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范文

时间:2023-09-29 11:31:58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篇1

摘 要: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从系统模块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工程技术和专业设计课程进行整合,提出以设计流程为框架,以人机工程学和产品设计为知识模块主线,以企业项目为课程关联的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系统;模块化;关联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12-02

一、原有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知识模块划分不细致,实践教学训练不系统

原有的专业培养计划围绕工程学和设计学等两大知识模块设置相应课程。两个模块的课程内容联系性差,相互独立、自成一体。与工程相关的课程教学偏工科公式算法,不重设计项目的案例分析,与设计表达相关的课程教学偏艺术创作,唯造型论。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缺乏延续性和系统性,所学知识无法交叉应用。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训练不系统。由于教师布置课题的选题和时间分散的原因,使得学生无法系统、深入地对一个课题进行研究,设计结果戛然而止在外观造型设计的表达上,无从谈及产品材料、结构、功能以及生产、市场、经济等深层次问题。最终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对设计仍缺乏系统的认识,更不用谈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方向单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薄弱

过去一段时间,广西的工业经济发展落后,工业设计意识相对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比较淡薄,生产对工业设计人才需求的数量增长相当缓慢,从而导致了专业在学科发展上,向区外谋求“产、学、研”合作机会。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多数也选择到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就业,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则依据上述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而定,没有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时整调人才培养结构,以致人才培养方向单一。本科四年,学生接触最多的设计内容就是电子产品,导入课程的设计项目的选题则多是来自广东、深圳等地的生产企业。但近几年上述地区的工业设计专业就业市场日渐萎缩,广西反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大量设计人才。作为高校,采取有效的教学体系应对就业市场的风云突变则是当务之急。

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目标

工业设计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拟达到以下三个主要目标。第一,毕业生能够直接服务于广西区域内的企业。通过工业设计课程的改革,学生能够实际参与很多具体企业的项目,让设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从而能够独立开展设计工作,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让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第二,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融合,广泛开展与地方企业的合作。通过企业这个平台,让学生得到更多实践的机会。在课堂上引入企业的实践课题,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设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设计及品牌的推广等设计活动。第三,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二)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符合经济需求和发展的前提下对现行的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并用相应的课题体系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工业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这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一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革新,都以此作为衡量尺度。具体实施方案为,梳理知识模块,进行优化整合建设,改变目前课程设置随意而松散的情况,使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更系统、全面。并通过相关课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进而进一步提升创新设计能力,确保学生能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岗位的要求。最终,通过对专业主要技术和设计课程进行梳理,掌握各不同类别课程之间的关联,在保证课程教学独立性的同时,加强不同课程之间知识的延续性。从模块化知识的系统性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体系的优化改革。

三、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实践

(一)明确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将一个专业整个课程结构以模块化的形式进行构建,将几门课程组成一个大的模块,几个大的模块组成专业的课程计划。原有的课程体系分了工程学和设计学两大模块,但是不够细致,无法适应日益细化社会分工的就业市场的变换。因此,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应从就业市场的角度出发,意即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构建“宽基础、活模块、切合市场”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知识模块之间有一定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各自开展教学。在项目研究中,选择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产品设计创新能力进行细分知识模块的优化改革。重点加强模块的划分、教学安排的层次性和合理性。以设计的流程所应用到的知识进行模块梳理,同时也作为教学计划安排的首要原则。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模块之中,采取有效的手段提升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效果。

(二)以“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为核心课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践

优化的课程体系以人机工程学和产品设计为专业课程体系主线,重新梳理知识模块,进行课程整合,并且在原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与市场发展、品牌塑造密切相关的营销学知识。将设计流程各阶段应用相关的相关专业课程通过核心课程而组织起来,打破课程的条块分割方式,建立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相互联系,建立“以人机工程学和产品设计为专业课程体系主线,重新梳理知识模块,从而增强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性、提高教学实践环节效果”的全新体系。课程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依据上述体系,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主要异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原有的产品设计(电子产品为主)课程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增设旅游产品设计方向,即划分“电子产品及界面设计”与“旅游产品设计”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方向进行选课,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第二,人机工程学课程安排在产品设计课程之后,作业布置延续产品设计课程的项目,针对已完成的产品设计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人机分析,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延续性;第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在产品设计课程后安排更深入的专题探讨,设置偏以产品改良为主的专题设计研讨和以概念产品开发、文化创意为主的设计研究等2个课程,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研究深度进行选课,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差异;第四,更改课程名称,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例如,将“市场学”课程名称改为“产品设计与营销”,强调市场与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组织中,基于项目教学法,引入一组与地区产业发展、地方市场有联系的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其中1-2个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课程体系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教学及实践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课题进行学习和实践。选定的课题,贯穿于课程群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之中,建立起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带动相关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更便于学生理解各知识模块在设计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改变了过去各个课程各自为政,课程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学生学习难以深入等的问题。不仅使学生深入系统掌握设计理论和实践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缩短教学与实际企业、市场的距离,同时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除了模型制作、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纯实践课程之外,还在基础设计、工程技术基础、产品设计等10余门课程的课时中减少理论授课学时,增加实践课时,用以完成各个课程中所布置的课题设计。另外,在课题的设计上,要求任课教师采用具有实际生产背景的企业课题。设计实践由教师指导学生以工作室制度教学或以设计竞赛组织的方式开展,并要求学生利用毕业实习和暑假社会实践,驻厂实践,使学生尽早了解造型设计与材料、工艺、结构、经济成本的关系,并在设计实践中贯彻这种系统设计精神,明确企业对产品设计师的要求,感受企业的实际设计氛围。此外,还邀请企业设计人员直接参与教学,以座谈会、作品点评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和生产企业相关人员近距离交流、学习的机会。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将企业课题以企业冠名的设计竞赛的方式组织所有学生参与设计,由委托方进行指导、评审,并将录用方案做出样机,拉近了学生和企业间的距离,减少对设计实践的恐惧感,这对增加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很有益。全员参与竞赛的课题导入方式,相对传统的、针对部分学生的“精英”工作室制度的教学模式而言,扩大了教学改革的受益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兼顾了教育的公平。

四、结语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改革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的过程管理未形成规范,教学效果的评价没有建立体系,等等,都是下个阶段的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项目来源: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启动项目 “面向广西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C030)结题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晓刚.论工业设计的创新驱动力[J].包装工程,2010(4).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篇2

[关键词]高职模块教学应用写作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詹燕(1964- ),女,广东湛江人,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语文教学。(广东广州51066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广东省体育局体育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应用文写作模块教学在体育行业技能培训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T12009)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122-02

一、模块教学研究现状

模块教学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国外,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并应用到教学模式中。模块教学最初作为一种职业技术培训模式应用于企业培训上,后逐渐运用到学校教学中。

1.模块教学的起源和内涵。学者们对于模块教学的起源和内涵作了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多种研究成果。刘桂芝指出,“模块”来源于英语中的module一词,原意为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标准砌块。赵有生认为,模块教学汲取了源于工业生产时代的模块化思想。丁芳林、肖小明、王洪生指出,“模块教学”是指由若干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功能部件组成的动态教学过程,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的教学。王洪生、童燕顺、余秀丰认为,模块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应包括模块教学计划、模块教学教材、模块教学的四字法则、模块教学教案、模块教学流程五部分的内容。刘登高和李海玲指出,模块教学法(MES)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罗邑生认为,模块式技能培训是当今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詹苏杭指出,模块教学以CBE和MES两种理论为代表,前者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教学模块,后者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能力为依据确定教学模块。

2.模块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关于模块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基于与传统培训模式的比较上。刘登高、罗邑生、于红、孙光中和瓮学清、梁万年、郭爱民认为,模块教学是以学员为中心、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学员自学为主、以现场教学为主,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无论在学制、专业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便于培训的组织与实施;要求教师是既能教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受过培训的学员动手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较容易融入业界。职业标准模块化的发展,将有利于岗位培训、技能鉴定、规模培训等社会管理需求。王洪生、童燕顺、余秀丰和安燕则从学校教学的角度出发,在指出模块教学特点优势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模块教学和学分制管理能迅速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增加办学效益;改革职业教育陈旧的教学模式、推行模块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出路。

3.模块教学的应用和实施。模块教学应用于职业培训和高职教育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罗邑生以农民工“维修电工”培训为例,把培训模块分为理论模块、基本技能模块和行业技能模块,进行了模块化教学展示。于红、孙光中以“安全管理”为例进行了模块式教学培训的展示:把安全管理视为一个大的一级模块,安全管理原理、安全管理方法及安全管理手段作为二级模块,以此划分开来,一级一级模块来讲解分析。刘登高介绍了将MES应用于神东公司的技术工人培训中取得的成效。瓮学清、梁万年、郭爱民等指出,在“中英城市社区卫生与贫困救助项目(UHPP)” 的培训项目中把培训的核心内容分为“一理论四技能”,即按五个模块组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普遍认为,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引入模块教学即以模块为教学单元、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特别是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这种模块式培训缩短了培训与就业的距离,突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系统的培训模式,建立起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体系的培训新模式,使培训更加贴近生产、贴近实际。罗邑生从以下六个方面谈了如何实施模块教学:制订合理的培训模块;规定基本课时;编制适合的教材;教学组织实施;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考核评估要求。郑浩、陶虎、王晓辉以山东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为例,阐述了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提出模块化教学模式按教学内容划分为通用性模块(包括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三个子模块)、个性化模块(包括学科公共选修课程和专业的选修课程两个子模块)和实践性模块(包括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三个子模块)的设计思路。杨俊峰强调,进行模块化课程设置必须处理好技师的职业能力与课程开发的关系,必须体现技师课程实施模块化设置的依据、关键点、教材开发、技术更新内容等四个要求,必须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加强职业能力的培训。卢莹根据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现状和课程特点,把教学内容整合出主题式、文体式和文史式三大模块;把课堂结构整合出理论讲解、能力培养和文学鉴赏三大模块。

从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对模块教学的起源和内涵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并且是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另外,从文献梳理中也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对模块教学的理论研究较少,较多的研究则是借鉴模块教学运用于职业岗位培训中,特别集中在具体学院教学或学科教学的具体开发与应用中。

二、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研究现状

现有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研究并不多见,而此方面的研究中,大部分是把应用写作作为大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一个模块来谈,又或是从文章结构的四个部分去谈(严格意义上说,这只能是一种作文的方法,并不是一种写作教学的方法)。真正把应用写作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应用模块教学于其中的研究目前甚至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1.从教学体系的角度谈模块。龙溪虎、金鑫、周行从模块化教学体系的角度谈及语文课程由三大模块构成:普通话模块构建;应用文写作模块构建;审美鉴赏模块构建。

2.从文体的角度谈模块。龙溪虎、金鑫、周行在应用文写作模块构建中,提出了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把应用文分为财经应用文、行政公文、日常事务类文体三大块教学。张立莉、张倩从“何为模块教学”“如何实施模块教学”“何以尽善尽美”三个方面介绍了模块教学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更多地考虑到高职教学中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培养要求,将整个应用写作教学的内容分成了七大模块,分别为应用写作概述、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社交礼仪文书、司法文书、经济文书、学业文书。

3.从文章结构的角度谈模块。艾美华就应用文发展现状,针对应用文体使用广泛、频率高且趋向标准化的趋势提出了提高写作技能、快速行文的方法,即模块组合作文法。将文章的写作结构分成四个“框”,即标题、开头、主体 、结尾四个模块。

4.从项目导向的角度谈模块。傅云辉认为可以通过引入模块式教学理论来改革应用文写作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注重“模块化”,打破应用文课程固有的知识体系,以项目为导向,重组课程内容,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

5.从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谈模块。詹苏杭认为高职语文的模块可以从语文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衍生出来。而高职语文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面向职场的语文应用能力,因此这三大模块又可以衍变为沟通能力训练模块、阅读能力训练模块、写作能力训练模块。

现有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研究较分散和零乱,更多的是局限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划分,缺乏系统和深入。

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现有对模块教学的研究大多是借鉴其模式用于工业、农业等行业的培训,用于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屈指可数,而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应用的系统研究还未见。其研究具有“几多几少”的特点:介绍国内模块教学的较多,国外的相对较少;模块教学用于技能培训中的较多,用于课程教学中的相对较少;用于工科教学中的较多,用于文科教学中的相对较少,用于应用写作课程中的则更少。综上,国内关于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研究展望

1.明确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使其课程安排和教授方法都能符合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并被学生接受。应用文写作课内容实用但是文种繁多,我们应运用新的分析视角,通过借鉴模块教学方式来进行应用文写作职业技能培训,并进一步寻求与高职课程教学的对接,完成应用文写作教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这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2.界定研究内容。针对应用写作教学模块的含义没有具体界定的情况,为更好研究模块教学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作用,首先必须对应用写作教学中的模块进行界定,更加确切地说是就教学内容而言,应如何划分模块。高职应用文教学模块应把教材模块与行业需求结合来设置,最好是以行业、企业各岗位所需的应用写作能力进行界定和划分。

3.开展系统研究。目前关于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研究,一般集中在教学模块的界定和划分上,缺少对模块教学中教学设计等其他方面的研究。张立莉从高职学生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组织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的选用及教学评价的设计五个方面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究。在后续研究中,可在初步探究的基础上,对模块教学的教学设计涉及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4.多样研究方法。实验法是目前关于应用写作模块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法等,一是寻得理论的支撑;二是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行业、企业的应用文写作岗位能力需求;三是加强与高职其他学科的模块教学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对应用写作模块教学进行综合研究。

[参考文献]

[1]丁芳林,肖小明.高职院校“模块课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5).

[2]李海玲.高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3]刘登高.模块教学模式在神东公司技术工人培训中的实践[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4]刘桂芝.岗位培训中“模块教学法”的应用[J].成人教育,2001(10).

[5]卢莹.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9(3).

[6]罗邑生.模块化教学在农民工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以维修电工培训为例[J].广西教育,2011(10).

[7]瓮学清,梁万年,郭爱民等.以需求为导向的全科医师师资培训方法探索――模块教学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4(12).

[8]杨俊峰.试论技师培训的模块化课程设置[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1).

[9]于红,孙光中.模块式教学在煤矿安全培训中的应用[J].职业与培训,2011(3).

[10]詹苏杭.高职语文的模块化教学[J].安徽语文,2012(9).

[11]赵有生.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4).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篇3

关键词:实践能力;卓越理念;务实精神;燃烧与污染物控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121-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但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主动服务国家大局的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不适应,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尤为不足,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是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当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后,教育观念、教育价值、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教育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向前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新需要。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存在着亟需解决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方式改革的问题。本课程组对研究生课程“燃烧与污染物控制”进行了模块化、专题化教学改革的尝试,依据教学大纲,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联系和主线,将教学内容重新建构为若干个模块专题,每一个模块由若干个专题组成,促进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全面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与实验室实验、现场实习、专题研究过程紧密结合,使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通过课程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课程教学的模块化、专题化

1.模块化

研究生课程“燃烧与污染物控制”的教学内容包括能源与环境污染现状、燃烧理论、燃烧污染物生成及其形态转化机理、污染物测试与控制方法以及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等。在全面系统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内在逻辑、基本内容及其框架,结合研究生知识结构与课题研究需要构建教学内容,将各部分内容设置模块(能源与环境现状、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对策、燃烧理论、污染物减排控制等模块),使教学内容更清晰、系统,有利于学习和掌握。

2.专题化

科学设计课程模块中的专题。模块中具体专题是模块内容的支撑点,每一个模块专题中设立若干个专题,围绕模块的核心内容全面展开对核心内容的阐述,如污染物减排控制模块分为SO2、NOx、PM、重金属减排、多种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烟气CO2吸收等专题。

专题的设计与问题导向结合起来,结合教学的重点、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电厂污染物控制问题等进行模块的具体专题设计。通过对问题解析式的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课堂知识的建构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吸引学生探究未知,把着力点放在以问题为出发点的专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实践过程

1.与实验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培养基础实、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创新型研究生的关键环节。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是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验的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操作以及创新能力。污染物控制模块细分为多个专题,以专题为中心点,通过让研究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一系列湿法脱硫、SCR脱硝、CO2吸收、PM测试与控制、烟气中重金属汞测试与控制、多种污染物联合脱除的实验方法探讨,并在实验室进行烟气污染物控制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更加清晰地理解燃烧污染物的控制机理,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互印证,极大提高深入研究的兴趣,为自主学习指明方向,提高多方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也加强了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实验室水平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技术水平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设计规范、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特色鲜明、专业突出、科研雄厚的实践基地和创新基地,能更好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更好、更快地发展。

2.与现场参观学习结合

对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停留在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上,归根结底是要应用到实践中去。在“燃烧与污染物控制”课上,主要是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控制,部分学生在本科并未去电厂参观实习,对于现场的整个系统结构尚无系统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较为抽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带领到上海本地及周边百万机组进行参观学习,充分认识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与工程师专题研讨,对电厂污染物控制设备的运行过程及其改进措施进行探讨,加深对系统和设备及其运行特性的理解,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为使实验室研究更有针对性、后期研究生课题研究及就业后更好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3.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研究生教育离不开科研的支撑。科研是一种实践性创造活动,不仅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也是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专题的科学研究,不断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深化专业领域,提高学术水平,同时,研究的过程也是强化基础、提高技能、培养兴趣、激发创造欲望的过程。在研究生课程“燃烧与污染物控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研究生课题、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及研究生自身兴趣分为若干小组进行专题讨论与科学研究,并结合导师科研项目、横向课题进行,学以致用,科研过程反过来促进课程学习的深化。

4.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与上海电力学院承担的上海市发电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有机结合。该中心涉及火电厂电力清洁生产技术、多种污染物联合控制技术、烟气脱硫技术、SCR脱硝技术、烟气脱汞技术、烟气脱碳技术及脱硫副产物处理技术等,与“燃烧与污染物控制”课程契合度高,满足研究生知识体系构建的需求,并为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融课程于学科建设,为学科平台建设服务,高屋建瓴统筹教学过程,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教学的整体品质。

三、取得的成效

1.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基于实践追求卓越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以研究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为目标,统筹设计教学内容和模式,依托实验室平台、科研实践和实习基地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形成具有特色的基于实践追求卓越的“燃烧与污染物控制”课程教学模式。

在实验室实验过程中,研究生以模块和专题分组,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创新实验活动,逐步形成一定的研究能力,在科研过程中钻研课题和课程的内容,既加深了理解,更在运用中升华了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与大量的电厂等实习实践基地有着长期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合作,为研究生课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在参观、与工程师的专题研讨、参与导师横向课题等过程中加深了课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2.极大提高了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模块设计,专题教学。多人一课,多位老师共同承担本门研究生课程,精心备课,讲透、讲活了每一个专题,体现出模块专题教学的特色和魅力。联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透彻分析问题。模块专题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案例、研讨和实践,突出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是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模块专题教学中组织研究生走出课堂,进入实验室和企业,提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提高了研究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进行燃烧与污染物控制方向的研究生、对节能减排有兴趣的研究生,甚至别的一级学科点下的研究生也来旁听、参与专题讨论与研究。

3.获得累累硕果

通过该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研究生获得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在《Fuel》、《Energy & Fuels》、《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等杂志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了发明专利40余项,近一半授权,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国家节能减排大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上海市科创杯、陈嘉庚发明奖等竞赛以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上获得各类奖项50余项。这些成果反映出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成效。

4.为走出校门做好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自主进行实验研究,并进入相关电厂参观实习,与工程师专题研讨,得到较为系统的科学训练,为之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发与项目管理的研究生从课程追求卓越的理念与基于实践的务实精神中受益匪浅,不少进入单位不长时间便能独挡一面,成为技术与管理骨干。

四、结语

研究生课程“燃烧与污染物控制”所形成的依托实验室平台、科研实践和实习基地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具有特色的基于实践追求卓越的课程教学模式,采用模块化、专题化教学,以研究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为目标,统筹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取得了累累硕果,为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就业及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打下了基础,极大提高了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江,等.基于培养模式改革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30-31.

[2]吴江,等.能源动力卓越计划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6):43-44,51.

[3]吴江,等.关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3-4.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篇4

关键词:实践课程;能力结构;研究性学习;创新实践能力;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135-03

“十五”期间,国家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表了《高等学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规范》中提出了“专业方向分类”发展的基本思想和三个辅助建议,辅助建议其中之一是“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任务是学会从解决问题入手,为所加工的数据选取适宜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算法。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与空间复杂性的分析方法,同时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使编写的程序代码结构清晰、易读理解,符合软件工程的规范。教学计划是一个整体,实践教学体系是整体教学计划的一部分。数据结构实践课程是数据结构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支持研究性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数据结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数据结构实践平台的完善以及以能力结构教学目标为依据的知识单元模块化教学的具体实施等三个方面进行实践课程的教改探索。

一、以能力结构培养目标为驱动,构建数据结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是人才培养与人才评价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能力结构是第一位的,知识结构与综合素质都是为能力结构做支撑服务的。要强化学生的能力结构,就必须形成较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构建。理论课程体系的设计主要体现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的培养目标要求,从而确定理论课程的知识领域、核心知识单元和知识点。而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应主要体现能力结构的培养目标要求,从而确定实践课程体系的各个单元目标和具体指标。数据结构课程的能力结构目标主要包括:学会从解决问题入手,识别典型的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特性的能力;能够为所加工的数据选取适宜的存储结构的能力;设计及实现问题求解主算法和主函数的能力;基本掌握算法的时间与空间复杂性的分析能力;基于高级编程语言,编写复杂软件的程序代码的基本能力等。数据结构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由六个部分构成:课程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社会实践、实践教学评测和实践教学文档及资源。

1.课程实习是指对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课程实习的基本技能包括: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辑器及语言的使用;程序的模块化划分的技能;常用人机交互界面的简单设计等。综合技能包括:应用抽象数据类型的设计思想,在实现数据结构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功能模块间必要的联系,设计、调试主算法和主函数,系统的可视化界面的初步设计,对所完成的算法进行时间和空间的性能评价,从而完成数据结构的基本应用。

2.课程实验是指配合课堂理论教学、以增强学生能力结构为目标的专业技能训练。实验课题的基本内容包括:线性表类应用实验、栈和队列类应用实验、树和图类应用实验、查找和排序类应用实验以及自主研究性应用实验等。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将原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3.课程设计是指对理论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以及能力结构的综合技能的专业训练。课程设计的课题包括:综合训练性题目和研究学习性及创新设计性题目两大类。例如,立体化停车场管理、电梯运行模拟、二进制堆及其应用、线段树及其应用等。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全面落实课程教学大纲,激发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及完成创新性实验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软件设计的综合实践技能。

4.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社会实践是指对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的课题所进行的社会调研与实践。课程实验的调研主要是对设计性和研究性课题做调研,课程设计则主要是对应用性和创新性课题做调研,为提高创新实践能力打基础。

5.实践教学评测。实践教学评测是指对实践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对学生实践课程成绩的评定。实践教学评测的目的是依据课程的能力结构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评定学生的实践课程成绩,使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以促进实践课程教学的不断改进。

6.实践教学文档及资源。实践教学文档及资源是指为了保证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正常运转的课程教学文件和参考资料。实践教学文档及资源包括:课程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社会实践的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实践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的实施方案,以及实践课程教材与多媒体实践课件等。

数据结构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对课程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社会实践、实践教学评测等诸多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组合。以能力结构培养目标为驱动,并将支持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机制纳入到体系中。

二、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完善实践课程教学平台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基础性实践能力、综合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性实践能力。如何在数据结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中,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和过程管理,形成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机制,是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所选择的课题,主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创新的基础在于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活动是实践和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实践。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的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和设计为中心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在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课题项目、组建课题项目团队、开展项目教学法、注重项目过程管理、鼓励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实施创新评测机制等,逐步完善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实践课程创新实践平台。图1是基于数据结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实践课程创新实践平台的总体框架设计。其中,课程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是创新实践平台的核心内容。

1.开展项目教学法,注重项目过程管理。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工作。在数据结构实践课程教学中,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课程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各个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质。通过课题的立项与开题、组建课题小组、方案分析、方案设计、方案实现和项目验收的工作流程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工程实践训练。抓好课题项目的过程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其中,抓好课题组长的业务培训、课题组项目的认定、课题的阶段验收是项目过程管理的重点。

2.重视课题项目设计,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发展。依据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和教学规律,科学、合理的设计课题项目,是开展项目教学法和项目过程管理的第一要素,也是教师发挥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的首要任务和关键环节。课程实验的课题类型有验证性实验、应用性实验和创新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属于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的课下实验;设计应用性试验和自主创新性实验是课上实验,还要完成相应的实验课题报告。课程设计的课题类型有综合训练型和研究创新型。遵从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将课程设计的课题项目分级分类设计,以促进学生的阶梯式发展。

3.组建课题小组,形成研究性学习氛围。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程度的八种智能,由于智能组合形式以及每种智能的表现形式不同,每个人的智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个体的差异性。以学生自愿为原则,组建课题小组。课题小组的人员构成要考虑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差异,达到智能互补和优势互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全面发展。通过组建项目团队,竞争项目负责人,在课题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课题项目研究,协同合作、相互交流,体现团队精神,营造研究性学习氛围,还可以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4.建立创新评测机制,激励创新人才。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的评测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实践课程教学评测的指标中,应有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只有将学生的课程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都纳入到评测机制中,才能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和评价。

对于学生实践环节的成绩认定,要依据能力结构指标考核并单设成绩计入学分,不合格的同样需要补考或重修。以课题组为单位,组员和组长间都可以互评,作为考评依据。

三、以能力结构目标分解为依据,实施技能知识单元模块化教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可以归纳为计算机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系统能力。数据结构实践课程的能力结构要求在上述能力结构中都有相应的体现。可以按能力结构培养目标的要求,将目标分解,采用分阶段的技能知识单元模块化教学。

1.能力结构教学目标分解。采用质量目标管理方法,将实践课程能力结构的教学目标以计算思维能力为基础,通过层次分解,将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目标分解为理论知识单元和技能知识单元,再分解为若干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又蕴含若干知识点。例如,可以将数据结构课程中线性表的基本技能知识目标分解为静态顺序表、动态顺序表、单链表、双链表、循环链表等具体的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和简单应用等实践教学目标。通过对实践教学目标的分解,使得师生都清楚具体的质量目标定位,掌握学习进度,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学生的自主性及研究性学习热情,将充分的精力投入到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活动中。

2.技能知识单元模块化教学。依据分解的数据结构实践课程的能力结构教学目标,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科式课程内容体系,取消章节限制,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知识领域,建立若干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又可由若干子模块构成。每个子模块又由若干个知识单元或课题组成,从而使实践课程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模块化教学模式。例如,数据结构实验课程的基本技能模块包括:线性表子模块、栈和队列子模块、树和图子模块、查找和排序子模块及自主研究性应用子模块等。线性表子模块又包括顺序表子模块和链表子模块。子模块的内容又根据目标分解的技能指标构成。技能知识单元模块化教学是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技能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3.打造实践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一支由课程主讲教师、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基地组成的实践课程教学团队,针对实践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程实习与实验指导、实践环境维护管理、课程设计与课程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全力指导,由团队负责课题项目的设计、组织和实施,统一于教学目标,服务于教学质量。

4.搞好实践课程教学评测与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及完善实践课程教学平台,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硬件要素;搞好实践课程教学评测与教学资源建设,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软件要素,二者缺一不可。对数据结构实践课程引入技能单元模块化教学后,每个模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力实体,每个模块结束后,都可以进行考核,及时检验模块化教学的学习效果。课程实验成绩的评定可以采用百分制,由平时实验课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实验程序验收成绩组成,按一定的比例折算到实践课程的总成绩。

四、结语

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0级的学生中试行,在2011~2012级的两个年级中实施,实际受益人数达600余人。经过两个年度的实践课程教改探索,确定了数据结构实践课程的总体改革方案以及实施方案,精心准备并完善了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实践课题,组建了课题小组,培训学生课题组骨干,完成了相关的教学文档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综上所述,通过对数据结构实践课程体系的分析和研究,论述了以能力结构培养目标为驱动出发,构建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完善实践课程教学平台,以能力结构教学目标分解为依据,实施知识单元模块化教学的措施,从而实现数据结构实践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推进计算机专业的整体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孟凡荣,贾杰,王兴伟.网络工程专业创新性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13,14(194):104-108.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篇5

【关键词】 综合实训 模块化教学 MES

专业综合实训,一般指学生在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专业所涉及的目标职业(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职业技能实际训练。在人才培养中设置专业综合实训环节的主旨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善于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而言,通过有效的专业综合实训能够让他们大大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缩短从学校到实际岗位的磨合适应时间,而从全社会而言,各项事业的发展也会受益于大量高素质技能熟练型人才的加入。

各高校都比较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一般通过专业综合实训、见习、顶岗实习等形式进行。专业综合实训是理论与实践连接的中间环节,是使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形成系统思维与全局意识的一个关键教学环节,其实施虽然是在控制之下进行的,但却是开放式的,可以使学生充分自主地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财经类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实际技能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改进财经类专业实训教学环节的设计。本文借鉴在工科专业技能培训中广泛运用的模块化教学模式(MES),探讨财经类专业综合实训模式设计问题。

MES译意为“职业技能训练模式”,通常称为“模块教学”,是指每一种技能模式由一个或多个模块构成,每一模块由若干个学习单元组成,而技能模式就是用模块的形式表示的工作规范。该模式是目前工科及其他职业技术类学校十分推崇并普遍付诸实践的一种技能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在实训中,同类的知识与技能合为一个项目群组,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

一、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模块化教学中,每一种技能模式由一个或多个模块构成,每一模块由若干个学习单元组成,而技能模式就是用模块的形式表示的工作规范。该模式是目前职业技术类学校十分推崇并普遍付诸实践的一种全新的技能教学方式。MES源于职业技能培训,采取的是实用主义,即实际岗位需要哪些技能,在学校培训中就设置哪些训练内容,针对性极强。一般而言,在模块化教学实施方面,其特点是:第一,围绕技能培养目标,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第二,围绕模块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模块内课程,优化教学内容。第三,MSE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将知识结构(讲授内容)模块化、岗位分工模块化、讲授方式模块化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MSE在财经类专业综合实训中的适应性分析

财经类专业,就各培养层次而言,都有对应的具体职业(职业群),特别是高职高专培养层次人才,更加注重技能培养。因此,在财经类专业综合实训中引入MSE模式,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方式。但是,由于财经类专业本身的特点及现行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某些局限性问题,因此在运用MSE模式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性改造。

其一,财经类专业涵盖的职业岗位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学生技能、能力素质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而且财经类专业的未来就业岗位,与工科技能岗位相比,其工作情景不能在学校中被高度仿真模拟,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学校的专业综合实训中掌握必要技能,还要具有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即要有自我提升、自我调整、权变适应的能力素质。而MSE强调高针对性的职业技能训练,无形中会限制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养成。

其二,现行财经类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中,大量存在简单地将理论课教学与综合实训简单叠加的方式,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训课自成体系且各自为政的现象,造成专业综合实训责任不明,不成体系,且内容更新缓慢,与现实情况发展不能同步发展,从而影响了总体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MSE在财经类专业综合实训中的运用对策建议

1、将研究性学习与MSE模式结合起来,以兼顾专业职业技能养成与专业领域创新能力培养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研究某些课题来学习某些知识、生成学习能力、激活学习兴趣、提高某方面素质的活动。研究性学习应该渗透所有学科已成为共识,在借鉴国内外MES实践的有益经验基础上,MES模式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综合实训目标的设定必须围绕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MES模式的目标,一方面应根据实际岗位的要求,拟定核心目标,包括技能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要素。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适当扩充个性化发展的目标,供学生参考选择,而不必做到千人一面。

(2)实训内容的编排必须联系主要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生素质有差异,发展空间有大小,接受能力有高低,这就要求模块化实训教学的内容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训模块内容的统整应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挂钩,及时吐故纳新。

(3)在实训讲授方式方面,增加项目设计、自主性课题(实验)研究。项目设计方面,其题目最好来自用人单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从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制作到作品展示的整个实战过程,撰写项目设计论文,并采用口头报告的形式在其他学生、教授和用人单位代表面前展示进展情况和解决方案;而自主性课题(实验)研究,则是学生自主构成研究小组,在咨询指导老师,针对某一课题进行自主研究,提交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4)实训手段的采用必须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模块化实训教学支持体系。目前,各高校建立了许多实训室、实验室,但多是硬件设施较“硬”,软件建设滞后,不能充分发挥实验实训设施的潜力。在财经类专业综合实训中,应加快运用信息技术,营造高度仿真的模拟实训环境,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方面,国外有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比如德国“模拟公司”企业管理软件等。

2、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计,兼顾教学管理效率与教学效果的提升

(1)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出发,对专业培养课程设置进行系统的模块化分析,构建由理论教学、课程实验、综合实训各环节的模块化、组合型教学方案设计指南,教师在指南的指导下设计具体课程教学形式。现行财经类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中,将课程体系设计条块分割成公选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训课几大块,而许多课程分别由不同学院(系、部)独立设计教学内容、独立教授,缺乏必要的沟通,往往造成公共选修课、基础课、专业课等各自为政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模块与模块之间层层递进、相互支撑的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特定专业课程设置方案指南,由相应的院系教师在指南的指导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从而体现不同专业在教学模块上的个性化色彩。

(2)模块化教学质量控制体系方面,在学校现有院系设置体系的情况下,建立跨机构的专业培养方案项目小组,由该项目小组评审各教学模块的设计情况。各院系教师根据专业总体培养目标,对每个模块制定各自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设置课程,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自学时间。对每个模块都指定了模块负责人。项目小组则进行对专业模块之间的协同性、内容的合理性、教学条件与教学方式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估,通过适当修正调整后形成系统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兼顾教学管理的便利与教学效果的提升。

(3)财经类专业的专业综合实训,可以在专业课程体系经过系统科学的模块化设计基础上,按照“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原则加以实施。“模块化”是指在对专业职业技能要求(应知应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知识群和能力要素进行分类后,形成的具有同类性质的训练项目群,便于形成阶段性的强化训练。“组合型”是指针对不同训练对象、训练要求,对各模块和模块中的项目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进阶式”是指在实训中,明确不同实训项目的难易程度,按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地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综上所述,在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实训教学中,可以借鉴MSE教学模式的优点,同时考虑到财经类专业本身的特点,在模块化教学中渗透进研究性学习环节,以增强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而要成功地实施MSE实训模式,还要在教学管理模式上进行改进,对专业的整体课程体系按照模块化设计的思路进行整体的系统化设计,同时建立起一个对应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保证MSE模式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永泽:项目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方案制定与实施[J].经济师,2006(10).

[2] 倪春丽、李玉春:模拟公司:一个面向应用的专业教学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14).

[3] 马占成:浅谈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的模块化[J].会计之友,2007(20).

[4] 施国荣:论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模式改革与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08(7).

[5] 张迎辉、张仁醒:高职教育中技能实训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创新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篇6

论文摘要: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构建,是数学教学适应学分制模式的最有效途径,对数学课程模块体系构建提出方案。将支撑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为适应学生个性需求的、从业需要的数学知识生成模块内容体系,并在模块化教材建设实践中进行创新性探索。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高等数学;课程体系;课程模块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各地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不同形式的学分制改革试点。学分制的实施为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数学课程的适应性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在对重庆市十一所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数学课程体系与学分制模式极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观念滞后。教师从观念到行动均不适应学分制管理模式的要求,“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等先进教育理念比较薄弱,质量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不适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教育科研意识、适应学分制模式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创新意识缺乏。

(二)数学选修课程设置不科学。适合学生专业方向与个性培养的备选科目不足、课程模块开发力度不够,模块的针对性、适应性较差,学分制的灵活性和优越性难以体现,课程设置和学分制改革前没什么根本的改变。

(三)教材建设滞后。教材总的框架和体系设计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基本上还是沿袭原有的体系、结构、模式,表现在:第一,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不够、与专业培养目标脱离;第二,与多元化的生源结构对数学的多样性需求不适应。目前,高职生源呈现多元化结构,绝大多数专业文、理、三校生兼收,计划统招生与单独招生并存,多元化的生源结构必然形成对数学的多样化需求;第三,教材形式单一,多以纸质的、静态的为主,少有配套的电子版、网络版、动画版。教材体系没有形成立体化与网络化,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相适应。

(四)学生对数学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表现在:第一,数学教育对学习者理性思维的培养及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隐性的、相对较慢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由于认知境界的局限,导致他们无法感知高等数学对他们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潜在的影响力;第二,高等数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是延后的、异步的,离散的、点上的,学生思考问题的局限性与浓烈的功利性,导致他们对高等数学在专业课程中的作用与价值产生质疑。而目前高等数学教材建设的滞后性与不适应性,又势必负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偏见。

二、基于学分制的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研究现状与思考

目前,基于学分制的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非常薄弱。唐守宪等撰文“实施学分制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探索”(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2月),对数学课程的开发与教材建设提出要开设“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对教材建设只有寥寥数语;童宏胜撰文“学分制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08年9月中),文章只是对数学课程的模块化原则与框架构建提出了自已的看法,但是模块内容的构建与现阶段高职数学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脱离;刘杰撰写“学分制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索”(高教论坛2008年5月),文章对学分制下数学内容体系的整合与修订提出分层分模块的教学模式,模块分为核心基础模块与拓展提高模块,但是缺乏模块内容的构建,显得抽象而不具体。目前,对基于学分制的数学课程体系建设领域的研究,尚缺乏较为系统的、操作性强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第一,课程内容的模块体系构建,使课程体系在框架构建上与学分制模式相适应;第二,基于“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自主学习”的理念,创新教材体系与教材建设,使教学改革从内涵上与学分制模式的内涵相适应。

三、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一)高等数学课程的模块体系构建

1.模块体系构建原则。学分制以选课制为基础,为学生开出足够的、适应个性需要的备选科目是学分制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与学分制模式相适应,数学课程内容的模块化体系构建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模块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模块内容构建首先以“必需”为原则解决“教什么”。以应用为目的,不同专业对数学需求的差异性要在内容设置中凸现,与专业课程对数学的要求相适应,即要“面向专业”;其次以“够用”为原则解决“教学要求”。内容设置要有一定的弹性,要适应于个体差异,与学生的现实数学基础和认知特点相适应,在满足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要求“够用”的前提下,考虑部分学生专业拓展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要“面向学生”。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对高等数学知识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以能力为本位,重构“服务型”课程模块体系。根据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社会对职业岗位的要求以及适应科技进步的要求,向学生提供支持其一生发展的“文化数学”、为从业服务的“实用数学”、为专业服务的“工具数学”;(2)遵循“淡化理论、注重应用”的原则。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在数学方面学生更需要从业中实际应用的归纳性数学经验与数学策略,而抽象的数学理论与复杂的数学演绎过程则居于需求的从属地位。因此,在模块内容的构建上应以学生从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3)遵循“科学性”原则。课程内容重构与序化时应置于数学学科自身的、以逻辑为中心的框架之中,注重内容的逻辑性与系统性,遵守数学自身的内在秩序,避免将数学整体性的知识当作离散的点被人为的肢解,从而背离数学的关系系统;(4)遵循“实用性”原则。课程模块体系要相对系统而完整、相对独立而科学,对学生的专业发展、数学素质的培养及可持续发展提供较完备的知识模块体系,适应学生专业发展与个性化需求,为学生的自由选课提供多种目标模式;课程模块的“容量”要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教学管理与教学组织。

另外,课程模块还应具备灵活性的特点。课程模块以较强的灵活性适应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变化,易于及时更新与调整以保持课程的先进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达到模块课程的目标,体现模块教学思想的开放性与自我决策的学习。

2.模块体系的构建。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数学素质的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取着无可代取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高等数学课程定位为文化素质基础课。与课程定位和学分制模式灵活的选课制相适应,将高等数学内容体系经重构设置为“基础模块、专业应用模块、素质提高模块”。课程类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选修课又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限选课。必修课为基础模块,构建的所有模块均纳入公共选修课,专业限选课为专业应用模块。

对学院专业群数学工具性需求进行调研,调研专业课教师、毕业生及在校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出数学课程模块体系。

基础模块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及数学软件MATLAB应用,60学时,4学分。为开设数学课程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没有开设数学课程所有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我院2009年39个高职专科专业中,只有11个专业将高等数学课程开设为必修课。我们对没有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学生进行数学需求性调查,调查表明:38%的学生对数学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其中7%的学生对数学有较高要求。如何满足这部分为数不少的学生的数学需求呢?答案是明显的。

素质提高模块分为两部分:一是基于能力素质提升的、解决实际问题及创新能力培养的素质拓展模块,包括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课程,每模块48学时,3学分。二是基于终身教育理念、为学生后继发展提供平台的素质提高模块,包括离散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离散数学主要为计算机类专业,或将计算机类专业作为第二专业的学生提供,每模块48学时,3学分,面向对数学有较高要求的学生。为学生提供提高模块数学基础平台,在高职学院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职业教育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考虑,要强化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宽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以适应学习化社会,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为专业服务[4]。

专业应用模块按专业群来构建。我们将学院所属专业分为文科、财经、电子信息、计算机四类,文科类专业通过公共选修课来实现对数学的个性需求。

财经类应用模块:本模块是财经类专业限选内容,也可作为其它专业的选修内容。包括矩阵代数、简单的线性规划、概率初步、数理统计基础及数学软件MATLAB应用,48学时,3学分。电子信息类应用模块:本模块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限选内容,也可作为其它专业的选修内容。包括多元函数微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矩阵代数、概率初步及数学软件MATLAB应用,48学时,3学分。计算机类应用模块:本模块是计算机类专业限选内容,也可作为其它专业的选修内容。包括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矩阵代数、概率论初步、离散数学初步及数学软件MATLAB应用,48学时,3学分。

应用模块的主要特点是明显的专业指向性与职业性,以应用为主线、以“必须与够用”为原则,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数学分析与计算工具。

选修专业应用模块,并获得相应学分的学生若再选修提高模块的线性代数或概率与统计,则记2学分。

(二)高等数学课程教材建设

1.基于学分制的教材体系构建。与学分制模式相适应,构建数学课程教材体系做到以下两个结合:(1)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基础模块与专业应用模块的模块化特色教材《高等数学》,由我们自主开发与编写,并公开出版。而素质提高模块教材:离散数学、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则选用部级规划教材。通过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形成满足学分制模式的教材体系,为学分制下的数学适应性教学改革提供了基础平台;(2)“纸介质的”与“非纸介质的”教学载体相结合。不仅为学生构建较完备的、适应学分制模式的、“纸介质的”教学载体,还为学生构建以高等数学网络课程为平台的“非纸介质的”电子化与网络化的学习载体,包括教学设计、学习方法指导、课程质量标准、电子教案、电子课件、静态图形库、动态动画库、教学视频、数学史及数学文化等素材,形成立体化与网络化的教材体系。并开发基于自主学习的考试系统、学习系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异步学习、同步在线交流与个性化培养提供有效途径。

2.模块化《高等数学》教材建设实践与思考。

(1)创新体系、优化结构。将先进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渗透到课程中。教学要求上分层次编写,以满足生源结构多元化、职业选择多样化,以及适应学分制模式的选课制与分层次教学的需要;结构上按模块方式构建,将支撑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个性需求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及其它为专业学习服务的数学知识构建到模块内容中,生成广义的《高等数学》内容体系;在每章的最后编写两个案例:数学文化及数学软件应用,凸现教材的先进性、文化性;教学材料的组织上,从当前人们最关心的经济、能源、交通、科技、环保、社会等热点问题中去寻找案例,体现教材的开放性。

(2)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打破传统教材体系严密性的桎梏,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允许知识体系出现缺口;以合理淡化理论、强化应用为目的,突出用数学思想、方法、概念消化吸收专业领域的有关概念和原理,习得从业所需的数学活动经验与策略,以加强职业针对性;增加简单的建模实例,强调实践应用,并注重用计算机处理问题,将联系实际、贴近社会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源于专业的教学素材,以“问题情境—展现知识—实际应用”的模式编排,突出应用性,强化应用意识的培养。

(3)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知识呈现方式上,基于学生的学。教材是教与学的载体,但应注重基于学生的学,实际情况是教师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素材与教学案例,为了提高学习兴趣、增加新奇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一般不会照搬教材内容。但对于学生,教材是学习知识的主要载体,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构建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教材基于学生的学远超出教师的教,因此,教材要适应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强化数学“四基”,即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5],彰显教材的基础性;案例选择避免太专业化,原因是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延滞的、后续的,学生缺乏专业概念背景,同时教材还兼顾不同专业的需求,专业背景太强、过于专业化的案例会增加学生的思维负担;设置初等数学预备知识模块,与中学教学相衔接;淡化理论,注重实质,强化几何直观。知识的呈现力求符合高职学生的现实基础与认知特点,增强可读性。

四、结束语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篇7

[关键词]能力培养;模块化课程;改革

为了适应新常态下教育发展的需要,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模块化课程建设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尝试。教育部推行和倡导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模块化的课程改革,在安徽合肥学院试行的模块化课程改革已初现成效,我校教务处也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根据这些指导思想和改革目标,药学院在制药工程专业(校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药学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药物制剂专业(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进行了模块化改革的探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认真优化整合,积极推进模块化课程群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基础实验化学课程模块化整合成效显著

2008年,药学院开始基础化学的实验课模块化整合改革,将实验教学从理论教学中剥离,打破四大化学实验各自为政的壁垒,构建独立的基础实验化学课程体系。从2008级本科生教学中实施到现在,基础实验化学的模块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为推进药学院模块化课程改革开创了良好的开端,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1.1构建完整独立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药学院将四大化学实验整合为基础实验化学,是药学、制药工程和药物制剂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为主,强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课程本身的完整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和医药领域发展需要,对陈旧、重复内容进行删改和重组,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根据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应用、从传授知识到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原则,建立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实验有机结合的新体系。该课程总学时数为120,其中包含81学时基础性实验,3时综合性实验和2周综合设计性实验技能训练。

1.2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基础实验化学课程的原考核方式为根据平时出勤率、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等综合评分,其中实验报告成绩占总评分的比例较高。由于考核方式较笼统,部分学生实验操作马虎,部分实验报告还有相互抄袭的现象;指导老师对部分学生的评分不够客观真实,忽略了实验技能操作,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达不到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目的。改革考核方式后,首先明确考核项目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并大幅度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在总评分中所占比重。把原来的平时出勤率、平时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综合评分组成平时成绩,增加了期末综合考核(卷面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试的形式),对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以口试方式进行考核,对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过程的操作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现场重点考核,保证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占总评50%以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3推进基础实验化学教学研究与改革

药学院将基础实验化学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内容改革物化在教材中,成功编写了配套适用的教材《药用基础实验化学》,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把传统的四大基础化学实验按照知识体系与教学顺序整合为一体,充分满足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素质,从2008年使用至今教学效果良好,并且很多兄弟院校都在使用。在取得一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药学院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定期组织课程组骨干教师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交流课程教学心得,总结教学经验,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改革,申报各级教学研究项目、课程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2精准专业定位,明确专业核心课程

在基础实验化学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药学院根据学校进一步推进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若干意见,在三个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和核心课中全面推进模块化课程群建设,初步形成了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药学类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群和“一站五区”的实践教学模块群。结合专业定位和专业核心知识能力要求,重新梳理专业核心课程与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药学类各专业特色凝练和各专业区分度等问题,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明确的专业定位和专业核心能力,组成体现专业特点的核心课程体系。药学专业定位为培养能在药物研究所、医院药房、社会药店、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研发、质量分析、营销管理、合理应用和生产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和药事管理法规。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制药工程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产品质量意识,能在医药、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工业药剂学、药物合成技术、制药工艺学和GMP车间与制药设备。药物制剂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药、化工(化妆品)等行业从事生产技术改进、质量控制、工艺设计、新剂型开发研究、新制剂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与制药辅料、药物分析和GMP车间与制药设备。

3药学类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群打造

根据药学类各专业不同定位和核心能力培养特点,将专业核心课程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优化整合,以必要的、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前期铺垫,构建核心能力知识体系,形成药学类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群,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以原料药为主线的制药模块,包括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技术、制药工艺学等课程。模块内容包涵了从有机化合物到化学合成单元反应,从药物构效关系到药物合成的关键技术,从制药小试工艺研究到中试放大工艺等整个制药研发生产过程所需要的知识能力。

(2)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的制药模块,包括物理化学、药用高分子与制药辅料、药剂学、工业药剂学和GMP车间与制药设备等课程。内容涵盖了药物剂型的处方设计、生产工艺和设备、质量控制和新剂型开发等基本知识能力。

(3)以药品质量控制为中心的课程模块,包括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波谱分析和药物分析等课程,涉及药物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仪器设备等内容。

(4)以药物营销管理为中心的课程模块,包括药事管理学、医药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药物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等课程。每个课程模块的组成模仿中医药组方配制的基本原则。按照“君臣佐使”基本理论,“君”和“臣”为该模块专业核心课程,“佐”和“使”为重要的基础课,将课程进行有机的组合,以满足该模块的基本知识能力要求。

4药学类专业“一站五区”实践教学模块化课程改革

2011年,药学院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为契机,提出了“一站五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由制药工程专业推广到药学院各专业,展开实验教学体系模块化改革。“一站五区”是以培养卓越制药工程师为目的,设置卓越制药工程师培养站,分五区展开学生实践能力的系统、连续的培养,从基础到综合,从小试试验到中试放大,依次为基础实验实训区、综合实验实训区、中试实验实训区、设计与开发实验实训区和生产实习实训区。根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一站五区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组织各专业教师召开实践教学专题研讨会,邀请企业、研究所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共建一站五区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每个区设计开发出切合实际生产和实践需要的实验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验组成基础实验实训区、综合实验实训区、中试实验实训区的实验项目。基础实验实训区包括80个基础性实验项目,综合实验实训区包括10个综合性实验,中试实验实训区包括原料药中试实验和药物制剂中试实验2个项目。把课程实验对应某一区,分区进行有机整合,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考核要求,固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共同编写配套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指导书。充分利用与企业共建共享的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办药物研究所,同时结合大学科技创新活动、挑战杯比赛、药学类实验技能大赛和产学研项目等开展设计与开发实验实训区建设,并将本科第六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第七学期的毕业实习组成生产实习实训区,使本科生从进校到毕业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以连续、渐进、系统地方式铺开。在第一学期到第五学期完成第1~3区的学习和训练;在第六学期到第八学期,展开第4~5区的学习和训练。其中第六学期有9周时间集中进行生产实习,保证实践实习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满足药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业需求。改变“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做法,建立学院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针对五个区不同的实践内容和特点,建立相适应的评估方式,以项目报告、设计评估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作出考评。一旦学生有一个实验实训区考评未通过,将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5结语

模块化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深化课程改革之路任重道远。首先应根据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应用性强”的应用型人才特点和对各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不同要求,将模块化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来;其次要通过修订课程大纲,使各模块内的课程内容衔接具有连贯性和阶梯性,有效发挥模块化课程在学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最后要指定理论课程模块群和实验教学模块群中每个模块的建设负责人,建立各模块教学目标和培养标准,细化每门课程的改革计划和建设方案,提出配套的应用型教材编制计划,逐步落实好模块化课程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蔡敬民.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8-11.

[2]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7-60.

[3]蒋乃平.模块化课程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1(28):16-19.

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篇8

一、总体设计与内容选取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方法性课程,具有社会性、方法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方法论的知识体系转换为社会实践能力一直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难题。为此,课题组针对课程特色,在课程“过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深入推进项目式教学方法。此项目设计主要满足以下四个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社会调查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在社会实践中的调查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独立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发现社会问题、认识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增强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奠定基础,实现个人的综合发展。

(二)能力目标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重视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这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内容组织针对此项要求,综合了多项能力与素质。一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二是综合技术应用的能力;三是相关知识和社会阅历。培养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能够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运用文献、访谈、抽样、统计等多种手段和技术获得信息,通过现代化办公技术总结出调查报告。

(三)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程序、方法和技术,而且能够把理论取向与研究动态相结合,运用调查研究的具体技术方法,实现定性与定量的混合研究,运用抽样技术和问卷设计的最新成果,了解电话与在线调查的现状与发展,清晰民意测验、市场调查与纵贯研究的主流趋向,明确统计分析、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的功能与联系,撰写完整的调查报告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四)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调查研究活动过程的特点,我们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知识体系划分成五大模块:“调查选题模块”、“方案设计模块”、“经验资料收集模块”、“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模块”、“报告结果模块”。

二、项目实施与考核

(一)项目实施

总体上,我们在各教学模块下又设计了不同的项目和任务,这些实践性非常强的项目和任务的操作练习,重点在于强化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及训练。学生通过自主完成这些项目和任务,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了专业操作技能和能力,同时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和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1.调查选题模块。此模块包含的项目为社会调查研究系统与调查选题与课题明确化。教师布置选题任务,要求分小组讨论,确定小组调查题目,最后将调查题目明确化。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选定三个课题,然后集中在课堂进行ppt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相学习、激发,拓展思维,锻炼思考能力。打分标准由教师给定,也可以让各小组组长参与设定,事先明确标准。

2.研究设计模块。此模块包含的项目为抽样方案设计与测量与操作化。要求学生就自己的选题明确各自的调查目的、提出研究假设、确定分析单位。就相关内容进行讨论: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选题进行抽样方案设计,并就相关内容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就自己的选题进行概念的操作化、针对不同的变量选择恰当的测量尺度,并就相关内容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就自己的选题进行问卷设计,就相关内容进行小组讨论;调查方案设计、演示、讨论与解读。

3.资料收集模块。此模块包含的项目为访谈法与问卷法。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选题确定资料收集方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进行实际调查,并交流调查感受和进行讨论;分小组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

4.资料整理分析模块。此模块包含的项目为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要求学生就自己的调查进行编码、录入和数据清理;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调查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5.报告结果模块。此模块包含的项目为调查报告撰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进行研究报告的撰写;选出有代表性的或比较好的调查报告进行讨论与解读。

(二)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评价坚持重实践、重操作的考核原则,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强化职业能力训练与培养,弱化纯理论知识考核的指导思想,重点检验职业技能。

1.评价途径。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即30分(含出勤10分,平时作业10分,课堂表现10分);调研报告占总成绩50%,即50分(含调查问卷设计、实际问卷调查、调研数据分析、调查报告撰写);期末答辩占总成绩20%,即20分,期末答辩操作如下:

(1)学生分组,5—8人一组,一般为课程学习小组;

(2)教师准备问题,并区分答题类型,分必答题、选答题等;

(3)学生抽签,决定小组答题顺序;

(4)教师进行现场提问。首先是必答题环节,对每一小组,由教师抽签确定3名学生,然后由学生抽取题目,并口头作答。必答题完成后,各小组派3名代表抽取题目然后作答,如不会回答或答不完全,可允许其他学生予以补充,但仅有1次机会,并且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分别对各小组计分。在全部小组都完成考试后,汇总计算各小组成绩。

2.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构成。本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职业技能培养三个方面。三者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0%、30%、50%,充分反映了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强化职业能力训练与培养、弱化纯理论知识考核的思想,符合本课程学生的学情状况。

三、结 语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通过此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采用兼容高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性应用项目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以及其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目的与中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综合运用和开创解决问题思路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使社会调查理论体系能够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本课程理论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教学效果差的问题,经过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文科课程实践性普遍不如理工科课程显著,准确定位文科课程的实践属性非常关键。通过分析课程的目标定位,并从中构建教学模块和教学项目,以“过程——实践”模式为蓝本,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能把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化成为主动探求,提高学习兴趣和职业能力,最终达成课程设置目标。

参考文献:

[1] 侯娟娟.社会调查研究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14B):44-45.

上一篇:企业税收及筹划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