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9-15 18:21:29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篇1

1.1世界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分析

自20世纪以来,机械化、工业化、电气化以及信息化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空前水平。但是,在人类进步过程中,仍然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洪水、地震、火山、咫风、干旱等灾害不但十分频繁,而且一次死亡万人以上或经济损失上百亿元的巨灾屡有发生。在20世纪,全球发生了so次以上,平均约每1.2年就发生一次巨灾。自然灾害破坏损失空前严重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与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一方面,20世纪世界人口由16亿左右增加到超过60亿,生产能力提高了几十倍,因此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大大促进了自然灾害—特别是环境型自然灾害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和财富的急剧增加,人类活动空前广泛,所以遭受自然灾害破坏的机会和损失程度空前增加。据有关资料,20世纪地震、火山、洪水等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大约相当于前3一5个世纪的总和;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超过有史以来到19世纪几千年灾害损失的总和。由此表明,尽管20世纪人类取得了巨大进步,减灾能力得到空前提高,但从总体上减灾发展仍大大滞后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减灾,促进安全与发展仍然是全世界的重要任务。

1.2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近50年来,全国每年有1.5一3.5亿人口受灾,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5%一30%;严重灾年受灾人口达4亿以上,超过总人口的l乃。1949一1998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约61万人死亡,平均每年死亡12200人。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在于:①我国位于大陆与海洋的结合部,东濒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西倚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南北跨越50个纬度,天气系统复杂多变。②我国地处世界最强大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特提斯构造带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理生态环境多变。③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承受灾害的能力较低。

1.3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自然灾害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减灾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1999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国际减少灾害战略(减灾战略),以对减灾十年的成就采取后续行动,促进全世界减灾工作的执行情况。其已经取得了进展,而且减灾已在2002年被确认为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防灾减灾被列人《中国21世纪议程)的优先项目计划框架“人口控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中。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洪水、干早、地震以及环境污染灾害等,都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防灾减灾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并持续利用资源的补救条件,更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大保障,也是人类未来社会走向繁荣的基本前提。

2、学校灾害教育对于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的作用和影响。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以生物界前所未有的能力对自然界进行着干预,一方面人类利用环境,开发资源,为人类的生息与繁衍创造条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无节制、非科学地、过多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并将生活与生产废料遗弃在地球表层,以致使产生灾害的综合指标—嫡值不断增加,加上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随心所欲的改造与破坏,致使环境恶化,灾害丛生。例如:滥伐森林、破坏草场的结果,导致了水土流失,河湖淤积,使水早灾害增多;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海水回灌;非科学地进行采矿,使矿山灾害增多,并引起土地沙化、水质污染等灾害;大量排放CO:、50:等有害气体,产生了温室效应与酸雨等。说明灾害与人类发展似有同步增长的趋势。因此,为了减灾,必须节制人类的非科学活动,在人类发展与自然之间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1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性,拥有防灾减灾知识和意识可有效减轻灾害损失。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因造成的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涝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农林生物灾害等,是由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物质异常变化和异常运动造成的;各种异常变化的原因除地球各圈层自身的变化外,还与太阳活动、月球及行星影响、地球整体运动及其它圈层的影响有关。各种运动和变化既有趋势性的长期变化,又有韵律性的准周期变化,从而使各种自然灾害均呈现时强、时弱、渐变与突变相向变化的态势。因此,可以断言,只要地球在作有活力的运动和变化,就会发生自然灾变,自然灾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加防范,就会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即发生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运动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只要地球在运动、在变化,只要人类在大规模地开发地面与工程建设,自然灾害就会产生,因此灾害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人类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社会进步,采取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化害为利、害中求利和救援活动等各种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2.2教育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21世纪议程》中提出,有必要增加人们对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敏感性,并参与其中,找到解决办法。教育可以向人们提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环境和伦理意识,价值观和态度,技能和行为。为此,教育不仅要解释自然和生物环境,还有必要解释社会一经济环境和人类发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的其中一条要求是:采取适当措施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减灾的重要性,并通过教育、训练和其他办法,加强社区的备灾能力。教育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借助教育这一手段,可以向广大民众传播灾害知识,如灾害前兆、灾害过程、灾害机理、灾害预防、减灾防灾措施、灾害后果等各相关方面的内容,提高他们对灾害的认识,从而提高其应对灾害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一次重大灾害造成的损失不仅取决于灾害自身的破坏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受灾地域群体的承灾能力、抗灾强度和救灾力度。(罗祖德、徐长乐,19%)由于缺乏防灾减灾知识,面对灾害时,没有经验且没有接受过有关防灾减灾教育的人们只能束手无策,使本应可以避免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重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自然灾害,人类正确的选择是如何预测灾害的发生,如何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如何在灾后恢复和重建,只要掌握了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机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完成可以预防或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3学校灾害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的意识和技能,并向社会传递相关信息。学生是易受灾的人群,其年龄较小,防灾避灾的知识和经验缺乏,且当灾害发生时,学生多在教室内上课,极易造成群体性的受灾。目前,我国城乡有45万余所中小学校,9万所农村教学点,有12万余幼儿园,有2.1亿中小学生及2200万在园儿童。在学校开展灾害教育,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意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在2006年联合国第17个“国际减灾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致辞时,强调让中小学生直接参与防灾意识工作的必要性。据统计,地震之后的逃生和救援中,自助占70%,互助占20%,公助只占10%。(修济刚,2(X)4)从这组数字中,我们可以得出,突发灾害时的自救和互救,是最具减灾效果的方式,是逃生和抢救生命最主要最基本的方式。政府救援队的抢救,在大范围、大规模受灾时,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要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的途径惟有加强教育和宣传。“学校是减灾开始的最适合的地方。”(BadaoulRouhban,2003)当学生在学校学习了灾害的相关知识,防灾避灾的方法,他们回到家时,会向家庭成员传递这些灾害知识,演练防灾避灾的方法。因此,学校是迅速提高全社会防灾避灾素质的最好的场所。

2.4学校灾害教育可有效地培养未来主人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从根本上改变环境观念和行为。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的作用和影响。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以生物界前所未有的能力对自然界进行着干预,一方面人类利用环境,开发资源,为人类的生息与繁衍创造条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无节制、非科学地、过多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并将生活与生产废料遗弃在地球表层,以致使产生灾害的综合指标—嫡值不断增加,加上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随心所欲的改造与破坏,致使环境恶化,灾害丛生。例如:滥伐森林、破坏草场的结果,导致了水土流失,河湖淤积,使水早灾害增多;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海水回灌;非科学地进行采矿,使矿山灾害增多,并引起土地沙化、水质污染等灾害;大量排放CO:、50:等有害气体,产生了温室效应与酸雨等。说明灾害与人类发展似有同步增长的趋势。因此,为了减灾,必须节制人类的非科学活动,在人类发展与自然之间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校灾害教育,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使学生获取与环境、灾害相关的知识,了解地球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的活动和决策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以及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等。灾害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灾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命名学生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中,能够采取有效的行动,解决所遇到的环境、灾害与发展问题,在作决策时,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因此,通过灾害教育,可使学生形成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养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形成个人、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和关系模式。

3、我国学校实施灾害教育的策略分析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开展灾害教育,应该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合理地作好课程计划、安排好各学科的教学进度,并将灾害教育添加到课程计划和教学中。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实施的课程计划,操作灵活度很大,这给了灾害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下面以全日制高级中学教育为例,阐明灾害教育的实施策略。普通高中必修课设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外语(英语、俄语、日语等语种)、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和保健、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课、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选修课设有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7门学科,以及地方和学校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和发展需要所开设的课程。

3.1在必修课中,以渗透的方式把灾害教育融人其中。普通高中必修课是为学生打好共同墓础开设的,每位学生必须修习。在必修课实施的过程中,可采用渗透的方式,把灾害教育渗透到相应学科的适当的章节中。不同的学科呈现的内容可能不一样,但目标都是一致的,使学生增加环境与灾害的知识和原理,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上。其中地理这一学科对于提供灾害教育是最有效的,这跟地理学科的内容直接相关。地理可以呈现地球各圈层的相关原理、灾害的基础知识、发生机制、危害等内容。语文学科可以呈现与灾害相关的文章,加深学生对灾害的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数学可以以数据的方式呈现灾害或与其相关内容的数据,使学生从数量上了解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防灾工程和措施的效益等;生物学科可呈现生态系统、生物链、生物多样性、环境破坏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等内容,让学生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历史学科则可以呈现灾害相关的历史事实,使学生知道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各门学科都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

3.2开设《自然灾害及其防治》选修课。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为拓宽和增强学生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开设的。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中,《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是作为地理选修,供学生选择修习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这门课,对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作了系统的展现,主要内容有: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防灾减灾。修习这门课,可使学生对灾害的表现、发生原理、危害及其预防和监测措施、防避方法等知识深人地学习,为日后学习和研究灾害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3从时事政策教育中获取即时的灾害信息。时事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组织学生每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时事新闻进行。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时事新闻时,学生可了解世界及我国各地发生的重大灾害事件。通过灾害发生过程的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人心的灾情数据,学生将提高了解灾害原理和防灾避灾方法的兴趣,树立起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持续发展的观念。

3.4开设与自然灾害相关的专题讲座。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课程设置说明中提到,国防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主要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也可利用地方和学校选修课开设专题讲座。因此,一地区或学校在课程实施计划中,也可开设自然灾害的专题讲座,以达到灾害教育的目标。

3.5设置与自然灾害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其中研究性学习可开展灾害教育。其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以自然灾害的相关问题为研究专题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问、亲身实践,深刻了解灾害现象、成因、危害等,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3.6在校、班、团等集体活动中,可进行防灾演练。防灾演练对于提高学生避灾技能和应对灾变的心理有重要作用。否则,灾害突然发生时,容易造成恐慌混乱,甚至酿成不该出现的伤亡。例如,2005年fl月26日江西九江一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在九江市地震死亡的12人中,有ro人是被倒塌房屋致死,均属避震不当造成的意外;江西地震影响,湖北东部一些县市的学校出现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78名学生受伤,其中重伤11人。

4、结语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篇2

(一)灾害教育内容对于灾害教育而言,其内容主要包括灾害意识、灾害知识、基本技能、灾害伦理道德等。灾害意识指的是人们对灾害的主观反映,主要指备灾意识、减灾意识、防灾意识。而灾害知识是增强学生灾害意识的基础,包括灾害概念、灾害基本事实、灾害成因、灾害规律、原理、减灾防灾措施等。通过灾害知识学习,了解灾害发生的原因,以便对灾害进行提前预测,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灾害损失。在基本技能方面,培养学生防灾减灾能力,教导学生在灾害发生时如何自救、互救,如何进行正确的防范,逃生,以此保护自身、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应积极开展灾害伦理道德教育,教育人们在在灾害发生时,应遵守哪些及如何遵守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培养防灾减灾意识,开展设施保护,并培养人们的团结互助、自力更生的意识、精神,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生存能力。

(二)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对于防灾减灾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对于教师而言,防灾减灾教育中,仅注重讲解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缺乏实际的面对灾害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资源方面,资源短缺,教学手段单一,在灾害原因、影响、自救的讲述中,缺乏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内容抽象,学生体会不足,无法生动地阐述灾害的危害性,对学生的预警作用不足。在逃生技能教育中,仅通过警报发出、逃跑的方式进行,虽向学生传授了一些逃生技巧及应注意事项,但缺乏真实演练,学生无法得到较好的理解、掌握,教学效果较低。

二、提高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学的措施

(一)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灾害发生原因、过程、影响进行讲解,对震源、烈度、中国地震带等专业术语进行讲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及不可避免性,了解灾害发生条件,在了解灾害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防灾教育,并借此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地球、节约资源的意识。教师可通过案例运用,通过分析、研究、总结灾害案例,与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案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学开展的方式,有效的教学手段、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得以提升。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多样性。在防灾减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要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等,通过立体演示,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直观感受灾害的影响力、破坏性,以及准确理解灾害发生原理,增强学生对防灾减灾学习的重视度,提高教学效率。例如,通过视频,播放一些逃生演练的视频,使学生了解灾害自救、逃生的方式,教师结合视频,讲解灾害逃生的注意事项,并纠正一些错误的自救行为,确保学生逃生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自救、他救能力。

(三)丰富课外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是教学的第二课堂,在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育中,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可通过校园广播、互联网等方式,进行知识宣传,并组织逃生、救援演习,锻炼学生的逃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紧急应变能力。此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进行灾害体验。在防灾减灾教育中,体验是关键环节,可具体根据乡土地理内容进行。例如,可组织学生到一些山体滑坡现场、沙尘暴破坏现场观察、调查,在体验组织之前,应先让学生掌握有关山体滑坡、沙尘暴的相关知识,并观察后撰写调查报告、体验感受,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合理的灾害防范及环境保护措施。同时,组织学生到社区、社会进行灾害防范知识宣传,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灾害防范、自救、互救意识、能力。

(四)加强灾害伦理道德教育灾害伦理是思想道德的重要内容,灾害伦理道德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中学地理防灾减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融入灾害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灾害意识,培养学生的灾害道德。灾害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生命第一原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关注、关心灾民原则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做到言传身教,通过自身行为引导学生关心灾民、保护环境。

三、结束语

在工业化进程、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教育成为必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丰富学生的灾害知识,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使学生的防灾减灾能力得以提高,从而在灾害发生时,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篇3

作者简介:张原,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灾难人类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兰婕(1987-),贵阳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民族学专业硕士生。四川 成都610041

[摘要]以民族志的方式,对地方层面的灾害场景和灾害感知进行完整呈现和系统转述,是人类学灾害研究的关键。《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一书基于特定灾害场景的系统考察,来呈现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的复杂互动过程,并就不同人类群体如何借助社会文化资源来认识和应对灾害的经验图景加以辨析,这代表了灾害人类学研究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关键词]人类学;灾害研究;民族志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6-0056-07

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愈加剧烈,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类学者开始关注灾害研究。[1]与其他社会人文学科常将研究焦点置于宏观层面的国家应灾行动的分析不同,人类学的灾害研究更强调以地方社会与世界体系的互动关系为背景,关注地方层面的灾害解释和应对实践,从而对灾害的社会文化属性加以辨析。自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之后,国内人类学的灾害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大批学者将目光聚焦于灾后的羌族地区,围绕着灾后重建中的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出现不少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专著和论文集,成果颇丰。①相较而言,针对具体的灾害类型所进行的全景性的系统考察在国内学界则未成气候,虽然针对具体灾害场景及其应对的经验个案研究也有所展开,但成果略显单薄,且多以论文形式呈现。②这暴露出中国的灾害人类学研究尚不成熟,特别是基于灾害发生机理与应对机制的田野民族志研究显得尤为欠缺。实际上,回到人类学立身之本的民族志田野调查,对发生在地方层面的灾害场景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以此呈现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的复杂互动过程,并对不同的人类群体如何借助社会文化资源来认识和应对灾害的经验图景加以辨析。这不仅是灾害人类学的关怀所在,也是国内学界急需加强的研究工作。[2]李永祥教授的《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14特大滑坡泥石流”为例》[3]一书的问世,正好弥补了国内灾害人类学研究的这一缺陷。该书是以扎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的灾害民族志,全面展示了云南哀牢山区新平县的泥石流灾害场景,并对灾害的规避应对和灾后社会文化变迁等问题进行了极有洞见的讨论。

一、灾害研究是何种人类学的问题

还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李永祥这位生长于云南哀牢山的彝族学者就对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灾害产生了兴趣。如其书中“后记”所述,他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兴趣可追溯到2002年,当时他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然而就在其田野调查阶段,他的田野点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发生了“8·14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这促使他开始思考自然灾害对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影响的问题。[3](P.316) 2005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后,回到云南社会科学院的李永祥将他主要的研究精力放在了灾害人类学的研究中。作为国内最早开始研究灾害的人类学家之一,他对灾害人类学理论的细致梳理,以及对泥石流这一特定灾害类型的系统考察,③均在国内学界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学术影响。此时,国内人类学的灾害研究,无论在理论视角上,还是在田野研究方面尚有太多的空白盲区。因此,李永祥当年所开始的灾害研究对他自己来说是个全新的学术挑战和研究尝试,对国内学界而言则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之拓展和田野经验之累积。

作为国内灾害人类学研究的先行者,李永祥必须要回答灾害研究到底涉及何种人类学的问题?或者说要回答,灾害研究对于人类学而言其学理意义和现实价值何在?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人类学如何看待自然灾害,更关系到人类学灾害研究的学术定位。而《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一书正是基于经验的田野研究和理论的学术思考,以田野民族志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极为实际的回答。从学理而言,灾害之所以值得人类学加以关注和研究,是因为其本身的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所决定的。正如美国学者布莱基(Piers M. Blaikie)所强调的,灾害是由不可预知的物理因素的危险(hazards),可估算的自然与人为的风险(risk),以及植根于社会结构与历史过程中的人类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这三部分所组成。[4]因此,灾害的发生实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文化体系复杂交汇的表现,它提供一个最具有戏剧性和展示性的场景,将生态环境、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历史过程之间的交互关系呈现出来。也如奥利弗-史密斯(Oliver-Smith)和霍夫曼(Susanna M. Hoffman)所指出的:灾难昭示了人们建构或“构架”(包括对其的否定)灾害的方式,即人们如何认知其环境和生业,以及他们怎样创造灾难成因的解释、构建道德观念和怎样将持续性和希望投射到未来。所以就人类学而言,很少有这样的场景能够就其形形的关怀及其理论综合提供如此多的机会。[1]今天,灾害研究对于人类学的视角拓展和理论发展的重要性,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李永祥在《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一书中所完成的田野民族志研究,无疑正体现了将这些讨论和认识落实于实际可行的经验研究的一种努力,其对灾害的定义与灾害人类学的研究定位则是极具理论抱负和深刻现实关怀的。如书中强调:“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治理过程不是纯自然的过程,还是一个于社会、文化、人类行为、政治经济等密切联系的过程。灾害导致了严重的环境脆弱性和人类群体脆弱性,灾害后果、救灾过程和预防方法能够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居住条件和文化类型;能够改变原来的族群关系和竞争模式;能够使人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思乡村发展模式;能够使村民之间相互帮助,社会管理更加有效。救灾不仅仅是提供物质资料,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系统的工作,其核心是社会平衡系统和文化功能的恢复。”[3](P.36)这个总结表明了李永祥的灾害人类学研究,是整体性地关照生态环境、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历史过程之间的交互关系;系统性地考察具体灾害的成因与预防、灾难的救援与应对、灾后的重建与恢复的关联过程;同时在研究视野上也将是对人类学的生态、政治-经济、文化视野的理论综合与实践。可以说,《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的田野民族志研究所要贯彻的正是整体观、过程论和综合性分析这三大人类学灾害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学术要求。

如果说,灾害研究对于人类学理论发展和视野拓展的重要性在于,其缩小了人类学界的生态、政治、经济和文化视野在理论和方法上的距离。那么反过来,坚持整体观、过程论和综合性分析的人类学则能够对灾害成因及其后果影响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系统的理论解释框架,人类学的灾害研究甚至能对当前人类生存境遇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分析。[1]今天,人类学的研究越来越强调,作为自然环境的一个基本元素,自然灾害所展现的风险场景实为人类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结构性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灾难则是历史地与结构地深植于人类的生活世界之中的。[5]因此,将灾难的考察融入对人们生活世界的整体把握之中,而不是将灾难从社会生活的经验图景之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抽象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这正成为人类学灾难研究的一个基本路径。[2]而李永祥的《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则无论在视野方法和理论关怀上,都体现了这样一种成熟的人类学灾害研究的主旨趋势。如书中第一章不断强调,人类学灾害研究理论形成的标志,正在于将灾害与社会、文化、政治、权力、经济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灾害成为社会和文化的组成部分。[3](P.16)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学的灾难研究是要全面地考察人们的生活经验图景,借助对灾难现象的分析,就人类的生存环境、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与历史实践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审视人类社会在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种种社会文化困境,并就地方世界如何应对现代化冲击,以及怎么维持其生活可持续性等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6]本书对于“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之学术旨趣的落实,正体现在这是一本真正的以人类学经典的田野工作方法为基础,从地方的实际生活状况入手来呈现具体类型的灾害场景之生成过程和应对实践的灾害民族志作品。

从李永祥产生灾害研究的兴趣,到他对人类学灾害研究的理论思考和研究实践,再到《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一书所落实的学理追求和现实关怀,可以明确人类学的灾害研究既符合地方社区的实际需要,也是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结果。这也正是一名中国学者用自己的研究实践对“灾害研究是何种人类学的问题”所做出的回答。

二、灾害民族志的研究何为

人类学的核心是田野工作,而田野工作的结果就是民族志。[7]人类学要实现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以田野民族志的方式来展开研究工作是不二法门。当前国内人类学的灾害研究,缺乏的正是长期的田野工作和扎实的民族志作品。恰如李永祥坦言,灾害人类学在中国的研究落后于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而能够在灾区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则是人类学相较于其他社会科学的灾害研究的一个最为明显的优势。[3](P.290)因此,开展长期深入的田野调查,多出扎实的民族志研究成果,这应该是当前中国人类学灾害研究取得学术进步的一个必然路径。

田野工作为什么是人类学灾害研究的一个核心?这是因为灾害本身构成了一个典型性的场景,使得人类学者被深深的嵌入进受灾群体的社会境遇之中,这种深度的参与性和特殊的在场感使得人类学的知识生产被赋予了一种主客杂糅的社会实践和文化理解之特性。也恰如李永祥所指出的,没有一种事件能像灾害一样将人类学家与当地社区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在灾害研究的田野调查中,人类学家不仅需要观察人们是怎样处理和回应灾害的,还可能成为救灾和政策应对中的一员,灾害研究的领域不仅需要责任心和同情心,还需要更长的田野调查周期和深刻的文化理解能力,这是人类学的灾害研究与其他学科在方法上的重要区别。[3](P.16-17)深入而长期的田野调查能让人类学者在地方鲜活的生活世界中把握到具体的灾害场景是如何历史与结构地生成的,从而能够对深嵌于生活世界中的脆弱性加以辨析。这样的田野观察也使得学者能够透过具体的灾害场景,来理解在人们种种应对灾害的行为背后所依托的文化逻辑与社会结构。并且通过深度地参与到地方层面的应灾实践与灾害管理等社会实践中,也可使人类学者更为系统全面地感知在特定的灾害场景中,地方社会的变迁境遇是如何与整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转型相互交织的。由此可见,田野工作赋予了人类学灾害研究特殊的洞见力,使其能揭示许多被遮蔽的问题。作为国内人类学界的第一本灾害民族志,该书关注的是泥石流这一特定灾害类型。虽然泥石流灾害在中国西部有着频发的态势,且其发生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损毁力并不亚于地震等自然灾害,但国内外的灾害研究对其却极少关注。实际上,泥石流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与中国西部山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居民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是一种不能被忽视的灾害类型。然而,由于以往的研究中常将这类灾害作为纯粹的自然过程加以考察,使得应灾实践中诸如社会文化的变迁、本土经验总结、社区成员的主动应对等具体问题被遮蔽和忽略。[3](P.33-34)因此,需要以扎实的田野工作来填补泥石流研究的空白,从而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是如何共同制造了特定地方的脆弱性,以及这种脆弱性在灾害中循环引发的特性,并对灾害的应对经验加以总结。

基于田野调查的灾害研究,是要通过灾害民族志的写作来展现灾害场景,并以深度的社会参与性和深刻的文化理解力对灾区的社会文化所受到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最终完成相关的理论对话,并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所以灾害民族志大致会涉及三个部分的内容:具体经验个案的呈现;灾害场景的综合讨论与问题分析;相关的理论思考和应用探索。《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一书也是从这三部分入手,展开其民族志的写作的。

该书的第二章作为田野背景介绍,系统地呈现了哀牢山的环境变迁与新平县“8·14特大滑坡泥石流”的灾害成因。哀牢山区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得泥石流灾害的自然环境脆弱性较为突出,而这一地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开发坡地改种经济作物、水电站修建、石料开采、林权制度改革等社会变迁,则导致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成为泥石流灾害的诱发主因。“8·14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深刻地暴露出这一地区的灾害脆弱性被循环引发的特性和问题。[3](P.62-65)本书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则通过新平县的5个村子的4个案例对“8·14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其影响展开了全面考察。这5个村子既有汉族村寨,也有傣族村庄和彝族村落,他们在面对共同的泥石流灾害时,因其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导致了应灾过程中表现出种种值得关注的差异和特点。傣族村庄曼糯村是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然而村民们在重建过程中则积极利用传统地方的社会文化资源,如借助原有的亲属关系和村庄间联系等社会机制获得不同层面的灾后救助资源,以及在新定居点举行传统的宗教仪式活动重新确定村寨管理者等等社会文化重建实践,使当地的社会系统和文化功能在灾后逐渐得到恢复。[3](P.120)大水井和大石板村民的避灾行为,则凸显了泥石流灾害的地方解释和传统知识对于躲避灾害与灾害应急的重要性。因为在泥石流发生的过程中,人们所有的应急反应都是建立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所以对这些地方知识经验的总结,能为今后的灾害避险提供有益的经验;[3](P.150)彝族村落核桃坪村在灾后搬迁过程中由于缺乏大面积土地作为安置点,因而被迫拆分为五个部分迁至不同的村寨进行安置。这一变迁导致村庄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被打破,村民们在适应灾后新环境时陷入了文化冲突和人际关系隔阂等困局中,这对他们灾后生活的恢复带来诸多挑战和难题。[3](P.180-181)汉族村寨平掌田村则由于交通、种植环境等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被选择成为灾后重建的搬迁“示范村”,在上海市政府对口援助下建设成为“上海新村”。作为一个典型的示范工程,它表明了国家权力对于乡村建设的干预是有力的。但当平掌田村的示范功能得到突出体现之时,其重建过程和居民生活也就被当成了一种具有政治与经济象征意义的展示,而搬迁重建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则在“示范”功能中被遮蔽,因而这个村落在灾后重建方面获得的成功也未必具有典型性。[3](P.200-201)通过对5个村庄的田野民族志呈现,该书勾勒出了新平县滑坡泥石流灾害场景的一个整体面貌。作为新平县泥石流灾区的缩影,这些村庄在灾害应对中所暴露的问题与获得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该书的七、八两章则基于民族志材料所反映的情况,就灾害长期避险机制的建立、灾害的文化解释与地方性知识的应用,以及灾后的社会变迁这些灾害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书中首先强调,泥石流灾害的长期避险与环境安全的建设息息相关。短期的灾害避险虽可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监测制度、村落搬迁与临时避让等方法手段得以实现,但更为长期治本的灾害避险则需要开展体系化的环境安全建设。如通过工程治理、退耕还林、梯田改造和沼气系统建设等手段,将这一地区的环境安全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内,而这也是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之前提。[3](P.230-231)接着书中指出,在本土应灾实践中所包含的灾害文化解释和地方性知识应该得到重视。地方关于灾害的传统知识和本土经验不应该被简单地视为“封建迷信”,通过细致的梳理总结,这些地方性的知识经验对灾害的预警和规避是能发挥积极作用的。最后在分析灾后重建中的种种问题时,李永祥指出,灾后重建作为历时最长、影响最大、所耗成本最大的灾害应对阶段,其导致的社会矛盾和文化冲突也最为突出,因此应从灾民的生活状况出发,来总结灾后恢复重建的各种经验与教训。[3](P.263-264)

该书的第九章“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理论思考和应用探索”,围绕着泥石流灾害人类学研究的田野方法、解释框架和应用实践这三个问题的总结来展开。其实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在总结 “灾害民族志的研究何为”这一问题。本章首先强调了,田野调查作为人类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灾害研究的一种工作方法,其意义就在于田野工作使得人类学家能对灾区进行长时期的关注,从村民基本的生活状况出发全面系统的理解灾害对于当地社会的影响,并在倾听他们的声音以及和他们的交流中,获得一种更为深入的内部视角和理解洞察力。[3](P.269)正是田野调查中这种深度的参与性和特殊的在场感,使得人类学者和当地居民深度的交融(communitas)在一起,从而得以洞见地方的灾害场景及其引发的问题。犹如特纳(Victor Turner)所指出的,灾害与危机常带来一种“即时的交融”状态。[8]所以灾害的发生设置一种类似于阈限期(liminal phase)的社会场景,特别当人类学家进入灾区开展田野工作之时,就和当地居民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本质上的我们”。因此当人类学家在书写灾害民族志时,不仅会使用“他们”一词,来描述受灾群体的状况,还同时使用了“我们”一词表明人类学家作为受灾群体的一份子,来呈现人们对于灾害场景的感知。[9]那么这样一来,灾害民族志的作者是不是就能充当灾区居民的“发言人”呢?这是一个让李永祥颇为纠结的问题,他在书中给出了一个“是又不是”的痛苦回答。[3](P.268)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构成人类学者的一种纠结困惑,格尔兹(Clifford Geertz)曾说,人类学的研究无非是“就什么说些什么”(say something of something)。[10]如果我们坚持“理解他人对世界的理解,阐释他人对世界的阐释”这样一种人类学的研究旨趣的话,那么灾害民族志所要做的,无非是要转述一种地方层面的灾害场景与感知。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情景的转述和文化感知的翻译中,人类学能够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实现一种知识的整合。恰如书中最后的总结所提到的,“人类学家对田野点特殊的感情,能使研究者与受灾者之间的距离更近,人类学家不仅能扮演一个研究者的角色,还能扮演一个救灾者的角色,同时还能够将村民的意见和意愿反映给当地政府,对于灾区的建设方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3](P.268)

实际上,对于灾害这样一种特殊场景的研究而言,一方面,村民虽是人类学者最为重要的信息提供者,但他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正在影响他们的灾害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政治、经济和权力关系。[11]这就需要人类学家对地方层面的灾害感知有所超越,在一个更宽广的时空纵深和社会文化格局中对灾害加以考察;另一方面,灾难应对的决策者与执行者也不可能像长期从事田野调查的人类学家那样,能够以内部的视角来辨析地方应对灾难时出现的种种具体而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在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时,由于决策者与实施者往往关注的是重建工程的任务进度以及经济恢复的进展效果,而对于灾区居民因灾后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所面临的复杂而艰难的社会适应与文化恢复过程多有忽略无法顾及,甚至是有意的遮蔽。这就促使人类学家有责任对地方层面的灾害场景和灾害感知进行完整的呈现和系统的转述。在这个意义上,灾害民族志的田野方法、解释框架与运用实践本身就是互为前提、相互关联的。也只有将三者融为一个整体的问题进行总结,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这样一本灾害民族志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何在。

三、灾害人类学本土经验的形成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之后,灾害人类学的研究在中国获得了一次发展的契机,但也有一哄而上的跃进之嫌。目前,国内人类学界呈现的诸多与灾害研究相关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灾后重建方面,缺乏对灾害场景的整体考察。灾害人类学在中国要成为一个体系化的学术研究领域,则无论在学理探讨上还是在具体实践方面都尚存不少盲点缺环和薄弱之处,需要努力去弥补。尽管国外的灾害人类学研究已有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厚实的经验积累,然而在引进并应用于国内研究时,仍面临着在地化的问题,并暴露出不少应用局限。实际上,中国目前所面对的灾害场景带有明显的复合特征和时代特点,其突显的脆弱性正是现代化变迁中的一种结构性与过程性的产物,特别是在中国西部的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与当地社会变迁的剧烈性更加深了灾害场景的复杂化。所以针对这一区域特殊而复杂的灾害场景所形成的本土研究经验,可转化为新的理论阐释模式,丰富和拓展灾害人类学整体的研究关怀和考察视野。作为中国人类学界的第一本灾害民族志,《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的出版对于灾害人类学中国本土经验的形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实际上,灾害的发生作为一个结构的和历史的过程,其并非为孤立的和突发的事件。且在时空关系上,灾害的应对实践则包括灾前的防灾减灾与灾后的赈灾重建这两个方面,以及社会整体应对和基层社区防范两个层次。中国的现实情况更进一步表明,当前许多灾害脆弱性的诱发不仅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关,更与现代化进程所导致的社会文化变迁紧密相连。而且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国家实施的各种工程项目所体现的权力意志与受灾地区的地方诉求和能动实践的纠结,则让中国的灾害场景集合了层次更为复杂的矛盾冲突。故而,中国的灾害研究更需要贯彻人类学整体观、过程论和综合性分析的原则。《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的研究正确认了这样一个方向,也向我们表明,要形成灾害人类学研究的中国本土经验,就必须拓展灾害研究的时空纵深来对灾害发生的社会脆弱性加以深度的辨析,并将灾害应对的实践过程放置在地方社会与世界体系的互动关系之大格局中来考察,同时注重用田野民族志的灾害研究方法,从具体的生活场景考察入手,阐释地方应灾实践的文化逻辑,理解地方对灾害之认识感知,以此来发挥人类学的研究优势,将其超社会的整体视角和跨文化的理解力,转化为一种能对具体的应灾实践工作提供实际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参考的能力。今天,随着探讨的深入,学界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学的灾害研究不应抽象地去讨论灾害是什么,而应考察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有什么样的灾害感知。灾害民族志则不仅要揭示地方具体的灾害场景,更要从中对人们的生活世界在可持续性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挑战和机遇前景加以经验说明。[6]《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正为我们积累了这样一种研究经验,即人类学家需要形成一种感知灾害的地方性的视角,并通过展现不同地方群体的本土实践,来丰富和拓展人类应对的灾难,以及维持生活世界可持续性的经验图景。

灾害人类学本土经验的形成非一日之功,需要学者长期的坚持和巨大的投入。《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可视为中国学界开展这一工作的基石之作,该书虽在田野资料组织的技巧上,以及理论对话的创新性与政策建议的针对性等方面尚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然而其在近十年间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和多次的回访考察的这样一种长期坚持,并以这样一本厚重的民族志作品来全景式地展现哀牢山区泥石流灾害场景,最终在扎实的田野材料上对灾害应对等问题进行了极具启发性的经验总结,已经将中国的灾害人类学本土经验的累积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五年后,当灾害研究已成为一种学术潮流之时,对国内越来越多关注灾害研究的人类学者而言,《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一书将会激起更多的反思与回响。灾害人类学中国本土经验的形成,势必将为灾害研究与应灾实践,以及生活世界的可持续性开拓出一番新境界。对此,可以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来做此文的总结,“我们期待着这一时期的到来”

注释:

①如张曦等编《持颠扶危:羌族文化灾后重建省思》,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黄承伟、赵旭东等著《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与本土文化保护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杨正文,蒋彬等著《阿尔村:援建主导下的灾后重建模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等。

②如扎洛《雪灾防范的制度与技术——青藏高原东部牧区的人类学观察》,《民族研究》2008年第5期;梁景之《生物灾害的防治与社会变迁——青海省东部牧区的个案分析》,《民族研究》2008年第5期。曾少聪《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西南干旱——以云南旱灾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等。

③如李永祥《灾害的人类学研究》,载《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李永祥《什么是灾害?——灾害的人类学研究核心概念辨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李永祥《关于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载《民族研究》2008年第5期;李永祥《傣族社区和文化对泥石流灾害的回应》,载《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美]安东尼·奥立弗-斯密斯,苏珊娜. M. 霍夫曼.人类学家为何要研究灾难[J].彭文斌,译.民族学刊,2011(4).

[2]张原,汤芸.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及其学术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7).

[3]李永祥.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14特大滑坡泥石流”为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Piers Blaikie,et al., At Risk: Natural Hazards, 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 London: Routledge,1994. p47.

[5] Anthony Oliver-Smith,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n Hazards and Disasters”,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25, 1996.

[6]张原,汤芸.藏彝走廊的自然灾害与灾难应对本土实践的人类学考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

[7][美]保罗·皮科特著.人类学透镜[M].汪丽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5.

[8][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M].黄剑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9.

[9]Susanna M. Hoffman, “The Worst of Time, The Best of time: Toward a Model of Cultural Response to Disaster” ,in Anthony Oliver-Smith and Susanna M. Hoffman eds., The Angry Earth: Disaster i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1999.

[10][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11.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 科学气象灾害观 措施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287-2

1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范围广,造成的损失严重。

近年来,全球气候环境急剧恶化,自然灾害日益增多,而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每年都会因干旱、洪涝、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国民经济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亦呈上升趋势,直接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气象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我们必须认识到气象防灾减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互利关系。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做到位,可以促进生态文明更好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好,可以减少气象灾害,从而减轻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负担。因此,必须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2气象灾害的分类

按形成灾害的形式来分类,气象灾害分为两个主类一个副类约数十种。

一个主类是大气运动以突变形式出现,而造成直接的、明显的、危害程度现实的灾害现象,称为突变性灾害,通常指天气灾害。

另一个主类是气候系统缓慢发生变异,甚至持续变异,有的还叠加社会因素,产生长期效应的、潜伏的、整体危害严重的灾害现象,称为渐变性灾害,通常指极端气候事件( 气候灾害)及气候变化的负面和不利影响形成的灾害。

一个副类是指气象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如暴雨山洪诱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台风登陆引起的近海区风暴潮、巨浪等海洋灾害,北方江河凌汛,干旱、焚风和雷击引发的森林、草原火灾,大旱、大涝过后和寒潮引发的病、虫、鼠、冻等生物灾害,以及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引发的生态环境灾害等等。

3科学的气象灾害观

3.1灾害的严重性和可减性

气象灾害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是严重的,但具有可减性。目前,我国已建成了星罗棋布气象台站网,特别是近来,电子、卫星、雷达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国的大气监测网络不断充实、完善,能力不断增强,灾害的预报、预警水平显著提高,大幅度地减轻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事实表明,只要确定科学的对策,进一步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灾害是可以预防和减轻的。

3.2灾害的“灾”和“利”的两面性

气象灾害是气象变异向正反两个方面的变化超过一定限度的产物,它像任何事物一样都具有两面性。有些变异在造成危害的同时,又带来有利的一面。例如新疆“96.7”特大暴雨造成通往乌鲁木齐铁路、公路中断,首府成为一座“ 孤岛”,而全疆粮油瓜果喜获丰收,草场林带绿郁葱葱。可见,防灾减灾必须充分重视“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害中求利”、“化害为利”。

3.3减灾与致灾

减灾措施都是以牺牲某些或某一部分利益去换取价值更大的减灾效益的,故不仅要看投入产出比,还要看减灾与致灾的辩证关系。由于致灾才导致减灾。实际上还存在减灾也有致灾的另一面。比如避雷不当可成导雷天气,上游地区人工防雹可能导致下游地区出现雹灾等等。减灾与致灾是一对矛盾,减灾必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综合考虑。

3.4灾害的自然和社会的两重性

气象变异只有在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才构成灾害。因此灾害本身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实际灾害大小除气象变异的强度外,还必须考虑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防御和承受灾害的能力以及成灾机制等多重因素。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减负等于加正”,防灾减灾即意味着GDP的增加。

3.5发展、环境、资源、灾害的辩证统一

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二: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人类自创生之日起,就以生物界前所未有的能力对自然界进行着干预,一方面利用环境,开发资源,为人类生息与繁衍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由于无节制地、过多地、不科学地向自然界索取,致使产生灾害的综合因素不断增加,从而环境恶化、灾害丛生。因此,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是实现“ 人天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

4气象防灾减灾措施

4.1要更加重视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

近年来,在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下,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气象灾害的防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以台风灾害的防御为例,针对台风的可能影响,基层政府可以组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群众转移,有效减少了因灾的人员伤亡。我国的台风减灾成效和做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借鉴。但是,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就其功能而言,主要是在灾害来临前的应急防御和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灾,属于一种被动的灾害防御。我们从一些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实例中已经看到,由于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和群众缺乏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和相应的防灾避灾知识,一些地方缺乏基本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发生了一些本该可以避免的气象灾害损失。由暴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往往是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防洪排涝设防标准没有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影响;由山洪地质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往往是由于灾害易发区居民设施建设选址没有考虑山洪地质灾害的影响;农村农民遭受气象灾害损失也往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因此,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能力,需要统筹气象防灾减灾的当前和长远工作,既要重视灾害来临的应急防御,更要重视立足长远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培育气象灾害风险意识,树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理念。通过加强风险管理,使气象灾害防御的端口前移,变被动防灾为主动应对,实现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由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向降低气象灾害风险转变,这也是国际气象防灾减灾发展的新趋向。

4.2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已处于比较先进的水平,各种媒体发展也呈现蒸蒸日上的繁荣。可以说,电视、手机、网络、广播等等都是非常方便有效的普及手段。然而,现状却并不乐观,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村地区[1]。另外是人们对于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存在着轻视的态度,认为这些知识无关紧要。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同时掌握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减少经济损失和自救。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为公众讲解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和一些预防措施,对他们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讲解,包括对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以及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应采取的急救和自

救措施;转变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形式,让大家更容易接受、更易于理解。比如说拍摄一些自然灾害的视频或图片,或者搞一些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小品或歌唱演出;发放灾害性天气防御手册,将一些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制作成小手册免费发放给公众,尤其是对学校的学生更加必不可少;其他方式,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渠道很多,比如在车站、村口、商场、超市设立LED电子显示屏,建立公共的气象科普馆,开辟气象防灾减灾网站等等。

4.3建设农村减灾防灾体系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在我国占据了绝大部分。在我国的传统历史就有“靠天吃饭”的说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脱离了“靠天吃饭”的历史,然而,自然灾害依然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是对农村作物产量造成影响,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造成重要的影响。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的建设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各项措施和方案建立一套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首先在人员方面要提高重视,从领导到农民要有从思想上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其次,加大资金、设备的投入,建设完善的气象观测系统和防灾减灾防御系统及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信息系统,同时要注重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4.4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非工程性措施建设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非工程性措施建设,一是要重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预警信息的及时性,有效地发挥气象预警“消息树”和“信号枪”的作用;二是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应急体系建设,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应急管理的机制、体制和法制建设。农村和社区基层是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线,应作为“一案三制”建设的重点;三是要重视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服务网络和应急防御的组织网络延伸到农村和社区基层,构建“纵向到底”的防灾减灾组织体系。要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作为群测群防体系的重要内容,提高基层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

4.5不断引进先进设备,注重培育专业人才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篇5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加之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形成了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与世界上其它一些自然灾害频发国相比,我国的社会科学对自然灾害的研究相对落后。以汶川地震为例,探讨灾害移民的内涵与安置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社会科学对于自然灾害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灾害;灾害移民;安置

中图分类号:D5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5002102

1研究背景

1.1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我国是个多山且地震多发的国家,山区面积占陆域总面积的69.4%,为世界第一山地大国。全国有一半的行政市县在山区,90%以上的森林、54%的耕地、50%以上的草地、76%的湖泊集中在山区。四川以西,尤其是青藏高原的山脉,海拔多在4000m以上,全国大陆地势高差达9000 m。山地系统和山川地貌更多地受到地球板块运动的影响,加上我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山区与日本、印尼岛国一样容易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据统计,两千多年来,我国发生7级以上地震达90次;近百年里,超过7级的地震12次。其次,我国还经常发生旱涝灾害。全国668座大中型城市中,400多座城市缺水,11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近20年来,北方地区严重缺水。已构成当地社会发展的显性危机和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的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七大领域都是洪水的多发区。史料记载,300年来七大流域曾发生数以千次的大洪水,尤其是黄河中下游洪水曾导致其多次改道。

1.2灾害移民安置的社会科学研究

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一部分灾害研究者比较侧重灾害的自然物理属性,把自然灾害等同于一种“自然的危险”或“极端环境事件”,在研究别关注灾难带来的物质和解决的影响;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意识到,灾害不仅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环境带来损害,更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妨碍社会功能的正常运行。他们开始把自然灾害对社会正常实施功能带来的影响列为重要的研究议题,引入各种社会科学研究视角分析灾害的社会后果。社会学家对自然灾害尤感兴趣,这种兴趣不仅仅在于回答“灾害的社会后果为何”以及“如何减轻这些后果”之类的实际问题,由于在灾害中常规社会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正好为社会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运动变化过程的“自然实验室”,为他们深入理解社会运行、发展社会理论提供了良机。灾害的社会学研究也因此成为当前灾害研究中一个成果颇丰的领域。

但是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相对落后,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前,我国对于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及灾后的重建工作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于自然灾害进行研究就更少了,以至灾后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对于这种灾害移民的安置、社会整合、社会资本的重建等工作并没有作很好的处理。对于如此巨大的地震,举国哀痛,可是在悲痛之余,我们尚需理智地对待,妥当地处理好善后事宜,让灾民在悲伤和痛苦之后,能够有一个舒适的家。房子塌了,原有的不动产等大多财产也已随那些瞬间的地震化为乌有。家从何处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可能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性,导致我国学者对于灾民的安置研究并不十分活跃,在我国的灾民实际安置中,可提供的指导实践的理论较少,以至于出现了众多问题。对此,本文笔者力图从我国的现实状况出发,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灾害移民的安置。

2灾害移民的内涵

灾害移民(Disaster Forced Migration)指的是因干旱、洪水、狂风、暴雨、冰雹、地震、蝗虫灾害、海啸、火山爆发、泥石流爆发、山崩、瘟疫等自然灾害因素胁迫导致的人口迁移及社会经济系统重建活动。从定义可见,灾害移民的全过程,包括的不仅是一个人口迁移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经济系统重建的过程,且后者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在这一点上,灾害移民与一般的工程移民并无实质上的差别。在移民的这两个过程中,前者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是一个往何处迁移,并迁往目的地的问题,而后者所要解决的是搬迁以后的与移民相关的文化、社会及经济各方面的整合问题等。河海大学社会学系许佳君在研究三峡外迁移民与沿海安置区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就发现三峡移民外迁安置不仅导致了移民原有社会经济系统的剧烈变迁,而且造成安置区现存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而且这种变迁必将引发移民和安置区居民社会、经济、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灾害移民不同于一般的工程移民、扶贫移民及生态移民主要体现在其不确定性、性质转换性、往复性等特征上。正常情况下,工程移民、生态移民或扶贫移民一般由专门的组织机构在严密的考察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工程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然后进行切实可行的社会经济调查及移民安置规划等,在完成此阶段的工作后才会进入移民工程的实施阶段。当然,移民的整个过程还应包括竣工验收与后期扶持阶段。因而计划性强,在搬迁之前就已经清楚地规划出搬往何处,分几批搬迁,搬迁后恢复收入的主要途径等。而灾害之后,灾害移民原居住的地区因发生灾害,若灾民在原居住地继续住下去,往往难以生存,甚至危及生命,因而在短时间内就急需搬迁,而且自然灾害影响范围较大,灾民众多,再加上灾害发生时,灾民除了失去大量的物质财产以外,往往还伴随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并承受着因此而造成的心理创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建议,没有哪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由于灾害移民与一般的工程移民在其成因及心态等方面的不同,灾害移民在安置与社会整合等各方面也呈现出其独特的特点,需要我们在灾害移民的安置工作中需要加以注意,并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不妥,把灾害移民的整个工作做好。

3灾害移民的安置要点

(1)在利用国际社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借签可用的运作模式。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偶然性,一旦发生,短期内急需大量的赈灾资金,尤其是流域性洪水和特大地震这样的巨灾,一次性损失都在千亿元以上。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从单一的渠道获得所需的资金,而需要从多渠道来筹集资金。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所长宋全成教授就曾建议在我国四川地震灾区移民安置与恢复重建工作中,在资金筹集方面,设定如下的资金来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国际社会和社会各界的捐款、转移支付的重建资金、利用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在汶川地震中,我国政府积极地利用了前三项资金来源,后两项资金的利用相对不足。

(2)国家要积极运用各种行政、立法手段,减少灾害,促进移民的安置。据报道,关于汶川地震移民,是异地迁建还是原址重建,媒体报道之后,闹得沸沸扬扬,与此同时,成都居民与浙江居民对此反对声不断。究其原因,若是因为环境容量有限,自然另当别论,但若是因为反对声的出现就颠覆了这个提议,这只能说明政府职能的软弱。在立法方面,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了《中国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立法的时代性,更体现了国家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及其灾后规划的重视,这就从法律的高度为自然灾害的减灾、救灾及灾后的工作提供了保证。

(3)在灾害移民安置过程中,要特别尊重少数民族的特殊性。

在这一点上,灾害移民与工程移民并无实质上的不同。这里之所以提出这一点,是因为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在安置灾害移民的过程中,不能不顾及到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否则,不仅可能影响工作质量,还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民族矛盾,影响民族团结,进而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汶川地震来看,重灾区有许多是羌族、藏族少数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大学就曾组织30余名专家学者,对民族地区灾后重建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他们认为,有关部门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在区位地理、生态环境、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制订区别于一般区域的重建规划。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学者对于少数民族问题的重视。

(4)灾害移民也应得到土地补偿。地质灾害中产生的农业移民同样也是失地农民,他们失去土地后,也应按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获得补偿。在震前用地补偿的过程中,还应适当提高补偿标准。补偿标准的测算,除了要考虑震前原有土地的价值外,还要考虑原有土地的预期收益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若原子化的灾害移民群体没有得到适当的补偿,以至于他们无法生活,他们可能被一些反国家、力量利用、组织起来,从而对社会稳定造成巨大隐患。

(5)将过渡性安置与长远性安置结合起来。自然灾害的发生短时间内造成了大量的无家可归的人们,但是这只是权宜之计,必须与长远性安置结合起来。否则,必将会给国家和移民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不便。在台湾9•21地震过后,尽管紧急开放部分公宅供灾民安置或提供租金奖励灾民租房,但仍有部分灾民无处投靠,因而兴建五千临时住房。结果,在9•21地震过后两年,灾民的安置基本达到完成,但由于开始的规划不当,在居住上造成了众多问题,诸如配套措施未跟进,隔热、通风、保温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可见,在灾害移民最初安置时就应将过渡性安置与长远性安置结合起来,以避免短期安置的盲目性。

4结语

虽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是国内学者,尤其是社会科学的学者和专家对于灾害移民的安置及灾后重建工作的研究尚处初步阶段。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来说,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大多限于定性研究,从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上看,也不够深入。路琮等人指出,近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自然灾害的数量和因灾害导致的损失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的西部地区,同时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高危地带。这种灾害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我们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积极学习国际社会灾后移民安置的成功经验,包括日本、欧美等国的理论和经验,加以总结,另一方面,努力开展国内研究,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为我国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提供理论和经验上的指导,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社会学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鑫钰.国家亟待建立重大灾害救助基金[J].四川水力发电,2008,(5).

[2]施国庆.灾害移民的分类、特征及若干问题[J].河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3]许佳君.三峡外迁移民与沿海安置区的社会整合[J].江海学刊,2001,(6).

[4]施国庆,陈绍军.中国移民政策与实践[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

[5]宋全成.论我国地震灾区移民安置与恢复重建资金的来源与运作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8.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体制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020-02

自然灾害是指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印发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直接经济损失近2 000亿元。自然灾害救助的公共性、公益性特点以及中国现阶段自然灾害严重的现状, 使财政公共支出的基础性地位显得更加迫切。在自然灾害救助方面, 特别是突发性特大灾害发生后,只有国家才能组织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救助。尤其在依靠群众、集体的力量, 通过生产自救,仍无法解决困难时,国家要给予必要的救助和扶持,这是国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保障作用的具体体现。本文就当前中国自然灾害救助的公共支出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公共支出的政策进行分析。

一、中国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现状

目前, 中国财政支出对自然灾害的救助有抚恤和福利支出中的救灾支出进行专项资金救助, 也通过抚恤支出、农业支出、科技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以及政策性补贴支出的一部分进行救助, 另外在遇到紧急特殊的自然灾害时, 还可以通过中央和地方专项储备基金进行补助。这些救助共同构成了中国财政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1.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和特殊群体。近年来财政用于优抚和社会福利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且稳定在2%左右。但是与中国现阶段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国外相关国家相比, 比重仍然较低。由于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是由抚恤支出、离退休费、社会救济福利费和救灾支出四部分组成, 从这个方面来讲: 还不能对救灾支出的总体情况有一个比较肯定的认识。

2.财政的救灾支出增长速度与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从总体上看, 救灾支出在总量上呈现的是一个上升的趋势, 但总量和增长速度却极不稳定, 且有些年份呈现负增长。1991 年中国救灾支出为22.51 亿, 到了2005 年已经达到62.97亿, 但是同时救灾支出的增长速度在有些年份却呈现负增长。笔者认为, 救灾支出的多与少与当年的灾害严重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但也反映出救灾支出的不稳定性。

3.国家救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重。即使加大了救灾支出的投入总量, 但对于直接的经济损失而言, 国家在有限财力情况下所能解决的仅仅是“临时性”和“紧急性”的特殊救助, 受灾单位和个人承担了主要损失, 也说明中国的灾害管理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低水平的自发状态。国家救灾占损失比重基本维持在2%~3%左右, 对损失的弥补只能是“杯水车薪”。但还是保持着较高的死亡率。另外中国的现代农业体系尚未建立, 仍然“靠天吃饭”, 因而农业灾情严重也是中国自然灾害的一大特点, 这更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二、当前中国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体制存在的问题

1.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责任不明确。自然灾害救助涉及的利益主体比较多,在不同的利益渠道下利益主体会做出不同的行为。作为中央政府,试图让地方政府在自然灾害的预警、防治中加大投入,以建立健全完善的预防机制,来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后中央财政专项救助的数额;而地方政府却往往将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造成的结果就是当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需要中央财政拨出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救助。这样的尴尬局面直接导致了自然灾害救助的不足和不及时。

2.财政资金投入不规范。中国在用于自然灾害救助的财政支出的资金有很严重的不规范性。用与灾害预防方面的资金远远低于救助灾害方面的资金。如果政府能够调整资金投入比例,增大自然灾害预防方面的资金投入,不仅可以减少灾害救助方面的资金投入,而且能够减少资金总量的投入。从而达到用最少的钱取得最好的效果这样的目的。因为有准备比没准备好,不充分的准备比不上充分的准备。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治,有效的预防是减少灾害的有利方法。目前,中国还没有自然灾害预防的专项支出,即使有也是临时性的,轻预防重救助的财政指出问题比较严重。

3.二元的财政供给模式导致城乡间差距明显。中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财政政策,城市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更多的把资金投入到了自然灾害的预防上;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由于各项基础设施落后,财政用于自然灾害的救助支出主要用在救济上,而对预警和防治的投入相对比较少。这就造成了在遭受同样的自然灾害条件下,农村地区的受害情况往往比城市地区的受害情况要严重得多。灾后的重建工作也要大大地难于城市地区。

4.针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不完善。目前中国在突发事件应对组织体制领域过于分散,制度化水平低。各级政府下属的专门应急办公室只是一种协调性机构,还不能真正具有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在诸如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还存在以部门职能为中心的部门主义倾向,缺少单一的应急指挥组织管理系统。

三、完善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体制的政策建议

1.建立灾害救助专项资金项目,明确界定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对灾害救助专项资金的管理权限,建立与财政收入体系相适应的灾害救助专项资金管理模式。长期以来中国中央和地方财政都没有安排防灾救灾专项资金,防灾救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拨款、动用政府行政首长预备资金和社会募捐资金办法来解决。这种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着明显弊端,客观上加大了资金筹措和调度的难度,行政效率低,不利于防灾救灾工作的正常进行。要提高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能力,各级政府就必须统筹安排财政支出,设立防灾救灾专项资金,确保在自然灾害降临时有足额资金应急调配,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全国性的或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应该坚持以中央财政支出为主、地方财政支出为辅的支出结构,而对于局部性的、地方性的自然灾害应该坚持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政为辅的支出结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应当共同承担起自然灾害预防支出的责任。

2.增加对灾害预防的财政投入,加强财政支出资金分配的科学合理性。

我认为应将财政对自然灾害投入分为预防支出和救助支出,将其纳入日常性专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规范管理,以保证自然灾害的防治和救助工作能够及时、有效的开展。资金在预防方面的支出应该增加,有效的预防强于灾后的救助。同时,加强农村地区的自然灾害预防措施,以减少受灾损失。此外,建议设立专项基金,加强对自然灾害预防和救助的研究。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加强预警预报。

此次冰冻雨雪灾害之所以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预警,缺乏灾害救助经验,极大地影响了救助效果。因此,在这一方面多学习发达国家如定期进行灾害演习等的灾害预防模式,会收到很大的效果。

3.扩大灾害预防与救助资金的来源范围,协调城乡投入差距,加强资金筹集与划拨的灵活性。在扩大资金来源这方面,可以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从此次冰冻雨雪来看,自灾情发生后,财政、金融对抗灾救灾给予很大支持。国家开发银行短时间内就向受灾地区提供了17亿元以上的应急贷款,工行、建行等五大行也快速发放抗灾贷款100多亿元,保险公司也积极予以理赔兑付。

而在资金投入均衡性方面,财政应更多地支持如西部、农村等灾害预防和救助的公共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的地区。因此增加的资金则要充分发挥银行贷款、投资、证券市场等多种金融形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尤其是开行,一直主要从事基础设施中长期融资,在实践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大型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要进一步发挥开行在基础设施中长期融资领域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力度,以能够保证自然灾害发生后避免造成巨大损失。

4.对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同时加强资金监督管理,防止救灾资金遭灾。中国对于自然灾害救助方面的制度框架基本建成,还需要细化,把法律规定变成日常制度,该储备的储备,该演习的演习,要使应急工作常规化,要让政府和公众坦然应对突发事件。我们应该不断完善现有一切关于自然灾害救助方面的法规并不断提升立法层次,在此基础上指定相关法规,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地位以及在预警、防治、救助的投入和分工。将自然灾害救助的国家支出纳入到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上来。

而在近年来,中国救灾资金数额大规模提高。巨额的救灾资金可以说就是灾民们的救命钱。如果不加强对这笔钱的监管,导致资金被黑,那对于灾民们来说将会是雪上加霜。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创新监督方式建立合理健全的监督体系。以提高救灾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冀萌新,张文生.中国自然灾害转移、安置的财政补助机制[J].自然灾害学报,2006,(6).

[3] 祁毓.中国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现状、问题及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8,(1).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灾害教育 有效策略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区域性和季节性强、灾害损失严重,这已经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严重障碍。“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2007年10月10日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目的是加强学校减灾教育,使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学生树立减灾意识,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灾害教育是地理教育的基本职责之一,更是学校教育的本原。

一、灾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灾害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具有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灾害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从思想、情感及行为等方面关注灾害,提高对灾害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及防灾减灾能力。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自救和互救是减少灾害损失和生命损失的有效手段。灾害教育中应该涵盖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仅与其本人的生命安全健康密切相关,而且与周围相关的人员紧密相连。灾害教育的目的是使所有的学生树立“安全问题人人有责,酿成灾祸害人害己”的理念,让防范灾害的意识、安全素质及行为文明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

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灾害教育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关键。缺乏基本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意识,缺失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行为,将不能成为21世纪的合格公民。有效地进行灾害教育,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问题,关系到能否实现我国环境、资源、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学生时代进行灾害教育,才能使他们具备资源、环境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未来的各项活动中,自觉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用自身的行动来维护自然界的合理利用。

灾害教育能够较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培养能力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一是通过灾害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灾害的基本知识,如灾害的内涵、灾害的类型(包括自然灾害、社会灾害、天文灾害、海洋灾害)、自然灾害发生的基本特征及时空规律,以及自然灾害的成因概括等等,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应如何合理利用自然、保护环境,如何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化害为利,促进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二是灾害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多种技能,如气象、天象观测和地震预报的技能,灾害实地观察和调查的技能,使用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技能等。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还可以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灾害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会观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防灾减灾教育使学生能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树立资源、环境、人口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敢于面对灾害并勇于挑战的精神,同灾害进行抗争的优秀品质。这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新课程终极目标的最好诠释。

二、渗透灾害教育的有效策略

1.立足教材和课堂,寻求灾害教育的切入点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地理灾害知识的主要环节,是系统传授自然灾害知识及减灾防灾知识的基本形式。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关灾害的内容,尤其注重教材中的“隐性”灾害教育因素。特别应该用“灾害”做线索,把教材内容加以串联,从而使学生能较系统地学习灾害知识,不断提高灾害意识。如高中鲁教版教材第三册《河流流域的开发》一节,可以结合教材联系回顾以下的灾害内容:(1)造成旱涝灾害的原因,防灾抗灾的对策;(2)主要气象灾害(如低温冷害、冰雹、雪灾、沙尘暴等)的成因、危害及防御;(3)主要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活火山等)的成因、危害及防御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挖掘教材,找准灾害教育的切入点,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地渗透灾害教育,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也能增强他们的灾害教育意识,体现学科知识的实用性。如我的家乡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徐州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可以向学生介绍寒潮是如何形成的,它的移动路线如何,引导学生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了解寒潮的最新动态,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实例可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找准切入点进行灾害教育的有效渗透,会使学生受益匪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参与活动与实践,寻找灾害教育的载体

结合课外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增加灾害教育的活动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观察和调查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家乡的灾情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增强学生对灾害的感性认识。一是利用地理科学所具有的野外实地考察的特点,带领学生对某个区域做实地考察,了解这一区域经常发生的灾害及如何防治的方法。通过实践的过程,变知识为意识。只有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才能转化为良好的灾害意识和自觉的防灾减灾的行为素质,更好地促进防灾减灾教育。二是举办灾害教育专题讲座等,让课堂所学知识得以深化和延伸。如讲授台风、寒潮、沙尘暴等灾害的监测及防治知识,地震的预测与避震常识等,较系统地给学生传播灾害教育知识和技能。三是以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走出课堂,配合“世界地球日”、“国际减灾日”、“世界环境日”、“爱鸟周”、“植树节”、“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和干旱日”、“世界水日”、“消防日”等等,向广大群众开展灾害教育,加深学生对灾害的认识,进一步强化灾害意识的渗透。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到课外,为灾害教育的渗透寻找到了有效的载体。

3.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掌握灾害教育的手段

一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灾害教育的实效性。在灾害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地震、台风、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过程及灾后实况,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到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强大破坏力,意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并根据该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灾害发生的过程,分析成灾机制,师生共同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二是开展灾害教育探究性学习活动。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专题研究,很适合灾害教育目标的。可以结合当地灾害特征和生活实际,融入各科领域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问、亲身实践,深刻了解灾害现象、成因、危害等,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撰写研究报告、小论文等,并利用黑板报、校刊等,发表他们的见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的灾害资料,如新闻、图片、录像、影视等,形成一个内容齐全、分门别类的灾害资源库。这样既养成了研究精神,又掌握了灾害知识,在“见多识广”中逐步培养防灾意识和逃生能力。

4.构建校本教学评价方式,引领灾害教育的开展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现实状况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进行评价。这就要求地理教学评价要改变过去过于关注知识而轻视思维过程的倾向,要在编制试题时进行改革,适当增加有关灾害的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尤其充分利用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加大一些实用的灾害互救自救方面的考核内容。这样学校就会重视地理灾害的教学内容。例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江苏卷)“第9-10题考查到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海啸,第30题考查到海洋灾害赤潮的危害性”等。

目前现行的评价方式大多是根据考试科目成绩来评价的,评价内容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自己的灾害校本评价方式。例如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灾害素养的测评,根据学生在灾害演习中的表现给予评分,对学生制作的模拟灾害小教具评分,对学生的灾害小论文评分,把这些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对优秀者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将这项综合考核的内容纳入毕业综合素质考核体系,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予以升学资格,以此来推动灾害教育评价的制度化。

5.提高教师减灾防灾的素养,实现灾害教育的持续发展

教师是课程改革最终的实施者,地理教师要在教学中承担着实现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角色。地理教师要在提升自身的减灾防灾素养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富有责任感的防灾减灾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用自身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首先要加强地理师范教育的灾害教育。地理教师对灾害知识的了解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灾害教育的普及,在高校课程中应设置《灾害地理学》、《灾害事件预防与自救》、《灾害经济学》、《灾害心理学》、《灾害法学》等相关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内容加以改进。其次是提高教师自身的防灾减灾教育能力。灾害教育课程目标能否实现,重要的在于教学过程中的落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教师的灾害教育教学能力。地理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整个灾害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教师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钻研教材的同时,还应努力拓宽知识,及时收集地理信息,补充时事知识,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增强自身的防灾减灾意识,积极探索防灾减灾策略,提高防灾减灾教育能力。

为此,地理课堂教学应有意识地进行减灾防灾意识教育,制定灾害教育目标。地理教师要有效地探讨防灾减灾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将灾害教育融于地理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减灾意识,从而实现地理教学中知识与德育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郑金洲.学校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丁运超.区域性灾害教育应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J].教学与管理,2009(01):76-77.

[5]唐黎标.恐怖诡异的自然灾害[J].防灾博览,2005(05):44-45.

[6]郑.国内外自然灾害教育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8(02):178-180.

[7]吴永军.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新课题—教学模式简介[J].江苏教育(中学版),1990(6):89-90.

[8]周世鹏.关注自然灾害[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01):126.

[9]陆迁.地理课堂向社会延伸的启示[J].地理教学,2002(11):45-46.

[10]廖贤富.我国新时期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9):31-34.

[11]舒成强.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灾害教育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06):132-135.

[12]周红尘.国外地理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11):33-35.

[13]汪泓宏.时代的趋势——发展灾害教育[J].中国减灾,1996(02):6-9.

[14]王真,王旭.中学教学中防灾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10):68.

[15]丁运超.我国主要的海洋灾害[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10):30-31.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气象灾害;分类;防灾减灾;措施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都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1]。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次生灾害严重、经济损失大的特点。且呈经济越发达,损失越大的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10多年中,我国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增长3倍。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 20世纪90年代全球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比50年代高出10倍。

为了减轻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必须建设好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系统,进一步搞清楚气象灾害的产生机制、发展规律,研制出行之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技术方法、业务流程和适合我国国情的防灾减灾对策。

1、气象灾害的概念

在我国,事件通常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发生的并危及公众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乃至影响到国家利益和全球稳定,需要政府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的公共事件。 事件至少应该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突然爆发、难以预料、必然原因、严重后果、需紧急处理。突然爆发是事件的第一要素,它指事件往往是在完全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爆发的;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形态和影响深度,是难以完全预测的。难以预料是指事件的发生和人们的意识之间有一段空白,或者说,事件往往发生在人们意识的空白之处;事件突如其来之时,受众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也来不及对事件做出任何判断。必然原因是指事件虽然是通过偶然的契机,以偶然的形式突然发生,无章可循、令人难以预料、措手不及,但在这种偶然性、意料之外的背后,总是有着深刻的必然性在起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事件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严重后果是指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国家造成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损失和破坏,给人民带来生命、财产或精神上的损失和损害。需紧急处理是指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极端重要,关系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安危,必须马上处理,而且还要处理好;在事件中,时间非常紧迫,对时间的把握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件管理的有效性。

气象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的本质就是自然界部分物质的自然运动并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害。关于气象灾害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能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损害的气象事件。这种气象事件是大气的某些特殊运动,它们可以形成某些灾害性天气。按气象学定义,气象一般可分为天气和气候,天气就是几天时间内的大气现象;气候是指某一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统计状况,是较长时间内的大气现象,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情况。因此气象灾害也有天气灾害和气候灾害之分。习惯上,人们把天气灾害与气候灾害统称为气象灾害,其实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天气灾害一般是指几天内的一次异常天气过程造成的,是由局地性、短时间的强烈天气而带来的灾害,如台风、暴雨、冰雹、龙卷风、强降温(寒潮)等。这类天气常伴随有强风和暴雨,对人民生命财产会造成严重威胁,并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大的毁坏作用。天气灾害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可以造成突然的损失,因而受到人们的注意;而气候灾害则是大范围、长时间的气候异常所造成的灾害,如长时间气温偏高、偏低,或降水量偏多、偏少,风力偏强等,这些气候的异常会带来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沙尘暴等灾害。这种异常现象的出现,导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适应,影响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活动,危及动植物的正常发育,造成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气候灾害由于经历时间长、受灾面积大,往往造成的灾害也重,特别是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

2、气象灾害的分类

当前,气象灾害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频繁,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发生,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气象灾害威胁。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和冷冻的影响、危害和造成的损失程度有比较充分的认识。由于局地风暴的危害因其常伴生在大范围的暴雨中,因而过去常把其中的雷击死亡人员和雷雨大风摧倒建筑物、机械设备导致人员伤亡以及冰雹造成农作物损失等灾害列入暴雨洪涝灾害中,忽略了它的危害程度。主汛期中国气象局组织的“性气象灾害信息应急处理”业务中收集到的各种气象灾种造成人员的死亡数表明,仅雷击和雷雨大风在我国造成的人员死亡数就达350人,占全部气象灾害死亡人数的32.2%,比单一由暴雨洪涝、地质气象和台风灾种造成的人员死亡数都多。

3、我国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措施

3.1、在全国范围内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在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决策中,气象监测和预警信息收集及分析工作最为重要。在区域间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将会准确、及时、客观地监测气象灾害数据,对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和预报预警提供必要的支持。近年来许昌市为了预防气象灾害,已经在市区内建成 5 个国家常规气象观测站、69 个乡镇自动雨量站和 17 个四要素自动气象站组成的地面观测网及 2 部天气雷达组成的雷达观测网,完善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立体监测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水平。3.3 建立气象灾害评估体系。重点开展气象灾害研究工作,只有大力开展重大气象灾害发生的前兆、发生机理和预测理论的研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水平的基础,为政府预防气象灾害提供决策参考,才能使政府掌握灾害可能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各种情况,在气象灾害防治和治理上,及时采取防灾抗灾救灾措施。

3.2、提高科普宣传教育力度

广大群众的了解,以及社会的参与,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救以及互救能力是降低灾害损失的先决条件。国家气象局利用一些手段和措施,深化宣传及培训力度,让所有受众了解必要的应急措施。国家气象系统强化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措施》的宣教,让各界都知道预案的启动模式、级别以及应对方案。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科普书籍与宣传手册,针对气象灾害的类别、特性、预警信号、应急的保护方式等知识实施全面系统的讲解,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给出实用的气象灾害应急措施的概念。国家气象局应急管理部门还构建了一系列气象应急宣传参考资料,在国家气象网、国家政府网、各区域的气象网与社会相应的网站上进行发表。在世界气象日等相关活动时,相关的气象系统对外进行活动,请一些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入气象工作领域,让他们深入的了解气象,知道一些必要的气象灾害应急知识。

3.3、加强气象灾害的机理研究

气象灾害主要是较为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只有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形成机理的研究、尤其是应用性研究,弄明白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冻害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形成的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内在原因和环境条件,才能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达到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目的。提前一个月预测少雨干旱和提前3d准确预报暴雨的落区、落时及其形成的洪涝灾害,目前还是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对于旱涝特别是干旱的监测预测能力也十分有限,这主要是因为大范围长期的干旱和持续性暴雨形成涉及十分复杂的物理过程。应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部门的协作,加强少雨干旱、暴雨洪涝的监测和干旱、暴雨形成机理的研究,提高旱涝预警能力。另外,开展气象灾害评估技术和方法研究,建设满足自然灾害预警需要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开展实时气象灾害评估业务。

3.4、加强政府防灾减灾的组织行为

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只有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对气象灾害的整体防御,才能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的整体效益。作为气象灾害预防的重要部门,气象部门应与政府相关气象灾害预防部门,联合制作和气象灾害情况等预报,并对农业、水资源的影响进行评估等,以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4、结语

由于我国特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导致我国气象灾害种类是世界最多的国家之一。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需要建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气象灾害的机理研究,提高大气监测、信息加工和气象灾害预警能力;还应贯彻以人为本、效益优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和不同气象灾种采取不同防灾减灾对策的原则制定相关规划、计划和政策法规。

参考文献

[1]陆林. 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3.

[2]向静.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袁琳.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

上一篇:儿科病人护理要点范文 下一篇:图书管理系统的目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