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的功能范文

时间:2023-11-24 11:52:43

市场调研的功能

市场调研的功能篇1

关键词:经济法;功能; 市场调节; 国家调节

一、学界对经济法功能之基本观点

我国经济法实践及经济法学科的兴起得益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国家领导人启用了“经济法”一词。关于经济法的功能问题,国内的法理学学者和经济法学者这样阐释法与经济法的具体内容:王保树教授认为:“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功能,反映了它们各自存在的不同价值。经济法的功能是经济法特有的,它表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不可被其他法律部门替代的作用。并且,经济法的功能是通过其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体现出来的。这种确认和规范着眼于发挥社会整体调节机制的作用,实现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调整。”李昌麒教授认为:“我们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市场失灵内在的市场机制,民法和行政法在克服市场失灵的过程中又具有其自身难以避免的局限性,而经济法在克服市场失灵中则有它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这表明,经济法是克服市场失灵的最佳法律形式。”

无疑地,学界对经济法功能的研究现状无法满意。经济法作为成文法,其研究结论应当具有基本的质的稳定性特征,而不应是目前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依笔者之见,之所以呈现这种局面,关键还在于经济法学科研究活动与社会经济实践的需求之间不能求得契合。如何切实加强经济法学对社会及社会经济事实的研究,促进经济法学科研究与社会经济实践的结合。

二、笔者对经济法功能问题研究之见解

经济法的功能关乎到经济法实践的具体操作,因此对经济法的功能的归结当比价值论中其它基本概念范畴更具体化,而非是一种简单的泛化的表述。本文将经济法的功能的具体内容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规制政府或政府授权机关主导下的经济行为与干预经济的行为。这是在认知到政府理性有限之后,科学意义上的现代经济法所要实现的首要功能。正是在认知到不仅仅市场会失灵,政府同样存在失灵问题,而且会对社会经济影响更甚之后,科学意义上的现代经济法才得以诞生,经济法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与所要实现的首要的最直接的功能才得以逐步清晰开来。

这里我们应当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我们强调的是规制政府而不是国家。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具体的职能,政府也可能是国家某一行省、区域的政府,而更容易具有局域性、狭隘性。因此,经济法的此类规制应以对行政垄断的规制为代表;其二,关于政府授权的问题,这牵扯到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中所特有的问题:公益事业市场化。我们注意到随着我国改革的日益深入,市场化已经开始深入到我国原有的国家专营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而这些领域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以“市场的皮囊”和“政府的铁骨”来实现行业、集团垄断利益的神髓。这些行业诸多关系到国民基本生活的领域,对于这些带有明显公益性行业的主体滥用其经济权力的行为,惟有经济法才能实现对它们的有效规制。

(二)实现分配的正义,即实现国民经济领域内的利益和资源的合理分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可避免涉及到正义问题的讨论。唯物主义的正义论必须首先考虑到实现正义的物质条件,即生产力基础,此种正义是历史的正义,是不可假设的、包含非伦理道德情感的正义。

经济法本质上就是一种经济利益与经济资源的分配法。因而在运行中,经济法也就必然会体现出其应有的积极的分配功能,经济法实现其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效率与公平的并重,公平与效率两者不可偏废其一。法律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制度的存在,首要的价值就是实现社会正义。就当代中国社会而言,就正在经历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现在的效率、公平要并重的发展。无论是三农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都反映了政府在分配领域对公平问题的进一步倾斜。事实证明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不注重共平问题的建设,必将最终阻碍经济发展的效率问题。

(三)建立和维护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环境。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体制历经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经济体制的转变为经济法的独立提供了客观的政治、经济环境,经济法也相应地担负起了相应的历史使命:参与到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去。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的排斥和有效规制。保障市场主体能够平等、公正、自由、充分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从而可以使价值规律正常地发挥优胜劣汰的功能,这是经济法功能的重要表现之一。

当然,上面所谈及的功能并没有穷尽经济法的全部功能,而只是提炼了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所要实现的最基本的一般的社会经济功能。

三、结语

中国的经济法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一开始就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气氛。经过二十余年的反复研究与激烈争论,经济法的功能已经逐渐明确。各家虽然还有诸多分歧,但从总体上来看,其意见逐渐趋于一致。从逻辑进路上来看,经济法发端于市场调节,而收官于国家调节。“市场调节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和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存在,而成为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理由。国家调节是对市场调节不力的回应,也是对市场调节机制失灵的救济,是调节机制多元化演进带来的制度创新。国家调节的经常化使得国家调节既是同市场调节机制相对应的一种调节机制,也成为一种新的国家职能。”所以,经济法的功能实现就意味着国家调节职能的实现或者说是“国家调节权”的实现,还意味着市场规则的有效发挥和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经济法功能实现的路径离不开市场调节和国家调节的双轨制。(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6-54.

[2]杨紫烜主编.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8-31.

[3]张守文.经济法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04.

[4]余军山.转型社会背景下经济法功能的异化及其作用维度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6.

[5]赵静.第三部门的功能异化及其矫正—经济法视野下的社会团体.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6]钟瑞庆 万玲.交易行为二重性与复合调整模式——也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制》[J],2001-08.

市场调研的功能篇2

普通水饮料、碳酸饮料和茶饮料等饮料产品的作用主要是解渴,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更深层次的需求。而植物功能性饮料以其天然、绿色和健康产品特点,不仅具有解渴的作用而且能够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切实的益处和功效,代表消费者现在和未来对饮料产品的需求方向。

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大品类:(一)男性抗疲劳、补充精力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二)女性美容、养颜、减肥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三)去火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四)中老年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五)少年儿童成长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六)健胃消食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七)补钙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八)健脑类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等等。其中知名度较高的王老吉凉茶饮料和六个核桃健脑饮料等植物功能性饮料品牌已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业绩。 仅仅有好的产品还不能做大市场规模

现在市场上已经在销售和准备生产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的食品企业非常多。几乎每家企业的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配方,产品品质都非常好,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但为什么绝大多数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的品牌做不强,产品销量做不大,而普通的碳酸饮料和水饮料企业很多都能做成全国性的,甚至是世界性的知名品牌呢?其核心原因是国内的很多植物功能性饮料企业在厂房建设和设备引进等方面舍得投入,但产品上市前却没有做过专业的品牌策划、产品策划、市场策划和销售策划,导致众多具备好品质和功效的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在市场上却卖不动。可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仅仅有好的产品是远远不够的,专业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和整合营销策划是植物功能性成功营销的前提条件。 王老吉凉茶因为精准的品牌定位而成就第一品牌 在这里我们还是例举大家都知道的植物功能性饮料品牌成功案例更能说明问题。王老吉原来只是广东一个区域性的凉茶饮料品牌,通过品牌重新定位而取得成功。在中国市场王老吉凉茶饮料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所有其它罐装饮料品牌(包括可口可乐),成为中国饮料第一罐。 大家都知道王老吉凉茶饮料的品牌定位是“去火”,品牌的传播口号是“怕上火,喝王老吉”。当消费者想喝去火的饮料时首先会想到王老吉这个品牌,王老吉就是通过精准的品牌定位来细分和区隔饮料市场,在其目标消费者心智资源中牢牢占据去火饮料第一品牌的位置,再通过系统、专业的整合营销策划和品牌传播,快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并最终成为凉茶饮料市场的第一品牌。 未来十年植物功能性饮料市场还会出现全国性的大品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消费者喝饮料的目的除了解渴之外,还希望能够带来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功效。消费者不仅需要喝水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更希望喝到天然、绿色和健康的植物功能性饮料。目前市场上还缺乏分别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群体差异化需求的植物功能性饮料知名品牌,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该类饮料产品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拓展空间。北京精准企划凭借十八年食品行业专业的营销策划实战经验,我们认为中国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植物功能性饮料市场还会出现若干个销售额超过十亿元的全国性大品牌。 植物功能性饮料做大品牌和产品销量的十大关键营销策划要素 植物功能性饮料做大品牌和产品销量的十大关键营销策划要素分别是:一、首先要为自己的产品做专业市场调研;二、清晰界定企业产品的核心消费群体;三、为自己的产品建立精准的品牌定位;四、好的品牌名称和标识设计是成功营销的开始;五、抢先给企业产品制定领导者的营销标准;六、经典广告语能够有效触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七、产品包装设计要有品牌策略的指导;八、在产品销售终端建立品牌和提升产品销量;九、通过专业媒体为产品进行成功招商策划;十、为自己的食品企业建立销售管理和销售队伍培训体系。植物功能性饮料做大品牌和产品销量的十大关键营销策划要素归结成一句话就是:“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必须做到在营销策划的每一个关键点领先竞争对手”。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企业产品的营销费用投入,最大限度降低营销风险,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植物功能性饮料的品牌和产品销量。 北京精准企划植物功能性饮料产品成功营销策划案例 北京精准企划为湖北稻花香集团-爱尚饮凉茶饮料产品成功营销策划案例: (一)在酷暑中艰苦调研五城市凉茶市场 湖北稻花香集团-爱尚饮凉茶饮料产品是以湖北神农架海拔1000米以上,无污染深山林区中的林檎叶为原料,添加上等贡菊、金银花、仙草、葛根、白茅根等成份,保留传统泡制工艺,融入现代萃取科技,采取独创的萃茶七步工艺生产而成,是绿色纯天然的植物功能性凉茶饮料。 北京精准企划为稻花香凉茶饮料进行市场调研的地域包括武汉、广州、深圳、厦门和福州五个城市。其中武汉、深圳和厦门做消费者定量调研、销售渠道调研和凉茶竞争对手调研;广州和福州做销售通路和竞争对手调研。

在武汉、厦门和深圳我们招聘的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做问卷调查访问员。在武汉招聘的是武汉大学的学生,在厦门招聘的是厦大的学生,同样在深圳招聘的是深大的学生。由于进行市场调研的时间正值7月份,武汉的天气非常炎热,中午的气温达到了摄氏40度,人坐在公园的阴凉处都会不停的流汗。精准企划的调研人员和做调研的武大学生正是在这样的酷暑中完成了稻花香凉茶饮料消费者需求定量调研的。做哪个行业都不容易,营销策划人不仅要为客户贡献智慧,经常还要付出艰苦的体力劳动,有时甚至是冒生命的危险。 (二)品尝众多竞品凉茶差点中毒

凉茶饮料的发源地是在广东,所以品尝竞争品牌产品口味的工作主要放在了广州。在超市中我们把所有品牌的凉茶都买回了酒店,并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分别品尝这些凉茶的口味。凉茶饮料有明显的去火效果,与果汁饮料和绿茶、红茶饮料不完全一样,产品里面多少含有一些中草药的成分,一次不能喝的太多。当我用了4个多小时,品尝完30多种凉茶饮料时,就感觉到胃有些不舒服,接着感到全身都难受。晚上虽然是去饭馆吃大餐,我却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好像是有中毒的症状。 (三)累死也不能丢面子

在北京精准企划有一句公司所有员工都能够记住的名言——累死也不能丢面子。不管客户的规模大小,策划项目和费用多少,我们把食品企业的事情看得比自己公司的事情更为重要。在公司内部,精准企划要求从市场调研、品牌与市场营销策划、LOGO创意设计、产品包装创意设计、产品销售终端生动化设计、平面广告创意设计、影视广告创意与制作、销售管理体系策划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达到一流水准,都必须精彩。情愿在市场调研中、在公司或在家里为客户做营销策划累死,也不能到食品企业去丢面子。这也正是精准企划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和创意设计提案为什么每次都能够赢得客户热烈掌声的根本原因。 (四)专业市场调研发现凉茶饮料潜在消费需求

市场调研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凉茶饮料的市场容量、增长潜力、竞争对手的不足,消费者对凉茶饮料潜在消费需求以及凉茶产品适合的销售通路等等。通过对五城市凉茶饮料产品专业的市场调研,北京精准企划发现以王老吉、和其正和霸王凉茶为代表的传统凉茶饮料在品牌形象、产品包装和产品口味等方面并不符合年轻消费者对凉茶饮料的消费需求。满足16-35岁年轻白领、上班族和学生需求的时尚凉茶饮料代表凉茶市场潜在的需求方向,是稻花香凉茶区隔竞品,快速做强品牌和做大产品销售规模的绝好市场机会。 (五)传统凉茶饮料的营销短板

精准企划认为,以王老吉、和其正和霸王为代表的传统凉茶饮料存在明显的营销缺陷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品牌形象老旧,缺乏年轻活力。王老吉、和其正和霸王等凉茶饮料在品牌名称、产品包装设计、产品口味和品牌形象等方面都与凉茶饮料的目标消费群体——年轻人的喜好有较大差距。其实很多年轻白领、上班族和学生并不喜欢王老吉等传统凉茶老旧的品牌形象,只是没有更适合自己的凉茶饮料,才无奈选择喝王老吉、和其正或霸王等凉茶饮料。王老吉凉茶的品牌形象也正在逐步老化。

二、产品口味就是药。大家都知道应该把凉茶当饮料来卖,但消费者喝到的王老吉、和其正和霸王等传统凉茶饮料还是药的味道。而实际上多数消费者对凉茶饮料口味的潜在需求是:有一定去火功效,能够解渴,口感好的饮料。显然王老吉等传统凉茶药的味道与消费者对凉茶饮料口味的需求并不相符。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对王老吉等传统凉茶饮料的口味是不满意的,只是没有更适合的凉茶品牌和口味好的凉茶饮料可以替代罢了。

三、包装设计风格年轻人不喜欢。王老吉、和其正和霸王等传统凉茶产品的包装设计风格过于保守,缺乏时尚、现代、动感和前卫的设计元素,没有与凉茶饮料的核心消费群体——年轻人的喜好实现对接。红罐王老吉以中国红的设计主元素赢得了市场,但还是没有走出包装设计土气的视觉感受,很多年轻消费者不喜欢王老吉的包装。而改变王老吉凉茶包装方面的缺陷,又是处在市场鼎盛时期的王老吉不愿意冒的营销风险。 (六)与王老吉凉茶分庭抗礼

王老吉是凉茶市场的领导品牌,但存在品牌形象老化、口味较苦和包装设计年轻消费者不喜欢等品牌和产品层面的不足。稻花香凉茶饮料没有必要与王老吉凉茶正面竞争,而需要分析竞争对手的不足,发现凉茶饮料潜在的市场机会,把自己的凉茶品牌定位为符合年轻人需求的时尚凉茶,与王老吉等传统凉茶形成市场区隔,在自己开辟的新细分市场做大做强。

就像当年美国市场的消费者不喜欢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味道,又不排斥碳酸饮料,七喜以非可乐的品牌定位,与两乐形成了明显的口味差异和市场区隔,很快赢得了这个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一跃成为美国的第三大碳酸饮料品牌。 (七)没有风险就没有机会

进入一个有潜力的新细分市场,机会要远大于风险。当然也需要稻花香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产品研发、技术设备、销售管理、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等多方面营销能力的支撑。没有风险就没有机会。当大家都能够认识到做某件事情肯定能够盈利的时候,风险是小了,但做大的机会也没有了。就像是开一个小的食品店,会比较稳定,基本没有风险,但大家都能做,就不会挣太多的钱;而做一个有创新能力的食品企业,有更大的风险,很多人不敢涉足,通过你的努力做成功了,盈利的机会就要比开小食品店大得多,没有风险同样也就没有了机会。 (八)整合策划构筑一个完美的营销体系

精准企划根据“时尚凉茶”的品牌定位,为稻花香公司凉茶产品创意了一个年轻人非常喜欢的凉茶产品品牌名称——爱尚饮。凉茶产品给消费者的核心利益点就是去火、口感好和解渴,我们为“爱尚饮”时尚凉茶创意的品牌广告语是“想清就清一下”。建议稻花香公司同时推出易拉罐、PET和利乐三种包装形式和清甜型(红色系)、凉爽型(蓝色系)、柠檬型(黄色系)和木糖醇(绿色系)四种口味、四种色系的“爱尚饮”系列凉茶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线,满足不同年龄年轻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在销售终端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与王老吉、和其正、霸王等传统凉茶形成有效的市场区隔,真正把凉茶当成饮料产品来运作。北京精准企划为稻花香公司“爱尚饮”凉茶在品牌定位、品牌名称、产品线规划和品牌广告语等品牌和产品的核心环节构筑了一个完美的营销策划体系。 (九)精心选定样板市场

爱尚饮凉茶的样板市场选在稻花香公司的大本营宜昌,同时武汉及宜昌周边作为重要辅助市场随后跟进。为了节省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费用,精准企划建议采用稳健的市场进入策略,第一年不进行大规模的广告投放,针对16-35岁的年轻学生、白领和上班族,在学校、重点超市、社区和写字楼食品店等核心销售终端,通过产品展示、销售终端生动化陈列、宣传品的发放和不间断的促销活动来提升爱尚饮凉茶在目标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和品牌沉淀,有效增加产品的销量,同时检验和修正营销策略,第二年再发力传播。 (十)像当年七喜一样成功

七喜当年在美国面对的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个强大竞争对手,两乐占据绝大部分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动摇,似乎七喜已没有了市场生存空间。  但是七喜的营销人员通过细致的消费者调研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喜欢喝可乐的口味,又不排斥碳酸饮料,七喜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具有潜力的细分市场,于是七喜把自己的品牌定位为“非可乐”,与“两乐”形成明显的市场区隔,并围绕这个定位大力传播,很快七喜的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都大幅提升,七喜逐步成为美国继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后的第三大碳酸饮料品牌,差异化的品牌定位让七喜一战成名。

市场调研的功能篇3

那么,如何才能利用市场调研,准确地进行产品定位呢?本文将结合笔者操作过的一个新产品定位案例对主要的操作步骤进行阐述。

案例:蜂蜜酒的市场调研

山东某食品企业,通过技术攻关掌握了蜂蜜酒的生产工艺,并申请了技术专利。该企业对产品非常有信心,认为蜂蜜酒能够滋补保健,对神经衰弱、失眠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市场主要是老年人,应该走商超渠道。笔者介入后,首先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重新对产品进行了定位。以下是主要的市场调研步骤:

1、市场的预调研。

根据营销人员掌握的行业资料以及二手资料,我们首先对保健酒行业进行了预调研,以建立对行业、市场的最初假设。

从调研结果看,中国的保健酒行业市场容量30多亿人民币,每年增长率30%左右。其中劲酒、椰岛和致中和三大品牌占40%左右。整个保健品市场发展极不均衡,目前比较成熟的市场是广东、上海、浙江、湖北等。从现状看,行业细分不明显,蜂蜜酒行业没有形成,没有企业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但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保健酒消费将更为普及。蜂蜜酒具有天然、绿色、健康的特点,发展前景看好。

2、对竞争格局的调查。

我们分别从两家市场研究机构购买了两份保健酒行业的市场研究报告,并结合我们对行业其他企业的调查,初步认为整个行业集中度比较高,但蜂蜜酒几乎没有竞争的结论。目前保健酒行业的主要品牌就是劲酒、椰岛和致中和三大品牌,同时其他酒类生产企业也已经进入了这市场。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品牌众多。但以蜂蜜作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酒,目前市场上没有形成规模的生产企业,该企业属于第一家具有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因此,从竞争格局上看,该企业的产品具有比较强的竞争能力。

3、对渠道与终端的调查。

渠道与终端调研主要通过营销队伍进行。我们首先选择了一个试点市场山东L市,选派了6名业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按照划分区域进行了细致的渠道与终端盘查工作。整个工作持续1周时间。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保健酒的主要销售渠道是礼品、家庭、餐饮三类。其中餐饮是主要渠道。这与我们从购买报告中得到的信息一致。在调查中,我们要求业务员询问经销商、导购员,他们认为“蜂蜜酒适合在哪里销售”。大部分业务员反馈信息显示大部分经销商、导购员认为在高档酒吧、西餐等地方比较合适。

4、对消费者的调查。

我们对消费者的调查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举办品尝会,选取了20名消费者品尝蜂蜜酒,并对蜂蜜酒的酒感、特点、包装、品牌、价格等方面进行讨论。座谈会先后举办了3次。第二种方式就是委托一家市场调研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研。

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反映的情况看,只有17%的消费者知道蜂蜜酒,而高达60%的人对蜂蜜酒没有任何了解。同时,大部分人对蜂蜜酒的口感评价很高,口感淳厚,回味悠长,同时酒体清澈,无悬浮物。大部分人认为包装应该更洋气一些,价格在150~200元之间。大部分消费者不是非常重视蜂蜜酒的保健功能,问卷调查显示只有34%的消费者认可其保健功能,而60%的人则认可它的美容养颜功能。

5、准确定位,快速切入。

通过对市场调研资料的分析,该企业认为,中国保健酒行业虽然总体上形成了几个大的品牌,但在细分市场上并没有形成垄断者。因此蜂蜜酒不应该同其他保健酒进行竞争,而应该树立蜂蜜酒这个细分市场,并力争成为领导者。根据蜂蜜酒的特点,该企业最终将蜂蜜酒定位于:美容、保健、延缓衰老、促使皮肤细腻的女士酒。一方面,强调其功能不是保健,而主要是美容,能够永葆青春;另一方面,定位于女士酒,具有白酒的特征,这就为女士在餐桌上找到了一种独特、高档的酒饮品,提高了其饮用的作用。蜂蜜酒不仅能够满足你的交际要求,而且同时能够满足城市白领对美容养颜的要求,是一种天然的营养品。

通过科学深入的市场调研,该企业为产品确立了准确的定位,并将重点放在夜场(KTV、夜总会)、餐饮(高档西餐厅)上,最终成功切入了L市市场,并在半年后扩展到山东全省市场,取得了成功。

市场调研的内容

市场调研是产品定位的先导,也是整个营销活动的前奏。而市场调研作为产品定位的利器,在深度营销看来是广义上的市场调研,是指运用多种技术,对行业、市场、消费者信息进行动态的监控与把握,以期在洞悉市场运行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确定营销战略,展开营销活动。为了准确进行产品定位,市场调研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市场宏观信息。

整体行业的信息是任何市场调研所必需掌握的第一项重要信息。进行准确的产品定位,就要全面了解所处的行业环境,了解产品在行业中的位置,从而更好的把握产品研发、推出的节奏,更好的确定产品关键利益点以及在公司产品组合中的位置。一般来说,市场宏观信息主要包括市场容量、增长率、盈利率、集中度、行业周期、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主要参与企业及其类型等关键性指标。

2、渠道和终端信息。

产品必须与其渠道、终端进行合理的匹配,才能快速切入市场。因此,渠道与终端调研就成为一项关键的工作。渠道与终端调研能够全面掌握营销渠道以及终端的现状,对于产品寻找准确的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进行产品定位所需要的渠道与终端信息主要包括渠道与终端结钩、类型、分布、质量、管理水平、运作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等。

3、竞争信息

竞争信息是任何产品定位所需要掌握的关键信息。只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才能在洞悉竞争对手竞争战略、竞争策略、营销方式、产品特点的基础上,运用综合的定位技术,与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区隔,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清晰的品牌形象,准确切入市场。一般来说,对竞争对手的调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竞争对手战略,包括发展目标、竞争战略等;竞争对手产品信息,包括竞争对手产品线的长度、宽度、新产品研发的实力、新产品推出的频率、产品组合、产品特色、是否有专门针对区域市场的促销品牌等;竞争对手的价格信息,包括竞争对手的价格水平、几种主要产品的详细价格、价格策略、价格变动频率等;竞争对手的渠道信息,包括竞争对手的渠道数量、渠道的实力、对渠道的管控能力、政策、终端分布、终端管理水平、终端数量等;竞争对手的促销信息:包括竞争对手的促销目的、促销手段、促销频率、促销效果、年度促销方案等;竞争对手的品牌信息:包括竞争对手的品牌定位、品牌涵义、品牌传播策略、品牌传播手段、品牌推广预算等。

4、消费者信息。

消费者需求是产品的基点与起点,任何成功的产品定位都必须建立在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上。因此,在产品研发、定位的各个阶段都要深入调查、把握消费者需求特征以及需求的变化,并积极主动的将消费者的意见与建议纳入到产品研发中来。一般来说,对消费者的调研包括目标消费者的类别、身份、购买能力、购买欲望、购买动机、购买习惯、心理特征、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以便公司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开发产品,并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调研的工具

对于产品定位来说,专业市场研究公司调研报告提供的信息仅仅是所需要信息的一小部分。企业应该建立全面的营销调研系统,依靠营销队伍的力量,建立企业内生的信息收集、分析与反馈机制,从而真正发挥营销的龙头作用,快速传递信息,建立企业内部流畅的信息链,提高产品定位的准确率。一般来说,市场调研所使用的手段有以下几种:

1、企业的营销信息调研

深度营销一直强调,营销系统要建立完整的营销情报系统,以便能够迅速汇集市场信息。业务人员作为市场最前端的人员,掌握大量离散的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市场动态与消费者需求,极具价值。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良好的信息收集系统,有效的收集、分析这些信息,并快速传递给公司其他部门。这样就能有效的指导产品的开发、定位工作。一般来说,营销人员主要通过对经销商、终端、消费者、合作伙伴的走访获得这些信息。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国内的企业都缺乏专门的信息管理人才以及规范的信息管理体制。结合笔者的咨询经验,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营销系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将信息的收集、分析、管理与使用等用制度的形式规范下来,并明确营销人员的信息反馈职责,纳入其考核体系中。

(2)明确信息管理流程。建立规范的信息收集、分析、传递、使用流程,建立健全信息管理流程,明确流程各个关键环节的责任落实与时间控制。

(3)设立信息管理机构。一般的企业可以在营销部门设立专人负责信息管理工作。而大型企业则可以考虑建立企业的信息管理部门或者竞争情报管理部门。明确人员、部门职责,杜绝信息延迟、扯皮现象。

2、消费者座谈会

目前很多国际大公司都已经在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让消费者参与进来,从而更好的决定产品设计的方向,进行准确的产品定位。而让消费者参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召开消费者的座谈会。我们这里说的座谈会,就是指通过在目标市场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并组织他们就特定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得到我们想要的信息。消费者全程参与产品的创意、开发过程,从而从消极的被调查者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者、决策者,从而极大减少了消费者需求认知上的偏差,更准确的界定消费者需求,减少了产品开发的盲目性。一般来说。在产品的创意阶段可以请消费者进行座谈,对概念进行想象,以决定可能的产品功能、外形、命名、品牌等。然后在产品研发完成后,研制出样品,通过对样品的评价、使用,邀请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改进中来,从而在产品大规模推广前,就已经能够比较明确地把握顾客的需求。

3、专业调研公司展开专业的调研活动

市场调研的功能篇4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政策供给;政策需求;政策均衡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005-05

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主体功能的规划区域。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构想,明确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勾画了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的基本思路。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2006]85号)对我国的主体功能区划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明确了各类区域政策的政策目标,党的十七大再次对主体功能区建设予以重点强调,主体功能区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被纳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议事日程。

党的十七大将“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将主体功能区建设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笔者认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涉及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包括推进和形成两个相互独立、彼此又有密切联系的过程;在推进的过程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在形成的过程中,市场起主导作用。推进的速度,形成结果的完善程度都与政府和市场二者能否形成合力紧密关联。“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的过程,就是在政府政策供给主导下追求政策均衡,统筹协调政府推进和市场形成的过程。本文在追踪主体功能区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动态的基础上,阐述了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的基本思路,初步构建了建设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均衡分析框架,提出了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1.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动态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空间失衡,旨在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实现空间管制的重要举措。二战后,德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在制定实施空间规划,利用差别化的区域政策,通过“空间鼓励”、“空间准入”“空间限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和大量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在广泛借鉴国外空间开发和空间管制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国土部分覆盖和适度突破行政区的原则,我国已经初步划定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四类部级主体功能区。浙江、河南等主体功能区划试点省也初步完成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其他各省市的主体功能区划工作也正在紧张地进行中。由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创新,国家、省市的主体功能区划方案也尚在制订完善之中,主体功能区研究,特别是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研究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

截至2007年底,国内仅出版了2部研究主体功能区的专著,学术期刊网收录了40多篇以“主体功能区”为题的学术论文。两部专著分别从经济学、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基础、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建设政策,主体功能区实践。学术论文主要集中于六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从经济学的视野阐述主体功能区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创新。二是依据“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路,对主体功能区划的指标和方法进行研究。三是从区域经济管理的角度,研究主体功能区建设承担的任务和功能,主体功能区从构想到操作的途径和方法。四是剖析国外区域开发和政策实践,研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五是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研究特定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区划和建设。六是从更加审慎、更加全面地反思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角度,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作用、主体功能区建设可能遇到的难题、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40余篇文献中,只有三篇文献分别从生态补偿机制、水土保持、财政转移支付三个角度,直接涉及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

2.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研究的客观基础

就一般意义而言,均衡是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多种力量相互抵消,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妥协状态。将均衡分析的范式引入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主要原因在于,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政策是多种政策构成的一个体系,主体功能区建设成效最终取决于这个体系的综合结果,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实践,不宜追求某一特定政策的效果最优,而应以政策体系的整体效果最优为导向。具体说来,将均衡分析范式引入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其客观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需要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协调

对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区区划、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三个重要环节。从统筹协调政府推进和市场形成这个角度来看,这三个环节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主体功能区区划格局、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对未来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的设计,决定了区域政策的需求;当前政府的财力、政府与市场的协调程度,以及区域政策制定主体与实施主体之间的协调程度,决定了区域政策的有效供给能力。统筹协调主体功能区区划、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是平衡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供给和政策需求,促使区域政策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着手制定主体功能区区划的同时,加强对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重点等)的研究,加强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的研究,一是可以在全面评估政府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供给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主体功能区划方案的修改、调整建议;二是在深入研究各项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作用效果的基础上,为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在仔细审视研究主体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彼此间的协调程度的基础上,探索统筹协调区域政策的制定主体、实施主体、政策作用对象间的利益诉求的途径,并为确定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阶段性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在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体系中,分类指导的区域绩效考核政策居于核心地位,它不仅是政绩考核的指针,也是确定其他区域政策的指针。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划是基础和前提,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关键环节,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和绩效考核是保障条件。如果没有相应的建设政策做支撑,没有相应的区域绩效评估和政绩考核办法做引导,再美妙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都是一纸空文,难以真正得到有效实施;只有实现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才能实现建设主体功能区的伟大构想。

2.2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不同政策需要合理分工和科学组合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过程中,不同区域政策针对的区域问题,以及区域政策目标都存在差异。人口管理管理政策主要针对经济布局和人口布局失衡、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失衡等问题,重在引导人口在空间内合理分布,促使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协同发展,使经济聚集区成为相应的人口聚集区。财政政策主要针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公共服务水平较为落后、区域经济活动存在外部性等问题,重在驱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保障生态补偿机制正常运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投资政策主要针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资本形成能力不足、政府期望的社会资本投向和市场自发形成的资本投向存在差异等问题,重在加强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按功能区安排投资和按领域相安排投资结合,引导社会资本合理流动,使不同主体功能区有充足的资本发挥其主体功能。产业政策主要针对区域产业选择和区域资源禀赋不协调、产业区际转移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障碍等问题,重在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确保不同区域的产业选择、产业发展规模、产业布局符合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土地政策主要针对土地开发过快、土地使用不当等问题,重在用土地供应数量和土地供应结构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空间开发秩序,通过土地用途控制,保障区域主体功能的发挥。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过程中,不同区域政策之间是紧密关联的,特定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仅取决与政策设计本身,还取决于其它区域政策设计及政策实施效果。只有统筹协调不同区域政策的政策目标、政策重点,形成不同区域政策合理分工、彼此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才能实现区域政策的整体效益最优,进而稳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3.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界定及政策均衡研究的思路

建设主体功能区,一方面要通过空间管制,规范空间开发秩序,缓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另一方面要力求增强区域自身的发展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和人民总体生活水平。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是纠正经济社会发展现有的空间失衡、构建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的重要保障。主体功能区划格局、主体功能区建设目标,集中反应了国家对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的区域开发格局的构思;由于这种开发格局是在区域政策的驱动下逐步形成的,因此,主体功能区划格局和建设目标决定了政策需求。区域政策由不同的政府部门供给,当不同政府部门制定的区域政策合理分工、彼此协调,且区域政策供给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经济主体对政策的需求时,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就处于均衡状态,政府的政策资源也就实现了最优配置。

3.1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的界定

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物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各种力量能够相互制约或者相互抵消,那么该经济事物就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并将保持该状态不变,此时我们称该经济事物处于均衡状态。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中,市场均衡就是供需相等,市场出清时的状态。一种产品、一种要素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就是其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就是均衡数量,均衡点就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之处。微观经济学采用均衡分析的方法,分析价格机制的运行过程,强调产品及要素的供需双方要利用价格信号,调整自己的行为。

从理论上讲,在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过程中,当市场主体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需求与政府对政策的供给一致时,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就处于均衡状态。基于“经济人”假设,市场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欲望是无尽的,他们利用公共政策优惠而获利的欲望也是无尽的。在政策实践中,市场主体往往是根据已有的政策供给调整政策需求,也就是说,政策需求常常是随着政策供给变动而变化。如果将政府的政策供给与市场的政策需求在一定时点上形成的胶着状态定义为政策均衡,虽然政策效率处于最大化时的政策均衡是客观存在,但在政策实践中,政策均衡往往是多方利益妥协的折衷均衡,这种折衷均衡是政府供给主导下的均衡,折衷均衡越接近于客观的政策均衡,公共资源的配置效果越好。

实现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既是对建设政策供给、不同建设政策间的关系提出的要求,也是对不同层级政府、同层级不同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提出的要求。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一是要求特定建设政策能够有效解决其针对的区域问题,二是要求不同建设政策合理分工、彼此协调、相互促进,三是要求建设政策供给符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需要,政策供给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政策需求,建设政策总体效果最优。将均衡分析引入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其目的在于,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均衡分析范式,强调政策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要善于根据区域政策的实际效果(类似于微观经济分析中的价格)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政策效率的最大化,政策资源的最优配置。

3.2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

虽然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供需平衡的理论基点客观存在,但由于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目标和功能的特殊性,以及政策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的复杂性,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要比要素、产品市场均衡复杂得多。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一是要弥补市场失灵,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二是要向市场传递政府意图,强化对市场运行的引导,叠加政策信号和市场信号,使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既满足其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内在要求,又与政府的政策意图一致。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满足市场主体利用区域政策获利的需求,推进的速度,形成结果的完善程度一是取决于政府拥有的政策资源,二是取决于政策撬动市场的能力,取决于政府推动和市场形成二者的合力大小。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决定了其供给主体与需求主体的复杂性。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有中央政府和省(直辖市)政府两级制定主体,各级政府都是区域政策的实施主体。中央和省(直辖市)政府制定的建设政策,除了本级政府外,更重要的是依靠下级政府实施。不同层级政府间、同层级的不同行政区政府间,以及行政区政府见的不同部门间往往存在价值取向的差异和利益诉求的冲突。因此,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供给主体一是存在政府层级的差别,二是存在同层级的不同行政区间的差别,三是存在同一行政区政府的不同部门间的差别。从政策的需求主体看,相对与政府而言,企业、社会居民是政策需求主体;相对于中央政府、上级政府而言,地方政府、下级政府是政策的需求主体;相对于同层级的不同行政区而言,一个行政区是与之毗邻的、存在利益关联的其他行政区的政策需求主体;相对同一行政区的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分歧而言,一个部门是其他部门的政策需求主体。

3.3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研究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内涵的界定,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大致分为区域政策需求研究、区域政策供给研究、不同区域政策分工格局研究三大部分,其中区域政策供给研究是重点。区域政策供给研究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区域政策供给能力研究。在全面清理政府掌握的政策资源,摸清政府财政家底的基础上,对政府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其次,区域政策的针对性研究。全面审视空间失衡的现状及成因,明确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针对的区域问题,并对该项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新的区域问题进行研究。第三,政策制定、实施主体间的协调性研究。对不同的区域政策制定主体,以及区域政策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之间的协调状况进行评估,提出协调政策制定主体和实施主体利益诉求的对策建议。第四,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供给研究。在全面吸收前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实施分类指导的区域政策。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研究框架可用如下技术路线图表示: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政策研究的重点首先在于明确区域政策的分类依据,加强对区域政策供给主体和实施主体间的协调途径的研究;其次在于加大对区域政策针对的区域问题以及区域政策在实施中可能引发的新的区域问题的研究,并以解决区域问题为基本导向,强化对政策供给重点、供给途径、供给手段等方面的研究。

4.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的影响因素及特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的基本思路,每一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最终会落实到具体的政府部门。在政策实践中,政府一般采用利益诱导、违法惩戒两种方式,确保政策的作用对象,即政策的需求者按照政府的意图进行经济选择。政策的作用效果一是取决于政府制定实施政策的意图、具体的政策规定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取决于政府用于诱导政策需求者的资源状况,以及政府查处违规者的决心和能力。

4.1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的影响因素

按照均衡分析的一般范式,政策均衡是政策供给与需求相等时的平衡状态。鉴于政策供给和需求的复杂性,构建具体的政策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的艰巨性,以及笔者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本文仅只是从穷举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需求和政策供给的影响因素这个角度,对政策需求函数和政策供给函数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4.1.1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需求的影响因素

在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过程中,政府可以从主体功能区区划格局、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及建设进度安排等方面,对政策需求予以主动调节。在政府可调的因素中,主体功能区划格局设计尤为重要。区划格局不仅影响产业区际转移的空间走向,影响土地资源的投向和投量,还大致决定了政府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力支撑。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空间范围影响财政转移及财政投资的资金需求,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空间范围影响主体功能区建设财力供给。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对政策需求的影响,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政策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Di=F(m1,m2…mj,x1,x2,x3,……xn)表示,式中Di表示市场主体对某一特定政府部门的政策需求,如对财政部门制定的财政政策的需求、对国土部门制定的土地政策的需求等。m1,m2……mj,x1,x2……xn表示影响政策供给的因素。笔者认为,当前,以下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政策需求。

m1:主体功能区划格局,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建设进度安排。m2:政策Di所针对的区域问题。m3:政策Si的政策目标。m4:已有的政策供给。x1:现有的区域政策间的协调程度。x2:政策需求主体对政府政策供给的预期。x3:政策需求主体的盈利动机和赢利目标。x4政策需求主体对政策供给主体的影响力,即政策供给主体和政策需求主体间的博弈。

4.1.2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供给的影响因素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供给主体最终会落实到特定的政府部门,在不同政府部门间存在利益及价值取向分异的前提下,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政策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S1=F(m1,m2,m3……mn)

式中Si表示某一特定政府部门制定的建设政策,如财政部门制定的财政政策、国土部门制定的土地政策等,m1,m2……mn表示影响政策供给的因素。笔者认为,当前,政府部门在制定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因素的作用:

m1:主体功能区划格局,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建设进度安排。m2:政策Si所针对的区域问题。m3:政策Si的政策目标。m4:在政策Si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新的区域问题。m5:不同的政策制定主体间,以及政策制定主体和政策实施主体间的协调度。m6:政策实施主体的政策执行能力,即政策实施主体诱导政策需求者的经济资源,诱导能力,以及对违规者的查处决心和惩戒能力。

4.2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的特征

从理论上讲,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联立求解即得均衡。尽管政策的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的数量化、具体化目前还面临很大的困难,政策均衡点还难以用计量的方法准确求解,但是利用均衡分析的范式研究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研究政策供给和政策需求的影响因素的作用,仍然可以为追求政策综合效益最大提供启示和借鉴。基于均衡分析范式,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旨在衡量单一的政策,如财政政策、投资政策等政策效果的局部均衡,二是旨在衡量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综合政策效果的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一般均衡的基础,追求一般均衡的过程就是提高政策效益的过程。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都具有以下特征。

4.2.1 政府主导下的政策均衡

一方面,主体功能区的建设过程,就是政府推进的跨行政区经济社会管理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过程中,政府既是政策的供给主体,同时又对政策需求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必定是政府主导下的均衡。从区域政策供给函数、需求函数及其影响因素来看,主体功能区划格局,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建设进度安排,特定区域政策针对的特定区域问题等因素,同时影响区域政策的供给和需求,而这些因素的作用又都是政府可以主动进行调控的。从政策实践来看,市场主体一是对政府的政策供给存在合理预期,二是会根据政策供给调整自己的政策需求,政策实践的过程,就是政府“利用供给,引导需求”的过程,因此,政策供给和政策需求的均衡,必然是政府主导下、政府主动调控下的均衡。

4.2.2 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协调的折衷均衡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是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利益主体间相互协调的结果。政府在主导政策均衡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不同主体的利益,政策均衡因此也就是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协调的折衷均衡。从不同的政策供给主体间的协调这个角度看,一是不同层级的政策供给主体,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二是同层级的不同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如同级政府的发展改革部门与国土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等;三是不同层次的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如地方政府的发展改革部门和中央政府的国土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等。从政策供给主体和政策需求主体的协调看,一是下级政府作为区域利益的代表,以区域利益代言人的身份,作为区域的政策需求主体,与作为政策供给主体的上级政府间的协调。二是某一政府部门,作为部门利益,甚至是某些行业利益、某些社会居民的利益的代言人,与作为政策供给主体的上级政府以及同级政府的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三是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与谋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之间,以及与谋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社会居民间的协调。从不同的政策需求主体间协调看,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企业和社会居民之间的利益协调往往也需要借助政府制定的政策为媒介,实现利益的协调。

5.基于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的对策建议

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存在的双向合理预期对政策均衡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需要强化对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评估与反馈,强化政策的导向功能,强化政策对市场的撬动、牵动功能,力求以最小的政策代价,获得最大的政策收益。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还没有全面铺开的背景下,政策供给主体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5.1 制定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

鉴于区划格局、建设目标及建设进度安排对政策均衡有重大的影响,政府需要在全面评估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能力的基础上,制定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确定区划格局和建设目标,确定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和辅助功能。

5.2 全面评估政策实施的负面效益

这种评估包括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三个方面,评估的重点包括政策实施过程中引发的新的区域问题,政策实施对市场信号的扭曲、政策实施对市场主体间利益关系的扭曲等方面。政策供给主体需要在保证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政策供给。

5.3 避免市场主体对优惠政策的过度依赖

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过程中,政府一方面要用优惠政策引导市场主体按照政府意愿作为,另一方面要创新政策供给模式,要加大对执行政策过程的优惠,同时对享受优惠政策的市场主体的义务予以明确,避免市场主体养成对优惠政策的过度依赖,从而将主体功能区建设过程异化为权利寻租的过程。

基金项目:本文是四川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公共政策研究》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马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3]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区划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视野[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1.

[4]邓玲,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6、(12).

[5]杜黎明.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中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J].生态经济,2006,(5).

[6]杜黎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能力评估研究[J].开发研究,2007,(4).

市场调研的功能篇5

家电企业人士预测,未来10年,以智能化为趋势,将分散在家中的各个家电产品联成一个整体控制系统,改变单一的被动控制,实现“人机对话、智能控制、自动运行”,从而对现有家庭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将会全面改写我国家电市场现状和行业格局。

现阶段,智能化对于中国家电产业意味着什么?智能化又将为中国家电从制造向创新的转型提供哪些动力?中国家电的智能化转型还有多少路要走?中国智能家电的市场空间和商业蓝海又有多大?《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调查后发现,这一系列问题不仅拷问着整个中国家电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升级路径,也将成为国内家电业领头羊们在未来引领全球家电产业竞争中的必备内功。

家电企业遭遇创新考验

家电产品的智能化,看起来非常的简单,就是在现有的产品技术开发方案基础上,额外增加一套专门的嵌入式控制软件,并配套一些控制的电子元器件和零部件。不过,在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的一位专家来看,这只是表面现象,虽然从计算机的软硬件控制来看,嵌入式软件的开发非常简单,通过基本的计算机语言进行写入命令代码,就可以将现有许多家电变得智能化、可自动运行或控制。

但在产品的实际开发过程中,还将面临如何将嵌入式系统与现有的家电产品进行匹配,这不仅涉及到对现有家电产品的结构、运行模式、工作环境、使用习惯等进行磨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物联网、3G、三网融合等一系列技术环境的成熟化,家电的个体化智能还面临着向整体化智能转变的新课题研究。

据了解,国内家电企业在产品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研究和探索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便已经陆续展开。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加入了“模糊运算”功能的电饭煲,能自动根据米饭量、软硬度要求调节运行时间和运行功率,1人和3人的米饭量,工作时间不相同,而米饭和粥的工作效率也不一样。市场上还出现了自动感知人员数量的随身感空调,通过在室内机增加一个红外线感应装置后,根据家人数量的多少以及人所处的位置,调节空调风量和送风角度。同时,当时还出现了“儿童锁”电视,通过人机对话设置好家中电视的开关时间,避免儿童长时间收看电视以及根据衣物多少自动添投洗衣粉的洗衣机、自动扫描存储食物保持周期从而提前发出预警的冰箱等一系列功能各异的智能化家电。

从技术角度来看,上述智能家电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产品的自动化适应上,即根据环境及使用状态而自动调节运行过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网络技术互联网出现以及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智能家电的研发出现了网络化和多种智能化的新趋势。这也为企业今后在智能家电研发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门槛。

中国轻工联嵌入式系统应用委员会主任韩作樑认为,家电的智能化升级是未来的必然趋势,直接决定着我国家电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地位。这也将是推动中国家电产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型的中坚力量和手段。

未来,融合了网络技术、IT技术,涵盖智能控制、红外线感应、全球定位系统、射频自动识别、自动扫描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段的智能家电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也将全面推动国内家电业竞争重点从价格、促销等市场行为,逐渐回归到以产品智能化控制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实力较量。

记者注意到,家电业的智能化研究,由于涉及到家电产品的本源性功能开发与增值附加功能的互联式研发,涉及到家电技术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融合创新,短期内必将对现有家电企业技术研发体系产生较大的冲击,并随后在市场和消费层面产生传感性影响。

市场未来的战略制高点

我国家电业在经历了最近10年的高速发展、强势扩张后,整个行业呈现出“规模化、集团化”的特点。美的、海信、长虹、海尔、康佳、美菱、小天鹅等一大批家电企业围绕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电饭煲、微波炉等众多大小家电产品,推出了不同的智能产品。

不过,由于这些产品多是以个体出现,而且人们对于家电产品的关注点也一直围绕在价格、服务、促销等外部价值体系上,忽视了对于产品自身功能和技术特点的重视,智能家电一直以配角或技术概念的方式出现在市场竞争中。

随着1998年微软“维纳斯”计划,借助网络技术平台,提出了整体家电智能化的全新概念,直接刺激并开启了中国家电企业智能化研究的新动力。当年,TCL、海信、海尔等家电企业纷纷进军IT领域,掀起了智能整体家电产品的研究新方向。同时,联想也面向家电领域开发了“蓝色家电”系列产品。短期内,家电与IT领域的跨界融合,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寻找家电业的新蓝海,还催生了“闪联”、“E家佳”等家庭内部家电、电脑、通讯等产品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新标准。

不难看出,从单一命令式,到人机互动式,并快速向网络交互式,将构成未来中国家电产品智能化升级的技术路线图。这也将会进一步推动当前市场热销的互联网电视,物联网冰箱、洗衣机以及尚在研发过程中的物联网空调、热水器、微波炉、电饭煲等一系列产品在市场的热销,还将快速推动智能家电与电脑、手机等跨界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构建起一套“从家庭到社会、从生活到工作、从个体到全家”的全新家电生活环境。

“清晨,我们将在悦耳的起床音中醒来,电视自动感应播放天气指导穿衣。厨房里的豆浆机、面包机或电饭煲已准备了丰盛早餐。坐在办公室,不用担心孩子是否会偷看电视,出门前已设置好。更不用担心家中会进贼,通过网络让手机和家中摄像头连接。下班前,只要发个手机短信,空调和电饭煲开始提前工作;冰箱将根据消费习惯,通过网络向超市订货,提前预警将要过期的食物。晚餐后,可以欣赏到电视录制下的精彩节目。睡觉时,空调会自动感知主人的体温,设置最舒适温度。凌晨,家里的热水器开始工作准备热水”。美的制冷集团中国营销总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这种生活场景将不再是想象,会成为众多中国普通家庭的真实生活。

这也将极大地推动国内家电企业在整体智能家电产品上的研发投入力度,并有力推动家电企业借助IT、网络等其它领域的技术创新力量,在传统家电领域的创新水平和实力的提升。行业观察家于清教认为,与IT、通信等领域的企业相比,家电企业更了解传统产品和市场消费的特点,更容易通过与其它领域的技术融合,确立自身的领先优势。   智能家电市场的新趋势

行业观察家指出,家电的智能化发展将给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带来两大冲击:一是企业的战略规划,将会推动家电企业向电脑、通信等领域的跨界化融合式转变,并由此带来相关产业间的多元化扩张再掀竞争新高潮。二是市场竞争层面,将会进一步推动整套家电销售的新趋势,从而加剧国内家电产业的集团化、产业化发展,刺激家电业品牌集中度。

一些家电企业内部人士预测,近年来随着我国家电产业呈现集团化发展扩张的新势头,出现了以美的、海信、海尔、长虹等集团军,已经在市场竞争中整合旗下的产品销售渠道。此前,美的组建中国营销总部,海尔推出全套家居产品,长虹联合美菱展开互动营销,海信科龙重组拉开大白电统一营销序幕,这些举措将会借助智能家电的平台,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家电的“整体化、集成化”的销售方式。

同时,欧美、日韩等国企业在家电智能化的研究上已经成形,不仅建立了相对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也形成了一套基础性的智能控制技术和硬件平台。如何在与海外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避免海外企业的技术陷阱也是一大考验。

[市场现状]

技术概念大于产品功用

【记者安也致北京报道】对于智能家电到底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带来哪些新的变化,现阶段仍是一道谜题。业内人士指出,智能家电带来的消费方式改变,不仅找不到清晰的道路,也看不到结果的雏形。

业内人士指出,问题的症结还在于,当前智能家电多是个单一产品的个体形式出现,像自动感温的空调、自动投放洗衣粉的洗衣机、自动感知存储食物调节制冷量的冰箱,自动锁定运行时间的电视机等等产品,这些产品由于没有以整套家电的系统集成方式出现,人们无法感知这一变化。同时,受制于市场和消费群体对于智能家电的技术概念和产品功能缺乏全面而清晰的了解,多是“以点带面”从而让人们缺乏了解和认知。

不过,记者在市场走访中还发现,虽然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功能的智能家电产品,但由于各个厂家宣传内容和口径的不统一,一些智能家电变成了企业在终端市场推广的“概念炒作”牺牲品,产品功能被过分夸大,甚至还出现虚假宣传的极端案例。

目前,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饭煲、微波炉等诸多大小家电产品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智能化操作功能。像可以根据衣物量自动投放洗衣粉、自动调节用水量、自动调节转速等一系列功能的智能洗衣机以及能根据家中人员数量以及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状态的智能空调,根据人体睡眠习惯以及人体睡眠时的温度变化的卧室睡眠空调等产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但这些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宣传和介绍时的那么神奇,一些智能化的功能频频出现卡壳,无法正常使用,最终只能是手动操作。由于比不上一些功能相对简单的普通家电,让消费者对于智能家电的印象颇为复杂。同时,由于这些产品均以单独存在,并没有搭建起一套以家庭为中心的智能家电统一控制平台,很多功能并没有得到应用,反而被遗忘和忽略。

一位家电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对于智能家电而言,产品技术和应用功能的研发早在10多年前便已经启动,由于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针对某一个产品的自动或智能化运行状态的研究和探索,因此在推向市场化时并没有进行大面积的宣传,许多消费者也缺乏了解和认知。

市场调研的功能篇6

一、问题的提出

股指期货自2010年4月在A股市场推出以来,发展十分迅速,使得整个期货市场的交易金额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大大提升了金融衍生品市场规模与抗风险能力,对构建我国金融市场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市场舆论对于股指期货却一直是毁誉参半。2015年6月15日以来,A股遭遇急跌行情。一个月不到,上证指数暴跌2328点,跌幅高达45%,股市资产大量缩水,重创投资者信心。市场舆论普遍认为股指期货是此次下跌“罪魁祸首”。中金所于2015年9月2日出台股指期货最严新规:第一,严格控制日内交易,客户单个产品、单日开仓交易量限仓10手;第二,提高股指期货各合约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将非套期保值持仓保证金提高至40%,套期保值保证金标准提高至20%(最低曾为10%);第三,大幅提高股指期货平仓手续费标准,由平仓成交金额的0.0023%提高至0.23%;第四,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新规直接导致股指期货成交量缩减至前期高点的5%,降至历史冰点。

股市的巨幅波动将股指期货推向了风口浪尖。那么,在股市巨幅震荡下行时,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及市场稳定功能是否仍存在,是否对股票市场存在助跌效应,它究竟是唾骂中的“幕后推手”还是无辜的“替罪羔羊”。为此,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指标(沪深300股指期货,以下简称IF300)及代表性时间段(2015年6月15日至8月26日),对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价格发现及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评估在此次股灾中股指期货的实际效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股指期货作为国际资本市场中最有活力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和市场稳定功能,能有效地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率,促进资本市场的完备性。

(一)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股指期货相较于现货市场具有诸多交易优势,理论上期货市场对新消息的敏锐度应该强于现货市场,并对现货市场价格起到引领作用。

首先,交易者接收到微观层面新信息,一般会选择买卖个股,因为指数受影响较小。但对于宏观层面信息,股指期货由于具有高流动性、高杠杆、低交易成本、容易卖空、执行快速等优势,反应更敏锐。

其次,现货市场反应滞后。当出现利好信息,股指期货市场直接通过多空博弈实时反应,而现货指数必须综合指数各成分股交易情况,缺乏时效性,且股票卖空困难。股指期货市场对于坏消息的反应也更迅速。

最后,股指期货股票篮子定价时间与股票指数不同,含有更多额外信息。股票指数代表的是市场预期未来成分股所能带来的现值,而T时刻交割的股指期货当前价格反应的是市场在T时刻对未来现金流现值的估计,因此,股指期货中将包含现货市场价格中不具备的额外信息,即从现在到T时刻的现金流价值。

国内外有大量关于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内仍以现货为价格发现中心。Judge和Reancharoen(2014)总结了国际有关期现价格引导关系的研究:在以美国为首的金融发达地区,股指期货市场具有完备的价格发现功能;在泰国、中国台湾等新兴市场,现货则起主要的价格引导作用[1]。Yang和Zhou(2012)、宋科艳(2016)采用动量一致门限自回归等非线性模型研究发现,短期内期现价格存在互相引导的双向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只存在现货到期货的长期因果联系。也有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我国股指期货已具备价格发现功能[2-4]:杨东晓(2015)采用PT模型对HS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分析发现,股指期货具有较高的价格发现贡献度[5];李政(2016)综合采用股指期货(IF300、IH50、IC500)及其现货5分钟高频数据,发现期货价格发现贡献度显著高于现货[6];杨星星(2014)研究发现当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时,股指期货市场下跌转折点领先现货市场约1~3分钟[7]。

(二)股指期货的市场稳定功能

从管理角度来考虑市场的波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基本波动、噪音涵盖波动及交易涵盖波动。基本波动是由相关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是市场价值反映相关资产必要的价值波动;噪音涵盖波动属于市场非理性交易带来的波动;交易涵盖波动则由交易过程引起,如买卖价格弹性幅度或短期订单的不平衡性。理论上认为,股指期货有利于降低交易涵盖波动。

首先,股指期货使得投资者由单轨模式转变为双轨交易模式。投资者可通过买卖股指期货合约规避现有或将来持有的资产或负债价值变动带来的风险,实现风险分散、转移与规避。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做空机制,使得多空双方实现更充分的博弈,价格更趋近于价值,防止现货市场过于“情绪化”。在股票现货市场出现强烈的市场震荡时,也能优化投资退出机制,一定程度上避免股市的暴涨暴跌。其次,股指期货市场的高杠杆特性有利于吸引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划分投?Y者层次、抑制国内过剩资本、提高市场活跃度。最后,股指期货门槛较高,参与者以大机构投资者为主,有利于优化交易结构主体,降低噪声交易。因而理论上认为股指期货市场有利于化解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拓宽股市的规模和承载能力。但股指期货交易的高杠杆特性也会放大其影响力,且违法操作可能会将市场带离价格轨道。当市场存在较大波动时,股指期货市场的暴跌可能会引发市场恐慌,产生两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对股票市场产生冲击。

国内外有关期现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广泛。部分研究认为股指期货市场能降低现货市场波动。吴国平(2015)引入DCC-MGATCH-VAR模型研究发现,股指期货推出后现货市场波动率呈递减特征[8]。朱莉(2016)、章永哲(2015)运用EEMD降噪、CCF检验以及BEKK-MGARCH模型分析发现,期现货市场间存在长时间的显著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但现货市场在波动溢出强度及持久性方面处于强势地位[9,10]。蔡敬梅(2013)通过修正的EGARCH模型与VaR检验发现,股指期货市场能加快信息传递,弱化非对称波动,降低股市风险。但也有部分研究发现,存在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田树喜(2016)采用ARCH系列模型发现,期现货市场在正反馈行情下存在波动积聚、风险溢出的联动反应,并由于流动性约束引发股指下跌的“瀑布效应”[11]。

Tse(1999)运用EGARCH模型研究发现,DJIA期现货两市场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前者对后者影响更剧烈[12]。Zhong采用VECM-EGARCH模型对墨西哥期现货市场研究发现,期货市场存在对现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将加剧现货市场波动。

综上所述,由于研究市场、时间区间及研究模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现有国内外文献在期现货价格发现及波动溢出方面仍未达成一致结论,存在较大争议。为此,本文在前述研究基础上,选取此次股市暴跌期间代表性时间段,从股指期货价格发现、波动溢出两个角度对股指期货功能发挥情况进行验证,实证分析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助跌”效应。并提出如下假设:

价格发现H1:市场震荡期,IF300具有一定的?r格发现功能。

市场稳定H2:市场震荡期,IF300对现货市场具有一定的稳定功能。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与统计性描述

1.数据的选取与处理。本文研究对象为IF300及沪深300指数5分钟高频数据,选取样本区间为2015年6月15日至2015年8月26日股市震荡期,样本数据来自万德数据库。并剔除股指期货及现货非同步交易时间段数据,包括股指期货交易日9∶15-9∶35、15∶00-15∶15期间数据及非同步日数据,调整后共2497个样本数据。计量软件主要采用Eviews8.0。

参考相关实证研究文献,本文研究对象沿用对数收益率。以LNIF表示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数价格,RIF表示IF300对数收益率,由t期对数价格对t-1期对数价格进行差分,即:RIFt=LNIFt-LNIFt-1;以LNHS300表示沪深300指数对数价格,RHS300表示沪深300指数的对数收益率,即:RHS300t=LNH300t-LNH300t-1。

2.数据序列描述性统计。由两市场收益率序列描述性统计(见表1)可知:第一,期现货市场对数收益率均值均为负,且接近于0。第二,期现货市场各自的对数价格序列波动性均显著强于对数收益率序列;而两市场间价格序列与收益率序列标准差大小相当,可以初步判定两市场波动程度相当。第三,两市场收益率J-B统计量显著,存在明显的尖峰肥尾现象。由期现货收益率序列图(见图1)可观察到,两市场收益率波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且均为较大波动后跟随较大波动,较小波动后跟随较小波动,存在高度的波动聚集性。

(二)平稳性检验

为保证所选取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采用包含截距项但不含有趋势项的检验回归模型分别对序列RIF、RHS300、LNHS300和LNIF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数价格序列LNHS300和INIF无法拒绝原假设,为不平稳序列。而对数收益率序列RHS300和RIF的P值显著为0,即可以拒绝原假设,为平稳序列。

(三)E-G两步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

确定序列平稳性后,采用E-G两步法对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现货市场对数收益率间协整关系进行检验。首先,对IF300收益率序列RHS300和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序列RIF的回归方程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若检测为平稳序列,则两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否则不存在。并由残差序列生成残差修正序列ecm,建立两市场的误差修正模型,其误差修正项绝对值大小反映两市场互相间对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调整力度。建立模型如下:

随后采用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各内生变量对预测方差的贡献度。

1.脉冲响应函数。由图2可知:RHS300受到自身的一个标准化信息冲击后(图2左),在1期立即做出了响应,约为3.5左右,之后缓慢下降至零;2期缓慢增加且为负向;6期后稳定地趋向于0。同时,RHS300对RIF影响1期达到最大,约为4.5;此后影响减小,直至6期趋向于零。对于现货市场的随机波动,股指期货市场相较于现货市场反应更激烈一些,但现货市场存在一个反向调整的过程。RIF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信息冲击在1期做出了响应(图2右),约为7左右,后逐步减小,在2期中部达到零后缓慢反向增加,6期后稳定趋于0。而RHS300对来自RIF的扰动在1期缓慢地增加,于2期逐渐减少,在6期左右稳定地趋向于零。相较于现货市场,股指期货市场对于来自其本身的随机波动反应更强烈。比较两幅图可以看出:对于来自股指期货市场及现货市场标准化信息冲击,股指期货市场相较于现货市场反应更快速、强烈。

2.方差分解。由图3可知,对于RHS300的方差,随着滞后期的推移,RHS300方面的贡献出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于6期稳定在61.27%左右。意味着结构冲击对RHS300变化的影响主要来源于股指期货市场。对于RIF的方差,随着滞后期的增加,RIF方面贡献由第一期的100%,到6期缓慢下降到99.77%左右,并保持平稳。而RHS300方面的贡献则逐步上升至0.23%,说明结构冲击对RIF的变化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股指期货市场本身。

可见,在单位不确定性信息对股指期货市场和股指现货市场的影响中,两市场贡献不对称主要来自于股指期货市场。说明股市震荡下行期间,存在股指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波动溢出。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以上研究显示:(1)从价格引导关系来看,由E-G两步协整检验得出,股市震荡下行期间,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具有长期的双向协整关系。且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短期内偏离长期均衡具有一定的调整能力,但相较于现货市场的影响强度,力度较弱,修正过程缓慢。说明股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仍有效,可用于对冲现货市场系统性风险。(2)从因果关系来看,IF300与现货市场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假设1成立:即股市震荡,IF300仍具有价格发现功能。(3)从冲击反应关系来看,由脉冲响应检验得出:对于现货市场的冲击,现货市场存在反向调整过程,而股指期货市场反应速度更快;对于股指期货市场的冲击,股指期货市场反应更快速,强烈。且通过方差分解模型发现,结构冲击对于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变化影响均主要来源于股指期货市场。从而拒绝了假设2,说明股市震荡期间,存在股指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波动溢出。

综上所述,股灾期间,IF300仍具备价格发现功能,但存在对现货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具有一定的“助跌”效应,股指期货是股灾的“幕后推手”,因此,股灾期间对股指期货及时采取了限制性政策。

为了更好地完善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股指期货功能,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构建股指期货预警系统性风险指标。实证结论表明,股指期货市场在市场巨幅震荡期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方面均领先现货市场。因而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市场信息反应领先性构建预警系统性风险指标,当市场出现股指期货市场出现异常大幅波动时,警示投资者规避系统性风险。(2)调整合约标准管理市场风险。从此次股灾中股指期货表现来看,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仍不够完善。当市场出现危机时,市场自动调节出现失效,因此中金所及时干预,采取调整保证金标准及交易手续费标准的方式,控制单边市场连续交易,降低市场风险,是符合我国资本市场的最好处理办法。(3)建立完善的市?黾浼喙苄?调机制。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具有联动效应,当出现灾难性的突发市场风险时,投资者将会产生下跌预期,并预先反应在股指期货市场上,进一步传导到现货市场中,加剧联动效应,引起恐慌,造成连锁性暴跌。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间监管协调机制,通过及时有效的市场干预来应对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失效的状况,维持市场秩序。(4)建立一元三级的监管体系。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亟待建立以政府监管为主导,以期货交易所、期货行业协会、期货结算中心为辅的一元三级的监管体系,在健康、规范的基础上走向符合我国金融市场特性的发展之路。

市场调研的功能篇7

3月10日,家乐福公告,宣布与日本零售巨头永旺(AEON)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永旺接管家乐福在日本的业务。该公告称,家乐福将向永旺出售其在日本的八家大卖场。双方合作内容包括:继续在日本使用家乐福的品牌;在双方认同的商业模式下进行合作;在家乐福的日本店内,可以出售印有家乐福标志的商品,在永旺的店内,也可以出售印有法国制造标志的商品。

家乐福是以8000万欧元(约合1.07亿美元)的价格将其设在日本的8家超市卖给永旺集团,售价仅为这些超市2004年营业额的25%。同时,家乐福设在墨西哥的29家超市则以5.45亿美元的价格转让给该国CHEDRAUI集团,成交价格与这些超市去年营业额基本相当。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法国家乐福集团首席执行官杜兰日前宣布:如果家乐福无法在海外市场进入前三甲,该公司就会考虑全身退出。可以看出家乐福的全球战略正在进行重大调整,这个国际化比沃尔玛更早更彻底的全球超级零售商将收缩他的国际战线。

当薄利不能多销

四年前,当家乐福谨慎而又雄心勃勃地进入日本市场时,它并没有料到,会因为经营不善而不得不从世界第二大零售市场----日本退出。这也是家乐福继1993年退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美国之后的又一次战略“大撤退”。此前,家乐福曾于上世纪60年代退出英国市场,并于1993年从1988年才进军的美国市场完全撤出。1999年,家乐福在香港苦苦经营了3年之后,宣布退出香港市场。为什么家乐福会在这些重要的国际市场上节节败退?

1963年,家乐福在世界上首先倡导大型超市(hy-permarket)的概念,即一种集超市和百货商店于一身的超大型购物中心。家乐福最擅长的是大力控制成本、薄利多销的运营方式。在一个相对垄断的单一的大市场中,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但是如果是在一个竞争激烈、多样化的市场中,薄利却并不能保证多销。正如欧倍德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所说,大型连锁超市的营销策略其实应该是“多销薄利”,首先要研究市场特点,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随需而变,实现多销才能保证薄利。

家乐福在日本照搬在欧美国家经营的经验,单纯依靠薄利多销的运营方式,没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消费习惯来调整营销策略,导致水土不服。比如日本的住宅面积比较小,不宜一次购买很多商品存放在家中。特别是蔬菜、鱼肉及其制成品,日本人十分讲究新鲜度,随买随吃。另一方面,大部分日本妇女婚后不工作,主要在家料理家务,照看孩子,所以平日也有时间到附近超市选购新鲜食品。因而,日本的超市一般都设在交通流量大的车站附近或者居民比较集中的住宅区和闹市区。据日经BP社报道,自2001年6月日本废除了《大店铺法》之后,日本出现了大型零售商业设施进一步向市中心集结转移的趋势。而家乐福目前在日本开设的8家超市全部位于中心城市郊区,远离市区的家乐福仅有的价格优势显然不能成为招揽顾客的法宝。

日本以中产阶级为消费主体,消费较为理性。主流消费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化,因此品类齐全、价格低廉的大超市无法与专业和价格细分程度相对较高的专卖店竞争。在此背景下,家乐福仍固守薄利多销策略,没有把握住日本顾客想体验法国气氛的这一独特需求创新求变,这是其兵败日本的根本原因。

让学习领舞国际营销

据了解,为保证吸引当地顾客,家乐福在开设每一家新店前,都要进行细致的市场调研。当地的生活方式、消费水平、人口增长、居住条件、都市化程度、风俗传统等等都在考察之列。一个小组进行此项工作的同时,另一个小组便与当地行政部门建立关系,并着手选择供应商。在进军日本之前,家乐福当然也会认真地开展此项工作,并且形成志在必得的决心。因此2000年,当家乐福杀入日本零售市场----在千叶县开设了第一家大型超市时,日本本土企业颇感压力,甚至有日本媒体惊呼:家乐福的进入是“毁灭日本流通业的巨大外资超市登陆”。但是一年之后,日本消费者的新鲜感减退,家乐福超市也变得门庭冷落。可是为什么在以后的三年中,家乐福的营销策略一直没有调整呢?我认为这是一个更令人深思的问题。

国际市场营销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调整创新的过程。事前的调研分析是必要的,但是在国际营销过程中的开放、学习、思考的心态更重要。中国有句古话叫“事非经过不知难”,军事家克劳塞维茨也说过:战争中的阻力,如同在水中行走,外人是无法感受的。任何事前的调查分析,都无法充分真实地反映现实市场竞争的复杂状态,非线性反应、不确定性是现代市场营销分析中最常遇见也最难解决的问题。

麦当劳、肯德基在美国是普通人的快餐店,可在中国,却变为孩子们的乐园。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进入中国后,并没有急于在零售上赢利,而是在中国设立了全球采购总部,以采购实现赢利,同时强化了供应链的建设。无论你以前的营销策略是多么成功,一定要根据国际市场的特点进行调整。

宝洁公司的婴儿护理用品尿不湿投放国际市场后,香港消费者抱怨太厚,而德国消费者却说太薄。原因是香港消费者照看孩子太细心,每隔一小段时间就会给孩子换一块,而德国人一天只换两三次。同样的产品由于消费习惯不一样就需要不同的产品营销策略。

日本本田摩托车进军美国市场的案例是世界上被研究得最多的国际市场营销案例之一,几乎所有国际知名商学院、咨询公司都有研究本田国际营销的分析报告,结论也不尽相同。其中麦肯锡公司受英国政府委托所做的分析报告流传最广,报告称本田公司在分析了美国摩托车市场大功率摩托车占优势的现状后,做出主攻美国小功率摩托车市场的国际营销策略,最终获得成功。然而多年以后调查当年本田公司的当事人却得知,本田当时制定的产品营销策略恰恰却是主攻美国大功率摩托车市场,因为当时美国并没有小功率摩托车,所以本田认为小功率摩托车在美国并没有市场。只是为了方便摩托车维修人员出行,才向美国发送了两台小功率摩托车。由于维修人员驾驶轻巧灵便的小功率摩托车时经常被好奇的美国人拦住咨询要采购,这才引进本田美国公司的注意,并于总部沟通分析后,调整了产品策略,获得成功。可以说,没有本田领导层的善于学习、灵活应变,就不可能有本田国际营销的成功。

日本战略家大前研一先生在研究企业国际化问题时,提出一个重要概念“知情人” ,他认为,企业国际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市场“知情人化”的过程。一个企业在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时,一定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本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成为市场的“知情人”,融入当地社会。成为“知情人”的重要途径就是学会学习、合作,特别是要重视本地人才的作用。

市场调研的功能篇8

关键词:设计目的;研究现状;方法;调研

一、洗手台设计目的和意义

对于设计,我们需要考虑创新性、文化性、实用性、环保生态性等等,我们对新异的追求是永无止步,融入文化内涵的东西才会更持久,增加新功能的产品比普通产品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注重绿色生态环保的产品才会有广阔的销售市场的,被人们所广泛接受。这也是作为新时代设计师应该努力去做的工作。

该设计产品是融入生态理念的洗手台,功能上,合理安排储物空间,节水会成为最大的优点;造型上,运用家居产品设计中的流线型设计方法,对洗手台造型做抽象曲线的变形;选材上,优先选用符合工程技术的新型环保材料,把现代高科技物质技术条件与传统工艺相结合。

世界能源日趋枯竭,假如以现在的速度开采利用,许多资源将在100年以内用完,节约环保势在必行。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三口之家的月日常用水大约四立方米左右,而马桶用水约占60%―70%,可见,抽水马桶成为耗水元凶。

所以该洗手台,功能上,改变市场上现有产品直接将洗漱用水排入下水管道的做法,将洗漱后的水导入到马桶中供冲洗马桶用。根据人体工程学和流线型设计理念,对传统的洗手台改进,合理安排储物空间。合理设计洗漱镜的位置,并组合设计出放置洗漱物品的置物台。造型上,遵从造型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根据功能的需要做造型的处理,合理安排储物空间,预留合理底部脚部舒适停放空间;对台面做整体的曲面变型,增加整体感,设计感,趣味性;在洗漱废水输入马桶的管道上可做置物台,同时马桶新加一个水箱储存该部分水,并设计储满指示装置和自溢出水口。

这样就可以把洗漱用水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达到节水环保的目的。从细微之处入手,有助提高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促进环保生态社会的建设,达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目前来说被认为是世界制造工厂,而不是设计研发中心,中国卫浴产业也不例外。所以,中国目前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头,产品创新、产品设计是产业升级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加大科技研发、设计研发投入,树立民族品牌,方可从卫浴产业的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卫浴产业看似成熟,仔细观察还是需要很大的设计投入,才能完成产业升级。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卫浴行业经历了20年左右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卫浴产品生产与销售国,卫浴洁具占世界总量的30%,卫浴配件约占世界总量的35%,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中东等地的产品每年的增长率为50%。中国卫浴行业竞争主要表现为本土品牌和外资品牌的市场争夺,国内卫浴品牌尽管数量众多,但在国内卫浴市场上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占据10%的市场份额,高端卫浴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整个卫浴产业发展尚是如此,更别提对洗手台的设计能有多深入了,所以从低碳环保、生态自然的理念出发,设计出符合现代人们追求和需要的洗手台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的洗手台设计多为家装设计的一部分,由室内设计师完成,由于室内设计师对室内整体风格的把握比较到位,而对洗手台类似产品级细节的处理就不如产品设计师那么细致入微。导致洗手台设计多见为两种情况:一,从卫浴市场直接买进一个面盆简易安装;二,面盆和室内设计师设计的简易橱柜组合。第一种过于简单,无法满足人们对洗手台的更深层次的需求;第二种由于面盆和橱柜的组合处理,施工简易,容易出现漏水和橱柜潮湿以致无法存放物品,形同虚设。

由此可见,国内对洗手台深入的设计研究还很欠缺,目前市场上的洗手台也很难满足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研究设计出环保生态的新型洗手台成为目前设计的重点。而至今对洗手台研究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并不多见。有关洗手台的研究有硕士学位论文《洗手台造型设计与研究》就洗手台的造型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但并未提及节水设计。多数著作、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关于卫浴设计的,例如翁熙宇的《卫浴设计》、颜军的《明星设计师到我家 卫浴设计500例》、李伟国的《厨房和卫浴》肖姗姗的《时尚家居功能 卫浴篇》,这些著作多是从室内设计卫浴间设计的角度探讨研究卫浴设计,并未详细介绍洗手台。期刊论文有范嘉琛的《卫浴设计不能忽略五个装饰细节》、索_,王洪阁《小户型空间下的一体化卫浴设计研究》、余正铁《走进欧洲卫浴设计》、赵兰涛《浅谈现代陶瓷卫浴设计中的极简风潮》、姜筱玮,刘振生《中国城市老年社区卫浴设计》、郑立新《简约无华 复归于朴:论当今极少主义风格下的陶瓷卫浴设计》等很多有关卫浴设计的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卫浴设计的方法和理论,但仍很少提及有关生态设计手法的融入。

目前国内市场对洗手台的设计主要在材料和基本造型变化为主,基本的方型橱柜式或个别的极简风格处理,这些产品还存在些许缺陷,并且市场上储水式洗手台还没出现。增加储水节水功能是未来卫浴产品的发展趋势,绿色设计应该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而不是只在纸上谈兵,这不仅需要设计师大胆设计出新的产品,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引导,使人们树立环保生态的生活理念。改变传统造型,把概念化设计的产品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增加生活的情趣和美感。市场上在用材用料上以为了适应工业生产为主,我的设计会对以上问题加以改进,高度概括的抽象出洗手台合理的造型,把被遗忘的一些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做好这款洗手台组合产品的设计,努力改变以往人们对洗手台的概念,从而从细微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也使得西方很注重的卫浴文化得到很好地发展。西方对卫浴追求极高,认为这不仅是清洁人体的过程,更是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享受过程。所以出现了很多对卫浴产品的设计研究,著作、论文均以卫浴设计研究居多,例如Teneues、Jessie C. Jacobs 等。国外主要以西方思想来设计卫浴产品,生态理念有所注意,但多数以企业效益为中心进行设计。也没有关于洗手台与马桶一体化节水设计产品投入市场。

三、洗手台及相关产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功能上,以极简的造型,创造出简约通透的储物空间,改善橱柜式洗手台柜内潮气无法散失的缺点和无储物空间洗手台造成的空间浪费缺点。将洗手台设计成可将盥洗用水直接导入增加副水箱的马桶里,冲马桶用,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达到环保生态可持续的设计要求。或者再进一步加大对水资源的节约和重复利用,在盥洗台的天花部位增加储水箱贮存楼上的盥洗用水,通过合理的传输装置导入马桶做冲洗用。这样从细微之处为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匮乏做出源源不断的贡献,也很好地将环保生态生活理念传播开来,符合生态设计中绿色设计的手法。

2、造型上,把造型的艺术性融入到结构的合理性上,做面盆、支架一体化成型处理,S型曲线流畅自然,又可增加较大的储物使用空间,使产品源于自然,造型又融入自然,符合生态设计中减少设计的手法。

3、新型环保材料、新技术合理利用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上。可采用廉价、质轻、易于成型的人造石亚克力材质,可以轻松地对造型进行设计加工,比传统陶瓷更环保,低碳。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市场调研阶段: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调查法、网络调研法、统计分析法等。

产品设计阶段:头脑风暴法、立意构思筛选分析、软件建模、模型优化。

产品分析阶段:产品可行性实验测试、使用预测分析。

四、洗手台设计市场调研分析

(一)调研目的

在设计之初,做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学习了不少先进的设计理念,而对该类产品的市场调研更尤为重要。通过调研笔者需要了解:

1、洗手台的种类及各类洗手台的功能、结构、造型、所采用的材料和生产工艺,收集用户对不同类型洗手台的使用感受和功能上审美上的需求。所提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2、通过网络商城了解洗手台产品的种类销售情况及消费者的使用评价等;通过各大卫浴官网调查其公司洗手台的主打产品的特点及该公司概念性新产品的开发预测。

(二)调研方式

根据洗手台产品的特点和设计需要,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调研:

方式一:问卷调查

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收集用户对洗手台产品的使用需求、使用感受、及期望改进改良方向的方法之一,通过在问卷的收集统计分析可以最直接的了解到用户的迫切需求,更能设计出让人们满意的作品。

方式二:实地走访

商城实地走访,可以从客户的角度对商城、建材市场琳琅满目的洗手台进行全面的了解,感受客户的需求。调研场所是卫浴商城、建材市场和各种公共场所,比如学校、医院、酒店、家庭等,记录各类洗手台的功能特点和人们的使用要求。

方式三:网络调研

网络调研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又一种直接有效且必不可少的调研方式。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等各大电商均有该类产品销售,且有些产品比较新颖,是对现实市场的补充。

最后我们需要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市场和社会的需要,设计出符合需求的作品。

所以,要想设计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我们不仅要明确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更要了解该类产品发展的现状,掌握合理的研究方法,做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李亮之.世界工业设计史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 (美)彼得.多默著 梁梅译.1945年以来的设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 (美)滕守尧.非物质社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6]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 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8] 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 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上一篇:风险投资的优缺点范文 下一篇:安全生产风险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