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专业课范文

时间:2024-05-06 17:40:16

考古学专业课

考古学专业课篇1

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在国际与国内动物考古学学科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动物考古学的教学工作越发重视起来。从学科构成来看,动物考古学主要包括动物解剖学、埋藏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考古学等方向的内容。从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来看,其动物考古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4]:(1)动物解剖学及埋藏学,即由陈全家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动物考古学》、《动物解剖学》、《史前考古埋藏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2)埋藏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即由陈胜前副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晚更新世以来史前史》、《考古学理论》、《遗址过程》;(3)环境考古学方向,由汤卓炜教授为研究生开设的《环境考古学理论探讨》、《环境考古学文献导读》、《环境考古学专题与学科最新进展》等。根据以上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学生可以更好地通过利用动物解剖学和动物分类学的研究方法,以遗址和墓葬内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为研究对象,探讨古人类对动物和动物骨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当时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从而使其能够达到对遗址内出土的动物遗存进行初步整理,掌握遗址内出土动物遗存的科学搜集方法、骨骼各部位的名称和方位、常见动物骨骼的种属鉴定方法等。

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现状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教学研究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在国学门下设立了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考古专业成立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已将自身专业发展壮大成今天的基础设施完整、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的考古文博学院。2007年,又成立了考古学系,由原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中的考古学诸教研室及科技考古教研室整合而成。目前下设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商周考古、汉唐宋元考古、外国考古和考古学技术方法等5个教研室。[2][3]其中,除传统的各时代考古以及田野考古学等学科是北京大学的传统强项外,科技考古、动植物考古、古人类考古和外国考古等方向也有长期的积累,并逐渐与其他方向相互渗透,成为考古学系新的学科增长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动物考古学专业是包含在旧石器考古与古人类学专业之中的。尤为重要的是,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的动物考古学专业具有文理交叉性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较广泛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一定的艺术修养,并能够进行动物考古学的初步研究。

吉林大学与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相关方面比较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理念

动物考古学是指根据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去探讨古代各个地区不同时间存在的动物种类,并根据动物生息特性对古代环境做出推测。西方动物考古研究大约始于19世纪前期的欧洲。[5]作为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动物考古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深刻影响。近十多年来,人与动物的各种关系,即人类开发利用动物资源的策略和行为,已经成为西方动物考古学研究的重点。学者往往通过研究人对动物的来源、分配、屠宰、储藏、消费、废弃的过程和方式,来认识当时人类的行为模式,探讨人类社会的经济成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政治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等诸方面的问题。[6]本门课程希望通过动物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以及指导学生参与动物考古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动物考古学的意识并初步掌握基本研究的步骤和规范。因此,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研究生们能否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做到掌握和灵活运用动物考古学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根据北京大学与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表来看(表1),与动物考古学相关的课程设置(除去旧石器考古学系列课程)在两所大学中差别不大,主要课程重合在动物考古学这门课上。在此基础上,两所大学各有侧重,以北京大学为例,由于其动物考古学专业包含在旧石器考古学及古人类学的方向之内,所以北京大学的动物考古学课程设置几乎包含了所有的旧石器考古学以及古人类学的相关研究生课程。另外,由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着重研究晚段考古(主要指新石器时代考古以后的各时间段考古学)及其相关问题,所以在动物考古学的课程设置上又增加了农业起源与动物驯化等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课程体系中,还包括第四纪哺乳动物这门较为基础性、专门性的课程,这体现了北京大学重视该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全面发展以及重视研究生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这不仅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的一大特色,也是我校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近年来,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动物考古学学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1999年成立的吉林大学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下设的动物考古实验室是集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4]。实验室配备体视显微镜、电脑、液晶电视等教学设备20余台以及数十件常规的观察和测量仪器。实验室主要承担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的实验教学,包括动物骨骼鉴定、骨器模拟制作、动物解剖、现代动物骨骼标本制作、骨骼表面痕迹分析等实验项目。同时也为研究生的自主创新实验、专业培养和教师的学术科研等提供平台。然而,反观我校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设置虽然在数量、学时、学分上来看,都远远高于北京大学,但是在此我们不得不正视仍然缺乏一些基础性的研究生课程的现实,即第四纪哺乳动物学、脊椎动物进化、第四纪环境学等古生物学、古生态学方面的课程。

从“动物考古学”这个名词上我们就不难看出,动物考古学的落脚点是考古学。又因为考古学是以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古代人类活动遗存为研究对象,以重建古代人类社会面貌为目的,所以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虽然考古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源于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但是在达到研究目标的过程中,却离不开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手段,而且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就分别来源于地质地层学的层序律和生物学的进化思想。尤其是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在全面而科学地认识古代人类社会的历史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更具体地讲,动物考古学(Zooarchaeology)是指运用古生物学研究的各种技术和方法来进行的考古学研究。从运用自然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考古学即科学(科技)考古学(ArchaeologicalScience)的概念来理解,动物考古学应涵盖在科学考古学之中。由于动物考古学主要涉及地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所以其主要分支学科就分别有:地理考古学(Geoarchaeolo-gy)、环境考古学(EnvironmentalArchaeology)、植物考古学(ArchaeobotanyorPaleoethobotany)等。#p#分页标题#e#

与动物考古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地质学、地理学、古气候学、埋藏学、土壤学、生物学、生态学、人类学、民族学、年代学(Chronology)等[7]。因此,值得说明的是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在重视传统考古学的相关课程之外,还非常重视第四纪地质学、埋藏学以及古环境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因此课程体系包含了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史前考古埋藏学、环境考古文献导读以及晚更新世以来史前史等课程。我校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这种教学架构的目的,是使研究生们既能从整体上把握动物考古学的来龙去脉,理解理论原理的核心,又便于在动物考古研究工作中,有的放矢地获取古环境学、埋藏学等方面的信息以解决具体问题,使得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内容更全面、更细致。

(二)课程大纲及教学内容

动物考古学研究和教学适应了现代科学大发展的形势,其作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认识时间序列和古环境信息的角度,来解决人类自身及古文化发展的时空问题,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从而起到了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从人才培养的迫切性来看,国外早在20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动物考古相关主干课程的讲授,其中以出版的埋藏学和生物考古学的著作最具有代表性。例如Brain,C.K.在1981年出版的《狩猎还是被捕食?———非洲旧石器时代洞穴埋藏学研究》[8];Klein,R.G.等人1984年出版的《考古遗址的动物骨骼研究》[9];Lyman,R.L.在1994年出版的《脊椎动物埋藏学》[10];Reitz,E.J.等人在1999年出版的《动物考古学》[11],这些著作都成为培养动物考古学相关人才的重要教学参考书。因此,我国的一些高校针对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等方面都进行了很好的规划和设计。从北京大学与吉林大学动物考古学课程大纲及内容对比表来看(表2),北京大学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大纲的设置较为格式化、教学化,主要是通过对动物骨骼标本的观察以及进行相关动物骨骼的模拟实验,由浅入深地介绍我国动物考古学现状以及国内国际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一些前沿热点问题。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看其来有些松散,不够系统。而反观吉林大学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生课程大纲内容则较为系统、科学,我校主要采用动物解剖学和动物分类学的研究方法,以遗址和墓葬内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对动物和动物骨骼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当时的气候和环境。

(三)教材建设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根据动物考古学专业发展的方向,在教学内容上做了许多有益的调整,引入了许多与学科发展前沿相关的新内容,同时还从国外购置了大量外文版研究生教科书和相关研究资料,从而有效地推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进度。除此之外,其许多课程都加大了在课程讲授方面的国际交流和校际合作,例如,采取聘请国内外同行专家授课或长期做一些科研讲座的形式。再次,他们还积极编写并出版了一系列教材,如《石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方法初探》、《旧石器考古学》、《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源流》等。相比之下,我校动物考古学学科则缺乏相应的国外大学较为流行的外文版动物考古教材以及相关研究资料,而且目前教学中常用的参考书籍的更新较为缓慢,使用的多是上世纪后半叶出版的一些书籍,例如W.B.塞普提摩斯的《家畜解剖学》1962年版,郑作新的《脊椎动物分类学》(增订本)1964年版,马克勤、郑光美等人的《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1984年版等。

我国高等院校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对我校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两所高校动物考古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诸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我校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北京大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落后于我国目前蓬勃发展起来的动物考古研究工作。因此,我校动物考古学方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研究型人才,完善操作方法

国内现今从事动物考古研究的人员数量有限,一些考古发掘工地在发掘时没有科学地采集动物遗存,不少省、市、自治区的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亟待整理。通过组织田野操作示范和实验室工作展示,同时举办相应的学术交流会等方式,讨论和规范动物遗存的提取、鉴定、测量、统计和分析方法,与国际上的动物考古研究方法接轨,为推动动物考古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奠定基础。

(二)编写动物考古学相关教材、翻译相关参考书和工作手册

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的中文动物考古研究书籍极其有限,研究人员各自利用的外文资料也不尽统一,且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正式出版的动物考古学教材。希望通过编写、出版动物考古学教材,翻译动物考古学相关参考书和工作手册,从理论再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动物考古研究领域的建设。

(三)建设完善现代动物对比标本库

秉承以今证古的原则,鉴定古代动物骨骼需要借助现代动物骨骼作为对比标本,以保证鉴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收集和制作现代动物骨骼标本,通过实物、照片、三维模型等各种形式,逐步建设和完善一个区域性的现代动物骨骼对比标本库,供研究生们在整理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时进行对照参考。

(四)做好动物遗存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鉴于在以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往往仅是采集肉眼能够看到的动物遗存,而发表的动物遗存研究报告也只能建立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之上,甚至还有不少地区连这样的动物考古研究都没有做到的现状;在研究生的野外实践中,务必要注意全面采集动物遗存,对各个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开展全方位的整理,写好各个遗址的动物遗存研究报告,逐步积累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的动物遗存资料并填补相关空白。从而不断积累更加翔实、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动物遗存资料。

(五)做好动物埋藏学研究

动物是古代人类渔猎及由狩猎转为饲养的对象,是当时的肉食来源,是祭祀、随葬和文化交流的用品,是战争和劳役的工具。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利用动物种类和部位的差异还成为不同人群等级、身份的象征。而所有的古代动物遗存,由于当时人的有意放置或废弃,经过长时间的埋藏,到现代才被发掘出来。因此,围绕各种家畜的起源、不同时空范围内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动物遗存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证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利用动物祭祀和随葬的特征、动物在战争和劳役中的作用、动物作为文化交流的实物、动物埋藏学等方面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p#分页标题#e#

(六)建立古代动物遗存样品库、数据库

考古学专业课篇2

1、教学容量大,教学时数少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人才培养与市场经济接轨,高校逐渐明确自身定位,突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在增设许多专业方向课(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文秘方向、文化传媒方向)的同时,缩减传统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本校古代文学的授课时数已减至两学期108学时。古代文学作家作品众多,上至先秦下至近代文学,历时久远。要想在教学中面面俱到,必然要求充足的教学时数,在这日趋缩减的教学时数中怎样安排教学内容,是现今古代文学教学的一大难题,这就使得教学大纲的编写和教师授课的重难点必须在侧重和取舍上精益求精。

2、学生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从古代文学自身来说,入门并不容易,古代文学作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但因年代久远、语言文化环境的变迁,对于很多初入大学、古代汉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困难。程度稍好的学生,之前接触过的古代文学作品多是近代白话小说或是流传广泛的诗词,距今越是久远的作品对于他们而言就越为隔膜。古代文学课程起始部分即是先秦文学,对于初入门径的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又是极为重要的,有的学生因为读不懂、读不通,而又缺乏耐心和定力去理解和感悟,因而始终徘徊在古代文学的门外。另一方面,新的时代环境对学校的学习氛围和学生心态影响很大,高校连年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也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严峻的考验。学生在面对专业、课程的时候,更为关注的是“这个专业好不好就业?”“这门课程有什么用?”这样一种功利思想使很多学生心态浮躁,缺乏坐冷板凳、扎实学习、深入探究的精神。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它要求人才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要求具有各种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实践需要。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传统的课程,要与新的时代要求接轨,必须将课堂教学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为人才培养服务。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基础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具备实战策划操作能力和综合工作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的专门人才。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两个方面。

二、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

1、加强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1)培养探究意识,增强学习兴趣。探究意识是一种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的学习能力,它可以从某一门课程的学习中养成,并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应用到各个领域,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是任何一门课程的重要任务。在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十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善于利用知识点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例如,古今词义的差别和诗歌平仄格律限制等因素决定古代诗歌常会出现生僻难解的字,如《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中的“流”、“采”和“芼”的释义,对于缺乏预习习惯和疏懒于查阅工具书的学生,大多根据诗句复沓的章法,统一将三个字理解为“采摘”。这时便要引导学生根据诗情的前后变化体会比兴手法的作用,“寤寐求之”、“求之不得”是写实,“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想象,因为“琴瑟”往往象征夫妻,“钟鼓”是在重大仪式中使用的乐器,这里可以推知为婚礼,这些都是主人公想象中求娶的场面。因此,荇菜作为比兴意象,它之后的三个动词也是富有情节感的,统一理解为“采摘”是不合适的。在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各自提出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作者为学生提供了姚际恒《诗经通论》对“流”字的解读:“此处正以荇菜喻其左右无方,随水而流,未即得也。”查阅工具书,“流”可通“摎”,因此,将“流”字理解为求取是比较合适的。

(2)通过三个环节培养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等应用性技能。一是课前演讲环节。口语表达能力相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技能,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是缺乏表达的愿望和勇气,或是条理不甚清晰,或是平日没有思考所得。课前演讲环节要求演讲内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可以是对学习或阅读中产生的一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利用PPT做辅助,脱稿演讲。实践证明,课前演讲是卓有成效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进步,站在讲台上和众人面前说话的体验是难得的,机会是可贵的,任何口语表达的缺陷都被他们充分的自我感知,并且为了准备演讲,他们有意识地思考问题。还有些学生精心准备演讲素材,设计演讲环节,最后呈现出的俨然是精彩的一段课。二是课上讨论环节。作者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适当通过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赏析评论的训练,为学生创设思考和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体现岑参边塞诗艺术特点的代表作,我首先提出的问题是让学生分析一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好处,学生经过思考得出这句诗以春花春风比冬雪冬风,除了描绘出边塞风物中天降大雪之状很形象,还将一种温暖之感替代了苍凉之感,冬雪和梨花的共性除了都是白色,还有梨花让人联想到高洁胸臆和故园之思,以梨花喻雪为雪灌注了情感和生气。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岑诗擅写边关风物,擅用想象的手法,并且想象具有绮丽的特点。课堂讨论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也为他们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机会。三是布置课后书面作业。课后的书面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通常是作品鉴赏和小论文两种形式。在几项基本的应用技能中,中文专业的学生是长于写作的,但是他们的评论文和研究论文的写作水平却并不高,主要原因是他们缺少对问题的思考,缺少写作实践训练,没有掌握论文的写作思维方式和方法。日常教学中,论文的写作训练是督促他们深入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和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为他们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做积累和铺垫。书面作业一个月不少于一次,教师应仔细批改做批语,并在课堂上讲评,从选题到写作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逐一总结,务使学生都能够认真对待并有所获益。

(3)挖掘古代文学对现实人生的启示与审美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中包含哲学、历史、人生等重要的人文资源,应当充分利用这种特质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潜移默化渗透审美与人格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古代文学作品中蕴涵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儒家之德强调的君子气节、礼仪之道、孝悌之义、爱国主义精神等,正是当今大学生需要培养的修养品质,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内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古代文学作家中多有人格操守的典范,应成为后世崇效的榜样,对于现代人的人生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例如陶渊明的隐逸就是在对人生真义的自我思辨中完成了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学习陶渊明不是效仿他的人生范式,而是学习他对人生真义的追寻和人格情操的坚守。通过教材上古代作家的生平介绍,学生可以对作家的简历做一个了解,但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在可信的文献资料基础上,认识诗人的某种特质和品格,让学生从这样的特质中感受其人格魅力,进而内化为自身的涵养,用以指导现实人生。古代文学作品还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其中不乏山川风物的自然之美,还有诗词的韵律之美,这些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素材。

2、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1)调整课程及内容设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了新的变化,缩减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增加了一定的专业方向课。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主干基础课,必须将课程与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首要解决的是教学容量与教学时数的矛盾。首先,要处理好作品选和文学史的关系。作品选与文学史的开课时数比例应作调整,减少作品选的开课时数,必要的时候,作品选可以不作为单独开设的课程,融合在文学史的教学中。其次,在文学史的课程内容设置上,在传统的以史为线、梳理知识、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设置的基础上突出主题线索,例如,某一文学样式的发展脉络、某一风格流派的形成壮大,或纵向或横向,在新旧知识的讲授与复习过程中通过史的主线贯穿起来,这样既可以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有效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专题研究的能力。同时在授课方法上做到重点突出,每次课的讲授围绕两到三个问题展开,讲授之前,先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的重点问题,使学生明确教学思路和学习目标,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晰。第三,将选修课与必修课有机结合。在专业课教学时数紧张的现状下,开设选修课仍是十分必要的。选修课主要是进行专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专题研究能力,是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提升。选修课的开设应避免与文学史的授课内容存在重复的现象,如开设了《唐宋词研究》的专题,在文学史的讲授中可以只就唐宋词的发展脉络做一纵向梳理,节省了文学史的授课时数,同时在专题课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首先,要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知识内容由教师决定,讲授方式是教师从头到尾一言堂,学生不预习,很少有思考,是名副其实的“填鸭”,最后只有为了应付考试临时记忆的知识,内在的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不仅仅是形式上增加一些学生活动,其本质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预习、课上讨论、教师答疑等环节,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第二,要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扩充课程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中多媒体是课堂教学必备的手段,有些内容比如诗人的作品集,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介绍,远不如将书籍版本的图片展示于大屏幕上形象,更令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有的内容则是靠一张嘴一支粉笔难以完成的,尤其是古代文学涉及很多史传或前人批评等文献资料,多是文言,在黑板上手写要浪费大量时间。在讲评作业的时候,将需要举例的学生作业拍成图片,用多媒体展示,方便直观,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大大提高讲评的效率。第三,要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为多元评价体系,考评分为平时和期末两大块,分别占30%和70%,平时成绩包括演讲、作业和课堂讨论三个部分,各占10%,期末采用闭卷的形式,均为主观题。这个测评体系将平时课堂教学的各项要求与最后的成绩紧密关联,强化课程改革内容,丰富评价指标,融入素质教育理念。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的教学困境以及新形势的要求下,如何保留古代文学课程的特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探寻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是当前古代文学教学的首要任务。这是一个日积月累、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思索和尝试。

考古学专业课篇3

一、明确教学目的,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目的是我们预期在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效果,它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贯全局的作用,只有目的定位准确,我们方能把握好总体方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必须以适应学生将来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从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他们毕业后多数在电台、电视台、编辑出版社或其他网络媒体从事主持、记者、编辑等不同类型的工作,他们经常反馈,良好的专业素质是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其中包括开阔的视野、良好的人文素养、严密的思维逻辑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创作能力等等。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需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目的首先应该定位为“知识的累积、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配合专业课程教学,努力打造适合时展的专业人才。

二、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当前很多高校都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很多老师不愿意担任艺术类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认为学生课堂纪律差,上课迟到、旷课现象严重,学习热情不高,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其实陷入这种困境不能只在学生身上找原因,为人师者应该在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多做思考。“因材施教”从古至今都是教学致胜的法宝,但有的老师不能立足专业特点、时代特点,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就很难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更谈不上让他们获得最佳的发展。笔者以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不能像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一样以文学史为主,需文史结合,更要以文为主,让学生回归文本阅读,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思考人生,体验万千情感,经历世事沧桑。这不仅要求我们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到“入乎其内”,即正确把握和传达古代文学的真实信息,有意识地把作品还原到当时的历史和社会,让学生感同身受作者和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同时还要做到“出乎其外”,激活作品,贴近当下,用今天的眼光给予审视和评价,以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理解古典作品的当代意义,深刻感受到经过时代的大浪淘沙后,这些经典作品还能对自身的价值、思想、情感建构有重要的意义,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三、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选择好了教学内容,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不断地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这种“填鸭式”的、全无对象感的照本宣科颠倒了教学的主客体关系,老师不自觉地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客体,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让课堂绽放出魅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完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笔者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贯穿使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收效颇丰:

(一)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使之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①。因此教师应该在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创设话语情境,引导学生主动介入文本,参与课堂对话,“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通过对话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创新”②,同时更好地激活文学的经典价值,让经典在不同的阐释中得以延续。以讲授古典诗词中的“明月”意象为例,为加强课堂对话的效果,可以创设这样的话语情境:李白的《月下独酌》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描写明月的千古名篇,两位诗人写出了怎样的一轮明月呢?面对明月,他们不同的情感变化体现了唐宋两代的知识分子在人格模式上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创设好这一情境,让学生平等地、自由地参与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在对话交流中,他们的情感认知很快会得到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就会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二)诵读式教学。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尤其需要强化识记功能,通过通读和背诵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促进其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笔者每次展开教学实践活动,都会让学生尽情地发挥他们自身的专业优势,声情并茂地通过朗诵去阐释作品,同时每次课程的最后都会规定一些阅读和背诵的篇目,下次课认真抽查完成的情况,并将其作为考核平时成绩的内容之一,实践结果成效显著。

(三)信息化教学。传统的教学手段基本上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板书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不仅无法有效利用本来已有限的授课课时,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有效配置时间,优化课堂教学,我们必须努力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完善我们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优美的有声语言、动感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当然,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切忌喧宾夺主。

四、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

传统的考试制度侧重学生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往往忽略了学生平时课内外的表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古代文学教学不仅仅考察学生知识的累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所以建立公平、合理的考评制度势在必行。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特点和教学目标的差异,我们的评估制度应是考试与考察相结合,期末卷面成绩是评估的一方面,但应该更侧重平常课内外的表现,应纵观学生的出勤率、作业质量、课堂互动及课后阅读及实践情况做综合考评,尽力避免考核结果的片面性。

考古学专业课篇4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教学

H193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国学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随之受到更多的瞩目,这一切都将成为大学里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助推力。而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更是课程设置的重中之重,不管是立足于当代中国日趋重视国学的现状,还是着眼于该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上,这一点都毋庸置疑。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安排却出现了种种弊端,严重影响了本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审视问题的根源出现的所在,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我校的本学科课程上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课程设置中时间的拓展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中国古代文学是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文学史是一个时代积累的过程。基础的牢固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整个本科时期的学习状况,而很多学校对本学科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不少学生在接触该学科之先,明显力不从心,无所适从,甚至抓不住正确的学习方法。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时间毕竟有限的,那么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另外的补充课堂时间,例如专题讲座,选修课等形式。可以鼓励教师根据教师自己的兴趣或者研究特长开设专题课程,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能力,同时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上升空间。

二、学生专业意识的加强

当代社会的浮躁气氛也影响到大学生,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很强,在这些学生眼里,学习追求速成,而忽略专业基础的积累,学生甚至对每学一门课发问:学这门课将来有什么用?他们急于在短时间内获得极高的专业技能,而对于中国古代文W来说,欲速则不达。中国古代文学,乃至整个中文专业注重的是一种文化的熏陶与继承,这一点却鲜有人注意。当然这不能简单的把问题归结于学生,我们也要注意到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本身所处的现状:在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割裂古代文学与当代社会现状的密切关联,使得两者之间发生断裂,甚至让有些学生认为古代文学已经不适合我们当代的社会了。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中,应该让该专业立足于当代,让古代文学的教学跟上时代脚步,化古为今,古为今用。

根据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特点,教师可以课堂导入中引用古人的历史典故或者逸闻趣事,这样的方式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也就为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教师找对课堂切入点,拉进跟学生的心理距离,才能找到学生听课时的兴趣点,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才能配合的更加完美,从而更能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三、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属于灌输式,教师大多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中国古代文学的知识,而缺少了对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刻板的接受知识,掌握不了合理的学习方法,更没有科研意识,这就导致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无从下手,很难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而正确的教学模式应该启发学生的科研能力,教师应该致力于挖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科研兴趣。

为了克服学生科研意识缺乏的弱点,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出一些启发性的题目,有时候并非学生能力不足,而是没有得到教师合适的启发。再如:在课堂上教授的时候,拓展一些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并给学生分析学术界常用的研究方式。教师们应该改良传统所使用的“作家传记加作品述评”的方法,采用其他的教学方式作为辅助,例如采用体裁教学,即按照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诗词、小说、散文等体裁的历展演变状况。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形成整体架构的建立。同时,也可以采用题材教学,如才子佳人、游子思乡、怀才不遇等题材,以启发学生进行归类研究。这样教学方法能够启迪学生归类对比作品的能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经验中,见过不少对学术界的成果很感兴趣的学生,甚至有学生大一的时候就自己尝试写论文,而且很有自己个人独特的见解。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是很可取的,这不仅为他们将来的毕业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也有利于他们毕业后进一步在学术界深造。

四、多元知识的链接

任何专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国古代文学更是如此。而目前中文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的链接上面很欠缺。大多数的学生仅仅埋头于某一专业课的学习,缺少知识范围的扩充,很难在专业课中有所建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边缘课程的合理链接,如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等。在此方面,笔者认为需要进行以下改革: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插入相关历史知识,因为任何文学都是在其所处的时代绽放出来的花朵,文学和历史的结合,很有利于学生提起对文学的兴趣,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提高趣味性。

总而言之,笔者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所得出来的一些思考,认为需要分别从课程设置中时间的拓展、学生专业意识的加强、教师科研意识的培养与多元知识的链接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旨在此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余胜全、张建伟,教育技术理论导读―――信息时代的教学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纪艳,浅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学生德育教育[J],阜新:阜新高专师范部.2006

[3] 李新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反思[J],大同: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9

[4] 覃问秋,浅析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太原:新课程学习,2010

[5] 乌云其其格,浅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

[6] 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北京,中国大学教学,2015

考古学专业课篇5

关键词:博物馆学教育;中外差异;原因;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96-03

中国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从初创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历程①。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在博物馆学专业教育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着巨大差距。目前,我国博物馆学专业教育所出现的诸如办学模式类同、办学层次单一、课程结构不全面、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该学科教育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供给。因此,通过中外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比较,分析原因,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不失为一条改进的有效途径。

下面分别从开设博物馆学专业的高校、学科从属、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等方面,试对中外情况做比较。

一、开设博物馆学专业的高校

1.国内状况。根据招生简章提供的信息可知,近年来开设博物馆学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现已达近50所。其中不仅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老牌大学,而且还有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还有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民族类院校,同时也不乏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为代表的科研机构,以及一些艺术类院校,如广州美术学院等。如果按中国博物馆的数量、规模、从业人员以及国土面积、人口等因素全盘考虑,国内开设博物馆学专业的数量还未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2.国外状况。美国的博物馆学教育十分发达,各州都有多所高校开设了博物馆学相关专业,总数达100余所。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阿肯色大学、旧金山大学、丹佛大学、西北大学、北伊利诺斯大学等高校,均开设有博物馆学相关专业。当然,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葡萄牙、日本、印度等国家也都开设有博物馆学专业,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欧美国家开设博物馆学专业的高校在数量上是比较多的,这与其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基本相适应的。

二、学科从属

1.国内状况。在我国博物馆学专业一般隶属于历史或其他人文社科类院系,属于历史学或其他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专业名称一般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或“博物馆学”,学科重点绝大部分都侧重于考古学。据调查,除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西北大学等15所高校之外,大部分高校的博物馆学专业均隶属于历史类院系。即使是这15个不属于历史类院系的博物馆学专业,也仅仅有三四所开设了专门的文博类院系,很少见到设有专门的“博物馆学学院”或者“博物馆学系”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博物馆学教育还没有建立真正属于该学科的龙头教育院校,在这种环境下,“博物馆学”只能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夹缝中求生存。

2.国外状况。欧美及澳洲的博物馆学专业大都属于人文艺术类院系,也有少量属于信息学院或人类环境和规划学院。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博物馆学专业均属于艺术学院,而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则将博物馆学专业划归信息学院,新西兰的梅西大学却属于人类、环境和规划学院。与国内不同,除了极少数学校在提供“博物馆学方向历史硕士”专业学位时要与历史系联合培养之外,很少有将博物馆学专业从属于历史类院系的。

3.学科从属的差异。由上可见,国内的博物馆学专业一直在历史、考古专业和文物学的夹缝中艰难发展,造成本学科特色的丧失,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和发展空间。而国外的博物馆学专业大都属于人类学、艺术类院系,甚至属于交流、信息类专业,很少有属于历史院系的。

历史、考古和博物馆学虽有很密切的关系,但从学科划分而言,不宜简单地将之与考古学并为一科,甚至视作历史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作为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博物馆学专业在设置上应该独立。只有改革博物馆学专业隶属于历史系这种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博物馆专业才能健康发展。

三、培养目标

1.国内状况。国内高校普遍重视的是文博考古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目标是能培养出既懂得博物馆方面专业技能、又能从事博物馆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如复旦大学的目标是:培养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中国科技大学则重点培养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文物科技鉴定、文物法规、陈列设计、文物保藏环境、农业考古等方面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看得出中科大更为重视文物保护技术方面,这与其学科优势有关。

2.国外状况。在博物馆学的办学理念和目的上,西方国家注重创新、批判性思维和领导才能的培养,同时为符合博物馆学跨学科的专业特点,以及满足日益多元化的行业需求,校方会设置多种方向,以学生为焦点,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模式,培养学生的哲学思考能力及专业实践技能,使他们成为有创新能力及卓越才干的博物馆或美术馆专业人才。

3.培养目标的差异。国内培养目标中所谓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绝大多数指的是具有考古、历史专业背景的人才。这种理念已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我们的目标应该着眼于如何把握现实社会发展对博物馆形成的挑战和机遇,紧跟国际博物馆学发展趋势,不仅要深入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博物馆主要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规范、技术和发展热点,而且要探讨博物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途径和手段,掌握适应当代博物馆状况和发展条件的博物馆学理论和工作方法,这样方能有机会弥补与西方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之间的差距。

四、课程设置

1.国内状况。课程设置是检验学科专业理论水平的重要标尺。我国博物馆学课程设置,首先表现在设置的阶段上,据初步统计,本科阶段设置博物馆学相关专业的高校,在数量上明显少于硕士阶段,故研究生阶段的博物馆学教育,是我国博物馆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其次,受一些重点高校模式的影响,我国博物馆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一般包括考古学、历史学、文物学②、博物馆学③及博物馆实习等几个方面。前四个方面同时也是考古学、文物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可见考古学、历史学的课程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而博物馆学课程比重明显不足。

2.国外状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国外博物馆学教育的重点主要在硕士阶段,本科教育几乎没有,博士阶段教育很少。(2)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博物馆各方面的具体工作展开。开设的选修课十分广泛,如艺术类、商科类、专业写作、广告与交流等学科。这些对博物馆、美术馆实际工作非常有用的课程,在国内博物馆学专业中则很少开设。(3)常见博物馆学与艺术史、人类学等学科联合教学的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4)非常重视实践学习,必须要完成固定时段的实习任务。(5)有着非常严格的远程教育,对在职人员的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3.课程设置上的差异。西方的博物馆学教育注重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和大量博物馆实习相结合,并开设门类众多的与博物馆相关的选修课,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其成为跨学科的博物馆专家。而我国很少能提供学生在校期间所需要的大量实践机会,课程种类相对单一化,内容不新颖,且不能与博物馆或美术馆紧密相联。

五、其他方面的差异

1.实践教学。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重视创新和学以致用,这是西方博物馆学专业的两大特色。相比之下,我国的博物馆学专业学生,缺乏系统正规的专业教育,尤其缺乏充分的实践培训,其知识体系又与历史、考古、文物类学生趋同,因此,在就业市场上,他们既不不具备与历史考古类学生同等的竞争力,又不具备在博物馆和美术馆实际工作的动手能力,处境尴尬。

2.师资力量。我国大多数“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其侧重点实为考古学,真正“博物馆学”专业数量并不多,究其原因,当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师资力量匮乏有着莫大关系。教师的专业方向多向历史学、考古学靠拢,而能为学生开设社会科学、文化政策研究、人类学、艺术史、遗产数字化、策展实践、博物馆财政及人事管理、博物馆教育和市场营销等课程的,即使是在国内顶尖的博物馆学院系内,也是凤毛麟角。不少高校老师完全没有博物馆工作实践经验,与博物馆的沟通也很不充分,使得有针对性的博物馆学专业教育和为博物馆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难有作为。而在国外博物馆学专业的教师队伍中,很多人都曾在博物馆界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校方会聘请大量博物馆专家为客座教授,最大限度地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教学。

3.教学模式。西方国家博物馆学专业的授课方式灵活多样,考核形式也多元化。如采用演说、课堂讨论、专家讲座、学术会议、个案研究、博物馆实习以及个别辅导等教学方式,即使是远程教育,也会精心编制整套的网络课程计划,导师通过电子邮件、信件、电话、定期研讨会及当面辅导等方式,按照计划完成课程任务。学生在学习某项课程时,都需按要求完成若干份书面作业,这些作业内容各异、形式多样,可以是论文、报告、评论、活动概述,也可以是项目书或项目评估等。而国内的博物馆学教学模式,仍旧遵从历史学、考古学和文物学的研究范式,至今也未见发展出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

六、差异的主要原因

与国外相比,国内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问题主要有专业化要求不高,与考古学、历史学的关系没有理顺,学科从属不尽合理,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实践教学方面较弱,师资不足等,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最主要的莫过于博物馆事业发展方面的现实因素和博物馆学理论方面的因素。

1.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某些现实因素,制约着博物馆学教育的发展。①国内历史类博物馆数量最多,博物馆的从业者多为考古、历史专业出身。因为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遗产,所以发展到今天,虽然博物馆的门类日益丰富,艺术类、自然类、科技类、产业类等多种类型博物馆发展迅速,但历史类博物馆的数目仍然是最多的。②博物馆事业发展背离科学主道,对人才多样性的硬性需求并不强烈。由于定位的不准确,国内出现“大馆小馆、千馆一面”的重复建设现象,直接照搬或者相互模仿的结果,使得博物馆界满足于旧有的人才结构,没有兴趣追求人才的多样性,这直接影响了博物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理论博物馆学发展的滞后状况,造成理念上的误区与封闭。长期以来,学界大都认为“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的内容都属历史科学范畴,同属社会科学,”所开设的课程,仅有很少一部分与博物馆学相关,更多的充斥着考古学、文物学和历史学方面的内容,且大部分是跟考古学、文物学联合开设,并隶属于历史类院系。这种不科学的设置,就是因为我们在理论上的落后,带来了认识上的误区而导致的结果。此外,国外还有很多普及的理念至今尚未被国内所理解、接受、实施,更不要说要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了。因此,理论博物馆学的发展不容忽视。

总之,经比较发现,我国博物馆学专业教育在学科从属、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有着很大差异,但无论哪一方面,归根结底都源于博物馆学学科属性的模糊。因此,只有先解决了学科从属问题,其他问题才会随之迎刃而解。当务之急就是把博物馆学专业从历史学等专业中独立出来,设置独立的博物馆学研究院系,这样才能使之进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国家的重视、支持与行业的协作、配合下,作为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主力,高校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注重博物馆理论研究,加强学科建设,振兴学科地位;其次,要优化教育模式。教学形式、评估手段讲求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创新教育理念,注重与国外高校及博物馆学界的联系与合作,关注国际间相关新理念的实践和发展动态,积极主动的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发展创新,探索出一条最适合我国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发展道路。

注释:

①中国博物馆学教育的最早起步,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北京京师大学堂的博物实习科。但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真正进入大学讲堂,则始于抗日时期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②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钱币、古建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及文物保护技术等。

③包括博物馆学通论、博物馆教育学、博物馆学史、文物政策法规、陈列设计、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等。

参考文献:

[1]侯雁.中外博物馆学专业教育比较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20:13,49,68.

[2]黄春雨.博物馆学专业隶属历史系之弊端[J].中国博物馆,1987,(4).

[3]复旦大学官网[EB/OL].2011-03-20.

http:///new-dep/wenbo.hun.

[4]中国科技大学官网[EB/OL].2011-03-20.

http:///

[5]李伊萍.中外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比较研究[J].中国博物馆,2001,(4).

[6]高荣斌.试论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之间的关系[J].辽海文物学刊,1997,(2).

考古学专业课篇6

【关键词】古典舞;教学;舞蹈学专业

随着国内普通高校创办综合类大学步伐的推进,许多高校都成立了艺术学院或音乐学院,特别是师范类院校也设立了音乐专业和舞蹈专业,既丰富了专业领域,有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古典舞是我国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在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中也是非常普遍的。然而中国古典舞在教学内容繁杂且教学课时相对有限的问题,致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科学、系统和完整地对中国古典舞进行教授,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教学效果不明显,实效价值不强的一个现状。经过全面整理、分析以及收集资料整理,本文将对高校舞蹈专业古典舞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报告:

一、高校舞蹈学专业的古典舞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高校舞蹈学专业古典舞培养目标

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综合类院校主要是通过一年到两年系统、科学的训练,非师范类专业院校则是通过四年系统、科学的训练这是两者的不同。然而相同的都是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课的跳、转、翻,在舞蹈所需的技术技巧、柔韧性、力量、速度、力度等方面得以全面提高,使学生的舞蹈意识和表现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全面归顺、整理学生的舞蹈意识和技术动作形态,通过学习身韵掌握基本动律元素,平圆、立圆、8字圆的“三圆”运动路线为主体, “拧、倾、圆、曲”体态特征为重点,使其符合中国古典舞审美的总体要求。同时为从事中国古典舞表演、教学的高级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培养出热爱舞蹈艺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创新人才,具备在高、中等学校进行舞蹈教学和研究的复合型师资,各级专业艺术机构、团体、协会从事舞蹈表演、编导以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高校舞蹈学专业古典舞课程安排

1、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综合类院校

通过调查,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综合类院校古典舞专业课一般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开设。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国古典舞身韵、舞蹈技术技巧、毯子功四门课程。从课时来讲,古典舞基本功课每周最多4个课时;身韵课、技术技巧课、毯子功课每周保持在2个课时。从此看来呈现出了时间少,任务重的现象,这对古典舞教学中任务和内容上有一定的限制。

2、舞蹈艺术专业院校

舞蹈艺术专业院校古典舞专业课一般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完成。开设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身袖、中国古典舞身剑、中国古典舞教材教法(实践课)课五门课程。从课时来讲,古典舞基本功课(包括教材教法实践课)每周10个课时;身韵课、身袖、身剑课每周保持4个课时。从此看来在时间上很充足,在教学任务和内容上相对分配的更合理、更细腻一些。

这样一来,不管是内容还是课时都有一些不同和差异,但也不会削减古典舞教学在普通高校的地位,只会根据每个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在教学任务和内容上进行了个别参考和删选。

(三)高校舞蹈学专业古典舞课程教学内容:

目前来看各大高校的综合人数在逐渐提高,舞蹈专业的生源也多了,古典舞的教学内容也是越来越丰富了。

从古典舞基训地面部分看教学内容有:扶把训练部分教学内容:活动,蹲,擦地,小踢腿,小弹腿,腰,单腿蹲,大弹腿,控制,大踢腿;中间训练部分内容有:控制,大踢腿,小跳,小转,中跳,翻身,大跳(包括技巧、身韵融入在教学内容中)。古典舞身韵教学内容有:基本站姿与步位,基本手型,基本手位,基本身韵元素(提、沉、冲、靠、含、腆、仰、旁移、旁提、横宁),主干典型动作(云肩转腰、云手、燕子穿林、青龙探爪、风火轮),支干手臂、手腕动作(盘手、穿手、晃手、摇臂、大刀花、基本步法)。技巧训练教学内容多以跳、转、翻综合型的动作为主要内容,而身袖、身剑则是按照各个院校教学任务选择来,并决定教学内容。从这些课程内容上看,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综合类院校,舞蹈艺术专业院校的古典舞教学中基本上都没有很大的变更,而是根据各个院校的培养方案、目标,决定内容的难易度,完成动作的标准。

二、古典舞教学在普通高校舞蹈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调查显示,随着我国教育界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为培养具备能从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论的研究、舞蹈教学以及编辑等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我国各大高校就此也相继开设了舞蹈专业,并设置了必不可少的中国古典舞课程,增强了全国舞蹈教学的统一性和平衡性,有利于培养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功底;有利于提高舞蹈表演的技术技巧能力;有利于训练舞蹈演员的身法韵律;在普通高校舞蹈专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通常普通高校的古典舞课程安排,都开设了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舞蹈技巧、毯子功等相关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开设,以便完善整体的舞蹈教学,在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结合下,反映出舞蹈专业课程的整体结构,合理的安排有效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起到直接关系的作用。在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今天,古典舞教学必须要完善合理性,必须对古典舞教学的内容和课程总体构成进行不断优化,使其他舞蹈课程互相渗透、互相吸纳、互相启发,从而使学生包罗万象,融会贯通的全面提高,与此同时古典舞教学在普通高校舞蹈专业中是或不可缺的核心,也可以说是点睛之笔。因此,我们应当肯定古典舞教学在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应该思考一下如何优化古典舞课程设置,使得古典舞教学在普通高校中能够变得更为完善和理想。

三、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古典舞教学存在的问题

起初新中国建立,舞蹈专业化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化的舞蹈人才的培养任务成为了中国舞蹈界当时的首要工作。为了解决专业舞蹈演员训练的问题,舞蹈艺术家前辈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在找到了历史根源和审美依据的同时,借鉴了芭蕾艺术百年积淀的先进经验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建立起了古典舞相对系统、科学、规范的教材与教学。据了解在20世纪60 年代出版的首部属于中国古典舞比较完善的训练教材《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可以说对全国从事古典舞教学的教师起了很大的动力和在教学训练中重要性的推动作用。

从目前来看,古典舞蹈专业教师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已经总结提炼出了一套古典舞蹈方面的教材,但在普通高校教学实践中却显得很繁杂。这些教材有继承芭蕾、戏曲、武术方面的内容,又有老一辈艺术家和舞蹈工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的舞姿、造型和技巧,虽说对训练学生身体各部位的表现力,对舞蹈技巧的掌握和提高有一定的训练价值,但对于普通高校的古典舞教学时间上来说,究其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还远远不够,给教师备课授课增加了难度,造成课堂教学线路不明,训练重点不明,以致效果不佳。如何增强古典舞教学教材在普通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使它在教学中具有训练价值和特点,达到少而精、学为用的目的。

四、解决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古典舞教学存在的问题的思路

1、不论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习或完成的教学内容,最后还是要通过在舞台上的表演来检验,首先从课堂教学练习中思索如何搭建好与舞台表演的桥梁。

2、因少量的课时,学生的学习、练习、完成的时间有限,那么教师应运用身传言达的多种手段来监督学生,例如:学生的早晚功练习。另外,在教学内容上需严格系统的整理,并行之有效的实行在课堂教学中。

3、除了上课之外,也可也组织学生集体欣赏古典舞的作品,运用多媒体设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看、多学、多练,知道古典舞更多的价值,帮助学生更深一步了解古典舞的审美观。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思考,现今可能还不算成熟,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更新自己知识和思想,让古典舞教学更上一层楼。

五、结语

随着时代在前进,中国古典舞也在以全新的姿态不断发展着,由此可见这也预示着我们的教学也是要不断调整,以开放的教学观念去感应时代的脉搏。唯有如此,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适应时代需要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炜 任芳 编著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教学法》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 王伟 编著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3] 金浩 编著 《新世纪中国舞蹈文化的流变》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年

作者简介:

考古学专业课篇7

1.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现状分析

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趋于实用性和多样性,而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古代文学面临着压缩学时的困境,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对这门课大多是从重点词、句的解读的教授,其并没有注重对其内在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性教学;从教学手段来说,主要采用的是背和记相结合的模式。再加上大学扩招,学生的基础下降,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专业课学习的不合格。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也使很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反而追求一些对自己具有实用价值的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2.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变化,许多大学生都没有看完四大名著,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并不是为了获得文学修养,学生甚至认为学习古代文学没有前途,因而对其的学习热情也不高。这样的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科体系建设,因此对高校古代文学教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构想与实践

1.改革教学方法

高校古代文学教育方法上应该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将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交叉融合,优化组合教学方法。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这也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具有文学基本功。比如要求学生诵读名篇,感受古文的音韵美,体会作家的风格特征。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古代文学课程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还是存在着信息获取量小的特点,没有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使古代文学的学习成为死记硬背,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介入,这样能够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各个方面使学生进行信息接收,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教学模式

现阶段,古代文学课程主要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但是古代文学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记几首诗词这么简单,古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古代文学素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所有的关系都是围绕此而展开的,也正是如此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古代文学改革思维模式下,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不平等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现在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堂都是采用论文和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的方式无疑让学生在死记硬背的樊笼里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价值观,未来改革的古代文学课程应该开设专题讨论评分制,以某一个课题作为讨论对象,以此来评判学生的古代文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性。

3.改革古代文学的培养目的

古代文学是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而存在的,而这就需要通过重新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前指定学生搜集资料、阅读篇目,在课堂上不采用讲授法,而是采用讨论法进行,并对一些问题进行现实结合教学法,引起学生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4.改革课程设置

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其的学习并不能由其单一完成,而是需要古代汉语课程以及现代汉语课程做支撑,因此学校应该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同时开设语言类课程,特别是古代汉语课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置文化类课程选修课,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性地储备中国的文化、语言、社会、思想知识,文学和文化其实质是相通的学科。

三、结语

考古学专业课篇8

关键词:档案学 课程建设 民族院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24-03

一、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档案学课程现状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前身为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从2005年开始招收档案学专业大专班,开启了内蒙古地区的档案学专业教育。8年间,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以下简称民院)探索出了适合民族地区档案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在此基础上,民院从2013年开始招收档案学专业本科班。这是档案学专业在民院逐步受到重视的表现。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档案学专业的特征如下:

(一)创建较晚,相对年轻

根据2011年的统计,全国开设档案学专业的高校共有34所。相比中国人民大学与武汉大学这些顶尖的高校,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档案学专业开设时间较晚,在规模、经验、学科层次、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相对不足,但是它承担着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档案专业人才的重大任务。

(二)全国唯一采用蒙古语授课的档案专业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创建了内蒙古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唯一的蒙古语授课的档案学专业。其师资队伍和学生都是蒙古族。教科书大多是引用其他院校编著的汉文教材,极个别课程由本院专业教师编写蒙文教材。

民院的档案专业教育是适合内蒙古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展现民族院校特点的专业教学。但是,民院的档案专业教育起步晚,加上民族地区的经济落后和文化差异,与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院校的档案专业相比差距很大,需要更新与完善。

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档案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档案专业教育开始重视和突出信息化管理,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民院档案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

(一)师资力量欠缺

南京大学的《全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中显示,截至 2011年,我国设有档案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共有34 所,教师 311 名。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各院校的档案学专业教师平均11人。这个数字比图书馆学和情报学专业的教师平均数少得多。加之边远地区、民族地区条件艰苦,当地政府不重视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学校对档案学专业的认识不够,民院档案学专业教师出现巨大缺口。

首先,缺乏学习档案专业的教师。民院的档案学专业教学人员几乎都不是出自档案学专业,只是通过自学教授档案学课程,这样“边学边教”达不到科研高度。专业化程度较低,导致教师只能是“专门教师”,而不是有需求的“专业教师”。

其次,专门教师人数仍然不够。民院的档案专业教师共4名,相比前文提到的全国此专业平均的11人少很多。4个人的师资队伍,却要承担本科教育中多达40门的专业课,每个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都非常沉重。

总之,民院的档案学专业教师不仅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人数、专业层次上也达不到标准,这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巨大挑战。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民院的档案学专业建设一直在摸索、更新、完善。由于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因人设课”的现象愈加明显,导致课程设置混乱。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不考虑档案学的专业特点、无视民族地区对档案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完全照搬其他院校的课程。这些课程有的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也不符合民族院校的特点。因师资队伍较弱和信息化管理意识缺失,民院至今仍没有设置适应时代的信息技术、知识管理等课程。另外,课程安排不合理。专业课教师忙不过来,从档案机构聘请的教师时间又有限,只能从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找出合适的人选开设课程,这就导致课程安排的连贯性和科学性较弱,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因档案学专业特点和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目前高校档案学专业比较重视实践环节。但是因为资金不足、思想保守,民院的档案学专业教学还停留在注重理论及原理的讲授上,基本没有辅的教学手段。实践性较强的档案整理和档案保护技术类课程,既没有校内的实验室,也没有校外的实习基地。在这种相对单一、缺乏互动的教学模式下,想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

民院的档案学专业本科教育存在很多弊端,需要在今后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加以克服,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同时发挥自身的优势。

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档案学专业课程改进的建议

有学者指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完成根本任务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核心是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趋势是多向培养模式,教学手段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目的是提高就业率,为社会需要服务。”借鉴该学者的观点,对民院的档案学专业课程的改进,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建设高素质、高水平、数量充足的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

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是实现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民院档案学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民院的档案学专业是相对年轻的,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相对较弱。所以加强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十分迫切。要建设高水平的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教师。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提供让现任档案学专业教师学习、深造、进修的机会。三是聘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档案工作者担任专业教师。这样能够提高档案学专业师资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使他们成为高层次的教学、科研人员,为自治区档案学专业教育的发展,为高层次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课程体系必须围绕培养目标进行建构。时代在变化,不同用人单位对于人才有不同要求。信息时代的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有了较大的拓展,可以由原来单纯的档案馆辐射到社会各个行业。就业市场延展,对档案人才的要求提高。

现代化的档案馆不仅要做好传统纸质档案的保管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等工作,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因此,需要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多元的知识结构,包括掌握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信息社会“无纸化”办公成为潮流,因此,在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成为档案工作的重点。这就需要档案人才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需要精通专业业务、“一专多能”。在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建设成为主流。因此,档案学专业毕业生除了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更应注重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宏观管控、管理信息系统等能力。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要满足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优化课程体系

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是为培养档案学专业人才建立的,通过课程的设计与配置,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获得全面的发展。档案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针对目前民院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可以尝试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课程体系大概由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毕业论文五大板块组成。以中国人民大学和武汉大学的课程体系为例,包括了公共基础课(必修,占总学分的30%)、专业基础课(必修,占总学分的20%)、专业选修课(选修,占总学分的30%)、任意选修课(在全校跨学科选修,占总学分的10%)、实践课(必修,占总学分的8%)、毕业论文写作(必修,占总学分的2%)。这样的体系建设层次分明、重点明确,值得借鉴。民院可以选择性、批判性地应用以上课程内容,还可以根据当地的需求进行增减。需要注意的是重复的内容尽量省略,比如关于立卷归档的内容在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教材中都已详细介绍,可以先讲细致,后讲简略。

(四)加强实践教学

从档案学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文档一体化,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档案、信息一体化是大势所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现代化通信设备、文印设备、光学设备等已进入办公场所和档案工作领域。对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进行实践教学。

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先接受理论知识,然后进入实际工作,通过操作深入理解领会专业知识。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学系潘玉民教授、玄月教授在《短学期制背景下的档案实践教学》中,以上海大学为例提出了校局馆联合办学模式、与社会联合办学等较具创新性的办学思路。

借鉴上海大学的思路,针对民院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完善实践教学。一是与档案管理机构合作建设档案学专业。民院可以同内蒙古档案局(馆)或呼和浩特市档案局等机构签署共建档案学专业的协议,设立奖学金与学科建设基金,共同经营档案学专业。这可以减轻民院的资金投入,档案管理机构也可以通过教学培养更有针对性的人才。二是与档案管理机构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聘请内蒙古档案局(馆)或呼和浩特市档案局的专家为兼职教授,档案学专业的教师也可以积极参加档案局(馆)的教育培训、科研立项、学术研究等活动。专业教师提供理论指导,档案机构提供实践平台,符合民院的实际情况,能够加强实践教学。三是在档案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档案实践教学是长期性的,为了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程度和专业实践的动手能力,可以在档案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只有学生有了实际认知,才能达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对于深化教学改革与发展当地档案事业都有益处。

四、注重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档案学专业的民族特色

民院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作为档案学专业强化优化的根本途径。民院的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大多数在内蒙古本地就业,所以学科的建设必须彰显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一)建立民族档案系统的必要性

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为主的多民族区域,蒙古族档案文献资料极其丰富,其内容涉及蒙古族文学、历史、地理、经济、语言、文字、艺术、医学、方志、谱牒、民俗等。对这些档案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价值评估,对蒙古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信息资源的发掘利用同时并进,充分发挥蒙古族档案在民族历史研究、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旅游文化开发、传统工艺发展等方面的利用价值,展现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这就需要建立具有鲜明民族地方特色的民族档案学专业。所以民院档案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还应增加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外语、蒙古族文化历史等课程,也可以开设口述史课。这对于传承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快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高就业率,拓宽档案学专业课程内容

档案专业教育的职能是培养各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民院的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档案专业教育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需求,增加文秘学、管理学、信息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内容。如今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高效已成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追求的共同目标。加上内蒙古地区普遍存在着文档合一,甚至文秘档合一或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实物档案综合管理的问题,从档案学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文档一体化,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档案、信息一体化也是大势所趋。为了提高就业率和毕业生的竞争能力,民院的档案学专业课程建设应该考虑培养多学科融合复合型人才,使毕业生可以多方向就业。

(三)拓展培养目标

根据自身的优势,民院可以将蒙古族历史档案的特点和文化研究相结合,培养个性化的人才。所以,民院的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分层次。首先应满足本地区需要,重点培养适合内蒙古地区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档案专业人才。这是民院档案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培养能够满足蒙古语档案管理需求的少数特殊人才。因为元朝、清朝历史档案中有蒙文档案,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也需要蒙汉兼通的档案专业人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有很多满文历史档案,满文的起源与蒙文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民院可以利用民族优势针对特殊需要培养专门人才。特殊培养的对象需要认真选择,专业知识扎实,各种技术、设备的应用能力强,对民族档案有兴趣又能刻苦钻研的学生才能成为培养对象。这是民院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二个层次。第三是民院的培养目标应该面向世界。蒙古族无论对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有很大的影响,全世界有六十多个国家从多方面研究蒙古族历史,他们需要蒙古族历史档案资料。所以民院可以对英语基础好、历史学了解深入、档案专业扎实的具有特殊潜能的学生进行深化培养,从写作能力、科研能力、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信息加工、数据化处理、档案保护技术、外语等多个方面进行重点培养。

作为全国唯一以蒙古语教授档案学专业课程的院校,民院探索的民族档案教学特色可以为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区和地区的民族类院校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 孟世恩.对档案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 档案学通讯, 2006,(4).

[2] 王向明,顾倩倩. 论档案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定位[J] . 档案学通讯, 2008,(4).

[3] 任越,倪丽娟. 对档案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J]. 档案学通讯, 2011,(5).

上一篇:县委班子建设情况范文 下一篇: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