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控制范文

时间:2023-03-02 15:50:48

金融风险控制

金融风险控制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金融风险控制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经济作为整个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风险的特征及成因,并简要的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规避风险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在农村经济运行中,科学、合理的农村金融安排,一方面能减少农业生产者的借贷成本,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能够为其分散存在于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增进其农村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然而,近几年来,农村金融基于制度的、历史的以及自身的诸多因素的影响,金融风险加速积聚。本文就农村金融风险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农村金融风险及其特征

农村金融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农村地区因某个或某些农村金融机构或农村金融活动主体由于经营失败或违法经营等原因而导致其资金、财产、信誉等力一面损失所引起的支付危机和信用危机,进而影响当地农村其他金融机构的支付安全,以致发生农村金融挤兑事件,造成农村金融支付秩序混乱的可能性。

总体来看,农村金融风险具有以下特征:首先,从地域上来看,农村金融有以上三个层面的风险形式,且存在依次递进的关系。其次,从金融风险主体来看,农村金融领域可能存在金融风险的机构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等国有金融机构在农村中的分支机构,农村信用社以及其他民间金融组织等。第三,农村金融风险的高发部位是农村信用社和农村民间非法金融活动。

二、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

我们认为,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存在内生性缺陷。一般来说,农村金融机构正常运作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资金提供者不挤兑,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使用是有效的。但在我国农村,这两个条件极易遭到破坏。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的脆弱性源于其特有的业务活动,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功能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一般来说,只要存款基础稳定,农村金融机构便可在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应付日常提款的前提下,将其一定比例的资金投资于流动性不高但收益率较高的资产上。但如果一旦发生重大意外事件,使储户对农村金融机构失去信心时,就会出现挤兑现象,这时,农村金融机构便表现出相当的脆弱性。挤兑规模越大,所积聚的金融风险越大,金融脆弱性就越明显。

(二)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不合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及其他民间金融机构。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但却没有很好发挥作用。民间金融处于被管制的从属地位,运作极不规范,问题较多。农业银行从1996年开始走商业化道路后,不愿在经济条件薄弱的农村开展业务,不断收缩基层营业网点,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目前,农业贷款仅占农业银行贷款余额的10%。同时,农业银行贷款权也收缩,使大量农村储蓄流出农村。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正在虚置。据统计,目前农业新增贷款85%以上都来自农村信用社。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势单力薄的农村信用社难以单独支撑整个农村金融市场,无法满足“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目前,民间金融仍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

(三)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环境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我国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淡漠,信用文化薄弱,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贷款欺诈、恶意逃废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与保证人串通骗取金融机构贷款,严重破坏了农村金融的信用环境。同时,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普遍,对逃废债务人无强有力的威慑手段,导致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必然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

(四)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没有建立与农村金融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科学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难以及时发现、预警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缺乏存款的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险保障制度,一旦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恶化,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和支付危机,由于缺乏风险转移机制,将会加大金融风险,加剧农村金融的脆弱性。三、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其日常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到一定的风险损失,这也是其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成本。但是,风险损失不能无限累积,否则农村金融机构必然会走向破产倒闭。因此,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特别是要加强县级人民银行的监管显得十分必要。我们认为,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入手:

首先是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由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大部分来源于中央银行提供的再贷款,然后以信用贷款的力一式向粮棉油收购企业发放贷款,而各级粮食部门再以财政补贴资金偿还贷款利息,在这种特殊的银企关系下,必然导致一力一面粮棉油收购企业片面强调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资金需求全部由农业发展银行承担,信用意识淡薄;另一力一面,农业发展银行即使存在大量的高风险资产,但因为收息率能保持较高水平,容易淡化其风险意识。因此,农业发展银行应该按照国际惯例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创建一套新的适应农业经济和政策性银行发展的规章制度,建立新的信贷管理制度。农业发展银行必须要办成“真正的银行”。为此,要制定强有力的措施督促借贷单位专款专用,按时还本付息;对所有使用农业政策性贷款的借款主体,都要进行评估,确定其信用等级;在增加政策性信贷投入的同时,必须讲究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加强信贷资金的风险管理,严格审查贷款项目,确保各项政策和宏观目标的实现。

其次,在外部环境上,需要尽快出台相应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监督作用,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建立,如:《农村合作金融法》、《农业保险法》等,确保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民间金融等共同为农村经济提供服务,为农村金融机构免于不合理的行政干预提供法律保护,尽量减少对发展农村金融业务的限制,健全对农村金融企业的处罚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同时也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法律约束,避免农村金融机构出现偏离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问题,为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何春联,农村金融风险及其防范探讨[J],乡镇经济,2006,(5)

[2]曾立洁,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与金融审计[J],审计与理财,2006,(6)

[3]温涛,新时期我国农村金融风险控制的理论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5)

金融风险控制范文第2篇

2008年风云变化,经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中国的金融行业生存了下来,在全球的银行排名当中,中国工商银行目前又重新回到第一的位置上。从这里我们获得了很多经验,同时也使我们格外注意到一个重要的词汇“风险管理”。虽然2008年中国的金融业未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更多影响,但这并非由于我们的风险管理做得好,而主要是由于中国的金融行业“出去”得较晚,这反而变成为了优势。但在今后的发展中,风险管理对于银行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风险管理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采用主动策略永远比采用被动策略收益好。金融业追求风险和回报的平衡,除了经营风险外,最大的风险是运营风险,而不是财务风险。而从现代金融行业的运营风险来看,IT的风险是无法回避的。2009年尽管大环境不好,但是许多金融用户在IT投入上,尤其是在与风险管理相关的IT投入方面,表示将加大力度。然而,IT风险又分很多种类,系统如此复杂,怎样在众多的金融风险当中发现最大的风险,金融用户需加强风险管理投入。往哪里投、风险控制点在哪里、投入之后如何评价效果,也是一个挑战,这是金融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

此外,许多技术提供商在为用户规划一个风险控制体系时,都会向用户提供一系列的实施方法论,但事实上这些方法论也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现在很多金融行业的用户对它已经产生了置疑,因为这种方法论虽然被应用了许多年,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怎么样评价整个项目的ROI,系统实施后有很多地方需要修补、防范、强化,这些风险控制点能不能快速直接地找到?当然这些工作可以采用方法论来指导完成,例如审计就是一种方法,用户可以采用法规进行审计和比对,但是一个审计的项目可能需要持续一年或两年,而且从目前来看很多审计只是为审计而审计,对系统建设的指导意义并不大。因此,从整体角度看,所有这些都需要技术提供商从实际运用当中去提炼和总结。

另一个被金融用户普遍关注的问题是法规遵从,实际上法规遵从的一个很重要的思路是最佳实践,法规遵从并不是目的(当然像巴塞尔II的法规还是需要遵从的),例如像G99这些法规仅仅只能作为一个指导。法规遵从项目如何落地,是一个极为繁复的过程,而最为关键的是风险控制在理论上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很多差距,这些差距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精力和金钱的投入回报率怎样; 另一方面,现在大家都明白风险管理三分靠技术,七分靠流程和规章管理,而规章和流程建设与技术保障之间实际上是有差距的,怎样才能把规章和流程落实,让技术能够实施下去也是极为关键的。

赛门铁克公司作为全球信息保护的主流技术及策略提供商,在中国金融行业实施了众多较为成功的风险控制案例,赛门铁克中国区售前技术总监李刚认为,风险控制的要点包括: 终端和数据。终端是边界; 而数据是根本和目标。数据不能丢失,信息不能被误用,包括外泄、流失、被篡改。这些都是整个风险控制的最关键点。事实上,不需要做很繁杂的评估也能够确定这些点是需要加强的,但是这些点加强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与流程建设和规章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效果。现在整个金融服务业,包括保险、证券和银行都在考虑这样的问题。

金融风险控制范文第3篇

衍生金融工具是具有衍生特征的金融工具。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是期货、远期合约、互换和期权合约以及类似性质的金融工具,如利率上限与固定利率借款承诺等”。而我国一些学者认为,衍生金融工具是指价值派生于某些标的物的价格金融工具;其中,标的项目包括债券、商品、利率、汇率和某种指数等。也就是说,衍生金融工具就是在传统的金融工具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以风险存在为前提,并为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其交易有别于一般的金融现货交易,是以标准合约交易和保证金交易为基本特征的,其主要功能并不是交易,而是保值或投机。主要特征有六个:杠杆性,它能以极少的资金(合约保证金)控制较多的投资资金(出货或平仓时合约持有者应付的资金),来获取理财的收益;虚拟性,它在合约到期时可以履行也可以不履行;依存性,它依赖于传统的金融工具而存在,传统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最终会影响衍生金融工具;灵活性,它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衍生金融工具,以适应使用者的需求;表外交易,它通常不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定价比较复杂,因对其风险的度量非常困难。

近几年以来,衍生工具交易风波不断,1994年1月,德国MGRM集团在美国高息筹资,投资石油期货损失13亿美元,相当于集团一半资产;1994年12月,美国加州橘郡财务长雪铁龙以政府名义筹资,进行票据投资,最后亏损18亿美元,地方政府宣布破产;同年12月,美国最富庶的奥兰冶县由于从事金融衍生交易失败而亏损15亿美元,不得不宣布破产;1995年2月23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出现“327国债期货风波”,直接导致了国债期货市场在我国的暂停。

尽管出现上述情况,但衍生金融工具仍获得了巨大发展,美国《幸福》杂志在1995年载文声称,国际金融市场上当时已知的金融衍生工具已有1200多种,未清偿名义本金额超过20万亿美元。不仅如此,衍生工具的品种也正在创新中,目前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几乎能根据客户的任何特殊要求“量身订造”任何品种的衍生工具并为之创造市场,所以今后衍生工具的品种还将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关于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制度现状

我国十分注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意识。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我国不断各项规章制度:国务院1998年8月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中规定:“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1999年6月,以国务院令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期货交易。”第四十八条规定:“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期货交易总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量总量相适应。”2001年10月,证监会的《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第二条规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能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我国自2004年3月起施行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实施的范围为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法人,以及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行。目前,我国证监会共计批准中石油、中石化、中航油等27家企业可以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公司经营的成功为其赢来了声誉,2002年公司被新交所评为“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奖,并且是唯一入选的中资公司。

中航油通过国际石油贸易、石油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其净资产已经从1997年16.8万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35亿美元,增幅高达800倍。但2004年11月,中航油因误判油价走势,在石油期货投机上亏损5.5亿美元。这一事件被认为是著名的“巴林银行悲剧”的翻版:十年前,在新加坡期货市场上,欧洲老牌的巴林银行因雇员违规投机操作,令公司损失13亿美元并导致被一家荷兰银行收购。曾经在7年间实现资产增值800倍的海外国企中航油,缘何短短几个月内就在期货投机市场上背负5.5亿美元的巨债?

2003年底,由于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即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权。每次挪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该风险在油价上升时呈指数级数的扩大,直至公司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断高涨的保证金,最终导致了破产的财务困境。应该说中航油能够在7年间实现净资产增幅800倍,到巨亏5.5亿美元,都是缘于“创新”及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诞生本来是为了规避风险的保值作用,但中航油却是毁于过度的投机。

企业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策略

以上一系列事件说明,必须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风险加以必要的控制,不能任其作为表外业务游离于会计报表之外。如果对该项风险极大的投机行为予以适当的披露,有适当的机制予以约束,提醒管理层和所有者的高度关注,就不会发生等事态无法收拾以后的巴林银行残局和中航油的艰难重组。对企业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风险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禁止过度投机,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杜绝“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建立严格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授权和核准制度。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应由高级管理部门、董事会或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授权核准,并进行合法、合规性检查;衍生金融工具的授权、执行和记录必须严格分工。如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负责人授权批准,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其他人员负责接收来自交易对方对交易的确认凭证;对交易伙伴的信誉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控制交易伙伴的信用风险;建立健全的衍生金融工具保管制度和定期盘点核对制度;建立投机项目的投资限额制度,规定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最高限额,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内;严格限定衍生金融工具的适用范围,除为了规避实际外贸业务中的不确定风险以外,禁止从事以投机为手段的投资行为。

加大对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准。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种类众多,业务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分析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风险,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避免巴林银行事件中因业务人员越权违规操作所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另外,必须使用信得过的交易人员,做到核心机密内部人掌握。中航油参与此次交易、掌握交易核心机密的交易员,均是外籍人,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像这种核心机密被外籍人士掌握和运作,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也是很少出现的。在美国的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公司,掌握最核心机密的关键位置交易员,一般都是美国人。

实施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外部监管,将作为“表外业务”纳入到表内披露。中航油从事场外交易历时一年多,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出事时的5200万桶,一直未向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报告,中国航油集团公司也没有发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金融市场的逐步国际化,衍生金融工具也必将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因而,我国必须完善法规制度,使企业在投资或投机衍生金融产品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能够对高风险的投机业务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以避免类似中航油事件的再次发生。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以中航油事件为例探讨了中航油集团破产原因,并以此为基础阐明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与风险特征。最后针对当前衍生金融工具投资制度的存在缺陷,提出对投资风险合理控制的建议。

金融风险控制范文第4篇

互联网金融风险现状

0引言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近些年有了很大进步,在各种形式的金融模式应用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对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发展就有着很大阻碍。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研究,就能为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以及发展现状分析

1.1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征体现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征,其中在互联网金融的效率高特征上表现的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支持,对金融产品的计算效率就能有效提高,方便金融信息的查询以及搜索。这就使得互联网金融的高效率的特征比较突出的展现。

再者,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低特征也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通过虚拟网络实现的,能够通过互联网就对方的信息全面性的了解,对各利益间的需求也能得到有效满足从而就能在交易的定价方面有效的制定,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进行交易,能够节省大量大时间以及资金,在交易的整体成本上能大大的降低。

另外,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特征也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性特征,主要是由于网络是开放性的,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的攻击造成信息丢失和损坏。在受到操作方面的失误也会存在着相应风险问题。还有就是在相关的法律上没有针对性完善化的制定,这就会影响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发展,在金融风险的防范上没有法律保障。

1.2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逐步发展中,在势头上有着加强。银行业务中的支付业务规模在逐步的扩大化,对余额宝等理财业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互联网货币的雏形在当前已经逐步的形成。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金融领域的发展,在业务产品方面有着种类的多样化,网络市场和实体经济市场的结合发展趋势愈来愈明显化,在互联网的货币雏形也已经形成。互联网货币作为重要的支付内容,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有着很大促进作用。在网络银行的业务发展方面,也逐渐的对传统银行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对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着显著成效。

通过互联网金融自身的优势利用,在网络平台基础上和传统金融业务紧密结合,这就能有效形成全新的发展模式,对金融机构的战略发展模式的调整有着促进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理念方面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在当前各银行的门户网站业务已经逐步开展,在网络银行的业务量方面也有着很大增多,这对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就能形成积极促进作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的当前信用稀缺空白也进行了有效填补。

2互联网金融风险以及风险控制策略探究

2.1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类型比较多,其中在技术风险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进行的应用,在互联网金融经营中,由于受到技术层面的因素影响,就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在这些技术的应用时,能对金融业务的有序进行有着促进作用,但是技术应用过程中,也会出现技术问题从而对互联网金融的运作产生很大影响。具体来说,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技术性风险,主要就是在系统性的安全风险上以及技术选择风险和技术支持风险几个重要层面。从技术选择风险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技术在设计中存在着不足,就比较容易出现信息传输效率低以及技术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法律风险类型也是比较突出的。在法律风险方面,主要就是由于没有结合实际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等,这就造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问题不能收到法律的保障。在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层面相对比较滞后,在风险的法律监管方面没有得到加强,这就造成了一些不法人员钻法律的空子,对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很大阻碍。

再者,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市场选择风险也是比较突出的。市场选择风险是和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信息没有对称下出现的柠檬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就会使得市场选择欺骗性,对用户的资金就会丢失。这样在风险问题上就表现的比较突出。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中操作风险也是比较突出的。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安全在操作过程中就要能规范化实施。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在实际的操作中没有按照规定操作,这就造成了互联网金融操作风险的发生,对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就不能有效保障,从而带来风险。

2.2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策略探究

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就要能注重相应策略的科学实施,笔者结合实际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究,在这些策略的科学实施下,就能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发展。

第一,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层面的保障。要想互联网金融风险有效控制和降低发生率,在法律层面进行完善就比较关键。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法律加以完善实施,将其纳入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原则要严格遵循。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特征,针对性的加强监管,按照综合监管的原则,将功能性监管的作用充分发挥,对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服务平台综合性监管,这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就有着促进作用。还要注重联合监管原则的遵循,构建完善的监管机构,以及在监管的制度方面能完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防治。

第二,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就要注重互联网金融的准入以及退出的监管强化。要能针对性的对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机构,在资产以及规模和网络安全的要求上进行提高。注重财务的良好运营以及服务模式的优化实施。在对违反准入资格的要求的,就要加大惩处的力度,对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标准统一性以及公平性能充分重视。在对模式监管以及功能监管的作用上也要充分发挥,将功能性的监管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式,对不同经营模式科学化应用,避免出现互联网金融监管盲区出现。

第三,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安全体系完善建立。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有效防范,就要能充分注重安全体系的优化。要充分重视对当前的互联网金融运行环境进行优化,将计算机系统的防火墙技术科学实施,对密钥的安全防护技术要积极有效的应用,将计算机的安全性得以保障。从技术手段上有效实施,保障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运行中的安全性,避免受到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在数据管理工作方面也要能加强,按照技术标准规范来进行选择网络金融技术加以科学化的应用,对互联网金融技术的风险要能积极有效的降低。

第四,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要能充分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建立。对征信手段的应用要注重创新,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信息能全面采集,将覆盖面能够全面真实系统化的呈现。对互联网平台的实时运营数据以及个人信用卡的使用等信息,都要能归入到数据库管理,在信息库的信息共享目标加以实现。这样就能有助于对个人的以及企业的信用进行综合性评价,这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降低就能起到保障作用。还要注重线上线下的方法应用,对客户的身份验证以及信用进行评估,对客户的信用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化制定,这些都能有助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

第五,注重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对潜在的风险隐患加强防范。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要注重职业道德的遵守,相关企业要注重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使其能在技术水平上以及理论水平上和职业道德等层面获得综合性的提高。在行业自律组织的建立方面也要加强,对一些违反互联网金融准则的要能加强惩处,在行业保护以及行业的协助方面发挥自身的作用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当前比较迅速,保障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措施的科学化实施,对风险控制效率的提高就能起到保障作用。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工作就要能从多方面充分重视,在技术手段的应用上以及理论层面的完善化都要注重。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有助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覃一鸣,裘丽娅.网络银行业竞争态势与电商系网络银行竞争战略分析[J].对外经贸,2015(08).

[2]郑蕊,程晗.互联网金融和小微企业互利共存[J].经贸实践,2015(08).

[3]庞菲菲.中美P2P发展对比与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8).

[4]张飞娟.互联网金融监管探究[J].时代金融,2015(23).

[5]王月玲.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资金风险及防范[J].时代金融,2015(23).

[6]张向春.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15(23).

金融风险控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DOI]10.13939/ki.zgsc.2016.02.042

供应链金融一般是以中小企业为市场主要导向,能够为供应链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位于链条上的核心企业的资信等条件信息,从而弥补其融资缺陷,有效降低整体融资成本,实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的目的。制造商、供应商、银行以及营销商等都会因供应链金融的良好发展而实现更多的盈利。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银行并没有真正了解供应链金融,尤其没有正确认识到其潜在的金融风险,而仅仅是看到其带来的利益,这对于自身的发展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大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成为各大银行关注的焦点。

1供应链金融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1.1供应链金融的基本内涵

基于贸易融资的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与其具有相似之处。所谓供应链金融,指的是基于真实发生的贸易,以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为开端,针对供应链上的资金流,银行利用各种管理和控制手段来进行合理调配,并对监管、筛选和共享物流信息,从而将融资服务提供给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核心企业的金融模式。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合理配置其产品的走向就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而供应链金融就是为了实现供应链条上下游相关企业以及核心企业的效率,银行针对供应链条上下游相关企业以及核心企业,来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运作过程。

1.2供应链金融的作用

第一,供应链金融体系能够改变供应链条上下游相关企业以及核心企业的资金失衡问题,从而帮助各方企业有效分析并整理其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解决各方一直以来面临的融资难问题;第二,根据供应链上的应收、应付账款以及现金和存货情况,银行可以将其进行整合并加入银行信用,进而增强企业的商业信用,帮助供应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加强协作,最终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并实现其稳定发展;第三,银行为供应链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从而能够构建真正高效的供应链网络,使得所有企业各取所需,增强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能力。

2供应链金融风险分析

2.1基于存货融资的风险分析

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存货所有权,而且在企业整个资产中,存货占有很大份额。那么如果存在闲置的存货,就会影响到企业整个资产的使用情况。当前存货融资方式被我国很多企业所采用,银行会根据企业抵押的货物量来进行放贷额的考虑。因此,如果银行得到虚假提单的话,整个供应链上就会出现一种提单风险。而这种模式下风险是由存货引起的,金融风险会受到存货价格、数量以及质量的影响。

2.2基于应收账款融资的风险分析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产品转为现金的时间被应收账款所拉长,从而使得资金周转速度减慢。但是同时,企业经营成本也增加了,这样一来也就相应增加了账款的风险。另外,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应收账款融资的质押融资业务也就有了很大风险。这种融资方式的风险成因主要是应收账款质量恶化、金额降低,以及借款人的欺诈行为。

2.3基于预付账款融资的风险分析

由于供应链金融在运作过程中会出现存货不足、供不应求以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因此对于预付账款,我国很多企业都将资金集中于此。此外,基于预付账款融资模式的企业产品还要对其退款政策、货源充足情况、运输在途风险以及发货时间准确和及时情况进行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当由生产商将商品交付给购买者时,商品的价格很可能会和预期价格不一致,从而带来一定的价格风险;当银行授信其预付账款贸易时,虽然双方签订了授信合同,但是当时并没有产生真正的贸易行为,从而存有较大的贸易风险。再加上,当银行发放贷款之后,上游企业因各种原因,如信息交流不畅等并没有及时发货或出现发货错误的情况,这些都会给整个供应链金融带来一定风险。

3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3.1建立健全供应链金融控制体系

3.1.1银行贷前风险防范

在进行放贷之前,银行认真评估其授信企业的风险,综合衡量和考虑其风险成因和风险系数,这是最初和最有效的风险防范环节。因此银行应当综合考虑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息传递风险、企业文化差异的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因素,从而努力提高从源头实现自我控制以及识别风险的能力,为供应链提供一个较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另外,还要培养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的意识,不断完善自我控制机制,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3.1.2做好贷中实时风险监控

加强贷中风险监控,在供应链金融授信风险防范过程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环节。一般情况下,信贷业务产生之后,银行就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客户的具体情况。而当贷款放出之后,银行就没有了直接控制资金的权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整个供应链企业金融运行过程中,银行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且银行在贷后进行持续监督管理的活动也因信息不对称以及其地位的变化出现一定的难度。如果根据信贷业务运行周期来划分时限,那么信贷决策时间就会缩短,相应就会延长业务发生到账款收回的时间。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加大对风险信号的发现和处理能力,就能够有效保障信贷资金安全,有效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

3.1.3建立健全贷后风险预警机制

为了尽早、及时发现并确定风险来源、范围、程度以及风险趋势,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针对特定的经济主体来做延续性、系统化的监测,从而能够提出预防和处理风险的方法体系,这就是所谓的风险预警机制。这种预警机制对于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具有很大的作用,其不仅能够提高风险搜索准确性和系统性,而且能够帮助银行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另外其风险分析技术也能够随之不断提高和完善。由于在供应链的金融运作过程中,风险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供应链的上下游相关企业如果存在金融风险,那么就会影响链条上的核心企业。因此根据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这种特点,银行必须加大对风险预警工作的重视力度,建立健全贷后风险预警机制,防止风险的发生和扩散。

3.2不断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3.2.1对供应链内控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改进

供应链融资在内部控制原则上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对企业的管理评价以及资产信用审核方面。如果仅仅通过简单分离这些审核过程,其并不能实现对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金融风险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所以针对这一情况,供应链要想降低这一方面的风险,必须设立一个特定的,且经过授权的部门,专门针对授信资产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实施双重核查管理。另外,要建立一个定期的审核制度,专门针对一些循环贷款产品进行监督和管理。

3.2.2对风险转移技术进行合理应用

风险转移技术包括外包操作环节风险转移和风险保险两种类型。国外供应链方面的操作风险很大部分都是采用保险形式来进行风险转移,但是在我国国内对于这种风险转移方式还没有推广。因此,在供应链物流管理环节上,应当加大对类似风险转移渠道的构建,保险公司同时要支持推出相关业务。另外,银行还可以通过与第三方物流进行有效合作,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成本。

3.2.3促进供应链信息中心的建立

对于供应链的操作流程来说,建立信息中心能够将其全部集中到中心系统中去,而根据相关要求,信息中心的业务操作人员要收集并汇总企业的相关信息,另外还要监督和管理企业的相关信息。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促进供应链操作过程 的系统化、信息化和制度化,而且还增加了操作流程的透明性,从而使得供应链金融运转对于操作人员个人能力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供应链信息中心的建立对于错误纠正能力以及风险预警能力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从而降低了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风险。

3.2.4不断改进供应链的业务流程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银行应当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成因并对症下药。为了使银行能够更好地适应供应链业务发展的需求,可以对金融产品、服务的监督和管理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和革新,有效降低业务流程上的风险。

3.3加大对供应链现金流的控制力度

3.3.1对金融产品进行科学选取

从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特点以及现金的走向和回收等来看,如果能够有效控制供应链现金流循环过程,就能够实现对其金融风险的防范。例如,可以通过制定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或者对付款人、付款账号进行指定的办法来加大对风险的防范力度。另外,作为限制性条款,这些控制方式都可以在审批意见中进行明确,从而加大对整个业务流程的有效监督。

3.3.2对供应链业务流程进行严格规范

对于现金回流的有效保障,可以通过在协议签署相关约定以及在合同中签订相关条款来进行控制;另外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对于出示的相关合同、发票以及证明等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核查;还可以给企业设定保证金账户,从而最大力度的管理和监督现金流。

3.3.3加大对供应链财务报表的关注力度

供应链现金流向可以通过连续性的财务报表体现出来,因此贸易链条上的每一个参与者,其资金以及资产负债情况都能够通过相应的财务报表体现出来。这样一来,如果加大对企业应收、应付账款以及销售情况、存货情况和资金流动情况的监控和管理,也就能够实现对现金流的控制和监督,从而有效防范现金流方面的风险。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发展模式逐渐由内部纵向一体化转变为供应链上下游深度合作来发展,不断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供应链金融也就由此产生。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服务产品,供应链金融逐渐发展成为金融机构中的一个新领域,且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但是在供应链金融运作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如果不注意对其严加防范和控制,就会给整个供应链条上的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大对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参考文献:

[1]白瑞.中小企业融资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控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2]朱广印.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控制[J].物流技术,2014(7).

[3]文慧,邓爱民,李红,等.供应链金融风险及其可视化控制[J].物流技术,2015(4).

金融风险控制范文第6篇

从我国以下金融风险的表现中就可以看出,有许多问题与财政有关。

1.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例过高

我国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逾期、呆滞和呆账贷款之和)的比例较高,这是我国金融风险的首要特征。

2.金融机构资本金严重不足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四大商业银行)1998年末的资本充足率大约是4%—6%,远达不到8%的国际标准,信托投资公司、城乡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更低。一些金融机构更是资本金不实,如借款注资、虚假增资、股东贷款返还资本、虚假股东等等。

3.金融信息失真

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财务会计、统计数据失真,金融机构的账外账和虚假报表较多,信息透明度不够等现象,这是很大的风险隐患。

4.部分金融机构挂账甚至亏损

这当中以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为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帐面盈利水平也在下降,假如把呆账全部冲掉,利润就更少了。实际上,部分金融机构的亏损已经吃掉了相当部分的存款,这很危险的。

5.部分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

从法人机构看,主要是部分地区的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另外,一些金融机构的汇款不能按时支付,压票、压单严重。

6.隐蔽外债数量大

从外债统计上看,我国的外债数量、期限结构、偿债率等指标都不错。但有相当部分外债没有进入统计,例如,有些投资名义上是外商直接投资,但实际中,地方政府或部门(项目单位)却许诺每年给予固定收益率并在若干年后还本金。此外还有未经批准的信托投资公司国外借款、非居民在境内的人民币存款和有价证券、以对外贸易支付名义的境外融资等。

7.某些债券不能按期兑付

1995年以前发行的地方企业债券在这两年已经逐步进入偿还期,在一些城市出现了企业无力兑付债券的情况。另外,某些国债代保管单不能兑付,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的证券营业部,以及一些财政部门办的国债服务部。这些机构利用国债代保管单的形式吸收了个人存款,但资金并没有购买国债,而是用于贷款、炒房地产和股票,结果导致到期兑付不了。

8.一些地方的证券交易中心在柜台交易股权类凭证,引起混乱

这些所谓的“场外”股票交易在上市公司、市场监管、资金清算、证券托管等方面都不规范,轻易引起内幕交易和价格操纵。

9.其他问题与风险

这包括:第一,农村合作基金会问题严重。目前正在清理整顿之中,局部地区已出现支付危机。第二,非金融企事业单位乱集资、乱发各种债务凭证和乱办金融业务,引起兑付风险。第三,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挪用股民保证金从事股票自营和房地产投资引起支付风险。第四,大量金融诈骗犯罪以及账外账等金融机构内部违法行为引起的风险。第五,政策性银行的亏损和不良贷款较多。例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中,粮食企业挂账;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可能没有充足还款能力。

二、防范金融风险的财政性措施

近两年以来,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其中财政性措施引人注目,主要有:(1)1998年上半年以来,商业银行和其持股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脱钩,其股权采取无偿划拨的方式。(2)1998年开始在广东实行新的贷款资产分类方法,由原来的“一逾两呆”改为五项分类法,对不良贷款资产的定义由期限原则改为偿还性原则。这一方式于1999年下半年在全国推广,这对未来中心财政收入是有影响的。(3)1998年3月,财政部发行特种国债2700亿元,用来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4)1997年开始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冲销。1997年冲销了300亿元,1998年冲销了400亿元。与此同时改革了提取和冲销银行呆账预备金的方法。(5)1998年开始,将商业银行应收未收利息的计收年限,由原来的两年改为一年。这意味着,贷款逾期一年以后,其应收未收利息不计入商业银行营业税税基。(6)对农业发展银行逾期贷款的利息,由地方政府财政从1998年起在10年内偿还。(7)财政部已经禁止发行任何形式的国债代保管单,并开始清理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

目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财政措施还有:金融机构的营业税税率8%可否降低,贷款应收未收利息的核算年限可否进一步减少为6个月,以贷款余额1%计算的呆账预备金制度可否改进,如依据五项贷款资产分类法建立非凡预备金,提高呆账预备金比例,再增加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或采取其他增资办法。

三、金融机构重组方面的财政性措施

有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方面的金融监管,是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中最难的问题,而难点就在于偿付资金的来源。这几年我国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方面的案例有:中银信托整顿(1995年,先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停业整顿,1年后由广东发展银行收购其债务和分支机构),中农信公司关闭(1997年1月关闭,由中国建设银行托管其债权债务和分支机构),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合并(1996年,合并新设),光大国际信托公司转让(1996年,债权转股权),永安保险公司重组(1996年,人民银行托管、重组,增资扩股),海口的33家城市信用社被收购(1997年,关闭并由海南发展银行收购并承付债务),中创信托投资公司关闭(1998年1月关闭,人民银行托管,正在清算中),海南发展银行关闭(1998年1月关闭,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正在清算中),君安证券公司合并(1998年内部整顿和合并,与国泰证券公司合并),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1998年10月关闭,1999年1月进入破产程序),中国投资银行收购(1999年2月由国家开发银行收购,1999年3月其分支机构由光大银行收购)。其他的还有,广西北海的城市信用社关闭、广东恩平县的农村信用社重组等等。

从各国的实际情况看,金融机构和银行的重组都需要财政予以支持。典型有:80年代末,美国国会拨款1300亿美元给重组信托公司(RTC),解决了800多家储蓄贷款机构在破产关闭后的债务偿还问题;日本政府计划在近3年出资3200亿美元解决银行业的重组,主要用于冲销坏账,注资有问题商业银行和扩大存款保险;1997年以来,韩国、印尼、泰国在解决银行破产、冲销坏账方面也动用了大量预算资金。从过去几年看,我国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或重组方面采取的财政性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注资(再资本化)

1998年3月,中国财政部发行了2700亿非凡国债,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这一次30年期的国债也是由这四家商业银行购买的。因为当时存款预备金率由13%降到8%,商业银行正好用这笔资金购买国债。地方政府在地方性信托投资公司、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的增资扩股中也注入一部分资本金,以缓解支付困难,但数量非常小。

2.债权转股权

1996年10月,中国光大信托投资公司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而其中最大的债权人是一家国有石油公司和两家国有商业银行。于是,中心银行就决定把这些债权转为股权,约50亿元人民币,从而避免了这家信托公司的倒闭。实际上,信托投资公司在未来3年也不会有收益,这种做法使债权人蒙受了损失。因为这两家商业银行和石油公司都是中心财政独资的,这一损失也是中心财政的损失。

3.中心银行贷款损失

在处理金融机构关闭、破产,或者为了化解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中,中心银行往往要损失部分过去的老贷款或增加新贷款支持。这是我国处理金融机构重组的一个特点,因为要财政(非凡是地方财政)出钱十分困难,要中心银行出钱相对轻易,但实际上这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中心银行借款的损失实际上属于中心财政资助(下面还要分析)。

4.地方财政的支持

地方财政的支持形式多样,主要有:(1)在地方金融机构破产后出钱偿付自然人的存款债务,例如广东省政府支付了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境内自然人存款。(2)动员地方国有企业注资有问题的金融机构,缓解支付危机。(3)对本地存在支付危机的金融机构予以税收减免。(4)在农村基金会整理关闭后,由于没有足够资金偿付存款,乡政府同意延期支付,并同意存款者可以存单做抵押来上交款项。(5)某地方金融机构关闭后,为了保证资金偿付个人存款,地方政府不得不牺牲本地的单位存款,甚至财政性存款,有时还以其他优惠条件让本地企业收购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6)地方财政偿还本地信托投资公司的部分外债。

5.中心财政的暗补

例如,某国有商业银行在接受被关闭信托投资公司的资产债务后,减免该银行一定期限内应交的中心银行贷款利息,这实际上接受财政补贴;或者,某国有商业银行偿付了被关闭信托投资公司的外债后,该银行上交的利润减少了。

6.中心财政直接偿付

中心财政偿付被关闭金融机构的外债,这些外债多为应付国际金融机构的债务。

四、资产治理公司的财政问题

目前,国务院已经决定成立四家资产治理公司,专门处置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而且第一家信达资产治理公司已经于1999年4月成立。这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但要害的问题仍然是财政问题,而且这次完全是中心财政问题。无论资产治理公司(下称AMC)以何种方式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AMC最后会有一块损失。这一损失谁来补?怎么补?会对我国未来的财政产生多大影响?这些都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把可能的各种方式列举如下。

1.AMC发行金融债券,财政部担保该债券,国有商业银行购买此类债券

假设该债券期限很长,AMC可能10年内不用兑付该债券,其利息(市场利率)由AMC支付不会有问题,因为每年不良资产处置中有收益,但10年后的兑付压力(实际是财政部的压力)很大。

2.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特种债券

债券筹集的资金用于AMC收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其结果与是第一种方式相同,但利息由财政部支付,增加了每年的预算负担。

3.采取铸币税方式

假设上述债券期限非凡长(例如30—50年),发行后第二年,国有商业银行就可以把此类债券卖给中心银行(公开市场交易品种)。再假设中心银行每年增加持有此类债券1000亿元,并因此吐出等量基础货币。7—10年内这些债券会全部(或绝大部分)作为中心银行的资产。AMC或财政部每年要支付利息,7—10年以后也主要是付给中心银行,压力不大。这种方式的实质是:以铸币税(货币发行收入)来支付处置不良资产的损失,其代价是未来几年可能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一般认为,目前我国处于负通货膨胀率时期,以这种方式处置的余地较大。而且可以根据未来几年的物价变化,计算出每年中心银行可卖入的债券数量,也就是铸币税可以用来冲销不良贷款资产的数量。

4.国有商业银行把不良贷款资产(按面值)划给AMC的同时,在负债方也把欠中心银行的贷款(存量)划给AMC.

两者的数量不可能相同,因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持有的中心银行贷款余额小于不良贷款,但因此可以减少AMC或财政部的债券发行量。这种方式可以部分减少财政负担和通货膨胀压力,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双方减少上千亿元。假如AMC处置不良贷款后的损失由冲销中心银行贷款弥补,则有通货紧缩效应。因此,这种方式只能是辅的措施。

5.中心银行直接贷款

AMC成立后,可以直接从中心银行获得贷款,其财政效应与以上第三种方式相同。

6.共同分担方式

国有商业银行把不良贷款交给AMC托管处置,其损失由商业银行和AMC根据一定比例负担,或者财政部予以定额补贴,使AMC有最佳处置不良贷款的激励机制。但这种方式不能使不良贷款离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达不到区分“好银行”和“坏银行”的目的。而且也很难设计出有效的激励机制。

7.折价出售方式

国有商业银行直接以一定折扣把不良贷款资产批发给AMC,其差额损失由财政部发行非凡债券予以冲销,这类债券也就是卖给商业银行的债券,然后中心银行可以视宏观经济情况购买这类债券。另一方面,AMC以收购的贷款资产发行抵押债券以支付收购款,财政部可担保也可不担保,因为这部分已经打折的贷款资产收回可能性要大一点。这种方式的财政总量负担是一样的,但对AMC的激励机制不一样,可以防止后期财政补贴越来越大。

这次以成立资产治理公司的模式来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从财政负担角度分析,有三种情况必须非凡注重:一是要防止AMC在处置不良贷款资产过程中与负债企业串谋套取财政补贴(或中心银行贷款)。在不良贷款回收率低、AMC运行成本高的情况下,每年补亏损会越来越大,成了“无底洞”,变成了另一类“农业发展银行”,导致财政每年负担很大。二是防止国有商业银行一边把不良贷款存量划给AMC处置,另一边又不断产生大量新的不良贷款,使AMC的事情永远干不完(这次规定AMC生存期10年)。因此,成立AMC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要害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体制。三是要防止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有些企业一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可以由AMC接受处置,财政部还出资补贴,就更加赖账不还贷款,贷款债务约束由此更加弱化。现在,一些部门已经提出“减债增资”的说法,把银行贷款转为国有股权。这就可能出现严重的“道德风险”。中心财政出资补贴(或冲销)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的破产(或支付危机)具有“外部性”,会对社会公众(不仅是上亿的存款者)产生极大危害。而国有企业借贷款不还,必须要以破产清算为代价,不然就没有市场经济的规则了,其道德风险的蔓延将危害无穷。五、加强财政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

金融风险控制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金融风险;分类;控制措施

1我国金融风险的分类

1.1人为操作风险

金融产品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金融投资管理者对于金融产品的经营管理及投资决策不当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出现操作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金融投资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较差,为金融投资带来较大的风险威胁。其次,由于投资者或是投资管理团队的整体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是造成金融产品投资风险的重要诱因。

1.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市场上的汇率或是估价的变动所导致的金融投资者的本金或是收益受到影响的潜在风险因素。造成金融投资出现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是波动变化的,如果金融投资者对于市场分析能力不强,则会导致金融投资遭受市场风险。根据市场风险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系统性风险及非系统性风险两种情况。

1.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于金融投资者在金融市场投资活动中,将大量的资金集中投资于某些金融工具,而投资的金融产品在短期内由于难以变现,导致金融投资者出现资金使用紧张的问题。如果金融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不大,而且金融投资者对此金融产品的投资规模不大时,并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

1.4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其实质就是违约风险,由于金融投资交易的双方未能按合同规定履行各自义务,造成金融投资产品出现风险。随着金融投资产品的准入门槛也不断降低,各种债券及货币基金等金融产品已经成为当前金融投资的重要内容,如金融产品的发行主体出现破产或是亏损等,会直接导致公司债券及股票价格的下跌,导致金融产品出现信用风险。

2金融投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2.1加强风险分类控制

由于金融市场上在种类和性质方面有很大差异,因而每个商品所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这些风险的种类多种多样,即使面对同一种风险,这些差别很大的商品也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因此,如果想要把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将要面对的金融投资风险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必须进行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分类。对于投资风险分类控制,具体的做法是预测评估金融投资的不同商品可能遇到的各个风险,对于不同的金融商品的不同金融投资风险做出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事实上,由于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投资者的不谨慎,很多投资者在没有深入研究投资将要面临的风险和问题的基础上就对某个单一的金融商品进行大量投资。这种错误的行为在增加投资者所投资商品投资风险的同时,还增加了投资者受损的几率。选择多种不同的金融商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投资组合之后再进行投资,才是值得推荐的做法。由此可见,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要从不同的方面着手对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对于自身的金融投资商品风险进行合理评估,并且分散自己的资金,采取多样化的投资组合策略,建立能使金融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的投资组合,在投资的过程中获得最大收益。

2.2完善金融投资主体相关的制度、机制

防范金融投资的操作风险,必须完善金融投资主体的管理结构,并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机构的作用,在组织结构上避免金融产品操作风险的发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避免金融投资主体操作风险发生的重要措施。对于重要的金融投资决策活动进行完善的记录与动态的监督检查,建立金融投资风险控制管理预案,确保风险控制的实时开展。控制金融投资操作风险,应在金融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促使金融投资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并借助于问责制度,对于操作管理出现问题的金融投资管理人员追究管理责任。为了提高对于金融投资风险的防范规避能力,应在金融机构主体内部完善信息交流机制,通过集思广益来提高对于金融投资风险的防范控制能力。

2.3加强风险评估

金融投资过程中,金融风险的评估是投资者作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使投资者了解并合理控制和应对外界一些不利于金融投资的因素,降低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风险不是一直固定不变的,因此对于风险评估也要不断更新变化。只有时刻对所产生的风险作出判断和评估,才能使外界风险减少对投资者自身投资的的金融商品的不利影响。风险评估为风险和利益的科学配置提供了相对可靠的依据。投资者均想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但收益总是伴随着风险,投资者就要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因此,根据风险评估对所产生的风险和利益进行合理的配置,可以使得金融投资风险得到合理的控制,投资者能够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3结语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在走向成熟,金融投资者也有了更多选择。在进行阁金融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应结合自身实际,将所有的影响因素考虑周全,最终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金融投资主体相关制度及机制,做好金融投资的统筹规划等工作,确保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和蓬勃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德志.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统计度量与分析[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6.

[2]王洋,范久利,白暴力,等.论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评估[J].商业经济,2010(12).

[3]王洋.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与应用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10).

[4]樊欣,杨晓光.操作风险度量:国内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4(5).

金融风险控制范文第8篇

关键词:汽车金融风险控制战略联盟

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于知识和行动的不对称性。汽车金融公司的风险一般是由公司自己承担的,所以专业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对客户资信调查都是非常严格的。有的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客户资讯评估系统”,从而对客户进行筛选,按还款能力的强弱对客户采取不同的按揭政策,有效地缓解了车贷风险的发生。但是商业银行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对贷前、贷后及贷中的管理,只是简单的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这种做法对于降低银行的风险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最终导致了2003年保险公司的退市。

一、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主体分析

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各类企业纷纷加入其中。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服务机构:汽车制造商、商业银行、外资汽车金融公司、汽车经销商、保险公司。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商二种。

商业银行一度几乎垄断了国内所有的汽车贷款和金融服务业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到2003年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提供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达1700.06亿元,比年初增长620.14亿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45亿元,占85%,股份制商业银行206亿元,占12%,城市商业银行45.9亿元,占2.7%;财务公司5.1亿元,占0.3%。但是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1833亿元,而呆坏账近1000亿元,坏账率有40%左右。而在北京,坏账率更高达50%以上。各大银行陆续停止或者提高了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门槛,汽车信贷萎缩。直到2006年随着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开通,银行凭借其密集的网络优势和充足的资金是银行汽车信贷的优势所在。汽车信贷业务也逐渐回升。总体来说,现阶段在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还是银行。

二、我国汽车金融风险控制中存的在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主体的银行在汽车金融风险的控制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汽车金融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控制不到位

银行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之初,通过采取财产抵押、质押、保险公司担保等贷款担保形式,银行认为贷款万无一失。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行纷纷降低贷款条件。由于贷款客户分散,对贷款人的信用状况缺乏应有的审查,也没有做到贷后跟踪监测,因此造成贷款客户良莠不齐,这些都为信贷风险留下了隐患。而且汽车消费贷款在银行贷款业务中占有很小的比重,不是其主业,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催收不及时,只管贷不管收,加重了汽车贷款的风险。

2.银行缺乏对汽车经销商的制约,使得经销商将风险转嫁到银行

在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中,银行和汽车经销商的关系只是基于资金供求基础上的商业合作关系,银行为到经销商处购车的客户提供贷款,促进汽车销售。经销商在贷款客户提供物质担保的基础上,为汽车消费贷款提供全保证担保,这种合作应该是双赢的合作关系。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商业关系存在责任不对称,风险分担不平衡。银行提供资金承担了资金损失的风险,相反经销商借助银行贷款促进汽车销售,对其有利,不存在风险。其虽然提供贷款保证,但这种保证通常只是一般贷款保证,是在贷款人落实物质担保之后附加的信用保证。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汽车消费贷款设定的物的担保价值肯定要超过贷款金额,但在执行时却存在许多障碍,不能及时变现,因此可以说经销商的保证责任通常形同虚设。加之银行对经销商缺乏强有力的制约,经销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银行的利益,与客户串通办理假按揭、降低购车首付比例等,这样经销商就把业务风险全部转嫁给了银行,形成银行汽车信贷的高风险。

3.银行汽车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产业链短

银行办理的汽车金融业务仅局限于汽车消费贷款,赚取利息收入,不仅造成收入单一,而且缺乏与客户的沟通和联系,无法及时了解贷款客户的基本经济变化情况。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是一项独立的资金服务业务,提供贷款以后除客户按时归还本息外,基本与客户断绝了联系,对客户、担保人等在贷款期间经营状况、经济情况的变化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对出现的贷款风险不能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4.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存在漏洞

当前银行在贷款管理中普遍实行“审贷分离”的原则,即:贷款业务人员负责考察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和抵押担保落实情况,将考察结果和意见呈报给贷款审查委员会或部门负责人,其本身没有贷款的权利,最终决定发放贷款的是贷审会或部门负责人。表面看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加强了贷款的安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机制存在很大的弊端:了解情况的业务人员没有放款权利,有决定权的人不了解具体情况。在贷款责任上,由于最终决定权在贷审会,不仅损害了业务经办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减轻了其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业务人员只管放款,不管风险的消极态度;贷款出现风险时相互推脱责任,最终结果是责、权不统一;分工明确,但责任不清,而且由于这一机制手续比较繁琐,在执行中往往流于形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不良贷款比例却居高不下。

三、建立战略联盟、共同防范汽车金融风险

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经销商的协作。汽车金融风险是系统性的,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经销商任何一家单打独斗都难以化解其中的风险,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的利益,只有通过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才能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共同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认真调查,确认其是否具有《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资信资格,防范贷款风险。汽车金融服务的各机构间应加强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合力,全力打击信用不良客户。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间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将违约严重的客户列入“黑名单”,并互通情况,实现资源共享,切实防范一车多贷、一人多车多贷现象的发生。另外,必要时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还要取得车辆管理部门的配合,认真办理车辆抵押手续。

另外,严防保险公司、经销商的欺诈风险。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保险公司、经销商进行合作。对符合合作条件的伙伴签订贷款合作协议,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时双方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汽车金融经营模式应当具备下面三项职能:为厂商维护销售体系,整合销售策略,提供市场信息;为经销商提供存货融资、营运资金融资和设备融资;为用户提供消费信贷、租赁融资、维修融资和产品保险等业务,同时具备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目前无论是外资还是国内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建立完整的专业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都将面临一定困难。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外市场的金融创新,如车贷债权的证券化和打包处理等金融工具,更是国内无法短期内跟进的。国内厂商缺乏专业金融机构的运作经验,而外资企业适应国内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建立适应我国现阶段实际国情的汽车金融风险控制模式还需要汽车金融公司、制造商、销售商、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政府及消费者等的长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董梵: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车界论坛,2005,4:1~3

[2]张先锋单培尹红坡:中日汽车金融服务业比较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5,6:105~106

金融风险控制范文第9篇

[关键词]汽车金融风险控制战略联盟

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于知识和行动的不对称性。汽车金融公司的风险一般是由公司自己承担的,所以专业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对客户资信调查都是非常严格的。有的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客户资讯评估系统”,从而对客户进行筛选,按还款能力的强弱对客户采取不同的按揭政策,有效地缓解了车贷风险的发生。但是商业银行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对贷前、贷后及贷中的管理,只是简单的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这种做法对于降低银行的风险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最终导致了2003年保险公司的退市。

一、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主体分析

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各类企业纷纷加入其中。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服务机构:汽车制造商、商业银行、外资汽车金融公司、汽车经销商、保险公司。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商二种。

商业银行一度几乎垄断了国内所有的汽车贷款和金融服务业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到2003年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提供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达1700.06亿元,比年初增长620.14亿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45亿元,占85%,股份制商业银行206亿元,占12%,城市商业银行45.9亿元,占2.7%;财务公司5.1亿元,占0.3%。但是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1833亿元,而呆坏账近1000亿元,坏账率有40%左右。而在北京,坏账率更高达50%以上。各大银行陆续停止或者提高了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门槛,汽车信贷萎缩。直到2006年随着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开通,银行凭借其密集的网络优势和充足的资金是银行汽车信贷的优势所在。汽车信贷业务也逐渐回升。总体来说,现阶段在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还是银行。

二、我国汽车金融风险控制中存的在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主体的银行在汽车金融风险的控制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汽车金融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控制不到位

银行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之初,通过采取财产抵押、质押、保险公司担保等贷款担保形式,银行认为贷款万无一失。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行纷纷降低贷款条件。由于贷款客户分散,对贷款人的信用状况缺乏应有的审查,也没有做到贷后跟踪监测,因此造成贷款客户良莠不齐,这些都为信贷风险留下了隐患。而且汽车消费贷款在银行贷款业务中占有很小的比重,不是其主业,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催收不及时,只管贷不管收,加重了汽车贷款的风险。

2.银行缺乏对汽车经销商的制约,使得经销商将风险转嫁到银行

在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中,银行和汽车经销商的关系只是基于资金供求基础上的商业合作关系,银行为到经销商处购车的客户提供贷款,促进汽车销售。经销商在贷款客户提供物质担保的基础上,为汽车消费贷款提供全保证担保,这种合作应该是双赢的合作关系。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商业关系存在责任不对称,风险分担不平衡。银行提供资金承担了资金损失的风险,相反经销商借助银行贷款促进汽车销售,对其有利,不存在风险。其虽然提供贷款保证,但这种保证通常只是一般贷款保证,是在贷款人落实物质担保之后附加的信用保证。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汽车消费贷款设定的物的担保价值肯定要超过贷款金额,但在执行时却存在许多障碍,不能及时变现,因此可以说经销商的保证责任通常形同虚设。加之银行对经销商缺乏强有力的制约,经销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银行的利益,与客户串通办理假按揭、降低购车首付比例等,这样经销商就把业务风险全部转嫁给了银行,形成银行汽车信贷的高风险。

3.银行汽车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产业链短

银行办理的汽车金融业务仅局限于汽车消费贷款,赚取利息收入,不仅造成收入单一,而且缺乏与客户的沟通和联系,无法及时了解贷款客户的基本经济变化情况。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是一项独立的资金服务业务,提供贷款以后除客户按时归还本息外,基本与客户断绝了联系,对客户、担保人等在贷款期间经营状况、经济情况的变化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对出现的贷款风险不能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4.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存在漏洞

当前银行在贷款管理中普遍实行“审贷分离”的原则,即:贷款业务人员负责考察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和抵押担保落实情况,将考察结果和意见呈报给贷款审查委员会或部门负责人,其本身没有贷款的权利,最终决定发放贷款的是贷审会或部门负责人。表面看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加强了贷款的安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机制存在很大的弊端:了解情况的业务人员没有放款权利,有决定权的人不了解具体情况。在贷款责任上,由于最终决定权在贷审会,不仅损害了业务经办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减轻了其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业务人员只管放款,不管风险的消极态度;贷款出现风险时相互推脱责任,最终结果是责、权不统一;分工明确,但责任不清,而且由于这一机制手续比较繁琐,在执行中往往流于形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不良贷款比例却居高不下。

三、建立战略联盟、共同防范汽车金融风险

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经销商的协作。汽车金融风险是系统性的,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经销商任何一家单打独斗都难以化解其中的风险,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的利益,只有通过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才能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共同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认真调查,确认其是否具有《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资信资格,防范贷款风险。汽车金融服务的各机构间应加强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合力,全力打击信用不良客户。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间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将违约严重的客户列入“黑名单”,并互通情况,实现资源共享,切实防范一车多贷、一人多车多贷现象的发生。另外,必要时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还要取得车辆管理部门的配合,认真办理车辆抵押手续。

另外,严防保险公司、经销商的欺诈风险。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保险公司、经销商进行合作。对符合合作条件的伙伴签订贷款合作协议,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时双方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金融风险控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汽车金融风险控制战略联盟

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关于知识和行动的不对称性。汽车金融公司的风险一般是由公司自己承担的,所以专业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对客户资信调查都是非常严格的。有的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系统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客户资讯评估系统”,从而对客户进行筛选,按还款能力的强弱对客户采取不同的按揭政策,有效地缓解了车贷风险的发生。但是商业银行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对贷前、贷后及贷中的管理,只是简单的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这种做法对于降低银行的风险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最终导致了2003年保险公司的退市。

一、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主体分析

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各类企业纷纷加入其中。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服务机构:汽车制造商、商业银行、外资汽车金融公司、汽车经销商、保险公司。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商二种。

商业银行一度几乎垄断了国内所有的汽车贷款和金融服务业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到2003年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提供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达1700.06亿元,比年初增长620.14亿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45亿元,占85%,股份制商业银行206亿元,占12%,城市商业银行45.9亿元,占2.7%;财务公司5.1亿元,占0.3%。但是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为1833亿元,而呆坏账近1000亿元,坏账率有40%左右。而在北京,坏账率更高达50%以上。各大银行陆续停止或者提高了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门槛,汽车信贷萎缩。直到2006年随着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开通,银行凭借其密集的网络优势和充足的资金是银行汽车信贷的优势所在。汽车信贷业务也逐渐回升。总体来说,现阶段在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还是银行。

二、我国汽车金融风险控制中存的在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主体的银行在汽车金融风险的控制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汽车金融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控制不到位

银行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之初,通过采取财产抵押、质押、保险公司担保等贷款担保形式,银行认为贷款万无一失。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行纷纷降低贷款条件。由于贷款客户分散,对贷款人的信用状况缺乏应有的审查,也没有做到贷后跟踪监测,因此造成贷款客户良莠不齐,这些都为信贷风险留下了隐患。而且汽车消费贷款在银行贷款业务中占有很小的比重,不是其主业,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催收不及时,只管贷不管收,加重了汽车贷款的风险。

2.银行缺乏对汽车经销商的制约,使得经销商将风险转嫁到银行

在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中,银行和汽车经销商的关系只是基于资金供求基础上的商业合作关系,银行为到经销商处购车的客户提供贷款,促进汽车销售。经销商在贷款客户提供物质担保的基础上,为汽车消费贷款提供全保证担保,这种合作应该是双赢的合作关系。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商业关系存在责任不对称,风险分担不平衡。银行提供资金承担了资金损失的风险,相反经销商借助银行贷款促进汽车销售,对其有利,不存在风险。其虽然提供贷款保证,但这种保证通常只是一般贷款保证,是在贷款人落实物质担保之后附加的信用保证。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汽车消费贷款设定的物的担保价值肯定要超过贷款金额,但在执行时却存在许多障碍,不能及时变现,因此可以说经销商的保证责任通常形同虚设。加之银行对经销商缺乏强有力的制约,经销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银行的利益,与客户串通办理假按揭、降低购车首付比例等,这样经销商就把业务风险全部转嫁给了银行,形成银行汽车信贷的高风险。

3.银行汽车金融服务品种单一,产业链短

银行办理的汽车金融业务仅局限于汽车消费贷款,赚取利息收入,不仅造成收入单一,而且缺乏与客户的沟通和联系,无法及时了解贷款客户的基本经济变化情况。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是一项独立的资金服务业务,提供贷款以后除客户按时归还本息外,基本与客户断绝了联系,对客户、担保人等在贷款期间经营状况、经济情况的变化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对出现的贷款风险不能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4.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存在漏洞

当前银行在贷款管理中普遍实行“审贷分离”的原则,即:贷款业务人员负责考察贷款人的信用状况和抵押担保落实情况,将考察结果和意见呈报给贷款审查委员会或部门负责人,其本身没有贷款的权利,最终决定发放贷款的是贷审会或部门负责人。表面看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加强了贷款的安全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机制存在很大的弊端:了解情况的业务人员没有放款权利,有决定权的人不了解具体情况。在贷款责任上,由于最终决定权在贷审会,不仅损害了业务经办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减轻了其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业务人员只管放款,不管风险的消极态度;贷款出现风险时相互推脱责任,最终结果是责、权不统一;分工明确,但责任不清,而且由于这一机制手续比较繁琐,在执行中往往流于形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越来越完善”,不良贷款比例却居高不下。

三、建立战略联盟、共同防范汽车金融风险

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经销商的协作。汽车金融风险是系统性的,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经销商任何一家单打独斗都难以化解其中的风险,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的利益,只有通过合作、建立战略联盟才能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共同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认真调查,确认其是否具有《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资信资格,防范贷款风险。汽车金融服务的各机构间应加强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合力,全力打击信用不良客户。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间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将违约严重的客户列入“黑名单”,并互通情况,实现资源共享,切实防范一车多贷、一人多车多贷现象的发生。另外,必要时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还要取得车辆管理部门的配合,认真办理车辆抵押手续。

另外,严防保险公司、经销商的欺诈风险。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保险公司、经销商进行合作。对符合合作条件的伙伴签订贷款合作协议,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时双方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汽车金融经营模式应当具备下面三项职能:为厂商维护销售体系,整合销售策略,提供市场信息;为经销商提供存货融资、营运资金融资和设备融资;为用户提供消费信贷、租赁融资、维修融资和产品保险等业务,同时具备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目前无论是外资还是国内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建立完整的专业汽车金融服务机构都将面临一定困难。汽车金融公司在国外市场的金融创新,如车贷债权的证券化和打包处理等金融工具,更是国内无法短期内跟进的。国内厂商缺乏专业金融机构的运作经验,而外资企业适应国内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建立适应我国现阶段实际国情的汽车金融风险控制模式还需要汽车金融公司、制造商、销售商、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政府及消费者等的长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董梵: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车界论坛,2005,4:1~3

[2]张先锋单培尹红坡:中日汽车金融服务业比较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5,6:105~106

上一篇:成本核算管理范文 下一篇:医院成本控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