。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课堂上以听老师讲解计算机相关知识为主,教学方法大多使用黑板+笔记+学生自由上机操作的模式,学生几乎没有动手能力的训练环境,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某些高职高专院校在训练动手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出现无计划、无目的上机实习,学生大部分处于放羊式管理,操作随意,甚至出现打游戏、聊天,这些现象进一步影响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计算机课程的初衷。实际上,计算机学习不同于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注重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若按照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出的学生尽管能够在应试中获得计算机职业证书,但在工作后出现的实际计算机操作问题,由于动手能力的缺失而出现无法解决的情况。所以,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学方法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改善。

1.3教材更新速度快,教师队伍计算机专业技能欠缺

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计算机知识的相关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技巧,完善教学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事实上,高职高专学校计算机教师队伍相比普通高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跟不上时代的进步,教学方法较落后,难以完成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规划要求。另一种学学计算机知识的方式是通过自学,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购买计算机相关书籍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际情况下,自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计算机教材有较多弊端,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很多计算机书籍不能及时完善和补充,知识机构不成体系、内容安排不合理等,这些因素造成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自学计算机知识的困难。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根据自身教学发展需要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正确选择计算机书籍作为教材,课程要由易到难科学合理安排,合理安排教师教学任务,计算机教师也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自身的计算机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1.4计算机教学硬软件设施投入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课程安排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就业率,提高毕业生职业技能,满足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但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政府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资金投入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跟不上,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配置不合理。高职高专院校开设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室,然而由于计算机更新换代比较快,学校计算机维护工作由于资金等问题不能及时跟进,导致大部分计算机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政策帮助和支持。

2.解决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问题的方式方法

2.1依据计算机特征重新规划教学工作计划

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而不是培养理论人才,如今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不能准确定位,盲目参加计算机技能比赛,对计算机课程结课考察也不合理,仅单纯学习计算机课程,而没有将非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所教学计算机知识有效结合[4],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计算机课程也不会受到学生重视。高职高专院校在对非计算机专业进行计算机课程安排上需要结合社会就业需求合理安排计算机课程,根据社会发展不断调整计算机教学设置。此外,高职高专院校还需准确定位,对非计算机专业注重开设计算机基础实用课程,课程安排尽量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避免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产生畏惧心理。高职高专院校动手实践课程比较多,学校应考虑怎样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专业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教材,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调整教材结构体系,真正做到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培养,能够适合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提高教学质量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方案。

2.2依据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科学安排计算机课程和教材

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在计算机课程安排上,过多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相关计算机等级考试,虽然学生学习到了很多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实际上只是学习到了计算机知识皮毛,对于相关操作软件和应用程序一窍不通,这种计算机教学方法违背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目标,不利于高职高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素养的提高。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计算机课程安排上,不能盲目照搬其它院校教学课程安排,需要严格根据专业差异设置具体的计算机课程。比如,数控机床专业主要开设与操作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开设绘图、计算相关的计算机课程,这种课程安排有利于扩充高职高专院校专业知识和提升其专业技能[5]。根据专业需要开设计算机课程符合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计划需求,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教师需要选取适合学生发展的计算机知识,切忌将目光局限在某几本教材上,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提高教材质量,把更多有用的计算机知识教学给学生。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计算机课程安排,丰富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给学生创造更多就业优势,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2.3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程度与操作能力

与其他课程相比,计算机课程知识结构相对稳定,不易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但是从计算机教学内容来说,该学科知识更新快,受社会发展影响大,如经常有很多落后操作软件被更高级操作软件取代,这都要求操作者重新学习新技术。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时,不仅仅要确立丰富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目标,还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高职高专院校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或者校企合作,完善学校教学硬件配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到更多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计算机教师应及时转变观念,教师在课堂上要增加学生动手学习计算机知识,充分发挥好计算机教室指导教学的作用。因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巩固获取的计算机知识,要比在教师手中学习到的知识记忆更深刻,这样学生对计算机知识,通过不断联系巩固,适应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日常观察能力,在自己生活学习身边发现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把学习到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4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计算机教学硬件设备

高职高专院校还要加强对计算机教育工作资金投入,淘汰落后教学设备,重新购买新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实际工作需求相适应,高职高专院校还要寻求与企业合作,实现定向培养计划,利用企业丰富资源,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能力。高职高专院校还需优化校内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对旧设备改造升级,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效率。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大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提高计算机教师整体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充足计算机教育研发资金。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高专院校还要加强学校和学校、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及时掌握计算机教学最新动态,改进和调整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计算机教师也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保证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目标。

2.5提高计算机教师队伍计算机专业技能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高职高专院校为了培养更多优秀专业技能人才,尤其是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更离不开教师辛勤的付出。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所以提高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教师专业素质非常重要。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惊人,短时间内会出现很多新的计算机技能知识,这都需要计算机教师及时掌握,教学给学生。学校还要与计算机教师签订惩罚奖励制度,对负责人、专业素质高的教师给予经济物质奖励,对那些不负责、懒散的计算机教师提出批评警告或者开除,此举措有利于调动计算机教师教学积极性,也有利于计算机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3.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高专院校中的非计算机专业也需要教学一些计算机课程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目前,这类教学任务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高职高专院校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工作,不能盲目照搬其它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方法,还要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教学水平高的计算机教师队伍,合理科学配置学校各种资源,提高学校教学资源利用率,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计算机知识应用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丁秀琴.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教学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02):10-11.

[2]徐燕文,董峰.关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与网络,2015(10):15-16.

[3]陈长印.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改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21-22.

[4]涂显政.浅析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J].职业时空,2011(05):18-19.

[5]李萃.浅析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3(04):31-32.

计算机教学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对策

21世纪是网络时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应该加强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虽然在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应该尽快找到解决办法,提出有效措施,以保证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及教学质量。

一、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老旧。教学方式是教师如何把自己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当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出现了一种这样的教学情况:老师对这门课程不太重视,认为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关于计算机的知识,所以大部分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都采用放羊式教学,不注重实践,对于教学方式没有创新,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没有针对的教学,更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一种情况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老师将任务分配给学生,学生了解基础操作后,进行上机操作,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不合理。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活动中使用到的教材质量达不到相关要求,很多专业基础知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与现在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相悖,其实用性与适用性都不强。众多的职业院校教学中缺乏一套统一的、规范的计算机教学指导教材,导致教师的教学活动具备了很多的随意性,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很不利的。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上机演练设施,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配置以及基本的网络环境,必要时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和信息共享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允许下实现信息共享,交流学习经验,甚至下载网络上的相关精品课程资源。但是大多数职业院校很难做到这一点,即便有了专业的计算机机房,但是计算机设备陈旧,设备也出现了好多漏洞,导致很多机器设备根本无法正常使用。

(四)学生的差异性。针对高职学生学习计算机来说,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计算机,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而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但是在教学时候,老师并没有做过调查,在他们看来所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是一样的,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造成两极化越来越严重,慢慢的那些没有基础能力的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措施

当代竞争的实质就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加强计算机教学有利于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但就目前现状来看,计算机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列举了一些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在教育素质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废除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教师作为引导,更多的以学生为主,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探究教学。学生在自己操作时产生了新问题,老师与同学一起解决,增强学生的探能力、分析能力,使学生和老师更好的沟通,同时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合理选取教材内容。相关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以及当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制定统一专业的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专业的辅导。同时,任课教师要根据学校下发的教材,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特点选取合理的知识进行传授,不能一味灌输而不求实效。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保证计算机教学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学习计算机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资金投入,增加计算机数量,同时对老旧的计算机设备更新。其次,学校应该及时检查系统漏洞,防患于未然,建立一体化的信息交流平台。计算机教学配置齐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最后,高职学校要成立计算机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实验室,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

(四)分层教学。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是影响计算机教学开展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学生计算机水平不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难以把握。而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来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一种教学。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应用分层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

三、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教学也在不断地变化,高职院校为了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就必须进行改革。学校方面应该完善一切的客观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教材内容等。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相信随着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研究不断深入、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计算机教学效果定会越来越好,进而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颖.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3:101-102.

[2]张福林.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8:170-171.

计算机教学现状范文第3篇

我国高校应该根据现阶段我国计算机教学的教学现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后,针对其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而有效的改革,提出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措施,从而提高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许多多的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开始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的教学,而各个大学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的为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利用能力和计算机办公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的能力。在大学的计算机教学中,应该及时的发现和改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努力提高我国大学的计算机教学水平,从而为我国大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我国大学计算机教学现状

1.1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普遍较低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因为客观存在的原因即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较低,使得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中难以达到课程目标,而且,因为大学班级中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方,由于教学水平的不同,不同地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也参差不齐,在这其中,来自于农村和城市的同学操作计算机的水平差距较大,这也增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虽然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开始进行了计算机的教学,但是,在高中学校时,普遍比较忽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从而使得较多的学生对掌握计算机操作有了不利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低,进而不能达到课程所要求的学习目标,从而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1.2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设置结构不科学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学的内容结构较不科学,例如,在文科类大学中,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主要是以计算机基础操作为中心的教学,而在理科类大学中,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内容只是在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之上进行了C语言程序的学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现阶段我国的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设置较为滞后,教学内容没有达到高校学生的应有水平,同时这样的教学内容结构容易使得同学们对计算机学习产生轻视,由此可见,由于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安排非常不科学,以至于无法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还会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产生反感,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设置结构的不合理对提高大学生计算机能力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1.3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不合理

高校进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以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是,高校教师在进行大学计算机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相对不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升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还是采用较为传统的集中教学和实践教学这样陈旧的教学方式。使得高校计算机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时比较生硬和乏味,不能充分的激发同学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率降低,使得学习效果降低。综上所述,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不科学,将会影响大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升,最终影响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1.4高校计算机教材的不科学

现阶段我国高校计算机教材内容基本一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本身也有着较为突出的发展特点,但是,现阶段我国的计算机教材并没有重视这方面。所以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时会影响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水平。与此同时,在我国计算机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分别在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都会进行一些计算机操作教学,而经过翻阅这些不同阶段所使用的不同书籍可以发现,这些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这一现象,将会严重的影响学生们计算机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建议

2.1运用层次教学法

在大学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可以采用层次教学法进行计算机教学,具体做法为:在进行计算机教学任务之前在全班进行一次计算机知识测试,根据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分层,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针对知识基础较弱的学生全体,应加强基础教学,针对知识基础较高的同学,应努力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发掘他们的计算机潜力,促进他们计算机技术的提高,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统筹规划,快慢结合,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计算机教学要求,从而促进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全面提高。

2.2设置合理的计算机教学课程

大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所以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应该科学而合理的设置计算机课程,在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来设置计算机教学课程,并努力的设置多种多样的课程,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来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掌握行业所要求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增加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3选择合试的计算机教材

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材是进行计算机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料,高校计算机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前应进行严谨的选择,不仅这样,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师还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网络资源,寻找适合计算机教学的资料,例如搜寻优秀的教学模块等,从而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生兴趣,提升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我国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2.4计算机教学时应特别注重实践教学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不仅要注重计算机理论的教学,还要紧密的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所不同,计算机的教学基本上是依靠实践进行教学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也是依靠实践来进行的,所以,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应该注重进行实践教学,可以通过提供优良的环境,增加学生们的实践时间等措施,同时也可以采取举办各种比赛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结语

总之,发现我国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存在这一些问题和不足,加强计算机实践教学,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以及采用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能促进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作者:马春雷 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傅向华,王志超,李延红.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育,2008,(9).

[2]丁爱萍.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6).

计算机教学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变革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263-02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促进了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使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并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与要求。学校能否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是影响新时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时代的特点,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加强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指导,有效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成为国家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

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培养目标,即是要求学生既熟练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过硬的技能。在中职学校,学生上机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即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上机练习,教学氛围枯燥,教学效率低下。计算机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有限的教学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完全没有体现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特色,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困难。

(二)教学内容陈旧且设置不合理

1、教学内容陈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但是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却没有与之同步。现在的计算机教材种类繁多,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教材内容相对陈旧,实用性不强,要找到一套与中职计算机教学配套的教材有很大的难度。教师采用陈旧的教材进行教学,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势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帮助不大。

2、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很多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中,对于文科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设置,一般都停留在基础理论知识层面,如办公软件应用与基本操作系统;对于理科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设置,一般是基础理论知识之上,添加对C语言课程的学习。由此可见,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仍然没有实现与人才培养需求的同步。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每个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注重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对于教师与学生都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所谓的学习结果,通常是在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结束后,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结果与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程度的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使部分学生只注重期末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习过程与平时表现,导致实际学习效率低下。

目前,中职计算机课程仍以期末进行笔试或者机试的考核方式为主,包括闭卷与开卷两种形式,而考核成绩则是衡量教学质量与效果以及学生对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的标准。这种不完善的评价体系为中职计算机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第一,由于教师主要以期末考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导致学生对学习过程与平时表现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常常在期末考试前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而实际上学习效率低下。第二,在进行考试时,由于学校教学条件与机房布局的限制,学生极容易作弊,而在补考的时候,教师则会适当降低考试标准,考试丧失了其本身意义。第三,这种评价体系不够规范化,对学生的评价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偏差,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教学硬件设施不完善

中职计算机教学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由于很多中职学校的建设经费未能及时落实到位,导致学校的计算机数量未能达到标准的要求。其次,学校现有的计算机配置较低,因此很多新型软件都无法安装、运行,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再次,由于维护资金短缺,导致学校计算机实验机房与多媒体教学设备都没有及时升级换代,影响计算机正常教学。最后,缺乏相关的配置外设,如扫描仪、打印机、传真机等,很多学生都不会使用。

(五)教学与就业脱节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人才需求量很大的行业。然而,近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高,而且大部分毕业生都在从事网络维护、数据录入、计算机硬件组装、维护与销售之类的工作,在工作中,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适应时间长。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从事程序设计与网站建设之类的专业性强的工作。这是由于中职计算机教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落后,导致中职计算机教学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因而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对策

(一)改善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学习情况,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通过模拟考试将学生划分到不同层次的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班级学习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这样一来就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还有,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需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跟上教师教学的节奏。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五笔打字时,可以利用金山打字通进行游戏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指导学生反复练习,使学生快速掌握打字技巧,不断提高打字速度。

(二)更新且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1、更新教学内容

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时展的需求、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特点以及学校教学实际需要,开发出具有学校计算机专业特色的教材与课程,并且选取实用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制作成课件,或者建立计算机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突出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克服了单一的纸质教材来源,而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实用、丰富。另外,教师还应当适当增加一些符合实际教学需要、学生比较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的专业课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效果,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中职计算机教学是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复合人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将通过职业资格认证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一项目标,使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更加专业化、系统化。因材施教,因岗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岗位,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教学模块进行教学,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学习的学习结果,也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尽可能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除了关注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以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与进步,综合衡量上述指标。其一,可以结合采用自评、他评与互评几种方式。其二,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综合学习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三,可以通过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综合上述三点,使评价更加客观与公正,更加规范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使学生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也促进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

(四)注重实践教学

中职计算机教学成功是否,主要取决于其培养的学生是否适应时展的需求并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应当紧跟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实现从注重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教学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计算机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由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向学生布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表现自己,还可以检验学生对于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等,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水平与思想水平的双重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设置计算机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计算机实践机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时间。

2、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实现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不仅需要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还需要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真正实现教学、实践与就业一体化。中职学校应当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与计算机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合理选择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与锻炼平台。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之前,中职学校应当与企业协商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学生的实习内容,为学生的实习项目进行规划。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当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完成指定的实习内容,并且按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项目的进展,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中职学校方面也应当加强与合作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且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教育,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通过开展良好的校企合作,学生不仅能够尽早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还能够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这对培养适应时展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发展,还需要加强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其内容更新速度也很快,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以此提高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跟上时展的脚步。同时,学校也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与进修机会,加大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师资的投入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颇多问题,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改革势在必行。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还要结合考虑现阶段中职学生的个体素质特征,还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对于改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水平,成为学生人格力量的榜样与学习的指导者,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并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使中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化,更具有实用性,使中职计算机教学与社会需求有效接轨。此外,学校还应当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真正实现教学、实践与就业一体化。通过改进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效果,使学生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艳玲.关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2):145-146.

[2] 卞正林.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3(06):46-48.

[3] 苗春玲.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及对策[J].信息通信,2014(04):283.

[4] 古再努尔・艾买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3):567-568.

计算机教学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专;计算机;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迎合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中专计算机教学不仅要顾及学生的自身素质,还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模式来看,已经不能胜任时代的发展要求,并且沦落成低层次的教学。因此,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必须整合教学实践,通过认真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对理论教学进行创新。

一、中专计算机教学现状

21世纪作为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一旦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知识转变过程,就会影响人才发展,最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之相反,如果教材更新较快,很可能遭到来自硬件设施的局限,让教学过程和教材脱节,最后影响教学成果。

从教学方式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僵化、单一,受“满堂灌”“一言堂”等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学生思维以及发展,不管是组织内容,还是备课过程,都没有结合学生的反映,由于课堂缺乏互动,所以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力度。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实际操作机会有限,受学习兴趣影响,直接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从计算机课程来看,虽然已经普遍应用了现代化设施,但是在课件制作水平以及尺度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另外,由于教学形式陈旧、方法单一,在教学实训中过多运用注入式教学,而实验创新、开发相对较少,从而也就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训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中专计算机教学质量的策略

随着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几乎每个中专院校都设置了技术专业与计算机学科,这让计算机专业由热门专业演变成普通专业。但是从教学过程来看,由于课堂体系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和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操作、技巧以及能力的训练。因此,在现代化计算机教学中,必须转变传统教学不佳的方面,从多方面完善教学过程,保障教学质量。

(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设计

从当前的就业环境以及学生发展来看,中专计算机必须以实用为目标,对于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必须将技术应用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它要求根据岗位需求,适当调整课程规划,对于基础专业课和文化课进行精讲,从而增强职业能力训练。同时,学校也可以开设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课程,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单位必须根据社会以及就业要求调整教学规划和大纲,并且将职业资格证视为教学目标,然后再将职业标准要求的技能、知识融入教学大纲。这样不仅能保障就业需要的各种证书,通过计算机认证还能让学生看到教学成就,从而不断地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掌握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必须以学生心理、年龄、智能、习惯、基础知识等为基础,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所以在上课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再科学地制订讲课重点、内容与进度,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教学内容,保障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依据,缺乏主体意识以及求异、求新的思想,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活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进行更多的知识学习,不是完全停留在书本知识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知识,还必须带领学生研究认知规律,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更好地应用知识、探讨知识。

(三)完善综合课程,保障教学质量

从中专计算机课程设计情况来看,它拥有明确的软硬件设计,但是各个学科主要以软件为主,而学生又最怕硬件,所以就存在“轻硬重软”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课程与实验、课程之间协调不够严密。因此,在中专计算机教学设计中,必须让各个学科建立起严密的关系,通过巩固学科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水平。在计算机课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硬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提高教师德育素养,扩大教学效果

近年来,许多中专生由于受到高信息时代的影响,思想更加成熟,更加活跃,这也就很免让许多学生受到网络中的负面信息影响,所以现在的学生不仅需要教师传授专业知识,还需要传授德育观念。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还必须加强中专计算机教师的节能水平以及德育素养,进一步巩固教学质量的同时,利用与“计算机”等相关信息这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兴趣点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到真正面向社会的时候能够更加理性正确地选择自己的道路。

中专计算机教学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高度注重教学实效性,在改善教学方法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鼓励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对应的概念、技能、能力及为人处世的方式,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桅.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与对策[J].大江周刊:论坛,2013(7):235.

[2]钟晓球.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构建生态课堂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7):156.

计算机教学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日益普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与计算机的应用息息相关,这就意味着毕业生必须拥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重要手段,技工院校必须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为指导理念,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计算机教学的优点

在全新的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资源、人类发展的重要工具,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意识到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这样才符合现代人才的标准,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

(一)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技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传统模式的教学对于他们几乎已经没有吸引力,甚至产生厌恶感。而计算机教学,直观新颖,形象生动,便于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做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教师有意识的教和学生无意识的学相互融合。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不知不觉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计算机教学手段的应用,扩大了教学信息容量和空间,延长了教学时间,解决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量和教学时间的冲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同时,学习途径的便利和多样化,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讨论,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环境,而且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学会了如何对知识判断和创新。

(三)社会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而且,技工院校的学生,已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动力,其信息技术素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通过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容忽视。

二、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促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意味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计算机教学作为信息技术培训的主体,对人才教育培养有着巨大的影响。技工学校也深刻意识到了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加强了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然而,分析本校计算机教学现状,无论是从学校教学设配,还是从教学内容来看,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计算机教学。

(一)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在我们认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的同时,由于资金不足造成机房、多媒体等教学设备配备相对滞后,无法赶上日新月异地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造成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给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受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教师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只是单纯地验证理论教学是否有效,加上学期检测对理论知识考察力度的侧重,都体现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使得学生误以为理论知识比实践学习重要,通过理论考试才是关键,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对实践操作的积极性,阻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而计算机教学的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在工作实践应用中,会发现已经落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学校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缺乏,成了十足的纸上谈兵,在实际工作中,熟记于心的理论知识毫无用武之地。

(三)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其所处城市、地区的发展和经济状况,决定了学生对计算机接触机会的多少。同时,中学教育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和设置及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和掌握水平的差异。

三、如何解决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学校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的联系日益紧密,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生活,满足社会需求,成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因此,只有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针对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解决措施,才能做到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吻合。

(一)完善教学设备,改变教学观念。对学校现有的资源,做出积极地处理,维修旧设备,补充新设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保证学校的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的正常运作,实现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师要深刻彻底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要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和以理论知识学习为考核内容的考试方法。

(二)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在理论课程演示完毕后,设计实训环节,制定切实的训练目标,给学生留出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操作,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的优势,提高学习主动性。由于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教育手段,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积极的思考去掌握计算机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法则,并学会使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学用结合。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化社会里,要想改善现阶段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现状,培养出拥有较高计算机综合素质的人才,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优化教学资源,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

[2]焦文慧.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北京开明出版社,2006

[3]刘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4]朱文胜.多媒体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李名梁,谢勇旗.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认识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6

计算机教学现状范文第7篇

1.知识量大,课时分配少

计算机的知识量大,对于课时的要求长。但我们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中考没有对计算机考核的要求,因此很多学校对计算机的教学都不够重视,有的学校计算机课名存实亡,特别是期中、期末考试时,计算机课被其他主要课程占用,使得本来就较少的计算机课时又大大缩减。计算机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根本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授课,实践的机会也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2.部分计算机教师不能跟上计算机课程更新的速度

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一般两三年就会有一次革新,这对于从事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有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很难跟上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速度,甚至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而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导致了教师教授学生时力不从心。还有一些学校的计算机老师承担着学校的其他事情,很少有时间提升自己的计算机知识。

3.学生水平差异较大

学生水平的差异在计算机学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由于家庭条件不同引起的。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接触计算机,有的学生还在校外参加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兴趣班,他们已经有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有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或其他原因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操作一窍不通。另外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接触过计算机,但没有参加过兴趣班,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不够。

二、改善初中计算机教学现状的对策研究

1.对计算机教学课时进行合理安排

计算机学科知识量大,对于课时量的要求也比较大,学校要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能为了提高升学率就剥夺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的权利,对计算机课时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时间,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2.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做到与时俱进

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特别快,而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做到先知、先懂。现在的计算机课程知识仅靠教科书是不够的,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走出教材的框框,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多接触生活实际,在生活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可让学生通过上网完成一个社会调查的题目,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出售自家产品等等,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同一个班级,由于计算机水平的差异,会出现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实行分层教学,相同层次的学生组建成一个教学班级,教师能兼顾到大部分学生的求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学习任务,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发挥潜能、发挥特长,每个学生都受到公平教育,促进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最优发展。

计算机教学现状范文第8篇

一、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对计算机教育认识不足,管理环节薄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计算机教育认识不足,没有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学科来对待,认为计算机教育无关紧要,甚至是可有可无,导致计算机管理环节薄弱,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机房的管理松散,多媒体教室配套设备不全,直接影响了计算机教育的实施。

2.教师方面:专业技能不强,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大部分的计算机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业务素质不高,没有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这直接导致计算机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的运用上力不从心,往往是应付了事。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喋喋不休地讲,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得也是云里雾里,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3.学生方面:学生对计算机不够重视,学习兴趣不高。学生也只是把计算机当作一门休闲课,认为上计算机课就是画画图,打打字,玩玩游戏,没有把它当作一门重要学科来学习,更不要谈知识的获取与技能的掌握,只是把它当作紧张学习后的放松课,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只是局限于玩,而没有把它当作真正的学习。

二、加强计算机教育的策略

1.以素质教育为导航,加强管理。中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普及计算机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新理念,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加强对计算机教育的认识,加大管理力度,在软硬件配置上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计算机教育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设一支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效率,因此当前加强计算机教育教学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建设一支专业素质强的师资队伍。一方面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校从教。另一方面对现有教师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建立一套完善的师资培训、使用与管理机制。计算机教师不仅要专更要博,即既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又要对其他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将各科知识进行优化整合,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是权威,严格地控制着课堂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是典型的填鸭式、满堂灌式教学。知识只是在教师与学生间的单向传递。教师是严格地按照教材教,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只是课堂的听众,毫无学习的主动性而言。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所学到的只是简单的书本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与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

4.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中学生是一个个具有鲜活个性的个体,受先天条件、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其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法,促进学生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进行分层教学法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教学目标分层。把每节每章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层次将教学目标分为达标、中级、高级,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目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学过程分层。通过组织有差异的教学活动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教师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次教学检测分层。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训练,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同的平台。只有做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教学检测的分层,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找准自身发展的基点,选择适合自己发展与学习的方法。

5.改革教学方法,精讲多练,丰富课堂内容。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时我们应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精讲多练,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课堂练习。有效的练习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技能,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知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精讲多练,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电脑技能,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实用性,从而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总而言之,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是新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要从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入手, 深入研究发现目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切实转变观念,加强认识,以先进的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使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与社会接轨,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计算机教学现状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30-01

1 现状

1.1 课程内容滞后严重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不断深入到各个领域,计算机课程不仅要对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进行学习,而且还应介绍一些应用计算机的实例,这样课程才可能更具适用性。但就目前的课程来说,学生学习与市场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学生技能不突出,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受到大多数单位的认可,不能培养出技术型适用人才。

1.2 教师教学技能薄弱

中职学校的许多专业都需要开设计算机这门课程,这样学校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就很多,但就目前来说,双师型人才非常少,由于计算机的普及,每个计算机教师课时多、课时量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再加上计算机软硬件更新的速度很快,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但是各个学校的教师通常没有时间去进修,更为严重的是每个学期都忙于上课而不能及时更新知识,教师队伍素质难以提升,加之老教师知识老化,也影响了整个计算机教学水平和质量。

1.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成绩不够理想,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中职学校后,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点到为止,学生也只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懒于思考,自主学习能力非常低,加之考核学生的办法仍是一张试卷的分数,忽视实际操作能力。这又会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打击。计算机是一种工具,中职学生学习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只知道计算机组成原理,没有自己参与实践,单独组装过一台计算机的话,无疑学生将很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

1.4 基础教学设施投入不足

近几年中职学校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重庆市中职学校在全国发展迅猛,以黔江区职业教育中心为例,政府花了近一个亿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计算机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得到了加大,但仍存在实验室无法满足需求等情况。据调查,很多学校实验室也不全是开放型的,学生自由上机实践的时间也是很有限。加上计算机的设施设备的更新速度又快,新增的设备满足不了技术的更新。所以仍然需要一些老设备,这些设备需要维护,造成工作量大,教学也存在一定问题。

2 对策

2.1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的职教培养目标, 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满足上述培养目标,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应采用模块化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知识层面、专业技术领域知识层面和文化基础课层面三个部分。

1、计算机知识层面:硬件安装维护模块(包括:微机操作与维护、网络技术与 Internet,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文字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库编辑应用、文字录入与处理)、平面设计模块、网页设计模块。

2、专业领域知识层面:专业课模块(包括操作系统、汇编语言、VB、JAVA、微机原理等)、专业基础模块(计算机专业英语)。

3、文化基础课层面:经济政治、数字电路、体育、职业道德、法律等。

2.2 改进教学手段

在计算机教学中,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应用软件课教学,应以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为主。由于现在的各种计算机软件,大多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可以把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消除学生的倦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在有学生动手的机会,采取边教边做,边做边总结,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2.3 加强实践教学

1、强化基础实验指导

学生要想真正灵活掌握所学课程知识离不开上机实践。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只有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严格训练。教师应强化对学生基础实验课程的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实验的环境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

2、增加研究性学习内容

在教学时老师可以确定一系列简易的课程设计题目,给学生分组去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要让每个学生明确合作完成的问题,各自分析设计的模块、编码等。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亲自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要按学生是否能够清楚介绍设计思路、主要技术手 段并回答与题目相关的问题给予一定分数,并且程序通过程序测试才算圆满完成了课程设任务。

还可以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目的都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2.4 建立开放型的实验室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应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开放型的实验室,最大限度保证学生上机时间,在节假日或其它没有安排教学任务时可以面向学生开放。同时,学校也要及时更新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软件,严格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学生有了良好的实验环境,乐于实践,专业知识修养自然会得到加深,为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需求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文丽.改进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三点设想[J].职业技术教育,2007,2.

[2] 彭丽丽.论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计算机教育改革[J].第一师范学报,2006,3.

计算机教学现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3-0000-01

Computer Teaching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Wen Yi

(Guangdong Zhaoqing School of Agriculture,Zhaoqing 52602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for example students'operating ability is low,integrated quality is not high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is not good;and it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proposals,including changing teaching methods,improving the skills of the teachers and improving th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etc.

Key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Computer;Teaching status;Countermeasure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操作能力低、综合素质差

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比较差,所掌握的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在计算机的实践课程的时候,学习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积极。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注重给予适当的指导,没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的动力,很多学生虽然很清楚计算机的构成,但是却不能识别主板、显卡、网卡以及CPU等等实物,不能够组装一台电脑。一些学生很喜欢计算机,埋头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不能够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及时沟通,实际上,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合作精神、个人修养、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比专业的知识更加重要。

(二)教学方法落后

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重视实践教学,随意安排计算机实验的内容,经常是随意指定几个习题,就让学生做,也没有很详细的实验指导用书,缺乏一套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实践教学内容的体系。计算机实践教学大部分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演示法,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学生仅仅需要跟着老师一步步做,表面上看学生是会操作了,但是学生却不能知其所以然。教师不能够利用网络的交互优势,不能帮助学生分析学习任务,不能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实际问题,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合理的考核机制

专业课程设置当中过于注重计算机理论方面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就业产生很大的困难。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能够动手操作的实践型人才,不是仅仅知道理论知识,不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离。

实践考核标准不过硬,考试质量不过关。例如在进行一些上机考试的过程中,由于机房数量有限,很难让学生隔一台机器坐一个人,增加了学生舞弊的可能。另外,一些机器上的操作结果是需要立即给出判断的,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因此尺度不统一。加上为个别同学开调实验项目补考有一定的困难,很多教师在把握上就把尽量让学生及格作为标准。因此在部分学生看来,实验的考核无异于部分开卷考试,做得好坏,都是要过的。这也降低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

(四)经费投入不足,实验设备陈旧、落后

受到经费的制约,很多学校的计算机数量达不到要求,而且计算机的配置很低,很多软件都不能安装;后期的维修资金没有保障,计算机不能正常维护,学生上课的时候甚至会换几台电脑才能找到一台能用的。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实验室建设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职计算机的专业教师队伍,能够有效推进计算机专业的教育的发展。要想有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有高水平的教师。计算机的知识更新很快,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随时充电,学习新的技术。社会与学校应该给教师进修的机会,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与社会,与企业联系起来,密切合作。加大投入,更新教学设备,加强机房、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与普通的高中生比较,中职院校的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丧失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提出教学任务,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展现自己的才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给予更多的赞扬,培养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项目教学

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进行教学的活动,使学生了解整个项目的每个环节的要求,了解整个项目的重点和难点。在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到一起,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加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出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四)校企合作

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包括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完全不能与企业需要相衔接,缺乏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实地操作能力。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弥补了单一学校教育的缺陷。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知识技能的情况下到单位企业实地实习,在工作实习中发现自己技能的缺陷,以便更能自主、积极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让学生完成学校学业的同时,以“职业人”的身份在校外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这种教学方式为用人单位又好又快地培养了急需的新技术人才,同时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提供了有力保障。

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应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逐步走向强大。

参考文献:

[1]左文英.关于中职计算机紧缺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9

上一篇:计算机教学改革范文 下一篇:现状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