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15:01:19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53-02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高等院校依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本科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由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以课堂理论为主,实践动手锻炼相对较少,这给学生造成了毕业论文仅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错觉;还有,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不得不以学生就业为主,而找工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重叠,考虑到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致使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为了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不正确的态度,切实扭转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态势,使他们能够及时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认识到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撰写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集中训练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这个阶段,在金融学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选题、填写开题报告、搜集资料、撰写论文,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金融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又要使专业指导教师利用自己渊博的专业学识和认识问题独特视角,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学专业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其次,以学生为主展开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除了指导教师定期检查督导每个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外,学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的情况,及时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给指导老师,尽快得到正确的帮助建议。再次,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初步的基本评价。最后,该成绩也是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毕业的必要成绩之一。在指导老师认为研究成果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后,由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组成答辩专家小组,通过答辩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符合金融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要求的,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

二、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报告和论文正文两大部分。通过填写开题报告,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确定各自适合的论文题目;了解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找出该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明确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个阶段,学生运用所学金融知识判断和界定所关注的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内容划定在金融学领域,以符合所学专业的要求。通过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掌握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及进程,了解相关学者在研究本问题时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结论等,从而保证自己的研究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也确保使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一点。通过对论文基本内容的设计,学生运用金融学的理论,对所研究的金融问题形成一个比较概括性的认识。

在论文正文写作阶段,学生要首次独立地思考如何围绕开题报告确立的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展开研究工作,比如,根据开题报告要求,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如何搜集相关资料?运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如何对已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提炼?根据金融学相关理论的要求,如何运用掌握的资料说明、支持文章的观点?

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实际金融问题,并初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三、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练

获得一份适合所学专业、令人心仪的工作,是每一个即将毕业大学生的美好愿望,然而,不可回避的是时下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而用人单位也希望招聘到的新人马上就能胜任相应的工作,能够独当一面。但是,应该看到的是,在职场上,同一个单位中,每个员工都想表现出自己的优秀品质,因此职员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学;毕业论文;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228-02

一、民族院校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选题大而空泛,与实践严重脱节

好的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选题方法,选题随意,选题范围重理论轻实践,或好高骛远、求大轻小。例如,金融专业的同学前几年喜欢选诸如“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等,去年甚至有同学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还有些同学选题犹豫不决、随意换题,不少老师都抱怨学生选题不和导师商量,当导师不同意时甚至随意从网上直接下载论文,结果不但影响了选题的质量,又不利于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创新与分析问题能力不足

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也应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即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实践中,不少学生只为交差过关了事,不仅相关文献阅读十分有限,如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网上转载的各类文章甚至博客文章等,笔者甚至发现有个别同学的参考文献竟然是学院自己办的内部杂志上的文章,既不权威又不准确,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几年前出版的教材等,对于文献调查等基本收集资料的方法不会运用。同时,论文写作过程中又缺少相关的调查和实证分析,要达到深入分析,甚至要有所创新自然就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三) 论文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欠规范,极个别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限

按照我国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相关要求,笔者所在高校也制定了毕业论文管理的相关规定,但不少学生却达不到这些要求。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论文评阅环节要求:(1)内容:立论正确,方案设计、论证、计算正确;内容完整充实,论文结构合理;结论正确;工作量足、难度适当。(2)水平:有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或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对所学专业知识有较好地运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或应用价值。(3)格式:全文格式、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完整且符合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数据、图表完整,图纸规范。而不少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或者出现头重脚轻,即前面的概念、发展历程、问题现状等罗列较多,而后面的原因分析和相应的对策部分十分简略;或者是另一极端,前面的分析介绍简短,而后面列出的建议对策动辄十几条,甚至有的问题分析和后面的建议几乎没有直接关系,论文质量堪忧。笔者还遇到过极个别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有限,完成规范的毕业论文有相当的难度。

二、影响民族院校金融学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民族院校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论文写作中投入精力十分有限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又遇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直到毕业,除了考研的同学外,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上面。而一般毕业论文撰写正好是这段时间。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都知道,毕业论文成绩对找工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论文并不重视,投入的时间十分有限,甚至个别学生在答辩前两三周才与指导老师联系,论文写作的质量自然无法保证与提高。笔者每年指导的学生中,总有个别同学忙于实习或各地找工作,要等到最后才与老师联系,考虑到就业的压力等老师往往无法严格要求学生。笔者所在学院的老师还发现,对毕业论文投入较多精力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工作落实得较早的学生,自然毕业论文也写得比较规范;那些工作一直没有落实或落实较晚的学生,很难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毕业设论文撰写上,论文选题和质量自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二本院校中应该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民族类高校。

(二)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投入不够

影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指导教师投入精力的多少。毕业论文指导一般从学生选题、拟订论文提纲、收集资料到规范写作、反复修改等过程中都要给予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而现在高校教师本身也存在攻读学位、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等压力,再加上论文指导的报酬通常都不太高,因而面临指导动辄10来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际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指导论文的时间、精力必然相当有限。如笔者所在的学院,老师平均指导的学生通常在10个左右,甚至有些学院的个别教研室老师指导学生有时多达15个以上,教师的指导任务相当繁重。尽管毕业论文早就布置下去,但学生往往集中在最后时间才联系导师,这时在正常的教学、生活之外,导师的指导工作量突然增加。所以,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老师也是希望论文只要过得去就行,论文质量的提高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

(三)学校对毕业论文答辩等管理流于形式

与国外高校的“宽进严出”不同,国内高校多年来普遍实行“严进宽出”原则,只要学习成绩、学分修够了,很少有高校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在毕业论文环节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对论文自然采取东拼西凑的态度,毕业论文答辩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尤其是现在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反过来使学校在论文质量把关和就业率压力之间偏重就业率的提高,自然就会更加放松论文答辩及其管理环节。因为高校每年都面临一次就业率的排名,甚至第二年招生指标、招生计划等的变化都与就业率直接相关,论文质量的提高也就被忽略了。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毕业论文成绩=评阅成绩(60%)+答辩成绩(40%),且答辩成绩不能低于60分,但在答辩中,即便对极个别答辩学生想给低分,考虑到就业形势以及民族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文化基础等综合因素,最后往往也是手下留情。

三、完善民族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一些建议

在面临持续的严峻就业形势下,民族类高校毕业生质量的提高需要各方的努力。

(一)学校要加强论文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民族类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培养模式和办学条件,努力探索切实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途径,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如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适当提高导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报酬,努力提高教师积极指导论文的积极性;又如,近年各省(市)教育厅(局)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抽查和评优等,在职称评聘、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向毕业论文工作有所倾斜;再如,进一步落实毕业设论文写作与实践的联系, 加强民族高校与民族地区生产部门、企业之间开展协调工作,为学生论文选题、写作等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另外,民族类高校有些汉语水平确实较差的学生,可否采取其民族语言写作和答辩,至少不要和其他高校一样搞一刀切,真正发挥论文写作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考察和提升功能。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应早作准备

针对目前就业与论文写作的冲突,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也应宜早不宜迟。如果前面几年的学习中没有思想准备和材料积累,仅在几个月乃至最后一学期或一年的时间里,要完成从选题、研究到写作的全过程,确实很难指导或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如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就应先学习一些指导论文写作的有关论著,提高文字修养;还要选读一些本专业的优秀论文,从中学习写作经验和了解学术动态;掌握做简单的文献综述的方法和基本格式等;对本学科领域中自己感兴趣的某些专题或方面,有意识地积累资料,为论文写作进行各方面的准备,还可适当缓解导师集中指导的繁重任务。

(三)学生要正确认识论文写作与就业之间的冲突

客观地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生没有就业压力,可专心致志做毕业论文;而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应聘时若已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工作会落实得较早、较容易。而毕业论文的写作,正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基本要求。所以,学生应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对其就业、毕业论文完成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夏鲁惠. 高等学校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 2004,(1):46-48.

[2] 曹士云.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管理若干误区的审视与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85-87.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毕业论文;数学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70-02

湘南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03年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2016年新年伊始,我院党委书记在工作部署会上,提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强力推进我院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1]鼓励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中央提出来的,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这是方向。转型发展是我院重要的发展目标任务,也是主要的发展机遇。在这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学生毕业论文有何要求?如何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其认真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等,这些都是值得广大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综合素质下滑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整体下滑。一篇数学类专业的毕业论文一般需要 6-12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尽管每年9月初,数学与金融学院在大四学生去实习前,就开始布置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但它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有些学生选择做调查研究类的毕业论文,但他们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深入到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中去做详细了解,有些数据只能凭空捏造,这样的论文其质量可想而知。也有些学生虽然想把毕业论好,但苦于数学基础太差,能力欠缺,写不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更有少数学生严重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不将毕业论文当回事,不找指导教师交流沟通,常常是指导教师到处找他(她)了解毕业论文进度。

(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据我们调查了解,近几年来,部分教师不愿意承担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任务,主要原因是很多教师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理工科教师备课和批改作业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他们还有科研任务的压力。更何况,指导学生一篇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报告、论文三改到最后定稿、答辩,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每篇论文学校给出的工作量或蟪暧制低。在调查中,有不少教师认为:不如用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时间去忙其他的教学事务,或者自己写一篇论文更合算。

据了解,数学与金融学院部分教师不愿意承担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院里要求教师出毕业论文题目来让学生选择。这么多年来,有些教师指导论文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总是要教师出论文题目让学生选择,教师难免出题技穷,这也不符合教学规律。

(三)学院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目前,尽管学校已有毕业论文的相关文件规定,但制度并不完善,管理并不到位。就我院来说,学院对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管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学生论文定稿后,在答辩前两天,才指定评阅教师进行评阅。因此,评阅教师一般只能从选题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题量的大小、完成难易程度、查阅文献的能力、论文格式是否规范、字数是否达到要求等方面填写意见,而论文本身是否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学生毕业论文真正完成的时间期限较短,在选题之后学院只进行一次统一检查,一般是在3月下旬要求学生提交论文初稿或首次修改稿,学生准备不足。有些学生为了完成论文的写作任务,直接从网上下载或抄袭他人的论文,这也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四)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12届到2016届数学与金融学院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选题没有新意、覆盖面不宽,论文内容多为书本内容的复制,缺乏创新点;查阅文献能力欠缺,论文格式不规范等。近几年学生的选题有《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教学重点》《二次型正定、半正定的判定方法及应用》等,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主要集中于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建模等少数几门课程,而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课程等涉及很少。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要以Java语言、数据库原理和应用中的相关知识为主。

二、实践探索

(一)统一认识

毕业论文是大学培养人才的重要一环。它检验的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院领导教师要统一思想认识,鼓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2][3],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能获得潜移默化的锻炼。此外,在培养方案中,最好能在大三增设有关学术(毕业)论文的专题课程或讲座。

(二)合理规划

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时间上显得仓促。大一大二的学生,热衷于各种大学社团活动,这时可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论文写作时间适当前移。对社会热点问题,大二大三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可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先对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并指派教师进行具体指导,这样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优秀的调查报告或研究,可作为他们的毕业论文。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稍加挖掘也可成为毕业论文。

(三)鼓励学生参与项目研究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设立,是为了改变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局面,引领广大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了解什么是科学研究,怎样进行科学研究。通过项目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以此带动更多的大学生认真学习,并形成良性循环。这能给大学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我们从2009级学生开始进行实践,在大二第二个学期向他们进行宣传,选拔有兴趣的学生申报湖南省和学校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项目。2011年,省级项目获得成功后,我们制定相应的课外辅导活动方案,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给学生上课或开设毕业论文讲座,使学生较早地熟练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根据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明确目标,分工合作,并由项目负责的学生对项目进展全面跟踪、协调、交流和反馈,不定期地召集大家组织讨论。

综上所述,在探索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时期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方法上,我们认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总结成功的经验,解决好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尽早地了解毕业(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到大四时,论文写作时间不足这一矛盾。

(四)加强质量监管力度

为加强本科生学术道德建设,规范本科生学术行为,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决定从2016届学生起,开展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检测工作。

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资格审查。毕业完毕后,须打印检测报告并由学生本人和论文指导教师签名,随其他论文材料一并归档,材料齐全方可进入答辩环节。各教学单位答辩后,将《湘南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检测结果一览表》和处理意见报送教务处。学校教务处采用相同的系统对各教学单位论文(设计)进行抽检,推荐参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的进行全检。对发现检测结果与教学单位、毕业生提交的结果偏差较大或不一致的,将按相关规定对其论文(设计)进行处理。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负有很大的教育责任。指导教师应该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要求他们端正学术风气。同时,也要对指导教师提要求,定他们对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严格把关。对指导教师工作不到位、把关不严的,应追究教师的责任。

三、结束语

转型发展是目标,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是实现我们学校办学水平上台阶的基本途径。充分利用学生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去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目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地方本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创新精神,提高地方高校数学类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1.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省级、校级的研究项目中来;2.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提前至大三;3.对指导教师的要求,需要学校统一规范;4.加强质量监控,规范本科生的学术行为。

[ 参 考 文 献 ]

[1] 邓党雄.增强四个意识,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R/OL]. 2016-3-26,2016-3-28.

[2] 王金华,向红军. 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湘南学院学报,2013(2):66-70.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学研究方法;研究生教育;缺陷

一、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数量经济模型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为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学才具有了科学性及严谨性。但当前从世界范围看,在整个20世纪中,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呈现出急剧的狭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及现象;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代数、积分、计量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在一些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已超过了90%。一些极度崇尚数学的金融学家们认为,通过建立相对于现实世界简化的模型,然后再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讨论,来呈现这种精确性和严谨性,而不再去过多的考虑该模型对于现实世界的预测和解释能力,这使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纯技术学科”,更加关注数学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了。

但金融学并非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最终目标应该是为了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及结果。一些一流的美国金融学杂志对于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对于大量来自各国的论文采用是否有数学模型作低成本的筛选,这使数学形式主义成为一种金融学及经济学的学术标准、一种范式和一种时尚。

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风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中国最优秀的经济类学术期刊《经济研究》,是广大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坐标,但纵观近些年发表的文章,充斥着大量的数学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或者仅仅是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国的数据上,也是可以容忍的。这让很多长年从事金融学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困惑,他们认为,经济及金融学说史以及对于现实经济历史的学习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关注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发展,一篇精美的数学文章就足以代替了。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蔓延危害极大,所谓过犹不及,其发展不仅会极大的抑制研究人员及学者们的创造力及新思想的诞生,也会对在校研究生们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二、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特点及形式主义倾向

研究生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展现方式。近些年,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不可否认,这与金融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研究生课程在改革之后,与国际知名财经院校的课程设置逐渐接轨,加入了数理金融、博弈论、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重要课程,这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最有力的工具,对于深入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人从2006级数百篇金融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中随机抽取数十篇,经过认真的阅读及思考,发现虽然论文质量相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形势也并不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论文普遍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

所谓科学性是要求论文所表述的内容具有可靠性,体现在论据要准确翔实,文字表述要精练不可含糊其辞,大部分研究生论文达不到以上要求。这是由于研究生论文的写作时间往往很短,平均是3~6个月,研究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详细的阅读、分析和筛选资料。论文的创新性是要展现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事实上大多数论文要么是材料堆砌,要么过多借鉴别人缺乏自己的创见。像大多数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都是由材料堆砌而成,以时间为序最多,很多论文中都仅仅是“某人认为……”的格式,没有时间、地点、提出理论的缘由等,这样的综述意义不大。再就是论文中模型的“借鉴”,几乎都是直接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再直接用中国的数据进行检验,而数据的质量又不高,只要得出结论就可以了,不管其正确与否。这部分能力的缺失是研究生教育致命的问题,解决不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前途令人担忧。

(二)不了解研究生论文写作规范,可读性差

有些研究生并不清楚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中存在多处规范化方面的问题。有的论文没有导言、研究背景和意义,有的论文没有文献综述,有的论文内容摘要写得像引言,有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形态各异。这些都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输入之后要有输出,论文是输出思想的重要形式,因此,研究生若是不了解写作规范,就会影响输出的效果,而使研究成果大打折扣,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三)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在抽阅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80%以上都使用了复杂的数学模型,20%左右的学生通篇论文都是数学模型鲜有文字表述,95%以上使用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对数十位研究生的访谈调查中,85%的学生认为“数学模型”非常重要,是衡量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仅仅有20%的学生认为“解决问题及解释现象的能力”至关重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如果在毕业论文中没有使用数学模型,而仅仅是采取规范分析的方法,那么不仅论文的成绩会很低,答辩的时候也会很不讨好,甚至有的想继续深造的金融学研究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本科学数学就好了”。这些情况表明,数学形式主义的倾向已经在高校的金融学教育中蔓延,学生们知道投资组合、公司财务等一些课程可以旷课,但金融数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一定不能缺课,瘸了这条腿论文写不出来,甚至毕业都成问题,这是高校金融学专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问题是学习并运用这些工具对于研究生们来说是件好事,因此论文从表面看来,水平很高,高深的模型,复杂的推衍,有些连导师及答辩老师都看不懂,但细究起来,很多此类论文的学术价值很低,甚至是毫无价值。一些是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没有任何推进,一些是根本和中国国情完全不配合的模型,最终的结论也与现实背道而驰,一些甚至是和研究的问题不太相关的模型,生拉硬拽地用在论文中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严重的数学形式主义倾向带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要重新树立学生的研究理念,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而数学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其作用又是什么。

三、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金融学研究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正是研究生教育弊病的反馈和缩影。因此,总结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

(一)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

近年来,国内舆论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断下降。其实不然,究其关键是在于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晰。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对于自己的将来都有准确的定位,有的学生是想提高身价和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有的学生是在金融研究方面感兴趣,想在未来从事金融学术研究工作。对于这两类学生,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的方法。像在美国纽约州的研究生教育就是分为两类,即从事科研工作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M.A.、M.S.等)和从事其他职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M.B.A.、M.E.等),其教育效果良好,可值得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借鉴。这样不仅能使那些期望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接受正规的科研训练及准备,又使研究生教育不再是培养少数研究人员的精英教育,而具有职业及专业培养的大众意义了。

(二)研究生课程设置多元化但要重点突出

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多元化,当今科学研究呈现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是趋势,但并不是泛泛而学,要注意重点突出。一定要设置工具类的课程如计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软件应用、博弈论等,这就好比挖土需要工具,用手挖掘效率极差,但工具只是提高效率的手段,并非最终的目标。因此,对于理论的深化学习就更为重要。一些高校金融学院将资本论及金融学史等课程砍掉,是极不明智的,从史学中能了解各种金融理论发展的背景及脉络,从经典的资本论文献中汲取的是深度的精华和营养,这些课程都不是其他课程能够取代的,新思想的创造及理论的提出离不开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否则学生们的思想将变得空洞无物。

(三)引入研究生论文指导课程,全方位介绍研究生论文写作目标、规范;鼓励思考,增加集体讨论时间,通过小论文及演讲方式传递思想。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单纯讲授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讨论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于研究生会有一定的压力,他们必须要在课后大量的阅读文献资料才能有所讲、有所悟,但教学效果比“满堂灌”的传统方式效果要好得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科研动态和方向的敏锐度,提高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符合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培养的是能思考、能判断、能解决问题的高素质的研究人才和专业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继成,陈艳春.研究生论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06,(9).

[2]赵婷婷,代寒灵.研究生教育中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

[3]王玉德.也谈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原则——兼论研究生论文和本科生论文的区别[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

[4]崔建军.谈金融学专业研究生论文写作[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金融学研究方法;研究生教育;缺陷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244-02

一、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数量经济模型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为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学才具有了科学性及严谨性。但当前从世界范围看,在整个20世纪中,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呈现出急剧的狭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及现象;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代数、积分、计量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在一些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已超过了90%。一些极度崇尚数学的金融学家们认为,通过建立相对于现实世界简化的模型,然后再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讨论,来呈现这种精确性和严谨性,而不再去过多的考虑该模型对于现实世界的预测和解释能力,这使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纯技术学科”,更加关注数学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了。

但金融学并非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最终目标应该是为了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及结果。一些一流的美国金融学杂志对于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对于大量来自各国的论文采用是否有数学模型作低成本的筛选,这使数学形式主义成为一种金融学及经济学的学术标准、一种范式和一种时尚。

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风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中国最优秀的经济类学术期刊《经济研究》,是广大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坐标,但纵观近些年发表的文章,充斥着大量的数学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或者仅仅是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国的数据上,也是可以容忍的。这让很多长年从事金融学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困惑,他们认为,经济及金融学说史以及对于现实经济历史的学习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关注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发展,一篇精美的数学文章就足以代替了。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蔓延危害极大,所谓过犹不及,其发展不仅会极大的抑制研究人员及学者们的创造力及新思想的诞生,也会对在校研究生们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二、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特点及形式主义倾向

研究生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展现方式。近些年,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不可否认,这与金融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研究生课程在改革之后,与国际知名财经院校的课程设置逐渐接轨,加入了数理金融、博弈论、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重要课程,这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最有力的工具,对于深入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人从2006级数百篇金融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中随机抽取数十篇,经过认真的阅读及思考,发现虽然论文质量相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形势也并不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论文普遍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

所谓科学性是要求论文所表述的内容具有可靠性,体现在论据要准确翔实,文字表述要精练不可含糊其辞,大部分研究生论文达不到以上要求。这是由于研究生论文的写作时间往往很短,平均是3~6个月,研究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详细的阅读、分析和筛选资料。论文的创新性是要展现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事实上大多数论文要么是材料堆砌,要么过多借鉴别人缺乏自己的创见。像大多数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都是由材料堆砌而成,以时间为序最多,很多论文中都仅仅是“某人认为……”的格式,没有时间、地点、提出理论的缘由等,这样的综述意义不大。再就是论文中模型的“借鉴”,几乎都是直接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再直接用中国的数据进行检验,而数据的质量又不高,只要得出结论就可以了,不管其正确与否。这部分能力的缺失是研究生教育致命的问题,解决不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前途令人担忧。

(二)不了解研究生论文写作规范,可读性差

有些研究生并不清楚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中存在多处规范化方面的问题。有的论文没有导言、研究背景和意义,有的论文没有文献综述,有的论文内容摘要写得像引言,有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形态各异。这些都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输入之后要有输出,论文是输出思想的重要形式,因此,研究生若是不了解写作规范,就会影响输出的效果,而使研究成果大打折扣,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三)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在抽阅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80%以上都使用了复杂的数学模型,20%左右的学生通篇论文都是数学模型鲜有文字表述,95%以上使用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对数十位研究生的访谈调查中,85%的学生认为“数学模型”非常重要,是衡量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仅仅有20%的学生认为“解决问题及解释现象的能力”至关重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如果在毕业论文中没有使用数学模型,而仅仅是采取规范分析的方法,那么不仅论文的成绩会很低,答辩的时候也会很不讨好,甚至有的想继续深造的金融学研究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本科学数学就好了”。这些情况表明,数学形式主义的倾向已经在高校的金融学教育中蔓延,学生们知道投资组合、公司财务等一些课程可以旷课,但金融数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一定不能缺课,瘸了这条腿论文写不出来,甚至毕业都成问题,这是高校金融学专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问题是学习并运用这些工具对于研究生们来说是件好事,因此论文从表面看来,水平很高,高深的模型,复杂的推衍,有些连导师及答辩老师都看不懂,但细究起来,很多此类论文的学术价值很低,甚至是毫无价值。一些是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没有任何推进,一些是根本和中国国情完全不配合的模型,最终的结论也与现实背道而驰,一些甚至是和研究的问题不太相关的模型,生拉硬拽地用在论文中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严重的数学形式主义倾向带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要重新树立学生的研究理念,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而数学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其作用又是什么。

三、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金融学研究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正是研究生教育弊病的反馈和缩影。因此,总结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

(一)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

近年来,国内舆论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断下降。其实不然,究其关键是在于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晰。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对于自己的将来都有准确的定位,有的学生是想提高身价和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有的学生是在金融研究方面感兴趣,想在未来从事金融学术研究工作。对于这两类学生,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的方法。像在美国纽约州的研究生教育就是分为两类,即从事科研工作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M.A.、M.S.等)和从事其他职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M.B.A.、M.E.等),其教育效果良好,可值得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借鉴。这样不仅能使那些期望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接受正规的科研训练及准备,又使研究生教育不再是培养少数研究人员的精英教育,而具有职业及专业培养的大众意义了。

(二)研究生课程设置多元化但要重点突出

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多元化,当今科学研究呈现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是趋势,但并不是泛泛而学,要注意重点突出。一定要设置工具类的课程如计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软件应用、博弈论等,这就好比挖土需要工具,用手挖掘效率极差,但工具只是提高效率的手段,并非最终的目标。因此,对于理论的深化学习就更为重要。一些高校金融学院将资本论及金融学史等课程砍掉,是极不明智的,从史学中能了解各种金融理论发展的背景及脉络,从经典的资本论文献中汲取的是深度的精华和营养,这些课程都不是其他课程能够取代的,新思想的创造及理论的提出离不开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否则学生们的思想将变得空洞无物。

(三)引入研究生论文指导课程,全方位介绍研究生论文写作目标、规范;鼓励思考,增加集体讨论时间,通过小论文及演讲方式传递思想。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单纯讲授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讨论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于研究生会有一定的压力,他们必须要在课后大量的阅读文献资料才能有所讲、有所悟,但教学效果比“满堂灌”的传统方式效果要好得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科研动态和方向的敏锐度,提高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符合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培养的是能思考、能判断、能解决问题的高素质的研究人才和专业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继成,陈艳春.研究生论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06,(9).

[2] 赵婷婷,代寒灵.研究生教育中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

[3] 王玉德.也谈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原则――兼论研究生论文和本科生论文的区别[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

[4] 崔建军.谈金融学专业研究生论文写作[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金融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结合、数量经济模型分析、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制度分析等等,正因为这些方法及工具的存在,金融学才具有了科学性及严谨性。但当前从世界范围看,在整个20世纪中,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呈现出急剧的狭窄化和形式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90%以上的文章采用的是文字描述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及现象;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代数、积分、计量经济学以及博弈论等在一些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已超过了90%。一些极度崇尚数学的金融学家们认为,通过建立相对于现实世界简化的模型,然后再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讨论,来呈现这种精确性和严谨性,而不再去过多的考虑该模型对于现实世界的预测和解释能力,这使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纯技术学科”,更加关注数学建模的完美性,而不再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了。

但金融学并非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其最终目标应该是为了解释真实世界的现象及结果。一些一流的美国金融学杂志对于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对于大量来自各国的论文采用是否有数学模型作低成本的筛选,这使数学形式主义成为一种金融学及经济学的学术标准、一种范式和一种时尚。

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风潮蔓延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中国最优秀的经济类学术期刊《经济研究》,是广大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坐标,但纵观近些年发表的文章,充斥着大量的数学模型及推演,即使有些文章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或者仅仅是为了新模型的引用生拉硬拽的套在中国的数据上,也是可以容忍的。这让很多长年从事金融学和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产生困惑,他们认为,经济及金融学说史以及对于现实经济历史的学习已不再重要,研究上不再关注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发展,一篇精美的数学文章就足以代替了。这种数学形式主义的蔓延危害极大,所谓过犹不及,其发展不仅会极大的抑制研究人员及学者们的创造力及新思想的诞生,也会对在校研究生们的研究理念、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二、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特点及形式主义倾向

研究生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重要展现方式。近些年,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的质量在不断提高,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不可否认,这与金融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研究生课程在改革之后,与国际知名财经院校的课程设置逐渐接轨,加入了数理金融、博弈论、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重要课程,这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最有力的工具,对于深入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人从2006级数百篇金融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中随机抽取数十篇,经过认真的阅读及思考,发现虽然论文质量相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形势也并不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论文普遍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

所谓科学性是要求论文所表述的内容具有可靠性,体现在论据要准确翔实,文字表述要精练不可含糊其辞,大部分研究生论文达不到以上要求。这是由于研究生论文的写作时间往往很短,平均是3~6个月,研究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详细的阅读、分析和筛选资料。论文的创新性是要展现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事实上大多数论文要么是材料堆砌,要么过多借鉴别人缺乏自己的创见。像大多数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都是由材料堆砌而成,以时间为序最多,很多论文中都仅仅是“某人认为……”的格式,没有时间、地点、提出理论的缘由等,这样的综述意义不大。再就是论文中模型的“借鉴”,几乎都是直接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再直接用中国的数据进行检验,而数据的质量又不高,只要得出结论就可以了,不管其正确与否。这部分能力的缺失是研究生教育致命的问题,解决不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前途令人担忧。

(二)不了解研究生论文写作规范,可读性差

有些研究生并不清楚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中存在多处规范化方面的问题。有的论文没有导言、研究背景和意义,有的论文没有文献综述,有的论文内容摘要写得像引言,有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形态各异。这些都体现了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输入之后要有输出,论文是输出思想的重要形式,因此,研究生若是不了解写作规范,就会影响输出的效果,而使研究成果大打折扣,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三)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在抽阅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80%以上都使用了复杂的数学模型,20%左右的学生通篇论文都是数学模型鲜有文字表述,95%以上使用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在对数十位研究生的访谈调查中,85%的学生认为“数学模型”非常重要,是衡量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仅仅有20%的学生认为“解决问题及解释现象的能力”至关重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认为,如果在毕业论文中没有使用数学模型,而仅仅是采取规范分析的方法,那么不仅论文的成绩会很低,答辩的时候也会很不讨好,甚至有的想继续深造的金融学研究生发出这样的感慨“本科学数学就好了”。这些情况表明,数学形式主义的倾向已经在高校的金融学教育中蔓延,学生们知道投资组合、公司财务等一些课程可以旷课,但金融数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一定不能缺课,瘸了这条腿论文写不出来,甚至毕业都成问题,这是高校金融学专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问题是学习并运用这些工具对于研究生们来说是件好事,因此论文从表面看来,水平很高,高深的模型,复杂的推衍,有些连导师及答辩老师都看不懂,但细究起来,很多此类论文的学术价值很低,甚至是毫无价值。一些是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东西,没有任何推进,一些是根本和中国国情完全不配合的模型,最终的结论也与现实背道而驰,一些甚至是和研究的问题不太相关的模型,生拉硬拽地用在论文中了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严重的数学形式主义倾向带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要重新树立学生的研究理念,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而数学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其作用又是什么。

三、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及解决办法

金融学研究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正是研究生教育弊病的反馈和缩影。因此,总结金融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

(一)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

近年来,国内舆论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在不断下降。其实不然,究其关键是在于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晰。三年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对于自己的将来都有准确的定位,有的学生是想提高身价和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有的学生是在金融研究方面感兴趣,想在未来从事金融学术研究工作。对于这两类学生,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的方法。像在美国纽约州的研究生教育就是分为两类,即从事科研工作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M.A.、M.S.等)和从事其他职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M.B.A.、M.E.等),其教育效果良好,可值得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借鉴。这样不仅能使那些期望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接受正规的科研训练及准备,又使研究生教育不再是培养少数研究人员的精英教育,而具有职业及专业培养的大众意义了。

(二)研究生课程设置多元化但要重点突出

研究生课程设置要多元化,当今科学研究呈现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是趋势,但并不是泛泛而学,要注意重点突出。一定要设置工具类的课程如计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软件应用、博弈论等,这就好比挖土需要工具,用手挖掘效率极差,但工具只是提高效率的手段,并非最终的目标。因此,对于理论的深化学习就更为重要。一些高校金融学院将资本论及金融学史等课程砍掉,是极不明智的,从史学中能了解各种金融理论发展的背景及脉络,从经典的资本论文献中汲取的是深度的精华和营养,这些课程都不是其他课程能够取代的,新思想的创造及理论的提出离不开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否则学生们的思想将变得空洞无物。

(三)引入研究生论文指导课程,全方位介绍研究生论文写作目标、规范;鼓励思考,增加集体讨论时间,通过小论文及演讲方式传递思想。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单纯讲授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讨论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对于研究生会有一定的压力,他们必须要在课后大量的阅读文献资料才能有所讲、有所悟,但教学效果比“满堂灌”的传统方式效果要好得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科研动态和方向的敏锐度,提高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符合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培养的是能思考、能判断、能解决问题的高素质的研究人才和专业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继成,陈艳春.研究生论文写作教学改革探索[J].教学研究,2006,(9).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一,以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完成本科水平评估与申硕的前期工作,金融学院各项工作成果丰硕,

1.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努力方向.

金融学院根据学校2006年的工作重点,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了多个部门规划,明确了金融学院工作的努力方向.尤其是在2006年5月份学校新的院系设置方案出台后,金融学院设立了金融系和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为金融学院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金融学院把"迎评"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按照本科水平评估的要求,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建设金融学院的各个专业,学科,全体教师积极参加讨论,分别形成了《金融系中期发展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中期发展规划》,《科研中期发展规划》,《金融学院金融实践教学部工作章程》,《金融学院实践教学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文件.

2.严抓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根据学校的工作方针,我院努力搞好日常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金融学院的日常教学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教学工作,包括教学任务的安排,教材的推荐,课程介绍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开新课的教学准备检查,期中和期末的教学检查等工作.全院没有发生一起教学事故,所有教师都能完成学校的工作定额.同时,所有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完成了试卷和毕业论文的复查工作.我院有2位教师获得优秀教学质量奖,1位教师获得先进金融教育工作者称号.

3.加强学科建设,积极迎接评估.

(1)专业建设.2006年,我院被评为"青蓝工程"金融学科优秀学科梯队,金融学科被评为重点建设学科.金融学科以本科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南,以申硕为契机,继续加快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修订的要求,认真做好了2006级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案的修订工作.金融系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积极探索各专业传统优势与潜在优势的结合与开发,体现教学,方案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下半年,我院还启动了金融学品牌专业的建设工作.

我院积极加强新开设专业---保险专业的建设.我院保险专业今年首次招生成功,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修订要求,风险管理与保险系完成了保险专业教学计划和证券期货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为加快保险学专业建设步伐,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于2006年7月在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保险学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对加强保险专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建设.我院整合各系,教研室资源,根据每位教师的特长,确定教学和科研方向,明确了每一个系的主干课程和重点课程.各系成立了课程与课程组,落实了课程负责人,制定了课程介绍,课程大纲和课程建设规划.《货币银行学》于2006年7月初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我院加大对《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力度,按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四个一流,即"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使用和建设一流的教材,创新一流的教学内容,运用一流的教学手段"来精心打造国家精品课程,完成了课程网站建设和《货币银行学》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

我院在认真抓好省级一类优秀课程《证券投资学》,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国际金融学》,《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四门课程建设的同时,又有《中央银行概论》,《公司金融》,《保险学》三门课程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建设课程.

(3)双语教学.金融学院积极探索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我院先后共有9位教师使用双语教学,为我院双语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2006年度,我们又认真修改,完善了双语教学的课件等资料,充实了双语教学的教学资料.现在,我院双语教学的门数和教师量已经超过本科水平评估要求的指标.

2006年,我院根据学校要求,顺利完成了试卷复查和毕业论文复查,顺利通过了学校的验收.

二,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1.认真修订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我院将学生的实践教学分为课内专业实验教学与课外实践实习,并组织编写了专业实验教学大纲,为后期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制订了2006级第五学期和2006级第七学期的专业实习计划,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计划的具体落实.组织落实了对2006级学生毕业论文和2006级学年论文的指导工作.举办了学生金融论文征文比赛,同时,我们还完成了对05届新生成才目标的初步指导工作,金融学院的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了该项工作,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2.加强实验室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金融学院一直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工作,金融学院证券实验室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对学生开放,很多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参与模拟证券交易.我们围绕证券实验,组织了相关的比赛及证券沙龙等活动,为提高同学们对证券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围绕证券实验室开展的模拟股市大赛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十佳社团活动".今年暑期,金融实践教学部会同院团委等组织,认真组织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农村循环经济"为主题,下到农村及乡镇企业让同学们在实践中锻炼,回来后完成了《江苏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调研报告,受到院团委的表彰,获得多项奖励.

3,积极开拓实践基地.我院先后与中行盐城分行等单位签订了实践基地协议,并计划开拓更多的类似的实践基地,金融学院还鼓励老师多与学生交流,为学生的实践,成才等进行指导,尤其是对新生,学院安排教师为新生做了一系列的专业指导,安排了心理,实践等方面的讲座,并积极指导学生的社团工作.

三,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整合学院内外学术资源,全院教师科研成果稳步增长

金融学院拥有货币陈列室和金融研究所,为我院教师,学生进行实践,调研等活动提供了有利平台.为了鼓励教师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金融学院制定了中期科研发展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科研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措施.在规划目标下,具体制定了教师年度科研计划,讲座计划等,整个学院的科研工作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一年来,全院教师在《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金融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江苏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等杂志上40多篇.全院教师承担课题10多项,其中,汪祖杰教授主持的"《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为江苏省教育厅教改立项课题,还有2项横向课题,分别来自中国保监会和淮安城市商业银行.2006年度,金融学院出版教材一部(蒋建华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专著一部,汪祖杰教授主编的《现代保险学导论》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精品教材.我院共举办了10场学术讲座,学术讲座的报告人既包括金融学院的资深教授,也有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同时,全院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学术研讨会,有10多人参加了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

金融学院在积极开展教师科研活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科研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专门制定了学生科研管理办法,并在学年初向学生下达科研选题方向,全院教师积极参与到了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活动中,活跃了整个金融学院的学术氛围,也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在有关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本年度金融学院学生公开13篇,还有多位学生获得院,系的科研成果奖.

金融学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年轻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出版的专著的数量较少,大型的学术报告会不多,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以及对外学术交流有待增加.这些方面都是金融学院下年度科研工作改进的重点.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一,以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完成本科水平评估与申硕的前期工作,金融学院各项工作成果丰硕

1.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努力方向.

金融学院根据学校2005年的工作重点,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了多个部门规划,明确了金融学院工作的努力方向.尤其是在2005年5月份学校新的院系设置方案出台后,金融学院设立了金融系和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为金融学院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金融学院把"迎评"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按照本科水平评估的要求,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建设金融学院的各个专业,学科,全体教师积极参加讨论,分别形成了《金融系中期发展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中期发展规划》,《科研中期发展规划》,《金融学院金融实践教学部工作章程》,《金融学院实践教学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文件.版权所有

2.严抓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根据学校的工作方针,我院努力搞好日常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在全院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金融学院的日常教学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教学工作,包括教学任务的安排,教材的推荐,课程介绍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开新课的教学准备检查,期中和期末的教学检查等工作.全院没有发生一起教学事故,所有教师都能完成学校的工作定额.同时,所有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完成了试卷和毕业论文的复查工作.我院有2位教师获得优秀教学质量奖,1位教师获得先进金融教育工作者称号.

3.加强学科建设,积极迎接评估.

(1)专业建设.2005年,我院被评为"青蓝工程"金融学科优秀学科梯队,金融学科被评为重点建设学科.金融学科以本科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南,以申硕为契机,继续加快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修订的要求,认真做好了2005级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案的修订工作.金融系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积极探索各专业传统优势与潜在优势的结合与开发,体现教学方案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下半年,我院还启动了金融学品牌专业的建设工作.

我院积极加强新开设专业---保险专业的建设.我院保险专业今年首次招生成功,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修订要求,风险管理与保险系完成了保险专业教学计划和证券期货辅修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为加快保险学专业建设步伐,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于2005年7月在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办了保险学专业建设研讨会,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果,对加强保险专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建设.我院整合各系,教研室资源,根据每位教师的特长,确定教学和科研方向,明确了每一个系的主干课程和重点课程.各系成立了课程与课程组,落实了课程负责人,制定了课程介绍,课程大纲和课程建设规划.《货币银行学》于2005年7月初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我院加大对《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力度,按照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四个一流,即"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使用和建设一流的教材,创新一流的教学内容,运用一流的教学手段"来精心打造国家精品课程,完成了课程网站建设和《货币银行学》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

我院在认真抓好省级一类优秀课程《证券投资学》,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国际金融学》,《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四门课程建设的同时,又有《中央银行概论》,《公司金融》,《保险学》三门课程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建设课程.

(3)双语教学.金融学院积极探索双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我院先后共有9位教师使用双语教学,为我院双语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2005年度,我们又认真修改,完善了双语教学的课件等资料,充实了双语教学的教学资料.现在,我院双语教学的门数和教师量已经超过本科水平评估要求的指标.

2005年,我院根据学校要求,顺利完成了试卷复查和毕业论文复查,顺利通过了学校的验收.

二,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1.认真修订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我院将学生的实践教学分为课内专业实验教学与课版权所有外实践实习,并组织编写了专业实验教学大纲,为后期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制订了2003级第五学期和2002级第七学期的专业实习计划,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计划的具体落实.组织落实了对2002级学生毕业论文和2003级学年论文的指导工作.举办了学生金融论文征文比赛,同时,我们还完成了对05届新生成才目标的初步指导工作,金融学院的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了该项工作,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2.加强实验室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金融学院一直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工作,金融学院证券实验室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对学生开放,很多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参与模拟证券交易.我们围绕证券实验,组织了相关的比赛及证券沙龙等活动,为提高同学们对证券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围绕证券实验室开展的模拟股市大赛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十佳社团活动".今年暑期,金融实践教学部会同院团委等组织,认真组织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农村循环经济"为主题,下到农村及乡镇企业让同学们在实践中锻炼,回来后完成了《江苏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调研报告,受到院团委的表彰,获得多项奖励.

3,积极开拓实践基地.我院先后与中行盐城分行等单位签订了实践基地协议,并计划开拓更多的类似的实践基地,金融学院还鼓励老师多与学生交流,为学生的实践,成才等进行指导,尤其是对新生,学院安排教师为新生做了一系列的专业指导,安排了心理,实践等方面的讲座,并积极指导学生的社团工作.

三,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整合学院内外学术资源,全院教师科研成果稳步增长

金融学院拥有货币陈列室和金融研究所,为我院教师,学生进行实践,调研等活动提供了有利平台.为了鼓励教师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金融学院制定了中期科研发展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科研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措施.在规划目标下,具体制定了教师年度科研计划,讲座计划等,整个学院的科研工作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一年来,全院教师在《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金融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江苏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等杂志上40多篇.全院教师承担课题10多项,其中,汪祖杰教授主持的"《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为江苏省教育厅教改立项课题,还有2项横向课题,分别来自中国保监会和淮安城市商业银行.2005年度,金融学院出版教材一部(蒋建华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专著一部,汪祖杰教授主编的《现代保险学导论》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精品教材.我院共举办了10场学术讲座,学术讲座的报告人既包括金融学院的资深教授,也有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同时,全院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学术研讨会,有10多人参加了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

金融学院在积极开展教师科研活动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科研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专门制定了学生科研管理办法,并在学年初向学生下达科研选题方向,全院教师积极参与到了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活动中,活跃了整个金融学院的学术氛围,也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在有关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本年度金融学院学生公开13篇,还有多位学生获得院,系的科研成果奖.

金融学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年轻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出版的专著的数量较少,大型的学术报告会不多,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以及对外学术交流有待增加.这些方面都是金融学院下年度科研工作改进的重点.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金融学 毕业实习 实习模式 实习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国际化,行业竞争日益加据。为了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各金融机构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作为金融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必须顺应这种需求,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毕业实习是整个大学期间教学工作中最系统的一次实践,是大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一次预演,是他们参与实际工作、提高业务技能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分析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有效途径,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业务素质。

一、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自1994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以来,一直在探索提高毕业实习效果的实习模式,目前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主要采取校外集中实习、“委托承包”实习、“就业”实习、分散自主实习四种模式。在学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实习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实习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每一届的金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学生缺乏实习积极性

通过对历年毕业生访谈记录看,基本上30%的学生缺乏毕业实习的积极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就业形势影响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根据人保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都放弃了毕业实习,把时间投入到找工作中去;另一方面,由于受就业难的影响,金融学学生择业由以前的“专业对口” 演变为多元化,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可能不从事本专业工作。这一部分学生认为既然不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就不必去耗费时间实习,这样势必影响一部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本专业的实习能够认真对待,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充分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认为实习环节可有可无,把实习当成是最后一次长假,没有进行真正的实习,利用弄虚作假的手段来应付教师的检查,例如,做假的实习鉴定、拼凑实习报告、抄袭实习周记。

2.实习接收单位热情不高

毕业实习已经成为每一位学生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是现有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在数量上都很难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更不要说在类型与实习生的专业和就业取向对口了。很多金融机构如银行不愿意接收大学生实习。其主要原因有:(1)接纳实习单位要抽出骨干力量来指导,给单位增加了任务,带来了麻烦;(2)有的实习可能要影响实习单位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增加工作的成本;(3)学校对实习单位不可能有很多的支援和帮助,单位和职工只是尽了义务,而无任何实惠可得。据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对106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的占48%,不太愿意的占52%。

虽然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在武汉、荆州、洪湖等地有实习基地,但每个基地由于规模的限制一般只能接受8名学生实习,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在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技能方面的实习,而转向其他单位,。一些金融单位虽然接收了毕业生进行实习,但实习的金融单位主要依靠单个教师的个人关系进行联系和维持,学校没有进行资金和荣誉的投入,造成实习单位员工指导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金融业务(特别是银行业务) 对安全性、精准性方面要求很高,所以业务人员不会对实习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更不会放手让实习生独立去操作一项业务,实习生更多的是承担一些辅的工作,比如引导客户填写表格或单据。这些实习内容与平常所学知识关联度不强,不能体现金融专业的特色,与学生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学生产生失望的情绪,难以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3.毕业实习管理体制不完善

毕业实习应该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收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它不是基于人际关系的经验性、个体随机行为,不是学校和企业之间一种简单的“对口实习”任务,而是涉及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的一种规范、系统的常规化制度行为。但就目前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学生毕业实习管理体制而言,存在不少问题,不能满足大学生素质提高和技能培养的需求,影响了毕业实习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实习时间选择不当,实习期间过短

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一般都在大四第二学期开学后的第四周开始,这个时期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撰写、找工作或研究生考试面试的压力,虽然有的学生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但没有心思参加;有的学生选择参加实习,但在实习期间精力不集中,在实习期间频繁请假,学生奔波于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又给实习单位留下了不良的印象。

一般学校统一毕业实习期间为四周,时间过短。实习单位认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是无法全面、熟练地掌握业务的,认为学生实习仅仅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所以不重视学生实习,对学生不会严格要求,尽心指导。

(2)缺乏完善的毕业实习考核机制,成绩不能体现实际实习情况

虽然在毕业实习管理办法中对师生在实习期间应履行的职责都做了规定,如要求“学生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凡无故不参加实习的时间超过规定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实习成绩”,这些规定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量化的指标,对学生没有约束力。目前对毕业实习的考核首要标准是实习鉴定表是否有实习单位的公章和学生所提交的实习报告,对学生形成综合成绩,而对学生的日常实习表现没有体现在实习成绩中,这样给一些根本没有参加实习的学生提供了造假的可能。有的学生随便找个单位盖上公章、拼凑实习报告,最后形成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造假学生比那些踏踏实实实习的学生的成绩高。

二、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质量的措施

毕业实习在高等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促使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的有效途径。要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质量需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

毕业实习前的准备和动员工作是毕业实习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各教学系应充分向学生介绍实习单位的性质及实习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以便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缩短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距离感,降低学生对实习的恐惧感;签订协议书,实习前学校要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明确实习单位、学校、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发放实纲、实习计划和日程安排;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或指定负责人,负责人要切实负起管理与协调、沟通的责任,定期与不定期地向负责实习的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召开由院(系)主要领导参加的实习动员会,对学生进行动员,向学生宣布实习纪律、要求以及成绩的考核标准和办法,条件允许时,也可请实习单位的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动员会,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业务上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2.加强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大对毕业实习基地经费的投入

由于毕业实习基地一般都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因此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减轻实习单位的负担,提高实习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目前实习单位的指导人员都是无偿提供业务指导,可以由学校设立优秀实习指导奖金,对实习单位出色的指导人员进行奖励,提高他们指导业务的热情。

三、重视与毕业实习基地的联系

目前,学院和毕业实习基地的联系基本处于平时不闻不问,临时突击公关的现状,每年等到学生实习之前才和实习单位联络,这样学院和实习基地之间缺乏交流,关系很疏远。学院应和实习基地建立一定的联系机制,并与实习基地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加强交流合作。如学校可以考虑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组织实习基地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学校还可以和实习基地进行密切的双向合作,利用学校拥有的科研、技术优势为实习单位提供相应服务,为实习单位培训干部和业务骨干,促进实习基地的发展。学院可以考虑聘请实习单位的专家担任学校的兼职教授,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参加学生论文答辩,不断巩固双方的合作基础。

3.完善毕业实习管理体制

(1)调整毕业实习时间

以往金融学毕业实习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开学后第四周进行,时间约1个月。考虑到学生这一阶段面临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研究生面试等问题,学校应考虑适当调整毕业实习时间。学校可以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结束后的暑期进行,原因有三:其一,根据和学生的交流,每年暑假不少学生想找单位实习,但很少有学生如愿,如果学校安排学生在暑假进行集中实习,可以满足学生的愿望;其二,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专业知识、动手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还有一年的时间进行充实和提高,学生在大四学年的学习目的会非常明确,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其三,可较好地解决与找工作、毕业论文设计间冲突的问题,保证充足的实习时间和较高的实习效果。

(2)建立健全毕业实习考核机制

目前学生毕业实习考核主要由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意见两部分构成。对集中实习的学生来说有考核的依据,但是缺乏量化的指标,考核的随意性、主观性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毕业实习考核的量化指标,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对自主实习的学生来说,应加强对过程的考核,要求其提供实习单位的地址、联系人等情况,随时对他们的实习情况进行抽查;和实习单位进行座谈,了解学生的实习表现;要求学生通过电话或互联网每天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等。

参考文献:

[1]王海鹰.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毕业实习模式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09,(2):7

[2]华银峰,周贵勤.毕业实习:大学生就业的直通车.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3):36-37.

[3]杨洋.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实习模式探索.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301-304.

金融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金融学专业 实习基地 建设 途径

实习基地是金融学专业学生参加实习活动的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金融实践的桥梁,对训练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为例,对目前金融学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讨加强金融学实习基地建设的途径,以期提高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金融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1、实习基地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金融学科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这就决定了金融实践在金融教学中有着课堂教育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目前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有课程实践教学和集中性实践教学,其中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案例分析、试验教学;集中性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习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将其分配到实习基地进行实地锻炼,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实习基地正是培养和提高这些能力的重要平台。

2、实习基地是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信息反馈源

通过校企共建校外实习教学基地,金融学专业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现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能和行业、企业中的专家共同研讨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专业学科与社会需求和发展的动态接轨。

3、实习基地是学校培育“双师型”教师的摇篮

“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技能的培养,这就需要实践经验丰富、应用能力强、岗位技能方面具有优势的“特色”教师。教师走出“象牙塔”到实习基地锻炼,可以深入了解社会需求,丰富课堂教学素材,把握学科重点,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获,这也培养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学院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储备人才。

4、实习基地是学生就业的有效渠道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高校办学的一个难点,目前每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00多万,而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扩张更是迅速,就业问题更显突出。有资料表明,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毕业生不仅更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而且起薪也高于平均水平,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能大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对就业情况做过统计,2008、2009年学生在实习基地平均就业率达到73.90%,数据见表1。

二、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在武汉、荆州、洪湖等地有10个实习基地,数量上基本上满足了实习的需要,但是由于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实习基地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并不理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实习基地选择的随意性

由于金融学专业的特殊性,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实习单位一般为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而这些单位的很多业务是保密的,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会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秩序,因此很多单位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这就造成学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时没有任何选择权,只要实习单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学校就会和实习单位确定合作关系,而没有考虑实习单位是否有条件和能力接纳学生实习。如果学生分配到那些条件不足的实习基地,就会导致学生没有专人指导、不能接触实际业务,实习流于形式。

由于学校对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学校在实习方面的经费投入仅仅只能解决学生差旅费和住宿费的问题,对实习单位基本上没有资金投入。学校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和关系的维持基本依靠个别教师的私人关系,实习单位既得不到经济补偿也得不到社会荣誉的补偿,造成实习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习单位即使接受学生实习,由于缺乏经济和荣誉上的约束,实习单位对实习也是持敷衍的态度。

3、学校与实习基地缺乏必要的互动

首先,学校与实习基地没有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学校与实习基地的关系疏远,只是到了学生实习时才与之暂时合作,而没有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和日常化的联系。其次,学校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形式较单一,仅限于学生单方面去实习基地实习。学校既没有对实习基地介绍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已经具备以及欠缺的能力,也没有对实习单位实习过程的组织、落实进行监督,造成实习基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不了解,学校对实习单位业务(特别是特色业务)不清楚的现状。再次,金融学专业实习计划缺乏特色,既没有根据实习基地的自身状况来设计实习的内容,也没有根据实习基地的要求安排合适的学生。

三、加强金融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途径

1、严格规范实习基地管理

首先,学校应成立实习基地管理委员会。学校应认识到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成立由教学院长、教务部门负责人、金融专业负责人、学工系统人员组成实习基地管理委员会,为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委员会专门负责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维护。其次,要制定实习基地的选择标准,可以从专业是否对口、规模大小、地区分布、负责程度、学生实习反应等方面对实习基地进行评价,保证实习基地的质量。最后,应加强对实习基地的监控。对实习基地的监控要从计划的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等方面来进行,学校应检查和监督实习基地的安排是否合理、实习的时间是否有保证、相关负责人员是否落实到位、实习参观和专题讲座的内容是否恰当,确保学生对实习基地的现状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实习基地存在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使学生通过实习基地的实习,能力得到切实地提高。

2、增加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

要解决实习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单纯依靠学校增加实习教学经费来稳定学校和校外实习基地之间的合作关系显然是不够的。首先,从高等教育属于社会公共事业这一角度出发,学校层面应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呼吁政府在经济、人事、税收、保险、劳动保护和知识产权等政策方面向实习基地倾斜,例如采取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设立实习教学研究专项基金,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营造有利的宏观环境等。其次,可以借助学校、企业及学生的积极性多方筹措资金。常见的方式是学校对实习基地入股,即学校以无形资产或有形形式持有校外实地基地的一定股份。最后,应仿效国外一些大学的做法,学校可以加强和校友的联系,成立校友实习基金专门用于实习基地的建设。

3、加强学校和实习基地的互动

(1)建立实习基地联系制。学校应与实习基地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平时可由专人负责通过电话、邮件、传真等方式加强双方的沟通和联系,重要节日捎上学校的祝福和问候;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为学校与实习基地之间、实习基地与实习基地之间提供机会、搭建双向平台,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听取实习基地单位负责人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不定期赴实习基地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并与实习基地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双方就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和总结;邀请企业相关人员与学校一起修订完善教学计划以及实践实习教学大纲;定期对实习基地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

(2)开展项目合作。学校应借助实习基地这一平台,结合实习基地工作人员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高校教师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对科技信息的敏感性,与实习基地开展技术、项目等深层合作,例如通过教改立项、科研立项等形式对金融机构金融新产品的开发、业务范围的拓展、风险控制等问题进行研究,以调动实习基地的积极性。通过项目合作,使金融机构实现经济效益,学校提高科研实力,为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固发展铺平道路。

(3)进行学术交流。学校可聘请实习基地的专家作为实习指导教师或客座教授,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参与实习教材、教学实纲的编写,参加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及答辩工作。学校亦可派教师去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调研、作学术报告,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出谋划策,从而加强双方的联系,增进合作。

(4)进行人才培训。一方面,学校可以为实习基地职工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在图书资料与文献查阅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使学校成为实习单位职工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另一方面,允许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论文设计,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安排学生的第一导师,实习基地安排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优秀职工担任第二导师,论文设计的选题与实习基地需要解决的问题相结合,第一导师定期到实习基地检查学生的论文进展情况,询问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导,且与第二导师进行交流,双方就实习和论文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这种方式,既加大了学校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力度,又为实习基地解决了难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三得”。

(注: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工业大学教务处教研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920。)

【参考文献】

[1] 徐玲、马澜:经管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探索――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J].时代教育,2009(11).

[2] 张丽、景永平:经管类学生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0(4).

上一篇:经济学毕业论文选题范文 下一篇:互联网消费金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