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论坛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0:57:57

金融论坛论文

金融论坛论文范文第1篇

5月17日下午,新华财经有限公司「新华财经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金融工程和风险管理中心等单位联袂举办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学术研讨会”于北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刘晓勇、花旗银行全球客户主管Julia Sutton女士等专家就中国银行业如何有效地实施巴塞尔协议标准II及其挑战、新资本协议与银行风险管理、商业高敏度数据与风险管理等话题作了精彩演讲。

新华财经成立于1999年11月,是一家领导市场的中国金融信息及媒体公司,股份于东京证交所创业板上市。新华财经为全球的金融机构、公司和分销商提供专门的内容服务平台,涵盖指数系列、资信评级、财经新闻和投资者关系服务。新华财经还通过附属公司新华财经传媒有限公司(纳斯达克:XFML),在中国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户外广告等多种媒体上进一步传播其资讯。

2008中国首席财务官论坛召开

三十年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令世界瞩目的深刻变化,让中国走向了世界,融入了国际大家庭。首席财务官CFO们也将肩负着更高的使命。5月7日,由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与REX公关主办的2008中国首席财务官论坛在北京召开,为中国的首席财务官们,提供了一次与全球大师面对面沟通的机遇。

中国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张通先生代表财政部致词:中国经济,已经越来越融入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大趋势推动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与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美国前财长约翰・斯诺到场并以“国际贸易的风险与机遇”为主题发言。他指出,资本市场、股票市场,要想成功地运行,离不开公众的投资者的信心。他对中国CFO们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表示赞赏。

Five Stars•金融论坛

为促进中国金融学研究和高校间学术交流,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北京大学、长江商学院、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协办的“Five Stars•金融论坛”开幕仪式暨首场论坛将于2008年6月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Five Stars•金融论坛”意在建成常设性的学术研讨机制,广泛邀请从事前沿性研究的教研人员展示成果,并推动国内学术界与国际知名学者间对话,将论坛打造成为国内代表性的学术交流平台。诚挚邀请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和青年学生关注和积极参与本论坛。

“Five Stars 金融论坛”下设理事会,由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院长、普林斯顿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熊伟任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力、长江商学院教授曹辉宁、清华大学金融系副教授何平、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仰儒任常务理事。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会议的组织筹备和稿件遴选。

金融论坛论文范文第2篇

一、举办论坛的意义和目的

湘鄂赣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苏区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修水是湘鄂赣苏区著名的中心县,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重要贡献。首次在修水县召开湘鄂赣苏区论坛,对于迅速落实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湘鄂赣苏区的历史,促进苏区各县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办单位: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九江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修水县委、修水县人民政府

三、会议时间:

2010年9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有关要求:

每篇论文不超过10000字,引文和史料要按学术规范注明出处。请在文末标明作者姓名、职称、职务、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应征论文需打印10份,于2010年8月20日以前(以邮戳为准)寄送修水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邮编:332400,联系人:雷林,联系电话:0792-2268663、13870217476;并同时以word电子邮件寄送,电子邮箱:。入选论文作者将应邀赴会(每篇论文只邀请一名作者),会后将选择部分优秀论文结集出版。入选论文作者参加会议时不需交纳会务费和膳宿费,但往返差旅费需自理。

第一届“湘鄂赣苏区论坛”筹备委员会

2010年5月10日

附:湘鄂赣苏区论坛参考题目

1.上衫会议与湘鄂赣苏区的形成和发展

2.红色五月大暴动与湘鄂赣苏区的发展

3.红五战湘鄂赣边对创立湘鄂赣苏区的历史作用

4.湘鄂赣苏区与中央苏区的关系

5.湘鄂赣苏区的创建及其地位和作用

6.湘鄂赣苏区的经济工作

7.湘鄂赣苏区的统战工作

8.湘鄂赣苏区的文化建设

9.台庄会议与湘鄂赣苏区的形成

10.湘鄂赣苏区的群团组织

11.湘鄂赣苏区的“三一八”武装大示威

12.湘鄂赣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

13.坚持湘鄂赣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十六师

14.湘鄂赣苏区的金融工作

15.湘鄂赣苏区的干部作风和廉政建设

16.湖南省苏成立暨迁驻平江、修水后的主要活动

17.湘鄂赣苏区教育、卫生工作

18.湘鄂赣苏区的兵工厂建设

金融论坛论文范文第3篇

建设部等有关部委定于20*年8月28日-29日在北京举行“20*第六届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发展部长级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和水处理新技术与设备博览会”。为推进乡村和小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本次大会上将举办“乡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和“中日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技术和制度论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要议题

“乡村及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针对我国不同区域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村镇水环境治理技术经济政策和适用技术,围绕村镇水环境治理规划、村镇污水排放适用标准,以及村镇排水收集设施,村镇生活污水生物处理、人工湿地与塘等生态处理技术,粪便厌氧沼气化及其综合利用,村镇水体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技术等议题,将邀请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以及设计生产单位介绍乡村及小城镇水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功管理经验、适用技术和应用实例。

“中日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技术与制度论坛”由我部与日本厚生劳动省共同举办。针对小城镇的人口和经济规模的特点,围绕小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现状调研与评估、规划和管理,水质监控、预警与应急技术,以及小城镇饮用水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饮用水一体化设备开发、输配水安全保障和管网水质控制等议题,将邀请小城镇饮用水建设管理人员、著名学者、知名设计单位、自来水公司和来自日本政府、企业和研究部门的诸多专家介绍小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方面成功的管理经验、适用技术、应用实例。本论坛将特别介绍日本针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特殊供水制度——简易供水制度以及相应技术,并探讨中日在小城镇安全供水方面的技术与资金合作机会。

二、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

中日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技术和制度论坛:8月28日下午

乡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8月29日上午

报到时间:20*年8月27日。

地点: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三、参会人员

各地建设部门有关人员,全国主要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村镇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乡镇负责人,供水和排水管理部门、水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或代表,水处理项目筹建和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代表,供水和排水企业的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市政设计单位、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水处理工程公司、水务公司、咨询公司、金融、投资机构和水处理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单位的代表。

四、论文征集

会议面向全国征集与“乡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和“中日小城镇饮用水安全技术和制度论坛”议题相关的论文,论文要求及投递方式详见会议网站

五、其他事项

(一)收费标准

第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和水处理新技术与设备博览会将统一收费。20*年8月15日前注册的,会议费为1200元/人;20*年8月15日以后及现场注册的,会议费为1800元/人。会议统一安排食宿,宿费自理。

(二)联系方式

报名、会务等联系人:

论文征集联系人:

地址:

邮编:

电话:

邮箱:

会议网址:

建设部村镇办联系人:

金融论坛论文范文第4篇

二零零八年民委会对委员进行了重新确认,吸收了一批专业律师为新委员,调整了长期不参加活动的委员,使委员包括秘书在内人数从2009年的53人增加到现在的83人。民委会的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壮大,而且在新加入的委员中,有许多年轻的执业律师,有着很高的参与热情,为民委会新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楼韬律师被选举为新一届民委会主任,面对新颁法律众多、专业分工细化,业务研究领域扩大,民委会活动增多的实际情况,精选了副主任人选。经民委会主任会议决定,聘任童松青律师、王全明律师、郑剑锋律师、许戍枫律师4位律师为民委会副主任,秘书长由许戍枫律师兼任,秘书处秘书共5名,民委会的组织结构基本满足了工作需要。

民委会自09年开始就以新颖的业务论坛模式吸引着广大律师的参与,09年民委会对七个专业论坛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重新调整:

一、侵权法论坛(由*分管)

二、金融与票据业务论坛(由*分管)

三、合同法论坛(由*分管)

四、婚姻家庭业务论坛(由*分管)

五、非诉讼和法律顾问实务论坛(由*分管)

六、物权法论坛(由*分管)

七、民事诉讼程序业务论坛(由*分管)

每个论坛各设一个坛主和一个副坛主,通过这种形式,形成了主任、副主任领导、秘书处配合,各论坛坛主、副坛主分工负责,全体委员共同参与研讨、进行专题研究的管理机制,使民委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得到了组织保障。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完成律师继续教育活动,为律师业务交流提供多种平台

民委会在二零零八年克服任务繁重的困难,在杭州市律师协会的领导下,在民委会楼韬主任的带领和几位副主任和各位秘书的共同配合之下,举办了多次论坛研讨活动,二零零八年度共举办了以下活动:

(一)举办了二零零八年第一届全体委员大会暨物权法论坛研讨会

3月1日,在黄龙恒励宾馆隆重举办了杭州市律协民事业务委员会二零零八年第一次全体委员大会暨物权法论坛研讨会,探讨物权法实施以后对律师业务产生的影响。会议共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民委会全体委员大会,第二阶段为物权法论坛研讨会。共有来自杭州市的71名律师和实习律师(包括民委会初始委员及热衷于物权法业务的非民委会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由民委会副主任王全明主持,会议特别邀请了市律协的马骏副会长、省律协民委会主任吴清旺和上届市律协民委会副主任杨五荣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马骏副会长和吴清旺主任作了重要讲话,本届民委会主任楼韬作工作报告,介绍了民委会的领导班子成员及秘书处成员,汇报了本届民委会三年的工作思路和计划,同时还汇报了本届民委会已经在开展的一系列工作。

这次论坛活动,旨在通过专题研讨,提高律师的专业理论和执业水平,增进律师之间对“物权法”的相互探讨与交流。研讨会由民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许戍枫主持,“物权法论坛”坛主凌为建律师作了主题发言,5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代表上台作了精彩的专题演讲。研讨会采用先主题发言,再专题演讲,会议采用提问交流、自由发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评委对律师的演讲进行评分,本次评委共5人,分别由民委会的5位领导成员组成,民委会副主任郑剑锋对每位律师的发言作了精彩点评,每位律师的演讲都各有特色,精彩的演讲不断博得阵阵掌声,本次研讨会通过评分方式共产生了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和鼓励奖一名,马骏副会长对本次研讨会作了点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这次研讨会通过多视角的透视,探究物权法实施以后对律师业务产生的影响,许多律师感觉到开阔了视野。

(二)举办合同法论坛研讨会

6月22日,在西溪海外海宾馆举办了“合同法论坛”研讨会,来自民委会的全体委员及其他非委员律师共112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旨在为增进对“合同法”的理解,提高律师的执业水平,降低律师的执业风险。上午安排专家讲课,讲课邀请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魏新璋老师作了关于“如何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问题”的讲解,讲解的内容和律师实际操作业务息息相关,比较贴近律师工作实际。下午由富有经验的5位民委会主任、副主任及秘书长和其他4位擅长合同法业务的律师共9位律师分别就“合同效力风险问题”、“合同审查和修改问题”和“合同纠纷实务”等三个专题作了精彩的演讲。

研讨会由民委会合同法论坛坛主柳雄飞律师主持,研讨会采用专题演讲、提问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讨会还吸引了除民委会委员以外的其他律师前来参加,通过此次研讨会,许多律师感觉到这样的论坛方式确实对律师开阔了视眼,开拓了思路,汲取了营养,受益匪浅。

(三)举办侵权法论坛--医疗纠纷侵权案件操作研讨会

二零零八年7月27日下午,在杭州市海外海•西溪宾馆三楼海天一色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医疗纠纷侵权案件操作”论坛活动。共有50多位律师参加,研讨会由民委会侵权法论坛主任赵丽华律师组织,民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许戍枫律师主持会议,特邀浙江省医学会秘书长尹来作了《浙江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介绍》,介绍了杭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工作的情况,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纠纷案件的关联性,并对律师在办理涉及医疗事故鉴定的医疗赔偿纠纷案件中存在的疑问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另外三位主讲人赵丽华律师、徐玉泉律师、李雪云律师分别就《医疗知情权与法律责任》、《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比较》、《医疗纠纷案患方胜诉要点》等内容给在座的律师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专业课。

鉴于医疗赔偿纠纷案件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案件,大多数的律师并不熟悉,这次论坛活动为参加论坛的律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在座律师积极性很高,不仅认真听取,而且不时发言提问,主讲人则尽自己所知给予详细的答疑解惑,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形成了很好的互动和交流,活动历时三个小时,氛围融洽热烈,活动非常成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举办民事诉讼法论坛--民诉法修改后民事检察监督问题”研讨会

二零零八年9月23日下午,由民委会组织,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共同协办举办了关于“民诉法修改后民事检察监督问题”研讨会。

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后,引出了与民事再审案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本次研讨会主要针对民事检察监督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和交流。由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冯仁强副检察长带队,包括2位民事行政检察处处长及2位行政检察处助理检察员共5位人员作为研讨嘉宾应邀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冯检察长在本次研讨会中作了题为“新民诉法中再审制度若干问题探讨”的精彩演讲。就民诉法修法重点、再审制度中的受理申请机关、再审事由、受理与审查程序、再审法院、申请时限、启动再审的几项情形等方面作了非常细致深入的讲解,为与会律师上了一堂非常

专业和系统的培训课;民行检察处的二位助理检察员陈莺和龚贇燕分别作了题为“民事诉讼法修改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和“民诉法最新修改与民事检察监督相关的若干问题”的演讲;民委会主任楼韬律师、民委会副主任郑剑锋律师及金道所的郭力律师也分别作了专题演讲。同时,与会律师针对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一些问题和看法,形成了很好的交流和互动。会议由民委会楼韬主任主持,律协戴梦华副会长到会并致辞。

>这次研讨会共有90多位律师及实习律师参加,整个研讨会内容丰富,历时四个半小时,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五)举办了非诉讼论坛---金融危机下的律师拓展非诉讼法律服务研讨会

二零零八年12月5日下午,在花家山庄百花厅举办了一场“金融危机下的律师拓展非诉讼法律服务”研讨会,在民委会副主任王全明律师的精心组织下,主要就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律师如何为企业非诉讼法律顾问服务,帮助企业提高抗风险抵御危机的能力展开研讨。

此次会议邀请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毛志军副庭长主讲了《当前杭州企业破产重组案件审理状况与律师作用》,主要就当前杭州一些企业破产重组案件的审理方面的问题,并结合审理过的一定范围内有影响的破产案件审理情况,对审理中涉及到的律师在处理这方面的案件经验问题作了生动细致讲解。

民委会楼韬主任、王全明副主任、郑剑锋副主任及金杜律师事务所的来建鹏律师分别作了题为《合同非诉讼法律业务思考》、《办理非诉讼的几点体会》、《律师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几点想法》、《筑巢引凤—如何通过现有的证券项目获得新的业务》的精彩演讲。整个会议历时四个小时,共有民委会委员及非委员律师将近100人到会,会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六)举办了物权法论坛--业主委员会—的建设与维权研讨会

12月13日下午2时,杭州市律协民委会在海外海西溪宾馆三楼海天一色厅召开了物权法论坛研讨会,研讨会主要围绕“业主委员会—的建设与维权”的主题展开研讨与交流,此次研讨会由民委会副主任兼物权法论坛主任童松青律师组织,共有60多位民委会委员及非委员律师参加。

民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许戍枫律师主持本次会议,会议邀请了担任过七个业主委员会的主任,杭州第一起业主维权的发起人姚勤主讲了《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探解》、杭州宜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宣军华主讲《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的路径与前途展望》,民委会副主任童松青律师作了《物权法中的业主自治》的演讲,民委会委员童卫华及陈生有律师分别作了《公共部位的管理》、《物业侵权的诉讼安排》的演讲,中间与会人员穿插交流,对于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业主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业主与物业服务之间的纠纷非常突出,业主的维权步履维艰。如何规范立法,如何维权,如何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小区等问题作了交流和探讨。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

民事业务委员会通过举办上述各种活动,不仅起到了律师业务交流与提高的桥梁作用,还有效的配合了市律师协会的继续教育任务。

三、组织论文撰写,参与理论研讨

加强民事业务的理论研究是提升律师民事业务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年来由于律师业务繁忙,不少律师没有闲暇时间钻研理论,更多地注重于办案实践,为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委员们的理论水平,民委会要求每位委员撰写论文一篇,在二零零八年杭州市律师实务理论研讨会征集并入围的论文中,其中民委会委员撰写的论文有4篇,经最终评选,楼韬律师的《律师审查、修改合同的十大法律风险》、赵丽华律师、徐雪梅律师的《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的民事法律问题评析》、凌为建律师的《探寻最适合我们的管理模式》荣获优秀奖。

此外,民委会委员还积极参与论文的评选工作,在6月份举行的杭州市律师实务理论研讨会中,共有9位委员参与了论文初评工作。

综上就是民事业务委员会在二零零八年完成的主要工作,主要从业务指导和交流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和研究各种形式,为广大律师办理和拓展民事业务服务,活动次数多,内容丰富,效果颇好。

在即将告别二零零八年,迎来二零零九年之际,民事业务委员会将继续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以更积极的态度,创新活动方式,发挥民事业务方面的指导作用,使更多律师受益。

民委会二零零九年工作计划

1.兼于09年民委会开展的各个论坛研讨活动体现了较好的成果,09年将继续举办有特色的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论坛研讨活动及承担律师继续教育任务,如请专家、资深律师讲课、论坛互动等,更好地为民委会委员以及全市律师搭建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2.计划搞一次评选活动,评选年度“专题优秀论文”,民委会共7个论坛,每个论坛的论文评出前10名,这项工作能推动每位律师更进一步深入研究课题。打算对专题论坛的人员进行评选,以推动和提高律师对专业研讨的兴趣和水平。

3.计划尝试一些疑难案件的探讨论证沙龙,征对委员上报的一些疑难案例,准备请专家或者资深律师进行论证,出具专家意见。

4.在杭州市律师界收集一些较有影响的案例,按不同的标准,收集以合同法为主的案例。

5.征对法院一些内部知道办案的文件较难取得的问题,民委会希望通过市律协民委会的名义向这些单位取得文件,为律师办理案件起到桥梁的作用。

金融论坛论文范文第5篇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受姜平部长的委托,下面,我代表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组委会,总结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工作情况,部署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主要工作任务。

一、关于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工作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年1月至7月,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举办了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活动。论坛以“统筹城乡发展,扩大改革开放”为主题,广聚英才,荟萃智慧,研讨发展,取得了圆满成功。与前两届论坛相比,参与范围更广,活动形式更新,活动成果更丰,社会影响更大,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认同。主要呈现出以下6个特点:

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市领导高度重视论坛工作,熙来书记亲自出席主论坛,会见优秀论文作者,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鸿举市长、光国主任、元席,事忠部长、敬业书记、存根部长、慕冰副市长、小军副市长、月明副市长等市领导出席了主论坛或分论坛活动,指导论坛活动的开展。存根部长作为论坛组委会主任,亲自审定论坛方案,组织研究论坛工作,多次对论坛活动作出重要指示,为论坛的健康发展把关定向。根据论坛工作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论坛组委会的统筹协调职能,使论坛活动更好服务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增加市发改委、市科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成员单位,充实了论坛组委会力量。57个分论坛也都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市纪检监察系统、市工商系统、市金融系统分论坛和团市委海外分论坛的组委会主任均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

二是参与范围大幅拓展。本届论坛共吸引市内外6.3万名青年人才报名参加,收到论文2.63万篇,合理化建议意见3.7万条,活动受众达401万人次。增设了纪检、工商、统计及海外分论坛,报名参加论坛人数、提交论文数和活动受众人数,较前两届有明显增加。特别是海外分论坛,吸引了2174名外籍青年和海外留学生报名参加,收到118篇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27个国家的外籍青年和海外留学生提交的论文,成为本届论坛的一大亮点,较好地实现了青年人才论坛依托*、面向全国、跨出国门的目标,为促进*大开放大发展凝聚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和旺盛人气。

三是舆论宣传广泛深入。论坛组委会办公室编印了3期中英文版《青年人才论坛》,开通了中英文版的中国*•青年人才论坛官方网站,更新了青年人才论坛专题网页,登陆网站和网页的人数达10万余人次;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新闻媒体,定期推出深度宣传报道;在*日报、*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了论坛活动宣传专栏;在主城区车站、码头,制作了65块户外宣传广告;在解放碑、观音桥、三峡广场等商业步行街,滚动播放论坛活动宣传片。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论坛、支持论坛、参与论坛的浓烈氛围。

四是组织形式丰富多彩。主论坛组织了现场演讲、交流互动、专家点评等活动,增强了活动的互动性和实效性。各分论坛结合本地区和本行业实际,因地制宜举办了网上论坛、征文比赛、现场演讲、人才交流、现场招聘、技能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江北区把选手现场演讲与观众民主测评相结合,提高了论坛选拔优秀人才的公信度;沙坪坝区开设了“海外人员”子论坛,使青年人才论坛活动实现跨领域、跨系统、跨国界;北碚区开设了“干部大讲坛”、“经济发展论坛”;市工商局开设了局机关、“一圈”、“两翼”3个子论坛等,丰富了论坛活动形式。

五是成果转化力度加大。各分论坛根据《中国*•青年人才论坛评选表彰试行办法》的规定,积极探索论坛成果转化途径。比如,璧山县制定四个“一定”办法,即人才论坛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干部选拔任用人员中要占一定比例,在列入后备干部或者重点培养对象人员中要占一定比例,在组织培训或外出考察人员中要占一定比例,在社会团体等组织优先推荐对象人员中要占一定比例;丰都县提出“四个一批”的思路,即利用届中调整推荐提拔一批,利用“三峡之光”和“西部之光”计划选送进修一批,对表现突出的在聘用职称时推荐一批,利用公开选拔、公开招录、公开招聘等机会录(聘)用一批;江津区推出了“四个联动”的举措,即与“51115”人才工程联动,与建立人才工作联系点联动,与优秀人才培训基地联动,与发挥高级专家人才作用联动等。在人才成果转化方面,本届论坛遴选出的优秀人才,被列为结对联系培养对象的867人,被纳入人才库管理的3275人,列为后备干部或重点培养对象的962人,被提拔任用、工作调动和晋级晋职的418人,以其它形式转化的573人。在智力成果转化方面,57个分论坛组委会将收到论文的建议意见进行了梳理,并向本地区的党政领导或本行业相关单位作了反馈;主论坛将分论坛推荐的275篇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并将优秀论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参阅,推荐有关部门负责人阅研,扩大了论坛智力成果共享范围。本届论坛征集的37630条意见和建议,到目前,得到各级领导批示的247条,报送主管部门获得反馈意见或得到采纳的524条,被有关单位组织论证或立项的491条,通过其它途径转化的4624条,这些建议和意见有效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六是论坛机制逐步完善。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出台了《中国*•青年人才论坛评选表彰试行办法》,明确提出在公开招录、公开招聘、公开选拔和机关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中,对论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人才予以政策倾斜,为论坛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了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定期议事制度,坚持每月召开1次办公室主任(扩大)会议,推动论坛日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了重要建议意见办理回复制度,将论文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创新思路和工作建议,通过人大议案、政府建议、政协提案等形式,送交相关单位,推动工作,促进发展。开展了分论坛督导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各分论坛,就机构设置、工作力量、活动方案、经费保障、成果转化等内容,实地开展督导,确保各分论坛活动稳步推进、健康发展。

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圆满成功,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得益于各分论坛的共同努力,得益于广大青年人才的积极参与。借此机会,我代表论坛组委会,对给予论坛活动大力支持的各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关于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主要工作

按照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组委会的统一安排,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于20*年11月至20*年6月间举行。为谋划好新一届青年人才论坛,今年8月以来,在存根部长的领导下,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先后组织开展了中国*•青年人才论坛品牌化问题研究,向全社会广泛征集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主题和论题,召开了一系列调研座谈会,听取了有关专家和各分论坛组委会负责同志对举办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建议意见。在此基础上,论坛组委会办公室研究起草了《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方案》,印发了《关于举办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通知》。各分论坛组委会要按照《通知》要求,结合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抓好落实。

(一)突出论坛主题。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要认真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围绕“科学发展与内陆开放”这一主题,组织各区县(自治县)、各行业、各单位的优秀青年人才,市外、海外的高层次青年专家,从建设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等方面,着重研讨在大开放大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完善城市功能,加快统筹发展,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问题;以市场体系建设为依托,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问题;完善“两翼”共同发展体制机制问题;打造服务外包软环境,加快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区问题;统筹全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推进农村新一轮改革与发展问题等等,为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明确重点环节。要严格按照论坛活动的时限要求进行精心安排,做到任务明确、进度明确、责任明确,重点抓好组织发动、论文评审、成果转化、舆论宣传等环节的工作。在组织发动阶段,要广泛调研、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全面推进筹备工作。同时,广泛宣传,动员广大青年人才积极参与论坛活动。在分论坛举办阶段,要提前向组委会办公室报送举办时间,精心组织实施分论坛活动,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参加主论坛活动。在成果转化阶段,要认真总结分论坛工作,切实做好成果统计。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便于组委会全面了解论坛活动进展情况,要坚持定期情况报送制度。论坛启动时,要及时将活动方案报论坛组委会办公室;分论坛举办期间,随时报送活动开展情况;分论坛结束后,及时上报总结报告及成果转化情况。

(三)创新活动形式。各分论坛要不断创新论坛举办形式,突出论坛活动特色。在组织方式上,坚持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层层遴选的原则,继续采取“1+X”的形式有序推进。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负责举办主论坛活动。分论坛包括区域性分论坛和行业性分论坛。分论坛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子论坛。40个区域性分论坛由各区县(自治县)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局、团委负责举办。行业性分论坛共设18个,分系统举办,分别由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直机关党工委、市教委、市科委、市交委、市农委、市商委、市卫生局、市国资委、市地税局、市统计局、市工商局、市林业局、市金融办、市工商联、市青联负责组织实施。在活动形式上,在保证庄重、严肃的前提下,提倡丰富多彩,充分展示青年人才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四)促进成果转化。全面贯彻落实《中国*•青年人才论坛评选表彰试行办法》,积极探索青年人才资源开发新机制,不断拓展青年人才工作新空间,大胆开辟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新途径。对论坛中涌现出来的青年才俊,要分层次培养和使用,让青年人才展示才华有机会、发展创业有舞台,最终把举办论坛的过程,变成发现、培养、使用优秀人才的过程。要加大论坛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青年人才论坛优秀人才结对联系培养制度,对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人才,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由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党政领导进行结对联系;要成立获奖人员联谊会,组织优秀人才赴市外开展国情考察或赴国(境)外研修学习。要完善重要政策建议办理回复制度,坚持智力成果和人才成果并重并用,切实将论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同志们,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各项任务已经明确。我们要按照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扩大开放、务求实效,圆满完成论坛工作各项任务,办出一届高水平、高质量的论坛!

金融论坛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术论坛》;栽文分析;作者分析;引文分析

《学术论坛》自1978年创刊以来,以“关注社会动态,弘扬时代精神,追踪学术前沿,倡导理论创新”为办刊特色,刊登了大量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社科理论文章。该刊已被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版),并被多家重要数据库收录。目前已有304种期刊引用了该刊的数据,影响因子由2004年的0.1693提高到2006年的0.301。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笔者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第一作者为统计对象,对2004―2006年间的载文、作者及引文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从一个阶段反映《学术论坛》发展轨迹,为促进该刊进一步发展、提高办刊质量提供参考。

一、载文情况统计分析

1 载文量

载文量就是某种期刊在某个时间段内刊载论文数量的多少,它不仅是衡量学术期刊所含信息量及吸收、传递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所载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学术论坛》2004-2006年3年间共出版30期,载文1394篇(不包括书评、会议综述、学术信息等)。为适应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需要,2005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页码由188页增至204页,因此年载文量大幅度提升,在社科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一方面说明该刊出版周期缩短后,信息传递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2 信息密度

信息密度是指每印张所载结构概念完整的文章数量。信息密度是衡量学术期刊信息含量及办刊质量的重要指标,它显示期刊信息输出的速度和能力。每篇论文占页数越多,其信息密度就越低;但反过来讲,篇均长度的增长,有利于科研论文论述深度和广度的增强。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对信息密度作统一定量要求,要根据学科、选题和表达的需要,宜长则长,宜精则精。《学术论坛》2004~2006年所发论文长度统计,但篇均页码稳定在4.22~4.34之间,信息密度处于3.69~3.79区间范围内,波动较小,说明该刊所提供的信息流呈稳定、均速状态,也表明该刊质量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3 基金论文比

基金论文比,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这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术论坛》2004~2006年基金论文比逐年上升,尤其是部级基金资助论文占有一定比例(64篇,占26.7%。若某文有多项基金资助,只按最高级别统计一次),说明该刊的质量在稳定中逐步提高。由于基金资助论文在质量、学术价值或实践价值方面往往高于一般论文,因此要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争取提高基金论文比。今后要改“坐等”基金项目为主动出击,依托自身学术资源优势,及时了解重要基金项目的立项情况,提前预定重要基金项目的核心部分的论文,以提高刊物的质量和知名度。

4 学科分布

依据《学术论坛》栏目的大致分类,将所载论文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历史学、文化教育和专题研究等10大类。2004~2006年经济学、政治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共有论文765篇,占发文总量的54.8%,是该刊的特色栏目。在该刊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章》等转摘的文章中,以上3项被转摘量占总被转摘量的59%。该刊既有这些稳定的栏目,又不拘泥于栏目,善于从现实社会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中抓住学术创新点,刊发一些贴近时代、理论性强、思想性强、可读性高、能解决现实问题的文章,对社会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如和谐社会研究、农业问题研究,有多篇被重要文献转摘和引用,取得了较好的学术传播效果。

二、作者群统计分析

1 作者职称、学历情况统计

作者是反映期刊学术水平的一个鲜明的外部特征,也是影响期刊质量的一个因素。对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期刊的权威性,揭示出该期刊的主体作者群以及预测该期刊的难度系数。为便于分类,笔者将统计标准分为三类,教授、研究员、编审、博士生导师、博士后等为一类作者;副教授、副研究员、副编审、博士、博士生、高级讲师、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等为二类作者;讲师、硕士、硕士研究生等为三类作者;其他用无效编码代替。由于作者在3年中的职称、学历会有变动,笔者采用最高一级归类。

教授、博导、研究员等一类作者所占比例为16.79%,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这部分作者的稿件一般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和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对提高刊物的转摘和被引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副高作为该刊的生力军,以59.61%的比例占据了作者群的半壁江山,对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副高作者既有一定的学术水准,又有评正高的压力,加上一些基金项目,其论文质量较有保障。他们是未来的正高群体,且在该群体周围有一批有战斗力的科研骨干,因此要与副高作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便争取更多更优质的稿件。由于各种原因,近几年博士生数量突飞猛进,其学术水平也在提高之中,但有些博士的文章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相比之下,中级职称的作者成为弱势群体,但是他们的科研压力最大。《学术论坛》2004~2006年所发论文中,中级职称作者比例占21.10%,在保证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准的前提下,对于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该刊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培养刊物的后备军。

2 作者群的地域分布

统计分析作者所在的区域,可以了解刊物的覆盖面,从而可评价刊物在全国的影响力。通过对第一作者的统计,2004~2006年《学术论坛》刊发的论文作者所属地区分布。

2004~2006年共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作者在《学术论坛》上发表文章。发文100篇以上的作者群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北京、江苏、湖北5,省市自治区,占发文总量的66.36%。广西作者群高居榜首,占25.82%,这既体现了刊物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也体现了刊物“立足广西,面向全国”的办刊特点。这是刊物的职责和使命所在,也是刊物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广东作为该刊的第二大作者群来源地,虽然其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论文的产出在全国排第5位,但是两广地域相联,联系密切,且具互补性,随着两广通道的加快对接和提升,两广的经贸合作关系更

加密切,因此广东作者在经济学方面,尤其是区域经济、金融学方面研究的论文比例较高。北京、江苏和湖北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产出大省,在该刊的发文比例也位居前列,这与这些省市经济发展程度高、巨额科研经费投入以及文献资源的丰富程度有关。上海和浙江的作者群体还有待进一步挖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论文则相对偏少,、宁夏、青海等则1篇也没有。

3 作者群所属单位分布

作者来源单位的统计分析也是表明刊物覆盖面和学术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作者群体所属单位类别统计,数量较高单位的排名。该刊作者覆盖全国361个单位,有较高的覆盖率,在全国有广泛的学术影响。高校是该刊主要的作者来源单位,占80.61%;党校也有一定比例。广东、北京、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市高校拥有强大的学术研究实力,其作者为该刊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为保证刊物质量和学术水平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建议下一步对这些高产单位的作者的选题与被引情况作进一步分析,争取多刊发一些被引次数高、创新性强、理论水平高的论文,以提高刊物的影响因子。

4 核心作者分析

刊物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同作者群的支撑密不可分。测定核心作者,有利于总结高层次作者在选题论证方面的规律,从而指导期刊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核心作者的测定方法不同,得出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由于近3年发表的文章的影响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且统计样本中最多的发文量只有3~4篇,笔者将发文2篇以上的140名作者作为核心作者候选人,为作者总数的11.35%。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该刊核心作者。统计指标包括:发文量(K1)、被CSSCI来源期刊引用量(K2)、被重要文献摘转情况(K3)、被中国引文数据库引用量(K4)、中国期刊网提供的单篇文献网络传播量,即2005~2007年Web下载量(K5)。第二步,加权统计综合指数。本文取60分以上者为本刊2004~2006年的核心作者。

三、引文统计与分析

金融论坛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草根经济学人;学术八股;经济学会;经济论坛

[中图分类号]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0)09-0034-04

当前我国经济学研究在高投入、低水平,在育目照搬照抄西方经济理论,在创新研究滞后、经济理论无法掌控经济活动、理论研究仅局限于诠释经济政策和经济实践,在学术八股盛行的状态下运行。一次高级别的经济学术会议让我深深感到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危机。我深感草根经济学人在学院派统治的学术天地无立锥之地。“反动学术权威”没有,但“学术权威”或许真的存在。草根经济学人的智慧和研究成果被淹没在远离经济实践的学院派掌控的学术世界的大海里,被无情扼杀和白白浪费。中国社科理论要想健康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草根理论学人是学术领域的弱势群体,必须自强不息,自我解放,创立自己的学术园地。我初步设想号召战斗在全国各地的不同岗位的草根经济学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图中华人民共和国社科理论发展之大计。成立自己的学会,办自己的网站、杂志、报纸,不断壮大,逐步形成全国性的草根理论学人的社会科学院,给官方学术机构独统天下的局面画上休止符,从而推动中国学术研究步入万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

对2009年某经济论坛的回顾与审视

2009年7月3至4口,我应中国最高经济学学术殿堂的邀请参加了一个学术论坛。起初我非常高兴,就是我身边的人也颇为激动。

随着会议进程,我的心情从兴奋、失望逐渐变得感伤、愤怒。

7月3日,听中外专家的经济学报告受益匪浅。姜到底是老的辣,老经济学家即使讲不出新意,也不至于出错。

7月4日,揭晓了2009中国青年经济学者优秀论文奖。三位被尊奉为青年经济学家的优秀论文奖获得者代表先后发言。发言者学位和地位都比较显赫。后两位发言者简单介绍了自己获奖论文的大概,听者也没能听出来什么。第一位发言者语速非常快,讲了好多,最后在超时和鼓倒掌的情况下黯然、无奈地下台。这位先生是名牌大学的博导,但报告水平实在不敢恭维,罗列了一大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料,既没有正确地找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又没讲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只是武断地断言“我自己认为,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还没有结束,高速经济增长不是说国外3%、4%,而中国就是8%、9%,中国经济未来恢复正常增长的时候,一定在9%以上”。笔者认为:中国经济要达到9%的增长速度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外贸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这显然不太可能,未来的贸易保护将日趋升级。美国人也正在改变过去举债消费的习惯,美国的个人储蓄从危机前的-1%提高到目前的6%。美国人的高消费和举债消费既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也是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今后,中国将丧失很大比例的外贸出口,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不容乐观。二是投资,伴随通货膨胀的投资。如果,中国要在外贸萎缩的情况下实现经济9%的增长速度就必须采取通胀政策,但风险太大,是自寻覆辙,没人敢这样长期拉动经济增长。目前,中国大多产业产能过剩,固定资产投资无法继续扩张。钢铁、汽车、纺织、风电设备制造、光伏等好多产能短期内产销无法平衡,即供求无法平衡。加之,我国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差,自主品牌的高端产业发展乏力,多种重要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致使继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受阻。三是消费。扩大内需是一件很难的事,市民的钱被高房价卷走,农民的钱被学校卷走。加之,我国社保体系不健全和华人的储蓄偏好,这些因素将共同制约内需的增张。所以,中国经济可能永远告别9%的增长速度。听完这个资料堆砌、缺乏严密逻辑推理的报告,我痛感如此低水平的论文竟然在中国经济学最高学术殿堂上夺魁!这是中国经济学及各个学科研究的危机。缺乏科学、公正、公平的激励机制,炮制一些脱离实际的经院哲学式的论文,滥竽充数,然后大小论坛互相吹捧,学术机构大有白白混饭吃的嫌疑。以此观之,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但国际科技创新的位次却不断下降的问题。

请允许我们对论文的实际水平和获奖者的身份进行简单观察和分析:十篇优秀论文获得者有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科院各两位,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财经大学、中科院农研中心、中国人民银行、暨南大学的各一位。可以看出他们均出身于名门望族。十篇优秀论文获得者虽未明确排位次,其实大多人都觉得第一位发言者就是排名第一。仔细看看他们的学术和行政地位,就会发现第一位发言者的地位最高,可报告的质量确实不高。认真分析此次论坛让人顿生疑窦,不免思考几个问题:要么反映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落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要么反映了评委会水平的低下或不认真;要么反映了学术权威的存在和论资排辈对中国学术发展的制约。总而言之,获奖论文大跌眼镜,绝非主办方有关领导吹嘘的那么高。我从来就没高看过中国当今的经济学研究水平,此时,失望、感伤、悲哀、愤怒的情绪就越发混在一起,此起彼伏。

会后,我挤时间看完了十篇获奖的优秀论文,又看了七篇获得提名奖经济论文中的三篇。总的感觉是有理论突破的文章几乎没有,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方法、数学模型的文章却很多。有些论文文字表达能力差,警牙诘屈,有的文章更是病句连篇。多篇论文论证的主题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问题却洋洋洒洒数万言。论坛论文精选集总体充满学术八股气,中英文混用,方程、模型众多,看似专业,其实无用。经济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过去的宏观经济学都显得狭隘,无论是亚当斯密还是凯恩斯都企图在经济领域解决社会的完全就业问题,结果不仅使他们的目的没有达到,而且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出现。只有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合理分工,摒弃人类物欲横流的龌龊心态,控制物质生产的无限膨胀,提高人类文化精神生活需求,才能解决社会的普遍就业问题(关于该问题请参看2009年1月《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打破传统经济理论束缚,建构全新经济思想体系》和2009年第五期《世界华商经济年鉴》《构建新的宏观经济学》或登录:blog.省略/blog/s/3332)《礼记・经解》“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甜’。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个经济学派的学术,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就像我们

不加鉴别地学习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一样蜂拥进人中国,不顾国情地胡乱套用正是“书之失,诬也。”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国的经济和美国的经济成分构成不一样。国民的文化心理也不一样,消费心理更不一样,除了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生产率外就没有什么一样的东西。所以,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理论只能跟着经济实践走,只能和经济实践一样亦步亦趋学西方。但学实践问题不大,你做什么我做什么,还可以学,可理论就不同了。如,美国的企业是质量、诚信、效益最大化,中国企业假冒伪劣代替了质量和诚信,国企不计成本代替了效益最大化。学院派的大儒先贤们你们懂吗?所以你的公式和模型不过是学术八股的活生生的尤物。三十年来,我们的经济理论始终跟着经济实践在完善,从来就没有对实践产生过预期的指导作用。比较独到的价格双轨制,一个最失败的改革范例,导致官倒横行,人民财产被卷,却因为发明权惹热议。又如:《滞后效应、多重均衡与反向软着陆:中国需求管理经验》一文及其作者在7月4日论坛发言,简直没有一点有价值的理论创新和理论预期。

没有几个经济理论工作者深刻懂得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不懂得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你就无法研究出适合中国人的社科理论,经济学也不例外。当中国上证指数从5497,9点降到2200点的时候,有人恐慌地问我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走势。我告诉他,没什么大不了的。世界全面爆发经济危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中国人的文化形态不一样,中国人只要他有一口饭吃,不冷不饿,他就不会闹事。不像西方人,稍有问题就游行示威,内阁,总统大选。中国不过是农民工返乡。其次,中国在世界经济危机的面前为什么能保持稳定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18亿亩耕地的红线没有破。去年中央会议前有多名专家叫嚣18亿亩耕地进入市场的问题,有名研究员说土地可自由买卖的政策可能出台。我说,绝对不会,这是农村政策最后的一条红线,这是保持我国稳定的最后一条红线,至少在50年内不能突破。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中国人的承受心理?为什么我国基尼系数很高却社会稳定呢?文化心理然也。

对2009年某经济论坛的获奖论文的研读与评判

好的论文是孙文凯和梅松撰写的《FDI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效应》。该文文笔洗练,材料翔实,分析精辟,结论准确,有决策参考价值,不愧清华学子。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金融法制:进程、问题、与对策》详细总结了我国金融法制化的基本进程,肯定了成绩,找出来问题,提出了建议,具有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

次好的论文是姜付秀、张敏、陆正飞和陈才东撰写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企业财务困境》。这篇文章确实是一篇好的文章,在理论方面的推理是正确的,这样的研究有利于提醒和教育企业负责人谨慎自己的扩张行为,稳健地掌控企业发展,但是因为“管理者过度自信无法明确量化和界定”。比如,具体企业的领导是否过度自信,扩张得成功或失败都无法说明是企业领导的过度自信所致,加之,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本来是一项经过反复论证的并购,即非常冷静和审慎的并购,结果由于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导致并购的预期和结果大相径庭,这能说明并购的失败和过度自信的关系吗?又因为“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企业财务困境”也无法量化分析,只能做一般的理论分析。所以该文用复杂的方程式来量化研究该问题,其实是陷入形而上学的窠臼,有画蛇添足之嫌,实属败笔,是当前理论研究中学术八股风气的具体表现。

其他论文似乎就缺点多于优点。《滞后效应、多重均衡与反向软着陆:中国需求管理经验》,标题就就显得冗长臃肿,内容更是资料堆砌,语言诘屈聱牙,方法生搬硬套,格式学术八股,整体毫无新意,全篇就像中学生做一题多解的哲学原理作业一样。如:用哲学原理解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它既符合对立统一规律,又符合量变质变规律,还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该文对中国未来经济毫无指导意义,读这样的文章仅浪费时间而已。

《环境管理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一文,资料堆砌,全无新意,公式众多,看似专业,实为学术八股。

《破解经济增长方式悖论》无新意,泛泛而谈,且好多观点欠准确,经不起推敲。

《中国货币需求与资产替代:基于1994―2008年的实证研究》,该问题研究一下可以,但中国的银行以国有为主体,利率是政府控制的,只要凯恩斯主义不死,作者的研究就只有学术意义,却没有实践意义,对实践几乎没有帮助和影响的理论文章,不管论证有多精辟,也不过是空谈,况且该文也看不出来有什么过人之处。社会需要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的理论研究。

《中国能源效率波动:理论解释、数值模拟及政策含义》简单问题复杂化,一个三言两语说清楚的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问题,却歪歪扭扭数万言,纯属脱离实际的无病的学术八股。大家看看该史标题,就觉得又臭又长。

《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及其解释》简单问题复杂化,且没有研究出真正的教育收益率。中国存在严重的买卖文凭问题,非统招的非专门培养科班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大多都是在卖文凭,根本得不到育人的目的,特别是成人教育。好多人有文凭没水平,更有胜者拿着假文凭就业、提干、提薪。用人机会不平等:有文化、有能力、高水平的人无法就业或升迁,没文化、没能力、低水平的人轻易就业、升职。作者的研究岂非自欺欺人?

《中国农村收入差距与健康》如果是研究中国农村收入差距与医疗状况,那么说服力会增强,直接研究中国农村收入差距与健康就给人脱题的感觉。收入差距与健康的关系是很复杂的,高收入人群可能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摄入大量的食品防腐剂、添加剂,缺少劳动锻炼,酒色无度,吸毒等等原因而导致亚健康或染上疾病。医德缺失,医生为了赚钱会给人们小病大治,导致富人的抗药性更强,不仅如此,大量用药还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出现富裕人群的健康状况较差的问题。不富裕人群由于饮食的自给自足,绿色食品消费比重大,常年深居农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有害气体摄入少,从事体力劳动,身体倍棒,免疫能力强,健康状况良好。不富裕人群由于经济问题导致就医较少,小病不用药或少用药,靠身体自我调节,形成较强抗病能力。大病看不起,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作用,好多病人达不到有效治疗提前离开人世,反而使不富裕人群整体健康人口比重增高。既不知道穷人群体中病人所占比例,也不知道富人群体中的病人所占比例,怎么能够清楚收入差距与健康的关系。富人是在就医方面比穷人拥有优越条件,但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富人的亚健康问题更为突出。可以看出,该文其实在研究中国农村收入差距与医疗状况,并不是在直接研究中国农村收

入差距与健康。该文除了前一段和后一段还有点内容,中间部分纯粹学术八股,数据陈旧,难以令人信服。

《由模仿通向创新之路――技术进步路径与中国的低价工业化》病句连篇,表述不清,概念含糊,论证乏力,思路紊乱,推理无序,全无新意,三言两语说清楚的问题硬是拉了好长,是我拜读过的13篇论文中最差的文章,在正式出版的学术论文中很难找到如此差的文章。

《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材料堆砌,论证不严谨,结论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数字太陈旧,去年的粮食危机完全没有考虑。粮食安全是全人类的问题,岂是将中国分八个区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粮的地方将过剩的粮食加工成乙醇,那么,非产粮的地方和城市人口吃什么?三言两语说清楚的问题,却扯长数十倍。模型研究仅仅突出了形式,没什么实际作用。去年的粮食危机向世界警示,用粮食生产乙醇是危险的。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不就是吃饭吗?如果吃饭都存在问题,还要汽车干什么?研究这样的问题纯属荒唐,无聊、滞后和不识时务。在世界人民抗议粮食生产乙醇的时候,大谈粮食生产乙醇有利于提高粮食价格和燃料乙醇产业相对于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增加农民收入。“甚矣,汝之不惠”。可惜,如此文章竟然是部级优秀论文,真是斯文扫地,学者从此投笔也。

《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一-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从语言功底,论文结构看作者水平也不能算低,但所论问题的观点和实践脱节。中国企业成分的复杂性、法制化水平较低、腐败严重,各权力部门的吃拿卡要,公司管理层良莠不齐,大多人的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低下等诸多原因使我国的公司问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从而使夏教授的研究变得徒劳,论文仅是数字、材料和臆断而已。如,央企的垄断地位,可以实现垄断利润。怎么能说政府控制的企业其公司价值低呢?恰恰相反……字里行间看出来夏教授也是支持卖国企的主,好端端的中小国企在丧尽天良的教授、专家的蛊惑下几乎卖得一干二净,多少工人丧失了养家糊口的赖以生存的工作岗位。在繁荣的共和国里,廉价购买国企的老板和廉价出卖国企的政府官员花天酒地,包完二奶包三奶。可下岗工人。吃着市场上捡来的烂菜,有的妻离子散、有的被逼,他们无颜见人,有的举家自杀,罪孽!我为他们祈祷,我为他们诅咒。

此次论坛部分获奖论文是国家有关基金支持的项目,团队打造,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好的成果,白白浪费科研经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学术论文的标准同样是实践。目前,我国的经济理论研究整体停留在诠释政策和经济活动的层面上,很少有理论突破的文章和论著,较好的文章不过是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的牢骚满腹的批评性文章,能够指出一些问题,但应对措施不一定合理,就是这样的文章也多见于网络,很难见诸报刊,鉴此,我们草根经济学人要以匡扶世界为己任,时刻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军事脉搏,发出时代最强音,启迪大众心智,修正精英谬误,指点权者迷津。成立一个草根经济学人经济学会,建一个网站,办一份杂志、报纸,逐步发展,最终成立一个覆盖全国的各省市都有分院的草根理论学人的民间社会科学院,从而打破官方学术机构独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一个理论新天地,推动中国学术研究步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

国家财政供养的研究机构也必须深化改革,纳税人的钱不能这样白白浪费。我强烈建议无论是社科类还是自然科学类的研究机构都必须让研究人员上山下乡,深入厂矿、车间。闭门不能造车。两弹一星的研发者是怎么样工作的?现在的科研人员是怎样工作的?袁隆平是怎样深入田间地头的?其他科研人员是城里怎样享受的?别以为我们生活在了多么幸福的时代和国度,危机四伏啊!内有分裂势力,外有,四周屯兵百万,觊觎我们国土,虎视我们人民。南海问题、藏南问题、东海问题,还有历史上丢失的大面积国土都使我们无法入睡。别听精英们的忽悠,消费!消费!享受!享受!年薪制!年薪制!我们科技落后,工业落后,工艺落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推动中国学术研究步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是我们每个学子的责任。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黄利明,《2008年的中国股市:鼠胆”雄心步入慢牛》《经济观察报》,2008年02月17日

[2]岁寒三友,《大陆人看世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凤凰网,2006-1-25

[3]2009中国经济论坛组委会《青春之声――中国青年经济学人论文精选》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金融论坛论文范文第8篇

第12届非洲增长与机遇论坛于8月9日至13日在埃塞俄比

>> 2013海外并购前瞻 2013年经济政策前瞻 2010年法治前瞻 2012年耳机前瞻 2012—2013SLAMCBA前瞻 2013防务技术前瞻 前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前瞻 2013年22期 前瞻 2013年22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8月9日-13日 非洲增长与机遇论坛

第12届非洲增长与机遇论坛于8月9日至13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这是美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所进行的贸易与经济合作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贸易和技术带动的可持续转移”,部长级会议将探讨美国和非洲未来贸易和经济的合作。 8月15日 日本战败纪念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7月参议院选举中获胜稳固了其执政基础,外界认为,在8月15日日本战败日当天,安倍是否参拜靖国神社,将是他准备带领日本往何处走,尤其是如何解决与中韩等邻国关系的指标。据日本媒体报道,安倍或不会在当天参拜。 8月21日 底特律破产案听证会

8月2日,底特律申请破产第二场听证会就破产时间表征求各方意见,从10月23日起,开始进行底特律是否具备申请破产保护资格的庭审。各方对时间表存在分歧,底特律市政律师表示希望加速破产进程,在年底前递交债务重组计划。负责该案的法官可能会在8月21日再次召开听证会。 8月25日 穆兄会领导人受审

包括“穆斯林兄弟会”最高领导人·巴迪亚及其两名副手在内,被控煽动暴力的六名穆兄会领导人将从8月25日起接受审判。埃及在穆尔西上台执政的第一个周年纪念日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他下台,并提前举行选举。埃及军队于7月初介入将其罢黜,多名穆兄会成员被捕。 媒体视线 数字大亨买下《华盛顿邮报》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将以2.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华盛顿邮报》,结束这家报纸的家族控股时代。《华盛顿邮报》因在“水门事件”中的角色,曾在美国历史上写下重要一笔,但在网络新闻时代却发现难以维系昔日荣光。

【金融时报】

贝佐斯以个人身份向纸媒发起了第一次突袭。一名腰缠万贯的数字时代企业家的到来,将会撼动《华盛顿邮报》和整个报业。

“水门事件”期间执掌《华盛顿邮报》的家族掌门人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后人表示,出售的决定从情感上来说代价巨大。

贝佐斯说:“《华盛顿邮报》的价值取向不会改变。这份报纸依然要为读者负责,而不是为所有者的私人利益负责。”不过,他承认变化是必要的。 贝卢斯科尼被判有罪

意大利最高法院做出最终核准,贝卢斯科尼将因税务欺诈入狱,意大利最具戏剧性的政治人物由此遭遇沉重打击。不过法院同时也要求重新评估禁止他担任公职的决定,这个妥协也许可以暂时消除意大利左右翼联盟政府发生瞬间倾塌的隐忧。

【纽约时报】

最高上诉法院的裁决是和意大利司法体系纠缠20年的贝卢斯科尼第一次得到最终定罪。这些年来指控贝卢斯科尼的案件不是上诉后被判无罪,就是以超过诉讼时效告终。

金融论坛论文范文第9篇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4-0095-01

2009年6月14-16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在哈尔滨市成功举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程幼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全立、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尼古拉耶夫、日本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松本盛雄、韩国产业银行副行长李康雨、韩国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代表张学水、蒙古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巴特巴亚尔等中外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共二百多人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化、甲型H1N1流感蔓延、朝鲜半岛局热紧张的形势下召开的。但各国代表仍积极参会,不仅较预想的参会人数多出很多,而且在会议上代表们都表达了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探讨应对危机的措施的迫切愿望。与会人数比首届论坛还有所增加。论坛共收到来自七个国家的论文92篇。

大会分为全体会议和分组会议两个部分。在全体大会上,俄联邦委员会副主席尼古拉耶夫作了演讲,他是近几年出席论坛层次最高的外国政要。他在发言中建议中俄两国应开展国家及地方之间的议会交流,应在条件成熟时举办中俄议会论坛。与会代表在大会发言和分组讨论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观点、针对性的建议和可操作性的方案。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全立提出中国东北地区将成为中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最重要的区域增长极的观点,黑龙江省副省长程幼东提出黑龙江省提升扩大与东北亚合作的“五大战略举措”,古列维奇副州长提出俄罗斯犹太自治州要在中俄区域合作上突破界江“瓶颈”、力争走在前列的构想,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先生提出在东北亚地区构建“智慧网络”的建议,韩国辛亨根总领事提出韩国与黑龙江省在科技、环保、文化和农业领域的合作建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曲伟院长提出东北亚区域合作需在理念、资源、物流、贸易、旅游、金融合作上寻求突破,等等。这些建议对地方和中央政府制定东北亚区域发展战略、企业界确定投资意向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中俄分组会议上,中国社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南泉发言的题目是《中国东北与俄远东地区经贸合作战略因素分析》、黑龙江省社科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刘爽发言的题目是《互利双赢和谐共进》,两位专家探讨了加强中俄两国边境地区合作与发展的战略问题。应当从宏观层面对中俄合作关系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找准利益结合点。贸易结构应当根据形势变化进行调整。俄西伯利亚及远东发展战略应当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寻找对接的结合点。在贸易结算方面探讨新的贸易结算形式,规避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科尔茹巴耶夫作了《国际经济进程背景下俄中合作的现状与前景》的报告,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危机对俄中两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两国合作的措施,特别是能源领域的合作态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本次论坛期间,黑龙江社科院俄罗斯所科研人员与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所副所长苏斯洛夫、谢利维尔斯托夫进行了座谈。

本次论坛,还安排了《中国一东北亚国家年鉴》的首发仪式。会议期间,还隆重举行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共建协议签字仪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刘国忠同志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举行了向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M.E.尼古拉耶夫颁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证书仪式。这些重要活动大大提升了论坛的影响力,也为第20届哈洽会的成功召开增添了光彩。

金融论坛论文范文第10篇

邱弈博在致辞时表示,恒逸集团是化纤行业的龙头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PTA、聚酯纺丝、化纤加弹和从事金融投资、进出口业务经营、房地产开发的大型现代民营企业集团。为推动化纤行业技术进步和基础学术研究,促进中国化纤工业的创新升级,由恒逸出资,与中国化纤协会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经过三届的打造,已成为全球化纤界唯一的学术技术奖。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将持续支持行业的科技工作者,开展切实有效的学术研究活动,推动中国化纤工业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走好化纤强国之路。

尹耐冬在致辞中指出,化纤专业委员会在化纤协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工作下,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委员会之一。化纤专委会将行业的学术活动与行业的科技活动紧密结合,组织学术交流,评选优秀论文,举荐优秀人才,今年又承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化纤分支的编纂工作,特别是“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论文评奖活动是一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中国科协的高度肯定。

会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赵向东从学会专业委员会基础工作、深入开展“中国化纤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做好“十三五”规划、参与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研究与、推进化纤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产业链协调发展等方面总结了专委会一年来的工作。并对2016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通报。

随后,会议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2015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 优秀学术论文颁奖典礼。本届评委会此次将收集到的240篇论文分为综合管理类、基础研究类、应用技术类等三大类,共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1篇、优秀奖60篇。经过专家评审,论文“干法纺丝制备聚酰亚胺纤维及其结构与性能”荣获一等奖。本届论文评选还评选出了优秀组织奖。

“中国化纤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活动对进一步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学术水平,充分调动化纤行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我国化纤工业做大做强,实现科技、品牌、可持续及人才战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举办三年来,“超高分子量PPTA树脂及其高模量芳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干法纺丝制备聚酰亚胺纤维及其结构与性能”、“低成本碳纤维制备新技术――增塑熔融纺丝法制备PAN纤维及其结构性能研究”、“轶纶?聚酰亚胺纤维的性能及在滤料中的应用”、“聚乳酸生物质纤维的研发、产业化及发展建议”、“保暖发热聚酯纤维的开发”、“有机阻燃粘胶纤维产业化开发及应用研究”、“大型化纤企业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等几十项化纤前沿新技术、创新成果得到业内高度关注并在行业推广,以科技创新驱动化纤行业转型发展,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供了化纤行业科技实力的战略支撑,推动了化纤行业的科技进步。

浙江恒逸集团副总经理胡远华在宣读获奖名单时亦表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致力于提升化纤行业的基础理论水平,活跃行业的学术氛围。同时,恒逸集团受益于行业科技学术的进步,与行业共成长。

会议期间,还进行了获奖论文的学术交流,同时举办了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论坛,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论坛,功能性纤维开发与应用科技论坛。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论坛主题围绕国产碳纤维炭化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十三五”连续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规划、耐高温吸波碳化硅纤维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电纺纳米丝球结构聚醚砜的研制及其低阻过滤性能等进行深入探讨;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原料科技论坛主题围绕高含固纤维素新型溶剂和高粘度纺丝技术与设备,新型生物基抗菌纤维“爱其酷TM”“Algicop TM”及其应用,ASTM生物基含量检测标准及其应用,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合成、溶解及其纺丝新技术等展开深层探讨;功能性纤维开发与应用科技论坛分别对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保暖聚酯纤维、氨纶、丙纶等纤维功能性开发及其应用进行了学术交流。演讲嘉宾均来自化纤生产企业、石油化工企业和高等院校等一线科研人员和优秀论文作者。

本次会议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全体化纤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知识创新、科技和技术创新、系统工程创新、服务创新、品牌创新,充分发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的科技支撑作用,鼓励行业切实有效地开展学术研究,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在复兴化纤的强国之路上一步一步实现化纤的“中国梦”。

链接阅读:2016年化纤专业委员会需要做好的十大重点工作

1.配合协会做好“中国化纤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国化纤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纲要”及各子行业规划的编制工作。

2.配合协会做好“十三五”规划的启动,充分发挥工程学会优势,重点推动智能制造工程、新材料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公共平台建设的实施。做好重大项目技术储备,提供技术支撑。

3.重点推动高性能纤维、生物基纤维产业化及应用技术,开发功能性高附加值纤维,实现通用纤维多重改性产品的多元化、个性化等,形成高仿真高品质的功能复合产业化链。

4.配合协会做好产业升级调整工作,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调整中,走出去、引进来,做好产业转移布局。

5.继续做好行业运行分析工作,把脉市场行情趋势,分析发展趋势,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引导。

6.积极开展化纤行业学术交流,分子行业组织年会及学术论坛。

7.做好“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的推广、征集与评选工作。

8.继续做好学术期刊《中国化学纤维》与《高科技纤维与应用》的编辑出版工作。做好《中国大百科全书》化纤分支的编纂及组织工作。

9.结合“中国制造2025”、“互网联+智能制造”,做好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

上一篇:消费金融论文范文 下一篇:金融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