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

时间:2023-10-29 06:34:12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篇1

摘要:提升政府领导力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治理现代化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机制。政府治理现代化视野中政府领导力主要体现为协同力、决策力、创新力和回应力等。治理现代化视野中政府领导力提升的路径:一是塑造政府领导力的愿景文化,二是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四是建立规范的政府领导力评估体系,五是提高政府公务员素质,六是加强政府与社会的互动。

关键词 :治理现代化 政府领导力 创新 评估体系

一、治理现代化与政府领导力

“治理”理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和相关国际性组织中最早提出并使用。它是在对政府与市场、社会、企业、公民的关系构建反思中产生的,现已成为公共管理活动领域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我国,“治理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提出的,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重大课题。治理现代化的提出为政府领导力建设与提升指明了方向:从过于重视强制和命令向更加注重协调和合作转变,由着重政府管理社会向注重政府与社会组织、公众协作治理社会转变。因此,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意味着传统管理含义已经发生变化,治理弥补了原有管理内涵的不足,并使政府、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范式得到创新,政府领导力的空间得到提升与拓展。治理现代化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机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深刻影响着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从而为我国政府领导力建设与提升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领导力(Leadership)就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所谓政府领导力,实质上是指政府有效地运用各种社会资源与手段作用于领导客体与环境以实现既定目的所具备的能力。它以政府在领导活动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所依凭的社会基础、所运用的行为方式以及所取得的社会认同为支撑,是政府能力的综合体现。政府领导力具有公共性、权威性、人民性和法理性的特征。政府领导力实质上是政府行政组织的影响力。政府领导行为关键的功能是协同社会各类主体对整个社会的引领功能。推进治理现代化,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展与进步的一个重大课题。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必须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而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政府领导力的建设与提升。

二、治理现代化视野中政府领导力的体现

1.协同力。协同力是指政府领导的各子系统之间在一定条件下非线性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以达到一种新的有序状态的过程。协同是各个要素之间的合作、协调、同步、互补。治理现代化时代,参与社会公共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多元化的主体协同治理社会需要以法律地位平等为前提,不存在特权。政府作为多元治理主体之一,居于主导性的地位。因此,政府首先要摒弃“独大”的思维方式,与其他参与治理主体以平等的身份协同治理社会,注重社会公众的公平参与,汲取公众智力资源,增强政府协同力。

2.决策力。决策力体现为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在多个方案中做出正确选择的活动能力。提升政府决策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作为治理社会的主导性力量,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经济、政策、制度构建、信息资源和工具,应有效与科学地利用公权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保持平衡。提升政府决策力的关键是要加大政府决策公开透明度,将政府整个决策过程置于阳光下运作。

3.创新力。创新力就是政府领导要打破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因时、因地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是最能提升政府领导成效、推进社会发展的思维方式。政府的创新力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创新力既是政府领导的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价值诉求。政府领导创新力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领导创新力来源于创新思维。政府要不断对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式进行创新,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激活社会各类创新主体,形成全社会创新氛围,增强政府社会治理成效。

4.回应力。政府回应力是政府领导力内涵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是治理现代化对政府公共组织的一项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关键需要政府能够对社会公众的诉求作出及时的、有效的回应,以展示政府施政领导的价值思维和方向,也即始终将社会公众利益作为政府公共行政的基点,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领导力建设与提升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升政府的回应力需要协调好政府与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的关系,以现代化信息科技为载体和平台,建立以信任和互利为基础的社会网络。

三、治理现代化视野中提升政府领导力的路径

1.塑造政府领导力的愿景文化。政府公共组织“硬实力”固然重要,但政府公共组织“软实力”更为重要。一个具有愿景文化的政府必定能够引导整个社会的文化愿景的价值取向。政府要对未来作出愿景规划,引导社会公众实现愿景蓝图目标,并将之作为政府施政的一种经常性行为,以内化为社会公众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宣传与教育,使全社会达成共识,充分发挥愿景文化的引导和激励功能,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强化行政伦理与制度的创新。良好的行政伦理与制度建设是治理现代化和政府领导力提升的重要保障。行政伦理与制度建设在政府领导力提升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同,但两者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正如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政府应该借助行政伦理与制度的创新,使得政府领导力具有合法的领导权威,建立良好的展现平台,并借助行政伦理与制度的引导、规范作用,使得政府领导力权威的发挥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更加公益与更加可持续。基于伦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政府领导力建设与提升,是推进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路径。

3.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和准确定位政府职能有利于政府领导力的有效提升。政府职能体现了政府的职责和功能所在。要实现治理现代化,政府要准确定位自身职责,与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公民协作共治社会。政府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聚集能量,发挥自身优势,将该做的事做好、将该管的事管好,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减少社会与市场成本,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当前政府要将公共服务和环境治理保护作为重要的职能,坚持治理方式创新,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政府领导力。

4.强化对政府领导力的评估。通过建立一套合理与科学的政府领导力评估体系,以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规范政府行为,能有效提升政府领导力。政府领导力评估体系通常包括理念、主体、方法、工具、制度等方面。政府领导力的评估要坚持价值和真理的原则,采用数据统计、问卷调查、访谈、网络等方法,基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内容,以协同力、决策力、创新力、回应力等作为衡量指标,建构合理科学的政府领导力评估制度,鼓励具有独立性、专业化的第三方组织机构来进行评估。此外,强化对政府领导力的评估必须建立健全政府领导力评估的反馈机制。

5.提高政府公务员素质。政府公务员是具体公共事务的承担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府公务员队伍,是提高政府领导力的基础和关键。在持续变革时代,政府要创造条件鼓励公务员进行工作轮换、培训与开发,提高公务员的社会管理与应急管理能力。治理现代化中治理的工具之一即是新媒体工具。公务员需要深知新媒体的特征,提高运用能力;能够有效运用新媒体提升政府政务的透明度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接受公众的监督,获取公众的支持,以建立清正廉洁高效政府。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职业奉献精神;加强对公务员的“进口”、“管理”、“出口”环节的规范,严格准入,考核、任职、晋升、薪酬、监督等环节内容。政府公务员要努力学习相关方面知识,努力在实践中增强能力,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视野,注重理论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公平的晋升机制、合理的报酬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能上能下”的流动机制等,以提升政府公务员素质。

6.加强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治理理论强调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治理现代化体现了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在治理现代化语境下,政府要提升领导力,就必须学会分权,善于授权;坚持以公民、社会为本位的观点,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制定和规范社会“游戏规则”,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其重要职责,将培育具有自治能力的公民社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政府领导形式将愈来愈呈现出间接性、隐性化的特点。政府要进一步拓宽社会公众有序参与政府社会治理渠道,健全完善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保障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参考文献

[1]麻宝斌.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张国庆.公共行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苏晓哲,1984—,男,河南新乡人,硕士,新乡学院社科部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上班族的三大苦恼

台湾嘉义长庚医院主治医师张译仁表示,短暂的午休可补偿体力和脑力,但趴着午休却容易因睡姿不当,造成身体负担。建议这样午睡:1. 抱枕垫高,避免压迫双手。2. 趴着睡影响消化,建议午餐不要吃得太饱。

苦恼2:加班后想吃夜宵,又怕变胖。

张译仁认为,在外吃夜宵,普遍热量、糖分、脂肪含量较高,对于人体负担较大。建议这样吃夜宵:1.热量宜控制在150 千卡以下。2.吃完夜宵到睡觉,应间隔2~3 小时。3.习惯吃夜宵的人,晚餐分量要少一点,多吃果蔬。

苦恼3:从早忙到晚,没时间运动。

运动能增加新陈代谢,消耗热量,还能增强免疫力和心肺功能。但上班族却常常抱怨:“下班后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运动?”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篇2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 政府领导力 创新 评估体系

一、治理现代化与政府领导力

“治理”理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和相关国际性组织中最早提出并使用。它是在对政府与市场、社会、企业、公民的关系构建反思中产生的,现已成为公共管理活动领域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我国,“治理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提出的,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重大课题。治理现代化的提出为政府领导力建设与提升指明了方向:从过于重视强制和命令向更加注重协调和合作转变,由着重政府管理社会向注重政府与社会组织、公众协作治理社会转变。因此,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意味着传统管理含义已经发生变化,治理弥补了原有管理内涵的不足,并使政府、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范式得到创新,政府领导力的空间得到提升与拓展。治理现代化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机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深刻影响着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从而为我国政府领导力建设与提升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领导力(Leadership)就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所谓政府领导力,实质上是指政府有效地运用各种社会资源与手段作用于领导客体与环境以实现既定目的所具备的能力。它以政府在领导活动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所依凭的社会基础、所运用的行为方式以及所取得的社会认同为支撑,是政府能力的综合体现。政府领导力具有公共性、权威性、人民性和法理性的特征。政府领导力实质上是政府行政组织的影响力。政府领导行为关键的功能是协同社会各类主体对整个社会的引领功能。推进治理现代化,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展与进步的一个重大课题。

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必须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而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政府领导力的建设与提升。

二、治理现代化视野中政府领导力的体现

1.协同力。协同力是指政府领导的各子系统之间在一定条件下非线性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以达到一种新的有序状态的过程。协同是各个要素之间的合作、协调、同步、互补。治理现代化时代,参与社会公共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多元化的主体协同治理社会需要以法律地位平等为前提,不存在特权。政府作为多元治理主体之一,居于主导性的地位。因此,政府首先要摒弃“独大”的思维方式,与其他参与治理主体以平等的身份协同治理社会,注重社会公众的公平参与,汲取公众智力资源,增强政府协同力。

2.决策力。决策力体现为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在多个方案中做出正确选择的活动能力。提升政府决策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作为治理社会的主导性力量,政府掌握着大量的经济、政策、制度构建、信息资源和工具,应有效与科学地利用公权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保持平衡。提升政府决策力的关键是要加大政府决策公开透明度,将政府整个决策过程置于阳光下运作。

3.创新力。创新力就是政府领导要打破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因时、因地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是最能提升政府领导成效、推进社会发展的思维方式。政府的创新力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创新力既是政府领导的驱动力,也是凝聚力;既是方法路径,也是价值诉求。政府领导创新力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创新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领导创新力来源于创新思维。政府要不断对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式进行创新,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激活社会各类创新主体,形成全社会创新氛围,增强政府社会治理成效。

4.回应力。政府回应力是政府领导力内涵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是治理现代化对政府公共组织的一项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关键需要政府能够对社会公众的诉求作出及时的、有效的回应,以展示政府施政领导的价值思维和方向,也即始终将社会公众利益作为政府公共行政的基点,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领导力建设与提升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升政府的回应力需要协调好政府与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的关系,以现代化信息科技为载体和平台,建立以信任和互利为基础的社会网络。

三、治理现代化视野中提升政府领导力的路径

1.塑造政府领导力的愿景文化。政府公共组织“硬实力”固然重要,但政府公共组织“软实力”更为重要。一个具有愿景文化的政府必定能够引导整个社会的文化愿景的价值取向。政府要对未来作出愿景规划,引导社会公众实现愿景蓝图目标,并将之作为政府施政的一种经常,以内化为社会公众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宣传与教育,使全社会达成共识,充分发挥愿景文化的引导和激励功能,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强化行政伦理与制度的创新。良好的行政伦理与制度建设是治理现代化和政府领导力提升的重要保障。行政伦理与制度建设在政府领导力提升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同,但两者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正如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政府应该借助行政伦理与制度的创新,使得政府领导力具有合法的领导权威,建立良好的展现平台,并借助行政伦理与制度的引导、规范作用,使得政府领导力权威的发挥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更加公益与更加可持续。基于伦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政府领导力建设与提升,是推进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路径。

3.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和准确定位政府职能有利于政府领导力的有效提升。政府职能体现了政府的职责和功能所在。要实现治理现代化,政府要准确定位自身职责,与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公民协作共治社会。政府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聚集能量,发挥自身优势,将该做的事做好、将该管的事管好,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减少社会与市场成本,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当前政府要将公共服务和环境治理保护作为重要的职能,坚持治理方式创新,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政府领导力。

4.强化对政府领导力的评估。通过建立一套合理与科学的政府领导力评估体系,以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规范政府行为,能有效提升政府领导力。政府领导力评估体系通常包括理念、主体、方法、工具、制度等方面。政府领导力的评估要坚持价值和真理的原则,采用数据统计、问卷调查、访谈、网络等方法,基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内容,以协同力、决策力、创新力、回应力等作为衡量指标,建构合理科学的政府领导力评估制度,鼓励具有独立性、专业化的第三方组织机构来进行评估。此外,强化对政府领导力的评估必须建立健全政府领导力评估的反馈机制。

5.提高政府公务员素质。政府公务员是具体公共事务的承担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府公务员队伍,是提高政府领导力的基础和关键。在持续变革时代,政府要创造条件鼓励公务员进行工作轮换、培训与开发,提高公务员的社会管理与应急管理能力。治理现代化中治理的工具之一即是新媒体工具。公务员需要深知新媒体的特征,提高运用能力;能够有效运用新媒体提升政府政务的透明度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接受公众的监督,获取公众的支持,以建立清正廉洁高效政府。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职业奉献精神;加强对公务员的“进口”、“管理”、“出口”环节的规范,严格准入,考核、任职、晋升、薪酬、监督等环节内容。政府公务员要努力学习相关方面知识,努力在实践中增强能力,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视野,注重理论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公平的晋升机制、合理的报酬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能上能下”的流动机制等,以提升政府公务员素质。

6.加强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治理理论强调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治理现代化体现了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在治理现代化语境下,政府要提升领导力,就必须学会分权,善于授权;坚持以公民、社会为本位的观点,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制定和规范社会“游戏规则”,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其重要职责,将培育具有自治能力的公民社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政府领导形式将愈来愈呈现出间接性、隐性化的特点。政府要进一步拓宽社会公众有序参与政府社会治理渠道,健全完善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保障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参考文献

[1]麻宝斌.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张国庆.公共行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篇3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国家治理;影响

我国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呈现出以下特点:管理主体一元,政府是唯一的社会管理主体;管理手段简单,实行单纯的行政管理,缺少社会的合作和公民的参与;管理内容全面,政府作为唯一的管理主体包揽了所有的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中国国家治理模式转变的基本路径是由行政管理型模式向公共服务型模式转变。这种转变的完全实现,有赖于社会的独立、自治,有赖于公民的积极参与,而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些空缺。

一、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使国家治理 “多元化”

(一)治理主体多元化。传统的国家治理结构中政府一支力量独大,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使政府――社会这一结构中的社会逐渐强大并与政府分离开来,进入社会管理领域,解决某些社会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成为治理的另一大社会主体。以往的国家治理中政府作为公共权力和资源的掌握者能为社会提供类似国防、交通等纯粹的公共物品,而对于准公共物品政府往往供给低效,市场存在失灵的地方,非政府组织能以公共利益为目标,通过市场化手段或者社会动员的方式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成为资源配置的第三种方式。

(二)治理方式的多元化。以往政府依赖强制力保证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社会管理中大量依靠政治手段和行政手段。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使政府在治理中更多的运用社会手段依靠社会手段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让“治理”少一些暴力多一些认可、少一些强制多一些配合。当前,政府在处理社会冲突的时候由于方式不当而引起公众对政府不满的事件时有发生。而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志愿性的特点,使其具有贴近民众的天然优势,它们作为社会的中间层次,可以有效的避免公民直接面对行政权力,使政府政策通过非政府组织的协调、转达得以接受,也使公民获得利益表达途径而消弭对政府的对立情绪从而有效的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治理内容多元化。非政府组织的出现扫除社会管理盲区、促进了全面治理。在政府作为唯一的国家治理主体之下,尽管国家权力可以伸向各个角落,但是各种社会问题却不一定能逐一解决。一些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因素往往游离在社会管理体制之外,而这些因素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处理会引发社会的无序乃至混乱,影响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引发社会管理危机。非政府组织的非官方性、接地气性、灵活性等优势,可以对各种突发的社会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甚至提前预防。更重要的是,非政府组织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广泛,它们能够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不同利益集团的需求有很好的掌控,能适宜地针对不同情况解决权力所不能解决的隐藏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使国家治理的功能发生变化

首先,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使国家治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传统的国家管理主要是进行政治统治、维护社会稳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发展为提高整个社会效率、促进社会的进步,而现在随着非政府组织等社会主体的发展,国家治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人类社会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要在效率实现的基础上体现社会公正,实现市民社会的人文性的关怀。非政府组织本身不以营利为目的,他们并不追求经济效率的至高无上,更多的将关于倾注于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人的自由发展之上。面对在这一新的事物,国家治理中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以人为本,实现这些价值诉求,做到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更高更好发展。

其次,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使社会治理倾向于推动全社会的协调合作。构建和谐社会我国的一项重要目标,但是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的社会,难以实现真正的和谐。非政府组织一般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更容易与民众建立信任和联系。它们可以深人到社会的基层中,教育和动员群众,提高广大人们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使管理和建设社会成为民众的责任,一旦这种责任为民众所认可,社会管理就成为大家广泛参与的全民活动,这是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可以将政府的意愿传达给社会公众,另一方面可以将公众的意见和要求有组织的传送给政府部门,从而提高双方的互信水平。这既有利于提高政府对整个社会的整合力,也有利于推动全社会的协同合作。

三、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使治理结构更加和谐

首先,非政府组织的出现使以往的以权力压倒一切的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解决各种社会问题,需要政府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提高自身能力,提升和优化自身的执政水平、执政方式,推进了权力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转变,也推动了从人治向法治的快速转变;其次,非政府组织为健全有效的行政管理、建立网络化、扁平化的管理机制提供了组织基础。非政府组织的网络化、弹性化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技术和工具,逐渐被传统的官僚制的政府机构所认可、接受并借鉴,推动了单向控制的行政体制向协商合作的管理机制转变;第三,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为开展社区自治、树立公民自尊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和平台。传统的“单位制”已不复存在,人们逐渐淡化和消除依靠“单位”的观念,适应新时期的人才需求,成为独立的社会人;最后,国家――社会多元化社会治理模式使国家治理更加民主化,市民享有更多地参与权和发言权,政府与市场化组织、公民之间不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是被监督者与监督者的关系中,公民在监督和约束国家权力方面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国家与公民的地位关系发生了变化,公民的社会、政治地位得以提升。这些都强有力地证明了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和发展都促进了国家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变,整个国家治理结构更加和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主体多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方式法治化,而非政府组织使我国的国家治理朝着这个方向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 任进.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2] 王敏敏.论社会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J].探求,2006(6).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篇4

中共宿州市埇桥区委党校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 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是各级领导干部治国理政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文拟对提高我国领导干部如何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治国理政的现实意义和我国当前运用法治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的路径思考。

关键词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探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1]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 周年大会上讲话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具备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深化改革、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推动各项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2] 法治思维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很快引起理论界和法律界的广泛关注,各自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1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现实意义

“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为各国人民所憧憬和追求。”[3]从党的十五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首次提出,十七大我们党又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十八大党中央旗帜鲜明的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对《决议》的说明,明确指出要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机结合起来,再次重申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治国理政,维护稳定的能力,党的依法治国理论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党员领导干部是依法治国的具体实践者,必须提高其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实现。

1.1 提高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法治思维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要求

“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是由该国的社会制度和具体国情决定并与之相适应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理念和主张。”[4] 能否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的水平,起决定作用的是领导干部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是不是以身作则、带头引领和示范。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遵守法治原则,维护法治权威,带头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意义极其深远。

1.2 推动发展和改革必须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我国目前正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艰巨任务,法治是取得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只有把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改革的顶层设计用法律法规或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社会的财富和资源才能依法有效地公平公正地进行合理分配,才能合法有效地保障全体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也只有在法制框架下进行改革,才能取得深化改革的成功。同时,随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项建设都做到了有法可依,推动发展的问题也就转化为如何保障沿着法治化的道路加快前进的问题,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1.3 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各种矛盾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

“在法治社会中,不同利益集团围绕共同的价值目标进行正和博弈依靠的是法律,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利益群体经过充分博弈而达成的最优方案。”[5]当今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因利益调整引发大量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创新社会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维护社会稳定、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就是对当今复杂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进行分析研究正确科学地判断,并且适用不同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诉讼、仲裁或调解。运用法治思维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领导干部只有掌握运用法治思维治国理政的本领,其执政理念和具体的行政行为才会具有规范性、合法性和稳定性。

1.4 政府依法行政、执政党依法执政就必须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

建设中国特色的法治国家,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我们党要依法执政就必须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宪法和法律至上,国家的各项工作也必须全面运行在法治化轨道上,党员领导干部要把法治思维能力养成自觉自发地心理需求和自然而然地思维习惯,在内心深处牢固树立依法用权,合规用权,勇于履行职责和承担责任成为思维模式和自觉行为时,中国特色的法治国家目标才能实现。

1.5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是提高行政效能摆脱人治困境的需要

我国当前社会,利益冲突错综复杂,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发展、改革和稳定工作日益繁重,领导干部面对各种各样的年终目标责任考核,有的还是“一票否决”,给各级领导干部带来了沉重的责任压力和决策难题。作为思维方式,法治思维能够在依法合规判断的基础上,根据人与人之间、人与公共权力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科学预判和决断。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出台能大大缓解领导干部的决策压力,将其从多元利益的博弈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2 当前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各级领导干部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上有所提升,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官本位”思想严重,法治思维意识淡薄

“官本位”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官僚贵族享有的各种特权,是人治社会的产物。少数领导干部人治观念、特权思维、官本位思想还比较严重,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不是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而是耍特权,摆威风,出现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现象。还有部分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观念淡薄,在处理一些涉访涉法问题时,不能够正确对待,对一些涉及经济利益的问题,不依法办事,不是推诿扯皮,就是用钱来摆平,采用非法治手段和方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使日益激化的矛盾更加白热化,造成了部分地区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致使个别领导干部为追求暂时的稳定而牺牲政府的公信力和法治原则。2.2 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近三十年来,我国在“一五”到“六五”的普法规划中,都十分重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将其列为重点考核内容。但是仍然有一些领导干部把普法规划的要求置若罔闻,束之高阁,不重视对法律法规和法治精神的学习,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懂法、不用法,不依法办事,凭主观臆断办事,造成了严重后果,直到受到党纪国法的严肃处理,才知道学法守法用法的重要。部分领导干部为了追求个人政绩,上马“面子工程”,片面追求GDP,用非法治思维进行决策,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一部分领导干部不重视危机处理和应急处理知识的学习,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就惊慌失措,不能够正确地应对和处置,以致酿成重大的恶性事件。

2.3 不重视决策程序的合法性

科学的决策来自正确合法的程序。只有严格按照合法的程序进行决策,才能有效地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各级政府的事关社会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决策都要进行合法性审查,没有经过合法性审查或审查不合法的事项,不能做出决策。有些领导干部在城市征迁、重大项目上马等事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决策时,不按法律程序公告公示、财产评估、召开听证会等必经的法律程序办事,导致决策失误,给当地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有的还引发了重大群体性事件,增大了维稳成本,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4 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法治思维能力欠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兴媒体和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公民的维权意识在日益增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依靠自己手中的权力发号施令,在市场经济管理过程中,不依法办事,权责不分,与民争利,结果搞的群众意见很大,不能够有效地创新社会经济管理。少数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能力明显不足,不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理性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致使社会矛盾冲突在积累爆发前得不到有效地化解。

3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的路径选择

全面推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干部树立法治理念是关键,法律素养的提升是手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能力才是目的。

3.1 法治思维定势的养成要靠法治理念的牢固树立

学会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功,要具备这种能力就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法治理念,养成法治思维定势,才能依法办事。

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

一是要牢固树立依法治权、依法办事、以人为本、保护人权、公平正义等法治理念,持之以恒地追求公正、平等、公平、公开、自由的法治价值,自觉运用法治理念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

二是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定势,简单地说,法治思维定势就是法治思维习惯。当党员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时,第一选择的是运用法治思维,而不是选择适用经济、道德、行政等其他思维模式解决问题,就是法治思维定势问题。培养领导干部良好的法治思维习惯,只要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领导干部就很自然地想到要依规办事,依法履职。

3.2 领导干部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能力

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法律素养的提高法律知识的储备。从具体的现实情况来看,如果要求领导干部像专业的法律工作者一样,熟练地运用法律条款,掌握系统的法律体系,正确地把握法律关系,是不现实的,也是很难实现的。要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养:

一是注重学习方式方法上要有时效性和针对性,法治教育培训的方式和方法要创新,不断完善和改进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形成学法用法的新常态和长效机制。领导干部初任必须经过培训,通过学习交流、案例和现场教学、专题讲座、考试考核、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使法治精神、法律知识为领导干部所接受和掌握,成为领导干部创新社会管理和治国理政的本领。

二是在学习内容上,要注重国家根本大法、法律法规和各种规范性文件的学习,不仅要广泛地学习,还要重点地学习,特别要注重法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熟练掌握与自身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逻辑、维稳综治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和更新。

3.3 掌握法治思维方式,重视法治实践

法治思维不是仅仅简单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更新,而是要在优化领导干部知识结构的同时,提高其依法思考、依法决策、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一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和勇于发挥法治的合规、引导、保障和惩处作用,真正起到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规范秩序、打击犯罪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在具体的法治实践中要真正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理念,更好地为社会管理创新和执法规范化服务。通过行政诉讼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主持听证、行政复议、旁听法庭庭审、外贸外商谈判、总结分析案例等法治实践活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实践能力。

三是法治思维能力要进一步拓展,从注重事前决策向注重决策后的效果评价延伸,用实践检验决策是否科学,不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水平。

3.4 营造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要不断加强,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已经进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治国理政的法治新阶段。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加强法律体系建设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是立法工作的科学化要不断地完善和进一步地推进。立法的顶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权力界限要厘清,滥用权力要防止,还要规范权力内容,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做到法治先行,使科学立法工作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

二是法治的核心是将权力关进笼子。加强司法公正和依法行政的立法程序,规范领导干部的决策执行的法律和程序,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和司法权的运行机制。打造法治政府和阳光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2].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4.

[3]李芳丽.谈谈我的法治建设[J].科技风,2011.10.

[4]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篇5

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讲,国家治理体系是一系列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制度和程序的总和,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目标就是要规范社会权力的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协调、动态和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涉及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等三个次级体系,而城市治理现代化则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就是要处理好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在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也应该首先理顺好政府与社区、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使政府在职能上归位,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治,达到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政府要首先转变观念之外,还必须有健全的制度保障,建立适应城市治理现代化要求的社区组织体系。必须看到,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因此,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组织体系,既是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盐田改革社区管理体制的实践探索

深圳市盐田区委、区政府在多年的城市管理实践中,虽然无法一开始就将其提升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高度,但是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仍然有不少做法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原则。2002年初,盐田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区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将居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并以此为中心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承担起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任。并且,明确指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的任务是“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和社区自治建设为重点,以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为基础,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宗旨”。很明显,这样的改革指导思想符合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基层党组织、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社区治理的合力,创建现代化的文明社区。2002年开始建立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由居民选举产生,主要职能和任务是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完成社区服务任务以及以社区服务为龙头的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居委会有自治权、协管权和监督权。二是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居民会议是社区的权利机构,是社区居民表达自己意愿的组织形式,其主要职责是选举社区居委会,负责审议居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研究决定社区内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虽然社区党支部仍然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但这种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开始体现出政府和社区的职能、权责的分离,实现了居委会从“议行合一”的旧体制向“议行分设”的新体制的过渡,最重要的是使居委会开始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性质,起到了“还权于社区、还利于社区、还位于社区”的作用。2005年,盐田区委、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文件,对社区组织体系又进行了新的改革,将社区工作站从居委会中分离出来,作为区政府设在社区的唯一的承接政府下达的各类行政事物的工作平台。社区工作站的设立,将居委会原先承担的政府职能彻底剥离出来,然后由政府通过社区工作站的雇员为居民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同时对居委会的委员实行直接选举,这样既激发了居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又使居民对自己选出来的委员和主任有信任感。对于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区委和各街道党委还注重发挥其协调矛盾、民主自治、依法监督的功能,创造各种条件使居委会能通过多种途径来协助政府做好基层社会工作,起到正确引导群众的思想情绪,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区的治安环境,保持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居委会也就真正成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2011年5月18日,盐田制定下发了《盐田区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工作方案》,再一次提出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区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功能的任务,要求做到党建有力、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全面实现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的工作目标。这个工作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而且责任到位。该工作方案的出台,巩固了前一阶段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完善了社区管理机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党的十之后,为了进一步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基层社区负担过重、考核过多的问题,2014年8月盐田区正式出台实施“1+2+1”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相关文件。其目的就是通过理顺基层各类组织关系,强化综合党委核心领导地位,减轻社区工作站负担以及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待遇等方式,着力构建一核多元、共融共治的社区管理新体制。这次改革主要涵盖四个方面:一是要理顺社区各类组织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综合党委在基层社区的核心领导地位;二是明确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方式;三是为社区工作站“减负”,提升政府服务基层群众的质量;四是增加基层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让愿意扎根基层者拿到体面的工资。而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系统地梳理并制订了社区工作站工作目录和考核目录。根据这两份目录,盐田基层社区工作站承担的工作事项被压缩为30项,考核事项从原来的70多个压缩成2个。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基层社区的三难:“婆婆”多,任务重,各种考核泛滥。

三、盐田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启示

盐田区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盐田社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出四个方面的明显特点:

1.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近年来,随着社会管理和社会创新工作的不断推进,参与社区管理的各类组织日益增多,虽然较好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但也带来了社区组织权责不清、功能重叠、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的弊端,难以形成治理合力。因此,如何有效地发挥好社区综合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使社区各类组织依法依规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一核多元”的社区治理模式,就成为社区治理过程中必须努力解决的大问题。在盐田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1+2+1”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社区综合党委是社区内各项工作和事业的领导核心。要求各类组织的党组织和党员均纳入社区综合党委管理,社区综合党委要从政治、思想、组织、加强管理、强化监督等方面全面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这些文件不仅赋予了社区综合党委在重大事项上的话语权,并严格规范了民主议事决策的程序。社区综合党委、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的重大财务事项和年度收支情况,均需要社区综合党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讨论决定,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运作是否做到依法依规也由社区综合党委监督。在议事决策的形式方面,文件也规定社区应以“新三会”形式研究决策各项事务,另外不定期召开民意拍砖会,由社区综合党委选择社区某项难点、重点事务,专门征求辖区居民和专家学者意见。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从制度上保障了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2.政府的执行力得到较大提高。

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变革中,政府的行为尤为关键,既要真正做到不越位、不错位,又要做到不缺位,必须当好“掌舵者”,切实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在盐田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做到了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有机统一。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以前,行政化的社区居委会人员结构复杂,平均每个社区有近90个人(包括治安和保洁人员),他们的收入基本上都是区财政拨款,每年至少需市、区财政下拨经费大约1836万元。社区体制改革后,原社区居委会中属于行政工作的归并社区工作站,并给社区工作站明确职责,每个社区工作站平均配备6个雇员编制,工作人员数大为减少,个人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但财政拨款的人员的经费整体水平仍然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这种体制运作牵引街道办事处和各职能部门之间新型的工作关系和行政成本、行政管理及行政效能的评估方式改革,建立了新型的政府管理的垂直链条,提高了同等成本标准下的行政效率。

3.社会组织得到较快发展。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多年来,盐田区委区政府坚持宽进严管,厚待重托的原则始终不渝地促进全区社会组织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建立起从政府一元管理到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共同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模式。同时,盐田区还十分注重培育社区参与意识,不但要求社区居委会具有相应的自治功能,而且还要承担起培育各类民间组织的任务。经过几年的发展,盐田区社区服务三级网络开设了教育培训、保洁、物管、家政、中介、文体活动等100多项福利和服务的公共产品,提高了全体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近半失业人员通过“社区就业基地”实现了再就业。2013年,盐田又将“继续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和规范发展机制”列为社会创新重点项目,率先在全市设立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除法律法规规定需前置审批以外,对公益慈善、社会服务等类社会组织全部实行直接登记,同时放宽社区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简化办事程序,实行登记和备案双轨制。目前全区已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有142家,涵盖了经济、教育培训、文体、公益慈善以及综合等五大门类,逐步承接政府部分公共职能转移,并成为盐田区推动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四是居民民主意识和居委会自治能力明显增强。能否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是社区治理能否真正取得成效的关键。而要调动居民的积极参与,其重要前提就是要充分发挥基层的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居委会组成人员的直接选举。为此,盐田早在2005年就在全区17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实行了直接选举,当时曾引起广泛的关注,被誉为“中国基层民主的破冰之旅”。在居民的积极参与下,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居委会真正回归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不再直接为政府“跑腿”,而是成为居民的代言人、权益保护人,架起了政府与居民沟通的桥梁。而随着社区服务站的建立,作为一个民办的非企业组织,拥有更多的自,经营行为更加灵活,使社区服务站在解决一些企业不愿无偿解决、政府无法全面解决、居民无力个人解决的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提高了社区服务的水平,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更为可喜的是,随着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的提升,盐田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志愿者。目前志愿者队伍人数接近3万人,约占辖区人口的15%,其中注册义工8000多名。这批志愿者为盐田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当初盐田社区治理体制的改革,是围绕创建符合盐田实际、满足政府社区管理和保障居民权利实现需要的社区治理模式,而不断探索前进的。但是反思盐田整个改革的进程,人们还是不难发现,盐田坚持制度创新和体制内资源优化这种与时俱进的改革,不但为形成中国特色社区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启示

1.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提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才正式出现在党的文件中,但实际上30多年的改革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也就是说,随着党由一个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由国家统治转向国家治理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从盐田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当地的党委政府一开始还无法预见到今天所倡导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然而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是为了努力处理好政府管理与民众参与之间的关系,都是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事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这一切,同样是国家治理或者说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倡导国家治理现代化不能离开中国的国情,特别是不能离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只有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总结,国家治理现代化才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

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制度的创新之所在。经过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独创、高效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显示出中国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优异的执政能力。从盐田的实践可以看出,正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精心谋划下,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不管是从宏观层面讲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还是从中观层面讲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都必须首先着眼于提高全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正如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地运转。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篇6

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给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稳定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但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社会矛盾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处理难度越来越大,治安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而且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还会不断增加,给政法综治部门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政法综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在和谐,本质在为民。政法综治部门不仅要加强社会控制,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法治建设,提升法治水平,而且要着眼于社会和谐,始终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工作的标准定位,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提升社会稳定的层次和水平,积极构建平安和谐下的法治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政法综治队伍建设带来新的考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社会生活的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不断增强。政法综治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执法理念、执法能力、执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今后一个时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更加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法综治队伍的整体素质。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政法综治部门必须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在思想认识上,要跳出过去单纯从稳定的视角来谋划政法综治工作的局限,把政法综治工作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来思考谋划;在工作职能上,从过去主要强调、打击和管理等职能,转变到全面履行打击与保护、管理与服务、民主与法治等职能上来;在工作方式上,要摆脱临时性、应急性的工作要求,更加注重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工作格局上,要健全党委、政府总揽全局、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将政法综治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在具体工作中,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平安建设,确保社会持续稳定。

加强和改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努力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工作机制,确保社会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和手段进行矛盾调处,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仅要化解纷争、减少对抗,而且要理顺情绪、凝聚人心。强化基层调处作用,加强县、乡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行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协助党委、政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和协调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减少不和谐、不稳定问题。

加强和改进“大防控”机制,切实减少不和谐因素。着眼于减少社会冲突、增进社会和谐的工作要求,加强和改进严打斗争,既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轻微犯罪人员和失足青少年依法少捕少判轻判,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立面。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安工程,并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把警力部署在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群众需求的重点时段和部位上,使犯罪分子无机可乘、不敢妄动,让群众感到警察就在眼前、平安就在身边。

加强和改进对敌斗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高度重视对敌斗争的政策策略研究,做到既能有效防范渗透破坏活动,又不授人以柄,保持工作主动。当前,要重点深入研究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渗透破坏活动策略手段的新变化,有效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维权”问题与我争夺群众、争夺民心,有效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有效防范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和境内宗教领域的非法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

健全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在完善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责任查究制、一票否决制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责任制,不断强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健全完善综治委各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切实把流动人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后进地区和突出问题的分析解剖机制和督查整改机制,使后进地区受到震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治安环境。

二、加速推进法治建设,夯实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

建立健全执法工作的教育、预防、监督、奖惩机制,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努力建设法治社会。执法不严、队伍管理不严仍然是当前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反应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当前,仍应以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重点,以执法责任制为着力点,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公开运作、监督有效的教育、预防、监督、奖惩机制,加强各类执法人员管理力度,加大对违法失职等行为责任追究力度,确保各项执法权在法律轨道上规范高效阳光运行。

严厉惩治职务犯罪和公正审理行政案件,促进廉洁从政、依法行政。加大打击经济犯罪的力度,依法坚决查办大案要案和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坚决惩治商业贿赂犯罪和重大职务犯罪,促进廉洁从政、依法行政。依法调节经济关系,依法公正审理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积极促进行政机关科学行政,依法行政,各类市场主体守法创业,合法经营。

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规范执法、公正司法。围绕公平正义的目标,继续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排查整改突出问题,保证执法权力在制度约束下运行。大力推进司法民主建设,切实加强执法内外部监督,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执法中的运用,将各项执法活动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实现对每个执法环节的全过程动态监督,确保规范执法,公正执法。

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努力形成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引导全社会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切实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形成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三、不断强化基层建设,打牢和谐社会的根基。

大力加强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建立落实引导和鼓励机关人员下基层的激励机制,切实做强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立基层经费保障机制,切实把工资待遇、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基层政法综治队伍的教育培训、加强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基层活力和工作效率。

切实加强基层平安、法治创建活动,夯实和谐稳定的社会根基。把案件多发地区、治安管理难度大、防范薄弱地区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基层创安活动的水平和覆盖范围。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民主法治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着力夯实法治建设的基础。

不断改进社会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等群体和安全生产、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管理,帮助进城务工的农民融入城市,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融入社会,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既严格依法管理,又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加快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加强对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的服务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充分激发社会活力。

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条主线,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使广大干警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使广大干警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率先意识,切实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

切实加强政法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组织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水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廉政建设,加强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各级政法机关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科学决策能力和民主管理能力。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切实把好政法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提名、考察、任用关,使那些在推进平安法治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能够走上领导岗位。

切实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加强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正规化培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提高教育培训实效。认真组织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政法队伍的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坚持人才强警战略,努力培养一批专家型、复合型和专门型人才,改善政法机关人才结构,切实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切实加强政法机关作风建设,以警民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把密切警民关系作为政法机关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坚决惩处贪污贿赂、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问题。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增强政法干警的群众观念,坚决纠正“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不良现象,增强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亲和力,以警民关系的和谐带动和促进社会和谐。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篇7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文明;意义;路径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其《比较政治学》一书中,首先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指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活动进程、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1]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在一定政治系统中形成的关于政治及政治活动的情感、态度、心理、习惯以及价值评估、取向等意识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等内容。政治文化支配人们的政治活动方式,影响社会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政治文化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灵魂,是政治传统、民族心理及外来文化长期交融积淀的结果,可以指导和影响人们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能促使人们形成现代政治理想、政治观念、政治人格、政治能力和政治素质。政治文化蕴涵人们的政治行为倾向,支配人们对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选择,从而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当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内化为公民的政治意识、政治心理时,那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政治文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政治理念、政治观点、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构成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同时也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指导地位的确立,从而保证了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种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合力作用。政治文化便是其中一种无形的力量。政治文化内含建设政治文明、推动政治发展所必需的政治态度、政治价值等要素,作用于政治系统,影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政治系统的情感认同、归属和参与政治生活的有序化程度,调控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能够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为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要求,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保证。然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并不必然带来有效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实现还有待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效的政治参与是科学、理性、自觉的政治行为,能促进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增强社会秩序和政治的稳定感,政治文化能够有效促进公民认清自己的政治角色、政治权利、政治义务,从而有效促进政治参与,实现人民民主,推进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不断完善,建设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可见,政治文化对于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

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政治文化可以为政治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顺利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实现我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而要有效维护政治稳定,首先必须有思想稳定,这就离不开政治文化的重要作用。因为,政治文化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从而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增强和体现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进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政治价值模糊、政治心理矛盾、政治信念淡化等现象,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政治文明建设中需要努力回答和解决社会成员对深化改革的忧虑、对社会公平的期待、对切身利益的关注等问题,使政治文明建设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土壤中,这就使得政治文化的作用日显重要。政治文化还有利于公民政治文化素质的提高。公民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助于社会共识的形成和政治凝聚力的加强,有助于实现政治主体对政治系统的高度政治认同,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坚实思想基础,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使之能更好地发挥政治资源整合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各阶层、各民族、各社会团体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现阶段政治文化是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突出特点是人治,王权至上,等级尊卑,广大人民群众被排斥在政权之外。人治思想至今在中国社会中仍有残存,例如清官意识、官本位、权大于法的观念。政治文明建设,就其内容来讲,主要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两个方面。而就其实践来讲,关键是要处理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关系。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脱离先进政治文化而单独进行,先进政治文化的构建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要在民主和法制等政治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并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政治制度建设的成果来引导和促进相应的政治文化的生成。二要处理好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共生性和相互促进关系,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文化建设和政治制度建设要放在同等位置,两者不可偏废。三要培育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以先进的政治文化引导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转贴于

全面提高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必须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突出主旋律,弘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为主流的政治文化。要加强政治引导,对人民群众进行正面灌输,使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培养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强化他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同时还要关注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实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用先进的政治文化武装他们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和提高社会群体对社会变革的心理判断力和承受能力,并且随时代的转换,在新的社会实践中促进政治文明建设。一要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二要建立政治文化传播网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的传播,把先进政治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三要提高公民参政意识。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公民参与的扩大。只有建立畅通的民主参与渠道,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才会得以巩固。四要全面提高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一个国家公民整体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其政治认知、政治参与以及其他政治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政治文化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公民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国家政治生活,自觉地有效地参加国家事务管理。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任何一种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最终都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把先进政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文化教育水平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地区没有脱贫,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所需要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还不充分,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还受到条件的限制。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一方面为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也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提供有效的物质工具和手段。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最终都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充分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文化建设,从政治高度看待经济和社会发展,努力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政治文化环境。努力把先进政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人们的政治认同感,使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价值观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相一致,把人民群众的政治行为统一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加速中国政治社会化进程。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2]。正是通过政治文化的社会化,社会成员才能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明确自己的政治角色,完成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化的过程。鉴于政治社会化在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必须完善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社会化渠道,注重发挥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以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最基本的政治知识和价值观念。要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传递作用,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学校教育应成为国家传播主流政治文化的渠道;二是要加强政治专业训练,塑造正确的政治人格,使公民具有特定的政治素质和能力。大众传媒的导向直接影响公民的政治态度、情感和评价,当前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三是要鼓励人民直接参加政治生活,从事政治实践,直接获得政治知识和技能,培养公民自主参与意识,同时扩大基层民主,完善社会民主参与渠道。

参考文献

[1]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9.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篇8

关键词:国家治理 国家审计 作用 选择路径

一、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

(一)国家治理的内涵辨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突破和亮点。之前我们探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最开始的说法是国家统治,之后讲国家管理,现在变成了治理。统治和管理这两个词语都有管的含义,然而,改用“治理”更看重的是多主体,包括个人、组织和单位,强调两个通道既有从顶部到底部,也有从底部到顶部,甚至可以从中间向上向下延伸开,铺展开来,更强调平等、互助、协商,打破了原有体制下的对立格局,更具有现代化的气息。

陈春常(2010)认为,“国家治理的实质是通过它们的属性和功能,协调并减轻冲突和矛盾,以保持一个特定的秩序。郭小聪(2010)指出,国家治理就是指该国家的统治者管理国家,其管理当局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制度安排和机构设置,协作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民间社会共同努力,共同管理国家公共事务,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国家治理是通过国家权力,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控制,管理和服务,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科学发展。”

国家治理除了要包涵中央机关对社会的治理,还包括对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是全面有效的协调社会关系的概念,涉及到如何更好地参与权力配置,提高政府自身的管理水平。国家治理体系是由经济、政治、社会、自然环境等各个领域组成的国家治理战略。国家治理能力建设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有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只有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当代中国,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必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公共受托责任是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公共机构受托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在该理论中,社会公众是委托人,全国各级政府机关是受托人。在委托人的要求下,受托人必须尽责管理社会公共资源,接受公众监督,形成这样一个公众和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基于公众受托责任关系产生的国家审计,其根本目的是保证和促进公众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为了促进充分有效地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有必要建立一种能够解决委托问题的治理机制,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协调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管理和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国家审计通过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开展审计监督工作,以形成对公共权力约束的政府,并评估其是否适当地履行了公共受托责任,实现公众问责的目标,而国家审计可以更好地保证政府受托责任履行,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由此,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国家治理,就是党领导人民依照法律法规,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服务,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的科学发展。在我国,它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这些构成了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依托。而国家审计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税收杠杆,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手段。总之,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中国家审计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一)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落实,保证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

国家治理只有实现了预期目标,才是有效的。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促使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国家审计机关以党和政府的工作为中心,在决策部门做出重大决策和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及时掌握和积累大量的一手资料,并且对各种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以判别经济信息的可靠程度,最终为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在重大决策和政策措施落实后,及时发现各种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及时处理纠正,保证政策措施正常实施,保障国家经济活动有效性的实现。

(二)维护经济安全,保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治理

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和多种因素。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经济安全不能仅依靠传统的审计职能,应注意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的功能,审计机关应针对国家重大项目、重点资金的运作情况、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开展重点审计,发现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主动建议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经济损失,有效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国家治理。

(三)增强政府信息的透明度,推动国家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我国国家治理模式,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主体的多元化管理上,强调让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但是经济建设中的权力监督以及信息的不透明造成社会组织、公民和政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公众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的政策意图和治理措施,造成公众对国家治理的不满,从而危及到国家治理的利益需求。国家审计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且实行审计公告制度,以促进信息和政务公开,帮助公众了解政府职能,消除误解并取得信任,以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可以实现,从而提高参与国家治理的积极性。

(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腐败问题是关乎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最严重的威胁之一。当前,腐败现象呈现出多发易发势头,给国家治理蒙上一层阴影。新一届政府自上任以来,一直把治理腐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审计机关应充分发挥揭露腐败现象、查处违法乱纪问题的强大功能,集中力量,对重点部门和单位、重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及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向司法机关提供大案要案的重要线索,惩治现象,促进廉政建设,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提升政府威信和公信力,促进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三、创新和完善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路径选择

要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建设性作用,进一步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在深刻认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以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选择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合理道路。

(一)创新国家审计模式,实现国家良好治理

为了让国家审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改革与创新治理国家审计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对国家治理现状的深入分析,我国的审计模式应实行渐进式的改革,即在全国各级人大设立国家审计委员会,直接对人大负责。全国财政收入和支出预算的审计都由国家审计委员会负责,每年的政府部门审计计划也得经过国家审计委员会批准。而现有的国家审计署的职责和权力不变,主要负责公共资金跟踪审计的操作,即“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此种审计模式能有效地保障国家审计的独立性,保证政府审计部门顺利开展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推动国家审计的制度建设,促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

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免疫系统”,政府审计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国家审计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不够健全,那么审计的保障能力必然会消失。因此必须从完善审计制度出发。在国家制度层面上,一方面,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从编制审计计划到做出审计决定,公开审计报告,每一步都必须有对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审计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审计质量检查,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全面质量管理审计制度,促进政府提高工作的整体成效。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为国家治理提供智力支持

国家审计为满足国家治理更高的要求,就必须培养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新的环境。首先,审计人员要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传统的审计监督理念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实现向审计服务理念的转变。国家审计监督具有批判、揭示的功能,但审计工作还是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其次,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审计质量,审计人员应提高学习使用能力。最后,改进和更新审计技术和方法,以减少审计错误。随着会计操作电算化、会计业务的网络化,审计人员需要使用电脑及其他辅助手段进行审核,用科学的手段和审计方法,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四)完善审计公告制度,为国家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公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之一,审计信息的透明度是公民有效参与国家治理的先决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知情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每年都在增强。他们关心教育、社会保障和其他专项资金的使用,也关心政府是否说实话,希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加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和优化审计结果披露机制的运行环境,既要营造审计结果公告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要优化审计结果公布的内部运行机制。第二,建立健全审核结果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认真贯彻落实来加强审计质量,以确保公告的内容是可靠的。第三,审计机构要建立反馈机制,通过调查询问、报告及其他渠道搜集,及时向公众公布公告,并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调查,以消除公众的疑虑。审计机关应当通过社会公众的力量来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四、总结与展望

目前,实现国家良好治理是所有国家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国家审计机关作为监督制约权力的一种制度安排,具有预防、揭示和防御功能,是国家治理这个系统中的“免疫系统”。当然国家治理作为一个新的审计视角,审计的国家治理论还有许多不足和需要探究的地方,国家治理并不像公司治理那样成熟,关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国家治理的功能仍需进一步研究。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如能促进建立责任高效的政府,必将实现国家审计作用的突破,提高人们的幸福水平。Z

参考文献:

1.陈英姿.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作用研究[J].审计研究,2012,(4):16-19.

2.冯俊科.新时期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路径选择[J].中国内部审计,2014,(7):19-23.

3.审计署科研所,中国审计学会.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研讨会综述[J].审计研究,2012,(1):3-5.

4.尹平,戚振东.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审计特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5):9-14.

上一篇: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基金投资策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