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2 17:27:32

国内渔业发展现状

国内渔业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0 前言

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岸线,南北跨度很大,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我国良好的国际贸易的形象,渔业经济获得了快速稳健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对物质追求的不断提高,渔业行业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渔业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相应程度的破坏,渔业产业经济结构等都受到了重要的影响,制约了我国渔业经济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1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渔业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渔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2005年至2015年,我国渔业产值持续增长。2015年有关渔业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183.76万吨,进出口总额66.2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93%和增长0.34%。其中进口量90.41万吨,达到19.91亿美元,出口量93.34万吨,达到46.3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1.07%和19.77%。贸易顺差26.43亿元,增长5.18亿美元。可见,进出口贸易有较快增长,且总额稳定。

由于我国渔业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廉价人力资源发展起来的,并且这些资源的支撑都是有限的,目前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都面临巨大挑战,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渔船经济效益下降、水污染日趋严重和水产品的价格持续低迷,使渔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此外,我国渔业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依托资源基础与市场优势,东部地区集聚了全国70%的渔业经济总产值和水产品总产量,渔业经济较发达,而西部地区受区域、技术、经济条件影响,渔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1.1 生态资源环境方面

首先,渔业资源衰退状况未得到根本扭转。由于对渔业资源的有限性认识不足,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捕捞强度依然未得到很好的改善,渔业资源利用处于“无序、无度、无偿”状态,对渔业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其次,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虽然近年来针对控制捕捞强度、保护渔业资源等方面采取了措施,但非法捕捞现象时有发生,缺乏资源和渔船管理方面有效的管理手段,部分水域渔业资源出现“荒漠化”现象。第三,局部水域污染的加剧,给养殖业和育苗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体现在:(1)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滩涂和近海域以及城郊区池塘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占,养殖区域缩小,发展潜力受限;(2)沿海水域环境污染严重,内陆水域不同程度的富氧化。导致水生物病害发生频率增高和死亡严重。

1.2 水产品加工及市场贸易方面,

我国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左右,位居世界第一位,但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从数量方面看,我国水产品加工量不足总量的35%,原产品的直接贸易是主要的流通方式;从技术层面看,加工技术粗糙,处于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高质量的加工产品少;从水产品养殖结构看,缺少养殖品种多样化、养殖方式落后和结构缺乏创新,名特优产品养殖较少,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时常导致主要产区不同程度的结构性产品过剩,致使渔业产品的价格下降,渔民增产不增收。

1.3 渔业产业结构方面

随着渔业经济发展“量”的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突显出来。首先,从渔业经济总产值中各产业的比重来看,大部分是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第一产业创造的,而水产品深加工业的比例和产业化水平较低。其次,渔业品种层次开发不合理,第二、三产业严重滞后。第三,从生产组织来看,我国渔业集团作业较少,使渔业经济难以形成规模和合力。水产品进出口数量稳定,但是组织化程度较低,不适应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等复杂的对外贸易形势。因此,我国渔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愈加艰难。

2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对策

2.1 改善渔业环境和生态环境

为保护和恢复海洋渔业生态环境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渔业法》;(2)利用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对养殖水域、重要鱼类产卵场进行常规性监测,做到第一时间掌握并定期公布海洋渔业环境状况;(3)对渔业水域环境有影响的污染源要加强监管,防止发生污染事故;(4)征收环境保护税,建立污染补偿制度。(5)大规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加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加快恢复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2.2 优化渔业经济产业结构

在保证传统渔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大渔业工业及建筑业和渔业服务业及渔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力度,以实现渔业第一产业与渔业第二、三产业的结合配置,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拓展渔业发展空间,提高渔业的综合效益。充分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村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此外,还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加快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推进渔业资源养护和合理利用。

2.3 因地制宜的制定渔业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我国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渔业资源特点、生态环境条件、区域经济社会基础以及渔业经济发展现状,确定适合不同区域的渔业经济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应降低近海捕捞强度,构筑水产品养殖、出口加工基地、海洋绿色生态养殖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扩大海水增养殖,特别要积极拓展远洋渔业;东北地区以辽宁省海洋渔业经济为先导,提高黑龙江和吉林淡水养殖水平;中部地区渔业生产以内陆水产养殖为主,协调好渔业经济发展、水产品数量、品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的关系;西部地区,加大扶持优势渔业经济的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技术以及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发展建设渔业基地。

2.4 改革渔业执法制度,加强渔业科学管理

渔业管理体制改革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要自上而下有组织地开展。首先,实现渔业管理的领导,变“条块结合”为“条条”管理。牢固树立“大渔政”思想,实现渔业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消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其次,科学合理地确定职能权限,做到权责一致。第三,加强队伍建设,改善执法手段。第四,要目标明循序渐进。渔业执法体制改革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循序渐进,逐步完成改革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平.中国渔业经济持续发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2-85.

[2]杨子江.渔业经济学思考之――渔业经济学与渔业管理学的关系[J].中国渔业经济,2005(2):14-18.

[3]高强.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下渔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1);29-32.

国内渔业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海南;休闲渔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3-0081-04

休闲渔业又称娱乐渔业,是一种依托渔业设备与空间、渔业生产场地、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等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和精神的)密切联系,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休闲渔业将渔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与旅游结合起来,通过对渔民的家居和渔船进行改造,让游客真正贴近渔民生活,享受一种自然古朴的渔家风俗,给宾客一种全新的体验。游客通过与渔民合作,体验下海撒网拖鱼、停船垂钓、收网拣鱼、品尝鲜鱼等乐趣。在离城市较远的水库库区,可开展网箱垂钓、驾船、划艇、渔家乐等项目,形成集养殖、观赏、垂钓、餐饮、旅游、住宿、疗养为一体的大型休闲娱乐场所。近年来,我国休闲渔业发展势头强劲,在为渔民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升级消费产品,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休闲渔业已成为我国渔业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海洋省份和热带旅游度假胜地,休闲渔业发展空间广阔,必须在全面分析评估相关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上,制订相应对策,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一、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1 国外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代,休闲渔业诞生在拉美加勒比海地区。70-80年代,在一些社会经济和渔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休闲渔业开始盛行、发达。目前,休闲渔业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

美国是世界上休闲渔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其产值是常规渔业的3倍以上。据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约有3520万16岁以上的钓客,在休闲渔业上花费达378亿美元。1996年,经济学家对美国休闲渔业协会(ASA)作了一次调查,推断美国每年休闲人口的消费产生的影响。调查显示,休闲渔业对全社会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为1084亿美元,为全国各地提供了120万个工作机会,占美国各部门总劳动力供给量的1%以上。休闲渔业创造了总计377亿美元的总消费,增加了24亿美元的州政府税收,约占全年州政府税收的1%。为联邦政府贡献了31亿美元的税收。约占联邦农业税收的1/3。

日本休闲渔业也很发达,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面向海洋,多面利用”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沿岸和近海渔场的整治和“渔港渔村综合整备事业”。日本通过在沿海投放人工鱼礁,建造人工渔场,大力发展栽培渔业和“鱼类牧场”,并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渔村渔港环境,发展休闲渔业。1993年日本游钓人数已达37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0%,其中利用导游进行游钓的达111万人。从事游钓导游业者2.4万名。其中的90%是与渔业有关的兼业人员。

澳大利亚休闲渔业在近十年兴起,据2003年澳大利亚所做的全国休闲渔业和本土渔业的调查,参加垂钓活动的游钓者越来越多,花在钓鱼活动中的费用达18亿澳元。澳大利亚政府每年都进行一系列有关休闲渔业的专项经济研究,为促进和规范休闲渔业发展提供各种资讯和服务。

2 我国体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内陆水域面积约17.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不含海洋)的1.8%。其中主要江、河总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的39%;湖泊总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的42.2%;全国建成的水库8.5万多座,总面积200.5万平方米。我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东部及南部大陆海岸线长18400公里,岛屿海岸线约14200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辽阔;大陆和岛屿岸线蜿蜒曲折,形成了许多优良港湾,成为鱼类繁殖、生长的优良场所,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为734.2万平方公里,最适于发展休闲渔业。沿海潮间带滩涂面积达1878.3万平方公里。渔业资源丰富,自然分布的淡水鱼类有700多种,其中常见具有重要渔业价值的经济鱼类有50多种,海洋鱼类169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50多种。其中有许多最适合垂钓的肉食性鱼类,还有多种藻类及其它海底栖生物。

我国台湾地区利用发展休闲渔业成功地使传统渔业转型。近十多年来由于台湾近海资源逐渐衰退,远洋渔业也日益受排挤,加上船员劳力不足价格高,使渔业发展面临各种困境。为了摆脱困境,台湾在沿海港口渔区大力兴办休闲渔业。从1998年起,台湾渔业局在基隆梧栖等6个渔港加大休闲设施投资,发展海陆休闲中心,促进渔民走向多元化经营。这种集生产、销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渔港渔区,帮助了“已近黄昏”的台湾沿岸和近海渔业“起死回生”,被称为“建设现代化渔村和增强渔业活动的改革”,使传统渔业成功转型。

与台湾地区相比,我国大陆地区休闲渔业起步较晚。目前,我国休闲渔业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各地起步时间不同,但大都以渔民和小集体自发投资建设为主。虽然休闲渔业发展起步较晚,但已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农业部渔业局在2000年做出了“关于调整渔业生产结构”的部署,“与渔业发展相适应的第三产业要大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鼓励、引导发展休闲渔业”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渔业资源增殖与休闲渔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不少省市地区相继召开了专题会议,正在将休闲渔业发展纳入到政府工作中,这无疑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近些年,我国海洋休闲渔业迅猛发展,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统筹规划,管理混乱,在经营上存在短期行为,投入资金匮乏,设施不配套,大规模休闲场所少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休闲渔业的良性发展,急需制定相应规划,培育市场和引导、扶持和规范产业发展。

二、海南省发展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

1 优势(Strengths)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海南1988年建省,授权管辖南海海域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共有岛、洲、礁、沙和滩600多个;全省海岸线总长192s公里,位居全国第二。海南岛本岛近海有渔业资源6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40多种,西、南、中沙海域有鱼类1000多种,其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80多种。滩涂和水深20米以内浅海,总

面积5568平方公里。海南海洋环境状况保持良好,海洋生物质量总体保持健康水平,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各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能够满足其功能区要求,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质量状况优良。

海南渔业作为主要海洋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海洋渔业已形成捕捞、养殖、加工及渔业服务业等相配套的产业体系,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水产品产量不断增加,总产值快速增长,渔业经济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渔民收入逐年增长,水产品加工出口强劲增长。2007年海洋渔业总产量将近180万吨。在册登记的渔船1.5万多艘,渔民总数近10万人。渔业发展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和服务设施及专业人员,已形成相当的市场规模。与渔业相关的旅游业发展迅速,配套的产业和服务不断发展完善,休闲渔业发展的环境已初步形成。

2 劣势(Weakness)

海南的休闲渔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是一项新兴产业,缺乏完善的市场管理和政策支持。海南休闲渔业基本上是从渔民、渔村起步,从业者大多缺乏专业技能的培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同时又缺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开发的后续力量不足。海南还缺乏有影响力的休闲渔业项目,比如国际和全国性的大型钓鱼比赛等,发展休闲渔业的资源优势还有待开发,形成品牌优势。再者,海岸带开发过度和珊瑚生态破坏与过度捕捞。近海渔业资源呈退化趋势,影响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南休闲渔业多分布在城郊或渔村,交通条件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游玩项目是渔民个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差,且呈分散布局,没有形成较有影响的休闲渔业中心区。目前仅在三亚和海口形成区域性的休闲渔业经营场所,还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和竞争力。另外,用于经营的休闲渔船大多是用旧木质渔船改建而成,船只小、航速慢、安全性差。虽然有少量的游轮和游艇从事休闲渔业,市场化的运作还未成熟,配套的娱乐设施不多和项目开发程度较低,还未形成稳定的市场和客源。

3 机遇(Opportunity)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目前我国已融入整个国际休闲社会的大背景中,有法定假日114天,休闲产业、旅游经济的社会支持条件系统正在建立。国外旅游行业调查统计:当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其国内旅游将会得到较大发展。我国在2003年人均GDP就达到了1000美元,这预示着我国国内旅游已开始进入较大发展时期,为休闲渔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市场。

近几年海南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吸引了国际高端游客,国际入境旅游人数增长迅猛。2007年,全省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845.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75.31万人次,增长22.1%;旅游总收入171.37亿元,增长21.2%。在海外游客中,俄罗斯、日本和韩国游客增长迅速,以英国为主的北欧旅游正在拓展,而这些海外游客主体都来自海洋休闲渔业发达国家,有着强劲的休闲渔业需求和消费潜力,将为海南发展休闲渔业提供强大动力和稳定客源。

2005年海南省政府正式出台《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在产业发展方面,正式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和观赏渔业,努力挖掘休闲渔业文化,丰富休闲渔业内容,积极探索与旅游公司的合作,组建休闲渔业船队,大力发展西、中、南沙群岛潜、刺、钓、围等休闲渔业。积极开发南海岛礁区观赏鱼资源,捕捞并养殖观赏鱼,培育观赏鱼市场,发展观赏鱼零售产业。”2008年5月26日。海南省政府正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要使“旅游业全面与国际接轨,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度假胜地”。其中,特别强调要突出热带海岛蓝色生态和绿色生态旅游的特色,开发海洋旅游等生态旅游产品。《规划》和《计划》为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必将促进休闲渔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4 挑战(Threats)

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传统渔业的发展面临困境,尤其是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实施和北部湾划界后,大量渔民转产和渔区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虽然休闲渔业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部分上岸渔民的再就业问题,但受资金和技术等因素制约,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渔业。作为新兴产业,目前也存在盲目发展、一哄而上的情况,使得休闲渔业市场缺乏条理,整体质量不高,影响了其持续发展。

从国内休闲渔业发展来看,海南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根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统计资料,以观光、垂钓、赶海、品鲜、购物和体验渔家风情等以玩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渔业,2007年为山东渔民增收3亿多元,为10万多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到2010年,山东全省拟建成休闲渔业基地8000处,其中达到《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的基地100处,全省休闲渔业增加值争取达到60亿元,约占全省渔业增加值的6%。2003年4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与省海事局联合下发了《广东省休闲渔业试点暂行办法》,规范休闲渔业的发展。此外,辽宁、北京、河北、浙江和福建等省市结合自身特点,大力促进休闲渔业的发展。

三、海南省发展休闲渔业的对策建议

1 尽快出台《海南省休闲渔业发展规划》,支持和规范休闲渔业的发展

依据《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尽快制订出台《海南省休闲渔业发展规划》。这样,可明确休闲渔业主管部门,制定严格可行的休闲渔业管理规范,从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同时扶持建立民间休闲渔业协会,通过从业者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促进休闲渔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还可由政府和民间共同举办国际性和全国性的休闲垂钓赛事,提高海南的知名度,带动休闲渔业的发展。

2 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促进休闲渔业发展

体闲渔业的资金和科技含量高,发展初期必须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吸纳转产渔民就业,解决转产渔民的民生问题。另外,一些发达国家休闲渔业都由高等院校提供智力支持,如美国政府设有庞大的管理和科研机构从事对鱼类资源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并对休闲渔业的管理进行广泛深入地研究,这些工作主要由专业性的大学及有关咨询机构进行。因此,还要引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长期的经济社会效益。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休闲渔业服务质量

国内渔业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远洋渔业;发展瓶颈;应对措施

一、前言

渔业的发展一直遵循着由沿海向远洋拓展的规律,随着我国渔业不断发展,沿海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渔业以及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我国渔业的活动范围也逐步从沿海到近海和远洋扩张。近年来,我国将发展远洋渔业作为新的发展战略,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扶持,并积极颁发新政策支持远洋渔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的远洋渔业依然面临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简述我国发展远洋渔业的重要意义

1.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很大,沿海的渔业资源在经过渔民们多年来的获取情况下已经日趋减少,如果单纯的依靠沿海渔业,我国水产品自给自足的状态将很快被打破,在此情况下,发展远洋渔业意义非凡。同时,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远洋海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远洋海产品在国内的销量不断提升,这更加促使了渔业重心向远洋移动。

2.由于海洋的流动性和区域划分性,导致远洋渔业成为了一项全球性国际共同竞争和合作进行开发的活动,这致使远洋渔业成为了一项涉及到国际间政治经济等关系问题的活动。在远洋渔业活动过程中,我国可以加深与他国的合作关系,不但可以达到增大水产品产量的目的,而且可以与其他国家形成双边互利的形式,对合作双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鱼产品供应都具有重要提升和保障作用。

3.通过远洋渔业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双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将相互影响,通过合作交流,双方的友谊能够得到增进,而和谐的邻边环境也能够反过来促进远洋渔业的发展,可谓互利共赢,相互促进。同时,我国积极发展远洋渔业,能够缓解沿海渔业资源过度紧缺的问题,给沿海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渔业资源,对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

1.供应链市场缺乏组织

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粗放型产业方式逐渐被新型产业发展方式取代。然而,由于我国远洋渔业发展时间较短,远洋渔业发展还不够成熟,规划不够合理,供应链市场缺乏协调组织和统筹规划,导致鱿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价格上升,比国外进口的鱿鱼原料价格还要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个体商户还是加工工厂都更加愿意购买国外进口的价格更低的原料,以节省成本、增大经济效益、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样,我国远洋鱿鱼产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阻碍。

2.鱿鱼滞销在库销售难

当前,国内鱿鱼市场已经呈现过饱和状态,大量新鲜鱿鱼从远洋中捕捞上岸却被送入冷库,无法销售出去。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逐渐进步和发展,第一、第二产业逐渐发展起来,而鱿鱼的捕捞技术在不断提升,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导致原料积压在库的情况更加严重。就舟山冷藏库,包括我公司作为舟山最大的冷库,储藏量基本都处于饱和状态。同时,由于我国鱿鱼原料的价格远远高出进口原料的价格,以致于国内一些深加工企业也不愿接受国内的鱿鱼原料。这样一来,国内市场打不开,国外市场出不去,长久下去,我国鱿鱼原料的滞销现象将愈加严重。

3.远洋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水产品质量具有安全隐患

由于远洋渔业资源受海洋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拥有良好的渔业资源环境成为了远洋渔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海洋环境,才能为远洋渔业提供丰富、安全的产品。然而,毫无节制的大肆捕捞、肆意的环境破坏使海洋环境变得愈加恶劣。农业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大肆排放,养殖业乱用药、滥用药现象层出不穷等问题,这不但使沿海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远洋环境也因洋流运动带去了污染物、遭到了污染和破坏。远洋环境遭到破坏,海洋鱼类的生长、繁殖等都将受到影响,鱼类的数量、规模都将受到制约;而众多污染物肆意排放不但破坏海洋环境,还将使海洋中充斥着各种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很容易被海洋鱼类沾染、吸收,使这些鱼变成有害鱼,这些鱼有可能被有毒物质杀死,发生大规模死亡现象,造成进一步的环境污染,形成海洋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圈;也有可能被捕捞送入千家万户的餐桌,造成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同时也将直接影响远洋渔业的发展和进步。由此看来,环境问题及其引发的水产品安全质量隐患是当前我国远洋渔业发展需要克服的重大难题。

四、推动我国远洋渔业向前发展的动力和相关措施

1.整合供应链,统筹一产、二产作业

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先进技术、系统生产管理都是发展我国远洋渔业的管理与服务的关键,而当前我国远洋渔业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供应链市场缺乏组织导致鱿鱼原料过高?一产、二产越发达,我国鱿鱼的滞销情况将愈加严重,而一产、二产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也增加了远洋捕捞鱿鱼的成本,提升了鱿鱼原料的价格。这样一来,鱿鱼市场已经饱和,而仍然有源源不断的高价鱿鱼输送到市场内部,市场的正常运行将受到阻碍。为此,整个远洋渔业及销售市场应齐心协力,共同整合产业供应链,统筹一产、二产作业,以达到降低原料成本,形成价格优势的预期效果。以成本优势解决原料滞销的问题,经科学精制品种丰富的即食休闲产品的深加工后投入开发完善的国内外市场上,最终将整合后的远洋渔业规范化,使远洋渔业的生产效益达到最大化。

2.挖掘国内市场,寻求国外销售渠道

鱿鱼的营养价值高,而且是纯天然食品,营养又健康。因此,让人们知道鱿鱼,了解吃鱿鱼的好处成为了打通鱿鱼市场销售渠道的重要突破点。由此看来,鱿鱼销售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进行鱿鱼市场的终端开拓势在必行。让鱿鱼进入家家户户的餐桌,使鱿鱼成为每个家庭喜爱的食物;积极创新鱿鱼加工方案,建设多渠道鱿鱼销售系统,打通国内鱿鱼销售的死胡同;积极开发鱿鱼产业多向发展项目,围绕鱿鱼创造出多种经营销售模式等对打通国内市场意义非凡。同时,积极开发国外市场,寻求国外销售渠道,缓解国内鱿鱼市场过饱和问题等也是当前我国远洋渔业生产所应尽快解决的问题。

3.保护海洋环境,加强环境养护、修复工作

海洋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将直接影响远洋渔业的发展,因此,保护原有海洋生态环境,养护修复被破坏的海洋生态非常重要。减少陆地施肥、排污,提升海洋的储碳能力;利用海洋微生物碳粟增汇工程,提升海洋碳汇量,降低海洋富营养化程度,防止海洋出现赤潮等生态灾害。同时,国家应积极投入财力物力人力,经过技术人员的科学指导,结合政府部门的积极监管,对排污标准进行规范和严格把控,逐步修复海洋环境,提升海洋水质,进而提升远洋水产品的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发展远洋渔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不但能够缓解沿海渔业资源极度紧缺的现状,为沿海渔业资源回复原貌,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机会;提供远海海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能够通过与他国在海产品捕捞的合作过程中学习到先进的远洋渔业技术,加深对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深化与他国的友谊。同时,远洋渔业也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财富,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经济产业。因此,我国应努力克服当前远洋渔业面临的瓶颈问题,在挑战之中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张国胜,杨超杰,邢彬彬.声诱捕捞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2,27(4):383-386.

国内渔业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 渔业保险 渔业保险经营主体 渔业保险法规 北海市

一、广西北海市渔业保险的现状

北海市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北海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捕捞的龙头,全区70%的渔船都集中在北海市,渔业也是北海的传统优势和支柱性产业。2007年北海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104.26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渔业产值为54.36亿,占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的52.1%。水产品产量98.28万吨,比上年增长1.81%。随着渔业的快速发展,北海渔民对渔业保险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北海分理处下辖电建、地角、港管和涠洲等5个代办处。截止到2007年底,辖区共有大小渔船8700多艘,其中220kw以上大功力渔船2200艘,渔业人口28万人。近几年来,该分理处在上级渔业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和当地政府部门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认真结合北海实际,充分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真抓实干,努力开拓渔业互助保险,使参保渔船和渔民数量逐年提高,互保费收取额也逐年增长,2007年互保费收入突破了320万元。

二、北海市渔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1.渔业互保投保率低,覆盖面不全,应对风险能力差

北海市渔业互保十几年实践证明,互保为北海渔业生产发挥了一定的风险保护神的角色。但是,这种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据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北海分理处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北海渔船拥有量达8500多艘,其中小型渔船约4000艘,中型(包括以上)渔船4500多艘,长期活动在海上作业的渔民更达4万人。可在这样庞大的数字背后,参加互保协会的渔船竟不到600艘、渔民也不足2000人。绝大部分渔民群众和中小型渔船未加入渔业互助风险保障体系。渔船投保率仅为应保渔船的13%,渔民投保率不足5%。而农业部渔业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同期我国海洋捕捞渔民和20马力以上机动渔船入保率达22%和25%。

2.保险意识淡薄,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应该说一个地区的渔业保险发展状况也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渔民保险意识。目前北海市渔民的收入普遍不高,2007年北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34元,而农民纯收入仅有3846元。当地“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又根深蒂固,家庭的生活和教育支出有很大压力。因此,大部分渔民不愿意够买保险或无力承担保费支出。一方面,北海市渔民不愿买保险或无力购买渔业保险;另一方面,北部湾传统渔场的意外事故却时有发生。这二者形成了强烈反差。近几年来,北海渔船在北部湾传统渔场遭到越南武装舰船抓扣的事件时有发生。据新闻报道,2005年9月23日,广西北海市“桂北渔82018”号和“桂北渔63055”号渔船在北部湾海域传统渔场作业时,遭到越南两艘武装船只的追赶和枪击。2007年7月4日,桂合渔80151号渔船在我国南沙传统疆界线内海域(东经112°18′,北纬5°40′)生产时,被马来西亚炮艇无理抓扣,船上10名船员被判监禁6个月,渔船被没收。此外,渔船的火灾以及碰撞事故也时有发生。

3.缺乏切实可行的地方性财政扶持制度

渔业保险是具有很强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高赔付率、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导致渔业保险的“市场失灵”,必须得到税收优惠政策才能产生有效的制度供给。与发达国家大幅度补贴渔业保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政府对渔业保险的补贴历来非常有限,对农业保险(包括渔业保险)的税收倾斜力度还非常不够。目前,北海市政府还没有出台针对渔业保险的地方性财政扶持制度,渔业保险难以走快走远。由于渔船海上作业的高风险,渔业保险赔付率非常高,所以北海市尚无一家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渔业保险业务。

4.地方性的渔业保险法规亟待建立

目前,北海市还没有对渔船和渔民保险做出相应的规定,地方性的渔业保险法规仍是空白。由此引发船东和渔民投保率低,风险意识淡薄。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渔船等财产和渔民的生命安全都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风险补偿,不利于当地的渔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相比之下,渔业发达的广东、浙江等省对渔业保险均有注明,如《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规定第二十五条:渔业船舶所有者或者经营者应当为海上从业人员办理人身保险。

三、推进北海市渔业保险的建议

1.建立健全渔业互助保险

针对北海市渔民投保率低,应对风险能力差的问题,渔业互保机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渔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树立“诚信”原则,在渔民遭遇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损失后,能够主动、迅速、合理地给予经济补偿,充分体现渔业互保协会对广大渔民的关怀和温暖,力争在三年内将渔民和渔船入保率提高到30%以上。渔业互助保险机构要以对渔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发挥互助保险扎根基层、面向渔民、服务渔业的优势,协助政府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搞好渔民安全知识普及、引导渔民配备安全设备、倡导渔船编队生产,增强渔民自救能力和互救意识;协助做好灾害紧急救助,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开展定损理赔工作,尽快帮助受灾渔民恢复生产生活。

保险意识淡薄是阻碍北海市渔业保险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从北海市渔业互助保险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广大渔民群众的安全教育力度。北海市相关渔政工作部门可以利用伏季休渔的有利时机,对渔民进行海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渔业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进一步增强渔民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海上自救与互救能力,逐步提高渔民整体安全生产的素质,确保渔船安全生产,扎实推进“平安渔场”、“和谐渔场”建设。宣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2007年浙江省举办了“互保杯”渔民安全知识电视总决赛,题目涵盖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互保、渔船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要求参赛选手必须是一线的渔民和养殖户。既普及了渔业安全知识,又有趣味性,使他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这种模式,北海市是可以很好地借鉴的。

2.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工作

政策性渔业保险是今后我国渔业保险的发展方向,农业部也在积极推进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工作。自2005年以来,上海、浙江、广东和海南等省市在渔业互助保险基础上,以渔业互助保险机构为载体开展了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政策性渔业保险工作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当地渔业安全生产的风险保障力度,得到了渔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同。渔船、渔工入保率也有明显提高,2006年1-11月份,共有1381艘渔船和12834名渔民参加了政策性渔业保险,获省财政补贴201.7万元。自2006年4月起,浙江省嵊泗县开展了政策性互保试点工作。近两年来,该县的渔工雇主责任险投保面达到了98%,渔工投保由原来的人均2份提高到目前的人均10份以上,有效提高了渔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政府部门灾后经济补助的压力。北海市政府可以借鉴浙江省舟山市等渔业发达地区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地方政策、财政支持,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

3.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力度

由于渔业本身属于弱质产业,经济效益不高,商业性和互的渔业保险,单靠保险的收入难以支持其自身的良性循环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和制订特殊的政策保护措施,如实施针对投保渔民的保费补贴和针对承保机构的业务费用贴。一方面:北海市地方财政应针对渔业保险提供相应的保费补贴,吸引渔业生产者投保,并通过自愿投保与法定投保相结合的方式,扩大投保范围;另一方面,除了保费补贴外,政府还可以向经营渔业保险的机构提供一定比例的业务补贴,以提高其偿付能力,增强经营积极性。2004年宁波市象山县政府专门拨出200万元用于支持渔业保险,当年该县的渔业保险工作硕果累累。参加渔业人身保险人数由2004年的7736人上升到2005年的10002人,渔船保险由2004年的不足70艘上升到2005年的1891艘。至2005年底,全县参加渔船财产保险的渔船达2366艘,共收取保费933万元;参保船员45075人,收取保费1853万元。共理赔3145起,理赔款1228.7万元。他山之石尚可攻玉,那么象山县的成功经验则更应该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甚至是创新。针对目前北海市水产养殖险的空白,地方政府应当“两头扶持”:养殖户购买保险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商业保险公司理赔达到一定风险警戒线的时候,政府在资金上也将给予相应的扶助。

由于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政府批准启动的一个沿海开放经济区,国家对其发展规划有许多扶持和优惠政策。除了对渔业保险进行补贴外,北海市政府还可以向有关政府部门争取对经营渔业保险的承保机构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减免渔业保险承保机构的营业税。因此,如果政府对经营渔业保险的承保机构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减免承保机构的营业税,那么承保机构的税收负担就大大减轻了,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渔业保险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4.尽早出台地方性渔业保险法规

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保险理论认为,渔业保险同渔业本身一样,带有明显的公益性,经营渔业保险不能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其政策目标应与国家农业财政政策相一致,以为渔民提供风险保障,提高渔业劳动生产率、保证食物供应、稳定市场及确保渔民生活水平等为最终目的。当前,我国渔业正处于一个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同时也面临加入WTO后竞争加剧的挑战。为了贯彻国家“依法治渔,以法兴渔”的渔业方针,我国应当对渔业保险的管理体制、发展资金进行立法保证。同时,对于渔业保险的经营主体、参与主体、收益主体及相关的权利义务进行立法加以规范,并立法鼓励商业保险机构进入渔业保险。为了尽快改变目前北海市渔业保险无法可依的现状,北海市人大应组织渔政、工商、海洋与渔业局、保监局、互保协会等有关单位和相关专家在依据我国《保险法》、《渔业法》等法律规定,并参照舟山、宁波等地级市制定地方性渔业保险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北海市渔业保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管理机构和相关职能,加强监督管理,引导渔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琼:我国渔业保险的现状及其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6)

[2]徐英:政策性渔业保险初探[J].上海保险.2005(10)

[3]孙颖士:论渔船船员风险和渔业保险[J].中国渔业经济.2006(2)

[4]孙祁祥郑伟:经济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保险业――评价、问题与前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p92-p98

[5]王晓波:中国渔业保险模式构建与发展探索[D].上海水产大学,2005

[6]郑辉:我国政策性渔业保险机制研究――以宁波市象山县为例[D].同济大学,2006

[7]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p29

[8]虞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胡家辉王小波:浅析中国渔业保险模式的选择[J].中国渔业经济.2006(2).p64

国内渔业发展现状篇5

陈碧芬,刘飞翔,林超群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学院,福州350002)

摘要:基于生态文明视角,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就漳州市澳角村乡村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困境进行实证分析。简要介绍当地休闲渔业发展有利的自然、社会基础以及为推动渔业发展所采取的有效措施,总结当地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发展困难所在。从拓宽发展渠道,提高村财收入、强化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提高宣传意识,吸引游客观光等方面,提出乡村休闲渔业发展的思路,以期为当地适应新环境、新需求,实现“富美乡村”目标提供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乡村;休闲渔业;发展现状;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20018

基金项目:2013 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福建养殖业家庭农场生态经营模式选择的实证分析——基于宁德、漳州38 个样本数据的调研”(201310389086)。

第一作者简介:陈碧芬,女,1993 年出生,福建罗源人,硕士,从事现代农业、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通信地址: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Tel:0591-87819883,E-mail:FJ123cbf@163.com。

通讯作者:刘飞翔,男,1976 年出生,江西吉安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现代农业与生态管理、农业推广与多功能性研究。通信地址: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研室,Tel:0591-83718771,E-mail:lfx-xfl@163.com。

收稿日期:2015-02-26,修回日期:2015-04-21。

0 引言

休闲渔业的核心在于实现渔业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的有机和谐,是融经济、人文、生态特征于一体的新兴渔业产业[1]。自20 世纪80 年代首先在台湾提出以来,休闲渔业研究在国内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00 年农业部做出关于调整渔业产业结构部署之后,该领域的研究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王琳、韩增林[2]通过对国内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分析,说明发展休闲渔业的优势条件及其意义,探讨了发展休闲渔业需要制定休闲渔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扶持政策以及加强对休闲渔业的监督管理。李慧茹等[3]在总结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及产业价值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提出科学规划、水陆一体化开发、政府提供“绿色通道”、经营体制创新等休闲渔业发展路径。李伟等[4]则从省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的开发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实际提出要积极修复海洋渔业资源、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健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拓展休闲渔业资金来源、开发和设计有特色的休闲渔业产品等措施。林法玲[5]在研究福建省休闲渔业发展过程中,提出发展休闲渔业要坚持环境保护和休闲渔业的协调发展。周彤等[6]缩小了研究区域,根据青岛市休闲渔业发展状况,应用SWOT分析法,分析得出青岛市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化战略。刘晓君等[7]通过对海峡两岸休闲渔业管理状况的对比分析,提出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休闲渔业纳入渔业管理中。楼筱环[8]以舟山群岛为调研区域,论述生态型海洋旅游发展的必要性,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也有一些学者对县域休闲渔业发展进行研究,比如黄继[9]根据对陇西县休闲渔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当地生产和人文环境提出要结合城镇建设规划和旅游景点的开发发展休闲渔业项目。当前,对于休闲渔业的研究,主要分为休闲渔业的基础理论研究、休闲渔业的供给研究和休闲渔业的需求研究3 个领域[10],涉及较多的是宏观层面的内容,对于某个典型的、具体的小区域的探究相对较少,而对于组成国家的微观单元——乡村的渔业发展更是鲜有谈及,导致所提出的相关问题和对策的针对性相对不足。由此,笔者利用2015 年寒假时间,以漳州澳角村为调研区域,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方法,了解该区域休闲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针对发展已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面临的发展困境,结合福建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有效实践,运用生态文明理念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以期推进当地休闲渔业良性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富美乡村”目标。

1 乡村休闲渔业发展基础

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产业,休闲渔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整合城乡资金、技术、人才、营销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它将凭借技术应用的多元化、生产的现代化、服务的人性化,成为现代渔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1]。针对那些具有良好自然、人文条件的渔村,应以发展休闲渔业为突破口,整合各方资源,扬长避短,对症下药,以便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1.1 地理环境条件

澳角村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三面临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全村陆地面积886.7 hm2,由1 个行政村和2 个自然村组成。其中,海域面积166.7 hm2,耕地面积25.3 hm2,山地面积336.7 hm2,海岸线长达10 km,金色的沙滩绵延几十里,渔港迂回曲折,岛礁星罗棋布,海岸景致天然独特。南北各有一月牙形海湾(澳角湾和乌礁湾),呈现“Ⅹ”型美丽景象,周边海域龙、虎、狮、象4 个岛屿点缀其间,有“海上动物园”的美誉。湾边、山上一排排白色的风力发电机随风转动,错落有致。坐拥山海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其成为一个集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三位一体的渔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文化底蕴深厚

澳角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建村始于明朝中后期,至今已有500 余年的历史。辖区内拥有大帽山贝丘遗址;东临台湾海峡,曾是著名古战场;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曾在此处驻兵;清朝年间,这里更是施琅将军分队战船练兵、停泊、补给的重要基地。阳光、沙滩、绿树、青峦,旖旎的海岛风光,成为艺术创作的佳地。先后有一大批影视剧在此拍摄外景,香港亚洲电视台也曾到此拍摄风光片,更有大批名师大家在这里采风、写生和体验生活。与此同时,澳角村依托现有资源,紧抓市场脉搏,投资兴建一系列具有渔村特色的人文景观,有力推动美丽生态旅游海岛建设。

1.3 人口、产业布局

据了解,截至2014 年12 月,全村分为15 个村民小组,共有873 户3887 人(不包括外来人口)。该村人口主要分布在行政村,比例高达83.3%,呈现人口基数大、集中分布、外来人口多的特点。全村拥有钢制渔船220 艘,每艘船平均招收5 名外来人口,有千余名外来人口参与当地渔业生产。

该村是一个以渔业生产发达而闻名的渔村,利用渔港优势,坚持生态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水产养殖业,严把项目引进关,坚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无污染或污染少的轻工业,形成以澳角码头和鲍鱼养殖区为核心的北部渔港经济区。重点发展以生态旅游业、商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营造出“山、海、城”景观特色,推动形成东南部海洋生态旅游区。

2 乡村休闲渔业发展措施与成效

发展乡村休闲渔业需要坚持“两手抓”,做足渔业基数,寻求旅游增量,两手并进,以便不断激活内生发展动力,从而为乡村发展开拓更多空间。既要加强监管,不断完善软件和硬件设施,促进渔业产业生产和发展;还需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借助现有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打造渔村特色文化,发展生态旅游,推动休闲产业发展,以达到宜居、宜业、宜游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渔村人们生活水平。

2.1 澳角村休闲渔业传统发展举措概述

2.1.1 组织管理到位 渔业发展是澳角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该村狠抓两委班子建设,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以党总支为基石,以两委为中坚,以协会为延伸”的特色基层组织网络,以有效解决渔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促进渔区有序、安全的生产,设立渔业协会和渔港公司,服务渔区发展。渔业协会把握整体运营,渔港公司负责国家一级渔港、商贸批发中心建设。全村220 艘钢制渔船,按“便捷、实效”的原则,以5~6 艘船编为1 个小组,推选其中一位船老大为小组长,配合渔业协会管理。为规范渔区运转,设立船管站,在治安维稳、燃油补贴、一船一档、“四小证”的落实上取得了实效。

2.1.2 生产设备先进澳角村盛产鱿鱼、巴浪鱼、鲷鱼、对虾等几十种鱼虾,形成以远洋捕捞为核心,辐射行业竞相发展的态势。为适应生产需要,该村渔船多次进行调整、升级:(1)1982 年掀起的大马力木质渔船热潮,改变以往小木船作业,具备一定远洋能力;(2)2005年前后涌现的“木改钢”的调整。发展至今,全村拥有大马力钢质渔船220 艘,大马力渔船300 艘,总15260吨位、128500 马力,渔船普及卫星导航、船用雷达、电台、对讲机等先进设备,村里拥有水产品冷冻厂、造船厂、机修厂、油库、织网厂等乡村企业32 家,鲍鱼、牙鲆鱼、对虾等养殖场38 家,年创产值上亿元,初具“一村一品”的实效。

2.1.3 惠民政策有力 在发展过程中,澳角村注重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为缓解渔船生产安全隐患多、效率低问题,澳角村两委班子积极申请投建避风渔港。2008年开始兴建澳角村国家一级渔港,总投资达3027.02万元,截至2014 年底已完成主体工程,有效解决了渔船避风、渔业销售的困境;由于国家对于渔船燃油补贴实行一套严进宽出、灵活有效的补贴政策,渔船所获补贴额度受主机功率、作业时间、成品油价等因素影响。因此,澳角村认真把关,确保符合条件渔民都能及时获得补贴,有效促进当地渔业健康平稳发展,使渔民切实享受到实惠,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

2.2 澳角村休闲渔业发展新思路

2.2.1 整治村容树形象 为树立富美渔村形象,推动旅游、观光产业发展,澳角村积极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村容整治工作。注重建立环卫长效机制,提高村民参与度,按照“集体管死角、党员管一片、群众管一面”的原则,实行“门前三包”卫生管理制度。兴建村容整治工程,投资200 余万元兴建猪舍沼气化工程、投资20万元兴建全县第一间村级垃圾驿站、投资15 万元开展海漂垃圾整治工作等。公开招收乡村卫生保洁员12 名,负责垃圾清扫工作,确保全村垃圾日产日清。在处理垃圾同时,投资60 余万元开展绿化工作,植树近15000株,美化村庄环境,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2.2.2 建设新区助休闲 在发展渔村旅游中,坚持生态发展理念。重点改造原村中道路为渔家文化一条街,把南部的沿海道路建设成为沿海旅游休闲观光走廊,并与原村中道路形成一体,成为集滨海旅游休闲、购物、海鲜品尝为一体的旅游商贸区。充分挖掘渔村、渔家特色,以美食文化为切入点,建成具有渔村特色的美食、民宿、活动,做大渔家风情游项目,产生宜居、宜游、宜乐的联动效果,形成“吃喝玩乐、健康快乐”的慢生活旅游新区。以旅游开发为契机,兴建4 个休闲公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招商引资,同途家网洽谈,为发展提速、为创收铺路。

2.2.3 打造文化展特色 在发展旅游中为突出特色,注重打造渔村文化。因地制宜,依托前江一线海湾,重点打造文化戏台和渔家文化走廊,融诗歌画展、海柳雕刻、海峡艺术馆、渔家乐、旧村古迹于一街,凸显渔村特色,使游客在漫步古巷中品赏艺术、感受渔村乡土风情。继承发扬海神信仰文化,投资兴建妈祖文化公园、妈祖海景公园、渔家幸福公园,于山腰开阔地建成妈祖石像,建成休闲栈道1 km,观景台2 个,凉亭3 座。因地制宜开拓旅游线路,国家一级渔港渔船罗列,既可观赏渔人码头,又可悠闲垂钓,海边旅店可凭栏观海、依枕听涛,别有一番乐趣。

2.3 澳角村休闲渔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2.3.1 产业不断升级澳角村渔业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独特,人文底蕴深厚,具备旅游开发、发展休闲渔业产业的先天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需求的转变,以“渔家乐”为代表的休闲产业正在蓬勃兴起。“吃渔家饭、品渔家菜、住渔家居、干渔家活、玩渔家乐”已成为当今旅游一大需求。澳角村立足村情,确定了“一点一线”的渔家乐发展模式。以休闲海滨度假区为重点,以前江海堤沿线为纽带,分类指导,逐步开发,打造渔家文化一条街,逐步开发妈祖文化公园,沿线培育20 家独具特色“渔家乐”。

2.3.2 收入逐年提高澳角村依托山海资源优势和深厚文化底蕴,围绕“以港兴渔、科技兴村”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带动村民创业致富,人均收入逐年提高。现已形成以海洋捕捞、海珍品养殖、水产品加工、休闲产业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格局。全村现有鲍鱼养殖场38 家,水产品加工企业25 家,造船厂、机修厂、渔网具厂、供油站等企业14 家,2013 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5.1175 亿元、人均纯收入26040 元,全村95%的村民住上了三层小别墅,生活圆满富足。

2.3.3 志愿服务兴起在发展的过程中,澳角村注重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2006 年开始组建一支由学生、老师、干部、企业家等组成的青年志愿队,其正式队员45 名、后备队员40 名。自组建以来,共开展公益活动94次,为群众排忧解难超过600起以上,入户帮扶特殊困难户165 人次,扶贫助学21 例,参加抢险救灾6次,志愿服务大型社区公益活动8 次等。其中,志愿队主办的澳角村成人文化提高班和入户送水等活动被CCTV-12 列为《创建平安海岸线》专题的重要素材。2008 年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

2.3.4 渔村焕发新貌澳角村依托现有资源优势,按照适应市场、突出特色的原则,将功能区域划分4 个部分,即北部渔港经济区、东南部海洋生态旅游区、中西部文化中心区、西部新石器时代遗址保护区。围绕渔港经济区配套国家一级海港、水产品批发市场、后勤补给基地、执法码头一系列设施。围绕生态旅游打造渔家文化一条街、渔家文化广场、妈祖文化公园、实施5个“亮化”工程。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澳角村取得了较好生态发展成效,获得多项荣誉。自2005 年起,蝉联4届“全国文明村”;2007 年和2009 年分别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国爱民固边模范村”;2010 年荣获“福建省生态村”称号;2012 年,被评为漳州市“最美乡村”;在2013 年东山县“富美乡村”竞赛中荣获第1名。

3 乡村休闲渔业发展困境与对策建议

3.1 乡村休闲渔业发展困境

3.1.1 村财收入薄弱 虽然澳角村经济总收入已破亿元大关,但是村财收入所占比例却很少。这是由于该村山海面积大,可居住和耕地面积较少,导致村财收入来源单一,主要来自鳗鱼苗投标、石材厂出租、部分店面和市场摊位出租等,其中出于环保考虑石材厂现已停产暂无收入,导致现阶段村财收入相对薄弱,难以支撑基本村务支出。此外,长期以来,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缺乏自我造血功能,更使得村财收入少,难以为继。这需要村委领导班子带头创新发展思路,开拓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从而推动村财收入不断增加。

3.1.2 项目建设资金缺乏 在“富美乡村”、“全国文明村”创建中,需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项目投建和运转。由于村财收入低,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上级补助,曾多次因财力紧张,导致项目进度放缓。特别是渔港建设项目,由于资金不足导致竣工时间一再推迟。在妈祖文化公园三期建设上,由于项目复杂、工程量大,仅依靠上级资金难以完成建设,急需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招商引资,以缓解资金压力,促成项目建设。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当地休闲渔业的进一步发展。

3.1.3 宣传力度不够 在积极开展一系列创建活动和竞赛过程中,该村得到较好发展,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在发展中存在宣传人员不够、宣传力度不足的问题,导致虽然工作开展很多,但是活动影响力不足,未能打响品牌。虽然已经建立了本村的宣传网站,但是由于处于起步阶段,信息更新量少且不够及时,当地特色也未能较好在网站上宣传和推广。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中未能联系当地新闻媒体进行相关报道,导致虽然拥有景观特色,但是旅游客源面窄且少,主要是当地游客,外来游客很少,制约休闲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3.2 乡村休闲渔业发展对策建议

3.2.1 拓宽发展渠道,提高村财收入 立足现有条件,扬长避短,多管齐下,借助旅游发展的有利契机,开发现有资源,拓宽发展渠道,提高村财收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村民进一步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特别保护区、海岸防护林带和湿地的建设与保护,从而不断提高海岸带生态环境质量和增加渔业产量[11];通过突出参与性特色,进行体验化设计[12],增加游客观光休闲的趣味性;注重乡村建设的人文化、休闲化,新修、装潢古建筑和古迹遗址,对古迹进行可持续性、保护性开发,充分挖掘、发挥古迹的旅游价值;重新布置和装饰废弃的石材厂,用于陈列渔家生产用具、贝壳贴画、海柳雕、渔家文化书籍以及村志历史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物品,让游客在度假、观光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浓浓的渔家文化,以此推动村财收入的不断提高。

3.2.2 强化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发展澳角村旅游产业,牵涉面广、可塑性强、发展空间广阔,同时又是一项艰巨工程。单纯依靠薄弱村财收入和上级拨款,难以支撑投资上亿的项目建设。这就需要积极研究、制定相关合适对策,建立招商平台,通过招商引资,发挥市场的作用,拓宽发展渠道,促进“无形的手”发挥融资能力。但是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由行政发动转向产业带动,以产业集聚带动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中[13]。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生态发展理念,旅游区项目的选择、区位的选择、材料的使用、内容的设计,均应通过一定的专业管理部门的评审检测,层层把关[14];在发展中注意发挥当地渔业产业的优势并不断挖掘潜力,提高休闲渔业的服务水平[15],逐步形成集一级渔港、执法码头、商贸市场三位一体的渔港经济区,以基础产业发展带动休闲旅游业发展。

3.2.3 提高宣传意识,吸引游客观光澳角村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既有海岛风情,又留存着众多古迹,是一个兼具独特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气息的历史悠久的渔村。旅游资源多,却未能进行有效整合和宣传,无法形成聚合力。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在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工夫[16]。在整合现有资源基础上,建立地域品牌[17],推动澳角村提升旅游休闲知名度,树立鲜明形象。立足自身特色,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合理定位市场,制定切实可行推广方案,通过互联网宣传、电台报道、微信公众号、微博宣传等方式建立宣传服务体系。对当前休闲渔业开发关联度较低[18]的问题,应加强与周边乡镇合作开发、优化旅游景点,重视休闲渔业纪念品,强化宣传效应,吸引游客观光。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休闲渔业得到了较好发展,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外休闲渔业发达的国家大都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一整套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19]。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除了注重鱼种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之外,严格保护渔业资源,避免过度捕捞,同时还运用发达的信息管理系统,随时跟踪和管理渔业资源[20];美国在完善政府管理的同时,注意通过媒体宣传和教育等手段引导公众树立维持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1];挪威将生态建设和配额制度相结合形成渔业配额制度来解决渔业问题[22];波兰秉持“水重于渔”的理念,非常重视水环境的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3]等,这些都为国内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显得更有意义。

2013 年中共福建省委九届九次会议提出,要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新水平[24],“清新产业”蓬勃发展。2014 年3 月福建更是获评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进一步促进了福建加快推进生态示范创建的步伐。面对渔业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等现存问题,澳角村发展休闲渔业应以生态理念为指导,注重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与渔业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产业条件相结合、提供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化的服务的休闲渔业规划[25],推动渔业生产、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向渔民宣传可持续性生产、捕鱼理念的同时,要加强对游客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使他们在旅游休闲的时候注意保护环境。注意保护海钓区的渔业资源和礁石等生态环境,大力建设人工渔礁,为鱼类与水生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栖息环境,增进海洋鱼类的栖息和繁衍,以便形成良好的生态型休闲垂钓环境,促进休闲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6]。推动功能分区建设,使北部渔港经济区、东南部海洋生态旅游区、中西部文化中心区、西部新石器时代遗址保护区建设焕发新活力,不断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颖.福州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潜力与对策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3:1-35.

[2] 王琳,韩增林.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1:139-142.

[3] 李慧茹,董志文.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23-13724,13729.

[4] 李伟,江秀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开发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3,11:1932-1936.

[5] 林法玲.关于发展福建海洋休闲渔业的探讨[J].现代渔业信息,2003,3:11-12.

[6] 周彤,董孝斌.青岛市休闲渔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22-10625,10639.

[7] 刘晓君,黄硕琳.海峡两岸休闲渔业管理状况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9,4:479-483.

[8] 楼筱环.生态型海洋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以舟山群岛为例[J].生态经济,2008,12:122-125.

[9] 黄继.陇西县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2013,15:9-10.

[10] 方百寿,卢飞,宫红平.国内休闲渔业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0-22.

[11] 欧龚炜.福建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施路径研究——基于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建设的背景[J].发展研究,2014,1:71-73.

[12] 杨子江.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休闲渔业及其发展模式探讨[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7,5:470-477.

[13] 马小能,吴小兰.发展休闲渔业实现城乡融合——努力打造杭州现代休闲渔业金名片[J].中国渔业经济,2011,5:96-102.

[14] 郭鲁芳.海洋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生态经济,2007,1:123-125.

[15] 赵蕾,刘红梅,杨子江.基于渔文化视角的休闲渔业发展初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5-49.

[16] 金光磊,张开城.广东省休闲渔业品牌战略构建的路径选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6-8.

[17] 董莉莉,黄硕琳.休闲渔业品牌战略构建的必要性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3:431-436.

[18] 董志文,朱丽男.山东滨海休闲渔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0-24.

[19] 王福林,张禹辰.国外休闲渔业管理综述[J].中国渔业经济,2013,1:170-176.

[20] 方海,谢营梁,李励年.国外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管理现状及我国休闲渔业管理对策[J].现代渔业信息,2008,10:16-18.

[21] 刘康.美国休闲渔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3,4:47-48.

[22] 许罕多.从挪威渔业制度演进看海洋生态渔业的理论体系及制度框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23.

[23] 罗建仁.波兰渔业及渔业科技概况[J].中国渔业经济研究,2000,4:40.

[24] 中共福建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决议[EB/OL].(2013-08-17)[2015-1-14]. fjrb.fjsen.com/fjrb/html/2013-08/17/content_661344.htm?div=-1.

[25] 平瑛.休闲渔业的规划设计[J].渔业现代化,2004(2):3.

国内渔业发展现状篇6

一、远洋渔船装备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

远洋渔船装备是船舶工业下属的一个分支,但同一般意义上的商用船舶不同,专指在本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以外或在他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的海洋中从事渔业资源勘探、捕捞、运输、加工等活动所使用的远洋渔船及相关配套设备。其中,远洋渔船按照作业区域可分为大洋性渔船和过洋性渔船两大类;按照用途划分又可分为远洋渔业调查船、远洋渔业捕捞船以及远洋渔业辅助船等。配套设备则包括:捕捞设备、探鱼设备、鱼加工设备、制冷、深冷系统、液压系统、起重设备以及自动监控和报警系统等。从远洋渔船装备范畴可见,远洋渔船集成了遥感定位、雷达探测、机电液一体化捕捞装备、冷冻保鲜等高端系统,属于先进科技成果的集合,其装备具有较高技术含量。据统计,一艘8000吨级大型远洋拖网渔船价值量超过18万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而一艘先进的南极磷虾捕捞船价值量则高达1.7亿美元,超过万箱集装箱船,属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另外,远洋渔船装备还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性。据“扶持和壮大我国远洋渔业研究”表明,远洋渔船建造产业带动系数为3.13,居我国18个产业之首;影响力系数为1.20,在18个产业中排在第二,仅次于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而船舶行业产业带动系数为2.26,影响力系数为1.19,均低于远洋渔船建造。据估算,我国建造一艘长度为115米的大型围网渔船(不包括进口设备部分),需要相关产业部门增加10亿总产出;建造一艘长度75米金枪鱼围网渔船,则可以增加3.8亿元的产出效果。同时,将推动船舶动力机械、甲板机械和网具、钓具等配套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能增长,促进国内外渔业经济贸易和物流冷藏储运产业同步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此外,远洋渔业还能够增加一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目前全国从事远洋渔业生产的从业人员5万多人,不仅解决了部分国内劳动力就业问题,还为渔场周边国家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据浙江省舟山普陀区渔业协会统计,全区有6000名渔民长期从事远洋捕捞工作,为后续水产加工和修船等生产直接创造近4万人的就业岗位。台湾渔业界做过测算,一名远洋渔业船员能够带动近20人就业。状,依据历史产量和现有生产状况进行配额分配,一个国家参与远洋渔业的时间越早,历史产量越高,实际拥有的生产能力越强,在国际渔业资源份额分配中的话语权就会越大,世界渔业发达国家或地区,一方面加强了对自己专属经济区内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另一方面把远洋渔业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积极开展对公海和极地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扩大其远洋渔业资源的权益和份额。日本政府为发展远洋渔业,在1996年的财政预算中,就将提高捕捞能力和生产水平的预算经费设定为2.7亿美元,其中包括对各种捕捞技术的推广普及、渔船船主的援助,市场开拓等。另有5亿美元的特殊补贴用于渔船的保险和再保险。据统计,日本每年对渔船损坏的保险为130万美元,低息贷款为2400万美元。新渔船和渔具研究的支持资金每年为2000万美元~2300万美元。渔业科研发展资金每年在8000万美元~9000万美元。近年来,日本为更大范围地开发和拥有远洋渔业资源,每年平均建造10艘远洋渔业科学考察船,进行远洋渔业资源调查。韩国政府则将远洋渔业作为主导21世纪的海洋核心产业。计划在2013年年底前投资2655亿韩元(约合2.76亿美元),用于远洋捕捞、海洋养殖、海产品加工和销售,建立远洋渔业海外基地,以加强远洋渔业竞争力。此外,在2013年年底前还将投入274亿韩元,与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另外,挪威等欧洲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新远洋渔船的扶持力度,像挪威最先进的南极磷虾捕捞船就是由国家投资

二、发达国家积极推进远洋渔船装备发展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过渡捕捞、产量的逐渐减少,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正式生效、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定的实施,加之国际渔业资源“占有即权益”的管理规则,即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和建立生态系统概念的框架下,同时尊重历史和现设计、研发和建造的。此外,俄罗斯也在积极开展远洋捕捞,其在2020年前渔业发展构想中就提出了组建国家“渔业船队”,恢复其在世界大洋公海的远洋捕捞作业和重组远洋捕捞科学保障体系。正是在这些发达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凭借着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国外远洋渔船装备向着大型化、自动化、信息化以及高效节能、安全环保方向发展。1)大型化近年来渔业发达国家为了缓解渔业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大量缩减渔船数量,但渔船马力却在不断增大,船型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据统计,日本注册渔船总数从2005年的30.88万艘下降至2007年的29.66万艘,但其总功率从1244万千瓦上升至1284万千瓦。目前,世界上大型远洋渔船尺度大多在100米左右,功率在5000~6000kw,最大远洋渔船已达到150米,总吨位达到1.4万吨。2)自动化新型远洋渔船配有全自动鱼类处理系统。鱼能被准确定位,去头吸内脏机能够精确有效地去除鱼头和鱼尾;鱼片机配有视觉系统,产能为300尾/分钟;配有鱼腹切割设备和刷洗系统。整条加工生产线无需操作人员,通过高度先进的视觉系统进行监视;加工废料被送往船上的鱼粉加工设备。据悉,一艘欧洲较先进的70米左右的中型拖网渔船,全船船员仅需9~12人,甲板渔捞设备操作仅需4人,而同样大小的我国渔船船员需60~80人。3)信息化随着遥感技术、空间定位系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应用,渔业发达国家通过建立渔场渔情分析速、预报和渔业生产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快速地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渔场信息,提高远洋船队的捕捞生产效率。日、美、法等国已建立了海洋渔业卫星遥感信息服务应用系统,日本的海洋渔业卫星遥感信息服务应用系统以日本渔情信息服务中心为基地,通过与各种渔业团体、渔业企业的协作,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业务化运行系统,为日本的远洋渔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4)高效节能、安全环保先进远洋渔船还通过采用高效节能渔具,减少能耗,提高捕捞效率。美国Net公司研发的JFD型182中层拖网12分钟捕捞渔获940吨。冰岛Hampidijan公司发明的自扩张拖网,由于不用网板从而减少了网具在水中的阻力,有助于增加渔获。挪威Remoysea集团公司采用三联网作业,其渔获量比本来双联网增加30~40%。欧洲还研制出有磁性渔网捕鱼技术,在同样水域可提高20~80%捕捞效率。德国Rofia公司研制出一种网具在水中很快张开,从而能迅速地进行捕捞。美国一家公司研制出Magellan金枪鱼跟踪浮标,安装在集鱼装置上,包括GPS、海水温度传感器和通讯装置等,船长可通过对浮标发来的资料,判断鱼群位置,进行瞄准捕捞。荷兰DSM公司研制的超强聚乙烯纤维Dyneema已广泛在远洋大型拖网、围网、延绳钓上应用,减少网具保养的工作,增加有效捕捞时间,同时,降低网具阻力,减少生产能耗,大幅度提高了捕捞效率。此外,即将生效的《国际渔船安全公约》等国家公约也将对渔船的安全、环保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远洋渔船向高效节能、安全环保方向发展。总之,从国外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远洋渔船装备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战略上的扶持、资金上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作为前提保障。

三、我国应把加快远洋渔船装备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国内渔业发展现状篇7

>> 部级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背景下天津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开创浙江科学发展新局面 山东蓝色经济区海洋渔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天津实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规划 论山东日照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全面推进达拉特旗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国外典型案例对横琴新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启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渔业布局优化研究 转方式 重生态 促进海洋渔业健康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区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永州发展循环经济现状及模式研究 商业银行支持海南海洋渔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渔业发展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乡镇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海洋经济区海洋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 大力发展海洋渔业 全面提升海洋渔船装备促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蓝色经济区”背景下,胶东半岛海洋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海洋经济”建设背景下浙江省海洋型休闲渔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郑斯思,谭春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1

[7]何捷.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水产科学情报.2006

[8]贾明明.我国渔业发展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OL].海洋信息.2008

[9]戴振铎.舟山新区背景下现代渔业发展问题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2013

国内渔业发展现状篇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量迅速增长,除中国以外的世界渔业产量在1980年代以后就趋于稳定并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则在改革开放以后迎来了渔业的大发展。2003年中国渔业总产量为4704.6万吨,比上一年增加3%。总产出中捕捞产量为1649.2万吨,约占总产量的35%。渔业对于我国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渔业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渠道,此外,合理发展的渔业还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渔业总产量逐年增加,但增长率却是逐年下降。捕捞业先是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飞速增长阶段,这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桎梏,给与微观经济部门自主经营权,提高了经济效率,带来了渔业的大发展。到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增速突然减慢,这是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增长动力已经趋于衰弱,需要其它因素来推动产量增加。此后,随着渔业产业工业化的发展,捕捞技术的提高,又带来了一个新的渔业产量增长的高潮。而且到九十年代末,渔业产量增速明显下降。

渔业产量特别是捕捞产量的下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人口的增长,海上项目的建设,污染物对大海的过量排放等。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渔业资源缺乏管理所引起的过度捕捞,捕捞区域的扩大和捕捞强度的加大,造成渔业资源的严重破坏。渔业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它的使用不是无限度的。渔业资源的特点是当捕捞量不超过其自我更新量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稳定的产出,一旦超出其自我更新的能力,产量就会下降,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将会使整个物种丧失再生能力,成为不可再生资源。世界粮农组织的报告显示世界各地普遍出现对渔业资源过度开发的情况,在中国所在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已经有8%的渔业资源达到了耗竭的水平,形不成渔汛;有76%的渔业资源处于完全开发状态,产量已达到极限;只有16%的渔业资源处于适度开发状态。而我国近海海域的情况由于地理特点的原因还要更加严重。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以下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渔业资源目前的这种状况显然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如《超越极限》中所描述的:指数增长不可能长期维持,最终不加限制的指数增长将带来对资源的毁灭性后果,引起崩溃。资源相对稀缺性的变化要有制度的变迁与之适应,而环境经济学所要做的就是要分析这种不符合效率和可持续目标的状况出现的原因,并找出对策。

2引起这种危机的原因及纠正方法

造成目前渔业资源当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引起市场失灵。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效用或生产函数包括了一些实际变量,这些变量的取值由忽略了对这一经济主体的福利影响的其它主体决定。开放的渔场可以自由进入,渔业资源在使用上具有非排他性,由于高额利润驱动,渔民会不断地扩张生产,增加捕捞努力量,直到捕捞收益等于捕捞成本,即利润为零,达到个体的经济均衡点为止。因此最大可持续产量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必然要出现过度捕捞问题。捕捞者的过度捕捞行为对渔业资源具有破坏性,捕捞者只考虑其个人生产成本,不考虑其行为的社会成本。所以渔业资源的需求是过度的;供给由于具有公共物品性,进入者普遍存在搭便车行为,所以供给是不足的。

对外部性的纠正,就要给损害者一种激励,使其限制其行为对他人的损害,将外部性内部化,要达到这个目标有不同的方法。

2.1庇古税

庇古税是指对造成外部性的破坏者要对其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支付费用,支付额等于其所造成的损害额。庇古税的思想是引入一个价格,使损害者的破坏行为可以衡量。这样损害者可以把外部性纳入自己的效用或生产函数,做出对其自身也同时是对社会最有效率的选择。庇古税在环境污染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渔业问题上,对大型渔业企业收取一定的税费还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对于我国的个体渔民来说,由于数量过多,分布又比较分散,对其征税有一定的困难。

2.2调整产权

产权不明晰是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来源,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地界定所有权来消除外部效应导致的市场扭曲。使用产权调整的方法不同于庇古税,它不是引入一个价格,而是引入一个市场,通过界定清晰的产权,使各利益主体通过市场谈判,达成交易,从而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

产权是一个权力束,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决策权,让度权等。产权的安排有多种方式,要使产权安排能够对资源产生有效率的配置,产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所有权的排他性,所有权的可交易性,对所有权的宪法保护。

我国在渔业资源的产权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虽然从法律上来说,我国对于渔业资源的进入排他权有明确的限定,按照我国《渔业法》的规定,只有持有必需证件的渔船才能从事捕捞作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非法捕捞渔船却大量存在。即使无证捕捞被有效地排除在外,由于大量持证人的存在,渔业资源对他们来说还是事实上的自由准入。

对产权引起的外部性的解决思路,必须要建立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产权制度。依据上面所说的有效率产权安排的原则,各国设计了旨在通过完善产权来消除外部性负面效果的政策和规则。但这些调整产权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在我国具体实施的时候也同样面临一些困难,首先,我国在渔业信息的取得方面还有很大的缺陷。第二,配额的分配方法如何实现效率和公平的问题。第三,如何加强规则的监督。另外这一制度还会因我国个体渔民所拥有的份额太小而无法实际操作,或者难以实现捕捞的规模和范围经济,特别是在像我国这样的渔民多资源少的国家。

2.3自组织管理

建立在产权分析的基础上,奥斯特罗姆在经过对小规模共有资源问题的案例研究,提出了解决共有资源问题的模型,强调了共有资源参与者有自发解决问题的能力。奥斯特罗姆条件共有八条,这八个条件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产权条件,“清晰界定的边界”,落实产权是自组织管理的基础。第二类是组织条件,“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强调各个地区存在资源的占用和供应的独特性,所以在规定占用的时间、地点、技术和资源单位数量的时候要因地制宜。“集体选择的安排”这一条件,也反映了对不同社区特殊性的考虑,即参与的经济利益体能够对规则的制定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不仅仅是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要求上一层级的权威不能干涉占用者集体设计制度的权利,这一权利是由更上一层级的权威以其宪法的形式确定。“分权制企业”这一条件要求有一个多层次的组织,将分散的群体通过一个个小的团体组织成较高层次的大团体,分别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第三类是规则的维护条件,“监督”与“分级制裁”结合起来,一起发挥作用。“冲突解决机制”要求较低成本的公共论坛的存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型式),对占用者之间或占用者与官员之间的冲突加以及时的协调解决。

奥斯特罗姆条件在相对小范围的共有资源情况下比较适用,参与者少,相互影响比较大,信息获得相对容易一些,比较倾向于由资源的占用者协商达成一致。但在参与者众多,公共资源本身边界并不清晰的渔业资源的情况下,其适用性仍需要研究。

3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对几种主要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理论的论述,我们发现每一种理论都有其优越性和相对的局限,没有哪一种理论可以简单地解决这一问题,也没有哪个单独的经济主体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在设计规则的时候,首先要从产权的角度,制定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符合上述三个原则的产权制度,其次,虽然自组织管理在较小范围内适用性比较强,但也不是说奥斯特罗姆的条件在这里就不适用。因为尽管从整体上说整个近海海域的渔业资源无法清晰地划分边界,但各个社区实际上活动的范围还是相对稳定的,还是能形成一个个小的利益团体。

我国《渔业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统一管理,地方层层细化的限额制度,但限额并没有具体的分配方法,所以些规定在具体的实施中还要吸取地方的意见,做出明确的规定。配额的分配方法,由各个海区根据当地渔业的历史和现实,在广泛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通过行政方式划分成个别市县配额和商业捕捞配额。渔业局可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将其拥有的配额进一步划分成总渔村可捕量和总休闲渔业可捕量,并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采用行政方式将总渔村可捕量划分成个别渔村配额,下达给各个渔村;社区配额分配方法上,政府由于不能获得完全信息,分配不可能符合当地的情况,应该给与一定的指导原则,由参与者自己协商,参考传统规则、地理特点和产品特点自行决定。对于休闲渔业可捕量和商业可捕量,可采用拍卖方式决定其归属,分别形成个别休闲渔业公司配额和个别商业可转让配额。

制度的有效实施首先当然是要靠规则制订的合理可实施性,但如果没有对规则的监督,那么再好的制度也难以长期维持下去。应该采纳奥斯特罗姆自组织管理理论中的思想,把政府监督和社区参与者的相互监督结合起来,设计多层次惩罚机制,建立处理冲突的各个级别的论坛。

另外,制度的转变要适应效率和可持续目标,效率和可持续性是随着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而变化的。在渔业问题上,法律法规必须与渔业的发展实际情况相适应。例如随着海洋生物种群的稀缺性的变化,某种数量曾经比较丰富渔业产品被过渡捕捞,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破坏,法律法规应做出及时反应,对此种物种的捕捞加以管理,本来没有限制配额的要及时引入配额制度。

要达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标,不能单靠经济方面的政策,相关政策必须加以配合才能使这些政策有效实施,例如做好信息的搜集,完善渔业统计体系,是建立配额制度的基础。同时,宣传教育也是必要和有效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渔业可持续发展产权

论文摘要:渔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渔业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和管理的不利,渔业资源面临普遍的过度开发,长此以往将难以为继。本文对我国渔业资源状况以及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比较了几种纠正这种低效率的理论和政策,指出其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提出完善法律制度与健全市场相结合,政府政策规范与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奥斯特罗姆等.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2]刘新山.ITQ渔业管理制度与物权理论的关系.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11.

[3]梅多斯等.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慕永通.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困境与出路.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5]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上一篇:全球能源危机的原因范文 下一篇:培养文学素养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