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古建筑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06 00:14:39

保护古建筑建议

保护古建筑建议篇1

关键词:古建筑,火灾危险性,防火,对策建议

Abstract: The ancient buildings are mostly wooden structure, fire resistance and fire risk.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of the fire risk, and summarizes the fire status quo of ancient building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roblems for the fire prote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ancient architecture, fire risk, fir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的辉煌给我们留下了无法估量的文物和古迹。这些文物和古迹,不仅是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建筑作为一种特定的、独一无二的古迹,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然而,随着近年来古建筑火灾事故的频发,古建筑的消防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摘自《浙江消防》),新中国成立50年来(1949-1999),我国共发生古建筑火灾78起,其火灾事故原因主要如下图所示。

图1 古建筑火灾事故原因调查饼图

从图可以看出,在78起火灾中,由于用火不慎而引起的火灾次数最多,约占30%,电气故障火灾次之,约占16%,而燃放烟花爆竹导致起火的次数最少,约占1%。除了上述火灾案例之外,近年来也有不少典型的古建筑火灾案例,例如,2003年1月19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遇真宫发生火灾,最有价值的主殿三间236平方米建筑全部化为灰烬,周围文物也收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004年6月20日凌晨,北京市西城区的护国寺院发生火灾,西配殿的一部分被烧毁;2007年8月,江苏省泰州市光孝寺发生火灾,“最吉祥殿”大殿西南角被烧毁。

从上述古建筑火灾案例可以看出,我国绝大部分古建筑为木结构,其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火灾诱发因素多,存在着很大的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损失惨重,社会影响大。因此,全面、细致、严格地做好古建筑的防火安全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古建筑的构造特点及典型的古建筑火灾案例,对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根据国内外对于古建筑防火研究的成果,对其防火现状进行总结,最后针对目前国内古建筑防火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

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可以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1-4]。其中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古建筑的材料组成及构造形式,而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界的危害和人为因素。图2给出了影响古建筑火灾危险性的因素。

图2 古建筑火灾影响因素

2.1引起古建筑火灾的内部因素分析

从古建筑的材料组成来看,其屋架、梁、柱、门窗等都是用木材制成,由于木材的燃点低,经过数百年的分化之后,木材表面开裂,木质疏松,一旦遇到火源,极容易起火,起火后木材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降低了火场能见度。同时古建筑内部的装饰材料均易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古建筑的火灾荷载。从古建筑的构造形式来看,我国古建筑以叠梁式结构方式最为普遍,其正面一般采用木门窗,屋面采用具有较好耐火极限的瓦,这种构造就像如同一座堆积成山的木垛,一旦发生火灾,其火焰传播速度非常快,火势发展迅猛,难以控制,有着极高的火灾危险性。

2.2引起古建筑火灾的外部因素分析

从自然界的危害来看,古建筑火灾危险性中较为突出的就是雷击引发火灾,这主要和一些古建筑的地理位置和建筑布局有关,由于建筑年代久远,避雷设施不完善,缺少或者根本不存在避雷针,难免会造成雷击危害。从人为因素来看,主要有火源控制不力、电气设备使用不当、消防设施偏少、防火间距严重不足等因素,古建筑由于是木质结构,一旦火源控制不力,如日常用火不慎、维修施工用火不慎、游客用火不慎以及人为纵火等情况,建筑将极易起火,并且由于古建筑的消防设施相对落后,起火后的灭火救援工作将会极其困难,由于消防间距存在问题,火灾发生后对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外部因素对古建筑的火灾安全性影响更大。

3.古建筑防火现状

古建筑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近年来古建筑火灾事故的频发,国内外对古建筑消防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5-8]。在欧洲,国际建筑院与文献委员会制定了一个合理的、关于古建筑消防安全工程方法的指导性文件。1998年英国爱丁堡举行了古建筑防火会议。1999年波兰华沙举办了第三届古建筑消防国际研讨会。还在希腊的萨罗尼举办了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国际会议。2007年美国NFPA颁布了《历史建筑消防规范》。 另外,1897年日本颁布了《古社寺保存法》,并在古建筑防火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日本消防厅2003年的《文化财产火灾预防相关对策调查报告研究》显示,不论从消防体制、消防管理还是消防技术上看,日本的古建筑消防保护工作都要比我们细致完善。在国内,随着古建筑火灾形式的日趋严重,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3年6月,我国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研讨会”;2004年5月,文物局、公安部消防局在北京召开了“古建筑消防管理准则”协调会;2004年8月,“全国古建筑消防安全研讨会”在太原召开。这些会议的召开对我国古建筑的消防安全保护提供了探索。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古建筑主要是部级、省级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有个别未被纳入文物保护的古建筑[1,9,10,11]。对于受部级和省级保护的古建筑,消防设备相对较为完整,设置了专门的消防工作部门,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消防规章制度,在灭火设备、消防水源、安全疏散标志、电气线路布置等方面也都基本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个别极为重要的古建筑还配备了专职消防队,负责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对于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尽管如此,我国大部分的古建筑在消防保护方面做的不够,存在消防水源缺乏、没有自动消防设施、没有防火保护等问题、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受县级保护的古建筑。受到经济条件和消防安全技术的制约,我国大部分古建筑存在着缺乏消防人员、消防设施不到位、消防安全管理较差、消防设计方法不完善等情况。

保护古建筑建议篇2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仿古建筑,产业发展

1东阳市古建筑资源现状和面临形势

现存于浙江省东阳市境内的古民居卢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住宅建筑群落,素有“北故宫,南卢宅”之称。卢宅建筑群,特别是肃雍堂组群,从建筑形式、空间序列、匾额题名等各个方面充分反映了明代以后理学思想和伦理宗法观念对民居的深刻影响。城东街道的李宅,是东阳宗祠最大、民居最古、建筑类型最丰富的古村落,是活态的古民居博物馆。巍山是一座死火山,自然风光优美,山上有火山喷发遗留的黑石林,相传还有晋朝葛洪炼丹遗迹。巍山厅堂是东阳古建筑的三大招牌建筑之一,巍山以其拥有古建筑数量众多、历史悠久、规模庞大、保存完整、品类齐全、艺术价值高的厅堂享有盛誉。也是东阳古建命运的缩影。但是近年来,由于资金缺乏,这些农村古建筑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或破败不堪,或濒于倒塌。

2近年来东阳市古建筑保护情况分析

2.1古建筑的保护模式。第一种采取村里自行保护。这种方式极不合理。古建筑流传至今产权不清或产权共有,实际上相互扯皮时有发生,给保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村里只能协调没有惩罚权,有的所有者将古建筑的有价值的雕刻构件斗拱拿去卖,村里对这种事情实际上往往无能为力。第二种是市政府统一保护,登记造册,对古建筑等公房进行保护。政府出资结合民间资本共同管理,不改变公有房产前提下开发旅游,出版相关书籍提升东阳古建筑知名度。

2.2古建筑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责任主体不明确,缺少牵头部门。公房部分由市房管局管理;其余有的古建筑由村委管理,有的古建筑隶属私人财产,缺少牵头的权利责任主体,对保护不利的单位和个人缺少处罚措施。其次“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古建保护工作的立足点。东阳旧城拆迁、旧村改造对古建筑造成了破坏。一些古建筑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拆除了,没有对其进行改移或重建。村里的古建筑村民保护意识不强。不少地方对古城镇、古村落建筑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保护工作没有行之有效的建设规划和措施,偏面强调现代城镇、村落的建设发展,基层文化文物部门对城市规划建设无权干预等等。最后最关键的是资金补助不够。很多古建筑虽列入了文物保护点,却年久失修随时可能倒塌。

2.3古迹和古建筑环境的修复思路。

思路一“原汁原味”。 对古建筑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以历史资料为基础,追求形似和原真。这种思路和做法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对历史环境的保护,但由于农村史料匮乏,只能推测当时历史环境。思路二保护为主,按需变更。对于具体的历史古建筑,是保护还是修复、扩建,需要根据其价值、现状、空间形态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采取合适的保护、修复和利用策略,达到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现在我国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现象很严重,古建筑作为建筑之乡特色需要重点保护修缮。

2.4古建筑保护工作的建议。首先制定古建筑保护工作细则。明确“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古建筑保护思路,建议由房管局下设专门机构管理。出台《东阳市古建筑保护细则》。其次开放古建筑旅游。提升东阳市旅游文化影响力,利用旅游收入修缮及开放古建筑。再次加大古建筑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古建筑,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

3东阳市仿古建筑产业发展现状

东阳最大的仿古建筑群体是东阳横店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地处浙江省中部的东阳市横店镇,东阳市总面积为1739平方千米,总人口约79万。东阳横店部级影视产业仿古建筑群体,通过“无中生有”的方式成功复制了创业神话。 其主要形式有:(1)仿古影视拍摄地。包括了影视型主题公园、影视城及其他外景。(2)影视节庆旅游。(3)影视文化旅游影视文化旅游主要是以影视产业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包括了解影视产业的过去, 回顾昔日的经典作品,展望影视产业的未来,体验最先进的影视科技等内容的旅游形式等等。

中国影视产业的崛起,推动了横店旅游业的发展。浙江横店影视城作为国家5A级旅游区。随着浙江横店影视城影视文化旅游资源的不断整合,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开发,浙江横店影视城已经从单一的经营“影视基地”旅游,向“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的发展战略转变。

4东阳仿古建筑人才培养政策

目前金华市高校有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广厦学院、横店影视学院等,对于古建筑人才高等学校要负起培养责任。中国古代的房屋均由匠人营造,师徒相传,世代相传。东阳广厦学院开设木雕专业,对于保护木雕工艺,发展仿古建筑产业起到重要作用。

5东阳仿古建筑发展前景

东阳地处浙中,历史上是著名的木雕之乡。古建筑市场繁荣,大大小小的古建筑公司有浙江东阳古建筑公司、东阳木雕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广厦东阳古建园林有限公司、花园古典建筑公司等等,发展仿建筑影视旅游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人才是关键,这也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文化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智能产业,对于政府需要以优惠政策吸引文化有海外背景及高级技术人才。其次在税收、金融信贷等财政政策上取消民资、外资的限制,积极探索影视产业融资模式,最后成立相关行业协会规范企业合作等等。

古建筑的存在是一种新陈代谢过程。“今”可以变成“古”,“古”可以变成“远古”。生生不息。仿古建筑将是一种长期、全面、持续发展的事业。是祖先留下给我们的物质财富。是一种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古为今用”的方面有:1)激发爱乡爱国的精神,增加民族自信心和加强民族凝聚力;2)创作有地方民族特色建筑的借鉴实物资料,是学生参观学习的好场所,是研究古建筑技术发展的好证据;3)可以利用古建筑作为文化馆、博物馆、老人活动场地和作为人民休闲的好场所;4)“洋为中用”有可对外开放旅游,合作影视开发作为文化艺术的国际交流,使外国人了解中国。

保护古建筑建议篇3

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保护文化遗产,不但已成共识,而且成为法律。1834年,希腊有了第一部保护古迹的法律。这是国际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国家立法。1840年,法国公布了首批保护建筑567栋,1887年通过了第一部历史建筑保护法,首次规定了保护文物建筑是公共事业,政府应该干预。俄罗斯圣彼得堡法律规定,涅瓦大街的建筑不准拆。尽管内部可以进行现代化装修,但外观不许作一丝一毫改变。20世纪60-70年代,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高潮,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国际组织在此期间通过了一系列和建议,确定保护的原则,推广先进方法,协调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的主要文件有《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1964年5月,简称《威尼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11月)、《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1976年11月,简称《内罗毕建议》)、《保护历史城镇和地区的国际》(1987年10月,简称《华盛顿》)、《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1984年)。

《威尼斯》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连同《奈良文件》阐述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原则和方法,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1)真实性原则。要保存历史遗留的原物,修复要以历史真实性和可靠文献为依据,对遗址保护其完整性,用正确的方式清理开放。(2)可识别的原则。修补要整体和谐又要有所区别,不可以假乱真。(3)要保护文物古迹在各个时期的叠加物,它们都保存着历史的痕迹,保存了历史的信息。(4)完整性原则。连同环境一体保护,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它所处的环境,除非有特殊的情况,一般不得迁移。

《内罗毕建议》和《华盛顿》是针对历史地段保护的,它们的制定有其历史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复苏时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需要大规模地建设住宅,当时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区,拓宽马路,盖起新楼房。但是不久人们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建筑改善了,历史环境却被破坏了,城镇的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意识到,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保留城镇的历史记忆,保持城镇历史的连续性。在历史街区内,单看这里的每栋建筑,其价值可能尚不足以作为文物加以保护,但它们加在一起形成的整体面貌却能反映出城镇历史风貌的特点,从而使价值得到了升华,所以有保护的必要。

1987年通过的《华盛顿》总结了各国的作法与经验,归纳了保护历史地段共同性的问题。文件列举了历史地段应该保护的内容:(1)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2)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3)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色彩、建筑装饰等;(4)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5)该地段历史上的功能和作用。从这些内容看,历史地段保护更关心的是外部的环境,强调保护延续这里人的生活。所以,关于保护的原则和方法,文件强调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要精心建设和改善地段内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要控制汽车交通,在城市中拓宽汽车干道时,不得穿越历史地段;要有计划的建设停车场,并注意不得破坏历史建筑和其周边环境;在历史地段安排新建筑的功能要符合传统的特色,不否定建造现代建筑,但新的建筑在布局、体量、尺度、色彩等方面要与传统特色相协调。

保护古建筑建议篇4

关键词:圣彼得堡;历史建筑;改造;扩建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5-0037-03

1 前言

俄罗斯圣彼得堡不仅有着俄罗斯诸多的珍贵建筑古迹,而且还是一座文化名城,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人都在此生活和从事过创作。因此,圣彼得堡历史建筑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但同时诸多历史建筑的空间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生活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改造和扩建未解决这个问题。在西方人们的观念中,对于改建和扩建,重要的是在增加建筑的功能和建筑面积的同时,保护建筑原有的面貌和周围的人文环境。也就是说不仅仅需要保存历史建筑本身,还得保护历史建筑周围的环境。圣彼得堡历史建筑的改造和扩建就得益于此,使城市旧有的历史面貌得以保存,城市的旅游业因此而受益。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许多城市面临历史建筑的改造问题,如何既保护其风貌又增强其功能,是城市规划师及主管部门所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圣彼得堡市成功做法的分析,可以为中国的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2 圣彼得堡历史

圣彼得堡(前苏联时期叫列宁格勒)是沙皇时代的首都,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沙皇时代的古老建筑随处可见,既壮观又精美。楼房外墙上几乎都有形态各异的雕塑,花园里常常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青铜人物雕像等。“圣彼得堡现有1000多个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其中有宫殿、庭院和大型建筑物548座、纪念碑32座、经典园林137座、博物馆50多所、此外还有大量的桥梁、雕塑等”,198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为迎接建成300周年,俄政府花巨资对该市进行拆迁、修缮、改建和扩建。使之今日的圣彼得堡基本完好保持着昔日帝国首都与文化名城雄伟的气度和风貌。对于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规和措施如,“苏联部长会议在1948年10月14日颁布的《关于改善文物古迹保护措施的决议》成为修复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另外对于“1957年开始实行《俄罗斯联邦关于改善保护与维修古建筑的决议》,后于1960年8月30日起执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加强保护与维修古建筑决议》。这些文件中批准了部级保护建筑古迹的名单并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措施。

3 历史建筑的改造方法

3.1 木制框架结构改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位于涅瓦河畔的马林斯基剧院是1783年叶卡捷琳娜大帝下令建造的一座皇家歌剧和芭蕾舞剧院(见图1),1802到1803年Tom杰出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完成了剧院内部平面布局和装饰的改造。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其风格和各部分构件的比例(见图2),新建成的大剧院成为了与喀山大教堂和海军总部一样的圣彼得堡的著名建筑。该剧院建成不久便经历了两次大火,一次是在1811年1月1日,另一次是在1859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大批优秀的古典艺术品毁于一旦。之后在该位置上建筑师阿尔伯特卡弗斯建造了一所新剧院,该剧院就是后来的马林斯基剧院。今天他已成为俄罗斯文化的象征。

为了剧院的长久坚固、实用、美观,1894年在施列特的指导下将原先木制框架结构改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增加了一些附属结构,老化的立面不仅受到了修复,而且也由于修复了一些古典艺术装饰品,也就更显它的光辉灿烂,并以高超的建筑艺术创作,与街区建筑相一致的建筑立面赢得了人们的赞扬。马林斯基剧院成为了继喀山大教堂和海军总部之后的又一著名建筑(见图3)。

3.2 新建建筑与历史建筑保存外立面的一致

为了使街区的古典风格建筑都具有严整、和谐之面貌,“1855年沙皇签署最高命令,规定涅瓦河边主要交通道路旁边的‘建筑立面在进行建设之前应送给沙皇陛下进行审核’”。

到了2003年为了拥有一个多功能的现代化剧院(见图4),在马林斯基剧院的旁边新建了一个剧院。然而在新老建筑结合问题上,“保护加强历史环境才是最具效率的,要保护历史环境所有的完整性以及建筑环境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不丧失所有古老建筑的历史风格。为了能融入这涅瓦大街的历史建筑风格和那些已跨越世纪的雄伟建筑、精美园林以及古典雕塑的历史环境,在众多的方案竞选中,最终结果则是一个拥有古典风格外立面的全新建筑取代了原来的设计。

3.3 环境改造风格一致

涅瓦河畔历史街区的修复与改造,是关系到整个老城区的整体、和谐、统一等问题,涉及到城市建筑、建筑美学、功能布局、自然景观等的格局保护范畴(见图5)。作为历史街区,俄政府“主要修复方向为被毁坏的历史建筑,有选择地用了维护及维修的一些方法,将年久失修的罕见古建筑修复至原建筑时期”。为了保护历史人文环境,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禁止在市中心区域建造高层建筑,禁止随意改变市中心的建筑物的外立面,禁止在市中心建现代风格建筑等等“至今,圣彼得堡老城区没有一幢摩天大楼,300年前的街道和建筑依然保持着原貌,即使新建的建筑传承着原始风貌,从风格、形态、色彩、高度几方面进行保护。”

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最著名的商业街区之一。在十八世纪,这里聚集了来自各方的商人。俄罗斯人曾经将大量贸易企业的聚集地称做“园”。而客人则是指那些去到他们城市经商的商人,客人园一侧的花园街在十八世纪成为了城市的最大的贸易中心。那个时候在该地存在着几个小“园”,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时代在花园街按照科瓦连科的设计建造了“货币银行”大楼,基于此“客人园”开始慢慢形成。

从18世纪60年代圣彼得堡的建筑风格开始从华丽的巴洛克风格转向于更简单更合理的古典风格。“到了19世纪,古典主义建筑倍受推崇,经过50年的大力推行古典建筑,圣彼得堡的每一个部分都具有古典风格所要求的‘严整、和谐的面貌’”(见图6、图7)。“走在圣彼得堡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巴洛克主义、古典主义、帝国风格、浪漫主义、折中主义及少量手法主义夹杂着哥特式的建筑,虽然建筑风格的多样,但是它们保持着一种惊人的和谐。”在圣彼得堡,“许多历史建筑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材料――经济的基础,到现在保留下来的一些建筑及其基础的功能不再满足现今的需要了,它们需要在功能上给予重新考虑”。在对待古建筑问题上圣彼得堡凸显城市风范,涅瓦大街上云集着众多的历史古建筑和文化古迹,对于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圣彼得堡,俄罗斯政府采取积极的和不同层次的保护措施如,“1、完全的保护建筑环境;2、保护每个历史城市局部的历史特点;3、历史街道立面的保护;4、在历史环境中放置新建筑的可能性,新老建筑之间完满的建筑――美学关系等。5、用现代工程方法保证在历史环境中居住,保证公用及良好的建设条件”等等。被保护古迹“其数量之广、涉及各历史时期建筑之多充分体现了国家政府在建筑文化传统保护与遗产继承方面的巨大作用。”

3.4 建筑功能的拓展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些历史建筑的功能渐渐地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拓展历史建筑的功能,增强历史建筑的生命力,是历史建筑改造中的有效手段。

“客人园”的改造与维修便是其中很好的一例,为适应现代人们生活的需要,到了2005年“客人园”再一次受到了改建和扩建。这次改建由建筑师HNKNTa RBENH,BΛaANMNP3eHKeBNY,BaCNΛNN POMaHUeB.)*aHHaPa3yMOBa等共同设计。其目的是将“客人园”建成一座现代的商业购物中心。“客人园”其风格样式是早期的古典主义风格,其巨大的规模和独一无二的内部结构使得其在俄罗斯的建筑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他的内部环形空间结构的构思也是属于世界上较早出现的一批。考虑到这个建筑的特殊历史,建筑师决定返还这个古老贸易中心的内部的历史结构,并且将增建一个50000肝的地下商场。它将成为一个多功能的贸易中心,而通过合理分配和利用空间,它的商业面积也将大大增加。

显然,经过改造与扩建之后,使之成为了一个整体的交易大厅的系统。为提高和改善现代人的生活质量,把三层改建成了用于娱乐和休闲的场所。这里的布置提供电影院、餐馆、咖啡馆、展览和陈列室。这不仅得益于俄政府成功的保护了历史建筑,而且也极大地方便了更多的休闲族、购物者和游人。值得一提的是,在圣彼得堡街上、公园等处处可以欣赏到非常精美的雕塑艺术。“用雕塑来装饰城市,使雕塑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是美化人们生活的办法之一。”尤其在历史街区古建筑等处,那种绚丽多姿,美不胜收的雕塑已同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给人一种既亲切又美好的愉悦之感,它已成为了圣彼得堡的一大亮点(见图8)。“圣彼得堡具有世界上独特性非常强的城市文化遗产,特别在遗产地区的尺度和规模方面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独特的城市形象不仅取决于它众多杰出的建筑作品,还有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

4 结语

城市建设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诸多古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安危问题,如何保护,是当今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难题。在这方面圣彼得堡对于历史建筑所采取的经验是改造与扩建、保护与修复,建筑的改建扩建或者新建筑的建造都要考虑到其对周边建筑乃至整个城市格局的影响。风格要协调,甚至高度也得和周边建筑协调。当你“漫步在圣彼得堡的大街上、花园里,你就像行走在历史中,看得见、嗅得出、摸得着”。这首先要归功于俄政府为保护历史建筑实施的许多重要措施,很好地解决了文物建筑古迹及历史建筑环境的保护问题。因此那些追求个性张扬,“特立独行”的现代风格与历史建筑不和谐的建筑在这些城市中就受到了抵制。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我们只是仅仅注重了单体文物及少量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而忽视了对历史城区的整体控制与保护工作。这不仅破坏了城市的格局造成极大浪费,还严重损坏了城市形象。圣彼得堡的成功经验无疑会对我国历史建筑的改造、扩建与维护起到有益的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妍,马建章.历史文化名城圣彼得堡城市特色与保护经验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7):27.

[2](俄)普鲁金.建筑与历史环境[M].韩林飞,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吕民元,俞德民.城市・历史・规划――莫斯科、哥本哈根诸城市风貌与城市规划工作考察暨思考[J].上海域市规划,2000,6(12):33-39.

[4]田野.从城市设计再看圣彼得堡[J].科技信息,2011(4):12.

[5](俄)普鲁金.俄罗斯古迹建筑修复教育[J].世界建筑导报,1998(6):35.

[6]欧阳英.欧美雕塑名作欣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张松,李文墨.俄罗斯历史城市的保护制度与保护方法初探―以圣彼得堡为例[G].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2013.

保护古建筑建议篇5

关键词:青海;古建筑;遗产保护;调查研究

一、青海古建筑遗产的特征

(一)地域性

青海古建筑体现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文化发展,大部分古建筑均以藏式建筑为主,兼容汉、回建筑风格,这些因素与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社情紧密联系。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塔尔寺就是汉藏回融合的典型,民族性和地域性在青海省的古建筑风格中得到充分反映。

(二)历史性

古建筑遗产的最根本特征就在于其见证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面貌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建造和利用的实践,古建筑的历史特征是形成古建筑遗产历史价值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帮助后人以古建筑作为载体,还原历史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重要历史信息。

(三)艺术性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建筑以物质形态的方式表达其文化内涵,其建筑技术、装饰艺术及必然通过建筑文化体现出来。青海流传下来的古建筑设计匠心独运,形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建筑体系,其中对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民族由于信仰不同,宗教建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二、青海古建筑遗产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历史价值是遗产的基本价值。见证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更替,能够留存到今天的这些历史时期的建筑实物的数量非常稀少,因而它们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具备了时间久远和类型稀少两方面的稀缺性,古建筑就更显得珍贵,历史价值更为突出。

(二)信息价值

建筑遗产可以使我们认知、了解它赖以产生并存在的历史时间及社会环境的各方面状况,承载的信息涵盖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等诸多方面,这就是建筑遗产的信息价值。古建筑遗产的信息价值被当作是一种"文化认同",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与强调,被视作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的综合体现。

(三)情感与象征价值

曾任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主任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物保护顾问B・M・Feilden博士总结归纳过欧洲人对于建筑遗产价值的多方面认识,他认为情感价值指建筑遗产在认同作用、历史延续感、象征性、宗教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使用价值指功能的、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价值。情感与象征价值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深刻地被认识到,其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受到关注。

三、青海古建筑遗产保护调研分析

在本次青海古建筑保护现状调查中,笔者采取选取部分古建筑保护单位以及访谈相关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调研方式,了解当前青海古建筑保护现状。"青海现存的古建筑多与各类宗教文化有关,在819处古建筑中,以寺观塔幢数量最多,共321处,占古建筑总量的39.2%;其次为坛庙祠堂230处,占古建筑总量的28.1%。各民族的建筑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汉藏回结合的建筑样式有很多,创造出了色彩纷呈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建筑。目前,青海古建筑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保护体系不够健全

1、注重发展,忽视保护

政府在保护高原古城文化中制订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是内容不够全面,操作性也不够强,保护措施滞后体现在保护法规文件缺乏,目前还没有系统完善的古建筑调查资料,对古建筑保护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完善的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2、注重开发,忽视监管

青海古建筑遗产主要作为旅游资源开发,随着"大美青海"形象得到广泛宣传,带动青海旅游持续升温,与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相比较之下,古建筑保护却相对滞后,两者矛盾日益凸现。在旅游旺季时,古建筑景点处人流量非常大,有些游客在古建筑墙体中留言刻字现象屡屡出现,危及古建筑本身的保护,体现了政府注重开发,而欠缺相应的监管力度。

(二)保护规划不够合理

1、注重经济,忽视文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没有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未能避免市场经济对文化的负面效应,不仅没有创造出文化与经济双赢的局面,反而造成因片面追求经济短期高速增长,而忽视甚至牺牲城市文化建设的浮躁状况。

2、注重眼前,忽视长远

政府部门在规划过程中会出现只顾眼前经济利益,不顾长远的文化效益,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下,对古建筑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盲目开发,建设酒店、宾馆等娱乐设施,毫不顾及古建筑的周边环境,一些古建筑甚至作为商业性场所,在景区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无序、低序以及破坏现象屡屡出现。

(三)保护资金不够充裕

1、注重回报,忽视投入

青海在文化遗产方面的投入的财力并不多,从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通报的信息中,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方面处于全国后进位置。许多古建筑因为保护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造成了古建筑得不到补救的严重损坏后果,并且古建筑的维护并不可能一劳永逸,要经常进行维护,费用比较高,大多数古建筑难以被纳入保护体系。

2、注重拨款,忽视自筹

古建筑保护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保护资金总是不太充裕。如果仅仅依靠政府大包统揽而没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是不可能真正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的。但目前遗产保护资金的筹措还没有详细明确的制度规定,对于市场化运作来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来改善古建筑保护问题,政府也没有具体指导性的政策出台。

(四)保护宣传不够到位

1、注重利用,忽视宣传

古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滥用,保护意识淡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古建筑破坏的因素中,人为的破坏更加严重,公众没有意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意义,而政府部门更加注重古建筑的利用,管理上只重视开发,忽视保护的必要性,这与缺乏足够的宣传有很大联系。

2、注重形式,忽视行动

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工作本身就比较欠缺,在实际宣传过程中,却出现喊喊口号,拉拉条幅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并没有真正走入群众,对广大民众施加影响;在学校平台中,也没有真正将遗产保护纳入教育内容,很难十分有效地在下一代中普及古建筑保护的知识。

四、青海古建筑遗产的破坏原因

破坏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大的方面。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一些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发生,如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如门源回族自治县大板九寺院址因山体滑坡被埋,在玉树发生"4・14"强烈地震中,不可移动文物,尤其是寺院等古建筑在地震中遭受到严重破坏。导致这些古建筑文物点被破坏都是突然发生的,无法预料的,这个时候对古建筑的破坏强度非常大;另外,自然破坏力对古建筑也存在持久的、时刻地侵蚀,它们对古建筑的破坏是缓慢进行,日积月累的,最后导致建筑遗产损毁。

(二)人为因素

破坏古建筑遗产的人为因素有很多,如由城市建设而引发的对建筑遗产的拆除和损毁;为开发旅游在遗产所在地大量兴建各类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旅游容量过大,超出了景点承载力的问题,古建筑受损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同时,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在许多景点周围存在许多违建项目,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限制,文物建筑本身和蕴含其中的无形文化底蕴也将受到严重的破坏。与自然因素相比,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结果往往更为严重,常常会造成某个类型或某个地区建筑物的大规模破坏,对建筑遗产造成的破坏都是无法挽回的。

五、青海古建筑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出台和完善有利于古建筑保护的法规

1、制订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古建筑保护与管理条例

尽管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指导下,青海省也相应制定了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但条例内容过于宏观,对古建筑的保护也欠缺详细规定,对古建筑的破坏行为也难以有效制止,因而,制订并颁布更具有微观操作层面古建筑保护条例显得十分重要。

2、研究制定古建筑保护的一系列配套政策

在文物管理部门对古建筑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古建筑进行分级保护,一经被列入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就不能随意拆毁,在古建筑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进行工程建设,其工程的结构布局、建筑风格应当与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和周边环境相协调。

(二)合理规划和利用古建筑遗产

1、要强调规划的重要性

各级政府要将古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目标、任务和措施。在经济建设和开发中,要有长远的目光,注重规划保护,把古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资源适度开发出来,为文化建设服务,也促进经济发展,努力达到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

2、要重视合理利用

在保护古建筑完好的前提下,重视合理利用,并在利用中促进古建筑保护和管理。众多文物保护实践证明,古建筑的保护是利用的基础,没有保护就不可能谈利用,古建筑依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合理被利用,被纳入旅游发展规划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的,所在地政府应当加强环境整治,落实和改进保护措施,在确保古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

(三)加大保护资金投入和多募集资金渠道

1、加强各级财政投入

当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主要依靠政府保护为主,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资金投入虽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单就众多的古建筑遗产保护来说,无法全面有效保护。那么,在政府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增加遗产保护经费。

2、多渠道筹措资金

我国古建筑保护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但这部分资金只能解决少量古建筑保护的维护问题,对于大量分布于乡野的古建筑则是杯水车薪,因此扩展资金的筹集渠道是十分必要。可以采取设立古建筑保护资金、接受社会各界捐赠、吸纳市场运作等进行筹资。

(四)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保护意识

1、大力宣传古建筑的价值

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客观规律,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有利于增强城市文化整体竞争力。保存至今的古建筑都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广泛地发挥古建筑遗产在国民素质教育、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意识到古建筑所蕴含的价值和对当地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2、纠正单纯依靠政府的观念

古建筑保护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而且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进行宣传和教育,宣传政府古建筑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群众的保护和参与意识,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古建筑的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六、结语

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建筑遗产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其历史价值不容忽视,这些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承载着当地的民俗风情,传承着少数民族文化。因此,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充分利用古建筑资源,以新的姿态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也可极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遗产保护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谢明.公共政策分析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6).

[3]李金珊.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视角与途径[M].科学出版社,2010.

[4]宋振春.文化旅游产业与城市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5]邹统钎.遗产旅游管理经典案例[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6]陈红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刍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6).

[7]田春风.论古建筑与城市现代建设的矛盾与统一[J].大众文艺,2012,(5).

[8]张青.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J].安徽建筑,2011,(2).

[9]董粝.论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J].旅游纵览,2012,(6).

[10]进萍.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工作[J].兰台世界,2009,(7).

保护古建筑建议篇6

【关键词】建筑高度、控制、古镇、保护

1引言

古镇,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如今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闪烁更加耀眼的光芒。如何保护古镇,使其和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完美和谐融合,一直是专家学者关心研究的课题。古镇保护的核心在于保护特定地区历史积淀的悠久文化,而这一文化有别于一般的文物、风俗、民风等文化遗产保护,其必须依托在古镇风貌之上,否则无法整体延续。

目前,很多古镇保护往往只注重古镇内部的建筑、街道、巷弄等的保护改造,而忽视了古镇周边地区发展对古镇风貌带来的负面影响。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具有战略眼光,科学保护,古镇保护不能仅针对古镇,理应从周边地区开始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引导,其中又以周边地区的建筑高度控制为重。本文以木渎古镇为例,试从古镇周边地区的建筑高度控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和建议,为能真正保护古镇风貌,从而进一步保护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使其长期持续地发扬光大做出一点工作。

2古镇周边建筑高度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古镇保护存在一定冲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已成为稀缺资源,在某些地区,甚至原本应受保护的古镇区也遭到蚕食破坏,更不用提古镇周边地区的土地资源。即便是在某些古镇保护做得不错的地区,也存在周边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高度普遍增加,逐步将历史街区低矮的建筑环绕在内,出现外高内低的盆地,严重影响古镇的整体风貌和周边的历史氛围。某种意义上说,周边建筑高度及体量的不断增加将使古镇原有的视觉走廊逐渐失去应有的历史价值,从而给古镇保护带来负面影响。

2.2古镇(周边地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法亟待完善

在国内,许多城市基本采用传统的“三波段”式的高度控制方法,以历史街区为中心,划出不同的控制范围,建筑物一段段向外逐渐增高。这个方式虽便于操作,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并非严谨科学的决策方式,而对于古镇及周边地区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更是缺乏一整套的有效技术手段。

3古镇周边建筑高度的控制――以木渎镇为例

3.1 概况

木渎镇位于太湖之东,坐落于灵岩山麓,是一个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江南古镇(见图1),2005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木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后,古镇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护,镇区整体建筑群体较低矮,天际线平展舒缓。但随着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木渎古镇周边部分地段已进入二次开发,开发强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古镇建筑高度普遍增加,古镇及其周边地区也面临着新旧环境相融合的问题,如不加以控制、引导,将会对古镇风貌造成很大影响。

由于建筑高度的控制与调整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关系,一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管理手段,是长期困扰规划管理部门的一个难题。本文以木渎为例,采用模型技术手段对镇区整体建筑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尤其对古镇周边地区重点地段的建筑高度进行多方案比较,提出明确的控制要求,以满足古镇整体风貌形态的保护要求。

3.2 木渎古镇周边建筑高度控制的研究

木渎不仅仅是千年古镇,而且还紧邻国家AAAA风景区灵岩山,因此镇区整体建筑高度的控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中所提到的古镇周边地区是指古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界线以外的地段,对其高度控制研究按照“面、线、点”三个层次逐步细化开展进行。

3.2.1 “面”的控制

“面”在这里指的是镇区整体空间形态的控制。除去古镇对镇区高度的影响外,灵岩山风景区对紧邻景区的镇区建设用地也有严格的控制要求,规划综合考虑,整个木渎镇区在城市竖向空间整体上宜低平舒展、规整有序,但应适当加强竖向线条的塑造。例如:规划认为木渎境内生活性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20米以下,生产性建筑高度一般控制在24米以下,但镇区东部与苏州新区接壤地段引导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布置,形成错落有致的天际轮廓线。

3.2.2 “线”的控制

“线”型控制地区包括风景区沿线地区和视觉走廊两类控制地段。

(1)风景区沿线

根据近看视角的最佳角度分析,300米内人们可以感知到单栋建筑的西部,500米的范围是最佳的观景区域,1000米以外感知的是城市的概观轮廓。考虑排除地形坡度影响之后,规划确定在山体周围按300米以内、300~500米、500~1000米等三个范围控制建筑高度分别不超过10米、15米、24米,具体如图2所示。

(2)视觉走廊

视廊的保护是通过控制高度,对重要的视景在视觉上保持连贯性,以维持其在景观结构中的统治地位,维持古镇周边重要的景观的视觉可达性。例如:视觉走廊的构想是在灵岩山、天平山、七子山,镇区的公园绿地及主要道路交叉口等开放空间之间,按视线要求控制建筑物的高度,保证在主要视点(观景点)处都能看到山形轮廓,如图3所示。

图2:建筑限高控制范围示意图 图3:视觉走廊分析图

3.2.3 “点”的控制与引导

本次研究将古镇周边主要道路交叉口地区作为控制的节点(如图4所示),通过选取不同的观景点,构建三维模型,对节点地区建筑高度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保证古镇周围高层建筑对古镇本身整体风貌的影响降到最小。基于这个思路,研究通过选取代表性的几个视点,利用计算机模拟演示的技术手段对建筑高度进行推敲,以得到最优方案。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金山路节点地区与木渎古镇仅一街之隔,该地段的建筑高度对古镇的整体风貌的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那规划又如何在高强度开发地区满足古镇风貌保护的要求呢?下面就以金山路节点为例说明本次研究对该类节点地区建筑控高的分析方法。

① 视点1:从严家花园门前开敞地带看金山路节点地区建筑

比较:通过三维模型分析,当节点处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时,身处古镇内的旅游者能够清楚看到的高层建筑,古镇风貌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当建筑高度逐渐降低到90米、80米、60米、50米时,离古镇最近的高层建筑几乎看不见(见图5,其中红色部分代表高层建筑),古镇风貌能够比较完整的呈现。

图5:金山路节点建筑高度分析图(视点1)

② 视点2:从金枫路―中山路交叉口看灵岩山寺

比较:通过三维模型分析(见图6,其中蓝色部分代表灵岩山寺),当节点处建筑(见图6,其中红色部分代表高层建筑)高度达到100米时,高层建筑非常醒目,灵岩山寺被淹没在高楼中;当建筑高度逐渐降低到80米、50米时,交叉口处的人可以逐渐清晰的看到灵岩山寺。

③ 结论:综合以上2个视点的模型比较,研究确定――金山路节点的建筑高度应控制在50米以下。

图6:金山路节点建筑高度分析图(视点2)

4 古镇周边建筑高度控制的几点建议

4.1 坚持“整体保护”为核心

历史文化名镇应当整体保护,坚持“整体保护”为核心是古镇周边地区建筑高度控制的重要指导思想,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4.2 完善古镇(周边地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法

目前的建筑高度控制多关注实体建筑与硬性控制指标,这一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古镇保护而言,应特别关注古镇周边建筑构成的空间环境及与其品质相关的软性引导指标,运用城市设计手法为古镇的延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从而达到既保护了古镇整体风貌,又强化城市特色、促进城市活力的目的。

4.3 对高层建筑进行强制性的引导建设

高层建筑的布局必须慎重处理,特别是在古镇敏感区域,仅规定每一地块的用途无法满足古镇保护的要求,还要从建设开发的潜在可能和古镇整体景观视觉控制角度考虑,衡量高层建筑与古镇原有建筑物之间及街景、天际线等古镇总体或特定风貌的关系,对单体高层建筑采用三维的控制技术手段。

5 结束语

总体来说,保护古镇原有风貌是进行规划控制建筑高度的最终目标。有效促进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有机协调是事关发展可持续性的核心问题。古镇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也是发展的一种独特资源。城市规划工作者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地区的文化价值、历史环境、空间特征等研究为基础,通过合理的保护方式和措施,对古镇实施有效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挖掘内涵,提升品味,以实现保护与发展的有机协调。

保护古建筑建议篇7

郑州开元寺塔建筑分析

鸿庆寺石窟调查的新收获

鹤壁王家辿传统村落研究

卫辉小店河传统村落研究

博爱贵屯清代民居调查简报

试析洛阳金谷园新莽墓的建筑特征

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特征分析

从洛阳关林谈祭祀关羽的建筑

浚县云溪桥现状调查与保护研究

试析日本古建筑的保护理念

土工试验在土遗址保护中的应用

关于城墙遗址保护的思考

东北大学旧址理工大楼的保护

文物保护原则在保护规划中的运用

万里茶道汝州段文化遗存调查

浅谈中原地区文庙建筑

济源阳台宫玉皇阁维修设计之收获

焦作市区两处清代民居迁建报告

浅议邢台天宁寺前殿的斗栱

北朝至两宋时期河南古塔研究

西安户县化羊庙献殿研究

金刚宝座塔与曼陀罗文化初探

南阳地区仿木构墓葬建筑形制研究

略论河南佛教石窟的艺术特色

新密市老城重点历史建筑调查

方顶村乡土建筑保护管理探析

济源市文物建筑的优势和保护思路

濮阳市文物建筑现状与保护

浚县古城研究及其保护与发展构想

百家岩寺塔保护规划评估内容与研究

连云港碉楼民居的调查与保护思考

焦作恩村玉帝庙、祖师庙调查简报

临海古城墙的建筑特点和保存状况

张氏帅府——沈阳建筑近代化的历史缩影

重庆木鱼山区防御性民居建筑浅析

汉代画像砖石墓地上建筑现象简析

从薛村吕氏老宅谈新安典型民居的特点

鹤壁五岩寺石窟化学保护材料选择试验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以党家村为例

谈日本驻郑州领事馆旧址的建筑与历史

河南许昌襄城县湛北乡坡李村清代民居报告

郑州纺织工业遗产刍议——以郑州第三纺织厂为例

武陟嘉应观中大殿历史遗存彩画的保护研究

河南省第五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其保护利用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甘肃徽县栗川白塔勘察及维修加固设计报告

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庭院建筑遗址的建造技术研究

传统民居保护视角下的河南新郑地域性营建技术研究

保护古建筑建议篇8

关键词:张谷英村;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5-0122-05

1 村落现状分析

1.1 村落历史沿革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岳阳县境内,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始祖张谷英定址起造,历经明清两代多次兴建而成,聚族而居,历600年沧桑,至今保持着明清传统民居建筑之风格,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有当大门、王家煅、上新屋三大部分,总面积51000m2,现有巷道62条,天井206个,房屋1732间。因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物价值,使其获得我国湘楚民居“活化石”的美誉,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2 村落历史遗产构成分析

张谷英古村落历史遗产由明清时期建成的遗产本体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要素构成,其中遗产本体指2001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张谷英村古建筑群所涵括建筑,即当大门、王家、上新屋、东头岸、西头岸、聚龙湾东片区(包括洋溪廊、议事厅等)、石大门片区(包括石大门、绣楼等)。遗产环境包括历史建筑({∈沙、聚龙湾西、何风等)、构筑物(古井、古桥、古道、古墓葬、古迹等)和自然环境要素(水系、山体、植被等),记载了明清时期当地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社会风尚等重要的湘楚文化历史信息。

1.3 村落特色分析

村落背依龙形山走势,傍渭溪两侧而建。前抱大峰、旭峰、笔架3座山,四周分别有桐木、梓木、大墩、芭蕉4个山坳,呈负阴抱阳围合及之具村大门拱卫之势,村落建筑以一章厅为一组,呈“丰”字格局横竖组排,主堂屋与横堂屋皆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分则自成庭院,合则连为一体,穿行其间,晴不曝日,雨不湿鞋,同时巧妙地因地制宜而使渭溪贯流于村寨之中,建筑格局、轮廓形象、风貌特色浑成一个整体,提供了一个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村落的规划与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天、地、人、和”哲学、风水土木学说及“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较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共存,生生相息的紧密关系。

1.4 村落价值评价

张谷英村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深蕴在它那立体的建构之中,质朴的风韵,聚于一居,深邃的文化,钟于一村,构成了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建筑、民俗和艺术等多种研究价值。

张谷英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古村落选址和建筑群体布局的科学性,强调与自然环境高度协调统一,反映出中国传统风水理论指导下的乡村聚落择址模式;古建筑群独特的院落组合模式,体现了受中国传统血缘宗亲制度支配的家庭聚居生活文化,具有重大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价值,古建筑群的院落群体布置,采用独特的主轴与次轴垂直的模式,在群体空间组合上具有重大的建筑学研究价值,是较为典型的明清湘楚村落建筑遗存,记载了明清时期当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工艺等建筑历史信息,反映了地方性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显著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价值,再者古建筑中梁上枋上,屏门挂落,窗棂柱础,明清风格的木雕、石刻与古村珠联壁合,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美景欣赏价值。

2 村落保护规划

为了整体地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根据张谷英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环境要素的构成分析,确立了“前对笔架群峰,后靠龙形山脉,大屋卧于其中,尽显古村聚华”总体保护的空间框架。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内涵,突出“湘楚明清历史文化融合地”、“张谷英民俗风情的大舞台”的主题;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自然生态格局,突出“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彰显名村特色,延续历史风貌。具体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经济结构调整规划等加以阐述。

2.1 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张谷英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在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同时,对传统街区、民居街巷等有保护价值的对象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对其进行划级保护,依据遗产价值、保存现状和相关地形环境等因素将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划当大门、王家断、上新屋等建筑范围保证其安全性的相关界域为重点保护区,占地7.4hm2和一般保护区北起皇帝冲、沿龙形山东北坡水渠东岸向东南,经东头岸、何风至与渭溪河汇合的拱桥处,南由拱桥沿渭溪沙西岸向西北,经当大门、西头岸、聚龙湾、王家煅、上新屋、长沙、庙里至皇帝冲,占地19.5hm2两个等级,并在历史文化保护区设置建设控制地带(北以皇帝冲为界,东北及东面以后峦水库西岸山背沿线为界,东南以雨头咀、螺丝吐眼东南坡为界,西面及西南以梅城线西扩250m为界,占地183Bhm2)和环境协调区(建设控制地带之外,以保护自然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占地293.7hm2),根据不同性质的区域,提出不同的保护要求,制定不同的保护、整治措施。

(1)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保护与更新应体现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对保护区内的每一幢建筑,通过综合评价其建筑建造年代、保存质量、历史价值、风貌状况条件,划分为修缮(文物建筑)、维修改善(历史建筑)、保留建筑(建筑风格与环境基本协调,质量尚可的一般建筑)、改造建筑(建筑风格与环境不协调,通过整饰尚可协调的建筑)、拆除建筑(无风貌保留价值,建筑质量差,对古村落风貌和文物保护造成明显破坏作用的建筑)。并针对不同类型建筑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整治措施。

(2)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要素绝对不允许拆除与改变,并必须按照风貌要求原样原修,或者改善内部环境及赋予其合理的功能,对不符合风貌保护要求的新旧建筑,除影响较大而必须搬迁及拆除之外,其应逐步改造其外观形式和建筑色彩,以达到历史村落整体环境的统一。

(3)环境协调区内的新建建筑或更新改造建筑,必须服从“体量小,色调淡雅、不高、不洋、小密、多留绿化”的原则,其建筑形式要求在不破坏古村风貌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新建建筑应鼓励低层,建筑形式和色彩应与历史建筑有机联系,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加强周边山体、植

被、水系的保护,禁止一切破坏性建设活动,保护山水与田园之间的视线通廊,突出古村的外部环境特色。

2.2 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文物古迹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的基础,是人类祖先劳动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珍贵产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积淀,是一种历史文化,其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理解,没有历史的国家、民族、地域在现代文化生活中必将显得苍白、浮浅及缺乏深沉的背景。现代文明和不断变化的世界,正是通过从历史的长河中吸取营养,才显得绚丽多彩。

张谷英村已被列为部级历史文化名村,村内有丰富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古遗址、古桥、古井、古墓等文物古迹,为了对此进行切实保护,按照“修旧如旧,保护原貌”的原则,综合考虑视线分析、噪声环境分析、文物安全保护要求、观赏要求及历史村落的整体保护要求,划定文物的四至界线、建设控制地带、风貌协调区,通过文物古迹的识别与评估(进行遗存考古、确认,记录遗存现状信息)、日常保养(屋顶防漏、台基防水、材防腐防蛀,防护结构防渗、防壅、防坍等)、现状装修(归整歪闪、坍塌、错乱的构件,修补少量残损的部分,清除无价值的近代添加物等)、重点修复(恢复结构的稳定状态、增加必要的加固结构、修补损坏的构件、添配缺失的部分等)、环境整治(清除可能引起灾害和有损景观的建筑物,制止可能影响文物古迹安全的生产及社会活动,防止环境污染造成文物的损伤等)、遗址保护(仅存遗迹或遗址、无复原依据的,应保存原状,保护工程以保护加固为主)等措施,对文物古迹执行不同等级的保护规定。

2.3 非物质文化保护规划

民俗是民族文化贯彻社会生活的机制,是民族文化存在的现实表征和传承延续方式,是激发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文生态空间,是历史相沿而积淀形成的风尚、习惯和礼仪。

张谷英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类型丰富,如民间礼仪、民间风俗、民间演艺、雕刻艺术、陶瓷艺术、传统民间节庆活动和民间信仰等。对于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保护,结合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保护、村庄旅游规划及村落开敞空间的规划设计,为非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生存与展示的舞台。通过博物馆保护方式、家庭传承方式、长效保护机制方式、整体人文生态保护、数字化与网络传承方式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具体可通过名村展示体系、广场规划和村庄雕塑小品系统规划来实现,结合旅游开发建立文物古迹和遗址标识系统、博物馆系统、表演系统、数字化网络系统,让人们在参观游乐中感受张谷英村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唤起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4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村落内外现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形成并表现建筑和村落特征的重要因素,也是建筑与村落能够具有特征的必备条件。因此,保护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实质上是保护建筑与村落的生存环境,保持自然与古村落之间相容的协调关系,保证建筑与村落特征及其含义的充分表达,避免相互间的对立和冲突。

张谷英古村落的选址、兴建、发展与其周边的山水环境紧密联系,村落背依龙形山走势,傍渭溪而建,四周环山拥抱,闭合聚藏,观其屋舍村庄、点穴居中、以屋包山、依山傍水,“U”形闭合,坐北朝南,因势象形,其规划与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藏风聚气”之风水精蕴,“天人合一”之儒家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精神。然而,由于多年来对环境资源的滥用而导致古村落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势在必行。

首先应从整体空间格局进行保护,重点加强古村落与周边大峰、旭峰、笔架3座山及桐木、梓木、大墩、芭蕉4个山坳和渭溪河的植被、绿化、水系、景观节点、轴线、视廊、标志物等保护,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禁止一切破坏性建设活动,调整产业结构,使之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取之有度,用之有节,保护资源的再生能力,彰显充满活力的“山水、村落、人家”和谐共生的村落特色。其次,加强古建筑群周边环境整治,通过“保留、修整、拆除、搬迁、迁埋、绿化、亮化”等措施,对基础设施、绿化景观、现代墓葬等进行优化,改善人居环境。再者,加强古建筑群自身环境整治,通过“改善、保留、装饰、拆除、更新、重建”等措施,使得整个古村落建筑风格协调统一,突出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2.5 新农村建设与文物保护规划

对于传统村落和历史街区来说,如何谋求既能符合遗产文化价值,又可促进村落经济与生活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规划中最根本的问题。《华盛顿》指出:“为了发挥最大效果,历史性城市和城区的保护应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政策的组成部分,并在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计划中考虑进去”。

在张谷英村保护规划中,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历史遗产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将保护历史古迹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在进行环境生态承载量评估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居民点调控和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有利于历史遗产本身的保护与利用。

首先进行合理的居民调控,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居民容量控制,规划将张谷英村居民点分为搬迁型、控制型、缩小型三种。针对不同类型,制定不同调控措施。在文物保护范围中的新农村建设要依法规划建设,对确需改造的建筑物要做到建新如旧、修旧如旧,与历史风貌和环境相协调。同时,在坚持以文物保护为主的前提下,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进行村庄整治规划,改善居住环境,增设纪念标志,树立新的村风村貌,让古老的历史文化焕发新的光芒。其次,加强农业结构调整:①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调整农林作物品种配置,建设农业高效特色园区(在满足遗产保护的前提下,结合现有环境条件和农业结构,发展竹林、果木、茶叶等特色园区建设,提高农业经济收入)。②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经营(在保护区划内建立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联结联地,带动农户;在保护区划外建立加工和批发交易市场,提高遗产保护区划内农户的经济收入)。再次,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独特优势,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从而找到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

3 规划实施策略

3.1 建立古村保护与建设管理机构

设立专门的张谷英古村保护与建设管理机构,该机构直属岳阳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由岳阳县领导担任。机构组成成员应包括岳阳县建设局、规划局、文化旅游局、张谷英村委的业务主管人员,规划建筑设计、文物保护和古建维修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职责应负责张谷英古村的日常保护与建设管理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参与政策制定、保护和建设的指导、协调

保护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建设方案审查、建筑施工监督等相关方面,明确规定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越权审批,的行为追查到底,切实保障张谷英古村保护规划的实施。

3.2 坚持政策管理与民众参与相结合

在传统村镇的保护中,目前主要是依据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由执行机构进行“自上而下”式的管理,保护工作中还多表现为“从专业人士到非专业人士”的状况。但这种“强势话语”(行政的、专业的)的存在,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量显得很单薄。因此,应在遵循“政府协调支持、专家指导把关、企业具体运作、民众积极参与、社会各方配合”的原则下,不排斥市场运作机制介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允许并且鼓励企业在保护规划的指导下,对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保护更新与再开发利用,应该充分调动广大民众自发保护历史遗产的意识,对其进行专门教育,采取财政措施进行鼓励,提高民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自上而下”的力量与“自下而上”的力量结合起来,把法律的、行政的、专业的保护与民众自觉的保护行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3.3 建立历史建筑信息系统

为使对建筑的保护和管理能有可靠的根据和基础,对古村落范围内的每栋历史建筑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档案的内容包括建筑的历史情况、现状使用情况和对建筑保护、修缮和变更建设行为的规定等。历史建筑档案信息系统可以作为对历史建筑项目审议制度的主要依据。

3.4 建设项目审议监督验收制度

对古村落内建筑的任何维修或改造,都必须由当事人向村委和县城市规划的管理机构申请许可,管理机构根据建筑档案和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个案审议,审议的内容包括:建筑的功能、建筑立面、建筑材料、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等,对符合要求的维修改造工作应予许可。

建筑的维修改造在经过许可的基础上,在施工改造的过程中还应接受管理部门的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管理部门应及时纠正。在工程结束后,管理部门应预验收,验收过程中如发现不适的改造,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采取补救措施如恢复原状等,对符合要求的改造管理部门应出具书面验收意见。

参考文献:

[1]蒋敬中,随心走笔张谷英村并题咏,湖南城市规划2005,1。

[2]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张谷英村古建筑群保护总体规划(2004-2020],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2006。

[4]周霞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城市规划,2005,8。

[5]周俭,张恺,建筑、城镇、自然风景一关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目标、对象与措施,城市规划汇刊,2001,4。

[6]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1COMS),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市地区的[R],历史城镇保护法规文件汇编[C],杭州: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处,2001。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范文 下一篇:高空作业技术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