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险缴纳比例范文

时间:2023-12-07 11:30:25

失业保险缴纳比例

失业保险缴纳比例篇1

就在今年6月初,人社部了下调企业年金缴费上限的新动态:由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调整为“8%”,将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之和的上限由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调整为“12%”。虽然目前个人部分尚未变动,但此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北京的养老及失业保险费率均已下调。大势之下,工薪族将受哪些影响,我们有待观察。

借此,说一说我们关心的“五险一金”,上班多年,不少人都感叹“五险一金”占据着我们工资相当的一部分,那么这些钱是怎么算的?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都不了解什么是“五险一金”,不只是刚就业的大学生,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也未必全知道“五险一金”具体有什么用。“五险一金”看似简单,其实却暗藏玄机。接下来,将为你揭示真实的“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是什么

“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保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五险一金”缴纳基数计算公式:

月缴费额=月缴基数×缴费系数(注:月缴费额为当月缴纳保险金额,月缴基数为缴纳人税前工资,缴费系数根据每年国家规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相应缴费系数。)

换工作了 “五险一金”怎么转

准备换工作了,“五险一金”哪些保险需要办理转移,才能保证我们的保险不被中断。总结起来,所有需要迁移的保险基本上都可以分为三大步:一、开具证明;二、办理手续;三、资金转移。但是,不同保险有不同保险的证明和手续,因此需要您对手续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总理提出适当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这对于广大职工来说,是大利好。但如何调降“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是一个技术活,而且也要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五险一金”不仅仅是调降惠民,更应该将制度设定得更趋人性化,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缴纳社保基金的队伍中来,这才是根本。

你所知道或不知道的“五险一金”

1.养老保险-使用方法:单位缴纳比例20%,个人缴纳比例8%

一般要交满15年,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所以想拿养老金的人请务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开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退休时国家会把你个人帐户上存8%的养老金全部退给你,单位为你交的钱全部交给国家。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美好晚年,仅靠养老保险是不够的。如果在一线城市,养老金尚能维持退休后的生活,但在三四线城市的养老金只能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老人在退休后的消费水平或许也会大幅下降。

2.医疗保险-使用方法:单位缴纳比例10%,个人缴纳比例2%+3元大病统筹

大病统筹只管住院,而那11%里国家每个月会往你的医保帐户上打属于你自己的2%。实际拿到的钱按最低基数×2%,可以直接刷卡去买药或者看门诊,剩下的9%国家就拿去算到医疗统筹基金里了。 按规定,如果你从2008年1月开始缴纳医疗保险,那么从2008年2月起你就可以刷卡买药或者看门诊,从2008年7月起你住院的费用就可以报销了。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社会保险只负责保障基本权益。整容、减肥、增高等医疗费用,医保不管。此外,如果不幸出了交通事故,或被歹徒伤害,这些也都不在医保范围内,只有在公安机关证明确实找不到加害人的情况下,才能由医保暂时核销。医保在异地使用上也有诸多限制。在国内非居住地突发疾病,需急诊抢救的可以先就近住院,但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将住院日期、医院名称等信息报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病情稳定后需继续治疗的,应及时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3.失业保险-使用方法:单位缴纳比例1%,个人缴纳比例0.2%

要交满一年才能享受,一般交1年拿2个月,交2年拿4个月,但一辈子最多拿24个月。若合同到期或者公司辞退,你都可以按照一年拿2个月失业金的比例要求公司给你办。

但是如果你是合同没到期自己辞职走,那就算你交满了一年也享受不到失业保险。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领取失业保险,有一大堆的手续要办。比如,应在离职之日起60日内,持职业指导培训卡、户口簿、身份证、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的证明和照片进行失业登记,办理申领的手续。其次,你得在户口所在地办。按照目前标准,大多数城市一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基本都不超过1000元,而且你最多领2年,这个还得要求你缴费10年以上。

4.工伤保险-使用方法:单位缴纳比例1%,个人不缴费

使用得少,如果在工作的时候或者上下班的时候出了什么事,这个险就用得上了。如果你下班的时候被车撞了,那应该赶快报警,让警察来调查记录并拍照采集证据。警察处理完以后会开个事故鉴定书之类的东西,就可以拿这个去单位要求报工伤了。

工伤还有个时效问题,如果出了工伤,须马上报告单位,把警察出具的证据和事故鉴定书以及你出工伤以后去看病或住院的病历交给单位,最好在一个月之内去鉴定中心做工伤鉴定。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近年来,关于工伤认定的纠纷和诉讼一直不断。要认定工伤,不是那么容易。

5.生育保险-使用方法:单位缴纳比例0.8%,个人不缴费

各个地方政策不同,不过生育保险起码要交一年才能享受。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生育保险要有单位挂靠,没有工作就很难享受到生育保险。因为生育险必须由单位统一缴费。也就是说,在家做全职太太就无法有生育险。另外,生育险要缴纳一年以上才可享用。而且生完孩子后还要继续缴费。

6.住房公积金-使用方法:单位缴纳比例12%,个人缴纳比例12%

公积金可以用来买房子、还贷款、装修。如果你自己家可以找到地皮盖房子,那盖房子的钱也可以从公积金里付。如果你一直不用这钱,最后退休的时候可以把钱全部取出来。

失业保险缴纳比例篇2

1.不以实际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少缴甚至不缴纳

现实工作中,很多用人单位以“社保支出占员工人工成本支出比例过高,让企业交不起,员工不愿意交”为由,没有按职工上年实际月均工资作为社保缴费基数,而是以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保费用。部分用人单位为节省人工成本,不给试用期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延长职工试用期,拖延缴纳社会保险的时间。个别单位甚至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不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违反《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中的相关规定。

2.社会保险属地化及跨省转移问题,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因养老保险基金没有实现全国统筹,因此存在了社会保险缴纳需要跨省转移的问题跨省转移办理手续繁琐、审核时间长,给用人单位和职工带来了很大不便。早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省市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险制度还存在较大差异,各地方、各部门因各自利益关系很难达成一致,转移接续办法并未落实。如何尽快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建立全国联网的社会保险基金结算系统和养老金划拨系统,使职工在跨省转移时只转移关系而不转移基金。职工在哪个省市地区缴费,社保基金账户就在那个地区增值,在职工退休支付养老金时,将不同缴费地区的缴费增值金额统一划转至职工社保账户最初建立所在地统一发放,从而实现社保跨省转移无缝化衔接。

二、解决社保问题的建议

1.降低社保缴费基数、降低社保缴费比例

社保费用偏高,引发两个问题,第一是缴费基数的确定是否合理。我国社会平均工资每年都在以较快速度增长,因此缴费基数也会随之增长,这必然导致社保费用偏高。第二是缴费比例是否合理,缴费比例高,必然导致社保费用高,特别是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单位与个人合计高达28%。以上两个因素,也使得社会呼吁降低社保缴费基数、降低社保缴费比例的呼声越来越高。缴费基数降低,缴费比例降低,用人单位和职工还享受同样的权益,这就要求社保基金能有更大资金量支持,而目前我国统筹账户基金却入不敷出,因为社保基金的筹资渠道仅能通过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获取利息收益,收益率很低,有时甚至低于通货膨胀率。因此需要改变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机制,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手段,既确保资金的安全,又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和收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保基金账户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降低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的情况下,保证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权益不受损失。

2.缴费基数、比例保持不变,让企业和职工享受更多权益,即高费率应该带来高保障

具体来说,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若职工退休后,退休金水平提高,即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提高,那么职工必然能有更高热情和动力缴纳养老保险;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如果医疗报销费用比例提高,医疗保险报销药品种类增多,诊疗项目增多,医疗保险待遇水平提高,那么职工必然能有更大积极性缴纳医疗保险;在生育保险方面,如果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生育津贴水平提高,领取生育保险的人群范围增大,那么职工(特别是女职工)将更加关注生育保险的缴纳;在失业保险方面,我国目前失业保险金领取待遇的最低领取期限为3个月,最高期限为24个月。若能在累计缴费年限不变的情况下,提高领取期限,那么就能使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对心里造成一定打击的失业人群享受更高待遇。在工伤保险方面,若能减少用人单位支付金额,提高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比例,将大大增强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的积极性。以北京市工伤等级评定中,一至四级属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情形,需要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五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需要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并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七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由用人单位承担人工成本。因此,工伤保险基金若能提供五至十级伤残津贴,那么将大大减少企业的负担,并且能为工伤职工提供可靠保障,解决企业和职工的后顾之忧。职工与用人单位互相促进、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收益,从而提高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提高单位社会保险专员的管理水平

我国社会保险法颁布时间较晚,很多单位对社会保险工作不够重视,没有配备专职的社会保险管理人员,即使有,也是由分管档案、员工、薪酬的人事专员兼任。从事社保工作的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岗前培训,只能边工作边学习,再加上从事兼职社保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没有时间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业务水平跟不上需求增长速度,社保工作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前进,造成企业和职工双方均受到损失。比如职工调动使得入职时间、离职时间与社保缴纳时间不一致,造成了职工社保的断缴,日后还需要补缴并缴纳滞纳金。因此,提高社保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知识和业务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三、结语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员工是企业一项最重要的资源,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将企业利益与职工权益结合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社会保障的认知度在不断加深,从以前的没有社保,到三险,到五险,再到《社会保险法》的出台,社会保障逐渐成为整合人力资源的重要方式。如果没有社会保险制度,职工就会因为养老、医疗、失业、生育等问题得不到保障而没有安全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企业也会因为员工出现工伤需要支付巨额费用而整日提心吊胆。社会保险激励职工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和保障而努力工作,消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最终为职工个人权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双赢提供可靠保障。

失业保险缴纳比例篇3

一、基本框架

郊区小城镇社会保险(以下简称镇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四项社会保险内容,参加镇保的单位或个人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后,职工或个人可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其在本市城乡单位流动就业时,根据可选择、可转换、可衔接的原则,予以转移接续个人社会保险关系。

政府鼓励有条件的单位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并鼓励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二、试点范围

(一)镇保试点范围暂确定为松江新城及浦江、安亭、朱家角、高桥等镇有关区域及经市政府批准的重大项目的相关企业和单位,以后逐步扩大到郊区其他城镇。试点工作在松江新城50平方公里产业规划区内的永丰、中山两个街道及松江工业区东部新区内注册并经营的单位(不合机关事业单位,下同)及其职工范围内先行启动。需试点的地区由区(县)政府提出申请,报市政府批准。

(二)经批准试点地区内的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以及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自由职业人员,也可纳入试点范围。

三、参保原则

(一)单位参保原则

试点区域内的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原则上参加镇保,其中原已参加城保的单位应继续参加城保;其他单位可根据实际,在与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选择参加城保或农保。

(二)个人参保原则

试点区域内已参加城保单位中的职工,在原合同期内应继续参加城保。

单位按规定新招用的职工及原未参加城保单位的职工,是城镇户籍的,可在城保、镇保中选择参加;是农村户籍的,可在城保、镇保、农保中选择参加。

单位为职工选择参保形式时,应与职工本人协商一致,并将有关内容在劳动合同或与劳动合同相关的单项协议中予以书面约定。未作约定的,应当参加镇保。

个体工商户帮工参保办法按以上原则确定。

四、镇保缴费办法

(一)参加镇保的单位或个人应按规定到指定的镇保经办机构办理单位社会保险登记。镇保经办机构应在指定银行为参保单位或个人设立“社会保险缴费帐户”,并制作相应的“社会保险缴费卡”。

(二)单位根据镇保经办机构规定的时间,按月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职工个人不缴费,也不建立个人基本社会保险帐户。

(三)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乘以单位内参加镇保的职工人数确定。

(四)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比例为24%。其中,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17%,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5%,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为2%。生育保险暂不缴费,今后随本市对有关社会保险费费率进行调整时再作规定。

(五)以个人身份直接参保的人员,缴费办法按以上原则确定,所需费用由个人承担。

(六)单位或个人按规定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后,镇保经办机构应为参加镇保的职工或个人(以下简称从业人员)做好相应的缴费记录。

(七)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在成本中列支;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免征税、费。

五、城保、镇保、农保缴费年限的折算衔接

单位或个人参加镇保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后,从业人员在城保、镇保、农保间流动就业或变更参保形式时,个人社会保险关系可随同转移;从业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根据其在城保、镇保或农保的实际缴费情况,按统一的规则折算其相应的缴费年限,具体为:

(一)参加城保的从业人员转为参加镇保或农保的,其在城保的缴费年限可认定为镇保或农保的缴费年限。

(二)参加镇保的从业人员转为参加城保或农保的,其在镇保的缴费年限记录可认定为城保或农保的单位缴费年限。

(三)参加农保的从业人员转为参加城保或镇保的,社保经办机构应将单位历年在农保的缴费总额按规定折算成城保或镇保的缴费年限。具体折算办法另行制定。

六、镇保待遇

(一)养老保险待遇

1、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缴费年限(含连续工龄)满15年;其中,按镇保规定单位或个人实际缴费(含折算缴费年限,下同)满5年的从业人员,可按规定办理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手续。

2、退休前在城保、镇保、农保中分别参保的从业人员,是城镇户籍的,原则上在城保或镇保办理退休手续;是农村户籍的,原则上在镇保或农保办理退休手续。

上述人员退休时,原则上可先在缴费年限长的保险形式中折算其缴费年限。折算后符合城保规定的退休条件(同时全额转移其他参保基金、下同)的,可在城保办理退休手续;不符合城保规定的退休条件,但符合镇保规定的退休条件的,可在镇保办理退休手续;折算后不符合城保、镇保规定,但符合农保规定的退休条件的,可在农保办理退休手续。

3、符合镇保退休条件的人员,可以向镇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领取养老金的手续,经镇保经办机构核定后,按规定领取养老金。

4、从业人员按月领取的月养老金按其缴费年限确定。缴费满15年的,养老金按其办理退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15%的标准确定,缴费年限每增加1年,相应增加1%月社平工资的养老金,但最高不超过30%。

5、镇保试点起步后5年内,从业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实际缴费满5年,但全部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经申请并经镇保经办机构核准,单位或个人可一次性补缴不足15年部分的养老、医疗保险费后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补缴基数按本人办理退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补缴费率按镇保办法规定的缴费比例确定。

从试点起步的第6年起,其单位或个人实际缴费年限应按每年递增1年的原则相应延长,直至满15年。

从业人员到达退休年龄时,实际缴费年限低于规定年限的,经申请并经镇保经办机构核准,可允许单位或个人延长缴费后再按规定予以补缴。不愿延长缴费或补缴养老、医疗保险费的,可按规定在领取一次性养老金后,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6、按镇保办法退休的人员按月领取的养老金,可根据本市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和生活费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定期予以调整,具体调整办法由市劳动保障局提出,报市政府同意后实施。

(二)医疗保险待遇

1、保险项目包括住院、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和门诊大病医疗保险。

2、起付线标准:住院、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医疗费在一个医疗年度内第一次起付标准为本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的10%,第二次及其以上起付标准为本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的5%。超过起付线以上部分,医保基金负担在职职工的70%,退休人员的80%,其余由个人自负。

门诊大病不设起付标准,医保基金负担比例同上。

医保基金设置最高支付限额:在一个医保年度内,最高限额为本市上年社会平均工资60%的4倍。

3、实行定点医疗,参保人员可在单位所在地区内选择一所医院就诊。

(三)失业保险待遇

1、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口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根据单位为其缴费的年限计算。缴费满1年不满2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为1个月;以后缴费年限每增加1年,领取期限增加1个月。一次连续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失业人员有剩余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可予保留。

按本试点意见核定的个人享受期限与按《**市失业保险办法》核定的个人享受期限可以相互接续。

2、具有本市农村户籍的合同制职工与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可以领取失业补助金。领取失业补助金期限根据单位为其缴费的年限计算。缴费每满1年,领取失业补助金期限为1个月;以后缴费年限每增加1年,领取期限增加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

3、上述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或失业补助金期间,因患大病或住院的,予以享受70%的医疗费补贴。

4、失业人员第1个月至第12个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标准,根据其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年限确定;第13个月至第24个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为其第1个月至第12个月领取标准的80%。

失业保险金标准不高于本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不低于本市当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具体标准由市劳动保障局公布。

(四)生育保险待遇

参加镇保且符合条件的女性从业人员生育保险待遇,按照《**市城镇生育保险办法》执行。

七、征地人员参保原则

1、试点区域内男55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的征地人员必须参加基本社会保险,并由征地〈安置)单位为其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医疗保险费。

2、征地劳动力参加城保还是镇保,由区县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征地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决定,并由征地单位,被征地单位和征地人员协商一致后实行。

3、选择参加镇保的,征地(安置)单位应在为其办理一次性缴费手续时,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基数,按22%的比例为其一次性缴纳15年的养老和医疗保险费;选择参加城保的,具体衔接办法另行规定。

4、上述人员就业时,在已缴费年限内,单位和个人可以免缴养老、医疗保险费,但应按规定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以后按其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年限核定享受失业保险的期限。

八、补充养老保险

(一)参加镇保的单位可按规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补充养老保险费可以由单位缴纳,也可以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单位缴费不超过工资总额10%的,可以从成本中列支;职工缴费不超过工资收入8%的,可以免征税、费。

(二)补充养老保险由市劳动保障局所属的年金经办机构负责经办,并采用个人帐户方式进行管理。单位和职工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全额记入个人帐户,并按不低于银行同期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算收益。

九、试点的组织领导和镇保的经办机构

(一)市劳动保障局、市医疗保险局具体负责小城镇社会保险的试点工作。

(二)试点期间,由市劳动保障局在原城保经办机构基础上充实人员,在试点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负责经办小城镇社会保险具体事务。

十、镇保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一)镇保基金的管理

镇保基金按险种分别建帐,分别核算,并实行集中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大不得擅自动用。

镇保经办机构可按当年实际征集额的3%(在24%的费率中占0.72个百分比)提取管理费,按规定提取的管理费免征税、费。

(二)镇保基金的监督

市劳动保障部门对镇保基金的运作实施监督管理。财政、审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镇保基金实施监督。

十一、劳动监察

凡违反本试点意见有关规定的,由劳动监察部门依照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市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征缴若干规定》的精神实施监察。

十二、劳动争议的处理

失业保险缴纳比例篇4

【关键词】社会保障;税;启示

社会保障是一种通过政府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方面提供的保障,目前大部分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社会保障的资金需求,各国一般都采取一定的方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其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征独立的税种即社会保障税,对一切支付或取得工薪收入的雇主、雇员就其支付、取得的工资和薪金收入为课税对象征收,由税务管理机构或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征收管理;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另一种类型是不单独征收专项税费,大部分社会保障的资金来自于一般的税收收入。

一、德国、美国、瑞典社会保障税的实践模式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基本上全部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以税收为主要手段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自从1889年德国创建社会保障税以来,目前已经有172个国家和地区至少施行了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而征收不同形式的社会保障税或薪金税的国家已达140个国家。从类型上看,德国、美国、瑞典的模式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德国的社会保障税

德国是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建立了现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德国五个保障税种简述如下:

(1)养老保险税。由雇主和雇员各负担一半,1994年应税收入的上限为年收入91200马克。(2)医疗保险税。纳税人为所有工人、职员、家庭手者以及从事其它职业的人,雇主和雇员各负担一半,应税上限为68400马克。(3)失业保险税。纳税人为所有职工,每年的应税工资限额与养老保险相同,税率为7.2%,雇主负担4.2%,雇员负担3%。(4)工伤保险税。纳税人为所有职工和农民,税率为2.15%,完全由雇主按雇员的工资收入缴纳。(5)护理保险税。专门用于向国内老年人及病残人员关怀保险提供资金。

(二)美国的社会保障税

美国征收的社会保障税称为工薪税,是按照承保对象和承保项目相结合的办法分别设置税种,基本上是以工薪所得为税基,采取比例税率,由雇主和雇员平均负担,有最高限额。具体如下:(1)工薪税。其纳税人为雇主和雇员,税基是工资薪金额,没有起征点,也没有费用扣除,但有最高限额,采取比例税率,由雇主和雇员各负担一半。(2)自由职业者工薪税。美国自由职业者(除医生)的养老、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按其所经营事业的纯收益额计征,以400美元为起征点,其税率为12.3%。(3)失业保险税。由联邦失业保险税和州政府失业保险税组成,其中联邦失业保险税全部由雇主缴纳。(4)铁路员工退职保障税。纳税人为雇主和雇员,课税对象为雇员领取的全部工资和雇主发放的工资。由雇主和雇员分别缴纳,雇员的税率为6.15%,雇主的税率为9.5%。

(三)瑞典的社会保障税

瑞典的社会保障税1913年开始征收,也是西方最早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国家之一。具体主要有儿童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与病休保障、失业保障、住房保障和养老保障等六大类,征收对象包括所有在瑞典居住的个人获得的工资所得,规定8600瑞典克朗到276000瑞典克朗的一个区间,收入低于该下限的24%或高于上限的7.5倍则无须缴纳社会保障税。瑞典社会保障税的缴纳方式是以源泉扣缴为主,雇员的社会保障税采取源泉扣缴方式,即由雇主在发放工资时扣缴,并连同雇主本人的社会保障税一起上缴税务局。在具体设置上,瑞典的社会保障税按各承保项目分项设置,既社会保障税的征收与承保项目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确定一个总税率征收社会保障税后,再根据不同的项目确定的比例提取各个项目的税额,每年根据不同项目支出数额的变化,还可以调整各项目税率,目前确定的保险项目有10个。

二、对我国目前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启示

(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情况

我国社会保障从征收社保基金对应项目上有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及残疾人工作保障基金等,还有农村养老及合作医疗等,这些保险基金的筹集基本上是个人、企业和国家共同负担。其他社会保障覆盖的范围各地情况不一,一般有城市低保、被征地农民补助等各类情况,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筹集。从范围上看,基本上涵盖或正在涵盖各类企业职工(含农民工)、自由职业者、城镇居民、农民等其他特殊群体。社会保险费的管理一般是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负责,其中财政部门负责管理资金,其他部分负责对收益人进行发放管理,如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和失业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低保和残疾人工作保障等由民政局负责。

(二)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情况

在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上,我国部分省份由地方税务局征收和部分省份由劳动资源局征收的“二元模式”。具体征收项目以江苏省为例:

1.基本养老保险费。江苏省南京市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交费率为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8%,企业为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21%。江苏省2009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932.96亿元(含基金征缴收入)。

2.基本医疗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交费率为用人单位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9%缴纳,在职职工按本人工资收入的2%缴纳,灵活就业人员按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1%按月缴费。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为本统筹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的人员应当同时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险,农民工大病医疗互助费由个人按规定缴纳,用人单位负责代扣代缴。2009年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91.67亿元(含基金征缴收入)。

3.失业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缴费单位按照本单位应参保职工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缴费个人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缴费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2009年全省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63亿元(含基金征缴收入)。

4.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承担,以用人单位上年度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计算依据,根据单位的不同性质,交费率分别为0.7%、0.5%、0.2%。2009年全省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15.74亿元(含基金征缴收入)。

5.生育保险费。由企业承担,交费率为用人单位上年度全部职工工资总额0.8%。职工工资收入超过本市上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计人缴费工资基数,职工工资收入低于本市上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60%的,按本市上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60%缴费。2009年全省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16.24亿元(含基金征缴收入)。

6.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个人和国家承担,其缴费比例为8%,个人缴纳4%,市、区(县)政府补贴4%。

7.残疾人工作保障基金。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1.5%比例的,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市、县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三、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基本设想

(一)开征社会保障税应明确的几个问题

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制体系。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制度,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立法手段去实现,一方面通过立法形式可以明确规定每个企业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增加其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使社会保障的具体实施更为制度化、规范化,利于促进社会福利的健康发展。

2.社会保障覆盖面。社会保险是一国政府在承诺范围内承担最后责任的基本保险,是一种法定保险,作为法定保险应该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体现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增强互济功能和防御风险的能力。我国是人口大国,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很多,各类人的需求不同,因此我国的原则就是广覆盖保基本,将我国社会需要保障的人群尽可能的纳入保障范围。

3.社会保障税的统筹问题。对于统筹问题,《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社会保障税就涉及到全国统筹问题,目前各省、市在征收社保基金及支取使用上差异比较大,建立社会保障税后,全国要统一征收,其中就涉及全国统筹问题,可以考虑的是个人缴纳的部分应直接和收益人挂钩,企业交纳的部分中,其大部分也应该和收益挂钩,企业中的一小部分可以用来进行全国统筹,对于经过统筹后,一些地方的缺口,则由中央财政再给予相应的转移支出以弥补。

4.社会保障税的税负问题。社会保障税的税负高低由各国的保障项目、范围和水平决定。从以上各个国家的实践看,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初期,由于保障的范围和项目少,税率定得都比较低,以后随着社会保障范围和项目的拓宽和逐步扩大,税率也逐步提高。这样兼顾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

(二)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要素分析

1.征收范围和纳税人

社会保障税一般纳税人应包括雇主和雇员两方面,此外可以确定为纳税人的还应包括自由职业者、无业人员、农民等。

2.征税对象及计税依据

(1)我国社会保障税的征税对象应包括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的个人获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具体计税依据口径可与个人所得税法中工资薪金的计税依据口径相一致。

(2)我国社会保障税可以设立上下限额,不设立扣除费用。纳税人的资本利得、利息股等可暂不计入社会保障税的课税基数。可设置两个档次,即超过600%以上的部分不再征收,而300%至600%的部分采取较低的税率。

3.税率

(1)设置综合税率

可以借鉴瑞典的做法,设立一个综合税率,在一个统一的税率征收基础上,由专门的政府机构根据各保障项目需要资金的不同情况,再确定各自的提取比例,并且可以根据每年支出的情况,调整各自的提取比例。

(2)分档设置税率

可以设置两档税率,即当地上年平均工资300%以内的部分确定一个基本税率,超过600%以上的部分不再征收,而300%至600%的部分采取一个较低的税率。

4.纳税环节和纳税期限

可以源泉扣缴方式为主,个人自缴为辅。既对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在计算缴纳应缴的社会保障税的同时,代扣代缴职工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障税,其纳税期限可以和个人所得税同口径。

5.减免税规定

设置一定的低限和高限,即按目前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规定,超过当地上年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再缴纳,而低于当地上年平均工资60%的部分也不再缴纳。

(三)社会保障税的征管

一般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税都由税务机关征收,纳税人在缴纳社会保障税时与个人所得税一起申报,雇员部分由雇主代扣代缴,自营者自行申报,自行缴纳,税款进入国库,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由税务机关征收。建立社会保障税,应该为共享税,其中统筹部分应归属中央级收入,其他归地方收入。而社会保障税的预编制算、税率调整、综合税率中各项目的提取比例等则由其他相关部门负责。

注释:

①文中涉及的相关社会保障数字来源于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参考文献:

[1]靳万军,石坚.税收理论与实践(第一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

[2]王国华,张京萍.外国税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失业保险缴纳比例篇5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 1600元

(1600元为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的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

另外,我国在《个人所得税法》的减免税优惠中规定:

(1)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融机构实际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2)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个人按照《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比例,实际缴付的失业保险费,均不计入职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城镇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城镇企业。不包括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

通过以上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城镇企业事业职工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先按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费”扣除比例,扣掉以上四项以后,再扣除国家税法规定的扣除费用。但建筑业中的一般农民工未能享受以上四项扣除,因为目前我国的住房、医疗、养老、失业制度的设计中农民工还未包含。这样以来,一笔相同的收入在城镇职工与农民工两个纳税人中缴纳的税款却不一样,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

例如:1.在我国某沿海城市,某事业单位职工2006年1月工资收入2400元(其中基本工资收入700元),当地政府规定,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按基本工资的9%、2%、2%、1%计提。则该职工1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2400-700×(9%+2%+2%+1%)-1600=702(元)

应纳税额=702×10%-25=45.2(元)

2.在我国某沿海城市,某建筑公司农民工2006年1月工资收入2400元,当地政府规定,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按基本工资的9%、2%、2%、1%计提。则该农民工1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所得额=2400-1600=800(元)

应纳税额=800×10%-25=55(元)

从以上案例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同一笔收入,由于纳税人身份的不同缴纳了不同的税款,并且是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缴纳的税多,这难道不是我们税制设计中的缺陷吗?

为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切实兑现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若干文件的落实,笔者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财税部门在制定政策或文件时,不妨允许各地方税务部门可以参照当地企事业“职工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四项缴纳比例,在征收农民工个人所得税时,从其收入中扣除适当的比例,以使所有纳税人所享受的政策是公平的,缴纳的税收是相同的,这样就符合税法公平原则了。

失业保险缴纳比例篇6

一、单位未缴纳养老保险,补交+补偿金

[案例]朱阿姨是某市环卫系统工人,专门从事街道清扫工作。早年入职时是临时工,也未与单位签订任何劳动合同。而且一干就是23年,眼看明年就要退休了,却发现单位没有给她缴纳养老保险,作为城镇居民,她没有赖以生存的耕地,退休后的生活谁来保障啊?上月初,她找到单位领导提出退休养老金一事,可单位回答说:你与单位没签订过劳动合同,只是临时工,就是你到了退休年龄,只要身体行愿意继续干,没有年龄限制,可养老金我们管不了。单位的说法对吗?

[分析]单位的说法与法律规定相悖。朱阿姨虽然未与所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无可争议。《社会保险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可见,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以确保劳动者退休后享受应得的养老金(退休工资)。用人单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我国法律强行性规定,朱阿姨可依据上述法律规定要求单位为其补缴社会保险费。同时,朱阿姨还可以单位未为其缴纳社保费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单位按自己月工资标准给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二、迟延缴纳社保金,签字同意也可反悔

[案例]应届毕业生小周入职某餐饮服务公司后,餐馆服务公司迟迟未给小周办理社会保险,小周向公司提出为其缴纳社保金的要求。可得到的回答是,员工入职必须干满6个月,且明确表示继续在此工作,方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而且,在餐馆服务公司所提供的格式劳动合同条款中均有载明,你已同意并在合同上签字,不能反悔。

[分析]《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可见,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法律对用人单位的强制性规定,不是随意想交就交,想不交就可不交。该餐饮服务公司的此项规定无论是否写入劳动合同之中,都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依据《劳动合同法》“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之规定,小周即可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补办之前6个月的社会保险,也可以向社保局或者劳动监察投诉维权。

三、社保金缩水,补交是必需的

[案例]90后大学生小徐入职某商业发展公司工作不久,发现自己月工资为4100元,可缴纳数额比男友小刘(月工资3100元)还低。个人缴纳比例低,意味着公司为自己缴纳的相应数额也同样低。经与主管交涉,被告知公司有明确规定,无论工资多少,一律按社保局规定最低参保基数缴纳。而且,该规定已经写入每个人的劳动合同之中。小徐在工作2年6个月时选择了辞职,并要求公司按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险费标准为其补交未足额缴纳部分;同时给付相当于自己2个半月经济补偿金。公司以小徐主动辞职为由予以拒绝。

[分析]《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的附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实施办法之一》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应以“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上述规定表明,该公司的“一律按社保局规定最低参保基数缴纳依法缴纳”之约定不仅侵犯劳动者权益,更因违法而无效。劳动者有权要求按规定补交。

四、未缴纳社保?劳动者自行办理后可索赔

[案例]吕先生所在公司一直未为吕先生办理缴纳社会保险。吕先生从入职那月起便以个人名义按照自己月工资基数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三年来共缴纳养老保险金21000余元。双方签订的3年期劳动合同届满时,公司决定不再与吕先生续签劳动合同。吕先生申请仲裁未果后,诉至法院,要求公司赔偿其养老保险损失21000元;给付相当于3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终获得法院的支持。

[分析]《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可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是其法定义务。当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自行缴纳后,请求用人单位赔偿其损失的,可比照用人单位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计赔。因此,人民法院判决是有法律依据的,体现公平原则。

五、未缴纳社保金,失业保险和一次性生活补助一并赔

[案例]李某于2012年4月10日入职一家装饰装修公司。该公司与李某签订了劳务用工合同,未为其缴纳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无奈之下,李某工伤满3年时提出离职,与单位解除用工关系时,李某提出除给付3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还应给付赔偿金与(因未交失业保险)一次性生活补助。公司以双方系劳务关系,且李某主动辞职为由予以拒绝。

[分析]李某与该公司签订的虽是劳务合同,但双方均符合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双方所签订的用工协议虽标注为劳务关系,但并不影响双方实际建立的劳动关系的属性。《辽宁省失业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其中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的,可领取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每增加1年,增加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第十八条规定: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定比例确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10年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70%发放。李某在公司工作3年整,可享受9个月失业保险金,由于公司未为其办理失业保险,导致原告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被告应当依法赔偿。

六、欠缴社保导致无法领取退休金,全额赔偿无障碍

[案例]乡下木工金宝才于1994年11月入职某电视大学,双方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直到2008年2月,校方才与金宝才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了养老保险。2015年5月20日,金宝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校方始终没有为他补缴2008年以前的养老保险金。金宝才曾多次找学校领导要求补交2008年以前的社保金,校方以2008年前双方未建立正式劳动关系为由予以拒绝。案经金宝才,法院参照当地年度退休职工社会平均养老金标准计算,判决校方按月给付原告退休金。

[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属于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侵害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司法实践中,养老保险损失赔偿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赔偿,按照每月领取的退休养老金数额,计算到平均寿命年龄75岁,即15年。其计算公式为:月工资×12个月×15年。另一种是按照当地年度退休职工社会平均养老金标准,按月发给。这两种方式的选择权在劳动者,当然,也要综合考虑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能力等情况。

失业保险缴纳比例篇7

他还详细合计了一笔社保账:目前,我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社保的缴费比例,企业为29.8%,个人为11%左右,合计近工资的41%,再加上公积金,这个比例超过60%。假设一名员工的税前工资10000元,在扣除各类社会保险及其所得税之后,每月能够拿到手的工资是7454元。企业实际支出了14410元,企业缴纳的社保金额约为4410元,个人支付2223元,两项合计缴纳6633元,是税前工资的66.3%,税后工资的89%。而企业需要负担的金额,几乎是个人到手金额的两倍。

那么,俞敏洪合计的社保账到底对不对呢?是否中国的社保缴费之高真的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如果是真的,政府层面有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行动措施呢?而对于社保成本,企业主体又可以有哪些作为呢?

社保费率,国外企业负担几何

社会保险费率是指单位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占缴费工资的比例。目前,学理界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横向比较,即对比他国的社会保险缴费水平,得出本国社保缴费情况定位并以此为参考。考虑到社保缴费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主体,我们以这两项进行国别比较,观察企业缴费负担。

以美国为例,类似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联邦养老保险中,企业和个人缴费分别为6.2%。美国强制实施的是医疗保险,雇主和雇员各缴纳1.45%,用于职工的退休健康福利。此外,很多企业为员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缴费形式多样。总体而言,美国企业养老和医疗的法定缴费负担不超过10%。

加拿大养老保险计划中,企业缴费比例为4.95%,加拿大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企业无需承担医疗保险费用。但是加拿大的失业保险缴费比例较高,企业缴费比例为1.88%。即便如此,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合计不到7%。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对148个国家的统计,以养老保险为例,我国雇主缴费率为20%,有20个国家的雇主缴费率大于等于20%;我国个人缴费率是8%,有38个国家的个人缴费率大于等于8%。因此,从名义缴费率来说,我国养老保险缴费率虽然不是如许多媒体所说“世界最高”,但也是处于中等偏上的区间。

通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有关资料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的《世界社会保障报告》发现,在173个国家或地区中,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哥伦比亚、捷克、匈牙利、法国、奥地利、荷兰、德国、意大利、波兰、乌克兰等12个国家的社保名义缴费率高于中国。

如此说来,俞敏洪提案中合计的社保账“我国的社保费率已经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站得住脚的。虽然,各国的国情差别很大,社会保险的筹资规模受人口结构、制度模式、覆盖范围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比如,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项目很少、覆盖率很低,所以费率也低;有的国家尽管社会保险缴费比例不太高,但通过一般税收或征收社会保障税来筹资支付某些社会保障待遇,这没有计算在社会保险费率标准之内,但是,企业与个人高达40%的缴费比例,确实反映出了我国社保费率过高的不争事实。

另外,国际通常采用收入中位数设定缴费基准,而我国社保缴费以“上一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该统计量没有纳入民企员工的薪酬,且取用的是均值,这些年来,缴费基准各地每年都是10%以上的刚性增长,倒是超过了大多数企业盈利

增长的速度。这也是俞敏洪提到的“缴费基准设定过高,计算方法不科学”的原由。那么,政府层面是否意识到了社会保障中的这些问题呢?

社会保险,政府层面的减负之举

2月2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失业保险费率由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3%统一降至2%。此举每年将减轻企业和员工负担400多亿元,虽然我国社保缴费比率合计超过40%,仅1%的降幅对大多数企业和员工而言,减负作用甚微,但是我们至少看到了在经济下行、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政府层面决心为企业减压、降低社保负担所进行的有益尝试。欣慰的是,有些地方已经先试先行,走在了前面。

日前,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地税局等多部门联合出台新政,对国家下调的1%失业保险费率进行“分配”:对全省企业失业保险费实行减半征收,单位部分缴费率由原来的2%降至1%;给予不裁员和少裁员的企业以稳岗补贴,将补贴标准设定在最高比例“不超过企业及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毕业生创业最高贷款额度可达到10万元,从事个体经营的,税务部门批准后,给予三年的税费减免。还有比如年初天津出台的企业若干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江苏省财政厅会同省国税、地税局联合印发《关于公布对小微企业减免部分政府性基金的通知》;四川成都高新技术园区对创新型企业投入巨额财政补贴……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已意识到社保成本的加大影响了众多中小微企业的运营发展,他们正在从政策层面降低“法定”摊派。这些政府部门的“减负之举”,对于企业来说不可不谓“福音佳书”。简单地心算一下,就知道这一加一减,仅失业保险费这一块,对于企业就至少能省下一半的成本。社保减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好处还不能光从省下来的钱数计算,他们把结余下来的钱用于扩大生产、技术革新、产业升级、招才纳贤等,产生的效益将更加可观。

实际上,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就指明了一个方向,即“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如此说来,做好社保“加减法”――加大政府财政补贴,降低社保费率,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正当其时。那么,降低社保费率的突破口在哪里呢?

在3月22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公开表示:必须划拨部分国有资产补充社保缺口,只有这样才有条件把社保费率降下来。一方面,国有资产进入社保基金后,能带来巨大保值增值潜力,不仅能使社保基金免遭缩水之虞,更能使中小企业经营负担降下来,有利实体经济走出困境重现活力;另一方面,可让民众真正分享国企改革与发展红利,并能推动中国社保基金制度完善,丰富社保基金内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举行的新闻会上亦介绍,今后,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费率将适时下调。虽然社会保障的整体统筹由于历史的、地域的等原因与现状,并不是由某一区域、某一部门能单独决定与担负的,但是我们有理由对未来社保成本在法定层面下降的可能性保持足够多的期待。我们更希望,政府尽快推出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顶层设计,构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地把企业与个人的社保负担降下来。反思自身,面对国家法定的、刚性的社保成本,企业是否只能顺势而为或被动承受,自身确实无法作为呢?

社保风险,企业违法成本知多少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主体。盈利的重要一面即要想方设法降低成本,那么是否意味着企业为了盈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既然是经济行为,在知道什么可以做的同时,我们或许更应该明了什么不可以做的风险与成本。

一直以来,企业对社会保险费的缴纳都是采取一种“能躲则躲,能少则少”的态度,原因有二:一是,这些钱花出去以后“只有出,没有进”,并不能获得直接的经济收益,这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是很不愿意看到的;二是,这些钱大部分进入了社会统筹,员工也觉得看不到多少实在的利益,终究不如现金那么具有诱惑力。

于是,很多用人单位想出了种种怪招,逃避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定义务。不管这些方法如何取巧,除非法律明确规定不需要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否则都是违法,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那么,没有依法缴纳又会有怎样的法律风险呢?在现阶段,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有如下三方面法律风险:

1.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人才的流失,尤其是部分核心岗位员工的突然离职,会给企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2.补缴社会保险费,并承担滞纳金。或许,社会保险

费本身并不会有多少成本支出,但是加上滞纳金,就将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曾经有四川的一家企业,有5年没有为一名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后来该员工要求补缴时,滞纳金比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还要高。

3.严格的经济处罚。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对于未依法为员工办理并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情节严重的将处以经济处罚。另外,一般情况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对这家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督,并且有可能出现连续的年审,这对用人单位来讲是非常麻烦的。

既然企业不依法缴纳社保的风险成本如此高昂,我们又该如何远离社保纠纷、减负前行呢?

降低违法成本,就是减负

现今,国家政府层面正在通过各种举措给企业以最大的“减负”,如果,用人单位再能把社保成本的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降低违法成本,如此“负负得正”,我们才可以轻装上阵。那么,以下五方面用人单位就一定要注意了:

首先,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消除管理误区。单位必须要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自己社保缴纳的法律责任与风险后果,消除诸如单位不为员工办理社保、协商不为员工社保或者以其他方式替代缴纳员工社保等情况的出现,如此才能将单位的社保管理维持在合规的法律框架之内,将产生社保纠纷的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其次,熟悉地方特殊规定,适应自身情况。鉴于我国现在的社会发展现状以及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社保缴纳范围和缴纳基数往往会有地区差异,而用人单位作为一个社团法人,尤其是公司法人情形下,单位的注册地、经营地的不同以及员工的户籍差异,都会影响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实际成本与法律风险。因此,了解地方性的法律政策规定,不但能有效地将法律框架更加细致具体可操作化,还能根据实际情况,降低用人单位在社会保险缴纳上的支出。这一点,需要用人单位多多咨询劳动监管部门或者社会保障部门,了解地方性的实践操作规定与流程等。

再次,更新实时立法信息,规避法律风险。《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不仅仅是简单的民事立法,而是关乎劳动者、用人单位和社会三方利益的社会层面立法,因此,国家机关、地方政府都会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民生的突出问题而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细则或司法解释。作为社会保险缴纳的重要主体之一,用人单位也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有关法律信息,了解更新的立法动态,这不仅有助于控制法律风险,更有利于用人单位自身社保管理制度的形成。

而后,根据现有法律规定,自我审查,尽快规范。根据以上的有关分析,企业都可以用来自检一番,诸多现象诸多偏颇操作,有没有曾经出现过或者现在仍在持续中。要是能“对得上号入得了座”,那么企业就要注意了。

最后,依法操作,拒绝法律“球”。所谓“球”,说白了就是当有关部门管理不严时,单位逍遥自在;当有关部门严格管理时,单位或将面临灭顶之灾。面对《社会保险法》,不少用人单位一定会想通过各种方法,降低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而这些做法,又往往是一些“球”的方式。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控制社保缴费基数的合法方法唯一的对策是,依法将劳动报酬进行细化,并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将部分项目纳入到“不计入工资总额的统计项目”中,进而降低工资总额,控制社保缴费基数。其他方法,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一旦审计出来,用人单位将面临严厉的行政处罚,得不偿失。因此建议用人单位,依法控制社保成本,不打法律“球”,才是控制社保成本的最优解。

失业保险缴纳比例篇8

一、失业保险欠费的主要原因

失业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但是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相比又有它的特殊性。失业保险制度由于建立时间较晚,在覆盖范围上不如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广;在具体待遇的享受上,是针对特定时期的失业职工,享受时限和对象相对较窄。因此,失业保险费的征缴工作有它自身的特点和难度,从目前情况来看,欠费单位存在于社会上的多个行业,但大致分为两种情况,即:“想交交不上”和“能交不愿交”,欠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缴费能力不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一个企业如果要正常健康发展,就必须针对自身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牺牲,主动创造条件谋求生存和发展。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许多企业在结构调整中没有及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还是按过去那种老思路、老办法生产和经营;很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种种弊端和不足逐渐突显,这样一来,单位出现效益滑坡、债务和负担增加,甚至有的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连职工工资都不能保证按时发放;这部分单位的职工面临失业,但单位没有能力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形成了许多欠费时间长、数额多的欠费大户。还有部分靠财政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因地方财政紧张,专项资金拨付不到位,不能正常缴纳失业保险费;包括个别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因自身创收能力有限,造成经营困难,也无力正常缴纳失业保险费。以上这些单位都属于“想交交不上”。

(二)缴纳意识不够。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互济性等特点。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开展较晚,1986年《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实施,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的雏形,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正式颁布施行。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1998]10号)后,个人开始按本人工资总额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这时广大职工才开始或多或少的了解失业保险有关政策。最近几年,通过国家有关破产、关闭、合并、改制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后,大量的下岗失业职工与原单位解除合同,被推向社会,开始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的重要性和社会影响力才逐渐显现出来。当前,有部分效益较好的企业由于单位领导认识片面,对失业保险的意义认识不够,依法缴纳意识淡薄,认为缴纳太多而享受很少,不愿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特别是个别机关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没有认识到依法缴纳失业保险费的重要性,没有从社会全局的角度来考虑,认为职工失业的风险很小,缴纳失业保险费是白做贡献,拒不参加失业保险,成为征缴工作的“钉子户”,这部分单位属于“能交不愿交”。现有的失业保险政策对参保单位和职工而言,因为没有实行个人账户管理,如果按时足额缴纳后没有失业,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待遇享受和返还;因此,使参保单位和职工个人的缴费积极性也不高,普遍存在“重养老,轻失业”的思想认识,不愿参加失业保险。

(三)执法力度不强。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和《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号)等法规要求:缴费单位违反有关财务、会计、统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账册、材料,或者不设帐册,致使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无法确定的,除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纪律处分、刑事处罚外,依照本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征缴;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缴费单位逾期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以上这些法规措施保证了失业保险依法征缴的严肃性,但是在目前的失业保险费征缴和劳动监察过程中,因人力、物力有限,依法征缴与执法检查的效率较低;执法力度远没有达到法规所要求的那样,按规定对欠费单位进行检查和处罚,这就使缴费单位对缴纳失业保险费存在侥幸心理,能欠则欠、能拖则拖,欠缴和漏缴的现象较为严重,出现了许多长期欠费和巨额欠费单位。

二、采取的对策

以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失业保险费正常缴纳,导致欠缴情况严重,制约了失业保险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学习有关政策法规,深入了解各类参保单位的基本情况,结合自身在失业保险征缴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将做好清欠工作的几条措施简述如下: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扩大失业保险影响面。失业保险制度是企业改革顺利进行的保护伞,是失业职工基本生活的主要保障,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扩大失业保险影响面,经常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宣传失业保险政策法规,向社会公开咨询和监督电话,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给予解答,切实提高广大职工对政策法规的认识程度,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可以组织欠费单位和未参保单位召开单位负责人和劳资科(处)长培训班,宣传依法缴纳失业保险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失业保险政策座谈会和宣传再就业模范等多种形式扩大失业保险的影响面。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全面了解参保单位经营状况,特别是对各单位负责人的宣传工作要做实做细,增加参保单位的缴费自觉性。要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每年对正常缴费和补缴欠费力度较大的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同时,对缴费自觉性差和欠缴情况严重的单位要树立典型,定期在各种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通报批评,把各单位的缴费信息及时向社会反馈,利用社会监督来促进缴费。可以建立统筹地区失业保险指标定时通报制度,把征缴和发放情况及时反馈到各级政府和经办机构,使各级领导可以全面了解失业保险工作的开展情况,争取领导的大力支持。宣传工作是基础,只有把政策宣传做好,才能顺利开展征缴、清欠、发放等一系列工作,从而保证失业保险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加大依法征缴力度,认真做好稽核工作。依法征缴是关键。要严格按照《失业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依法征缴,与劳动监察部门密切配合,严格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对有实际缴纳能力而屡催不交、缴纳意识淡薄的单位坚决进行行政处罚;对欠费情节严重、恶意拖欠者,要排除各种阻力、纳入法律程序,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去年,我省先后出台了《山东省社会保险稽查办法》(省政府令第158号)和《山东省失业保险规定》(省政府令第161号),这两部法规的制定实施对推进我省失业保险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处相继成立,这对于促进依法征缴、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将起到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履行义务、行使职能,努力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稽核工作是做好失业保险征缴工作的基础和保证。目前,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存在少报、漏报现象,要加强失业保险缴费基数的稽核工作,使统一稽核和抽查稽核相结合,采取实地稽核、书面稽核和报送稽核等多种方式;按照《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及《山东省社会保险稽查办法》的规定严格核实缴费基数,掌握第一手资料,把缴费基数和缴费金额向被稽核单位的职工公布,从而彻底杜绝瞒报、漏报工资总额现象的发生,确保应保尽保,应缴尽缴。

(三)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清欠工作。通过全面开展失业保险稽核工作,可以摸清单位经营状况,进一步了解欠费信息。对不同的欠费单位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把工作重点放在欠费数额多、欠费时间长的大户、难户上;必要时可以请单位领导出面做工作,直接与欠费单位负责人对话,宣传依法缴纳的重要性,加大清欠力度。对于一次性补缴确有困难的单位,可按规定签订《失业保险费补缴计划》,按计划分期、分批补缴欠费;欠费单位当年应缴金额必须足额缴纳,不准发生新的拖欠,争取把往年的坏帐、死帐盘活。可以使征缴与发放有机结合起来,欠费时间超过6个月或未按计划补缴欠费的单位,暂时停办其失业保险金申领手续,待按要求补缴欠费后再予办理。同时,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严格审核失业保险金发放手续,对不符合继续领取条件的坚决停发,从而做到“开源节流”。要建立多项监督制约措施,把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列入各级政府或上级主管单位的考核内容,规范各参保单位的缴费行为;如:欠费单位无条件参加各种先进评选,单位领导不准评优秀、涨工资、出国考察、购买高级轿车等。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做到有针对性的清理欠费,使清欠工作有大的突破,切实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

(四)巩固现有基础,抓好征缴扩面工作。失业保险扩面工作是扩大失业保险费源的有力保证,是缓解失业保险金入不敷出局面的有效措施。在做好正缴、清欠工作的基础上,必须加大扩面工作力度。可以在每年度的工商、税务部门年检时,全面收集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信息,争取使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单位应保尽保;特别要与劳动保障年检紧密配合,加大监察处罚力度,促进失业保险扩面工作。今后把扩面重点放在原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上;通过摸底调查,搞清这些单位的经营状况、用工形式、劳动合同签订等方面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扩面计划和措施。要制定科学的征缴扩面指标,对各级经办机构的完成情况定时进行通报,年终进行考核。对拒不参保的单位,要加大检查、处罚力度,并通过政府、经贸、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联合通报,纳入相应的单位信用等级考核内容,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失业保险的扩面工作。

上一篇:大学语文的收获范文 下一篇:电工安全培训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