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艺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02 04:17:31

包装工艺分析

包装工艺分析篇1

1中药栓剂生产工艺的FMEA分析

1.1评估对象的确定和分析中药栓剂是将几种提取、纯化或粉碎的中药有效成分(部位)或中药材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因施用腔道的不同分为直肠栓、阴道栓和尿道栓。栓剂的制法包括热熔法和冷压法,目前应用最广的生产工艺就是热熔法制备。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热熔法制备中药栓剂工艺,但不包括提取、纯化或粉碎等药材前处理工艺。具体工艺见图2。中药栓剂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熔融配药和灌装,因此,本文主要以配药熔融和灌封工艺为评估对象。熔融配药是将计算量的基质锉末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加热熔化,然后将不同的药物加入搅拌混合,使药物均匀分散于基质中。灌封则采用自动化模制机,调节好灌封量自动灌装、冷却、裁剪。

1.2中药栓剂制备工艺的失效模式的含义本文以热熔法制备中药栓剂工艺为评估对象,制得的栓剂不符合质量标准即为中药栓剂失效模式。栓剂主要关键工艺包括熔融配药和自动灌装,熔融配药过程是在D级及以上级的洁净区进行,包括称量、基质熔化、药物混合和保温等步骤;自动灌装是在D级洁净区中进行,包括保温和自动灌装等步骤组成。各子步骤的失效均为栓剂制备工艺失效的失效因子,即栓剂制备工艺是由各子步骤失效形式的加成。同时,各子步骤失效又以其具体失效形式独立存在。所以,栓剂制备工艺失效模式的分析,必须通过识别和分析各子步骤失效形式来完成。

1.3栓剂制备失效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采用工艺流程图和鱼骨图法(因果关系图法)辨识、分析潜在的风险因子(失效形式),从而确定中药栓剂失效模式的失效因子。

1.3.1中药栓剂制备工艺流程图法中药栓剂制备工艺流程图见图2。由图可知,中药栓剂制备工艺包括称量、熔融配药、自动灌装、包装等步骤,而关键工艺主要包括称量、基质熔化、药物混合、保温和灌装时的保温和自动灌装等各子步骤组成。药品生产过程需严格按照GMP要求和车间内部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则是按照各品种要求、科学设计研究和经验摸索形成的,并确定了各子步骤的关键工艺参数。包括:①主药、基质的质量和用量;②熔融温度、压力;③搅拌速度和时间;④保温温度和搅拌速度;⑤自动灌装机的设定等。

1.3.2鱼骨图法利用鱼骨图法(即因果关系图法,又称石川图法)清晰地图解、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并将风险程度按照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由粗到细,根据相关联层次关系进行逐一图解、分析,从而将最基本的失效因子识别出来。在GMP管理中,药品生产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物、环境、机器和操作方法。具体见图3。鱼骨图表明,称配量、熔融温度和时间、加药顺序、搅拌速度和时间、保温时的温度和搅拌速度、自动灌装机的设定和人员规范操作等环节决定着栓剂的质量,若偏离设定工艺参数则不符合生产操作规程要求,则被判为生产失效形式。

1.3.3综合分析制备工艺失效形式按照制备工艺流程图和因果关系分析图,对关键工艺进行分析,如原辅料质量、称配复核、熔融混合和自动化灌装等。这些关键工艺的工艺参数的控制直接决定着中药栓剂的失效形式,具体分析见表1。

1.4中药栓剂制备工艺失效形式S、O、D分析[5]按照栓剂制备工艺失效形式分析表的失效形式,FMEA小组运用借鉴法、资料审核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回顾以往生产数据,综合物料、生产、质量等部门的建议,对严重程度S、发生概率O、可检测性D进行评价,确定设计的评价准则,确定S、O、D的评价标准,评估标尺以3、2、1为衡量参数。评价标准见表2。

1.4.1S评判严重性S与栓剂最终质量和功效失效相关,根据中药栓剂失效形式造成的后果进行评分。在中药栓剂生产过程中因基质和主药的加入量、配药的先后顺序、搅拌的速率和时间、保温的温度和时间等失效形式导致中药栓剂的失效而引起质量不合格,造成严重质量事件,评分为3,以此类推,具体见表3。

1.4.2O评判概率O失效的发生是指失效形式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需要回顾以往的生产数据,纵向对比,或与使用相同生产工艺的同系产品不同批次间进行横向对比。栓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节点的控制、主药和基质等原辅料的质量控制、温度和速率的控制等工艺失效形式的经常发生,评分为3,以此类推,具体见表3。

1.4.3D评判可检测性D的发生是指失效形式能够被检测到的几率大小,需要运用相应工艺验证和方法学验证以及使用相关联的历史生产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中药栓剂生产过程中的混合时间、基质的熔融时间、主药的加入速度和混合时间等失效形式如果不能检测到或技术没有解决,则评分为3,以此类推,具体见表3。

1.4.4RPN分析RPN分析是将失效的S、O、D等级相乘而得,即RPN=S×O×D。利用列表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将潜在失效形式罗列出来,将相对应的风险程度分值填入表格,然后计算RPN。RPN值是某失效形式发生的综合性指标,数值越大,则该失效形式发生的风险优先度越高,风险级别也越高大,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进行严格控制。RPN评价标准见表4。

1.5中药栓剂制备工艺失效形式的风险评判和整改措施综合分析失效形式和RPN值,原辅料及内包装质量、熔融压力、灌装速度协调性、保温时的温度和搅拌速度分值均≥18,属于高风险控制点;原辅料及内包装质量、主药的加入顺序、熔融的温度及压力、保温温度、降温温度、灌装时的保温温度和搅拌速度、灌装速度及协调性、剪裁速度的S值均为3,将严重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和监督,确保关键步骤的关键参数符合生产要求。根据失效形式的高低风险次序,按照整改措施将风险因子等级高或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风险因素,组织物料采购、生产、质量及设备相关人员,制定相应的整改纠正措施以控制高风险,使风险因子降低至可接受水平或消除潜在风险。

1.6整改后的风险再评判FMEA小组成员在整改措施实施完成后,对整改前后的生产数据、产品质量报告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分析,对整改后失效形式的S、O、D进行再评估,计算RPN值。评判风险是否已经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若不在可接受水平,则必须继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直至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为止。具体风险再评判结果见表5。结果表明,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之后,原辅料及内包装质量、主药的加入顺序、熔融温度、保温温度、降温温度、灌装时的保温温度和搅拌速度、剪裁速度等均降至低风险水平,说明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能控制关键步骤的风险;但熔融压力、灌装速度和协调性等失效形式中,尽管风险等级降至较低水平,但其严重性S仍为3,需要进一步采取改进措施来控制风险。

1.7中药栓剂生产工艺FMEA风险评判总结综合分析评判风险因素及整改前后的实施结果,对中药栓剂生产工艺FMEA进行总结,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FMEA小组选取中药栓剂热熔法生产工艺为风险评估对象,运用流程图法与鱼骨图法分析中药栓剂的基本失效形式及后果对各失效形式进行风险评判之后,实施了一系列风险控制整改措施,并对整改后的风险进行再评判,有效地控制了热熔法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风险水平。

2讨论

2.1FMEA优缺点[6]FMEA作为前瞻性与可定性、定量的风险管理工具,更关注于预防问题的发生,降低整体的风险,而对失效模式分析过程中的失效形式的判定、评价标准的制定易受到实施者的经验与知识结构的限制。同时,对中药栓剂生产工艺进行风险分析只能根据工艺流程将生产步骤分解为一系列子步骤,不能从整体上对中药栓剂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和评价,必须合并全部可能的因素,然后逐次进行分析,这使得处理数据的工作量较大,并且耗费的时间与资源也会增多。

2.2中药栓剂风险管理的控制根据FMEA分析,对中药栓剂生产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评判和整改,将生产过程中各个步骤进行了控制,以将风险降至到可控制范围之内,尤其称量、熔融配药、保温、自动灌装等失效形式尤其重点进行控制。通过运用FMEA将中药栓剂生产工艺风险降至可控水平,是一种良好的风险分析管理工具,保证了中药栓剂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而优化了生产工艺,实现了质量风险管理的目的。

包装工艺分析篇2

关键词:全自动包装机;生产率;性能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包装的质量、品种类型,包装机械在包装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改变了包装的制造方法及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的包装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并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现有自动包装机存在的软硬件问题,自动包装机的工作效率一直不高。本文对全自动包装机生产性能及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引导设计人员科学地提出改进措施,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国内外包装机发展现状

我国包装机械发展较晚,通过参考国外产品,进行消化、吸收及自主开发、研制,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产品功能和自动化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但我国生产的自动包装机综合性能与国外先进的产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机械加工工艺技术水平低;机构动作的网步、协调性差;关键零部件、易损件、电气元件寿命短、可靠性差:生产速度一般都比较慢,自动化水平不高,自动化调节、自动化控制水平低:设备的可操控性差,维护保养比较麻烦;充填精度低、速度慢;外观造型和表面质量差。

国外袋成型包装机发展全面,优势明显,主要特点有以下特点:结构设计标准化、模组化;包装速度高速化;结构运动高精度化;控制智能化、弹性化;包装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并且国外的包装机执行机构和传动系统趋于简单,横封、纵封等动作的执行机构采用气动元件,包装动作简捷快速,整机噪声小;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实现无级变速,不仅调速范围大、平滑性好、低速特性,而且可实现恒转矩调速,节电效果也十分明显。因此,我国应开始不断发展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通用包装机械和设备,包装机朝着高度自动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3 全自动包装机的特点及功能

全自动真空包装机也叫全自动拉伸膜真空包装机/全自动塑料盒热成型真空包装机,其工作原理为:包装机是通过下膜拉伸成型,然后将包装物装入成型了的下膜腔中,接着在封合箱中对包装物进行真空或真空充气,并将上膜与下膜热合,再通过横切、纵切将包装物进行分割,最后包装的成品输送到下一工序,余下的废膜料由收集器收回。全自动包装机是一种集自动控制技术、计量技术、新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是根据预先设置的程序自动完成物料的供给、计量、充填、包装及成品输送等功能[3]。全自动包装机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自动包装机结构框图

全自动包装机的设计采用先进技术,在对产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构思、系统建模、动力分析、动态优化,从而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如下特点:1、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包装机采用当前最为流行的组态软件进行开发设计,画面逼真,组态灵活,将中央处理单元及二次仪表等设备进行连接,构成有机的整体。2、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根据需要选用双头秤、三头秤或四头秤自由组合的方式,这样既可保证定量准确,又能提高计量速度。3、可操作性好;只需按下操作按钮或在组态画面上点击相应按钮就能完成所需要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4、可靠性好;由于采用高可靠性能的中央处理器(一般采用PLC)及工控机进行控制,同时采用CAD进行优化设计,保证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5、可塑性强;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并将数据传送给上位机进行处理,并可通过中央处理单元的裕量接口与设备进行联络,保证现场的设备都能准确完成所需的功能。

4、全自动包装机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分析

全自动包装机的工作可靠性与全自动包装机的工艺、结构、动力特性、制造精度、机件材料、产品和工具特性,以及自动包装机的控制、检测系统的完善程度等因素有关。要提高包装机可靠性,根本办法在于提高每个部件的可靠性,即降低每个部件的故障率,而包装机的可靠性与它的生产效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下面将对全自动包装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相结合进行分析。

包装机的生产率是指包装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设一个工件所需的加工时间为 , 也 称为包装的循环时间。由基本工艺时间与循环内辅助时间两部分组成。包装机的生产效率的表达式为:

(1)

式中 为工作行程所需的时间(即基本工艺时间); 为空行程所需的时间(即循环内辅助时间),如果自动包装机的 ,即不考虑空程时间,那么这样的生产率称之为自动包装机的工艺生产率以K表示:

(2)

令 为生产效率系数,生产率系数表示包装机的理论生产率与工艺生产率之比:

或 (3)

生产效率系数表示自动包装机在时间上的利用程度,也就是反应工艺过程连续化程度。有上式可以看出,包装机的生产率数值的范围为 ,包装机的实际生产率往往低于包装机的理论生产率,因为包装机的执行机构发生故障,自动包装机更换加工产品时的调整,自动包装机运动部件磨损后的修复或更换,以及其他种种原因造成自动包装机的停车等等造成时间损失,所以自动包装机的实际生产率 为:

(4)

式中 为自动包装机循环外的时间损失。图1是包装机的理论生产率 和一般包装机的生产率 和全自动包装机的生产率 与工艺生产率 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中曲线1表示连续工作的包装机理论生产率(即 )曲线;曲线2表示为全自动包装机的实际生产率曲线;曲线3代表一般包装机的实际生产率曲线。

图1 一般包装机和全自动包装机生产率与K的关系曲线

从图1可以看出,如果包装机的可靠性和包装机的工艺生产率得到提高,则实际生产率曲线将向右延伸, 值将增大,反之 值将减小。因此可以发现全自动包装机的伸长率比一般包装机的生产率要高,其可靠性和工艺生产率也比一般包装机要高。

5结论

全自动包装机保证包装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品种多、生产环境好、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因而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具有革命意义的全自动化改变着包装机械行业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的传输方式。设计、安装的全自动控制包装系统,无论从提高包装机械行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方面,还是从消除加工误差和减轻劳动强度方面,都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对食品、饮料、药品、电子等行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相对于以往的包装机,全自动包装机其优良的工作特性和较高的生产率水平必将成为前景较好的包装机械,随着自动装置和系统工程方面的技术正在进一步深化,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屈平.世界包装机械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J].湖南包装, 2005(1):7

[2] 崔嘉. 我国食品翻包装机械工业发展广阔[J].包装机械,2006(10):99

包装工艺分析篇3

工程数据的集成是通过业务流程驱动,实现飞机单架次EBOM、PBOM、MBOM、产品数模、工装数模、AO和仿真验证结果数据等信息在系统之间的传递,其主要实现方式如下所述。(1)EBOM、PBOM、产品数模、工装数模的集成。从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导出整机或指定部件单架次的EBOM结构和产品数模及相应工装信息,数据格式包括zip包、Excel等。导出的EBOM和产品数模将导入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进行使用。(2)MBOM数据的集成。MBOM分为顶层MBOM和底层MBOM。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提供顶层MBOM结构导出功能,将三维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完成的顶层MBOM结构文件以XML/Excel格式输出,并导入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在平台上生成顶层MBOM结构。在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上对顶层MBOM结构进行管理,当发生更改后在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的MBOM编辑器中进行维护。底层MBOM结构在AO中的零组件配套表完成审签后由系统自动解析生成。(3)AO和仿真验证结果数据的集成。通过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和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的集成,使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新增三维AO输出功能。把通过工艺设计和仿真验证后的AO数据以zip包(包含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现有AO编辑器定义XML格式文件、具有工艺指导性的视图及Process、SMG、AVI文件等)形式输出。

2顶层工艺规划与管理

在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中进行顶层工艺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PBOM的构建、顶层MBOM的构建。(1)PBOM的构建。PBOM是在EBOM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的特征和企业的制造能力,对产品的结构进行重组,使之符合企业的生产能力,为生产组织、布局、车间分工提供依据,保证生产的可行性、均衡性和经济性。飞机装配顶层工艺规划过程首先是对产品设计产生的EBOM进行重新组织形成PBOM,主要完成新建工艺组合件和划分工艺路线。PBOM在继承EBOM所有属性(产品结构、三维模型属性信息、3D链接路径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工艺路线、工艺组合件及备注等属性。首先利用制造资源库中每个单位所属的设备了解单位的生产能力,并在三维环境中查看企业生产单元布局,综合工艺专业类型和制造经济性构建工艺组合件;然后根据零部件类型,确定装配流程,结合各车间的业务分工和现有的任务量确定零部件需要流转的车间,进行工艺路线的划分。(2)顶层MBOM的构建。顶层MBOM由多层次的装配单元和AO编号构成。装配单元是装配件的总称,指在飞机装配过程中,可以独立组装达到工程设计尺寸与技术要求,并作为进一步装配的独立组件、部件或最终整机的一组构件。顶层MBOM构建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产品的装配约束关系进行装配单元的划分,采用从大部件划分到小组件划分的顺序,将产品划分为若干个装配单元。装配单元是工序划分的基础。在PBOM的基础上,利用三维交互方式查看设计模型,分析装配约束关系,划分工艺分离面,将产品划分为几个大的装配单元,即大部件划分;再对大部件进行装配约束关系分析,在每个装配单元下确定并建立子装配单元;划分子装配体,完成顶层MBOM的构建。

3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

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主要包括底层MBOM构建、装配顺序规划、工装关联以及装配路径规划,并对工艺设计结果进行仿真和优化,将工艺设计结果形成的工艺数据(XML/Excel格式)和仿真文件等发送到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1)装配工艺设计。利用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的三维可视化环境,针对具体装配单元包含的工序中零组件之间的装配约束关系,进行装配顺序调整,并对装配顺序规划的结果进行爆炸图仿真,及时发现不正确或不合理的工艺过程,进而进行装配顺序调整和优化,图2为某部件的装配工艺设计实例。然后以装配单元为基础建立AO件,并根据工位数量建立多个AO,定义AO代号和名称,确定AO对应装配单元在装配过程中所需要的装配工序,完善装配工序的基本信息,形成装配工艺,并关联各个装配工序的配套零组件、实现的装配约束、配套装配资源等信息。(2)装配工艺优化。飞机零部件尺寸大,精度要求高,装配过程需要协调的部位多,返工困难,为了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因重点部位的误差叠加而导致装配精度问题的出现,需要在装配工艺准备阶段对装配精度进行预测,并对导致装配精度超差的工艺过程进行优化。直接影响产品装配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零件加工误差和产品装配工艺,现有飞机装配精度保证一般是通过测量和协调实现,不能在产品装配生产前实现对产品精度的控制。在MBD技术和数字化装配技术日趋成熟的情况下,为了缩短飞机研制周期,需要将精度控制技术融入装配工艺准备过程,实现基于精度控制的飞机装配工艺优化,确保装配工艺的可靠性。在装配工艺正式前,对产品进行整体装配精度预测(见图3),提前评估各关键特性的工艺能力。由于整体装配精度预测是在零件还未加工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用位置公差(将尺寸公差转化为参考某基准的位置公差)作为输入。基于产品精度MBD模型,利用多维方向偏差搜索算法得出偏差传递路径,用蒙特卡洛算法将输入的位置公差转化为相应的偏差值(偏差值呈正态分布),利用上述的偏差值、传递路径、敏感度等信息来预测关键特性是否超差。在装配精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预测结果,确定并优化导致精度超差的工艺因素,最终满足整体装配精度要求。如果预测出关键特性出现超差的情况,可以结合全要素的偏差贡献度分析和实际生产能力评估,确定工艺优化方案。如果该方案需要改变装配顺序、定位基准等工艺内容,则需要再进行装配工艺仿真。通过装配工艺仿真后的工艺优化方案为有效方案。为了避免飞机装配生产线生产瓶颈的出现,在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阶段,通过工序生产力平衡仿真,可以提前预测生产瓶颈和影响因素。通过对装配工序进行优化,可以在飞机装配生产前实现装配工序生产力平衡。对每个工序进行生产时间估算,评估每条工序任务链的生产时间,并进行生产力平衡,防止因部分工序任务链过长或过短导致生产瓶颈的出现,从而避免生产延误或等待的情况发生。

4三维装配工艺指令的生成与管理

装配工艺指令(AO)是用于规定生产管理单元的完整工艺流程和流程各环节的控制要求及记载生产过程中质量数据的工艺文件。在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中,可获取完整的AO信息以及工艺模板,并自动创建AO。当AO完成审签流程后,系统将自动提取AO中的零组件配套表,将其关联到顶层MBOM结构中形成底层MBOM结构。(1)装配工艺文件编制。每个AO对应一道工序,将工艺组件关联至AO。在AO节点下创建工步,并添加工步属性和描述信息。将工艺组件中的零组件划分至工步,并根据要求将标准件和资源划分至工步。(2)三维工艺信息标注。根据三维信息标注规则,将工艺信息标注在三维仿真动画中,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工艺仿真文件。这些工艺信息描述关键的装配尺寸与公差范围、工装和精度要求等生产必需的工艺约束信息,以及在装配动画中无法表达的指导信息。三维工艺信息标注的主要方式包括:颜色、可见性、文本、局部放大等。(3)工艺指令。通过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生成AO数据包(Process、SMG、AVI、图片、XML格式的工艺文件等),将AO数据包传到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利用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的AO编辑器将XML格式的工艺文件生成为AO文件,其余数据作为附件关联到AO,AO实例如图4所示。

5装配工艺知识管理

飞机装配工艺准备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广,包含的信息量大,是一种经验性非常强的知识密集型工作。在装配工艺准备过程中,为了实现装配工艺知识的共享和重用,提高设计质量,缩短准备周期和避免设计资源的浪费,需要对装配工艺知识进行建模并构建知识库。飞机装配工艺知识是指在飞机装配工艺准备和实际装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能够用于指导飞机装配工艺规划与仿真的抽象的数据表达。作为飞机三维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库,装配工艺知识库主要是存储和管理装配工艺实例、典型工艺模板和制造资源。首先构建3个库的分类结构,定义相应的属性,再将装配工艺实例、典型工艺模板和制造资源等分别放入对应的分类中。将装配工艺实例划分为典型工艺、典型工序和典型工步,并存入装配工艺实例库。典型工艺模版库存储已结构化、参数化的针对典型工艺特点的工艺知识,例如,根据工艺特点不同,将产品分为框类、壁板组件类、地板组件类、管路类和锻件类等,并按照不同类型的装配流程构建装配工艺模板,用于固化装配过程、组织典型装配模板数据。将飞机制造企业的生产资源以装配环境模型、虚拟人体模型、设备模型、工装模型、工具模型等形式进行三维建模,并赋予相应的参数信息,形成飞机制造资源知识。

6结束语

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是飞机数字化装配过程的主要环节,也是飞机制造企业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实现数字化制造的主要工作之一。通过对飞机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技术体系和关键技术的阐述,构建了飞机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并与PDM系统进行了有效集成,实现了飞机装配工艺的三维可视化AO编制和数据集成管理,为进一步提高飞机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的水平、质量和效率,实现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包装工艺分析篇4

1研究目标和主要考核指标

1.1研究目标

本文通过对通讯用L波段环行器批生产技术研究,突破批量生产管理技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容差设计技术,完善环行器批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使产品一次装配合格率达到99.73%,产品生产能力达到每天300只/人。

1.2研究内容

“L波段环行器”批生产技术研究内容如下:(1)容差设计技术;(2)一致性装配工艺技术;(3)批生产管理技术;(4)统计过程控制技术。

1.3主要考核指标

批生产能力主要考核指标:(1)产品一次装配合格率达到99.73%;(2)产品生产能力达到每天300只/人。

2技术可行性分析

2.1研究方案

项目分为三个阶段:样品阶段、小批量试制阶段和批生产阶段。样品阶段包括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解决容差设计问题,进行三批次生产,每批不小于10只,一次装配合格率大于95%。小批量试制阶段包括PID(过程识别文件)编制,工艺文件细化为操作文件,过程检测规范制订,工装夹具设计及制作;解决产品一致性问题,进行三个批次生产,每批不小于100只,一次装配合格率不低于99.73%。效率达到每天150只/人。批生产验证阶段包括质量保证大纲、生产过程控制文件编制,工艺优化,SPC,缺陷分析及其纠正及预防措施方法研究,建立批生产体系;解决批生产工艺及管理问题,进行三个批次生产,每批不小于1000只,一次装配合格率不低于99.73%。效率达到每天300只/人。

2.2技术途径

2.2.1容差设计技术

容差设计包含结构及电路的尺寸容差设计和材料性能的容差设计,尺寸容差主要有永磁体、中心导体、铁氧体基片的尺寸误差。材料性能主要指铁氧体基片的电磁性能和永磁体的磁性能。采用以下方法开展容差设计技术研究:(1)确定永磁体、中心导体、铁氧体基片的尺寸误差和铁氧体基片的电磁性能及永磁体的磁性能偏差的一般水平;(2)采用仿真分析方法,找出关键尺寸偏差和材料关键参数偏差;(3)建立环行器的参数化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找出关键尺寸偏差和材料关键参数偏差。

2.2.2一致性装配工艺技术

一致性装配工艺技术包含装配工艺技术和装配一致性控制技术。“L波段环行器”结构相对简单,中心导体通过器件端口引脚固定。本项目的装配工艺技术主要是引脚的装配和盖板的装配。引脚装配包括介质套与腔体装配,引脚与介质套的装配,引脚、介质套、腔体均为紧配合。通过研究装配的方法,设计适宜的工装夹具,保证引脚、介质套、腔体过孔同心,引脚底面与腔体底面之间平整,保证引脚装配一致性。盖板装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旋拧盖板时,中心导体受力,产生转动;其二是永磁体已经充磁,盖板是良好导磁体,装配时盖板与永磁体相吸,导致盖板螺纹与腔体螺纹难以正确卡合而失效。轻微时,盖板不正,严重时损坏螺纹。为了解决盖板装配问题,采取以下措施:(1)在结构设计中,增加防转片,防止中心导体随盖板装配转动;(2)设计工装夹具,确保盖板螺纹与腔体螺纹正确卡合。

2.2.3批生产管理技术

批生产管理技术包含物料管理、工装夹具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产品批次管理、各工位工时分配、生产进度管理、不合格品管理、外包管理等内容。本文结合“L波段环行器”开展批生产管理技术研究,建立批生产管理体系,实现生产高效有序、过程可控、产品可追溯。为此采取以下措施:(1)编制PID文件、工艺操作文件、过程检测规范、过程控制文件等,细化生产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2)提取过程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控制。

2.2.4统计过程控制技术

结合“L波段环行器”开展统计过程控制研究,采用以下途径:(1)确定关键工序节点和关键工艺参数;(2)确定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量;(3)确定已确定的工艺参数的采集、检测、统计方法(计数、计量);(4)确定采用的控制技术;(5)根据统计数据,利用控制图进行受控状态分析;(6)对失控状态运用直方图、因果图等方式分析失控原因;(7)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优化工艺参数;(8)再确认工艺参数的控制量,达到过程统计受控,维持过程的稳定和减少过程的波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9)计算Cpk,并进行分析;(10)修订工艺和操作文件。

3应用方向及成果形式

3.1应用方向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通信产业有望突破万亿,而环行器直接用于基台(站)和移动台系统中,需求量巨大,预计未来10年环行器年需求量至少在上亿万只。L波段环行器批生产技术攻关后,所得到的过程管理方法可应用于其它民用铁氧体器件的生产,军用铁氧体器件的批生产也可借鉴该技术。

3.2最终成果形式

(1)PID文件(2)工艺操作文件(3)过程检测规范(4)质量保证大纲(5)生产过程控制文件4结束语环行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容量大、可靠性高等系列优点,是通讯微波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器件之一,市场需求量巨大,如何控制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环行器生产厂商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通过对环行器批生产技术研究,使得我们在容差设计技术、装配工艺技术、过程控制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可得到较大提升。

作者:徐榆鸿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沈维福.带线环行器_隔离器生产技术[J].磁性材料及器件,2009,40(4):4-19.

[2]刘力,贾建华.射频结环行器的设计流程与仿真[J].现代电子技术,2007,19:101-106.

包装工艺分析篇5

关键词:动态仿真;涂装线;automod;计算机

1 动态仿真技术应用和方法:

(1)计算机仿真软件。适于三维动态仿真的软件有许多,常用的软件有automod和flexsim等软件。其中automod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三维物流仿真软件,可以通过c语言编程对你所需要的复杂动作进行最接近真实的仿真。它主要包括了三大模块:automod、autostat和autoview。(1)automod模块:提供给用户一系列的物流系统模块来仿真现实世界中的物流自动化系统。(2)autoview:可以允许用户通过automod模型定义场景和摄像机的移动,产生高质量的avi格式的动画,用户可以缩放或者平移视图,或使摄像机跟踪一个物体的移动。(3)autostat:为仿真项目提供增强的统计分析工具,由用户定义测量和实验的标准,自动在automod的模型上执行统计分析。

(2)建立仿真模型。根据涂装车间平面布置、输送系统路线、工艺流程建立系统的计算机动态仿真模型,并确立系统基本设备的运行参数。

(3)编写逻辑控制程序。根据涂装车间的工艺流程和系统的逻辑控制关系设置工件运行的规则,以及工件在工艺过程中所需要的工艺时间等编写逻辑控制程序。WwW.lw881.com

(4)运行仿真系统。将涂装车间的产能要求、工作时间、设备利用率、生产节拍、各工序工艺时间、各工序工艺链速等参数输入仿真模型系统,运行此仿真系统。

(5)仿真结果分析和优化。根据动态仿真的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系统是否存在瓶颈,流程是否畅通,产能能否满足需求。如果系统运行后,结果有不理想之处,要分析原因,调整方案或者修改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直至能够满足涂装车间的生产要求。最终生成三维动画输出结果及仿真报告,为项目管理者和设计者提供 参考 依据。采用计算机动态仿真技术,业主和设计人员可以在实际生产系统未建立前就能够直观地看到并了解涂装车间实际运行的全部信息,便于项目管理者和设计者对方案进行优化。

2 动态仿真技术在大型涂装线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1)根据涂装车间平面布置图、输送系统路线、工艺流程建立仿真模型。

现代 化的涂装车间平面布置大多采用三层厂房结构,根据洁净度要求不同和功能不同进行分区。一般主要操作层设置在二层,送排风系统和烘干炉设置在三层,一层设置辅助设施。建立仿真模型范围:从工件移载至前处理电泳橇体开始,到涂装完毕的工件移至总装输送机结束。涂装主要工序包括:前处理电泳工序、电泳打磨工序、密封工序、中涂喷漆工序、中涂打磨工序、面涂喷漆工序、抛光/检查工序、点修工序、注蜡工序和橇体储存及返回。

(2)动态仿真参数输入。

动态仿真所需要输入参数包括:工件尺寸;详细工作时间安排;各工序的工件节距、节拍、工艺链速;各工序间输送机的移动速度及动作;拟采用的设备开动率;大返修率;小返修率

(3)运行动态仿真系统。

涂装车间的动态仿真条件通常分为以下几种条件,以达到不同的目的:(1)条件-0,输入条件“100%负荷条件”,目的“验证100%负荷下的生产能力”;(2)条件-1,输入条件“设计负荷”,目的“验证设计负荷下的生产能力,寻找瓶颈点”;(3)条件-2,输入条件“在设计负荷下修改参数”,目的“改善瓶颈点,并进行验证”;(4)条件-3,输入条件“分解工序运行”,目的“消除上下工序影响,验证各工序之间对产能的影响”;(5)条件-4,输入条件“优化设计后进行验证”,目的“研究如何达到目标产能”。输入参数后运行仿真系统,为了能得到更接近实际的结果,先进行车间填充以基本达到正常生产状态,然后进行100班左右的仿真运行时间。

(4)动态仿真数据、报告。

包括:①统计:可对多种概率分布(均匀、正态、指数、爱尔朗、经验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带有随机数生成器。 ②分析:输入数据分析包括:数据设置分析、最合适建议等,并可导入微软的excel的数据。输出数据分析包括:可输出队列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动态图表显示,用户自定义图表格式,并可将数据输出到微软的excel中。③动画和文档:可产生二维、三维动画,可对摄像机进行移动,缩放,旋转。可按功能性或元素排序自动生成模型文档,产生仿真事件跟踪报告,输入参数值列表等。

(5)找出瓶颈并优化,验证结果。

包装工艺分析篇6

电致变色材料聚苯胺-邻胺基苯甲酸的合成条件及性能的研究汤琪 王成章(4)

NMMO工艺条件对纤维素包装膜性能影响的研究成培芳 王建清 王秋利(7)

基于Kubelka—Munk理论的半色调印刷品光谱反射预测模型葛惊寰 张逸新(9)

物流网格体系结构的研究胡燕祝 马建红(12)

植物纤维缓冲材料的研究进展刘德桃 陈奇峰 李军 莫立焕 杨仁党 陈克复(15)

纸浆模塑制品性能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耿东伟 曹国荣 许文才 王殿君(19)

聚乙烯共挤薄膜热收缩曲线及其和薄膜热封性能的关系杜玉宝 骆光林(21)

CPE改性PVC封套材料研究段志强 易建政 宣兆龙 谢长洪(23)

收缩包装对香皂失水性的影响李光 周欣(25)

包装测试数据的自适应“黄金比例”显示模型设计丁微波 王金变 李光 宋海燕 孙彬青 高文华(27)

镭射印刷的制版工艺及关键因素探讨严美芳 郝发义(30)

数字陷印技术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涂文洪(33)

基于图形形态的包装陷印方法与参数研究顾桓 占鸣(36)

数字化工作流程在印刷工艺中的应用陈绍武(39)

图像纹理分析在彩色印刷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高军 李学伟 魏修亭 张新义(42)

印刷品在线检测系统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潘全玲 张蕾(45)

彩色印刷品缺陷在线检测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张二虎 张倩(48)

Clapper-Yule光谱预测模型臧冬娟 张逸新 刘春林(51)

色彩传递的误差及控制楚高利 成刚虎(54)

印刷机改进型导轨设计及仿真分析张海燕 司军锋 张玥 杜斌(57)

胶印机振动测试系统的研究黄颖为 褚晓珂 赵庆海(59)

基于事例推理的胶印质量管理专家系统陈梅 管力明 杨根福(62)

平版胶印JDF工作传票分析及通讯接口开发吴跃卿 王民 郑军(66)

基于Visual LISP的包装机械常用零件参数化图库开发毛文武 孟宪明(69)

包装机械产品绿色设计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曾晓红 刘春辉 郝喜海(71)

基于刚度-强度-重力的蜂窝纸板优化设计王冬梅(74)

瓦楞纸板弯曲问题的基本方程张涛 张新昌(76)

包装纸盒CAD系统的设计研究和克智 马春娟(79)

基于正棱柱变异型纸盒的研究赵郁聪 王德忠(82)

生物降解塑包材料市场高速增长刘功华(32)

关于李克天等同志增补为第四届专业委员会理事(或改任常务理事)的决定(193)

息“2007华南国际印刷商标及包装饮料展”圆满落幕(193)

《包装工程》杂志投稿须知(I0002)

奥迪品牌造型基因研究张文泉 赵江洪(84)

整体产品与产品差异化研究及创新设计何文波(87)

产品设计的新模式——交互设计李世国 华梅立 贾锐(90)

现代产品形态“仿生”设计艺术研究 熊大庆(93)

模块化设计思想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运用尚淼(96)

设计符号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析薛青 范文龙(99)

影响产品色彩设计的因素剖析王庆斌(102)

体验经济下的非物质设计探讨李晨 张慧(105)

产品表现在工业设计中的作用杨君顺 冯青(108)

情感诉求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詹秦川 杨晓燕 王伟伟(110)

基于人机界面发展模式的研究及其应用分析陈满儒 张大伟(113)

体现企业形象的产品形象设计研究徐江华 张敏(116)

我国婴童产品设计研究吕艳红 任文营 张鑫韬(118)

老年人能力因素分析及产品设计问题研究高倩 洪华 陶晋(120)

当代图形设计的后现代表征张灏(122)

视觉设计元素在楼盘宣传页设计中的应用陈海英(126)

大学校徽设计中的汉字应用分析高金锁(128)

江南大学包装工程系学生设计作品选(131)

何卫东设计作品 佛山电视台广告部(132)

汪开庆设计作品选(133)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作品选登(134)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包装工程专业学生作品选(135)

襄樊学院美术学院李晓春设计作品选(136)

杨晓金:标志设计作品选(137)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师作品(138)

中文设计字体创造发展的基本准则陈岚(139)

数字化时代图形传播与有效互动季涛频(141)

电影DVD包装设计探析唐兴荣(144)

服务大众的包装设计构想李洋 官泓 许佳(148)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解读与设计应用李月恩 李艳(151)

从有我的设计谈产品的审美创造杨明朗 邱珂(153)

儿童读物装帧设计吴玉红(155)

封面对大学生购书兴趣的影响分析杨远芬(157)

商标形象设计在包装中的作用研究郁涛(159)

人性化包装设计在现代商品中的应用李晓春 杨和维(161)

汉字型标志设计探析杨猛 朱月(163)

汉字图形标志设计中的“形、声、意”探析李小红(165)

论艺术设计形式美感的审美表达方式刘加贵 陈其端(167)

包装设计与消费需求陈炜(169)

销售包装设计的形式陌生化与意蕴个性化问题马建华 王家民(171)

创新——现代包装设计的灵魂李杰(173)

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情感胡大勇(175)

我国PET瓶塑料成型设备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张友根(177)

纤维素纤维发泡缓冲包装材料概述李新平 索晓红(182)

果蔬保鲜包装崔爽(185)

纸容器技术特性应用研究李鸣钟(187)

CTP会取代CTF吗王莉 张严(190)

壳聚糖涂布纸的保鲜包装特性研究林宝凤 杜予民 陈亮 梁兴泉(1)

DBD等离子体制备类-PEO生物功能薄膜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谢芬艳 胡文娟 陈强 翁静(4)

氧化锌在纸张装裱小麦浆糊中防霉作用的研究王吉荣 童文 魏无际 李晓华 陈步荣(7)

印刷电路板振动特性及防振包装原理陈元龙 郭彦峰(10)

包装废EPS改性沥青研究方长青 李铁虎 张茂荣(13)

无硼载体淀粉胶粘剂的研究贺伦英 刘奇龙 龚慧芳 何新快(15)

不同氧化条件下氧化马铃薯淀粉胶粘剂影响因素的研究张毅 张立武(18)

利用LiCl/DMAc技术制备纤维素包装膜的研究张春峰 王建清 张宇瑶 齐越(21)

高粘度高光泽苯丙乳液制备研究辛秀兰 朱贤玲 杨华 陈坤(24)

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包装纸用紫甘薯总黄酮的含量邓斌 蒋刚彪 陈六平(27)

基于MTF的喷墨打印质量评价邢文文 唐正宁 丁军 陈默(30)

基于CIEDE2000色差公式权重函数修正的研究黄敏 刘浩学 廖宁放(33)

甜樱桃常温保鲜性能的研究于江 俞倩倩(36)

危险品包装技术研究傅欣 刘玉生(38)

柔性版印刷网点增大的研究张改梅 许文才 赵斌(41)

基于CTP工业实验的色彩与网点转移的控制实现肖洋 谢红焰(43)

防潮包装储运期限的分析与评价张春和 张大鹏 周红 匡小平(47)

包装可靠性对运输成本的影响性分析李天鹏 高欣宝 王波(50)

基于FEM的不规则纸芯结构的蜂窝纸压缩性能分析高龙士(53)

蜂窝纸板静态缓冲特性的实验研究与分析辛成龙 郭彦峰(56)

应力-能量法在测定泡沫塑料缓冲曲线中的应用张波涛(59)

基于包装件脆值的模糊推理方法的研究丁毅 董顺兰 杨冠波(61)

杨木刨花模压平面托盘的主要材性分析田少娟 李大纲 李玲 李苏杨(63)

瓦楞纸板结构件承载性能研究鄂玉萍 张新昌(66)

低定量新闻纸的印刷适性分析廖志浩 李志高(68)

灰底白板纸与白卡纸色彩再现性能比较吕勇 崔鹏坤 方伟 齐晓堃(71)

包装机横封机构仿真研究乔峰丽 苗鸿宾(75)

卷筒纸印刷机张力系统的检测孙玉秋(78)

胶印机纸张尺寸预设系统的研究宋薇 张海燕(81)

印刷机新型开闭牙机构的介绍及其运动学研究徐妍 张海燕(84)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在张力控制中的应用赵庆海 贾中华(87)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张力控制系统杜汉强 张广文(90)

影响密度仪测量精度的因素及其改进措施刘筱霞 袁惊滔(92)

易拉罐的最优设计方案相秀芬 唐世星(94)

液晶电视瓦楞纸箱材料选择与强度计算研究王彤(97)

抽盖式香烟包装的改进设计管兰芳 段瑞斌 张丽强(100)

集装箱监控决策排序模型中的张明辉 熊春生(102)

改进遗传算法在包装件物流调度中应用的研究黄颖为 李燕培 孙德强(105)

基于成本作业法的回收包装系统的研究及应用邹鑫嫔 李东升 张新昌(108)

标志数学美的设计方法论代福平(111)

酒类产品包装的感性设计潘晓伟(114)

汤晓颖设计作品(117)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李朝晖作品选(118)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师作品(119)

南昌大学胡红忠标志设计赏析(120)

产品原型构建的创新及乐高头脑风暴套件之价值李世国 华梅立 费钎(121)

基于Rhino 3D的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任工昌 崔延琳 杨君顺(124)

基于逆向工程的ATV造型创新设计张伟社 杨小安 张明春(127)

高档酒外形包装盒设计的研究牛敏 陈锦昌 王华斌(130)

中国古代手工艺设计中的优秀设计思想薛艳敏 王家民(134)

基于可用性的产品外观设计评价系统研究曾栋 陈亚明(137)

虚拟现实技术在产品改良设计中的应用王乐 方兴(140)

融合于自然的产品造型艺术许世虎 赖家令 夏青(143)

从审美体验看产品形态仿生设计王爱红 李艺(146)

产品人性化设计的方法桂元龙(148)

工业设计中的仿生设计与应用周伯军(151)

产品仿生设计的生物学原理潜铁宇 李昕(154)

功能组合型产品概念设计方法探讨任刚 唐红科(157)

北欧独立生活设计杨晓丹 万莉(159)

试论优良互动设计的主要特征李轶南(162)

谈包装装潢设计人才职业素质的构建郭新生(165)

包装造型中立体空间的视觉表述周著(167)

绿色包装的文化映射杨天舒(169)

后现代主义设计语境中的标志设计王秀玲 张杰(171)

体会商业建筑立面广告的视觉设计郭智勇(174)

探析儿童产品的色彩设计罗碧娟(177)

包装纸艺术的表达与发展张英(179)

易上架包装原则及功能分析陈沈慧 卢立新(181)

高速胶印水斗液使用性能的研究王琪 王延伟(184)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F0004)

淀粉泡沫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周江 佟金(1)

木质纤维素-聚氨酯共聚型高强度功能纸张的研究范建云 王鹏 杨志勇 杨海涛 谢益民(4)

纸/铝/塑复合软包装材料摩擦系数的分析唐翔 李大纲 章育骏(7)

LDPE-Ni/多晶铁纤维电磁屏蔽包装材料研究解娜 焦清介 臧充光 刘帅(10)

熟制板栗蒸煮袋包装的设计何新快 邓凌锋 李小东 袁志庆(13)

增塑剂对纤维素膜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曾凤彩 武军(16)

骨胶与表氯醇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性能李仲谨 李晓钡 朱敏 李小燕(18)

纸浆模塑制品的研究进展曹国荣 张勇 田羽 郑华明 韩静 张晓磊(21)

用有限元分析和DICM确定纸浆模塑材料弹性常数的逆问题平幼妹 余本农 计宏伟 邵文泉 滕立军(24)

纸浆模塑结构单元的斜度与缓冲性能的仿真研究张业鹏 王章苹 龙盛蓉(28)

纸浆模塑制品对流干燥机理及其节能原理张琳 张新昌(31)

蜂窝纸板受压时的有限元分析李厚民(34)

蜂窝纸板压缩破坏机理研究王冬梅(37)

食品包装用PVC膜增塑剂迁移的研究朱勇 王志伟(40)

用正硅酸乙酯改性的倍半硅氧烷膜压痕特性的研究陈平 胡立江(42)

牛奶包装黑白膜的研究王平利 许文才 曹国荣(45)

论包装用天然高分子膜徐晓凤 张光华(48)

高锰酸钾对柑桔储鲜作用的研究贺伦英 何新快 高艳飞(51)

野战装备封存封套材料研究宣兆龙 易建政 段志强(53)

一种新型气相防锈纸的研制李志广 黄红军 万红敬 张敏(55)

印刷中感光乳剂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应用及计算翁星光 唐正宁(57)

白墨底基结合热干性油墨的中性灰平衡研究张旭亮 王利婕 朱元泓 张正修(60)

基于ISTA功率谱密度的MATLAB随机过程时域样本再现陈方泉 马思文 金国斌(64)

路面多种激励下汽车运输包装产品动态响应的数值仿真张秀梅 徐伟民(67)

印刷过程中油墨渗透深度的计算与实验研究刘福平 齐晓堃 王安玲(71)

网点面积检测算法的比较研究彭彦平 马步庄 徐锦林(76)

包装印刷中JPEG2000标准实现的研究和克智 刘奇龙 赵鸿雁(79)

数码印刷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罗红莲 褚庭亮 李家祥 刘昕(81)

PDF417条码生成实现的优化郑大宇 刘恩德(84)

RFID与条码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中的联合应用陈兴刚 刘振华 郭宝华(87)

小波包在谐波减速器振动信号中的特征识别赵罘 辛洪兵 张力(90)

基于虚拟装配的硬币自动包装机设计方法芮晓明 翟江兰(92)

有机光导鼓精细涂布实验设备的开发研究陈虹 唐英杰(95)

基于CAN总线的食品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金凤莲(98)

基于DSP的自动印刷套色控制系统仲科 樊臻(101)

轮转凹印机给纸系统裁刀气动控制系统设计孙玉秋(104)

PLC在泡罩药品包装机控制系统改造中的应用杜柳青 罗辑 余永维 蒋玲丽(106)

基于LCA的月饼包装评价郎芳 马晓茜 赵增立 李海滨(109)

基于气相防锈技术的弹药包装研究李文钊 田春雷 李良春(112)

产品-包装-运载体系统动态特性研究吕广庆 王志伟(115)

产品运输包装可靠性设计王军 钱静 卢立新(119)

基于物流成本的包装箱尺寸优化设计王岭松 王东爱 李宗民(121)

绿色包装设计的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张元标(123)

基于联系数学的包装装潢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汪新凡(126)

数据库技术在包装容器CAD中的应用陈少为 徐大华 杨涛(129)

功能型折叠纸盒作业线的研究魏娜 孙诚 尹兴 段瑞侠(132)

包装纸盒盒型参数化设计应用程序的开发与实现高佳宏 朱梅玲 王琳(135)

基于OpenGL的包装容器几何造型技术研究杨涛 朱英杰 陈少为(137)

TRIZ创新理论在卧式卷烟包装盒设计中的运用齐瑞文 杨明朗 黄婉春(140)

模糊综合评判在军事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夏玉森 周海云(142)

论视觉流程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张苏 周文辉(144)

格式塔原理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应用何灿群 葛列众(148)

佳宝天然蛋白型系列包装——获首届“江西之星”设计大赛包装设计金奖(151)

论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杨君顺 程远(159)

包装容器形态仿生设计何霞 杨国平 王家俊(162)

象形文字的装饰美王红波 赵彩芬 徐人平 李捷(164)

图形语言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纪向宏(167)

以“天人合一”探究中国包装设计蒋家华(170)

包装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常见误区及对策段天宏 杨明朗 杨小丹(173)

印刷企业绩效考评中的目标管理方案杨皋 王云峰 陈鹏(176)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业设计的指导作用刘芳 陆长德(179)

产品语义学和产品设计刘胜志 朱钟炎(182)

从iF设计奖看消费电子类产品设计的材质美赵智慧 李春富(185)

产品语意学在设计中的应用张琲(188)

基于消费者体验的产品品牌领导力建设研究江蕊 何人可 谭浩(190)

本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于东玖 谢玓 严波(193)

基于人性化的电脑桌设计研究何文波 刘丽萍 左洪亮(196)

图案在“乘坐用具”设计中的应用李月恩 舒伟 龙鹏(198)

设计定位探析周伯军(201)

工业产品造型中布尔运算的运用朱春耕(204)

反设计的运用及现实意义周睿(206)

论产品造型设计中的最小信息单位郄建业 李成(209)

家用电视机消费文化中的符号性张芳兰 杨明朗(211)

儿童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罗碧娟(213)

我国物流信息系统的市场需求分析夏训嘉 廖馨(215)

物流对包装功能要求的分析季峰民 刘俊杰(218)

论我国旅游商品的包装田定湘(220)

江西特色产品包装设计的思考熊兴福 郭文静(223)

家具包装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洪志刚 许美琪(225)

动态高校包装网站的设计与创建张波涛 陈满儒(227)

包装设计与注意原理万萱(230)

广告视觉传达发展趋势探究秦岁明 丁媛媛(233)

包装设计中无彩色的运用胡红忠 吴云(236)

虚拟三维环境下阴影应用的研究左洪亮(237)

论虚拟展示设计钟蕾 魏雅莉(239)

商品包装设计中的符号意义顾琛(242)

色彩设计和品牌核心竞争力汪辉 肖琼娜(244)

现代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关系陈志权(246)

现代包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杨萍(248)

包装装饰设计中民俗文化的应用黄志华(250)

现代商品包装装潢版式的简约性设计杨越峰 袁恩培(251)

上海“月份牌广告”的启示李广 杨虹(254)

包装印刷设计中印刷材料的选择问题杨祖彬(256)

JDF工作流程中的拼大版节点罗如柏 周世生(259)

招贴广告印前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刘筱霞 廉洁(261)

全国第十届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征稿进展许文才(264)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南京举行王振林(264)

亚包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奠基仪式暨亚包中心建设总体规划论证首批企业入园签字仪式在杭州隆重举行周建伟(264)

书讯(265)

浙江东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4—2005年科技进展(265)

2005年中国工控及自动化界年度评选揭晓·创新产品奖·十大优秀论文·十大优案例·十大新闻热点·(266)

综合信息(267)

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原理与研究现状赵灵智 胡社军 何琴玉 李伟善 陈俊芳 汝强(1)

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与研究胡涛 孙金凤 刘娟 孟晓萍(5)

EB固化油墨的研制及发展前景周世生 孙帮勇(9)

磁性油墨的研究进展王鹏飞 李亚东(13)

生物降解包装塑料研究进展梁世强 傅和青(16)

淀粉疏水改性及其应用罗发兴 黄强 李琳(18)

人工模拟菌类条件对塑木复合材性能的影响李大纲 孙占英 吴正元 丁建生(21)

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包装纸用天然色素虎杖黄酮含量的研究 黎彧 邝守敏 叶勇 李梅娣 蓝方存 王锡茂 佘琼虹(23)

塑料容器用新材料ETRPE的加工流变行为研究樊卫华 刘玉坤 陈金周 白娟 王经武(25)

大豆分离蛋白可食膜的制备及微波处理对性能的影响周红锋 张子勇 欧仕益(28)

包装复合薄膜渗透性的模拟分析陈黎敏 蔡惠平(31)

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包装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耿皓(33)

核壳结构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甘孟瑜 李秋 马利 王成章(36)

内交联型复合薄膜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制项尚林 陈瑞珠 李莹 韩徐(39)

真空镀银抗菌包装薄膜的研究黄巍 王建清(43)

大豆分离蛋白与小麦面筋蛋白共混的可食性复合包装膜研究郭新华(45)

复合软包装材料(BOPET/AL/LDPE)撕裂性能的研究刘进华 李大纲 章育骏(48)

植物纤维类缓冲包装材料的研制丁毅 李尧 曾珊琪 刘春燕 周志明(50)

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特性实验数据的处理刘国东 祝锡晶 李清(52)

蜂窝纸板箱的静态压缩特性研究张媛(54)

基于ANSYS8.0的蜂窝纸板力学性能研究张文峰 张安宁(57)

基于静态压缩试验的缓冲包装材料性能对比分析明星 赵燕 卢杰 彭庆伦(59)

防静电包装材料静电屏蔽性能测试方法杨士亮 雷磊 李汉军 姬国庆(62)

环境标志与生命周期评价戴宏民 刘彦蓉(65)

破损边界理论局限性的讨论赵庆海 王伟(68)

空投物资冲击过程中的缓冲性能分析刘霞 齐欢(70)

我军弹药防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刘川文 黄红军 李志广 王建江(73)

激光技术在塑料薄膜加工中的应用邝贤锋(76)

基于VIPP的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孔玲君 田全慧(79)

激光雕刻凹版制版技术易丽芳 张逸新(82)

辊状印刷机在印刷过程中油墨的渗透王安玲 齐晓茎 刘福平(85)

基于图文分布的卷筒纸胶印机着墨率的研究武吉梅 武秋敏(87)

丝网印版的分辨率特性研究唐正宁 李飞 翁星光 安君(90)

无水胶印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分析研究冷彩凤 刘侠(94)

柔性印版的变形分析安君 唐正宁 李飞 刘涛(95)

用MacAdam椭圆检验CIE1964 LUV和CIEl976 LAB色空间的均匀性王秀泽 庄磊 孟伟(97)

经典彩色预测模型杜艳君 张逸新(99)

图像Inpainting技术原理及住包装印刷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李延雷 胡大勇(102)

基于Best专业打样系统的数码打样仿真技术李文育 顾桓 李和伟(105)

数码打样色彩管理系统的研究梁静 张立辉(108)

印刷机前规机构三维参数化调整王晓华(110)

高速注肩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储茂兵 石恩琪 蔡锦达(113)

印刷机底片扫描装置中机械传动精度分析与选择赵敬云 姚永刚 苏文瑛(116)

自动锯槽机开槽加工中锯条方向的控制王德忠 高文华(120)

瓦楞辊再生的研究郑开陆(122)

纸箱机械设备开发新动向汪焕心(115)

塑料瓶包装农药发展前景良好汪焕心(293)

2006华南国际印刷包装技术展顺利落幕500家中外展商、3万多名买家汇聚一堂(298)

超薄刀分切压线机使用与保养王敏(298)

产品包装设计综合评价AMC模型探究程红炬 湛少锋 周翠芳(124)

基于SVG和X3D的网络化协同产品包装设计模式康晓兵 魏生民 卫延斌(128)

缓冲包装CAD系统的开发李光(130)

CIMS机制下瓦楞纸箱CAD系统开发王霜 戴跃洪 何忠秀(133)

基于Pro/TOOLKIT的包装容器CAD/CAM系统研究和克智 刘晓利 林家骐(135)

基于行为建模技术的翻领式成型器三维建模研究余群 吴志军(138)

任意四棱台折叠纸盒作业线设计条件分析尹兴 孙诚 魏娜 段瑞侠(141)

基于酒类商品综合性防伪包装的设计焦利勇 王晓敏 姚伟(144)

电子标签在集装箱循环使用中的应用金楠 万晓霞 柯贤文(146)

基于包装对物资保障影响性评价体系的研究高欣宝 王波 李天鹏(148)

弹药物流路径的优化决策研究高善清 王卓柱 艾云平 顾国华(151)

固定纸盒盒型分类体系探研谢琪 李晓文(154)

对称与图形创意——基于图形组织结构的数学原理与应用林迅(157)

产品识别在品牌策略中的应用杨颖 周立钢 雷田(163)

艺术品设计在环境中的符号功能怀伟 高筠(167)

手机键盘布局设计的人机工程实验研究熊云飞 刘刚(171)

眼镜的设计开发策略高筠 汪颖(175)

基于用户舒适度的耳温枪的工业设计郑林欣 汪颖(178)

编钟的美学研究及设计应用罗莹 贾朝红 孙守迁(181)

基于案例的产品设计系统中程序型知识检索研究及实现黄旭 赵江洪 谭浩(184)

机床产品形态艺术设计分析与实践任立昭 尹翠君(188)

产品设计中人机尺度关系量化评价的研究刘红杰(190)

产品仿生设计探究刘青春 何霞(194)

针对人体消化道微型工程药丸的磁定位跟踪系统产品外观设计林立 张颖 陈禾 陆兆锋(197)

耳麦的优化与改良设计任刚 杨利芳 于洪利(199)

日常用品设计中的情感表达方兴 杜鹃(202)

工业产品设计与色彩流行许世虎 叶东海(205)

产品设计在培育消费者忠诚中的作用王婧菁 何人可(208)

工业产品造型的构成方法及发展取向赵世学(210)

容器造型的人性化设计田静 许世虎(212)

工业设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魏小红 刘子建(214)

中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汪开庆 黄荣敏(217)

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与传统文化效应杨红旗 贾丽丽 王旭倩(220)

论传统图形设计背后的知识形式杜军虎(222)

陈琦平面设计作品(225)

常熟理工学院陆一文设计作品选(226)

江南大学陆柳兰设计作品选(227)

刘长缨纸艺作品选登(228)

聊城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师作品选(229)

艺术设计系教师作品(232)

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设计作品(233)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三所高校部分教师作品选(235)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叶苹设计作品选(236)

井冈山学院艺术学院教师设计作品选(237)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师作品(240)

万文瑞设计作品选(241)

屠明英设计作品(242)

潘红莲设计作品(243)

中原工学院服装与艺术学院吴军伟设计应用作品选(244)

酒包装文字设计中书法艺术的意境表现蒙睿华 赵彩芬 徐人平(245)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的标志设计张爱鹏 张品(248)

论标志设计中汉字的艺术特征周利群(251)

包装图形的语境表现万萱(254)

颜色属性辨析李延雷 刘世昌(256)

论包装企业iERP模型及设计张志刚 黄军勤 顾桓(258)

企业视觉形象的设计与管理研究吕艳红 闫十 李成(260)

未来包装行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姜文(262)

CS战略与油墨营销李卫宁 冯社浩 张彬贤 刘文勇(265)

论绿色包装设计中人文精神的构建郭君 刘珑丁(268)

仿生学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王艺湘(270)

包装设计的创新生存刘兆明(273)

中国画在当今非物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徐敏 黄婉春(277)

网页界面优化设计的分析与研究秦岁明 马冬梅(280)

产品包装与品牌形象塑造谢春林 张锐(282)

断流管径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吴龙奇 杨福馨(284)

HACCP在聚烯烃类食品软包装中的应用彭珊珊 文飞(286)

香烟包装设计技要王琪 张岩(288)

印刷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陈一军(291)

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电子信息产品打造“绿色包装”势在必行叶柏彰 叶铭(294)

《包装结构设计》首获国家精品课程称号黄利强(296)

“果蔬气调保鲜与运输包装机理及其质量控制技术”通过江苏省省级鉴定(296)

株洲工学院正式更名湖南工业大学罗亚明(296)

《纸包装结构设计》(第二版)(297)

国家产业结构指导目录涉及三类包装项目传声(297)

世界食品工业盛行无菌保鲜包装汪焕心(297)

包装工艺分析篇7

关键词:创新创业;工科;专业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40-02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最初开始于发达国家,美国的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有50多所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中心。[1,2]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具有的特点是注重创业意识培养和模仿训练、创新创业教育分类详细、有学术研究支撑等,著名的有百森商学院(注重创新创业课程)和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一体化)等。[3]国内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在2002年才正式启动,近些年各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创业训练计划、课程体系构建等都进行了改革与实践,[4-7]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例如,汕头大学的胡文龙基于CDIO理念对工科探究式教学进行改革实践;[4]浙江工业大学的李浩君等人对工科专业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立体化教学方法。[5]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体系化程度不高,相关创新创业学术研究尚未全面开展,对具体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深入改革,以满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

工科类专业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此阶段的学习是培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根据工科专业课的教学特征,结合新形势下国家创新创业型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养为中心对工科专业课的教学进行了改革。

一、工科专业课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特征

1.教学理念

CDIO(Conceive 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是以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通过对产品进行系统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能力等,另一方面培养对产品系统进行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能力等综合素质。[8]CDIO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目前全国已有几十所试点高校和许多非试点院校实施了CDIO改革,基于CDIO理念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实习与实训、教师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部分环节的重新构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9]由于工科专业课具有较强的技术特色、综合性和实践性,其教学目标是既要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又要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工科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运用CDIO理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培养模式。

2.教学特征

深入研究与分析工科专业课教学特征是提出和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关键前提。工科专业课的教学特征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共同所表现出来的现象,[5]其总体特征具体如下:

(1)在专业课程方面:部分专业课理论性强,涉及到工程建模、理论计算,学习难度系数大;课程内容多,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涉及知识面很广而且知识更新速度较快,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各专业培养方案都增加了部分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与专业课,导致本专业课学时数减少,无形之中也增加了教学难度;实践性强,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理论与实践并重原则。

(2)在教学对象方面:高等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的特点是基础理论知识丰富,接受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但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较弱。

二、工科专业课教学改革方案

1.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教学内容,要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并注重与各相关专业与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联系。因此,讲授内容既要有基础理论与原理,又要有新技术,并能够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教学中。由于工科专业课涉及专业知识较多,内容庞杂,根据教学内容的重要度和相关度、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课程教学特征,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化设置,分为基础层和提高层。基础层阶段的学习主要通过教师课堂理论讲授、基本实验和参观实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要求掌握该门专业课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层阶段的学习主要通过专题讲座、专项训练、参与相关科研项目、案例训练等,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与创业能力。

2.教学方法

一套具有一定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教学过程中连接教与学的重要枢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应是在对课程资源、讲授内容、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基础上提出来的,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问题式等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过去那些偏重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过程简单化,实现理论基础掌握夯实、实践动手能力得到锻炼、科研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整体提高。

针对每门专业课特点,结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教学过程应运用多样化的手段,采用课堂教学、实验与实习、项目设计、创业训练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例如,对于核心专业课,改变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除了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完成主要教学内容的讲授外,还应把创新与创业训练计划、创新竞赛等活动加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偏重工程实践的专业课,应增加课程实验、参观实践和项目实训学时数的比例,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实施理论课与实践课交叉进行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视频,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考核方式

对工科专业课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能够充分发挥考核过程在评价和引导学生对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导向作用,旨在关注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考核方式坚持学习过程主导、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试卷考试,建立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例如理论考试、技能考试、小组团队考核等,关注过程,强调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考核。具体改革指导思想是:在内容方面,增加具有实践性且超出课堂讲授内容的知识,涉及创新能力、技能操作、团队配合等多方面考核内容,以评价学生在项目实践训练方面的掌握程度;在形式方面,一部分采用理论闭卷考试,一部分采用开放性考试,把学生课堂与课外作业、设计作品、科研项目、各类相关竞赛等作为一部分考试成绩的评价内容。

三、改革实例分析

以佳木斯大学2013年评出的百门课程“包装工艺学”改革工程项目为例,基于以上提出的改革方案,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尝试,具体如下:

1.授课内容

改革前该门课程总学时52学时(理论48学时,实验4学时),改革后总学时不变,采用模块化思想,具体方案如下:

(1)理论讲授模块(占学时50%):国内外包装工艺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包装工艺理论基础;通用包装工艺;专用包装工艺;包装工艺专题研讨。

(2)案例分析与项目训练模块(占学时25%):案例分析包括药品泡罩包装工艺、啤酒灌装工艺、大型平板液晶显示器缓冲包装工艺等;项目训练包括咖啡袋成型―充填―封口包装工艺和疫苗产品阻热包装设计等。

(3)实验模块(占学时15%):卧式枕式袋成型充填封口工艺实验;真空包装工艺实验;立式袋成型充填封口包装工艺实验。

(4)实习与实践模块(占学时10%):北方佳宾白酒灌装工艺等。

2.教学方法与手段

结合课程类型和内容特点,改变以往偏重讲授教材的教学方法,灵活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冲击与振动防护包装工艺、液体灌装工艺等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关于典型包装工艺技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一个工程实例,将详细的包装工艺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最后归纳总结包装工艺设计的详细思路;针对众多的包装技术,如收缩包装、拉伸包装、贴体包装和泡罩包装等,采用分类教学法。

3.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20%(含上课出勤、听课认真度和回答问题等);项目设计(20%);实践动手能力(20%);考试成绩(40%)。

四、结论

工科专业课的教学特征是专业知识内容多且更新速度快,学生基础理论丰富,但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本文提出了适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的工科专业课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方面的改革方案,并已应用在佳木斯大学百门课程的改革工程项目上,以此为实例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方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施冠群,刘林青,陈晓霞.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网络构建――以斯坦福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09,(6):79-83.

[2]雷家.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

2007,(2):26-29.

[3]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90-94.

[4]胡文龙.基于CDIO的工科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63-168.

[5]李浩君,邱飞岳.工科类专业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方法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416-420.

[6]王新荣,张霞,李小海,等.高等理工科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110-111.

[7]薛素铎,兰劲华.工科专业课考试改革与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0,(6):80-81.

[8]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9,(5):86-87.

包装工艺分析篇8

关键词:印刷包装;成本核算系统;印刷ERP

一 印刷包装成本核算系统概述

印刷包装企业的成本是指印刷包装企业为生产印刷包装产品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因此。印刷包装企业的成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原辅材料费用、印刷包装设备的有关费用、员工工资和管理费用等;而在实际的成本核算过程中还包括销售费用、废品损失等,不论哪种费用支出只要是直接或间接地为印刷包装产品所必须的开支就应当计入成本,只有这样核算成本才能正确反映一个企业的成本构成,便于企业进行管理。

印刷包装企业的产品规格具有多样、难易程度各异、可比度小的特点,一般企业成本核算采用综合性的核算指标,如千印成本、百元产值成本等来反映企业成本水平,比较综合和笼统。但在现阶段印刷包装行业普遍低利润的情况下,企业面对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不但要不断扩大业务量,更要讲求经济效益。

要形成这样一个适合印刷包装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它应该从现代企业、现代管理着手,完整解决印刷企业报价、物料、计划、成本、计件等难题。

二 印刷包装成本核算系统的组成

成本核算系统为各项成本来源提供合理的来源归集和分摊方式,为各工单核算出实际的料工费成本,帮助企业对内改善内部管理,对外调整业务方向。

在印刷包装企业内部,我们构建诸多的功能模块:经营管理、应收管理、人事薪酬、生产管理、成本核算、应付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这些功能模块相辅相成、相互关联。成本核算做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又可以根据不同的分摊机制来进行核算,如按标准工时、实际工时、产品产值等等。

构建出来的系统要能够解决印刷成本核算难题,可以快速进行按订单、按工单、按产品、按车间、按工序进行成本核算,用清晰的界面反映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直接费用成本的分类统计。同时将报价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等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分析与差异分析,合理评估报价业绩,快速分析车间成本、工序成本。如何将众多的物料能方便、简易的按物料大类(主料、辅料)小类(纸张、油墨、辅料)归集为材料成本,将众多细小工序的直接人工成本归集到大工序(印前、印刷、印后,或照排、印刷、装订、包装等人工成本),同时,可以以订单成本,产品成本,车间成本等分析报表。成本核算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有材料成本的计算,工资成本的计算,制造成本的计算,印件单位成本分析,成本的查询,对成本和利润的分析、统计并用图表形式表示。

因此:成本核算组成如下所示:订单成本工单成本产品成本车间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管理费用总成本单位成本;成本分析报价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成本差异差异分析。

三 印刷包装成本核算系统的功能举例

1.报价估价功能。

一般印刷包装企业计划核算科的报价程序如下。拿到一件产品时。首先,考虑所用材料、克重、价格;然后,再观察具体使用了哪些印刷、后道工艺;印刷有几个颜色,是否有专色,印刷上是否存在困难,程度如何。后道采用了哪些工艺。其次、观察印刷物是否有过表面处理,如客户未提供成品,也未要求覆膜、上光、过油等工艺,而又有后加工工艺时,就应建议客户使用其中之一处理方式,价格可计算在内,跟客户就说是送的。表面处理的必要性:印面会随着摩擦、折痕而刮花,从而影响视觉效果,厚纸容易在糊盒等工艺中暴口、暴线、暴角,造成残次品增多。最后,考虑拼版问题。

所以在构建报价管理模块过程中,要设置工序与工价对接内容,并且根据印品工艺繁简进行扩充或删减。报价管理可以和后续流程无缝对接,既可以实现了印刷报价的自动化,又能简化并规范操作报价流程。

2.采购管理功能。

印刷包装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其自身特点。如:生产方式特殊,必需按施工单组织生产,印刷出的成品只能专属于某客户,不能更换和处理;产品种类繁多,定货量无论大小,都要分别对待,排产、核算工作量大;客户个性化要求高,产品要求时效性高,若不能按期交货可能使产品报废,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原材料成本比重高,这就要求加强对原材料的采购管理,对供应商进行价格和质量认证;各环节相互制约性强等。在构建的系统中,要根据订单的物料需求、安全库存要求、库存数量、计划采购中数量等进行综合的物料需求运算分析,提交各规格物料的采购建议。

采购管理是企业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构建的成本核算系统中的采购管理,并与其它功能模块结合,可以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上述功能,印刷包装成本核算系统应该还需要具备印刷包装产品管理功能、销售订单管理功能、薪资管理功能等等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一起组合在成本核算系统当中,从而为建设整个印刷ERP系统提供不可匮缺的组成。

四 结语

印刷包装企业中成本核算系统是印刷ERP 的应用和实施中重要的一部分,构建成本核算系统是一种集先进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的集合,通过优化印刷生产流程,统一生产业务数据,保障印刷包装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基础数据可靠性。对于提升印刷包装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和核算模式的集成化快捷化和信息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齐飞. ERP系统实施对印刷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J],印刷技术,2009年第11期:55-57

[2] 辛燕霞. 基于ERP的印刷企业管理模式分析和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年08期:52

[3] 汤丹阳等. 印刷作业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包装工程,2010年07期:105-107

上一篇: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范文 下一篇:交通工程行业现状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