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作业培训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4 11:24:36

电工作业培训知识

电工作业培训知识篇1

一、指导思想:以中共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继续深入实施南通市“百万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程”,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强化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促进企业改善劳动环境、完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以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建筑、船舶修造、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危险行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以光盘播放、职工自学、专业培训结合、辅以职工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推动开展职工“电视培训”,激发广大职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热情,从而杜绝“三违”行为,推进“隐患治理年”相关措施的落实,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目标。2*年全市“电视培训”工作要实现三个“明显增加”。即全市参加培训的职工数量较去年明显增加,尤其是农民工数量要明显增加;中小非公企业开展“电视培训”的数量明显增加;企业职工“电视培训”经费投入明显增加。全市“电视培训”职工数量原则上要确保4万人,其中农民工要占到六成以上,各镇指标纳入政府安全生产责任状。

三、培训内容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

2.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事故案例分析、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分析、危险源和隐患辨识、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事故现场紧急疏散和应急处理、个人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维修、职业病防治等。

3.农民工安全常识和安全生产的必备知识、自我保护基本意识及基本技能。

三、组织形式

1.培训教材。今年仍用去年已经由市“电视培训”领导小组调整过的教材和统一订购的光盘。

2.培训机构。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由其独立承担对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电视培训”工作。不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要及时组织农民工到附近有条件、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或职业院校进行培训。

3.培训形式。各企业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统筹安排,采取集中培训、半工培训、班前和班后培训等形式开展教学和职工自学活动。要针对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特点,利用电视、多媒体播放教学光盘,利用广播播放通俗易懂、便于消化的安全知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活动来进行教育培训。

4.考试和发证。市职工电视培训领导小组组织考试,考试合格者,颁发由南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南通市总工会统一印制的南通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合格证书。

四、实施步骤

今年全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作从4月份开始到11月底结束,具体培训时间各镇可在总体要求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第一个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各镇、各企业及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培训方案,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发动,到目前为止,各乡镇已实施了宣传发动阶段的各项工作。

第二个阶段:组织报名阶段。各镇、各部门要发动广大职工积极组织报名,特别是要重点组织好农民工的报名工作。全市组织报名工作要在7月底结束。

第三个阶段:实施培训阶段。各镇、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本地区“电视培训”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各企业是“电视培训”的责任主体,要负责做好本单位职工的“电视培训”工作。全市培训工作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

第四个阶段:考试发证阶段。学习培训结束后,由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办公室将考试试卷送到指定的考点,市总工会、市安监局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巡考,统一于11月上旬组织考试。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考试内容均在《职工安全生产知识》读本内。考试成绩合格者,12月上旬发给培训合格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由各镇、有关单位到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取(领导小组设在市安监局宣教培训科)。

第五个阶段:总结表彰阶段。年底,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领导小组将对全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对培训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优秀组织工作者和优秀学员,报南通市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领导小组表彰。

五、总体要求

1.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各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作,加强领导,制定方案,采取措施,抓好落实,确保活动取得成效。力求通过广泛深入、形式多样、声势大、效果好的培训活动,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要做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活动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指导工作。坚持“统一要求、统一规划、材、统一考核”的原则组织实施,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认真开展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作。

2.严格要求,扎实推进。一是保证教材到学员手、光盘到车间班组,必须做到被培训人员人手一册教材,每100人一套教学光盘。二是要保证足够的培训和学习时间。各个企业要统筹安排,分期分批安排职工参加“电视培训”,要确保培训时间、培训质量、参培人数三落实。无论采取哪种培训方法和形式,都必须保证每位参加培训的人员有不低于24小时的培训时间。三是要进行严格的考试。坚决克服走过场,形式主义现象。

3.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各镇、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活动的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尤其是各企业要落实培训经费,切实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各企业要统筹安排,分期分批安排职工参加电视培训,要确保培训时间、培训质量、参培人数。

电工作业培训知识篇2

关键词:水力发电厂;运行;培训

作者简介:王璐(1981-),男,新疆昌吉人,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恰甫其海水电厂,工程师。(新疆 伊犁 8354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32-02

一、恰甫其海水电厂

恰甫其海水电站位于新疆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巩留县,坝后式地面厂房内共安装四台单机容量80MW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总装机容量320MW。水库总库容16.94亿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的不完全多年调节水库。工程由拦河坝、表孔滋洪洞、中孔泄洪洞、深孔排沙放空洞、发电引水系统、电站厂房、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恰甫其海水电站目前为新疆第二大水电站。

恰甫其海水电厂由恰甫其海水电站和特克斯山口水电站组成,总装机470MW。

二、培训实践与创新

新疆大型水电站少,可以借鉴的培训模式更少,在水电站建设时期保证建设施工安全是每个单位齐抓共管的重点,水电站建设完成后,设备运行管理时期,运行安全则是保证一个电站,一个电厂 ,一个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现在的水电站都提倡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虽然无人值班现在设备上已经成熟了,但是制度上还不完善,特别是对于新疆这个偏远地区,不像内地有成熟的发电企业,新疆发电企业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经济实力相适应,同时也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使水电站运行性价比达到最优,因此,提高运行人员技术水平是基本途径之一。

就目前而言,运行人员的岗位要求是全能岗位,可以不精通,但是要电气和机械知识全部知晓。实际情况给运行人员的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知识量不但要够,还要全面,这也是目前智能化发电厂都能遇见的问题,也是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为目标的发电厂必须解决的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对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才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良好的培养体制是其有力的保证。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人的知识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与之适应,社会如此,电力行业也如此。因此,合适的人员培养方法、有效的培训手段对于电力企业尤为重要。对人才的教育培训,一方面能增进人才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跟上企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能使人才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和培养,提高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识。结合恰甫其海电厂的实践与创新,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培训: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重点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人才的问题是每个企业决策者都会认真思考的,后期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和人才工作的实施情况有关。水电厂各种学习环境都有,具有校园特色的学习环境是这里的特色。

恰甫其海水电站培训分2种,一种是新员工入职培训,另一种是入职后培训。

(1)新员工入职培训。由于恰甫其海电站建站初期全部为统招的学生,后来在培训的过程中,一直保留学校学习的习惯以及创造一个类似学校的学习氛围。新员工入职前的培训,白天上课,晚上晚自习,封闭学习。提倡在学校里才有的7+1>8的效率概念,鼓励新员工课上进行积极讨论,课下进行有氧运动,与学校生活接轨,将电站设备运行基础知识在类似学校的这种氛围中初步投射到每一位新员工的脑海中。

(2)入职后培训。有了入职前的培训,大家结合上班期间的设备,老员工帮带,自己学习完成从对设备的认识到真真正正对设备的实践转变。这个过程主要以班组穿插学习为主,讨论新的学习内容,突破在纸面上学习的不足。

恰甫其海电站目前是2个大值大倒,可以安排时间集中培训授课。这其中的培训就是前面培训过程的递进,由老员工讲课和新员工讲课结合递进学习,主要目标是知识量的全面覆盖,知识层次的全面深入。培训过程中对每个知识点的讨论是最利于人员知识量增长的途径。

2.培训制度化、体系化、长期化

恰甫其海电站运行值班人员现在共计18人,平均年龄27.5岁,包括主任、副主任2人在内,全运行部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15人,技术员3人。根据恰甫其海电站实际情况及培训工作的实际需求,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建立完善电厂内部三级教育培训制度。

(1)制订部门全体员工技能培训计划。部门全体运行人员首先必须通过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规定的由自治区特种作业培训中心举办的电工特种作业及新疆电网进网作业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力系统电工进网许可证,持证上岗。其次进行相关必要技能培训,如通过自治区国家电网运行人员值班员、值长上岗培训学习,取得国家电网运行人员值班员、值长上岗证;进行紧急救护培训,学会紧急救护等等。这些全员培训计划的进行使员工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有效保证了安全生产。

(2)培训中采用班组培训、大值培训及与各站人员交流讨论进行培训的组织方式。班组就是现场,讲解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及现场实际,针对班组中出现的重要问题由大值进行集体培训或者各站人员交流讨论培训,对一些新知识、新技能,与厂里联系,组织人员到设备厂家或请专家进行讲课,使培训工作不留死角。

知识信息时代,新的生产技术、管理知识日新月异,即使昨天是个合格的技术人员、合格的管理者,如果不继续加强学习,今天或者明天就有可能落伍。因此,要通过内训、外训、专家讲座及岗位交流等方式,建立一整套企业科学的岗位培训机制,使其体系化,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知识,使他们能够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才能够持续胜任本职岗位要求。

(3)培训工作不是为培训而培训。培训工作要循序渐进,不能只是一个短暂的阶段。从新员工入职前培训,养成良好的习惯,到入值后采用班组培训、大值培训及与各站人员交流讨论进行培训的组织方式,这些只有长期坚持进行才能有良好的效果。人才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知识是需要长时间沉淀的,只有在这样的电站,这样的企业中员工才能可持续成长。

恰甫其海电厂刚开始只有恰甫其海水电站,后来特克斯山口水电站建成后,特克斯山口水电站的运行人员主要从恰甫其海水电站培训、抽调,再后来建成的雅玛渡水电站也从恰甫其海水电站培训、抽调。后续建设的哈拉军水电站也计划从恰甫其海水电站培训、抽调。恰甫其海水电站的良好培训工作给后来陆续建成的电站运行提供可持续的人员补充。

3.培训学习,早介入,早成长

实际工作中,水电站土建施工完成,运行人员提前进入机电安装现场,进行适应性学习。

在机组安装阶段,运行人员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了解设备的结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在机组试运阶段采取运行人员全程操作、安装人员监护的原则,了解设备的操作性能,锻炼运行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与常规机组不同的地方,采取设计人员及厂家人员讲课的方式,并且在试运的实际工作中与设计人员及厂家人员交朋友,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难题,使人员技术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恰甫其海水电站、特克斯山口电站、雅玛渡水电站均采用此类培训,效果良好。

4.加强培训人员的基础学习,锻炼培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员工培训在培训计划的制订、实施中应紧紧围绕基础知识的学习,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各类基础培训,并通过自学、自考、函授等多种求学方法,取得各类培训学习证书,使更多具有一定工作实际经验的员工既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又具备了评审晋升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基本条件。

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不忘锻炼培训人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学有所用,既加深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印象,又提高了动手能力,对设备,对人员都有了安全上的可靠保障。

5.走出去,带进来,结合不同电站运行经验,取长补短

电力运行的知识是无穷的,目前新设备更新快,所以在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基础上,还采取“走出去,带进来,结合不同水电站学习运行经验,取长补短”的方法来对本电站的运行培训做有益补充。结合新疆实际情况,向规模更大、制度更全、经验更丰富的水电站学习运行经验,结合自身需求,取长补短,提高自我运行能力。

电站运行过程中,与国电吉林台水电站交流学习,受益匪浅。

6.实际应用,对内、对外培训相结合

培训过程中,强调实际应用,对内加强人员培训,对外接受外单位人员来我单位培训。由对内培训过程中学习较好的人员充当代课老师,讲授水电站专业知识,传递运行经验。对外培训,既提高外单位人员知识水平,电站自身取得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本单位职工的知识技能,加强了员工培训信心,使得培训工作良性持续发展。

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成功培训中电投新疆伊犁库克苏水电开发公司库什塔依水电站首批发电运行人员17人。

7.竞聘上岗,建立培训-学知识-应用-竞聘-再培训-再学知识-再应用的良性循环

伴随着建成的水电站越来越多,岗位就越来越多,单位提供大量岗位,供员工竞聘上岗,员工切实体会到学习的益处。通过竞聘,知识量大、能力强的员工竞聘到新的岗位,再学习,再培训,再竞聘,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学习培训,提高了职工培训积极性,保证了电厂安全运行,保证了单位的安全生产,使单位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

三、结束语

电工作业培训知识篇3

关键词:配电线路;认识论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它以简化的形式稳定地表现出来。人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教学过程模式,其中最基本的模式是认识论模式,它也是最为人们熟悉的一种教学过程模式。认识论模式是根据人类认识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一般规律,结合教学过程的特点演绎而来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指导人们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坚持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将教学认识与教学实践的关系进行构建和论证,作为教学的应用与再认识。

配电线路培训是电力企业职工培训需求量最大的培训项目之一,主要针对从事输配电线路相关工作的电力企业职工。配电线路培训主要包括配电设备的安装、配电线路施工和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等内容。其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员能熟练地进行配电线路施工、线路各类检修和维护工作,为从事配电线路施工、巡视、运行维护与检修的工作人员提供系统的理论技术培训。

认识论教学模式通常把教学过程分为引发学习动机、提供感性认识、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以及实践应用等五个阶段。依据该教学模式的五个阶段,组织和实施配电线路职工培训教学,体现出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认识规律。

1 引起学员的学习动机

通过到供电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在配电线路工作岗位中,学员的工作能力要求以及实际差距,提炼出培训需求,是进行任何培训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以培训需求为依据,在进行培训授课之前,说明该培训课程的意义,明确培训的任务,点明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或指出由于技术发展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唤起学员的学习需要和取得学习成就的渴望。

作为职工培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学员接受培训像是在完成任务,没有培训积极性,稀里糊涂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结业。培训结束后,和参加培训前没有什么区别,对自己今后的工作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在培训之前,不仅要准确分析学员的培训需求,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学员的进行培训前动员,对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配电线路防雷保护部分内容介绍之前,先给学员演示雷击线路的视频录像,通过直观的视觉刺激让学员感受到雷击事故的严重性,从而引发学员对雷击的种类、避雷范围的计算和防雷保护等内容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在针对农电工的配电线路技能培训,由于农电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低下,其工作能力基本上都是由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形成的,所以在遇到实际工作操作流程通常不符合标准要求。例如,在雷雨季节中,很多农电工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如果监护人也不能提供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则容易导致触电事故发生。在培训教学中,以事故案例为引入点,通过案例的视频资料,引起学员的感官刺激,让学员具备“事故无小事”的直观认识,进而引出规范操作、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2 提供必要的感性经验

在开始讲授新知识、新技能之前,如果学员没有相关的感性经验,培训师直接以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培训教学,则培训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而如果培训师通过参观、模拟、实验、演示等直观方式,让学员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为后续的深入分析、知识的掌握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介绍避雷器原理之前,首先把常用的避雷针、避雷线等以图片形式给学员展示,展示阀型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等常用避雷器实物,有条件的进行实物拆解,让学员认识和感知,为后续的避雷原理和参数分析打下基础,同时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3 形成概念,掌握知识

概念的形成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过程,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把所学知识和已有知识按一定结构联系起来,构成精确的理论知识体系,掌握其规律。

例如,在配电线路的培训中有关接地故障的确定、接地状态分析以及配电线路短路故障跳闸的分析与判断,可以先让学员观看一些由于雷电、大风等原因导致线路接地故障的视频资料,引发学员感性认识。然后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逐步展开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电路图和向量图分析,以及短路电流的计算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最后通过对同性质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接地故障和短路故障确定方法。

4 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一般一期培训的时间比较短,知识和信息量较大。如果不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就达不到对所学知识熟练运用目的。所以在培训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讲授”,更要突出“练习”的作用。通过练习,对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进一步巩固,达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深入的理解。

例如,单纯学习避雷原理、避雷针与避雷器的保护范围计算等知识,而没有实际应用,则在完成培训之后的不长时间内,培训的内容就会被“忘掉”,培训的效果就会消失。所以,在讲授完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后,更重要的是让学员进行实际操练。到实训场所,针对一段指定线路,根据给定的已知条件,计算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在配电变压器上实际安装避雷器。学员们通过练习实操,将书本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找差距。以此,充分调动员工对岗位技能的了解和认识,全力将参培员工培养成为有高度安全意识和精湛技能的综合型员工。

同时,为了更好的巩固所学到的知识,还应在培训中辅助以作业、复习、测试等方法和手段,把知识和技能真正纳入学员个体的认知结构中,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作用,实现熟练化掌握。

5 运用知识,指导实践

对于职工培训而言,“学到”的最终目的是在后期的工作中“用到”。能否把培训得来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真正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是检验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6 结束语

运用认识论教学模式开展配电线路培训,能调动学员的培训积极性,遵循了实践感知、认识、再实践的认知规律,收到不错的培训效果。通过培训后回访,将学员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情况反馈回来,根据反馈情况不断整改,形成良好的培训、考核、应用、回访、调整的良好循环,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组织编写

电工作业培训知识篇4

1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1.1 安全培训有利于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

党的安全生产事业应充分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坚持将管理、装备与培训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尤其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生产采取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方式。职工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再由高素质的职工通过应用高技术装备以及高水平的管理手段,从根本上保障安全生产。

1.2 安全培训符合客观条件的要求

煤矿行业作为高危行业,有关煤矿机电设备的操作复杂,劳动作业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且受到水灾、火灾、瓦斯爆炸、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与其他安全事故的威胁。因此,煤矿机电设备的特殊性给操作人员的高素质提出了全新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煤炭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缺乏专业知识,这就要求他们加强安全培训工作,以掌握安全生产技术知识。

1.3 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煤矿企业应积极动员全体工作人员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建立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管理机制,这种机制应建立在专业素质基础之上,因此要求煤矿工作人员都要懂得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人人做到规范纪律,避免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问题的发生。

2当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机电设备的安全培训重视不足

有些煤矿企业的领导者对机电设备安全培训工作认识不足,认为煤矿是体力劳动,任何人只要出力就能完成工作,或者认为煤矿企业的职工文化素质较低,即使开展培训工作也不会发生较大作用,再加上煤矿工作的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没有过多的业余时间用于安全培训。这种思想上的错误认识,直接造成煤矿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将员工的培训工作列入议程。

2.2 机电设备安全培训流于形式

尽管有些煤矿企业每年都会开展机电设备安全培训工作,但是由于过于注重理论讲解,缺乏针对性,职工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在实践中应用,造成职工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不高,机电设备培训最终流于形式,没有产生预期效果。另外,煤矿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尤其对于有技术的工人,频繁性跳槽,而企业缺乏制约制度,基本是培训一批走一批,给培训部门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2.3 机电设备安全培训配套设施不齐

当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培训大多内容单一、形式陈旧,且由于煤矿企业对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培训的投入少,教学设备与场所条件等限制,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培训手段、计算机事故模拟、多媒体技术等,很多培训内容仅限于书本知识,没有188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

3强化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培训的有效手段

3.1 创新安全培训观念

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安全培训观念的创新,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煤矿企业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依靠安全培训全面提升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并全面坚持“三个意识”:一是加强责任意识,将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培训看作煤矿生产安全的基本前提,是贯彻安全生产重要方针的具体举措;二是强调“安全工程”意识,将机电设备安全培训看作是与煤矿企业职工的生命密切相关的大事,是煤矿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源,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贯彻落实,不容忽视;三是提高“法律意识”,认识到机电设备的安全培训是依法进行,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为依据,将机电设备安全培训纳入法律制约中。因此,煤矿企业应遵守以上“三个意识”,不断创新观念、创新思想、创新培训手段,提高煤矿全体员工的安全培训效果。

3.2 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一

方面,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培训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安全知识技能、日常工作的业务培训、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对不同培训对象采取分阶段、有步骤、有重点的培训:另一方面,机电设备安全培训必须因材施教,尤其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员工,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充分利用老员工“传、帮、带”的影响作用,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通过每日一题、每月考核的培训方式,在各区队、班组进行不定期的现场抽查工作,再通过有奖竞答、知识竞赛、操作比赛等方式强化培训效果。

3.3 注重安全培训与安全生产相结合

机电设备的安全培训最终应用于实际生产操作中,因此需注重将安全培训与安全生产相结合。首先,将职工安全培训与操作现场相结合,将培训课堂由室内搬到实际生产现场,让员工深切体会到生产环境,通过身临其境的安全指导培训,能够将理论直接融入到生产实践中,避免培训内容单一、理论过多给职工带来的厌倦感,让员工在培训过程中既动脑又动手,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将员工安全培训与实际生产操作相结合,有效避免了传统培训中没有明确目标的问题,由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灌输改为专业化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可专门根据出现故障的设备,以集中解决某一问题为目标,使培训更符合实际,更具时效性与针对性。另外,可针对不同的机电设备,对不同专业人员进行实际培训,通过举办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维修等常训班,可从对机电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常见故障、安全隐患重点等多方面着手,让参加培训的员工全部过关,培训效果明显。

3.4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培训

通过多媒体手段的配合,能够让职工亲自操作、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同时提高职工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丰富的创造力与理解能力。多媒体的出现提供了模拟场景培训的可能,可让参加培训的职工多动手、多亲自上机操作,以在实际工作中适应各种突发事件,避免事故发生;另外,还可根据每个职工的基础与接受能力不同,对职工进行个别培i)il,如老职工的经验丰富,但是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尤其对高科技难以理解,应该对他们的培训侧重于案例分析,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并鼓励他们向新职工传授经验、技术;新职工业务不成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但是他们普遍存在耐力小、情绪波动大等问题,需要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

4结语

电工作业培训知识篇5

关键词:电网公司;新员工培训

近年来,广东电网公司全面统一培训内容、培训教材、培训师资、培训管理和考核评价,通过准军事化训练、团队建设操练、企业文化宣贯、基本业务知识和安全技能学习,使新员工加速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为基层不断补充新生力量。当前,广东电网公司正处于全面深化创先工作的重要时期,加速提升新员工履职能力、适岗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南方电网公司新员工培训工作统一部署,结合前期新员工培训实践和基层单位意见,开展新员工培养规划研究。

一、适用范围

广东电网公司系统新员工(含中专中技毕业生)。

二、总体思路

新员工入企后实施“五年培养规划”,按照适岗期、成才期、发展期三个阶段,使新员工全面掌握岗位技术技能,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阶段(0-1年)适岗期:统一建立集中培训、专业轮岗、定岗见习和评价上岗四个环节的标准培养模式,使新员工快速适岗上岗。

第二阶段(2-3年)成长期:明确新员工职业能力发展规划,并按照培训规范继续编制学习计划,采用导师制和回炉锻造两种培养方式,逐级参加初、中、高级作业员工培训课程,提升岗位胜任能力,把新员工打造成班组技能骨干。

第三阶段(4-5年)发展期:在具备本专业岗位技术技能的基础上,拓展职业能力,参加学习班组管理知识、通用管理知识、新业务新技术等,鼓励新员工提升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促使新员工多通道发展。

三、工作内容

(一)第一阶段(0-1年)适岗期

采用集中培训、专业轮岗、定岗见习和评价上岗四个环节的标准培养模式。

1. 集中培训。集中培训主要目的是加快新员工与企业融合。总结新员工培训实践经验,缩短培训周期,精简培训课程,增强培训互动性和针对性,提升培训效能,确保新员工做好入企准备。

(1)培训时间。为期约1个月。

(2)培训重点。传递企业文化。通过广东电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讲解、广东电网公司创先工作介绍,对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熏陶,并开展法律常识、保密意识及职业角色认知培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职业化素质。培养工作作风。以准军事化训练、团队建设操练为主,全面培养新员工“令行禁止、严勤细实”的工作作风。掌握基本技能。通过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知识学习,使新员工掌握广东电网公司运营的基础技能。强化安全意识。学习十个规定动作、消防灭火、现场急救等安全技能,并前往安全体感中心进行体验式培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3)组织形式。采用统一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培训师资、培训管理和考核评价的“五统一”标准化培训模式。

组织安排:集中培训由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统筹管理。直属各供电局、输变电广东电网公司分别承办本单位新员工培训,东莞供电局承办其他直属非供电单位新员工培训。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承办粤中西北片区供电局的安全体感培训,惠州供电局承办粤东南片区供电局的安全体感培训。

培训课程:共设广东电网公司企业文化、企业保密与法律常识、电力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教育等9门课程。

培训教材:由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负责新员工集中培训教材、试卷的编制和发放工作。

培训师资:由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统一开展内训师培养。

(4)考核评价。集中培训结束前新员工须参加综合测评、基本知识考试和撰写心得体会等环节的考核。

2. 专业轮岗。专业轮岗主要目的是增加新员工对企业感性认识。通过前往生产、营销、基建单位进行轮岗学习,使从理论到实际,从整体上了解电网建设、经营管理和基层班组日常作业的全过程。

(1)培训时间。专业轮岗在集中培训结束后开展,为期约1-3个月,单个岗位的轮岗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2周。

(2)培训重点。业务概况。采取专题讲座、座谈交流或参观实践等方式,组织新员工学习了解各单位组织架构、主要业务开展情况和基本规章制度。

岗位概况。充分利用现场教学、跟班见习等方式,使新员工熟悉相关岗位工作职责、安全知识、工作设备和作业技能要求等。各单位新员工工作现场培训时间不得低于轮岗总时长的60%。

(3)组织形式。专业轮岗由各单位组织,制定轮岗学习计划。各单位可按实际分成若干小组,对应分配到生产、营销、基建单位进行专业轮岗,确保使每个小组完成三个专业线条轮岗学习。其中:生产单位轮岗主要为前往各地市局的变电管理所、输电管理所,在变电运行、继保检修、输电线路、输电电缆等班组进行跟班学习。营销单位轮岗主要为前往各地市局的客户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在业扩报装、装表接电、电费核算、95598客服、计量检定、电能计量等班组进行跟班学习。基建单位轮岗主要为前往各地市局就近的多经三产基建工程广东电网公司,在电气安装、设备调试等班组进行跟班学习。

(4)考核评价。由各轮岗单位(班组)按照轮岗学习计划,组织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3.定岗见习。定岗见习是新员工实习关键阶段。将新员工预分配到各基层单位(班组)进行见习,使新员工认识对基层班组之间协作关系,学习掌握实习岗位的主要作业流程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定级上岗做好准备。

(1)培训时间。定岗见习在专业轮岗结束后开展,为期约7-10个月。

(2)培训重点。依据《广东电网公司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按“单元制、模块化”思路,学习各岗位初级作业员岗前班和一年级学习课程。具体岗位培训课程见《广东电网公司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

(3)组织形式。各单位可采取单向选择(用人单位或新员工主导)、双向选择(用人单位和新员工相互选择,人力资源部统筹安排)等方式,对新员工进行预分配,定岗见习。

制定定岗学习计划。依据《广东电网公司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由新员工定岗见习单位(班组)和员工个人共同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形式、进度、目标和评价考核等,学习计划由新员工指导老师负责实施,见习单位及时协调解决实施所需资源。

签订“师带徒”协议。指定具有较强责任心,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工及以上水平的资深员工担任新员工指导老师,采取“一对一”的方式,指导新员工定岗见习期培训学习,并通过签订协议规定培训目标、双方责任和奖惩措施。各单位要通过评优表彰精神激励、任务考核绩效激励等多种方式,提高指导老师教学兴趣和荣誉感,营造新员工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全面发挥业务骨干“传帮带”作用,切实提高新员工技能实操水平。

(4)考核评价。由新员工见习单位(班组)按照学习计划,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4. 评价上岗。建立新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和择优上岗机制,评价后再上岗和转正定级,确保新员工具备上岗所需技术技能。

(1)评价时间。新员工入职一年。

(2)评价重点。知识维度。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采用统一网络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评价。技能维度。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采用实操考试、工作认证和现场问答等方式进行评价。潜能维度。从绩效表现和从业行为两方面进行评价。

(3)组织形式。按照广东电网公司评价标准和规则,由各单位组织实施评价。转正评价。依据集中培训、专业轮岗、定岗见习阶段绩效表现和工作情况,结合评价情况,形成转正上岗综合评价结果。择优上岗。依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广东电网公司劳动用工管理办法》,新员工转正后,必须到一线班组工作。用人部门和新员工采用双向选择,确定新员工上岗岗位。主要步骤如下:

①公布可选岗位。

②填报上岗志愿。新员工根据培训期间对班组的认识和了解,结合自身能力情况,填报分配志愿。

③组织双向选择。各单位人力资源部依据新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结果,优先安排绩优员工的志愿岗位,并收集用人部门反馈的用工需求。

④公布分配结果。各单位人力资源部根据用人部门的需求及新员工的意愿,综合考虑分配安排,并分配结果。

如新员工未通过评价,暂不转正,在加强学习培训后申请复评,复评通过后再进行上岗定级。

(二)第二阶段(1-3年)成长期

明确新员工职业能力发展规划,并按照培训规范继续编制学习计划,采用导师制和回炉锻造两种培养方式,逐级参加初、中、高级作业员工培训课程,提升岗位胜任能力,把新员工打造成班组技能骨干。

1. 制定职业能力发展规划。经过入职第一年的学习锻炼,新员工对今后自身的企业提升路径会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初步的设想。开展职业能力发展规划制定,由员工明确本人在五年内各阶段的学位发展目标、技能等级提升目标、技术职称评定目标、岗位胜任能力评价目标,通过定期的进度跟踪及直线管理者的指导,令员工把握好个人发展方向,更好更快地达成自身提升,与企业形成双赢。

2. 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根据本人实际能力情况和岗位工作需求,按照《广东电网公司技能人员岗位培训规范》由员工制定本人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的个人学习计划,重点学习所在岗位初、中、高级作业员二、三年级课程。

3. 实行“导师制”。第一阶段时期对新员工采取“师带徒”培训方式,主要是为了促进员工技能提升,快速适岗上岗。在新员工培育的第二阶段,基于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新员工队伍建设理念,各单位要指定班长等以上岗位干部,作为新员工的技能导师和思想导师,即除了在技能上继续给予新员工指导,更在职业生涯发展上给与新员工辅导,从工作、生活和思想上,全方位关怀新员工成长,激发员工潜能,激励和凝聚员工向共同目标奋斗。

4. 开展“回炉锻造”。组织新员工在工作第2和第3年,参加长时间、封闭式技能实操培训,通过“回炉锻造”,提升学习针对性,力争新员工在入企3年内通过中级作业员岗位胜任能力评价。

(三)第三阶段(3-5年)发展期

在具备本专业岗位技术技能的基础上,拓展职业能力,参加学习通用管理知识、新业务新技术、班组管理知识等,鼓励新员工提升学历层次,进一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促使新员工多通道发展。

1. 强化通用管理能力。组织新员工参与个性化选学培训,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碎片化的网络学习,全面扩充新员工的知识面。通过模块化的通用管理集中培训,由各地市局组织,按需办班、按需施教、按需参培,带动员工学习氛围和参培热情。结合班组培训经费,加大在岗培训力度,开展“班组员工上讲台”,通过班组内定期的上课和讨论,加强互促互进,提高员工业务总结能力、技术研究能力及演讲表达水平。

2. 扩充专业业务知识。统一组织新员工按需参加各专业线的常规业务和新业务培训,坚持“省公司为主体、地市级单位为延伸、县区级单位以在岗培训为主”的原则,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核心,提升新员工的岗位履职能力,确保一体化管理落地。

3. 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在新员工中选取优秀员工作为班组长后备队伍,参加班组长轮训,通过在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客户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开展系统性、规范化的轮训,切实抓好优秀新员工素质提升,提高广东电网公司系统班组长后备队伍的思想文化素养、综合业务水平、基本管理技能和协调能力,使优秀新员工成为懂技术、会管理、善于带班的一线直接指挥者和管理者。

4. 加速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职业生涯发展定位,通过常态化的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促进新员工参加评价认证,通过评价前培训、评价后培训,查找补齐个人能力短板。并在技能通道、技术通道和管理通道上给予新员工充分选择权,在符合岗位说明书任职条件后,鼓励新员工参与技能、技术、管理岗位的组聘、竞聘,加速职业生涯发展,达成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四、工作要求

(一)培训组织管理

赋予各级供电所和班组培训自,积极为基层单位配套完善培训场地、师资、课件等资源,以政策和资源支持,传递责任,使各级直线管理者在培训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推动各单位新员工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培训工作。

(二)学员管理

1.各单位务必加强新员工培训管理,确保行车安全、食宿安全、技能培训的安全防护,做好培训全过程的人身安全管理工作。

2.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新员工企业保密意识,培养新员工遵章守纪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好微博、微信等通信平台的使用指引。

(三)安全培训管理

1. 新员工在所在单位、部门(机构)、见习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分级要清晰,要明确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有各自针对性,岗前总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2. 对变电运行、检修、试验等危险性较大的岗位,岗前安全教育总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且必须对新员工进行熟悉氧气、氢气、乙炔、六氟化硫、酸、碱、油等与工作有关危险介质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培训。

3. 新员工进行现场参观前,各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安全知识教育,告知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并做好相关监护工作。

4. 新员工须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安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跟班见习。

5. 新员工培训期间不准进行生产营销操作,各单位不得将需要相关资质的工作安排给新员工。

6. 安全体感培训期间,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要落实应急处置准备,强化新员工安全交底,做好体感时监护工作。

电工作业培训知识篇6

关键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企业竞争力

作者简介:肖亚娟(1980-),女,吉林榆树人,韶关发电厂生产经营部,工程师。(广东 韶关 512132)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198-01

员工培训的目的在于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开拓技能,通过提升员工本身知识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要求,从而带动企业的长足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重视人才,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鹤立鸡群。作为电力企业更应立足长远发展,重视员工职业素质技能的提升,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建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企业发展轨迹。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开展员工培训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才能更明确地推动培训的进行。

一、开展员工培训对电力企业发展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不断竞争改革,企业管理也在与时俱进。要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必须拥有一批既有知识又有技能的新型人才,以跟上企业的发展,引领企业的发展。适时开展员工培训,对在岗以及准备上岗的人员进行专业、系统、规范的知识技能培训,不仅能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对于企业自身的专业化、系统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跟上时展步伐,不断优化内部配置结构,提升企业本身的竞争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企业进行专业的员工培训是对员工新技能、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的培训,同时也开发了员工潜能和创造力以及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既帮助员工实现了自我价值,又为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因此,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不仅能带动企业的发展,更能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员工个人的进步。

二、现行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培训观念的误区

许多领导存在的“政绩观”给员工培训造成了很大障碍,比起进行员工培训,更多的是强调成果的展示;某些领导对于员工培训存在误区,认为培训只是人力资源部的职责,不需要过多插手,于是便放任培训;另外,即使有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且在该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是由于软件方面的薄弱而显得力不从心。例如缺乏培训讲师,也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员工培训缺乏整体规划

企业的员工培训如果没有合理的发展规划,没有周详的技术安排,只是单纯的一味的去模仿别人,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造成资源浪费、资本流失。虽然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明确合理的规划,但是在人员培训方面却做的很不好,一味的放手让基层部门去做,模仿同行,出现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现象,并不能针对性的、落实性的将工作真正做好,将培训计划切实执行到实处。

3.内容缺乏针对性,造成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效果差

作为专业技术要求很高的电力行业,进行员工培训必然也要求专业性强,有时难免会枯燥乏味,讲师台上长篇大论,可由于没有实际操作模拟而使学员很难听懂,即使好不容易记住了,可能在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操作麻烦。另外,目前很多企业喜欢采用“上课—记忆—测验”员工培训模式,但该模式明显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但无法调动员工的学习兴趣,甚至在死记硬背之下更容易造成内容混淆。

4.员工培训评估制度不健全

企业需制定一套完整的员工培训评估体系来检验员工的培训效果,否则很难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但大多数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注重过程,却忽视了结果,最后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又没有使员工的能力有所提高。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检验测评制度,不能及时检测员工学到的东西,知识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没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导致实际工作中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三、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方法建议

1.更新观念,从领导做起,整顿培训学习氛围

(1)加强领导重视,真正将员工培训落实到工作实处。员工培训不再是企业发展中可有可无的,而是新形势下所有企业必须注重的一个方面,只有领导在观念上重视员工培训,才能将员工培训列入正规的管理规划当中,才能真正将员工培训作为工作内容落实到实处。

(2)有规划性的、科学性的开展培训。员工培训不是强迫员工参加培训,而是需要员工的积极配合,因此在进行员工培训规划时,要调节好员工需要和企业发展的关系,有计划、有目的的灵活展开科学培训。

2.企业培训方式多元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1)优化培训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纯从书本上吸收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面对电力这种专业性极高的工作,更不能一味的只学习理论而不进行实践,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是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根本目的。

(2)精选培训教师,优化培训师资队伍。企业要建立专业的培训队伍,强化师资队伍本身的实力,由一批技术过硬、过强的人带动另一批技术能力强的人,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3)员工培训应同时注重引导员工兴趣、潜能的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培训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时代的发展,“更好更快”成为了目前的要求。电力企业的员工培训也必将遵循这一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有限的技术资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由于人的性格、特长不同,培训方式也应有所改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使“好钢用在刀刃上”。

(4)构筑信息化的培训平台,灵活掌握培训方法。计算机的普及为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创造了更优质的条件。在课堂学习中加入计算机远程辅助教育,不仅能提高员工的计算机掌握技术,同时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也能为员工解决实际操作上的难题,做到灵活掌握知识。电子课件、电子邮箱等也为员工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反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更能从根本上节省培训成本,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灵活循环利用。

3.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实行相应的激励制度,及时检测学习成果

(1)完善知识评估体系,灵活检测学习成果。员工培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学习成果的检测,只有将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达到培训的根本目的。电力企业在员工培训结束后也不能缺少学习成果检测这一环节。要检测员工的学习成果,只是纸上谈兵还远远不够,尤其是电力企业的知识内容相比其他知识要更加专业化、复杂化,不能简单的依靠理论知识进行检测,而要将知识完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工作中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检测评估体系,甚至可以专门建立一个监督检查部门对日常工作、学习成果以及学习成果的运用进行监测,并结合相应的奖惩激励制度,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2)不断强化激励制度,鼓励各种形式的学习。学习并不一定要在课堂上,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也可以很好地学习。在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过程中,要不断强调奖励机制,这样不仅能调动员工课上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升员工在平时工作中的积极性,增加员工对于工作的满意程度,使员工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主动积极地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逐渐养成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习惯,无论对个人发展还是对企业发展都有良好的作用。

四、结语

企业员工培训关系着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着企业员工的个人发展。无论采用何种形式与方法,其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使员工的成长进步能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而该过程既离不开企业领导的管理,也离不开员工自觉地学习,只有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携手探索电力企业培训发展的有效途径,才能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为电力企业的辉煌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左琳楠.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

[2]董广东,梁国艳.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力教育,2008,(24).

[3]由少华.浅析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方法和策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5).

[4]董广东,梁国艳.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力教育,2008,(24).

[5]赵军.电力企业员工培训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3,(6).

[6]妮.浅析当前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0).

电工作业培训知识篇7

会计电算化就是当代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它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并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在经济管理诸领域中处于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领先地位,正在起到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

1 会计电算化培训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高技术工作,它不仅需要会计和计算机专门人才,更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财会和计算机业务的双栖人才至关重要。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是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电算化系统建立起来后,会计人员的电算化知识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将是会计电算化成功与否的关键。财会部门主管不仅要亲自带头学习电算化的知识,而且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组织财会人员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和熟悉并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培训必须先行。作为单位的财会部门主管,要积极组织和安排会计人员进行知识培训,为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实施做好人才准备。

2 培训工作的特点

(1)培训的经常性。及时充实和长期积累能使会计人员保持技术上的先进地位,获得最大的技术开发潜能。所以培训应具有经常性,逐步完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结构体系。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会计人员应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知识。否则,将会导致会计人员电算化专业知识落后,不能适应软件的升级、追加新功能的变化。《第三次浪潮》作者托夫勒,曾经呼吁:“现在需要的是培训、培训、再培训。培训甚至可能成为第三次浪潮中的最大产业之一,成为一个重要的出口产业。”

(2)培训的超前性。关注管理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其他学科理论的技术前沿研究,以最大程度地培养、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为开发人的最大潜能创造机会。

3 会计电算化的培训管理

(1)确定不同的培训级次

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一部分会计人员应进行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掌握计算机和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多数会计人员要通过中级培训,使之能够负责计算机系统环境和会计软件的维护工作;一少部分会计人员要接受高级培训,掌握会计软件系统的实施与运行管理的能力,并能够逐步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

(2)确定培训内容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作为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在内容上,应该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培训内容和课程的设计应基于培训目标。我们要根据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程,选择一些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制定出培训内容,具体地说,一方面要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比重,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还应该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维护能力,能够比较熟练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熟悉Internet的知识;另一方面对少数参加高级培训的人员,因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完成软硬件的系统维护工作,所以培训内容还应包括软件的内部结构、数据结构和具体处理过程,并能解决版本升级、硬件和操作系统升级带来的问题,这些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财会专业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并对本企业财会业务处理十分熟悉,了解和掌握程序设计技术及程序设计语言的应用知识、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知识、操作系统和各种工具软件的应用知识、计算机硬件和使用知识以及系统分析设计技术等。

(3)选择适合本单位的培训方式

根据企业是否拥有与培训相关的专业人士及培训时间,企业可选择企业内部培训和到外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两种方式。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培训教师的素质高低对培训效果影响很大,因此企业一定要保证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无论培训教师来自企业内外,都必须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4)培训结束的考核评估

培训作为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前提,必须保证培训的效果。通过考核指标的设定为培训人员指明学习的方向,并激发会计人员的潜力,通过对培训人员学习成绩的考核,并将培训考核结果纳入到会计人员的年度考核中,明确奖惩措施,以激励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组织培训和自我学习的环境。

电工作业培训知识篇8

关键词:电力企业;发展需要;培训支持

作者简介:陈淑娟(1964-),女,吉林蛟河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讲师;张式展(1964-),男,山东汶上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讲师。(辽宁 大连 116023)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165-02

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率、发电成本、安全性能等各个方面均取决于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必然就成为电力企业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而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对增强企业员工活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要发展,培训须先行。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针对电力企业发展需求和电力职工队伍的现状,把提升企业员工素质作为主线,辅之以“提供超前培训,满足最新需求”的培训理念,强化创新、科学的培训意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搭建培训和企业联合的平台,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有效地发挥了培训功能。

一、加强队伍建设,蓄积师资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电力人才,优化电力职工队伍已经成为加速电力企业发展的关键,而电力培训中心作为为企业提供培训的机构,就要有更优的师资力量,满足企业对提升职工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大连培训中心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蓄积师资资源,多途径着力提高培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

1.组织培训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调研实践

大连培训中心的培训教师每年都要完成下厂实践的任务,在基层单位和经验丰富的岗位能手、高技能人才、技术专家交流学习,加强培训教师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结合,同时也切实提高了生产类培训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

2.加强培训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培训

为不断提高广大培训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提高多媒体培训教学的实际效果,大连培训中心定期对培训教师开展多媒技术应用培训,有效改善了培训环境,实现了信息化平台的创新运用,同时也迎合了学员对信息化培训方式的需求。

3.出台激励政策,支持培训教师继续学习

大连培训中心对跨学科专修第二学历、攻读硕士研究生或参加培训教育的培训教师予以奖励、扶持,促进了培训教师的知识累积和更新,完善了知识结构的科学化。

4.打造一流培训品牌,培养专家型培训教师

培训项目需满足“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培训需求。学员经过培训后,其专业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对企业管理提升和安全生产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在管理人员培训、生产人员培训、领导干部培训中开设了几十门品牌课程。实施专家型培训教师制度,充分发挥优秀师资人才在项目开发、实训室建设及培训实施等各方面的示范作用,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培训教师。

二、服务企业需要,丰富培训内容

大连培训中心不断创新培训思维,丰富培训内容,根据受培单位的要求和培训学员的层次,分类、分层次实施培训,提供“菜单式”培训服务,受培单位和学员需要什么知识,就安排什么内容。同时培训中心也一直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对企业职工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进行调研,在科学分析企业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项目,开发培训课程,增强培训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使培训围绕促进企业发展的目标开展,实现了培训内容和岗位需求的零距离。

1.1000kV特高压变电运行仿真培训

拥有我国首个(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特高压混合仿真实训室。该实训室采用的是与现场实际相一致的特高压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能同时容纳22名学员进行培训。该实训室现有专职培训师8人,全部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6人具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颁发的“仿真指导教师证书”,3人具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

2.500kV可控串补变电运行仿真培训

拥有我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500kV可控串补仿真实训室,能够满足本专业的培训。

3.变电运行培训

拥有500kV、220kV电压等级共3个模拟公司直属变电站的仿真培训系统,同时拥有220kV、66kV两个电压等级的与现场设备一致的运行检修实习场,可实现对变电站的正常操作培训,现场一、二次设备的巡检培训,设备异常及电网事故的处理培训。

4.管理类培训

能够进行法律法规、财税、人力资源管理、营销服务礼仪、电力工程基建管理等六大体系57个专题的培训,其中电力法律法规、招投标、窗口礼仪、财税、建造师培训在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乃至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5.员工心理发展指导培训

建有音乐放松与身心反馈、箱庭体验、心理测量、心灵氧吧、宣泄室等实训室,建立了职业心理健康、婚姻家庭、心灵成长三大模块20多门课程的培训体系,建成了员工心理健康辅导网站。服务内容涉及员工心理发展认知与宣传推广、员工特质及压力测评、心理发展培训、团体咨询与辅导等。

6.焊工培训

大连焊工培训中心是全国电力系统第一个成立的焊工培训中心,1993年获电力部焊工培训[001]号资格证书,2002年率先通过了国家电力公司一级焊接培训中心资质验收,是名副其实的国内一流焊接培训审验中心。曾承办了包括原能源部举办的全国电力系统焊工比赛等在内的多个全国焊训大赛和培训班,其受训焊工也曾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大赛的团体和个人桂冠。

7.电力营销类培训

建有现代化的电力营销培训室,可进行电力营销理论及专题培训,可对电力营销系统抄核收、用电监察、用电客户受理、电能表修校、装表接电、95598座席、配电检修、配电线路、变电检修等岗位进行实操类和技能鉴定培训,其中95598座席人员双语培训项目受到国家电网公司的肯定并出版了全套的教材。

8.电力安全类培训

建有现代化的电力安全培训实训室,可以结合事故案例进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反习惯性违章分析、电网安全文化建设、电力系统安全常识、电网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电网安全性评价、安全工器具使用、电力安全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

9.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是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辽宁省第一供用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能进行发供电、电建等97个电力行业特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及培训工作。承担公司直属单位变电站值班员、电能表修校工、抄表核算收费员、装表接电工、用电监察员、电力调度员、电力负荷控制员、用电客户受理员岗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10.网络远程培训

拥有国内一流的演播厅和远程培训设施设备,远程培训网站功能全面,可进行网上教学、考试、辅导答疑和定制个性化学习培训。

11.体验式培训

可定制包括场地、室内和野外三大类别涵盖潜能开发、个人挑战和团队协作的培训课程,可开设独具特色的水上训练项目和电力特色培训项目,是“大连青少年素质拓展培训基地”。

12.体质测试服务

拥有先进的体质测试仪器及设备,能够为员工进行体能测试、健身辅导及健康指导,并建立了职工体质健康档案。

三、搭建培训平台,创新培训方式

由于电力企业中一些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如电厂机、炉、电运行人员,变电站值班员等,因工作性质的原因,无法脱岗培训,而这部分人员又是企业安全运行、创造价值的技术力量,特别需要及时有效的培训来适应企业管理、设备更新、技术升级的发展变化,以便掌握新知识、新理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这种特殊情况,大连培训中心创新了培训方式,做到了“因地施教”,根据不同的对象设置不同的培训地点,因人而异确定培训的地点。不断改革创新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方式方法和管理体制,结合生产实际,根据不同班次需求科学组织培训,送培到企,把培训送到企业、车间、班组,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务、为员工服务。

首先,深入基层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对无法脱岗员工的学历背景、工作经历,以及需要培训的人数、专业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能力、素质、技能水平的测定,了解他们需要补充更新的知识,科学有效地安排培训内容。

其次,加强和基层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现代培训手段,实施信息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措施,把培训内容制成光盘,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进行播放培训,或者采用计算机互联网开展远程教学。

最后,选派骨干培训教师深入基层单位培训。为了解决企业一线员工无法脱岗培训问题,积极组织资深培训教师为企业职工现场培训,实现了由以培训教师为中心向现场设施设备操作的一线员工为中心的转移,满足了一线员工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解决了企业生产培训两不误的问题。近年来,大连培训中心先后有70多名培训教师深入电力企业,对锅炉、汽机、高电压技术、500kV电网继电保护、企业管理、财务等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大连培训中心真正做到了“因人施教”和“因时施教”,根据不同的对象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时段。打破了原有培训的传统模式,提出了内容与时间均可随机变化的培训形式,如一个培训项目可能会由若干个培训课程组成,可根据需要选取部分实施培训。

四、开展培训评估,促进培训改革

培训评估起着信息反馈作用,主要是调查收集受培单位和学员对培训项目及内容的看法和建议,考察员工在接受培训后的工作态度、行为与绩效是否发生变化。同时也是进行培训效果分析、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培训改革,推进培训创新的总结性工作。大连培训中心通过开学员座谈会、向受训单位及学员征询培训意见、督导教师考核检查培训过程等方法,提升培训后效应,获取有益信息,改进今后工作,使培训教学始终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1.及时召开学员座谈会

交流对正在培训或意欲培训内容的想法,探索最适宜于学员接受知识的培训之道,提供能够满足学员所需的培训内容,也让学员提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培训应采取的方法,切实做到了培训内容和学员工作需求的有效结合。

2.制定了培训质量体系

为使培训真正发挥实效作用,建立了培训质量反馈评估流程,及时征询受训单位及培训学员意见,及时总结,使培训工作规范有序、科学运行。在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之际,把握了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整体性。

3.加强培训督导评估工作

对培训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为进一步做好培训工作提供了指导依据。调查评估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学员对整个培训过程的评价。二是学员通过培训获得的与本岗位相关的前沿知识。三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四是培训后的学员工作能力提升情况。五是培训教育的开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况。六是培训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情况。

上一篇:缴纳公积金的条件范文 下一篇:对城市设计的理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