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范文

时间:2023-10-30 00:05:19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1

关键词:网络舆论;政策制定;影响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

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

[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3]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5)。

[4]朱水成。论政府信息网络化对中国公共政策的影响。理论探讨。2001(6)。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2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传播路径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2;G64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我国网络事业建设(包括网民数量、网络产业等)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根据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6.20亿。网络的快速发展逐步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安全的重要因素,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网络媒介的广泛运用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

当前,以数字报纸、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手机、网络等媒介形态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崛起,网络等新媒介进入主流媒体行列,以信息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为主要特征的传播大行其道。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的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追求,丰富了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细化了市场的分配与需要。新媒体在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总的来看,新媒体的影响力已不可小觑,在其盛行的背后,特别是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频发背后的网络信息传播,对于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越来越不容忽视。

高校网络舆情指以在校大学生为参与主体,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工具,对校园生活中出现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它是新媒体时期下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根据高校网络舆情所关注和涉及的不同内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1)发生在校园内且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和事件,如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校园安全管理问题、师生关系冲突问题;(2)由国内外热点事件或问题所引发的舆论事件,如南海岛屿争端问题、国内官员贪腐问题;(3)校园或社会发生的突发事件以及涉及学校形象、声誉的舆情事件,如上海某高校研究生投毒案。

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涉及高校内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活动紧密相关的事件和现象,它与学生们的利益相关联,同时,高校学生生活密集、文化程度较高且缺乏社会经验,导致校园网络舆情传播速度更快、影响面更大。因此,重视和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传播特点,探索切实有效的管控和应对措施是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维护学生权益和成长成才的需要。

1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与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主要包括电子公告板(BBS)、博客(Blog)、电子邮件、微博、微信、播客、即时通讯、网上调查和签名、网络新闻和跟帖、校园公众号等。其中,学校新闻网、校园BBS等校园网络媒介是目前学生讨论、表达意见的最主要场所,也是校园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新闻网站和学生网站上,评论类信息内容有两种存在形式:(1)网站新闻栏目中的新闻评论;(2)新闻栏目后面的网友评论。在校园BBS上,公共信息版面和各类专题讨论版面是评论类信息内容的传播途径。由于校园BBS具有使用方便、信息传播快捷、用户群数量大、人际交流互动性强等特点,所以与学校网站相比较,校园BBS是评论类信息内容在校园网上的主要传播途径。

总的来看,以互联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为高校校园舆情建设既带来了新机遇,也迎来了新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校园舆情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它使得校园舆情的传播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从“单向线性传播”走向“双向互动传播”,从“现实时空”走向“超时空”,并且随着网民意见表达步入“众人麦克风”时代,“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信息不对称中的鸿沟正在不断缩小,网民俨然成为信息和传播的“自媒体”。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开放性、自由性、广泛性为一些西方腐朽观念的传播以及意识形态上的渗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高校网络舆情内容的多元性与分散性,创造和参与主体的特殊性,形成过程的迅捷性、舆情内容的复杂化、传递过程的互动性、舆情扩散的难控性等特点,给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这使得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和管理逐渐演变成摆在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和校园和谐稳定建设的重要课题。

2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高校网络舆情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科学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传播和发展规律,切实加强和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的事前研判与引导、事中干预与处置、事后分析与总结,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体制与机制是当前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当务之急和有效策略。

(1)建立联动应急机制和立体管控体制,强化校园网络舆情工作领导。首先,高校应搭建多元意见表达平台,如举办校长或领导接待日活动,权威对话;学校相关部门要增加信息公开和透明度,避免过度管控。其实,要建立网络舆情研究中心,结合经典案例开设关于网络舆情的相关课程和讲座,邀请权威专家、学者从理论与事实普及知识,提高学生对网络舆情的理性认识。最后,高校还应发扬民主,建立学生代表组织,积极开展咨询、讨论活动,倾听学生的关注和意见。加强对不良网络舆情的预警、分析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和意见结构、趋势,开发和运用先进的监测和分析技术,做到有效监测。

(2)创新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手段,搭建多元信息合作平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承担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前沿阵地,要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手段,拓展舆情引导方法和艺术,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应对能力,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严守职业道德,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大力宣扬社会主流和科学的价值观,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公信力。高校管理部门要科学构建信息制度,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要紧密配合、良好互动,避免出现信息时间不及时、内容前后矛盾等不利状况,要积极开发运用新媒体技术,如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及时有效地舆情进展,接受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1]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9).

[2] 东磊.网络舆情的三个基本问题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9).

[3] 增润喜.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8).

[4] 钟涨宝,聂建亮.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管理,2011(5).

[5] 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

[6] 陈少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3

关键词:网络舆论 生成特点 传播规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舆论也随之形成,在这个网络盛行的时代中,网络舆论也成了人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的一个重要渠道。

1、网络舆论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体营造了一个开放性的传播环境,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习惯于在网络上获取资源、信息,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意见,来参与讨论一些社会上的公共事件。因此,网络舆论就这样产生了。

网络舆论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渠道,在这个渠道中,人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意,也成为了了解民情的一种指向标。但是也应该看到,网络舆论也有着自己的缺点,比如说,非理性、情绪化,甚至是一些虚假的信息、一些谣言都有可能造成恶意的舆论,在社会上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对某一个并不存在的消息大肆的宣扬,造成恶劣的后果。所以说,我们应该对网络舆论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做深入的分析,要认识到网络舆论的传播规律以及生成的特点,来发挥出网络舆论的积极性意义,而避免一些消极性影响。

2、网络舆论的生成特点

2.1 舆论的主体具有匿名性

网络舆论的主体可以理解成为在网络上进行表达意见的网民,他们的特点就是匿名性,这也是网络舆论的最基本、最具有特色的特征,它不像传统的舆论,必须是实名,这种网上舆论完全可以用一个网名来代替自己的真实姓名。这样的好处就是在发表意见的时候可以更加大胆,不会受到社会上的一些约束。

所以,网络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较自由且较为宽松的环境,提供了一个表达的空间,这种匿名性也能够让公众们更加自由的、主动的、真实的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以及参与权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与保护。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匿名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公众在网上表达意见时,过于随意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使得真实性就得不到保障,一些虚假信息也时常出现,这些恶性的网络舆论给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将网络媒体公信力大大降低。

2.2 网络客体具有广泛性

网络客体即在网络中,被网民关注的一些事件。我国的网民众多,而且在性格、年龄、社会地位、学历水平等方面都有着差异性,这就意味着舆论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几乎涉及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另外,网民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舆论传播的主要力量,进行舆论的客体可以说是无所不及。

这与我们的社会发展的状况以及公众的权利意识的增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型时期,很容易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甚至是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也会受到一些冲击,这些都使得人们需要一个表达意见的平台。很多舆论就是不同观点的碰撞以及价值观念的冲突,这就会使得舆论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大量网民的关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很难对舆论进行引导,并且也增加了调控的难度。

2.3 生成的途径具有多元性

网络传播将传统媒介对于舆论的垄断予以打破,很多普通的民众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对于信息传播与表达意见的途径也将会越来越多,例如:个人博客、新闻跟帖、在线聊天、网上签名等等。网民就可以根据多样化的途径参与到对于某一事件的讨论。尤其是博客与微博,它平民化、便捷化的特点成为舆论的主要的渠道。网络媒体将会提供越来越多的平台,网络舆论的生成的途径也将会越来越具有多元性。

3、网络舆论的传播规律

3.1 网络舆论发展不均衡

舆论传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流程:舆论事件的发生,形成焦点事件,开始出现舆论,舆论被逐步整合,舆论事件的结束。每一个阶段的时间长短并没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影响舆论的因素大体是相同的,一般包括:网络媒体、网民、意见领袖、相关机构、公众等等。他们的意见有时可能会相互促动,也可能会意见出现博弈,由于意见各方的力量也是不相同的,这就会造成在传播过程中造成一定的不均衡,并且当一种力量的因子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舆论波”,使得局面难以控制。

在对舆论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分析出不同的因素,既要有一种全面的认识,又要注意有引导的重点以及方向。比如说,一件焦点事件还未完全浮出水面,但是舆论的爆发点可能会随时爆发,这时就需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测,掌握好网络的各种动态,做好应急的策略。如果是在舆论的蔓延期,事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管理中,就需要整合个方面的力量,将各方的力量发挥出来,加大信息公开,避免一些网络谣言。另外,对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促进网络舆论的有序发展。

3.2 网络舆论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都希望能够得到环境中的支持,力求避免一种孤立的状态。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意见时,就会进一步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当意识到自己处于“少数”意见时,可能会屈服于环境的压力或者是受到其他网民的反对,就会出现转向,转向多的一方,向多的一方进行附和。这时就会导致“群体极化”现象。

在管理过程中,就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发挥出传统媒体的导向作用,针对一些热点,及时的进行讨论引导,并与网络媒体做好配合,把握住舆论发展的重点以及方向,避免网民盲目跟风。

4、结语

总之,网络舆论的生成以及传播规律具有很复杂的特点,在管理的过程中,就应该要注意这些特点及规律,把握好动态,及时的进行处理,发挥出网络的优势,同时避免恶性舆论。

参考文献

[1]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8.(05).

[2]田卉,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1).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4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措施与途径

1.网络时代的涵义

网络时代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互结合基础上构建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化电信网络的时代。在信息高科技的强有力的支持下,Internet将人类的文化传播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人们所称为的网络时代。人们几乎每天都要与网络打交道,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网络等大众传媒已经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互联网打破了人们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将我们的社会推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也开创了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和新途径,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管与改善措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网络舆情的涵义与作用

舆情,简言之舆论情况。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舆论是人们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与个人态度的一种表达。

网络舆情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但并非所有的言论都能达到网络舆情的“规格”,言论借助网络虚拟空间,引起一定量网民的共同关注,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才能构成网络舆情。除了量度而外,网络舆情的形成还需要强度,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网民坚持何种意见,其态度指向十分明显。如2007 年初,“重庆最牛的钉子户”网络舆情所依赖的平台和载体是互联网。大学生网络舆情主要形成于校园新闻网、学生网站、论坛(BBS)和BLOG(博客)等载体,一般以发生在学生身上和周围的事件或问题为客体,与舆论主体的学生根本利益一致,但因为个体的差异性和具体利益关系的不同,会对同一事件在较为集中的范围内产生带有群体性的意见、情绪和行为,形成“舆论场”。如学生对学校所制定的各种政策、措施,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问题进行评说,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各自的观点和主张,于是便会在众说纷纭中形成一些大体相近的看法。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力度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问题。

2.1大学生网络舆情主要特征

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以其独有的空间、形式、传播介质的特殊性、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等,受到网民的喜爱,尤其受到大学生的喜爱,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得不了解网络舆情的特征,把握其特征,因势利导,才能做好网络舆情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舆情的特征主要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1复杂性

网络舆情在内容形式上的多样性、网络舆情主体的多元性和网络舆情传播途径的多渠道,构成了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从网络舆情的内容来看,其涉及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包罗万象。有涉及经济领域的“金融危机如何影响中国”、“中国电信业重组”;有涉及公共管理的“四川广元蛆虫柑橘事件”、“华南虎事件”等,这些发生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舆情事件均引起了高校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2.1.2影响的广泛性

互联网的特性,使舆情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扩散面更宽、影响更广泛。在传播方式、速度、范围上 ,互联网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迅速地把网络信息传遍世界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和任何使用网络的人。

2.1.3难控性

网络宽松的环境,使每一个网民无论其身份职业、政治背景、信仰或党派集团,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不受过多限制地发表意见、观点,自由表达利益诉求。网络的这种自由性、开放性,也会造成一些网民舆情表达失真、失控的现象,甚至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也会趁机虚假信息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2.2网络舆情的影响与作用

大学生网络舆情由于在对事实了解不多的情况下发表个人意见,因而造成的影响中主要以负面影响为主,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第一,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对校园反应迅速、影响面广,如果控制不当将严重影响校园稳定。网络舆情信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形式传播,它由人们自由撰写、制作、编辑、发送,不受印刷包装、材料运输和出版发行的限制,其点对点、点对多及多对点的传播方式使之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点。一旦高校发生,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将以极快的速度做出反应,放大这些事件的不良影响。

第二,网络舆情煽动性强,控制难度大。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公共领域,各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和融合,网络舆论的主题较为分散,没有明确的导向。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使任何人进入网络,都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具有相当强的煽动性且难以控制。因此一些谣言传播者、混乱制造者相当活跃,威胁着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第三,网络舆情的难辨性,容易造成学生群体的盲从与冲动。网络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网络舆情包含着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容易造成大学生群体性的盲从与冲动。网络的便利性,使网络成为学生建立各种组织,商量行动计划的重要工具。此外,不良的网络舆情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而,从上述各种大学生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来看,作为高校辅导员老师更应及时、准确把握问题,制定相应舆情监管方案。

3.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的途径

3.1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分析监管系统

高校信息技术设施齐全,学生及教师的信息技术和技能较高,高校要从分利用这一优势,建立网络舆情工作机制,并购买一些好的监控软件,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一方面,根据国家管理的有关法规,切实抓好校园网站的登记,备案工作,落实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加强校内网站与网络用户的统一归口管理。另一方面,利用监控体系,及时并正确地预测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及时引导,做到“防患于未然”。高校BBS是校内网络信息交流的平台,要严格实行实名注册制度,及时发现和删除各类有害信息,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信息及时监测与跟踪、路由路径控制等系统,构建网络技术防控体系。

3.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

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对网络虚拟社会的认识不足,造成高校对网络一直存在“重发展、轻管理、重知识传授、轻道德培养”的不良倾向。因此,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在当前尤为重要。高校要自觉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引导学生对各种网络言论学会辩证分析,多从建设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要精心打造好校园思想政治工作主题网站,构筑网络精神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净化网络环境。要在校园中大力倡导和谐思维,建设和谐文化,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正面的典型激励学生,对网络舆情问题发生演变中产生的意见领袖,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自律意识,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自觉承担起维护网络秩序的重任。

3.3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应急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联动机制,是指校园网络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的职能机构, 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最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工作机制。

一要成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以加强高校各部门间的协调,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当突发事件到来时,平时负责网络舆情监测机构迅速转成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这样,可以将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理从一种非流程化的决策过程,转变为一种程序化的决策过程,可以提高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采取有计划的步骤,沉稳地面对事件,消除影响,减轻危害,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同时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二要有网络重大突发事件和敏感时期时网络管理引导的应急处理预案,明确指导思想,确定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必要的处理方法。如协同网络中心、保卫处立即封堵和删除恶性信息,及时采取技术手段实施抑制,必要时经学校相关部门批准,关闭相关网站或相关服务;追查信息来源,采取适当形式迅速消除影响;立即进行调查,分析情况,对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要迅速报告公安部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随时做出相应处置办法等。

三要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确保师生对自身利益相关问题及热点事件的知情权。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才能体现高校的责任感,赢得师生的信任。保师生的知情权,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立学校与师生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础。面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学校不能简单、粗暴地采取封堵的办法,相反,应该建立舆情响应制度,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应利用校内各网站及时主动地信息,主导舆论,创造有利于化解突发事件,有利于尽快恢复正常的高校教学和生活秩序的舆论氛围。只有学校主动澄清事实,通过主流信息的扩大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化解和消除负面声音,才能形成正面宣传的舆论强势。

4.总结

总之,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必须要保持高度的敏感,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的建立还需要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提升自身网络工作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地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只有不断地从大学生网民的立场出发,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辩证地去分析、研究新情况,才能真正占领校园网络舆情的主阵地,为和谐校园建设、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贡献出宝贵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新萌.浅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与引导[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6:86-87.

[2]姜胜洪.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0(1).

[3]丁建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4).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5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 台州 大学生 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网络上充斥的各种新闻动态、观点看法被大学生们所了解和接受。他们对时事政治较为关注、政治视野较为开阔,初步具备一定政治鉴别能力,但限于其接受政治教育的程度、获取政治知识的途径、培养政治情感的方式等影响,在政治社会化方面还尚未成熟,对网络上一些观点思想未必能做到合理地解析。

近年来,关于台州高校的舆论新闻在网络上多次出现,而高校大学生的态度、观点各异,各种看法解读纵横交错,令人难以辨识。课题组希望通过对台州市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了解和分析,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关注当前大学生网络舆论焦点,把握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分析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的动机,从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方向。

实证调查基本情况

台州市共有台州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台州广播电视大学等5所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约36000余人。调查数据显示,78.1%的受访学生对大学生网络舆情有一定程度了解。主要通过网络探讨时事热点,交流思想情感,寻求意见建议,发泄不良情绪,分享心得体会等,对一些自身利益的问题能发表自身的看法。

调查问卷根据台州大学生网络参与情况,将设定问题划分为4个维度: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关注点,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网络舆论表达机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分析。调查对象涵盖了各高校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普通在校学生等,基本上涵盖了学习、工作、思想等方面不用层次的群体。受访样本基本上具有较高的网络参与能力,具备一定的网络素养和信息获取分辨及互动传播能力,能代表当前台州市大学生网民群体的主体部分。

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实际有效回收462份,有效回收率为92.4%。根据六普数据中全市各高校学生人数比例对照大学生网民数据进行加权统计,分析认为问卷(主体部分)的总体可信度为a=0.828(Cronbach's Alpha 克隆巴赫系数),可信度较高。经检验,在数据加权与未加权的统计结果中,有约一半变量的均值是相同的,另一半大多在0.01的差别。这说明:一是各高校大学生网民之间的情况差距不大;二是加权后的数据分析可以推论到整个台州市的高校。

台州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

台州大学生网络舆情总体平稳,处于可管可控可疏导的状态,重大校园网络较少。经实地走访,近五年来由台州高校为引发源或焦点的网络舆情事件较少,即使有个别突发性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也能及时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有效解决。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地域、生源、办学层次等因素影响,涉及到重大政治性事件而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在台州高校中基本很少出现,如前几年的反日游行、食堂打砸风波等均未影响到台州大学生政治舆论方向,也未曾发现有学生在网络上发起的言论。

校园网络舆情的形成及传播途径趋于多样化,具有易发性、快速性、互动性等特点。当下网络舆论传播工具和平台丰富多样,除了有QQ、微信、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IM)之外,还有博客、论坛/BBS、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手机客户端、百度贴吧等网络交流平台,并已成为时下大学生发表言论,传播舆论的有力工具。相比较而言,微信及朋友圈、QQ及空间更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热衷的言论、交流渠道。调查显示,有97.8%的受访对象表示每天会登陆QQ或者微信,经常通过这些网络平台抒发心情,表达观点。这些软件发表信息快速,传播快捷,互动功能强,能迅速得到“圈内”朋友的回应。调查发现,在台州高校近几年的突发性事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案件是由网络舆论引发的,并经过社会群体的高度关注,在网络上积蓄一定力量后,延伸至现实社会,由媒体报道、口口传播甚至谣言扭曲,最终演化为现实社会的舆情,并有可能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识不强,更加注重自身的情感体验或现实需要。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不强,仅有少数大学生会表示会在网络互动平台上发表、转发、评价涉及敏感性因素的政治话题。课题组成员随机访问了120位QQ、微信好友的空间和朋友圈,在查阅的120位好友近期发表或转发的1722条内容中,绝大多数是关于美食旅游、娱乐节目、情感经历、心情感慨、生活见闻等,极少有学生对时事政治、社会现象热点剖析评价、表达观点的,涉及到时政热点、社会现象的只有121条,仅占总数的7.03%。从网络舆情的发生机制上看,当前台州大学生在网络上的关注内容一般不太容易引发网络舆情事件,但从另一角度上讲,也体现出当前大学生群体缺乏政治意识和政治敏感性,对政治参与热度不高的现状,这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不利于大学生形成独特的政治品格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对政治认知培养、政治情感的培育、民主意识的提升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在测试中,有45%左右的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能加强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提升,强化民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公共精神,只有18%的大学生表示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当然。也有不少大学生对其作用存在着疑惑,一部分是因为不了解网络舆情,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还有一部分是对网络舆情于大学生自身的意义无法做出自己的辨析,难以判断。从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正向作用的维度测评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负向作用的维度测评两方面的数据分析,可以认为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对自身的个人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对自身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

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行为更加趋于理性,缺乏政治分析能力。第一,在“网络信息整体是准确的”测试中,74.5%的受访对象认为“不符合”或“说不清”;第二,在“我会通过其他途径求证不确定的网络信息”测试中,只有16.1%的人持否定态度;第三,在“网络上的信息会影响我的观点或决定”测试中,只有36%的学生表示了肯定。可见台州市大学生对于网络上的信息更加能趋于理性对待,参与网络舆论更加客观、全面。但在涉及政治内容等相关问题上,尚缺乏理性分析能力。如在“大学生群体有政治热情,但缺乏理性分析能力”测试中,只有19.3%表示“不符合”;近62%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在评论国际国内时事、重大社会现象时,一般只能停留在“面上”的评价和分析,很少能提出符合逻辑且具有实际意义的观点。

台州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总体情况

课题组针对高校如何应对新时期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走访调研了台州五所高校的宣传、团委及学生工作等部门,与相关负责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分析认为,台州各高校重视大学生网络舆情研判和管理工作,网络监管与引导较为有效,但在机制形成上仍存在着较多问题。

各高校应对群体性网络舆情事件或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以网对网”的工作理念已基本形成。受访高校相关部门人员均表示,学校已经组建了一支由网络评论员、信息员、宣传员组成的网络队伍,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网络舆情管理规章制度,如《网络信息安全及网络应急响应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工作管理办法》等,在相关的条款中有明确对于网络舆论的管理部门和具体职责。在事关台州高校的突发性网络舆情事件中,各高校基本能及时有效予以应对,从舆情发生的起源、过程、结果及影响基本上能做到全程动态跟踪与处理,能较好地运用网络、新闻媒体等途径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在管理方式上逐步引入了社会公共治理的相关理论,在管理理念上也逐渐尝试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

大学生群体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不够健全,缺乏诉求表达的机会和渠道。随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的推进和高校民主政治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意愿表达,如台州学院创建了学生议事会制度,能较好地促使大学生参与到学校具体管理工作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许多高校在应对学生意愿诉求时仍抱持着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的观念,大学生信息获取、反馈、诉求手段大多处于半隐蔽或半地下的状态,缺少与学校平等交流的载体。在问卷调查中,83.2%的受访学生表示大学生缺乏与学校进行有效平等对话的平台。由此可见,台州高校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充分表达,因此,有可能会将表达渠道转向网络空间,利用网络平台发表相关言论,甚至是发泄不满。

台州市各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力度还相对欠缺。一是在网络舆情管理机构不够健全,除了台州学院设置了网络舆情管理办公室,其他市内高校尚未有类似的机构成立,在队伍建设上有待加强;二是各高校基本上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网络信息员、评论员、宣传员队伍,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空间并不大;三是各高校基本上没有设立专职(网络)新闻发言人,如遇重大网络舆情事件没有专门的发言人信息,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不协调,机制有待完善。在调查中,有36.4%的学生表示学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并不是非常到位,有42.2%的学生则认为无法获知学校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中采取的措施。可见,大多数学生对学校的网络舆情管理情况并不是非常了解,不少认为在舆情监控和管理上学校并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的法制意识不够,高校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相对滞后,高校在教育与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在调查中,只有26.6%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在针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方面是比较到位的,32.7%的学生表示学校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在此方面的工作,而有40.7%的受访大学生则表示不了解具体情况。由此可见,至少有73.4%的大学生认为在网络法制观念教育和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上,各高校并没有实施明确的做法。在调查访谈中,有不少受访对象认为在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与网络息息相关,网络法制安全教育及自身网络素养的培养是必要急需的,许多大学生因为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上当受骗、信息泄露、陷入传销等案件常有发生,因网络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已成为当前高校安全问题的重中之中。

对策和建议

鉴于网络舆情的自由性、多元性、突发性等特点,大学生在某些政治事件、社会现象面前不能做到正确辨析和应对,容易突发网络。为此,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强大学生政治心理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意识。政治心理表现为一定的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情绪、政治信念等。大学生政治心理除了具有一般政治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主流积极向上和冷漠消极的二重性、开放性与时代性、自发性与知识性、矛盾性与发展性等特征 。当今社会,各种政治思潮涌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多元化价值取向的挑战,高校应始终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心理变化的关注,尤其是在理想信念教育上要着重从内容、形式、途径等方面有创新和积累,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和兴趣,实现政治教育新常态化。要做好大学生普遍关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关注大学生的舆论焦点,做好科学、正确的引导,促使其政治心理的健康发展。

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政治素养。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是指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当前高校对大学生政治认知培养尚处于朦胧期,“政治”对于大学生还属敏感事物,教育管理机构采取的措施仍以防范、监管为主。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不断推进,信息化、知识化产业迅猛发展之下,当前的大学生政治教育理念则略显“小家子气”。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应紧跟政治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紧靠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愿和需求,提升政治认知能力的培育,从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党团教育等着手内容、方式的丰富和创新,特别是要加强网络法制及网络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宣传,促使他们能正确理性对待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加强自我辨析能力。

正确对待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愿,畅通沟通渠道。从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平台来看,其数量和质量并不理想,最为常见的便是如各种团代会、学代会之类,学生的政治意愿和利益诉求并不能得到较好的体现。高校应注重大学生政治参与平台的建设,能给予他们表达政治意愿的渠道,一方面可随时了解掌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动态、内心政治诉求;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进一步而言,建设良好的平台需要高校与学生之间具有较好的互动效应,高校对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和问题反馈要及时反应,给予有效的表达平台,不回避、不失声,能给予正面回应,对于学生的负面情绪和不良政治倾向要提前预判,及时做出相应措施。

推进大学生政治价值判断的正确形成,理性参与网络政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和行为方式下呈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主要体现为多元化的理想信念趋向、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实际利益的获得、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行为投入存在较严重差异等问题。为此,高校要关注大学生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注重合格的社会人、政治人的培养,运用思政理论课、党团实践活动、党史教育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情感,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判断标准;注重网络思想阵地的占领,开拓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把握互联网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运用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各个方面,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理念。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本文系2015年度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政治社会化视角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对策研究―以台州高校为例”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SGHB04)

【注释】

①茅海燕:“当代大学生群体政治心理分析: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察”,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②祝琳琳:“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及人生追求”,《成功》,2011年第4期,第31页。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6

关键词:新媒体 媒介素养教育 网民素质

被人们冠以“在优美环境中进行高尚娱乐活动”的高尔夫球运动,与许多其他运动项目不同,高尔夫球运动是唯一一项在没有裁判员监督的情形下进行的体育运动。不论对抗多么激烈,所有球员都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表现出礼貌谦让和良好的运动精神。网络舆论之所以需要引导,根本原因在于网民的媒介素养水平。如果每个网民都能像高尔夫球运动中的参与者那样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正确使用网络媒介,积极理性地利用网络媒介发表言论,主动将自己的各种表达行为控制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之内,那么网络舆论便不存在被引导的需要。实现网民自觉遵守网络舆论规则的根本途径便是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

以制度和政策导向的方式所导致的网民行为,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网民个人意愿的真实表现,而只是被动地服从于已有的制度和政策。除非每个网民从个体的需求和动机上能够健康地发表言论。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内涵在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考究人的健康状态,都应建立在人的内在需求与发展同外在的社会环境适应与和谐是否统一的基础之上。只有这两方面的统一,才能真正达到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网络公民如果能够在网络上发表观点,提出意见和建议时能够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舆论引导工作相比之下就会顺畅很多。通过教育手段,加强对网民和潜在网民的素质教育,提高网民的道德、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是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实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最根本的途径。所以说,网民解决社会问题及对社会问题发表言论所具有的素质是影响网络舆论质量的根本因素。而提高网民个人素质的有效途径便是媒介素养教育。

网络舆论之所以充斥着违法犯罪和道德失范行为,根本上是人的因素所导致的,即网民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存有差异。作为社会中最基本要素“个体的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和社会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网民们理性解决社会问题的个人能力有限。媒介自由主义理论代表人物之一托马斯・杰斐逊坚定地相信:“虽然公民个人在运用理性的时候可能会犯错误,但大多数人作为一个整体时必然会作出正确的决定。为了推动这个过程,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必须接受教育。”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是网络舆论引导最根本的途径。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网络舆论的盛行,而网民素质完善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网络媒体发展的速度。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是网络舆论的局限性和存在问题的新要求,也是网民作为个体的人社会化的必要手段。而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网民媒介素养的必经之路。

政府应该建立并维持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并不是规定网民做什么或限制网民做什么,而是使得网民及潜在网民都有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并且保障网民及潜在网民能够通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网民媒介素养,认识网络媒介及其特点,了解其功能及网络法律法规,学会如何使用网络自由而理智地表达话语,从而培养网民通过网络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在网民面对某个社会问题时,以社会良性运行和和谐发展的动机理性地去面对、分析并解决问题。

国外尤其是西欧国家,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方面都要先进于我国。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美国、加拿大等国都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国家正规教育体系之中。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有三种类型。一是纵向型,由政府教育部门规定所有的教师都必须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在职训练,然后再由教师培养教育学生;二是放射型,最先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民间组织积极倡导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再由这些民间组织带动全国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三是网络型,由多个自发性的媒介素养教育源头汇集成网状模式。

目前,我国虽然在香港等地区已经初见媒介素养教育的雏形,但是内地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识还很淡薄,媒介素养教育的行动还没有开展开来。这种现状远远滞后于网络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在我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途径进行。本篇论文将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

信息化社会,大众媒介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塑造着人们头脑中的社会环境及价值观念。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讯息。网络媒体的兴起,更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媒介作为人体的延伸会对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媒介对于人的行为模式及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多学者都有深入研究。按照拉斯韦尔的说法,媒介有三大功能: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起作用的主要是媒介的前两个功能。施拉姆在1982年出版的《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一书中指出,大众传播有对社会成员行使社会控制的功能,它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大众传播媒介同家庭和学校对于网民及潜在网民的影响一样重要。当今社会,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人群在频率和时间也呈上升趋势。大众传播媒介对于网民认知网络世界,了解网络舆论规范和话语规则,树立正确的网络话语观,正确利用网络渠道行使其话语权。

大众媒介对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大众媒介引导网民学习网络媒介知识,正确认识网络媒介,理性行使话语权,加强网络媒介素养。第二个层次是传媒工作者加强对自己职业的认识,提高职业精神,增强媒介素养。

作为大众传媒工作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然后才能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况且,媒介融合的程度越来越高,任何媒介都离不开网络。传统媒体也都有自己的网站。传媒工作者本身就是网民。所以通过大众媒介对网民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搞好第二个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即传媒工作者要具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从而以良好的媒介素养去影响,引导网络舆论。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网民及潜在网民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重要的是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宣传正确行使公民话语权的途径和方法,及法律对于不良信息和违法言论的管制。例如,通过书报杂志这种媒介,可以帮助网民及潜在网民正确享有言论自由、行使话语权的书籍和杂志;通过电视媒体,开办网络舆论教育节目,宣传网络舆论利弊的特点及进行如何通过网络行使话语权的教育。以美国为例,至1996年,美国已有百万儿童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据此国情,美国当年即出版了若干本诸如《危险地带:对INTERNET,父母应该知道什么》帮助父母指导教育子女的书籍。通过传播媒介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可以运用书报、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介,网络本身也是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场所。加拿大就非常重视加强对公众互联网知识的教育。一个名叫“传媒认知网的非营利性组织”在1999年10月出台了名为“认知加拿大网络:理清要点”的互联网教育计划,使得年轻人成为“安全的有头脑的”互联网使用者。国外在对公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都先行于我国,他们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批判地拿来借鉴。

总之,方法是通过多种传播媒介,目的是将网络舆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使之有利于完善公民的话语权,促进社会改革发展,最终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话语权得到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等著、戴鑫译:《传媒的四种理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2.王炎等编:《自由主义与当代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4.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任志明、王文:《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探究》,《当代传播》,2009年版。

6.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7.?wtp=tt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7

网络密度:网络结点中实际连线的数目与可能存在的连线最大数量之间的比值。密度越大表明结点之间的连线越多,行为者之间的关系越紧密,信息交流越流畅,反之则说明结点之间连线少,联系不多,情感交流少。在一个具有个结点的无向图中,网络中可能存在的最在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有向图中网络中可能存在的最大边数为:网络直径:网络中i,j两结点之间的距离为dij两个结点最短路径上的边数,而网络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距离的最大值就叫做复杂网络的直径D。直径越短的行为者之间越容易建立联系,因此舆情蔓延的就快。近年来随着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成熟,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也在不断升级,如NetMiner、Ucinet和Pajek等软件都具有良好的可视化效果和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本文在研究中主要通过Ucinet软件来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计算出上述各指标数值,以此来获取相应的舆情信息。

二、社会网络分析在论坛舆情研究中的应用举例

网络论坛作为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越来越成为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途径和网民讨论的重要平台。网络论坛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系统,网民通过在上面发帖或是回贴用户间就能够建立明显的连接。随着时间的推进,帖子和网民的数量不断增加,网络用户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最终将形成复杂的关系网络。本文在研究中以天涯论坛为平台,以发生于2012年10月24日的轰动全国的浙江温岭虐童事件为例,对该热点事件网民传播和讨论所形成的复杂网络中舆情传播主体进行研究,以深入了解热点事件传播演化规律,挖掘主体间的传播特征。研究流程如图1所示。

(一)数据收集与存储本文以2012年10月24日轰动全国的浙江温岭虐童事件为例,该事件在多个网络论坛中引起网民的极大讨论。在进行数据收集时以天涯社区为平台,通过在天涯社区里输入关键词“温岭虐童”,搜索出45个主贴484个回帖共529篇帖子,时间从2012年10月25日持续到2013年1月8日。对帖子进行整理,如表3和表4所示。其中表1是主贴情况基本信息,表2是发帖情况基本信息。

(二)网络整体结构分析对表3和表4分析发现,在天涯论坛这一平台与该舆情事件直接相关的共有192个发帖人。在UCINET软件中对上述数据分析发现,某一个发帖人与其他发帖人仅存在1次互动关系的,即度数为1的有97人,存在两次互动关系的约有40人,两者约占总发帖人数的73.1%。本文在对网络结构进行分析时略出度数为1和2的节点,对剩下活跃程度相对较高的55个发帖人进行分析。以此得到这55个舆情主体的传播特征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该虐童事件在天涯论坛这一平台上的总体互动情况并不是很高,基本上呈相对分散的状态,并没有形成固定的互动关系,大部分的互动也只是偶然发生的。但从图中也可以看出相对来说1号、14号和7号在该网络中占据了核心地位。

(三)社会网络分析指标在舆情热点话题传播中的应用1.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分析利用式(1)和(2)的计算可以得到网络中各节点的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如表3所示。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度数中心度最高者是编号为1“唯君一夏”,达到0.473,其对应的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也分别达到了最高为0.724和0.119,其次分别为14号“夏兰心”(度数中心度0.455,中间中心度0.418,接近中心度为0.105)和7号“great918”(度数中心度0.418,中间中心度0.418,接近中心度为0.105),这三个舆情主体毫无争议的成为了网络的核心人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舆情发展的方向。因此舆情监管部门应重视这些舆情主体的动态变化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和控制,促使舆情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从上面的中心性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每个点的中心程度。为了对该网络结构有一个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文又对中心度进行可视化分析,如图3所示。在图中中心度大的点的规模也大,因此从该中心度可视图中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点在多大程度上居于网络的核心,从图3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1号、14号和7号分别居于网络中心,对整个网络具有一定的引导和控制作用,这与前面的分析结果相一致。2.网络密度分析在UCINET软件中,执行NetworkCohesionDensityDensityOverall命令,即可得到整个网络密度。计算结果表明整个网络密度为0.1407,网络中关系的标准差为0.3478,表明网民并没有形成十分紧密的联系,则是处于一种相对比较松散的状态。但是整个事态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主体可能会不断减少,主体之间的凝聚力可能会不断增强,网民可能会不断的掀起新的讨论热潮。因此作为舆情管理者要持续不断的追踪舆情的发展动态,尤其在舆情发展的后期可能会因为相关部门处理不当或者是网民对处理结果的不满而引发新一轮和更深层次的热议,所以舆情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舆情的发展动态和加强舆情监督和管理。3.聚类系数分析通过在软件UCINET中执行NetworkCohesionClusteringCofficient命令可以得到各个点的聚类系数,如表4所示。整个网络的聚类系数为0.202,在55个结点中聚类稀疏最高的只有0.500,最低的为0,其属于一个相对比较地的水平。这说明网络中行为者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多,没有形成长期的的稳定的联系,这与前面密度分析结果相一致。这说明在主题贴发贴的初期,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很少,但随着事件的发展,聚类系数可能会增大。从表5的结果也可以看出“1、7和14”号的参与者聚类系数分别达到了0.098,0.123,0.154。说明这三个舆情主体参与的交流比较多,对网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4.直径分析在UCINET中,执行NetworkCohesionDis-tance命令即可得到如下结果:对网络直径分析得到网络的平均直径是2.103,平均直径比较小,这说明行为者之间建立联系比较容易,平均2-3个人就可以发生联系,因此会呈现“小世界现象”。结合前面的分析发现,虽然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比较稀疏,但两者建立联系是比较容易的。舆情在整个网络中的传播比较容易,因此需要舆情管理者及时、合理的对网络进行管理,防止事态进一步的扩大。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对网络舆情热点话题传播结构的分析,在立体化的网络环境下,如何才能实现对网络舆情热点话题的传播进行有效的应对和管理。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一)第一时间:由于舆情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热点事件发生的前两三个小时一般是最佳的引导和危机处理时间,如果错过这一黄金时间,一旦舆论领袖的舆论导向作用形成,再去改变人们的想法就很困难。

(二)及时准确:政府部门对于舆情变化、对现实状态中潜在的舆论暗流要有预计和把握,当这些舆论暗流暗自涌动的时候,要提前预警,这样对政府部门在争取时间、争取主动方卖具有很大的好处。

(三)真诚对话:为了减少热点话题传播过程中谣言的产生,降低谣言的危害,政府部门应与广大网民或意见领袖进行及时诚恳的交流。

(四)持续追踪:在网络环境下对于一个热点事件其新的议题会不断出现,新的热点话题的传播会不断出现反复,因此对热点话题后期追踪不容忽视。

(五)网络媒体有效利用:网络热点事件爆发后虽然政府通过网络主流媒体引导舆论不能影响人们怎么想,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因此通过主流媒体可以积极推动正面舆论,引导中间舆论,化解负面舆论。

网络舆情的表现途径篇8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网络时代,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得公众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主席在视察人民日报社、做客强国论坛和网友面对面交流时,表示“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这表明官方对网络作为一种主流媒介、舆论传播主渠道的肯定。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网络舆论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亟待网络媒体充分发挥其积极的媒介作用加以引导,以期使网络舆论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大量的社会实践证明,在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中,网络舆论监督发挥着重要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网络媒体是一个全开放式的大众传播媒体,在这种媒介传播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公众选择并热衷于在网络上发表包括社会热点问题、公共政策以及评说关乎自身利益的言论。由于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以及网民参与身份的隐匿性,使得网络媒体成为公众评说社会热点事件、发表个人意见看法的首选媒介渠道。与传统舆论相比,网络舆论形成快捷、信息多源,易调动民气,网民可以作为舆论主体平等地、广泛地参与对公共事件的讨论,各抒己见,进而引导和影响事态的进程和发展,使网络舆论监督表现出平民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民意所向,并显示出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力,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有利于伸张正义、维护社会公平。在2007年10月~2008年6月的“华南虎事件”中。正是由于网络舆论一浪高过一浪的难以平息的质疑浪潮和网民不遗余力地查找相关证据的行为,才会促进并推进了事件调查的进程,并最终使事件真相大白。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在整个公共危机之下,陕西西乡县粮食局在救灾粮中掺假,被网民揭发,此事件引起多方面的关注,促进了问题的及时解决。

大量案例表明:在网络空间中普通百姓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从而真正实现了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在焦点事件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网民对关键事实进行认证,从多角度提出质疑,参与不同观点的争辩,在互联网这样一个全新的媒体平台中呈现出来。网络舆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国家权力和公共事务进行监督。在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中,阿友对事实的深刻分析、犀利评论、批评质疑对事件当事人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监督效果。

网络舆论成功地实现了舆论主体的角色转变,使在传统媒体舆论环境下少有发言机会的普通民众得到了充分的言说与评论机会。作为社会公器,网络媒体提供给了公众一个实现知情权、表达权与监督权的最便捷的渠道。而公民对于知情权、表达权与监督权的获取与不断完善,正是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进程,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与必要途径。公民权利的不断完善,离不开大众媒介的支持与保障。由于传统媒体很难为所有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底层的社会群体提供均衡的传播机会,因此网络舆论监督就显得尤为可贵。网络媒体创建了一个广泛的舆论共声场,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得以以平等的身份在同一平台上探讨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公众需要及时有效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使自身群体处于失语状态。从而充分实现公民的话语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碰撞性讨论是社会民主进步的反映,通过网络舆论的汇集与影响达到了维护公民权益的目的,体现出了建设民主社会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可以说,网络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民主社会的形成,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网络舆论监督在维护公民权益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网民的正义感和爱心容易被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所迷惑和利用。网络信息的与传播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在网络媒体上,每个人都可以集记者、编辑与受众的角色于一身,传播权力的过于集中致使信息传播者缺乏外在制度性的约束与监测,这就导致了网络信息因缺乏信息把关而使信息在传播源头上就受到质疑。在网络上很容易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并借炒作虚假信息的手段来实现自身的目的,这极大地破坏了网络媒体的传播秩序,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在网络舆论的形成与传播过程中,许多网民无意中参与了不良舆论的二次传播与扩散,成为不良舆论的推波助澜者,众多网民善意的心愿与正义感被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所蒙蔽和利用。由于网民对弱势群体所持有的道德同情与关注,而使网络不良舆论的生成与汇集过程极为迅速与有效,并且如放任这种态势的发展,极易使网络舆论失去控制。在2007年7月的“女童受虐事件”中,事件制造者正是利用了网民对弱者的天然道德同情感和失当的正义感来发起和号召了一起恶性的“网络救助事件”,正义感与爱心成为了易被不良舆论利用的筹码。

网络舆情的偏激性及非理性导致网络舆论监督失衡。“舆情是舆论生成前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是群众的心理、情绪、意见、要求的一种综合表现。”舆情反映了舆论状态与当下网民的心态。网络公民身份的虚拟性、匿名性、隐蔽性导致了其言论的随意性与发散性,使网络信息出现了理性与非理性错综交织、善恶混杂、对错难辨的复杂局面。在网络舆论的形成与传播过程中,网民无形之中担当起舆论监督的职责,进而升级为网下的现实行动。重庆某学院旅游系大三学生“Die豹”(网名),因在网上发表“第一次在重庆本地感受到地震,很舒坦,我还在想为什么不来得更猛烈一点,死的人不够多”等过激言论而遭遇网络舆论炮轰和网络人肉搜索,不得不选择休学一年。网络舆论缺乏客观的舆论环境,加之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缺乏现实社会中必要的道德约束与法律约束,致使网民制造网络舆论暴力事件,而导致网络舆论多为情绪化、宣泄性语言,缺乏建设性和理性的意见。近来网络越来越盛行“网络通缉”、“人肉搜索”等,这违背了网络舆论公开、公平的原则,而极大地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触犯了公民权益,并触犯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底线,使网络舆论偏离了公平正义的轨道。

网络舆论监督的失衡局面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在舆论探讨中逐渐形成权威性言论,使其他网民失去对价值的独立性思考和判断转而迎合强势意见,从而使舆论形成意见合流;另一方面,由于网民在参与网络舆论中具有非理性心理,并且网络环境对内缺乏有力度的约束,而使网民的网络行为与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大相径庭,网络舆论没有及时跟进的舆论监督系统,网民一旦自律失败,便很容易沉迷于典型的网络“过于宽松”的舆论环境之中而无法自拔,从而导致网络舆论的偏激、极端与异化。网民对于话语权的滥用必会有损于网络的媒体品质和网络舆论的公信力。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网络舆论实行行之有效的引导,以期达到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的目的,就成为新闻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控制,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网络舆论具有既能扬善,又能为恶所驱的双重品格,使公众对于网络舆论爱恨交加。网络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建立和完善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控制。以长远眼光来看,网络舆论是否健康有序不仅关乎公民权益的实现与维护,还关系到当前构建和谐、民主社会的进程。

培养网络舆论领袖,加强舆论引导。网络舆论领袖在网络舆论传播中担负着“把关人”和引导者的职责。在网络虚拟的舆论环境下,网民的从众心理极为明显,从而形成倒螺旋式的“一边倒”言论模式,当舆论绝对一致后,就易形成网下行动,从而使虚拟行为变为现实行为。因此,舆论领袖在网络舆论的生成和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探索网络舆论监测与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建立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在网络上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如尼葛洛庞蒂所说:“每一个拥有互联网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博客、播客等各种网络信息方式日趋多元,网络舆论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在社会生活中,网络舆论监督往往易出现双重效应。而且舆论监督的过程不易控制。传统媒体一般通过“把关人”进行信息渠道的封堵以实现对舆论的控制,但网络舆论的形成及传播过程难以监测与控制,网络舆论监测是网络舆论调控的基础,目前网络舆论还缺乏有效的监测途径和方法,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上一篇:办公室流程管理方案范文 下一篇:历史知识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