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10 17:26:04

高中历史问题

高中历史问题篇1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中;文字史料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9-0069-02

前言

文字史料主要包括原始史料、撰述史料、文艺史料、表格史料四种类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将新课改的要求落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将历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简单化。从而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

1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择取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

1.1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指在应当选用类型多样、内容多样的文字史料。类型多样的文字史料可以择取表格史料、撰述史料、文艺史料等,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选择多样类型的史料,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择取内容多样的文字史料则可以培养学生针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探究,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择取文字史料的时候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可以被学生接受和消化的文字史料,避免史料难度过高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学生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往往受到年龄和年级的影响,因此在择取文字史料的时候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史料,如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选择具有较强故事性的史料,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为高三年级的学生选择难度相对较高的史料,着重拓展学生的思维[1]。

1.3典型性原则:高中历史教学择取文字史料时遵循典型性原则,是指应当根据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择取,通过围绕教学目标选取的史料,将搜集的可以解决难点问题、突破重点问题的文字史料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中美关系的教学问题讲解中,可以选用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的材料,说明中美关系。

1.4真实性原则:历史的重要组成内容就是文字史料,但是文字史料并不是历史的本身,在历史中往往会带有作者的观念,同时这种观念会存在差异性。在文字史料的择取方面,一旦没有进行有效的鉴别,就会加大得出正确结论的难度,而且很难发挥史学的真正价值。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择取文字史料的时候应当遵守真实性原则,尽量引用第一手史料、说服力较强、经典的文字史料,杜绝自己无根据的随意捏造史料,从而防止错误的史料对学生造成错误的思维[2]。

2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方法

2.1充分体现高中历史的探究精神:在问题设计时可以鼓励学生依据历史事实,发表自己对历史现象的看法和意见,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得到学生能力的提升。在历史人物、事件的教学中,通过文字史料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积极回答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历史探究能力。

2.2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评价标准应当以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程度为主,评价教师是否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学生是否具备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考虑到这些因素,在对文字史料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应全面考虑设计的问题是否可以让学生从问题中得到思维的锻炼、发现潜在的历史规律。例如根据1915年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1912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部分文字史料,设计出关于总统的选举和任期有什么区别、实行总体终身制的原因是什么等等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件的表象发现历史事件的本质的问题,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

2.3实现论从史出:历史教学的首要意识就是史从论来、论从史出,而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结论和过程非常重要,若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对现有的结论也只是被动的接受和掌握,那么教学效果就很实现,只有根据文字史料进行质疑、判断和分析等得到的结论,才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因此问题设计应当实现论从史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根据义和团的告白、揭帖、团规等文字史料,设计出“扶清灭洋”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分别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史料,结合义和团运动的背景,从中得出结论,达到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

2.4循序渐进的设计问题:高中历史教学中在文字史料的问题设计方面,如设计的问题难度较低,学生思考的训练就会不足,就会造成史料教学过于表面,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只是死记硬背,而设计过高难度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准不符,在理解的过程中显得吃力,很难达到历史基础教学的目标。因此在问题设计使应当循序渐进,具备一定的层次性,通过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由表到里、由易到难的形式逐渐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层次。例如根据材料:《大》中的“若非经过同等之人的合法审判,不得剥夺自由人在法律上的保护”;《权利法案》中“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等。设计出《大》的意义是什么?它与《权利法案》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问题,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材料结合、独立思考的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择取和问题设计的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字史料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遵循择取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文字史料,并通过高效的问题设计方法,来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满足新课改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朴爽.文字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运用与问题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5,05:62-64.

[2]车双艳,史风春.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4:109-113.

[3]高国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1,31:72-74

高中历史问题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分析问题;对策

历史是体现一个民族特点的学科。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学习历史,但是课堂教学是学习历史最高效的方式。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主角才是重中之重。而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针对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存在的种种问题,探索、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课堂焕发新的活力。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阶段高中历史课存在的基本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为新课改高中历史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高中历史课堂采用“教师讲授法”,即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制作教案,上课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课本内容,按照标题的先后顺序进行讲授,在考试之前,布置具体的背诵任务。这种讲授模式,无疑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而学生为了应对考试,只能采用“死记硬背才是王道”的模式,所以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2.教学任务不明确

历史课程在本质上是一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课程,它让学生懂得以史为鉴,学习前人传授的经验,造福于现代社会。传统的高中历史课程采用考试的方式,教师在考试之前,给学生划重点难点来应对考试。这种死记硬背的做法对于学生而言,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模糊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

3.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从唐朝一直流传到现在,可见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生活实际。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只是要求学生学会背诵历史知识,这严重隔断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来分析现实问题。

二、改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措施

1.创新课题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一个良好的导入方式,在课堂开始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型的课堂导入方式有:情境再现法、音乐导入法等。采用合理的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高中历史(人教版第四单元第十课)《鸦片战争》的时候,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纪录片《鸦片战争》的片段,直接展现课程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视频的刺激下就会主动思考“为什么在当时情况下会爆发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由于学生对视频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很轻松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活跃思维模式

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求。在新课改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分析,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的时候,在上课之前,在多媒体上展现动态的图画“农作物的主要分布范围、基本生产工具、耕作方式、水利工程”让学生进行初步的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自己提出和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为什么古代中国采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业发展有什么作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什么?”这些问题抓住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种课堂环境中,自主提出问题,通过课本内容的学习,自主解决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例如,在讲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二课)《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时候,由于本课的小知识点比较多,而且学生对世界历史的认知能力不高,所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重点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个阶段和三条战线。重点理解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的特征。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掌握重难点知识,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在新课改背景下,分析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的对策,对完善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积极作用。当然,这些策略的具体实施,一方面需要国家的支持、社会的宣传和学校的实施;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积极配合教师的指导,积极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问题篇3

一、问题式教学的意义

提问,即某个人通过对某些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后产生疑问,进而引发的结果。学习是一个不断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循环的过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乐于提出问题的人才可能拥有优秀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正是我国课程改革后最根本的要求。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激发其求知欲,是评价一堂历史课是否优秀的标准。在教学中,无论传统教学还是新颖教学,提问一直是广大教师授课中不可或缺的授课技巧,因此,教师更应该重视问题式教学。通过合理科学的课堂提问,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导与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

(一)问题应简洁干练

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教学法,首先应注意提问必须简洁干练。否则,学生面对过于冗长与复杂的问题时,极可能因为没听懂而难以处理教师所提问题,进而导致问题式教学法应用失败。因此,教师授课前应做好备课工作,以提出结构化问题为重点,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科学性与层次性,同时应做到环环下扣,循序渐进,每一个问题都为下一个问题作铺垫,每一个问题的难度都比上一个问题高。此外在授课时,由于意外因素多,预设问题可能受到影响,因而教师要随机应变,根据课堂实际情况与学生反应,灵活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可以说,教师授课成功与否,与预设问题恰当与否有脱不开的干系。

(二)问题需具有思维强度

当教学问题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时,学生会被调动学习主动性。然而,若设置得过高,将导致学生无从下手,若设置过低,学生又会因为太过容易而丧失学习兴趣,可见,学生采取学习行动的契机往往是由教师决定的。提问时,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当前知识进行提问,保证学生在一番思索后作出回答。否则,当问题超出学生现有学习范围时,由于没有相应知识基础,学生将因缺少经验指引而感到茫然。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最重要的技巧是问题难易度的设置,好的题目不仅会对学生产生启迪作用,还可提高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问题情境

教师在授课时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进而掌握历史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一)运用多媒体构建问题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由于具有形象与直观的特点,被普遍应用于教学中。其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将事件与事物展现出来,不但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授巴黎和会这一课程内容时,若只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学生会因为对国际谈判缺乏认识而感到难以理解。为此,历史教师可从《我的1919》这部电影中抽取顾维钧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的片段,利用投仪影工具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展示。当学生看到顾维钧慷慨激昂的演讲时,立即就为电影传达出的情绪所感染,引发共鸣。这时,教师可适当提问:“6月28日,也就是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经此一问,学生的爱国热情马上激发起来,学习主动性很高,他们争相回答问题,并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巴黎和会的历史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的问题情境从声音、画面、感情等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在为他们展现历史的同时,也向他们提供历史的感性材料,既有利于理解知识又起到巩固的作用。

(二)运用历史资料构建问题情境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相关资料可以在短时间内给予学生直观、深刻的历史印象,使其很快融入教师所构建的情境中。可运用到教学中的历史资料包括照片、模型、地图及文献等。例如:赫鲁晓夫改革的是非功过数十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争论,在教授这一课程内容时,为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这段历史,教师可向学生展示来自赫鲁晓夫墓碑的照片,并引用文献进行解说:“与一般墓碑不同,赫鲁晓夫的墓是由七块黑色与白色的大理石组成,这两种颜色各占一边,相互衔接。在黑白两色的大理石上方是赫鲁晓夫的面部雕塑,乍看上去仿佛赫鲁晓夫从黑白大理石形成的窗口中探出头来,窥视着这个世界。”此时教师再提问:“赫鲁晓夫黑白两色的墓碑象征着什么意义?”通过在教学中运用真实的照片与文献,教师成功构建出问题情景,使学生对赫鲁晓夫改革作出合理评价,并加深对该段历史的印象,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围绕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学习法即围绕问题,展开自主自动的学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首先教师要留出部分空间与时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其次是要教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他们在学习中运用自主探究法。若遇到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个人难以解决,可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共同分析探索答案。比如在教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教学内容时,由于该单元涉及内容较多,先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然后以不重复为前提,各小组从饮食、习俗、通讯、传媒、服饰等与单元内容有关的选项中各抽取一个题目。根据题目,小组成员分别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或其他手段寻找与该题目有关,包含上百年发展变化图像、音像、实物及文献等,再由小组一起将收集到的资料汇总整理,制作出幻灯片文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共同合作的方式,将教师提出的问题与自己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一一解决,既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又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此外,由于在探究过程中大量查阅知识,使得学生将该段历史牢牢记住,显著增强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问题篇4

同志曾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面对新世纪的来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我校历史教研组在高一历史的教学中,对实施“问题教学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问题教学法”是指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将问题进行整理、筛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再通过课堂讨论或师生的共同探讨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达到释疑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中学历史课难教、不受欢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在2002级高一学生入学之初,进行了全年级的问卷调查:其中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占60%;而对历史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学校开设课程”的学生仅占6%―8%,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受历史课外书籍和影视作品的影响”或者“家庭影响”而喜欢历史,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并不十分感兴趣,但也没有厌恶的抗拒心理。然而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学科体系为中心,以积累知识、发展记忆和掌握已有的结论为目标,因此原本丰富生动的历史,为了赶进度,为了考试,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条条框框,学生厌学、怕学也就在所难免了。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其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应从传播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变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建议,教会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认知历史的途径。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其一是历史的过去性,凡是历史都是过去已发生过的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重演,因而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其二是在中学的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经作出了结论。因此历史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不同寻常的、求新求异的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它要求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思考问题,从各个方案、各种途径去寻求答案,从而产生新的设想、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满足和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地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这种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学会用独立的见解思考和判断问题,不人云亦云。这种思维方法训练的过程可以说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问题教学法”,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发现问题,特别是针对教材提出疑问,而这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每届高一历史课,刚开始布置预习要求时,学生的质疑量比较少,质量也比较低。绝大多数学生习惯问“什么是……;为什么不……”等教材中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提不出问题,只是做了知识的整理(如:列出教材中的标题)。这是因为学生经过初中繁重的学习,尤其是紧张的中考以后,已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导他们学会预习和质疑。我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都做到了:第一,对学生的问题(包括超出课本范围或过于简单的问题)不直接地回绝,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第二,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也不批评,转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旨在引导学生质疑。第三,及时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火花,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表扬,并分析问题的价值,进行具体指导。

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能力逐步提高。问题数量多、质量高(如有些学生甚至提出十几个问题),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思维产生了飞跃,学生的提问质量有了提高。

1.思维的求异性。如对于十月革命,书上的评价是“一次成功的无产阶段革命”,学生提问:“现在的俄罗斯不是回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不是说明十月革命最后也还是没有改变俄国的命运?”尽管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偏激,但它代表了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疑惑,那就是社会主义最终能不能战胜资本主义?这充分说明学生们并不是简单地接受一些理论,而是敢于怀疑,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惘”,尽管这种思维有时略显稚嫩,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他们不唯书、求异思维的开始,只不过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2.思维的深刻性。学生能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这一节时,学生提问:“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样处于封建社会后期,同样进行了资产阶段改革,为什么中国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这个问题正好和本节的教学难点相吻合,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地发现了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这说明学生思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深刻性。

3.思维的准确性。学生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即我们平时常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此类问题的代表有:“为什么封建残余较深的国家容易走上法西斯道路?”“为什么欧洲和中国相比进入封建社会慢得多,但却在中国之前发生资产阶段革命?”“为什么欧洲大国英国不是欧共体的最早成员国?”

高中历史问题篇5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量度问题

高中历史是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运用史料,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也存在着过度应用史料和史料运用不充分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学习需要,正确把握史料运用的量度,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充实扩展学生历史知识、优化教学目标为前提,合理运用史料,促进历史教学的进步。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分析

1.过度应用史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以客观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大部分教师本末倒置,没有认清重点,没有正确认识史料运用的作用,过于注重史料的运用,甚至没有针对性和选择性,没有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过多占用教学时间,最终影响了教学效率,无法完成实际教学目标。

2.史料运用不充分

这主要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只注重历史知识的讲解与灌输,而忽视了史料的作用,没有根据教材内容对史料进行选择,适当地运用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补充教材的不足,致使学生历史知识面过窄,学习热情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准确把握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

1.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史料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已经设置了丰富的史料内容,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史料运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此进行开发利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提供的史料资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以史料为参考,更好地理解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例如,在讲授“抗日战争”时,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相关史料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抗日战争,同时为学习抗日战争的过程、结果、影响等重要教学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史料合理设置历史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历史问题,独立解决历史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在对已有史料进行学习时,教师要根据史料内容,合理设置有深度的问题。例如在讲授“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一课程时,首先,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关于世界多极化趋势方面的具体资料,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合理设置问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具体标志性实践?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对世界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史料,独立思考,给出自己的想法与答案,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和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还能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刻地理解了历史事件。

3.适当安排学生独立查找史料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主要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也要适当安排学生独立查找史料,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适度布置史料查询作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取历史信息。首先,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取典型的史料,向学生讲述史料的历史发展脉络,然后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者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查找,查找的史料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例如在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时,组织学生以课题为参考,采用多种方式查找与此相关的史料,学生会围绕学习内容,查找与其内容相符的史料,如古代手工业的类别、发展程度、具体影响,典型手工业种类等,对古代手工业进行全面了解,学习视野开阔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综上所述,运用史料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为了达到最佳应用效果,要准确把握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避免运用不足或者过度运用,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提高史料的运用效率,真正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高国荣.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2(4):55-57.

[2]张朝民.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探究[J].学苑教育,2015(8):18.

高中历史问题篇6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问题意识;策略;简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2-0047-02

新课程改革以来,地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尽量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研究。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学更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高中历史有很多知识较难,如果学生不能形成问题意识就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历史的学习效果,因此地区的高中历史教师要树立“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理念,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下笔者简述高中历史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若干策略。

一、兴趣生疑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一个人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热情。而热情是一种魔力,它会创造奇迹。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主动积极的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探究问题。有些学生对长辈讲述的历史事件很感兴趣,但在历史课上却表现不积极,主要是因为高中历史教材枯燥、离学生生活太远,不能让学生生动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所以历史教师要在不同时间适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产生疑问,把历史学习引向深入。

首先要在学习新课时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只要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这样就会产生很多新的见解和观点,产生新问题和新发现,进而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比如《鸦片战争》的教学,用多媒体将罂粟花到鸦片这一制造流程呈现给学生,然后将中国人吸食鸦片后的相关悲惨图片呈现给学生。此时学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是谁发明了鸦片?怎么才能戒掉鸦片?中国政府如何制止鸦片的走私等?这对后面的学习帮助很大。

其次就是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在思考问题时积极活跃。在分析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时,教师可以把中、英两国参战军队的人数资料呈现给学生,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么多的清军竟然抵挡不了几千英国军队的进攻?学生深入分析研究后,明确了是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和英国的综合实力极其强大,从而在进一步学习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兴趣生疑法对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形成问题意识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批判反思法

历史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对已有的理论和观点等进行思考、疑问、研究,不盲目崇拜、不随波逐流,敢于挑战和超越,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新的理论。高中生的个性都非常强,特别是在地区,高原的山水养育了他们豪迈的个性,要想使高中历史问题意识尽快形成,其关键就是要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具有历史批判性思维。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要用心培养高中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善于提问、勇于批判,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如:对琦善的评价问题,以往的观点认为他代表投降派,也有一些学者和专家认为琦善是主张禁烟的,也没有诬陷林则徐;在1840年12月至1841年2月琦善向虎门增兵3150名,乡勇5800名,抗英态度还是很积极的;琦善并没有给英国割让香港,只不过是可以让英国人寄居在香港,也及时上报给道光帝。因此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没有对他的行为进行进一步评价,历史教师就可以在实际教学中由此引发学生自己评价此人在香港这个事件上的功过,开启他们的质疑思维。

运用批判反思法培养问题意识的相关内容还有很多,如:义和团运动问题、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问题和国共关系问题、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问题、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问题、铁血政策的评价问题、冷战的起源问题、法币政策的评价问题、斯大林模式的评价问题以及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存在一定的可反思性,历史教师要选择恰当内容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使高中生学习历史能批判性的吸收,并能够有所创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经常运用此种方法历史课堂就会时时都有新意、时时都有辩论、时时都有惊喜。使学生喜欢这样的历史课堂,觉得这样的课堂充满了兴趣、充满了竞争、激发了潜能,学生就能主动在一起交流建构历史新知识。

三、自主质疑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可以质疑设问的地方,正确引导学生对学习资料质疑设问,就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质疑的思维品质,增强创新能力。

在开始学习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具体到每次改革的原因又各有什么不同?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如何?改革成功与失败的机遇与条件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地处,学生的学习材料和信息可能要与内地发达城市的学生有一些差距,在学习不同单元的内容时,历史教师要提前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单元中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和教材中涉及的相关知识,尽量自主设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应该解决的一些问题,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学习的形式,首先自主思考设题,之后再与小组成员研究解决。

在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历史教师不能全部放手,尽量作为一名引路人,在不同阶段向学生提出不同问题,进而学生就会沿着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发生新问题,再进一步质疑、释疑。

在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的方向,把不应该提出的问题去掉,使学生逐渐能抓住探究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切入点,使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有意义、有可探究性,进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逻辑性。最终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自主质疑的方向,从而形成历史问题意识,最终循序渐进的提升高中生的历史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们全面发展。

当然,还有很多方法需要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不断创新,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树立问题意识的教学观念,用问题引导高中生学好历史、反思历史、创新历史。

参考文献:

[1]谢春风,时俊卿.新课程教育研究方法与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高中历史问题篇7

    历史事件的各种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历史背景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背景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概括比较历史事件的主要原因,有利于进一步分析历史事件的实质问题。历史背景问题是新课程高中专题史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但是,现在高中有些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忽视历史背景问题的教学现象。

    例如,有教师讲授公开观摩课“罗斯福新政”时,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2009年1月21日就职演说的视频(部分)为导入,接着让学生讨论罗斯福新政与奥巴马演讲的异同点。由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听懂奥巴马总统英文演说的内容,因此,课堂上的讨论并无实际意义。实际上教师在讲授本课时,首先需要讲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问题,讲授或指导学生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特大经济政治危机。还需要进一步简明深入地分析:美国与德国和日本克服危机的不同方式及其重要影响。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美国,为克服经济政治危机实行罗斯福新政,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开始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德国和日本由于在近代化过程中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在克服经济政治危机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势力不断发展,最终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进行对外侵略扩张。

    又如有的历史课讲授“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上课一开始就用多媒体演示与讲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事革命活动的文字材料和历史照片,接着讲述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实际上应该先讲解工业革命的重要作用,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个重要历史背景,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基础。

    在历史背景问题教学中,需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历史背景和相互的因果关系。例如,世界近代现代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特征就具有互为因果关系的历史背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背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产生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与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根源背景;一战后形成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二战爆发的国际关系历史背景;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是形成美苏冷战争霸与世界两极格局的国际关系历史背景;苏联解体与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是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历史背景。

    近几年高考历史命题的一个新特点,是运用相关材料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问题的认识,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历史背景与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能力。据笔者统计,2005—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有关“历史背景”问题的各类试题有近30个。近几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如:

    例1:2010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第8题: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该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题干材料分析历史背景问题。选项A甲午战争的爆发并没有使中国存在“亡国灭种的危机”。选项B和D是两个新政权的建立,这是中国在20世纪经历的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并不存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干的历史背景。这需要学生对这一历史背景有较清晰的了解。

    例2:2010年高考宁夏卷文综历史第32题: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答案:B

    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本题的历史背景是十月革命后初期的苏俄内战时期。本题的难点是选项A。因为战争是国内外反对苏俄的军队发动的,不是苏维埃政府发动的,所以粮荒也不是苏维埃政府的政策造成的,而是由于战争造成的。因此,A项不符合题干要求。在内战时期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战胜国内外敌军的进攻,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心是余粮收集制。所以,B项符合题干要求。由于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彼得格勒改名为列宁格勒,所以C项和D项期间已经不存在彼得格勒这个城市名称。C项属于三十年代以后斯大林模式时期,D项属于二次大战时期,均与本题材料无关。

    例3:2011年高考福建卷文综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节选):

    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这道题要求回答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概括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问题。这需要我们平时对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有清晰的了解: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在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基础上,受到西方启蒙运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使以康有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只有较好地了解了这一历史背景,才能更好地认识戊戌变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例4:2012年高考广东卷文综第38题(节选):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这道题的历史背景是,16世纪初,西班牙支持新航路的开辟,主要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把美洲的各类物产带到欧洲。经过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尼德兰革命,荷兰成为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在世界各海洋和各洲进行殖民扩张,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贩把世界各地的物资运到欧洲。

    例5:2012年高考福建卷文综第38题(节选):

    材料二: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949年3月)

    回答:(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

    该题的背景是,1949年1月底,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军队主力已经被消灭。在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的背景下,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指出今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把中国由农业国建设为工业国。这就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任务。学生需要注意历史发展趋势的因果关系。因为解放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历史阶段,所以,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也就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即将胜利。

    因为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历史背景问题讲解,使一些学生在阐述和解答历史问题时缺乏对背景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例如,有的学生在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过程中,忽视了分析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更是缺乏关于世界大战的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述评。对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的忽视,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有些学生因为没有掌握完整的戊戌变法历史概念,所以很难正确解答例3中关于概括康有为的主要思想及其背景的问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历史背景问题的教学,既是培养学生形成重要历史概念的必要学习过程,更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完整的历史概念联系实际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问题篇8

【关键词】高中 历史 教学

一、前沿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也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教材的编订和教学大纲的选用到教学教法的实施和开展都进行了全面整合,高中历史教学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期,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有必要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改变传统僵硬束缚的教学模式,对历史教学的新方法进行探讨。

历史学科的教学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多个模块,例如可以根据分别按照经济、政治、文化将历朝历代的知识进行整合,也可以按照每一个历史时期进行教学。为了更好更具体对历史教学进行反思,本文将选取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抗日战争史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

二、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现状有待改善。高中历史以抗日战争的教学为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教材编排和内容选择上的问题

纵观历史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在抗日战争主题下,教材主要将一些重要的侵华事件和人物列举在案,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的主要史实教材都做了阐述和说明,重点突出了日军的惨无人道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教材内容安排上不够全面,日军对中国人民的侵略除了军事掠夺之外,还有在经济上对中国人民的掠夺、殖民统治和文化摧残等诸多方面,教材编写人员忽视了这部分重点,导致学生在看待侵华战争时不够全面。其次,教材没能很好地反应学术界的新观点,对抗战中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和领导的证明战场的评价依然沿用传统的评价,缺乏进步性。

(二)应试考试的负面影响

虽然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鉴于考试依然是目前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就完全依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在抗日战争史中教科书上将“八一三事变”列入了选学内容,不在考试范围内,很多历史教师在实际上课时对这一部分的知识就忽略不讲,或是一笔带过,以至于学生对该事件的影响而后果一无所知。这种详略教学法虽然有助于减少学生的课业和考试负担,但是教师忽略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系统掌握抗日战争史是十分不利的。

(三)部分教师依然沿用旧的史学观点

随着对历史不断的深入探讨和发现,现如今史学家看待历史的角度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这些史学观点也逐渐在教材中有所呈现。但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发现仍然有部分教师固守陈规,对学术界的新动态和新思潮十分漠然,甚至忽视改版后教科书上的新观点。例如很多教师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就照搬了传统的经典看法,认为抗日战争的意义只限于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性质之上,对于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上的意义就不够重视。这些片面的史学史论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片面地看待历史,对历史存在误解。

三、高中历史教学反思问题及其教学建议

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令人十分堪忧。面对这种情况,做出适时的调整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宏观把握教材,对教材中的不足适时弥补

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教师要做的就是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宏观把握知识。例如对抗日战争史的教学,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教材上记载的一些史实和史论之外,还要用更为科学更为准确的历史观对书本知识进行升华,切不能局限在书本的观点之上。抗日战争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反侵略战争,它还激发了民族意识,对促进我国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不能简单以教学大纲安排详略,而是要尽力让学生对抗日战争史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随着教学地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当中得到了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在历史教学中也要适当引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活化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除了将传统的讲授法表达地更为准确、清楚、通俗易懂以外,教师还应当多增加课堂互动的环节,让学生从“教师为主”模式下解放出来,在课堂当中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与同学交流和自主探讨中学习新的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我国抗战获得胜利的原因,并且找出其中的关键性原因。由于少了书本的限制,学生们就可以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对这些观点都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扬,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之相类似,教师还可以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课,例如针对抗日战争教学就可以举办一次话剧大赛,鼓励学生多多截取一些历史片段进行演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历史知识。

四、结语

历史科学是认识人类发展过程的一门学科,其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学非常重要,我们应重视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总而言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必须认清历史教学现状和问题,并采用相应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推动历史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希望通过高中历史教学能让学生更好更扎实地掌握历史知识,更加全面客观的看待历史事件,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反思,不断改革。

参考文献

[1]冯荣军.新课程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

[2]曲丽泓.突破传统,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

[3]王海涛.关于高中历史会考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

上一篇:安全风险分析的意义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