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风险与防范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5 13:48:42

创业风险与防范措施

创业风险与防范措施篇1

由于企业运营中面临着很多风险,税务风险是其中重要而特殊的风险。随着纳税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纳税意识也不断增加,企业税务风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可以让企业及时发现交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企业加强管理,合理合法的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有利于在减轻企业税务负担的同时也给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2.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的实施可以有效的减少和避免企业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经常对企业进行纳税风险控制和税务审计工作,可以让企业依法纳税减少企业因税务带来的经济损失。

3.企业进行自身税务风险防范可以提高自己的信用度,减少信用损失。如果企业因为主客观原因没能及时缴税纳税,被税务部门认为是偷税逃税不仅会被罚款,交滞纳金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信用有很大的伤害,降低企业的信誉。所以,企业自身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是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的。

4.税务风险是极有可能引发公司管理层的人员的变动,造成工作人员的不安,使得人才损失加大。同时也是有可能导致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此承担刑事责任。通过税务风险防范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管理人员的错误,减小和消除税务风险可能给管理层造成的损失影响。

5.税务风险防范的实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税企关系,对企业有着重要意义。企业通过税务风险防范的实施,不仅可以减少税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还可以减少人员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尽管企业税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很大,我们也不要觉得企业的税务风险就如洪水猛兽,无法战胜,对待税务风险,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正视它,了解它,以及做好防范措施。

1.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企业的种类很多,所以每个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的时候要实事求是,结合自身特点进行防范措施的实施,不能生搬硬套,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企业在实施税务风险的防范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企业的税务防范的全过程都要依法守法,根据法律法规进行。不能违背法律法规,不仅要遵循税法规定,更要在过程中兼顾其他法律和法规,以免为了避免税务风险而犯法。造成更大的企业风险。

(2)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分析的重要工具,同样适用于企业的税务风险分析,它可以用来衡量某种防范措施是否可行,以便企业选择更加经济有效的防范措施。

(3)整体性原则,企业的税务风险防范不是单一独立的行为,而是企业的整体行为,不单单是企业某部门某职员的责任,更是企业里每一个人的责任,需要全体成员的参与,所以,在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时要考虑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

2.税务风险的回避要从宏观入手,避免减少税务风险的同时,还可以对其进行转移和利用,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3.宏观方向只是指导企业的税务风险的防范,企业自身要从经营的角度去防范,一般来说企业的企业文化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变化,所以,树立企业文化中的诚信意识也是有效的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的措施。

三、结束语

企业的税务风险永远不会消失,会随着企业的发展一直存在,所以,为了企业的良好发展,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要不断深入研究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不断完善,减少税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创业风险与防范措施篇2

一、抓好学习培训、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平台

(一)抓好学习培训,做好准备工作

自区纪委将我局确定为试点单位之后,我局先后召开7次局班子会议,专题学习讨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准确把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方法和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班子成员带头学习研究,带头更新观念,带头组织实施,为全局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使全局广大干部职工也充分认识、理解、支持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我们及时印发了《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手册》,达到人手一册;转发了《新华区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于4月27日上午,在区地税局六楼会议室召开全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动员大会,使大家全面掌握了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实施步骤、目标任务、工作要求,确保了全局廉政风险管理工作整体规划、步调一致、扎实推进。

(二)健全组织机构,确保工作落实

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关键在领导,责任在班子。在全局广泛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及时成立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日常工作;为确保廉政风险点查找准确,我们还专门成立了局廉政风险点审核小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认真起草《新华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实施细则》,下发给各股室,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进行修改。通过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责任领导体系,确保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责任到位。

二、强化宣传教育,狠抓制度建设,建立廉政风险点防控机制

(一)强化宣传教育引导,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我们把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流程等相关内容制成宣传栏,结合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活动制作“焦裕禄廉洁奉公警示句”宣传版面等,在全局办公场所显要地方和就业创业服务大厅,张贴上墙;我们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主动担负起了为全区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当好开路先锋的光荣使命。主动为新华区公众信息网“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专栏”设立的“工作要求”、“工作动态”、“书记局长访谈”“工作资料”等栏目供稿,还积极参与全区廉政风险防范版面集中展览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政风险意识,不断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

(二)认真查找风险点,努力提高防控力

廉政风险点查找是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整个工作流程的重点和难点。我局紧密结合岗位职责、部门职能,广泛开展了个人自查、交叉互查、部门评查、评估审查等“四查”活动。采取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组织审四个程序,认真查摆和分析廉政风险点。每个干部职工的《廉政风险识别、防控一览表》以及各股室《制度机制风险识别、防控一览表》找好后,由各责任领导进行把关,风险点查找不准确,措施制定针对性不强的一律推到重来。目前,全局共确定廉政风险点162项,其中领导岗位廉政风险点64项,中层岗位廉政风险点98项。

三、创新工作思路,强化防控措施,探索廉政风险防控新模式

查找廉政风险,建立防控机制,核心环节还是在 “防”和“控”,经过工作实践,我们探索出了这样几种防控举措。

(一)建立廉政风险防范个人学习档案。我们把重要股室、重点岗位作为切入点,突出领导岗位、中层岗位、重要岗位“三个层次”,实行一人一档制,给党员干部每人建立一套廉政风险防范个人学习档案。廉政风险防范个人学习档案内除装入每个人的学习笔记、《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手册》、《廉政风险识别、防控一览表》以及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和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外,还要求装入每个人廉政教育学习计划、每个阶段的学习心得。

(二)设置廉政风险警示牌。我局为重要岗位及股室制作“廉政风险警示牌”,实行廉政风险警示牌制度。警示牌一面是“廉政勤政、自律自警”警示句,一面是各自岗位工作职责,廉政风险警示牌出现在办公桌的醒目位置,旨在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廉政风险警示牌”,上班第一眼就能看到它,能时时刻刻提醒工作人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让人时时自律、自省、自警、自励、自重。警示牌的出现,不仅是一次警示教育,也是一次承诺,更是一面“镜子”,让广大干部职工做到进门思廉,抬头望廉;它也不仅是在激励约束自己,同时也是主动接受大家的监督,给自己保持廉洁自律多设了一道“防火墙”。

(三)公开重点岗位风险点。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我们通过全面查找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重要岗位“三个层次”岗位上的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体制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按照风险的发生机率和危害损失程度逐一确定风险等级,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等防控措施,建立防控模式和监察预警机制,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环环相扣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其中对掌握组织人事权,行政许可、审批以及执法权,财政审批权,物品采购和管理权,社保基金和就业再就业资金审核管理权等职权的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及自我防控措施,在办公楼的显要位置设置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公开承诺公示栏进行公示,并在全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出,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经过半年来的探索运作,我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干部队伍的风险意识、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切实使党员干部时刻绷紧了廉政这根弦,未发生干部违法违纪事件,始终保持了干部队伍的稳定。二是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保障和促进了各项执法工作,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三是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不断提高,树立了人劳社保部门廉洁勤政的良好形象。今年以来,我们荣获了“河南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劳动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全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医疗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小额担保贷款先进工作单位”、“全区2011年度完成责任目标优秀单位”、“2011年改革创新年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创业风险与防范措施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紧紧围绕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有效措施,把廉政风险查到点、惩防体系建到岗,建立查找风险在前、教育提醒在前、建章立制在前、监督约束在前的防范机制,积极营造廉政勤政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全局反腐倡廉建设。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全面开展、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在全局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紧紧抓住“找、防、控”三个环节,有效识别廉政风险,建立以工作岗位为点、工作程序为线、监管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主动预防、超前防范的风险廉能管理机制,做到及时发现违纪苗头、及时解决违纪问题,把消极腐败现象预防和消除在萌芽状态,把廉能风险化解在初始阶段,切实增强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化解廉能风险的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三、主要内容

紧紧围绕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认真查找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等可能引发腐败的风险问题,科学划分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运用教育、制度、监督等手段,通过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三道防线”措施,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控制。

四、实施范围

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的实施范围是:各科室及其具有公共权力岗位职责的干部。

五、工作措施

第一,排查廉能风险点,健全信息档案

按岗位、科室、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排查廉能风险。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互相找、领导点和组织评等方式,从单位及个人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执行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逐一排查,找全找准廉能风险点。一是岗位职责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因素;二是业务流程风险,重点查找由于工作程序和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可能造成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的因素;三是制度机制风险,重点查找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及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的明确规定,可能导致行政行为失控的因素;四是外部环境风险,重点查找行业“潜规则”对岗位的干扰、生活圈和社交圈对个人的不利影响等因素。

1、查找岗位风险点。以岗位为基础,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组织党员干部对照以往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认真分析查找出个人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点,拟定风险等级和提出防控措施。在此基础上,县处级领导干部由局党组审定,确定风险等级;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职工由所在科室提出初审意见,由所在党支部审核、局党组审定确定风险等级。

2、查找科室风险点。针对科室职责定位和各个重要岗位,查找出本科室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梳理之后报局党组审核,并确定风险等级。

3、查找单位风险点。结合单位工作职责定位,在岗位、科室查找风险点的基础上,查找单位风险点,重点查找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由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决定,并确定风险等级,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

4、确定风险等级。按风险发生概率或可能造成危害损失程度确定出岗位风险点等级。一般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风险是发生机率高的风险,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的风险,如有可能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的风险等;二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高的风险,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较为严重损害后果的风险,如有可能违反涉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相关法规,受到纪律处分的风险等;三级风险是发生机率较小的风险,或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或一定经济损失的风险。对查找出的岗位风险点,须经逐级严格评定审核,梳理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5、建立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信息档案。将查找到的廉能风险进行汇总,填写单位廉能风险自查表、科室廉能风险自查表和个人廉能风险识别防控表,以及单位廉能风险岗位和相关管理制度汇总表,建立台账,形成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信息档案。

第二,实施防控措施,有效预防腐败

按照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制订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有效防范管理措施,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防范措施就跟进到哪里,使每个岗位上的人员及时受到提醒和应有的监督制约,建立完善的前期预防、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置的规章制度,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的控制,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

1、前期预防措施。主要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三个层面主动做好防范,尽最大限度地从源头排除可能发生不廉洁问题的隐患。(1)开展廉政教育,引导公务员和其他公职人员牢固树立廉能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2)完善办事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主动性和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性。(3)实行政务公开,在本局网站全面公开价格工作职能、权力运行流程、事项办理条件、事项办理程序、事项办理时限等。

2、中期监控机制。(1)通过对各岗位行政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认真落实廉政谈话、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加强对公务员和其他公职人员的监督。(2)针对各类防范措施、制度机制的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及领导干部定期对廉洁自律、履职尽责等情况进行自查。(3)实行专项检查,加强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和决策权、执行权的有效制约和监督,防止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把个人意志强加于民主决策。

3、后期处置办法。建立风险岗位廉能预警机制,对有明显风险表现的个人及时进行纠错和提醒,防止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变的腐败问题发生。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对群众有举报、社会有反映、不按规定落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措施的,采取谈话提醒、诫勉纠错、责任追究等措施,帮助和督促其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

4、风险点管理措施。

(1)岗位风险点管理措施。由岗位所在人员对照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所在科室集体审定,科室负责人把关、签字。

(2)科室风险点管理措施。科室针对岗位人员提出制订的防范措施进行梳理,归类汇总,修改完善,科室开会讨论后上报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并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3)单位风险点管理措施。在岗位、科室制订的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讨论修订本单位岗位风险点廉能管理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控风险的相关规定制度,明确防控风险任务要求和工作标准,形成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上下一体、左右联动的通畅、有效运行机制。防控措施经局党组会议审定后,在局机关范围内公示。

5、加强监督管理。根据风险内容和不同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监督、分级负责制度。一级风险,由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管理落实,主要领导负责监督;二级风险由科室负责人直接管理落实,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监督;三级风险由所在岗位个人直接落实,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制,根据风险监督管理权限和风险监督责任,综合运用教育、人文关怀、听证质询、公开承诺、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手段,通过定期自查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实施前期预防、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理。同时,要采取公开风险点、风险防控措施、工作流程和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多种措施,充分发挥社会各种监督主体的作用,实施全方位、多层面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监督管理的水平。

第三,强化评估考核,提升工作成果

1、严格评估考核。把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日常考核,综合运用内部考核评估、社会评估和综合考核评估等有效形式,对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2、修正完善提升。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以年度或项目管理为周期,根据考核评估情况,纠正存在问题,对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成效显著的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对失教失察失管或违规违纪者,要根据具体情况、情节,依照相关党纪政纪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行政职能转变和预防腐败的新要求,修正风险管理内容,改进和完善风险管理措施。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将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市物价局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领导小组。单位一把手和各科室负责人分别为单位和科室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职责,带头查找岗位风险,带头制订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确保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工作全面有效推行,确保预防腐败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注重结合,务求实效。推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是对惩防体系建设和预防腐败工作的进一步强化,是在各项业务工作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措施。要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坚持把开展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与单位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与单位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单位推行党务政务公开紧密结合起来,与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力求取得实效。

创业风险与防范措施篇4

Abstract: In view of risk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is paper uses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method, raises an model framework about risk analysis, compares the risk i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ooperative 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innovation, and at last, puts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risk management.

关键词: 技术创新;风险;煤化工

Key words: technology innovation;risk;coal chemical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200-02

1 问题提出

技术创新一直都是企业竞争的至高点。纵观全球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一幅技术驱动产业发展、引领企业竞争的历史画卷。近些年,随着石油价格不断攀升,国内煤化工兴建了众多项目,投入规模和产品规模连创新高(裴云鹏,2011)。但与国外相比,国内煤化工产业,尤其是传统煤化工仍存在着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等明显不足,关键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国外先进企业手中(如美国Eastman、南非Sasol等),技术上受制于人的状况尚未从根本上改变。

技术创新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企业技术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谢科范,1999)。一项研究表明,新技术开发项目的技术成功率、商业成功率和经济成功率分别只有60%、30%和12%,也就是说依次通过这三个环节的失败率高达40%、70%和88%,最终能获得市场成功的技术创新比例只有2.16%(Carl.Pritchard,1999)。针对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结合国内煤化工发展实际,如何系统地识别技术创新过程的风险因素,揭示风险产生的机理,回应实践发展的呼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2 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风险分析

风险经济学认为,任何一个风险事件都不会无缘无故发生,事件发生的背后都会有支配性风险因素的存在,风险分析可遵循由“源”到“因”再到“果”的逻辑过程,建立一个由技术创新目标、技术创新必要条件、技术创新风险因素和技术创新后果等四个部分构成的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析模型(见图1)。

2.1 从技术创新目标到技术创新必要条件 技术创新目标是煤化工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欲达成预期目的和标准的事先规定,而其必要条件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够顺利实施、完成目标所必须需具备的客观条件与要素。从确立目标与实现手段之间的关系来看,煤化工企业确立的技术创新目标不同,所要求实现目标的客观条件与要素也就不同,因而这些条件与要素具备与否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目标的重要保证。煤化工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时,尤其是在选择自主创新模式时,要特别注意自身实力和外部环境是否具备,实现目标过程的风险控制是否到位,并不是目标越大越好,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2.2 从技术创新必要条件到技术创新风险因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事万物的发生都是事先由其中原因严格决定了的,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也不例外。由于技术创新目标下企业资源条件与要素“战略缺口”的普遍存在,很难保证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必要条件能随时随地地满足一切合理要求,因此,技术创新所需每一个必要条件都会随时随地有可能“自然”地转化为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当然,从技术创新必要条件到技术创新风险因素这一过程中并非只有“自然力”的影响,人们可以针对风险因素采取一定的“反转化”措施来影响风险的产生和形成,从而为技术创新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提供了可能。

2.3 从技术创新风险因素到技术创新风险后果 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后果大致可分为三类:生存风险、竞争风险和成长风险。生存风险是指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之后由于绩效下降和财务恶化所产生的企业资不抵债与破产关闭的可能;竞争风险是指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后,由于竞争力下降,在经营领域竞争排名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可能;成长风险是指煤化工企业技术创新后,增长速度下降,企业丧失长期可持续性增长的可能。显然,众多风险因素的存在是造成上述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后果的内在的本质原因。

3 煤化工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3.1 做好技术创新的研发风险防范 首先要重视对创新信息的收集工作。提高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尽早建立风险预警和监控体系,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最大程度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研发风险,减少风险损失。其次,要以自身技术开发能力为导向且与市场紧密结合,获取高效的创新成果,加快在市场的推广,较快地获取高额的经济效益。

3.2 做好技术创新的财务风险防范 首先要预测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金数额,企业除了通过获取自身资本,还可采用有效的、风险较小的融资手段进行筹措,如果企业难以筹措大笔资金,采用合作创新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会是一个可取的手段,合作双方共同募集资金,共同程度风险,会大大降低创新活动的风险。此外,要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防止资金的滥用、盗用而引起资金的短缺;企业还需时刻预测创新活动每一阶段所需资金,确保企业资金及时到位,防止资金不足现象的发生。

3.3 做好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防范 首先要制定正确的创新项目计划和科学的决策。利用搜集的信息,经过分析和整理,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预测,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措施,从而降低风险。其次,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密切合作,通过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制定合理的宣传方式、再加上财务部门的资金支持,才能把握机遇,成功将产品推入市场并广泛应用。

3.4 做好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风险防范 首先要提高企业的专利意识。越来越多的企业迈向技术创新之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于缺乏完善的创新成果保护制度,加上缺乏专利意识,不能很好的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导致胜利果实被窃取,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有效利用法律制度,提高保护创新成果的意识,获取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要提高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环境是多变的,企业应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关注各种有关信息,有效分析,及时制定一系列的反应机制,采取最快的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防止更大程度上的扩散。

参考文献:

[1]裴云鹏.当前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状况及建议[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1,专题策划:28.

[2]谢科范.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4).

[3]Carl Pritchard. Risk Management. Arlington,Virginia,USA:ESI International,1999:215-217.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创业风险与防范措施篇5

【关键词】交通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思考

进一步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提高廉政风险控制能力,加强交通党风廉政建设,这是近年来绍兴交通部门落实《交通系统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实施方案》的重点实践课题。我们从交通工作实际出发,运用风险管理原理,着力构建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具有交通行业特色的惩防体系,努力优化交通发展环境。

一、当前交通基层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绍兴市交通运输系统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积极构建具有交通运输特色的惩防体系,为交通运输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但是,一些较轻微的违法违纪行为仍然较多,触犯刑法的违纪案件也时有发生,这提醒我们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常抓不懈,绝不能有任何放松。

(一)违法违纪案件的分布特点。虽然近年来绍兴市交通运输系统违法违纪案件的涉案人员级别不高、严重违法违纪案件较少,但基层一线仍成为易发多发的地带。这给交通运输行业的形象抹了黑,破坏了“诚信交通、廉洁交通”的良好声誉。这说明我们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还有盲区,廉政风险防范体系还存在缺口。如不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防范监管,久而久之必将酿成大祸。

(二)违法违纪案件成因分析。我们认为,一方面是违法违纪人员政治立场动摇、价值观念扭曲、道德防线缺失、法律意识淡薄,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治教育。另一方面,最根本的原因是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一是现行廉政监督行政体制存在不足。二是基层监督面广量大,纪检监察力量不足,易存盲区。三是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养护、管理、征收、审批等权力项目多、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拥有一定权力的基层岗位众多。这些基层岗位往往职务级别不高,因其“小”,不易引起系统内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的重视,容易产生“监管盲区”。

(三)交通行业特点致使廉政风险易发。交通运输系统所属的许多单位,手握自由裁量权、行政审批权、工程建设现场管理权,对于这些岗位上的直接经办人员来说,廉政监督力量相对薄弱,监管空白较多,同时他们与管理对象直接接触机会多,接触场合往往较为分散、偏僻、隐蔽,受到金钱利益的冲击和诱惑相对较大。

二、以预防为主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我们认为,构建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关键是如何对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控。要破解前文指出的机制不畅、力量不足、覆盖不全、监督不力、措施不实等问题,关键是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条件让群众监督权力的运行,做到外部监督与内部并举并重。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工作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符合我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党风廉政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举措。

(一)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的动态循环理论。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和廉政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动态循环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一是廉政风险识别与评估。全面排查权力运行各个环节的廉政风险,对这些风险的危害大小和发生的概率进行定量分析。以此为基础找出消除风险、监控风险的方法。二是廉政风险监测与控制。对权力运行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廉政风险苗头,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将廉政风险解决在问题发生之前,实现预防功能。三是廉政风险事件响应。廉政风险事件(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后,按照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四是廉政风险事后评估与纠偏。对已发生的廉政风险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找出现有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未能及早发现和控制的原因,对相应的识别、评估、监测、控制方法进行修改完善。进入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循环。

(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实践。近年来,我们在交通基层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的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使党风廉政建设从“主观定性管理”飞跃到“客观定量管理”,其科学性强,可操作性好,实施效果显著。

1.首先,在排查的领域方面,将与公共权力较为集中的行政执法单位、交通工程建设单位作为排点,找准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排出各个热点岗位。其次,在对象划定方面,将市局直属单位中层干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人员、行政执法人员、重点岗位及窗口工作人员作为排点。第三,在内容安排方面,紧紧围绕“权、钱、人、物、事”的业务处置权开展排查。

2.实施“阳光工程”,织密廉政风险防范控监督网。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绍兴市交通运输局不仅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还多措并举创造条件,便利群众更好地行使监督权利,既织密了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的监督网络,又破解了面广量大、人手不足的监管难题。首先,“阳光公开”。除了传统的电视、报纸、公示栏等公开方式,还采用门户网站、政务微博等新方式,对人民群众实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事务公开、权力公开,保障了交通服务对象、交通管理对象和其他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其次,“阳光监督”。除了传统的来信来访监督之外,绍兴市交通运输局依托网络平台、交通服务热线等(下转第14页)(上接第24页)新型平台,拓宽群众投诉、举报、咨询的渠道,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通过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有效破解了内部监督人手不足、覆盖不全的问题。第三,“阳光执法”。着力规范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细化处置标准,明确执法责任,严明执法纪律,构建全员参与、监督制约、防范有效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

三、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的若干思考

(一)必须坚定决心,将廉政风险防范体系落到实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是我国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我党在新时期将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人民群众痛恨腐败和支持反腐倡廉建设的坚定态度,是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不断深化的强大动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阻力和障碍仍然客观存在。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必须人人查找风险,人人公开风险,人人参与监督,同时人人都处于监督之下。

(二)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是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必须紧扣交通工作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体系。必须定期检视现有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的效能,尤其是要保证廉政风险点排查的全面性、客观性、准确性,当实践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及时调整廉政风险防范体系,确保始终与交通发展的实践保持一致。

(三)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廉政风险长期存在,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必须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蔡青竹,严杰,李尚敏.预防腐败风险管理机制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党史文苑,2011(16).

创业风险与防范措施篇6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创新风险;风险防范

一、金融创新与金融创新风险

(一)金融创新的涵义

20世纪20年代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包括新产品的开发、新生产方式或者技术的采用、新市场的开拓、新资源的开发和新的管理方法或者组织形式的推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广义的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对于金融创新,本文的界定为: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是指金融管理当局或金融机构为追求宏观效益或微观利益而对其机构设置、业务品种、市场结构及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的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金融创新的具体内涵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

(二)金融创新风险

金融创新风险是金融创新过程中,创新供给主体的创新措施不能顺利实施,或者是创新收益遭到损失的可能性。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即由于设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金融创新措施未能如期出台,甚至流产的可能性;二是金融创新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即由于实施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使实施受到阻碍或实施效果严重偏离预期的可能性。这两种风险之和,即为金融创新总风险。

1.金融创新风险的形成原因。(1)金融创新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而使通货膨胀成为可能。商业银行的新型负债账户、可转让存单、证券化贷款等金融创新创造了新的货币供给。而现代金融业电子化的进程加快,电子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从而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另外,金融创新通过电子化交易、创新的工具等扩大了货币乘数。以上都增加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控信贷规模的难度。(2)金融创新弱化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创新,一方面,导致金融监管的领域扩大,对象增多。除了对于传统机构的监管,监管机构需要对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新型的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监管;另一方面,由于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大,表外风险随时都能转化为真实的风险,对于表外业务的监管难度也在增加。(3)金融创新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创新使得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大量的金融创新工具为投机活动提供了诸多“冲击市场”的手段。金融创新推动了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使局部的金融风险能够迅速转化为全局的金融风险。

2.金融创新风险的构成。金融创新风险可以细分为以下各种风险。(1)设计风险。即由于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金融创新措施未能如期出台,甚至流产的可能性。(2)市场风险。即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变动而产生的风险。这里的市场价格,主要是指基础资产的价格。(3)信用风险。即衍生交易的一方不按合同条款履约而导致的风险。(4)流动性风险。即金融衍生工具的持有者在市场上找不到适当的对手,只能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将衍生工具出售所造成的风险。(5)操作风险。指由于内部控制系统或清算系统失灵而导致的风险。(6)法律风险。即由于交易合约内容不符合法律规范,交易合约不具备法律效力或其他方面的法律原因,而给交易主体带来的风险。(7)声誉风险。即由于操作失误,不按时履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其他原因,而给组织创新工具交易的机构或交易中的一方的声誉带来的不良影响。声誉风险这种无形损失,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定会转化为有形损失。

金融创新风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其中市场风险占据主体地位,它与其他风险相互紧密联系。比如,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上,某种衍生产品的价格波动越大,交易主体无法履约的可能性越高,因而信用风险也就越大。同时,市场风险越大,交易主体把衍生产品合约在理想的价位上脱手的可能性越小,流动性风险也就越大。同样,其他风险也会对市场风险产生影响。比如,操作风险的增大会提升衍生产品合约价格波动的幅度,从而增大市场风险。总之,金融创新的风险体系,是一个由多种风险交织在一起的彼此制约的复杂链条。

二、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之下,我国民族金融业面临激烈的挑战和竞争。激发金融创新的动力,提高金融创新风险防范的能力,是新的形势下我国金融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风险防范

各国监管当局和国际性金融监管合作机构一直在积极地探索有效的风险监管办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金融风险监管规则,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范风险的措施,以构造金融创新风险的监管机制,以金融风险监管来防范金融创新风险,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有效的监管形式的安排。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趋势,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被确定为首批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银行,我国银行开始涉足基金业务。2006年10月,保险机构获准可以投资境内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未上市银行的股权。为了满足跨领域金融创新的需要,我国的金融监管可尝试设立国家金融管理局以取代中国人民银行,实行跨行业、跨市场、跨产品的金融监管,将金融监管权统一起来,为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

2.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支持体系。金融监管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监管者要有效履行金融监管职能,除了主体法律体系外,还需要一套较为完整的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对立法环境尚未成熟、近期不易立法的有关金融行业,先制定过渡性的暂行条例。

3.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和健全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健全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在条件成熟时建立金融监管信息中心,专门从事监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保证信息共享的长期性、稳定性、安全性,达到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目的。

4.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监管。市场准入监管是防范创新工具交易风险的第一道关口。监管当局对准备上市的创新工具,各种交易机构的注册、审批,交易所会员及经纪人资格的批准等都要严格审查,把握交易风险和交易总规模,控制金融创新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5.监管的市场化,引入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法。穆迪已为全球超过1000家银行发出评级,其中包括已开发市场和新兴市场银行。信用评级运用于金融监管之中,一方面,评价金融机构的业绩,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评级指导金融机构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以提高资产质量,限制不慎投资经营活动。

6.建立高效的金融创新风险预警体系。借鉴发达国家金融风险防范的经验,结合我国金融业运行的实际情况和风险特征,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从宏观层面可分为三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二)金融创新主体与金融创新风险防范加强金融创新主体创新风险防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表外业务的管理。金融创新主体应根据自身的规模、资金、能力等确定表外业务占全部资产额的比例,并把握好表外头寸。同时,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要分开管理,加强表外业务的统计和核算,及时发现表外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应付突发事件的措施。

2.海外分支机构的管理。总部要对海外分支机构规定业务范围及各类业务的规模和审批权限,加大总部对海外分支机构资金流动的管理力度。2004年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违规从事投机性石油衍生品交易而导致巨额亏损,最后不得不接受重组。中航油事件充分表明,总部对于其海外分支机构的管理制度构建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创新。

3.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设计。实践中,几乎所有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监管的建议性文件都突出强调内部控制制度在衍生金融工具监管中的核心作用。建立和完善创新金融工具交易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创新金融工具交易中董事会、管理当局以及具体操作人员的职权和责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在交易活动中有越权或违规行为的交易员及其主管,要有明确的惩处制度;第二,应建立足以监控、管理和报告创新产品交易风险的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明确不同层次韵报告制度;第三,应选用具有高素质的交易人员,并明确界定交易员权限,包括其职责范围和交易限额;第四,实施全面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创新业务风险管理规则和程序是内部控制总体框架的延伸,内部稽核人员对风险管理过程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定期检查,有效发挥内部监管职能。

(三)注重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作用

对于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我们在强调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要注重发挥行业自律监管的作用。衍生产品品种众多,交易过程复杂,交易规模庞大,监管部门很难对所有的交易进行全面的监管。因此,监管当局应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市场交易主体自律管理的积极性。2000年5月,中国银行业协会(ChinaBankingAssociati—on,CBA)成立。实践证明CBA在维护银行业市场秩序、提高银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国际协作与金融创新风险防范

通过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各国监管机构与国际性金融组织的合作与协调,能够有效的降低金融创新风险。金融创新监管的国际监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国与国之间的协作监管;二是国际性组织对其成员国所进行的风险监管。

1.国家之间的协作监管。全球金融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金融创新工具的交易、金融组织机构、金融创新业务和金融创新市场都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方面,其增加了一国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对本国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交易活动监管的难度;另一方面,一笔业务或经济纠纷也往往涉及到多个国家的监管法规能否共同协调的问题。由于金融创新的风险带有国际性质,其监管不是某个国家的事情,它关系到本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安全。因此,在此方面加强国际协作更加重要。

创业风险与防范措施篇7

【论文摘 要】目前,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使一些传统的文件载体不断消失,而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正逐渐被很多企业推广运用。办公自动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信息档案的建立,这种记录信息的手段对企业来说更加方便和快捷,避免了传统的纸张档案的弊端。但是有利必有弊,计算机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这一手段时也存在一些弊端,针对这个问题,企业在运用此技术时一点要做好风险的防范措施,力求使风险降到最低。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控制方法如下: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8~11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4(1):36~37

[3]邹生.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4):28~29

[4]宗文萍.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J].档案学研究.2005(1):38~42

创业风险与防范措施篇8

【关键词】电子信息档案管理;风险控制;方法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企业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档案并不全是优化,它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企业的数据被盗,所以,企业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一、避免风险的措施

提前预防,在风险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进行遏制是规避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对于电子档案来说,应该以其自身的潜在缺陷为根据来实施控制管理,来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

1.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对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制定一些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必要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3.及时消除风险。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4.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二、缓解风险的措施

电子信息档案在遭到外界的干扰后,为了把危险降到最小,就需要管理人员尽最大的努力把危险掌控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使风险得到缓解?目前,许多企业开始利用风险转移的策略进行缓解,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风险缓解就是通过制定实施应变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电子信息档案相关资产重新布置等手段来减小电子信息档案及相关资产价值本身或风险的后果或影响。常见的风险缓解方法包括:事前措施、事后措施。前者是指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执行的方案;后者是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执行的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时如果发生危险,那么不管是什么情况,企业都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三、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还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所谓转移策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的分散,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四、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简而言之,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风险不是确定的,而是不确定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制定风险防范办法,使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对于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冯惠玲.论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5(3):8~11

[2]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4(1):36~37

[3]邹生.开放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4):28~29

[4]宗文萍.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J].档案学研究.2005(1):38~42

上一篇:房地产用户分析范文 下一篇:化学优化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