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行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20 17:55:56

制药行业研究

制药行业研究篇1

我国医药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产业发展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无论是从产业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产业效益、研发水平还是产业发展环境,地区差异都比较显着。以全国各地区医药制造业经济总量为例(如图1),2004年全国医药制造业当年价总产值3241.3亿元,其中江苏省排名第一,达371.8亿元;浙江省第二,300亿元;广东省第三,258.5亿元,较历史同期都有所增加,增幅不同。通过对折线图数据的观察可以发现,各地区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波动比较大,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河北、天津、吉林、四川等地区的历年总量指标一直相对较高,2001年的总产值最高点出现在广东,2002—2004年,医药制造业高地一直徘徊在江浙,其他中部、西南和西北省份的医药制造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另外通过对数据的纵向比较,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峰值出现的位置一般曲线间距较大,即医药制造业绝对增长较大的省份一定程度上与其产业基础呈明显的正相关性,江浙和山东的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绝大多数省份医药制造业处在比较平稳的水平,有的省份甚至在2004年出现了小幅度回落,如湖北、黑龙江等。医药制造业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存在是否合理?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地域上的不平衡,其各自的影响程度如何?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其中是否存在着产业发展路径依赖性的影响?对此不平衡各级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因势利导?等等这些都吸引着我将我国制药产业区位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深入探讨和研究下去。目前关于区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比较优势,如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交通和通信成本、相对技术水平等(Vemon,1966;A拙e,1970;Hirsch,1976)。在众多文献中,Dunning(1993)关于区位优势的总结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他认为投资的区位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和人造资源以及市场的空间分布、投入品(如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的价格和质量、投资优惠或障碍、社会基础设施等等。在国内,鲁明鸿(1994,1997)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国各省和重点城市的投资环境,发现GDP、市场化水平、劳动力成本、制度因素等与各地吸收的国外直接投资显着相关,并将影响中国投资区位分布的因素概括为宏观因素、微观因素和政策因素。鲁明鸿和潘镇(2002)又将上述研究的时间跨度延伸至2000年。王辑慈(2001)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聚理论与新产业区理论,并指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企业集群,营造区域竞争环境,强化区域竞争优势是增强国力的关键。许仁祥(1998)从聚集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并从成本、需求和环境等因素分析了城市经济环境对产业集聚和发展的影响,同时对上海都市型产业进行了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医药制造业的区位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考虑到产业的特质,我将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对上述问题作出回新疆地区答,并据分析结果提出有益于制药产业发展的合理化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对调整我国制药产业布局、合理引导产业发展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本文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以区位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医药制造业特点,建立区位优势评价的模型和指标体系,借助因子分析对其进行简化和结构梳理,最终给出了全国28个省市(部分统计数据严重缺失省份在此略去)医药制造业区位优势先后排名;第三部分对模型运算的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和区位发展政策建议。

二、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区位优势评价模型

确定影响我国制药产业布局的因素及影响程度,是合理布局产业、促进其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制药企业资源相对分散、企业规模参差不齐的格局,实际上已经造成基础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现有的空间分布问题,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调整,本文运用一些分析工具对我国制药产业发展及布局的相关问题进行定量研究:以区位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医药制造业特点,提出关于医药产业区位选择的理论框架,并建立评价我国制药产业区位发展优势的指标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28个省市发展制药产业的区位优势进行评估和比较。

(一)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程序如下图所示:产业的区位竞争优势是经济空间中诸多影响因素共振耦合的结果。为了对这一竞争优势进行全面分析,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遵循统计学中指标选取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可行性原则设计了如下指标体系,鉴于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评价制药产业区位竞争优势的指标体系,且数据收集较为困难,只能设置易于收集的指标和现有统计数据,对于部分有价值但无法统计或难以取得资料的指标暂不纳人体系,从而增强可操作性。由于各指标数目繁多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造成信息重叠,不利于统计分析和经济评价。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能够从众多观测变量中找出几个不能直接观测到的抽象综合变量,有效提取数据内在结构,解决原始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同时也能依据对方差的解释水平进行客观赋权,克服指数综合法、层次分析法等其他综合评价方法需要主观确定参考变量、评价结果因人而异的缺陷,客观有效地寻找综合指标,即达到了维持一定的信息量又简化评价指标体系、梳理结构的目的。

(二)因子分析

1.数据的获取及使用的统计工具。医药制造业区位优势评价设计体系的大部分指标均自《2005中国统计年鉴》以及《2005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取得,部分指标是在实际观测数据基础上二次加工取得。本文所采用的统计分析工具为SPSSl2.O。

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尽管在指标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相对指标,但仍无法排除指标数值的量纲影响,因此在因子分析前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z—score标准化公式:。.≈一x;i—xi,+‘2_,+~,其中^{『为标准化数据,^玎为样本数据,^J为第j项指标的均值,“为第j项指标的标准差,(i_1,2,……,13;j=1,2,……,10,其中i为样本数量,i为指标数量)。

3.运算结果。(1)KMO、Banlett球度等检验的结果。KMO值为O.741,根据Kaiser给出的标准,做因子分析的结果应该还不错,Bartle以求度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着性水平0.05,拒绝Banlett球度检验的 零假设,认为适合于因子分析。(2)旋转前后的方差贡献分析。旋转前,前5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1.8%,前3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旋转后前5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不变;另外通过对碎石图拐点的观察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因此选取前5个因子进行分析是比较理想的。

三、运算结果的评价与分析

1.因子解释。因子模型估计出来后,必须对所得到的因子进行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陛。通过方差极大因子旋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简化模型结构、方便解释的目的,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因子载荷发生了向0、+1和一l的两极转化,现根据某一因子上有较高负载的变量来定义各抽象因子。因子1上有9个原始指标有较高负载,模糊指标体系下所有的集聚指标(Al—A5)都在因子l中得到了反映,另外地区医药制造业的劳动力数量、质量以及GDP总量亦得到了体现,劳动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高素质劳动力也是产业集聚的一个基础,所以综合考虑可以将因子1定义为医药制造业集聚因子。因子2上有三个原始指标有较高负载,包括劳动力成本、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及政策环境,在此将因子2定义为劳动力成本和产业发展软环境因子。因子3上有两个原始指标由较高负载,均为医疗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在此将因子3定义为医疗基础设施因子。因子4上有两个原始指标有较高负载,包括市场化水平(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和人均道路面积,在此将因子4定义为市场化和硬件环境因子。因子5上仅有一个原始指标有较高负载,考虑到GDP增长率是反应市场增长潜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此不依照通常做法(一个因子只涵盖一个指标时,如果该指标与其它指标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可以删除它们,由相关指标代替;否则可以结合定性的方式将他们并人其它因子)将其进行归并或者删除,而是在此将其命名为地区发展潜力因子。

2.基于因子得分对区位优势的分析。通常来讲因子得分大于0意味着考察对象的该项指标在平均水平之上,小于0意味着在平均水平之下。各地区在不同因子项下的得分反映了其在制药产业区位不同维度上的比较优势,综合因子得分则更加全面的评价了各地区区位优势。由下表的汇总结果可知综合因子得分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的省份由高自低依次为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广东、北京、河北、天津、河南、四川。上述1卟综合因子得分在平均水平以上的地区的排名情况与我们对区位优势的习惯认识具有比较高的一致性。综合得分优势最高的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基础比较好,地区发展速度喜人,硬件配套设施相对完善,但劳动力成本较高,服务业等配套软环境以及医疗基础设施在平均水平之下,有待提高。浙江和广东的情况与江苏非常相似,显着不同的一点在于,浙江和广东的GDP增长水平较低,排名分别为第23和24,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两个省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较平稳的阶段。山东和上海在每个因子项下的得分相对均衡,各有一项指标位于平均水平之下,山东的劳动力成本和软环境因子排名14,上海的医疗卫生配套设施相对较低,这与其以直辖市参比有较大关系,计算人均拥有水平可能会更客观的给予反映。其他几个地区的具体分析不予赘述。至于综合得分水平与惯性认识存在差异的省份如吉林、黑龙江等,其综合得分在平均水平之下,通过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结果是可以被解释性的,这两个地区除因子l(医药产业集聚因子)的得分较高以外,其他4项因子的得分排名都相对靠后,尤其是黑龙江在因子4(市场化和硬件环境因子)项下的得分排名最后一名,即黑龙江国有经济的比重非常大,另外以人均道路面积为代表的硬件环境也不是很完善,综合考评的结果就是其他方面的劣势掩盖了其医药经济基础较好的优势。据此思路可类推其他省份。

四、结论

制药行业研究篇2

关键词:制药企业;战略联盟;竞争合作

战略联盟最早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的,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的力量以达到战略目标的一种合作。其目标有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合作途径是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联盟各方仍旧保持经营独立性。战略联盟更能经得起竞争的冲击和环境的变化。本文以通化市制药企业为例,研究发展区域性企业战略联盟的可行性和路径,推动制药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领域加强合作,提高区域制药产业整体竞争力。

一、制药企业发展战略联盟是大势所趋

1995年,通化市委、市政府根据本地医药资源、产品、人才优势和医药产业的广阔前景,确立并实施了医药工业、医药商贸、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中药材基地“五位一体”的“医药城”发展战略。经过多年努力,医药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该市制药企业从1995年的45户发展到2008年的86户;医药工业总产值也从7.3亿元增加到160.3亿元;2008年医药工业利润达到10.6亿元,比1995年增加9.2倍。该市已形成医药产业集群。2008年,产值超亿元的制药企业达到22户,修正药业产值达到79亿元,位居吉林省制药行业第一位,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列。通化医药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全市制药企业可以生产21个剂型4 605个品种,其中自主研发130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3种,国家一、二类新药16种。通化市医药产品以良好的质量和信誉,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通化制药企业之间通过劳动力、制药工艺技术、医药市场信息、长白山药材资源等要素的共享和医药行业协会及主管部门的协调机制互为联系,形成以中成药为主要产品、以要素为纽带、以横向联系为主的医药企业群体。但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产业链条较短。通化市的制药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基本是“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企业间的合作有限,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和重复建设等低效现象,制药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我国加入WTO后,医药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国内外一些大的制药企业相互购并、重组,快速扩充企业规模和实力,大打品牌战、广告战,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医药产业资源加速重组、技术快速提升、结构动态优化的背景下,通化市制药企业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迫切需要整合资源,发展企业战略联盟。

近年来,世界生物医药发展呈现市场集中、产品集中趋势,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世界药品市场中,美国、日本、及欧洲三大药品市场的份额超过80%。单个医药企业难以独立应对国际化、规模化的市场竞争。2008年,通化市医药行业产值、利润增幅分别比上年降低4.1和21.5个百分点。面对行业竞争日益严峻的市场态势,医药企业只有联合起来、整合资源,才可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二、制药企业发展战略联盟的路径分析

(一)建立实体医药企业集团

组建实体性的“医药集团”,需要依托有经济实力、有知名度、有知名品牌、在全市医药企业中处于龙头地位的企业,以资产为纽带,进行实质性企业重组,从而在产权多元化和资产运营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紧密型的企业集团。

以医药大户为依托组建医药集团建立战略联盟的优势:一是医药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多数医药企业认识到,想要加入到国际国内市场大循环中,规模实力尤为重要。目前通化的医药企业做强做大的目标一致、愿望一样。二是通化医药企业多为股份制企业,全部为民营企业。企业性质基本一致,不存在体制上的障碍,虽然不能像“哈药集团”和“石药集团”那样进行国有企业的组合,但仍然可以操作。三是依托有实力企业组建集团起步快,风险小。由于依托的企业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相对来说,融资能力强,开发市场快,加盟企业将如鱼得水,迅速发展。

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一是从通化医药企业现状看,组建“医药集团”难以实现强强联合。本市排在前十位的医药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较好,都不想受制于人,加入集团、进入联盟的可能性极小。同时,部分小企业想参与重组,但资质不高,信誉一般,短期内难以进入联盟。二是有的企业家对市场竞争不断加深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有的民营企业家对现代企业制度所知甚少,片面追求绝对控股,尚未认识到相对控股、股权结构优化、利润合理分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样,难免使组建集团进程缓慢,不利于制药企业联盟发展。

(二)建立松散型的制药企业合作组织

如果以通化医药行业协会协调医药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各企业间仍是独立经营的实体,以共同遵守集团章程为准则,坚持有组织的协调,有统一的经营战略,可以形成一种长期稳定协作关系的松散型联盟。组建松散型联盟的优势:一是由于松散型联盟的基础是原有企业性质、法人地位、内部设置、营销策略等不变,在共同遵守集团章程前提下的联合,易结合、易操作,多数企业较容易接受。二是在市场营销方面,特别是在同类药品市场价格上,容易达成共识,结成同盟,减少不必要的内耗,能较好地维护市场统一性,维护企业利益。三是凡是愿遵守集团章程的企业,不论大小、强弱都可以自愿加入,资源共享程度高,对部分企业做强做大,可谓是一条捷径。

这种形式存在的问题:一是这种联盟不是经济实体,不具备企业法人资格,无法承担法律责任。二是在既得利益上共享,而在本企业利益与联盟利益发生冲突时,难以自觉地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长此下去无法维持联盟健康发展。三是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或其他严重问题,有可能对整个联盟产生波及效应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从长远看,以上两种形式最有发展潜力的应是以资产为纽带进行实质性企业重组。但从目前企业情况看,短时间内难以建立,只能靠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较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按市场经济规律,逐步建立企业联盟。

三、探索在部分领域率先实现制药企业间的合作

为了催生通化市制药企业战略联盟,具有可行性的办法就是在某些特定领域,明确提出合作的战略目标,促进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战略联盟。为此,可以考虑,通过行业协会组织建立研究与开发联盟、生产制造联盟、市场营销联盟。

(一)研究与开发联盟

开发新产品、提高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产品研究与开发要求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而且风险相当大。医药界的新药开发在美国是以亿元计的,而且无法保证成功。联盟有利于集结各种资源,节省研究成本,分摊风险。可供选择的形式有交换技术信息、成立合作研发机构、建立共同标准联盟等。

通化有三分之二的制药企业设有专门的科研和开发部门。有50多户企业与吉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2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科研对接联合,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联合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高新产品的开发。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逐渐提升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企业可收购、控股、参股一些医药科研单位,实现厂院结合,逐步发展成为科研发展中心,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例如,修正药业技术中心是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该技术中心下设的制剂实验室被评为国家二级实验室。修正药业可以与长春中医药大学合资共建符合GLP标准的股份制新药研制机构,从事新药开发研究。与修正药业建立联盟的中小企业,可以按照建立联盟的协议和承诺,共享科研成果。

(二)生产联盟

新的时代背景中,生产资源已打破地域的界限,甚至可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生产联盟使分散在不同企业中的最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力结合起来,完成产品的制造过程,使产品在范围更广的地域具有竞争力。可供选择的形式有供求伙伴联盟、产品品牌联盟等。

供求伙伴联盟:通化有一批以生产为主的生产基地型企业。这类企业本身没有自主研发能力,但生产上有一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或工艺加工优势,可以考虑与外界研发机构合作,购买部分或完成开发的药品,进行生产加工,或者寻找OEM合作伙伴,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医药生产基地。修正药业近几年遇到了产品供不应求、生产能力特别是中药提取能力建设滞后的问题,该企业充分利用其他企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与市内的十多家医药企业进行联合生产,为本企业进行中药提取加工,取得了龙头企业与合作企业“多赢”的效果。应积极鼓励这种形式的联盟,解决部分企业GMP改造后产能难以充分释放问题。

品牌联盟:品牌代表着区域生产体系的竞争力。通化有8件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在东北三省地级城市中是比较多的,其中医药保健品类7件,分别是东宝、斯达舒、修正、新开河、万通、茂祥、金妇康。这几个品牌都是企业品牌,没有形成区域品牌。可以通过扩大龙头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参与联盟的所有企业实现产品品牌化。地方政府在宣传“医药城”的过程中,也可以把这些知名品牌纳入其中,形成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宣传的互动效应,提升通化“医药城”和本地制药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市场开拓联盟

以联合销售为目标的战略联盟,可以使联盟各方扩大市场销售渠道,资源共享,达到销售的规模效益。尤其是特许经营、连锁加盟等形式的销售联盟在商业领域成为当前最流行的一种商业理念。它有利于企业销售网点低成本延伸和扩张。目前,在国内的每个地级以上城市,都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通化医药企业的营销网点,但是,这些企业的营销网络多数为单打独斗的传统营销模式。可以通过建立营销联盟,对现有营销网络整合重组,一座城市以一户企业的网点为主,其他联盟企业共享网络资源。这样会大大减少重复建点,降低营销成本。

修正药业在全国30个省300个地市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对于通化多数医药企业来说,如果与修正药业联合,建立市场开拓与发展联盟,在入市、分销、促销及销售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便可进入修正药业的营销网络,扩大产品市场份额。

制药行业研究篇3

【关键词】档案管理;医药卫生;行业利用

自2007年以来,新一轮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改革的目标聚焦“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至目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在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料。但由于受地域、历史、经济、文化等条件影响,各省区市进展不均衡,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医疗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相对滞后,这些档案资料大量地以纸质形态存在,在群众调阅医疗文书档案时,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作为社会信息的重要门类,医疗卫生档案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要积极主动响应“互联网+医疗”的需要,力推卫生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创新医疗卫生行业档案管理的理念、模式、手段、载体等,以“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为技术支撑,尝试建立档案“双轨制”管理模式,即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并存的管理模式。

一、医疗卫生档案“双轨制”管理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医学科学是集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和探索性于一体的科学,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卫生档案管理范畴愈来愈广泛,不仅仅有公众熟知的病案、病历、检查报告单等医疗文书档案,亦有医疗卫生单位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文书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医疗器械管理与维修档案、院内安全管理档案等。还有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精细化管理衍生出的重大新发传染病(如SARS,埃博拉疫情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应急、居民健康、65岁老人体检、慢性病管理等档案,门类繁多,量大面宽,这些档案在形成的过程中有绝大一部分既有纸质的,也有电子的,这就为“双轨制”的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当前医院在诊疗活动中产生的主要档案资料都是采用纸质材料为载体进行保存,但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纸质材料易于老化的弊端日益凸显,于是电子档案应运而生,各级医院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而对于纸质档的查阅、检索,也基本告别手工操作,实现数字化。

二、医疗卫生行业纸质档案的原始凭证作用不可替代

纸质档案的原始性特征,使其在法治社会成为最具权威性的法律凭证。医疗卫生行业所涉诸如患者就诊卡、病历、住院病案、医保卡以及出生医学证明等,都是在医疗卫生行业业务工作过程中形成,并记录保存的重要原始凭证,若是缺乏妥善保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如:一个人的出生医学证明就是他的第一份档案。它记录了出生的时间、性别、体重、健康状况、是否顺产、父母情况、接生的医院、医生、家庭住址,甚至小脚印等。在办理户口登记、抚养权确定或变更、出国留学时,会作为重要材料进行提供,一旦缺失将寸步难行。再如:在医疗纠纷发生时,使用最为普遍的,最具法律效力的就是患者的病历、处方、病案等等,包括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检查单、化验单,开出的票据,甚或是挂号单、出诊单等都可能成为重要的凭证,这些目前除部分以纸质与电子形态并存,大部分以纸质形态保存,作为最原始的凭证其作用不可替代。

三、医疗卫生行业电子档案是互联网时代医疗服务发展的现时产物

以网络为依托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医疗卫生档案信息面广、利用频率高,群众特别关注。为了适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各医疗卫生单位管理依赖于先进的医院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利用高效的查询系统,给患者群众提供便利和快捷的查询功能,满足群众对医学检查结果查询的需求。为了改善医疗服务,各级医院积极推行电子病历、建立互联互通信息库,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等服务,实现医院科室间、医务人员间以至于不同医院之间的互动与互补。陕西省2015年启动建立以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员人口数据库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从高层设计强力推进数字信息化工程。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诸如综合管理、妇幼保健信息管理、干部保健信息管理、免疫规划、慢性病管理、卫生监督管理、新农合异地结算、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监管、区域合理用药等应用系统会被开发并应用,卫生管理者、医务人员在使用这些系统时,每一个行为都会留下痕迹,形成电子信息数据。这些都是医疗卫生工作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产品“可共享性”“存储的高密度性”以及“信息的可操作性”特性的具体表现,所产生的电子文件存放起来,无需转化成为纸质形式,但却是医疗卫生管理或医院诊疗活动的唯一凭证,后期即成为备查的电子档案。诊疗活动中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电子文件,诸如视频、音频、多媒体等,并不能彻底还原成纸质文件输出。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利用计算机操作、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将需要永久保存的电子档案资源妥善留存,与纸质档案相互参考,以备查证。

四、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数字信息时代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是书写在竹片和木片上的竹简档案、木牍档案,后来的缣帛档案,以及人们今天所看到的纸质档案。由于科技的发展,医疗卫生档案的载体日渐增多,出现了照片、录音、录像、缩微、光盘档案等,这些以不同类型格式保存的电子记录,是纸质档案的更为直观的补充,二者共存才能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在医务活动中形成纸质档案的同时,及时将各类信息录入计算机,实现数字化,建成数据库,利用“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形成网络,扩大医疗卫生档案服务的时空范围,既可以达到节省时间,工作便捷,提高效率的目的,又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快捷方便的目标。对于群众查阅使用频率较高的医疗文书档案(如病案资料等),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搭建调档查阅“直达车”,便捷、高效地为民生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分别以数字、纸质形式记载医疗卫生信息的发展历史,二者之间紧密关联,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依赖,不能完全分离;电子档案离开纸质档案,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质档案离开电子档案,其现代档案管理的业务工作也会陷入困境。总之,现阶段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电子信息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而医药卫生事业在顶层设计强力推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势必产生大量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只有两者并存以“双轨制”模式运作,共同记载医药卫生活动轨迹,共同服务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才能确保完整记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历史,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发力助威。

制药行业研究篇4

[关键词] 中药学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R6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a)-0152-03

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药学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0年批准设置了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MCMM),并于2011年首次纳入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计划[1]。作为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辅导员及导师,笔者对其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

1 转变观念迎接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挑战

近年来,从中药学学术型研究生就业形势来看,每年行业内单位接收中药学学术型研究生的数量有限,仅少数毕业生进入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大部分毕业生因在校学习期间对中药学领域内的生产、流通甚至管理工作接触较少,需要用人单位在实践的过程中重新培养,造成中药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浪费。这表明原有中药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体系,注重基础研究,满足教学科研的需求绰绰有余,而难以满足中药学领域内多元化的发展和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在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背景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0年增补了中药学研究生专业学位,其培养的目标是:热爱中医药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注册申请、流通管理、合理使用、临床及社会服务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中药学专门人才[1]。这就要求承担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单位、导师甚至报考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国家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件和政策,从思想上积极转变观念,认清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适应新科技革命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是时代的产物;正确理解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是现代高等教育学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二者是建立在共同的学科基础之上的,没有优劣等级之分,具有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特点[2]。中药学专业学位的设立,有利于创新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善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就业机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正确理解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才能让培养单位和导师积极参与制订和实施具有特色的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方案;才能让导师努力创新,扩宽知识领域,从原有的基础研究扩展到应用研究,注重专业能力和行业适应性的综合培养;才能吸引更多的应届毕业生主动报考,保证生源,这些都是保证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功的关键。

2 建设符合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导师队伍

“导师制”是研究生培养一直沿用的教育制度。导师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学术兴趣、学术道德、论文质量、创新思维、社会责任等方面对研究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3]。对于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来讲,实践环节是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的地方,除了完成实践课程教学外,更重要的是,学位论文应与中药产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进行中药学领域内的应用型研究课题,体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提高研究生运用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中药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研究生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中药学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更应该有一定的中药学生产、经营、流通、管理等实践经验。对于大多数一直在高校里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导师尤其是年轻导师来说,他们大都是在中药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术研究型人才,缺乏与中药学相关工作岗位的实践经验,短时期内让他们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当务之急是建设符合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导师队伍。

近年来,“产学研”联合培养创新模式的引入,让少数高校导师和校外的中药学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研究课题已经从理论研究转向理论和应用研究共存的状况,他们有能力指导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应用性研究。另外,由于在“中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借助医院里的导师力量,指导研究生学习和实践,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全科和专科医生。因此,在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典范,引进“校外导师”或建立“双导师”制[4-5],即根据培养专业的需要,经过推荐、申请、严格的审查程序,吸纳一些从事中药研发、注册、生产、流通、应用、监管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工程师等作为相关中药学领域的导师,参与教学和指导论文工作,扩大导师队伍。这有利于高校导师接触本领域内有名望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师,拓宽研究领域,从理论研究转向理论和应用并重的研究;也有利于更多地专家和工程师能有机会走进大学讲堂,传授知识和分享经验,促进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实践课程的实施;更有利于研究生在学习和论文研究进程中,得到中药学领域内的学术专家和实践专家对其进行理论及实践指导,缩短解决一些中药学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的周期,促进中药学事业的发展[4]。目前,我校除了鼓励校内导师保持和发展已有的校外单位合作关系,也积极的与相关的制药企业、医院,药事管理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培养协议及定制人才计划等,选聘一些校外导师,与校内相关专业导师建立联系,共同商议并制订了相关的研究计划、实践内容和考核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导师和学生的认可。

3 建立符合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载体与平台,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指导、论文研究等多个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堂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5]。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在“以中药行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注重“知识或问题(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尤其是在完成与中药产业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学位论文中,他们需要掌握多个学科或领域的知识,比如中药化学成分分离和剂型转变涉及化学、物理、检测仪器等内容,药理研究涉及解剖、病生理及中医理论等内容,甚至研究过程中涉及多分支学科交叉合作,比如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的论文中必须要有活性测定,新药研究过程中要重视生物利用度、不良反应等实际应用问题,在从实验室到生产过程中,要解决产品的收率、成本等问题,新技术(纳米、分子荧光显像)等在制药领域内的应用。因而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除了原有的中药学研究生课程外,增加专业选修课的种类和比例及注重知识的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是必要环节。在组织本领域内的专家讨论编写新的课程的同时,培养单位之间可以通过协商建立“课程资源共享”,即研究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本校内课程,也可以选择去相关领域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听课,甚至有些课程直接聘请校外相关领域内的专家来讲。这种方式可以解决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立的局限性,也可以让研究生根据需要选择课程,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最新成果,养成跨学科视野与开放性思维品质。

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环节,增加实验课的比例和在中药学相关领域的药厂、医院等单位中实习时间。我校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规定,实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2个月。学校与审核通过的有资质的实习单位共同制订了各个相关领域的实习计划,包括科室轮转、仪器使用培训、法规培训等,让学生有机会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掌握相关实验操作及技能,提高行业的适应能力。另外,导师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如参加会议交流、科研项目申请、企业例会等,鼓励学生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逐步培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6]。

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3年,在这期间,研究生要完成理论课的学习、实践课的学习和学位论文研究。以往的中药学学术型研究生基本是第一年学习理论课,后两年的时间在实验室里进行科研工作,而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三者可以同时进行,边学习边参加实践,同时接触研究课题,除了合理利用时间外,更容易激发研究生的灵感和创新性,有利于课题的顺利进行,缩短研究周期。

4 注重质量制订严格的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考核标准

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学位的设立是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中药学专门人才,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要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面临的是解决中药学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因此,在培养质量上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同样重要,必须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包括导师和学生。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每一位导师的学术水平、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因此,对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必须有严格的资格认证和考核标准,废除“导师终身制”,鼓励导师要不断的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充实,积极主动参与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选择适合中药学各个相关领域内的具有开拓性、前沿性、创造性的课程和应用型研究课题,实现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

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有规范的毕业标准,比如采用课程考核学分制,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内进行实习期间,要进行不定期的考核或撰写调研报告,内容必须与中药产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学位论文形式虽可多种多样,但要有严格的开题报告、可行性论证、中期考核,答辩成员中须有药学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对专业水平及实践能力综合量化评分,作为评定奖学金、博士生入学考试、推荐就业等制度的标准。

5 加强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中药学专业人才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德才兼备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的需要,是维护高等学校和社会稳定、建设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每个培养单位都有比较成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经验和方式。但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与传统的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不同的思想问题。比如,在与本校首届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接触中,发现80%的同学因为未考取学术型研究生转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他们对专业学位的培养过程及未来就业比较迷茫,潜意识里认为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标准低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产生自卑感;少数同学因为家庭生活负担支付学费困难,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收学费有意见,认为是学校的创收手段或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同看待等,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人格和素养教育的质量。研究生院领导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让同学们了解了国家的政策和学校的安排,收费的原因、标准和用途,并通过设立贷款、困难补助、提供助教工作的方式资助一些家庭困难的同学,稳定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另外,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外实习中,脱离高校严格的制度管理,容易变得自由、散漫,在接触复杂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工作情景中,可能受一些不良事件影响其不成熟的思维方式,产生不良动机。因此,应选择有丰富经验的学生管理部门的实习单位或建立负责人(辅导员)监督管理制度[7],制订相应的思想道德规范,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制止不良的苗头。此外,充分利用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及实践的机会,把德育教育融入到专业培养的过程中,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和创新[7]。导师是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第一负责人,在进行专业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杜绝学术上不严谨、不认真的态度、造假剽窃以及自私、破坏团结等行为。

综上所述,中药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过程中,应对中药学相关领域中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是中药学研究生教育的新挑战。当前,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各相关培养单位都在积极努力探索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途径,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及配套政策的出台以及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跟踪调查,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会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形成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关于印发金融硕士19 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Z].学位[2010] 15号,2010-03-22.

[2]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7.

[3] 马淑艳.导师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7):32-33.

[4] 吴仁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20(2): 52-55.

[5] 郑冬梅.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6): 46-47.

[6] 李斌,朱卫丰,李怡光,等.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基于教育创新基地中药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4(1):70-71.

[7] 刘文婷,刘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1):87- 90.

制药行业研究篇5

制药分离工程是制药专业一门必修课程,在物理化学原理和微生物学课程的基础上开展,研究药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综合型学科,主要研究的对象包含药物的化学成分、生物工程药物和天然药物等,涉及化学和生物学两个学科内容。融合了化学和生物学分类技术,通过对于制药分离课程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基本掌握制药产品,分离技术在理解掌握制药分离技术基础上接受新的概念、知识和技术,为能够科学研究制药新技术提供了非常良好理论保障,现代制药业对于制药人才知识结构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基础,为了能够很好实现制药工程专业目标,让学生能够很好对于教学课程进行了解,认识制药分离工程教学,培养合格制药工程人才,同时很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对于制药分离工程进行很好探索和实践研究。

二、制药工程专业制药分离工程中存在问题研究

1、制药工程专业是教育部调整后的一个整合专业,属于新型交叉学科,在课程设置学建设、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都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其课程内容包含了分?x技术,内容非常丰富,种类也非常繁多,课程设置也有助学生工程研究能力很好提高。但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安排地域各门课程,对于部门内容都是简单学习,没有进行更加深入学习研究,没学懂的知识仍然还是不懂,导致对于新型制药分离工程知识和方法掌握不是很好。通常学生都没有工程实践体验和经验,同时对于制药生产工艺流程印象不是很深,也不知道如何对于所学的知识操作,如何提取分离机械设备,只是从理论研究计算对于制药生产没有任何意义,书本知识一般都是很抽象枯燥的,所以很难调动气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很难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在制药分离工程专业领域每个学科内容都是不是很独立,更没有工程整体概念认识,学生也不能综合利用各种知识对于工程实践进行很好研究,就导致了实际工程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

2、对制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需要对于制药分离工程教学内容进行及时调整研究,相应的教学大纲中如何很好规定教学目标,需要及时按照制药分离工程教材进行编写,教学课程中需要及时加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者相互结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理论课程教学研究,还要很好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增强学生工程意识研究,充分认识到不同教学环节不同特点,对于各种新型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分析,综合运用新型教学模式,更好保证培养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从而很好解决工程设计中所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同时做好对于教学内容优化,制药行业发展非常快,新药不断产生导致了制药工程专业制药分离,工程课程内容基础理论知识更加需要新的药物发展模式相互配合。在药品制造设备和药品生产工艺流程过程中,需要能够很好减少旧的教学内容,充分运用新型教学计划和理念,适应新的基础课程改革理论模式,同时还要对于课程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简要介绍认识,重点讲解需要应用新型理论、方法和工艺模式。查阅文献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现代药物分离制备新型动态研究工作,学生要按照新型课本知识进行新理论和新技术学习。

3、让新的科学技术实现对于学生熏陶,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实现对于理论相互结合,增加新型制药分离技术教学创新工作,提出和制药工业生产实际联系非常深的问题研究,提高学生认识新型制药生产全部过程,学生要根据课程知识在在教学过程实现对于知识掌握,根据中药制剂专业工程基础课程开设的制药学专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不断扩充基本理论知识。在对于药物生产基础上实现对于药物浓缩提取研究,让学生能够很好掌握好工程基础,强化化工原理认识,实现对于课程分离操作新认识,在分离工程原理内容基础上实现对于制药工程专业知识掌握,同时还要增强制药工程专业分离方法研究,注重介绍中药制药特点认识。

三、制药工程专业制药分离工程课程改革方式

1、为了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改革制药分离工程研究中,及时构建课堂环境,实现对于课程教学效果认识,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合理调整制药分离工程中课程教学内容研究,不断强化对于教学内容实践性设计思路,调整新型制药分离工程教学课程内容,实现对于学生做到积极引导和科学教学。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严谨和抽象理论思想进行及时综合归纳总结,建立非常良好的理论指导工程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制药工程专业制药分离工程理论知识,提高对于教学技术经济观念认识,让学生掌握好制药分离技术理论方法,同时还要对于工程研究思维方式进行提高,让学生拥有创新思维模式,让理论知识和工科知识相互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实现改善教学效果目的。

2、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导致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在新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以学生为中心,同时还要以知识为基础,注重学生对于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新教学模式中实现对于教学创新。在制药工程专业分离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模式相互结合,及时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制药分离工程相互理论创新,在工程单元、分离工艺和知识理论创新中,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真实见过制药分离过程,所以学生缺乏对于制药分离基本感性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教学过程中教学枯燥,很多时候教师都是纸上谈兵,随着我国对于制药企业进行更加深入改革,学生可以去企业进行认真实习,这样学生就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制药分离工程教学模式,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实现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很好将传统教学手段和实践制药分离工程相互结合,在制药分离工程教学中做到动画、影像和图像模拟演示,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刻的学习制药分离工程课程,让教学气氛更加活跃和轻松。

3、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很好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我国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处于实践教学水平不是很高,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需要能够进行及时制药分离工程知识讲解。提高学生工程素质提高,做好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根据实践课程内容实现对于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通过多年实践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制药分离工程实际探索改革,及时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关系,增加教学施加学习环节,制定出非常独立实践教学计划和模式,随着学生对于知识储备能力和技能实现对于学生很好实践能力提高,建立非常现代化和综合型教学模式,在实践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额基础操作能力,鼓励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制药分离方法。

结论:

制药行业研究篇6

1993年开始,我国对药品、化学物质实行专利保护,并相继与美国、欧共体、日本等近20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知识产权协议,使我国再不能无偿仿制国外研制的新药了。加入WTO后,我国将对100多个世贸成员国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承诺。按照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条款,在专利期内仿制某种新药,开发方有权索取4~10亿美元的赔款;若买断一个专利新药的生产许可,亦需支付500~600万美元;我国是12亿人口的大国,如果靠引进新品种或进口药品,势必耗资巨大,将给国民经济带来极大负担。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建立与发展自主的新药研究、开发体系,积极创制具有专利保护的新药已刻不容缓。

因此,我国制药企业如何突破外国制药企业的药品专利保护的封锁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自主研发状况分析

基本假定

假设博弈模型中的参与者只有两个:我国制药企业和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针对某项药品专利,我国制药企业有自主研发和向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购买两种行为可以选择,而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有不出售和出售两种行为可以选择。特别说明的是,本文讨论的药品都在专利期内,且为“重磅炸弹”级药品。对分析中需要用到的一些变量符号定义如下:A1-我国制药企业选择自主研发药品的成本;A2-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出售时,我国制药企业购买该专利的成本;A3-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不出售时,我国制药企业购买该专利的成本;-B1-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对该专利不出售的情况下,损失的市场收益;-B2-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对该专利出售的情况下,由于我国制药企业购买药品专利,而使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承受的损失。

对于我国制药企业来说:由于(1)新药研发的成本很高;(2)在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出售药品专利时,我国制药企业购买药品专利的成本很低;(3)在国外药品专利企业不出售药品专利时,如果我国制药企业也不进行自主研发,此时我国制药企业将承受重大的损失,所以可以假定A2-A1>-A3。

对于国外制药企业来说,对药品专利不出售所能获得的利益远大于其出售药品专利所损失的市场收益。所以可以假定-B2

尚未自主研发的情况

双方的收益矩阵如下图:

由于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对专利药品,“不出售”的收益-B1总是大于选择“出售”的收益-B2,因此不论我国制药企业采取怎样的策略,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总会选择“不出售”的策略,而我国制药企业此时-A1>-A3,所以只有选择“研发”。在这种情况下“研发和不出售”是唯一的纳什均衡。

已经自主研发成功的情况

双方的收益矩阵如下图:

由于我国制药企业已经研发成功,需要再投入的研发成本为零。同时由于我国制药企业已经掌握了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的药品专利,所以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此时出售的损失为零。此时,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选择“不出售”会承受市场收益的损失,而选择“出售”没有损失,因此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必然选择“出售”的策略。我国制药企业使用自已的专利不需要额外支付费用,而购买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的专利需要额外支付费用,因此,我国制药企业必然选择“研发”,即使用自主研发成功的药品专利。

处于自主研发过程的情况

为了便于研究,在此引入一个表示研究完成度的变量X,规定0≤X≤1。可以假定我国制药企业的研究成本和未完成的研究工作量成正比,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由于执行“出售”政策所损失的市场收益和我国制药企业未完成的研究工作量成正比。双方的收益矩阵如下图:

此时,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选择“出售”的条件是:-B2(1-X)>-B1,即X>1-B1/B2;而在国外药品专利保护企业选择“出售”的条件下,我国制药企业选择“购买”的条件是:-A1(1-X)

突破封锁的策略

关键是自主研发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国制药企业采取自主研发都是最佳的选择。尤其是近年来,虽然国外制药企业已经开始在国内建立研发中心,但是对于核心技术一般不会在国外研发,我国制药企业也不可能购买到这样的专利技术,所以我国制药企业为了在世界上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进行自主研发以争取最大利益和专利转让中的主动权。

适当购买国外药品专利技术并进行二次创新

新药的研发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目前在美国一个新药从研究到上市的平均费用超过3亿美元,研究周期为10年左右,甚至更长。至2005年成功开发一个药物并顺利上市所需的费用将达到16亿元,而在1997年开发这样的一个药物其费用大致为1.25亿美元,2001年增至8亿美元。但是,我国制药企业现阶段还缺少大量的人、财、物,所以不能完全靠自主研发来进行发展,应该适当的购买国外的药品专利技术,并进行二次创新,消化、吸收专利技术所包含的知识,为将来的自主研发积累经验。

有所选择的购买国外药品专利

购买国外的药品专利首先要分析所购买的药品专利是否有助于我国制药企业积累将来用于自主研发的技术知识,由博弈模型,可以看出自主研发新药是我国制药企业的最终选择,而购买药品专利则要为这一目的服务,所以我们所购买的药品专利技术必须要有利于企业将来的发展,即自主研发战略。其次,要选择好时机进行购买以获得最大的收益。在我们所建的博弈模型的最后一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购买时间的选择只接影响博弈双方的收益也影响购买的成功率。

加强专利保护意识,促进自主研发

制药行业研究篇7

[关键词] 医药物流;医药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 F252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医药供应链的研究主要在医药供应链重建、药品流通信息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而医药物流主要关注医药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的管理与建设、医药物流的冷链研究、医药物流的信息化等方面。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的研究较为成熟,大部分已经是实施和运作阶段。现将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综述如下:

1 医药供应链研究现状

1.1 国内医药供应链研究现状

刘力,李铁成(2004)提出在医药流通领域构建一个新型的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在技术层面上要推动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医药电子商务在全行业的应用,推动现有批发企业向商和配送商转变,但是没有具体解决如何构建供应链和如何建立绩效评价指标。

田亚明,张建珍等(2005)结合其开发医药企业信息化软件的经验,针对医药相关企业特点,提出医药企业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的三个阶段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彭向辉(2006)、丁勇 (2008)、高翔,王宏起,王雪原(2011)指出了我国医药供应链的构成形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分析我国医药企业实施医药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并且对医药制药企业在不同阶段联盟伙伴选择对象、选择标准等做了研究,旨在提高其伙伴选择的科学性,促进企业的有效运行。

陈培正,周怡,张浩明(2008)针对目前医药供应链信息系统中各企业信息和业务难以共享的现状,提出了以SOA体系架构来实施医药供应链共享平台的方案,可以有效解决共享问题。并且分析了医药供应链信息系统中的服务功能模块,并据此讨论了信息系统实现模型与实现方法。

王艳,寇长华(2009)指出当前我国医药分销体系较为冗长,导致药品在流通中成本过高。提出了在医药供应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改进模式,即通过各级医药分销企业与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合作,降低流通成本。

吕红,刘伟(2010)从政府管理角度分析了合作模式的发展演变,认为我国经济体制导致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变化,从而影响了与供应链合作模式的发展,且指出管制影响已经超出了市场的承受范围。

杨昌,郑尊信(2011)从医药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医药供应链的基本组成结构。以过程为视角,将医药供应链过程分解为循环、订货循环、生产循环和采购循环,并对每个循环的具体运作过程进行了解析。

1.2 国外医药供应链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应用在医药领域相对来说不是很多。

Papa georgiou(2001)和Shah(2003)侧重于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医药供应链的模拟和建模。

M.Grunow(2003)指出所有药品的销售包装上建立条形码,这为物流中心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拣选奠定了基础,使得散件采用播种式拣选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分拣速度、准确定,出货差错率低等。

2 医药物流研究现状

2.1 国内医药供应链研究现状

宋远方,宋华(2005)、谢明,梁旭(2007)结合中国医药企业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医药物流现状,系统地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提出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物流体系和结构,增强我国医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杨舒杰,陈晶(2007)、原晓娉(2011)介绍了国外医药物流的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状况,并与我国的医药物流发展情况进行对比,指出可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快发展我国的医药物流体系。且针对医药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李志锋、谢如鹤、邱祝强(2008)发表的文章中首先分析了我国医药物流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通过总结现代医药物流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我国医药物流模式选择的思路。通过普洛斯、南京医药和美国,麦卡森公司的实践案例,总结了三种先进的现代医药物流模式,并提出了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时应该注意避免的误区。

崔艳(2009)、雷芳(2010)提到医药行业缺乏先进的物流理念,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建设亟待加强,以及缺乏运作经验丰富的大型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挥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专业的管理团队、设施和发达的网络与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的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加快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

2.2 国外医药物流研究现状

关于医药物流的研究,国外学者已经将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的思想进行结合,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Applequist(2000)从医药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医药存储和生产计划进行了研究和建模。

Lerwent(2000)研究了医药品在流通渠道中如何保持低库存和订单处理机制的问题。

Grabowski(2002)对医药品的分销中心以及配送节点的选址进行了建模和研究。

3 总结

经过国内外的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的文献回顾,发现基本上是从管理与技术的层面上研究医药物流与供应链,针对供应链和集成环境下的医药物流绩效评价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另外几乎鲜有国内学者研究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的实证研究。所以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基于供应链环境的物流绩效方向进行研究;并且可以尝试从医药物流与供应链的不同角度着手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力,李铁成.重构我国医药行业的供应链[J].信息与电脑,2004(3).

[2]宋远方.中国医药行业物流运营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12).

[3]田亚明,张建珍.浅论医药商业企业供应链信息化管理[J].当代经济管理,2005,27(3).

[4]谢明,梁旭.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07(32).

[5]彭向辉.我国医药供应链现状及成因分析[J].物流技术,2007,26(6).

[6]李志锋,谢如鹤,邱祝强.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现状及其模式选择[J].物流技术,2008(06).

[7]陈培正,周怡,张浩明.基于SOA架构的医药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08,3(11).

[8]王艳,寇长华.依托第三方物流优化医药供应链[J].中国医药指南,2009,7(20).

[9]雷芳.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对策思考[J].管理学家,2010(6).

[10]吕红.刘伟医药供应链合作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7).

[11]杨昌,郑尊信.我国医药供应链及其运作流程分析[J].物流科技,2011,34(3).

[12]安祥林,迟桂华.我国医药物流问题及对策分析[J].物流科技,2011(6).

[13]高翔,王宏起,王雪原.基于供应链的医药制造企业联盟伙伴选择[J].统计与决策,2011(21).

[14]Applequist,G.E.,Pekny,J.F.,&Reklaitis,G.V. Risk and Uncertainty in Managing Chemical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s[J].Computer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0,(24):2211-2222.

[15]Lerwent J.The New Pharmaceutical Paradigm:Scientific Management at Merck[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0,Jan-Feb:88-89.

[16]Papageorgiou,G.E.,Rotstein,G.E.&Shah,N.Strategic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 for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J].Industrial Engineering of Chemical Research.2001,(40):275-286.

[17]Grabowski H.The Effect of Pharmaco economics on Compan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cisions[J].Pharmacoeconomics,2002,(11):389-397.

[18]Shah,N.,Samsatli,N.J.,Sharif,M.,Borland,J.N.,&Papageorgiou,L.G..Modelling and Optimisation for Pharmaceutical and Fine Chemical Process Development[J]. AIChE Symposium Series.2003,323(96):31-45.

[19]M.Grunow., H.O.Gyang.Plant Co-ordination in pharmaceutics supply networks[J].Springer-verlag,2003,25(1).

[基金项目]基于供应链的珠海金湾区医药物流研究——2011年中国物流学会研究课题 (编号:2011CSLKT171)

制药行业研究篇8

关键词:培养机制;药学导师;建设与反思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办学规模迅速扩张,但伴随着培养规模的急剧扩张,研究生培养质量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继2003年以来,国家在一部分高校进行了各种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然而,我认为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绝不仅限于学制和培养经费的改革,它应该涉及到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那么,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药学教育模式,究竟哪些是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一、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机制的涵义

本世纪是充满竞争、变革和创造的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各国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体系和目标,把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国家经济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在1912年首次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并将之定义为在新的体系里引入新的组合。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创新就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完善自身的过程。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创新。药学的发展与从事医药学人员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也是我国医药科技发展对药学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的客观需要。在教学和实验过程中进行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研究生创新意识的教育基本任务之一是为社会培养药学高层次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药学研究生,需要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某种良好的环节影响受教育者,以使受教育者掌握培养内容、形成既定目标所规定的某种超乎规格人才的活动和过程。如果说培养什么样的药学人才涉及培养目标问题,那么怎样培养人才则涉及培养机制问题。

药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我认为是这样的:在医药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在研究生培养的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的总和。大家知道,育人是一个十分严谨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培养医药学专业人才更是十分繁琐的伟大工程,因为它涉及到生命的意义,所以在这个系统中的各要素、各环节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是以一定的规则来规范的,这种规则本质上应当符合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表现为培养理念、培养方针、培养政策以及所制定的具体实施层面的培养办法与相关规定都是很客观、很实效的。总之,医药学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就是以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为目标,合理配置研究生教育资源,激发研究生导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研究能力强、知识结构活性充足、思维的开放性大、善于发现问题的创新研究生的活动机制,是让这一培养活动得以运转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二、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体系的构建因素

培养要素指的是构成研究生培养活动的基本要素,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导师、研究生、培养内容与培养条件。

(一)培养目标是指研究生培养机构对研究生质量标准或培养规格的要求。在宏观层次,国家已经进行总体描述;在中观层次,各级各类培养机构依据专业特色、学科特点以及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要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在微观层次,就是每个研究生的培养问题。这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以宏观目标为导向、中观目标为支撑、微观目标为基础,最终构成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体系。为此,药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要拓宽本专业的知识面,面向医药建设事业的主战场,依据药学专业特点和社会发展对医药学的不同要求,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人才。

(二)在各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中,教育者为研究生指导教师简称导师,受教育者为研究生,两者之间存在培养与被培养的关系,是培养要素中不可缺少的人的因素。如果说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条件是相对比较客观的要素的话,那么,作为导师和研究生就是培养要素中最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特性的要素。毕竟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执行者和第一责任人,需要他能够激发自己的研究生的强烈进取精神,从而获得创新性成果。假如对于那些没有特别兴趣、专业水平有限的学生,导师要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高明的策略培养其研究兴趣。一方面,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前辈大师的创新经历去启发、引导研究生,让他们明白医药科研的重要性,逐步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兴趣。另一方面,应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导师应该依据科学发现的规律,在各个环节加以指导,从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同时,鼓励师生间的学术交流,锻炼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营造吸引研究生积极投入科研的环境,努力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激发研究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研究兴趣。所以说:一个好导师是决定培养是否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最为关键的要素,其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互动、和谐发展而实现的。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应当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经验表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应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对此,药学专业的研究生从事的科研活动就是要运用药剂学、药物化学等科学方法去从事药品供应管理、临床合理用药、药品制剂生产、药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研究,从中获得新发现、新成果。在药学科研实施阶段,导师指导研究生通过科研实践来培养研究能力或实践能力。通过周密的实验设计、规范的实验操作、敏锐的实验观察、准确的实验记录以及深入的结果分析,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三)培养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重点是使其掌握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细胞 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及实验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在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往往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作用于研究生,并最终内化在研究生自身的思想品德、药学知识技能、医药学科研创新能力上。

培养内容不仅仅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和课题研究等环节中,也体现在导师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科研作风中,以及日积月累所形成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等隐性环境中。也就是说,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教育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前卫息相关,也与导师的知识面、科研进取心以及科研态度密不可分。

(四)培养条件是培养要素中物的因素,指的是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各种物质资源(如培养经费、培养设施和培养环境等)和承载着培养内容的信息资源(如图书馆、知识数据库等)。培养经费是培养条件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形成其他一切资源的本源,也是药学研究开发必不可少的因素。除此之外,还要有健全的药学服务体制,以满足药学研究所需要的服务要求。比如国外已有先进的管理软件,而我国药学管理很多仍然是传统管理,根本无法满足和适应药学发展的需要,已经大大落后,我们应对药学服务增加投资,增添必要的设备。

三、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环节分析

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围绕合格医药学专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流程而进行的,而培养流程由培养环节连贯而成。从各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来看,可以概括出研究生培养的五大环节,即选择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环节、科学研究环节、质量保障环节,这些环节本身又是一个子流程,包括一些关键活动。在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连续统一对创新性的研究生培养的十分重要,疏忽不得。

(一)教学对象的选择,整个环节是:生源招生入学导师学生,导师与学生是双向选择,该环节要以研究生培养目标为依据,按照一定的标准择优选择培养对象。其中,学生的质量如何将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活性,导师的科研精神更是培养学生能力高低之关键,毕竟导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有对精神层面的培养和人格的熏陶,也就是俗称的“好马配好鞍”,有其双重性。

(二)培养计划的制定,计划是围绕培养目标而定。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药物化学及相关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现代药物合成实验技能;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本学科的进展动向;能独立从事新药研制、药物合成工艺研究,能在教学、科研及医药企业从事本专业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教学研究部门和导师按照学科及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充分考量研究生的个体情况,制定适合每位研究生具体的个人修业计划,主要包括课程计划、研究计划以及质量保障计划等,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师则因材施教。

(三)教学环节的实施,可分为设置课程选课授课结课,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是该环节建设的重要内容。医药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回顾它的发展史,药物的发现、研究与开发,无一不是从实践中来,因此,实验性强的课程必须重视,离开了有关的实验,药学就失去了生命力。

(四)科学研究环节,围绕理论性课题或应用性课题进行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中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生教育的基本标志。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家对21世纪创新型药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学历层次较高的药学专业研究生的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则成为高等医药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因此,科学研究的环节在整个创新意识培养环节中显得尤其重要,教学与科研是研究生教育的两大主旋律,通过教学进行科研和通过科研进行教学,两者相得益彰。在具体科研的选题、开题、研究、审核、论文答辩的环节中,科研机构和导师则负担着较大责任。

(五)质量保障环节,研究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是提升创新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通过培养机构的内外部评估等质量管理工具和手段,对研究生培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共同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在生源质量、导师队伍、课程教学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学位质量等方面提供周全的保障。

为使医药学事业的蓬勃发展,药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在社会各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机构应与时俱进,规范培养环节、重组培养流程、重视导师与学生的科研精神,不失时机的重塑研究生培养机构的竞争优势。

四、对具有创新意识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不断探索、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从事多年医药学的教学与研究,我对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理解和分析,有几点应在改革中予以明确:首先,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应当尊重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针对不同类型研究生的个体差异,培养机制改革关注的重点也应有所差异。比如,医药学研究型人才培养要建立提倡以科学研究、研发为基础的培养机制,而医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则建立以实验基地、企业参与为核心的培养机制。其次,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应当涉及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各个方面机制的改革应当是协调统一的。在研究生培养中,创新是灵魂,导师是基础,科学研究是核心。因此,当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在于研究生导师是否有高深的科研知识、高尚的科研精神和高水平研究课题,要通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学校也要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要从理念层次到制度层次予以规范和确立,在集中建设硬机制的同时,注重软机制的营造,只有软硬机制协调统一,才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使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药学教育的兴趣,促进了医药学专业队伍的形成。只要我们健全机制,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建立一支健康向上的药学研究队伍,才能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药学专业研究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下,我国药学事业必将会向前发展,必将迈向崭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陆彬.药剂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屠锡德.药剂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

谢秀琼.中药新制剂开发与应用[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张庆柱.研究生教学用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1日.

上一篇:家庭理财的方案范文 下一篇:科研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