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策略范文

时间:2023-11-12 18:18:01

融合教育策略

融合教育策略篇1

关键词:互联网+;微课;慕课;高职英语;资源融合

一、“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理论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network-basedau-tonomouslearning)理论研究和方法实践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CALL或MBL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为目前倡导的微课和慕课教育实践提供了支持。“学习中心”和“学生中心”的教育教学法理论在网络环境下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甚至“因材施教”或“因材而学”的教育原则在网络环境下创造了“个性化”和“个别化”的供给侧弹性需求。微课和慕课在线开放课程某种程度上实现了“OnetoOne”或“onetomore”的在线学习方式,一方面,这种“直线距离”的个别学习,可排除班级课堂组织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干扰,集中聚焦交互学习,双向互动;另一方面,微课和慕课在线开放课程“OnetoOne”或“onetomore”的交流方式使学习者获得相对公平的教育“流量”(input),产出个性能力所及的学习成果(out-put),在学习参与度(interaction)方面也可激发自我激励机制。对比之下,班级授课集体化教学课堂是集众多个性为一整体的群体行为,上述三个方面都会受到整体因素或个性因素,包括教师情感或学生个体情感的种种制约。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抓中间”“课后抓两边”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整体教学的“个性化”或“个别化”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难以兼顾大众教育完全意义上的公平行为。鉴于此,微课和慕课的在线开放课程相对公平地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获得较为平均的输入量和输出量,有利于顾及教育的客观性、公平性包括情感适应性。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的方法

在CALL或MBL的研究视域中,高职英语教育建立了CALL或MBL环境下的网络化学习模式。在CALL或MBL体系中,建设高职英语课程和测试项目对高职英语的现代化教育进程具有推动作用,也对高职英语现代化和国际化教育途径接轨具有积极意义。

(一)CALL或MBL环境下的高职英语在线开放课堂

通过CALL或MBL环境下的高职英语在线开放课堂的创设,以商务英语CBE职业能力模块化慕课建设为例,研发区域产业特点的翻译素材必须依托中山市外向型经济十类行业,包括灯饰、玩具和服装等产业生态,对接产业联合攻关,协同共建。基于上述慕课资源,为高职学生提供线上项目学习,并为线下基于真实项目的实践提供指导性支持。高职英语教师需要尝试激发学生以一种主动的态度去开展学习,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索针对各项技能的有效学习策略,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教师角色发生着改变,朝着辅助者(counsellor)、促进者(facilitator)、指导者(instructor)以及教学资源提供者(resourceprovider)的新型角色转变或转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启发、引导和帮助。

(二)“互联网+”平台上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推进高职英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MOOCs即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或大规模网络公开课。学者李曼丽、张羽、黄振中和尚俊杰认为,MOOCs具有精品、开放、免费三大特点;陈柳总结了MOOCs具有大规模、开放性、个性化、实时交互性、自组织、社会性六大特征。(孙晓黎,2016)研究表明,2012年,美国三大慕课网络教育平台(Coursera,edX和Udacity)迅猛推广,世界教育迎来“慕课元年”,现代教育的4A时代(anytime、anyone、any-thing)(王秀文,吴越,2016:71)由此袭来。基于研究,上述多元化、多维度与多功能的现代信息服务特点在微课和慕课中得到充分体现。在“互联网+”平台上,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有助于推进高职英语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或行业专家协作研制基于区域产业背景的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并将服务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实录视频储备备份,可作为教师学习观摩、教研评教、经验交流和借鉴学习的一手资料。另外,“互联网+”平台上“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翻转”,即将传统意义上“流水线”项目的课堂教学通过微课或幕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课外进行,再利用有限的课堂集高职学生面授,交流或反馈“流水线”课堂项目所需了解或学习的问题,或解决“弹性”学习需要处理的问题。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的认知策略

文秋芳(2004)关于学习策略研究的论述中提出了给学生以策略指导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可根据六个步骤(了解学生使用策略的情况、决定训练内容、决定训练方式、准备训练材料、实施训练计划和对学习策略指导)的成效进行评估。(陈永亮,2012)陈永亮(2012)认为,信息化英语课堂的应用,要借鉴上述六个步骤和三个分段式组合设计(如采用PPP教学法(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vity)整体设计“Presentation(10ms)+Practice(10ms)+Productivity(10ms)”的微格分段式职场或商务能力模块操练节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基于高职英语精品课程设计的学习资源。同时,教师和学生把学习策略和电教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境和实际情况的需要而“因材施教”或“因材而学”。郭红(2009)认为,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运用元认知策略,有意识地调整学习进度,取舍学习材料,调整学习方法,确定学习路径,如预先组织策略、选择性注意和自我评价。同样,认知策略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如意像、听觉表达语境化策略使得网络交流更加有效。社交-情感策略在e-mail、QQ、MSN、WeChat、Facebook以及其他通讯工具的交流中使得虚拟交流更加贴近生活和学习。深入到学习动机层面,张芬、王松(2011)对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选择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习者使用最多的学习策略是认知策略,其次是元认知策略,然后是社会情感策略。对于网络学习者而言,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对学习策略的影响更大,强动机组的被试比弱动机组的被试采用学习策略更多。目前,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认知策略领域的研究已跨界到脑科学、多元智能对学习者的认知策略的影响视域,这是对语言学习的全新的触及,将会对本领域产生巨大的反响。

三、结语

融合教育策略篇2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解决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都会涉及到其他三个领域;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将为其他领域打开进步的空间;任何一个领域的素质都是未来公民的基本素质。因此,在STEM教育提出之初,人们就意识到STEM教育不仅对国家未来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基础,公民的科学素质直接关系着21世纪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和民主政治的实现。同时对儿童学习能力的科学研究则表明,儿童生而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儿童缺乏的是知识和经验,而并不缺乏推理能力,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儿童可以在有效的引导下,学习更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而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都可在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学习期间逐步完成。

可是,在普通人眼中只有在理工科大学里才会出现的工程问题,能在中小学的课堂中研究吗?如何实现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联系和区别,找出在小学学习阶段科学与工程教育的交集,再对教育进行反思,就不难理解如何将看似复杂的工程问题结合在K-12年级的课程中,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综合素质。

什么是技术、工程、技术和工程素养

2012年的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的《2014年国家教育进展评估的技术和工程素养框架》报告对技术、工程,及其素养给出了广义的定义,如下:

技术:指任何为了满足人类需求而进行的对自然状态的改变或者对世界的改造。

工程:指为满足人类需求系统地、反复地设计对象、进程和系统的一种途径。

技术与工程素养:指使用、理解和评估技术的能力,以及理解开发解决方案和实现目标的技术原理和策略。

虽然有很多学者对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技术和工程素养等给出不同的定义,但在这些不同范围的定义中都显示出技术和工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该框架提出2014年技术与工程素养评估的领域分为3个部分:技术与社会(Technology and Society)、设计与系统(Design and Systems)、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ay)。

科学、技术与工程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既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同时又在目的、形式和任务、研究方式、成果和评价标准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科学在于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技术和工程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实践是科学、技术与工程的重要特征和需求。参与科学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如何建构,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调查、模仿和解释世界的各种方法;参与工程学实践同样帮助学生理解工程师的工作,以及工程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上图来自干2012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颁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它描述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不论是科学家还是工程师,他们的主要活动是调查和实证探究;他们的工作的本质是建构解释或利用推理、创造性思维和模型进行设计,形成解决方案;分析、辩论和评价则是科学和工程学研究得到认可的唯一途径。在这些活动和辩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尝试使用最合适的方法和工具来完成任务,它们都是创造性的过程,都不只使用一种方法,都具有重复性和系统性。

可见,科学、技术与工程学之间有着一种很强的共通性和互补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它们的交集就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哪怕是最简单的科学现象和问题,都可以在人类生活中找到它的影子,找到它转化为技术和工程的途径。而当人类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想到的不仅是技术、是设计、是工程,同样也必须考虑其中涉及的科学原理和规律,只有遵循这些原理和规律,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本质。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之间的交集足以支持在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将科学、技术与工程联系起来开展教育活动。

将STEM教育引入科学课堂时,有什么样的标准

教育过程毕竟不同于真实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教师关注的是将STEM引入科学课堂时,技术和工程部分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标准是什么。

《2014年国家教育进展评估的技术和工程素养框架》对技术与工程素养评估的3个部分给出了具体的内容和分年级评估框架,该框架非常有利于帮助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考如何制订出适合技术与工程素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这里以“设计与系统”中的“工程设计”为例,介绍其分年级评价框架,详见表1。

而《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科学与工程的不同要求,也是科学教师考虑教学计划和策略时不可或缺的参考,读者可参阅《中国科技教育》2012年第2期《在K-12阶段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实践》一文。

将STEM教育引入科学课堂时,教学是怎样的

有了教学目标,教师更关注的是如何实现STEM的各项目标。其实,STEM的各个方面都相互关联,只有将它们融合起来,才能高效地实现所有维度的目标和要求。那么,如何融合呢?笔者认为这不仅离不开科学课程这个载体,也需要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

科学问题本就源于自然,源于某一现象的问题,如“为什么杯子里的热水会变凉?”工程学则源于需要解决的某个难题,例如“怎样让房子更保暖?”这两个貌似不相同的问题,其本质却都是热学中能量的传递问题。当教学围绕这个本质展开时,就有了一条隐形的线索,将科学和工程问题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可见,STEM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科学与工程组合起来,而是要把学生学习到的零碎的知识与机械过程转变成一个探究世界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的过程。

基于科学情境,结合技术与工程活动――小小建筑师

“小小建筑师”是“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为低年级(1-2年级)小学生开发的教学模块。该模块围绕如何使结构更加稳固开展设计与技术的教学活动。这是一个科学和技术交织在一起的案例,结构的稳固性中既有科学原理,又蕴含着工程设计和操作技术。

学生首先探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尝试加固正方体和立方体,了解结构的对称性和稳定性,理解三角形是一种稳定的结构,理解结构的稳固性与结构的形状、所用材料的材质、连接的方式等有关。最后通过设计和制作搭建建筑,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探索建筑物的稳固性。

结构的稳固性是一条有效的线索,它连按着与稳固性和结构相关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具体教学活动如表2。

基于实际工业情境,融合科学问题与工程技术――流动的液体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利用儿童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工业情境,融合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例如在2012年11月举办的第3期“做中学”高级研修活动中用到的关于胶水、关于冷却的实例,以及本期专题中介绍的“流动的液体”等。基于生活情境,巧妙结合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自封袋

这是来自《Everyday Engineering:Putting the E in STEM Teaching and Learning》一书中的一个实例――探索自封袋。

自封袋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用品,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使两个部分牢固地锁在一起,起到密封的作用。这其中包括有材料的特征和特性、连接的方式和方法、受力的控制等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各种自封袋,了解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递,可以用一些装置控制力,以实现自由地打开和闭合;了解这样的装置中有的部分需要能移动和旋转、有的部分必须牢牢地固定住;理解在设计结构时要考虑其用途和条件的限制,要考虑材质的选择和链接的方法。

在这个案例中,解决自由地打开和闭合这个实际问题成为一个贯穿始终的线索,将科学学习、设计和技术运用结合起来见表3。

融合是将STEM教育引入中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策略

从本专题的实例中,读者不难看出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如果要了解它们,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不能独立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只有在交互中,在相互的碰撞中,才能实现深层次的学习、理解性学习,也才能真正培养儿童各个方面的技能和认识。

可见,当教师在考虑如何将STEM教育引入中小学科学课堂时,必须将它们看作4种彩线,交织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才能织出绚丽的画卷。

参考文献

融合教育策略篇3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多学科融合 体育综合活动

一、对当前学校体育若干现象的反思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有机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意义与作用未被充分认识与发挥,存在着自觉不自觉地从教育中游离出来的现象,体育对德育尤其是对智育和美育并未发挥其应发挥的积极作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学校只满足于开设每周两节的体育课及每天十几分钟的课间操,离“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相距甚远。大量调查表明,教学内容“低水平重复”或难度大不易掌握,以及教法单调、枯燥,学习中缺乏选择性和自主性,使学生想象中的体育课与现实有较大的差距。再加上教学中“一视同仁”,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厌学体育课。

二、体育综合活动构想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活动将拥有6%—8%的课时量,地方和校本课程拥有10%—12%的课时量。如能将体育教学融入综合课程中,既能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又能激发学生兴趣,更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为此,我提出如下构想:

1.以体育运动为载体实现多学科融合

(1)物理教学中经常结合体育运动现象帮学生理解,如对力的认识、运动中惯性的作用和撑竿跳、跳水等运动中能量的转化等。在初中物理课本(沪科版)第一册就有测平均速度的活动,第二册中则有组织爬楼比赛测功率的内容。反之,体育教学中不少技术要领,如:跳远时助跑的初速度,腾空高度决定跳远的远度;篮球课中投篮、球运行的轨迹等。这些可以从物理学角度理解,如能综合利用,势必起到相辅相成之功效。

(2)生物课和地理课中所涉及的部分知识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如能以远足的形式,带同学们走进大自然,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得到锻炼,更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2.开展体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

在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讲解示范,然后强化训练。学生以模仿为主,处于被动、压抑的地位。如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通过一些身体练习手段的感悟、迁移、运用及创新,不但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更有利于运动兴趣的培养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举办“综合性运动会”

改变以往运动会过于关注竞技化的倾向,增加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并对原有项目改革创新,如将“4×100米”接力赛设想为:前一位同学跑完100米后,需完成一道相关题目(剧烈运动时,呼吸的深度、频率有什么变化?弯道跑时身体为何要向内倾斜?400米起跑点为何不在一条直线上?等),然后将接力棒交给同伴,不但比运动速度更比头脑速度。

三、具体案例

初中二年级:投掷教学——原地侧向推实心球(铅球)。

1.课前准备

(1)分组准备

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分组协作”,为了保证这种形式的有效性,首先做到均匀搭配,消除中心学生与边缘学生的隔阂,把各种差异降到最低,提高“分组协作”的效应与参与度。同时由学生选定组长,确定为活动组织者和安全责任人。

(2)场地准备

在数学教师和物理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数学中所学的圆、圆弧、弧度等知识利用几何作图法,以及物理中所学的长度测量知识,按要求自己划定本组练习的场地。

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简介投掷运动项目的起源与发展,使学生了解投掷运动文化和投掷运动的效用。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现优秀运动员的投掷动作,再用慢动作或定格来细致地演示动作的各个环节。并让学生按照自己所领会的方法,看谁投的动作标准,以竞技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投掷运动的兴趣。

(2)探究阶段

选定投掷效果较好而素质不同的几位同学,请他们示范表演。其他同学观察并猜测投掷距离的远近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组各成员商讨后确定探究方向,分组活动。探究时采用对比法,以探究“投掷角度对投掷距离的影响”为例,由组内成员按不同的投掷角0°、10°、20°……分别实验,记录下数据后分别研究。

(3)理论分析

仍以上一组为例,当学生通过亲自实践发现以35°—45°角投掷时距离最远后,由物理老师带领同学们从重力、惯性、互成角度二力合成及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等诸方面给学生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以理论来提供支持。

(4)集中成果

各组汇报成果,并简要分析原因。老师汇总后归纳出,投掷角度对投掷距离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一些学生没有探究到的作补充说明。

(5)协作练习

运用集中的成果,学生两人一组或几人一组,互相观察对方的投掷动作,并给予正确的提示。老师巡视指导,重点解决出手角度和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

3.练习评价

老师不再明确提出各人投掷的次数,而是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制定奋斗目标。以学生自我评价和组内互评为主,老师肯定鼓励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四、分析讨论

1.活动特点

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学习的机会,做到教与学相协调。谈化学科边缘,将原有相互隔离的分科课程的内容统整起来,形成新的知识领域,整合各学科教学的优质资源。加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迁移能力,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2.活动中的问题

综合类课程需要各科教师的共同参与,应杜绝学科本位主义,也就是说教师的观念应立即转变。活动中各学科教师教与导的时机掌握有待研究。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运动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默会知识”的重要性,实现多学科的融合。活动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让体育与健康教育和其他学科共同培养青少年成为知识、和气质高度和谐完美统一的一代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檀.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

融合教育策略篇4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地理教学 融合应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发明和知识更新更加突飞猛进,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刻。同样,对教育的影响、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也是全面深刻的,已成为推动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如何探析信息技术与地理教育的深度融合策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从事地理教育的工作者永远探索不止的问题。

一、加强对地理教师的培训,掌握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互联网的不断延伸覆盖、计算机运算能力速度的提升、智能手段在诸多领域的推广应用,给每个人获取信息提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利用“千里眼”和“顺风耳”。由于受地域、文化程度、环境、年龄、爱好、个人素质等的影响,有的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案、课件、资料,开发软件,统计数据,制作模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享受了信息技术的实用、高效和快乐。有的教师却是信息技术的“文盲”,不能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再好的设备只能是“摆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不能及时获取教育教学信息,观念守旧,思维僵化,知识匮乏,方法单一,效率低下,往往成为不爱学生欢迎的教师。因此,可通过培训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校内新、老教师结对的校本培训效果很好,原因是面对面、手把手,不懂随时问,突破部分中老年教师不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这个制约教师业务发展的“瓶颈”。

二、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方便互动学习交流

教师在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仅为其提供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教学基础理论,要想让其成为名优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必不可少,要不断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获取新知识?就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让教师在互动学习中交流经验,反思不足,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一要建立各级教育信息网,组织网上远程教育培训活动。如近几年国家组织的各类针对中小学教师的新课程远程教育学习培训,网上既有政策、作业、学习资料、互动交流、考试,又有全国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培训教师收获较大。二要建立校园网站,上传学科课件资料。特别是国家、省市示范性高中应建立自己的网站,上传专家、名优骨干教师的讲座和课件资料,及时更新,不设浏览限制门槛,方便薄弱学校教师学习提高。三是校内网站公开学科骨干教师的导学案、课件、教学视频,方便本校薄弱教师学习提高。四是建立学科教师QQ群,方便在线互动交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支持作用。

三、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所有手段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不论如何应用教学手段,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释疑解惑;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印象深刻,清楚明白,不留疑惑,在一节课40分钟内有最大收获。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地理教学时,一定要切合教学内容。地理教学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我们应根据不同内容选择教学手段。一是不能追求过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造成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变幻多端,而抓不住教学重难点,光有形式不解决问题。二是对学生熟知的地理事物、规律、成因不需过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渲染,浪费时间。如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化、环境问题、人口增长等教学内容中不宜过多使用多媒体工具,冲淡对地理事物和规律的掌握。三是对抽象、陌生的地理事物、规律、成因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变陌生为熟悉,变疑惑为易懂,变静态为动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借助感性知识理解理性规律,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如在世界气候类型、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气旋与反气旋、月像变化、全球大气环流等内容教学中应选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切身感受变化过程和规律,让难以讲清讲明白的东西一看就清楚明白。教师轻松,学生易懂。常说的“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

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是提前布置课前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有关资料,生动事例,丰富感性知识,化空洞为具体。利用信息教育知识制作学件,提高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互动,培养学科兴趣,解决有关问题。二是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国防教育知识,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国防教育。三是利用信息教育手段研究省情、县情,开展区域地理研究,撰写乡土教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四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和地理要素空间时间分布情况,指导当地工农业生产,应用先进农业技术防灾减灾,培养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事业,提高工农业生产水平。五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细心观察,积累素材,得出结论,培养一定的观察、搜集、分析、研究能力。六是积极撰写科技小论文,参加各类网络征文活动,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七是动员学生在网上参与“世界环境日”、“我们共有一个地球”等纪念活动和“绿色学校”、“文明学校”等创建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建设美好环境。

五、树立绿色环保理念,提倡信息技术办公

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办公公文的抄抄写写、信息传送的动口动腿、一纸通知等陈旧落后的方式,达到了快捷迅速,方便了上传下达。同时可减少对纸张的大量使用,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办公方式。可是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还有待推广和深化。一是习惯使用大量纸质资料、试卷、教案、作业,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师生陷入文山题海、繁文缛节之中,低效高耗。二是有的机关学校要求报送的文件资料既要纸质,又要电子版,人为造成低效高耗,增加了办公成本,不利节俭。三是学科组精选试卷、备课、评课、学术讨论应在网上交流,尽量减少纸上书写。四是取消学校硬性要求书写纸质教案等不合时宜的陈旧作法,倡导利用电子文档备写导学案,尽量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学习工作的绿色环保方式。

融合教育策略篇5

关键词:互联网+ 翻转课堂 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93-01

“互联W+”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教育领域,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中国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将传统的教学活动时间进行了翻转:将新知识的学习时间安排在课下进行,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放在课上进行。这对于缺乏学习态度、没有正确学习方法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提供了被教师引导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及时间。

互联网+教学,形成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等诸多全新的概念,由此,不但帮助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手段,大大提升了教学素养,而且,更令人兴奋的是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才真正成为现实。同时,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流于形式,通过互联网,完全突破了课堂上的时空限制。学生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与同伴沟通,与老师交流。在互联网天地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变得更为自如,手段更为丰富。因此,将互联网+与翻转课堂深度融合应用于高职院校教学活动中,可以大大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

以吉林省某高职院校某专业两个平行班级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项目选择《电工技术应用》课程中的《安全用电》和《正弦交流电路的安装、测试与分析》两个模块进行教学。一个班级单纯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一个班级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采用翻转教学法。进行学习效果认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教师基于互联网+的环境下的翻转课堂的备课策略

传统教学教师备课主要侧重怎样教,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既要准备自己怎样教又要准备学生如何学,选择正确有效的备课策略至关重要。

二、教师基于互联网+的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整理的准备策略

高职院校以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微课视频包括讲授类视频和实践类演示视频,掌握微课视频的录制技术至关重要,包括视频的录制、画面的处理、配音的添加及留白时间的掌握。还包括一些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资源的整理准备。

三、确立教师对学生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翻转课堂的学习指导策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课前学习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翻转课堂成功与否。总结归纳影响学生课前预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并采用问卷调研法分析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低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四、建立一套关于《电工技术应用》课程多元化的翻转课堂的评价目标

建立一套《电工技术应用》课程多元化的翻转课堂的评价目标,使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设计一套完整的关于本门课程的评价体系,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

五、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对采用和未采用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翻转课堂的两个实验班级进行网络不记名调查问卷,对翻转课堂在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解决措施。调查问卷结果包括:模块成绩对比图;教学方法认可程度对比图;教学资源满意程度对比图。

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对比图

采用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和教师及学校都是有利的。对于学生来说,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愿望,一方面,课堂上这种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比坐在教室里听教师填鸭式的灌输要强得多,而且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了,究其原因是他们摆脱了没有交流同时又缺乏共鸣的传统课堂。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制定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计划。对于教师来说,教师从原来在课堂上教授学生们知识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这种转变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一种反思的过程,也是一种改进自身工作的过程。

七、结语

融合教育策略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三网融合;产业链;IT类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电信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信市场的开放,用户对多种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原来独立设计运营的传统的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正通过各种方式趋向于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相应地,三类不同的业务、市场和产业也正在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电信与信息产业正在进行结构重组,电信与信息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也正在发生与之相适应的重要变革。以三大业务分割三大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三网融合”已经成为信息业发展的大趋势。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命的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1]。

1“三网融合”大势所趋

“三网融合”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生活前景。未来,我们可以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接入一张网,甚至可能完全通过无线接入的方式,就能满足通信、电视、上网等各种应用需求了。而对于物流行业来说,以后客户发货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查到合适的物流公司,并立即下单,物流公司可以通过手机视频看到客户货物的大致情况,并立即决定派什么样的车去提货,发完货以后,客户也能随时自主追踪货物状态,直到货物安全到达最终用户手里[2]。

目前,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通信网、互联网和传媒网络的融合阶段。在我国,随着3G牌照发放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二网融合”逐步实现。截至2010年3月底,中国电话用户达到了10.9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了4.04亿人。电脑、手机、彩电等电子信息产品广泛普及。“三网融合”正是在此基础上开展。在中国,“三网融合”乃大势所趋,其实施条件业已基本成熟。2010年1月13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至此,“三网融合”正式提上议事日程[3]。

2“三网融合”诠释

所谓三网,是指电信网(语音通信网)、电视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数据通信网)。三网的历史不同,有的已经存在上百年,有的只有短短几十年,信息变革和信息化使它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2.1“三网融合”的内涵

三网融合是一个世界性业务融合大趋势,不是一个技术术语,也不存在严格的定义。为了对其内涵有一个规定和说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先生在90年代末主持完成的一个信息产业部研究课题,即“电信网、计算机网以及有线电视网的现状、发展和融合方式的研究”中,曾经提出一个通俗的“定义”:三网融合主要指业务应用层面的融合,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互联互通;物理资源上实现共享;业务应用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趋向于全业务和采用统一的IP通信协议;最终将导致行业监管政策和监管架构上的融合。至于各自的基础网本身,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竞争的需要,将会长期共存、竞争和发展。而业务应用层的融合将不会受限于基础网而迅速发展,各类公司都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全业务方向演进[4]。

2.2“三网融合”的业务形态

三网融合是一种史无前例的跨行业整合,为产业的发展和衍生的业务形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融合不仅简化了多种业务的提供,促进了业务的集成,也提供了更大的业务创新空间。事实上,融合并没有减少业务多样性,反而会在业务应用层上繁衍出大量新的业务形态,甚至会产生各种新的媒体业务形态。

从融合的开始阶段看,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是电信业实现三网融合的重要切入点,而DTV(Digital Television,数字电视)是广电业实现三网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尽管两者技术手段和技术途径不同,但是最终都将提供以三种业务(语音、数据和视频)捆绑为标志的融合业务。因而,无论是IPTV还是DTV,其内涵都不能单纯从字面上理解,实践上都不仅仅局限于视频类业务,其发展历程都会沿着从单个业务(Single Play)、双重业务捆绑(Double Play)到三重业务捆绑(Triple Play),最后其实质和走向则都是多重业务捆绑(Multiple Play),实现广义的全业务经营[4]。

3“三网融合”分析

弗朗斯•约翰松在其著作《美第奇效应:创新灵感与交叉思维》一书中指出:当我们跨入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文化的交汇点时,将会因结合现有的观念而创造出大量的、突破性的新想法,产生交汇点创新(Intersectional Innovation)的现象[5]。

电信产业、互联网产业以及广电产业这三大信息产业的融合,不但会带来新的软件、硬件和服务需求,同时,电信、互联网和有线电视三大产业的融合发展产生的新市场还将吸引新参与者,促进相关产业和市场的持续发展,为新参与者提供广阔的进入空间,而新进入者带来的创意、技术和资本,也可以为融合产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融合产品的出现还能提供新的商业机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三网融合”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3.1产业链分析

三网融合对于中国民众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其特点是把电信产业、互联网产业以及广电产业这三大信息产业融合起来,既能满足消费者休闲、娱乐与社交等多样化需求,还可以破除垄断,推动竞争,降低信息流动和社会经济运行交易的成本。要把握好三网融合产业发展趋势,首先要了解其产业链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三网融合产业链

三网融合涉及有线网络和电信网络的改造、高集成芯片制造、内容制作、结算及网络维护软件、电信设备等诸多上下游行业企业。上游行业主要受益于大规模的网络升级改造,相关行业包括电子元器件行业,以及光纤光缆公司;设备生产商方面,由于三网融合将使人们更加喜爱那些具有复合功能的电子消费类产品,因此,不论是生产多功能手机的生产商,还是生产互联网电视的企业等,也都将明显受益;在运营商方面,不论是广电有线网络上市公司,还是电信运营商,都将从中受益颇大;在下游公司中,包括生产内容的传媒类公司,以及增值服务的提供商,都将获益于三网融合的加快发展[6]。

3.2通讯设备制造商分析

通讯设备制造商处于三网融合产业链的中上游,主要为运营商提供设备、服务。所涉及行业为电子通信行业,是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最先受益的行业。如图2所示。

图2通讯设备制造商[3]

三网融合的前提在于电信和广电网要能提供高速的上网环境。作为生产光纤和光缆的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等,都将受益于三网融合工程的推进。三网融合中综合传送各种业务信息,使得其对传输网络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使得网络优化及测试厂商将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相关的设备商将从中受益。三网融合的同时,对未来的信息存储提出了新要求,生产服务器的企业也有望分得一块蛋糕。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有线用户1.6亿,尚有1亿有线用户并未数字化整转,不考虑有线用户增长,机顶盒开支约350亿;而尚未进行双向网络改造的用户接近1.5亿,未来网络改造成本接近600亿,根据整转截止时点2015年计算,每年资本开支约200亿,可能利好上游机顶盒设备供应商和网络改造设备供应商[7]。

3.3内容服务提供商分析

可以说,内容提供商是三网融合时代最受益的行业,也是最具有成长性的行业,所涉及的行业包含电子、传媒娱乐、互联网。在未来,三网融合加速了以内容为王的时代的到来。在下游公司中,包括生产内容的传媒类公司,以及增值服务的提供商等,都将获益于三网融合的加快发展。如图3所示。

银河证券研究员许耀文表示,三网融合将使内容服务市场从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内容服务商将成为市场主导。申银万国研究员万建军肯定了许耀文的观点,认为从长期看,有线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条件和运营能力接近,关键在于谁能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节目或服务应用。2009年,美国最大的有线运营商COMCAST收购美国最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NBC(内容提供商)恰是一个佐证[7]。

图3内容服务提供商

3.4运营商分析

三网融合对运营商而言有着显著的影响。相对电信而言,中国的广电网络市场化程度较低,基本上没有国家级别的广电运营单位,地方割据为主。从国家政策的解读看,国家的重点在于广电网。因为本身电信网和互联网之间的融合较早,有线网目前还没有融合进来。因此,广电网的升级改造也成为三网融合前夕最迫切实行的。为了适应三网融合,广电企业会对原有的网络进行升级、技术改造,加大光纤网络的布局。如图4所示。

图4运营商[3]

未来,有限电视运营商将有望提供语音服务。原来部分有线电视公司已经在提供宽带上网的互联网服务。在美国等不少市场,电话服务已经成为有线电视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并且取得成功。三网融合将使有线电视公司的业务范围大为拓广,增加收入来源。

电信运营商在一些城市已经推出了IPTV电视收看业务,预计未来IPTV将在更多的城市推广。电信和广电企业将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广电企业有丰富的节目资源,而电信运营商有市场化的优秀营销能力,未来两者虽然在进入对方的固有领域时存在一定的竞争,但同时又存在互相合作互补的需要[8]。

3.5终端商分析

三网融合带来了电子终端产品的融合,手机、电视和电脑功能的融合,带来了新产品。三网融合带来了新的消费模式,引导新的概念,很大部分是在移动手机上实现,因此,新的终端产品功能会更强大,手机作为三网融合的载体之一,值得关注。如图5所示。

图5终端商

4高职院校IT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三网融合对于IT人才需求确实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据“前程无忧”提供的数据,一年来,与三网融合相关的“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招聘需求数涨幅达70%,而“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行业的涨幅更是高达123%。其中,热招的职位既有“Android软件开发工程师”、“3G业务运营工程师”、“DSP软件工程师”等技术类岗位,也有“商务总监”、“电信销售代表”、“市场运营推广专员”等渠道流通领域的岗位。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三网融合研究所所长曾剑秋表示,根据国外经验,三网融合后的市场规模将是单网发展的3倍,随之而来的人才需求量也将呈现同步增长态势。可以预见,融合后的人才需求增长至少在3倍以上,如果再加之上下游产业的共同发展,整个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将呈现井喷式增长[9]。

三网融合至少涉及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市场融合,乃至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的融合等,由此而产生的是产业结构调整,职业岗位的变更,人才需求的变化。这对于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使命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无疑会带来挑战。

4.1专业结构面临调整的挑战

人才需求量的暴增,并不代表所有人才都符合三网融合后的人才需求。技术的融合化发展,使得单一技能的人才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更需要适应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相对于各自为政的发展时代,三网融合后的电信网、互联网以及广电有线电视网各个领域对人才需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曾剑秋介绍:“电信业更需要熟悉传媒、互联网的人才;互联网业偏重通信业务、3G、手机开发、手机软件的人才;而广电则侧重熟悉3G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人才[9]。”

自2005年教育部首次颁布高职高专专业目录至今,高职IT类专业中的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通信类专业一直以互相独立的方式发展:三类专业有各自独立的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三类专业在各高职院校存在的组织结构有分有合,但专业发展与建设依据专业类别划分相对比较独立。从目录内专业看,计算机类专业倾向于为互联网培养人才,电子信息类专业倾向于为广电有线电视网培养人才,通信类专业主要是为电信网培养人才。随着目录外专业的不断增加,三类专业出现了交叉或是专业的互相延展,但受专业大类划分的影响,总体还是互相比较独立。三网融合正在使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通信类专业趋于融合,三大类专业面临结构调整的挑战。

4.2专业课程体系面临复合型技术人才需求的挑战

时下,当互联网、移动通信、电视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平台时,嵌入式技术和系统、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微电子和光电子等新技术又蜂拥而至。从学科和技术来看,嵌入式技术和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集成电路、通讯和传感器等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物联网是互联网、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的技术结合体;云计算作为IT新技术的标准之一,是网络技术、数据库和应用技术、移动技术和运行计算相结合而成;三网融合是通信、互联网、电视和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复合体;移动互联网同样是互联网移动技术、通信、以及Web技术的综合;微电子和光电子在技术上需要一个交叉学科和复合技术人才的支持[10]。

事实上,这些新的技术在“三网融合”产业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学科交叉和技术复合的新要求,但是现有师资和课程体系不能应对技术快速发展提出的挑战。

4.3学校面临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挑战

目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时期,三网融合正在使产业发生着难以预计的改变。但在新兴产业崛起的同时,一些现有职业领域虽然没有消失,但在教育中所占地位正在逐步下降。与此同时,专门学科的平均生命周期正在明显缩短,很多曾经发展势头迅猛的专业在短时间内达到从业者人数饱和的状态。这种趋势不可避免地给职业教育带来严峻挑战。如果教育只注重专业技能和技术,即便学生入学时选择了新兴产业,毕业时所学专业可能已经开始衰落。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产业对于新从业人员的需求减少,学生将面临潜在的失业危险。即便是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随着新兴职业的崛起,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将要转而从事读书时根本不存在的职业;使用还没有发明的科技;解决从未想象过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学生核心能力的需求已经出现了显著变化,三网融合所带来的职业快速变化使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成为急需解决的教育问题。

5高职院校IT类专业人才培养应对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而设置职业岗位定向的高等教育,IT类专业人才培养要应对“三网融合”产业链的发展变化,需要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管理人员、学校领导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5.1从课程改革切入:及时增加新兴技术

融合教育策略篇7

>> 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初探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依托专业教育实施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 高职院校服装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的研究 创业教育融入医学类专业教育的途径和策略研究 高职创业教育与物业管理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析 浅析高职院校广告专业教育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探索 浅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的途径 高职计算机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思考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创业教育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融合机制研究 创客教育与高职会展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路径构建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教学实践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黄兆信,曾尔雷.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47.

[3]黄兆信,王志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5.

On Path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ANG Jun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status and problems,practical necessity and ways of its implementation. The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ive path of integrat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local universities,and points out that to ensure sound effects measures must be taken in talent training system,r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model,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setting-up of platform and institutions.

融合教育策略篇8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02-02

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由于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领会不到位以及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使得教学改革遭遇到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虽然为教学一线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带来了盎然生机,但也存在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严重误区,体育新课程教学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对于新课标实施的种种困惑,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低,严重阻碍体育新课程的更好实施。

笔者从教体育工作10年,经过数年的调研发现,诸多学生在数年的体育学习后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形成锻炼身体的意识,离开学校也就放弃了体育,终身体育教育收效甚微。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学的这种形式化、低效化甚至是无效化的现象,引起了体育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体育教学实践者的共同反思,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体育有效教学,成了当前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研究和解决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有效性"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难以取得成功。

本文基于新形势下教学改革这一现实为背景实施中学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1 有效教学概念的界定

学界对有效教学尚未形成有效的看法,笔者认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互动的,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教学是否是有效的,不仅仅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的得认不认真,还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学得好不好。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是指在新课程标准限定的范围内,教师尽力挖掘体育教学内容的内涵,用浅层的形式来表现,使学生在学习动作,做各种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增强自身的能力,使多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2 国内外有效教学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最早出现在台湾,一些学者翻译整理了许多国外有效教学的著作,如:《有效教学研究》、《教师效能训练》、《教学研究专辑》等。国内最早对有效教学进行系统研究的是陈厚德,他在《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中,对学习与教学关系的再认识及有效教学的基础理念、学生学习的特点与本质、有效学习基本要素、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以及有效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作了详尽的阐述。

2.2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有效教学的研究早已成蓬勃之势,特别是20世纪60年以来,许多的学者(如古德、布罗菲等人)对如何提高教学全过程的效率作了系统研究,在80年代达到顶峰,出版了大量的有关专著,代表性的有克里斯・基里亚库的《中小学的有效性教学》,伊丽莎白・佩罗特的《有效性教学:提升教学的实践指南》,劳伦特・德罗兹的《有效性教学与指导》。

3 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

3.1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在教学中倡导激发生命活力,开展生命教育,重视个往,尊重学生权利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也逐渐建立起了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其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还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在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发现学生不足之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克服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社会需求的更新,体育教学也应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以开发人的潜能,塑造人的个性,注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现人的价值,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合作、独立生活及应变能力,在增进健康的基础上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搞好体育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3.3 终身体育理论。上世纪60年代,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他认为"教育应该是每个人从生到死的继续过程。"终身体育是在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即从一个人的生命开始到生命的结束,都要从适应环境与个人的需要出发,进行体育锻炼,以取得生存、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4 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解决问题的方式。具体地说,按体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可以把体育教学活动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些策略。在新课程背景下,无论哪个教学策略都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建立在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上。我们把体育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笔者从这三个阶段来探讨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4.1 新课程视域下体育有效教学的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也称做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设计是实现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之一。体育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了确保体育课有计划地进行而筹划的教学活动,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把体育课程目标具体细化为单元教学目标。

(1)达成目标的多元性策略。

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导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的依据。每堂体育课教学目标的确立,都要以体育课程的"课程目标"、"水平目标"和"学习领域目标"为标准,从3个维度来表述。三维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达成课堂教学多元性目标策略的具体内容。从操作层面上讲,教学设计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方案,具体表现为两种:一是写成书面的教案,另一种是"写"在头脑里的教案。

(2)探究兴趣的持久性策略。

现代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把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过程不仅有手段价值,过程本身也具有目的性价值。这种探究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对探究体育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要重视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体育问题得以展开――课堂教学的深入,要"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究体育问题得以解决――课堂教学的收尾,要"再现"学生的探究兴趣。

(3)师生关系的融洽性策略。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之一。为此,师生关系融洽性策略要求: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互动共享、教学双赢;转变角色、健全人格。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目的是影响和吸引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平等、融洽,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从而创设生命论的课堂氛围。

4.2 新课程视域下体育有效教学的教学实施策略。

(1)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策略。

课堂教学培养个体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性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体现预期性、参与性、自控性、创新性和有效性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方式。该策略程序是:质疑,提出学习目标――释疑,自主学练――讨论,群体参与总结,教师归纳提升――拓展,应用巩固。该策略的基本程序为: 确定主题――小组设计――安排课堂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实践活动――总结评价学习结果。

注重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体验性。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使学习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得到发展。其程序是: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选择问题解决方式――方式的执行评价结果。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目的是发展探究能力,"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2)学习内容的开放性策略。

注重课堂教学必须注入时代气息。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要体现体育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课堂教学内容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并根据时展需要及时更新、补充,使课程具有动态性和生长性。

注重课堂开放性课程资源的筛选。资源必须科学处理、精心筛选,尤其是要精选那些对学生的生活和终身体育锻炼、发展有用的体育课程资源。其目的是储备未来公民必备的体育知识、运动技术技能,从而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体育课程的理解、体验和生成。

注重课堂教学多科整合的和谐性。中学体育新教材强调以整合的视野认识、解决体育问题,对突出体育学科特色,把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有关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强化学生系统思维及多学科解决体育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促进体育学科综合化改革等,均有重要意义。

(3)信息技术的融合性策略。

"融合"的要求是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整合。"融合"的重点是利用信息网络资源搭建探究平台,力争使互联网基础知识与教学内容融合、与教学过程融合、与教学其他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的融合;融合的目的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究,提高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3 新课程视域下体育有效教学的教学评价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等。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反馈评价的综合性策略。

教师要针对重点和难点等目标,设计出不同层次的知识、技术技能要求及达标标准; 通过自评和他评等具有客观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的评价方式,将学生主动学练的兴趣和情感内化为主动学练的动力,从而提升学练体育的能力和促进学生体育科学素养习惯的形成。评价的功能由选拔性向诊断性、激励性和发展性转变,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

(2)整体反思的修正性策略。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后,要及时进行教学策略实施后的评价反思,目的在于总结策略的得失。评价反思内容有:从教学效果中的反思;对个人经验的反思;对教学理论的反思;从同仁的交流中反思等等。只有通过整体反思的修正性策略,才能使教学策略更具有开放性、有效性、灵活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应该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以自主学习、反思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5 总结与反思

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应当关注和追求理念的转变和升华。体育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取向是实现体育教育理想,发展学生体能素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体育素养的现代公民,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体育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体育,促进学生整体发展。面对课程改革的"高原现象",面对不同层面的问题,应树立信心,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实施教学,使体育课堂向着课程改革的目标迈进,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实现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石鸥,刘丽群.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

[2] 刘平.对体育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J].黑龙江:成才之路杂志社,2008(34).

[3] 吴旭卫.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J].教育现代化杂志社,2005(11).77.

[4] 汤辉军.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困惑与自主发展[J].体育科学研究,2008(1).

[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46.

上一篇:专业建筑室内设计范文 下一篇:水利水电设计规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