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06 17:45:48

如何制定管理制度

如何制定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新医院会计制度 固定资产 核算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3-256-02

财政部规定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自2012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这一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规范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全面提升公立医院的成本、绩效和财会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固定资产核算来说,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引用了企业会计制度的核算方法,对原有的准则进行了大幅改革和完善,增加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和业务处理方法。笔者就新制度下如何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固定资产在医院资产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医疗卫生单位规模不断扩大,各医院固定资产有扩张趋势,固定资产总量快速增长。据统计目前三级医院的资产中70%以上是固定资产{1},以笔者所在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下表是我院近5年来固定资产与总资产情况。

如上表所示,固定资产有逐年向上攀升的走势,2011年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已经达到67%。因此,管理好固定资产,准确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的探讨

(一)新制度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但对大批同类物资的价值和数量没有明确界定

原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的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一般单位价值在300元以上),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核算范围过宽,加大了固定资产核算工作量。新制度本着重要性原则对固定资产规定的标准有所提高: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笔者认为,大批同类物资没有明确规定价值标准和数量,各单位理解不一致,也容易导致核算口径不一致。由于新制度固定资产价值标准的提高,原账中低于现标准的固定资产将有一部分按照新制度转为低值易耗品核算。转账时,应对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科目;对于已领用出库的,还应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同时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在新账中,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库存物资”科目{2}。

(二)新制度增加了累计折旧科目,提高了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

原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提折旧,只是每月按固定资产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会计报表反映不出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新制度基本上借鉴了企业核算固定资产的方法,增加了累计折旧科目和提取折旧方法的多样性,并且制定了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使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的那部分价值,得以反映。从根本上解决了现行会计核算的缺陷,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在用、报废状况等情况,完善了固定资产核算和监督。

三、新会计制度下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

(一)借助计算机网络对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

在施行新会计制度时,如何准确提取医院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价格也相差悬殊,人工难以全面、准确、完整地进行统计管理,必须借助计算机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对全部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可以按照国标码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来分大类,搞清楚每种资产的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用年限;新制度还规定,要按每项资产的资金来源来进行会计核算,增设了“待冲基金”科目,这就要求我们要详细登记每项资产的资金来源,分清自有资金、财政资金、科研资金等资金购买的设备所形成的累计折旧;新制度还进行了细化,把医院所有成本分为四大类:临床服务类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行政后勤类科室,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要确保科室建档准确,科室的分类准确。

以我院为例,我们采用了东华软件来进行固定资产管理,运用计算机的网络管理,实现各科室数据共享,极大地方便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计提折旧的准确性。计算机台账可随时准确反映全院固定资产的各项管理情况:原值、净值、已提折旧、购置时间、使用科室、已使用、尚可使用年限、资金来源、设备维修状况等;还可以实现网上申报固定资产报废,科室提出要求,鉴定工程师进行鉴定,网上审核签名,减少了纸质报表的传递。一方面脱离了固定资产手工操作、管理混乱的状况,简化了劳动;另一方面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分布、使用状况一目了然,既方便了核算和管理,又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大大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运用条形码技术进行单件管理,简化了资产清查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系统结合条形码技术,赋予每件资产一张唯一的条码资产标签,从资产购入开始到退出的整个生命周期,针对资产实物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在资产清查时,只需手持条码识别器对资产上的条码阅读,条码信息自动存储在条形码识别器中,将条码识别器与计算机相连接,迅速地获得资产的实际情况,通过组合查询立即发现资产短缺、溢余等变化情况。图书种类多、数量大,且全部集中于一个部门,相对其它资产分散于全院各个部门,它的管理、清查难度更大。此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图书资料后,将给图书的管理、清查带来更为明显的便利。

(二)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固定资产

长期以来,医院固定资产多部门管理,医院固定资产普遍存在多头购置的现象,有设备部门购进的、总务部门购进的、还有科研教学部门购进的,各自为政,缺乏集中、统一管理机构,给管理增加了难度。成立国有资产管理中心,资产管理中心对资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资产管理中心的监控包括:购置前的可行性论证、招标及采购过程的监督、入库、保管、使用、报废全过程的管理。对大型设备使用的效益进行追踪分析,将分析的结果及时反馈或公示。建立定期的资产核对制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保证资产的完整。

(三)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科室考核的内容

将资产管理情况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制定资产考核细则,定期考核,以促进使用部门对资产管理的主动性,形成资产管理部门考核科室执行情况、科室对自己资产负责的分级管理体制。

(四)建立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

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事业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因此应采取定期(至少每年一次)全面清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及时掌握资产盘盈、盘亏情况,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按规定程序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总之,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更加规范和完善。作为财务人员,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的资产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注释:

{1}徐筱红,蒋永乔.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设想[J].卫生经济研究,2007.24(6).56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医院会计制度讲解.2011,8.354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青岛 266003 通讯作者:康云凤)

如何制定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5W1H项目管理施工方案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5W1H工作法”也称“六何工作法”,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管理中,但对于整个市场都处于较粗放的管理模式的施工单位,其应用水平依旧不够深入,特别是在项目管理中,本文将就“如何将5W1H应用于施工方案的制定中,使施工方案的编制更加系统、完善”谈谈个人的看法。

首先,将5W1H在施工方案中代表的含义进行阐述。

表1 “5W1H”在施工方案中所代表的含义

简义 主要包括内容

What 施工任务 1 需要完成什么施工任务,概况是什么

2 达到什么样目标(进度、安全、质量、成本)

3 该任务有多少工程量,需要多少主材

4 完成这些工程量需要哪些配套资源

5 各类资源需要满足哪些技术指标

When 工期 1 总工期:何时开始,何时完成

2 节点工期:关键节点有多少、普通节点有多少,有哪些节点有特殊要求

3 进度计划:每天需要完成到何节点,每个节点内有多少工程量

4 各阶段机械、设备进出场时间表

5 各阶段材料、劳动力需求量及进场时间表

Where 工作面 1 施工部位在哪,有多少施工段,各施工段是如何分布的

2 进场时现场三通一平是什么标准,材料堆放在哪,半成品在哪进行加工

3 现场有哪些安全设施、文明施工设施

4 该部位介入前应该是什么标准,完成作业后达到何标准才能撤出

5 作业面施工过程中,除施工本身还应该遵守哪些规定(安全、文明施工)

Who 人员 1 该工程由哪些人负责管理,组织机构如何设置,管理职权如何划分。

2 谁交底、谁安排生产、谁全程跟踪、谁控制质量、谁收集资料、谁负责验收、谁进行日常考核、谁进行产品评价、谁进行队伍评价、谁确认工程量、谁确认进度款、谁发放进度款

3 投入多少劳动力、是何工种、是否有特殊工种

4 进出场谁安排,介入作业面与谁交接,撤出作业面与谁交接

5 对班组长有何要求

Why 为什么 1 方案各项要求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法规、规范、企业标准等)

2 需要进行安全计算的,其计算书内容是什么

3 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的每项工作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4 达不到要求,会追究哪些人的责任,会对哪些人进行处罚,如何处罚

5 达到创优要求,会奖励哪些人,如何奖励

How 如何做 1 进入施工现场后,应遵守哪些项目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生活等各方面)

2 作业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3 按什么样的流程进行办公

4 在各个施工段之间按什么样的施工顺序进行流水作业,每个施工段按什么样的施工顺序进行作业

5 各道施工工艺如何进行操作

6 各施工工艺的样板图片、节点图片、动画展示

7 对各施工节点进行翻样,绘制各节点大样图

8 有多少质量控制点,各质量控制点是什么样的等级

9 半成品、成品灯如何进行保护

10 对于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如何进行预控、克服

11 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2 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如何进行处理

13 如何进行质量验收、质量评价

14 如何进行进度管理、安全管理

15 如何进行阶段性考核、综合评价

其次,对施工方案的框架进行梳理,并标注其在5W1H中相对应的条款。

表2 施工方案中各条款与5W1H条款对照表

施工方案框架 5W1H条款对照

1综合说明 1.1工程目标 达到什么样目标(进度、安全、质量、成本) 施工任务

1.2编制依据 方案各项要求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法规、规范、企业标准、项目管理制度等) 为什么

1.3工程概况 需要完成什么施工任务,概况是什么 施工任务

2施工准备 2.1组织准备 项目组织结构图 人员

作业流程图 如何做

职能分工表 人员

2.2技术准备 收集该方案编制依据各项文件的书面资料、电子文档,以供查阅 为什么

明确工程所需各类材料、设备等资源的技术指标 施工任务

2.3生产准备 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 工期

施工前三通一平达到什么标准 作业面

加工场、材料堆场如何设置 作业面

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材料、设备的运输 作业面

安全设施如何设置 作业面

2.4资源准备 各作业阶段各类资源需求量 工期

各阶段各类资源采购计划及进场时间表 工期

3工艺流程 3.1施工段划分 对整个作业面进行施工段划分,并进行编号 作业面

3.2施工顺序 施工总顺序,每个施工段施工顺序 如何做

如何进行相关的交接手续 作业面

3.3施工工艺 介绍各道工序样板是什么样 如何做

介绍各道工序如何施工 如何做

展示各道工序的节点图 如何做

4质量控制 4.1质量控制点 表格罗列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点,是什么样的控制等级,并说明如果控制不好将产生哪些不利后果? 如何做

4.2通病防治 逐条说明质量通病、产生原因、预防措施 如何做

4.3成品保护 明确成品保护的各项措施,并说明保护不当可能产生的不理后果 如何做

4.4整改预案 如果未能一次性控制到位,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如何进行整改 如何做

5质量验收 5.1验收标准 根据总包合同、设计文件及配套规范,说明建设单位的验收标准 为什么

为保证建设单位的验收标准,项目部如何从严要求,明确各项内部验收标准 如何做

5.2验收方式 如何服从、配合主管部门及参建单位的验收 如何做

内部如何执行“三检”制度,巡检、节点验收、纠偏有哪些规定 如何做

5.3质量评价 内部质量运行状况评价表,评分标准、评分方式 如何做

6安全文明施工 6.1安全施工 安全管理规定 如何做

机械设备使用及保养规定 如何做

安全防护设置使用及维护 如何做

消防设施使用规定 如何做

6.2文明施工 场容创优要求 作业面

工序交接规定 作业面

绿色施工要求 作业面

7奖惩规定 7.1测量评价 交底及执行情况记录、带班作业记录、日常验收记录、日常检查记录、联合检查记录 如何做

评分表、评分标准、评分方式 为什么

7.2奖惩明细 奖惩奖罚明细表 为什么

7.3奖惩执行 如何进行奖罚的执行、如何保证奖罚的执行 如何做

8附件 8.1进度计划 网络计划图、进度计划表 工期

8.2资源计划 各类资源的采购计划表、进场计划表等 工期

8.3施工细化图 施工节点图、翻样图 如何做

8.4计算书 有关支撑、加固等节点设计的安全计算(选择性) 为什么

如何制定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风险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构成

随着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的相继倒闭,全面风险管理已然引起学术界、企业界甚至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美国COSO委员会制订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国务院国资委制订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为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提供实务指导。从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与风险管理八要素构成到《指引》中的风险管理五大模块,均是以风险为对象,用过程来描述,结合企业管理实践,本文从管理学角度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要素构成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风险管理人员体系、权责体系、组织机构体系、运行机制体系、规章制度体系等全面风险管理五体系论,并对其各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设计,以期对正在实施或将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一、风险管理人员体系

风险管理人员体系是风险管理体系的唯一主观能动的要素,是指风险管理人员的构成及风险管理人员所具有的风险意识、风险控制技能、业务管理技能及由此所形成的风险管理文化。它是以全员参与为目标、以专职风险管理人员为基础、以业务管理人员为主体、以外部专家为补充,注重风险管理意识及风险管理技能,具有风险管理文化的全员风险管理体系。

1、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人员与外部专家相结合的人员构成体系。即企业在内部风险管理人员进行日常风险管理的基础上,聘请一定数量的法律、财务、税务、投行、工程等专家,组成顾问团,或在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中设立若干个外部专家席位,在企业进行重大风险决策时,由外部专家独立提出意见和建议。

2、专职风险管理人员与业务管理人员相结合的全员风险管理体系。即企业应建立以专职风险管理人员为基础、以业务管理人员为主体、以外部专家为补充的全员风险管理体系。

3、风险管理技能与业务管理技能相结合的人员素质体系。即企业的专职风险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业务管理技能,而业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技能,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在业务管理中进行风险识别与控制,在风险管理中对业务管理进行协调和指导。

4、风险管理文化与其他企业文化相互交融的企业文化体系。即企业应把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把风险管理文化的塑造当作企业整体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意识和自觉行动。

二、风险管理权责体系

风险管理权责体系是企业通过对风险管理权力的科学配置,并赋予风险管理人员相应的责任,使之形成权责利高效统一的管理体系。它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就像人体的“灵魂”一样主导着人的行为。它是以风险管理目标为导向,以合理配置风险管理职能为中心,以明确权利义务和建立岗位责任为手段,逐步形成权限清晰、责任分明的权责体系。

1、风险管理目标体系。一般包括风险管理总体目标、职能部门目标及风险管理各岗位具体工作目标。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状况,逐人、逐岗、逐部门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标准,量化工作内容,确定工作目标,如确定首席风险管理官、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专职人员、业务部门及业务人员等详细的工作目标,形成全员风险管理的目标体系。

2、风险管理职能体系。一般包括风险信息搜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决策、风险监控等各项职能,明确风险管理各岗位所具有的职能,并合理划分至每个风险管理岗位,做到职能配置不重不漏、相互协调一致。

3、风险管理权利义务体系。风险管理权利主要有规章制度制订权、执行权、控制权、协调权、监督权、指导权等管理权限,风险管理义务主要有风险识别义务、风险分析义务、风险报告义务、风险控制义务等。企业应当明确风险管理各岗位具有哪些权利,能够行使哪些权限,负有哪些义务,并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合理确定。

4、风险管理岗位责任体系。包括一般岗位责任制和具体岗位责任制,一般岗位责任制是要求所有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员工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对所有风险管理人员都具有约束力;具体岗位责任制是在定岗定员的基础上分岗位制订的对不同岗位员工的不同要求,对相应岗位员工具有约束力。

三、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体系

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体系是表现企业内部各风险管理部门排列顺序、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事务划分及存在形式,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物质载体。它是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以风险管理部门为龙头,以业务管理部门或单位为主体,以法律事务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为补充的组织机构体系。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般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企业应按公司法要求建立健全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各机构依法、依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

2、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一般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其执行机构,是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主要是制订风险管理制度,提出风险管理实施意见,组织协调全面风险管理日常工作,指导、监督有关职能部门、各业务单位以及全资、控股子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等。

3、业务管理部门或单位。主要是业务管理或执行部门,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供应部门等。这是风险管理的第一线部门,是风险的识别、控制的主体,也可称之为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可见其重要性。

4、内部审计部门。一般包括审计委员会和其执行机构,是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是负责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订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5、法律事务部门。一般包括总法律顾问与法律事务部,也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不设专门的法律事务部而将法律事务委托给中介机构办理,本部门主要负责各项经济业务或行为的审查,合同的拟定或会签,经济纠纷的处理,法律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等工作。

四、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体系

风险管理运行机制体系是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过程中,有关风险管理权利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体系中的有效运行方式,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活力体现。包括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动力机制、制约机制、监控机制、沟通机制、协调机制、应急机制、改进机制、反馈机制等十种机制。

1、决策机制。主要是明确风险管理各职能机构拥有哪些决策权以及如何行使决策权,是决策权力在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等的分配与制衡,是风险管理工作的中枢系统,一般可分为战略决策、重大事项决策、日常管理决策等。

2、执行机制。主要是明确风险管理各职能机构拥有哪有执行权以及如何行使执行权,它所确定的是执行权力的合理配置问题,要做到执行到位、不缺位、不重叠、不扯皮,注重时效。

3、动力机制。主要解决风险管理系统的动力问题,是风险管理系统的“发动机”,一般需要采用物质、精神等激励手段,从而激发、鼓励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士气,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4、制约机制。为保证风险管理各机构或人员拥有的决策、执行等权力不致滥用,必须从制度上对其进行有效制约,以防止不正当决策、不适当执行所带来的危害。

5、沟通机制。它主要解决风险管理信息的传递问题。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它需要各个部门或全体人员的参与,必须做到信息共享、及时沟通,以达到整体联动效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必然选择。

6、协调机制。主要是明确哪些职能机构或部门拥有哪些协调权以及如何行使协调权。全面风险管理牵扯到众多平级部门的协作问题,必须明确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专职部门对业务部门的协调权,以确保有关法令或制度能及时贯彻和执行。

7、监控机制。如何对风险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监控,谁来监控,以何种手段何种方式进行监控等。一般应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门进行风险管理的监控工作,可定期进行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以独立的审计部门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8、应急机制。它主要解决的是当重大风险将要出现时,如何进行预警,以及当重大风险发生时,如何进行风险处理等问题。企业应事先分析可能发生哪些重大风险,并事先制订应急预案,以便对重大风险做出快速反映和处理,把损失降为最低。

9、反馈机制。如何对风险管理的过程和结果提供信息反馈,使决策者能够及时了解决策的实施情况,从而形成风险管理的闭环体系。只有不断的进行信息反馈,风险管理系统才能不断完善。

10、改进机制。它主要是解决如何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这一问题。如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定期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研讨会,对风险管理先进单位进行学习考察等,以不断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五、风险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风险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是企业为规范风险管理行为等所制订的一系列管理政策与管理程序的总称,是人员体系、权责体系、组织结构体系、运行机制的行为规范。它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起着“司法”作用,在于保证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它是以风险管理基本制度为核心,以风险管理具体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为重点,以其他管理制度为补充的规章制度体系。

1、风险管理基本制度。企业应制订全面风险管理章程,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根本制度,是所有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主要内容应包括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目标、工作原则、组织机构、权利义务、工作程序、奖惩、附则等,作为制订其他风险管理制度的依据。

2、风险管理具体制度。企业应根据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包括但不限于风险管理初始信息搜集制度、风险识别制度、风险分析制度、风险评价制度、风险监控制度、风险报告制度、风险预警制度、风险应急制度、风险管理外包制度、风险管理岗位责任制度、风险管理监督检查制度及重大风险的单独管理制度(如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投资风险管理制度等)等。

3、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对管理流程、业务运作流程进行分析,并结合风险管理的要求,健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内控岗位授权制度、内控报告制度、内控批准制度、内控责任制度、内控审计检查制度、内控考核评价制度、重要岗位权利制衡制度等,也可按业务循环建立采购与付款、生产与质量、销售与收款、实物资产、投资、融资、担保、工程项目等内控制度。

4、其他管理制度。除上述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外,企业制订的其他管理制度,如职工行为准则、工薪及福利制度、人事及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它是风险管理制度的有益补充,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国COSO委员会: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第一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R].2006-6-6.

如何制定管理制度篇4

其一,明确地方政府对中小学的行政管理权,加强其能力与责任意识。依照法律规定,中央政府应将具体管理中小学的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全面负责中小学的公共管理工作,激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对管理学校的制度做出适应性的安排和决策,使其更好地回应当地人民接受良好基础教育的需求。面对全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中央政府应根据各地情况,为地方政府发展和管理基础教育提供支持与帮助,加强其行政能力与尽责意识,通过双方的合作来达到基础教育的国家目标。

其二,明确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的行政管理权,加强其统筹能力。依照法律规定以及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规定,地方政府对中小学的管理权主要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来行使,而不能进一步下放到县级以下的政府机构。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能力,突出其在处理相关教育事宜中的领导地位,更好地协调财政、税务、规划等政府部门对教育的管理工作,形成相对集中统一的中小学行政管理制度。

其三,明确行政管理权是公共管理权力,依法对中小学平等行使。中小学因不同的举办性质而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政府在行使对不同类型的中小学的行政管理权时,必须依法平等地行使,不能有歧视和不公正现象。为此,应该统一对公办中小学和非公办中小学的行政管理机构,由一个行政部门统一来行使公共管理权力,并按照一视同仁、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原则对待不同类型的中小学。

其四,明确行政管理权是有限的法定的,不能侵犯举办者、学校的法定权利。行政管理权是法定的由政府代表国家统一行使的管理权,其特点是有限的强制,也就是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是强制的,如超出权限范围变成无限的,则是违法的、会被强制的。地方政府在对中小学行使行政管理权时,必须合法,绝不能侵犯举办者、学校以及相关利益主体的法定权利。从行政管理权与法定权利而言,行政管理权应是对法定权利的保障权,法定权利规定着行政管理权的边界。因此,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明晰行政管理权的法定界限,明确对中小学相关主体权利的保障责任,推进依法行政,维护法定权利。

二、中小学的举办制度创新

其一,从法律层面进一步细化举办者的权利与义务,确保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性与对称性。目前的法律对举办者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比较简略,法定权利仅有一项,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其所举办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法定义务也仅有一项,即负责筹措办学经费。法律对举办者确定学校的管理体制没有进一步的规定,这既不利于保障举办者权利,也不利于约束举办者权利的过度使用。法律仅对国家作为举办者的法定义务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规定了办学经费来源、标准与办法,对国家作为举办者保障办学经费给予了征税、收费等相应的权利,但对非国家的举办者如何筹措经费没有相应规定。这既不利于依法规范这些举办者的筹措经费行为,也不利于这些举办者依法筹措经费,不能为举办者更好地筹措学校经费提供法律依据。

其二,从法律层面或政策层面进一步明确公立中小学的举办者及其责权。公立学校的举办者是国家,实际上是各级政府在代行国家作为举办者的责权,但是法律对于各级政府在举办中小学中的责权没有明确的规定与安排。从责任来说,各级政府如何分担作为举办者的投入责任,如何明确各级政府分别作为哪些学校的举办者,特别是如何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对公立中小学承担的举办者责任;从权利来说,各级政府如何行使对举办学校享有的权利,如何分享在确定学校管理体制方面的决策权,如何行使这种决策权等。同时,作为举办者的政府在行使学校管理体制方面的决策权时,如何与作为公共管理者行使的行政管理权相区分,两者的界线在哪儿。这些根本性的问题,都需要法律或政策做出基本的制度安排,从而能真正落实各级政府对中小学承担的举办者的投入责任,为不投入或投入不足提供明确的法律责任承担者。同时为各级政府合理分享对公立中小学的内部制度安排上的决策权提供依据,使公立学校在更好地体现中央利益的基础上照顾到地方的利益。

其三,从法律层面或政策层面进一步明确非公立中小学的举办者资格。从法律的原则规定上,任何合法的组织或个人都有权利成为中小学的举办者,但从中小学的性质及设立学校的法律标准来看,这种成为举办者的权利是有限制的,不是一种无限或绝对权利。法律应对自然人或一般组织成为中小学的举办者进行程序、标准、条件等方面的明确规定,从而对权利进行明确的法律限制或规定。这样,既可为那些想成为举办者的组织或个人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也可为政府作为公共教育管理者行使行政管理权提供一个明确的法律依据,为合理合法地设置和管理中小学提供制度保障,也为这些非公办中小学的长远发展提供一种制度保障。

其四,从法律层面或政策层面进一步形成对非公立中小学的举办者激励。由于教育的公益性质、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国民性质,举办中小学本身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如何从制度上激励和吸引非政府的举办者积极举办非公立中小学,推动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举办基础教育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权利和责任。法律也规定政府鼓励非政府的各方举办教育。这就要求政府作为公共教育管理者要尽到鼓励的责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对非公立中小学的举办者进行激励。这种激励既可以是非经济的制度安排,如荣誉、名声等,也可以是经济的制度安排,如财政奖励、财政补助等。应该说,政府作为中小学的举办者和非政府中小学的举办者享有同等的法律权利与义务,政府作为举办者没有权力排斥非政府的举办者,政府作为公共教育管理者也没有权力对非政府的举办者采取歧视或不公平政策。三、中小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

其一,通过决策制度安排保障举办者合法利益。学校的决策制度安排最为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体现举办者的合法利益,保障举办者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对股东利益的保障制度,学校的决策制度安排应有三个基本要素:(1)解决谁有决策权问题,一般应是举办者会议或举办者代表会议作为最高权力组织,由它来决定决策权的分配、行使制度,最为基本的是决定决策权的代行机构方式及组成;(2)解决如何行使决策权问题,一般应是学校董事会或学校理事会等决策机构的决策制度安排,包括决策权限、决策程序等,代表举办者会议具体行使有关学校的决策事宜;(3)解决如何监督决策权行使问题,一般应是学校监事会或学校设独立董事方式,代表学校举办者利益监督代行决策权的机构或个人的决策权行使。现代学校制度的决策制度安排因其举办者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安排,但其基本的安排应使决策权合理配置、高效运行、监督有力,保障举办者合法利益,体现举办者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由此来看国家举办的中小学,其决策制度安排应明确中小学的具体举办者或举办者代表,明确举办者拥有的决策权以及决策权在学校内的具体行使方式,将举办者利益通过决策制度安排内部化,从而保障国家作为举办者对中小学所持有的理念与办学目的。非国家举办的中小学,其决策制度安排首先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合法的决策权安排,其次也应明确决策权在举办者间的分配、明确代行机构及监督方式。具体而言,对于举办者是个人的,其决策制度安排重点解决决策权的科学与民主问题,防止个人过度集权;对于举办者是多人或多个组织合作的,其决策制度安排重点解决决策权的合理分配问题,防止无法做出决策。

其二,通过执行制度安排保障法人利益。国家举办的中小学校,其执行制度应该是继续完善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明确的执行权力以及组阁(安排校内管理权力制度)的权力,改善其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使其充分代行国家对于学校的内部运作权,推动学校发展。非国家举办的中小学校,其执行制度安排也应是完善校长负责制,明确校长选任、执行决策以及业绩考核制度,明确校长管理学校事务的相对完整的权力,避免决策者越权和过分干涉校长的执行权。

其三,通过监督制度安排保障成员利益。现代学校的监督制度安排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在决策权上有相应的监督安排,这种监督安排是代表学校成员的利益的监督,从决策上保障成员的法定利益,一般而言采用学校成员(教师、学生)代表进入决策机构享有决策权的方式或专门享有监督权的方式来安排。二是执行权上的监督安排,也就是对校长行使权力进行监督。这种监督安排更多的是让学校成员或代表参与管理,或是落实法律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组织的安排,保障学校管理权的行使不侵犯教师的合法权利。三是成员权利日常保障上的监督安排,也就是一种常设组织或监督专人,是日常保障、补偿、救济成员合法权利上的监督安排,主要负责对日常管理行为中出现侵权时做出一种迅速反应,发挥权利补偿与救济保障作用。

其四,通过督导评估制度内部化安排保障公共利益。学校制度安排中除了通过学校行政管理制度、学校举办者制度来保障学校的公共利益外,更为重要的是将社会或公众对学校利益的要求内部化,使学校正常运行与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公共利益得到保障和发展的过程。学校的督导评估制度安排要体现和保障公共利益,需要有如下基本安排:一是在决策制度、执行制度与监督制度安排上有公众利益的代表者,一般而言是指社区或家长的代表者在学校的决策、管理与监督上有参与机会。二是在学校运作的过程中有公众参与的机会,也就是学校对社区或家长是开放的,家长能及时获知孩子的教育教学情况,能参与和选择对孩子教育与学习的某些活动。三是社会专门督导机构代表公众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评估结果能成为激励和约束学校办学行为的依据,学校形成接受社会专业评估的负责文化与及时反馈的制度。

参考文献:

如何制定管理制度篇5

建立健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的学习心得

通过近期的培训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问题、后勤人员的管理以及以后的制度完善给了很大的帮助。在我校有200多名寄宿学生,学生的安全尤其重要。在排除一系列大的安全隐患(食物中毒、煤气中毒、消防安全)的前提下。

在学校近几年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一项必须要做而且要认真做好的重要工作,因为它是实施依法治校、提高管理绩效的前提。我校把现代学校制度定义为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而制定的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以鼓励与倡导为主的,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校管理机制。本着这样的思考,学校近几年开始了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梳理、修订、完善、建构的过程是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再认识过程,也是对学校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等的再思考过程。怎样的制度才是现代学校最需要的?本着“制度建设促发展”的思想,学校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学生座谈会,职工代表会,讨论了学校需要建立健全哪些制度,需要完善哪些制度?对此,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讨论和建设。不尽合理的,力求合理;力度不够的加大力度,落实各项制度,补充考核细则……学校逐渐梳理出了《考核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住校生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力求做到了科学,规范,合理,所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起到了规范与约束作用。从而尽量减少教师“必须要这么做”“不得不这么做”的心理压力。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大背景,以学校办学品牌与特色打造为根本目的,将教师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学校建设出力流汗和不断促进专业成长上来。在学校的“软肋”上加上奖励力度,以鼓励更多的老师争优创先;在团队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上加大引导力度,让老师知道可以怎么做以及做得好坏的评价要求。

作为管理者需要时刻思考:在发挥现代学校制度最大作用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广大教职工自觉遵守各类规章制度的积极性,如何把教职工的注意力引导到以主人翁的姿态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上,如何让每位教职工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作为一个冷静的管理者,千万不能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思想,恰恰要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思想准备,更要有“如何让制度真正内化”的不懈思考与实践。用好制度,践行制度,完善制度是管理者重点要思考的问题。

当然,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没有尽头。当管理者在遇到管理问题的时候,不是一味地发牢骚或泄气,而是从如何以更健全的制度或机制建设来规范和提高管理质量,解决管理问题,深化管理,使学校走上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的道路。

如何制定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防范风险 风险控制 风险

一、内部控制的现状和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确立了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框架,从制度源头上,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了保障。目前整体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已步入了起步阶段,但也存在内部控制基础比较薄弱、控制环境较差和评价标准体系不完善等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导致内部控制现状仍不乐观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反馈环节上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不健全

有些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操作流程;有些企业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控制、防范,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发展,以至于既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失控;有些企业对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等变化缺乏预见性,导致其管理滞后,没有能够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程序和制度。

(二)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的片面性

有些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内控管理被认为是财务人员的事;有些企业很重视内控工作,但却用内控代替了管理,从概念上混淆了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

(三)内控制度实施主体素质不高

内控制度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大大突破了财务会计工作的范畴,涵盖了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和信息等多方面的内容,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提高直接影响到控制的实际效果。

(四)内控制度评价体系不完善

各监管部门出台的内控规范对如何具体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如采用何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是什么、采用何种评价方法等尚缺乏明确的规定,势必造成评价内容、方式与结果千差万别,对各个企业之间,及其各自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究竟如何,也无法进行相互比较。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首先要得到领导的重视、员工的支持,才能形成内部控制的良好环境;其次,内部控制必须设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完整的控制制度,整个控制活动才能形成从计划、执行到控制、监督的全过程;最后,内控制度制定的适当性,各项内控制度的出台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做到切实可行。

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管理制度的一部分,控制贯穿于整个管理的全过程,并不需要单独地制定什么内控制度,而是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融入内控要点即可。比如,不需要单独制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只要制定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将控制的内容包括在内就行了,避免相关制度的重复制定。

(二)提高内部控制认识,实现“全员参与,共同实施” 的目标

如何提高内部控制认识,增强风险防范自觉性,关键是要走出误区,更新观念,强化管理。只有思想的统一、认识的提高、理念的转变,才能为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提供了强大的内在推动力;只有在体系建设过程中,打破业务分工的界限,突破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的格局,才能将内部控制寓于业务的全过程;只有推动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牵头、专职部门重推动、各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全系统共同参与的内部控制格局,才能最终实现“全员参与,共同实施”的目标。

(三)加强内控人才储备,建立员工培训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如何实施好,关键靠人员素质。内部控制渗透于整个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中,体系建设涉及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审计监督、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涵盖的知识面广,业务流程复杂,需要拥有掌握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和监控流程等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内控人才的储备尤为重要。

企业如何培养适合自己的内控人才,依赖于培训体系的建设。针对培训对象,可加大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主要培养和造就内控体系建设所需的核心团队和专业人才,比如说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人员队伍;从实施手段上看,可采取多种措施,比如有奖竞赛、与绩效考核挂钩等形式,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从事内部控制的专业人员岗位成才,逐步建立起员工培训体系。

五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督检查)进行分解,并设立结果和过程评价标准,其中结果评价标准主要是考核内控目标的达到程度,而过程评价标准主要指内控执行过程中的有效程度如何;最后,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归到每一个内控项目,再按照一定的评分方法得出内控的总体得分情况,以反映企业内控管理水平和管理风险的高低。

(四)防范内控监督职能弱化的对策

首先,增强内控监督的独立性。强调保证内控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可以独立思考,做出判断;强调保证经济上的独立,不会在经济上受制于监督单位,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其次,不断提高内控监督的权威性。组织上,要求负责内控工作的部门应受企业董事会或监事会的直接领导,独立于管理当局,并对其进行监督,使其在地位上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业务上,通过加强后续内控监督、评价,督促内控工作贯彻落实,维护了内控监督的权威性。

最后,保证内控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只有不断强化内控人员的责任和风险意识,严格按照内控规范运作,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才能对真实情况起到最有效的监督;只有不断强化组织纪律,通过纪检、监察部门或监事会等内部单位对内控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再监督,才能对内控监督工作提供必要的保证。

如何制定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管理会计;现状;对策

abstract: management accounting's theory and the method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have not obtained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n the one hand this is because our country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overseas also has certain difference, on the other hand also lies in aspects and so on management accounting's theory structure, range of study, practice application to treat the consummation and the enrichment.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our country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got unhooked, the article proposed some views. key word: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abstract: management accounting's theory and the method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have not obtained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n the one hand this is because our country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overseas also has certain difference, on the other hand also lies in aspects and so on management accounting's theory structure, range of study, practice application to treat the consummation and the enrichment.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which our country management accounting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got unhooked, the article proposed some views.

key word: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前言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及管理学的产物。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及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由产品化时代进入市场化时代,生产经营的复杂化也随之加大,对管理知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管理理论由此而产生,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说相继建立。伴随着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作为其组成部分及具体管理方法体系的“标准成本制度”、“全面预算体系”、“标准差异分析”等,相继引入到会计中来,形成了管理会计的雏形。其后,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管理会计也由早期的应用工具,逐步发展为参与决策,最终上升为战略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学科理论。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短20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事实证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呈现出日趋融合之态势,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更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此外,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脱钩现象较严重。从本质上来说,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很难说其管理工作会有多大成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化,在我国还存在一些脱节。

(一)管理控制系统

对于管理控制系统,应该按照高层、中层和基层的划分进行研究。但实际上,管理会计对中基层管理控制系统研究较多,对高层控制系统的研究历来就比较薄弱。其原因是高层管理控制与法人治理有很多重叠,而法人治理又是管理学、经济学、甚至财务会计等学科的研究专利。我国公司法人治理或高层控制主要比照西方国家的公司建立起来的,对此,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有误区:

1.我国公司能否成功地引进西方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回答并不能肯定。原因是西方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西方政治上三权分立体制在经济生活中的翻版,两者互为条件。我国政治上不是、甚至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可能搞三权分立,在这样的条件下,公司独立地引进法人治理结构,其成功几率很小。我们知道,一个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与该公司所处国家政治治理结构是一致的。我国现实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根本没有引入西方公司的做法(尽管我们已经写在公司法中),相反,其中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却更接近我国政治上党委书记和行政首长的关系。

2.西方的法人治理结构并不是最优的,问题很多。其中之一是将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固定在如何让所有者“管住”经营者。中国和外国的实践证明,这是徒劳的。无助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另外,西方特别是美国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随着历史演化已经不符合美国人的价值观念。

3.对法人治理结构的误解导源于对所有制的误解(类似的误解,在国家权威性文件中都存在)。在很多人那里,私有制是指所有者和经营者两位一体的企业,而公有制则是指国家独资的企业。实际上,比照我国的集体所有制,公司制也是公有制。此外,对公司或者说对公司资产的所有与对公司一部分权益资本的所有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可以说“国有资产”作为概念是不严谨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将所有制改革看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观点,今天来解读,它无非是说将作为股东的国家“驱逐出企业”。但事情并未就此终结,企业仍有问题,再靠所有制改革已经失灵。应该看到,按照公司主体或者跨越所有制的观点,公司就是公司本身,它是一个场所:企业家来展现管理才能谋取报酬,股东来投资谋取红利,信贷者来发放贷款谋取利息,员工提供劳动谋取工资,供应商来提品谋取销售收入,顾客来购买产品或服务用于消费或进一步生产,诸如此类。

上述分析表明:法人治理结构是所有当事人契约关系的网络,是一种内控制度。这不仅需要研究内控制度,而且要研究与这种内控制度相适应的控制程序设计、激励制度等等。

(二)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西方国家的管理惯例。在我国企业,从1990年开始搞预算管理,目前已经相当普及。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都曾专门文件,要求国有企业推行预算管理,16届3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实行“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但还必须看到,我国预算管理并不到位,主要问题是:

1.如何将战略与预算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国外的思路,实现结合的中间纽带是平衡计分卡。这无疑是对的,但在实际操作上问题很多。例如选择多少指标、如何将战略指标在公司各个部门之间分割、非财务指标如何分解和与财务指标配合等等。

2.预算指标水平。在存在风险和不确定的条件下,预算指标水平多高算高、多低算低,是无法判断的,因而指标水平的确定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上,确定“可行”(practical)水平和“理想”(ideal)水平的方法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国内外一些企业实行高指标预算(stretching budgeting),欧洲一些学者又倡导超越预算(beyond budgeting),都切中现行预算管理实务的弊端。高指标预算和超越预算的共同点就是只要下级能够接受,指标水平能高则高。但这需要灵活的激励制度相配合,需要与若干非财务指标相衔接。所谓“灵活的激励制度”在构造上应该是什么样、预算与非财务指标如何衔接起来等问题,都还悬而未决。

3.预算松弛。在经济学上属于信息不对称,在我国实务上就是“扯皮”。因为扯皮问题导致预算失灵、甚至放弃预算管理系统的企业并非少见。为减缓预算松弛而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包括:(1)如何发现预算动因,并使之标准化;(2)如何建立标杆库(benchmark pool),为预算编制与审批提供一个参照系;(3)如何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编制作业预算(abb);(4)如何从预算松弛的角度设计激励制度;(5)如何利用多种管理方法的配合,综合治理预算松弛。

(三)成本控制

尽管“邯钢经验”被宣传了近10年,但我国大多数企业仍然不重视成本问题。在美国,降低1元成本,相当于增加6-7元的销售;质量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应该在4%左右,而实际上则在19%左右,提高质量无异于开采一座金矿。我国的成本的主要问题一是劳动力成本低、土地资源廉价,但单位成本却比国外高;二是销售毛利率很高,但税前利率则很低;三是跑冒滴漏即白领职业犯罪严重。为了保障入世后在国际竞争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下列问题特别值得研究。

1.如何将建立在流程理念基础上的作业成本推广到制造业中的管理和服务部门,推广到非制造业、政府机构和非赢利组织,以便降低制造业的管理成本和整个社会的服务成本。

2.如何通过目标成本,将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将新技术采纳与成本管理系统地结合起来,依靠技术降低成本。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coso报告为代表的内控制度不完全适合一个组织设计和实施内控制度的需要。所谓内控制度至少应该定义为:“一种最优化、最简洁和最理性(合乎逻辑)的作业方式或作业标准”和“一种授权体系和责任体系”。如何站在企业立场上设计这样一套可操作的内控制度并付诸于实践仍然是一个挑战性课题。

4.我国企业成本理念落后,是否可以说通过采用管理技术和科学技术降低成本,并尽快将职工工资与国际接轨。

(四)激励制度

激励制度是管理会计的新课题,而且重点是针对公司中下层经理和员工。财务会计研究激励制度在时间上稍长一些,但重点在高层,而且以每股受益、股票价格等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考核指标。平衡计分卡的问世证明财务会计研究激励制度的方式是不恰当的。按照我们的理解,所谓激励制度就是业绩指标与奖惩资源的结合,是一个组织实现组织目标、贯彻组织战略和塑造积极的组织文化的最强有力杠杆。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

1.如何设计奖金库?

2.如从战略出发,设计一套既具有个性化又具有整体统一性的指标体系?

3.如何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

4.如何评价业绩指标?客观、主观、还是主客观结合的打分方法?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展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制定管理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是对管理会计问题的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是探讨其他会计理论问题的基础。因此,我们应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同时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管理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准则是管理会计实践依据的法则和标准。

(二)拟定管理会计实务的基本框架。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目前相当数量的企业及其会计人员还不能独立地设计出一整套可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还不具备直接根据普通管理会计教科书系统、自如地开展管理会计实务的能力。因而,管理会计要想在实践中得到推广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及时地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科学、系统地归纳总结,因此,有关部门在做好应用管理会计的宣传、教育的同时,应尽快拟定出管理会计实务的基本框架。

(三)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与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经营决策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因此有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懂管理的领导及队伍还不够,企业还要有精明强干的管理会计人员,进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与业务素质,这才能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应用与推广。

(四)抓好管理会计基础教育。一门学科成熟的最主要标志是具有一套完整、系统、规范的教材,这是我们应用管理会计的前提条件。因此,有关部门应组织编写队伍,编写出适合各个不同层次需要的、规范实用便于操作的教材,并以此为指导,展开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研究。

(五)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从组织方面应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作为专门研究管理会计的权威性机构,创办管理会计刊物,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各项研究活动,并根据发展需要调整研究方向,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六)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使管理会计逐步向电算化方向发展。管理会计要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可保证运算的准确性,可减少大量的工作量,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准确、及时地为企业领导者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满足企业领导决策的需要。 参考文献:

赵晖。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创新发展。会计之友,2006,(5)

郑石桥,李宇立。关于管理会计研究的若干思考。财会月刊,2006,(5)

郭延琦,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北方经贸,2006,(2)

王雪,张新梅。如何提高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农场经济管理2006,(1)

如何制定管理制度篇8

一、如何理解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就是设法满足人性的、善的、良知的、光明合理的需要的管理。那么,人性化需求具体体现是什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关于人的需要结构理论――“需要层次论”。马斯诺需要五层次学说,将人类的需求之发现与扩展,实在说明的很好。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思想:人,即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培养人,给人更大的发展空间,给人更多的关爱,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使与企业有着相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激发优秀人才的良好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工作经验。

人性化管理的工作方法:学习、交流、创新。学习是基础,交流是手段,创新是目标。

人性化管理的普通因为与企业有着相同的目标与价值取向,领导的关心、同事的融洽使其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对员工来说,在企业工作是一种享受,享受成功与挫折,分享权利与责任,分享成果与知识,分享经验与教训。员工的能力、知识、经验在迅速提高,创新欲望无法遏止。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一种企业文化,它融入企业的各个方面。需要规章制度和办事指南,但规章制度不是限制和要求你做什么,而是指导你做什么,办事指南不是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建议你可以怎么做,别人都用了什么方法,收到那些效果。

人性化管理内涵概括为:不讲究外在约束、硬性规定,强调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崇尚个人事业的拓展工厂。因为人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只有充分的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培养人,才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企业发展。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企业,应该认识到“以人为本”的充分性与必要性,并将工业经济时代的“从严的制度化管理”与经济时代“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利用我们的知识管理作为手段实现人性化管理的可行性。总之,人性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点点滴滴透过企业方方面面的管理举措表现出来,以其极具张力的灵动、包容魅力,丰富和推动着企业的文化建设。

二、如何理解“从严管理”

所谓“从严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严在管理的标准及其要求上;二是严在管理责任及其兑现上。但“从严管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有一整套“得到认可”的规章制度,任何人都千万不要将这个条件简单化,因为它正是从制度化管理上升到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步,而通向这一步的核心就是把握制度文化效力点所在的问题,也就是把握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柔”与从严制度化管理的“刚”,如何把握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和人情观的问题,因为制度的最终效力在于人的认同,制度文化的效力点不在别处,而在人的心灵,所以把握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柔”和从严制度化管理的“刚”,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审视“从严管理”是否是以企业的根本性需求出发,并且是与企业最本质的目标相联系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严管理”必须用制度做保证,任何一个企业离开了制度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但制度又反映一个企业的基本观念,反映企业对社会、对人的基本态度,因而制度又不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制约的。从严管理制度必须从企业的根本性需求出发,是对企业根本性需求的维护。如事关企业生存的各种问题,包括产品质量、安全、客户关系等,毫无疑问是必须以制度加以明确规范的。制度并不是越繁琐越好,也不能为严格而严格,制度必须体现对人有高度的约束和规范,但又充分地信任人和尊重人,这就要求制度的产生必须是立足于需要之上的,立足于需要之上的制度即使再严格也是被人乐于接受的。

(二)要审视“从严管理”是否使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产生互相制约的作用。从严的管理制度作为公正的体现不但要求其形式是公正的,更要求其内容是公正的,要使制度约束下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称。“从严管理”在其形式上是对人的利益的制约,既然是制约,对于相对人来说就有一定的心理承受限度,决定这种承受限度的是制度内容的公正、公平性。同时,制度制约下的每名成员既是受约束者,又是监督者,如果制度的内容是不公正的,就不能得到全员的认可。

(三)要审视“从严管理”制度出台的程序是否公正和规范。从严的制度管理如果没有一个公正的出台程序就有可能陷入强权管理范畴。而强权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指鹿为马”的结果,这就提出了制度创设程序的重要意义。在当代企业的制度建设中渗入强权成份的情况屡见不鲜,试想,朝令夕改,出口成规的情况,在多少企业真正得到了彻底根除。而且管理越不规范,这种情况就越严重,就越是与企业文化建设背道而驰。

所以,“从严管理”体现在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柔”和“刚”并不是对立的,关键是从制度的制订到执行整个过程是否真正体现出了公正的内含,是否体现了企业的根本需求,如果达到了这个要求,从严管理就奠定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实现“人性化管理”和“从严管理”的有机结合

如果只谈一个企业的人性化管理不探讨这个企业的从严管理,只能是一种空洞的、不真实的主观臆想。从严管理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使管理者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并且在得到认可的前提下,使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从人与人的对立弱化为人与制度的对立,可以更好地约束和规范行为,减少对立或降低对立的尖锐程度,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我认为要做到“人性化管理”和“从严管理”的有机结合,一是要从思想上认识“人性化管理”和“从严管理”之间的关系。二是真正做到“认真和责任”的相互统一。三是在企业不断发展中,将企业成功的经营管理思想和方式进行制度化和手册化,使之简单化和可操作化。四是进行十分严格的业务培训,使每名上岗的员工都必须按照制度和手册所规定的经营管理要求进行工作,个性化一定要服从制度化管理。

上一篇:园林设计的要点范文 下一篇:妇联工作今后的打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