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18 21:59:23

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篇1

关键词:应用型;认知度;接受度;执行意愿;实践环境;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79-02

一、前言

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当前社会和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和不同类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确定的单一人才培养目标很难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校自身的发展。在当前,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欢迎,要求本科高校必须从学术型或理论型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要坚持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坚持依靠实践型名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坚持用政策和机制激励增强培养动力。近年来,部分高校肩负责任,以强烈的市场意识,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适应市场要求、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但也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比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按照老套路照本宣科;新增加的一些通识教育课程成了“放水课程”;学校号召的教师实践锻炼活动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等。

其实创新能力和创新态度是一种品质,它要求人们要怀揣一种批判精神,随时能够追求着崇高的境界,随时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并去努力。大学的责任其中就是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大家的创新能力。不置可否,大部分本科院校早已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且鼓励本校学生参与各类比赛,以比赛的过程和结果来体现出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对全校学生。所以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层面来考虑问题,在教育教学诸多环节进行改革,需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大力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能力、意识等创新品质。我们不能将高校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教育与培养和他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对立起来人的本质属性与人所从事工作的类型进行概念的混淆。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新形式下国家不仅需要高级的技术型应用人才,还需要善于用新思路,大批能主动钻研,运用新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显然,本科院校人才目前培养目标与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完全适应。培养创新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责无旁贷。学校除了进行一般的专业训练,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并将其作为当前与以后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源头和关键环节是教育,决定性因素是教师。针对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问题,以淮海工学院为例,通过师生问卷调查,深入调研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知度、执行意愿和意见建议。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原因,给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进方案。供高等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参考。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知度

1.调查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概念和需求,理工科教师全部知道,文艺经管法教师中90%的知道;理工科学生中70%的表示了解,文艺法经管学科学生中60%的表示了解。对于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40%的教师认为非常好,14%的老师认为不明确,56%的教师认为很一般,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缺乏激励教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的政策措施,降低了教师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热情。学生中16%认为非常好,36%认为较好,42%认为一般。大部分学生选择“学校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较一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学校缺乏清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连贯的指导思想与扶持政策;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中去,缺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的感同身受。

2.分析与讨论。教师,原因主要在于越来越多的理工科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这一严峻问题――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毕业生基础理论和研究能力不如一流高水平大学,而实践动手能力又不如高职高专院校,所以在学校整体研究水平不能显著提升时,迫切需要在实践该环节的整体水平飞跃。文艺经管法学科师生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不是特别重要,是与这些学科需要的实践较少相一致的。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参与度与原因分析

1.调查结果。淮海工学院组织教师参与“实践锻炼计划”,委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0.5~1年,提高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政策提出后仅有1%的教师有参与愿望。原因调查结果表明,40%的教师认为学校支持不够,23%的教师不知道该计划,11%的教师找不到实践单位,0.02%的教师选择“太辛苦”。

2.分析与讨论。很少教师因为“太辛苦”而为参加实践锻炼计划几乎所有教师都愿意参加实践锻炼,而仅有1%的教师具有参与意愿表明政策存在执行瓶颈,大量教师不知道该计划表明学校对这一计划的宣传不到位,大量教师找不到实践单位表明学校在实践单位对接上工作有所欠缺。计划的执行瓶颈在于政策,尤其是缺少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政策与财政支持,这与很多其他计划的参与不不高相似。整体来讲,政策力度、宣传力度和对接力度是主要原因。

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进方案

1.调查结果。收集了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经整理主要建议如下:(1)精准定位:各学科应该根据市场发展和需求,确定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可执行的培养计划,甚至将学校课堂与企业车间,专业设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的高效整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率。(2)宣传解释:在教师层面大力宣传和解释说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首先在教师中形成共识,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深入人心。再准确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在校学习与未来就业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教师培训: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和控制因素。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给教师一定压力和必要支持,使教师既明白自己的重担,也能从自己的努力中得到认可和回报。教师能够深入企业保证理论与实践不脱节,就能在教授学生时培养应用型人才。(4)实践环境:设立多种层次、不同类别的专业实践基地,如企业实习基地、企业培训基地、校内工厂、开放实验室、创业空间等条件,使学生可以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给学生以灵活的配套政策,如学分转换、奖学金评定等。(5)政策的制定要广泛的征求意见,一方面师生能够更多的了解政策及其意义,也能从师生中得到一些反馈建议,促进计划的不断完善,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执行度。

2.分析与讨论。师生的建议契合实际,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一些建议也与其他专家的观点高度一致,如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提高教学的“应用型”、如校企联合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等。

五、总结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很多高校也意识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深蒂固,导致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调查发现,师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具有不错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但执行意愿很低,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存在执行瓶颈、宣传力度不足。建议高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精确定位、加大宣传,创建良好的实践软硬环境、加大教师培训的政策支持和压力,广泛提取师生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季红波.我国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中国教育报,2008.

[2]俞立中.大学之道[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斯阳.浅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06).

[4]尹福玖.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5]李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科学大众,2007,(12).

[6]胡建华.培养创新人才之断想[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0).

[7]赵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

[8]樊华,周庆贵,刘平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6,(12).

[9]于天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

[10]吕鑫祥.新形势下,对技术性人才的重新审视[J].高等技术教育,2002,(3).

[1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Z].

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篇2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质量;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2.025

1引言

新常态下,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房屋建筑行业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为此,紧跟行业变化,开展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对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思路对策显得十分重要和急迫。本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依托,对近两届(2014届和2015届,下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开展调查,分析了就业率就业单位行业就业单位性质薪酬状况专业对口度和就业满意度等方面情况,并针对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2就业率及就业单位分析

2.1就业率分析按规定,列入就业范围的毕业生包括就业升学参军和创业四种类型,近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情况见表1所示。近两届毕业生总就业率分别为97.3%和99.27%,协议就业率分别为94.59%和91.12%,两项率值均保持稳定,且均保持比较高的率值。未就业的3名毕业生,目前也都有临时性的工作,但不在规定统计就业范围内。2.2就业单位行业分析毕业生基本流向了房地产/建筑行业,占比接近80%;小部分流向了其他行业,占比约20%。具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2.3就业单位性质分析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见图2所示,在民营(私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了近一半,其次是国有企业,占比达到了1/3。民营(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就业的主阵地。

3薪酬状况分析

毕业生薪酬水平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按月薪酬计算),大部分毕业生薪酬介于2000-4000元之间,占比超过50%。2000-3000元之间的占比约1/3,3000元以上的占比约1/3。不过,也应该看到还有约1/3的毕业生薪酬在2000元以下,1000元以下的占比8.2%。说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起薪并不均匀,存在比较大的差别。

4专业对口度分析

毕业生专业对口度分布情况见图4所示,完全对口占比35.09%,比较对口占比40.35%,两者合计占比超过75%,不对口占比14.04%。

5就业满意度分析

毕业生总体就业满意度分布情况见图5所示,“满意”占比为38.60%。约有2/3的毕业生对就业达不到满意的程度,具体原因包括很多,其中“薪资偏低/福利较差”占比14.62%为最大,这是由于房屋建筑行业初始就业起薪较低造成的“。发展空间小”占比14.04%,说明高职毕业生在企业人才梯次的定位上较低,学生感觉不到提升的空间。另外,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发展后劲不足,这也制约了毕业生的发展。其他因素的占比都在10%以内。

6结论与建议

综合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各方面状况的分析,得出以下的结论和建议:第一,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总就业率和协议就业率都较高,但就业单位行业和性质薪酬状况专业对口度和就业满意度整体上呈分散型分布,毕业生的整体就业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第二,影响就业质量的不单单是就业工作,还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水平职业素养教育等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第三,人才培养方面应以行业市场为导向,深化专业建设教学和课程改革,注重增强毕业生职业发展后劲的培育。第四,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房建行业的特点,毕业初期应更加注重经验积累和自身成长。第五,积极推进有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夯实拓宽实习就业的渠道。

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篇3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c 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2)020005082011年10月13日,由中组部、中央政法委、中编办、发改委、财政部、民政部等18部委联合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国家出台的第一个系统建构专业社会工作制度、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这个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整准确地理解《意见》精神与政策内容是学习宣传与贯彻落实《意见》的前提和基础。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不同群体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这个文件的精神实质与政策内容。组织部门、民政部门可以从中看到各自在社会工作制度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牵头抓总与具体负责的繁重任务,编制、财政与发展改革部门可以从中看到各自在机构编制、财政投入、规划计划与设施建设方面的职责使命;教育单位可以从中看到今后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好机遇;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可以从中看到今后一个时期党委政府日益增强的支持与日益拓展的发展空间;广大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则可以从中看到越来越广阔的就业前景与充满希望的职业生涯。

一、《意见》产生的现实意义与时代背景(一)现实意义《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入了全面深入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意见》下发后,民政部李立国部长于11月2日做出重要批示,认为“此件印发是我国专业社工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是多年研究、实践和协调的政策成果,要大张旗鼓、持续深入地抓好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批示以高度浓缩与精炼的语言解释了《意见》出台的价值与意义、《意见》制定的过程与艰辛、《意见》落实的任务与职责。应该说,这个批示是理解《意见》的总的纲领,是解读《意见》的基本依据,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思路。

第一,《意见》出台对于推动中国传统社会服务向现代社会工作服务转型具有重大意义。《意见》从服务理念、服务行为、管理方式、经验教训等方面分析了传统社会服务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利弊得失、优劣长短,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联系中发现社会服务自身发展规律,从区别中发现现代社会工作的独特与创新。

第二,《意见》出台对于发展中国特色专业社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意见》对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与国家总体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以及战略性地位与作用作出了高度评价。

第三,《意见》出台对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意见》科学分析了社会工作服务供给的现状,说明当前社会建设与管理服务、加快发展社会工作步伐的紧迫感。(二)时代背景《意见》产生的时代背景重点体现在中央部署的一系列工作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与批示里,体现在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第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提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任务要求。中办、国办在贯彻落实该《决定》的任务分工中,明确要求中组部会同原人事部、教育部、民政部、原劳动社会保障部、中编办等部门研究起草《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第二,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上议事日程。2008年、2009年《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点》和《中央人才工作要点》都将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列入年度重要工作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抓紧研究制定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

意见”。吴邦国、温家宝、、贺国强、周永康、曾庆红、回良玉、刘延东、李源潮、令计划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先后对加强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第三,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专题研究,社会工作人才成为我国六类主体人才之一。2010年5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大力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社会工作人才作为与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并列的六类主体人才,并将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纳入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作为推动全国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与重要举措。

第四,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呼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其一,基于解决社会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虽然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既有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有就业保障不足、收入分配不公、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以及社会服务质量、层次与水平难以满足群众需要等问题;既有个体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也有地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与社会管理任务日益繁重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措施,创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尤其是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建设一支宏大的、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实现对各种社会问题更加有效的治理,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其二,基于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建设高素质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迫切需要。现代的、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近年来,虽然一些省市和部门先后在贫困救助、流动人口服务、养老服务、孤残儿童服务、司法矫正、就业辅导、公共卫生、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及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开展了专业社会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专业社会工作开展的领域、行业、层次与水平还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虽然我国目前已有280多所高校设立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60所高校开展了社会工作硕士教育,10多所高校开始了社会工作方向的博士教育,初步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教育体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评价、考试制度也已初步建立,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还面临四方面的问题。一是人才总量不足。目前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人数只有20多万人。在人才数量总体不足的同时,还存在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与基层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工作岗位缺乏。除民政事业单位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外,其他部门尚未全面开展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工作。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还不快,设立社会工作岗位的公办社会服务机构数量也不多。许多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还难以找到对口、满意的就业岗位。三是社会知晓度不高。很多人对社会工作缺乏了解和认识,有的将社会工作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或群众工作,有的把社会工作当成本职工作之外的业余工作,有的把义工或志愿者当作社工。四是体制机制不完善。还未建立统一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体制,并缺乏应有的党政支持和政策法规依据。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当前急需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推进速度。(三)产生过程《意见》的产生大体可分为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实践验证与上报审批四个阶段。研起草阶段。一是成立机构。2007年初,根据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涉及领域和工作要求,成立了由中组部牵头、民政部等14部门参与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工作领导小组以及“调研和文件起草组”,专门负责课题调研工作。二是开展调研。从2007年1月起,专题调研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开展了部委专题调研、地方调研、重点高校调研、境外调研等四方面调查研究工作。三是起草《意见》。在国内外深入调研和重要课题研究基础上,起草《意见》稿,于2008年初提出了《意见》讨论稿。

第二,征求意见阶段。重点征求了三

方面意见:一是征求中央有关部门意见,二是征求地方意见,三是征求专家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论证会等方式,形成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前后多次听取中央部委领导、地方政府部门相关人员以及社会工作领域理论研究和实务专家的意见。在认真吸纳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对《意见》稿进行了反复修改。

第三,实践验证阶段。为确保有关政策措施符合我国实际,在《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同时,将《意见》稿中的有关政策制度、体制机制、工程计划安排与全国各地社会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成果、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验证。重点验证了四方面内容。一是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上海、广东、深圳等省市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这种体制机制对调动党政各部门与群团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整合各方面资源共同参与社会工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参照上海、广东、深圳等地的做法,几经反复逐步修正并形成了目前《意见》中确定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格局共识。二是在人才评价和使用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从2008年开始,连续四年组织了五次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共产生54 176名初级、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008年底民政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将社会工作岗位明确为民政事业单位的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全国民政事业单位和城乡社区已开发设置45 000多个专职社会工作岗位。2009年以来,围绕社会工作者教育管理和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先后出台了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职业水平证书登记以及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全国已培育发展了600多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意见》稿及时吸收采纳了人事部、民政部在人才评价与使用方面的成功做法与经验,进一步丰富了《意见》稿内容。三是在专业教育与培训方面,《意见》稿认真总结了2009年国家建立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教育制度、在北京大学等58所高校开展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实践,以及2007年以来受中组部委托的地市级、县处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与省部两级培训机构开展的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成果,进一步充实了社会工作教育方面的相关表述。四是在社会工作实践推进方面,《意见》稿充分反映了2007年以来民政部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积极成果,尤其是集中反映了以上海浦东新区、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为代表的试点示范地区与单位的实践发展,及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上海模式”、“深圳模式”和“万载模式”的艰辛探索的成果。

第四,上报审批阶段。主要经过了三个环节。一是中央人才协调小组的审议意见。2009年10月23日,李源潮同志主持召开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23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意见》稿。二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审定意见。2010年7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18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意见》稿。三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审定意见。《意见》稿修改内容报国务院领导审定后,上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审定。8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意见》稿。中组部、民政部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对中央人才协调小组、国务院常务会议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不同层次的研究审定意见精神进行了系统学习研究,据此对《意见》稿进行修改。在征求中央有关部门与中央领导同意后,2011年5月底至6月初,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名义将文件稿再次征求了中央政法委、中央编办等18个部委与群众团体意见。根据这些部门与团体的反馈意见,文件起草组又做了进一步修改。经过上述修改过程,形成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送审稿)》。新的《意见(送审稿)》,重新界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概念,进一步强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重心在基层,立足城乡基层组织培养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调整岗位设置、人才使用与评价等方面内容与表述,强调在现有体制机制下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经过四年多的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实践验证与层层审核,终于在2011年10月13日以中组部的文件(中组发[2011]25号)印发,《意见》的产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意见》的主要内容与重大创新(一)主要内容《意见》全文约7 000字,共有6部分内容,围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

、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

第一,社会工作人才新概念。《意见》第一、二部分对社会工作人才概念作了新的界定,对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作了阐述。

第二,社会工作人才政策措施。教育培训是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岗位开发与人才使用是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人才评价和激励是社会工作人才成长进步的重要环节。《意见》第三、四、五部分重点提出了加强教育培训、岗位开发、人才使用和评价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第三,社会工作人才保障条件。《意见》第六部分,提出了各级党委要加强对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要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明确了加快社会工作政策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大社工投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等方面的工作要求。这些要求是营造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条件。(二)重大创新《意见》的重大创新突出体现在八个“第一”[1]。 发展定位上,第一次在文件中正式定义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内涵外延、专业定位、分布领域和功能作用。这一界定既反映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本质要求,也赋予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新的时代内涵。

第二,在发展功能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第三,在发展思路上,第一次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人才使用为根本,以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以政策制度建设为保障”的发展思路。

第四,在发展方向上,第一次确立了坚持“党的领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突出重点、立足基层、中国特色”的指导原则。《意见》确立的“24字方针”,一方面遵循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一般规律,体现了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共性原则,另一方面遵循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立足于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

第五,在发展目标上,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制度、环境建设的战略目标。在队伍建设上,《意见》提出了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战略目标。

第六,在发展政策上,第一次围绕“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四个重要环节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配套性政策措施。

第七,在发展举措上,第一次设计了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重大人才工程与计划。

第八,在发展力量上,第一次明确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推进格局。

可以说,这八个“第一”把《意见》的主要内容作了深度的表述。我们需要在了解整个文件框架与“八个第一”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意见》的内容与精神实质。

三、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

专业人才制度体系《意见》是我国第一个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加强专业社会工作、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统领,以《意见》落实为核心,以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为导向,以服务民生、促进和谐、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为目标,切实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制度体系。(一)立足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原则《意见》就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重点提出了六方面原则,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政府推动、坚持社会参与、坚持突出重点、坚持立足基层、坚持中国特色”。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的方针政策的领导,坚持党的组织原则的领导,坚持党的模范带头作用的引导,确保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坚持政府推动。就是要坚持政府法规和规制、政策的引导,按照政府规定的职责办事。

第三,坚持社会参与。就是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出台鼓励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与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作用。

第四,坚持突出重

。就是要优先培养为个体、家庭与群体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此基础上推动其他领域、其他专业、其他层次的社会工作人才的发展。

第五,坚持立足基层。就是要采取措施突显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夯实社会工作的基层基础,引导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鼓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基层服务。

第六,坚持中国特色。就是要在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基础上,建设一支立足中国特殊文化背景、符合中国特殊需求需要、体现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

这六条原则中的“中国特色”是根红线,贯穿于其他五条原则之中,也贯穿于整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过程。六条原则解决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主体、推动力量问题,工作重点、服务对象问题,发展方向、发展趋势问题以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性质与特色问题;表明了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西方不同的发展路径与实现方式、不同的发展基础与发展方向,进而也表明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将会发挥出与西方不一样的功能与作用。(二)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机制在理解《意见》的同时,我们要重点把握工程实施、教育培训、岗位开发与人才使用、水平评价、政策措施、体制机制和环境建设的社会工作格局。

第一,社会工作人才工程机制。《意见》列出了七大工程即“社会工作服务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程”、“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工程”、“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人才培养引进工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计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计划”以及“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工程”。此外,《意见》还隐含了其他三大工程即“社会工作课程、教材建设工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工程”以及“社会工作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后三大工程在即将出台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得到进一步的明确与表述。

第二,社会工作教育培训机制。《意见》着墨较多、论述篇幅较大也较实的一部分内容是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前面讲的“十个工程”中,有四个工程与教育培训相关。

第三,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人才使用机制。《意见》全文22条,有7条论述的是岗位开发与人才使用的内容,占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可见党和国家对这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意见》要求积极推动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城乡社区以及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四个领域或者四个方面的专业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在岗位开发基础上,《意见》重点强调了各部门、各领域、各行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使用问题。《意见》要求加大相关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力度,要求以基层为重点,在城市社区、乡镇与农村社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和信教群众较多的社区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同时要求采取政府购买等措施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点对落实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待遇作出规定。一是专业待遇,要求将职业水平考试结果与职称评审挂钩,享受相应的职称待遇。二是生活待遇,要求在事业单位、在社区与民办组织工作的人员要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同时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三是政治待遇,要求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政府津贴范围;把政治素质与专业素质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吸纳、选拔进入基层领导班子和人大政协参政议政。《意见》已经跨越了目前的体制内外局限,并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格局出发,为在不同性质单位的就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第四,社会工作水平评价机制。《意见》要求,建立能够体现岗位职责、品德、能力和业绩的综合评价机制,突出了社会化的评价导向;进一步提高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层次,完善评价方式,并将取得证书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等。

第五,社会工作政策制度。《意见》重点提出了两方面政策制度建设。一是逐步健全政策法规。以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管理条例为主线,以深入研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使用政策、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设置政策措施与标准体系、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为重点,加快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政策和指标体系,逐步形成由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政策性文件三个层次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二是逐步健全管理服务标准。根据不同服务领域、不同服务对象

的特点与规律,逐步建立协调配套的行业服务与管理标准体系。通过健全完善政策制度与标准体系,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第六,社会工作体制机制。[2]《意见》对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给予高度重视。为使今后一个时期总体目标与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意见》提出要建构“八大机制”,即“社会工作教育培训长效机制”、“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考试衔接机制”、“社会工作服务专业评估机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动机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服务机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会化评估机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保障机制”以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这些机制的建构扩大了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支持范围,明确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与方向。只有当这些机制健全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才能顺利发展。(三)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保障体系围绕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和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发展方向,切实贯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实现社会工作人才规划与国家总体人才规划的有机衔接,将国家的政策要求与任务落实到部门、到行业、到单位。

第一,政策保障体系。重点抓好两方面政策。一方面,抓好《意见》落实。《意见》政策创新点多面广,涉及部门众多,有关部门要尽快形成《意见》分解落实方案,建立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落实机制,建立部际协调落实平台,明确落实任务,实施目标责任制和检查评估机制。另一方面,抓好配套政策的贯彻。一是贯彻已经出台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与管理政策,推进《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办法》和《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的实施与完善,提高本土评价水平和规范化程度。二是贯彻已经出台的岗位开发政策,进一步加大《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的落实力度,使民政范围社会工作岗位开发的数量有新的增长。三是贯彻已经出台的促进民办社工服务机构发展政策,加快《民政部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通知》等文件落实步伐,尽快扩大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总量与规模,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在人才培养和服务提供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第二,队伍保障体系。重点抓好三支队伍。一是抓管理队伍。通过建立培养制度、健全激励措施、加强规范引导等方式抓紧培养社会工作行政管理、行业管理、机构管理与督导人才。重点办好中组部委托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专题研究班”。二是抓服务队伍。教育、人事等部门出台鼓励措施,扩大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模,提高培养层次,引导社会工作毕业生走向实践、服务一线。人社部要尽快开通社会工作员与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完善现有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考试评价管理,丰富专业服务人才产生渠道;抓紧实施“社会工作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专业培训与继续教育,提高人才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是抓研究队伍。在发挥现有行政人员政策指导、政策研究潜力的同时,要通过课题委托、研讨交流等方式联系支持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工作政策与实务研究,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部门与高校(研究机构)结合的政策与实务研究队伍,形成部门和社会共同参与破解社会工作政策与实务难题的氛围与格局。

第三,典型示范体系。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树好典型、学习典型、宣传典型,不断增强社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抓典型地区示范,要在深入总结165个试点地区和260个试点单位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适时开展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地区与单位评选活动,进一步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实践。二是抓典型机构示范,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意见》、《规划》要求,抓紧启动实施“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标准化示范建设工程”,培育一批标准化示范机构。三是抓典型案例示范,要继续以举办社会工作案例评选等方式,发掘一批在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特别是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影响

大、效果好的重大案例,积累本土社会工作经验。四是抓典型人物示范,要抓紧组织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与革命老区”等计划,发现、培养、成长一批优秀社会工作人才。通过典型示范,实现面上突破与纵深拓展。

第四,运行机制体系。重点抓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意见》要求,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形成以协调落实为核心,重点研究探索“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考试衔接机制”、“社会工作服务专业评估机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会化评估机制”,进而建立“全国社会工作者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社工服务组织和社工人才信息库,扩大社会服务资源,形成“社工资源”与“志愿服务资源”联动机制。通过机制保障,强化服务意识,培育服务理念,建立服务规范,提升服务质量。

[1]潘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颁布 我国首个社工专业人才专门文件出台[n].人民日报,2011-11-09.

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篇4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60-04

为了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了《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要求“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江苏省教育厅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从操作层面对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为了贯彻江苏省教育厅关于优化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精神,我校对所开设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以满足“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笔者拟以药学专业为例,说明五年制高职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实施情况。

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根据《指导意见》,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中职教育相比,重点是“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新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体现五年制高职特色 五年制高职作为我国高职教育的一种重要办学形式,是指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的高职教育,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高职教育而言,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由于五年制高职招收的是初中起点的应届毕业生,为了弥补与三年制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差距,扎实奠定专业课程所需知识结构的基础,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既要弥补高中阶段的课程内容,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又要有目的地植入专业性的内容和案例,从而凸显五年制高职的特色和优势。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年制高职要充分发挥学制长的优势,在尊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尽力发掘学生潜能,使其在漫长的五年时间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职业能力得到综合培养,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以满足学生阶段性成长的需要,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体现“以育人为根本”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需长线开设德育课和文化课,专业技能课应以专业平台课为基础,后期逐步分支出专业方向课,从而满足既遵循全面培养,又尊重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内涵,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教育的本质属性,只有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使学生胜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工作,才能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既要突出培养专业能力所需要的课程群,又要考虑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所需要的教学模式,达到职业生存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并举培养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对接地方特色产业 地方特色产业是专业建设的根基,只有有效对接地方特色产业及其发展规划,紧跟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变化,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断跟踪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与拓展专业培养方向,才能使专业发展更具活力,使培养的学生受到企业青睐,从而满足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通过对企业岗位需求的充分调研、邀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的深度参与,使专业课程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有效对接,以达到“学有所用,按需设课”的目的。

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

根据《指导意见》,新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在充分调研、深入研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课程体系的有效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企业调研 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质量的保证,关系着学生是否有能力胜任企业岗位职责,因此,课程体系必须与企业岗位需求吻合,也就是说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充分的企业调研基础上,才能显示出有效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企业调研包括岗位能力需求调研和毕业生素质调研,通过岗位能力需求调研,可归纳总结出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通过毕业生素质调研,可反馈以前课程体系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新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提供依据。

专家研讨 企业调研是了解直接的信息,具有表象性、静态性和近观性,因此,必须邀请由企业专家、职教专家、专业负责人组成的专家组进行研讨,仔细分析企业岗位的直接能力和间接能力需求、企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求、轮岗转岗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使课程体系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现状和发展需求,还能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经验交流 俗话说“实践出真理,交流出真知”。开设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校有很多,如能不失时机地聚首交流,如举行学术会议、培训会议、行业协会会议、教材编写会议等,将会对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为了弥补面对面交流的不足,还可通过期刊、网络文献等平台进行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从而构建具有本校、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

根据《指导意见》,五年制高职教育实行“4.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学习时间为9个学期,顶岗实习时间不超过半年。基于以上原则,我校药学专业新课程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公共基础课程 《指导意见》规定,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并为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终身学习,需要设立有一定数量和相应课时的公共基础课程。药学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和文化课,如表1所示,总学时数为1 904。其中,必修课是《指导意见》规定的,限选课是根据药学专业的实际从《指导意见》中选择的。

专业技能课程 《指导意见》规定,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需要设立有充裕数量和相应课时的专业技能课程。药学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和综合实践课,如表2所示,总学时为2 562。其中,专业平台课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组成,专业基础课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服务;专业方向课是为满足学生兴趣发展、就业趋向和医药行业需求而进行模块化选修的课程,分为药学服务、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三个方向,分别针对医药行业企业的三大岗位;综合实践课是为训练和考核学生的综合技术技能,并结合在医药企业岗位进行的实际操练,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而开设的,包括校内综合实训、职业技能鉴定、校外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综合素质课程 《指导意见》规定,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的需求,需要开设跨专业、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包括人文类、技能类及社会实践类课程。药学专业综合素质课程包括人文类课程、专业技能类课程、社会实践类课程、入学教育类课程,如表3所示,总学时为558。人文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了解中外传统文化,学会欣赏音乐、美术,爱好大自然,学会在工作之余享受生活,在生活中积淀工作能量;专业技能类课程主要目的是激发专业兴趣,拓展专业技能,延伸专业能力,为就业创业提供特色技术技能;社会实践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社会医药行业中了解、认识和应用专业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动力,确定就业方向,规划自己的未来;入学教育类课程主要使学生洗涤身心,振作精神,了解学校,了解专业,开始新的征程。

新课程体系实施的建议

药学专业在构建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指导意见》所规定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必须规范、有效地加以实施,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体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此,各相关院校在实施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新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考虑如下建议。

科学建立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依据,必须科学、规范、先进、实用。药学专业平台课程和方向课程都应制定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性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学评价、教学基本条件、教材选用和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等内容。课程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现阶段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情况和发展趋势,并结合教学条件和教学经验实际,由课程负责人起草,并与课程所属专业负责人、课程组教师及上下游课程负责人共同研讨,最后定稿而成。课程标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变化和教学改革实际不断修订完善,以体现课程标准的时效性和先进性。

合理配置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课程实施的关键,需要从数量、职称、学历、性别、“双师”型比例等方面进行合理配置,才能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依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建设标准》,专业教师数与在籍学生数之比应不低于1∶30,且具本科学历者应达100%,具硕士以上学位者应达15%以上,具高级职称者应达20%以上,获得工程师、主管药师、主治医师、技师等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者应达30%以上,或获得执业医师、执业药师等医药行业执业资格者达50%以上;聘任医药企业或医院、药品检验所等单位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应达10%以上。同时要求教师能为人师表,从严治教,能开展理实一体化和信息化教学,能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和各种竞赛,并立足教学岗位开展"五课"教研、校本培训和企业实践。在此基本要求的基础之上,还应优选出高素质的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并以课程群为平台打造教学团队,共同推进新课程体系的高效实施。

精心打造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新课程体系实施的重要场所,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平台,因此需要从数量和质量上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选择校外实训基地,需要配置充分满足相关教学要求的设施、设备和仪器。依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建设标准》,应建立与课程教学相适应的实验实训室,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应达6 000元以上,特别要满足分析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建立与药学专业实习、就业密切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达5个以上,并涵盖医院、制药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等药学专业主要对口就业单位,且建立完善的实训实习基地管理制度,以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

严格监控课程实施 在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严格监控课程实施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根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合格专业建设标准》,在课堂教学管理方面要求教学管理组织和制度健全,教学进程安排有序,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资源配置合理,教学质量监控科学有效;在顶岗实习管理方面要求建立健全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管理机制和配套措施完善,顶岗实习专业对口。既要狠抓常规课堂教学和定岗实习管理,又要注重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管理创新,以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提升。

参考文献:

[1]顾坤华.江苏模式: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2):17-19.

[2]王中军,许涛.关于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比较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5):13-14.

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篇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教育;创新能力

一、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对学生个人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整个学科发展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从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中未重视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未建立有效的考试反馈机制。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由于受到过去传统教育理念的长时间影响,在短期内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当前很多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没有明确地确立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导致很多学生依然陷在只知背书的恶圈里,严重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而且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也使得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乏指导性,依然沿用过去传统的授课模式。这些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均起到了消极作用。2.课堂教学中未重视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培养目标一经确立,教学安排和整个教学过程就应该随之做出应对。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未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反而一昧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每天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真正地掌握知识并不是通过死记硬背,而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地掌握了这些知识,否则也只是机械地记忆,过段时间就会全部忘记。3.缺乏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任何课程改革以及课程质量的完善都离不开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无论对学校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当前很多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并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也有些学校虽然建立起课程评价体系,但是这些体系却只重视形式或者只重视结果,根本无法对课程质量做出科学有效而又全面的评估,导致这些评价体系只能够发挥形式化的作用,并不能够为课程改革发挥有效的调控、指导作用。4.未建立有效的考试反馈机制。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明白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为了能够让教师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教学情况。然而,当前很多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组织完考试之后,这些试卷全部都被束之高阁,学生只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但是到底错题是为什么出错,正确的解法是什么,学生都无处可知。而且当前很多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组织完考试之后,教师也只是将这些考试成绩机械地录入电脑之中,并未对考试成绩做出全面分析,仅仅知道班级的排名情况,究竟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教师也并未针对这些考试结果作出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二、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

尽管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找到这些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必将会得到一定的改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策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注重课程教学安排的合理性,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考试反馈机制等。1.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特别是学校管理者,在制定相关决策的时候必须自始至终以这一培养目标为导向,一切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对于教师来说,也应该明确这一培养目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引导课堂设计与安排,力求所有的环节都能够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所帮助。对于学生来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是要成长为一个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应用能力,千万不要让自己过度地沉溺在理论知识中,应该适当地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当发现教室教学活动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时候,也应该勇敢积极地向教师表达自己的建议。2.注重课程教学安排的合理性,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课程教学安排的合理性,要注重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比如说,可以在巩固提升环节中设置一些小演讲、辩论赛或者小论文撰写等新颖的形式,鼓励学生勇敢地挑战自己,并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师应该向学生传达行业间的一些前沿信息,引导学生及时地了解这些信息,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不断地提高自己,以求自己能够适应当前的行业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也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应该创建一个能够由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尤其是要突出学生的参与,使学生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评价与建设之中。真正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脱离了学生制定出来的课程评价体系,也很难能真正地应用到实践过程之中,而且很容易就会造成评价结果的不科学性和不合理性,最终影响课程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三、结语

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篇6

会后,我区利用各种形式向区委领导以及各系统、部门传达会议精神,对照新要求分析总结了全区“九五”期间干部培训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着手谋划抓落实的措施。结合年底党政机构改革,领导干部的调整工作,对干部培训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充实;会同区委党校对今年的培训工作需求,在各系统、部门和干部中进行了一定的调查摸底;草拟了《200*年全区干部培训工作意见》和《200*年度干部培训计划安排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利用各种形式传达会议精神

1、向区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作专题汇报。200*年12月中旬,区委组织部就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陈家宝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重点,向区委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同时,也如实汇报了我区“九五”期间及200*年干部培训工作在分类施教、精选内容、健全制度、加强阵地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以及与先进区县相比,我区干部培训工作还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培训的方式和手段创新不够,培训的内容应更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等方面。结合我区的干部队伍特点和区情,区委领导明确指出:“干部培训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新世纪建邺建设的大局,抓住新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围绕“富民强区,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造就一批能够承担全区两个文明建设发展重任的领导人才和后备力量,在抓落实、抓创新和求实效上下功夫。

2、利用召开各工党委分管书记、组织员会议传达会议精神。200*年12月底,区委组织部召开了工党委分管书记及组织员党建工作会议,会上向广大党务工作者传达了市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宣传培训工作是人才工程的基础性工作,是科教兴区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措施,并要求各工党委按照区委全年的培训计划,列入党建工作目标体系,积极组织好有关参训人员,并在时间、经费上给与大力支持。

3、召开了干部培训领导小组工作会议。1月下旬,我区召开了新年第一次干部培训领导小组会议,区委组织部全体工作人员均列席会议,会上,领导小组成员分析了我区培训工作的现状,提出200*年的培训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区实际,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培养造就一支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优秀领导干部队伍和“靠得住,有本事”的中青年干部队伍及其他战线的队伍,讨论了今年的培训目标和具体任务、对培训管理部门提出了健全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监督的要求;对培训承担单位提出了丰富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的要求,对培训保障单位提出了落实经费,保证教学的要求。

二、开展培训需求调查活动

200*年年底,区委组织部通过调查问卷、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进行了20*年培训内容需求及培训方式调查,总体上有两个转变。从培训内容看,由单项知识向综合能力开发转变,广大领导干部对政治理论、WTO知识及其规则、世界经济形势、现代领导科学等知识有迫切的需求,年轻干部对电脑网络、外语知识、法律知识等技能性的知识有较大需求;从培训方式看,从单纯的灌输、单一的课堂教学向研讨交流、实践锻炼转变,广大干部认为,要不断进行各种培训方式的创新,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还要加强实际工作的运用,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好培训工作。

三、起草了《200*年全区干部培训工作意见》和《200*年度干部培训计划安排表》

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篇7

一是进一步认清了人才工作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大家一致认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做好人才工作高度重视,储波书记关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后进国家和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因素,是提高执政党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关键因素的论述,非常深刻,有很强的针对性。杨晶主席从我区人才工作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切中要害,很有说服力。通过深入学习讨论,大家普遍认识到,当今社会,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是最具有全局影响力的竞争,人才工作是党和国家至关重要的工作。特别是我区经济发展已步入快速增长时期,如何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人才的开发利用水平是关键。有一大批能够及时充分地吸收、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的管理理念的优秀创业人才,后发优势才能得以发挥,良好势头才能得以保持,跨越式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大家表示,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上来,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努力探索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我区人才工作的任务和重点。与会同志都谈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明确了全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及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的重点,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次会议提出的人才工作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确立“三种观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突出“两个重点”(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以事业和政策搭建留住和吸引人才的平台),狠抓“三个环节”(用好现有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养后备人才),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优化“四个环境”(政策环境、创业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健全“五种机制”(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合理流动、分配激励、人才保障)。这些要求,抓住了我区人才工作的重点和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我们对今后我区人才工作“抓什么,怎么抓”心中更加有数。大家表示,一定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力度,扎扎实实地把这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贯彻好、落实好。

三是进一步开阔了做好人才工作的思路和视野。会议交流了部分地区和单位人才工作的典型经验,在讨论中大家还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做法,围绕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这些经验和做法内容很丰富,既有面上如何加强的,又有点上如何突破的;既有人才教育培养方面的,又有人才引进使用方面的;既有营造人才工作“硬环境”方面的,也有改善人才工作“软环境”方面的,等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区人才工作的主要成果。大家感到,这些典型经验,使人很受教育,很受启发,既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也看清了问题,找到了差距。大家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借鉴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取长补短,强化措施,努力把本地区本部门的人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与此同时,大家还通过讨论相互启发,对会议文件的修改完善、对进一步加强今后的人才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各有关部门将根据大家的意见,对自治区的《贯彻意见》及配套文件做进一步修改并尽快下发,其它文件也将根据实际,由自治区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陆续下发。

四是进一步增强了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讨论中大家谈到,我区的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样,势头很好,但存在的问题如人才外流严重、人才环境有待改善、人才短缺与闲置并存等也不容忽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改变我区人才工作的落后局面,还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努力工作。因此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正视困难,扬长避短,在提高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和思想解放程度上下功夫,在搭建事业平台、积极采取人才柔性流动政策上下功夫,在培养有特色、有优势的高层次人才上下功夫,要有长期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和工作打算。大家还认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支持西部和民族地区的人才政策,为我区人才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增强了我们做好人才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大家坚信,有党管人才原则作保证,有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再加上各级党政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各用人主体和全社会对人才的共识,我们一定能够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真正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

这次会议明确了我区人才工作的大政方针,下一步的关键在于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第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会议精神,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

这次全区人才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会后,同志们要及时把会议精神向各级党委和各部门领导班子进行汇报,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在传达贯彻的过程中,要把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与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认真研读、深刻理解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自治区的《贯彻意见》。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要在传达好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安排一定的时间,列出专题进行学习研讨。各级党校、行政干校要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思路和要求,列为各主体班次的重要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学习。要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党委、政府的分管领导及人才工作部门的负责同志进行培训。要把学习人才工作理论和政策作为“执政为民、加快发展”培训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的过程中,注意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在进行正确的政绩观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增强以人为本、为人才服务的意识;在优化发展环境的过程中,注意优化人才成长和成就事业的环境;在落实自治区发展重点工作的过程中,注意抓好人才开发利用的重点领域。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各地区、各领域人才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让全社会更加理解人才、关心人才,让社会各界更加重视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工作,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舆论氛围,形成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

第二,紧密结合实际,抓紧研究确定各自的人才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人才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对象覆盖各行各业、各种所有制的“三支队伍”和广大劳动者,涉及到后备人力资源,涉及到所有的人,涉及到人成长的所有阶段;工作内容包括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配置、激励、保障;工作机构包括各类培养培训机构,评价及中介服务机构,保健保障服务机构;用人主体涉及所有由人组成的实体和组织以及个人,政府、政党本身也是重要的用人主体;人才投入涉及到家庭投入、用人单位投入、社会投入、政府投入,涉及到投入机制、投入效益、投入资本等等问题。这次会议和自治区即将下发的《贯彻意见》,明确了我区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各方面的重点,内容很多。因此,各地区、各部门在贯彻会议精神和落实《贯彻意见》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研究确定本地区、本部门人才工作的重点和具体措施,找准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加强人才工作的侧重点,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要结合“十一五”计划的制定,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使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同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同时,要把对人才工作的投入纳入每年的各级财政预算和各项重要工作计划当中,细化投入目标和投入进度,确保扶持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这次会议精神,认真反思和总结前一阶段人才工作的经验教训,对不适应形势要求的人才政策和法规要抓紧进行清理、修订和完善;对人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对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及时分析、认真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第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储波书记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别强调指出,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要解放人才、用活人才、整合人才。做好新时期的人才工作,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承担着公共管理的职能,为人才提供行政服务是重要的责任。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的职责,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把人才工作抓紧抓好,班子其他成员要为各自分管领域的人才搞好服务,共同推动人才工作的发展。人才工作涉及的领域广、部门多,人才服务工作要覆盖各种所有制的经济实体、事业单位,因此各地区、各部门要尽快设立人才工作协调机构,地区的人才工作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同级党委组织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职能作用,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地方党委组织部要有精干的人员承担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政府的人事、劳动部门是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对人力资源开发实施宏观管理、对公务员直接管理,应该发挥好对人才工作的综合主管作用。教育部门要搞好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发改委、财政部门要对人才工作提供战略支持和财力支持。教育、工业、商务、农牧、文化、卫生等部门为本行业人才服务的工作量很大,要率先做好工作。自治区企业家协会挂靠国资委,要承担起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联络、协调、综合职能。其它党政部门无一不涉及人才工作,都要认真做好各自的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也要从各自的优势出发,充分发挥在人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的人才工作协调机构要协调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人才工作的合力,为各类人才和社会用人主体提供优质的人事行政服务。

第四,加强情况交流,提高工作实效

各地区、各部门在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过程中,要注重督促检查和情况交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努力提高工作的实际效果。自治区人才工作协调部门将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情况。今年下半年将就此进行一次检查,认真总结及时交流富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贯彻会议精神、提高工作实效一定要有重点,要切实抓住重点,明确谁负责,怎么抓,一项一项地落实到位,真正做到责任到部门、岗位和人员。自治区人才协调小组年初已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对今年的人才工作要点作出了安排。为了更有效地抓好工作要点和这次会议精神的落实,自治区本级要用一到两年的时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配合事业单位改革,在实现政事分开的基础上,以高校科研单位为重点,按社会化、岗位管理的原则,健全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使用、薪酬机制,落实用人自,优化宏观和微观人才环境,充分发挥好事业单位聚集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二是对职称评定、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基金安排等三个热点问题组织调研,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措施,更好地体现科学、公开、公正原则。三是对培养创业型人才开展调研,争取提出可操作的工作方案,特别是要围绕我区发展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研究完善整合社会力量培养和吸引创业型人才的政策和办法。四是搞好蒙医药人才的专题调研,研究提出蒙医药人才资源整合措施,为做大做强这个特色产业提供人才保证。五是抓紧修改完善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并列入自治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阶段,人才工作的重点不尽相同。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和即将下发的《贯彻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确定各自的工作重点,创造性地做好人才工作。

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篇8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 经济学基地 理论经济学人才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暨2009年(第八届)学生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0月10日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召开。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程伟教授,教指委委员、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刘灿教授以及全国13所“基地”负责人和学生优秀论文获得者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由辽宁大学副校长徐平教授主持。辽宁大学校长程伟教授首先致欢迎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和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程伟教授指出,建设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基础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对推动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辽宁大学的情况看,经济学科一直是全校的龙头学科,“基地”建设11年来,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发挥了明显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堪称全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典范。他衷心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基地”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为辽大的学科建设和“基地”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

刘灿教授代表“教指委”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阐述了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和主要议题,介绍了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全面总结了“基地”建设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向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对此次会议召开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教授作为“基地”院校负责人代表,从“基地”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时期“基地”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和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等三个方面做了系统性发言。

开幕式结束后,“基地”建设工作会议和学生优秀论文研讨会在上午第二节和下午同时进行。建设工作会议分别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刘文昕教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教授和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建建教授共同主持,与会十三所“基地”院校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设。

在讨论中,吉林大学吴宇晖教授认为,各基地应加强联合、互相支持,建议进一步提炼基地以往建设经验并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如跨学科培养、与法学、数学等学科的联系等,还要注重培养和引进人才,希望各基地特别是一流学校积极接收基地学生。

吉林大学李俊江教授介绍说,吉林大学基地班的招生、学生培养在整个吉林大学处于前列,但同时也指出,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交流,他还建议经济学院可与数学院相互交换学分,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工作做铺垫。

复旦大学李慧中教授认为,对“基地班”的定义应更加明确,是指整个经济学专业,还是从学生中选拔优秀者组成基地班,这涉及到基地班学生培养的连续性。为了加强理论培养对学生的吸引力,可以通过主办“夏令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来基地院校就学。但同时指出,在基地保送过程中,有些院校对名次要求过严,个别名校要求排名前5名,从而给实际招生培养带来困难。

西北大学白永秀教授认为,基地班学生的培养必须加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保送的研究生可去西方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理论经济学专业,精品课程、配套经费也应向理论经济学倾斜。

北京大学刘文昕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的建设经验,主要是对学生专业的选择强调个性化、人性化,在注重理论的大前提下,尊重学生的选择,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愿望,更贴近社会需求。具体做法是:经济学院一年级不分专业,通过两年的理论基础学习(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数学等)使学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有坚实的把握,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和定位,在此基础上选择具体的专业。在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对本校学生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对外校学生积极录取。学生培养主要注重四个关系:一是科学主义和人文关系,二是历史性、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和逻辑解释,三是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四是民族特殊性和国际规范性。课程设置为两年的必修课(全院)+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尽量压缩必修课学分,选修课要偏理论,在大框架不动的前提下每年进行微调。主要教学方法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应用类课程课堂讨论、双语教学(因课而异)、前沿性课程注意发挥社会力量(如公司、研究机构等)的作用、加强社会实践(如发放问卷、建立数据库等)、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加大评奖力度等。

西南财经大学刘灿教授指出了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基地班建设带来的压力,主要有:大学价值、学生选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国际化的冲击等。

厦门大学杨继国教授指出,厦大将基地建设与教育部“质量工程”结合起来,以系为单位进行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同时也指出目前存在的有些学生对理论基础兴趣不大、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师资力量紧缺等基地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厦门大学赵建教授建议,基地学生研讨应有所创新,可以以基地为平台搞夏令营活动,聘请有关专家介绍一些前沿性课题,以培养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及加强经济学素养的熏陶。

武汉大学曾国安教授介绍,武汉大学基地班单独招生,保证了较好的生源,现在基地班已形成了自己的吸引力和品牌。

武汉大学文建东教授指出,单纯的导师制下学生与导师联系较少,今后应在课题立项、经费支持、学术论文等方面加强联系,建议开设数学分析课程,使部分文科生的学术素养得到加强,同时完善推免机制、基地班淘汰机制等。

福建师范大学李建建教授认为,基地班的定位应做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课程体系设计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原则,要走出国门与国外一流大学加强交流,加强基地间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西南财经大学刘方健教授阐述了基地建设的宗旨,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经济学基础人才,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经济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同时,建议在本科阶段注重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在硕士阶段注重西方经济学及其他工具的学习、在博士阶段注重联合培养。

西南财经大学陈志舟教授对本、硕、博连读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的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西北大学任保平教授认为,基地建设应注重五大体系:一是理论基础课体系;二是教材体系;三是第二课程和社会实践体系;四是论文体系;五是领导体系。当前,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基地班毕业生的出路问题,二是培养目标问题。因此,建议每年的基地工作会议应设定一个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同时对学生的论文选题实行进一步规范,如增加教师点评。

上海财经大学夏纪军教授指出,当下基地毕业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并不多,与基地培养的初衷不符,在现有社会环境及学生价值取向的前提下,更应注重提高基地自身的培养质量,增加数学等工具的学习,增强经济学基础,做到学生走得出去、也留得住。

南京大学安同良教授建议,应强调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办好本科生论文刊物,既尊重学生的志愿、又要加强数理深化,通过保送研究生进行调节。

南开大学王昭凤教授建议,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引进、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的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此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各学校设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等。

中国人民大学李军林教授指出,要坚持基地的培养目标和宗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色专业建设适应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应加强课程设置调整、教学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工作会议最后,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何自力教授做了总结性发言,并代表刘灿教授对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向教育部高教司申请将“基地”建设立项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具体可由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所学校牵头,13所院校共同参加,该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可以物化为教改成果,为下一轮部级教学成果奖评奖做准备;第二,设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网站”。具体可设在一个学校,也可轮流做,一轮4年,以便加强信息交流、宣传基地教改动态和学生科研活动,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如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第三,定期举办“基地”核心课程暑期研修班。每个学校可根据自身特色优势重点负责1门课程,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资本论》选读、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改革等,每个暑期可举办一次,请最好的老师来讲,各基地教师参加研讨,也可以吸收基地外学校的教师参加。该项目也可以在高教司申请立项;第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可考虑采取项目制的办法进行操作,设立合作培养、合作研究、学术访问等项目,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名义组织,每个项目由1个基地学校负责,其他基地学校自愿参加;第五,成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协调小组”(或“领导小组”)。由高教司、教指委领导和指导,还可设顾问组,聘请经济学老一辈经济学家参加。该协调或领导小组由13个基地各出1人(原则上为经济学院院长或基地负责人),在本次会议后即可成立。为便于该协调或领导小组开展有效工作,可在某个学校设秘书处,一轮4年或2年,原则上秘书处所在学校的基地负责人为该协调或领导小组的当值召集人。

学生研讨会由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张桂文教授和孙丽娟教授主持,共有29名学生在台上做大会发言,台下学生踊跃提问,台上台下互动氛围热烈。

上一篇:课题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灌注桩施工规范要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