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12-13 14:05:26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篇1

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研究和实践领域,“核心素养”是一个使用频次非常高的概念。我今天的报告就借鉴核心素养的概念,来讨论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一讨论的前提是“基于‘标准’”,也就是不能脱离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所推出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标准。那么,这就逻辑地引申出如下问题:什么是“核心素养”?“小学教师核心素养”与一般意义上的“学生核心素养”有何区别?什么是“基于‘标准’”?在教师教育领域,如何正确处理“标准”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一、相关概念与命题的解读

1.学生核心素养

国际教育界较早就开始对学生素养进行研究。早在1997年12月,经合组织(OECD)就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确定了学生素养的三个维度九项基本要求。之后,美国于2002年制订出《“21世纪素养”框架》,并于2007年了该框架的更新版本。该框架以核心学科为载体,确立了学习与创新,信息、媒体与技术,生活与职业三项技能领域,每项技能领域包含若干素养和能力要求,较全面、清晰地呈现出各种素养及其相互关系。与此同时,欧洲、日本等国家,也纷纷推出了学生素养框架和相关研究成果。

随着对学生素养问题关注的逐步深入,研究逐步聚焦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探讨。2013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的报告。该报告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重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等七个维度的核心素养。

201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研究报告。报告阐释了人的素养结构,提出所有青年都需要具有三类素养:基础素养、跨界素养(共通性素养)、职业素养。这三者构成一个人的全部素养内容,构成教育目的的全部外延。在人的素养结构中,基础素养和跨界素养属于人人都需要具备的共同素养。职业素养则属于与社会分工所形成的职业领域相关的专门素养。其中,跨界素养也可称为核心素养。

2.我国学生核心素养

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16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会,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正式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大维度,与其对应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和责任当六大核心素养,以及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会议要求根据这一总体框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以及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落实措施。

3.小学教师核心素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推进的根本保障。新一轮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对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我们关注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问题,而且要求我们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借鉴核心素养的理论,重新思考和界定教师必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是我提出“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命题的依据和思维轨迹。

在思考“小学教师核心素养”这一命题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近年来教育部已颁发并实施的相关教师教育标准,主要包括《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颁发试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2011年颁发试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颁发试行)等,这些标准中有许多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在研究“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时,应该如何处理核心素养与标准之间的关系?是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来进行讨论?还是要坚持我国教师教育标准的基本要求?

对此,我认为,教师教育改革固然要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但也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照搬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基于‘标准’”, 其意义就在于,既要坚持教师教育标准中关于小学教师素养的基本内容,也要按照核心素养关于“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思想,进一步提炼和阐释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推进教师教育研究,加深对小学教师专业性的认识。

二、基于“标准”的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在已颁发的各类教师教育标准中,专业标准显然处于统领的地位。研究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当然应该以专业标准为主体。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系统阐释小学教师素养要求的是其“基本内容”部分,分别从3个维度、13个领域和58条基本要求三个层面对小学教师专业素养进行了阐述。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包括4个领域和18条基本要求,专业知识维度包括4个领域和17条基本要求,专业能力维度包括5个领域和23条基本要求。

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国际教育界一般按照“德-知-能”统一的思路来进行划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结构和维度与这一思路基本吻合。而且,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其内容必然覆盖这三个方面。因此,参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框架,我们可以将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界定为教育情怀、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三位一体,并以此作为三个维度,来研究适应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所谓教育情怀,主要指的是小学教师的教育品格。品格的形成和发展,是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借助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阐述,我认为,小学教师的教育品格具体可体现为“四心”,即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一是爱心。教师的爱心首先是爱学生,爱教育对象。提出教师应该具有“仁爱之心”,我理解这是强调一种更高层次、更深沉的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爱生活、爱自然、爱国家、爱世间一切真善美的东西。小学教师如果具有这样一种“爱心”和价值追求,就会给小学生带来一片蔚蓝的天空,会潜移默化地发挥教育作用,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发展。

二是责任心。责任心反映的是教师的职业认知和态度。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的职责除了教书之外,立德树人更加重要。这就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即使就学习而言,小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儿童学习的促进者,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未来发展铺路搭桥。因此,小学生发展是小学教师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正是在帮助学生发展过程中,小学教师才能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三是耐心和细心。这是对小学教师职业行为的要求。由于6~12岁小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其身心发展的跨度很大。这种教育对象的复杂性,使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分繁重和琐碎。许多名师都强调教育是慢的艺术,往往于细微处见精神。这一点对于小学教师更加重要,要求他们能够耐得住辛苦和委屈,既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也要有细致入微的细心,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所谓专业知识,主要是指小学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规定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对于各类知识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应以通识性知识为基础,以小学生发展知识为前提,以学科知识为主体,并辅之以必要的教育教学知识。而且,还应该特别强调小学生发展知识和跨学科综合性知识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特别要关注学科知识的综合,以及对学生综合型思维模式的培养。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如果进行这首古诗的教学,单一学科思维只会关注古诗的作者、背景、意境和对仗等语文学科的内容,而综合思维模式则可以在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诗中描绘的自然现象:在芳菲已尽的四月,为什么“山寺桃花”依然盛开?这其中蕴含着什么自然知识?显然,这样教学更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所谓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小学教师的能力结构应该由强调单一的教学能力转变为关注综合教育教学能力。《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规定即体现了这一精神。它强调小学教师能力构成的多维度,既要具有课堂教学能力,更要注重教育学生的能力;既要具有教育教学设计方面的能力,更要注重教育教学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方面的实践能力;既要具有教育教学能力,也要具备教师之间、家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相互沟通、合作教育的能力,以及教师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的能力等。也就是f,阐释小学教师核心素养应坚持能力和实践导向的原则,关注小学教师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依据“标准”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养成途径

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经过后天的努力逐步养成的。为此,《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强调小学教师要“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也就是说,学会学习、实践反思、勤于研究和终身学习,是养成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一)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四大支柱之一,在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中应处于首要地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海量的知识,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学校学习的许多知识在我们踏上工作岗位后很快就会过时。小学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即使不眠不休地认真学习,手不释卷地勤奋阅读,注意积累知识,也很难窥其全貌。因此,教师掌握了多少知识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遨游知识海洋的过程中,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寻找对自己专业发展有用的知识。

而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途径多元化,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这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曾经的知识权威荡然无存,教师与学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由于工作压力、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原因,教师反而处于一定的劣势地位,对新知识的敏感和了解往往不如学生。这依然要求教师学会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学习新方法,而且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使其一辈子受用无穷。

(二)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基本要求。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必然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态度的变化,实践体验都处于必不可少的关键地位。而且,仅从教师发展来说,教师应该是反思性实践者,是在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和反思个人经验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方式主要强调知识学习,忽视教育实践的作用。反映在职前师范教育阶段,师范生的学习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强调理论知识的把握,弱化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见习、实习时间有限,管理松散,甚至于走过场。教师的职后培训往往注重学历提升,依然以理论学习为主,内容脱离教育教学实际,学习方式单一,无法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养成必须实现由知识学习到实践反思的转型。小学教师要强化实践意识,重视自己的个人经验,立足于亲身经历的教育场景和教学情境,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学习和运用教育理论,并注重实践后的反思,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教育知识,不断发展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逐步成长为一个专业工作者。

(三)勤于研究

勤于研究是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小学教师是十分辛苦的职业。整天与一大群懵懵懂懂,甚至调皮捣蛋的小学生打交道,承担着繁重的上课、批改作业等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小学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面对职业倦怠,仅仅靠师德教育,仅仅强调小学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是不够的,也是不能长久的。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则能够促使我们进一步理解辛苦工作的价值,寻找到其中所蕴含的乐趣,从而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有利于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

不仅如此,小学教师要成为孜孜不倦的研究者,还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职业生涯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决定和大学一样,在中学、小学和幼儿园设立正高级教师的职称,这就为小学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要成樾д高级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更要善于进行教育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思想,成为一位能够带领大家一起发展的未来教育家。当然,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应该是基于教育教学实际和个人鲜活经验的实践研究。我们要研究教育对象――小学生,了解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发展差异,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我们要研究小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原则,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我们要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总结、提炼自己的研究成果,适时将这些研究成果显性化、系列化,这不仅能立此存照,清晰地反映出自己专业成长的足迹,而且通过日积月累,甚至著书立说,使自己成长为真正的小学教育家。

(四)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当今时代,科技革命、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发展,更是要求我们构建学习型社会,加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个人,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小学教师当然要适应这种变化,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知识,采用新方法。而且,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在职前培养、入职、合格和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我们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持续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读者热线:010-62027829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篇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教育部专家讨论稿)提出了学生发展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涵括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公民道德、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等9大素养,及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同样承载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在客观上要求学科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进行深层思考,尤其要积极探索与实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价方法与手段。

一、学科评价理念要突出核心素养培养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评价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对教学评价的态度、形式与方法,能客观反映教师对教育的热情、学生的热爱,折射教师的职业修养与人格魅力,增进师生情感的内聚力与感召力。在受教育者的教育需要中,求真与求善的需要不可忽视,它也是人们追求教育的一种重要动机力量。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评价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评价更容易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因此,教学评价的环境、形式与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认知与情感两类信息的沟通,影响着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即核心素养的形成。

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研究过程中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教育理念,理清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和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情况的综合测评,使评价由重知识考查真正向学生的人格发展、基础学力、关键能力等方面的考查转变,为学生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公民道德、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等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评价不仅是考查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且对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发展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适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奉献社会的良好品格,为他们顺利就学深造、参与社会、终身发展创造条件。

二、学科评价策略要紧扣核心素养培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明确化与深化。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研究教学评价策略与方法,对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增进师生情感,实现知情互促并茂的学习效果,塑造学生的九大素养有着深刻意义。因此,要改变传统评价中“重知识评价轻德行评价”的做法,以情感教育理论为指导,对评价的策略与方法进行实践的探索与研究,努力创造教学水平进入更高的境界。

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可以实施显性与隐性的评价策略与方法。所谓显性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精心设计,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环境,有准备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问题教学,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适当降低对知识点的评价要求,并对他们的表现更应偏爱于热情的赞赏与鼓励,有意识培养求知欲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教师的教育能满足学生认知与情感共同发展的需要,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在整个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与体验。而隐性的评价方法,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随时关爱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表现在细微的面部表情、富有情感的动作,充满激励的眼神,这样引起师生情感交融的行为就是隐性的方法。通过对评价策略与方法的有效实施,既能促进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感悟人类科学知识,又能增进师生情感的互动与交流,实现关注学生适应当今与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成功生活、个人发展的关键素养的目的。

三、学科评价过程要围绕核心素养培养

根据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以及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将核心素养培养渗入课堂评价之中,并制定科学合理、简单可行、易于操作、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坚持“寓情于教、过程调控、激励进取、阶段测评”的评价方式,突出形成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1.阶段评价多元素。

阶段性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测验或实践、操作、座谈、调查、书面报告、作业、行为等形式,对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成长的自律、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交往合作、意志等品质进全方位评价行。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找出共性与个性问题。对于共性问题,从修改教学方案入手,找出能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便于他们理解的教学方法;对于个性问题,则通过个别辅导并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来加以解决。当存在问题与文化基础、教学方法无关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兴趣、个性特点方面存在的问题,贯彻“既教书,又育人”的施教方针,从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入手,并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由被动状态转为主动状态,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自我评价累积分制。

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从预习、展示、书写、作业的及时度、小组合作表现、语言、纪律……等方面根据本学科特点展开,哪一方面表现好(如回答正确,及时完成预习任务等)自动累计1分,表现突出2分,有创新精神3分……预习有错、展示有错均不扣分,只有不遵守纪律才视其情节扣不同分值,课后自己在学科预习本的封二记分(划“正”、写数字、表格形式均可,并有得、扣分标注日期)。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3.小组评价合作制。

学习小组可自制小组成长记录册:记载本组的口号、制定本组的共同认可能够遵守的纪律要求,组内成员的兴趣、爱好,工作分工,值得收藏的作品……一月可进行总结与反思,将各成员的月得分记录在小组成长记录册,同时累积本组成员的总得分情况,即小组成员捆绑积分,小组的团体“战斗力”昭然。

4.过程评价多元化。

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采用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通过“笔试评价”、“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社会家庭评价”、“情境测验”、“成长档案袋”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查和评价,将学生每学期的等级记入学生思想素质档案,客观地记录学生发展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过程。

可见思想品德教学进行动态的全过程评价,既便于学生了解自我的学习、表现状态,做到自勉、自励,也便于学习小组成员间相互学习、相互督促;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育的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促进认知与情感双赢发展,更能充分彰显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评价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刘德润:《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山东教育》(中学版), 2005年第11期。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篇3

关键词:中学地理 实践性教学 一般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33-02

1 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特征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主要方式。

地理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顺利解决地理问题的实践过程。地理实践活动属于地理学科教学的范畴。

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地理调查与考察能力,地理制作与绘制能力,地理实验能力,地理问题分析与决策能力,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等能力。相对于课堂教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场所更宽泛,包括课堂实验,课堂外的校园气象站及校园其它地点、公园、博物馆、工业园区、经过选择的景点等。

2 目前我国中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现状及问题

2016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学生核心素养的九大方面之一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有动手操作能力、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深化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但是现在大多数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令人担忧:

2.1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够

实际的课程操作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传统教育理念仍占主导,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重视不够。学校办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评价等都以升学选拔为导向,学校没有地理实验室,地理教师利用图片替代地理事物进行认知活动,远不能达到知识获得、技能训练的目标。学校实践性活动场所缺乏。因此教师只能让学生进行地球仪、地形模型等手土制作和网上资料查询、办令题板报等易组织、不受场所限制的实践活动。

2.2 缺乏机构或组织以及基金的支持

教师的精力、时间、经验有限,依靠自身力量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存在困难,也缺乏相应的教育组织或基地提供资源和方法支撑。学校中很少有地理实践课程的开发;少有学校存在专门的基金供教师进行地理教育实践活动,教师申请资金困难。

2.3 教师自身的地理实践能力不足以及学生的安全问题

对教师自身来讲,来自学校、家长及学生的成绩压力,让教师少有时间提高自身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在没有一般模式或范本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顺利组织地理实践活动会消耗大量精力。

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是学校和教师考虑的重中之重。进行校外地理实践活动必须要保障好学生的安全问题,如何保障好学生的安全、减缓家长的担心也是开展户外学习的难点之一。

3 地理实践活动的一般模式

组织地理实践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不是一人或一时可以解决的,在基于国内学者对于地理野外考察的研究以及国外对地理实践活动研究的基础之上,笔者初步构建了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一般模式,具体流程见下表。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一般模式基于以上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想要组织的具体活动进行调整,难易程度和复杂程度皆可自行调整。

当然学生的安全是每位学生家长考虑的重点,很多校外地理实践活动都受限于此。为保证学生地理实践活动的安全,教师提供的选题,要避开一些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环境。如水库、大的河流、易发生滑坡及泥石流的山区等。学校、教师要和家长保持好联系,让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具体流程,必要时可组织成立家长志愿者分队,作为活动的帮助者参与其中,既可以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了解学习情况;也可以帮助教师维持秩序、保障学生安全,做好后勤工作。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金泽.基于IGE0的我国高中地理野外实察现状调查与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 谢元丽.教材“活动系统”对地理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5] 刘天慧.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6] 陈志刚.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内容的教学及实践[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篇4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学生说题;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育人与应考。育人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应考则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地理知识、灵活的思维方法、独特的地理视角、和谐的人地观念、专业的表达方式高质量解答以“立德树人”、“素养立意”为原则的高考地理试题。笔者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尝试进行学生“说题”训练,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备考效果明显。

一、学生“说题”教学审视

“说题”是指在已有知识、经验条件下,经过思维整合解说指定试题,即是把审题、分析、解答、拓展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要求和顺序表述出来。它既是阐述地理试题的来源、立意、知识、能力、方法、规律、答案的过程,也是思维方式、解题习惯、情感态度价与值观等综合素养的动态呈现过程,更是学生创造论证、体验学习的过程。

1.“说题”教学的理论依据

(1)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现有的能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通过师生帮助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的关键就是找到或者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说题”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这样能明确现阶段学生最需要什么,为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超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潜在水平提供可能。

(2)近年来美国研究火热的“学习进阶理论”。认为在一定时间跨度下,学生学习一个重要的知识或形成一项重要的能力时,其思维会逐渐变得深入和复杂,即学生的认识会循序u进。学生“说题”可以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所处的阶段、思维路径和实际水平,并以此设计下一个进阶目标(如图1)。

(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有差异,学生总愿意用建构的方式即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素养去判读世界体验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并展示出来。学生的“说题”可以满足他们个性发展需求,而“说题”的表达与展现就是对知识、能力、素养的建构。

(4)元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对自己认知学习活动有自我监控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学生的“说题”活动必然包括:确定“说题”目的、自我读题研题以确保“说题”效果、表述答案、补充纠错等。这样,学生的“说题”学习既有知识能力的构建认知,也有过程的自我管理,效率会明显提高。

2.“说题”教学的基本模式

“说题”教学模式分三个阶段(如图2)。第一阶段是认知展示阶段。学生通过“说题”一方面可展示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思维方式、情感素养、元认知管理能力等闪光点,另一方面存在的知能问题、思维冲突、情感缺失也会显现出来。

第二阶段是调整引导阶段。该阶段要求教师不失时机的“说”,说优劣对错、说思维障碍、说问题诱因、说方法差异、说生成铺垫等,或矫正问题或调整预设或开展学生的“说题”比赛活动,实现对学习力深化提高。

第三阶段是提升进阶阶段。该阶段将学习过程再次交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完善、准确表达,并能在此基础上延展思维活动,生成新题,开始再“说题”。

二、学生“说题”教学策略

1.说信息,着力区域认知

高考地理试题特点是系统地理区域化,区域地理系统化。因为区域是地理事物与现象发生及发展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场所,试题中所有信息都与区域认知有关。区域认知即人们对区域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

区域认知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位置范围、区域规划(区划、尺度)、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发展评价等,其中区域空间位置、区域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分析是区域认知的重点。区域空间位置描述多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进行,不离图是其关键。区域整体性从组成要素着手,分析其主题性和统一演化性。通过比较影响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要素分析区域差异性。

例题:2016年全国文综乙卷第36题。(题略)

第一问: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

学生说题:该小题整体考查区域认知核心素养,其中设问信息重在对比区域气候条件(自然地理特征)差异;题干文字图像信息则主要说明区域(横县)空间位置影响下的气候要素方面的优势(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高温期较长,热量较丰富,降水较多,雨热同期,冬季气温较高,寒潮低温影响少,无梅雨期过湿土壤)及对茉莉生长的有利影响,具体可见表1、表2。

教师说题: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表现为横县气候条件满足茉莉的生长习性且少有极端气温和降水情况。描述气候因素主要涉及气温、降水、气温与降水组合、极端气温与极端降水情况。

江浙地区夏季受副高影响形成伏旱天气,气温过高(有超过37℃的高温),且在冬季时,地势低平,易受寒潮冷害影响;横县因纬度较低,加上山地高原阻挡,寒潮低温影响小。

土壤过湿往往因雨季过长或阶段性连续降雨所致,江浙地区6~7月份因受准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天气,导致土壤含水量过多。

答案: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大(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说建模,提升综合思维

2016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版)明确说明地理学的两个显著特点为综合性和区域性,这就决定了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法是综合思维,综合思维是学生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也是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思维的培养重在多角度(要素、时空、区域等)、多维度(横向、纵向、逆向、变式等)训练,说生成、说材料信息转换,形成“问题链”、“思维树。”

例题:2016年全国文综乙卷第36题。(题略)

第二问: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8分)

学生说题:该小题重在分析各自然要素对茉莉种植的有利影响,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1)说设问结构――破题。将该题设问信息“解释(河流)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转换为“分析说明特殊旱地在地形、地势、土壤、排灌等方面适宜种植茉莉的有利条件”作答。也可分解信息设问“冲积平原对种植业的优势有哪些?”“旱地发展种植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不在冲积平原地势较低的区域种植茉莉?”“为什么种植茉莉而不是其它作物?”然后思维联接,答案一目了然。

(2)说思维导图――建模(如图3)。

教师说题:要素综合重在说明各因素相互关系及其影响;某地有利种植某种作物时需考虑趋利避害。

答案:(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湿度适中;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说体验,凸显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对学生而言,学习与生活中的基本活动经验、情境感知、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能力再现都是地理实践力。学生形成“心图”,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扮演特定角色解决问题的地理活动,以及各种模拟实践体验活动都可以培养地理实践力。

例题:2016年全国文综乙卷第37题。(题略)

第三问: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

学生说题:该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属于模拟生活情境中的角色扮演,需要较专业的地理知识、摄影知识和生活实践经验。先分析甲地可能有熊的条件(甲地地处堪察加半岛南部,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利于熊冬眠;森林地区,多动植物,入海河流附近,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熊的食物多),再明确拍摄熊要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保护自身安全(熊会伤人,要近距离拍摄必须考虑安全,甲地为山地且有森林,易于隐蔽),后说明拍摄基本经验(天气的重要性)。

教师说题:该题通过模拟甲地有熊、“扮演”拍摄者来表述活动体验进而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是生活情境迁移;该题可以描绘“心图”,虚拟构建场景:在堪察加半岛西南部的山地中,一条河流穿过时隐时现的森林向海洋流去。不远处,一只硕大的熊正低头吞噬河里的鲑鱼,太阳穿过林间照在熊的身上,熊享受着这一切,“咔嚓”,熊依然享受着一切……另外,甲地熊出没的机率大不能表述为甲地有熊。

答案:河流附近,甲地熊出没的机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4.说目的,落实人地观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思维视角,是一切地理知识的落脚点。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价值观即为人地协调观。它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也是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指人们对人类与资源、社会、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其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观。落实人地观念,学生必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同时为达到人地和谐人类必须修正自己的行为。

例题(2016年全国文综甲卷第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l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4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第四问: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6分)

学生说题:该题考查工程建设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目的是落实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要做到工程建设不破坏生物栖息地和生存环境,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设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通过野生动物栖息地预留自然通道(如“天桥”),在道路边设立保护栖息地提示牌;减少对植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等。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感教学;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6201

目前,大多数政治教师依旧采用“填鸭式”教学,导致很多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兴趣不大,这样不仅学生学习成绩不见提高,而且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的负面情绪、负能量在悄悄地累积。他们情感中的空白、空虚、冷漠、无望就像定时炸弹,给学校、社会带来巨大隐患,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现在频发学生拿刀砍人、投毒杀人、跳楼自杀等现象。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本文将从情感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方面探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情感教学法与核心素养

情感教学法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内在情感出发,通过多样的情感教育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内化知识、掌握能力、升华情感,最终使学生形成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人们为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需要,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的情境所必需的能力和道德,主要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一方面,情感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概念本身就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道德等,其所提倡的理念与情感教学法蕴含的理念不谋而合,故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二、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情感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的运用方法

1.语言激励法

语言激励法就是教师通过一些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的激励性语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一种方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忌根据成绩给学生贴标签,应全面看待和评价学生。学生是越鼓励越优秀的,不管怎样,教师都应以鼓励表扬的语言为主。例如,在上课时,有学生回答错误或不敢作答时,教师应该鼓励:“不要紧张,放轻松,再想想,老师相信你可以的!”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可以说:“太棒了,大家掌声送给他!”语言激励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等核心素养,这对学生将来踏上社会有重大意义。

2.心理需求法

心理需求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适当的案例进行知识的讲解,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方法。

要想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其主动学习,就要让学生对政治有需求感。从教材内容本身入手,借助一定的生活化情境将教材中的情感、态度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紧密联系,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结合部分学生学习压力大,对高考信心不足的心理特点讲解为什么发展过程中“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最后导出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这种心理需求法可以紧扣学生心理,不仅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点,还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同时积极向上的个人修养和注重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便自然而然得到培养。

3.故事体验法

故事体验法是指教师通过故事讲解或者学生自己编排、表演故事等形式,使学生在一定的故事情境中理解知识并培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一种方法。

政治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比较抽象,教师利用故事体验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将内心情感投入情境故事,这样知识点的学习便水到渠成了。例如在讲解政治生活中的个人权益时,可以将书上的个人权益知识编排成小故事,每个故事都在课堂上讲出来,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上的关键词去编排故事。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住知识点,而且在编排故事、体验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核心素养。

4.音乐、图画熏陶法

音乐、图画熏陶法是指教师借助适当的音乐、图画从听觉、视觉方面调动和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素养的培养营造良好氛围的一种教学法。

音乐以特有的旋律、节奏,能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意境中;图画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学中如果能巧妙运用音乐、图画熏陶法,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讲《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时可以播放《爱我中华》的音乐视频,让学生在温馨柔美的音乐和画面中感受我国各少数民族友好往来、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从听觉、视觉上有效地{动学生的内在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在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方面的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篇6

其中,课堂教学评价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目前,国内对思维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成果非常少见,对思维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难度更大。我校对思维课堂教学的评价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对实践中思维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进行梳理,与同行分享,供大家参考。

一、思维课堂教学评价的思想依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作为文化基础方面的两大素养之一,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由此可见,思维方式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学科教学,尤其是高考科目的学科教学不能只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做文章,而是要在引导、启迪和训练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际上提出了育人的目标体系,它是课程体系设计的总原则,将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指导教师专业的发展,促进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的改进。

二、思维课堂要着力培养四种思维能力

我校推进的思维课堂,其核心价值是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训练学习习惯,优化思维品质,培养学科思维,提高核心素养。思维课堂着力培养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学科思维等四种思维能力。

1.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学科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同时也是高中生学科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

以数学学科为例,数学是以概念和命题为主要内容的一个演绎体系,数学概念的分类、定理的证明、公式法则的推导等都广泛地使用了逻辑推理,可见数学知识的学习与逻辑思维的训练是不可分割的。一般来说,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逻辑思维能力一定较强,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进一步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

2. 创造性思维

思维课堂要培养的创造性思维,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思维主体而言的,凡是那些新颖、独到的思维见解都可以视之为创造性思维。

以物理学科为例,它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知识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非常密切,许多公式、原理、定理等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具体的例子。我们的学生要想真正学好抽象的物理概念,必须进行大量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而且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好的策略,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收集必要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加工和判断,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3. 批判性思维

传统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现代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所倡导的思维课堂教学,其价值取向不仅仅是传统权威(主要是固有知识)的确立,也强调对传统权威的质疑、破解甚至是否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我们推进的思维课堂教学范式,其一般流程包括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和课堂训练三个部分,核心是由分组讨论、代表展示、相互点评与质疑等环节组成的课内探究。课前预习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课内探究部分的分组讨论、代表展示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表达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课内探究的相互质疑环节则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碰撞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提出新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观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学科思维能力

培养学科思维是我们所推进的思维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之一。在我们看来,学科思维就是基于对学科本质的认识,在学科学习中以及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被反复运用的那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观念、思维和意识。

学科思维训练,就是在某一具体学科的教学(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中,从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出发,遵循科学的思维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的系统性的思维训练活动。学科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比较复杂而完善的思维器官,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熟练地运用各种思维形式,借助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未知问题、甚至是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

学科思维训练是高中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们在推进思维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体会到:教给学生思维远比教给学生知识重要,因为知识的记忆是有时间性的,也是容易遗忘的,而学科思维一旦形成,它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持久而深远的。

三、思维课堂力求优化的五种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林崇德先生认为思维能力的高低是通过思维品质的差异体现出来的,思维品质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五个方面。受其启发,我们在推进思维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五种思维品质。

1. 思维的深刻性

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为:在智力活动中深入思考问题,善于概括和归类,逻辑抽象性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善于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

以语文科为例,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生成,必须以深度阅读为前提。学生只有认真研读文本,通过推敲、咀嚼,即所谓的深度阅读,方可走进作者的心灵。应该给予学生思考的r间和空间,让学生提出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的含量,有助于理解文本的核心或深层意义。

2. 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灵活的思维应当包括:①思维起点灵活,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和方面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②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能够全面地进行综合性的分析;③概括和迁移的能力强,运用规律的自觉性高;④思维的结果多元化,有时候往往得出多个合理的结论。

思维灵活性强的学生,智力方向灵活,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去思考问题,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

3. 思维的独创性

独创性,即思维活动的创造性。对我们的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往往来源于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的高度概括,高度概括之后还要再进行系统的迁移,以利于进行新的组合分析,找出新的层次和交叉点。

4. 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指的是思维活动中独立发现和批判的程度。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来自于对思维活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调整、校正的自我意识,它具有分析性、策略性、全面性、独立性和正确性等五个特点。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不少学生在学习上常常存在一种思维的惰性力量,把现有的教材和资料当成不可改变的真理,这种惰性力量严重地束缚了他们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在推进思维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时常鼓励学生做有思维批判性的人,在学习中敢于有批判和怀疑的精神,敢于怀疑传统的理论和方法,敢于标新立异。

5. 思维的敏捷性

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有了思维的敏捷性,学生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适应变化的情况,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得出结论。从我们对学生进行学科思维培养的实践来看,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是个不错的办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训练,不仅要有数量,还要提高质量。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高速运转,提高他们思维活动的速度,锻炼他们的专注力和解题速度。

四、思维课堂评价的八个维度

思维课堂的评价应当关注思维过程、思维策略和问题解决。思维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思维能力,就是在这些思维过程中进行心理和智力操作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因此对思维课堂的评价应当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由于每个人在知识背景、经验水平和思维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思维效率各不相同,因而是否采用有效的思维策略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效率的高低。所以对策略使用情况的评价也是思维课堂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思维能力总是在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脱离具体的问题情境将很难对人的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因此思维课堂评价的核心依据是问题解决能力。

虽然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我们认为思维课堂的评价一定要从“评价老师”转向“评价学生”,从评“如何教”转向评“如何学”。以下几个标准应该是一节好的思维课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①学生爱思考,有问题、有兴趣;②学生在思考,有时间、有方法;③学生会思考,有探究、有合作;④学生敢思考,有质疑、有想法;⑤学生能思考,有交流、有展示;⑥学习有价值的内容(有启发意义、主干、重难点等);⑦学习“背后的知识”(知其所以然,悟后的知识);⑧学习有逻辑的知识(知识逻辑变成学习逻辑)。

由此,我们认为对思维课堂教学的评价应当涉及以下八个维度:

1. 教师能否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维持学生思维的动力;

2. 学生的参与度、投入情况,学生的交流与表达情况;

3. 学生思维的碰撞、升华;

4.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有价值、深度、梯度;

5. 教师为达成目标是否采取了恰当的策略、方法;

6. 教师能否及时处理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解决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分歧;

7. 教师或学生的课堂小结能否做到目标清晰、条理清楚、简明扼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篇7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会有九个文化科目的学习,也会有体育课和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的课开设,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仅仅与思想政治课上老师们所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关系,用那些观念来指导化学实验,但这样的分析是片面的。如何培养高中生们的化学核心素养呢?首先要从形成化学核心素养的主客观因素着手,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通常都希望学生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毫无疑问这是促进核心素养的客观因素;其次,学生们自己要明确核心素养所包括的内容,众所周知,素养可以拓词为素质修养,那么这就与思想道德品质和能力才干分不开了,虽然说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不一定能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依据,但这也从侧面体现和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化学核心素养是一个人关键的能力以及精神面貌,那么它对时代和社会而言也就显得不可或缺了。

二、高中生们化学核心素养的体现方面

首先是身心健康的素养,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在化学实验室里来去自如的做一些化学实验,只有平和以及情绪稳定才能为化学核心素养注入新鲜的源泉和能量;其次是化学思维的素养,学校是一个系统学习知识的地方,当然也是化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场所,尤其是化学逻辑思维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心智形成的重要阶段,让化学逻辑思维悄然形成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再者是学生的人文素养,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都会参与相应的社会活动,将来我们的社会发展文明程度一定会越来越高,那么就需要教育的目标朝着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勇敢诚信和文明友善的方向去完善;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与高中生们未来的专业素养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化学也是一门专业课程,专业素养一般指的是一个人比较突出的特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分工只会越来越细致,工作的分工协作也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完成各式各样的复杂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相信高中生们在拥有了这几方面的核心素养之后一定能够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未来,用化学核心素养解决生活中的系列问题。。

三、探索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策略

身处在21世纪的高中生们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既有新兴技术的挑战又有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然而思想道德的核心素养的缺乏一直是令社会和家庭头疼的问题。一个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没有同情心的人是无法真正了解到其他人的感受的,也就更加不懂得什么叫做换位思考了,而化学核心素养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于是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迫不及待了。虽然高中生即将要面临的是高考的转折点,但是这也不能成为核心素养欠缺的托词,高考的确像一根指挥棒似的指引着教师和学生的方向,然而在某个方面也确实影响了教学的高效性。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的协同配合,在学校里,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们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警告规定,在家里也可以适当的用一些化学现象来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尽可能的为核心素养助力,同时,高中生们之间的化学核心素养的交流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了解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对其他高中课程所产生的影响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篇8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新的时代 背景下也应该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下就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联系我国课程标准改革面临的挑战,探究如何构建课程体系。

一、我国推进课程标准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1.由于缺乏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内容,使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出现教育能力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混淆。在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中,受到欧美教育学者的推崇和赞同的是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科学性和完备性,并注意更加详细全面地诠释课程内容。这种学科知识体系使得教学内容从难到易,循序渐进的编排课本知识,符合教育规律和实际学情,有利于帮助中小学生形成牢固的学科基础。也正因课程标准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使得课程标准多以学科知识为导向,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教学内容多为抽象的学科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2.国内现行课程标准中缺乏质量、表现标准。质量标准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学科具体学段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经过一定教育阶段后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国内课程标准虽然从内容、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进行说明,但在能力维度方面却缺乏明确具体且可操作化的能力表现标准;

各国都开始重视课程标准中的质量标准或表现标准,这是因为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科当中的具体体现,质量标准可以用来监测学生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指导和评价,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此同时,在课程标准中添加质量标准,为教育质量的提供了评价依据,促进教育权利的下放和教育问责制度的完善。

3.国内现行课程标准当中缺乏明确的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议。教育界一般⒔萄в肟纬探ㄒ槎ㄒ逦课程机会标准,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过程性支持系统的标准。课程机会标准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教学安排、课程设置、课堂组织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质量标准,培养相应的核心素养。

在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与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和简单,学科特色体现的不够充分,在实现具体学科能力方面缺乏有效地建议和措施,不利于指导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因此,国内课程标准应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详细制定教学建议和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相关内容,指导和帮助教师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等。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其改革的基础都是基于核心素养建构起的课程体系。而当下国内的课程改革也应与国际教育改革接轨,顺应教育发展规律,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应包含如下部分:首先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掌握何种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其次是内容标准,它是指在某些核心学科领域(如数学、阅读、科学等),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再次是教学建议,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提供的教育经验和资源,通过提供相应的资源来保证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教学建议的外延较为广泛,既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组织安排、重点处理和传授方式,也包括学校公平性、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资源的分配,被称为“教育机会标准”或“教学过程标准”。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即在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在知识技能、继续受教育的基本准备和基本能力以及学生在适应未来社会等方面的能力上需要达到的基本水平。

根据国际现有改革经验和国内现有课程体系的特点,上述四个部分与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应呈现如下关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来体现和反映;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则是为了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质量标准是对教学结果导向的标准,内容标准是教学过程导向的标准。一方面,过程标准有利于帮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另一方面,结果标准也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只有将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各部分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

首先,作为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指导和统领本学科其他内容编排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个学科应根据学情特点,结合学科内容,设置充分体现学科特色且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与此同时,应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其次,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应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传授学科知识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学科的内容标准和学科教学形式成为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基本保障。与传统课程标准相比,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要求内容标准应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而不是将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和完备性作为根本依据。在教学设计时,应结合实际学情和核心素养目标来安排具体的学科知识。

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它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宽泛的能力,它指的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与核心素质。质量标准反映的是学生在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水平,有利于教育活动的理性判断和科学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相比,质量标准更加符合课程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质量标准与内容标准有机结合后可以用来指导教育评价。

四、结语

因此,应顺应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学情和学科特点,立足核心素养问题,探究课程体系的建构问题,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建构起一个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现代科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2015年05期.

[2]李晓军;核心素养:技术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新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17期.

上一篇:初三政治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