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律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1 07:05:25

基本法律知识

基本法律知识篇1

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已经成为急迫的要求。法治能力可以理解为领导干部具有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的能力,也就是指领导干部以法治思维为基础,运用法治方式认识、处理、决策相关事务的能力。影响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就其主观方面的因素来讲,主要有法律基本知识、法律至上意识、法律责任观念三个方面。

就法律基本知识来说,这是领导干部具有必要法治能力的前提。法律基本知识是人们对于法律理性化的基本认知,是人们对法律及其相关事物的初步了解。在走向法治的中国,一般的社会成员都应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至于领导干部,如果不具有应有的法律基本知识,就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法律基本知识是对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其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尺。当前,在领导干部的任用上,要考察其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在领导干部的评价上,要考核其法治成效和守法状态。可以说,干部的考察与考核都离不开对法治能力的要求。基于此,法律基本知识就成为了领导干部所必须的知识素养和能力基础。但是,法律知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只能靠后天通过学习才能获得。任何人都不可能不经学习而具有法律知识,领导干部再智慧也概莫能外。任何人包括领导干部也必须依靠必要的学习,才能获得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习的方式是多种的,包括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可以通过教学或者自学来达成。法律知识在任何人的头脑中都不是自发产生的,它并不来自于人的直觉,它产生和积累于人类理性化的学习过程。法律知识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基本的法律知识,其中包括基本的宪法知识、行政法知识、民法知识、商法知识、刑法知识、诉讼法知识,以及自己工作领域中较为专门的法律知识。除了一般的法律知识之外,工商部门的领导,当然应当熟悉工商方面的法律,具有工商法律知识。税务部门的领导应当了解税务方面的法律,具有必要的税务法律知识。金融管理部门的领导必须熟悉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具有必要的金融法律知识。以此类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领导干部都必须对自己工作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有所了解甚至比较熟悉,必须具有相关的法律知识。面对重大疑难的问题,有关领导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和专门机构作出解答或者提供咨询意见。至于专门法律机构如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乃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部门的领导干部,就不仅是要具有法律基本知识的问题,他们理当是相关法律问题的专家,对自己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有全面掌握和精深理解,并能良好运用。

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是重要的,但也仅仅是前提,最根本的是领导干部都必须具有法律至上的法治意识。法律至上乃法律至高无上之谓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法律至高无上的意识,牢固树立法律权利必须保护,法律义务必须履行的观念。牢记法律的红线不可触碰、法律的底线不可逾越。对法律的制度规定,不能取决于自己主观上的好恶,不论赞成与否,都必须严格遵循而不得违反。法律至上意识在领导干部的思想中必然包含着依法行权的意识。领导干部们或多或少拥有一定权力。手中的权切不可滥用,用权必须依法。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以事实为根据,是法律的要求,也是适用法律的基础和前提。从法律为准绳来看,公权的行使必须遵循实体的法律规定,一切权利、义务的确定都必须以法律的规定为根据,不可擅断。同时还必须遵守程序法的规定,严格按照程序法的要求,依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尊重相对人的申请复议权、权、申诉权、控告权。法律至上意识在领导干部身上还体现为依法治权的意识。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治权。依法治权是指依法制约公权力。法律所要制约的公权,有别人行使的公权,更有自己行使的公权。法治要治行使公权的他人,也要治行使公权的领导干部自身。说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治权,还必须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官。依法治官是依法治权的具体化。这里的官指的就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自身及其权力的运用必须接受法律约束,自觉依法办事、服从法律。

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法律基本知识、法律至上意识,还需要有法律责任观念。我国当下的领导干部理应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全心全意为人服务。这是崇高的理想,具有法律责任观念是对其最基本的要求。从一般意义来讲,领导干部既有政治责任,也有法律责任。但是,在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中,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也应当法律化、法治化,体现为法律的制度要求和行为规范。领导干部的法律责任观念首先是职责责任,其次才是过错责任。所有的职责责任都是由职务本身所决定的。每一个职务担当什么责任,在国家是由法律设定的,在党内是由党规设定的。任何领导干部都只有履职的义务,绝无失职的权利。一旦失职,没能履行应有的职责,就应当承担失职的责任。除了失职责任之外,领导干

基本法律知识篇2

[论文摘要]法律职业化有其深刻的知识论根据,它建立在多种知识论基础之上,并与司法制度合理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为法律职业化的知识论根据所内在要求的司法制度合理化的基本方面包括司法独立、判决理由合理、司法权力中性化和司法程序正义等。

一、法律职业化的知识论基础

法律职业化作为法制 现代 化进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有其深刻的知识论基础,释明这种知识论基础的基本方面,对于现代司法制度的完善和 发展 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认为,法律职业建构其上的知识论基础一定程度上也是推进司法现代化进程的一种重要动力。

对于法律职业化运动的知识论基础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简要界说。首先,法律职业化对应于法律知识的类别属性要求,是法律这一本性上属于实践理性知识所要求的法律实践活动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亚里士多德曾将人类的知识划分为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技艺三种基本类别,法律属于实践理性知识的范畴,界说法律是一种实践理性知识,是将其与纯粹理性知识进行的一种必要区分。实践理性这一概念意味着:“理性不仅是一种理论观念或认识能力,而且也是一种行动者的实践能力和意志能力,是实践着的理性。”[1]波斯纳则将实践理性概念很实用主义地理解为“不轻信者对无法为逻辑或精密观察证实之事物形成种种确信时使用的各种方法”,[2]它用于解决人们面对现实问题时如何作出行动。在波斯纳看来,法律作为一种知识类别系统,它更多地不是一个数学式、逻辑般和 科学 论证型的知识形态,而经常是一个依赖直觉、常识、记忆、习惯、内省、想象等力量资源的过程。因此,作为实践理性知识的法律,如何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势必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方得以可能,而法律职业化正是这种实践理性范畴的法律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恰当社会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表现为一个共同经受法学理论 教育 和技能训练、并共奉法律信仰且专长于法律实务技能的法律职业家共同体的形成,他们坚持法律至上立场并恪守法律思维作出法律行动。

其次,法律职业共同体在认同法律知识之实践理性本质的同时,并不放弃对纯粹理性知识本性的应然法律的追寻。系统的法学理论学习作为一种经历是法律职业家区别于行业匠人的根本标志,“学识法律家集团的内部尽管存在着职能分工,甚至存在着(例如检察官与律师之间)对抗活动,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必须以共同的法理语言来交谈。他们构成了一个有关法律的解释共同体。”[3]这个具有共同知识背景的法律解释共同体的形成,没有经过正统的大学法学理论思维训练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个法律家共同体内部,作为成员之一的法学家更是注重对应然之法的追问,没有发达的法学理论根据,便不可能出现一个共享法律价值的法律家共同体。因此,法律职业化正是因为这种对纯粹理性属性的法学理论的开放,才得以区别于以单一的技能传授为特征的行业匠人。尤其重要的是,法律职业家对应然之法或正义法律的追问,并非一种思想实践或形而上学游戏,因为法律职业家追问应然之法和正义法律的过程重合于法律实践行动,即便是法学家的学理思辩,也是很实用主义的。

第三,法律职业化顺应社会 经济 发展所引发的法律知识增长要求,担负起市场条件下国家权力和市民权利之间关系架构的中介。知识的增长一方面决定于社会关系的不断分化和日益复杂,另一方面决定于社会主体对这种不断分化和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所内在的 规律 及其本质的追问和探寻。导致社会关系分化和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动力是人类经济行为的多样化和经济关系的日趋复杂,这种复杂和多元关系状况必然地要求产生大量以调整人们经济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规范,这种法律规范对于那些必须将其作为行为约束和结果预见根据的社会经济生活主体而言,显然就是一类重要知识。但是,就社会个体而言,任何人都只拥有该类法律知识的十分有限的部分,哈耶克指出:“我们对于那些决定社会进程的大多数特定事实的无从救济的无知,正是大部分社会制度之所以采取了它们实际具有的那种形式的原因之所在。”[4]因此,因经济市场化发展所引发的人类行动规范之重要一种——法律规范知识的不断增长,客观上要求社会形成一定机制以保证这种知识的创造、传输和服务,这样,法律职业才应运而生。由此可见,法律职业的兴起,根本上是以对社会经济交易活动所引发的利益当事人对日益增长和复杂的法律知识的需求为依据的,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必然地要求法律职业化进程的开始。法律职业家共同体按照角色分工,按照创造法学理论、解释法律规则、提供法律服务、主导司法程序、进行事实陈述和举证等多种游戏规则,使得法律职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权力和市民权利之间关系架构的一个重要中介和桥梁,“在这种体制下,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之间保持着适度的联系和交流;市民的个人选择可以反映到行政的制度选择上去,而实证的法律规范也可以渗透到自生的民间秩序之中。”[3](222)

第四,法律职业化按照其内在规则处理法律知识,使得法律知识始终能够保持一种事实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张力。作为知识系统和行动规则的法律,存在一个如何保持其事实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实在之法是一个事实性问题,法律如何合法是一个有效性问题。保持法律之事实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张力,根本上是一个法律的合理化问题。一方面,已经制定的法律应得到普遍的服从,而为人们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就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语),这样,就存在一个如何实现法律的合理性问题和怎样保证法律合法的合法性问题。对实在法律的实现,实际上就是将既有的法律规则适用于具体的社会关系事实之上;对法律合法性的保证,则成为一个为实在法律的前提根据提供理由并进行合法性论证的事业。应当认为,法律职业化所内在的职业规则暗合于保持法律事实性和有效性张力之要求,对于法律职业处理法律知识的规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归结:(1)法律职业区别于缺失理论根据和价值引导的技艺,法律职业家按照理论和概念思维指导行为并通过专业术语进行对话和交流。上升为科学学科的法学,其理论原理和概念体系始终是职业法律家赖以为生的专业养分。(2)职业法律家因循法律解释学进路,在处理事实的同时也解释规范。守旧的法律与新生的事实之间始终对立存在,弥补这道鸿沟的正是职业法律家以三段论思维为基础的法律解释学方法,通过这种法律解释学方法,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获得了新的表述(法官造法),作为小前提的争议事实被赋予规范内涵(法律判决)。(3)法律职业家崇尚形式法律并持以对道德涉入的审慎立场,通过法律维系职业家共同体的自治和团结。道德、伦理、政策、习俗等外在于法律的权力话语并非绝对地无涉于法律,它们对法律这一社会行为规则系统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仅仅只是法律规范系统的外部环境,它们影响着实在法律的实际内容,但没有为实在法律所吸纳的内容并不能成为法律事实结论作出的根据。(4)法律职业形成准入制度,这种准入制度强化了法律职业家对法律知识内容的熟悉范围和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资格 考试 成为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基本形式,通过资格考试而促成的法律知识掌握和法律技能熟练,使得法律职业家能够胜任法律知识供给和法律服务之社会责任。 

二、现代司法制度合理化的基本要求

法律职业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仅仅为法律职业本身的目的追求和实现而出现的法律实践现象,法律职业化本质上没有自己的目的,其意义根本上在于推进法治进程。司法现代化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地位,法律职业化更多地是通过对司法现代化进程的作用而推进法治进程,其中,法律职业化之知识论内涵在为法律职业化进程提供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出了现代司法制度的合理化要求。

首先,作为实践理性属性的 法律 知识所要求的社会组织形式的法律职业,要求司法独立。法律职业作为法律知识创造、传播和运用的社会组织形式,意味着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法学家共同成为法律知识的主体,他们推进司法活动过程或解释和评价司法活动现象只按照实践理性的法律知识所内在的规则行事,为法律职业家所共享的法律价值成为司法原则,为法律职业家所拥有的实在法律知识成为处理具体法律事务的直接根据, 政治 权力知识、道德知识、伦理知识、 经济 知识等,既不是法律职业家所求取的对象,也不是司法运行的决定性力量和司法结论作出的根据。司法权力话语的力量之源来自法律知识本身,任何非法律知识话语的权力形态均不得成为左右司法活动的主导。

其次,法律职业家对应然之法的追问及对正义法律的答案提供,要求司法判决理由的合理化。“判决理由是司法权合理化的最重要的指标,也是法官思维水平的最典型的表现。在学识性、合理性较强的法律体系下,判决书不阐述和论证把法律适用于案件事实的理由的事情是绝对不可想象的。”[3](229)法律知识之前提根据尽管有其客观性一面,也有其主观性一面,其客观性在于社会关系的法权要求,其主观性在于法律职业家(尤其是法学家)对这种法权要求按照怎样的方法和标准作出了识别和回答。因此,在抽象性层面上,司法判决理由应为法律职业家所共识的法学理论知识;在具象性层面上,司法判决理由应为实际参与诉讼个案的法律职业家意见。

第三,回应法律知识增长之社会需求的法律职业,要求司法成为权力控制和权利维护的中性力量。以经济市场化 发展 为主要动力所引发的法律知识的增长,一方面意味着国家控制社会权力的强化,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市民为实现其利益而对抗强制和摆脱束缚之权利依据的渴求。权力——权利作为一种二元对立构造,催生了以法律知识生产和服务为使命的法律职业,而这种法律职业所表现出的法律知识生产和服务行为的权力内涵是权力控制和权利维护,即作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中介,架构秩序与自由之间的通道。从而,以回应法律知识增长之社会需求的法律职业,实际上为司法权力的目的作出了定位——社会整合,也对司法权力的性质作出了限定——中性力量。诚如马克思所言:“独立的法官既不属于我,也不属于政府。”[5]

第四,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所遵循的处理法律知识的基本规则,要求司法程序的正义品格。如上文所述,法律职业遵循“理论和概念思维指导行为并通过专业术语进行对话和交流”、“法律解释学进路处理事实和解释规范”、“崇尚形式法律并持以道德涉入的审慎立场”、“职业准入制度”等职业规则处理法律知识,这就要求司法制度必须确保司法程序的正义品格。为 现代 司法制度所一致确认的司法程序正义性价值标准,诸如参与、自治、对抗、依法、合理、效率等司法价值标准的具体要素,很大程度上是对法律职业共同体所遵循的处理法律知识的基本规则之要求的规范化确认。 

[ 参考 文献 ]

[1]葛洪义.法律与理性——法的现代性问题解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97.

基本法律知识篇3

在推动中国民主法治的进程中,我们不仅仅只关注那些少数的精英人物,更应该关注中国民主法治的基础,那些非法律专业的大众的法律意识。而《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在针对非专业的人士传播法律知识,开启民主法治意识方面,自然功莫大焉。我们在面对《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有的困境时, 应该进行深入地研究,以探索出来一条可行的教学路子,这也正是这篇文章的落脚所在。

现行《法律基础》课程所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许多学校在没有专业的法学教师的情况下,让政治老师代教,或者干脆让一个压根没学过法律的老师教学;二是在教学重点上。因为《法律基础》的教材包罗万象,也就是三四百页的一本小薄书内,涵盖了法学的一切重要内容,都是法学的重点,课本还没讲到一半,这门课程的学时却早已用光了,便走马观花地讲一遍,不知道学生到底能接受多少。

面对以上问题。有的教师说因为课程本身的内容太多,应该压缩这门课程的内容。事实上,现有的绝大多数的《法律基础》教材都已经充分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它们也已经是浩若烟海的法律知识的高度浓缩版了。有的教师说,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应该多运用案例法教学。有的教师认为,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开设这门课,就是个失败。深也深不了,浅了没意义,意见不一而足。

我认为,这些提法都没有抓住现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困境的核心――对开设《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认识上的迷失。正是因为我们教学人员中的许多人,对于开设《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认识上的迷失,过多地关注于法律的“专业”和纯粹,过分地注重向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灌输专业的法律知识,才直接导致了我们的教学人员、教学重点和教学效果上的困境。《法律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我们既然不是培养未来的法官、律师和检察官,那为什么还要给这些非专业的人士,进行一些法律上的训练呢?因为中国的法治化进程是不单依赖于少数的专业人士可以完成的。依法治国是一个事关全民的系统工程,它成败的关键更依赖于广大非法律专业人士法律意识的提高。

开设《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基点在于法律意识,而非法律的专业知识。正如我们看电视,必须学会开、关电视和调换频道,但我们绝无必要学会修理电视和制造电视。也就是说,我们在教授《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时候,目的不是要让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将来能够处理法律问题。我们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这些法律现象,使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对法律的客观规律和本质,对于当前有关法治的热点问题,有比一般大众更深刻正确的认识和法律意识,从而能自觉地融入到现有中国法治化的历史洪流中去。为了提高广大非法律学生法律意识的工具之一。这样的《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才是适当可行的。只有围绕这个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才会摆脱现有的《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错误地把开设《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基点放在法律的专业知识,而非法律意识的做法,既无必要,也不可能。

原因之一就是让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去学习掌握专业法律知识,本身就是个悖论。作为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他将来安身立命的本领不依赖于这些专业的法律知识。让一个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去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专业的法律知识,也不符合现代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大潮流。原因之二就是让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学习掌握专业法律知识,在一般只有半个学年几十个学时的情况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现行的《法律基础》教材中的每一章尽管都非常精简,有关这门部门法的重要概念却一个不少,在《法律基础》教材中随便翻一页,能找到几十个专业的法律概念。也许有人说,那让这些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不去学习掌握系统的专业法律知识,掌握一些简单的法律概念,可不可以?首先,法学是系统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知识毫无用处。其二,即便准确掌握几个法律概念,有时也并非易事。要使法律对于万事万物都具有普遍性,那么这些概念就必然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同时法律又是一门实用的学科,精准地掌握一个概念已非易事,更何况要把这些法律概念灵活地运用于实践当中去。

基本法律知识篇4

关键词:知识产权 法律 论理 融合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067-02

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垄断性质的权利,是通过法律的手段赋予权利人的一种垄断地位。权利人通过知识产权的特殊运行机制控制无形的财产权利。知识产权这种特殊的机制必然包含了垄断的诱因。知识产权法的出现曾被誉为“罗马法以来财产权领域中的一场深刻的制度创新与变革”而备受推崇,但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现代知识产权法的价值影响到了知识产权法律与伦理边界的模糊。为此,从法律与伦理的关系入手,开展在知识产权背景下法律与伦理的重新界定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法律与伦理的关系

作为社会整个系统的两大基本侧面,法律与伦理这两个子系统之间存在必然的、内在的有机联系。法律与伦理或者说道德各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各自的领域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调整着法制现代化的社会生活, 维护和巩固社会秩序。法律制度,如同社会中任何其它的基本制度、基本结构一样,都离不开伦理的支撑,都需要获得一种合法性基础。二者相互关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起源于道德。法律起源于道德这一事实由根本上赋予法律一种天然的伦理属性,并使得道德成为法律有机体之内血脉。它要求法律必须体现某种伦理精神,必须遵循某些价值准则。

2.任何一种法律制度、法律体系必然以某种伦理价值为依归。只要在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情形下,它必定仰赖某种或某些伦理价值观念、价值准则。在法律中道德价值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3.法律真正目的在于指导社会生活、形成社会秩序,而法律富于活力的重要条件之一,要求立法者自觉地将社会一般的、主流的并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伦理观念恰当地纳入到法律制度中,否则因缺乏足够的基础而成为虚设。

4.我国法律具有十分浓厚的宗法伦理的性质。植根于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支撑、规定了古代法律的确立、发展以及运作的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逻辑与历史起点。

二、知识产权法理与伦理的表象

1.知识产权垄断特征。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的财产权,是通过法律规范建立在抽象物质上的,而抽象物的本质决定了其可以被同时使用而不会剥夺其标的上的权利,也决定了权利人无法通过实际占有控制标的物来保持其权利的享有。这种权利的形成是以法律上的假设为前提的,依赖这一假设,许多真实的权利得以存在。这种权利的行使完全借助于法律机制,使得权利人可以依据手中抽象的权利控制与该知识产权相关的有形物,从而形成对一种社会资源的控制。

2.知识产权法律价值。知识产权法价值是知识产权法理论的基础性和核心性问题,知识产权法应然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里面体现了知识产权法工具性和伦理性价值的共同追求。法的价值是一个综合的体系范畴,其内容结构极为丰富和复杂。从法律的社会功能来看,任何法都包含着工具性价值和伦理性价值。所谓知识产权法工具性价值,是指知识产权法是人们确认、行使、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活动的一种工具。知识产权法这一价值目标从其发端之始便不同程度得以宣扬,之后不断得以强化。总体看来,知识产权法的价值是以和谐为知识产权法的终极价值目标。知识产权法应该以和谐价值为指引,完善相关法律规则,使创造者(所有者)、传播者、使用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得以协调,更使人、社会和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状态。

3.知识产权法律与伦理的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知识产权制度涉及知识生产、传播、利用、分享等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其工具性价值得以不断强化的同时,伦理价值却出现了迷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不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通过法律授权形式确认智力成果的产权,保证发明创造者应有的利益,促进智力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是知识产权法的一个基本功能。但是知识本质上是一种公共信息,因而知识本身并不具有专有性,而且任何智力成果都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知识产权法必须建立一种权利人与社会的利益分享机制。然而,由于知识产权产生之初就受到经济因素的左右,知识产权法设计的传统利益分享机制出现了异化,知识产权法在维护权利人的利益的同时,日益被演绎成全球知识产品垄断和知识霸权工具。现有知识产权规则极大地限制了知识的自由传播,阻碍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人文关怀的缺失。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注重对新技术成果的保护,这是知识产权法“创新”价值的体现。但是按照国际人权公约的人权标准,现今知识产权制度对健康权的实现已经带来消极影响。由于专利实施的限制性条件,权利持有人可以阻止他人获得药品专利技术,甚至在其政府的支持下限制贫穷国家及其人民获得强制许可。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容置疑,但在医药领域,技术直接触及人的生命,再把它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3)环境要素的淡化。环境权是指公民对环境所享有的权利。按照目前的知识产权法,人们可以就现代生物新技术及其成果获取知识产权。但是知识产权制度并未关切环境资源保护,环境权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协调尚未建立有效机制。当代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的大量使用,打破原有生态平衡,从而影响环境质量;其次,是基因生物损害。有的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4)传统知识利用的曲解。传统知识是基于传统而产生的一切基于传统的工业、农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的智力活动所产生的创新和创造。20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大量对存在于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知识进行挖掘和利用,并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由于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关法律保护制度缺失,传统文化发源地的人们不但没有获得任何回报,反而因开发者、使用者随意地改造和曲解而进一步受到剥削和压迫。

三、知识产权法理和伦理的融合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知识产权法的法律基础和目的是正确的,但就某些领域以及司法实践的具体方式,还需要将法理和伦理二者统筹兼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构建知识产权法理念。知识产权除了具备民法上私权的一般特征之外,又具有自己的法律特征,比如它有时间性、地域性、法定性、客体的无形性、客体的可复制性等特征。这种多重特征使它在性质上与民法保持一致之外,也不可能与其他法的性质完全分野。因此,知识产权法理念是利益均衡。知识产权法应该以私权为基础,以人权为中心,以公权为考量构建利益均衡体系。

2.强化知识产权限制制度。现代知识产权法通过修改扩大了知识产权的种类和内容,但与权利保护制度同为知识产权规则的权利限制制度却鲜有修正。因此,必须完善现有的知识产权限制制度,扩大限制的范围、内容,强化限制的方法和手段。

3.知识产权是财产权,健康权则是与人的生命权、生存权紧密联系的基本人权。当知识产权与健康权出现冲突时,人的生存、健康权利应当优于财产权利,这就是人权优先原则,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人类基本价值观。因此,必须建立健康权侵权例外制度。

4.构建生物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生物资源是当今世界进行知识产权开发最为重要的物质来源,而涉及环境权的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问题是生物资源的保护问题。在现有公法的基础上,生物资源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可以采用资源共享的方式,不仅达到保护生物安全的目的,而且可以维护当地人民的经济利益。

总之,在健康权、环境权等领域,知识产权的法律约束不适宜专属约定,而是应该将法理与伦理二者融合,甚至有必要法律为人类基本权利让位。

参考文献:

1.蒋序刚.试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多元主义[J].法学杂志,1999(5)

2.魏秀玲.论中国传统法律的民主精神[J].当代法学,2003(5)

3.陈宗波.知识产权法价值的伦理迷失及其回归路径[J].求是学刊, 2009(11)

4.冯心明.论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取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8)

5.吕娟丽.知识产权与垄断的规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2)

6.陈景良.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法律的历史借鉴[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

7.余洪波.试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基本特点[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8.徐忠明.关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省思[J].学术研究,2003(12)

9.张中秋.论中国传统法律的伦理化[J].比较法研究,1991(1)

10.高秦伟.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人情观――兼论法的亲和力[J].湖南社会科学,2001(6)

基本法律知识篇5

【关键词】大学生 法律意识 现状 培养途径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法治观念等等。它既包括人们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感情、法律意志、法律态度、法律信仰,同时也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和内容。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建设,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从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一些案件来看,尽管我国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比较普及,但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相当薄弱的。例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泼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湘潭大学曾爱云、陈华章杀人案等。根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做的一项调查,1965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 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值得重视的是,在大学生犯罪中,盗窃案约为70%。而大学生犯罪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约占高校总人数的1.26%。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较低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法律知识主要由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的法律两大部分组成。对重庆地区五所高校851名三年级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对问卷所列的14个法律法规的认识情况, 58%的学生选择“知道一些,但对其内容不甚了解”。57%的学生对法律基本理论不感兴趣,只对民法、刑法等实体法感兴趣。对江西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掌握得不全、不牢。70%的学生能答对宪法、刑法、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方面的常识问题,但对法理、民法、知识产权法、仲裁法、国际法、行政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比较生疏。对福建大学生的一份调查表明,被调查大学生对我国法律体系很了解的仅占2. 8%,了解一些的占64%, 25%的人表示不了解。被问及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时,能回答六项以上的只有12. 2%。这些调查表明,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存在明显欠缺。由于法律知识水平的欠缺,导致大学生的法律观念模糊。相当多的大学生不能区分违法与犯罪的区别,认为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

2.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

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淡薄,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问题,只注重眼前利益,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甚至有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很难遇到法律问题。其实人在社会中生存,时时刻刻都与法律及其法律相关的问题紧密联系,只是当时没有注意罢了。在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为了图便宜,大多数人都买二手电脑和手机,他们认为这样既经济又实惠。有的学生在交易的过程中就买了赃物,其实这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由于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缺乏法律知识,有的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触犯了法律。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知识层次势在必行。

3.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在我国任何一所高校都开设法律基础课作为非法律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在法律基础课上通过老师的讲授能够学到一定的法律知识,学生们都知道遇到问题、纠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如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有的同学就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往往是头脑一热,就采取一些过激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同学则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不懂得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如有的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拿不到钱,甚至还被罚钱;有的毕业生毕业时不知道怎么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有的大学生在购物时不知道索要发票与“三包”凭证,更有甚者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却只能自认倒霉,类似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实践能力,使其学以致用,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

1.课堂教学受限,导致大学生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

当前,中国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且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现行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有限,不可能对法律知识系统地展开,加之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受专业的局限,对专业教的法律知识难以深入把握,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历史及现实造成了大学生整体法律认识水平不高的状况,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社会接触中出现许多法律盲点。

2.社会消极文化影响,导致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

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权利意识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权利意识指人们对自己正当权利的感知、正确理解和加以捍卫的观念。对自己权利的主张,必然要求人们将对方作为这种具有独立价值的主体来认识并尊重其主体性。没有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权利观念。尊重他人的权利是主张自己权利的前提,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其实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然而现实生活中,由权力滥用而滋生的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加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效益低下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不懂得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损人利己,不懂得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3.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的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皈依感,是人们对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华,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态的上升境界。由于中国受数千年的政治传统和法律文化的影响,权力至上、专制特权、义务本位等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消极的法律观依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法律还没有真正成为权力运作的最终依据。作为高校大学生,受传统意识影响,接触外界相对较少,加之社会宣传对法律意识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够,不能适应当代法制教育的需求,大学生不能及时懂得法律、了解法律,从而降低了法律在他们中的地位,从客观上制约了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动摇了法律信仰。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1.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法律意识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在高校,法律基础课是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基本学科。通过教学,可以让大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学习宪法和其它法律的基本内容。明确宪法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通过对民法、刑法、行政法、婚姻继承法、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同违法的行为和现象作斗争的思想意识。 转贴于

2.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社会的实际和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校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并结合自己及身边很多的法律实事进行思考,形成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的第二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让大学生把在课堂中学习到的法律知识充分地运用起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讨论会、专题论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以及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耳濡目染得到教育和启迪。这种既有直观实务又有深层理论的滚动式的校园法制文化活动,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切实可行的渠道之一,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法律现象给予关注的热情和兴趣,增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3.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法制教育的自觉性

一个人只有对社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社会的约束,加强自身的自律性。所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自觉性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是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的,在教育中,要善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发展中历史使命,让他们意识到,社会未来是他们的,提高他们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促进他们更自觉地学习法律和运用法律,形成知法、学法和用法的法律意识。

4.重视、完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机制的优劣,对大学生的成长及守法意识的培养有着普遍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不利,将严重影响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首先,家长应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子女人生的启蒙老师,也是其模仿的偶像。家长的个人素质、文化素养和品质是塑造子女良好人格的前提。如果家长平时素质低劣,社会态度不端、粗俗甚至行为恶劣,子女必然把他们的行为模仿并逐渐复制出来,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素质修养。其次,家长应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如果家庭内的氛围庸俗低级,长期的感染熏陶,直接影响着子女对生活的态度、情趣和个性的形成,而且容易养成子女缺少社会责任感、悖德、冒险的心理,在耳濡目染中放纵变坏,甚至成为罪犯。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最后,家长要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子女。家长要做到对子女不溺爱、不迁就、不粗暴。

参考文献:

[1]正义网.大学生犯罪增多的原因分析[J].Http//jcrb.com/zyw/n156/ca86203.htm.

[2]毛磊.大学生犯罪率如何降到最低限度[N].人民日报,2003-04-16,(14).

[3]杨莉,叶文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与研究[J].统计教育,2006,(9).

[4]谢山河,黄张华.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 2008, (7).

基本法律知识篇6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高等教育为国家和民族地区输送了数百万以少数民族为主的高级人才和专业人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时代在发展,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提出,民族地区希望通过实施民族法律法规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日趋强烈,而民族地区却缺少民族法律法规方面的人才。包括法学专业在内的学生能否成为民族地区的法学人才,要看其能否在民族法制建设中做出贡献,为推进民族法制建设尽到责任。[2]因此,我国民族院校肩负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具有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的人才使命,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族法制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成为民族院校肩负的任务之一。民族院校培养的对象绝大部分是来自民族地区,其中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都是本民族的佼佼者,毕业后多数学生回到民族地区工作和生活,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要求大学生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不仅要知法、懂法、守法、护法,而且要掌握甚至能够熟练运用民族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学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民族法律法规,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对民族法律法规、民族政策的认知程度,提高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不断增强遵守、执行民族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增强依法维护合法权益、遵守法定义务的法律意识,充分运用民族法律法规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特殊权益的实现保驾护航。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的重要渠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思想品德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关于法制教育的内容有两章,其中,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分为四节即“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分为三节,即“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和“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3]从该课程法律基础知识的安排来看,基本包括了我国法律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法律意识、法治精神的培养,介绍了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并且提出了遵守法律的要求。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对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加强法律修养,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重要的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掌握基本的法律基础知识,并在实践中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严格履行公民法律义务,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一系列课程加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法制观念、民族法律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2008年拉萨“3•14”和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民族法制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致力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但是,国内外少数敌对分子害怕我们发展起来,他们妄想破坏我们的民族大团结,企图阻碍我国的经济建设。针对敌对分子的蓄意捣乱和破坏,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4]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民族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过民族团结、民族法制教育,使各族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使各族学生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极端重要性,使民族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真正成为能够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渗透与分化,真正能够成长为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5]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在大学生中开展民族法制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法制教育和宣传普及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国家民委的《民族法制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指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和民族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6]笔者认为,民族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完成以上任务的不二选择。概括起来,民族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加强民族法制教育方面具有如下几点重要性:第一,开展民族法制教育,是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法律意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第二,开展民族法制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第三,开展民族法制教育,是改变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学知识结构,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四,开展民族法制教育,是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的需要。第五,开展民族法制教育,是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需要。结合以上内容,从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建设人才的实际出发,把《民族区域自治法》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法规等作为民族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使他们走上民族地区工作岗位后,就能运用相应的法律知识,参与制订或贯彻执行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促进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发展。[7]#p#分页标题#e#

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建议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的深入实施,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民族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和加强。一方面民族地区希望通过民族法律法规的实施,来保障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进步;一方面作为民族地区中流砥柱的大学生,他们不仅不熟知民族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而且有的甚至是这方面的法盲。作为担负培养民族地区高级人才重任的民族院校向民族地区未来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传播民族法制方面的知识,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学习民族法制知识,使大学生自觉树立和增强民族权利意识,同时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勇于承担民族责任的观念。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民族法制的教育功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设的目的和宗旨,以及在该课程中增加民族法律法规内容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决定了该课程完全具备民族法制的教育功能,关键在于如何挖掘、发挥。我国建立民族院校的目的和任务决定了它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之一就是以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如前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接受、接触法律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只要安排得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完全可以成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学习民族法制知识的重要平台。对此,民族院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民族法制的教育功能,民族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应该成为该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教授民族法制的基础知识,使其成为向大学生灌输民族法制教育的平台之一。

针对民族地区急需民族法制高层次人才的现实要求,该课程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加强民族法制教育,通过向学生传播民族法制知识,使学生学习、掌握民族法律法规知识,为他们将来回到民族地区从事管理和建设工作提供坚实的民族法制基础。适当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有关民族法制教学的课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等有关文件规定,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科为3个学分,一般为51学时。由于该课程内容比较丰富,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加,加上实践课时,课时显得捉襟见肘,显然不能满足民族法制教育的开展。鉴于此,民族院校应适当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时,以适应开展民族法制教育的需要。抓好师资培训。提高民族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民族法制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的良莠。鉴于民族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师资队伍大多为非法律专业教师的实际,从事该课程教学研究的教师队伍基本上对民族法制也比较生疏,对此,民族院校务必抓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师资队伍的民族法制知识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能够胜任民族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

基本法律知识篇7

关键词:法律逻辑 教学措施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144-02

一、问题提出与原因分析

逻辑是思维的工具,法律逻辑学是为法学学习和应用服务的。法律逻辑学是一门法学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学习法律逻辑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各部门法知识,同时,也为法律系学生在以后工作上进行法律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但是,法律逻辑学教学由于自已固有的一些特点,导致学生接受起来有难度,这样就不得不从教学方法上作一研究,以便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实践。法律逻辑学的具体教学难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法律逻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法律逻辑学是法理学、法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原理知识,必须从法学、哲学、数学、语言学,还包括大量生活方面引用实例与知识,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法律逻辑学基础原理知识。因此,本课程蕴含的知识含量比较丰富,而且内容相互交叉融合。这样就需要同学们理解一定的法律、哲学、数学、语言学等知识,对于生活的理解也要比较深入,并且,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逻辑与法律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进行主动灵活运用。

第二,法律逻辑学是大学初期学科。一般来说,法律系学生在大学生初期开始学习本课程。这样安排的目的主要是立足于为法律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初步建立法律思维方式。但是这样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两方面:其一,大多数学生由于年龄尚小,没有很好的学习主动性,这需要教师对于其自主学习要进行更好的引导;其二,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不了解各部门法的具体法律知识,头脑中也没有典型法律案例,不具备法律思维方法。实际上,有部分法学大学生在面临毕业之时,才发现自己虽然记忆了不少法律条文,也能如数家珍说出许多法学家名称和法律格言,但对于这些知识在社会中如何运用却不知道,以至于产生了自己虽然学习了四年法学,但到底学了什么技巧和能力都不清楚的疑问。这固然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没有进行正确领会法律逻辑学知识,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第三,法律逻辑学是抽象性与具体性高度统一的学科。目前,尽管对于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理论上尚存争议,但对于其主要部分却已有共识。从各种版本的教材内容看,我国法律逻辑学课程主要有普通逻辑学基础知识、部分法哲学基础知识、法律思维学基础知识、立法学基础知识、法律解释学基础的较为抽象的知识,还有各部门法律典型案例、法庭论辩、犯罪侦查等方面较具体知识。这样进行课程内容编排的目的,在于其符合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但在这种由基础原理过渡到灵活性非常强的具体法律实际运用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两方面的教学困难,一方面学生们知识积淀有所欠缺,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们跨越高度抽象性到实践具体性这一鸿沟时要付出更大努力。

二、解决对策与措施

(一)学习迁移理论与典型事例导入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有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认知技能与策略和定势的作用。典型事例的导入是充分有效地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条件,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要通过典型事例导人进行讲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等。好的典型事例对于学习迁移能产生积极影响,当后面的任务是前面任务的同类课题或它的特例时,定势能对后来课题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选择典型事例非常重要,一是要增加学习者对于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的相似程度;二是选择已有概括水平高的经验;三是选择一些适当难易的,一定的认识技能与策略水平学生均能够掌握的事例;四是在实际教学中,既要考虑所学课题与原有经验的同一性,利用积极定势帮助学生掌握解决一类课题的方法,同时又要变化案例,以帮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产生消极定势。

根据学生们大一学习了宪法知识,对于宪法学知识已经有较好掌握的实际情况,可以就具体的宪法条文章节设计法律逻辑学教学案例。比如我国宪法“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先请同学们思考这个章节题目的法律意义所在,再引导学生们理解国旗国徽首都之间存在一个逻辑关系,即三者都属于国家标志这一概念;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国家标志这一概念根据同样的标准划分是否还应该有其它内容。之后再进行引导启发,同学们发现还应该有“国歌”这样一个国家标志,而宪法章节中并没有显示,因此才有了相应的宪法修正案把国歌增加上去。因此,通过选择同学们已有概括水平的宪法知识,主动科学运用学习迁移理论知识,逐步引导同学们体会逻辑上的概念外延知识,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抽象和形象思维结合与图示法

根据教学理论研究,大学生的思维过程是由形式逻辑思维逐步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无论是形式逻辑还是辩证逻辑的思维,都需要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具体结合。而对于知识原理的掌握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采用图示法。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曾强调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在课堂讲授上以常规的简洁板书和准确优美的语言,再恰当地配合运用图示就能达到以图激趣、以图增记、以图启智、以图感美的最佳学习效果。具体而言,所谓图示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线条、方框、记号、箭头以及关键的语词等构画成简略图,以求简明扼要地把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形象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整体结构、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及内在知识与外在知识的能量互动交换,一个好的逻辑框架图,非常有助于学生们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理解。

在逻辑框架图构建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图示的层次性。绘图的主要目的不在图,而在于板书结合,以形象的方式条理出主要知识点之间的脉络联系。在设计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知识的系统性,首要体现于层次性,必须注意逻辑主干的架构。在宏观教学的整体安排或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要把相关部分的最大学习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即上位的学习放在首位,建立教学内容的主干。其二,图示的简略性。针对法律逻辑学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相应的图示法目的在于形象性辅助理解,必须注意不能过于追求完满,而将诸多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知识罗列在图中,这样会导致重点不清,因此,逻辑框架图中只能择其重要基本原理显示。其三,图示的显明性。一个图是一个系统性产物,为了帮助同学们真正理解内部关联,可采取将图中最为关键的知识点以特殊线条着重指出的方法,必要时可以附加典型事例旁注,以帮助学生们切中要害,掌握学习要点。其四,图示的开放性。根据系统论观

点,一个科学的系统不能是封闭的空间,而应当是开放的系统。因此。在采用图示法中,要注意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局限于某一个图中,而是以图为指导,引导启发同学们创新思维,可采取设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们思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指导参与理论与师生互动教学

现代教学理论一改传统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主导地位的认识,而是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同时,当代大学生思维灵活,非常具有积极性,正如“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点燃其中的火焰”。师生互动是有效手段。从学生参与的时间段来划分。包括课堂互动教学、课下互动教学、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等。

课堂互动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根据知识对象采取相应课堂互动的方式。比如,对于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许多法律概念.教师可采取提问等简洁方式,就能够达到师生互动效果。而对于命题的分类,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推理等知识,由于同学们以前不具备相应知识,在初次接触类似知识时。采取提问方式并非最佳选择。教师可采取以例题或习题引入,指导同学们讨论分析。由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所在。这样会激发大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真正起到课堂互动的教学效果。

课堂互动教学由于时间空间所限,不足以应对法律逻辑学科的诸多内容的学习,因此就必须采取课下互动教学,将教学过程在时间与空间方面进行拓展。在进行课下互动教学时注意的事项有:其一,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范围。对于知识点思考范围的划定非常重要.主要是避免学生们漫无边际地进行思考,这样达不到有的放矢,学习效率不高。同时,也能够使学习自主性不高的学生在一定知识范围内主动学习。其二,指出主要方法。法律逻辑学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性学科,在对法律逻辑学相应知识点的学习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具体而言,要求同学们多参阅课外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便利条件,对于一个宿舍的同学可以就某个原理性知识的应用举行课下讨论会、辩论会等,采取综合方法鼓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鼓励同学们寻找法条中的核心法律概念,自主采用欧拉图表示概念间的外延关系,进一步深刻体会属种关系、垒异关系等逻辑原理.再进一步应用三段论进行法律推理的的特殊方法等。其三,监督学生自觉活动。必须承认的是,由于大学生与高中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有根本不同,这个阶段从本质上讲是以大学生自觉学习为主。可是,由于许多大学生剐人大学,对于这种学习方式不能深刻领会,更不能自觉形成习惯,这就要求法律逻辑学的教学过程中。可适当采取课下学分制,课堂课下连续一条龙的学习应用方法,通过运用一定的监督方法,采用凯尔曼的价值内化三段论法,使这些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达到遵从――认同――内化的逐步良好过渡,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实用兴趣学习法与法律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没有兴趣,学生就不会主动地深人到教材的学习中去。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法律逻辑学理论性较强,有许多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这与大学初期学生年龄和心理有一定的差距,导致了“课难教,师难当”。研究其中的原因,有学生们畏难思想的影响。也有老师授课枯燥,方法简单,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兴趣促进学习法.加强法律逻辑教学。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方法有许多,笔者在此仅就法律案例的教学运用谈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实用兴趣学习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中的一条根本原则。它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起着根本的指导作用。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不但不能够实现学生对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还会导致学生对法律逻辑知识的科学性、真理性、实用性心存疑问。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的内容,用典型实例让其轻松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概念外延关系的重要性时,笔者先让学生先仔细阅读刑事诉讼法第152条的法律规定,然后让学生自已分析其中法律概念的关系。经过学生自主分析和小组讨论后,再针对学生们发现的问题进行具体讲解。学生们真正理解了属种关系间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深刻理解了限制与概括的哲学联系与实际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与直接进行理论讲解相比较,其积极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法律逻辑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将逻辑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立法和司法实践,为制定法律解释法律适用法律提供一套逻辑分析、推理、论证的工具。并且,总的来说,法律系学生对于法律案例有种天然的敏感,有天然的亲切感。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法律案例。在案例的选取上注意从不同角度进行选择,一种是难易程度上,选择难易适中的法律案例,在时间段上,既可选择最新发生的时效性非常强的法律案例进行分析,也可选择古典的传统的法律案例。比如,在古典案例方面。笔者选择了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和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中的断案实例进行法律推理分析,在时效性比较强的实例中,选择“三鹿毒奶粉”事件进行法律逻辑分析。在这样实例引导下,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在快乐中掌握相关法律推理技巧,在比较中发现演绎推理、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各自的应用特点。

(五)总体教育与个别指导

根据统一要求进行总体教育和进行个别指导的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这是取得教学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同学提出统一要求,保证质量标准,同时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采取不同方法教学,使不同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学生的基础不同,导致学习层次不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三类同学.一类是基础知识比较牢靠的学生.一类是大多数同学,一类是基础知识欠缺的学生。教学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同时要兼顾两头。这是因为大学的职能决定,不仅是精英教育.而且是大众教育,一定要将普遍知识传播开来。对于第一类同学。教师在其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指出理论前沿问题引导其深入探讨,同时可以启发其将法律逻辑知识普遍原理广泛应用于生活.应用于法律实践中去;第二类同学是学习主要承受者。教师要将基本原理与典型事例,使其形成层次严密的知识体系,并要不断巩固其认知结构,努力培养其综合能力;第三类同学是基础相对不牢靠,如果按照普通学生的要求进行指导学习,会导致其丧失学习兴趣。这要求教师要注意发现,多利用时间多交流努力发现其学习障碍,对于其可能有学习心理、学习技术和具体知识体系方面的学习障碍,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实际,帮助其排除困难,掌握本门课程主要基本知识体系,努力转化能力并使其能一定程度灵活运用。

作为一门课程而言,必然具备普通课程教学的一般特征。这体现在多方面,比如教学态度、教学言行、教学多媒体的应用等教学多方面。这都是在法律逻辑教学过程中必须具体灵活采用的方法与对策。

三、结语

基本法律知识篇8

以下两表格清晰地反应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常识判断历年考查情形:

表一:常识判断十年命题趋势分析表

注:根据09年考试大纲,常识部分涵盖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侧重考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因此,人文相应地替代为“历史”与“自然”。

表二:法律常识十年命题趋势分析表

注:1.本表格“其他”是指法律常识中法理学、法制史等法律领域所涉及个别试题。

2.以上两表格中的数字均代表题量而非分值。

通过对以上两表格的分析,可以大致地归纳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常识判断部分命题规律及其趋势:

1.常识判断试题以考察应试者的法律常识为主

常识判断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侧重考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十年真题,对常识的考查在07年之前体现出“全面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常识知识均有所涉及,偏重法律常识。07年、08年常识判断单纯考查法律常识。09年常识判断回归07年之前的考查模式,以法律常识为重心,结合政治、经济、管理、管理、历史、自然、科技全面考查常识知识。对法律常识的考查又体现出偏重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刑法等法律领域的特点。

2.试题灵活,从识记型走向应用型,难度略有提升。

从06年开始,常识判断逐渐摒弃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型考查方式,更加侧重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且出现对多个知识点同时考查的趋势。分析06年及近年来真题,案例分析题型、综合运用题型、材料分析题型的比重增大。在常识判断试题中,对知识点的考查已经超越了那种单纯识记的阶段,而深入理解、运用层面。并且,不少试题出现多个知识点同时考查的现象。常识部分难度逐年加大,近几年难度基本固定。据09年真题,其难度与08年持平。

试题难度加大一方面体现在考查方式上上升为对知识点理解、运用的考查,另一方面体现在试题本身的难度,比如试题阅读量的加大、运用案例材料的形式来设置题干等,导致试题本身进一步复杂化。不过,常识判断强调的是对常识的考查,而淡化专业上的深入要求。常识判断考查的是对公务员来讲所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而并非更多的专业性知识。就算07年、08年单纯对法律常识的考查,也只是仅及于常识层面的要求,而没有过多地深入法律专业知识。因此,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常识的考查难度过于加大,考生在复习中重点把握对基本常识的掌握即可。

3、常识判断部分涉及某些重点常识领域

上一篇:硬笔书法研究范文 下一篇: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