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思想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02-08 17:45:18

建筑行业思想工作总结

建筑行业思想工作总结篇1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常见的一些管理漏洞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探究。笔者通过研究,总结并归纳自身多年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解决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究,能够帮助相关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好的应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建筑企业 思想政治 管理 问题 解决

目前,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其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益。建筑企业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条件都与其他行业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长时间单调、枯燥的生活使得员工思想政治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会受到影响。新时期背景下,已经将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作为建筑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形式比较单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并没有真正地抓住广大职工的内心思想,仅仅存在说和教的模式,无非就是开例会和举行一些晚会等简单的活动,这些单一的形式,无法满足建筑企业员工的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没有真正和职工进行情感交流,形式化的活动并没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性作用。

(二)建筑企业管理层次的素质比较低

建筑企业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它涉及的人员数量比较多,但是具体分配到每一个项目中去,人员的数量却很“单薄”,为了追求建筑企业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企业管理层常常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部分政工干部认为不必要重视思想正式工作,再加上员工整体素质偏低,文化素养有限,这同样影响工作效率,使得建筑企业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

(三)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心任务的转移

企业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提升经济效益,在工作中,将中心任务转移,抑制了建筑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没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使得企业转移了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不利于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二、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解决措施

现阶段,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健康发展。笔者通过上述介绍和探究,结合自身多年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和归纳出一些解决措施,有效的解决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建筑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员工的思想也越来越活跃,必须要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用战略的、现代的眼光长远看待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党政主要领导要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正确和统一的认识,从行动商真正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带动所有员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与时俱进,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二)加快团队文化建设

围绕“学习型、互助型、高效型”团队建设目标,坚持创新原则,弘扬企业精神,提炼团队理念,培育职工共同价值观。丰富建筑企业的文化生活,实现团队文化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形成“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在改善企业枯燥,单一的形式下,进一步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强化管理层次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重视培养,选拔和使用,提高各级党务工作者能力和素质,抓好青年后背干部培养工作,注重动态考察,坚持备用结合,推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从而为员工树立良好的党员带头形象,有利于提升整个企业员工的素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水平和质量,谋求企业的长远性发展战略。

(四)抓住企业的中心任务

建筑企业党委要始终坚持围绕生产经营工作抓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指导,营造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得建筑企业迈上健康的发展之道。另外,企业党委还需要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谋大事、抓大事,提出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真正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以及实际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任务艰巨,建筑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工作中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和创新,提高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水平,为员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扎实有力的氛围,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个新局面,全面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吉林茂.浅谈党的群众路线在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1).

[2] 陈立振.建筑企业政工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及有效方法探讨[J].劳动保障世界,2013(06).

建筑行业思想工作总结篇2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将许多风险隐患、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保护建筑施工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建筑施工的规模从大到小,参差不齐,个别建筑施工企业只谋求经济上的效益,偷工减料,为了达到自身的经济利益,对安全文化建设思想认识不到位,忽视了安全文化的建设。

(二)安全文化建设制度不健全。建筑施工文化建设是通过柔性而非刚性的文化引导,建立起规范、合理、制度的安全文化心里环境,以及协调和谐的工作氛围,并逐渐内化员工的心理,使安全文化转化为成员的自觉行动。事实证明,安全文化制度建设这种软性管理所产生的协同力比刚性的管理有着更为强烈的控制力和持久力。而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文化制度建设方面,缺乏实践性,只注重条例的制定,而忽视了工作中实践的约束,导致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制度建设流于形式。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环节。监督是对建筑施工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能够按照安全条例,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监督的。安全文化的建设为企业顺利的施工奠定了基础,但是如何强化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这就需要有效的监督环节,来进一步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性,从而更好的保障建筑施工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而个别建筑施工监督方面做的不精,查的不严,留下了安全隐患问题。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思想认识,强化员工认同。首先,建筑施工的企业管理层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施工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在”,只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付诸于行动上,才能武装好头脑,从根源上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其次,应把施工安全文化通过一定的强化灌输方法使其深入建筑施工的所有员工,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文化的内容和要求,使之人人皆知,以创造浓厚的安全文化环境氛围。二是培训教育。有目的的培训和教育,能够使企业员工系统地接受和强化认同企业所倡导的安全精神和文化。同时,培训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当前,在建筑施工的业余活动中融入安全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准则,往往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巩固落实,健全规章制度。在建筑施工安全文化演变为全体员工的习惯行为之前,要使每一位成员都能自觉主动地按照企业的安全文化和精神的标准去行事,是几乎不可能的。即使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已经成熟后,个别的员工背离安全制度的行为也是会发生的。因此,建立某种奖优罚劣的规章制度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心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将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潜在的安全问题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反复的研究,必要时要吸收有关专家和员工的合理化意见。二是全面归纳。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整理、归纳、总结和反思,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将安全问题予以条理化、格式化,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制度条例。三是率先垂范。建筑施工的领导者在塑造企业安全文化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本人的模范行为就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和导向,对广大员工会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所以任何一个建筑施工如果没有领导者的以身作则,要想教育和巩固优秀的安全文化都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建筑施工的领导者要率先垂范,真正肩负起带领员工共同构建和谐安全文化氛围的重任。

(三)有效监督,科学评价。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从安全文化的思想认识,到安全文化制度的建设,最重要的是:施工过程中每一位员工能够按照安全制度的要求来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达到“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目的。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的是有效的监督。通过监督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检验安全文化建设的客观性和有效性。衡量工作成效是以预定的标准为依据的,建筑施工的生产活动中的员工的行为偏差如能在产生之前就被发现,则可指导管理者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求避免。有效的监督,科学的评价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在施工过程中,负责质量监督的工作人员要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监督好,认真负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二是要严格执行,不留隐患。安全问题不是小问题,在监督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质量要求,毫不马虎,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问题。三是真实反馈,善于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要真实的反馈,对新问题的出现要细心的总结,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建筑行业思想工作总结篇3

时光飞逝,从毕业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这段时间的工作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原来学习的知识理解,而且对以前书本中没有接触或接触不深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于2013年9月取得了助理工程师的资格聘任至今。工作以来,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工作岗位上,我严格律己、勤奋努力,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积极向上,努力工作,不怕苦、不怕累,服从领导安排,充实自己的工作经验与能力,认真投入工作,在干好自身岗位职责工作的同时,努力协助其它同事完成单位工作,提高自己业务综合能力水平。与此同时单位领导对我的严格要求使我在工作上和业务水平上得到了质的提高,同事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在处理复杂的工作时多添了一份自信,我衷心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领导和同事,我唯有继续努力,踏踏实实的工作,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尽自身最大的努力为单位和社会的建筑事业添砖加瓦。

 

政治思想上,思想上,坚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尊重实践、深入实践,认真研究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与水平,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在工作中,我接触和设计完成了如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等各种结构体系的工程。此外,我除了按时圆满完成各项设计工作,还去到现场参与各项验收。这让我不仅积累了宝贵的设计经验,还获得了更多的施工经验。此二者相辅相成,令我的设计更加贴近实际。

现将结构技术工作方面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拿到条件图不要盲目建模计算。先进行全面分析,与建筑设计人员进行勾通,充分了解工程的各种情况(功能、选型等)。

2、建模计算前的前处理要做好。比方荷载的计算要准确,不能估计。要完全根据建筑做法或使用要求来输入。 

3、在进行结构建模的时候,要了解每个参数的意义,不要盲目修改参数,修改时要有依据。 

4、在计算中,要充分考虑在满足技术条件下的经济性。不能随意加大配筋量或加大构件的截面。这一点要作为我们的设计理念之一来重视。 

5、梁、柱、板等电算结束后要进行大量的调整和修改,并且做到有依据可循。 

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丰富自己。在这几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出差次数较多的情况下,学习上,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自身很好的为自己定位。理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应该还原回到生活。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要不断的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工作中不断地改变自我,适时地对自己提出不同的要求,工作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也在工作中逐渐的成长。

此外,为了更好的完成结构设计工作,我先后参加单位和权威机构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和学习若干次。还进一步学习了各种新规范、新标准、新的规程和设计手册,更好的熟悉和掌握了结构设计制图软件PKPM、盈建科、TSSD,AutoCAD等,适应建筑工程行业的新形势。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多翻看结构设计相关规范,查找结构设计计算依据;另外,有意识的系统学习结构相关规范,特别是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地基基础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等几本主要规范,进行了专门的学习。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增长自身专业知识。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结构设计,学习并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在工作和学习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收获,参与并独立完成了多个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主要项目有:

 

 

建筑行业思想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建筑施工; 管理; 问题; 对策

引言

企业的行政管理是指企业内部行政部门通过收集日常企业管理运营方面信息,进行筛选总结,形成各种建议,为企业领导者提供一些参考。然而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行政管理最基础需求是为了企业本身的生存发展,依靠一定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手段,进行正确的行政管理可以为企业在竞争时带来优势,也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需要。然而,就目前形势来看,建筑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建筑企业行政管理中产生的问题

1.1管理人员水平导致建筑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

当今社会经济形势下,务实思想的深入人心,普遍来说,建筑工地管理者以及施工者更多关注的都是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以及建筑过程中工程的实用价值,和工程结束后能带来的经济价值,忽略建筑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这导致了建筑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在诸多建筑企业中,大部分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不够专业,且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由于对象征管理认识不够,在实际管理中缺乏责任心,没有做到对工作完全认真负责。也正是因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存在这样的不足,致使在管理过程中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并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且正确的处理措施,导致企业行政管理能力不完善。

1.2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很多企业由于决策者对于企业的行政管理方面不重视,导致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系统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具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制度,也都是形式化的表面主义,管理条例制度本身就存在漏洞,更不要说难实事求是的将行政管理工作加以落实。加之建筑企业建筑施工人员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整体结构比较复杂。包括合同工、临时工、无合同用工、计划外用工等,并且建筑企业工作环境较分散,在被管理者繁杂且数量巨大的基础上,工作环境又有诸多不便,行政管理人员很难关注到每一个被管理人员及每一个细节,综合所有因素,使行政管理工作难度大大增加。还由于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工作人员行政管理工作没有条例规章可遵循,导致实际管理过程中,各行政管理者之间责任分工不明确,致使问题出现时找不到专门负责人员。

1.3行政管理问题不被重视

由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建筑企业都属于起步阶段,正在新兴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注重企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把生产建设工作作为首要重视的问题,其余部门的设立和发展可有可无。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中,企业管理过于表面化,实际上相应的部门与负责人员都处于空缺的状态中。也就是说企业决策者对行政管理问题不重视,认为行政管理部门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对于一些具有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行政管理模式照搬照抄党政机关形式,忽视企业实际发展要求,搞表面形式主义。从而导致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起不到作用,影响工程进度,阻碍长远发展。

2.产生企业行政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2.1不稳定的行政管理环境抵消工作热情

由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很多企业原有的发展管理理念产生变化,企业原有的精神文化理念发生改变,部分员工内心揣测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为自己带来的利与弊,导致部分员工内心产生动摇。与同时,社会中多种选择使员工工作热情大受打击。而为适应社会发展,劳动用工制度在不断的改革,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员工感觉自己生存、工作受到威胁,在此种情况下,员工和员工之间存在很大的竞争,很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注意力在于思考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和提高自身能力方面,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考虑自己何去何从问题,致力于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忽略了企业的行政管理。导致建筑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

2.2行政管理环境过于复杂化

建筑行业用工人员较复杂,与企业之间存在很多种劳动关系,如签订劳动合同,无劳动合同,临时用工人员,计划外用工人员等,除此之外,建筑行业用工人员职业种类繁多,外建工作人员、木工、瓦工、水暖工、电工等。以上多重因素不仅导致行政管理者的行政管理工作不好开展,员工与员工之间因为工种不同、务工关系不同,导致人员薪资状况不同。建筑行业随时迁移的、不稳定的工作环境,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的薪资水平,都会致使建筑行业务工人员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还由于建筑行业务工人员存在整体学历知识素养稍低,故而很容易在上述因素下出现失落情绪,消散工作热情。

3.解决行政管理问题的对策

3.1树立民主行政理念

改变建筑企业行政管理问题的最基本措施就是要认识行政管理对象,并且确立民主的管理意识。在建筑企业的行政管理中,广大的建筑职工才是行政管理者实施工作的主体,更是建筑企业行政管理建设工作的主人。每一位建筑职工的一言一行不止对企业当前工作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这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建筑企业若想顺利快速的开展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首当其冲的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使职工深刻的意识到行政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此,才能保证企业未来的发展。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不仅要抓普通职工为主体,还要根据被管理者特点,行政管理人员集中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好被管理者独立民主意识,实施平等管理。

除此之外,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正视自己的领导作用。在建筑企业行政管理实施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根据相关的规定,牢牢抓广大工作人员,根据大多数员工的想法,利用群众的力量,做到集大家思想为一体,从而实施一种公平民主的管理,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更好的接受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并且积极推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行政管理人员及企业高层,作为领导者,应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深入基层,正确的了解职工对企业行政管理模式的需求,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总结出一套合适自己企业的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理念。

跟及以上叙述,企业想要又好又快的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确定行政管理主体是关键,同时加强领导者主导作用,形成法制民主科学管的理模式。

3.2完善管理制度,处理好领导和职工关系

在上部分文章中曾提出,行政管理工作实施的主体实际上是广大的建筑职工。作为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的正确行政管理模式。同时,建筑企业在行政管理方面应建立全方位完善的行政管理模式。事实上,对建筑工人等被领导者的管理,本质上是对管理者的一个一种完善与监督。对行政管理模式的全面丰富,可以更好地充分的改变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带来的单向性,积极促进行政管理者和行政主题的双向互动,使得建筑企业在新经济模式下更好的适应与发展。

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后,行政工作开展更加民主化,行政工作者与行政实施主体的广大建筑职工之间接触增多,这要求行政管理者妥善处理领导者与职工间的关系.对于被管理者来说一定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即行政管理只是管理者的事情,与被管理者毫无关系,还要改变传统的上下级思想,强调民主思想,改变被管理者察言观色、趋炎附势、随便跟风、与领导者之间产生距离感等思想。做到从根本上改变被领导者思想。事实上无论是行政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正视管理者与职工的关系,树立敢于创新、敢于质疑的新思想,使被管理者做到明辨是非、主动建言献策,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遵守工作相关制度,维护行政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3.3创新学习,树立观念,提高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不论作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应不断学习新知识,培养自己创新素质,广泛的涉猎其他方面知识,在丰富自我理论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只有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才能更全面的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提高自我素质。作为建筑企业行政管理者,通过各种先进知识的学习,了解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及引进高水平的科学行政管理办法,结合建筑企业自身特征,及建筑工人特点,创新整合出更适合自己企业的行政管理办法,促进行政管理工作全方位的实施。

提高行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素质,可以开拓创新思维,更好地促进建筑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可是创新不是说出来的,想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及其被管理人员的创新素质,就要求企业具有一个全新的环境及新的管理制度,为企业行政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在企业内部和施工环境中如何营造一种极具创新性的环境呢?这就要求行政管理者集思广益,开展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活动,组成创新团队。并在一定范围内制定比较规则,使被管理者具有一种竞争意识。在创新环境的营造形成过程中,就要求行政管理者对建筑企业在新形势下的行政管理特点做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转变行政管理模式,在于被管理者的共同管理和自我管理中开创创新点。

4.总结

改善建筑企业行政管理,不仅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优质工程,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对社会而言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和其行政管理者应全方位的完善建筑企业行政管理体制,贯彻被管理者为管理主体的思想,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增加企业创新意识,建立正确的建筑施工企业行政管理,这样不仅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而且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行政管理实践中不断地吸取经验,改掉建筑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弊端,不断开拓创新,终将构建完善的建筑企业合适自己的行政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袁有艺.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山西建筑,2016,01:249-251.

[2]杨铁年.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258.

[3]林英. 建筑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福建建设科技,2016,03:97-99.

作者简介:

建筑行业思想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创意产业园;共生思想

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和地价上涨等多方面原因,位于市中心的大量传统企业逐渐迁至郊区,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这些郊区的工厂再次成为城市局部的中心区。由于这些厂房见证了城市文明的发展,因此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任意将其进行拆除或改造,必然会对“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将其进行合理地改造再利用,延续城市的工业文脉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经验和理论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既有旧工业建筑改造已经成为建筑改造的热点,按照其改造后使用功能分类有创意产业园类、博物馆类、公园类、办公室类、住宅类等,其中改造为创意产业园的数量最多,占到总体建筑改造比例的42.5%。因此,旧工业建筑转换为创意产业园作为研究对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创意园主要以发展创意文化事业为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潜力的产业。由于其创意的特殊性需要一种无拘无束的大空间,这就与旧工业厂房的原始结构空间不谋而合。继北京798创意园成功改造后,掀起了国内旧工业建筑创意产业园类改造的新热潮。但在现有的创意产业园改造中存在着对旧工业建筑破坏严重、整个创意园区缺乏活力、创意产业园区改造手法同质化的现象,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引入共生思想来解决上述问题。

1.共生思想的基本内容

共生思想最初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是指生物之间通过各种方式共生、共存紧密结合在一起,后来逐渐由黑川纪章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共生思想极力反对现代主义机械论过于注重科学和技术,而忽略了文化、材料、宗教、艺术等感性因素,极力主张一种有生命力的建筑。共生思想注重强调建筑与异质文化相融合,设计出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建筑。共生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共生、内部与外部共生、人与技术的共生以及异质文化的共生。

2.共生思想在创意产业园改造中的延伸

(1)创意产业园的中间领域共生思想中的中间领域是指建筑在改造或者转换中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并且在改造转换中存在着可以改造的“契合要素”。即旧工业建筑创意园类的转换中存在“契合”要素,这就是改造的重点。创意产业园的“中间领域”包括了所有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元素,即找出对立双方可相互转换的要素,这些因素主要包含建筑自身要素和建筑技术两个方面。建筑自身的要素主要有建筑的内外部空间、建筑的结构、建筑的立面、建筑形态等。如在北京798创意园的改造过程中,建筑外部墙面的标语虽然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但是在创意园的改造中却仍能表现出当年独特的历史记忆,这两者存在着可以转换的中间领域。这些存在的可以转换的契合要素,就是我们在转换中实现共生的必要条件。(2)创意产业园的圣域圣域论主要强调的是“文化自尊心”,它主要提倡的是一种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尊重,每个国家、民族、人群都有自己独特的圣域,并且都应该得到尊重,就像“米”对于日本人来说应该得到尊重,而对于美国人来说它只是粮食。在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中,有重要历史记忆或者价值的旧工业建筑就像是日本人对米的态度一样,应该对其进行最大可能的保护或保留,就是应该值得尊重的圣域。因为它不仅满足简单的使用功能,而且能对心灵进行慰藉和回馈。但是相较于历史和文化性比较弱的旧工业建筑,就像是黑川先生所提到的美国的“米”,这种建筑就不是我们改造中所注重的圣域,在改造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其实际应用价值,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旧工业建筑的使用潜力。如上海市国际时尚中心的改造设计中,由于原工厂车间的建筑容积率过大,不能满足于当代创意园区的发展需求,设计师首先根据《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将具有较大历史价值的旧工业建筑进行更新保护,使整个厂区获得了历史的回馈,拆除了在中心广场的几个历史价值较弱的旧工业厂房来适应新的功能要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纺织厂区的历史风貌和记忆。(3)创意产业园中的“道”的复权东西方的城市规划中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西方城市的规划是以广场为主,着重建造一种高大的广场形象,而东方城市的规划中则着重去强调一种“道”的文化。街道是存在于密闭和开敞空间之间的中间领域,即黑川先生在建筑设计中所提到的“利休灰”。共生思想倡导一种流动的、共存的、有生命力的街道空间。在旧工业建筑改造过程中的“道”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创意产业园在整体的规划设计中与城市和外部环境的“道”;二是指创意产业园内部规划过程中建筑与环境的“道”。这就要求在旧工业建筑的改造过程中要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内部环境规划角度、建筑底层业态布局、建筑内外部空间共生等几个方面去考虑,来营造一种富有活力的“道”空间,通过“道”空间来统一协调产业园内各部分,达到建筑与环境共生、建筑内部外部共生和建筑与人的共生,延续旧工业建筑的历史记忆并发挥出旧工业建筑的价值。就如在北京798创意产业园(图1)改造中,在内部建筑和环境的处理上注重了“道”的空间,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在改造中艺术家注重了底层空间的开放,并且还引入了咖啡和西点等小型休闲空间。室外的参与性休闲空间和大量的艺术性雕塑,大大丰富了先前冰冷的街道,是一种近人的空间尺度设计。而与之相对应的大连市15库(图2)改造项目中就存在着“道”空间缺失的问题,在建筑与内部环境的处理上采用了简单的几个“片”式的金属构件,毫无“道“空间亲近感,建筑的整个外部空间显得冰冷,毫无生命力。

3.共生模式的建立

基于共生思想在创意产业园改造中的延伸并且结合改造实际,将从三个方面建立旧工业建筑创意产业园改造的共生模式,然后由“共生模式”指导具体的改造实践(图3)。共生思想中的圣域主要是指建筑改造中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即旧工业建筑的场所精神,需要构建出旧工业建筑保护评价体系,对旧工业建筑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进行评估,确定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可行性。实现建筑与历史的共生,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分析。共生思想中“道的复权”主要是强调一种“道”的建筑,即“道”是建筑中处于封闭和开放中的一种灰空间。这种空间能够促进人与人的交流,道主要引申为两个方面即规划角度的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和创意园内部环境两个方面,运用共生的思想分别处理好“城市的道”和“创意园内部的道”,实现建筑与人与城市关系的共生。共生思想中的“中间领域”主要是针对现代建筑中“二元论”的观点,对立的双方中存在着这些共通领域即旧工业建筑转化中的主要契合因素。将中间领域引申为两个方面,即建筑自身的共生与建筑与技术的共生,建筑自身的共生分别从建筑空间、建筑结构、建筑立面等因素,建筑与技术共生主要是从旧工业建筑建筑生态技术方面进行论述。

4.结语

旧工业建筑转换为创意产业园相较于拆除新建有其特殊性,因此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并不能够完全指导设计。通过对共生思想进行解读并延伸到具体改造设计的各个方面,建立旧工业建筑产业园类共生模式。用共生思想去协调建筑改造中新与旧、异质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比较有针对性,可以进一步完善旧工业建筑的相关设计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韦恩•奥图,唐•洛干.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第一版.王劲方译.台北:创兴出版社,1994,

[2]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第一版.覃力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刘析谛.面向展览建筑的旧工业建筑更新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5]叶雁冰.整合与共生一一旧建筑再利用及新旧关系研究:哗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建筑行业思想工作总结篇6

针对当前建筑平面设计之中的相关制约因素加以分析,是促进设计效果提升和改良的关键点。总的平面设计,会受到城市规划原则、使用的功能性、场地现状以及技术条件等因素限制。所以在设计过程当中还需要解决实际的矛盾及问题,对方案进行反复调整及改良,以完成基本设计目标,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是城市规划的要求,城市规划对于平面设计影响较大,诸如用地的性质限制、布局结构形式的限制等,均以规划条件书的形式对相关工作形成了影响,其中,建筑的密度、用地范围、建筑周边的绿化率、建筑的停车库建设、日照系数、建筑高度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层面。建筑周边的交通设计和场地的形态,也是巨大的影响因素。此外,相关设计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对于最终设计效果的影响也较大,其最终的限制属于技术以及功能方面的,诸如我国的民用建筑设计规则之中,对建筑的相邻关系、红线关系、建筑物的突出设计以及道路的设置等,均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对于建筑周边的绿化率以及管线的敷设形式,也进行了深入的规定,以确保建筑在采光以及通风方面可以有较好效果。在平面设计之中,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消防以及建筑防火间距等等要素,事实上上述问题也是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对于相关专业,也有着严格的要求,诸如建筑的专业设计结构形式、柱网的尺寸、建设的地下室工程状况以及基础形式等等,均是不小的影响,此外,空调机房的布置形式、场地的排水建设、各种类型管网的建设以及室外架空管网的设计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还需要充分的对上述问题加以分析,以促进平面设计效果和总体质量的增强。

二、建议及对策

根据上文平面设计在建筑应用过程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可以对实践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重点把控的部位和需要全面加强的项目有着全面的了解。下文将针对实践操作之中平面设计理念的完善和基本设计思想等进行细致的探究,旨在促进建筑设计质量的增强。

首先,是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布局形式,其中包含有实体的布局、场地分区、绿地的建设安排以及交通建设的安排规划。需要确定各个元素之间的形态关系,同时还需要注重场地的基本形态。结合场地的使用功能,对其内容进行分区,采用集中式的布置形式,对各个项目的功能内容进行设计,并且还需要突出上述元素的三维形态,突出其特征,进而形成一个基本的建筑空间方案雏形。此外,还需要在每一个设计环节之中对各个元素的特点进行反复推敲,对方案设计思想及理念进行不断的调整,进而确定出最佳的方案。在平面设计的前期,需要积极的与业主进行沟通与交流,充分的了解业主设计思想,在理解了任务和规划方案的基础之上,对各个场地的功能性要求进行明确,在最大程度之上利用建设的场地,对各个场地的功能性需求进行确定,熟悉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施工的方案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分析,加强平面设计设置方案的科学性,对功能进行改善。此外,还应当逐步的对设计思路进行调整,从多方的利益着手,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通过上述步骤,全面的增强建筑平面设计效果。详细平面设计主要工作内容有场地内道路骨架布置,停车场布置、竖向布置、管网布置、园林绿化布置等,这一阶段多是具体性和实在性的工作,偏重技术性和规定性。是总平面布局的细化量化过程。总的来讲,建筑平面设计的思想理念革新,是促进工作进步的关键点,故应加强重视。

三、结束语

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之中,应当充分的运用平面设计相关理念,对传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式进行革新,确保最佳设计效果。综上所述,根据对现代化的平面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实际角度着手,对设计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加强及改进的部位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同时对平面设计的主要原则、设计的思想、设计的理念以及设计的制约因素等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对应用过程当中需要注重的几点问题、需要重点遵循的基本原则等,进行了综合性的探讨,旨在以此为基础,不断的促进平面设计效果和水准的提升,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促进建筑平面设计的科学性与美观性增强,促进设计效果的提高,为今后相关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筑行业思想工作总结篇7

一、去年一年来的工作: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认识。一年来,始终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工作中的根本。建设局的工作点多面广,较多的涉及群众的利益,因此在工作中始终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基层服好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边学习边总结边提高。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一句话就是要把对其深刻的认识与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工作中处处要体现好“三个代表”,因此,在端正认识态度的同时,不断地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中心组学习,上岗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地树立执政为民思想,不断地提高道德修养。

(二)抓住重点,切实做好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各项工作。目前,我市的建筑市场是较为混乱,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因此,整规工作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我分管的工作中这是最为突出的,最为紧迫的方面。怎么入手?怎么抓?我始终在思考,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决定从抓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入手,从源头上来解决突出问题。因此突出了两个环节,即资质管理环节和招标投标环节。

1、以资质管理为手段,不断加强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我市目前有施工企业***家,这些企业的级别、规模、资金、人员素质等都参差不齐,总的来讲数量较多、质量较差。要整合我市的建筑资源,变数量优势为质量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必须严把资质审查关。因此,今年年检把关严格有*家企业不合格,有*家企业基本合格。同时对项目经理资质将在20*年3月年检完毕,我想通过对企业和人员的资质严格把关,把不讲信用的企业和个人清出建筑领域,净化建筑市场。因此,去年主持草拟了《**市建筑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扣分与处理暂行办法》、《关于在工程建设中使用**市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业绩手册的通知》、《**市市外建筑业企业入市施工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文件,预计今年初将逐步出台。通过上诉措施逐步地建立起我们建筑领域的信用体系,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减少和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2、强化投标资格与违规行为挂钩,不断加强对招投标的管理。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体现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投标的科学化、民主化。在完善评标办法的基础上,去年组织招标站先后草拟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理招投标管理办法》、《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招标计价管理办法》、《**市建筑工程担保实施办法》、等结合实际且有操作性的配套的规章制度。同时,严格把施工企业质量安全事故,恶意拖欠民工工资等行为与招标投标挂钩,确保建筑市场健康发展。

所以,突出两个重点,也是我们重要的两个职能来解决市场的不良行为,应该讲目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主要是安全事故的逐步好转,相信随着运用手段的不断到位和深化,效果还会更加明显。

(三)注重实效、认真履行职责,全力推进工作。

一年来,我分管的工作总体还是完成得较好。1、去年完成建安产值达到20亿元,超额完成了任务。2、完成了省厅和市目标办下达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目标任务,规划院改制。3、20*年,纳入交易中心招标工程120个,面积100万㎡,中标价6亿,应招标工程招标率100%,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100%,造价平均节约率为9.5%,工期平均缩短率为15%,中标后续跟踪管理率达90%。4、完成了《**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基价实施细则》,完成了造价咨询机构的年检,造价人员的培训等工作。5、加大执法力度,去年查处违反规划与违法案件362件,拆除83件,已执行32件,建筑面积为2465㎡,有51件在执行中;查处违反建筑法案件4件,已办结、处理率为100%,查处规避招标4件,查处率100%。同时强化了施工工地的监督和管理。6、去年基础设施完成4.2亿,同比增长了70%以上,做好了投融资体制改革,特许经营权的准备工作。几个分管项目经过督查办检查也按时完成了任务。

(四)突出热点问题,切实抓好预防和制止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工作。去年下半年以来,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非常突出,反映也非常强烈。我市截止12月中旬,据不完全统计拖欠工程款总额4.3亿,其中,政府性投资*亿,房地产*亿,其他8000万;欠民工工资达9500万,其中20*年达2530万,形势严峻。因此,市领导高度重视,局长亲自抓,我具体负责,会同建管科等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特别是六部门出台了《关于预防和制止拖欠建筑业企业民工工资的通知》,到12月底已兑付2500万元。但是目前矛盾仍然非常突出,难度越来越大,难点越来越多。下一步是全力以赴抓难点,力保春节前兑付20*年的民工工资。

(五)廉洁自律,筑牢思想总体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严格按照党风廉正责任制要求自己,没有做违法乱纪的事,没拿原则作交易,没有,管好了自己的下属和身边的人,没有行贿、受贿,更没有索贿,遵守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政策、业务水平还不高,要不断学习。2、工作还不够大胆,有畏难情绪。3、为基层、群众服务还不够。4、安排工作多,关心同志的时候少。

建筑行业思想工作总结篇8

(1)生产岗位不固定、流动作业多,作业环境不断变化。作业人员随时面临着新的隐患的威胁。

(2)作业内容多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同工种,但在不同的作业时段、不同作业部位的作业内容常常不同;二是同工种,但在不同施工现场的作业内容和作业环境并不相同;三是工种时常不固定。

(3)多工序同时或连续作业,工序间配合,材料设备调度,与建设各方的协调等过程多,管理过程复杂,综合性强。

(4)立体交叉作业及电气、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多。

(5)多为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如高低温作业,雨、雪、风中作业等。

(6)手工作业多,劳动强度大。

(7)人员流动性大、作业技能参差不齐。

(8)分包作业多,总、分包之间以及各分包队伍之间的企业安全文化背景不同.容易形成文化冲突。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联系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服务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补充。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工作就是要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的不合适方法等问题。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这主要是依靠安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来实现。但是,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是有局限性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原因一方面是科技水平发展不够,另一方面是经济上不合算。正由于此,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控制人的行为就是采用安全管理的方法,即用管理的强制手段约束被管理者的个,使其符合管理者的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应该是在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工程技术基础上,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制度、规程等,约束建筑施工企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使员工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以保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正是为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惩罚、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员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员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要我遵章守纪”转变为“我要遵章守纪”。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之上。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

3.1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直接领导,并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合于企业文化各项工作中组建专门的领导班子

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直接领导,充分发挥施工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该领导班子负责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统筹规划,制定施工企业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并要做好宣传动员、督促检查、总结评价等各项工作。把安全文化建设与政治思想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施工企业全体成员中开展理想与道德的教育,提高全体成员的思想境界。同时,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合于施工企业总体文化和各项工作之中,使安全文化产生更广泛的效应,以深入人心。施工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不应该把安全文化看作是特别独行的事务,而要在施工企业的总体理念、形象识别、工作目标与规划、岗位责任制的制定、生产过程的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各个方面融合进安全文化的内容。在施工企业中,也许看不见、听不到的“安全文化”词语会在各项工作中处处、事事体现,这才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质。要紧扣施工企业的生产目标与管理体制,配合施工企业改革的步伐,采用动态的管理方法设计安全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有效的宣传方式以及具体的实施计划。从宏观出发。自微观人手,及时地研究社会与施工企业的状况,搜集安全文化的信息,不断地调整、完善安全文化的内容:同时注意评价实施安全文化的绩效,防止走过场、搞形式。

3.2“建立四个体系”

1)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如何让安全第一的思想牢牢扎根在每位员工的心中,让遵章守纪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动,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教育仅对员工进行“三级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行日常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要有针对性、实用性、要因性,因人施行。2)安全制度约束体系:指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

3)安全机构保障体系:指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掌握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术知识的安全管理人员。

4)安全考核激励体系:为了拉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绩效,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适当地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很必要的。

3.3“三个坚持”

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群策群力,全员奋斗,全方位通力合作;坚持循序渐进,常抓不懈,因为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永恒的主体,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不付出长久的努力就难以取得预想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为根本宗旨。

3.4“三个结合”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应与行业和本单位实际相结合,不能建设脱离建筑施工企业实际的“空中楼阁”式的安全文化;应与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目标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与“安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不能与建筑施工企业文化格格不入。

3.5加强安全文化制度建设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系统、适合本企业的文件化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形象策划系统,规范企业安全文化。进行企业策划,引进企业识别系统(cis).建立有显著个性和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安全文化支持系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0)及《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0)等标准,建立文件化的管理体系。贯彻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等建筑施工

安全标准规范,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的技术支持系统。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应充分考虑建筑施工分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员工的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多变性内容等,并充分发动全体员工广泛参与。按照标准、规范规程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加强检查、定期评审,及时纠正不符合项,保证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实现持续改进。

4.结语

建设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必将改善各施工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施工企业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施工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水准,是施工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搞好生产安全与创出企业特色以及创造更佳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徐德蜀,邱成.安全文化通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学东.浅议塑造建筑企业文化的途径[J].山西建筑,2003,29(3):174.177.

上一篇:酒店会计实习报告范文 下一篇:公司团建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