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01 17:23:20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篇1

关于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优选范文   各位朋友、各界爱心人士:

  你们好!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但他们自己却留在了家中,失去了父母的陪伴。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孩子,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由于监护不善、缺乏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都不容乐观,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其需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他们的进步关乎整个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总书记一直在强调“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留守儿童也都有自己的心愿、自己的梦想,他们的梦想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为了让留守儿童知道自己的心声有人倾听,心愿有人实现,困难有人帮助,在此,我们向全社会发出“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圆梦”的倡议:

  一、争当“圆梦使者”。我们将在留守儿童中开展心愿征集活动,通过媒体心愿,报道心愿背后的故事。希望社会热心人士主动参与,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心愿。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他们不孤单,有很多人重视他们的想法,愿意陪着他们实现愿望。

  二、争当“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爱心小伙伴”。“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您伸出关爱的双手,倾听他们的心声。按照“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形式,与留守儿童开展经常性的沟通,并与其老师、父母以及监护人进行交流,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

  三、努力为“留守儿童”做好事、办实事。抽出一点时间,节约一点开支,奉献一片爱心, 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买一本书、送一件礼物,让他们快乐时能与您分享,受委屈时能得到您的抚慰。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参加学校集体活动,融入集体生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让我们一起,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长的保护人,让所有远离父母的孩子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就让我们一起,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圆梦吧!

  倡议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优选范文

  倡议书

  尊敬的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使我校的留守儿童同样享受到父母的慈爱、家庭的温暖,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我校快乐、健康的学习、成长,在此特向老师、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

  全体老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留守儿童,不仅要从学习上帮助他们,更重要的是建立与他们的亲情关系,通过关注他们的生活、身体、心理健康等,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为留守儿童办实事、献爱心,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同学们要积极开展“爱心手拉手,真情暖留守”活动,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帮助身边的留守同学,不歧视、不嘲笑,真诚的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共同进步。

  留守儿童要自强自立,能够体会父母的艰辛,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树立造福社会、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

  “送人玫瑰手留香,雪中送炭心留暖”,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倡扬助人为乐的社会美德,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色彩,同样的精彩。让我们用爱心托起他们的未来,托起和谐灿烂的明天!愿他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关于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优选范文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单位:

  大家好!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于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由此诞生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据统计,我市有留守儿童32976名,留守儿童数量居全区之首。这些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生活条件差、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为了使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能与其他孩子共同健康、快乐成长,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XX市妇联向全市发出“关爱留守儿童”的倡议:

  一、争当“留守儿童”的家长。按照“一帮一”、“一帮多”或“多帮一”的形式,各尽所能,踊跃参与到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活动中来,针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正确、适时引导孩子成长,主动履行家长义务。

  二、努力为“留守儿童”做好事、办实事。抽出一点时间,节约一点开支,奉献一片爱心,给留守儿童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买一本书、送一件礼物,让他们的快乐与您分享,委屈时能得到您的抚慰……,您可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与帮扶的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谈心沟通,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参加学校集体活动,融入集体生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您也可以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任课老师联系沟通,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长的保护人,让所有远离父母的孩子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三、积极捐建儿童友好家园。近年来,各级妇联积极协调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支持和捐助,在全市开展了儿童友好家园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全市11个旗县市区依托学校和社区建成49所儿童友好家园。家园以关爱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活动、亲情抚慰、心理关怀为目的,开设有图书阅览室、课余节假日活动室、心理辅导室,并开通了亲情热线。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主题教育、文体、双休日和节假日等关爱活动的开展,使留守儿童愉悦了身心,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但是,由于我市留守儿童众多,已建儿童家园的数量和家园内部的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现实需求,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单位积极捐建留守儿童家园,或者为留守儿童家园捐款捐物,让我市更多的留守儿童在自己的家园里健康成长。

  朋友们,请您和家人、身边的朋友行动起来吧,伸出我们温暖的双手,把爱心阳光洒向这群朝气蓬勃的生命,用爱心雨露浇灌祖国的花朵,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自由、快乐地成长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爱心捐助热线:

  联系人:158XXXX8459

  地址:XX新区市党政大楼XX室

  倡议人:XXX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篇2

论文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3亿,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造成约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照管的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者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的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同时由于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困难没地方倾诉,有焦虑、孤独倾向等问题。这些心理障碍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经常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学习,经常不能够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甚至不愿意回家。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是由于家庭的缺失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发挥家长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成长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家长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1)要多跟孩子交流,尽可能地保证每天跟孩子通电话,多跟孩子谈谈心,多跟孩子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更多关注。(2)家长要主动跟老师联系,不要等老师来主动联系你,通过跟老师的交谈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同时可以跟老师交流一下怎么教育孩子,以便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

2.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尽量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学校,更要高度重视,不歧视老师儿童,平等地对待他们。要特别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比如城里留守学生之家和心理咨询室,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村里可以聘请离退休的老师当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

3.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夏令营”之类的活动来进行。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冯丽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篇3

【摘 要 题】青少年成长与社会发展

【关 键 词】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犯罪/儿童福利/政策框架

【正 文】

一、社会结构转型与青少年政策议题

中国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人口结构与家庭结构转变、城市化、工业化、社会现代化、全球化处境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导致青少年问题突出,成为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核心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环境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和人口老龄化浪潮等凸显少年儿童议题,在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与家庭生活状况发生重大转变情况下,独生子女已成为社会现实问题。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大量乡村社区的少年儿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大城市,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方式转变导致大量少年儿童成为“问题儿童”、“困境儿童”和“边缘儿童”,城市化、家庭生活状况与儿童少年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成为社会科学与政策研究重要议题。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来说,影响少年儿童问题的重要因素是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和本土化需要,无形之中增加儿童少年问题的复杂性,外来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影响少年儿童行为。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结构调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调整自然反映在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少年儿童同伴之间的关系上。简言之,社会结构转型和宏观取向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不约而同”聚焦儿童少年问题,使本来就十分突出、重要、复杂和敏感的少年儿童问题,更加显赫、重要、复杂、格外敏感。

少年儿童问题的核心是国家与儿童的关系模式,实质是政府有关少年儿童的政策框架,精髓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决策者与社会管理者如何正确认识、看待、处理棘手的少年儿童问题。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与幸福快乐成长问题核心是国家与儿童的关系,是儿童福利与保护议题。在国家与个人关系框架中,国家与儿童的关系最为基础、最为重要,最具社会经济政治涵义。这意味少年儿童问题是错综复杂社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政策框架中处于基础地位,意味儿童福利是个人福利、家庭福利、社区福利和社会福利服务的基础部分,地位举足轻重。纵观中国少年儿童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少年儿童研究的两次理论政策研究高潮,第一次研究高潮期是1980年代早期,第二次研究高潮期是1990年代中后期,研究高潮动因、推动力量、研究主题和研究兴趣却惊人相似: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少年儿童犯罪行为研究。[1] 然而二次研究高潮的显著不同之处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少年儿童问题成为党中央战略决策和公共政策议程的优先领域,政府形成清晰明确的儿童发展政策,如儿童发展十年纲要,儿童问题成为关系家庭幸福美好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繁荣富强的重大战略议题,少年儿童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政策研究取得世人注目的辉煌成就,少年儿童研究成为“显学”。党和国家有关少年儿童的政策法规大量涌现,少年儿童问题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战略重点。如何正确认识、理解、对待和处理少年儿童问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战略议题应运而生。

二、欧美国家的经验与国际社会的惯例

欧美国家与儿童的关系性质、类型主要是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家庭福利与儿童福利,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制度最高目标,生活福利和社会保护色彩浓厚。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以来,儿童、妇女、家庭、工作与生活议题成为“社会问题”,童工现象、童年社会化、妇幼保健、教育和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等议题格外突出。[2] (P28)当时不仅18岁以下的儿童少年问题突出,18岁以上的青年问题同样格外突出,引人注目。为了解决青少年问题,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和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基督教青年会(YMCA)、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等一大批非宗教性民间社会服务机构诞生,他们主要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为青少年提供优质多样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满足青少年多样化和不断发展基本需要,通过社会服务活动预防青少年犯罪,发掘青少年发展潜力。[3] (P2)英国当时为青少年、穷人、失业者、长期病患者和其他需要帮助人群提供社会服务、社会福利与社会保护服务活动的民间组织如此众多,以至产生专门从事民间组织规划协调发展和科学管理的慈善组织会社(COS: 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ies),慈善公益事业、社会服务与社会保护事业兴旺发达状况由此可见一斑,[4] (P5)基本假设是社会有责任满足青少年的需要,如果人们的基本需要无法满足,缺乏正常化与合法性的宣泄渠道,他们就会采取反社会手段。十九世纪末期,相对单纯生活化与娱乐性服务已无法满足少年儿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何确保所有少年儿童享受基础教育服务,使少年儿童从工厂和街头巷尾生存转入到学校,摆脱愚昧无知和文盲落后困境,提高未来公民和劳动力综合素质与市场竞争力成当务之急。英国1870年《中等教育法》规定,强制学区中所有5-12岁的儿童入学,接受基础义务教育。1918年教育法取消小学学费,规定14岁为义务教育离校年龄而不准有任何的例外。[5] (P18)同时,如何提供综合性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预防疾病,降低生育风险,开展妇幼保健服务,确保所有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成为健康政策中心议题。1902年助产士法和中央助产士委员会应运而生,生育健康、食品营养、妇幼保健和预防接种等服务迅猛发展。[6] (P64)

1902年英布战争结局震动朝野上下,全国舆论哗然,国民体质和健康状况成为社会的热点。1904年英国政府组建关于国民体质恶化的联合委员会,1905年组建公立小学儿童医疗检查及用餐营养的联合委员会,1907年普遍实行学校医疗服务,1911年颁布《国民健康保险法》,1918年母亲与儿童福利法授权地方政府保护母亲、婴幼儿健康,且成社会服务主体。[7] (P230)现代儿童福利、妇女福利、妇幼保健、家庭福利、基础教育、基本健康服务等制度框架诞生。

二次世界大战强烈刺激政府广泛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纠正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失效,极大推动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制度发展,以家庭、福利、教育、健康为主的儿童福利制度形成。战争促使“集体主义国家”迅猛发展,战后首先通过是以卫生部长艾迪逊命名的艾迪逊法,其最大历史贡献是规定地方政府为工人阶级建造住房提供补贴,改善居住状况和生活环境,发展公共住房部门,极大改善国民的身心健康状况,显著提高所有公民的生活质量。[8] (P38)最重要的是,1942年诞生的《贝弗里奇报告》奠定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与社会政策框架,该报告建议从扩大覆盖对象范围、扩大覆盖风险范围和提高待遇标准的角度改革社会保险,建议建立家庭津贴制度,以根据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需要为儿童提供某种形式的津贴制度,建议为所有公民,包括家庭主妇、无业人员、未成年人、退休人员提供全面医疗康复服务,建议为所有妇女提供生育津贴、遗孀津贴,建立覆盖全民和由摇篮到墓地的福利国家。[9] (P4)1944年通过的巴特勒教育法规定,政府为所有儿童提供普遍的、免费的国家中等教育服务。1948年通过有深远历史意义《儿童法》,巩固现有儿童照顾立法,促进家庭社会工作。[8] (P45)1948年工党政府创立全民健康服务(NHS),标志福利国家与社会政策框架最终形成。[10] (P1)家庭、儿童福利、教育服务、健康服务和兴旺发达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儿童发展营造适宜环境。

美国儿童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状况,为如何思考青少年问题提供又一典型例证。美国建国早期基本采取英国伊丽莎白时期济贫法制度与价值观念,儿童照顾形式主要演变脉络是济贫院的院内救济照顾、学徒契约、院外救济、孤儿庇护所和家庭收养,清楚反映儿童照顾形式演变背后隐藏的儿童保护福利化、儿童利益最大化、儿童优先和最适合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是家庭等观念发生革命性变化,为十九世纪末期的慈善组织运动和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奠定价值基础、组织基础和广泛社会基础,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成为公共议题。1909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召开首次具有历史、划时代意义的白宫儿童福利会议,会议明确指出儿童问题的核心是,家庭生活是文明的最高和最好成果,除非迫不得已的原因,儿童不应被剥夺家庭生活的权利;儿童不应只是因为贫困的原因而被带离他们的家庭;收养家庭应为那些收养儿童提供最希望的照顾;政府应设立儿童福利局,以发展儿童福利事业等。首次白宫儿童福利会议的首个副产品是以“资助父母法案”著称的“母亲年金法案”,目的是支持母亲继续在自己家中照顾她们的孩子。第二个重要成果是1912年成立了儿童福利局。以后美国分别于1919、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年召开白宫儿童福利会议,儿童福利范围不断扩大,由儿童福利、健康、教育标准扩大到青少年犯罪研究。与此同时,儿童福利局还管理联邦童工法、母婴法,管理联邦社会保障法中的儿童福利提供,管理紧急和婴儿照顾法,确保儿童福利健康发展,儿童法律保护框架呈“社会福利化”趋势。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儿童照顾发展变迁轨迹同样呈现整合化、服务化、规划化和福利化趋势,儿童福利范围覆盖家庭生活、健康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社区娱乐和法律保护。[2] (P56)

北欧挪威的社会福利与儿童福利制度框架同样如此,儿童福利与健康照顾是福利制度基础,相关法律规定有儿童法、收养法、教育法和现金补贴法,儿童福利呈医疗保障化趋势。[11] (P5)这说明挪威的儿童福利达到更高层次,健康照顾服务已超过教育而成为儿童福利主要内容。

欧美国家儿童照顾、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制度发展演变过程形成若干国际惯例和结构性发展规律,为设计儿童福利制度框架,选择儿童照顾方式和从事儿童保护提供宝贵国际经验。首先,少年儿童是社会福利与社会保护最基础、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最典型的依赖群体,少年儿童因其身体、精神心理、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发育不成熟、责任有限而受到社会保护。这种思想价值观导致人们对待少年儿童问题应采取截然不同成年人的观察视角和判断标准,这种否定成人思维,承认少年儿童特殊需要,强调未成年人需要社会提供特殊保护服务思想,为现代少年法、少年刑法、少年司法和儿童福利事业奠定思想基础,体现人性之光。[12] (P3)而且少年儿童的法律保护和司法保护是社会保护的最后部分,重点和关键是如何预防犯罪。其次,少年儿童问题核心是为其营造宽松、和谐、安全、优美生活环境,建立幸福美满家庭生活,确保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无忧无虑、快乐幸福成长,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合格主人公。如何发展家庭津贴和生育津贴制度,保持、支持家庭功能正常化发挥,是儿童福利制度核心。第三,少年儿童的核心问题是身心健康快乐幸福成长,确保正常的儿童社会化过程与环境,使其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这就要求家庭、国家与社会为少年儿童提供多样服务,以满足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基本需要,和谐家庭生活、环境卫生、食品营养、妇幼保健、家庭照顾、义务教育、健康照顾、心理辅导、公共卫生、职业培训和社区服务等是儿童发展必须的基本服务,没有或缺乏或服务质量不高状况,必然直接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13] 这意味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迫切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优质的社会服务和全面综合照顾保护。第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涉及众多领域,儿童福利成为联结家庭福利、妇女福利、社区福利、国家福利、社会福利和市场福利的最佳连接点、交叉点和重叠点,儿童福利至关重要。这意味儿童福利是观察文明发展程度、社会现代化、社会福利制度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最佳角度。第五,所有现代国家都承认保护少年儿童,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是政府不可推卸的基本职责。儿童福利制度与政策框架成为观察、解决少年儿童问题的制度化途径,是社会发展基本方向。

三、中国青少年研究典范与基本理论取向

中国青少年研究典范与理论基础均处于结构性转型过程之中,新型现代少年儿童研究典范的雏形清晰可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青少年研究蓬勃发展,取得世人注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总体来说,像当代中国社会和少年儿童群体一样,少年儿童研究典范同样处于结构性转变过程之中,传统研究典范与现代研究典范并存共生,相互交织,成为中国社会基本特征。概括来说,中国少年儿童传统研究典范的首要基本特征是“意识形态化”和“伦理道德化”。1949年以来,少年儿童实际工作与理论、政策研究的重点始终是如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如何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革命意志教育,如何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国家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广泛、深入、持续、全面政治思想教育成为中国教育体系的突出特色。这种结构性特征典型反映在少年儿童研究工作和理论视角中,成为传统研究典范首要特征。换言之,注重道德化福利观与伦理道德教育,是中国少年儿童工作与研究基本制度特征。[14] 令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儿童发展十年纲要已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儿童发展领域已覆盖人口控制、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食品营养、环境保护、安全饮用水、基础教育与扫盲、社区福利与家庭保障、儿童权益保护、优生优育优教等几乎所有领域。[15]

其次,少年儿童工作对象与研究对象存在双重标准,一方面所有少年儿童都是工作对象,另一方面只有极少数各类困境儿童和未成年犯是服务对象、研究对象,少年儿童工作与研究中的选择性与困境儿童群体化特征明显,并未将所有少年儿童和正常儿童都纳入工作范围。长期以来,少年儿童工作与研究主要侧重某些特殊群体,在少年儿童福利与社会保护工作中,主要是局限于孤儿、弃婴、残疾儿童、农村儿童、贫困家庭儿童、流动儿童、服刑人员子女和艾滋病致孤儿童等,他们是少年儿童群体中的困境儿童和失依儿童,是最易受伤害的群体。政府、社会为这些儿童提供优质机构照顾与保护服务,努力满足其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16] 但是这种十分有限的国家福利服务反映出缺乏普及性的儿童福利制度,绝大多数正常儿童无缘国家福利保护。理论上说,所有少年儿童和未成年人都是国家儿童福利制度的基本服务对象,然而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正常儿童无法享受国家福利,甚至许多困境儿童尚未纳入国家儿童保护网,国家尚未完全承担照顾保护所有儿童的基本福利责任,选择性色彩浓厚。[17] (P2)这种状况容易加剧用特殊性、而非普遍性,问题化、而非正常化的思维看待少年儿童问题,难以准确了解绝大多数少年儿童的基本需要,难以制定科学合理儿童福利制度与政策框架。

第三,少年儿童工作范围与研究内容相对狭隘局限,侧重意识形态宣传和伦理道德教育,侧重于问题儿童和家庭,关注少数群体问题,以儿童福利、家庭福利、社区福利、健康服务、教育服务、公共住房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范围的儿童福利保护体系尚未成为基本的工作范围,少年儿童服务与保护范围过于狭窄,例如基础教育、健康照顾、心理咨询都未纳入福利范畴。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福利概念内涵外延界定非常狭窄,社会福利概念基本等同社会救助概念,这种状况自然影响儿童福利概念的内涵、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儿童福利政策模式选择,结果是只有国家兴办的儿童福利院和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孤儿、残疾儿童才是儿童福利对象,只有基本的生活照顾和基本生活服务才算儿童福利基本范围,儿童心理咨询、基础教育、食品营养、妇幼保健、健康照顾、社区服务等诸多基本儿童福利服务内容都不是儿童福利范围。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儿童福利院和基本生活照顾、基本生活服务之外的研究都不是儿童福利理论政策研究,自然也缺乏儿童福利理论研究的视角,刑法化与泛法律化的倾向比较明显。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普遍将儿童福利需要社会问题化,通常从社会问题化取向来看待儿童。这种状况基本成因是中国社会缺乏现代的社会福利与儿童福利的观念,缺乏福利文化基础。

第四,少年儿童工作体系和研究工作分散在众多部门,形成条块分隔与零碎分散状况,缺乏综合性、系统性、整合性与制度化的儿童福利制度安排和思想理论体系,无法有效满足少年儿童不断增长和日趋多样的基本需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少年儿童工作体制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多个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少年儿童日常管理和服务提供工作,例如民政部负责孤残儿童、流浪儿童和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家庭寄养、机构照顾和生活养育,教育部负责适龄少年儿童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劳动社会保障部负责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卫生部负责少年儿童的优生优育、食品营养、妇幼保健、预防接种、身体健康和学校健康,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生殖健康、母婴保健和健康教育等,中国青少年工作委员会负责少年儿童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少先队、共青团和各级团组织建设,全国妇联负责婚姻家庭、家庭生活、计划生育、妇女解放、妇幼保健和妇女权益保护等工作,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负责残疾儿童的社区康复、特殊教育、就业培训、关爱保护和福利服务,人为将系统、整合的儿童需要分隔为不同部门的服务,自然难以满足儿童整合性发展需要。这种四分五裂的工作体制直接来源于缺乏以人为本和以儿童为中心的系统性儿童福利理论。

第五,少年儿童工作的功能作用主要是组织性、教育性和政治性的,功能性质主要是政治性、道德化和补救性,缺乏社会性、发展性、福利化、生活化取向儿童福利理论思想体系,儿童福利制度功能作用发生负面转变,不利儿童福利政策发挥应有的积极性与发展性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少年儿童工作性质主要是政治性、道德化和组织化活动,且工作重点是预防青少年犯罪,注重社会结果和关注少数问题儿童,少年儿童工作体制难以发挥应有积极作用。总体来说,缺乏社会性、发展性、福利化、生活化取向儿童福利理论无形中加剧这种状况,导致少年儿童工作体制、服务提供和服务组织运作模式高度政治化,儿童福利化色彩淡薄。这种现实状况反过来又严重制约儿童福利理论发展,制约现代儿童福利思想广泛传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少年儿童工作体制和政治化、刑法化、道德化的儿童福利理论产生广泛影响,导致少年儿童工作体制与儿童福利思想难以发挥应有积极作用,功能作用发生消极的影响。

现有少年儿童的工作体制和儿童福利研究模式存在诸多结构性、系统性、体制性弊端和负面影响,亟待改变,刻不容缓。首先,儿童福利价值基础“意识形态化”和“伦理道德化”,而非生活化与社会目标化,促使少年儿童过早涉足政治生活,加快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进程,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造成少年儿童对政治议题不应用的反感、厌倦和消极抵触情绪,不利少年儿童成人后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思想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去意识形态化已成当务之急。其次,服务对象的选择性,主要局限少数困境儿童和研究领域的局限性、犯罪问题化倾向,既违背儿童福利制度安排的普及性原则和正常化儿童为主的国际惯例,又极容易误导公众,还不利于体现政府的社会福利责任承担,不利于培养大批合格接班人和高素质的公民群体。第三,狭窄的社会福利与儿童福利定义、社会问题化的儿童形象容易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

对待儿童问题的刑法化与泛法律化解决的倾向加剧少年儿童问题的政治化和去儿童福利化,其结果常常适得其反,不仅无助于解决少年儿童问题,而且还可能加剧恶化现存问题状态。第四,分散分隔的少年儿童工作体系和缺乏综合性、系统性、整合性、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福利理论体系容易忽视作为整体、全人的儿童,常常看到儿童问题的某个侧面或局部状况,不能最大化满足儿童的需要,不利于儿童利益最大化,不利于儿童优先和儿童权利原则实现。最重要的是,不利于有限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甚至浪费宝贵资源,难以发挥综合性作用。第五,少年儿童工作的功能作用政治化冲击了儿童福利事业的人性化、保护性和福利性色彩,缺乏社会性、发展性、福利化、生活化取向的儿童福利理论体系对儿童、公众没有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少年儿童工作体制和运作模式政治化、组织动员化结果是无法有效团结广大少年儿童,无法充分发挥儿童福利制度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社会投资和社会融合积极作用。

四、社会政策框架与生活化儿童福利体系

社会发展议程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关系,社会政策框架设计实质是如何设计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以改善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个人福利与全社会的福利水平。社会发展问题核心是社会生活质量问题,社会生活质量问题实质就是社会福利与社会和谐,关键是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市场与社会市场、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社会政策是国家、社会有关社会福利基本原则与指导方针,目标是提高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福利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个人福利是个人幸福美好的生活,社会福利是全体成员的总体福利。

英美社会政策框架的基本范围广泛,基本包括经济市场和财富积累以外所有社会消费活动,主要是社会救助、社会保险、遗属津贴、福利服务、教育服务、健康照顾服务、公共住房、就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政工程和公共服务领域,覆盖国民日常工作生活的所有领域。[18] (P2)在社会政策框架与社会福利制度中,少年儿童福利服务与社会保护处于基础与战略性地位。不言而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中,社会政策框架设计与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直观,事关社会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事关国家、市场、第三部门关系框架,事关政府治理合法性与社会管理模式转变等重大议题。目前,当务之急是重新设计、改造和重构中国的社会政策框架,发展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少年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既是最佳突破口,又是制度建设最基础性部分。中国拥有世界上绝对数量最多的儿童,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与快乐幸福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的优劣直接关系世界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优劣,儿童福利制度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政策意义和国际影响是怎样估价都不会过高。

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中国儿童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的基本方向是改革传统儿童福利制度,建立生活化、社会化与综合化的儿童福利体系,以满足亿万少年儿童的发展需要。长期以来,儿童福利制度与政策模式的政治化、组织化、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化、条块分隔、狭义性、选择性和单纯政治思想福利等倾向明显,儿童福利制度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这种状况受国际环境、历史传统、政治体制、经济因素、社会结构与社会文化等多因素影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背景下,改革已有的儿童福利制度已成当务之急。如果按照国际惯例和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儿童利益最大化和儿童优先原则,按照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现状,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的方向是十分明确的。首先,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应以生活化福利为主,确保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与快乐幸福成长,生活化福利基本涵义是指少年儿童的基本需要是以衣食住行用玩乐体等生活需要满足为主,只有基本生活需要满足,才能确保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才能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目标。从理论角度说,社会福利研究对象就是生活问题,因为社会福利就是幸福美好生活。[19] (P2)而且生活化儿童福利制度是解决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和组织化少年儿童等问题的基本策略。其次,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应以社会化福利为主,打破各部门兴办儿童福利的制度局限,在国务院职能部门中增设儿童福利局,以统筹规划和统一组织领导各行业、系统的相关工作,从社会体系和社会系统工程角度建设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服务机构为中心儿童福利制度。第三,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应以综合化福利服务为主,满足少年儿童多样化的基本需要,确保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与幸福快乐成长。这意味应将社会救助性服务、家庭津贴、遗属津贴、设施服务与福利服务、教育服务、健康照顾服务、公共住房、就业辅导服务、社区发展服务、市政工程和公共服务等领域都纳入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范畴,为少年儿童提供全面照顾服务。第四,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应以发展性和预防性福利服务为主,努力降低或淡化刑法化、社会结果化和犯罪化倾向,转变价值观念,改变传统思维模式,从全新角度看待儿童问题。社会、政府有责任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避免、防止他们走向犯罪之路。[20] (P1)

为建立生活化、社会化与综合化的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我们应做和该做事情还有很多,思想观念创新、体制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理论创新和运作机制创新任重道远。首先,优化宏观社会环境,明确社会责任,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少年儿童既是社会环境对应物与客体,又是社会环境组成部分和主体。如何为少年儿童营造适宜社会环境关键与核心是转变观念,改变人们对儿童问题错误观点。其次,价值观念更新和思想意识转变是构建新型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选择政策模式的前提,世界各国和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说明:除非有尊重儿童权利和基本需要思想,否则不会有真正符合儿童利益的儿童福利体制。[11] (P208)因为价值观念决定社会行为模式,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制度安排与政策模式。观念革命是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基础。第三,在国务院职能部门中创造儿童福利局或更高行政规格的行政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协调全国少年儿童工作,这样既可克服少年儿童工作现存的条块分隔状况,又可以显著加强国家对少年儿童工作的领导,真正体现儿童优先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显示政府福利责任承担,提高政府在国际社会中地位,有利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社会政策模式。第四,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建立“学校社会工作制度”,为少年儿童提供全面社会心理支持。第五,为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步伐,特别是计划生育和提高人口素质国策,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儿童社会化、儿童生活照顾、情感安慰、身份角色塑造、家庭养老、家庭生活等诸多社会功能,为困难家庭建立家庭津贴制度、遗属津贴和养老津贴成当务之急,家庭津贴制度基本功能是确保家庭在遇到经济困难时不会因经济原因而影响家庭功能发挥,避免将“家庭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避免将“个人麻烦”转变为“公共政策”议题,充分体现社会预防原理,能在幸福美满家庭生活与建构和谐社会中发挥不可缺少积极作用。世界各国儿童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国际惯例也充分说明家庭津贴必要性。第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政策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理论体系与制度安排,特别是加强儿童福利基础理论研究,明确少年儿童工作的“社会福利”性质与社会政策属性,明确教育、健康照顾的“社会福利”性质,明确少年儿童工作目标,重新定向少年儿童工作和发展方向,广泛开展纵向历史比较研究与横向国际比较研究,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探索儿童福利发展变迁的结构性规律,总结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造福全人类。

五、简要讨论与基本结论

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现代化、全球化处境、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少年儿童群体独特的群体特征导致少年儿童议题处于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议程中高度优先领域,成为事关家庭幸福美好生活、社区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发展和建构和谐社会等诸多宏观、战略议题的交汇点,因为儿童发展状况决定家庭生活质量,决定民族发展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决定社会的明天。在这种意义上,儿童福利与儿童发展问题是国家最高和最大利益。欧美国家社会福利与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经验教训充分说明,儿童福利制度框架建设与政策模式选择的至关重要性,说明儿童福利与儿童发展具有许多超越民族、国家、文化的共同规律,这些普世性和客观性的共同规律为中国改革、重构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政策模式选择提供重要参考借鉴,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制度框架、政策模式与儿童福利理论指明方向。不言而喻,中国目前儿童福利制度与政策模式存在诸多明显的结构性、体制性、系统性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儿童福利制度发挥应有的社会预防、社会发展、社会投资和社会稳定作用。为建构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改善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我们应从社会发展、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角度,重新思考、审视现有的儿童福利制度与政策模式,立足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和儿童发展需要,参考借鉴欧美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共同规律,构建独具中国特色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政策模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广泛社会基础。[21]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篇4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1]。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高峰期,生理变化明显,有很多的矛盾心理。本研究试图为相关研究者和学校卫生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工具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整群抽取水龙中学初一两个班,学生105人,男生49人,女生56人。其中留守儿童69人,非留守儿童36人。有效问卷91份,有效率为86.6%。

(二)研究工具

采用王极盛教授(1997)撰写《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该量表适用于初一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该量表共有60个项目组成,包括10个分量表。它们分别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即可以从整体上衡量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根据每个量表的平均分进行评价。采用5级评分,每个项目为一个陈述句。一次评定约需20分钟。

(三)研究方法

测验以班级为单位,以团体测验方式进行,由专业人员和班主任配合进行。所得数据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

结果一:初一学生在情绪、强迫、人际、焦虑方面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其中非留守儿童在情绪、强迫、人际方面存在轻度问题。男生情绪、强迫、人际、焦虑方面均存在轻度心理问题,而女生仅在强迫方面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各个因子看女生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好于男生。

结果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处于健康状态,并不说明留守儿童心理是完全健康的,留守儿童在情绪、强迫、抑郁、焦虑方面均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其中男生仅在人际方面比女生好一点,不存在轻度心理问题。

结果三:留守儿童在情绪、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方面存在轻度心理问题,而非留守儿童在情绪、强迫、人际方面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在十个因子的均分上看均大于0.05(P>0.05),不具有统计意义。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存在差异。

三、讨论与分析

农村初一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中强迫、焦虑是男女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说明都有做作业必须反复检查,总是害怕考试成绩不理想等强迫症状,也反映被试感到心神不宁无缘无故的害怕,心里烦躁心里不塌实等问题。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初一学生男女生心理健康不存在差异(P>0.05)。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我们认为可能是男女生只是在某些因子上存在轻度心理问题,虽然男女之间存在自己的问题,但是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基本相当。由于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相同的后天的教育、相同的年龄阶段,所以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差异符合一般规律。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这一研究结果与岳慧兰(2006)“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结果相一致[2]。情绪、强迫、抑郁、焦虑方面均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其中男生仅在人际方面优于女生,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留守儿童男女生在心理健康各个因子上不存在差异。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跟非留守儿童男女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差异的原因相似。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情绪、强迫、人际方面都存在轻度心理问题,而留守儿童除了这三个方面外还在抑郁、焦虑方面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单因素方差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样本数量差距太大(留守学生68,非留守学生35)造成的,或许是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初见成效,这一原因还需要深入研究获得实证支持。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结果提示:所调查农村初一留守与非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这对我们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者来讲应该是有喜也有忧的事情,喜的是:在我们教育的作用和工作者不断致力预防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上,有了一定的收获;忧的是虽然统计结果表明农村初一留守与非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并不说明他们不存在心理问题,还是要一如既往的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关注。特别是要注意消除在情绪、强迫、人际、焦虑、抑郁方面改善,比如说,注意提高环境适应与人际交往能力,虽然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比较不存在差异,但是留守儿童在情绪、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方面存在轻度心理问题,而非留守儿童在情绪、强迫、人际方面存在轻度心理问题。所以应该全面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建议:受试者的心理健康总均分在2以上,应找心理医生咨询。

参考文献

[1]江荣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6(1):71-72.

[2]岳慧兰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教育理论研究,2006(10):4-6.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篇5

【关键词】社区工作人员;儿童心理健康;干预策略

留守儿童数量的增长势必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自身会面临一些困境,长期缺少亲子间的交流沟通,缺乏父母言传身教的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会面临情感缺失、学习动力不足等困境,加上农村教育的滞后,监护人的力不从心等因素,使得大部分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或多或少存在心理疾病、行为偏差等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引起了社会各学科的关注与研究,各地政府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努力改变留守儿童现状。现笔者从社区工作人员的角度探究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策略。

一、社区工作人员应扮演提供者的服务角色

社区工作人员提供服务过程中,要鼓励受助者自强自立,克服困难,不仅要体现社区工作的“助人自助”的理念,还要坚持个别化的原则,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外出情况不同,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程度各异,因此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低年级的留守儿童处于由家庭生活为主向由学校生活为主的过渡阶段,对学校的封闭式管理和寄宿制会存在不适应状态,其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父母的依恋与学校对其独立自主能力要求的矛盾。高年级的留守儿童可能就会存在人际关系问题和学习问题等等。因此,社区工作人员要针对不同问题开展不同的活动,如个案和小组活动等,但是不管是什么题,社区工作人员要支持他们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尝试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做他们的朋友。

二、为留守儿童设立亲情热线

留守儿童与父母亲在语言上的情感联系少,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社区工作人员应宣传设立亲情热线,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缩短亲子的空间距离。可以利用春节或其他合适的时机,向留守儿童的家长们发出倡议:孩子是家庭和祖国的未来,教育孩子不能等。如果因为教育孩子而耽误了挣钱,只是一时的损失;但如果因为挣钱而耽误了对孩子的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和整个家庭的幸福。亲情依恋是不可替代的,应建立亲情热线,在基本固定的时间,父母亲主动打电话(或视频连线)给孩子,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分享孩

子学习进步的喜悦,认真倾听孩子的问题,让孩子时时能感受到父母亲的关心和疼爱,让亲情在热线中延续和保温。家长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也要建立经常性的电话联系。热线要保持畅通状态,以保证孩子和监护人紧急情况下能及时联系。社区居委会不定期进行抽查,以督促保持热线的常态使用。

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先通过短信或微信发出倡议信息,或在公告栏张贴,也可挨家挨户送达纸质倡议书,然后集中到社区居委会召开会议,并要求家长签字认可,每学期或年终总结反馈一次。留守儿童家长对这一举措一定会大力支持的,但是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的的大力宣传与耐心解释,让家长们明白这样操作的意义与价值。

三、培育爱心妈妈

对于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是母爱,许多研究人员呼吁,如果孩子的父母亲必须有一人出去打工,那么最好是母亲留在家里,但调查表明母亲在家里的情况大约只占50%。把社区建设成为留守儿童的大家庭,培育爱心妈妈使其成为留守儿童们共同的母亲,让留守儿童们在母爱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途径。社区可以向全体居民发出如下倡议:社区建设靠爱心凝聚,留守儿童需要爱心妈妈;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爱像阳光,越分享越多;做一个爱分享的快乐者。凡有善心、有教育能力、有时间、已生育的中年女性,皆可毛遂自荐,申请成为爱心妈妈(社区工作人员也可申请)。爱心妈妈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进行及时的说服教育,或用自己的方式感化孩子;做好相应的工作记录,不断摸索和总结工作经验;与孩子的家长和班主任进行必要的联系。每教育好一个留守儿童,爱心妈妈自己就多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这是对爱心妈妈的感恩回报。

具体实施方案:由社区居委会张贴倡议书,或者直接向符合条件的妇女发送短信或微信;对报名者进行筛选并由社区组织必要的培训;如没有报名者,可推荐、鼓励符合条件者参加;收集成功案例,积极向社会宣传;春节期间,开展爱心妈妈与家长们的交流活动;以年度为单位授子“爱心妈妈”荣誉证书。

四、建设同欣俱乐部

建设同欣(谐音童心)俱乐部正是顺应了孩子们的成长要求,社区可以规划建设具有以下内容的俱乐部:播放室(选播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传统文化故事片等)、游戏室(孩子们可以自己组织相互熟悉的游戏,也可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社区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和安全)、表演室(孩子们可以有序地唱歌、跳舞、讲故事,由社区土作人员点赞)、倾诉室(在室内摆放两张空椅子,让孩子坐在一张椅子上,想象着坐在对面椅子上的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大声说出思念之情)、发泄室(在室内设置沙包、“大树”,让那些年龄稍大且心中有怨恨的孩子们既可以拳打脚踢沙包,也可以拥抱“大树”,还可以大声哭喊,以释放积压在心中的负能量)、梦想屋(让孩子们静心坐下来,好好想一想,一个学期后,一年后自己的身高、体重和学习成绩会是怎样的,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专门设置的梦想记录册上,以后隔一段时间就来看看,当然也可以修改)、正能量传播室(召集那些乐观向上、品德端正、成绩良好的留守儿童,给其他儿童现身说法,传播正能量)。

五、结束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社区工作者如能接受根据上述建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定能获得良效!

作者简介:云姝(1981-),女(汉族),湖南衡阳,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赵苗苗,李慧,李军,李林贵,王翠丽,Stephen Nicholas,孟庆跃.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01)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篇6

关键词:学龄前;住院患儿;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健康教育需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98例学龄前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52例,女性患儿46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3.98±0.13)岁;患病类型:支气管肺炎29例、高热惊厥27例、上呼吸道感染26例、胃肠炎16例。全部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问卷调查,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6.52±3.89)岁,男性家属48例、女性家属50例。

1.2方法

采用本院自拟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健康需求、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两部分:(1)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共包含20个条目,包括常见疾病护理、儿童健康行为,医学急救、科学育儿等知识;(2)患儿家属知识获取来源及相关需求,共包含7个条目。由病区护士长发放本病区调查问卷,并向患儿家属说明进行问卷调查的意义,耐心讲解问卷内容及填写方式,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本病区共发放98份调查问卷,回收98份,其中3份未严格按要求进行填写,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94%。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并对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系统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男性家属、女性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整体水平偏低,女性婴儿喂养方式、人工喂养首选食物、婴幼儿佝偻病预防、辅食添加时间、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好发年龄段等知晓情况优于男性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家属健康需求分析

男性家属与女性家属营养知识、疾病知识、健康行为、医学急救技能、科学育儿等方面健康教育需求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篇7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在这些外出的农村劳动者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同时,也由于这些外出务工的劳动者的离开,使得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些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随祖父母生活或寄养在亲友家的农村儿童。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左右。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口数量的激增,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会在增加。这显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量的农村劳动者的选择性的离开是分不开的。由于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既而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得到社会上各方面的重视。针对这一现象,首先我们要了解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原因、还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下的那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关的建议。希望通过简单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群需要人关注的孩子们!

一、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原因

首先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缓慢,生活条件无法和城市相比较。收入主要是依靠自给自足式的农活所获得的,为了改善家庭的生活居住条件,许多的青壮农村劳动者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其次是因为社会中的户籍制度问题,这些劳动者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家里交给年长的父母或者一些留在家乡的亲戚抚养,这就是形成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时间的不在身边,没有得到普通孩子该有的关爱和家庭教育,滋生出了许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三个方面

1、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的外出打工,陪在他们身边的通常是年迈的长辈。两者之间本身就有很大的代沟,不能得到很好的交流。同时又由于自卑的心理作祟的原因,他们往往不愿和其它人进行交流,缺少知心的伙伴。所以在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没有及时的进行沟通交流,他们往往极易造成强烈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久而久之,就会对父母产生了抱怨的情绪,对社会产生怨恨的情绪,最终将这些不好的情绪通过一些触及敏感事件的时候爆发出来。在这样的自我保护色的作用下,也就在一些问题上作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2、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

相比城市里的教育水平以及师资力量。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就根本不值得一提了。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本以为孩子们会积极向上,但是由于心理问题和对社会上的一些风气所影响下,使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大大减落。在读书的时候,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成绩不理想。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不认真听老师讲课。平时的时候,学习不主动,养成边写作业边玩的坏习惯,常常不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在家的时候,因为长辈要干农活和自身的文化程度有限,没有能力辅导和过问孩子的学习,致使孩子们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在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与态度失去感觉,没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的同时,这时的他们常常面对的是社会上哪些不良的社会人群。

3、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问题

由于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享受由长辈所供给的衣食,过着家人宠爱的生活,很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在家的时候,不注意个人卫生,好吃懒做,不做家务等力所能及的事情。还经常说谎,欺骗长辈夜不归宿,对长辈不礼貌等。在学校的时候,不服从老师的管教和遵守学校的纪律。长久以往使得身体素质变差、自制能力变弱,更严重的是对生活的态度的消极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淡薄,。还有一部分的留守孩子们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并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拉拢利用,甚至参与盗窃抢劫。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他们,在这种环境的长时间影响下,极易犯下令人痛心的错误。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1、对于留守儿童自身的建议

首先应该先摆正自己的思想,树立远大目标而努力读书,不要因为父母的外出工作就从内心上有着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同时还要记住自己是一名学生,只有好好学习,才不辜负家长的期望,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如果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和老师以及同学朋友进行交流沟通,也可以给父母打打电话,安慰一下烦乱的心情,千万不要把事情放在心里。平时在学校里可以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做一些健康有意义的事情。在家的时候可以多和长辈进行交流,分享在学校里开心的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样才能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

2、对于家庭方面的建议

外出的家长们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着想,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多和孩子们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若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就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保持联系,创造条件和孩子交流沟通,给予更多关注。同时家长可以将自己在外打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用来激励孩子奋发读书的一种教育方式。

3、对于学校方面的建议

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数量,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在平时的生活读书期间给予他们在学习上的关心。同时要特别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一些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要更加留意,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些孩子改正现有的缺点和陋习,只有让他们感到来自学校的关爱,体验到学习成长中的快乐与幸福,才能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对于社会以及政府部门的建议

社会及政府部门要努力的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的场所,主动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责任。同时要完善社会制度,在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城市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就可能的解决好农村儿童进城读书的问题,让更多的学校愿意接收农村儿童。

参考文献

[1]叶敬忠.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杨元松.中国留守儿童日记.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

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篇8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解决对策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作。这批劳动力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离家打工的农民工只能长期将孩子留在家乡由长辈照顾或者直接交给了家乡的学校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发展为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最近,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事件见诸报端,反映出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诚然,现在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但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笔者以所任教的学校为案例开展的一项调查。调查表明,该学校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78.2%。留守儿童家庭中,62.3%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37.7%是父母同时外出,大多数留守儿童被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祖辈在教育孩子方面常常因为溺爱或者家教意识或方法的薄弱,不能有效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很多家长因为长期不能照顾孩子,便会采用物质和金钱补偿的方法。因此,在孩子的心灵和亲情沟通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健康心理教育也会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和及时沟通而无从谈起。一些留守儿童因为自理能力不足,首先遇到的是生活困难,出现了辍学等现象。一些留守儿童缺乏抚慰,孤独生活,身心健康令人担忧。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厌学、孤僻、自卑、懦弱、封闭、嫉妒和逆反等心理问题。

通过深入农村考察,认真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充分认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构想和策略,对于缓解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很有必要。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生活方面

很多留守儿童主要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的娇惯,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平时缺乏父母的关爱造成他们内心孤独,在生话中对周围的人对事比较冷漠,缺乏同情心和爱心。凡事自我为中心,对人没有礼貌,个性比较懒散,没有上进心。

2.人际交流方面

因为安全等原因,很多留守儿童除了在学校学习有一定的交流时间以外,放学回家后没有和同学、伙伴交流的机会。表现为内心自我封闭、敏感、对周围的人或事缺乏信任,口头交际能力较弱。另一个极端是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和家里都没有接受良好的管理,生活状态处于“放羊”状态,这些儿童往往因为缺乏监护,为所欲为。听不进有利的劝导,把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看作是恶意的奚落,轻则置若圈闻,重则做出报复、破坏的举动。

3.学习方面

在学习方面,留守儿童主要表现为厌学。迟到、早退、逃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交等现象层出不穷。一些人自尊心很强,但也存在着较强的叛逆心理,在受到老师批评时就会发生顶撞等现象。成绩优异的留守儿童比例极少。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成绩平平,甚至沦为后进生。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影响

1.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留守儿童主要依靠隔代亲属抚养,缺乏父母的关爱。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这些孩子往往会出现自卑内向、孤僻不合群等现象。类似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的疏导,必然会影响了儿童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想法偏激、行为失控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一些留守儿童不能理解父母的艰辛,反而会认为受到父母的冷落或抛弃,导致了他们看待问题视角片面,心理倾向于愤恨世界,产生情绪波动、仇恨、嫉妒的消极情绪,给家庭带来更多的问题和烦恼。

2.对社会的影响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成长时期是需要人教育引导的时期,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自己思想和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亲情的滋润,极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认知、价值观的偏离。这种偏差作用到社会上,就是行为上的偏差,不利于社会的安全发展。决乏家庭管护、过度放任的留守儿童很容易因无人教导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留守儿童因为心理问题违法犯罪的例子并不鲜见。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家庭息息相关。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进入青春期后,依然对父母有很强的依附性。孩子在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更容易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儿童。作为留守儿童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儿童心理成长中也担负着十分主要的义务与责任。

1.家庭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极其有益。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加强与子女的亲情联系,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孩子多加交流,经常性沟通感情,及时为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在精神、道德成长方面的加强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应通过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关心子女的学习和生话,及时地发现他们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引导与纠正。

2.学校方面

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学校教育环境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学校应担负起更多的监督责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细致的照顾与关爱。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监护人情况和临时监护人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好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及时发现、诊治出现的心理问题。现在,心理辅导站已经在农村学校逐步扎根,学校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平时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儿童们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开展有意义的趣味性的课外话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加深交流,培养学生们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

3.社会方面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社会必须对留守儿童问题保持高度关注。要以更多的关爱为留守儿童群体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管理,对游戏机室、网吧等娱乐场的加强管理,打击黄色暴力书刊和影视。在创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卫生环境的同时,社会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社会上的相关机构可以聘请老教师、老党员、老战士担任孩子们的义务辅导员,与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全社会都来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参考文献:

\[1\]宗占红,尹勤,温勇,毛京沐.留守儿童青春期健康状况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7).

上一篇:畜牧兽医的认识范文 下一篇:老年人吞咽障碍的评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