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11-23 21:52:37

网络文化的分类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1

【关键词】 IP化网络文本 文本分类 文本聚类 组织框架

一、引言

随着移动运营商网络IP化改造日益深入,运营商内部积累了大量跟IP化网络相关的文本,而如果移动IP化网络文本无法快速、准确地进行分类,将会直接造成网络维护工作无章可循,进而影响到网络的安全性。现有处理移动IP化网络文本的方法一般是采用人工分类归档的方式,这种手工的方法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迫切需要人们研究出相关工具以对大规模的文本信息进行有效的过滤并进行自动分类组织。

本文在基于文本分类[1] [3]、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建立移动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的方法,提出了一套完备且可完善的文本组织框架:采用人工聚类与机器聚类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文本组织方法;采用重复分类训练学习过程及定期重复框架聚类过程的方式实现了该套文本组织框架的动态完善;将移动IP化网络文本进行系统化管理,网管人员可随时根据需要从文本库中搜索和查询所需要的文本,获取相关知识。对文本分类聚类模型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多聚类算法得出的第二文本框架与专家分类框架具有很大区分特征[8-11],文本分类的正确率达到了70%以上,基于内容的索引搜索效率很高,提高了文本管理人员查找文本的效率。系统的部署与应用,改变了中国移动在开展IP化过程中缺乏智能化分析系统的现状,提高了网络维护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

二、文本分类聚类技术模型设计

2.1 现有文本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现有处理移动IP化网络文本的方法一般是采用人工分类归档的方式,网管人员通过查看一定数量的移动IP化网络文本的全部内容、摘要或关键字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理解预先建立移动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然后根据建立的移动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以及新的移动IP化网络文本中包含的相关内容,对该新文本进行手工分类归档,并通过不定期的检查和整理的方式维护分类归档的移动IP化网络文本。当需要查询IP化网络相关文本时,输入相关搜索特征词,系统从移动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的相应分类中查询特征词对应的文本,并输出给查询人员。

有上述可见,现有移动IP化网络文本(以下简称为文本)处理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文本组织框架缺乏科学性及一致性。现有的文本处理方式属于粗放式的文档管理方式,文本组织框架以及文档的整理分类完全取决于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及工作态度,分类的方式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这样的方式下,很难保证各个网管人员构建的文本组织框架采用统一客观的分类标准,缺乏科学合理性。(2)效率较低,准确率不能保证。人工归档的方式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尤其在文本数量较大的情况下,不能实现较高的处理效率;并且这种人工归档的分类方式还会受到一些个人因素的影响,如专业知识水平、人为判断的失误等的影响,使得分类准确率不高[2]。(3)不利于网管人员的检索、利用现有文本知识。采用现有的处理方式处理移动IP化网络文本,即网管人员按照自身已经建立的文本组织框架以及阅读文本后的理解来对文本分类,使得不同专业人员的分类方式存在偏差。由于未能采用统一客观的分类标准,从而使得相应的网管人员对该文本的搜索、查询与利用变得十分困难,致使文本知识的利用率低下,而且,检索得到的文本出现重复,也增加了检索所需的时间,浪费了系统资源。

2.2 文本分类聚类模型的设计思路

该模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文件聚类和文本分类算法,前者的基础是先把文本进行分词[4]和向量化表示[5] [6],即预处理过程,之后根据一定的聚类算法把具有相似性质的文本归为一类,以此为基础可形成文本组织框架;分类的过程则是在已有文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训练过程,形成一定的分类器模型,当有新文本进来时可以自动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文本分类。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为了改变目前IP化网络文本管理过程中的不足,本文在对文本挖掘进行较为广泛的探索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人工分类及基于统计方法的文本聚类与文本分类方法,设计了一种面向IP化网络文本挖掘算法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IP化网络中专业术语较多的特点,通过总结归纳这些术语,形成分词库,抽取文本的特征词[8-11],计算文本特征向量[8-11],实现文本聚类及文本分类算法的应用。

2.3 文本分类聚类模型

对文本数据的建模和处理思路如图2所示。

(1)模型数据源

IP承载网建设与维护相关OA文、维护管理办法、建设文档等。核心网VOIP改造相关OA文、维护管理办法、建设文档等。

(2)模型大致流程

首先为保证所形成的文本组织框架的质量,需要选择精度高、适应性强的聚类算法作为聚类工具,在流程的开始阶段需要进行小样本的数据实验,对K-means[7]、模糊C、蚁群以及层次聚类算法所形成的文本框架进行比较,并结合人工分类框架进行评估,最后选出蚁群算法这种最适合IP化网络安全文本的聚类算法作为后续流程的主要聚类算法。

在选出最优的聚类算法之后开始使用该算法对全部的文本集进行聚类,形成初步的文本组织框架;该框架作为分类的先验知识进行分类的训练形成分类器,训练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了支撑向量机(SVM [6])和KNN[7]两种方法进行训练,通过比较发现前者较优。

分类器形成之后,当有新的文本进来时,分类器会自动根据文本内容对其进行分类,并将文本归入相应的文件夹下。每周一段时间可以结合专家知识对误判率进行计算和评估,如果误判率高于临界值,就说明原来的文本框架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文本集,需要对现有的全部文本集进行重新聚类形成新的文本分类框架,这样就实现了文本组织框架的更新和完善过程。基于所形成的文本框架,网络安全维护人员可以进行方便快捷的检索和学习。

(3)模型预期效果

①可优选一种与人工分类结果较为接近的文本聚类算法,可实现大数据量文本的准确聚类;②可对新增文本进行较为准确的分类,减轻网管人员进行文本管理的压力;③可实现对文本的多为搜索,帮忙网管人员更为精确地找到所需要的文本。

三、文本分类聚类技术模型的实现

3.1 文本分类聚类技术模型实现概述

所述的数据输入模块用于采集IP化网络安全文本数据;所述的数据分析模型用于接收数据输入模块传递来的数据,并且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形成四个数据分析子模块;所述的分析结果输出模块用于把数据分析模块分析的结果结合输出要求呈现给输出端;在模型中,所述的移动IP化网络文本数据包括设备指标文本、IP承载网文本、交换设备文本、全网业务文本及安全管理与网管支撑文本;所述的数据分析模块中的四个数据分析子模块分别是:专家处理子模块、多聚类算法子模块、文本分类及文本框架完善子模块和文本组织框架合成模块。具体如图3所示。

本文同时提供上述文本数据分析模型的实现方法,具体步骤如图4所示。

下面结合实例给予说明:

1.数据输入步骤:通过数据输入模块导入IP化网络文本数据,IP化网络文本数据包括集团公司、省公司、地市公司的很多发文、管理办法和不同地方网络维护案例文本及不同部门交流文本数据。

2. 数据分析步骤:

A.专家处理子模块步骤:本文的方法以IP化网络文本数据为基础,先通过专家处理子模块让专家对现有小样本的文本数据进行整理,得出IP化网络文本数据的分类框架。比如框架第一层氛围分为指标类材料、IP承载网类材料、交换设备类材料、全网业务材料、安全管理与网管支撑材料五大类,每一大类都又分为不同子类。如表1所示。

B.多聚类算法处理子模块:通过聚类算法子模块采用不同的聚类算法对小样本的IP化网络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比如通过k-means聚类算法、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蚁群聚类算法、层次聚类算法等不同聚类方法进行聚类计算,并输出聚类结果。通过对小数据样本聚类得出的结果作为评价来选出适合IP化网络文本的聚类算法,当遇到大的数据样本时,应用已经选出的聚类算法进行挖掘。比如小样本中蚁群聚类算法结果最为贴近专家分类结果,后面的聚类方法就都采用蚁群聚类算法来进行挖掘。

C.文本组织框架合成模块:把聚类算法子模块输出的分类结果和专家分类结果比对,采用专家分类结果作为文本数据分类的框架,将小样本的专家分类结果作为指导,将和专家分类结果最相近的聚类算法的聚类结果填入专家分类结果中,实现全部文本数据的合理分类。

D.文本分类及文本框架完善子模块:新的文本进来,文本分类及文本框架完善模块会依据现有合理的文本组织通过文本分类算法对新进入的文本进行分类,专家判断错误率到达了多少,如果错误率高于阈值,就会记录为误判,把所有的数据用在阶段最优的算法重新进行聚类计算,然后通过文本组织框架合成模块合成新的文本组织框架;具体的逻辑框架图如图5所示。

3.分析结果输出步骤:在数据分析结果输出模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树形框架结构找到自己想要的文本,也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得到最相关的搜索结果。大大提高对公司现有文本资源的利用效率。

3.2 文本分类聚类技术模型的具体实现

本模型是一种建立移动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的方法。该方法根据预先设定的样本量建立第一文本组织框架,应用多聚类算法对所述预先设定的样本量进行聚类,选定与所述建立的第一文本组织框架最为相似的聚类算法建立的第二文本组织框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组织框架和所述第二文本组织框架建立文本组织框架。本模型在实现过程中具体流程如图6所示。

步骤1:根据预先设定的样本量建立第一文本组织框架。本步骤中,预先设定的样本量为一定数量的IP化网络文本,本实验中,预先设定的样本量为小样本量,IP化网络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已有的专业技术框架、自身的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及对文本的理解来实现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的制定,比如,根据各文本的文本特征向量[8-11],建立五大类的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即文本组织框架包括:指标类材料、IP承载网类材料、交换设备类材料、全网业务材料及安全管理与网管支撑材料,并计算每类对应的分类文本特征向量[8-11]。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按照文本特征向量[8-11]构造其他类型的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比如,将IP化网络文本按照集团公司、省公司、地市公司的发文、管理办法、不同地方网络维护案例文本及不同部门交流文本数据进行划分,构造相应类别的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

在模型实现过程中,对于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下的每个大类,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子类并设置每个子类对应的子分类文本特征向量[8-11],比如,将IP化承载网类材料分为五大子类,分别为:设备建设方案、日常维护管理办法、安全评估与巡检、省际IP承载网相关文件、网络改造与调整;交换设备类材料分为工程建设方案及管理办法、专项提升活动等子类;全网业务材料分为网络运行维护实施、应急处理与重大故障等子类;安全管理与网管支撑材料分为账号与口令安全管理办法、其他安全管理办法及文件等子类。请参见表2所示的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示例。

本步骤中,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及丰富的经验,对文本的理解较为全面、准确,使得对文本进行分类的准确性高,描述各个分类的文本特征向量[8-11]恰当、准确性高。从而使得建立的文本组织框架科学性强、可信度高,可作为优选聚类算法的主要依据;同时,由于预先设定的样本数量不会太多,分类、归档所需的时间较少,属于在人工可处理的范围内。

步骤2:应用多聚类算法对预先设定的样本量进行聚类,选定与所述建立的第一文本组织框架最为相似的聚类算法作为优选聚类算法。

该优选聚类算法将在第一文本组织框架已无法进行准确分类的情况下,启动计算,得出第二文本组织框架,用于文本分类。

本步骤中,多聚类算法(文本挖掘算法)包括:k-means[7]聚类算法(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蚁群聚类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层次聚类算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lgorithm)等。各算法及对文本的聚类流程属于现有技术,其详细描述请参见相关技术文献,在此不再累赘。

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的聚类算法对相同数量的样本进行聚类时,其聚类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别,且各聚类算法的聚类结果真实可靠性也无从评估,因而,采用不同的聚类算法将对聚类结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本示例中,通过选用不同的聚类算法对预先设定的相同数量的样本进行聚类,对聚类结果(文本组织框架)与第一步中建立的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进行比较,选取与人工分类结果的相近程度最好的聚类算法结果对应的聚类算法,作为优选聚类算法。

步骤3:以第一为文本组织框架作为文本分类依据。本步骤中,在得到第一文本组织框架及优选的聚类算法的基础。

步骤4:根据所述文本组织框架,对新文本进行分类。本步骤中,导入IP化网络文本数据后,按照每个样本包含的内容,抽取文本中的关键词,构造各文本的文本特征向量[8-11],以文本组织框架为依据,将新文本的文本特征值与文本组织框架中各类包含的文本特征值进行匹配,将该新文本分类至文本组织框架中相应的类别中。

被分类的样本经过预处理,抽取文本中的特征词[8-11],获取各文本的文本特征向量,与文本组织框架中各子类包含的文本特征向量进行匹配,将各文本分类到文本组织框架中相应的子类;于此同时,抽取新增的部分文本进行人工分类,比较人工分类与自动分类的误差,当误差超过阈值时,启动已选出的优选聚类算法建立的第二文本组织将文本分类,比如,上述示例第二步中,假设蚁群聚类算法对预先设定的样本的算法结果(第二文本组织框架)最为贴近建立的第一文本框架。当误差超过阈值时,重新启动蚁群聚类算法计算第二文本组织框架。

本模型实现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文本分类结果,对所建立的文本组织框架进行调整,参见步骤5。

步骤5:从新的文本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文本,根据第一文本组织框架进行人工分类;本步骤中,选取的这一定数量的文本,在步骤4中已进行了自动分类,将自动分类结果与人工分类结果进行比较。

步骤6:将自动分类结果与人工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如果自动分类结果误差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启动优选聚类算法,计算新文本组织框架,作为第二文本组织框架,代替第一文本组织框架。本步骤中,预先设定的阈值可以是自动分类结果与人工分类结果中包含的相异的文本个数与人工分类结果包含的文本个数之比。如果没有超出该阈值,表明当前建立的文本组织框架运行良好,可靠性高;如果超出该阈值,需要按照人工分类结果调整文本组织框架中各大类相应子类对应的文本特征向量[8-11],或者重新应用前述优选的聚类算法对所有文本(新旧文本)进行聚类,得到新的文本组织框架,用该新的文本组织框架代替原有的文本组织框架,当自动分类结果误差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重新启动优选的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得到新的文本组织框架。

实际应用中,上述对所建立的文本组织框架进行调整,主要是在利用第一文本组织框架对新文本分类时,由于建立的第一文本组织框架是基于有限的样本量,因而,在大样本量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的分类误差,而且随着样本量的不断增大,其误差可能也越来越大,因而,通过人工评估,当误差超出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可以用前述的优选文本聚类算法结合人工评估结果重新生成文本组织框架,以替换该第一文本组织框架。

当然,在建立文本组织框架后,网管人员就可以利用该文本组织框架进行搜索和查询,获取所需的文本,例如,网管人员可以输入搜索特征词,文本组织框架查询关键词对应的文本特征值[8-11],将该文本特征值所属的搜索结果(文本概述等信息以及文本所属的大类及子类)输出给网管人员,这样,与传统的关键词的搜索方式不同,由于可根据文本特征值进行搜索,搜索情况更接近文本的内容,每个文本可供搜索的内容更多,使用文本搜索更贴近文本内容。

四、测试与分析

通过模块层次图和数据流图的进一步设计,基于VC编程环境,本研究将设计的模型进一步在机器上实现,开发出IP化文本分类组织框架和基于文本内容的搜索。测试结果表明多聚类算法得出的第二文本组织框架与专家分类框架具有很大区分特征[8-11],文本分类的正确率达到了70%以上,基于内容的索引搜索效率很高,提高了文本管理人员查找文本的效率。

4.1 测试系统

对于中国运营商来说,3G的日益临近,网络IP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对现有网络进行IP化的改造来实现多网融合最终完成3G网络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各大运营商的共识,IP化网络在核心网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对计算机IP网络的评估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及应用系统。但是,针对运营商中IP化网络具体特点,建立科学、可行的安全评估模型但成了摆在中国运营商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在地市公司在从事具体维护工作中不得不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目前,对于IP网络的评估方法一般需要一些先验知识,如威胁出现的概率、无形资产赋值等,而准备获得这些数据是存在困难的,为此,已有的模糊、神经网络等方法建立的安全估计模型只能对于局部系统进行评价,且多局限的理论的说明,未能有一些全面的,可行的安全评估模型及可投入使用的评估系统的产生。因此,本产品希望从移动运营商IP化网络的运营实际出发,从技术、管理、安全意识等更加宏观的层面来审视安全评估问题,并依托省网管已经建立的“网络运营支撑平台”,建立基于粗糙集的IP化网络安全评估系统。

对于地市公司公司来说,随着公司网络集中化建设的进行,地市公司对IP网络的维护权限多停留在设备的维护方面,维护行为也多以被动实施为主,往往缺乏对自身网络安全性的科学及客观的把握。为此,该系统所采用的模型也从地市公司IP化网络的具体建设及维护实践出发,采用粗糙集的理论来建立网络的安全模型、采用粗糙集理论来分析网络各项安全因素的轻重关系,输出决策规则,建立IP网络下客户感知及网络质量的共同提升模型,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IP网络评估算法,从而为地市公司从事IP化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指导,变被动为主动,全面提升IP化网络建设与维护的有效性。

本文设计的文本挖掘模块作为该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IP化安全文的深入挖掘,实现IP化网络的安全保障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粗糙集实现网络安全评估方面因为不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因此不作主要描述。本文重点描述了一种面向IP化网络文本挖掘模型在系统中的具体实现。

文本模块从文本导入、文本框架导入、聚类方法选择、文本聚类、文本分类、文本搜索和浏览等方面把模型中的主要功能分别在不同模块中实施。其中聚类方法选择模块中集成了K-means聚类算法、模糊C聚类算法、分层聚类算法和蚁群聚类算法,是模块中的核心部分。系统的模块层次如图7所示。

在系统的模型层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研究了系统的数据流图,从数据输入层、数据预处理层、核心算法层、用户使用层等层面围绕文本组织框架为核心全面铺开。找出系统输入、处理、输出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存储和逻辑处理,理清了内部逻辑的相互关系。系统的数据流图如图8所示。

4.2 系统相关模块的功能说明

在系统实现过程中,主要实现了如下几个模块:IP化网络安全文本数据导入模块、第一文本组织框架处理模块、多聚类算法模块、聚类结果匹配模块、以及文本组织框架生成模块,各模型具体功能如下:(1) IP化网络安全文本数据导入模块:用于导入IP化网络安全文本数据,分别输出至第一文本组织框架处理模块和多聚类算法模块;(2) 第一文本组织框架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的文本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第一移动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并将建立的第一移动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信息分别输出至聚类结果匹配模块及文本组织框架生成模块;(3)多聚类算法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多聚类算法对接收的文本进行聚类,向聚类结果匹配模块输出聚类结果;(4) 聚类结果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移动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信息匹配来自多聚类算法模块的聚类结果,将与第一文本组织框架最为相似的聚类算法的聚类结果信息输出至文本组织框架生成模块;(5) 文本组织框架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移动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信息以及聚类结果信息建立文本组织框架。

IP化网络安全文本数据导入模块、第一文本组织框架处理模块、多聚类算法模块、聚类结果匹配模块、以及文本组织框架生成模块等5模块具体逻辑关系如图9所示。

在实现过程中,该模块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可扩展模块:(1)文本分类模块,用于依据文本组织框架生成模块中存储的文本组织框架信息,对来自IP化网络文本数据导入模块的文本进行自动分类。(2)文本组织框架调整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文本分类模块的自动分类结果、以及来自第一文本组织框架处理模块对同批量文本的人工分类结果并进行比较,如果自动分类结果误差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按照人工分类结果调整文本组织框架生成模块存储的文本组织框架信息。(3)搜索和查询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外部的搜索关键词,发送至文本组织框架生成模块,将文本组织框架生成模块根据存储的文本组织框架信息查询得到的关键词对应的文本信息进行输出。

系统中各模块相互协同共同完成模型所要求的功能,流程如下:(1)IP化网络文本数据导入模块、第一文本组织框架处理模块、多聚类算法模块、聚类结果匹配模块、以及文本组织框架生成模块,其中,IP化网络文本数据导入模块,用于导入IP化网络文本数据,分别输出至第一文本组织框架处理模块和多聚类算法模块;(2)第一文本组织框架处理模块,主要有领域专家来完成,领域专家通过人工的方式来获取接收的文本信息中包含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构造各文本的文本特征向量[8-11],利用文本特征向量对所述预先设定的样本量的IP化网络文本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第一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并将建立的第一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信息分别输出至聚类结果匹配模块及文本组织框架生成模块;(3)多聚类算法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多聚类算法对接收的文本进行聚类,向聚类结果匹配模块输出聚类结果;聚类结果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信息匹配来自多聚类算法模块的聚类结果,将与第一文本组织框架最为相似的聚类算法的聚类结果信息输出至文本组织框架生成模块;(4)文本组织框架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第一IP化网络文本组织框架信息以及聚类结果信息建立文本组织框架。

4.3 系统相关模块的功能说明

通过移动公司的IP化网络文本测试了本研究设计的功能模块,测试结果显示文本框架与专家分类框架具有很大区分特征,文本分类的正确率达到70%以上,基于内容的索引搜索效率很高,提高了文本管理人员查找文本的效率。

4.3.1 文本聚类测试结果分析

该部分通过文本聚类实现文本框架的形成。系统提供四种聚类方法的实现:K-means[7]、模糊C聚类、层次聚类、蚁群聚类算法;每种聚类之后,都将在下方的显示框中展示聚类的结果,也即文本组织框架。之后通过比较不同聚类的聚类结果,选出最优的聚类算法。

K-means[7]聚类算法可以调整三个参数:聚类数目、最大迭代次数、文档向量维数。现有文本专家聚类分为3类:IP承载网、全网业务、安全管理与网管支撑。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可以调整五个参数:聚类数目、误差限、参数m、最大迭代次数、文档向量维数。其中参数m的调整范围为1.5~2.5。如图10所示。

其中K-means[7]聚类算法将文本通过迭代1000次,采用100个特征词提取出文档向量,分出第一类的文本数量为67,第二类的文本数量为2,第三类文本数量为1。如图11所示。

4.3.2 文本分类测试结果分析

该部分暂时无需选择路径,仅采用样本数据实现,因为专家分类文档没有经过聚类算法,提取不出特征值,无法作为分类;此环节耗时较长,可能需2-3分钟,各机器性能不一可能略有差别。

本部分工作的基础是使用上一步骤选取最优的聚类算法对所有文本进行聚类形成合理的文本组织框架并训练形成分类器。分类器形成后,就可以对新进入的文本进行分类,一般分类正确率在70%以上。

图12展示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类的结果,对34个文本进行分类,分类正确率达到80%。证明该文本框架所形成的分类器具有较好的分类能力。图中标红的文本本分到了错误的类别中了,其余是被正确分类的文本;分完后可以查看通过上面的选择查看单个文本分类情况,如图13。

4.3.3 文本搜索测试结果分析

本部分是基于前述文本组织框架的文本搜索模块,目前系统可供使用的检索词包括发文单位(集团、省公司、使公司)、文本类别(通知、申请、报告、自查报告、紧急通知等)、文件名(输入要找的关键词,系统将使用该关键词在所有文本的文件名中进行检索)、发文时间等。系统正在实现的功能是基于特征词的检索,在文本分词阶段每一个文本都被分成若干特征词所表示的向量,输入特征词就可以实现基于内容的检索,大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和准确度。

其中基于内容的特征词的搜索是一个创新,通过文本训练,提取出所有搜索范围内的文本的特征词,通过特征词的频率来确定不同文本的区别,如100维特征词的训练结果就将不同文本通过挑选出来的100个文本特征词的频率来表示,实现文本的向量化,如果某一特征词在文本中没有出现,则向量这个点上的取值为0。训练后的文本集就形成了一张二维表,一个维度是文本,一个维度是特征词,这个二维表是基于文本内容训练出来的,通过此二维表的特征词来搜索文本比其他几个维度效率更好,效果更好。

如图14所示,搜索范围选择IP化安全管理系统文件夹中的clusters文件夹(因为要基于特征词搜索需要有能提供特征词的文件夹)。

查询得到的文本可直接在检索结果栏中打开阅读。如图15所示。

五、结束语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2

关键词:网络语言;文化;大学生;价值观;社会语言学;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92-02

网络语言不仅盛行于网络,还以其生动的形式、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流行于现代文化生活,特别是那些反映社会重大事件和社会心理的网络流行语,不仅被网民高度关注且广泛传播,而且也被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所运用。网络语言的传播不仅是一种媒介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对网民的价值观和行为都会产生一些影响。网络语言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呈现出的最新最潮的表达方式,会吸引受众。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娱乐化的倾向会影响受众价值观的选择。大学生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因而网络语言对他们价值观的影响会更显著。

网络语言与社会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社会性和文化性都是网络语言的重要属性,网络语言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要比一般词汇丰富得多。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可以从侧面揭示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某些变化和发展。

国内学术界对网络语言和文化的研究大多是单一的从语言学、语用学及语义学视角展开的。如:戚晓杰从语音的视角探讨语言的谐音表义现象(2001);李蔚然从语用学的视域考察网络语言(2005);张静、罗世瑛从语义学角度考察网络语言的词义变异(2003)。以往跨学科研究较少,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和探讨网络语言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理论基础

网络语言,就是产生于网络,流行于网络的语言。于根元(2003)认为,网络语言是“网上通用的语言,相对于日常的交际语言,是一种新的媒体语言,是一种新的语体”。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看,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也是一种语言变体。苏芳芳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充斥着谐音、别字和外来语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区语言,其使用者大多为年轻人,特别是受教育的学生。开放的社会为信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网络语言也逐渐渗入社会,网络流行语逐步演变成社会流行语。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认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2002)语言的产生标志着文化的出现。网络语言也不例外,它是网络文化的载体,也是网络文化的外部表现方式之一。网络语言能够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网络文化。

二、研究设计

为深入、细致地了解网络语言及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以下三种调研方法展开研究。

一是文献阅读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来了解网络语言和文化的研究现状,强化对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理论的掌握。二是问卷调查法本文的数据来源于“网络语言和文化的影响问卷调查”。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分别在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大学和焦作师专随机发放问卷246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通过测评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知晓度、支持度以及他们对网络语言和文化影响力的评估来掌握被调查者受网络语言和文化影响的真实情况。三是深度访谈法从调查的问卷中抽取特征鲜明的样本,进行个案访谈。

(一)研究假设

假设一: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影响。假设二: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程度与主流媒体的参与和传播高度相关,媒体参与机会越多,网络语言沉淀为社会流行语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影响力也会变大。假设三:大学生个体心理存在差异,但网络语言和文化对其价值观没有显著影响。

(二)研究变量

自变量:网络语言及文化、传播要素(包括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因变量:网络语言及文化的传播效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力)。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网络语言与文化的传播内容、类型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以网络语言的表现手法、感彩以及内涵深刻性为依据,把大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分为三个类别:轻松搞笑类、针砭时弊类以及时尚流行类。同时,参考利克特量表5级制,展开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语言的知晓度进行调查:十分熟悉为5分,比较熟悉为4分,一般为3分,不太熟悉为2分,很不熟悉为1分。

经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轻松搞笑类网络语言的知晓度最高,均值为3.6418;其次为针砭时弊类,均值为2.4961;而时尚流行类的熟悉度最低,均值为2.0013。可见,大学生更关注轻松搞笑和针砭时弊类的网络语言。他们认为轻松搞笑的网络语言是“网民语言的狂欢”,而针砭时弊类和时尚流行类的网络语言是“民意的真实表达”,是网民对社会情绪的宣泄。这与大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渴求话语权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效应。

网络语言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破坏了社会用语的规范性;第二,由于语境的不同,它会产生交流上的障碍;第三,网络语言会导致“知沟”,形成信息社会的知识阶层化。面对这些负面效应,本研究接着调查了大学生的态度。其中,有24.1%的大学生认为应对网络语言采取支持的态度,有20.4%的认为应对其采用宽容的态度,而26.4%的人认为应对其规范化。还有一部分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比较模糊,他们多选择“说不清”(19.6%)。只有9.4%的大学生希望能够禁止使用网络语言,继而阻止其在社会上传播。这一结果表明,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话语形式,它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还有待人们进一步观察和探讨。笔者在访谈中也遇到了这类现象。

个案A:网络语言似乎无厘头,实际是对现实的另类解读。我们都挺喜欢这种快速而又个性的宣泄方式,可以生动、直观地表达内心的感悟。

个案B:网络语言的创造者、传播者以及受众者主要是青年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模仿力和求知欲都很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特强,但分辨是非的能力却不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行话,会存在一些不规范甚至粗俗的语言,严重影响了汉语的纯洁度和规范性。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的培养分析理论认为: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事实传达给受众者一些真理。顾晓鸣认为“网络语言及其书写方式会影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网络语言的表达方式有别于人们的传统语言习惯,让原本平淡无奇的语言瞬间充满了人情味,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具有新奇、简洁、讽喻、戏谑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大学生求新创异、颠覆传统的心理需求是完全契合的。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网络语言会对价值观产生影响,但其影响力是有限的,并且与网络语言的内容、类型相关。一般认为:针砭时弊和时尚流行类网络语言会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直接影响或作用于自己的行为表现和价值观。而轻松搞笑类网络语言,大多时候他们用来消遣,更多时候是一笑而过。

(二)网络语言和文化传播媒介的参与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媒介是信息的搬运工,在语言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一切传播媒介都会改造我们的生活,它们在私人生活、政治、经济、美学、心理、道德、伦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很深,以至于我们的一切都受其影响,为其而改变。”(2000)网络语言正是借媒介之力得以传播。它们不仅会在新媒介如互联网、手机上流行,也会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大众媒介上出现,甚至会出现在户外广告牌上。通过对三所学校的调查得知,大学生了解网络语言和流行话题的媒介主要是互联网(48.05%)、手机(32.52%)、电视(9.4%)、杂志(3.88%)、广播(3.61%)以及报纸(2.55%)。以下访谈也可证明。

个案C:我的生活基本上都是靠网络经营的,只要动一动鼠标,一切尽收眼底。传统媒体应退出历史舞台了。对于网络流行语,毫无疑问,我是通过网络了解的,有时还自己创造网络新词呢。自从“汪星人”“喵星人”出现后,我们寝室就流传“嘎星人”和“咩星人”了。

个案D:现在的网络语言,你想不知道都难。像“正能量”“逆袭”这些词语连电视新闻都在用。当大家在一起交流时,如果有人在用传统的语言,肯定要被嘲笑out啦。

网络语言不仅在网上传播,传统媒介怕被社会孤立也逐渐在行文中使用典型的网络语言,进而慢慢地渗入到日常用语中。因而,网络流行语已覆盖了整个传统的媒介,也丰富了媒体的内容,增强了媒介传播的消化能力。有些网络流行语会慢慢地进驻到普通话系统,最后沉淀为社会流行语。

(三)大学生受众的个体心理差异与价值观影响的关联

传播过程中存在两个主体:传播者和受传者。受传者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信息流通的目标。离开了受众,传播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和目的。(胡申生,2002)当今网民的心理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多元化。此外,大学生充满了获取信息心理、好奇心理、求知心理、娱乐消遣心理以及参与心理。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最强势的媒体,它的网站、论坛在栏目设置、栏目命名上都充分满足了网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心理。运用新事物来引起受众的注意、满足受众好奇心是网络语言的主要特征。虽然大学生个体心理因素有差异,但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整体上都在追求自由、崇尚个性、似有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因此网络语言和文化对他们价值观的影响在个体上几乎无差别。

四、结论

研究得到的结论为: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并不显著,而其影响力的大小与内容、类别相关,证实假设一并不成立;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程度与主流媒体的参与传播程度相关,证实假设二成立;大学生个体心理上存在差异,但是网络语言与文化对其影响并没有程度之别,证实假设三成立。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指出,“在任何时候,同表面现象相反,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征之一”。(1983)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在网络空间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逐步向现实世界渗透,它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性和价值观念。正如德弗勒在分析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说过:“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引起恐惧。”(1989)但通过本研究发现,网络语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它的影响范围、程度是有限的。没有必要对其高举禁令,而应持宽容的态度,让它像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生存。

参考文献:

[1]Sapir.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 London: Gerald Duckworth & Co. Ltd, 1983.

[3][美]德弗勒,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颜建军,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胡申生.传播社会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3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高校大学生;态度;使用行为;资深网民

引 言

当代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个庞大的“网民阶层”,网络作为一个独立的媒体平台生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传播语境。网络流行语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方式,并且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2011年新年伊始,“给力”一词在中央电视台闪亮登场,从春晚舞台到央视新闻,成为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新词汇。网络流行语不仅从属于网络,而且以“风潮”的态势辐射到传统媒体。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人群从90后延伸至所有人,它的意义已经不是最初的自娱自乐,而是产生了丰富的社会价值[1]。对于风起云涌的网络流行语,极有必要从网络基础受众层面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以便从文化高度认识网络流行语的效果。

网络流行语相关理论及调研文献

网络流行语的概念与意义。我国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是由现象驱动的。《牛津英语大词典》对流行语的解释是“时兴流行,反复使用,特别和政治或其他组织有关的词语”。英国流行语研究专家、英国词典学家E·帕特利奇认为: “流行语是一种时兴流行,公众喜闻乐见的俗语。”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创造并传播,首先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媒体语言。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IM、网络社交SN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网络语言来源广泛,多取材于方言俗语、各门外语、缩略语、谐音、误植,甚至以符号合并以达到象形效果等,具有高度跨界的混合性。通常使用注音文、拼音首字母及其他符号(如“火星文”)。一部分流行语是由网民自创的。另一些流行语并非网民原创,而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由于其所指称的事件在真实世界中的时效性、影响力而流行起来;二是线下生活中的普通用语经网民刻意地加工渲染及传播而形成的。这种加工过程也体现了网民传播“从众的创新”特征[3]。

网络流行语的相关研究与调查。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主要分为现象分析及理论诠释,而网络规范问题成为对策类研究的甄别标志。由于网络是一个公共信息传播媒介,因而网络流行语是全民词语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生长。田宇贺认为全民语言在网络传播中的发展创新催生了网络流行语[4]。目前国内对于网络流行语使用行为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网络词语的分类、发展前景、产生原因、规范化建议等。

程士安在京、穗、沪等地针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和消费观进行了系列调查,发现网络媒体不仅对传统媒体、传统的传播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构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传播类型,而且深深影响着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化。调查从“信息的共同性与文化的共同体经验”和“虚拟失控与现实社会的共存及社会文化地位”等方面检视网络媒体出现之后的价值观变化[5]。

从受众角度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调查研究仍不多见,魏彤儒发表了2007年河北高校大学生群体流行语调研报告,分析了青年群体社会文化心态[6]。孙云梅也对华中科技大学校园流行语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涉及样本数百份[7]。较为常见的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艾瑞网等专业机构进行的行业调查。高校学术导向的网络流行语调查需要在样本数量和覆盖面上进行扩展,也需要从网络流行语问题聚焦到当代青年文化认识。

调研设计

网络流行语的媒介使用水平是有差异的。什么样的受众会拥有比其他人更高的网络流行语偏好·线上认知网络流行语后的形成态度是否会影响到线下使用·下面的论证和假设将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资深网络用户假设与测量。网民群体在互联网上的长期使用行为符合传播学AIDA模式(关注、兴趣、行动、评价),由于长期处于网络环境中,资深网络用户体现出更高的媒介依赖,这是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8]。根据CNNIC第29次调查结果,学生群体占网民总数的30%,大学生占其中的很大部分。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旺盛的学习阶段,又面临着走向社会的预备阶段。当一种行为习惯被个体沿袭和固化下来,形成新的网络“传统”和“习俗”,网络流行语的文化效应可能浸润大学生受众的思维和价值,而由这个群体所组成的当代青年,会将这种文化传承到整个社会。网络流行语出现并流行于网络上,与网络使用者资深程度有关[9]。熟悉使用网络就在潜移默化中参与到网络流行语的“流行”环境,并且受到了文化上的感染,因而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认可度较高,评价较为正面,最终更有可能将网络流行语带入生活,在社会中形成人际间和评论过程。

假设1:资深网络使用者对于网络流行语更易接受,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拥有更高水平的使用率。

通常意义上,衡量一个上网者是否是资深网民,一般会用三个度量。第一个度量是该网民最早接触上网的时间。最早接触上网意味着受众在形成网络熟识上具有同龄人中的先发优势,分小学(含更早)、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赋值。第二个度量是日均上网时长。日均上网时长表现了大学生的网络媒介依赖,分为5个不等距时长测量(考虑受访者能够且愿意填写的限度)。第三个度量是网民使用具体网站的数量。将主要网站按类型进行区分,分为微博类、社区类、论坛类、博客类和点评类,按照受访者勾选项目进行赋值,以此描述网民使用网站类型的多寡。此外,补充一个熟悉网络流行语程度的度量。按照词语出现频率的低、中、高,选取三类词语集,代表网络流行语难度,以受访者所选项就高原则赋值。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嵌入性;社会网络;网络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50-03

自20世纪70年代末,企业文化模式的概念被提出以来,文化成为组织管理的主流语言。强势文化理论、文化特质理论、适应型文化理论、对立价值观模型和过程模型等企业文化模式研究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嵌入性”的概念是马克•格兰诺维特在1985年提出的,其基本要点是强调,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应当考察经济行动者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互动。而企业文化的研究则一直以来是基于个体主义方法而展开的,忽视了企业文化行为的嵌入性特征。相比于个体主义方法,网络分析范式坚持的基本假设是:社会网的结构和特征,其中关系、点及位置的分布,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点的态度和行为。“从这一基本假设出发。社会网的研究就将个别与整体、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有利于解决企业文化研究与建设过程中不同层面脱节的问题。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将网络分析的研究范式引入企业文化领域,探讨企业文化生成的主体结构问题。

一、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生成的主体结构

将企业文化理解为一种价值观念,共同的意识或共同承认的规则体系,这仅仅反映了对于企业文化内容的理解,而并没有把握企业文化的本质性特征。企业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步成为组织领域研究的主流问题之一,很大程度上源于传统管理模式的危机。传统的管理过多地关注组织结构、任务规划、职业划分等技术性问题,而忽略了基于人性需求而产生的组织系统的复杂性。因此,发现一种能够对组织体系具有整合功能的意识层面的工具成为应对环境压力的迫切需要。所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行为,其工具性意义应当是探究概念实质的起点。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工具,管理者输入系统的价值、理念及各类规则只不过是这项工具的构成要件。从功能层面解释,相比于其他的管理工具,企业文化的核心功能是整合作用,并可以进一步引申出约束、激励、凝聚、沟通、辐射等次级功能。“整合”是指将整体的各个局部重新加以整顿组合,以达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目标。那么,企业文化整合的对象是什么,企业文化整合的主体是谁,这两个问题对于把握这项管理工具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企业文化具有整合组织内部资源的功能,整合的对象即是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力、知识、资金等各种生产或工作要素。这种解释其实比较模糊,难以精确定位企业文化整合功能的对象。如果从对企业文化的一般性定义分析,对资源要素的整合效果实际上是对于价值观念整合所收获的成果。因此,将组织内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企业文化整合功能的对象是符合实际操作情况的,而且具有较好的逻辑性。由此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被企业文化整合的价值观念存在的主体是谁。

自20世纪80年代初,企业文化成为组织研究领域的热点开始,个体主义方法一直是主流。按照这种方法的研究范式,单位个体是被企业文化整合的价值观念存在的主体,而且这个主体同上面第二个问题涉及的主体概念应当是具有相同的意义。事实上,组织内的个体往往并不具备完全的决策自由度,个体存在于社会网络之中,个体与组织互相之间的认同是经过具体的社会网络过滤之后建立起来的。而个体主义研究范式则忽略了社会网络的存在及其对于组织行为的影响。个体是具体价值观念的主体,但是经过社会网络的调节与过滤,与组织进行沟通的价值观念则同初始状态的特征有显著的差别,组织既定的价值观念同样是经过社会网络的解构与重建之后才能够实现与最终个体单位的对接。对组织内部价值观念有直接影响的力量不是来自于个体,而是来自于组织内的社会网络。所以,企业文化整合的主体并不是个体单位,而是拥有真正决策力量的社会网络。基于个体主义方法的企业文化因为忽略了社会网络的影响,其整合功能受到削弱,甚至是难以实现,其根源在于没能有效解决组织与个体之间沟通的壁垒。特别是在社会网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的东方社会环境之下,个体主义范式下的企业文化要接受更大的挑战,这是我国企业文化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热潮过后迅速消退的关键影响因素。

二、关系网络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米切尔•达弗尔姆将社会网的概念界定为‘某以群体中个人之间特定的联系,其整体结构可以称之为该群体中个人的社会行为’”。该定义说明个人行为嵌入于整体结构之中,将“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纽带关系看成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网络分析关注的焦点是单位之间的关系,并用行动的外在结构限制而不是单位的内在驱动力去解释行为。社会网主要通过权力结构、符号重建与分散风险三种路径影响企业文化行为,具体表现为对如下两个层面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反应行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习惯模式系统(威利,1929年)。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反应行为,而以关联和依赖为重要特征的反应行为不是产生于所谓的组织与个体之间,而是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网络内部及不同的社会网络之间。因此,文化行为嵌入组织中的网络结构。网络结构的密度、强度、多元性及持久性影响着个体单位存在环境的结构、内容与稳定性,并进而对个体单位的态度与行为选择发生作用。强调社会网络对于文化行为的结构性影响与文化行为的嵌入性,与组织的文化战略设计并不冲突,因为承担企业文化设计任务的主体同样处于特定的社会网络之中。文化的整合功能并不是通过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对话方式得以实现的,而是借助于网络传递的方式。制度、规则、表现化的意念只不过是在网络之间及网络内部沟通的语言符号。“一切文化均由靠语言来表示的‘事’所构成,所以,没有语言则不可能有文化。不过,仅仅无规则的差异化的‘事’是语言的初始形态,这种原始形态惰性化、制度化之后,如迪尔凯姆所说的那样渐渐地‘物’化,如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成了表示社会地位的象征那样发挥起原本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表示其他事物的功能来了”。社会网络发挥着文化行为转化的功能,这种转化表现的是网络间的关系,“符号的第一本质是其形象性,语言无论其如何为实质所支持也只不过是关系”。通过社会网络的过滤和转化,被倡导的文化符号获得新的意义,并被网络中的个体单位所接受。从结果来看,新的文化意义同最初倡导的可能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发展到相反的方向。按照目前的管理理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会被追究到设计或执行层面,实际上并不完全如此,对于网络结构力量的忽视才是根源所在。

社会网的基本构成要件是点和联系,点与联系的规模及其组合构成不同的网络形态。不同社会网络对于企业文化行为影响存在差异可以从这四个层面进行解释。社会网的结构包括各种关系的几何图形和纽带的力量。几何结构的不同形式反映了不同的网络联系图式,例如图(a)的单位A对于某项文化行为的理解仅仅受到B和C两种力量的约束,而在图(b)中,A处于四种不同格局的影响,对于同一种文化行为,这种情况下的A会建构新的意义。纽带的力量有强弱的差异,强弱关系在个体与个体、网络与网络及个体与网络之间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纽带的力量在方向上有所不同,正的力量有利于在网络中达成共识,而负的力量则可能推动产生更为多样化的文化概念。行动者资源包括能力、知识、阶级、财产、种族、声望、性别等,网络中的个体通过网络可以获得的资源情况对于网络的密度、强度及持久性有重要影响,可以提供更多社会资源的网络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弥补组织对于个体需求的供给不足,这样的网络对于企业文化的重构影响更为明显。网络成员之间的信赖程度、控制网络的管理规则以及保证特定网络中规则履行的有效措施是规范性要素的基本内容,这些规范性要素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交换过程,而交换过程是文化整合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路径。社会网络是动态的结构,随着时间及环境的变化,纽带的解体和重建都有可能导致社会网发生变化。维持社会网络存续的动力来源,以及它的强度和持久性直接关系到网络的强度与持久性,并对网络交换方式、文化符号的意义构建产生影响,例如,以权力为动力的网络倾向寻求企业文化的平衡性,而以兴趣为动力的网络对于正式企业文化概念的解构影响相对较小。总之,不同的社会网络产生不同的企业文化行为,这是企业文化嵌入性特征的重要表现。

三、企业文化主体结构的类别

企业文化行为需要关注的是行为本身的整合问题,所以在此选择整体网分析类型,主体网与关系分析作为辅助。从社会网研究视角考察企业文化需要关注的主要变量是网的密度(D)、网的强度(G)、网的多元度(M)。从这些变量值高(H)与低(L)两个纬度观察,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企业文化主体结构有四种类型。企业文化行为在不同的网络结构环境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企业文化战略设计及其实施路径的选择如果忽略这种客观存在的网络结构影响,局限于组织与个体的二元框架内,文化的意义将难以体现。

第一种类型是高密度与低多元度的结合,这里表示为HD-LM型。如图(a)所示,这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关系密度高,但是并不具备多元或很少具备多元网络的特征。HD-LM型网络并不是常见的类型,主要存在于小型组织。这种类型网络的密度很高,文化符号的意义能够得到充分的渗透,但文化整合功能还要取决于点与点之间的亲切度,处于和谐状态的HD-LM型网络对企业文化行为的支持更有力。

第二种类型是高密度与高多元度的结合,这里表示为HD-HM型。如图(b)所示,这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关系密度高,而且每个点处于多元的关系网络之中,例如A属于A、B、C、D构成的整体网络,同时又分别属于A、B、D,A、D、C,及B、D、C构成的网络。网络中的点处于多元权力结构冲突之中,文化在这种模式更具有渐进主义的特征,“只做因时间差距进行边际的选择,只考虑有限的政策方案和有限的行动结果,只在于调适目标、重新检查资料、做连续不断的补救性的分析评估及社会片段分析”。因为网络自身的密度很高,在权力结构冲突不是很剧烈的情况下,文化的整合意义仍能够借助于网络的力量得以实现。

第三种类型是低密度与高多元度的组合,这里表示为LD-HM型,如图(c)所示,这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密度较低,因而存在“结构洞”,即存在比较多的关系间断的现象,但是多元网络现象比较突出。相比于HD-HM型网络,LD-HM型网络存在“结构洞”,密度越低,“结构洞”问题越突出。信息孤岛的情况在这种网络模式下比较普遍,尤其是存在明显权力结构冲突的格局。企业文化建设的障碍在这种网络体系中的障碍要比其他三种类型更难突破。

第四种类型是低密度与低多元度的结合,这里表示为LD-LM型,如图(d)所示,这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存在“结构洞”,而且整体网络结构关系比较简单,网络密度低,多元性特征不突出。LD-LM型网络中部存在多个具有很高声望的点,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意识、有控制的过程。

四、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文化建设路径

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一般被描述为图1的形式,精神层、制度层与物质层构成了企业文化体系。按照这种结构,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程序是从高层管理者的创意和信念开始的,基本程序如图3。现实中的很多企业通过这种路径构设企业文化。但是,因为忽略了企业中社会网络对于企业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过多地强调某个人或某一类型人的诉求,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的失败。

图1与图3所体现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有更大的适用性。但是,当企业进入成长阶段后,企业结构趋于复杂,作为企业文化主导力量的不再是高层管理者,而是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互动所产生的主导结构,即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结构力量。高层管理者可能恰巧是这种结构的主体,但高层管理者更多的是发挥的功能。一直作为企业文化核心层的精神内容,则是不同网络之间对话的结果,而不是高层管理者的创意与信念。

所以,企业文化结构的核心层次应当是结构层,精神层依附于结构层。从企业文化的建设程序来分析,在理念产生之前,对话与主导结构的产生是两个重要阶段。而企业经营行为产生的不仅仅是经营结果,企业文化语言在内部网络之间的过滤与转化是企业文化产生的重要过程,基本过程如图4所示。因此,在设计企业文化战略时,分析企业内部社会网络的类型,把握网络的密度、强度与多元度,通过调整网络结构,推动适合目标企业文化生存的企业内部社会网络,进而策动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序,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利益相关者环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长城.经济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袁方,等.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日]青井和夫.社会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 杨新华,企业文化生成与演化机制[J].人才资源开发,2004,(1).

[5] 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法]让-弗朗索瓦•费黎宗.思维的战争游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7] 李成彦.企业文化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06,(6).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5

关键词: 网络文化建设 领导 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网络化的趋势已十分明显,网络社会已经到来,网络文化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重要形式。“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新世纪中如何建设党、把党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党的重大问题,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对马克思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正视网络文化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部署。网络文化的发展给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切实加强党对网络文化建设的领导,才能保证和巩固党的方针、政策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贯彻落实,确保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一、网络文化研究综述

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普及率达到39.9%。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极大地促进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时,互联网的负面效应也引起社会广泛、深切的关注,进入党和政府决策层的视线。

2007年年初,总书记发表“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为主题的讲话,阐述了重视网络文化的重大意义,十七大报告提出把“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明确指出要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并就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作了专门部署,“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1]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在信息化条件下对文化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在新的时代,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可谓任重道远。

“网络文化”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网络时代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对应文化的最广含义(人类文明);二是人类社会中一切基于互联网的行为、现象或成果,范围更小(不包括与自然界的和人类社会中与互联网无关的);三是人类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从事的文化活动,对应文化的最小概念(仅指精神、意识层面上的)。从目前互联网的发展来看,互联网不仅是精神成果生产和传播的工具,而且深入到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人类内心深处,带来了许多新的文化现象,因此,第二个层面的定义更合理。

国外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认为经过了三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是克林顿政府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引发的对网络及文化的探讨,主要是关于网络及其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争论;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期以后对网络文化的研究,称为本体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集中于对虚拟社区和在线身份的研究;90年代后期,国外网络文化出现了综合研究的趋势,研究视野更加广阔,进入了网络文化研究的第三阶段。

我国学术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时间虽短,但发展迅速,出版和翻译了大批的网络文化著作,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网络文化基本理论研究,包括网络文化的概念、内容的界定,探讨网络文化的特性、伦理制度等。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网络文化的兴起对政治、经济、文化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分析网络文化在某一行业和领域的应用、影响和对策。

二、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从来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如因特网这样迅速、彻底地改变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化”、“时空压缩性”等特点,它前所未有地拓展了人类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新空间,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往和交流。但同时,科学技术不是解决人类问题的“万灵丹”。科技发展史也不断显示:作为手段和工具的技术发明往往是一柄双刃剑,在其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积极作用的同时,如不加以合理地应用、管理和引导,必然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有的已经出现,而有的或许将以人们始料不及的速度出现。目前,网络文化建设面临如下几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工作场所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主要场合,但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社会中,交往的机会将会减少。人们终日与个人终端打交道,将增加与外界隔离的危险,有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个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冷漠及其他健康问题。另外,如果把一种虚拟的环境当成真实的来体验,在某种程度上会逐渐脱离真实的实在,对现实世界产生某种疏远感、淡漠感、甚至不信任感。尤其是,过度沉溺于虚拟环境,会失去人的许多真实的感情,甚至患上“网络综合征”。如在许多暴力游戏中,人们为了“生存”会尽可能多地去“杀”人。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人们根本体会不到“杀”人的残酷性,感觉就像做游戏一般。许多参加过海湾战争的士兵就有这种体会,一切似乎就像在平时搞军事演习一样,忘乎所以时,甚至区分不出自己是置身于真实残酷的战场,还是在放纵自己的游戏厅。

(二)由于因特网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信息和接受越来越方便,因特网正成为全球最大的创作、交流、出版、发行园地,但方兴未艾的边缘文化(黄色文化、黑色文化等)的泛滥,以及各种虚假信息、不负责任的信息和无聊信息的传播,网上漫骂与人身攻击等现象的出现,污染、毒化了文化环境,对主流文化构成了威胁。特别是,网络用户中青少年(包括儿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些不良文化资源消极影响使人忧心忡忡。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6

关键词:网络文化;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全面自由发展

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是构建网络强国的重要举措。网络文化以内容为身,兼互联网媒介形式,互联网思维正以裂变式传播的速度深刻改变着社会形态。我们不能将一种思维活动同那些使这个思想活动成为可能的记录、传递和存储的技术条件分开。我们注意到的现实后果是,在一次技术生态的变动之后,一个本地文化的构成会在其自身的发源地变得陌生和异化。知识演化的路线与媒介发展的阶段之间没有协调,技术进步的背后有着文化倒退的长久可能性。我们期待出现的现实转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对文化建设的原始理解,网络文化新形式为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注入新特点,二者通过媒介化形成一种人文力量。

一、研究意义

人类全面自由的发展与追求真、善、美的目标是终极一致的。人类科学研究的本质与发展目的,人们对生命的存在和自然界关系的确认就是求真。在媒介的联动下,人们在对自身和对外部世界的求真过程中,脑海中逐渐形成一种拟态现实,而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程度是随着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中对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而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提出的人对工具理性的追求应当更加成熟,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出现,人们需要认识到科学技术与文化,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以及人与自然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人类“求善”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中对自我行为、意识、目的、关系的“正当性”的认知与追求。

任何一种媒介的出现都是同时存在于与旧媒介相互妥协的融合媒介域时空中,互联网自身作为一种融合媒体,在与旧媒介的协调磨合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新旧冲突与乱象,但开放、民主、自由、平等、互利为核心的的价值取向依旧是网络文化的主流价值观。我们要相信网络文化建设可以为人类创造一种更好的面向未来的文化体系。

美是一种主观感受。如果说,“真”要求的是对客观的真实的自然和世界的探索,“善”要求的是对人类自身、自然和社会的正当性认知,那么“美”要求的就是人们从个人角度出发,对自身、他人、社会与自然的一种满足个人审美的愉悦需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网络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人在网络空间中不断实践发展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美与艺术在更广的范围内得以认知、欣赏和传播。网络媒介的出现正是以一种新型的媒介形式为人们的认识和创造能力提供空前丰富的技术平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充分发挥人的全面的自由的个性,为人的创造能力提供一次新的飞跃。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兴起于美国,强盛于西方发达国家。宽泛意义上的网络文化研究,可以维纳提出的“控制论”为开端,后又出现“电子人”科幻小说热潮。真正具有规模的网络学术研究,兴起于1990年万维网出现之后,其中对大陆网络文化研究影响较大的有本尼迪克特(M•Benedikt)的《网络空间入门》,尼葛洛庞蒂(N•Negroponte)的《数字化生存》,比尔•盖茨(BillGates)的《未来之路》,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时代的再起》,波斯特的《信息方式》和《第二媒介时代》等。后来开始逐渐有了中国大陆学术界自己的专著,1996吴伯凡在《孤独的狂欢》中正式引入了“Cyberculture”,1998年面世的系列丛书《电脑文化译丛》、《赛博文化系列》己经接近“网络文化”的概念。

1998年之后各种报刊杂志中的相关论文数不胜数,相关的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台湾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始于1993年左右,研究专著不多,研究论文颇丰,研究内容集中在数字经济、网络性别与权力、科技与人性、网络色情、网络隐私、虚拟社区与角色扮演、网络者的心理、网络游戏等方面,其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多借鉴于欧美,问题涉及面非常细致,但原创性研究成果不多。

国内外学者针对网络文化这一主题,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涉猎广泛,涉及到网络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内涵覆盖了政治、经济、教育、伦理、科技、法律、思维以及人的主体性等诸方面;二是研究内容由浅及深,研究逻辑辩证有序,综合运用了超前性系统思维、利害性系统思维、抽象具体的辩证思维和分析综合的辩证思维;三是研究视角多元丰富,交叉结合了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体系,综合运用到网络文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总体来看,众多的研究成果为研究网络文化提供了较好的学术资源和学术背景,但仍存在着一定缺陷与不足:一是侧重于“技术”,而忽视了“文化”,大多数研究对网络文化中体现出的技术特征的工具性分析较深入,而对揭示其影响社会关系的价值性分析欠缺;二是文章观点多着眼于网络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挑战与抨击,表达对网络文化收编命运的担忧;三是从马克思人学观的角度来研究网络文化的视角未得到充分重视,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还处于逐渐深入阶段,人们在其对网络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片面性认识,不仅缺乏这方面研究的专著,而且就某一专题进行研究的论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待提高。

基于以上综述,我们从学理层面提出以下问题指向:马克斯•韦伯笔下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中国当下能否实现统一,是何种程度的统一,如何做到该程度的统一;不重视网络文化中的人文价值理性的研究而把目光集中于网络文化中的工具理性分析,盲目偏其一而舍其次的做法在中国当下是否存在;借用媒介学视角能否更清晰展现网络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媒介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应当如何扮演此角色;网络文化研究借助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和媒介学研究视角,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学术想象和研究可能性。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与网络文化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观概述不同于费尔巴哈仅将世界视作同人类活动没有任何关系的对比对象,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是人,历史是人的历史,是“可以通过经验观察的,现实存在的,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动可以不断发展的人”的历史。

首先,人的存在具有现实性。区别于费尔巴哈对人的客体性认识,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肉体的、可以坚固的存在于地球上的确定物。”一旦离开现实的土壤来分析和观察人类本质,就会陷入脱离生活实际的凭空想象的泥沼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强调活生生的人,是为了关注存在于社会活动中的广大的劳动人民的生存发展以及需求的满足,所有一切的社会措施都应该要立足于人民群众,以达到促进人类本质能量的充分与全面的发挥。

其次,人的存在具有社会性。马克思反对将人看做是纯粹的自然的人,他认为人类不能够是脱离社会现实和历史进程毫无关系的一种彼此独立的个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内在具有丰富而全面的本质,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得以存在与发展的,人的这种本质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能得以丰富与发展。每个个体彼此相互联系,构成人类的社会属性,建立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系统,逐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再次,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与自然的改造者。马克思有感于以往人们没有从人类劳动观去理解这个不是一种原本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世界,而是一种变化的社会历史的产物。“迄今为止一切的历史观不是完全忽略了历史这个现实基础的东西,就是把它只是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的因素,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就被这样生生地排除了出去,从而造成了自然界与历史的对立。”⑤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人化的自然”,即被人类的实践活动所影响的自然界,并进一步指出人的主体地位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功效就是对人本观的最佳理解。

(二)媒介学视域下的网络文化

全球对于文化的定义多至168种,对网络文化的诠释也是众说纷纭,中外学者大多倾向于将网络文化理解为在网络虚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延伸。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网络文化。从文化本身来说,它的核心应该表现为价值观。文化从来不是个“个体”,一直体现在社会之中,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从语言文字的出现到书法与数字的发展,从古代造纸术、印刷术到电报、广播、电视再到电子计算机网络和手机通讯技术,这一切莫不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媒介形式与技术融合的结晶。媒介学视域下的网络文化,是一种人类精神生产实践的产物界定了人类思想的物理状态,重新梳理了网络工具和权力操作的实质关系,重新诠释了网络技术和社会秩序的再构成。从传播环境到信息界面,再到思想状态,权力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从垂直架构到横向链接,再到节点转移,信息的所有权和自由流动何以完成;从上下层的阶级关系到新意见阶层的兴起与壮大,自由人的联合体逐渐强大。一个观念、一句话语、一种精神,是否可以通过媒介化成为一种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与网络文化的内在逻辑及关系

媒介学透视下,从实体媒介到虚拟媒介的演变,重构了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笔下的生产不仅是物质生产,还包括经济之外的社会生产、精神生产以及最根本的生命生产。“宗教、国家、法律、艺术、道德、科学等,只不过是生产的特殊方式,都受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媒介域的演变使文化从生产到传播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即从现实性到虚拟性的转变。网络文化生产与传播成为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体验。媒介学视域探讨下的文化生产,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来讲,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内容与形式为网络文化的发展提供哲学反思,网络文化的出现也补充并发展了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内涵。

1、网络文化是人之现实生成和存在的一种方式。马克思主义人学观认为,人的存在具有现实性。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即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中的人。但是人不会满足于某种既有的现实生活和存在状况,而是不断地实现着自身的超越,获得新的本质和规定性。人的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和人的生成性存在引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马克思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类对自然界的生产,只有在一定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媒介学视域下的网络文化,通过互联网的虚拟形式,对信息所有权和信息操作进行再分配,在不同个体间、人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建立起新型的生产互动关系,使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达成一种理性自觉

2、网络文化是人之实践方式转变的方法和途径马克思把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与现实性联系起来,认为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人。无论是人类的哪种活动形式,其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人类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随着实践在深度和广度的扩展,在对客体的对象性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产能力,精神生产能力也随之发展。媒介学视域下网络和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催生了网络文化的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网络时代特有的新型社会实践形式,突出展示和发挥了人的能动性、超越性和自主性,培养了人类的平等意识、权力意识、开放意识和自由民主精神,创新了实践的新形式,丰富并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极大地促进了健全人格、独立个性的形成和社会的进步。

3、网络文化以人之全面自由发展为旨归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理论置于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实践性。人只有通过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在实践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发展。所以,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的类特性,通过实践由必然走向自由,这正是人类所追求的类本质不断实现的最高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人的实践的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落脚点,同时为网络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价值目标。网络媒介的普及拓展了人的交往范围和交往能力,极大地改善了主体性状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内在精神动力;随着人类实践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人必然不断占有自己的本质,逐步从偶然的个性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网络关系增强了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形成了更加自由的人际关系和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

四、结语

世界历史是人类劳动实践创造和逐步生成的历史,是自然界经过人的改造发生变化的一种历史。我们选取了一个维度,从媒介演变的历史中加以透视,肯定了媒介在权衡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二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媒介有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有效认识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涵,逐渐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从网络文化建设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作为出发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网络文化中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培育人们向全面自由的网络文化发展,逐步剔除不良网络文化因素,建立和谐网络文化下的和谐社会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7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团;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07-02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

高校网络社团是指具有相同特长、爱好或者目的的大学生,依托网络平台进行交流、管理和开展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进行自我服务、管理和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纳入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高校学生利用自身知识、技能及学校资源方面的优势,依据自身兴趣爱好、需求及社会形势等,建立起类型繁多、涉及广泛的网络社团,如以影视、体育、偶像明星、时尚生活为内容的文化娱乐类型,出于对自身发展考虑而建立的考试、教育、学术类的成就动机类型等。其优势体现在交流便捷,活动自由,论坛、聊天室、博客、QQ群等是经常采用的网上交流形式,不限时间、地点、资金等,沟通交流方便,信息传播速度快。

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等特性,导致的管理滞后等问题也在凸显。目前,多数高校对网络社团的教育和监督、管理措施相对滞后。如部分社团成员观点偏激,散布不良信息,严重危害大学生健康成长,给高校和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高校学生绝对上网时间长、文化素质高、关注类别多样、参与程度高,表现出更为活跃的思维和更为张扬的主体意识。在网络社团中他们对事件的描述、传播和评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舆情,进而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影响力。一方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运行、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掌握了占据主导地位的网民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另一方面,分析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特点和规律,对大学生网络社团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特性

(一)载体的虚拟化

网络成为社团组织产生和发展的载体,社团组织的覆盖面更广,活动的空间更大,资源更加丰富。各社团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论坛、qq群等局域网,实现了网上和网下的联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社团的影响力、影响范围在网络技术的助推下,更加深刻和广泛,这都得益于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改变了学生的日常思维和行为方式,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其发展之迅速、覆盖面之广,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二)类型的多样化

网络社团类型丰富,不同地域、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社团各有特色。一般都是大学生结合地域和学校特色,利用自身知识、技能、爱好以及学校资源方面的优势,根据学生爱好、需求和社会时事热点等,建立起各式各样的网络社团,涵盖了生活、影视、体育等的休闲娱乐类型,教育、考试等的成就动机类型,音乐、美术、技术等的文化艺术类型等。

(三)发展的社会化

网络本身的开放性,意味着大学生网络社团不可能完全封闭。从社团的成员来讲,大部分是高校内的学生,但也包括已经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他们作为社团的早期创始人和前辈,在社团内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为社团注入了大量的社会性的因素。从社团建设与管理方式上来讲,大部分也是借鉴社会性网络团体的方式,是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大量的资源需要依赖于社会。从社团所发挥的作用来讲,社团生活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推动大学生完成向社会化角色的过度,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在大学生社会人格的培养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行为方式的自由化

通过网络载体,大学生社团组织内部和不同社团之间交流便捷,活动自由。社团成员经常采用的是网上交流的形式,在语言和行为方式上所受的限制更少,不限时间、地点、资金等,沟通交流方便,信息传播速度快,活动自由度大,不合理引导的话会呈现一定的自由化倾向。必须辩证的看待这一问题,一方面,自由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适当的情绪发泄窗口,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大量开放的信息涌入,也把选择的难题直接摆在学生面前,不排除有一定的几率学生会被错误的信息误导,被人利用,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社团的监督和引导。

三、改进大学生网络社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路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健康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做好网络社团的思政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对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网络社团的健康发展,对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具有积极作用。这是校园文化教育学生有效载体的重要组成。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网络社团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认真地研究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工作规律, 鼓励和扶持学生网络社团的发展,发挥学生网络社团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全面发展。

四、大学生网络社团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

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认清新形势,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使网络社团真正服务于广大师生,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青年学生和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一)以积极姿态主动介入大学生网络社团建设,做好服务、监督和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调查了解网络社团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结合学校实际分析网络社团的特点,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机制和平台;注重社团学生干部的培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保障信息渠道的畅通;把在校园内已经产生一定影响力和有一定规模的网络社团逐步纳入整体社团管理体系,科学引导,适度监管,保障服务;围绕学校发展和思政教育工作实际,引导各个网络社团完善自身制度建设,提升大学生网络社团组织和活动的层次、水平,打造一流品牌、健康向上的优质大学生网络社团。

重视并主动做好大学生网络社团监控机制建设。针对网络的虚拟性和社团成员具有的虚拟身份等情况,有必要建立、健全大学生信息资料库,并且利用IP地址管理等技术性手段,不断完善对网络社团的监管和引导,从而营造和保障网络社团发展的健康氛围。

(二)依托服务型校园网主网络平台,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络

建立健全服务型校园网络平台,要求建设高质量、一体化、有特色的校园网,能够融合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及时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就业、心理咨询等提供所需,这样才能为在校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发挥其主体和导向作用,使其成为学生喜爱、获取知识与健康信息的主流渠道。

在此基础之上,还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建设。把广大团员青年和学生党员仅仅团结在学校党委周围,介绍党的历史,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开展思想大讨论,在涤荡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专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团队和优秀的学生理论团队,围绕时事和学校实际,吸引学生发表观点,使其成为畅通信息渠道、活跃网络文化氛围、繁荣校园文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三)将网络社团文化培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

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前沿阵地,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络的技术进步使其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生组织和团体。将社团建设和网络相融合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必然面临的的客观形势,需要针对网络社团的特性加强网络社团的文化建设,促进其健康发展。目前,各高校为了应对网络化对校园的影响,采取了许多多样化的措施,完善校园文化信息化建设,加强引导和监督。面对其蓬勃发展之势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在建设信息化校园的同时,还必须把网络社团的文化建设纳入到整体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之中,以解决网络社团文化的过度自由化、盲目化、低俗化问题,控制和减少消极方面的影响。

(四)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建设学习型思政教育团队,为网络社团保驾护航

大学生网络社团的产生和迅猛发展,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采用新理念、新手段和新方法对其进行引导、管理,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素质。各高校之间也应加强横向交流,群策群力,形成合力。

网络的开放性、广泛性显著,由此伴生出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就具有了跨地域性和跨校园性的突出特征,相比传统社团,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社团的成员有可能是来自全国不同地域、不同高校,或者是同一地区的多所高校,都超越了实体校园的限制。网络社团的这些特征,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横向交流和协作。同时,网络也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之间进行超时空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应当主动加以利用,建立讨论和交流专区,分享引导社团工作的经验,交流各自发现的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新动向,共同商讨引导和管理的对策,从而在网络空间形成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合力。

网络社团是高校学生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网络社团以其更为突出的“自由性”、“活跃性”、“亲和力”、“多样性”,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和“第二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一定程度是对传统教育方式有效补充。大学生网络社团作为传统社团的拓展,必能为推进先进校园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今后,高校不仅要倡导弘扬科学精神的学术类大学生网络社团,扶持凸显先进文化的文化娱乐类大学生网络社团,还要建设体现人文关怀的服务类大学生网络社团,通过对网络社团予以扶持和弘扬,使其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本文为山东工商学院大学生社团工作研究基地招标项目,项目编号:2011ST159

参考文献:

[1]张天保.深化“两课”教学方法改革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育年鉴,2000(4).

[2]万新恒主编.信息化校园 大学的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3]孟伟.大学生社团管理刍议.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6).

[4]黄平.大学生网络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6).

网络文化的分类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 地方文献 分编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226-01

我国众多的信息网络已开通,并且进行了互联,联网范围进一步扩大。在这种形式下,各方面获得信息的渠道和利用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条件。对图书馆而言,信息量巨大,地方文献的分编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飞速普及,彻底打破了图书馆印刷型文献一统天下的局面,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冲击,也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很大机遇。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的新特点,分析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的分编问题,才能在更好的实现图书馆适应时代的发展。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在网络环境下,面对每天全球范围的信息交流,读者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对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大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学科高度综合,知识高度密集,读者期望得到来源广泛且经过浓缩、整合,脉络清晰、形式多样的综合型、复合型知识信息,使自己时时处于了解、掌握最新科研动态的地位。当然,他们更注重的是检索的方便性,如何引导读者畅游知识和信息的海洋,以便读者迅速准确地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地方文献分编工作的重点。在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的分编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做简要分析。

现代地方文献的分编工作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某些类目的分类详细程度远远不够,对地方文献地方专指性强的分类有很大的欠缺。地方文献有自己的特点,数目繁杂,想要全面系统的分类很难。对地方文献的分编工作首先可以采用现行的某种分类表,分编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做局部的调整,适当增添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类目名称。其次可以对现有的分类表进行改进,以适应地方文献分编工作的特殊需求。按照地方文献的具体情况,做相应的修改,更好的服务读者。另外可以编制新的文献分类方法,这种在需要的情况下才采用。这样可以充分揭示和报导地方文献,符合地方文献用户的使用习惯,更好的服务用户。

对地方文献的分类修改需要组织力量重新编制,还要培训有关人员,也不利于资源共享。在当今网络时代,除了解决地方性这一问题,地方文献的分类应更多地考虑到资源的共享、现代化技术给文献检索带来的便利等问题,这更需要在某些方面做变通。当然,地方文献的分类,不仅要结合地方文献的实际突出地方性,更要考虑文献分类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统一性,以便将来全国的读者都能通过计算机从互联网上按同一分类标准检索到这类文献。还有其他方面的注意事项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做相应变通。

著录是在编制文献目录时,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对文献的内容、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是揭示文献基本特征的重要方式。文献著录需要符合读者检索文献资料的方便性,有利于联合编目和实现计算机网络化检索。通常情况下,地方文献均是按照《中图法》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文献著录总则》和《普通图书著录规则》对地方文献进行著录。地方文献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复杂,在录入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献采用不同的方法著录。对于以下情况则可以采用分析著录的方式,例如内容复杂的地方党政重要文献,具有重要价值的经济文献资料和科学论著等。其主要的方式是将这些重要文献中的部分材料分析整理出来,将其最为单独的单位进行著录,进而可以更加深入的揭示文献内容以及能够及时的发现和使用优秀的文献。针对不同的出版文献应该采取不同的著录方式,比如整套著录适用于地方丛书类的整理;综合著录适用于包含多个出版单位的多级出版文献;分散著录方式适用于对收藏不全而又无法补齐的多卷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的史料特征具有十分显著的地域历史文化特征,因此,可以从一些特定的地方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方面对其进行网络的分编,同样也便于以后的检索。针对地方文献分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的几点意见:

首先,创新管理理念;在网络环境下对地方文献的分编既能够给读者带来方便,同时也给图书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因此,需要对这种新形势下的文献分编工作的管理理念进行适当的改变和创新,以能够更好的适应图书文献的分编工作。图书分编人员要在“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建”的作用。尤其是要注重对于地方文献的历史、社会、经济等多方面进行集中有效的收集以及整理,利用这些有限的文献资源逐步建成初具规模的“地方性综合性的文献库”,为广大的读者和研究者提供充足可靠的信息资源。

其次,要加强地方专业性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地方图书馆专业队伍素质,是网络环境下提高地方文献分编质量的关键。其主要的原因是,图书文献的分编都是由人通过控制计算机来操作的,人在工作占有主要的因素。因此,只有具有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队伍,才能在网络环境下更加有效的对地方文献进行保质保量的分编工作,才能对网络中复杂的信息资源做出适当的信息调整,才能科学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以方便读者使用。

第三,强化数字馆藏;网络环境下地方图书馆的核心能力不仅仅是要具有一定数量的拥文献资源,更多是要能够对这些文献进行有效的网络分编,进而方便读者的查找和使用,为社会提供充足的信息。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地方图书馆首先要对现有的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地方图书馆的馆藏”已经超越了印刷型书刊资料、缩微资料和视听资料的范畴,更为主要的由于网络使得图书馆变得更加虚拟化,因此,就需要合理调整图书收藏的比例。建立一个极具特色的地方性网络图书馆。

第四,应该适时的进行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不同地区的图书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馆藏文献(包括印刷文献和电子文献)进行合理的资源共享,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来满足不同区域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性。但是地方性的图书馆要联成文献信息网络,就必须实现馆藏文献数字化。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地方性特色的文献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有必要建立在标准化、规范化的资源共享性数据库。

最后,提供增值信息;目前网络环境下的地方图书馆文献分编工作还处在一个积极的建设时期,还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即使拥有足够的设备,但是不能使文献有效的被利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地方图书馆应该根据读者需要,通过搜集、整理、加工,为读者提供一些增值信息,更加重视资源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朴景岩.网络环境下的地方文献著录[J].情报探索,2006(3):107-108.

[2] 姚本芬.地方文献分编问题初探[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2-74.

[3] 陈美兰.地方文献分类与著录问题初探[J].图书馆建设,2007(4):68-69.

上一篇:粮食生产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基于模型的优化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