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辅导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2:41

儿童心理辅导方案

儿童心理辅导方案篇1

【关键词】建立档案 帮助学习 开展活动 指导交友 心理辅导

留守儿童是农村的普遍现象。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隔代监护或亲朋监护,造成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父母的呵护和相伴。这种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使青少年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格发育不健全,他们在生活、学习乃至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青少年明显许多。因此,在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学校责无旁贷,应担当“主角”,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也感受到心灵的关爱。那么,笔者就学校怎样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建立个人档案,使留守儿童感受关爱

在实践中,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档案。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联系沟通情况等。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留守儿童班主任手册”,每周记载一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情况,每月进行一次交流谈心的家访,强调联系和沟通的问题,并及时做好记录。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链,使留守儿童感受时时有关爱。

二 帮助他们学习,使留守儿童提高成绩

留守儿童由于缺失了家庭的关爱与教育,相当一部分儿童的学习成绩会相对落后或不平衡,不够理想,从而产生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鼓励,便会无所适从或自暴自弃,这时我们除了帮助他们树立人人都会成功、都有成功的希望之外,还必须加强辅导、帮助。

教师要及时全面了解、分析学生的成绩变化,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既做学生学习的“导师”,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爱护、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又要做学生学习的“调度师”,协调各学科、时间安排,改进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如我校留守儿童黄某,父母一直在外打工,缺少父爱、母爱的她,从小心灵就蒙上了一层阴影。她跟随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不识字,无法督促其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针对这一情况,老师给予热心辅导,班级又开展了“一帮一”学习小组活动,在浓厚的“助学”氛围中,她的学习兴趣浓了,成绩也明显提高了。

三 开展各种活动,使留守儿童体验学习的快乐

大部分留守儿童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们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教师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才艺展示、生日party等,发挥其特长、优势,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在活动中享受快乐,体验实践的成功,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 指导慎重交友,使留守儿童远离陋习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留守儿童往往盲目交友,以消除孤独寂寞,可是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特殊的监管环境,留守儿童容易沾染一系列不良的社会陋习。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慎重交友,以防孩子与有恶习和品德败坏的人交朋友。同时也要正确引导网络文化对孩子的影响。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要向孟母学习,把好“孟母择邻”这一关。

五 加强心理辅导,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使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学校在开设心理教育课的同时,定期开展留守儿童专题教育,如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教育他们正确对待留守生活,多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背井离乡、亲情分离的无奈,静下心来,克服困难,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为主动;建立“知心姐姐”信箱,专人负责给他们回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使他们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给那些“问题学生”上生动活泼的心理辅导课。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健康成长。

儿童心理辅导方案篇2

儿童福利院内有一类特殊青少年群体,失去父母的他们从小在福利院里长大,他们智力和生理状况良好,能够在各种学校(主要是初中、专科技校、高职院校)内接受教育,未来的他们将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竞争和互动,脱离福利院独自生存。但是由于缺少家庭的成长氛围,恰当的教育方式,爱的体验和付出,情感的培养和支持以及与生俱来的自卑情结,在传统的研究和现实的生活中,他们都被认为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偏差。随着价值多元化时代的来临,个体意识、个人价值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虽然生活在福利院中,但是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参与互动的社会边缘青少年群体,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这也为展现尊重个性、回应需求的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和丰沃的土壤,在实践中检验社会工作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功效,为本土化社会工作模式的形成提供一种路径参考。

一、传统视角中的福利院儿童青少年

如今在我国某些地区的福利机构当中,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早已摆脱之前的军事化、高压化的管理模式,提倡人性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培育模式,关注个人、关注亲情、关注发展,可以说如何对待儿童青少年,福利院等儿童福利机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是这并不意味对儿童青少年的助人理念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尤其是在儿童青少年出现思想行为问题,出现成长障碍的时候,管理者、教育者仍然秉持着问题视角和经验为本的理论技巧,用怀疑、指责、不信任的眼光来审视这些所谓的“问题”儿童青少年,出现问题的个体往往被套上“行为偏差”、“人格障碍”、“病症”等诸如此类的标签。福利院院方对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评价往往是:懒惰、没有上进心、自私、不会与人交往、不会关心人等等。这些为一个成人定性的词语,却用在孩子身上。在环境不能为他们提供应有的爱、自由和关怀的情况下,成人丝毫没有降低对他们的苛刻要求。问题视角下的教育者和辅导人员,往往会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认知重建、行为矫治等辅导方式,这种介入模式固然有它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性,但是它是从教育辅导人员个人主义角度出发的,一种带有缺陷性的模式。采取这样的方式,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以下几种结果。

(一)被辅导者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或者价值取向有问题。儿童青少年正在处于由儿童向成人逐渐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人生观还未真正形成,对于出现在自己身上的一些行为和意识,他们认为是理所应当,没有什么不妥和需要改正的,原因是他们的朋辈群体中也是这么做这么思考的,而且行为的背后也具有深层次的心理动机,这是连他们自己都无法意识到的。在这种情况下,辅导者忽然之间会发现自己失去了话语权,无论怎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无济于事,无法激发儿童青少年自我向善的动机,最好的结局是被辅导者怀有一种暂时性的自律,短期时间里约束和克制了自己的行为,但最后还是会发现被辅导者又重新回到了过往的生活之中。

(二)关系不平等,忽视辅导对象的心声。虽然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强调辅导者和被辅导者在专业关系中的平等关系,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实现。当我们刚接触被辅导者的时候,我们会运用我们的经验和各种量表,把被辅导者限制于某种类型的缺陷和问题当中,采取某一种通用的模式“对症下药”,被辅导者的观点和话语变得无足轻重。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另一个造成关系不平等的原因是辅导者在机构中的角色和规范位置要求辅导者采取一种相对权威和凌驾于上的方式加强对服务对象的控制。

(三)环境脱离,无法调动服务对象自我行动能力。以问题为本的辅导或是治疗,关注辅导对象个人,忽视案主生态式的描述,忽视文化、制度、精神、经济如何导致、维持、影响个人的错误和失败,以致让人陷入困境之中。单纯的问题视角,把个人和问题合二为一,个人就是问题,问题就是个人,无法观察到被辅导者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当中的支持因素和优势能量,在这种理念下,被辅导者个人的行动能力和积极因素就无限制地被缩小了,最终被辅导者也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心,对未来失去了期望和憧憬,对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失去了改变的动力。

二、关于优势视角

传统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立足于这样的假设:案主之所以成为案主,是因为他们有瑕疵、有问题、有病理和疾病,他们确实就某种程度而言是有问题的和缺陷的(Saleebey,2004)。优势视角的概念框架是基于对缺陷模式的挑战而建构起来的,它的核心概念是围绕洞见到案主的优势和资源而形成的。Saleebey(2004)认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包括体验、个人品德、天赋、感悟、故事、灵性、意义和社区资源。赋权意味着帮助个人、小组、家庭以及社区在其内部或周围探求和扩展其资源与手段的意图和过程。Gutierrez、Delois和Glenmaye(1995)认为:权力的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即获得所需要之东西的能力;影响其他人如何思考、感受、行动或信念的能力;影响资源在诸如家庭、组织、社区或社会等社会系统中分配的能力。Saleebey(2004)认为探求人们和社区内部的力量,我们必须和抛弃歧视性标签;为家庭、机构和社区的资源连接提供机会,让受害者远离这种思维定势;抛弃父爱主义;信任人们的直觉、陈述、观点和精神;确信人们的梦想。BarbaraLevySimon(1994)将赋权的概念建立在五个理念之上:与案主和委托人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扩大案主能力和优势的强调;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将案主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将个人的精神指向一直受到剥夺和压制的人群。

三、优势视角中的福利院儿童青少年

福利院儿童青少年几乎都有着被父母和家庭抛弃的经验和体会,基于这样的事实,我们往往会根据主观经验认为这些孩子由于缺少家庭、缺少亲情、缺少管教,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专业的方法予以纠正和辅导,以便他们能够适应规则、适应机构、适应社会。这样的传统假设无疑忽视了这些儿童青少年自我行动能力,忽视了他们身边的系统资源和社会环境,更加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和自我良好品质。被抛弃的经历和体验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种创伤和灾难,但是在逆境之下人们总是能够从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获取东西,人们不但获益于成功的经验,而且能够获益于困难和失望的经验,经教育和知识把获得到的这些亲身生活经历进行分析和感悟;其次,这些儿童青少年从逆境和困难当中发展起来的个人品质、美德、特征也是一种优势,学校中的教师往往会发现福利院的孩子很多都具有独立、爱劳动、帮助他人的特质;最后,就算那些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能量的人都有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天赋,只不过需要我们去发现或者需要展示的平台,正所谓再平庸的人在某一方面也是天才。#p#分页标题#e#

除了个人优势以外,福利院儿童青少年也还具有其他优势资源。虽然说给他们提供院内集中供养的福利院对他们自身而言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福利院作为孩子们成长家园的优势。首先,在这个环境中,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生活经历的个体可以找到一个提供心理支撑的同辈支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他们相互帮助和交流;其次,福利院的物质生活保障、教育资金保障也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优势,在这方面可能某些经济困难的家庭也无法比拟,只是他们没有深刻意识到;再次,福利院内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一些爱心人士无私的爱心和付出虽然比不上母爱和父爱,但是对缺少父母的儿童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上帝带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另外,社会爱心人士和团体、志愿者资源、福利政策、慈善机构等等都是福利院儿童青少年的资源和优势,只是需要我们和儿童善于发掘和利用。赋权的视角无疑给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启示,要相信他们有能力作出决策,虽然儿童青少年在思想和行为上都还不成熟,但是他们有优势和潜能去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社工的角色是培育、鼓励、支持、协助、激发、释放他们内在的优势,明确他们所处的环境,指出环境中可以获得的优势,发现他们想要的东西,探索满足那些期望的替代方法并努力实现。生活在福利院中的儿童青少年,自从他们自我意识觉醒之后就发现自己一直带着一种特殊身份的标签,这种标签可能追随他们一生,在这种身份意识下,他们看不到能够获得的资源,意识不到自己的优势和改变的能量,所以有些人试图通过种种破坏性、攻击性、显示出自己的能量,以图扭转、重建他人对自己的身份认识,另外一些人则听命于他人,对自己缺少要求和主见,缺少自我发展的动力。社工应该关注于帮助这些儿童青少年自己给自己赋权,帮助他们发现并实现自己的优势,掌握他们自己的命运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以往的社会工作常常假设案主的行为问题等都是危险因素引起的,逆境必定导致发展受阻,所以社会工作干预的重点在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在以往的治疗和辅导中,社工习惯于评估问题和缺陷,个人的自我纠正取向,从伤害中修复的能力、内资优势和保护性因素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重要体现,使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由消极的问题取向转为积极的优势取向,其关注个体及其环境系统的优势资源,从而实现了社会工作实践范式的转换,激发了预防和干预的全新的理念。McMillen(1999)认为,人们在经历痛苦和危难之后可能伴随着成长,因为曾经面对的困难甚至创伤性事件导致遇到另外的挑战之时具有更大信心或者处理逆境的能力的提升;逆境可以促进一个人反省自己的价值观念、信仰、优先性、承诺、人际关系和娱乐方式,从而做出必要的调整,进而真正改进个人的健康和生活方式;当困扰浮现时,人们会发现以前所不知的来自于他人的资源并意识到自己的脆弱性,这就为改变提供了动力基础。

四、路径和策略

(一)建立关怀性关系,营造支持性氛围友善的关怀性关系是成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基础,建立关怀性关系,不仅包括儿童青少年和社工的关系,也包括儿童青少年与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与院内工作人员、儿童青少年与同学、儿童青少年与学校班主任教师的关系,通过建立这些关怀性关系,处于福利院儿童青少年生态系统之中并与他们互动产生深刻影响的个人传达出一种爱心和支持,这种支持是一种持续的、无条件的、积极性的尊重和信任,这种支持可以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来构建,比如一个微笑、一声问候、轻轻地拍一下肩膀,但是最重要的是一种态度和信念:不要以个人的好恶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进行判断,无论儿童青少年的行为多么消极、多么糟糕,他们所采取的行为都是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而尽自己的所能作出的反应。但是要真正实现这一点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传统的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以及福利院内思想辅导工作,都是基于问题视角的压制性、主导性的教育模式,对支持性、关怀性的教育辅导理念的支撑不足,学校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缺位也使得这种理念缺少推广者和推动者。作为社工首先要在福利院系统内部积极实践,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传播对儿童青少年积极性、支持性、关怀性的辅导理念和方式,从而影响到周边其他的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有计划地教育培训来推广,建立和培养儿童青少年的支持系统。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重要的场域也缺少不了社工的参与和介入,帮助福利院儿童青少年建立学校内部的支持系统也是社工的任务之一,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对福利院儿童青少年关怀性关系则是重点。

(二)聚焦资源和优势,挖掘能量和潜力作为社工所应该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儿童青少年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他们的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这是一个多层面的实践手法,它是一个案主和社工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并不是纯粹的功能执行者,而是有目的的主体。优势视角的实践要求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儿童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环境和他们的现状,不再是孤立地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是把目标投向可能性,在创伤、痛苦和困难的荆棘之中,看到希望和转变的种子。在优势视角看来,儿童青少年的问题并不是什么问题,真正的考验是要想出能够对付问题、利用问题甚至是超越问题的建设性途径,社工应积极动员儿童青少年个人、学校、福利院的资源解决问题,让孩子们了解它们想要什么,并帮助他们发现优势,发现自己所拥有的能力,让他们相信逆境不是永久不变的,挫折不是生命的全部。学会利用青少年的优势、兴趣、目标和梦想作为学习和帮助的起点,然后调动他们的动机以及现存的内在学习和自我成长驱使力。

(三)立足关系平等,悬置成人怀疑很多专业的儿童青少年辅导人士、学校内的教师班主任在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沟通和辅导时,习惯于把自己的理论强加于儿童青少年的思想之上,以特定的思维、问题式的诊断标准、疑问式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评估,这些都显示出专业人员和辅导人员对案主的怀疑。悬置这样的怀疑就能够真正地从一个信任对方的角度出发去建构一种新型的专业关系。这样我们就能激发个人或集体内蓄积的力量,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且这种美好是案主所定义的美好(Saleebey,2004)。

悬置怀疑体现了社会工作尊重、接纳、不批判的核心价值观,虽然对待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我们需要必要的指导和规范,但是这并不和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和方式有冲突。悬置怀疑要求社工要怀有一颗包容之心,用宽广的胸怀为儿童青少年撑起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心愿和理想,达到助人自助的专业目标。立足于平等关系的对话,包含着对他人的认同和包容,散发出来的是真诚和友爱的光芒,营造一种关怀和理解的氛围,摆脱了过往家长式的作风,体现的是一种信任关系而非猜疑关系,这种新型的专业关系无疑将社工和儿童青少年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推向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合作是一种更为具体的概念,当社工和儿童青少年一起工作时,要求我们敞开心扉去接受协商,去欣赏儿童青少年作为我们的合作者所展现出来的观点与期望的确实性。社工的主见以及符合社会要求的规范和道德暂时不得不隐去,这样我们才能让儿童青少年讲话,叙说他们的故事,并且从对话中社工才能够发现契机,寻找到对方的优势和力量。#p#分页标题#e#

儿童心理辅导方案篇3

留守儿童的德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现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里也是一个空白。为了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的教育、学习的辅导,让他们快乐地成长,我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的课题研究,并制订以下方案,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工作。

1.学习上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学校把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分成优秀、中等、偏差三种等级,把留守儿童各科学习的知识缺陷也归类分好组,把辅导留守儿童任务分到各个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要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根据等级成绩和学科知识缺陷,拟定好留守儿童的学习帮扶计划,安排帮扶时间,设计好帮扶内容,分配好帮扶互助小组,并确定各阶段帮扶目标。在W习帮扶上,每个老师至少帮扶一个留守生,领导也要检查老师结对帮扶的效果,留守儿童每个阶段的进步档案要建立健全,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2.活动上优先安排留守儿童。在校园内,要多开展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组织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学校要求每个学期班主任或者是少先辅导员要开展一到两次的诗歌朗诵比赛、绘画比赛、劳动技能比赛、文艺活动比赛。在活动中老师要多关注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不觉得孤单、受冷落,体会到集体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使他们往后更踊跃参与。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独立生活,学会与人融洽相处,学会自我保护,养成良好的心理和思想品质。

3.在生活上,学校对留守生要优先照顾。老师要多关心爱护他们,对他们生活上的困难要伸出援助之手,平时多对他们问寒问暖,这样留守儿童开心,在外打工的家长也放心。学校开设的免费中餐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安排菜谱,多买一些有益于孩子身体发育的食物。对生病的留守儿童要及时送去救治,用母爱般的心照顾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平时注意对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进行指导,教育留守学生学会独立生活,在生活中自理、自强、自律,养成健康卫生的个人生活习惯。

4.每学期开学对本校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通过问卷了解他们父母的工作情况以及对子女的关心情况,了解监护人对他们的管教情况,了解留守儿童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心里所思所想,建立个人信息档案。针对各个留守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和教育策略。

5.每学期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多次家访,建立家访记录,要求监护人和家长安排好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双休日期间,要求他们不参加不健康的活动,注意个人安全,不到山塘水库去游泳,不玩危险游戏,教育他们不进网吧、不玩游戏,远离,不参与有损于身心健康的事情。

6.各个班主任、各个科任老师要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或者学校的亲情电话公布给学生、家长和监护人,方便他们和老师联系,方便家长随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通过电话,或者写信、短信等方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联系,每学期每个班主任电话来访留守儿童不少于两次。利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教育相结合,对留守生进行心理干预与辅导。

7.在班级里建立帮扶互助小组,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班级成立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互助”小组和优秀生与留守儿童互助小组。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相互影响。平时安排班里思想、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班里留守儿童多些关注和帮扶,便于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8.学校设立“爱心电话”和“爱心信箱”,班主任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微信交流群”,便于留守儿童和家长、家长与老师、老师和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沟通。

9.发动全校师生为留守儿童捐赠爱心书籍,帮助留守儿童开阔视野,让留守儿童感受亲情和友情的温暖。

儿童心理辅导方案篇4

关键词:地方高校;留守儿童;机制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28-03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加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日增,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于是在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城市务工,而他们被留在家乡接受教育,或独自生活,或由父亲或母亲一人抚养,或由祖辈、亲戚朋友监管。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已达到5800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已经超过4000万,留守儿童数占所有农村儿童总数的28.3%。黑龙江省6―14周岁留守儿童约为20万,绥化市留守儿童也有2万余名。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推动作用。

一、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

如此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得不到正常的关爱、管理和教育,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2008年,绥化学院通过对黑龙江省绥化市辖区内72所农村中小学校的调研,发现留守儿童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习成绩不理想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而祖辈或亲友等监护人受到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或不便深管的心态制约,留守儿童往往在学习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督与引导,对学习没有热情,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甚至出现了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二)生活质量普遍较差

多数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居住环境不佳,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孩子发育所需的营养。由于生活条件比较差,同时监护人也缺乏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和疾病预防意识,这对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来讲是很不利的。由于农村文化设施不健全,甚至根本没有相关的设施,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一,学习之余除了看电视几乎没有别的文化活动,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

(三)安全问题堪忧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孩子本身的自制力也较弱,留守儿童容易误入歧途,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易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引诱,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加之监护人的精力有限,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留守儿童触电、溺水或打架等意外伤亡事件也时有发生,同时,留守儿童还面临着被拐卖和害等严重威胁。

(四)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孩子与监护人在心理上存在代沟,遇到心理障碍、不良情绪往往得不到及时疏导,常常导致留守儿童性格内向、自卑、敏感多疑、脾气暴躁、逆反心理强,对社会、他人缺乏信任感与安全感,害怕与人交往…。这些心理障碍如不及时、有效地解决,极易造成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价值观偏离、行为偏差等问题。

二、地方高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优势

与家庭、政府、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以及一线或二线城市的高校等社会各界相比,地方高校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具有一些有利因素和特殊优势。

(一)人才智力优势

“高水平师资是学校的核心要素”。由于政府的长期投资以及学校自身的不断积累,高校除有实力雄厚的专业教师队伍外,还有一支理论素质强、实践能力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包括主管学生工作的院系党总支书记或副书记、辅导员、学生工作部(处)和团委的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指导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同时各高校均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也配备了相应的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咨询教师可以指导大学生志愿者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培训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指导监护人如何与孩子有效地沟通。

(二)大学生志愿者众多的优势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SARS疫苗接种试验、汶川大地震后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义务献血、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以及上海世博会场内外的志愿服务等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以自己的道德良知和行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接受新生事物快;他们关心国家发展形势,崇尚良好的社会公德,渴望公平竞争;他们渴求知识,热爱生活;他们有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对社会和人民充满热爱。在近几年的公益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在关爱留守儿童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同时在关爱过程中也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三)地缘优势

相对于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系中处于比较基层的位置,但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距离关爱对象很近,具有近距离的优势。从时间因素考虑,地方高校在地域上更接近农村,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服务关爱对象;从成本因素考虑,因为地方高校距离农村近,实施关爱主体(工作人员)的交通费、食宿费等开支可以相对减少;从人员的精力因素考虑,虽说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但是除了部分农业院校,一线、二线城市中的多数高校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了科研或者服务所在城市上,“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发挥高等教育职能、适应高等教育地方化、实现大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重要使命,是高等教育属性和规律决定的,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历来要求”。因此,地方高校会投入较多的精力与时间服务地方。

(四)人缘优势

地方高校的教职员工、从当地招收的大学生与当地社会有着天然的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支持经济建设等方面与当地社会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方党政机关的干部、中小学校的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有很多来自地方高校。这些人缘优势对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大有裨益。以绥化市为例,绥化市下属各个市县区教育局的干部或职工、中小学校的管理人员或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毕业于绥化学院(或者其前身绥化师范专科学校)。从绥化学院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来看,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其中一个原因也得益于孩子所在学校的教师、校长和当地教育局干部的大力支持。

三、建立以地方高校为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机制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多方力量的协调才能得以解决。因此,笔者通过绥化学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功实例,探讨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力图建立以地方高校为主导,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协调合作的长效关爱机制。

(一)鼓励大学生志愿者把牵手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1.深入实践,让优秀志愿者自觉参与到活动中。由地方

高校主管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即学生工作部或团委牵头,组织动员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时间深入到农村,或者依托当地教育局或农村中小学校,对当地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汇总,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同时在全校范围内选拔积极主动、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大学生作为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知识以及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另外,校方还应及时组织志愿者深入到农村中小学校建立对接关系,并与农村学校的领导、班主任建立联系,做好启动、对接等工作。

2.信函传情,爱心开启孩子心灵。大学生志愿者根据每个孩子的家庭、学习情况,向渴望亲情、友情的孩子寄出饱含关爱的信函,通过对孩子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关心,开启他们的心扉。在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手机短信(飞信)、网络(QQ、博客、微博)等多种方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在学习、思想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通过信函、手机短信等方式的交流与沟通,他们互相产生了见面的渴望,这时,院系可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所在学校与留守儿童联欢或到孩子家进行家访,通过一起表演节目、游戏,孩子和志愿者的感情得到了升华,会把自己的心扉向知心哥哥、知心姐姐敞开,这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做好留守儿童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工作。

3.请进校园,激励孩子成长成才。浓郁的书香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大学校园的庄严和神圣,令每一位走进它的人肃然起敬,这种氛围能激发留守儿童的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可组织部分中小学校学习成绩优异或进步很大的留守儿童和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到地方高校参观学习、联欢,让他们感受到大学校园里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也是对其他渴望参加而没能参加的孩子的激励。

4.探亲回访,让爱延续孩子的希望。经过信函沟通、见面相识、参观校园后,大学生志愿者和留守儿童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平时除了继续用信函、短信、网络等进行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每年或每学期还应定时或不定时地回访。志愿者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周六、日或者假期到孩子家进行家访、探望。如果出现大学生志愿者毕业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继续这项工作,应及时选拔其他优秀志愿者继续关爱这个孩子,让爱延续孩子的希望。

(二)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

地方高校首先应做好在农村中小学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的方案,制定好辅导站工作职责,然后按照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建设预算向社会或企业募集一定活动经费,地方高校可承担部分活动经费,并负责辅导站的具体建设、管理和各项关爱活动的开展,并对经费使用和辅导站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考察、指导,组织、培训志愿者教师,按照留守儿童的需要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关爱活动。农村中小学校负责配合高校进行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的建立、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并对留守儿童的需求及时向高校反馈,保证关爱、帮扶工作的有效落实。

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主要工作可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课程辅导,即志愿者每周六、日及节假日定期深入到辅导站,分年级、分课程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帮助留守儿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二是思想引导,高校可组织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志愿者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讲座,使其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思想教育工作;三是生活指导,志愿者要帮助留守儿童不断地培养自理自立能力,掌握日常的生活常识,树立感恩、励志的思想;四是家访活动,志愿者要不定期深入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走访,了解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情况,并与其临时监护人和家长建立良好沟通,共同促进留守儿童进步;五是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期达到培养留守儿童乐观、向上、团结的心理状态,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三)开办监护人培训课堂

留守儿童除了上学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都与监护人在一起,同时,监护人还负责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照料,因此提高监护人的整体素质,优化留守儿童生存成长环境,对于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农村中小学校提供必要的培训场所,地方高校的专业教师与中小学校的老师共同研究制订好教学计划。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报告、讲座式,针对青少年心理特征,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问题的孩子,通过案例分析与思考,围绕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何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管等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启发、引导监护人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也可采用讨论式,围绕监护人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也可采用问答式,监护人提出自己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培训教师或其他监护人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答疑。通过举办监护人培训课堂,协调两个教育主体――学校和家庭,共同筑起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坚实壁垒。

(四)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开通心理健康热线

“他们的父母离开家乡,远在外地,无法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也无法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致使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父母关爱、缺乏家庭亲情的环境里,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心理障碍和矫正行为偏差很有必要。农村中小学校应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地方高校协调教学时间,派出心理学教师按照既定的课程时间赶赴学校授课,或者由心理学教授或资深教师对中小学校负责生活管理的老师或少先队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再由这些老师讲授。地方高校教师只需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农村中小学校集中解决问题严重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将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及咨询时间向留守儿童公布,以便孩子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同时,农村中小学校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档案,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动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有计划地教育管理,将一些不良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尤其应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特殊家庭留守儿童的辅导和教育,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导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心理。

留守儿童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某一方面很难解决,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搭建全方位的教育、关爱网络平台,构筑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推进和谐社会的的建设。

参考文献:

[1][5]庄严.大学生实践教育指南[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94―96

[2]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二一年八月二十三日)[N].中国教育报,2009―09―13(3)

儿童心理辅导方案篇5

学生托管中心是专业提供学生学习辅导、1对1个性化辅导、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及上学放学接送、膳食提供、寄宿等为一体的个性化式教育连锁机构。同时托管班配有专业辅导老师和生活老师,专业的营养专家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

项目特点

1.个性化。因材施教,采取一对一或小班制方式辅导,充分分析每位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通过高效地辅导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寻求适合的教育发展定位。

2.全方位。充分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求,开设各类精品课程,促进孩子知识、习惯、能力、素质的全方位提高,为孩子提供专业、系统、完整、高品质的教育解决方案。

3.标准化。各分校均统一VI形象,统一分功能区域的学习环境布置,严谨规范的托管教育教学管理流程。

4.社区化。项目立足于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做家长和孩子身边的教育专家。

5.精品化。项目定位中高端群体,小班辅导,为每个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市场分析

教育培训业是21世纪最朝阳产业之一,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培训市场的办学主体也由最初的学校和行业企业办班,开始逐步扩大到社会力量、培训公司或个人办学等。在目前的中小学培训教育产业中,小学生托管教育是课后辅导中新兴的细分市场,正在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统计数据表明:一、中国拥有3亿适龄儿童,数亿望子成龙的父母;二、在一个中等规模、经济发展一般的城市中3-6岁学前儿童有近3万人,6-12岁小学生约5万人,年人均业余教育支出约为3000元,其中90%以上家庭需要课外培训。而众多的留守儿童更是一个庞大的生源。因此,这个创业项目是个潜力极其巨大的市场。

投资条件

目前该创业项目有多种投资模式,社区店基本总投资6-15万元的投资能力。辅导场所面积180-300平方米。项目招收区域和单校合作商。区域有权在区域内自行开设若干家小书童连锁分校,单校合作方式可在授权区域内,有权自行经营一家学生托管班。投资者需选择当地的好学校,必须是当地一二类小学学校。离学校越近越好,步行距离不超过10分钟最佳。楼层不能太高,不能超过4楼。

效益估算

开办一个学生托管中心,因当地经济收入水平、少儿培训市场情况、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市场推广力度及对总部各项运营标准的执行情况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经营情况也会有所不同,经营状况较好的在6个月到10个月就可以收回投资。

投资风险

投资学生托管中心最大的风险无疑在于学生的安全问题。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每个人都是父母的“眼中宝”、“心头肉”,娇贵无比,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将会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所以开办学生托管中心,务必要细心周到,做好接送、消防、卫生等诸方面的工作。

同时,学生托管中心审批可能包括消防、房屋安全、教师资格等多方面的要求。

创业案例:

案例一:

“中山教育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位于谷城石花,是谷城首个民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昨日,记者来到了该中心。

托管中心共有5层,宽敞明亮。一楼大厅内放着电脑,每台电脑都配有摄像头。孩子们想家长了,就可与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视频。二、三楼是教室,四楼是宿舍,五楼是食堂。

托管中心的创始人名叫张忠善。2004年,他成立了“中山职业学校”。2006年,学校被认定为谷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职校办得有声有色,越来越多的石花农民在职校里学到了技术,进而外出打工。他们的孩子就留给了家中的老人。

一次偶然,张忠善目睹了一对母女相见时的情形。一个刚从外面打工回家的年轻妈妈,远远地看到了站在家门口的孩子,突然飞奔了过去,抱起孩子嚎啕大哭,诉说着思念之苦。小女孩却无动于衷。这一情景触动了他,他觉得没有母爱的孩子,非常可怜。

经历了这件事,张忠善开始关注起留守儿童,他总结出了留守儿童的四大特点: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

张忠善于是开办留守学生托管中心,在这里,留守儿童可以找回亲情,健康成长。

案例二:

儿童心理辅导方案篇6

关 键 词 暑期生活;儿童;童趣

作者简介 孙彩霞,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沈晓燕,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一、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的现状

本研究基于笔者前期的项目调查,结合后续访谈(笔者曾参加2010年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暑假社会实践项目“‘暑假辅导热’的现状调查与反思”,2013年又分别在山西大同市、浙江湖州市及重庆市北碚区等地走访调研),以及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尝试勾勒出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的图景。

对于城镇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暑期生活主要围绕学习展开。有研究者对武汉市四所学校的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在暑假花费最多时间的活动是上课和自学,尤其是初中的学生,基本以“读中学”为主,但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是旅游度假、休闲活动等“玩中学”的活动。[1]我们的访谈也验证了这一结果,有辅导机构的教师在访谈中讲道:“暑假很多学生都补课,学习差一点的学生补学习,英语、数理化,这些科目补得比较多;成绩好的,上一些兴趣班,像是舞蹈班、钢琴班、绘画班等等。”一位即将升入初三的参加辅导班的学生告诉我们,如果不上辅导班,她也会在家自学,因为马上要面临中考,不敢怠慢。我们不难得出,占用中小学学生暑假时间最多的是学习辅导,辅导时间通常为20~35天。对于辅导的效果,学生们的回应不尽相同[2],有些学生表示认可和满意,也有的无所谓,甚至有被逼无奈的态度。除了上辅导班或家教,很多孩子被圈在家中,圈在小区,成为“宅男”“宅女”,读书、看电视、上网游戏、电子书已成为中小学学生的必备活动。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对天津市大中小学近500名学生进行调查显示,青少年暑假过度依赖网络社交,一半以上的时间学生在家中度过。由此,我们推论城镇儿童暑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辅导班度过,就是在家中度过。学生自由地亲近、探究自然世界,感受生活世界之美和乐趣的可能性越来越少,不利于儿童想象力、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对于农村中小学生而言,他们不像城镇学生一样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大部分的农村学生暑期中不是到处玩耍,就是整天看电视,也有的孩子出于自愿或家长的要求做一些家务。农村很少有辅导班,个别有教育意识又有经济能力的家长会请村里的大学生给自己孩子辅导功课,并给予一定的报酬。但若附近有辅导班的话,往往很受家长和学生欢迎。笔者在S乡调研时发现,当地大多数学生家长都认为唯有读书才是农村孩子最好的出路。只要在所能承受的经济范围内,他们会给孩子报辅导班,一则希望孩子多学习知识,二则避免孩子没人看管而整天疯玩或看电视。而农村的孩子大多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觉得辅导能补补薄弱的知识点,下学期学习将更有信心,而且父母赚钱也不容易。

由此可见,学生在暑假生活上存在两极“分化”:大部分城市孩子为过度的辅导所累,承受太大的学习压力;大多数农村孩子由于资源、条件所限,过着近乎放任的暑期生活,但其内心亦有荒废学习的焦虑。无论如何,充满学习竞争压力或是沉溺电视、网络的生活,使儿童离真正的快乐越来越远了。

二、儿童童趣消逝的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儿童童趣的消逝呢?

首先是家庭教育。专制型的家长往往会替孩子安排整个暑期的活动,而很少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他们剥夺了儿童玩游戏、看漫画、逗蛐蛐、下河摸鱼的乐趣,强迫儿童学习不感兴趣的英语、奥数、绘画、书法等。他们一方面觉得孩子的成绩关乎自己的面子,另一方面认为大家都在报班,自己的孩子当然也不能例外。家长们这种从众心理,功利取向,在儿童面前扮起了“催命鬼”的角色,亵渎了孩子们的自由与快乐[3]。而溺爱型家长往往对孩子的要求言听计从,放任型的家长则忽视孩子的需要,使得孩子的暑期生活在任性或漠然中度过。

其次是学校教育。暑假尚未开始,一些老师就已在班里含蓄地打广告:“下个学期,任务有些重,需要提前预习,这个学期没有学好的同学,暑假要补功课了……”正是这些引路人利用他们的权威,利用学生对他们的信任,作为引领者在既定的时间、既定的场所中,默默地暗杀了儿童享受生活的童趣。

最后是社会氛围。各行各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牵引并塑造着当前儿童的成长模型。一系列现代生活环境,高楼大厦、水泥街道、网络、快餐店等刺激了电子化时代下儿童的孤寂与隔离。儿童童趣的环境没有了栖息地,儿童已经被成人世界的信息和符号所包围。儿童不再是儿童,儿童只是戴着儿童面具的灵魂空壳[4]。

三、儿童童趣消逝的买单者

儿童童趣的消逝,最直接的受害者与承担者必然是儿童自身。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的话语及自由空间被压缩;二是儿童文化被成人世界所蹂躏。在现实中,我们通常用成人的审美装扮儿童并显示儿童的时尚;用成人的理智深度来践踏儿童的纯真;用成人的行为压制儿童的懵懂;用儿童的童心作为成人逗乐的工具。儿童为了迎合成人的认可,他们模仿成人,从一般的观察到言行的表达,刺激、鼓励、再刺激,逐渐出现了儿童的失语。从文化媒体角度看,儿童生活的空间已被各种商业广告、大众文化、低俗图片所包围,成人的信息与符号已经注入了他们的内心,他们担负的责任不仅有学习压力、升学压力、舆论压力,而且还有辨别压力、反文化压力。儿童本有的好奇之心、自主之心、探索之心,内在需要之心、追求之心,被成人逐渐剥夺。当儿童和成人已成为同质之时,儿童也就失去了其独特性,失去了特定阶段的人生意义,其代价可能会影响其终生。

家长作为儿童的至亲与至爱,是童趣消逝的第二大买单者。我们常会听到或看到一些悲剧性的案例,由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不良,家长与孩子矛盾冲突导致生命的结束。也有因儿童缺乏童趣的经历与体验,及早进入成人世界,但又无法完全适应,出现因被批评而轻生的案件。也有儿童由于缺少玩伴,缺少家长的呵护,结交了不良伙伴,而受祸害的例子。凡此种种,悲剧无时不在上演,我们不得不呼吁应重视儿童成长中的家庭教育。作为家长,孩子的父母要尊重儿童、倾听和理解儿童,以儿童的视角关注儿童,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体悟儿童,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交流,多一次共享,关注儿童的生活,培养其童趣。

儿童童趣的消逝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社会是其后果的第三大承担者。社会是一个集体概念,由无数个体组成,对童趣消逝这一现象的承担者而言,除儿童和家长之外,社会的其他个体具有间接性、特殊性以及广泛的连带性责任。反之,儿童的不适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对社会中的其他个体的影响恐怕也是不可估量的。儿童童年阶段未能培养出良好性情,将影响到儿童的一生,甚至波及整个社会。新闻里暴露很多犯罪案件,有部分案件的根源往往和儿童缺乏快乐童年,缺乏应有的天真童趣有关。对于整个社会群体文化而言,童趣的过早消亡,会产生社会整体文化倾向于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的状态,进而道德沦丧,社会无序。

因而,我们应该关注儿童童趣的消逝并努力加以呵护。从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应该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而不是把自认为重要之物强加给儿童,同时注重对儿童好奇心、想象力、同情心的呵护和培养。从学校教育而言,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视闲暇教育。因为闲暇是“学习”的特殊形态,它既不是“学习”的对立面,也不是简单的身心恢复,而是“诗意的学习”,是人的精神家园[5]。从社会而言,社会机构和媒体应该顾及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儿童的童趣。有关部门亦应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平衡分配与共享。

参考文献:

[1]涂艳国.中小学暑假生活研究—基于武汉市四所学校的调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255-261.

[2]沈晓燕,孙彩霞.“暑假辅导热”的现状与反思[J].基础教育,2012(2):124-130.

[3]吴康宁.谁是“迫害者”—儿童“受逼”学习的成因追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1-5.

[4]伍香平.童年体验的追忆与童年的本质及其消逝[J].学期教育研究,2011(8):28-32.

儿童心理辅导方案篇7

一、由两个咨询个案引发的思考

作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笔者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大多为青少年。不久前,一个女孩走进心理辅导室寻求帮助。她叫小岚,就读初二,住宿生。室友们最近迷上了熄灯后讲鬼故事,引来女孩们蒙着被子的惊呼。即使这样,其他女生不一会儿就渐入梦乡,而小岚却只要闭上眼就“看到”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和一张“模糊的人脸”,她已经连续好几天怕得睡不着觉了。确认最近没有令小岚焦虑和恐惧的特别事件后,我打算做一些深入的了解。教给小岚放松技巧后,我请她闭上眼睛回想曾经出现在眼前的场景和面孔,像谁?像在哪儿?起初她不停地摇头,我一边引导她放松一边鼓励她,终于小岚告诉我:“我想起了太太(曾祖母),那个地方像太太的家,乡下很简陋的房子,我和太太、爷爷、奶奶在那里生活过两年。”睁开眼睛,小岚的眼睛湿润了。随后她回忆起“有一天家里突然来了很多人,他们聚在一起商量着什么,隐约听到‘死’这个字眼,当时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远远看到太太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大人嫌小孩子碍手碍脚,总把我们支开。后来爸妈就把我接回城里了”。很多年以后她才渐渐明白,太太其实已经去世了。

第一次访谈主要是了解问题和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小岚离开后,在整理她的资料时,我突然想起了开学初接到的一个个案:来访者小晋是一名初一新生,男,住校,父母周末轮流来探望,开学三周时由校医转介过来,校医反映男孩的身体不太好,瘦瘦弱弱的他黑眼圈很重,看上去精神状态不佳。在谈话中我了解到,小晋的父母在年纪比较大的时候才生下小晋(目前父母均已年近五十),家庭关系比较融洽,妈妈承担了主要的教养任务。一年前爷爷因病突然过世,小晋感到“爸爸的精神一下子垮了下来”,他“从来没有见过爸爸那么伤心”。后来虽然生活逐渐回归正常,但是从那时起,他开始经常思考一个问题:“要是有一天爸爸妈妈突然离开我了怎么办?”特别是来到宁波读书后,他特别想家,这个问题又不由自主出现在脑海里。他每天晚上都会想这个问题想得睡不着觉,蒙在被子里偷偷哭泣。上语文课的时候,只要一学到和亲情有关的章节,他就忍不住当堂呜咽。爸妈知道后安慰他说他们的年龄也不是很大,身体还是很健康的,不可能突然离世,让他不要担心,但是小晋的情绪问题并没有好转。我进一步了解了小晋的成长经历,他没有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父母没有重大疾病,没有家族遗传病史。

这两个案例中的来访者一个主诉受恐惧情绪困扰,一个主诉适应不良,诱发事件和来访者的成长经历也不尽相同,但是我注意到一个共同点:两位来访者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历过“丧失”事件(亲人离世),而且他们的情绪困扰都和“丧失”事件有关。这引发了我的思考:两个案例中的来访者都是青少年,他们第一次经历“丧失”事件的时候还是懵懂的儿童时期。中国的传统不主张让儿童参与到葬礼等事件中,一方面是怕孩子添乱,另一方面也是顾忌给孩子们留下心理上的阴影或者是“不吉利”,这样的做法确有不妥之处。首先,成年人得知亲人离世后自然流露出的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于还不能理解发生了什么的儿童来说,是一个很奇特的反应,会引发他们形成一种“死亡――悲伤(恐惧)”的联想,这可能就成为了他们日后在面对死亡时的基本情绪。其次,儿童虽然不理解死亡,但是他们能够从家中的变化(如,家长的表情都很严肃、家中突然聚集起很多人等)发现这是一件很重大、很特别的事件,他们会对此产生一系列的猜想,这些猜想可能就是儿童对死亡的理解的雏形,这些猜想如果不加引导,其中一些歪曲的、不正确的猜想可能就会造成日后的心理困扰。一些青少年会寻求解释“这是为什么”,如果找不到答案,就可能产生冲动行为。最后,成年人通过哀悼活动、亲友的支持等,在一段时间后能够从悲伤中走出,恢复正常生活,而儿童的情绪反应则一直被忽视,他们的感受可能被压抑,引起一些过度反应。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的女孩第一次目睹“死亡”时还不到十岁,她与逝者的情感依恋一下子被中断。作为儿童,她不能理解这种中断的原因和意义,加上家里的成年人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感变化,忽视了对孩子情绪的处理,于是疑惑、不舍甚至是恐惧等情绪被压抑。多年后,同学们讲鬼故事时,那种神秘、恐惧、新奇的情绪唤起了女孩被压抑的情绪,她产生了比其他同学更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是出现了和过去经历相关的意象(“空荡荡的房间”“模糊的人脸”),在女孩没有识别出这些意象的意义之前,它们的重复出现让女孩感到恐惧。

案例二中的男孩在爷爷离世后目睹了爸爸强烈的情绪反应,根据班杜拉的模仿学习理论,男孩在没有经历过和父母分离的情况下,从爸爸的行为反应中“观察学习”到了和父母分离的悲伤,让他把同父母的“分离”理解为一种很强烈的、难以承受的痛苦。另外,男孩此时已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觉醒使这个年龄的孩子经常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去向有很多矛盾、冲突的想法,男孩家中的变故使他在面对生命的去向时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担心和害怕。此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那就是男孩此时正在经历一个并不容易的“适应过程”:他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异地过集体生活,身体素质不佳的他不仅要独自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处理和同学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上的冲突,而且他从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到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学业上也面临很大的压力。面对压力事件,青少年可能会出现退行――哭泣、想家、寝食不安。空间的阻隔使男孩不能即时满足对父母的依恋,强烈的思念唤起了男孩曾经的体验,即“同父母的分离”是一种很强烈的、难以承受的痛苦。他还给自己的思念和担忧找到了一个合理化的借口――爸爸妈妈的年龄比较大,所以他们会更早离世或者年老体衰,这就成了他日日烦恼的源泉。

如果说丧失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现象,青少年儿童在成年之前很可能会经历家人离世等“丧失”事件,那么怎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意义,帮助他们更加合理地处理面对亲人离世等丧失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呢?我想到了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专业技术――“哀伤辅导”。

三、运用哀伤辅导理论开展心理辅导

在确认运用哀伤辅导的技术对小岚开展辅导后,我首先明确开展哀伤辅导的主要任务不是回避丧失和悲伤,而是要确认和理解丧失的真实性,表达、调整和控制悲伤,应对由于丧失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性改变,并修复内部和社会环境中的自我。换言之,哀伤辅导的过程是修通丧失,避免形成创伤的过程。来访者正处在青春期,她对死亡的了解已经接近成人,明白死亡是不可逆转的、普遍的和正常的。所以我辅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来访者表达曾经被压抑的悲伤;分析由于丧失所带来的改变并寻找应对的方法;改善不适认知,采用新的方式生活并发掘生活中的积极力量。

第一次咨询,我和小岚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对往事的回忆让她感到放松了不少。一周后,小岚来到咨询室,告诉我她的情绪状态有所好转,不过她还是不明白怕鬼故事和太太有什么关系。我结合哀伤理论向小岚进行了解释,小岚点头表示认可。简单的小结后,我们结束了咨询。第三次咨询,我们共同确定了“处理由太太去世这一事件带来的负性情绪”的阶段性辅导目标。通过营造安全的氛围,我鼓励小岚说出对死亡的感受。

咨:小岚,我们来谈谈关于太太死亡这件事你现在的感受吧。(关注现在)

岚:心里怪怪的,一个曾经和我生活过的人再也不会出现了,而我当时却连她其实已经死了都不知道,她会不会怨我?

咨:如果时光一下子回到太太临终前,你可以选择一种方式去参与接下来的事情,你希望做些什么?(奇迹问句,让来访者自己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岚:我希望大人们能告诉我太太已经永远离开了,然后让我参与整个(葬礼)过程,也许我就会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咨:听得出你对太太的不舍,假如有机会让你在太太临终前和她告别,你想和她说什么?

接下来,通过空椅子技术,小岚表达了对太太的不舍和怀念。陪伴着小岚释放悲伤和不舍的情绪,等她平静下来,我对她说:“当年家人是想保护你才隐瞒了这件事,现在你长大了,有足够的心理力量去面对这件事,你可以和家人主动谈谈这件事情。”我布置给小岚两个“作业”:一是试着和家人谈谈,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太太的怀念。我希望小岚能通过完成这两个任务感受到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找到支持性的力量。

第四次咨询,小岚告诉我她的睡眠情况已经恢复了正常,然后她向我“汇报”了她的作业:周末回家她主动问起太太的事情,爸爸感到很吃惊,但是看到她真诚的样子,就给她讲了一些太太的故事,与她分享了对太太的感情。小岚画了一幅画,“太太不识字,还是画画比较好”,她画了一个老人搂着一个小女孩的画面,“这是我对太太印象最深的画面,想起它就觉得很温馨、很感动。画完之后我找了片空地把画烧了,希望太太能收到”。

咨:现在想起太太,你的感受是什么?

岚:虽然想到太太已经死了感觉很不舒服,不过不会害怕了,更多的是想起她活着时的一些片段,希望她在“那边”也能开开心心的。

接下来,我希望能够带着小岚进行积极主动的建构,在过去的经历中寻找正向的意义。

咨:回想和太太生活直到后来她去世的这段经历,你有什么收获吗?

岚:(思考)听爸妈说爷爷奶奶当时年纪已经很大了,为了照顾太太特意搬到乡下去住,他们全心全意照顾太太直到她去世,这让我很感动,我也要努力去继承这个传统。

小岚通过和家人的共情以及仪式化的行动释放了对太太的思念,相比原来“死亡――恐惧”的联想,她对这一丧失事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甚至从中寻找到了积极的力量。总结后我们结束了咨询。

四、反思和小结

(一)青少年儿童“哀伤”的特殊性

由于认知能力和社会经验的限制,青少年儿童的哀伤和成年人会有以下一些区别。第一,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对死亡的理解。例如儿童可能受到童话故事的影响,把死亡理解为“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而青少年则能够用“死亡”来表达,但是对其含义理解不深刻。第二,青少年儿童只有有限的能力以口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死亡带来的感受对成年人来说是复杂的,成年人在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尚难以表达,青少年更是只能用简单的词汇描述,如上文中的两位来访者,在提及死亡时的感受就是“害怕”“奇怪”,没有更多、更复杂、更深刻的表述。第三,对于确认自己失落的经验所带来的痛苦,青少年儿童的承受能力很有限。第四,哀伤时,青少年儿童与人相处的方式和成人不一样。在失去亲人时,成人通常被允许表达悲伤,并能得到周围人的关怀与安慰,但青少年儿童不会也避免谈论这样的主题。

因此,青少年儿童面对“丧失”事件时很可能无法适度处理哀伤,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抑郁情绪,或在成年后无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且青少年儿童自我建构尚未完成,客体关系发展尚未成熟,往往用退行来应对哀伤,寻求替代物(替代客体)。所以,青少年儿童的哀伤处理,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认知、人格、社会和情绪的发展有所调整。

(二)咨询中建立安全性联结非常重要

在个案的辅导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在青少年儿童的哀伤辅导中,陪伴和建立起新的安全性联结非常重要,而共情正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安全联结的基本条件。咨询师尊重、接纳、真诚、温暖的态度为鼓励孩子表达悲伤提供了可能。咨询师要丢掉框架,走进孩子,聆听他们的悲伤和困惑,通过言语和非言语反应表达理解和支持,特别是要做到跟着孩子,而不是教条和漠不关己地说教。

(三)不足和展望

在这个案例中,从案主表面的情绪问题识别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小岚的领悟力和表达力较好,咨询进行得比较顺利,但是我深知对“死亡”“生命”的疑惑不是通过四次咨询就能解开的。咨询中如果我能放慢脚步,少一些咨询师的解释,多一些耐心和陪伴,把思考的空间更多地留给小岚,也许会打开小岚对生命更加深入的思考。

这两个案例引发了我对哀伤辅导的关注,并初次运用其理论进行了辅导,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是笔者知道哀伤辅导的理论体系是专业而复杂的,哀伤辅导的对象远比文中的案例复杂、广泛。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生命教育的主题,过去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对自己的生命的爱惜,可能忽视了学生在经历亲人离世等丧失事件时对生命和死亡产生的困惑,而这个困惑不解决,将来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观或者引绪问题。哀伤辅导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有了更加广阔的视角和更加深入的理解。

儿童心理辅导方案篇8

关键词: 班主任 心理健康 开展方法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而且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正确的工作方法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根据目标和任务灵活采用多种具体方法和形式,可以单独采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将多种方法有机组合。

一、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是朋友的关系。因此,和儿童谈话时,教师要把自己摆在和儿童平等的位置上,像对待朋友和同事那样对待儿童:让儿童和你面对面坐着,最好儿童平视时能看到你的眼睛。说话的态度要亲切、诚恳,语气要温和、委婉,不能简单生硬,更不能讽刺、挖苦。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深层心理的分析。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发展性问题,特别是在处理学生的矛盾时,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对与错,还要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在自悟中心理得到发展。

由于儿童的个性千差万别,教师和儿童谈话时不能使用同一模式。有的儿童个性强、脾气急、服软不服硬,和这类孩子谈话就得慢言细语、以柔克刚。有些儿童自尊心强,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和这类儿童谈话不能“直来直去”,可以先从他们的优点说起,从侧面指出其缺点或错误,或借周围其他人类似的问题进行评说,让他自己体会和领悟,引导他自己教育自己。有些儿童性格内向,胆子小,自卑感强,任凭你怎么启发,他半天也不说一句话,跟这类儿童谈话,要特别谨慎,不能表现半点急躁的情绪和生硬的态度,要让儿童始终觉得你和蔼可亲。总之,在与儿童谈话时,要睁大眼睛发现学生的优点,耐心细致地劝导,热情地鼓励,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爱护,让学生看到自己不断进步的身影,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活动法

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各项活动,通过体验和调整,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的。包括游戏、学习、劳动和社会交往等,这是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班主任工作中,活动法可以采用班队活动和校内外各项活动同时进行,这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讨论法

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对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讨的方法。一般程序为:先确定讨论题目;查阅和整理有关资料;准备发言提纲;论证或辩论;最后由教师或学生代表总结发言。讨论法对学生的智力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讨论法可以采用班级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四、观察法

对于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老师通过细心观察后归纳出一些典型行为,这样在心理辅导课上就大大增强了针对性和说服力。例如:在学生的交往辅导中,当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一下你,这时你该怎么办呢?这时老师可以根据小朋友的讨论、表演和平时的观察归纳出几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行为:打回别人、去告诉老师、生气地走开、告诉他以后要小心并要求他道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从而让学生做出选择,以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

五、咨询法

通过语言或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包括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书信、电话、宣传、现场咨询等。咨询者应注意掌握交友性和保密性原则,预防性和疏导性原则,教育性和整体性原则。对于有心理困扰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采用个别咨询或团体咨询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六、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把所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目,拟成简明易答的问题,让被试者据实答复,根据收回的答案经过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我们在一个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中发现,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越是存在认知与行为不统一的情况,这样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就不应侧重说理,而是侧重行为的训练。这样在实际操作时,针对性就大大增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个案研究

我们在心理健康课上的辅导往往是一种团体的辅导,而对于一些非常突出的个体,单单进行团体辅导是非常不够的,需要对个体进行比较系统的辅导,这时个案研究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个案研究时,可先动用一定的测量表对学生的某一方面进行测量,从而得出学生在这方面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的评定,从而对症下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重测和评定,以检验训练的效果,从而调整训练的方案。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但是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工作是必要和有效的。只要以班主任工作为载体,遵循素质教育“全体性、全面性和主动性”的特征及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多种形式辅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疏解困惑、控制情绪,以促使学生保持心理的平衡、有序与和谐,就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各自水平上得到健全而良好的发展,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百珍主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上一篇:对忠诚核心的认识和体会范文 下一篇:假期的收获和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