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24 17:42:12

物联网工程实践报告

物联网工程实践报告篇1

关键词:动物疫情;互联网+评估预警;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1-0053-02

动物疫情评估预警工作已是各级动物疫控机构的常态化中心工作之一,在整个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以往的疫情评估预警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各级疫控机构获取的动物疫病监测数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和动物疫情发生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而后形成评估预警报告。近年来,郑州市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动物疫情评估预警工作当中,显著提高了评估预警工作的效率以及准确性和科学性。

1 “互联网+”技术在郑州市动物疫情评估预警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

1.1 防疫自动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1.1.1 软件的开发 2012年,为解决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数据重复上报、信息收集不全、时效性差等弊端,推进互联网技术与动物疫病防控的结合,提高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郑州市开发了《郑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综合管理软件》,并已投入了使用。该软件是以市、县、乡三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村级防疫员、规模化养殖场为数据输入端,各级依据权限输入不同的信息,开展不同的工作。内容包括畜禽养殖信息、疫苗管理、规模场免疫情况、免疫效果监测、动物疫情预警预报、防疫员管理等十项内容。

1.1.2 软件功能应用

(1)规模场免疫情况统计。功能能够记录不同批次畜禽的各种免疫信息,具有参照免疫程序自动化进行免疫提醒的功能。还可对每批次的出栏率、疫苗使用率进行统计,给养殖场户提供合理化建议。另外系统会自动统计该场的出栏数量及成活率。

(2)免疫效果监测。该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市、县两级疫控中心为主体,录入其每月所有的监测数据。系统会根据病种和区域进行分类存贮。二是可以将电子版的检测报告导入,通过该系统以PDF文件格式发送至各个被监测主体。

(3)动物疫情预警。该功能是以免疫情况统计和免疫效果监测录入的数据为基础,分为自动预警预报和手动预警预报两个功能。自动预警预报是以每月1号至下月1号为限,自动统计当月内市级和各县(市)所有病种的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显示饼状图和柱状图。当抗体合格率低于70%时,系统会自动弹出对话框,提醒该病种抵御风险能力降低。手动预警预报是以手动设定时间、区域、病种进行自动分析。

1.1.3 软件应用效果 通过该互联网软件的应用可以查询全市规模养殖场的养殖信息、免疫状况;还可以了解各级兽医实验室的监测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时间和区域内的动物免疫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减少了人为误差影响,提高了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根据免疫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全市及各区域的动物疫情形势进行评估预警,切实提高了郑州市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

1.2 数据检测平台的开发和应用

1.2.1 软件的开发 2015年,为提高实验室检测效率,方便汇总市、县两级兽医实验室的检测数据,郑州市开发了《郑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检测平台》,并已投入使用。该软件按照目前计量认证实验室的业务流程,将样品接收、样品制备及管理、样品流转、样品检测、报告编制、报告审核及签发等全部业务流程纳入数据平台。包括检测过程和报告出具过程的“双三级”审核全部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操作。内容包括登记管理、通知管理和报告管理三大块。

1.2.2 软件功能应用

(1)登记管理。该功能主要是将接收的样品制备后,通过该平台对样品的来源地、受检单位、送样人、样品名称、样品数量、样品原始编号以及制备后的检验编号进行登记。登记后系统会自动汇总,便于网上查阅。并可以按照实验室计量认证的要求出具纸质的样品登记表。

(2)通知管理。该功能主要包括填写通知单、下达通知单、样品发放和样品接收签字等四项内容。业务接待室可以通过该功能将制备好的样品通过网络及时下达检测任务;疫情检测室则可以通过该功能及时签收检测任务,并合理安排检测进度。而实验室管理层则可以通过该功能方便掌握检验任务的下达及完成进度。

(3)报告管理。该功能主要包括检测结果明细表、报告编制列表、报告审核列表、报告批准列表和报告导出管理等五项内容。疫情检测室的实验员可以通过该平台将检测结果输入检测结果明细表,检测明细输入后需要所在室其他检测人员的校核以及室主任的审核通过;业务接待室的报告编制员通过查阅结果明细后,即可在报告编制列表中手动填写或导入系统自动生成的检测结论;而后业务接待室主任通过报告审核列表对检测结果和结论进行审核,实室最高管理者或授权签字人通过报告批准列表对检测结果和结论进行最后的审核把关。确认无误后,通过报告导出管理功能导出Word版本的检测报告,即可打印出纸质版的检测报告。

1.2.3 软件应用效果 通过该互联网软件的应用主要起到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资源和人工成本;二是实现了对实验室检测全过程的网络化管理,可以全程监控检测任务的完成进度;三是可以对检测数据进行自动分析汇总,形成评估预警所需要的“大数据”,而后依据汇总后的“大数据”合理判断评估疫病发生状况和疫情风险形势,并做出科学的预警预报。

2 互联网+动物疫情评估预警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1 基层防疫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2.1.1 基层防疫员队伍 中小规模场和散养户的养殖信息、免疫信息、疫病发生信息和无害化处理信息等的输入都需要基层防疫员来完成,而目前郑州市基层防疫员普遍年龄偏大,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存在困难;基层防疫员队伍待遇偏低,目前仍是每人每月500元左右的标准,吸引不来懂技术的年轻人才。

2.1.2 县级兽医专家队伍 养殖场(户)发生动物疫病后,基层防疫员或者驻场兽医会通过系统填报动物疫病发生的临床症状等信息,这些都需要相关的兽医专家进行诊断和研判。虽然郑州市每年都组织开展县级兽医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等活动,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县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检测和疫病诊断能力。但不可否认,目前县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仍存在人员少、设备差、临床诊断技能不足等问题。

2.2 软件的功能还需不断开发完善

动物疫情评估预警工作需要采集方方面面的数据,而后才能形成科学的评估预警。然而当前郑州市研发的互联网防疫软件在使用中逐渐发现了一些弊端和缺陷。如目前的系统中只有养殖信息、免疫信息、实验室检测数据等对疫情评估有用;而高质量科学性的评估预警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三个方面的数据,还要加入动物疫病发生数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动物疫病诊断数据、无害化处理数据和屠宰场检疫数据等。

3 思考和对策

3.1 加强防疫队伍的建设

3.1.1 加强基层防疫员队伍建设 目前郑州市经开区已经探索将畜禽免疫工作委托给社会专业防疫组织,这种方式可彻底解决基层防疫员年龄偏大,互联网运用技术薄弱的问题。当然也可通过提待遇、强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基层防疫人员的专业素质。

3.1.2 积极建立县级兽医诊断专家队伍 县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是面向基层和群众的一线力量,只有加强县级兽医专家队伍建设,才能有效地获取和把握动物疫病的发生、检测、流调和诊断等信息,才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工作。

3.2 对现有的互联网软件持续开发完善

将原有的防疫自动化软件和数据检测平台合二为一,增加动物疫病发生数据统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统计、无害化处理数据统计、屠宰场检疫数据统计和动物疫病诊断等功能,并建立数据库。另外做好系统权限控制。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也是工作,对不同层级的用户,划定相应的权限,实施分级管理,保证数据的来源清晰、规范和保密。

4 小结

物联网工程实践报告篇2

关键词:物联网;安全技术防范;教学实践;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1-0068-03

0 引 言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关于支持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情况的报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0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物联网技术成为加速高校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重点支持的专业方向之一。

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动力[1],公安院校更注重实战应用能力的培养。安全技术防范课程在公安院校设置的目的就是培养符合公安实战需求的人才[2]。将物联网应用在安全技术防范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仅适应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物联网走进高校教学实践的趋势,也符合公安教育面向实战、突出实训教学的要求[3],同时也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打击各种智能化、科技化违法犯罪行为,保卫经济文化建设成果,培养公安应用型实战科技人才的强烈需求。

1 安全技术防范课程体系研究

当前,公安院校安全技术防范课程所使用的参考教材[4-7]主要内容包括入侵报警、火灾报警、视频监控以及出入口控制等四种安防系统。从安防体系组成及功能的角度,将安全技术防范课程体系的学习分为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应用三个部分,其系统组成及功能如表1所列。

通过学习安全技术防范课程,学生可以明确了解安防系统的信号处理流程。事实上,组成安防系统的数据采集部分主要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将防区内的物理化学信号,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通过数据传输部分送至数据应用部分的报警控制器,经报警控制器的分析、判断来确定是否报警、反应和制止。从体系结构上看,物联网的三层体系结构与安防系统有诸多相似之处。

2 物联网体系研究

物联网内涵丰富,涉及计算机网络、微电子、通信、控制等诸多领域,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物联网应用更是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概括来讲,物联网就是一个通过信息技术将各种物体与网络进行连接,以帮助人们获取与物体相关信息的巨大网络。虽然,至今在学术界对物联网的概念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对物联网体系结构的理解和认识上,基本是一致的,物联网体系结构从下到上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其功能如表2所列。

比较表2与表1可知,物联网体系结构中的感知层,可以实现对防区内危险信号的采集,网络层主要是将这些危险信号通过通信网络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传输或处理,而应用层则可与安防行业相结合,实现入侵报警、火灾报警、视频报警以及出入口报警等功能。

3 物联网在安全技术防范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安全技术防范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但所涉及的内容应注重与安防工程、公安实战相结合。安全技术防范课程教学应将传统的安防系统与现代的物联网相结合,在理论中建立学生对物联网安防的感性认识,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物联网安防的运用能力,为其以后从事相关专业的警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1 基本概念

着重向学生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物联网;介绍物联网在国内外发展现状,让学生了解物联网最新发展动向;介绍物联网与安全技术防范在体系结构方面的相似关系,让学生明确物联网与安全技术防范之间的关系;介绍物联网安防在公安工作中的相关应用,让学生清楚学习该课程在公安实战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对于基本概念方面的教学实践,可以通过视频演示物联网在安防工程和公安工作中的应用案例,或者以任务书的形式对物联网在安防行业中的应用展开调查,以认知方式促进学生对物联网系统的理解。另外,还可以通过物联网学习网站、物联网知识竞赛,甚至开展物联网文艺展演[8] 来激发学生学习物联网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2 数据感知

在数据感知方面,可以着重向学生介绍与安防系统相关的各种传感技术,例如开关、振动、声波(超声波、可闻声波和次声波)、红外、微波、光电、光纤、视频、指纹等在安防行业中应用的传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安装方法,另外还应包括例如传感网、一维和二维条码、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等物联网关键技术,突出物联网的信息感知和物体识别这两个方面的作用。

该部分的教学实践应根据安防行业的相关应用,例如在入侵报警系统中的移动人体红外信号采集与误报警识别,在火灾报警系统中,火灾发生后的光、热、烟以及气味等信息的采集与火识别,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图像、声音以及报警联动信息的采集与人像识别,出入口控制系统中的人像、指纹、车牌以及卡片信息的采集与人像、危险物品、车辆识别等。在模拟的实验实训环境下,让学生掌握各种传感器的使用范围和应用场合,引导学生学会多种数据的综合采集与识别,并依靠软件系统集成在同一界面,以软硬件结合方式巩固学生对物联网安防数据感知的理解。

3.3 数据传输

很显然,这部分涉及到通信方面的知识。首先,需要向学生阐明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物联网是互联网接入方式与终端系统的延伸,也是互联网服务功能的扩展[9];其次,应介绍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特点与作用,传统互联网方面包括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ADSL)、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等有线通信知识,以及无线广域网(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WW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物联网方面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最后,介绍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接口方面的知识,是学习物联网扩展应用互联网的关键一环。

该部分的实践教学,应主要突出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交会对接以及传感器节点的组网通信,例如无线保真(Wi-Fi ,Wireless Fidelity)、ZigBee,实现对采集信息的融合和初步处理,为下一步物联网安防系统的决策提供信息传输通道。大量传感器节点组网通信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联网安防系统中信息传输的方式和创新路由协议,摆脱传统程式化实验实训方式,突出实践和创新,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应变能力,对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具有现实意义。

3.4 数据处理

数据经过感知、传输,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安全技术防范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该部分应着重向学生介绍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数据融合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以及物联网操作系统(例如TinyOS、MAINTIS OS、MagnetOS)等技术。

安防系统中数据处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对报警联动装置的控制,这就使得这部分的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在此基础上,又具有综合性。例如,进一步将各种数据和报警信息进行融合和挖掘,可以以此为依据制定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案件决策指挥,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公安机关的指导监督作用,明确该课程在警察职业中的角色意识。

4 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思想认识问题

目前,物联网安防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已经有部分院校[10-12]在物联网教学方面初见成效,但是在公安实战中的应用还处在研究阶段。当前公安院校在这个方面还没有积累足够的教学实践经验,而且在安全技术防范课程中的应用更是没有启动,没有成形的教学实践模板,这就使得公安院校相关主管部门的决策者对于物联网在安全技术防范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尝试会有所顾忌,举棋不定。

4.2 课程体系设置问题

不管是物联网,还是安全技术防范这门课,其内容中都涵盖了大量的物理、电子、通信、计算机处理甚至高等数学等方面的知识,综合性非常强,这对于公安专业的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没有必要的前导课程做铺垫,势必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即使课程体系经过完善之后,随之而来的将是教材问题。教材决定着课程教学实践的成败,市面上适用于安全技术防范课程的教材本来就比较少,而适用于公安院校且以物联网为应用背景的安防教材几乎是空白,因此,是自编讲义还是出版教材,这都将是试图在物联网应用方面有所突破所必须跨越的鸿沟。

另外,教师问题将伴随着教材问题同时出现。安全技术防范课程的任课教师需要有深厚的安防工程经验和丰富的案件处置经历,而且物联网是一门新兴的技术,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结合最新的安防成果和与安防工程相关的科技犯罪案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理解。这无疑又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3 资金投入问题

物联网在安全技术防范课程的推广应用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件。安全技术防范作为工程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单一的课堂讲解无法达到教学目标,也不符合公安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配备配套的实验实训软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场地的建设、配套设施的装修,大量传感器、数据通信和处理设备以及配套软件的购置及更新,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软件投入则包括教师安防行业调研与物联网技术培训,还需要定期参与安防工程的方案论证、项目验收等公安一线的挂职;另外,邀请或选聘那些在公安一线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安防工程经验的专家[3]以及物联网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做讲座或成为专职教师,这些都将是不小的开支。因此,资金的投入使得物联网在安全技术防范课程中的应用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5 结 语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显示,物联网在安防领域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效果。物联网已经被确定为国家性战略新兴产业,党的十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物联网为公安院校安全技术防范课程的教学实践带来了崭新的思路。通过物联网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其以后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治安环境提供良好的实战平台。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物联网在安全技术防范课程中的应用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参 考 文 献

[1] 瞿惠琴.高职物联网专业传感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视界,2012(14):123,128.

[2] 卜全民.《安全技术防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08(36):39-40.

[3] 杨辉解.公安专业实践教学的难点及解决路径——以公安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为视角[J].中国城市经济,2010(8):158-159.

[4] 齐霞.安全防范技术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5] 黄超,杨跃杰.安全技术防范[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

[6] 汪光华.安全技术防范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 范晓丽,吕立波,杨世臣.安全防范技术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8] 哈艳,梁森,陈晓健.物联网教学模式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2(4):121-123.

[9] 中国物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年度蓝皮书(2012)[R].无锡:中国物联网发展研究中心,2012.

[10] 钱红燕,陈兵,燕雪峰.物联网教学实践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23):21-25.

[11] 付永贵.基于分组教学的高校物联网实验室构建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5):63-65.

物联网工程实践报告篇3

2012年9月21日至24日,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由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物联网,云计算与智慧校园”。教育部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张拥军处长、陕西省教育厅吕明凯副厅长、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祝智庭主任、陕西师范大学王武海副校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刘雍潜秘书长、中国教育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庚生等领导与来自全国83所高校以及行业领军企业的230余位与会代表共同见证了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收到征文共73篇,通过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0名。

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每年一届,上至国家部委、各省市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国内外教育技术界的权威专家学者,下至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技术相关机构的负责人、教育信息化行业的领军企业家汇聚一堂,在解读和总结前一阶段我国数字校园建设情况与热点问题的基础上,预测下一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数字校园的技术走向。在前两届论坛的基础上,本届论坛紧跟时代技术潮流,凸显云计算和物联网的主题,尽享智慧校园建设的经验。

专家报告

本次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企业围绕“物联网、云计算和智慧校园”进行了精彩发言,进发思想火花和碰撞新鲜观点。现汇总部分发言摘要,与读者共享。

发言题目: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

发言人:勾学荣 北京邮电大学

内容摘要:

本报告从物联网的概念出发,介绍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的各种应用。并以北京邮电大学为具体应用案例,分析了北京邮电大学智慧校园建设的经验,阐述物联网技术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促进作用,展望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发展前景。

发言题目: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

发言人:祝智庭 华东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

报告从智慧教育概念探源入手,提出智慧教育图式,是包括智慧学习和智慧计算于一起的教育哲理;报告提出了智慧学习环境构成,是集环境、资料集以及工具集为一体的复杂体;分析了智慧学习应用发展,包括:智慧学习即灵巧学习的视角、智慧学习三路合一、智慧学习环境促进智慧学习的贯一性原则、智慧学习行为分析和智慧学习生态五个方而;报告最后提出智慧教育的新挑战。

发言题目:云计算与教育创新——教育云平台的研究、实践与标准化思考

发言人:吴砥 华中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

云计算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教育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平台。本报告从云计算的技术特点,优势,及其为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入手,剖析教育云的建设思路与应用策略,并针对教育云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

发言题目:移动学习项目的策划和设计

发言人:李青 北京邮电大学

内容摘要:

移动学习是最近几年教育信息化的热点,也是学习技术发展的趋势,它是一种基于移动设备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随时随地的学习方式。本报告将和大家分享北京邮电大学在移动学习方面的开发经验和体会,讨论移动学习项目策划和设计的方法和流程。报告将探讨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以及泛在学习的关系,学习者如何利用移动设备学习,移动学习开发流程和技术路线,开发移动学习资源面临哪些挑战,如何进行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移动学习资源和现有资源之间的关系,移动学习如何整合到e-Learning中,以及移动学习最近发展趋势等热点问题。

发言题目:化云成雨——云计算与教育信息化

发言人:王建波 成都云计算中心主任

内容摘要:

云计算以服务方式将软件、硬件、网络等IT资源作为基础设施提供给使用者。它使IT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具备弹性扩展、动态分配和资源共享等优势。报告从信息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指出当前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平台为王的新时期;进而分析了搭建云计算平台的关键技术及其带来的从设备为中心转向信息服务为中心转变:最后从理论、实践和成本等多角度分析了将云计算平台应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可行性,并举实例说明了教育云平台的具体应用。

发言题目:新时期高校教育技术组织机构建设

发言人:丁卫泽 南通大学

内容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校教育技术机构面临着新的职能定位。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机构应该是肩负建设、服务、管理、教学和科研五大职能的综合性机构。其中,建设与服务是立身之本,是基础;教学与科研是强身之路,是两翼;管理是教育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推手,是龙头。夯实基础,强壮两翼,抓住龙头,五位一体,均衡发展,才是高校教育技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言题目:基于社会化语义网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发言人:张慕华 三峡大学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面临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整体质量不高、资源共享困难等难题。基于社会化语义网的资源建设能从根本上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初步探索了社会化语义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构建基于社会化语义网的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可以为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发言题目: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

发言人:蒋家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内容摘要:

以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示范工程项目为例,阐述如何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校园”系统,探讨“智慧校园”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等整体解决方案。

发言题目: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南及参考数据

发言人:刘雍潜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

内容摘要:

报告从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建设内容、师生发展、应用服务、数字资源、基础设施和保障机制八个方面,以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改造、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特色。从而进行从“几种建设”向“群建共享”转变、从支持“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变;从“预设性资源”向“生成性资源”转变,从“结构封闭”向“内容开放”转变。

发言题目:践行教育网联网

发言人:郭西露 广州体育学院

内容摘要:

报告分享了教育网联网建设经验。构建思路:网营造智慧环境,形成体验氛围,增强感性认识;开放实验平台,助力方案设计、技术实现、发散思维,探究未知,提升理性认识;围绕物联网三层架构体系展开,满足不同层次物联网专业学生实验的需要;依托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着眼于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会议发言PPT下载地址:

http:///u/1901123951

背景资料

关于组织机构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

教育部于2000年10月指示科技司组织力量研制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并且于2001年初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2002年初更名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2002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授权承担全国教育技术相关标准的研制、认证和应用推广工作。

到目前为止,标委会已经颁布了CELTS系列标准,其中的4个标准已经为国家标准,15个国标项目已经完成并已报批。此外,标委会还组织了《教育管理信息》、《多媒体教学环境》等系列标准的审定会,经教育部批准,其中7个标准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还有6个标准已通过审查。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简称标委会,英文名称为China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简称CAETS。

标委员会的宗旨是:立足于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建设领域的应用,推进教育技术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联合教育技术行业产、学、研多方面的力量,制定教育技术行业工程建设(规划、设计、设备选型与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标准或相关条例;指导各级各类院校更好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相关工程建设,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改革,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环境管理运行水平、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最终达到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目的。

作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二级机构,本会接受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标委会的办公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

《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刊。2001年我刊获正式刊号,对外公开发行之际,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率先为本刊题词:“开展教育技术研究,促进教育现代化”。

秉承“立足教育技术、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工作交流、服务行业发展”的办刊宗旨,本刊面向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诸多领域,为理论研究提供学术园地,为实践探索提供交流平台。本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栏目包括特别策划、理论观点、教学研究、学科专业发展、教育技术工作、外语教育技术、传媒教育技术、网络与远程教育、技术开发与应用、实验实训实习、教育信息化行业资讯等栏目。

近年来,编辑部特别策划并重点推出“美国教育技术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研究系列”、“中国电化教育先驱学术思想研究”、“国际开放教育资源典型案例”、“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案例研究”、“中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对比研究”等专题,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影响。自2010年起,我刊携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系列研讨会,着力推动教育技术行业标准的制订与推广,为行业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13年我刊与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一起,围绕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前沿与技术趋势开展选题策划,为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

学校创建于1944年,前身是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60多年来,在刘泽如、李绵、郭琦等老一代教育家的领导下,在几代师大人的努力下,学校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4万余人,形成“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校风。学校目前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还在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

支持媒体

报纸: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政协报、科技日报

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现代教育装备、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物联网工程实践报告篇4

主题阐释

在百度百科中,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是指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分别为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这里所说的信息系统,主要是指包含使用者在内的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的系统。

我们知道,计算机的结构主要是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也有脱离了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如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但这并不是信息系统的全部。在以前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把这些结构的教学理解为信息系统的教学,忽略了信息系统中人的存在,以致出现了对信息系统片面的理解。

在本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典型的信息系统应用案例分析与实际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信息系统知识,合理使用信息系统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服务。下面列举的“‘共享单车’项目活动”案例,正是结合实际生活的信息系统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认识信息系统对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依托二维码的实用物联网系统”则利用信息技术实验室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指导学生合作或独立完成一个信息系统的硬件搭建和软件安装,为学生提供从信息系统设计规划到软硬件操作的实践体验机会,提高学生对信息系统价值的认识以及利用信息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案例

案例1:“共享单车”项目活动

学业要求: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知道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联接方式,了解常见的传感与控制机制,以及接入方式、带宽等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

情境设置:共享单车在大城市已经普及,摩拜、ofo、小鸣、小蓝、骑呗……各大单车品牌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相应的APP,就能开锁使用自行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当前,单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代表着运动、健康以及生活的态度。

共享单车的主要功能有手机开锁、定位共享单车、跟踪记录骑行路线及时间并以此计费(如下页图1~图4),那么这些功能究竟是怎样实现的呢?

项目主题:了解共享单车的原理,了解物联网的概念,了解车辆电子锁控制、GPS定位、GPRS数据传输的功能,用一种程序语言编程模拟费用计算过程。

项目活动:

活动1:了解共享单车的电子锁。

要求:①学生2~3人一组,上网搜索共享单车的相关资料。②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研究共享单车电子锁实现的方法。③撰写相应的电子锁如何实现的报告。

活动2:了解共享单车的定位与记录。

要求:①分组研究如何实现车辆定位。②研究如何记录并在地图上显示出行车辆的骑行路线。③撰相应的研究报告。

活动3:了解共享单车的费用计算。

要求:①上网搜索资料,了解共享单车的计时收费。②设计算法,用VB编写程序模拟共享单车的收费。③改进算法,优化程序。

拓展思考:打车软件,如滴滴快车、Uber等,可以实时显示并通知用户周围的出租车、快车情况;外卖软件,如百度糯米、美团外卖等,可以显示用户周围的餐饮情况。这些软件是如何工作的?还有哪些软件运用了这种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还能有其他什么应用?

项目实施说明:共享单车的核心部件主要是车控终端,主要实现了电子锁控制、GPS定位、GPRS数据传输的功能。此项目按照这几方面分别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了解物联网的概念,了解云端控制的原理,并让学生自行设计算法模拟费用计算这一过程。

活动1让学生了解电子锁的实现,研究过程中会涉及物联网和云控平台,这个实例能让学生理解物联网和云端的概念。活动2是在活动1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共享单车是如何定位和跟踪定位记录的,让学生了解LBS定位服务技术。活动3是研究共享单车的计时收费,让学生设计算法编程模拟共享单车如何计算费用这一环节。

在难度的把握上,活动3可以由教师提供“数据读取”的程序模块,学生编程时直接调用即可,这就大大降低了活动的难度。设计收费算法时,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考虑加入红包或周末免费这些条件。采用此类方法可以调节活动的难易程度,该项目适用于学科素养要求在水平1和水平2的不同教学场合。

拓展思考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思考LBS定位服务的其他应用及其意义。

案例2:依托二维码的实用物联网系统

学业要求:按照任务需求,了解二维码记载数据的方式,对常见的QR CODE编码能进行分析,能理解二维码的容错能力、译码可靠性、编码范围等基本特性,能根据二维码在物联网中的实际应用,理解二维码在主、被读类物联网应用中的优势,让学生认识到二维码在物联网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

情境设置:现在的市场上,经常会有一些水果表面贴有二维码,小张同学有一天用手机扫了扫某种西瓜的二维码(如下页图5),没想到二维码里注明了产品种植合作社名称、种植基地地址、种植人姓名及联系电话,还有品种名称和品质特点等信息;结账时小张也使用了支付二维码(如下页图6),甚觉方便。方便的二维码应用,激发了小张强大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此他准备好好研究一下物联网中的二维码。他作了如下的研究。

(1)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常见的二维码均是以QR码作为编码的码制,它是在一个矩形空间内,以矩阵的形式组成,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表示二进制“1”,用“空”表示二进制“0”。二维码的容错机制(图中的格式信息,表示纠错级别)在即使没有辨识到全部的条码,或者条码有污损时,也可以正确地还原条码上的信息,如图7所示。

(2)收集、分析物联网中的二维码,总结出二维码在主、被读类模式应用中的五大领域,如下表所示。

分类 领域 例子

主读类 接入网络 网站二维码

数据防伪 新版火车票

溯源 西瓜二维码标签

被读类 凭证类 二维码门票

存储名片 二维码名片

小张同学认为:二维码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能迅速融入到物联网中,赋予了物体“智能”,从而能实现人机对话、沟通,二维码构成的信息系统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健康。

项目主题:了解二维码在物联网系统中的应用。

项目活动:

活动1:

通过理解二S码的编码知识,清晰认识到二维码的优势所在,分析其在高密度编码、编码范围、容错能力、安全性能等特性方面的知识。

活动2:

①收集物联网中的二维码应用,整理数据,感知二维码的两大分类模式。

②通过实践活动、分析实践数据,初步得出物联网中二维码应用的五大领域。

③形成实验研究报告。

教学说明:

①本课例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二维码的基本编码原理,理解二维码的基本特性,从二维码的点(1)空(0)编码方式入手,提高学生的信息思维能力。让学生收集、分析物联网中二维码的实用系统,理性认识到二维码在物联网迅速发展中的优势,总结形成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与归纳概括的能力。

②该课例以生活中常见的二维码为应用案例,让学生对物联网中的二维码产生了浓厚的探知兴趣。在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二维码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理性认识到二维码在物联网中的优势。在探究二维码应用的五大领域时,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二维码的实用信息,培养学生高效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核心素养。

③鉴于本课需要学生的积极实践和协作、探究,所以在教学安排上建议用两节课完成:一节安排任务,明确方向,收集资料;一节相互讨论,展示归纳概括,形成有效的实验报告。至于活动地点,需要在有网络环境的技术实验室里才能完成。

④在实际教学中,用溯源类二维码应用激趣,用凭证类二维码应用引同感。这样既明确了二维码的两大分类,又给学生指引了自主探索的方向。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时,可能在凭证类和数据防伪两大领域有交叉感,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和个别小组辅导,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⑤关于本课例的拓展,可以对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人工智能的方向进行适当引导。

专家点评

案例1

本案例结合实际生活的信息系统应用实例,结合当下物联网应用中最热门的应用,通过“了解共享单车的电子锁”“了解共享单车的定位与记录”及“了解共享单车的费用计算”三个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了解共享单车的原理,了解物联网的概念,了解车辆电子锁控制、GPS定位、GPRS数据传输的功能,思考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认识信息系统对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选题新颖,突出了重点。该案例抓住共享单车实现的三个重要环节,让学生展开探究,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另一方面可让学生深入了解物联网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实现方法,从而对信息系统中人、网、物几者的关系能有具体的认识。在活动3中,还特别设计了编写程序模拟共享单车收费的环节,学生既加深了对共享单车应用的理解,又巩固了算法的认识,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其实,就共享单车而言,其应用模式是不一样的。如果案例中能引导学生探索一下其他品牌的共享单车的应用情况,特别是解释“成都小学生5秒解锁共享单车”的实例,也许学生会对物联网的应用及安全防护有更深刻的认识。

案例2

本案例结合实际生活中二维码在物联网信息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实例,通过了解二维码的编码码制,认识二维码的应用优势,从而促使学生研究二维码与物联网应用的联系及其与使用者的关系,最终使其加深对信息系统的了解。

物联网工程实践报告篇5

放假前的几天,班长尽责的把社会实践的报告表发给每一个同学。我拿到手上的时候,我看着表格,心里感觉很苦恼。因为经过上次的经历,我知道找一份社会实践的工作并不容易。

幸运的,后来我在宿舍楼下的宣传栏发现了一张海报,内容是“求是学社”为华南植物园招集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是一个宝贵的消息,我充满了兴奋。可是我仔细的读完所需要求后,我再次失望了:我的条件并不符合。抱着试一试也没损失的心态,我还是把自己的资料发过去了。

暑假头几天,独自呆在家里,我矛盾不安,一方面希望自己有机会参加活动,另一方面又告诫自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在一天的晚上,我接到了求是学社一位师兄的电话,通知我第二天去面试。虽然师兄很委婉的表示也许不能参加我所希望的工作,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个机会。

第二天,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乘上了前往华南植物园的汽车。竟意外的碰上了我们班的许辅乾同学。原来他也参加了这个活动。我当时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激动:至少也有一个认识的人啊。华南植物园里的领导热情的招待我们,向我们介绍华南植物园的情况和正在进行的改造,带领我们参观华南植物园,使我对华南植物园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认识。

由于各种原因,我最终还是不能参加我所期望的科研工作,转而投入到科学普及方面的工作中,尽管忍不住有点失落。科普小组的工作,就是根据华南植物园的要求,收集、编辑一些科普的知识和资料,以便在随后即将开展的科普活动中派上用场。

在科普小组中,我认识了不少朋友,他们常常帮助我完成工作。认真负责的组长,我们几个组员喜欢叫他“老大”,我们的工作在他的组织协调下,才能把各人所做的成果综合在一起,顺利完成任务。其他的组员,有的风趣幽默,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有的富于创造,想出不少好点子;有的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做了大量的工作。

因为我是组里唯一的女孩子,又住在家里而非学校,所以和他们的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刚开始的时候,面对着一群相对陌生的男孩子,我不自觉的变得内敛,很少主动说话,每次都是组长主动联系我,看看我有什么困难。慢慢的,我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学着积极主动起来,多多互相交流,工作亦因此更有趣、更容易。

表面上看,我们的工作是比较轻松的。我第一次接到任务时,夸下海口说两天就做好一份草稿给大家看。那只是一张a4大小的白纸,上面列出了十几种植物的名称,我要做的是为每一种植物写100~200字的简介。很简单,在网上一搜,加工一下,就可以了。结果纸上的植物,有的网上一点资料都没有,有的不同名称,却有相同的说明。看得我这个对植物一窍不通的人头疼。只好尽力而为了。而且整天对着一大堆的文字,实在苦闷。

在华南植物园的工作者的指导下,我对科普的操作、作用都有了不少的了解。例如科普的历史,科普的在国外的发展,以及科学素养等知识,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使我受益良多,增长见闻。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有几点收获:第一,凡事要努力争取。第二,与人沟通是十分重要的。第三,对科普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大学生注重社会实践,大学生在参加完社会实践之后,都会写一个社会实践报告出来,那么大学生实践报告包括哪些内容呢?大学生实践报告又有哪些格式呢?社会实践报告频道为您讲解:

首先大学生实践报告由报告题目、学院及作者名称、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正文、结束语、谢辞、参考文献七部分组成,下面请看具体内容: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a)“摘要”字样;

b)摘要正文;

c)关键词;

d)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

物联网工程实践报告篇6

面对市场经济令人振奋的优胜劣汰,面对三本学生强烈的自强不息,我们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探索市场经济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强化专业知识在市场中的应用,以此提高自身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能力,提升个人在人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经研究决定,全院学生利用寒假进行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具体安排如下:

1形式及时间

09级单独进行或自发组队完成实践过程;时间自行安排。

2 主题

09级:追忆祖国发展历程,探索成功人生,规划大学征程;

08级:深入生产一线,加强专业训练,强化应用能力;

07级:突出专业能力,增强综合训练,实战就业过程。

3 要求

3.1 09级

3.1.1 回顾建国60年祖国发展的光辉历程,深入学习改革开放全面进步的伟大成就;

3.2 07级和08级

3.2.1 专业实践共同要求如下:

⑴实践单位的性质、历史、现状、文化;

⑵实践单位的机构设置,岗位责任制,主要的规章制度,办事规则;

⑶实践单位的经济状况、固定资产状况;

⑷实践单位的主要产品或主要业务;

⑸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规程或业务流程,市场状况。

3.2.2 08级

⑴经管类专业及工业工程专业:结合会计模块专业知识,深入到企业、商业、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实地完成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登记账薄、成本核算、结账,到编辑会计报表整个会计作业流程以及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过程;

⑵信工类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深入工厂生产车间,实地完成工厂的供配电系统、电气控制、计算机控制与应用的实践过程;

⑶服装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服装专业相关知识,深入到与服装生产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实地完成从服装的制板、剪裁、样衣、面料的选择、制作、熨烫到打包等服装的整个工艺流程的实践过程,绘制出工厂的厂房规划图;

(4)英语专业:结合三学期所学英语专业知识,对外资公司、中资公司涉外工作流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学习和实践,以提高适应未来全方位竞争的需要。

3.2.3 07级

⑴经管类专业及工业工程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了解企业物流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流程;掌握流通领域供应链管理全过程,熟悉某一节点企业的业务流程操作,并对相应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出可行性方案;熟悉流通包装的设计原则及流程,分析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为所在企业设计最优运输方案;熟悉仓储管理的作业流程;灵活掌握企业活动中所涉及的各个物流环节。回顾会计模块、市场营销模块等专业知识,全面了解企业“人、财、物”现状,结合行业特点,分析其综合竞争力;

(2)信工类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深入到工厂生产车间,熟悉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并进行调试,同时画出相关流程图;熟悉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原理与工作方式;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工作,能够利用所学习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结合前两学期学习的专业知识,回顾配电系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3)服装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服装材料学、服装工艺学、服装纸样设计等专业课,熟悉市场中各种畅销的面料,以自身号型制作一套衣服(包含上装和下装),并按1:1比例制作版样;

(4) 07级全体:每人制作求职简历一份,择机参加2场以上招聘会,切身体会求职的困难,了解市场对自己所学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此项可单独择机进行。

4 任务

4.1 实践日志、原始记录及考核登记表

在实践过程中,应进行现场笔记记录、声像记录,每天实践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当天实践的内容,分析调查的结果,采用手写方式完成不少于1000字的实践日志。并完成进入个人档案的《实践考核登记表》(在学院网站通知公告栏中下载),入学第一天上交。

4.2实践报告

依据实践过程的记录、体会,完成以实践主题为中心的实践报告一份,并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要求报告不少于6000字、中英文摘要各300字,开学后进行交流。

5 考核评定内容

5.1社会实践的态度与综合表现;

5.2实践日志的即时性、真实性;

5.3实践报告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5.4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字数、自主撰写的程度;

5.5声像记录的真实性;

5.6报告的框架结构、文字表述以及格式;

5.7幻灯制作与报告在汇报中的结合程度。

6 社会实践学分设定及检查评比

社会实践按百分制评分,记录学分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每位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缺席。

6.1 学分设定:3学分

6.2 检查评比:

6.2.1 资格性检查:

(1) 07级和08级

在社会实践开始前,未和班主任联系,或班主任检查过程中,联系不到本人者,取消社会实践评比资格;

(2) 09级

经初步检查,认为未参加实践者,取消社会实践评比资格。

6.2.2 实践考核评比:

物联网工程实践报告篇7

关键词 药物化学;课程群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106-03

1 前言

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2014年3月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紧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及核心课程,其内容主要涉及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制备方法及作用和用途[1],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整个药学领域的“带头学科”,课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素质[2]。要在有限学时内更有效地深化理论知识学习和提高实践综合能力,就更多地需要考虑到专业基础课程――药物化学与专业课程在实验和理论教学过程中的衔接、优化和提高等问题,因此,打破以单一理论课程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三维并重的课程体系,紧紧围绕“药物研发与生产”这一主线开展药物化学课程群建设。

药物化学课程群包括传统理论课程,如有机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化学制药工艺学等[3],注重各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与深化,更突出理论结合实践,将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合成反应实验、制药工艺专业实验及制药工艺综合实验等相应的实践课程也纳入其中,旨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 改革药物化学课程群体系内容,通过重构专业知识结构,实现知识体系的完备互融

药物化学课程涉及面较广,本身具有一定难度。而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不可能详细讲解基础化学知识,这样往往会出现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4]。因此,整合课程群教学内容,注重药物化学教学内容与其他上下游课程交叉融合[5],帮助学生理清学科交叉脉络是十分必要的。

夯实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有机化学是本课程群的专业基础课程,重点讲解酸、醇、醛、酯、杂环等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同时适当举例讲解常见药物,在增加课堂趣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药物化学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脱离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学生仅依赖于死记硬背,学习效果必然欠佳[3]。因此,在药物化学教学中注意联系相关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以药物结构为核心,联系基本官能团推导药物的理化性质;通过药物分子结构逆合成分析,获得合成方法,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易记忆,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3-6]。

强化药物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 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是有机化学课程的深化和延续,是完成药物化学合成理论和技能训练的主要课程。它在说明有机药物骨架的构建和基团相互转换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有关药物合成单元反应的机理、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其应用[7]。改革注重教材内容的更新,选取最新的教材――闻韧主编的《药物合成反应》(第三版),同时简化叙述性内容,强化官能团转化规律,结合单元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实例进行讲解,紧密结合有机合成的知识点来加深学生对药物合成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注重化学制药工艺学的实际应用 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化学在实际药物生产中的深化和延续。改革后的新课程着重介绍典型化学药物的工业化生产制备方法,在教学中补充现代制药技术中最新理论及最新技术,如手性制药技术、半合成抗生素制备技术、心血管疾病治疗药制备技术等,强化药物工艺路线设计评价、工业生产中的可行性分析,培养学生的生产观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8]。

3 强化药物化学课程群实验环节,通过优化各类实验方式,实现实践与创新同生共进

优选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 对药物合成部分实验进行调整,选取环境友好、多步药物合成实验代替环境污染大、反应类型单一的实验[3],增加手性药物中间体的不对称合成等,既包含之前有机合成基础操作,又加强薄层层析、红外光谱分析、柱层析等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各项能力[9]。

开设新型的综合性实验 比如将药物合成、药物制剂和药物分析等实验有机整合在一起,开设综合性实验“盐酸普萘洛尔片剂的处方设计及质量检查的制备”。该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合成盐酸普萘洛尔原料药,之后对原料药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测定等,最后通过处方筛选、制剂工艺选择,确定最佳处方,工艺制备出盐酸普萘洛尔口服片。实验体现了药物化学与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药剂学的交叉融合[5],通过此类综合性实验,既让学生熟悉药物从原料药合成、制剂生产到药物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又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对于学生就业后从事制药生产或研发工作都大有益处。从近三届实验开展情况来看,实验教学效果与反映很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注重实验教学与药学文献与专业外语课程的结合 如药物合成反应实验重新编写全英文讲义,教师进行双语实验教学,学生提交英文实验报告。化学制药工艺实验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改进传统药物落后合成工艺,能培养学生从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到实验结果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目的。

结合毕业论文、大学生创新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从2010年开始,每年大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省级、院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学生进入到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实现学生直接参与到科研和创新环节。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强化,学生的制药专业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多位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发表科研论文,在毕设工作期间申报专利。

4 提升药物化学课程群教学模式,通过采用多元教学元素,实现知识形态的重生再现

激发学生求学兴趣,全程引入教学“系统案例” 为使枯燥的理论教学更加生动,顾军[10]等人提出“系统案例教学法”,包括药物化学发展史案例、明星药物案例、全新药物设计案例、焦点事件案例、生活中合理用药案例等。在上述已有传统案例的基础上,每个基础单元都会列举专业实习基地生产上或学校科研、毕设中的多个实例,通过使用实例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灵活应用所学内容的能力。

发挥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实现信息化互动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化解传统教学的不足,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处理功能[11],以用形象、动态的方式表达药物的复杂结构、抽象概念、枯燥内容,让教学变得直观、形象,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和学习效果显著增强。师生共建药物化学网络教学平台,拓展教学时空,动态交互。利用网络平台将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参考书籍、制药前沿等学习资源在网上免费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自主安排学习,同时有效克服个体差异带来的学习困难。网站建设过程中,学生参与资料收集、资料分类、探索新知识、学习重构,激发自信心和荣誉感及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同时拓宽网络师生交流渠道,方便沟通,及时答疑解惑,教学也得到更好的反馈。

此外,积极开发新型微课程,拓展新型教学资源,以多样化互动提升学习兴趣,取得较好成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展项目教学模式 选取十多个市场前景较好的药物为项目,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综述报告。几年来,项目教学的实施情况表明,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课题,不仅增加了对药物化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制药技术发展现状的了解,而且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5 完善药物化学课程群考核方式,通过实行立体考核手段,实现教学质量的可控提升

建立合理的、全面的考核方法,药物化学、化学制药工艺学等理论课程成绩均由平时考核、期中检查及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以上课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项目综述报告等综合情况为考核依据。

实验课不再将结果作为评定成绩的唯一标准,同时全面考查平时整个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实验态度、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加入期末实验考查作为综合评定标准[9]。期末考查实验要求完成指定实验后当场交实验报告,有完整的实验记录,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参考省级实验竞赛标准制定实验操作评分表,实行现场给分,取得很好效果。

6 结语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化学课程群的建设改革时间虽不长,但成效显著。例如:药物化学微课作品获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江苏省赛区二等奖;2名学生参与红斑狼疮新药研发,获国家专利1项;1名学生在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中获一等奖。毕业生以良好的专业基础和职业素养、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赢得社会良好的反响。今后建设的重点是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制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加强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同时建立一种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能力的指标体系,培养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凤志,朱小东,张海娟,等.我院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药房,2014,25(12):1146-1147.

[2]徐进宜,尤启冬,姚其正.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J].药学教育,2005,21(2):23-26.

[3]张玲,刘毅.有机药物化学课程群的构建与改革[J].科技视界,2013(30):43-44.

[4]昌盛.提高药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4):103-104.

[5]陈未,邢晓玲,冯艺.多课程交叉融合法在高校《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3(12):10-11.

[6]曹洪玉,冯宝民,牟红梅.以药物结构为核心的药物化学教学设计[J].广州化工,2014(17):204-206.

[7]孙然锋.基于问题式学习(PBL)在“药物合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3,41(1):186-187.

[8]王亚楼.化学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03,19(4):23-25.

[9]黄健军,邓刚,蒋才武.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3(1):105-106.

[10]顾军,崔颖,等.系统案例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5):103-104.

物联网工程实践报告篇8

关键词:送达制度;网上公告送达

中图分类号:D9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074(2013)01-0114-06

公告送达是我国民事诉讼送达制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速,因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下落不明或送达地址不准确而采用公告方式送达诉讼文书的现象也随之增多。目前,法院通常通过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或者在报纸上刊登公告的方式进行公告送达,但这些方式的信息传播能力极弱,往往流于形式,实效性极差,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受送达人的程序利益和审判的正当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网民越来越多,互联网已成为受众众多的第四媒体,当今社会也随之进入网络时代。在此情形下,一些法院开始尝试在其网站上公告,以增加受送达人知晓公告的机会。不过,目前法院在网站上的公告仅被作为传统公告送达的辅助手段,并不具有公告送达的法律效力。基于此,本文拟就网上公告送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构建科学合理的网上公告送达制度。

一、网上公告送达的涵义

2012年8月31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据此,所谓公告送达是指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采用公告的形式将诉讼文书公之于众,经过一定时间即视为送达的方式。公告送达是一种拟制送达或推定送达,不管受送达人是否真实地看到公告,均推定诉讼文书已经送达,其与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的法律后果是相同的。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采用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或者在报纸上刊登公告方式进行公告送达。不过,由于在法院的公告栏或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存在难以取得已进行公告的证明材料和效果较差的缺陷,法院更多地倾向于采用在报纸上刊登公告的方式进行公告送达。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法院网站的普遍建立,一些法院除在法院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或者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外,还同时将该公告在法院网站上予以。例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上海法院网”开设了“法院公告”栏目,上海市各级法院的诉讼文书公告送达信息,并可进行检索;中国法院网设置了“法院公告”栏目,登载各级法院已在《人民法院报》刊登的法院送达公告,并可下载打印。

虽然目前法院已广泛地通过互联网公告,但这些法院网站的公告仅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不具有送达的法律效力。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有效提升公告送达的实效,笔者建议建立网上公告送达制度,使网上公告送达成为一种法定送达方式。作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公告送达方式,网上公告送达是指法院采用公告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它是网络技术在送达程序中应用的结果,是网络技术和公告送达相结合的产物。网上公告送达与传统公告送达相比,它并没有创造出一种性质迥异的送达机制,所不同的只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与方式。因此,送达程序是否在网上进行是网上公告送达和传统公告送达相区别的主要标志,利用互联网是网上公告送达的主要特征。但是,并非在送达程序中使用了互联网这一媒介就可以称之为网上公告送达。当前法院在互联网上公告的做法,虽然利用了互联网这一媒介,但它只是传统公告送达的一种辅助手段,仅能起到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和增加受送达人知晓诉讼文书的机会的作用,不能产生送达的法律后果。而网上公告送达作为一种送达方式,一旦法院在互联网上公告,将诉讼文书公之于众,经过一定的期间,该诉讼文书即视为送达。

二、网上公告送达的价值

网上公告送达作为一种采用网络技术的新型送达方式,是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来送达诉讼文书。由于互联网具有全球性、即时性、数字化等特征,作为利用了互联网的网上公告送达自然有着较传统公告送达更为突出的优势,能大幅提升公告送达的实效,更好地实现送达的功能。

(一)网上公告送达有利于充分保障受送达人的程序利益

送达作为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最原始和最直接的功能是“告知”或“通知”[1],即通过公告方式将诉讼文书的内容传递给受送达人,使受送达人能够知悉诉讼文书的内容并实际参与诉讼,从而保障受送达人的程序利益,实现程序公正。“通知的权益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是如此之根本,以至于只有存在最重大的理由,并且尽一切可能保护被告的利益时,才可剥夺。”[2]51因此,法院在运用公告送达时应非常注重对受送达人程序利益的保护,尽量使受送达人的知情权、程序参与权、听审权等权利得到切实的保护[3]。当前,法院采取在法院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和在报纸上刊登公告进行公告送达时,更多地侧重于保障诉讼顺利进行,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受送达人的程序利益和送达的正当性,形式化和程式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实际效果极差上海某法院2007—2009年采用公告送达方式的案件中,当事人的到庭率分别为3.57%、2.67%和0.96%。参见龚婕《从程式化走向人性化——以公告送达的实践运作为例谈司法为民》,载《审判权运行与行政法适用问题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445页。。就在法院公告栏张贴公告来说,由于社会公众没事一般不会到法院,即使偶尔去法院也不一定会留意公告栏张贴的公告。就在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而言,由于受送达人本来就是下落不明的人,往往已不在其住所地,所以受送达人自然也难以看到公告。至于在报纸上刊登公告,由于刊登公告的报纸主要为人民法院报,而该报是专业性报纸,其近年来的发行量虽然达到了40万份左右,但其发行对象主要为法院和法律服务机构,普通单位和个人极少能接触到该报纸-人民法院报外的其他全国性报纸,其发行量和读者范围也是有限的,如《人民日报》2011年的日发行量为280万份,《经济日报》为80万份,《法制日报》为30万份,且订阅对象大多为机关事业单位。至于地方性报纸,还受到地域限制,发行量比较小,在该报发行区域外的人往往是接触不到该报纸的。;即使受送达人能够接触到该报,也不可能注意到密密麻麻的法院公告中是否有涉及自己的诉讼信息。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报纸的发行量将日益萎缩,阅读报纸的人也越来越少。由于传统公告的传播范围窄,受送达人知晓公告或诉讼文书内容的几率极低,其程序利益乃至实体权益根本就得不到充分保护。而采用网上公告送达,将有效消除传统公告送达的缺陷。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5.13亿,手机网民达到3.5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7个小时-参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同时,互联网的应用范围和网民数量还在不断扩展之中,上网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和生活习惯。由于互联网覆盖面宽,没有时间和地域限制,加之网上公告可以长时间保留在互联网上并可进行查询和搜索,受送达人知晓公告和诉讼文书的几率将大大提升,受送达人的程序利益和审判的正当性也将得到更为有效的保障。

(二)网上公告送达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8条规定,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这三种方式中,除在法院公告栏张贴公告外,另外两种方式均需耗费较多的人力和财力,成本较高。就在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来说,由于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往往距离法院较远,且难以查找,法院不仅需要耗费较大金额的差旅费,还要耗费送达工作人员半天甚至更多的时间。而采用在报纸上刊登公告的方式进行公告送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法院公告一律由人民法院报刊登的通知》(法办[1992]93号)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改进人民法院公告工作的通知》(法办[2001]246号)的规定,除部分采取直接张贴的方式外,法律文书的送达公告均应采取在《人民法院报》上刊登的方式。,送达程序较为繁琐,当事人需缴纳不菲的公告费。例如,《人民法院报》刊登法院公告的具体收费标准如下[4]:

由于一个案件往往需要多次公告,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来办理公告事宜,还需耗费几百元乃至几千元公告费,极大地增加了诉讼成本。而在互联网上刊登公告,法院可直接将公告上传到互联网上,程序简单,没有版面的限制,对人力、财力的消耗相对较小,诉讼成本自然可大大降低,当事人的诉讼费负担也可大幅减轻-目前法院在其网站或中国法院网上公告就无需当事人另行交纳公告费用。。

(三)网上公告送达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新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由于一个案件往往需要公告二次或更多,这样,仅公告期就可能长达120天甚至更长,诉讼周期也就大大延长。同时,在传统公告送达方式中,除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比较简便外,在报纸上刊登公告则因程序较为繁琐而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在报纸上刊登公告是公告送达的主要方式,实践中法院也多通过在报纸上刊登公告进行公告送达。通过报纸上刊登公告方式进行公告送达,一般需要经过以下环节:法院确定采取公告送达并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并缴纳公告费法院联系报社刊登公告报社印刷、发行登载有公告的报纸报社向法院寄送样报和公告费发票。以上每一环节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日,短则几天,长则10多天,甚至更长。因此,传统公告繁琐的程序和漫长的公告期,使诉讼进度迟缓,诉讼效率低下,不利于有效保护权利人的权利。与传统公告送达相比,网上公告送达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公告的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均可进行;网上公告可以由法院直接发送,且一经上传到互联网上即可完成,省去了报纸公告的排期、印刷、发行和样报寄送等环节,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网上公告送达由于程序较为简便,可以大幅减少法院和当事人在时间上的耗费,从而大大提高诉讼效率,及时解决民事纠纷。

(四)网上公告送达顺应了网络时代的发展需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宽,人们越来越频繁地通过互联网进行社会活动,电子商务、电子金融、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政务等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给现行法律制度带来巨大的冲击,并将导致法律制度的变革。法律总是滞后于技术的发展,但是法律不能对新技术的发展视而不见,否则就要落后于时代。送达制度作为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面临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契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通讯方式和传播媒介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对这种变革的反映,以电子邮件送达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网上送达方式开始在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得到了确认。1996年4月,英国伦敦皇室法院王座分庭纽曼法官允许原告律师以电子邮件向对方当事人送达司法命令,成为全球第一起通过电子邮件送达诉讼文书的案件。1999年,英国新《民事诉讼规则》明确规定可以通过传真或其他电子通讯方式送达诉讼文书,成为全球第一个认可通过电子通讯方式送达诉讼文书的立法。2000年,美国佐治亚州的一个破产法庭允许原告以电子邮件向被告送达开庭传票,成为美国第一个允许采用电子邮件送达的联邦法院。在我国,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问题若干规定》、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台民事诉讼文书送达的若干规定》、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港澳民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问题若干规定》等一系列司法解释以及新民诉讼法均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收悉的方式向受送达人送达诉讼文书新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经受送达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在司法实践中,自2000年浙江省余杭市法院率先在普通程序中采用电子邮件送达诉讼文书后,许多法院纷纷尝试电子邮件送达方式。电子邮件送达方式的应用,为网上公告送达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此角度看,建立和推行网上公告送达制度,契合了网络技术和网络时代的发展需要,有助于促进民事诉讼程序的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

三、网上公告送达制度的构建

网上公告送达作为将传统公告送达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送达方式,具有传统公告送达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为此,有必要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网上公告送达制度。

(一)明确规定网上公告送达的法律效力

对于网上公告送达,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均未作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虽然许多法院在法院公告栏或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或者在报纸上刊登公告进行送达的同时,将该公告登载或在法院网站或中国法院网,但该公告仅是传统公告的辅助手段,不能产生送达的法律效力。为明确网上公告送达的法律效力,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修订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法院可以通过互联网送达诉讼文书,从而认可包括网上公告送达在内的网上送达的法律效力;二是由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司法解释来明确规定法院可在互联网上刊登公告来进行公告送达,具体条文可设计为:“公告送达,可以在互联网、报纸上刊登公告,也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网上公告送达成为一种法定的送达方式后,法院通过互联网刊登公告将诉讼文书的内容公之于众,经过一定的期限,该诉讼文书即视为送达。

(二)严格限定网上公告送达适用的条件

由于公告送达是一种拟制送达、推定送达,只是为受送达在知晓公告的内容提供了可能性,但无法从实质意义上确保受送达人知晓公告的内容。从程序保障的角度看,在采用其他送达方式难以送达的情况下,不得已以公告送达的方式拟制通知受送达人,是法院在法律上对保障参与诉讼机会作出的一种妥协[5]。但这种妥协要有一个限度,即只有在例外情况下才能启动,不能常态化适用。基于此,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公告送达的适用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即只有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公告送达。但是,由于法律对何谓下落不明和何种情况下可视为穷尽了其他送达方式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法院在适用公告送达时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往往对公告送达的条件把握不严-实践中,对于何种情况下可采用公告送达方式,不同法官的认定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有的法官以受送达人住所地无法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为依据,有的法官以一方当事人作出的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一面之词作为依据,有的法官以该受送达人的近亲属或者原住所地邻居或小区物管人员的证人证言或笔录作为依据,有的法官以受送达人住所地公安机关或者基层组织出具的该受送达人近期没有音讯或者不知悉其外出的具体地址的书面证明作为依据,等等。,使许多实际上不具备公告送达条件的案件适用了公告送达,随之出现大量案件最终以缺席审理和判决而结案,为一些当事人进行恶意诉讼和肆意损害受送达人合法权益留下了空间-由于公告送达不能保证受送达人真正获取诉讼信息,无法参与诉讼,法院往往依据一方当事人的一面之词作出的判决便难免造成一边倒的局面。这样,一些当事人常常利用公告送达的这一缺陷,故意捏造事实骗取法院实施公告送达甚至勾结个别心术不正的法官合谋实施公告送达,谋取不当利益,造成不公甚至错误判决。。为防止公告送达的滥用,有效维护受送达人的程序利益,法院应严格限定公告送达(当然也包括网上公告送达)适用的条件,尽量降低使用率。法院在一方当事人提供的地址无法送达时,不应简单地以在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或注册地(登记地)找不到受送达人或者以某一种送达方式未能送达为由就认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并进行公告送达,而应要求该当事人补充提供受送达人的其他联系方式(如受送达人的电话、电子邮件、网络即时通讯等电子通讯方式,自然人的其他居住地或工作单位,机构的其他办公地址或经营场所等)。在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补充提供受送达人的其他联系方式或者通过当事人补充提供的联系方式也无法联系时,一方当事人才能向法院申请公告送达-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据原告时提供的被告地址无法送达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法释[2004]17号)。,并应提供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相关证据。对于自然人来说,这类证据可以是受送达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村委会(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社区、物管企业、公安机关等机构出具的证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材料,也可以是受送达人近亲属或者其他知情人员出具的证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材料;对于机构或组织而言,这类证据可以是注册或登记备案机构、受送达人住所地村委会(居委会)或者街道办事处或社区、税务机关、主管机关等机构出具的证明下落不明的材料,也可以是该机构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员工、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知情人员出具的证明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材料。法院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应进行审查,必要时还应派人进行调查核实-如果受送达人为自然人的,法院可以致电或走访其近亲属、朋友、邻居、原工作单位、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村(居)委会、小区物管企业、户籍管理机构;如受送达人为单位或组织的,法院可以致电或走访其登记或注册机关、税务机关、该单位或组织的员工、业务来往单位等。,只有在核实无误后方可决定采取公告送达方式。同时,法院应在案卷中详细记明原因和经过,并将一方当事人提交的公告送达申请、受送达人下落不明的证明材料、法院的调查核实材料等材料归卷存档。

(三)合理确定刊登公告的网站

目前,法院公告的网站主要有两类:一是各法院开办的网站;二是中国法院网。这两类网站都属于法院系统主办的专业网站,普通民众一般不会浏览,信息传播功能较弱。为了加强公告送达的统一管理和方便社会公众查询公告,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单独的刊登公告的网站——法院公告网-在“法院公告网”建立前,作为过渡,可以在“中国法院网”刊登公告进行公告送达。,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其他机构主办和维护。该网站建立后,所有法院需要进行公告送达的,均应在此网站刊登公告。法院公告网应提供查询和下载打印功能,社会公众可根据当事人名称或姓名、管辖法院、案件关键字等特征进行查询,在查询到相关公告后可以直接下载或在线打印。同时,为提高社会民众对法院公告网的认知度,法院应通过广播、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以及法院工作人员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让社会公众逐渐了解这一网站,培养浏览该网站的意识;各法院网站应设置“法院公告”栏目和建立“法院公告网”链接,便于公众了解和使用法院公告网;法院公告网可以和搜狐、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合作,在其主页上设置“法院公告送达”栏目,提高法院公告网的知名度和访问率;法院公告网还可以和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合作,将法院公告网刊登的公告纳入搜索范围,机构或个人可以通过这些搜索引擎搜索涉及自身的法院公告,便于机构或个人随时了解是否有涉及自身的诉讼信息。

(四)建立以网上公告送达为核心的复合型公告送达方式

公告送达的效果与公告送达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由于通过互联网刊登公告进行送达能更好地消除传统公告送达的弊端,更有利于受送达人知晓公告的内容,网上公告送达应成为一种首选的、主要的公告送达方式。也就是说,法院在确定采用公告送达时,一般应通过互联网刊登公告来进行送达。不过,由于目前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率仍不够高,尤其是大量的城市中老年人和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尚不会使用互联网,网上公告送达也存在着局限性。为克服网上公告送达的不足,发挥其他送达方式的优势,更有效地提升公告的效果,我国应改变当前单一的公告送达方式,建立以网上公告送达为核心的复合型公告送达方式,即法院采用在互联网刊登公告进行送达时,还可结合受送达人的特点选择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来公告,将其作为网上公告送达的辅助手段:1.在法院公告栏张贴公告;2.在受送达人原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张贴公告;3.在报纸上刊登公告;4.通过受送达人的电子邮箱、手机、网络即时通讯、微博和博客等电子通讯方式发送公告。法院通过互联网上刊登公告进行送达时,公告至少应两次,对于重大案件中的诉讼文书以及状副本、一审判决书等涉及受送达人重大程序利益的诉讼文书还应增加次数,每次公告的时间应有合理的间隔,不得短时间内集中。

(五)适当缩短公告送达的生效时间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92条的规定,公告送达的生效时间为六十日。现行法律之所以将公告送达的生效时间确定为六十日,主要是因为无论是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的原住所地张贴公告还是在报纸上刊登公告,信息传播途径均较为狭窄,受送达人看见或知晓该公告的机会不多,只好以较长的公告期来提高受送达人知晓该公告的几率。由于一个案件往往需要公告两次甚至更多,这样公告时间通常就在120天以上。漫长的公告期不仅不利于案件的及时审理和民事纠纷的及时解决,而且严重阻滞了一方当事人民事权益的实现或恢复。基于此,一些学者主张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例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06条规定,包括有传票或该法第276条第1款第1句里的催告的书状,从节本登载于公开的报纸时起届满一个月,视为在届满之日已经送达;在其他情形,在书状张贴于法院公告牌上满两周后,视为已经送达。日本《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公告送达,自开始告示之日起经过两周即产生效力。,适当缩短公告期,从而提高诉讼效率,并防止某些受送达人利用漫长的公告期恶意拖延诉讼。建立网上公告送达制度后,由于通过互联网公告程序简便,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大大提高了受送达人接触和知晓公告的几率,从而为缩短公告送达的生效时间提供了条件。笔者认为,公告送达的生效时间可确定为30日,即自公告发出之日起,经过30日,即视为送达。

参考文献:

[1]廖永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对我国民事送达制度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法学,2010(4).

[2][美]迈克尔?D?贝斯勒.法律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3]廖永安,胡军辉.试论我国民事公告送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太平洋学报,2007(11).

[4]人民法院报公告刊登办法[N].人民法院报,2011-05-17(4).

上一篇:财产保险业务体系范文 下一篇:初中政治教案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