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1 14:08:48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遵循市场管理,科学制定营销计划。科学严谨的剖析现有市场状况和销售状况,扬长避短、寻求机会、制定2009年市场部和销售部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

二、加强头寸管理,合理调配资金。系统内资金采取调度和调剂两种配置方式。主要包括完成人民银行的资金调控任务,平衡各分行保证支付及实现信贷计划的资金缺口,解决农业重点项目贷款和基层信用社发放农户专项贷款所出现的资金缺口。系统内资金调剂主要是解决尤其结好各信用社头寸的充分运用和满足票据清算、清付汇差及先支后收所发生的临时性资金周转需要,严禁用拆借资金搞固定资产贷款。各社拆入资金的数量,要根据各社清偿资金的能力严格控制,各社每月平均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上月末各项存款余额的4%。凡有拆借资金业务的信用社,都要建立健全拆借资金台帐、档案。

三、加强票据贴现、转贴现的定价管理。制订一套合理科学的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的审批制度和管理办法。一是捕捉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定期召开票据业务分析会。借助中国货币网平台,结合最新财经新闻,调整策略,创新思维,抓住市场机遇,赚取盈利效益。二是注重与客户的交流,同时积极参加有关各方举办的票据业务交流会,加深感情、增加业务经验、专业能力,提高在票据业务市场上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三是制度制约,强化管理。从“防范风险、稳健经营”的高度出发,加大对票据转贴现业务的监督、监管力度,严格按照省联社制定的票据贴现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并在社内部建立健全了票据贴现业务操作规程、票据贴现业务授权授信制度、大额资金汇划审批制度等,使每笔业务均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强化票据贴现业务务的长效监督机制,形成比较科学的业务运行架构和资金管理体系。明确岗位职责,严防经营风险。根据票据业务管理的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票据业务经办人员的岗位职责,对票据业务各个环节的交接手续加强监督审核。严把票据审查关,对每笔转贴现票据必须经初检员审验后,由票据复审员对票据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复审,确保转贴现票据真实有效,杜绝风险隐患的发生。

四、科学市场调研,督促协助市场销售。市场部的核心工作就是协助、指导销售部门和各分社不断的提升品牌力、巩固销售力。因此,市场部只有不断的了解市场、拜访市场、调研精品、分析原因、找出差距、并针对各信用分社实际情况,指导下属开拓思路、方法。

五、实行扁平化管理,优化营销组织架构。认真分析了解目前销售部组织架构、根据市场情况合理性、在市场精耕的前提下,精兵简政、调整局部人员、控制销售成本、挖掘人员潜力、激发工作热情、感受工作压力、努力作好各自市场销售工作。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 商业银行 金融市场 业务发展

图分类号:F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3-040-05

2009年3月份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首次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有着里程碑的历史意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给在沪商业银行特别是上海本地法人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当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国际金融中心与银行金融市场业务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任务是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从其外延来看,上海要成为金融机构集聚的中心,形成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核心在于提高上海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从其内涵来看,是上海各类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延伸,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核心在于掌握金融产品特别是人民币产品的定价权。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在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欧美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商业银行依靠存款来发放贷款的固有盈利模式开始逐渐弱化,传统存贷款产品不断受到公司股票、私人养老金、共同基金、私人信托投资和私人人寿保险等新产品的挑战。近几年,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业务在银行的规模、收入贡献稳步提升,金融市场业务部门从传统的资金调剂部门日益成为各大银行的资金营运平台、资产负债管理平台、金融产品创新平台和新的利润创造中心。

二、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的新机遇

(一)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政策机遇

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之后,上海市政府随即成立了上海市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有力保障了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组织领导,同时连续下发《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务院关于推进加快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9]25号)(简称“沪府09年25号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集聚金融资源加强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沪府发[2009]40号)等一系列通知和规定,上海市人代委员会也于2009年6月通过了《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在地方立法层面上形成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纵观上海市政府推出的各项政策,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是今后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围绕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在上海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的“先行先试”给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

(二)金融市场业务拓展的市场机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根据上海市政府的工作计划,今后将争取在上海建立全国票据集中交换中心、信贷转让市场、信托资产转让等市场;在债券市场方面,计划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在投资者、交易品种、登记托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在期货市场考虑引入合格机构投资者等一些安排。这些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上升,都给商业银行参与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和金融交易,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业务广度和深度带来了诸多市场机遇。

(三)金融市场机构建设的发展机遇

完善金融机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企业,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组织保障。同时,随着CEPA和ECFA相继签订,香港和上海两地“金融中心”的职责分工更趋清晰,沪、港、台经济金融联系日益密切,也为加强金融市场业务合作奠定了基础。按照上海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将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开放,加快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新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推进金融经营综合试点和地方国有控股公司改革和试点工作。这些举措的实施,在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业务组织建设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四)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的历史机遇

金融创新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金融产品创新特别是人民币产品创新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落脚点。今后上海将大力发展各类债券产品,包括扩大企业(公司)债发行规模,大力发展资产支持债券,开展项目收益债券试点,推进外币债券和其他债券品种的创新和发展;稳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将完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Shibor )的基准利率功能,积极培育以其为定价基准的各类衍生产品,逐步推出国债期货、外汇期货、股指期权、外汇期权、利率期权、黄金 ETF 等金融衍生产品。上海陆续推出的各类金融产品创新给在沪银行特别是上海本地法人银行在第一时间参与前期产品设计与开发,丰富和积累产品创新的经验,不断提高金融产品定价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三、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的新挑战

(一)宏观经济新环境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过后,国际经济环境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化的趋势有所减缓(De-globalization),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金融市场波动和短期资金跨国流动加剧,各国围绕各自利益在全球能源、贸易平衡和气候变暖等问题的摩擦和冲突日益激烈,同时世界经济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从国内环境来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人均GDP达到了3000美元的中等水平,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举措为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推进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商业银行如何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抢占先机,成为下阶段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金融监管新政策的制约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都对原有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入反思和改革,总的趋势是金融监管重新严格(Re-regulation)和金融机构去杠杆化(De-leverage)。今年7月份,美国国会通过了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目的在于防范原先金融企业“大而不倒”状况和遏制金融机构过度投机行为。9月份,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通过泛欧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决定新设立4个机构,打破成员国各自为政的现行监管格局,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泛欧金融监管体系。同月,各国央行行长和监管当局负责人会议(GHOS meeting)就资本监管改革一些关键问题达成了共识(巴塞尔III),各国金融机构面临更为严厉的资本监管和补充机制。从我国金融监管的变化趋势来看,央行近期提出将宏观审慎管理纳入我国宏观调控及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组合,实现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和补充。银监会提出建立以资本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长效机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风险监管框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金融市场业务因其涵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等各个领域,监管环境的变化,面临着金融监管的全覆盖和纵深化,对商业银行的人员、系统、流程和制度都是极大的挑战,考验着新形势下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和业务综合管理能力。

(三)经营模式和资本补充的约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仍是以存贷款利差的盈利模式,利差收入约占银行收入来源90%,近几年的信贷猛增,无疑又给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寻求利润来源的多元化泼了一把冷水,同时银行的核心资本也急需进一步补充。具体表现为:一是市场定位不清,经营模式同质化严重。这是我国银行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改变这一现状关键是管理层应顺势而为,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金融改革方向,重新调整银行的经营策略和战略布局,进一步明确行业分工,细化市场定位,形成各自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对金融市场业务重视程度不高。我国金融改革时间较短,银行的高管层大多缺乏对金融市场业务的知识和实际经验,从而在制定经营计划中侧重传统对公业务和对私业务,无论是考核激励还是资源投入上对金融市场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比如在风险资产限额分配上,分配限额不足;在授信审批上,基本延续贷款业务审批授信的做法,缺少针对信用类债券投资的审批规范。三是信贷规模大幅扩张,银行资本急需补充新机制。这几年信贷规模大量扩张,大多银行的资本消耗殆尽,以权益积累为主的资本补充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银行资产不断扩张的需要,而其他资本补充的途径又受到种种限制。规模扩张和资本约束给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拨付资金波动较大,资本占用型资金业务额度受限较明显,影响了银行资产配置效率和效益,客观上制约了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

(四)金融专业人才的约束

国际公认的金融人才技能包括“硬技能”、“软技能”和“国际视野”三个层面,“硬技能”包括数据分析、技术协作、定量分析、行业相关软件应用或者市场工具等方面的能力;“软技能”则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努力、勤奋、动力、职业道德、沟通和领导力;“国际视野”包括外语、文化才能、外交敏感性、从世界上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的转化适应能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缺的是拥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高级金融专业人才,银行从业人员存在着“硬技能”不够硬,“软技能”不够足,“国际视野”不够宽的现象,这也逐渐成为制约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长远发展的深层次因素。

四、加快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初步建议

(一)以银行业改革创新为契机,不断提升金融市场业务竞争力

1.完善金融市场业务组织管理机制

传统的金融市场业务管理模式有利于强化银行对金融市场业务的全面风险控制,但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在投资决策、考核激励、人才培养方面也暴露出一些缺点,甚至错失了一些业务发展良机。而对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引入集中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值得借鉴,实践证明部分商业银行(如兴业银行)成立独立持牌的资金营运中心试点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此建议抓住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和加快金融机构改革的契机,引导条件成熟的银行在浦东注册成立独立持牌的资金营运中心,在履行银行资金营运职能和相应风险管理职责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金融市场业务部门的权限,加快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在业务发展初期,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与扶持。而在未来业务不断发展壮大时期,也可以借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模式,在金融市场业务部门基础上成立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公司(公司化),成为上海金融机构综合改革发展试点之一。

2.完善激励考核和人才培养机制

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而金融市场业务是又商业银行的高端业务领域,更需要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金融市场业务部门应该成为培养既具有国际视野,又精通本国金融市场业务运行的当代银行家成长和成才的摇篮。为此,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合理的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业务一线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要加强相应人才配套建设,加强专业培训和职业引导,引进和培养金融工程、数量定价等高端专业人才,增强金融市场的产品定价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可引入首席经济学家、首席交易员等专业概念,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中话语权和影响力;三是要加强银行基础人才的培养,不断壮大既熟悉创新型金融产品运行机制、又能准确把握客户有效需求的基础人才队伍,在这方面也需要监管部门给予支持;四是要加强同业合作和国际交流,增强银行员工的全局意识和国际视野。

(二)以“”金融合作为契机,加强沪港台金融市场业务合作

近年来,随着CEPA和ECFA相继签订,沪、港、台经济金融联系日益密切,这就为加强金融市场业务合作,实现沪港台金融市场对接创造了前提条件。就现阶段经济发展情况,具体建议有:

1.稳步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

一是支持和鼓励在沪法人银行到香港和台湾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二是逐步扩大港台银行在沪设立分支机构的范围,推进沪港台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人员培训、系统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三是逐步扩大港台金融机构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比例和规模。

2.开展债券市场的互容互通

一是,支持在沪法人银行到香港和台湾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以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条件成熟时,还可通过港台金融机构逐渐进入港、台金融市场,拓展资金投向,分散投资风险。二是,借助近期央行允许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资金投资银行间债券的市场机遇,为港台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债券投资做好及投资顾问服务。三是,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国际化,利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鼓励港台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外币债券甚至人民币债券。

3.开展外汇市场的稳步对接

一是逐步扩大外汇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范围、交易币种和交易业务种类,逐步吸纳港台金融机构参加交易。二是建立沪港台外汇市场联系网络,推进人民币与港币、人民币与新台币挂钩的交易产品开发,形成统一的报价系统和统一的外汇市场操作体系。

4.推进离岸人民币业务合作

一是可允许港台居民开立人民币离岸账户,同时也允许在沪港资、台资企业在上海试点银行开立港币、新台币离岸账户。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在港台地区局部可兑换并逐步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二是推动沪港台银行开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鼓励上海试办离岸业务的商业银行试点开办NDF、NDO等创新金融业务。

(三)支持上海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金融市场业务结构

1.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支持力度

要优先支持符合上海地区产业政策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发债,引导金融资源向优势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重点产业领域倾斜,比如在投资银行业务中可重点选择这些行业。

2.继续加强理财产品创设力度

理财业务是现代金融服务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发展理财业务既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客观需要,也是银行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能力的迫切需求。应继续鼓励银行理财产品的创设,在进一步规范理财产品市场秩序基础上,稳步拓宽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以逐渐提高理财产品创设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管理需求。另外,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理财投资者的教育和引导,推动理财业务从需求、供给两个角度良性互动发展。

3.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在沪法人银行应该利用服务中小企业领域的经验和优势,在中小企业金融市场创新服务方面寻求突破。具体做法包括: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提供承销服务;以中小企业贷款为资产池开展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逐渐培育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收益债券市场,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民间投资;为中小企业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创设CDS(信用违约互换)等。

(四)进一步理顺发展机制,加快债券市场发展

1.逐步打通债券市场交易机制

目前政策只规定上市银行在银监会核准后可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但银行间、交易所两个市场打通是大势所趋,可利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扩大在沪银行特别是法人银行业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的范围,从而进一步确立合理的债券定价机制,增强债券市场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促进银行间债市与交易所债市在投资者、交易品种、登记托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

2.推进债券市场产品创新

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在上海进行外币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市政债券等债券品种的先行先试;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研究探讨包括通货膨胀指数债券、剥离债券等在内的债券品种创新的可行性方案;在资产证券化前期试点基础上,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经验教训,推动在沪银行特别是法人银行稳步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稳步推进国债期货、信用违约互换等衍生工具开发,进一步丰富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和风险对冲工具。

3.大力发展上海地区信用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机构是债券市场的“裁判员”,是债券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利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上海地区评级机构进一步做大做强,创新收费模式,为债券市场投资人提供优质评级服务,充分发挥评级公司在我国债券市场中的公共基础设施作用。

(五)进一步完善基准利率曲线,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Shibor作为以上海这个金融中心城市命名的市场基准利率,应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及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1.进一步完善Shibor体系建设

一是鼓励在沪法人银行加强以Shibor为基准的金融产品创新,推出以Shibor为基准的基础产品、衍生品(包括理财产品),不断扩大交易规模,提高Shibor的影响力;二是完善企业信用债券、金融机构信用债券等信用产品市场化定价机制,加强与Shibor的定价关联度,逐步建立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和市场利率体系。

2.逐步放开票据贴现利率下限控制

当前票据市场利率走势基本贴近Shibor,票据市场呈准市场化状态。可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契机,在上海地区试点放开票据贴现利率的再贴现利率下限控制,全面以Shibor为基准进行定价,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六)加快黄金市场发展,进一步推动黄金业务创新

1.扩大银行黄金业务的广度和深度

一是逐步扩大从事黄金期货业务银行的范围,允许更多银行尤其是在沪法人银行从事黄金期货业务,丰富银行黄金业务风险管理工具。二是逐步扩大黄金进口银行业务范围,结合产业和市场发展需要,逐步开展黄金寄售、黄金租赁、黄金同业拆借、黄金远期和黄金期权业务,丰富银行黄金业务的品种和范围。

2.加快黄金市场产品创新

一是研究探讨推出黄金支持债券,研究与金矿企业合作发行黄金支持债券,或者单独作为发行主体发行黄金支持债券;二是研究设计以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价格为基准的黄金ETF产品,鼓励和引导在沪法人银行开展黄金ETF投资;三是在黄金进口业务银行范围逐步扩大的基础上,鼓励在沪法人银行加强境内外黄金市场挂钩产品的创设。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课题组:《海峡两岸金融市场比较与对接研究》,载《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重点课题获奖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所)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加快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

3.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务院关于推进加快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09]25号。

4.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集聚金融资源加强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沪府发[2009]40号。

5.《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9年6月25日。

6.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课题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若干思考及其建议》,《银行监管者的思考-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上海银行业监管实践》,闫庆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介绍: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我们今天圆桌讨论的主题是绿色、开放与创新。开放和创新是债券市场永恒的话题;而近年来在环境持续恶化、污染日趋严重、倡导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是发展的重要内容。绿色债券的应运而生可以说是金融市场各方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指示精神,审时度势、勇于探索而推出的一项具有积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创新举措。从这个角度来说,绿色与创新、开放是密切相关的。

但是,正如大家共同经历的那样,过去一年来,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环境,以及债券市场本身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去年第四季度以后,大家都很关注债券市场怎么走?“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如何理解?以及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怎样创新、开放以及发展绿色?绿色债券市场还存在哪些问题?还需要出台哪些政策来促进市场更好地发展?怎样在创新与监管之间寻求平衡?等等议题,请各位专家与我们分享你们的真知灼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部总经理刘优辉:

债券市场今年的走势是从去年延续过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不久,现在大家主要依据会议在安排各个条线今年的工作计划。总体来说,从去年来看经济总体是趋于平稳的,对今年应该有信心。但是也应该有危机意识,因为经济下行压力还是存在的。2016年GDP增速为6.7%,在上一年的基础上下降了0.2个百分点;根据权威人士预测,今年增速不会超过去年,应该在6.5%左右。

从去年来看,经济运行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总体经济平稳,GDP达到6.7%。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所以深化改革是今年的主线。三是从几个指标来看,经济有触底迹象。第一,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因为这几年服务业发展比较快,而服务业对就业的带动与工业化相比是1.6:1,比工业快很多。按照计划,我国每年要解决1000万人的就业,实际上这几年每年都解决了1300万人,已超额完成任务。第二,工业企业利润开始正增长,“三去一降一补”的成效开始显现,尤其是去产能、降成本方面对利润增长贡献较大。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在提高,过去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低于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去年不同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超过8%,GDP增速为6.7%,财政收入可能只有5%多一点。第四,生态环境出现改善的苗头,这也是环保部门的一个基本判断。最后,收入差距在缩小。

从国际形势来看,去年年底以来,包括英国脱欧、美联储加息预期和各种黑天鹅事件,让大家心有余悸,影响也比较大。尤其是在国际上,特朗普上任后有一种说法叫做“特朗普变数”。特朗普的政策和行动,将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基建来拉动美国经济增长。二是降税,通过降低所得税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从美国的税种结构来说,直接税占到75%,所得税(间接税)占25%,降低所得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不太大,而中国恰恰相反。三是提高关税,通过贸易保护,发展本土经济。这三个方面对整个世界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一方面,会带来美国企业的回流。另一方面,资本也会流向美国,引起新兴市场流动性偏紧,资金利率上升。

从国内来说,今年的重点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三点:一是稳,一是改,一是防。

稳首先还是要稳经济,经济增速预计在6.5%左右。政策要稳,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政策货币工具,调节好流动性的闸门,保持流动性的基本稳定。这些都与今年的债券市场息息相关。

防就是要防范金融风险,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我们看到,去年的信用债违约、代持等问题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政策来看,今年要偏紧一些,监管也会偏严。监管部门目前已经开始“亮剑”,而且是组合拳,从查代持到查委外、理财进表内等,对市场已带来相应冲击。应该说今年债券市场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另外,“三去一降一补”的压力还会很大,尤其是债市去杠杆,会直接影响资金的供应量。要使资金脱虚向实,防泡沫,在这方面预计今年监管部门还会出台一些新的政策,会有阵痛,大家要做好准备。

总的来说,今年债券市场走势是供给量会继续增加,去年是30多万亿元,今年应该不会低于35万亿元。今年还有一件大事,还有6万亿元的地方平台贷款需要置换成地方政府债券;需求可能会萎缩,政策调整和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叠加,都会影响投资人的投资意愿与能力,利率会抬升。同时,市场监管会偏严,市场运行会更加规范,投资者也会更加趋于理性。这是我对今年债市的基本判断。

农发行本身支持的就是绿色事业,对此我们也是很看好的。清华大学贺客斌教授曾说,“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在研究环境问题时,关注点更多的是放在技术性的治理层面,如果经济学家开始动脑筋了,我们的环境治理就可能动到根子上。”

从绿色发展来看,中国以至全球都面临环境问题。在这方面,去年农发行实际上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是存量债券的绿色认证,这也涉及到创新的问题。农发行和中央结算公司、中节能咨询公司三家一起创新开展对存量绿色认证的机制,原来没有贴标的债券,就是债券信息里面找不到“绿色”两个字但实际上是绿色债券的十只债券,约500亿元,通过标准的第三方认证,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债券,涵盖的领域有水、森林等多个方面。

第二件是农发行去年12月发行了60亿元3年期绿色金融债券,这是我们通过市场化公开发行的首单农发行绿色债券,发行很成功。在当时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大家共同努力,认购倍率比较高,发行利率也比预期要低,且明显低于前一天的收益率曲线。

在绿色债券发行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相关部门给出了很多支持政策,但可能并没有落地。有很多政策是需要政府拿钱的,包括减税也好、a贴也好。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觉得可以先出台操作性较强的政策。二是绿色债券定价的问题,有的投资人认为绿色债券和普通债券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并不一样。从募集资金支持的范围来看,对绿色债券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要符合评估和认证的要求,要持续跟踪,即便绿色债券的发行利率低于普通债券,但是绿色债券整体成本高,包括债券的手续费、评估认证费等。对此,农发行也配合央行的绿色债券第三方评估认证机制做了一个课题报告,主管部门相关规范意见也在制定之中。下一步,农发行会加大绿色债券的发行力度,希望市场继续给予支持。三是农发行将继续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呼吁,建言献策,共同把绿色债券市场建设好。四是绿色也有开放创新的问题,绿色环保并不是哪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是有国际基础的。境外投资者对我国的绿色债券很感兴趣。所以我们将在加入绿色债券的基础上,探索或尝试在境内外发行绿色债券指数基金,并鉴于碳汇交易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探索发行碳债券的可能性。

从各方面政策措施来看,目前高层对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同时,在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到改革的一个推进、深化领域就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预见,农发行和农发债在今年应该大有作为,也很有潜力。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唐凌云:

关于2017年债券市场的大趋势,我认为需要把握两条主线:一是要把握好趋势,二是管理好波动。

作为市场主体机构,把握好趋势相当于在大概率上保持了投资交易行为运作的正确性。那么有哪些决定趋势的要素?我理解其中的关键词可能有去杠杆、通胀预期升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利率中枢上行、外部冲击和突发事件。比如最近大家热议的去杠杆,我感觉今年金融领域的去杠杆相对于实体领域要更加深化,特别是金融界跨业嵌套应该得到合理的抑制,挤出金融领域过度的杠杆和泡沫是降低实体经济部门债务负担和债务风险的本源,也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有就是通货膨胀预期的升温,全球发达金融市场所在地区的通胀预期已有所显现;还有我国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的变化等等。我们做债券的可能更关心利率走势,我认为这个大趋势也包括利率中枢上行和市场利率的振荡上行。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关键期限和品种全年平均利率水平上行幅度可能不会很大,这与中国经济仍处于筑底回升过程以及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和结构调整的环境有关,但阶段性、时点性、流动性错配压力下的需求失衡以及外部事件冲击等对市场利率走势的不确定性影响将加大。此外,在大趋势中我们还要考虑服务实体经济和去杠杆、去产能,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的总体要求。

为什么说要管理好波动?因为除了把握好大趋势外,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决定胜负甚至命运的可能是那些波动,波动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特定环境下的小概率事件可能产生系统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就是俗话说的“阴沟里翻船”、“一次折腾一年白忙”等等。比如说突发事件、预期外的因素等等。我认为今年的波动事件和波动频率会多于2016年,包括来自于外部的波动,比如美联储加息成为确定事件、美国特朗普的刺激性政策,还有欧盟多个国家政治选举方面带来的波动等。此外,还有国内经济走势的一些波动。管理好波动需要有预见性和针对性,有具体可行的交易策略和行为机制,一方面是考虑怎样在波动中把握好机会;另一方面是如何加强内控和风险防范,使机构能够在不同环境下风险可控,正向成长。比如2016年债券市场发生的一些风险事件,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一些机构在内控和风控上的软肋。管理好波动,也是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业人员来说,练好内功、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永远是门必修课。

在绿色债券发展方面,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绿金委等相关部门的主导下,我国绿色债券发展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特别是2016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占全球市场的比例已超过40%。从发行人这端来看,相关政策落地、标准制定、有利于发行人的机制建设等都取得很多进展。我认为投资人这端相关政策落地还有进一步推动的空间,这方面我们也曾经向相关主管部门做了汇报。因为投资人这端是确保绿色债券顺利完成发行融资和筹资行为的核心环节。从政策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在监管标准、风险权重、资本占用、税收优惠和贴息等方面有新的政策推动。因为绿色所涉及几大领域的共同点是体现了建设更人本生态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投向。相对来说,绿色债券的投资回报期可能比较长,所以需要完善一系列市场化机制使得绿色投资也同样可以获得正向回报。相比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我国在环境治理、绿色发展方面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我们首先应该有这种社会责任意识,并积极推动在政策层面上将这些责任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从世界范围来看,此前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累下来较多流动性,这些流动性的吸纳也需要有路径和渠道。特别是全球性的资金会追逐投资回报而流动,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绿色债券吸引这些国际资金,也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本外流的压力。我也关注到相关政府部门近期的环境质量考核目标,明确提出要改变GDP至上的传统考核体系和办法,这也是大家形成共识的体现。

在绿色债券发展进程中,除了监管政策落地以外(比如将绿色债券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一种选择),可以在中介机构层面推动国际标准和中国标准更快的并轨和融合;有严格的第三方认证;充分的信息披露等等这些资本市场有效的金融手段和机制。在宏观上使绿色金融不仅是一个概念,而是能被真正赋予其应有之义。在微观上也可以保护投资者,使其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有可靠的本金偿还和投资收益。从工商银行来说,我行一直奉行履行社会责任典范的经营文化,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按照绿金委的标准,我行绿色金融资产达数万亿元,因此绿色金融、绿色债券的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也会积极努力,成为市场的主要力量。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张继强:

截至去年10月份,过去三年的债券市场都可以看作是牛市,这三年的牛市得益于三个因素。第一是海外的低利率环境,第二是中国企业的投融资需求微弱,第三是理财和中小银行的配置行为导致债市需求的扩张。

但目前债券市场出现了四个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市场环境变了,去年讨论最多的是海外负利率,今年实行负利率的国家在减少甚至消失,现在已经开始讨论流动性的拐c了。我不相信这个拐点会很快到来,但流动性也不可能再继续进一步放松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带来了很多政策和美债层面的不确定因素,对中国的利率走势会有一些牵制。我们的外汇市场也随之发生了很多变化,因为汇率和利率都是人民币的价格,外部价格受制,内部价格也会有相应的反应。

第二个变化是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变化了。有两个特征,一是政策的执行力在变化,地方政府通过发展PPP、产业基金、扶贫基金,活力在增强。二是经济存在一点类滞胀的感觉,表现就是价格上涨,相信今年3月份PPI会达到6%~7%,是比较超预期的水平了。然而,产出水平不一定很强,从企业融资角度并没有看到从投资到开工的明显上行。以前的价格上涨往往源于总需求刺激,但众所周知,今年的价格上涨很大程度上是供给约束导致的。这种类滞胀的影响不像总需求扩张对债券市场的打击那么大,但显然偏负面。

第三个变化就是货币政策。基础货币的投放方式有很多变化,以前是靠外汇占款,现在靠公开市场操作和MLF等工具。在流动性覆盖率(LCR)和MPA两个关键指标的影响下,市场资金进一步出现分层,比如小银行和非银机构受这两个指标影响较大,融资成本提升,资金面波动加大。

第四个变化就是配置行为发生了变化。从去年开始,金融领域去杠杆已经变成了政策的主基调。在此过程中债市需求在压缩,一旦进入到去杠杆过程中,带来的就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杠杆的某些方式的断裂,从而引发债市需求的萎缩。目前去杠杆刚刚开始,对债市的冲击还值得持续关注。

按照这三大因素和上述四个变化,我认为今年全年的债券市场很难用多空去形容,管理好波动是今年最重要的生存方式。今年总体基调是防守反击。而金融去杠杆还在途中,在基本面和海外市场仍有隐患的情况下,防守无疑是当下的主要任务,但相信今年一定有反击的机会。防风险、去杠杆在执行过程中会表现为紧信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体现出来。按照这个思路,今年债券市场底部将会明显提升。今年企业的融资需求没有彻底的好转,海外的加息速度也没有那么快,经济内生动力不强,债市仍有顶部。在配置品种方面,我认为短端还是对利空反应最充分的点,比如同业存单和短融在12月份的反应就比较充分了,国债期货等在去年底也曾透支一定的利空,提供了阶段性的基差交易机会。现在这个时点还是以短久期的高等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作为底仓品种为好,这样一方面吃票息,同时未来一旦有机会,可以及时腾挪仓位反击。

下面我谈谈创新和监管之间如何寻求平衡的问题。监管制度好比栅栏,可以防控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同时也给市场留出一定的自由度和空间,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今年来看,监管是主题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把防风险当作一个主要的任务,尤其要加强金融领域的防风险。去年债券市场最后两个月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包括代持及一些违规操作。未来防范于未然的监管政策仍值得市场关注,而目标和底线是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加强监管对市场来讲并非坏事。因为一些违规操作确实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但金融体系的链条已经较长,稍微不慎就会引发连锁反应,非常考验监管的力度、节奏、技巧。创新方面,围绕着市场更健康的发展,或者是品种更丰富所进行的创新都是需要的。比如债券品种的创新,绿色债券有利于市场也有利于社会。还有这几年做的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其中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就做出了很好的尝试。此外,股债结合的产品亟待发展,这类产品既有助于降低全社会的杠杆,又有助于企业完善从权益到债券之间的空白区域,这些创新都是大家期待和欢迎的。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

所谓资本市场的绿色化是希望资本市场可以发挥核心作用,把资金更多地配置到绿色低碳领域。

2015年底以来,中国的绿色债券表现优异,我们2016年年底做了十大绿色新闻评选,有3万多人投票,结果其中有8条入选新闻都是围绕绿色债券,可见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发展的亮点。2016年中绿色债券境内发行量约2050亿元左右,占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的37%,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绿色债券发展如此迅速,源于几方面因素。一是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领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第一次把绿色金融作为国家战略纳入进去。“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2016年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首次把绿色金融纳入G20讨论议题。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非常全面地提出了如何构建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这在全球都是绝无仅有的,目前中国毫无疑问是全球的绿色金融引领国。领先的顶层设计给了绿色债券特别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债券市场的政策环境向好。近年来债券市场一系列的改革推动了债券市场发展,也营造了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的良好环境。就绿色债券政策来说,201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率先公布绿色金融债券公告,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也公布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接下来其他监管部门也陆续推出了相关指导意见,这些政策支持也是绿色债券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是发行人较为积极踊跃。2016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53只,其中绿色金融债券21只,发行额约1550亿元,占76%,绿色企业债和绿色公司债分别发行约141亿元和182亿元。无论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包括国际金融机构),还是实体企业,对于发行绿色债券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发行人的积极踊跃助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四是绿色投资者基础初步形成。绿色债券鲜明的概念性更受责任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一些机构投资者坚持可持续投资的理念和原则,在资产组合中有相当的比例需投向绿色项目,对绿色债券的需求较大。目前国内也出现了“绿色投资人”的概念。此外,对投资者来说,绿色债券相比于普通债券具有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募集资金的用途也更具透明性,从而投资者可以用一种低风险的方式把资金投到环境事务上,既获得了承担社会责任的满足,又能以较低风险获得一定收益。横向比较来看,在2016年已发行的同等级债券中,贴绿标的比没有贴标的利率低4~100BP,这也说明了投资人对绿色债券认可度比较高。

五是国际合作基础良好。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充分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并持续保持与国际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标准制定者及市场主体的合作与交流。在政策体系构建之初,各债券主管部门、绿金委与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等绿色债券国际标准的推行者进行了深度沟通,绿金委在制定项目支持目录时,参考借鉴了绿色债券原则(GBP)、气候债券原则,并采纳了部分国际合作者的专业意见。

下面我总结一些绿色债券发展中的问题。第一,绿色标准统一问题。目前不统一的绿色标准给市场带来较大困惑。希望下一步会出台统一的绿色标准,统一定义什么是绿色的项目,这样我们所募集资金的投向就能比较精准。

第二,激励措施问题。税收优惠是大家讨论得比较多的激励措施,但是目前看来不容易实施。目前有些地方财政愿意拿出一部分资金,比如通过设立绿色担保基金,对绿色项目做贴息或增信,以此鼓励更多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此外,发行绿色债券可能被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这也是后续需要做的。

第三,信息披露问题。目前我们多数绿色债券发行企业还未进入定期披露的阶段,但是一些发行绿色债券的银行的信息披露做得相当不错。下一步希望相关部门可以推动信息披露的标准出台。目前,一些从事第三方绿色债券评估的机构拟推动形成行业自律评估标准,以此规范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绿色债券评估报告。

第四,投资者认可问题。投资者是否认可是最重要的,这取决于绿色债券本身是否有投资价值。绿色项目是国家产业政策所支持的,同时一些新能源企业可能有比较固定的补贴,因此它的投资价值具有一定的保障。但是绿色项目的风险是依然存在的,配合相关的激励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应该是下一步市场建设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开发银行战略与协调部协调人詹树:

新开发银行可能被很多人称为“金砖银行”,因为它是由金砖五国领导人共同倡议,于2015年7月银行章程生效后成立、总部位于上海的一个国际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创始成员国是五个金砖国家,目前也是五个金砖国家在共同建立和运营这个机构,但未来按照我们的章程,新开发银行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开放,也会有一个渐进的成员扩容的过程。

作为国际多边开发机构,新开发银行的战略重点跟其它机构有所不同。从融资端看,就绿色债券来说,当前无论是金砖国家或者是新兴市场国家,都面临着来自环境、气候变化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压力,我们认为发行绿色债券向市场传达了非常清晰的信号,很好地表达了新开发银行对可持续发展事业支持的决心。而从贷款端看,大部分国际开发机构的贷款货币是美元,而新开发银行在首批贷款项目里就尝试利用本币贷款。上海临港项目就是以人民币贷款计价的太阳能光伏项目。这也有助于人民币由贸易货币向投资和资产定价货币转变。而从我们的对外协作看,除了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结成或即将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外,我们跟项目所在国的商业银行也形成了战略伙伴关系。开发性机构不是站在“空中楼阁”,必须要“落地生根”,有很强的项目储备和多元的项目信息,我们也期望新开发银行能探索一个新的南南合作或是由新兴市场国家主导的国际开发模式。

去年,新开发银行发行了第一批绿色金融债券,也是其成立以来发行的第一只债券。这期债券的发行利率跟五年期国开债的二级市场利率基本持平,而且得到超三倍的认购倍数,发行效果非常好。对于这期债券,我们结合了国际资本市鲂会的标准,参考了人民银行2015年12月出台的绿色金融债券标准,也请了第三方的咨询机构做独立认证。另外,在这期债券的信用评级方面,我们按照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规定,请国内领先的两家信用评级机构对我们的债项和机构进行评级。客观来讲,我们认为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在国内债券市场有很高的公信度和知名度,这也使我们对国内的债券市场发展充满信心。

在债券市场开放方面,结合国际金融的角度,我想谈一些个人的观点。第一,我认为要对中国经济和国家的治理能力有信心,举一个量化的例子,比如2015年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推动G20国家机构改革的政策选项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最后的政策清单里占了近半数或者更多,这说明我们经济治理的着眼点是中长期的。今年从中央到地方,去产能和法治化的步伐在加快,结构化改革还在稳步推进,改革的步伐和执行力是到位的,因此我们对宏观经济应该有信心和决心。刚刚卸任的美国国务卿克里认为,十年内,中国这一经济体的规模和体量将成为全球第一。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总量的规模,但这种讲法并不是特别正确,因为往往我们用人均概念看问题时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片面。我们要从大国经济体的高度,大国金融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我们的财政和金融决策,以及未来经济、金融市场的规模化效用。

第二,从建设性的角度和我们的努力方向来讲,以债券市场发展和绿色金融发展为例,我觉得不应仅仅着眼于一些非常简单的数据,更应去建设相关配套的政策体系,譬如信用评价体系。我不认为国际信用体系全部正确,或者国内信用体系标准非常宽松,这样的认识是不准确的。例如按照国际评级,即使中国或金砖国家的个别企业信用再好,资产负债表再优良,其信用评级都不能超过国家的评级,这其实有一些片面。

第三,我想谈绿色金融市场的概念。我们要解决绿色金融两个潜在的经济学问题,一个是能否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就是信息披露和风险识别的问题;另一个是按照契约模型,产权能否得到明晰的问题。在绿色金融中,绿色的着眼点更多是环境和社会效应,与金融的着力方向不同,所以要实现两者的兼容。根据发行金融债的经验,我们认为下一步需要进一步科学地细化绿色金融项目目录标准,例如有深度、中度、浅绿色的概念。对于深绿色的项目应有更大力度的激励措施或是公共财政的支持。其次,在会计方面能否尝试建设绿色会计体系,比如有一个基于绿色排放的会计核算。第三,从信用评级来讲,除了关注绿债发行人的资产负债表风险外,是否还应该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总之,在开放的问题上,我认为一定要把握规则制定权,对我们经济治理的能力要有足够的信心,并且以建设性的态度去推进。

金融市场部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方案编制遵循的原则

(一)严格执行《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

(二)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处理好发展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关系,确保对农村的基本金融支持不断提升。

(三)尊重“三社一行”历史,确保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平稳过渡。

(四)对涉及农商银行经营机制基本框架的内容,暂不能到位的,应制定替代方案,为农商银行今后发展预留调整空间。

(五)保持“三社一行”市场优势,并突破发展瓶颈,促进农商银行跃上新台阶。

(六)深入贯彻经济资本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流程银行建设“三大核心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形成前、中、后台相互支持的流程运行体系,努力打造“科技引领型、管理先进型、资本约束型”银行。

(七)坚持党管干部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二、公司治理组织架构及职责

(一)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是农商银行的权力机构。

主要职责:

1.审议批准本行的发展规划,决定本行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2.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

3.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

4.审议批准董事会报告和监事会报告;

5.审议批准本行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对本行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7.对本行发行债券和公开发行股份作出决议;

8.对本行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及变更组织形式作出决议;

9.修改本行章程;

10.审议通过股东大会议事规则;

11.审议单独或者合并持有本行3%以上股份的股东的提案;

12.审议本行在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过本行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事项;

13.审议通过董事会对董事的评价结果;

14.审议通过监事会对监事的评价结果;

15.审议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本章程规定应当由股东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二)董事会

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并对股东大会负责,是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和本行的经营决策机构。

主要职责:

1.确定本行的经营发展战略;

2.负责召集股东大会,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

3.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

4.决定本行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5.制定本行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风险资本分配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6.制定本行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方案以及发行债券方案;

7.拟定本行公开发行股份的方案;

8.拟订本行合并、分立、解散及变更组织形式方案;

9.审议批准本行重大贷款、重大投资、重大资产处置方案及重大关联交易;

10.聘任或解聘本行行长、董事会秘书,根据行长的提名聘任或解聘本行副行长和财务、审计、合规等部门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和奖惩事项;

11.决定本行的内部管理机构和分支机构的设置;

12.审定本行的基本管理制度;

13.制定本行章程修改方案;

14.负责本行的信息披露工作;

15.聘任或解聘向本行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16.决定本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政策;

17.监督高级管理层的履职情况;

18.负责定期评估并完善本行的公司治理状况;

19.对各董事的履职情况作出评价,并向股东大会报告;

20.本章程规定和股东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1人。董事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独立董事每届任期与董事任期相同。独立董事在农商银行任职不得超过3年,3年期满,可以连续担任本行董事,但不得再担任独立董事。

董事会设董事长1人(法定代表人)。下设战略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薪酬和提名委员会等五个专门委员会,并设置董事会办公室。

(三)监事会

监事会为农商银行的监督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

主要职责:

1.监督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

2.要求董事、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纠正其损害本行利益的行为;

3.对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本章程或者股东大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4.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审计和离任审计;

5.检查、监督本行的财务活动;

6.对本行的经营决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等进行审计,指导内部稽核部门的活动;

7.对董事、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质询;

8.对各监事的履职情况作出评价,并向股东大会报告;

9.监事长列席董事会会议;

10.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在董事会不履行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

11.向股东大会提出提案;

12.按照《公司法》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讼;

13.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本章程规定应当由监事会行使的其他职权。

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由市国资委派驻,职工监事不少于1名。职工监事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非职工监事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

监事会设监事长l人。下设提名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并设置监事会办公室。

(四)高级管理层

高级管理层根据银行章程及董事会授权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对董事会负责,同时接受监事会监督。

高级管理层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的经营管理活动不应受到干预。

高级管理层设行长1人,副行长3人。

高级管理层下设业务推进与协调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贷款审查委员会和财务审批委员会。

(五)党群组织

农商银行设立党委,由7人组成。设书记1人(董事长兼)、副书记2人(其中1人由行长兼)。

设立纪委。设纪委书记1人(监事长兼)。

群团组织按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工会主席由党委副书记兼)。

农商银行为市管金融企业,领导人员统一由市委进行管理。

三、任期及考核

农商银行领导人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党群组织负责人任期按《》和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农商银行纳入市市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范围,领导人员实行年薪制。

四、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农商银行内设机构按前、中、后台三个板块共设19个部门:

(一)前台营销服务板块6个部门

1三农业务部

主要职责:

(1)对三农政策进行研究,制定支持三农发展战略;

(2)制定三农业务发展目标和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3)开发三农信贷产品,并组织营销推广;

(4)建立三农金融服务激励机制,并组织考核实施;

(5)制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

(6)制定三农资金吸存方案,并组织实施;

(7)总结推广全行农村金融服务先进经验;

(8)做好有关三农金融服务报表的统计及上报工作。

2公司金融部

主要职责:

(1)负责根据公司金融业务的发展战略及市场定位,制订全行公司金融业务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2)负责分解、落实全行金融业务年度经营目标,组织、推动支行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指标;

(3)负责公司金融相关投向分析和市场分析(包括辖属农村市场),研究行业动态,投向分析报告、区域和行业分析报告,用于指导支行拓展城区和农村两个市场,优化公司金融业务的行业结构和客户结构。在发展城区公司金融的同时,确保对辖属农村市场的基本金融支持;

(4)负责建立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担保公司、大型专业商贸市场管理机构的日常沟通渠道,完善和提升已有的合作模式,获取新的、有价值的项目及市场信息,推动公司金融业务在全行取得板块式的突破;

(5)负责实施公司金融重大个案项目总、支行联动营销;

(6)负责组织、实施银团贷款;

(7)负责公司金融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建立和管理,组织落实总行级VIP客户的差异化服务和深度营销;

(8)负责全行公司金融客户经理队伍的条线管理,包括建立和维护全行客户经理管理系统,客户经理的准入、评级、培训和考核,同时指导支行管好客户经理队伍;

(9)负责公司金融已有产品的梳理和优化,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设计、需求发起、营销推广;

(10)负责组织推动支行业务发展部,做好贷前调查和日常贷后检查;

(11)参与面向公司客户的渠道选址,协同支行提出与公司金融业务相关的网点内部功能布局方案,参与公司金融电子银行业务的推广应用。

3个人金融部

主要职责:

(1)负责根据个人金融业务(含个体工商户及农户。下同)的发展战略及目标市场,制定全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规划;

(2)负责面向个人客户的全行年度业务指标和营销指导目标的制定、分解、推进及考核;

(3)负责个人金融相关的市场分析,资源配置区域分析,研究同业动态,探索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强化对城区和辖属农村市场个人金融服务,在发展城区个人金融的同时,确保对辖属农村市场的基本金融支持不断提升;

(4)负责全行性、批发性个人金融业务合作项目的市场拓展和营销策划,并组织推进项目的实施;

(5)负责制定个人金融中介合作机构和批量业务委托单位的准入、退出与评级管理办法,进行日常的业务管理与指导监督;

(6)负责制定个人客户端已有业务和产品的梳理与优化,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设计、需求发起、市场准入管理,参与验收并组织市场推广;

(7)负责制定全行个人客户差异化服务管理标准,组织实施VIP客户关系维护与管理;

(8)负责制定个人金融销售队伍管理制度,并承担总行层面对个人金融销售队伍的管理、等级评定、考核和激励职责,同时指导与监督分支机构对个人金融队伍的管理;

(9)管理网点的对私销售服务功能、销售品种及个人业务范围、销售服务时间、销售服务人员的规划、调整和监督检查;

(10)负责城区网点和农村网点的标准化和差异化销售服务规范,指导与监督分支机构落实实施;

(11)负责网点向销售终端转型的标准化建设,包括网点渠道选址,协同公司金融部、电子银行部和支行提出网点内部功能布局方案,框算年度预算,形成最终方案,并上报审批,通过后组织实施;参与电子渠道的推广应用。

4金融市场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资金、票据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

(2)负责货币市场产品的交易与管理;

(3)负责固定收益产品的交易与管理;

(4)负责衍生产品的交易与管理;

(5)负责代客业务的交易与管理;

(6)负责全行持有至到期类债券的管理;

(7)负责资金业务资产负债组合管理;

(8)负责提供市场加权利率及存放同业利率的信息,参与制定全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和个人理财产品的价格;

(9)负责债券市场走势分析,关注债券发行的相关情况及同业理财产品的情况;负责资金业务的研究与产品开发;

(10)负责票据市场产品的交易与管理;

(11)负责系统内转贴现业务的开展;

(12)协助制定贴现业务营销方案和组织营销全行贴现业务;

(13)负责资金业务风险监控,以及资金业务财务管理与统计分析。

5电子银行部

主要职责:

(1)负责根据全行电子银行业务的战略规划及目标市场,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的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通过电子银行业务改善对城区和辖属农村市场客户结算服务的途径;

(3)负责向银行业监管部门沟通、申请或报备电子银行产品服务的市场准入,以及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和上报;

(4)负责与电子银行业务相关的第三方机构(含省联社核心系统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起草协议,以及业务外包的管理;

(5)发起并管理全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业务建设需求及建成后的升级功能需求;

(6)负责制定电子银行业务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业务章程、管理办法、客户协议等;

(7)负责电子银行业务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制定电子银行业务的营销方案和计划,对分支机构进行营销指导和支持,并组织对分支机构营销推进和业务考核;

(8)负责农商银行门户网站的运营和管理;

(9)负责组织推进自助机具营销与管理,负责与自助机具功能相关的创新需求发起及市场准入管理;

(10)负责落实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牵头建立并完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控制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风险管理检查活动;

(11)负责自助渠道(含电话、POS一体机。下同)选址;协同个人金融部和支行提出与自助渠道有关的网点内部功能布局方案,并参与决策;

(12)负责电话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建设需求的发起,建成后的营运管理和升级。

6总行营业部

主要职责:

(1)作为总行对外服务的最重要窗口,做好总行各级领导直接营销成功的大中型客户的维护,提供从公司金融到个人金融的各类服务;

(2)以大中型客户为市场定位,独立拓展市场、营销客户,并为营销成功的客户提供从公司金融到个人金融的各类服务;

(3)作为营销机构,接受总行各类经营指标考核,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指标;

(4)总行与央行、行外同业、下属经营机构的资金清算,总行为下属经营机构处理批量业务。

(二)支撑控制板块6个部门

1风险管理部

负责组织建立和实施本机构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的统一管理,与业务部门保持独立。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和解释各类风险管理的政策和制度;

(2)组织对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的执行效果进行检查评估;

(3)研究确定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缓释方法;

(4)对全行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并根据风险报告制度进行报告;

(5)负责全行资产质量指标的分解、调整、监控和考核;

(6)负责组织、审查和认定全行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和统筹全行资产减值拨备;

(7)评估业务和产品创新、进入新市场以及市场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时,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对决定开展的业务,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

(8)规范全行抵债资产管理,负责支行权限内抵债资产的报备和超支行权限抵债资产的审批;

(9)负责呆账核销及不良资产的诉讼管理,组织指导全行资产保全工作;

(10)建立风险管理工作的考核机制,设定合理的考核范围、内容、标准和方法,将风险管理考核纳入经营管理综合考核之中;

(11)根据风险评估和考核,负责全行授信业务的制度安排;

(12)负责全行风险信息的收集、统计和分析;

(13)负责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14)牵头推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2信贷审批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并解释全行授信业务制度办法;

(2)负责制定授信审查的基本资料要求、客户评价的基本要点和准入政策,制定统一评审标准;

(3)根据业务风险程度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合理授信业务流程;并确定相应的授信前调查和授信后监控检查职责内容;

(4)负责在授权范围内对支行提交的各项表内、外授信业务进行评审、审批;

(5)建立客户统一授信、防范多头授信、关联性授信和集中授信风险制度,并负责在全行的执行;

(6)承担总行授信审批档案的保管和支行授信审批档案保管的检查、落实责任;

(7)负责对支行授信审批工作的检查指导;

(8)负责全行授信业务的信息统计、分析;

(9)负责总行贷审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10)协助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3合规管理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并执行风险为本的合规管理计划,识别、评估和监测合规风险,定期向高级管理层提交合规风险评估报告;

(2)持续关注法律、规则和准则的最新发展,准确把握法律、规则和准则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及时为高级管理层提供合规建议,为产品研发提供合规与法律支持;

(3)负责与监管机构保持日常工作联系,跟踪和评估监管意见和监管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

(4)负责统筹全行规章制度建设规划,对规章制度进行合规性审查,组织全行规章制度的梳理和维护;

(5)负责合规与法律培训,解答合规与法律咨询,组织全行法制宣传教育;

(6)负责对合同文本等法律文书进行法律审查,统筹管理全行格式合同文本;

(7)负责归口授权管理及法律文书签署;

(8)负责统筹管理全行民事诉讼(仲裁)案件,对非贷款类民事诉讼(仲裁)案件进行指导和管理,对疑难、重大案件提供法律支持;

(9)负责归口全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为全行专利、注册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法律咨询、维权保护,负责专利、商标机构的聘请;

(10)负责统筹全行外聘律师管理工作,负责全行企业法律顾问、公司律师管理工作。

4计划财会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定期监测和报告资本状况,根据全行资本管理战略,配合业务发展计划,建议和实施资本筹集、利润分配方案等,综合运用各项资本管理工具,保持资本充足和优化资本结构;

(2)负责组织编制全行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并向各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分解年度经营计划指标;负责全行经营状况的分析和计划执行控制,及与同业的跟踪比较;负责各分支机构年度经营效益的考核评价;

(3)负责建立完善全行成本管理体系,组织制定成本核算和控制流程;负责全行各项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定价管理,制定全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

(4)负责制定全行会计业务制度,组织实施新会计准则;

(5)负责制定全行统计制度,组织协调向有关监管部门报送统计报表,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向行内相关部门提供统计信息;

(6)负责全行会计报表(业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的编制和报送;审核对外披露财务信息;

(7)负责根据国家的财税政策制定财务管理方针、政策、以及相关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全行财务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贯彻和执行;

(8)负责按照财务核算流程,实施财务核算的各项制度,负责全行集中采购物资的审核,对外股权投资的管理;负责总行日常财务核算,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年度决算工作;

(9)负责全行税务的统筹管理,对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税务事项进行协调,筹划和管理;

(10)负责对分支机构财务、委派或主办会计的专业指导和管理,负责相关关键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核准;

(11)负责总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5营运管理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全行各类产品的会计核算办法,参与产品流程的确定和验收;

(2)负责全行人民币支付结算管理与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包括结算业务准入、变更与退出的管理、结算渠道的建设与管理、结算类产品功能需求的提出并参与开发和验收);

(3)负责全行人民币结算类中间业务的管理;

(4)负责全行现金库房的管理及日常出纳工作管理;

(5)负责全行重要空白凭证、客户预留印鉴、印押(压)证等的归口管理;

(6)负责全行业务印章、印模、票据样本、货币票样、重要业务机具的管理;

(7)负责全行反洗钱工作管理及数据报送;

(8)负责全行银企对账工作的管理;

(9)负责全行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管控,及组织全行会计结算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辅导;

(10)负责分支机构的营运管理工作的专业指导和考核;对分支机构相关关键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核准。

营运管理部辖属风险预警监测中心职责:

(1)负责制定本行风险预警监测相关业务规章制度、操作细则;

(2)负责会计业务的重点监督检查、风险预警监测和权限业务合规性审查的统一管理和协调;

(3)负责实施会计业务的质量管理,对质量监测情况进行定期分析、研究及改进。

营运管理部辖属现金中心职责:

(1)负责统筹规划全行金库的总体布局与建设,指导支行简易库房的建设与管理;

(2)负责领解现等业务指导和管理,在确保现金支付的前提下,合理调节库存现金头寸,提高现金综合运用率;

(3)负责自助机具的远程监控、离行式自助机具的集中补钞和集中核算;

(4)负责有关现金服务业务的开发、制度建设、操作风险管理;测算业务成本,合理确定现金服务产品价格。

6信息技术部

主要职责:

(1)负责根据全行发展战略、市场定位和年度计划,统筹全行信息技术平台的规划和实施,制定全行信息技术平台软件和硬件设备的规范与标准;

(2)负责系统化梳理、整合并持续改进完善全行信息技术平台体系,对全行信息技术平台引入、整合、改造、升级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系统性能改善和操作流程优化的可行性方案;

(3)负责根据其他部门提交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报告,进行应用软件开发,实施系统测试和性能测试,配合做好应用软件的功能测试和应用推广;

(4)负责全行信息技术平台软件和硬件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保障全行应用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

(5)负责汇总、拟定和执行总行信息技术平台开发的预算,确定全行信息技术平台软件和硬件设备的规格与型号,配合制定和选择与软件、硬件设备相关的厂商策略和商务运作;

(6)负责总行、支行的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包括配套建设、技术支持等;

(7)负责制定全行的信息技术安全整体规划和策略,建立有效的信息技术安全体系和风险控制规程;

(8)负责落实质量管理体系,跟踪国内外金融信息技术应用动态,逐步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集中化、业务电子化、管理信息化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

(三)后台监督保障板块7个部门

1办公室

主要职责:

(1)负责建立健全全行会议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组织安排全行性工作会议、行务(扩大)会议、行长(专题)办公会议等重要会议;

(2)负责建立健全全行公文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做好全行发文、收文和签报的流转工作;

(3)负责建立健全全行督办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对年度重点工作、行领导批办事项、行长(专题)办公会议决定事项等进行督办;

(4)负责建立健全全行行务信息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组织采编全行性信息刊物,建立和管理内部信息概览网站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协调联络和信息报送工作;

(5)负责管理全行行政公章和主要负责人名章,指导、监督其他印章管理;

(6)负责管理全行行政档案,指导、监督其他档案管理;

(7)负责建立健全全行保密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组织确定全行秘密事项;

(8)负责建立健全全行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承办上级部门转办的来信、来函,受理客户的来信、来访和来电;

(9)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全行服务管理工作规划、营业网点规范服务标准和检查办法,对分支机构年度服务工作进行考核,处理对服务质量的投诉;

(10)负责联络、安排行领导重要外事接待;

(11)负责全行的对外公关宣传工作。

2人力资源(组织人事)部

主要职责:

(1)根据全行人力资源战略,负责统一规划、协调和管理全行人力资源,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2)负责制定全行干部人事管理、劳动用工、薪酬福利、员工招聘、人员调配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和政策,并组织、推动各单位进行贯彻落实;

(3)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全行人力资源规划;

(4)负责组织实施总行部室、分支机构绩效考核及收入分配工作;

(5)负责总行部室、分支机构内设部门及人员编制的归口管理;

(6)负责总行党委直管干部的选拔、考核、任免,以及相应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工作;

(7)负责全行劳动用工、薪酬福利、人员招聘与调配、人事档案、职称、员工出国(境)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8)负责对全行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9)负责全行员工培训工作的统一规划、计划、协调和管理。

(10)负责全行党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3安全保卫部

主要职责:

(1)负责贯彻落实公安部门、监管机构对银行安全保卫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落实各支行与总行签订的治安保卫承包责任制工作,组织和推动全行“三防一保”工作的全面落实;

(2)负责制定全行安全保卫的各项规章制度,指导、监督和检查各单位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落实各项防范措施的情况;

(3)负责建立健全全行人防、物防、技防工作的运作体系,观察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做好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的维修、维护、保养等,组织开展对各类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确保全行安防设施的正常运转;

(4)负责与上级监管机构及公安、消防和保安押运公司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

(5)负责维护全行的安全生产环境和工作秩序,协同处置行内违法、违纪案件,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6)负责全行的消防安全,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日常检查,确保全行消防设施的正常运作,严防各类火灾事故发生;

(7)负责对全行金库、营业网点、自助银行安防设施施工图纸的审核、建设方案的评审、施工期间的监督,按时通过公安机关的合格验收;

(8)负责全行金库、营业网点和其他要害场所的守卫工作,以及守卫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4党群工作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全行党的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

(2)负责全行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

(3)负责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内创优、评优活动;

(4)负责全行工会建设和管理工作;

(5)负责全行团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6)负责对外宣传和新闻工作;

(7)负责全行危机攻关管理。

5纪检监察室

主要职责:

(1)负责检查本行工作人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遵守和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章制度落实情况;

(2)负责开展执法监察工作,针对执法监察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或领导提出建议,下达监察建议书;

(3)负责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以及申诉、检举和控告,对来信来访、申诉、检举和控告的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和答复工作;建立举报工作档案,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4)负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组织查处违规违纪案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5)负责受理本单位管理权限内的工作人员及监察对象不服党纪和行政处分的申诉,并进行复议、复查和复审、复核;

(6)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

(7)抓好纪检监察干部的自身建设,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工作,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与业务素质;

(8)负责本行纪委决定事项的督办工作,以及本行纪委文秘、会议、机要和档案管理工作;承办上级纪委和本行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6审计部

主要职责:

(1)负责根据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和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拟定本行内部审计章程、中长期审计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经董事会批准,并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指导下,组织实施全行内部审计工作;

(2)负责根据内部审计章程,制订内部审计工作规章制度和内部审计程序;

(3)负责定期向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主要负责人和监管部门报告内部审计工作情况;

(4)负责定期对全行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

(5)负责定期对全行风险状况的真实性和风险识别、计量、监控程序的适用性、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

(6)负责定期对全行业务经营的合规性、会计记录的可靠性、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经营绩效的真实性实施审计和评价;

(7)负责定期对全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管理、维护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估;

(8)负责按内部控制要求对全行各经营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和经济责任实施审计;

(9)负责组织开展内审人员的培训,督促内审人员严格按照审计方案、程序和方法开展审计和后续审计工作,监督整改情况;

(10)负责牵头全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

7总务部

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全行固定资产和后勤保障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全行产权房及其他固定资产的管理、调配和处置;

(3)负责总行的总务、会务、接待和物业管理工作;

(4)负责全行集中采购物资的招投标和采购,总行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及日常管理;

(5)负责分支机构营业用房和总行其他办公用房购置合同及租赁合同的签订,以及日常维修、后勤勤杂人员用工管理等物业管理工作;

(6)负责管理总行和分支机构工程项目,牵头协调网点建设立项至开业期间的跨部门事宜。

五、人员编制和中层管理人员职数

根据现有机构情况,农商银行人员编制暂定1450名(其中,总行150名、分支机构1300名)。中层干部职数原则上按各部、室1正1副配备,分支机构按1正2副配备。

上一篇:市场营销部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市场部经理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