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7 04:17:14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篇1

一、课题论证

1.问题的提出

时代背景: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繁荣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全球化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革命意味着有必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上述经济形态的变化将至少涉及以下问题:新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出现;劳动力和资本流动增加;新的农村经济和工业经济出现;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些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预示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爱好和平的文化和保持良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特征。因此,技术和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态度、政策与实践必须以这个模式为基础。这个模式的特点还有:技术与职业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更广,受教育的机会更大,更为重视人的发展需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有效参与劳动世界的能力。"

我国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正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经济,而其中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更快。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劳动力聘用上得以反映,服务行业和工业行业服用人数的比例不断上升,在发展较快的地区和企业中,劳动力很短缺,尤其是技术型劳动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结构的急剧变化,与国营企业的改革一起,对劳动力大军的技术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也对国家的教育和培训体制提出了要求。中国劳务市场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对缺乏竞争力及亏损国营企业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一个高效率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培训系统。

所以,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响应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信息化,促进职成教育面向新世纪,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新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整合全国教育资源,培养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专门人才,教育部职成司开始了大范围的远程教育实践,包括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项目、制定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站等工作。同时地方上,也通过积极建立职成教网,推动当地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也遇到许多问题。

遇到的问题: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开展的历史还很短,在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也是刚刚起步。这种使用新手段、新技术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多优越性,如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和培训的质量、增加教育的投入产出比等等。但是这种方式也是一种高技术、高投入的教育形式,如果没有理论研究作指导,非常容易在普及的过程中造成程度不同的失败而导致高投入,低产出。

基于目前在职成教信息化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我们从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实际工作需求出发,针对其中一些指导性、规范性等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和研究,重点突出,在核心理论和实践上把握住主要内容及整个体系,即把握住原创的东西,同时,又做到针对需求对象有的放矢,不做空泛的研究。通过研讨,发现几个问题比较突出,即教育信息化平台──网站建设和发展、远程教育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使用、资源开发、远程职业教育的专业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本身专业特点决定的远程教学中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问题、学生成绩考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急需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实践上的参考模式,是值得研究的。

研究内容:针对我们开展远程职业教育的经验不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发展体制及国内其他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开展经验,并且,关键是从我国职教现状和教育需求出发,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对以上几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组织,并界定为如下几个研究子课题。①对教育信息化平台行政管理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成网的建设和发展)和远程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使用的管理研究;②对远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研究③对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开发和管理研究④对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系统开发和管理、及对学生评价方式的研究⑤国外相关专题的研究。

2.研究意义(现实意义、理论意义)

希望通过参加职成教网站、职成教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对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现状考察和研究,为实际的远程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并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本课题成果对我国远程职教工作开展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双重意义。

在实践方面,本课题要通过在部级网站上实施远程教育,对职业学校校园网环境下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试验基地,通过试验开展研究,找到利用卫星数据广播开展职业培训的方法,积累经验;通过网站远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和培训的实施,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项目下开发的素材库及网络课程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出适用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素材库与网络课程开发方法;通过对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课程支持系统的使用,研究并提出适合于远程职业教育的网络教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此外,通过中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站的运行,以及远程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与公司一起研究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开发、试用以及改进和推广,由项目办公室组织评估,形成一整套对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形成一套培训远程职业教育师资的体系和管理办法。

在理论方面,基于上述实践内容,利用第一手的数据和经验,结合国际上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对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宏观、中观层面研究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大范围实践的环境下,尤其是通过校园网环境下的职业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和利用卫星数据广播开展职业培训,摸索出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教学或培训目标与远程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试图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归纳出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框架以及系统中主要两大模块学生和课程的构建,还有系统的组织实施方案,即教学系统的设计等子系统的规划,从中概括出几种系统模式,总结其推广的可能性及困难,形成我国远程职教的典型及通用模式和相应的学习策略。

二、文献综述

首先来探讨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问题。长期以来,各国和国际职教界各执己见,有的称职业技术教育,有的称职业教育。狭义来讲,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主要是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1999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职业教育被确定为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被拓展了。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并行的两种教育系统,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所以有更大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经济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反过来,职业技术教育又对经济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社会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一支能满足经济发展、懂技术和管理的高素质的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明显的与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或滞后,无法及时更新人才结构,提供人才素质,扩大人才种类和数量,满足许多新兴的职业技术行业的人才需求。

其次来看一下成人教育的概念,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成人教育的定义为为不在正规学校和大学系统学习、通常年龄在15岁或15岁以上的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而设计的有组织的教育计?quot;。而发达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成人教育的定义为:任何专门为满足已超过义务教育年龄而且其主要活动已不再是受教育的公民一生中任何阶段的学习需要和利益所提供的学习活动和计划,其范围包括职业的、非职业的,普通的、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学习以及带有某种社会目的的教育。

下表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分类:

对象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后继续教育 专业证书教育 各类岗位培训 社会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职业高中 中专教育 中技 高职教育 大学本专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未成年人 义务教育/普通初等教育 中职 高职 普高 - 成人教育 成年人 - - - 学历补偿教育 面向成人的教育 主管 基教司 职成司 高教司 职成司

我们来分析一下职教发展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背景。第一,经济全球化导致人才结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将分别处于半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不同的阶段,由此中国的产业结构也要作相应的调整。从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也要做相应调整,但无论怎样调整,从各方面统计数字看,中等人才仍占大部分比例,对发达国家也一样。第二、知识社会引发的职业资格的变化。在这个时代,把能力看得要高于学历,人们的能力将是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所以职教的培养目标将是既适应市场动态性需求,又满足个人生计发展要求。从以上两点都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和方式上都应该做创新性改革。其中的核心,在于专业改革的观念转变和教育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由此引发的新的思考有,关于职业教育结构的系统化层次定位、关于职业教育管理的服务型职能转变、关于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化重组整合、关于职业教育办学的开放型体制模式以及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前瞻性预警机制等五个方面。在这些新的发展需求的引导下,能否借助远程教育,利用它的开放性、资源多元性、管理灵活性、规模效益等诸多优势,适应职教的改革趋势,开创一种全新的远程职业教育新局面呢?

我们有必要对远程教育做一个了解。远程教育使用的概念在国外和国内都经历了许多演变。

1980年,基更给出远程教育一个描述性定义,远程教育是具有一下特征的教育形态:

(1)教师和学生分离,学校和学生分离;

(2)有教育机构组织实施远程教育,即提供学习计划、学习材料。这种材料应比常规教育的材料准备得更充分;

(3)应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多类教育技术和媒体。技术媒体的作用为:承载教学内容和联系师生;

(4)在师生间提供双向通信交流;

(5)为社交和教学目的,组织必要的会见和讨论。即学生除独立学习外,还应有小组讨论,但以个别化教学为主,小组集合活动为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准永久性"地不设学习集体;

(6)工业化的教和学的形式。

1986年,基更在《远程教育基础》中,去掉了最后一个要素。

丁兴富在《远距离高等教育学导论》(1988年)中给出的远程教育的定义为准,它做了五项描述性定义:

* 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

*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

* 有组织的系统工程;

* 自学为主、助学为辅;

* 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

远程教育的发生在产业革命后的工业化社会中、并且随着近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那么这背后支撑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是有哪些呢,丁兴富提出了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基础理论的'五原理'说,由这几个动力,我们可以论证职业教育开展远程教育的必然性和与优势。具体分析来看:第一,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对各级各类大量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大军的需求构成了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历史动力。而最直接培养这些专业人才和劳动大军的职业教育更是尤为有必要引入远程教育方式,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印刷术、交通运输、邮政业的兴起开创了远教的先河,再到电视广播、录像录音等大中媒介的普及掀起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期,直至世纪之交,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这些技术发展而来的交互式网络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也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革新提出了挑战、提供了机遇。同样,职业教育体系也面临这样的机遇。第三,教育民主化和学习终身化成为各国教育决策的指导原则之一,并构成发展远程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由于职业教育内涵和外延的拓展,职业教育也将覆盖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所以职业教育开展远程教育也是教育需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第四,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和构建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终身学习的共识成了发展远程教育的政治决策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对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提高了国际社会对教育投资的认识。教育经济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于教育投入的不足依然困扰着各国政府和教育界。传统学校校园教育因其课堂面授性质和成本结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高水平教师和巨额资金,这就局限了传统教育在短期内大规模发展的可能性。传统校园教育也难以实施在职成人教育和面向全民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这些基本矛盾使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增强了优先发展远程教育的共识,优先投资发展远程教育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教育发展决策的战略方向。我国政府教育部职成司也积极发展我国职成教系统的远程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和研究项目,以此探索我国的职成教的远程教育发展道路。第五,现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也构成了发展远程教育的当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基础,为实施远程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上分析,就构成了职教系统开展远程教育的原动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展远程职成教育,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已经开展远程教育的教育类型如下表所示: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后继续教育 专业证书教育 各类岗位培训 社会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职业高中 中专教育 中技 高职教育 大学本专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无 成人教育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从该表可以看出,我国远程教育主要分布在学历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大学本专科为主)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和培训,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社会经济依然不发达并且发展极不平衡的穷国办大教育,远程教育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密切关系,更有必要开展远程教育,为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基层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适合当地需求的各类职业技能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我国目前的远程教育体系是一种三重体系;单一模式的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双重模式的普通高校函授高等教育和标准模式的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这三种体系均面向成人教育,而只有电大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可以说远程职业教育的专门体系还没有发展和建立起来。而且随着第三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突破,所以,职业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远程教育体系,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新一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探索远程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建立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是职教领域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课题定位于需求应用型研究。目的是为推行远程职业教育的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所以主要是从管理的层次,就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队伍建设、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和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按远程教育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来看,各个子课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最基础的要求,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指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厅、教育局等部门)必须建立起信息化办公、协作式管理的基础设施;若具体到指导和管理远程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职成司和地方教育厅职成处就需要建立起本系统的信息化教育平台,来指导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基于本课题主要研究的问题──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首先来探讨管理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的一种实用、高效的信息平台的有关问题,包括建设规范、功能定位、运营机制,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协调,对全国远程职业教育所起的作用、如何实施管理等方面,并结合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将这个教育信息平台拓展为当地的一个信息资源中心,积极发挥教育对经济的先导作用。因此,这个信息平台就构成研究的起点。同时,在推进教育信息化中,由校校通工程所带动的一批职业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也为实施校园管理,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学校网是建了,可不知道如何利用,所以,为了全国范围内推进职教信息化,为实施远程职教铺路,我们也有必要,就如何规范和指导职业学校的校园网建设,如何使用校园网,探讨出多种可行性较好的模式,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满足学校管理、教学、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有了最基本的管理信息平台,我们就从远程职业教育管理层面来探讨有关问题。从丁兴富所著的《远程教育学》中了解到,这个层面内容主要包括:远程教育行政管理、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管理、远程教育教学管理、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具体分类框架如下所示:

教育行政管理(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和远程教育院校的管理) 远程教育学校管理

(远程教育院校内部管理)

学校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决策、控制、评估) 后勤管理 教学管理 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 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 人员管理 学生管理 教师管理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就放在远程职教的行政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远程职教教学开发和管理,远程职教的质量保证体系这几个方面。

第一,远程职教的行政管理,包括国家行政管理部分和学校行政管理部分,前者指国家对远程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分权体制和对院校的分类管理体制,主要讨论体制、机制、立法和财政等专题;后者依据对世界各地远程教育院校和组织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讨论不同模式院校的组织机构设置、规划决策和财务管理等主题。从教育部职成司职责来看,这个问题应该是值得研究的。它对规划和管理我国远程职业教育,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第二,对师资的培训与管理,在远程教与学中,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地位、强调对学习资源过程设计和开发,然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并实现了角色和职能的转换,同时远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是实现高质量的远程教学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师资培训与管理展开研究。首先要对远程教师的职能和职责进行界定和分析。其次,研究培训的目标、方法和考核及管理的办法。通常,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分为两科专家,即所属专业的学科专家和远程教育专家。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专家探讨其培训方案。另外,在世界各国,远程教育教师队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远程教学院校的在编的专职教师和外聘的兼职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有不同的职能、不同的管理体制。作为职教领域,传统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就很灵活,没有统一的培训模式。所以,在培养和培训远程职教教师的方式和管理体制上,也就更有其特殊的地方。所以,研究这个问题,就成为实施远程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远程教学管理,这是指对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的管理。作为远程教育系统的核心部分──教和学系统,主要强调的两大功能就是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发送,以及包括双向通信交互在内的对学生远程学习的各类学习支助服务。所以,远程教育的教学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对课程教育资源开发与发送的管理,以及对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在教学(仅指教)子系统中这部分,结合职成司已经进行的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实践经验,我们主要研究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和发送的管理,制定相应的资源开发规范和管理办法,并协调相关的电信、交通部等部门,为资源的发送提供基础设施条件,并进行管理。另外,针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许多实操能力的培养如何通过远程手段得以实现,是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尤为需要突破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学习子系统中,主要研究实操能力的培养系统的开发和管理。

第四,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远程教育的发展史来看,远程教育从其最初的函授教育的边缘地位和质量声誉较差,到20世纪末成为有地位、有声誉的教育大家庭成员,以至到现在,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的第三代电子远程教育能否保证提供高的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并保持令人信服的地位和声誉呢?远程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应用技术于高等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质量观念的挑战比应用技术于社会其他领域引发的变革更深刻。其次,高质量和高效益的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是可以实现的,但这从来不是依靠任何一种技术或媒体自动赐予的,而是同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一样,远程教育的质量只能是精心设计、精心计划、专业实施和精细评估的结果。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职成司管理部门研究的问题。通过初步了解,由于各国的远程教育体制不一样,所以质量保证体系也各不相同,但其评估内容却不会脱离远程教育系统及其与外部环境等的相关性。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具体每个课题的研究都是从理论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践研究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的。

(一)基于网络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网站的发展和管理政府教育网站

理论分析:

1.对教育网站的定义。

2.网站的建设规范

3.网站的功能设计。

4.网站的运作机制和经营机制的

比较研究:

1.国外网站的相关资料

实践研究:

1.调研国内相关网站的设计和运营策略。

2.教育部职成司主办的中国职成网的设计和发展状况,研究部级网站的功能设计,运营机制,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并如何利用网站来统筹全国整个职成教系统信息化和远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对西部地区如何进行指导。

3.地方省市的职成网建设和经营发展情况,探讨地方级网站的功能设计,运营机制,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并如何利用网站来统筹本地区职成教系统信息化和远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西部地区,如何利用职教网的建设,建设当地的信息中心,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

校园网建设

理论分析:

1.校园网的定义

2.校园网的建设规范

3.校园网的建设模式

4.校园网的应用

比较研究: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实践研究:

1.通过全国职业学校的校园网实际建设和运作及使用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如何引入外来资金,并合理利用资金建设校园网,以及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等进行探讨,形成一套规范的,可借鉴的职业学校校园网运作机制和建设规范。

2.利用校园网的信息、教学、交流等功能,高效、切合实际地将校园网利用起来,为学校的管理、教学、后勤等服务,从而探讨某些可行度较高的校园网使用模式。

(二)远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

理论分析:

教师相关素质、专业能力的分析

比较研究

国外职业教师的培训方式、管理方式经验

实践分析:

1.分析远程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知识和素质要求

2.结合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通过建设当地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联合企业、高校和学校的力量,针对当地的职教发展需求,培养和培训发展远程职教的教师。

3.培训资源建设,结合企业的需求和职业知识、相关的专业理论和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来设计和制作远程职教所需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资源。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建立一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管理规范和标准。

(三)远程职业教育教学系统开发和管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进行的研究,针对职成教系统的特点,分别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特点,通过不同的远程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归纳和总结出适合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远程教学模式和管理办法。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远程教育系统进行一般的分析。即通过对远程教育系统和传统教育系统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教育系统在构成因素、结构和功能特征上的主要差异,进而讨论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这里的系统设计是指在对社会环境、市场、教育需求、学生、课程和资源等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决定采用哪种类型的远程教育系统。然后讨论远程教育的规划,即在对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和决策的基础上具体规划远程教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其构成成分,并制定系统开发的组织实施方案。远程教育系统的主要本课题主要对其中的两个核心系统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远程职成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分析

1)设计媒体教学模式(远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技术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在远程教育中,基于信息技术的媒体教学代替教师课堂联系面授成为远程教与学的主体,媒体教学模式成为远程教与学模式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在远程教与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和以教学媒体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与学生和教师教学的交互作用关系。在每一代远程教育中,由于以教学媒体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特征的不同,会有多种不同的媒体教学模式。

2)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开发和教学系统设计开发模式(远程教育的教学子系统的设计)

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就在于教学思想、理论和实践突破了原来的教材设计的局限,发展为课程设计并进而发展为教学系统设计。就是说,教育革新的方向,包括远程教育,不再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而要以教与学的全过程、整个教与学的系统为对象,以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为核心,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要将课程和教材(课程学习材料)的教学设计和开发放在整个教学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开发之中。

①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

②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

③远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开发模式设计和分类

3)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资源开发管理

比较研究

主要是国外的资源开发机制、管理体制、评估体系等方面的经验

实践模式

1)通过这次资源建设,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2)通过教学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实践,探讨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2.远程学习系统(远程学习、远程学生和学习支持服务子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理论基础

1)远程学习和远程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主要对远程学习的三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了远程教育学生的分析方法以及远程教育学生的共同特征,来论述远程学生特征信息与远程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管理的关系。

2)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总论──以学生为中心和双向通信的概念和原理

对远程学习和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双向通信和人际交互进行考查,并对它们与学生自治和自主学习的关系进行讨论。

3)远程学习组织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

讨论远程学习的组织模式(个别学习和班组学习)和包括社区学习中心,网络教育环境在内的学习支持体系的技术设施建设,并分类讨论各种类型的学习支持服务。

比较研究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

实践研究

1)通过在远程教学实验基地的试行,总结各种不同远程学习开发模式,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探讨。

2)通过探索不同的管理体制(比如学习中心或社区中心,当地教学站、教学点或教学班,当地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实践效果,来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远程教育实施提供不同的学习模式。

(四)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实操能力培养)

理论分析

1)远程教学模式分析

2)远程职业教育的优势

3)用远程职业教学模式解决实操能力培养问题

比较研究

国外的实操能力培养和远程职业教学模式

实践研究

如何用远程职业教学模式解决某些实操能力培养问题。对利用仿真技术实施实践教学的研究。

(五)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理论分析

4)质量保证体系的含义、分类

5)远程职业教育系统分析

6)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发与管理

比较研究

国外的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实践研究

试开发并试点适用于我国的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六)远程教育的学习策略研究(比较研究)

理论分析

1)学习策略理论分析

2)e-learning学习策略分析

比较研究

国外的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

实践研究

根据职成司的目前多个远程职教项目开展情况,从实践上对学习策略进行探讨。

(七)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理论分析

从典型案例入手,经归纳、分析将其中涉及的远程职业教育理论提炼成专题

比较研究

国外的典型案例

实践研究

根据各地区、各学校或单位的实践情况,选择其中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分析。

四、课题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工 作 单 位 及 职 务(职 称)

负责人 组长 余祖光 男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副组长 王文槿 女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信息室 副主任(副研究员)

课题组主要成员 刘培俊 男 教育部职成司学校管理处 副处长

包宇宁 男

教育部职业技术中心研究所信息室(助研)

罗辉  男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中心 主任(副教授)

陈东  男

清华同方网络事业部企业发展部经理

畦平  女

北京市教委(副处长)

欧阳河 男

湖南省职教研究所(研究员)

安宝生 男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

课题组其他成员 李晓苓 女 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讲师)

于双和 男

大连海事学院 (教授)

张少刚 男

中央电大 (校长助理)

武怀海 男

北京市教委职成处

薛建国 男

上海职成教育在线副总经理

殷崇德 男

宁波市教育科研研究所

刘以群 男

大连市教委职成处

余中俊 男

四川省教委《当代职校生》总编、职教网站负责人

廖丽娟 女

广西易龙信息产业公司董事长、职教网站总策划

王秋生 男

宁夏教育厅职成教处(调研员)

潘鸣  女

科利华公司职教所 副所长

武马群 男

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 校长

邬宪伟 男

上海化工学校 校长

荀莉  女

北京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五、课题分解

子课题 成果形式 承担人单位 负责人 职教信息化管理平台──网站的建设与管理 方案及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陈东 职业教育师资的远程培训与管理 文章及方案、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 安宝生 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模式及研究 课程案例及论文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包宇宁 现代远程职业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实操能力培养) 调查报告 中央电大 张少刚 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案例和论文 四川农业大学 罗辉 比较研究 案例和调查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 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报告及论文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余祖光

六、参考文献

专著:

1. 《远程教育学》丁兴富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2. 《网络教育应用教程》祝智庭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3. 《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黄清云 主编 2000.4.1

4. 《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乌美娜 主编 2001.1

5. 《职业技术教育学》张家祥 钱景舫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6

6.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黄克孝 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3

7.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石伟平 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3

8. 《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嘉格伦 [美]著

9. 《学习策略》蒯超英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1

10.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顾英伟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10

11. 《与时代共振──企业知识经济攻略》郭志强等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7

12. 《e-learning》 Marc J.Rosenber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Magazine Series 2001.

13. Ruth Clark,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doubleday,1999,p.165.

14. Educational Technology _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论文:

1.伟平. STW: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的抉择[M].《全球教育展望》2001(6)

2.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概览[M]. edu.cn

3.王希文. 边远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思考[M]. 《中国高等教育》

4.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M]. edu.cn

5.李士杰. 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模式[M].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6.江伟.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M]. 《教育与职业》

7.孙琳.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思考[M]. 真源在线

8.张社字.高职的发展:任重道远[M]. 中国教育报

9.李建求. 工业化、信息化与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M]. 中国职业教育网

10.于洪文. 构建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M]. 《教育与职业》2001(5)

11.黄尧 刘京辉./edu.cn

12.陶文庆. 简析职教的现状和对社会的特有价值等特点及其发展思路[M]. 中国教育先锋网

13.科林 鲍维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技术[M]. 中国职业教育网

14.张晓明.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产教结合[M]. 成都教育信息网

15.苏民. 面向21世纪社区教育模式探索M].《北京成人教育》2001(7)

16.杨启亮. 适应与改造:学习化社会的职业教育M].《职业技术教育》2001( 6)

17.许卫.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M].《北京成人教育》

18.[德]Volker Ihde./edu.cn

19.王兰.英国大学成人教育模式的演变及现状M].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

20.Margaret Driscoll, "Industry Repaot:1999", Training Magazine, October 1999,p.46

21.1998 ASTD State of the Industry Report.

22.Gloria Gery, "What is Your Web-Based Learning Strategy?" Learning Circuits, an ASTD Webzine about digital learning, Feb. 2000

23.Brandon Hall,Opinion and Arts Section,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Vol.48,Aubust 1999,p.B8

24.Marc J. Rosenberg, 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McGraw-Hill, 2001

25.William Horton, Inside Technology Training, January 2000,p.17.

26.Roger Schank, "The Attack on ISD", Training Magazine, April 2000,p.48

27.Online Learning(kmworld.com)

28.E-Learning_Advanstar Publications(elearningmag.com)

29.Knowledge Management Magazine(kmmag.com) and KM World(kmworld.com)

30.《中国远程教育》杂志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问题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它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根本的要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成败。任何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并受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社会文化、外来文化及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个性、社会性和群体性。我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也不例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实践,却是不能超越国家民族界限的。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不断摸索中创建有本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我国企业文化的演变过程

1.改革前“非系统性、外显性”企业文化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所以我国企业文化是在传统农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其生成阶段,这种企业文化是一种不系统但又具有很强外显性的企业文化,它更多地受当地社会经济力量、政治力量、文化力量的影响。虽然企业文化未系统成型化,但在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以及精神层面上都有很强的外显性(或称可觉察性)。国有企业从厂长到工人每个人都有一种共识:“我们是国家的主人”,“爱厂如家”,“勤俭节约”,“勤劳苦干”,“无私奉献”,“遵纪守法”等。由于受到上述理念的支配,工人们上下一致,团结奋进,以极大的热情完成上级下达的一个又一个任务。从建国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增长率来看,这种外显性的文化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强正面的影响。

2.改革初期“模糊、隐性”的企业文化

改革初期,由于给人们内心带来的巨大创伤,造成了人腾飞的情感和信仰危机,人们彼此间不再相互信任,不再坦诚交流。而对外门户的打开,在带来改革、创新的新风尚的同时,也带来西方个人主义观和拜金主义。人们对未来会怎么不知道,都抱着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想法。个人主人拜金主义和人们之间的冷漠相结合形成了一股文化暗流,如“当官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公家的东西,不拿白不拿”、“少管闲事,明哲保身”等,这严重侵蚀着人们的心灵,贪污浪费现象屡见不鲜。公共水房水龙头的水在哗哗的流,人们熟视无睹。这是一种未公开化,却又在人们心头潜移默化地起作用的隐性文化。国有企业在改革初期大幅度亏损的原因除了体制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企业办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外,这种隐性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是原因之一。

3.改革现期新型的企业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们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以及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需要,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产生。

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系统性、开放性的企业文化。它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使企业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这种文化是一种战略支持性文化,由于它与企业的经营策略紧密配合,因此能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新型企业文化的分类,参照约翰.科特的方法,把其分为三类:强力型企业文化、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和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分别实施相应的企业文化战略。

二、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及其建设

近20年来,随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我国的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大价值,许多企业也开始有意识的培育企业文化。但从总体来看,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间较短,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不少企业以市场经济文化为背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尚不成熟,在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文化的沟通与竞争中显得乏力。主要表现在:从企业文化的内涵上看,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核心理念尚未形成;从表现形式上看,注重公关形象的运作过程、目标和结果,但尚未形成良性循环;从企业文化的结构上看,尚停留在表层和中间层,对企业文化的三个主要层次——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之间还缺乏全面的考虑,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不少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认定上虽然认为越来越重要,但对其内涵却不十分清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有识之士预测到中国的企业文化将会再度升温。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后,一段时间,研究企业文化火热但后来又逐渐平静下来了,说明研究企业文化只停留在表层或照搬国外的企业文化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建设的发展和进入21世纪全球信息化、跨国公司的兼并与进入等等紧迫形势下,本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就比较滞后的今天,若再不加强研究和进行建设,我们就可能会丧失发展机遇,影响我国的企业文化的发展。

三、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1.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3.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我国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找准其中许多具体的联系。

4.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四、新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

在当前我国特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我国企业进行一个良性的稳步的发展,建设企业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在高层管理人员战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精辟论述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的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科学论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企业文化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始终坚持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是建设企业文化生命力的源泉。具体而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在选择性的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的同时,注意要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期形成本国的企业文化

随着WTO的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推进,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日益广泛而深入,从文化的角度上看,文化也必将趋向多元化。但企业文化是一定的民族文化的体现,它从属于民族文化并由民族文化所决定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重视仁爱,以人为本的传统;团结一致,儒家文化的重教育、启发和强化感化作用的传统;中华民族具有的自强不息的传统和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传统等等要注意继续保持和发扬,同时也要注意摒弃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利的部分,吸纳国外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2.企业文化贵在创新

只有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才能使企业文化出现活力,在企业文化创新方面要注意不断吸收容纳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新的文化要素,不断融合现代科学与教育的新质内涵,形成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知识、现代内容的新企业文化。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致力于企业价值观的创新;二是要确定企业文化创新的机制,并以企业精神为统帅,指导企业不断创新。

3.注重企业家文化建设,以期带动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家担负着企业文化倡导、示范、整合、变革责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推动者,因此,一定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程序是由上而下的,而不是由下而上的,对企业文化建设而言,企业家的重要贡献和责任,应该是为企业培育一种使企业生生不息、健行不已的企业文化。因此要加强各类企业的企业家文化建设,以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为企业文化的建设真正起到指导和领导作用。

4.开放思想,摒弃陈见,不断加强学习

学习是企业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具有开放性的头脑,不断向成功者学习,善于分析和总结,将其成功之处善于用到本企业中去。同时,也要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和学习,加强对国际规范的了解,瞄准世界科技的发展,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5.与生态文化有机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

6.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升华出来,更重视于“人”?商业化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以物为中心,以全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上强调铁的纪律、绝对服从和至高无上的权威。这里,劳资之间变成了纯粹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地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况且,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管理思想,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

从长远来看,经济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凝结在产品上的人类智慧和精华,是渗透到企业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群体风格。强烈而和谐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企业应有鲜明的价值观,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有强烈的经营信念。和谐,一指达到内部的和谐。二制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其次,成功的公司也注重激励员工,将人视为最宝贵的资源,力图将人才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经营在于人,还要求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上下一心,团结一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着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而企业文化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甚至是主要手段。文化手段重要性的这种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优秀企业所具备基本素质。这也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得到了初步体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企业文化的边际效益远大于技术的边际效益。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着重培养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使其物质资源在精神文化的作用下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才能在今后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郭纯金:《企业文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3)

[2]范周:《企业文化导论》[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2)

[3]胡石明:《漫谈企业文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11)

[4]刘光明:《现代企业家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

[5]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迪尔著:《公司文化》[M].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89,(13)

[6]叶少帅:论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建筑经济,2003,(5)

[7]华荣所:施工企业文化建设—“三点”成一线[J].中国建设信息,2002,(19)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篇3

【关键词】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发展

前言

我国最早的翻译活动可追溯到周代,在悠久的翻译历史中,译者们就在长期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种种翻译思想或方法,这些思想包括对翻译性质、原则和翻译技巧等的研究,几乎涉及了翻译领域的各个方面,为建立系统的现代翻译学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开始于东汉。当时,佛经的翻译盛行,因为有了大量的翻译实践,那时的许多优秀的译者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东晋的释道安首先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提出译文要贴切原文,是直译理论的代表。到了唐代,玄奘认为佛经的翻译标准是“既需求真,又需喻俗”,求真就是要紧贴文本,忠实传达文本的原义,而喻俗则是要考虑到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实际上,从玄奘开始,中国的翻译理论已经提出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已经是非常先进的翻译思想。

到了清朝末年,严复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这就是引起后人颇多争论但总结为“开一代翻译之风”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五四”运动之后,由于当时的学者提出文字革命,倡导大家使用白话文,这股潮流也影响到了译界。胡适发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号召,主张译文使用白话。瞿秋白更明确地指出:“翻译――除能够介绍原本的内容给中国读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中国的现代言语”。 可以看出,当时的翻译活动担负着引进新思想、创新中国古老文字的重要使命,严复提出的“雅”的标准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但是信与达仍然是非常贴切的翻译标准。三十年代初,译界开展了信与顺的辩论。当时赵景深提出“宁错而勿顺,毋拗而仅信”,鲁迅则提倡“宁信而不顺”的硬译。通过这些辩论,中国译界对原文内容和原文形式之间的辨证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而建国以来,中国和外界的交流更加频繁,涉及的译入语言种类更加丰富。随着翻译实践的增多,译界对翻译理论的研究更加系统化,许多翻译家大都提出了自己的翻译原则,让我国的翻译事业迅速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活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浅谈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一、1949至1978年间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翻译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成为国家文化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维护译者的利益,国家翻译协会建立。

一些大型翻译始于对马克思和列宁作品的翻译,马列作品翻译局于1949年设立。然后,在20世纪50年代,大量的科学和工程技术文章被翻译成中文,以满足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我国的许多翻译人员都参与到了联合国文件的翻译工作当中。

在此期间(1949年―1978年),我国的文学翻译从一般翻译中分离,文学翻译者成为中国的文学艺术(下转第95页)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段时间, 大多数翻译学家的理论研究都是从文学翻译的角度进行的。他们指出:文学翻译,是不同于一般翻译的高标准翻译。文学翻译是译者将原文的意境复制到目标语言的一种翻译方法。这需要译者不仅能掌握好两种语言,而且还具备掌控艺术创作过程和原文文学精神的能力。由傅雷(1908年―1966年)提出的“传神达意”,在这一时期,被认为是文学翻译的主要标准之一。

因此,一部文学作品翻译的成功在于其对原文传神的表达。如果原文是部艺术性很强作品,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应当尽可能的保留其艺术性。当然, 文学翻译对“神似”的提倡并不意味着对“形似”的否定。一部好的翻译作品应该是“神形皆似”。如果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别,使译者在翻译时产生了“神似”和“形似”的矛盾,根据傅雷的“神”重于“形”理论,他应该牺牲原文的形式而达到“传神”的目的。

在我看来,傅雷的翻译理论实际上是对严复“信,达,雅”理论的一种发展。严复的这三个翻译标准,是针对普通翻译的一般标准。而傅雷的“神似”,可以认为是文学翻译的终极目标,但并不一定适用于科技或其他专业技术领域的翻译。

1964年,国学大师钱钟书提出其“化境”理论,成为指导文学翻译的又一重要标准。在佛教中“化”的境界是指一个对象的精神和灵魂转化到另一对象的肉体当中。钱钟书把这一佛学词汇用于其翻译理论研究中,来说明文学翻译的过程就是把原著的精神和灵魂转化融入到译作当中。

二、1978年后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

灾难性的“”过后两年,中国采取了“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有了新的,充满活力的氛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翻译工作者和各种所需的翻译机构,在我国各地,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成长起来。在此期间,中央政府一直给沿海地区制定许多优惠政策,大大有助于其发展对外贸易,经济和外交关系。虽然文学翻译在这一时期的翻译实践活动当中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关于国际贸易、外交、技术、信息科技等的翻译工作成为了50万名中国翻译人员更为主要的翻译任务。他们从事着对内或对外的翻译活动,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除了英语这一主要的外国语言之外,他们还进行着全世界一百多种语言的翻译工作。

1982年,在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建立,它是指导和协调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权威机构。由其出版的学术刊物《中国翻译》,被公认为是我国译界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性的期刊。《中国翻译》是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的会刊,旨在反映国内、国际翻译学术界前沿发展水平与走向,开展译学理论研究,交流翻译经验,评介翻译作品,传播译事知识,促进外语教学,介绍新、老翻译工作者,报道国内外译界思潮和动态,繁荣翻译事业。它给我国广大的翻译工作者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翻译理论知识。

由于对优秀的笔译和口译人员的迫切需要,促使普通高校的外语学院或外语教育类高等院校把翻译设立为一门学位课程。在中国,翻译首先是作为研究生教育课程,然后才是本科教育课程。1979年,由联合国资助的联合国翻译中心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主要目的是为联合国培养优秀的翻译人员和同声传译工作者。这个三年制的翻译培养计划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1986至1995年,该中心大约培养出了200多名拥有笔译或口译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他们成为了我国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主力军。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翻译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学家都有了扩大自己视野的机会。而关于翻译理论的探讨也不仅仅局限于对翻译标准或直译意译这些方面。受到西方国家的一些不同翻译理论影响,我国的学者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一直遵循的翻译理论,并且进行多样化的研究。不过,对翻译理论的研究还是主要分为两大流派:语言学流派和文学文化流派。

在南开大学和天津外国语学院但任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多年的金堤教授,向我国翻译界介绍了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理论,并且提出这一理论在中国的可行性。而传统的一些翻译理论家则依然从文学文化视角进行翻译理论研究,而其研究的对象也依然停留在翻译的原则,标准和策略方面。从他们的文章当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严复“信,达,雅”理论的影响,尽管他们对这一理论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

同时,除了系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之外,科技翻译和专业化翻译的理论研究工作也普遍开展起来。1988年,《中国科技翻译》创刊,该学术期刊旨在促进我国科技翻译和专业化翻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量的科技翻译论文在《中国科技翻译》上发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这些文章无疑将成为科技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翻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更是迅速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当然,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同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国翻译研究应当吸取传统的翻译理论精华,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的语言学和翻译学理论,兼蓄并收,多着眼于差异化研究。每一位翻译工作者,都应在前人伟大成就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地进行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争取为我国的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 罗新璋.翻译论集[M].商务印书馆,1984.

[3] 尤金q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4] 杨自俭.我国译学建设的形势与任务[J].中国翻译,2002,1期.

[5] 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 李晶.当代中国翻译考察(1966-1976)[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篇4

摘 要:本文以我国人权理论的实践研究和思考作为研究主题,首先,从西方人权思想的起源和西方人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两个方面对西方人权理论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当前我国人权理论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当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思想前提、实践核心、现实基础和坚实表现四个角度对我国人权理论的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思考。期望能够为相关专家学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人权理论;科学发展观;法治建设

引言

人权问题历来都是外界对我国的质疑焦点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一问题从不同的维度开始被研究和演化,尊重人权的时代已经到来,尊重和保护人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公平的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文明社会的基础。我们通过对人权思想历史的回顾,探析人权理论的逻辑演进,同时,对当前我国人权理论的实践进行研究和思考。

一、西方人权理论的历史沿革概述

(一)西方人权思想的起源

人权的概念和理论虽然产生于近代的欧洲,但人权思想的萌芽却是非常古老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从古希腊的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和古罗马时期基督教的创世平等观中,都可以看到人权发展的痕迹。之后,在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和宗教改革的影响下,系统的天赋人权理念在近代由古典自然法学派所确立。从18 世纪到20 世纪,西方人权的内容和范围经历了深化、扩展和成长的过程,人权理论也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状态。

(二)西方人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7—18世纪的自然法学认为,自然法与自然状态、社会契约相结合,代表人的理性和本性,维护人的权利。古典自然法学是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旗帜。西方人权学说正是在那时兴起和鼎盛的。根据洛克等人的学说,人权即指自然法所维护的自然权利,是人生而俱有的,因而在我国早期译文中译为“天赋人权”。直到现在有的西方思想家还将自然权利和人权两词并称或通用,并认为“人权是自然权利的现代用语”。

二、当前我国人权理论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一)我国人权理论的历史回顾

回顾我国人权理论的历史不难发现:旧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没有人权可言。比如说:受教育的权利,在旧中国,绝大多数劳动人民享受不到受教育的权利,全国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仅20%左右,妇女90%文盲,少数民族文盲95%以上,还比如:劳动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在旧中国,人民没有自主劳动的权利,劳动权操纵在占有生产资料的地主、资本家的手中,劳动人民时刻面临失业的威胁。1949年全国解放初期,城镇失业者达474.2万人,相当于当时职工的60%。

直到新中国在1949年成立后,我国才开始让公民享有各种基本的人权,并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各类人权组织的保障维权工作,发表的白皮书就是最好的例证。

(二)我国人权的现状分析

我国人权发展较快,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和国际社会友人的高度肯定,第一,在生存问题上,虽然还有贫困人口问题困扰,但是整体来说已经摆脱了基本的生存需求;第二,宪法和我国相关法律赋予公民的广泛的政治权利,使得人民广泛的参与到了实际的社会和国家管理过程中来了;第三,我国公民享有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体现的更为充分,幸福指数和满意度指数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第四,我国司法中的人权保护有着明确的规定,而且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加快,无论是在立法还是在执法过程中,都对人权方面的保护越来越多;第五,自由在我国是受保护的,在我国,信仰各类教派的民众数量还是超过很多其他国家的;第六,而且针对我国多民族的特点,小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自由也是得到了足够的保障。总体来说,我国的人权现状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均衡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三、我国人权理论的实践研究和思考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是思想前提

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是切实保障我国人权发展的思想前提,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这和人权保护的基本精神是完全吻合的;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外界的和谐共存理念,这为人权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各个层面的和谐统一,也符合人权理论内容的丰富内涵和结构。当前,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健全、成熟的思想体系可以为人权理论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持,符合当前我国实际状况,也有利于未来的长久发展。

(二)人权与是实践核心

有外国专家称,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中国在保障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方面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这是不可否认的。这也印证了一个观点,即人权与是实践核心。回顾我国的历史可以清晰的看到:人权和国家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存在的,任何以颠覆我国国家为前提的所谓的人权维护都是别有用心的,要坚决擦亮眼睛来面对。

(三)人权教育是现实基础

人权教育是人权理论的现实基础,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推进落实:第一,积极推动人权教育,传播人权理念,让每个人都能理解人权的意义,塑造普遍的人权文化;第二,加强中学生人权教育,培养认识、关心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认识和尊重人权,认同人权价值,对社会有归属感,并致力于创造社会的未来;第三,人权教育还要特别注意从娃娃抓起,应该探索尝试在基层义务教育中穿插适量的人权主义教育活动等。只有将现实基础打造好,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凝练人权的未来发展根基。

(四)法治建设是外在的坚实表现

一个尊重和保护人权的社会必须是法治的社会,而我国现在正迈向法治的国家。之所以说法治建设是外在的坚实表现,是因为:第一,法治建设为人权提供立法保障。任何一个人权的确立都是以法律确认的形式存在的,没有立法就无从谈起后续的任何环节;第二,法治建设为人权提供执法保障。在行政执法、司法执法等过程中,法治建设的优劣直接决定并影响着人权的质量;第三,法治建设为人权提供维权保障。无论是司法诉讼还是行政复议等,都需要法治建设在相关流程和制度安排上做出规定。

结束语

当然,中国的人权状况绝非完美,正如研究会会长罗豪才在论坛上所指出: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现象与人权要求是背道而驰的,绝大多数人分享不到成果的“发展”也是不符人权保障的;如何改变贫富差距扩大、劳动者报酬偏低、社会保障不健全、部分群体在发展中被边缘化,都是中国未来人权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未来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当前人权状况的好坏,只能让人权的主人翁─人民来回答;而可以肯定,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会同意:人权不是抽象的政治理念,也不仅仅是言论或表达自由,人权是一种生存权利和尊严,而且和国家尊严分不开,只有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改善,这种权利才会得到根本的保障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苏俊凉.论我国人格权保护范围的扩张[D].华侨大学.2007年.

[3] 刘婧.马克思人权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兴选.中国近代人权思想的兴起与曲折展开[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篇5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大部分高校对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修订和改革。工科院校作为高等院校中培养工程应用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与时俱进的不断推进教学创新与改革十分重要,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更是重点所在。除去部分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电气类的专业课程大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于此类课程,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将所学习知识有效发挥出来将是未来培养创新性应用人才的核心课题,本文的研究工作正是围绕此课题展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后,各工科院校对电气类专业课的教学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教学效果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综合现有的教学文献并结合作者所在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现有电气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案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理论和实践教学容易脱节。对于电气类的专业课,目前大多数院校仍是采用课堂理论授课和实验室实践体验分开进行的教学办法,由于都是独立的课程安排,学生在课堂接受理论学习之后一般都要滞后一段时间才能进行对应的实验,容易出现遗忘、应付交差的现象,导致课堂理论学习和实验学习出现脱节。

(2)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衔接不够紧密。一方面,实验课的内容受实验器材的限制(器材较为固定或者数量偏少),某些实验内容难以开展,另一方面,由于实验课程和教材是单独设立,实验教材和理论授课教材在内容上很难做到无缝衔接,这两方面都导致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内容不能做到精确、全面的配套覆盖,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偏弱。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典型应用案例为纽带,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在课堂上进行现场实验或是在实验室进行小班授课,使理论讲授和实验动手同步展开,在课堂中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无缝融合。此外,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课堂讲授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本文剩余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针对上文指出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介绍一种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案例式教学法;其次,介绍如何在案例式教学中融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最后,就所提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进行了总结。

2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案例式教学

对于工科专业课程,案例式教学的主要思路是,把工程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适当调整,使之与当前教学内容更加契合,再将其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案例进行授课,使学生对与案例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其实践应用有较为清楚的理解和深刻记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以看出,案例的选择和如何围绕案例进行授课是案例式教学的关键环节,下面将从这两环节入手介绍本文提出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案例式教学法,先介绍围绕案例展开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法,再介绍如何选择适合这种教学方法的案例。

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围绕案例在课堂上进行现场实验,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展开。针对上文指出的当前理论和实验教学衔接不够紧密,容易脱节的问题,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主张在课堂上将理论和实验教学同时展开。具体来说,围绕某一个应用案例,先讲述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对要掌握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印象,然后在课堂上马上进行实验,让案例在实验中复现,在实验过程中,将之前讲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验再次进行讲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经过两次讲述后,学生对本次授课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一般会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和较好的理解深度,并知晓专业知识主要的应用场景和方法。

教学团队经过分析,认为上述教学法效果较好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课堂上现场进行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结合实验和案例的讲述,可以让学生非常清楚地明白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这对他们记忆和理解所学知识帮助很大(目前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学习的课程所为何用,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3)理论教学之后立刻进行实验,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可以避免学生在实验时已经遗忘相关的背景理论知识;4)理论和实验教学都是围绕案例展开,内容结合十分紧密,避免了原来理论和实验课程单独设置导致的内容衔接不好的问题。

配套教学设施。上述教学方法由于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现场实验,因此对配套的教学场地和实验设备有一定要求,对于需要利用大型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的专业课程,如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电力系统分析等,直接在实验室进行授课;对于仅需要一些小型便携式实验设备的课程,如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等,可将单片机开发板、嵌入式开发试验箱等实验设备带至教室,仍在普通教室授课。案例选择。案例选择通常所采用的原则是:首先,要选择能够包含课程相关知识的内容与形式,然后进行课件的编排,使得学生在案例学习时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和相关应用的操作方法;其次,选择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的案例,以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后,选择一些能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的案例,以使学生跟上知识变更的速度。

综上所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案例式教学的主要思路是:根据现有的实验设备选择契合教学内容的案例,围绕案例讲述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然后马上在课堂上进行现场实验,结合实验再次讲述专业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无缝融合。

3 在案例式教学中融入启发性思维

启发式教学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根本。教学实践中发现,在上文介绍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案例式教学中融入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结合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其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需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运用学生熟悉的知识、事物进行论证,增强他们追求新知识的欲望;最后,尽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启发式教学才能在案例式教学中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

除了上述要点之外,教学团队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案例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凝练出了自己的特色。1)在第一遍讲述案例背景理论之后,学生对本次所讲案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就接下来的实验方案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展开讨论,如果课时允许,可以先让学生上台进行实验;2)在现场实验过程中,可以一边做实验一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路始终沿着设定的方向前进,如果课时允许,可以让个别学生上台和老师一起进行实验,保持课堂的活跃气氛;3)在现场实验结束之后,可以就整个案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并以此为课后作业。

4 总结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篇6

一、厘清三个基本概念

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这是三个彼此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厘清三者间的关系,而后才能有较为清晰的思路去研究和实践。

生活教育是一种生活形态,也是一种教育形态,是教育与生活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一种形态,它永恒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按照陶行知的观点,就人类群体而言,人类有了生活就有了教育,处处是生活,处处即教育,这就是生活教育。它存在于学校教育出现之前,也存在于学校教育出现之后。就生命个体而言,出世便是开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即便没有进过学校,没有受过学校教育,他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这样的生活教育伴随生命的始终。从上述意义上说,生活教育就是教育与生活二元一体,是自然而然的、原生态的。

生活教育理论产生于学校教育出现以后,是为解决学校教育脱离实际生活而建构的教育学说。学校教育产生以后,专司传承和教授人类累积的共性知识,并建立了丰富而繁杂的学科门类和课程体系,学校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扩张,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校教育因此获得了独立的存在形态,被视为正式教育,而原始的二元一体的生活教育则让位成了非教育。与此同时,教育家们也注意到学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实际生活日益严重的分离给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所造成的障碍。1900多年前古罗马教育家塞南加就呼吁:青年之于学校,为生活而学,非为学校而学。然而,这种日益严重分离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遏止,反而渐行渐远。近世著名教育家裴斯泰诺齐、福禄倍尔、杜威、陶行知等,在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方面有着共同的认识。他们提倡生活教育,既不是要取消学校教育,也不是要全然复活原初状态的二元合一的生活教育,而是基于生活教育永恒地存在于人类生活全过程的基本事实,旨在发挥教育与生活不相分离的能动作用,克服学校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生活的危险。因此,他们建构生活教育理论学说,创办实验学校,以探索学校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实现路径。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诸多生活教育理论之一种,他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实践杜威理论的启发。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新教育思潮涌向全世界,世界各国积极迎受这一新思潮。杜威是引领这一新思潮极为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两条主要的路径:一是他本人应邀在1919年来华讲学,历时两年有余,广泛宣讲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二是他的中国学生相继回国服务,运用他的教育思想改造中国教育。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也是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思想的接受者和实践者,但是他不同于杜威其他的中国学生,他很快发现并且反省杜威思想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开始建构自己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论体系。可以这样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杜威教育理论影响中国教育的逆向成果。

中国哲学中体与用这一对重要范畴,是认识生活教育与生活教育理论关系一把非常方便的钥匙。生活教育是体,具有解释评判学校教育的内在价值;生活教育理论是用,具有指导改造学校教育的能力和功用。如果把世界众多教育家所建构的各种生活教育理论包括进来,那就是一体多用。形象地说,这就如同一体多面的棱镜,棱镜的任何一面都有其鉴照学校教育的价值,任何一面都不应该被忽略和轻视。

厘清上述三个概念的基本关系,其认识意义在于:(1)无论是裴斯泰诺齐、福禄倍尔、杜威,还是陶行知,他们建构生活教育理论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脱离实际生活的问题;(2)解决学校教育脱离实际生活的路径有多条,理论有多种,没有是与非,只有合适与不合适;(3)国内研究者普遍地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最符合中国国情,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这个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是狭隘的、偏颇的,缺乏广阔的学术视野。

二、转换研究范式

众所周知,新造的房屋是设计图纸的实物呈现,建筑工人的工作就是按照建筑师的图纸依样画葫芦。教育实验活动可不是依样画葫芦那样简单,它虽然要按照教育家的理论设计进行,但往往不可能完全呈现理论的预设:或者有所不及,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或者有所突破,超出了理论的构想。因此,教育实验活动较之于理论设计更为丰富,研究教育实验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往往比研究单纯的理论文本更重要。教育实验活动能够起到修正理论、创新理论的能动作用。

周洪宇教授曾就教育史学范式转型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特别重视教育活动的研究,认为:教育活动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教育过程并进行互动的历史,是影响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关键性因素。它既是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起源,又是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还是连接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中介和桥梁。教育活动史与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构成一种倒三角关系,教育活动史是起源、前提和基础,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是派生物和结果。没有活动史,就没有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他的见解对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的范式转型,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要重视陶行知教育实验活动的研究。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著述,除了早期富有学院派的特征外,主要是他丰富的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他抛弃早年对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学说的信仰,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他终生贯彻这一主张,通过行以求知知更行实现新知识的不断创造。譬如,他在中国的土壤里播种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种子,收获的是生活即教育的果实。此正所谓桔生南为橘,生北为积。陶行知对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充满了自信,并以此指导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晓庄师范废除了传统学校分门别类的学科课程以及每日的课程表,学生从早到晚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全部的生活就是全部的课程。陶行知试图在回归生活与教育二元合一的原初状态中,探寻学校教育改造之路。他自己评价晓庄师范说:我们这里的教育是从野人生活出发,向极乐世界探寻。他称这段教育实验为摸黑路。

晓庄师范的实验是相当成功的,同时又暴露出陶行知所未曾预料的问题:晓庄师范全部的生活课程,忽视了系统的学科知识,一度被视为反智主义而受到质疑。全国各地兴起的乡村师范和乡村简易师范虽然借鉴和运用晓庄师范生活教育理论,同时又保留了被晓庄师范抛弃的学校教育固有的课程体系和学科门类。晓庄师范的办学思想,也没有完全延伸到陶行知后来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育才学校回到了按学科分组教学的传统,聘请战时撤退到重庆的知名学者担任教授,不再提及晓庄师范时期所信仰的农夫樵子、猪狗牛羊,皆能给予知识。这应该是陶行知对晓庄师范办学思想的修正,也是对杜威生活教育理论一定程度上的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立足文本固然重要,考察他的教育实验活动及其产生的实际效果更为重要。因为教育实验活动是他教育思想理论的真正源头。在那些教育实验活动中,我们可能会发现陶行知预设的理论没有实现的内容,更可能会发现超越了他预设的东西。加强陶行知教育实验活动的研究,傅有助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三、树立问题意识

理论研究不同于理论宣传,理论宣传是平面的介绍,理论研究是纵深的探索。理论研究的前提是问题,没有问题的发现,就不会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创立于1920年代,在当时教育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合时势的问题,这些可能成为创新和发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动因和动力的重要问题,往往总是被研究者避而不论。譬如,他在1926年底对于乡村教育的批评: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造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更弱。这个批评在当时成为经典名言,被1930年代有关乡村教育的著述和教科书广泛引用。然而,现在拿它来批评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特别是工商业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其合理性就值得怀疑了。

这一现象警示我们,问题意识应该而且必须贯穿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陶行知本人就强调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试列举几个重要问题,以供同仁批评。

(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思想是美国工商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1920年代的中国主要还处在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阶段,工商业经济虽然己经起步,但远没有长足的发展。因此,杜威的理论虽然在中国播下了种子,但是不同地区生长发育得不平衡,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城市可能生长得要好些,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五的传统农村则要差很多。陶行知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杜威理论进行了改造,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且首先在乡村进行实验,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形态己经或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传统农业社会形态正在衰退,工商业社会形态己经或正在形成,当时不适于中国的杜威生活教育理论,现在是否切合于用?当年适合中国国情的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现在是否会显现出局限?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二)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生活与教育合一;生活与教育分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这个四阶段论是否科学,生活即教育是否代表人类生活教育发展的最新阶段?如果我们承认农业社会经济形态落后于工商业社会经济形态,那么适切于农业文明的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果真比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加进步?

(三)陶行知曾用鸟笼教育批评杜威的理论。他说: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几样,缩小一下搬进学校里去,就像把一只小鸟笼扩大一些,放进去一些花花草草。鸟笼还是鸟笼,没有根本性改变,这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他说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要将鸟笼打破,把学校的围墙拆公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根据陶行知的这一论述,全国许多挂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验学校,他们所开展的更像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的实践。

(四)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领域,每年数以千计的有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文章在合法刊物上公开发表,其中绝大多数是实验学校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学习、贯彻陶行知理论的心得和总结,既没有问题意识,更不见批判性思维。极少部分文章出自高等院校或学术机构理论学者的笔下,大抵都以陶行知的文本为研究对象,显现出学院派的特征。其所谓研究,严格意义上说更像是宣传,因为缺乏教育实验的阅历,往往远离当代社会生活,对当下教育的借镜也只能是纸上之论。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篇7

 

1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奠定了执政基础建设与改善民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了中国近代“三座大山”是民生问题根源的科学判断,领导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斗争; 确立了“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至上”的民生理论和执政理念,制定了反映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如何解决中国人民的生存危机? 这正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民执政理念的逻辑起点,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出了中国民生问题根源于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是首要的民生问题这一科学判断。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

 

经过 28 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成功实现了最深刻最伟大的中国历史的社会变革,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问题的彻底解决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经济基础,同时也夯实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法理基础。

 

“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至上”的民生理论和执政理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的。1939 年 2 月,毛泽东给张闻天的信中第一次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全新概念。1944 年 9 月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上所作的《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演讲中,全面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将其作为对全党和革命队伍的普遍要求。1944 年 10 月毛泽东在接见新华社与解放日报社全体工作人员时指出: “我希望新闻工作者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1]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在“为人民服务”前加上了“全心全意”。

 

1945 年 4 月在党的七大开幕致词中,毛泽东要求全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2]1027,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进一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了更加完整的表述,并进一步将其提升为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且将其作为党的唯一宗旨写入了党的章程,此后的历次党代会都将其写入了党的章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继续强调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完全性和彻底性。

 

在“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至上”的民生理论和执政理念指引下,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就。1934年 1 月,毛泽东在江西瑞金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深刻指出: “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为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3]136 -137毛泽东深刻地认识,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是群众的生存问题,只有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拥护我们,也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时,毛泽东指出: “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 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真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3]139毛泽东更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我们党的胜利之本,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强基石。为此,在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首先把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土地革命,解放了生产力并改善了人民生活,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社会现实,毛泽东更是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的紧迫性,明确提出改善民生是巩固人民政权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从新中国成立到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30 年里,党重视民生、改善民生,制定了不同的方针政策,基本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实效是明显的,稳定和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但也存在强调人民利益时忽视了个人利益,无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宝贵经验。

 

2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第三代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发展了执政基础建设与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第三代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领导集体执政基础建设与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如何发展这些重大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在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文化大革命”的现实境况,本着大无畏的精神,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出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找到了一条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正确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的道路。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在于改革、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于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判断社会主义的标准在于“三个有利于”以及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等一系列党的执政建设和民生改善的理论,并以此领导和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了关于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收入、医疗、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理念,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江泽民提出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在于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在于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之中在于两个“先锋队”、党的先进性在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于发展以及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党的执政建设和民生改善的理论,并以此继续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要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回答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道路问题,那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就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004 年 9 月 19 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深化了民生建设的价值目标,指明了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的实践路径。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生活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4]373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升化了执政基础建设与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

 

当前,我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了攻坚期与深水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在继承和发展中推进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的理论与实践,呈现出了“五位一体”全面改革发展的新常态。

 

将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视为党的生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

 

深刻指出: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5]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5]这些重要论断,科学表达了中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道路的重要性和坚定性,同时也是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保障。

 

把改善民生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思路。他指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6]“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8]2012 年 12 月,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这些论断充分说明对改善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升化了改善民生的理论。为此,在实践上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改革发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啃下硬骨头、踏过险滩、跳越“拉美陷阱”,不断改善民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持续发展。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更深次更全面的改革号角,党正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奋斗。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改善持续推进,开启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制中国建设。2014 年 10 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法制保障。

 

为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从严管党和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并采取了相应措施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用铁的纪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根本保证。

 

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改善民生的探索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毛泽东为党的执政基础和民生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邓小平奠定了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理论的基本框架,江泽民发展和深化了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理论,胡锦涛对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建设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对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建设提出了目标、要求,指明了方向,取得了新成效,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然而,因为党的执政基础建设和民生领域是一个不断拓展和发展的领域,我们党巩固其执政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黎辛. 毛泽东到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讲话始末[J]. 党史博览,2013( 5) :47.

 

[2]毛泽东选集( 第 3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 第 1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4]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5]. 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 人民日报,2013 -01 -06( 1) .

 

[6]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 光明日报,2012 -11 -16( 4) .

 

[7]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N]. 光明日报,2013 -06 -26( 1) .

 

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篇8

论文摘 要: 本文根据应用型本科的定位目标及我校与国外的院校的签订合作关系,主要讨论了目前我校采取双语教学的意义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的探索,指明了我们在实施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及采用双语教学的优缺点。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被纳入全球经济发展轨道,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渐加快,我国迫切需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人才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1]。

我校是一所三本院校,学校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即培养学生在毕业以后成为技能型人才,而我校地处西北、各方面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很难满足现有的需求,在此形式下我校与国外和国内的名校合作办学,如美国的西北理工大学,国内的东北大学等,合作模式是二加二的模式,即前两年在本校学习,后两年送学生到合作院校就读,因此就我校而言,开展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2.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双语教学的定义及目的和意义。

双语教学活动就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者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母语是主要教学语言,另一教学语言为第二教学语言,就目前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而言双语就是指汉语和英语。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双语教学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国外实施双语教育大都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他们的目的不仅涉及语言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社会的和谐共处。目前我们所实施的双语教学的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我校的情况出发,我们所实施的以英语和汉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言的双语教学,客观地说,并不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更多的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它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去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就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双语教学具备的条件。

①双语教师的素质[4]:双语教师是具体实施课堂双语教学的人,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双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师的双语能力,特别是用外语表达学科知识的能力影响着整个双语教学的开展。因此,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且英语纯正流利的复合型教师,是双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素质影响到整个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等;没有教师或者教师的素质不高,双语教学的实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我校目前的老师大部分是研究生毕业,从学历上看,他们都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丰富的学科知识,外语水平都是六级,有的老师还具有雅思和托福的证书。教师花时间备课,应该还是可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的。

②学生的特征:双语教学的基本对象是在校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和学科知识基础密切相关的。具有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因为一方面双语教学是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来开展英语语言学习的,另一方面,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须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例如具备一些简单的句型、语法,并能听懂老师的基本课堂会话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与老师之间才能有基本的交流,课堂双语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下去。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南方城市,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一般在大二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拿到英语四级证书。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师生双方都有双语的生活背景,开展双语教学自然会顺利一些。

3.双语教学实施考虑的因素

(1)学生的学习能力[3]:双语教学的开展,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较好的外语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双语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是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有效双语教学的实施也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但是反过来,如果缺乏较高的学习外语及学科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学生不仅不能进行基本的英语学习和学科学习,反而更难确保双语教学顺利及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还会造成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因素。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需求程度,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施程度。

每个在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状况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一部分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具备较好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能较好地进行学科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学习,他们还对双语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能意识到,有进行双语学习的需要。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也是满足他们自我发展和未来发展需求的举措;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学科知识和基本的英语知识的学习本身可能还有待提高,或者他们对双语教学不感兴趣,也没有对双语能力的需求,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则应量“学生”而行,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有重点地实施双语教学,或者选择不实施。

4.结语

本文阐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和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展双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和老师的整体水平,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就我校的情况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师资力量、教材的选用、课堂信息量的不足,以及什么样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等,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进一步提出双语教学合理的方案[5]。

参考文献:

[1]冯月春,张翠玲.关于本科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方式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张志刚,万朝阳.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

[3]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4]夏剑.双语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究[a].上海师范大学,2005.

上一篇:法律法规民法典范文 下一篇: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