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综述范文

时间:2023-10-19 22:44:03

护理专业综述

护理专业综述篇1

涉外护理专业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国际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据统计,欧美等国家每年的护士短缺人数已达到20万,每年需从第三世界国家引进约10万名注册护士,随着国内涉外医院的增加,国内对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涉外护理专业具有巨大的就业空间。2012年,涉外护理专业正式纳入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开始作为独立专业招生。但是,我国涉外护理教育的历史较短,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成型,大多数学校都采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外语课程学时的模式,与国外护理教育相比,在护理理念、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1]。

一、涉外护理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

1.国际性护理人才短缺

发达国家护士短缺已持续数十年,虽然各国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干预,但忽视短缺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并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美国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数据,2001年美国护士的 缺口接近13万人,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0万人;英国、爱尔兰等国家也同样存在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2],护理人员如此匮乏使得这些发达国家把眼光投向中国,这就为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就业机会。

2.国内就业压力大

由于近年来护理院校的不断扩招,护理人才倍增,同时护生所面临的就业情况也就日益严峻,我们选择人才输出,这样既可以解决国外人才短缺问题,也可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因此我们要培养的是即具有普通护理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时又具有适应涉外护理岗位的专长,在获得相关国际资格证书之后,可以在国外从事常规护理工作的高素质国际型护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1.国际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

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护理模式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国外护理教育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向以人的生命周期为核心的课程模式转变。减少了医学专业课的比例,增加了人文社科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的比例,让学生了解影响健康的心理 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护理专业以人为本的特点和护理的人文主义精神[3]。

2.国内各院校涉外护理人才培养

一是主要表现在强化涉外护理专业外语特色上,增加外语学时,增设专业外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二是部分院校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适当增加符合国际惯例方面的课程。三是在一些研究与实践中课程按照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结构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优化重组,提高了实践学时比例。四在涉外护理课程设置研究中,注重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重视素质教育[4]。

三、涉外护理班外语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安排

1.存在的问题

1.1外语基础薄弱。由于学生入学时的外语成绩相对薄弱,并且外语成绩的提高需要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外语的毅力不够,有很多学生尽管十分想出国就业,但是由于外语考试的分数达不到相应国家的要求,这是导致许多同学不能出国的一个主要原因。

1.2 外语教师不足。想要提高学生的外语成绩,一定要有相应的外语教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有督促作用没有充足的外语教师,使得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问题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学习效果欠佳,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涉外护理外语教学质量不高。

1.3缺少教学经验。目前,涉外护理教学中的公共英语和护理专业课教学任务分别由外语专业教师和护理专业教师承担,由于外语教师对于护理专业知识并不熟悉,护理专业教师的外语水平还普遍达不到―个较高的层次,难以胜任专业外语的教学。这使得学生在外语和专业知识学习时不能做到很好地结合。

2.改革措施

2.1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 改革教学方法。根据涉外护理专业的特点设置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运用模拟情景的角色扮演和在信息技术基础上虚拟情景构建, 在技能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中实施“体验式教学”,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学习方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涉外护理师资标准,通过聘请专家讲座、建立国外导师制、鼓励教师参加国外护士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相应学历教育、国内外培训、临床实践等方式,更新教师教育思想, 改善教师知识结构,使其与国际护理教育理念接轨,并在分配上对涉外护理教师采取倾斜政策。常年聘请外教,加强英语教学。

2.3突出涉外护理特色,注重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分为公共英语(公共基础课程)和护理英语(专业课程)2 部分,分别占总学时的17.06%和4.66%;另外,增设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般情况,掌握英语国家的社会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出国就业的热情。

2.4体现与国外护理教育的接轨。通过开设英语国家概况、社会学基础、家庭护理等课程,加强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关怀和法规意识、人际沟通能力,专业课程在把握国内高专护理教学内容主体的同时,增加国外较为常见疾病的相关护理。

四、涉外护理班雅思培训

1.目前我校雅思培训安排

现阶段我校的学生进行雅思培训是在第二学年的7月份,之前学生并没有开设任何关于雅思的课程,只是在7月份才开始进行专项的雅思培训。

2.改革建议

在新生一入学就开始进行雅思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尽早的了解什么是雅思,并主要针对雅思考试,使学生继续加强和巩固公共英语的学习,掌握考试技巧及规则,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努力达到雅思5.5以上水平。

五、涉外护理班学生输出

1.根据所去国家的不同,出国就业前期需要投入的费用相对较高,部分家庭承担不起这些费用,这是一个影响他们选择涉外护理专业的现实因素。

护理专业综述篇2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妇产科的60名护理工作人员,其中男12名,女48名,年龄最小24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29.4岁。护理骨干10名,责任护士28名,一般护理人员22名。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护理人员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一般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除采用常规的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考勤和业绩考核外,不采取任何措施对其工作进行干预。观察组护理工作人员在采用常规工作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加强护理查房干预。其具体的方法、形式和内容为:①方法。对观察组护理工作人员有组织地开展护理查房工作,每周组织1次科室内的查房工作,由护士长主持该次活动,并且向护理工作人员介绍科室内本周的护理工作情况和遇到的新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处理方案和措施。每个月组织1次全员性的护理查房,由护理部组织和开展本项工作,对1个月以来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报,评价阶段性的护理效果,对整体的护理计划以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阐述。同时,使护理工作人员了解到不同科室的护理形式以及应该掌握的常规护理技能。此外对观察组护理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丰富其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提高综合职业素质。②加强查房的内容和形式。首先,开展整体护理查房,就是在护理查房的过程中,将护理评估、问题发现、目标实现、护理措施采取以及健康教育等整体地应用到查房的过程中。在解决患者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规范程度。其次,开展个案查房、特殊病例查房以及护理曲线查房。选取妇产科常见的疾病病例、特殊疾病病例以及发生护理问题的病例进行专项查房,使护理工作人员知道面对常见的妇科疾病时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和措施开展护理工作,在护理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怎样的流程,注意哪些问题;了解特殊疾病的特殊护理方法和手段,增强对于多种非常见疾病的了解,不断丰富护理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开展护理缺陷查房一方面让护理人员知道严格按照流程开展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以便其今后能够认真、细心地开展护理工作,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2];另一方面有利于指导护理工作人员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护理事故,以便将差错带来的危害降至最小,提高护理的整体质量。③开展查房现场评价。在查房的过程中的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知识水平、护理专业能力以及护理职业道德方面进行现场评价,以便患者能够对护理工作人员开展监督,在今后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护理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发现其自身的不足,将护理计划落实到实处,更加规范护理操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3观察指标和评价方法

对2组护理工作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职业素质进行观察和分析。上述指标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说明护理人员相关方面的能力越高,越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职业素质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护理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综合职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护理效果和质量。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采用定期培训的形式对护理工作人员开展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培训。其次,应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护理工作人员即使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也不一定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因此应该采用有效的方法:一方面提高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另一方面提高其观察能力,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状况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此外,为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应该使其明白查房的重要性,并在医院内开展加强护理查房。

4结语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护理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职业素质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加强护理查房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各方面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进而提高护理质量。综上所述,加强护理查房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专业综述篇3

一、注重高中地理知能的有机联系

每个地理专题教学必须遵循“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有机地联系高中地理一系列知识(概念、数据、现象、特征、分布、成因、原理、规律等)和能力(图表判读、综合分析等),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流域综合开发”专题是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与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及其相关区域地理知识整合而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主要掌握河流特征、流域开发自然条件和流域综合开发方向的知识体系及其迁移应用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联系所学的地形、气候、水系水文等相关知识以及运用地理区域空间定位、地理统计图表判读、地理等值线图判读、地理综合分析思维和对地理问题合理阐释表述等多种能力。

二、注重区域地理知识的典型载体

每个地理专题教学必须遵循“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原则,借助典型地理区域为载体展开专题知识体系的教学,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流域综合开发”专题教学源自教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典型案例分析的流域开发模式,考虑“高于教材”就需要寻求世界(或中国)地理区域的典型河流流域作为案例载体。研究和运用刚果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我国福建闽江流域等地理区域案例入手,同时结合这些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分布和成因的分析与比较,进行科学地、系统地学习流域综合开发系列知识,提高学生的各种地理技能,增强区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三、注重高中具体学情的实际分析

每个地理专题教学必须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力水平,把握好教学的深度与力度。“流域综合开发”专题教学立足本校期中测试中的学生得分情况(试卷改编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37题)反馈出存在一系列地理学习问题:学生对流域水系和河流水文特征要素的描述、对流域开发自然背景因素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对河流利用方式与流域综合开发方向的认识均存在许多不足。同时,学生对地理区域空间定位、地理统计图表判读、地理等值线图判读、地理图文信息获取、地理综合分析思维等学科能力有很大欠缺。

四、注重专题教学目标的细化要求

每个地理专题教学目标必须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进行分点细化描述,突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项考核目标及其13项能力要求的对应项目。“流域综合开发”专题教学主要要求学生做到:①学会根据与获取图文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流域水系和河流水文特征;②学会调动与运用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分析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条件、资源综合开发等);③学会依据流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要素,说明和论证流域综合开发的问题、方向与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④学会依据地理问题设置的应答行为要求,“先抓地理要素,再找关联因子”和“分点描述和综合阐释”进行思考、分析与答题。

五、注重专题知识矩阵的合理建构

每个地理专题教学必须关注专题的核心理论(或思想)及其与之关联的知识点、知识链,构建专题知识矩阵。“流域综合开发”专题的核心理论是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主要专题知识矩阵和专题教学板图(思维导图)建构如下:

【专题知识矩阵】

1.流域的自然背景

主要包括: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系水文特征、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等。

(1)水系特征:源地、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和湖泊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河道特征(曲直、宽窄、深浅)等。

(2)水文特征:流量、流速、汛期、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

(3)生态环境:植被、土地、河流的水源和水质等。

2.流域的综合开发

主要包括:河流的合理利用、资源的综合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河流的利用方式(获取经济效益)

①供水——建坝蓄水,保证常年的农田灌溉水源和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

②养殖——湖泊、库区发展水产业,增加区域的经济收入。

③防洪——湖泊、水库有效调节和稳定河流流量,防洪抗旱。

④发电——开发水能,促进流域高能耗工业发展。

⑤航运——修水库(保持水位平稳)、挖运河,增加通航里程和效益。

⑥旅游——建立风景旅游区,带动第三产业(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发展。

(2)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效益)

①植树保护——保护山地水源涵养林,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库区生态环境等。

②水源利用——合理分配河流各河段水源;保护水质,防治水污染。

③土地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治理采矿区的土地生态等。

【专题教学板图(思维导图)】

毋庸置疑,地理专题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和学生能力提升极为重要的一环。地理专题教学研究必须立足地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地理教材的有机整合,针对具体学情需求,细化教学目标与行为,把地理区域作为一个学生的重要学习载体,科学合理的整合中学地理相关内容作为专题学习的资源,为学生搭建一系列形成纵横有机联系的专题知识矩阵,并通过若干专题多节课堂实践演练,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地理应考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福建省教育厅高考考试说明编写组编《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第2版。

护理专业综述篇4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站内监控功能 通信规约 设备选型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042-0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我国电力行业中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无论是从国外引进的,还是国内自行开发研制的系统,在技术和数量上都有显著的发展。但在工程实际中,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存在问题较多,缺陷率很高,不能实现真正的无人值班,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标准问题,以及运行和检修的管理体制等问题。基于运行经验,笔者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并从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技术标准问题

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还没有统一标准,因此,标准问题(其中包括技术标准、自动化系统模式、管理标准等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题。

1.生产厂家的问题。目前,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选型当中,存在着如所选系统功能不够全面,产品质量不过关,系统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等情况,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厂家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用户又过分追求技术含量,而不重视产品的性能及实用性,因而一批技术含量虽较高,但产品并不过关,甚至结构、可靠性很差的所谓高技术产品不断被使用。二是生产厂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作用、结构及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宣传和介绍不够,导致电力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对系统认识不透彻,造成设计漏洞较多。

2.不同产品的接口问题。接口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RTU、保护、小电流接地装置、故障录波、无功装置等与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与主站、通信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需花费软件人员很大精力去协调数据格式、通信规约等问题。当不同厂家的产品、种类很多时,问题会很严重。如果所有厂家的自动化产品的数据接口遵循统一的、开放的数据接口标准,则上述问题可得到圆满解决.用户可以根据各种产品的特点进行选择,以满足自身的使用要求。

3.抗干扰问题。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问题,亦即所谓的电磁兼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然而却常常被忽视的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是保证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和稳定运行的基础,选择时应注意合格的自动化产品,除满足一般检验项目外,主要还应通过高低温试验、耐湿热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动模试验,而且还要重点通过四项电磁兼容试验,分别是:1MHz脉冲干扰、静电放电干扰、辐射电磁场干扰、快速瞬变干扰。

4.传输规约和传输网络的选择问题。对于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传输规约,目前,在国内各个地方情况不统一,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采用各种形式的规约,如部颁CDT、SC?-18?01、DNP3.0等。

二、组织模式选择的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的方案随着变电站的规模和复杂性、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重要地位、所要求的可靠性以及变电层和过程层总线的数据流率的不同而变化。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集中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和全分散式3种类型。

1.集中式。集中式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采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扩展其接口电路,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与处理,分别完成微机控制、微机保护和一些自动控制等功能。

2.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配电线路的保护和测控单元分散安装在开关柜内,而高压线路和主变压器保护装置等采用集中组屏的系统结构。

3.全分散式。全分散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以一次主设备如开关、变压器、母线等为安装单位,将控制、I/O、闭锁、保护等单元分散,就地安装在一次主设备屏(柜)上。站控单元通过串行口与各一次设备相连,并与管理机和远方调度中心通信。

上述3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推出,虽有时间先后,但并不存在前后替代的情况。变电站结构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各种系统特点和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予以选配。

三、电力管理体制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关系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使得继电保护、远动、计量、变电运行等各专业相互渗透。传统的技术分工、专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远动与保护专业虽然有明确的专业设备划分,但其内部联系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有设备缺陷均需要两个专业同时到达现场检查分析,有时会发生推诿责任的情况,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两专业衔接部分的许多缺陷问题成为“两不管地带”,不利于开展工作。在专业管理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检修、检测,尤其是远动系统的实时性、遥测精度、遥信变位响应速度、信号复归和事故总信号等问题仍需要规范和加强;而传动实验及通道联测的实现、软件资料备份等问题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内容。

四、运行维护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

解决好现行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设备的维护依靠厂家,在专业管理上几乎没有专业队伍,出了设备缺陷即通知相应的厂家来处理,从而造成缺陷处理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要想维护、管理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首先要成立一只专业化的队伍,培养出一批能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宽相关专业之间的了解和学习。其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划分应尽快明确,杜绝各基层单位“谁都管但谁都不管”的现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明确,对于加强电网管理水平,防止电网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五、结束语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正在朝着网络化、综合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鉴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当前还缺乏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这就需要与之相关的各岗位的电力工作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其规律性,不能因循守旧,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科学、严谨的工作原则,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以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龚强,王津.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护理专业综述篇5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综合考评体系;实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护理学专业是医学领域中注重临床实践操作、护士技能水平的重要学科,其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临床教学,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延续、深化与应用,更能体现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业务能力、素质[1]。

然而目前国内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质量、核心能力的评价研究较多,但是忽视了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资格认定、综合考评,因此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2]。为进一步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队伍,构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考评体系,本课题组开展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综合考评体系活动,旨在构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考评体系,以及明确该体系在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选取10名咨询专家,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专家为咨询对象,通过电子邮件或信件邮寄的方式发放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对评价指标进行3轮意见、建议的征求和修改。专家纳入标准:研究方向为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的专家以及工作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专家,相关领域工作10年以上且有一定的权威性;熟悉所在领域的发展动态,有副高以上职称。排除标准:拒绝参与咨询的专家和非相关领域的专家。

2.方法

在充分查阅国内外文献,综合国内外文献关于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临床护士核心能力及带教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结构等资料,以及咨询专家、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目标要素,结合临床护理带教教师发展现状,拟定遴选标准及考评体系的基本框架,并运用Delphi法调查结果,对各条目进行排序,淘汰靠后排列的条目,修改条目的措辞,并确定各条目的权重。并将上述量表分别经3名以上湘南学院及行业护理专家教授进行内容效度检测,其中内容效度指数为0.80,整体α系数为0.79,因此该表的使用具有可行性。

3.指标评价筛选标准

根据Likert 5级评分法对考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赋值,具体为:最重要(5分)、很重要(4分)、中等重要(3分)、不重要(2分)、最不重要(1分)。考虑不同专家对不同问题的权威程度不同,为了解专家对每个指标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因此在熟悉程度上按照递增程度分为5个等级:不熟悉、不太熟悉、一般、较熟悉、很熟悉,每个不同的程度系数依次为0.2、0.4、0.6、0.8和1.0。其中判断依据按常规分为理论分析、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资料、直觉选择4类,影响程度分别为大、中、小,分别赋予不同量化值。

二、结果

1.专家的参与程度以及权威性

3专家函询均发出问卷10份,每轮回收有效问卷10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程度是通过专家对指标做出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两方而来反映,某指标权威程度(Cr)等于该指标判断系数(Ca)和其熟悉程度系数(Cs)的算术平均值,即Cr=(Ca+Cs)/2。本研究中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 925,说明本研究所选择的专家具有可信度较高的预测能力。

2.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综合考评体系结果

经过3轮专家咨询,共筛选出60项指标,初步确立了护理本科临床带教老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大部分专家都认同护士职业资格证书是必备条件,并基本形成了总体框架和指标内涵,但目前对何时、论文的影响因子、资格认证的机构性质以及护理科研能力几个指标仍在商榷中。本研究也希望借此与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此方面的研究与讨论。具体见下表。

三、讨论

本课题针对目前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针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资格认定、聘任制度,缺乏对临床带教教学效果的综合考核评价,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激励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带教老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等现状,重点研究构建适合湖南省临床护理教育工作的带教教师资格认定及综合考评体系,使带教老师的选择、受聘、培训、使用规范化、合理化,加强临床带教队伍的建设,提高整体水平,形成合理的层次结构,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从而为培养适合临床需要、具有较强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高层次的护埋专业人才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在综合考评体系中,制定教师激励机制,将教学成绩与个人利益如职称、奖金等直接挂钩,提高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制定临床带教老师聘任制度,打破了临床教师终身制传统;通过制定带教老师的选取、培训、考核、受聘、任用、评价、再培养等一体化的方案,健全临床护理教师规范化管理模式,加强临床带教队伍的建设,提高整体水平,形成合理的层次结构,增强老师的责任感。这在曹婷等的研究结果中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综合考评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激励临床带教老师教学工作的热情,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工作的责任心,促进临床带教老师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而且应用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考评体系,规范临床带教管理,对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使之成为符合临床需要的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在本研究中10位专家以及医院领导对评价表的反复斟酌和修改上也能窥见一斑。本研究最终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本科护理人才,高素质的本科护理人才是未来学科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未来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因此迫切需要学校或医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带教老师综合考评体系,这有利于促进实习生在临床学习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为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专业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建立临床带教老师综合考评体系,有助于形成较为统一的、规范的、符合国情需要的认定标准。因此,临床护理教师的选取、培养、管理方式一定要根据我国的护理教育情况来制定,这不仅有利于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护理临床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凤娟,王志娟,X燕燕.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带教需求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297-298.

护理专业综述篇6

[关键词]工作面 快速倒装撤除顶板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008-01

内蒙古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煤炭资源保有量位居全国之首,其中鄂尔多斯煤炭资源赋存占全国已探明保有储量的近1/6。内蒙古自治区要求井工开采煤矿“一面二头”生产。石场湾煤矿煤层埋深平均102米,采煤工作面撤除需大断面支护,对顶板控制极其重要,浅埋煤层顶板的稳定期只有7天左右,稳定期后顶板缓慢下沉极难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矿井“一个工作面”的倒装水平,对于促进矿井生产的持续安全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这方面,石场湾煤矿对倒装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走出了安全快速高效倒装综采工作面的一条新路。

一、倒装工作面概述

撤除5203工作面,高度1.8米,面长200米,采用135架高工作阻力重型ZY6800/09/20支架(每架重达15.8吨),700型采煤机一部,730型输送机一部及桥式转载机等设备。安装5204工作面,切眼高度2.5米,面长200米,倒装工作面运输线路长达2260米。

二、准备充分

石场湾煤矿倒装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数量多、吨位重、体积大,搬家换面工作复杂、难度较大。因此,为实现最安全、高效、快速、高质量和最少费用的投入,对综采工作面自末采刷帮、设备的撤除运输安装顺序和安装方法直至工作面投产等各个环节,提前一个月组织相关业务部室、单位,多次进行现场勘查,制定了三套施工方案。针对三套施工方案,矿再次组织相关业务部室、单位,采用“挂图研判法”逐一进行论证分析,从工作面刷帮撤除、工作面布置、工作面投产技术设计到运输系统、供电供水系统、运煤系统设计、安全监管、劳动组织等进行逐项分析比较,从而确定出一套安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三、过程精密

(一)撤除工作面末采刷帮准备工作

缩短工作面末采刷帮时间,是倒装工作面提前投产的第一个影响因素。考虑到撤除工作面架型大,刷帮宽度达到13米,初步估计需用时7天。

1、为缩短工作面末采刷帮时间,根据工作面顶板岩性变化及矿压分析,从技术上制定了安全可靠的支护刷帮方案,采用锚索配锚网带联合布置支护,增大锚带间排距,减少一排钢带,即节约了材料投入又能缩短刷帮时间。

2、劳动组织方面采取专业化施工。末采刷帮顶板锚杆支护是掘进专业强项,矿从抽调掘进专业人员专职施工,即提高了质量又缩短了支护时间。刷帮过程中,回采专业人员平行作业,提前进行设备撤除前的准备。通过上述措施工作面末采刷帮,仅用时5天完成。

(二)工作面撤除准备工作

1、制定安全撤除措施,对各工序时间逐一分解,工作面煤机、面输送机、综采支架等,全部具体到设备每件、每架的回撤时间。

2、提前10天对撤除所用的回绞、单轨机车等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完好正常运转,并制定应急预案,保证不因设备故障影响撤除工作。

3、合理制定运输路线,在工作面停采位置,对5203运煤巷与5204轨道巷施工了10米联巷,这样以来缩短运输距离380米,简化了工作面撤除路线。

4、根据分解的设备撤除时间优化运输系统。首先单轨吊每趟运行时间具体到分钟,严格控制单轨道运行时间分配,做到“歇人不歇马”。其次是针对运输线路长,3部单轨机车采取接力式运输法,并在巷道内卧底形成3个综采支架临时存放点,便于单轨机车越过存放的综采支架,敷设单轨车场,方便单轨机车串车,通过单轨辅助运输系统设计,3部单轨机车在同一条运输线上实现了接力式不停运行,做到回撤点不存设备,回撤不停、运输不停、安装不停。

(三)工作面安装准备工作

1、制定安全安装措施,对各工序安装时间逐一分解,工作面煤机、面输送机、综采支架等,具体到设备每件、每架的安装时间与回撤时间同步,不因安装慢积压设备而影响回撤速度。

2、施工顺序的合理安排,综采工作面的安装,点多、线长、工序繁杂,安装设备的方向和顺序性强,作业地点较分散,管理难度大,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避免出现窝工和返工现象。

3、工作面安装前提前5天完成了工作面供电供风、运输运煤等系统的安装,并进行试运转。

(四)施工安全和高质量保证措施

首先制定了安全质量承包和验收制度,做到谁承包、谁负责,完不成任务受处罚。其次是落实责任制,改革了以往工作面撤除、安装完成后业务科室统一集体验收模式。制定了各相关业务科室,施工过程全程盯班并进行质量验收,对回撤或安装完成的一件、一架、一部等逐一进行验收,当班安装当班验收,严细安全质量管理,对安全质量不合要求和标准的,当班整改。确保安装安成最后一道工序,新投产工作面设备一次性联合运转成功,并能迅速投入正常生产,杜绝了以往集中验收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影响正常生产。三是跟班领导的现场监督和指导,把好关键时段、关键工程关,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不留安全和质量死角。

(五)合理优化劳动组织

施工人员、安全监管人员、业务部室验收人员之间的合理搭配,是整个倒装工作面从以安全为主到高效、快速、高质量的首要保障。

一是专业化施工。顶板锚杆支护是掘进专业强项,掘进专业主体施工,保障了顶板支护质量及支护强度;回撤及和安装设备由综采工区负责施工,回撤、安装设备配备一名专职机电设备维修人员。例如:撤除及安装煤机由煤机司机及煤机维修人员共同施工,随安装随维修、维护。撤除及安装支架由移架人员和支架维修人员参与,撤除及安装时逐架完善管路、液压系统等。二是专业化盯班验收。每道工序的施工全过程由相关业务部室全程盯班并验收,做到当班施工、当班验收、当班整改、当班合格。通过采取以上措施,15天安全完成了工作刷帮、撤除、安装等各项工作,并能一次联合试运转成功,新工作面立即投产,较以往倒装工作面及新工作面正常投产,减少用时6天。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在工作面顶板稳定期内7天时间完成了工作面的撤除,解决了浅埋深煤层缓慢下沉顶板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难题。

个人简介

护理专业综述篇7

1.1一般资料

选取番禺区一级和二级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8名,全部为女性,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2.13±2.73)岁;工作年限1~22年,平均工作年限(7.42±2.91)年;其中未婚16名,已婚12名;中专学历12名,大专学历9名,本科及以上7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9名,护士11名。

1.2方法

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主要包括(:1)建立培训档案:根据护理人员的级别建立培训档案,设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考核标准等;(2)执行一对一指导:根据护理人员自身特点选择指导教师,对护理人员实行一对一全面指导;(3)针孔式培训模式:在巡视病房、手术室、晨会等时间进行分析、讨论、学习;(4)实行科室轮转:安排手术室护理人员参与科室轮转,科室指导老师负责护理人员的带教和指导,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5)技能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摆放、急救、手术配合等专业技能培训;(6)参与查房及教学工作:每周安排护理人员讲解专业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参与积极性,每月安排护理人员进行查房;(7)继续教育:鼓励护理人员进行深造,参与学习班和研讨会,使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新理论和新技能;(8)定期考核:定期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通过考核了解护理人员培训学习情况,并针对不足采取相应培训,提高综合素质,考核结果同绩效挂钩,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1.3观察指标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及综合业务能力差异。通过对培训前后护理人员专科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1)优:得分≥90分;(2)良:得分89~80分;(3)中:得分79~70分;(4)差:得分<69分。护理人员综合业务能力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故障排除能力、患者及医生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比较

实施核心能力培训后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施前后综合业务能力比较

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排除故障能力、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综合业务能力明显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质量为医疗机构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能力在保证护理质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手术室为医院重要科室,对护理人员的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实施系统、全面、科学的核心能力培训,解决基层医院手术室培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导师参与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和标准,提高科研和管理能力。对于年轻护理人员应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动手能力,从被动接受培训到主动学习,保证护理效果。通过核心能力培训,护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规范、科学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综上所述,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为护理人员提高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提供更好的平台,保证护理质量。

护理专业综述篇8

关键词:护理专业;高职院校;教学现状

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提高我国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需要我们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实现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现状

(1)缺乏完善的护理教育管理体制。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活动中还存在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难以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管理。不仅如此,也没有将教学活动同教学质量监督结合在一起,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无法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去评价护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情况,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发展,难以将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体现出来。长此以往,学生的综合素质则难以得到提升。

(2)教学层次划分不清。在护理教育工作中,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包括护理教学、高等护理教学、全体质教育和继续教育。层次不同,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并不完全一致。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不少院校没有重视层次教育的区分问题,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方面,也没有将这一问题体现出来,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出现混乱以及资源的浪费,难以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来,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学方法单一。现阶段,在我国绝大多数护理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仍旧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去教学,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难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兴趣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达成。在教学效果难以达成的前提下,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就会安排更多的课程来实现更多的课程安排,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变得更加的少,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以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水平。

(1)进一步提高教育层次,实现学生业务技能的丰富。在高职院校教学护理专业中,相关教师应当通过进一步提升护理专业教育的层次等方式来彻底改变现阶段护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实现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考评,对于那些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学员,可以采取一对一的培训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护理业务的提升。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师还应当顺应时展的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使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切实提高整个医疗领域的护理服务水平。

(2)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临床护理事业水平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显得更加重要。正因如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发挥出来,为广大护理专业的学生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患者的心理,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走到护理岗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模拟病例,使学生了解每一个案例的实际情况,并帮助学生熟悉相关文件和书写格式的撰写。除此之外,将网络技术应用到护理教学当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时间和空闲的限制,时时向学生一些护理专业知识和案例,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3)注重学术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现阶段,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就是实现中西医护理模式,该种模式一方面将中医护理方式方法引进到西医护理中,通过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模式。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从两个角度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综合判断,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病痛。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护理技术,全面实现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切实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帮助患者减轻病痛,实现护理之间的优势互补。这是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医护专业的护理水平,实现我国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作为培养护理人员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护理教育在管理体制和教学方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需要高职院校相关教师不断创新护理教学方法,提高护理专业教学水平,促进我国护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医护人员。

作者:张芳 单位: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婷婷.中美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北京:第二军医大学,2015.

[2]赵俊夺,米娅莉.高职院校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才智,2015(11):169-170.

[3]张程程.浅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7):201.

上一篇:电工安全合理化建议范文 下一篇: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