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综述范文

时间:2023-11-14 19:28:33

临床免疫学综述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1

关键词:免疫学;综述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63-02

医学免疫学进入2l世纪以来迅猛发展,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之一,其理论和技术已广泛渗透到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各个学科,掌握医学免疫学的理论知识对医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都非常必要。本文就《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开展综述教学进行介绍。

一、综述教学的概念

综述教学就是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要求学生针对有关免疫学的某个研究主题,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所负载的知识信息进行归纳鉴别,清理与分析,并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状况、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叙述、评论与阐述,进而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收集整理专题文献,阅读与挖掘文献内容,清理与记述专题研究状况,建构与阐明专题研究发展趋势。使学生通过撰写综述增强其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文献查阅能力和基本科研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综述教学过程

1.教学分组。以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1个合班(6个小班共198人)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在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医学免疫教学中随机挑选1个合班(6个小班共192人)实施了综述教学,为实验班,另随机挑选1个合班进行传统式教学(6个小班共195人)做对照班。

2.综述教学基本流程。教师第一次课向实验班学生讲明综述教学目的、布置查阅综述基本格式作业—学生查阅综述后相互补充形成基本格式,教师确认—学生自选有关免疫学的兴趣点查阅文献,拟出研究主题(可以多个)—与指导教师讨论确定研究主题—学生针对确定主题查阅、整理文献、撰写综述—指导教师修改综述—学生按指导教师意见完善综述—课上交流总结、提高。

3.效果评价。采用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评价。①学生成绩考核将进行综述教学的2010级实验班与传统教学方法的2009级和2010级对照班进行成绩比较,试题难度、覆盖面、基础知识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

(a)P>0.05,vs①;(b)P

由试卷成绩可见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P

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综述教学能明显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多种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综述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比较,首先,综述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由原来的厌学变为乐学。其次,综述教学法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对本学科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增加。再次,综述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在知识方面实现了从单一的课本知识教学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开展综述教学,能显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卢渝.浅议如何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6):312-313.

[2]林巧爱,薛向阳,张丽芳,等.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07-409.

[3]温伟红,杨琨,王春燕.学免疫学本科生理论课教学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5):487-488.

[4]苗英慧,郭艳丽.如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1,27:204.

[5]吴艳敏,王慧.在免疫学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的几点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3):434.

[6]王琪,罗晓庆,吴艳敏.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452-3453.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2

【关键词】 白芍总苷;风湿免疫性疾病;治疗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206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内科学与免疫学相关范畴的一系列疾病, 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其他免疫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指侵犯多种组织、多系统和内脏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病。白芍总苷从植物白芍的干燥根中提取得到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成分的混合物, 总称白芍总苷。其中, 芍药苷的含量占总甙的90%以上。根据研究者的多次研究和实际临床应用中得出, 白芍总苷在调节免疫反应、抗炎、止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广泛应用该药物。现综述如下。

1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的累及全身多关节的疾病, 主要病变部位是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于风湿性关节炎, 不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 而是一种到目前为止病因还未完全阐明的人体免疫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者[1]选择早期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8例, 病程4~10个月, 均给予白芍总苷0.6 g/d, 共12周。以关节肿痛、压痛数和血沉等炎性指标来评价, 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79.8%。研究表明,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病因是滑膜的异常增殖、分泌和代谢, 白芍总苷通过抑制细胞分子改善滑膜异常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且在治疗方面效果显著。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 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可累及皮肤、浆膜、关节、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 并以自身免疫为特征, 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不仅影响体液免疫, 亦影响细胞免疫, 补体系统亦有变化。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 确切病因不明。研究者[2]将70例红斑狼疮患者分为接受白芍总苷治疗组和接受安慰剂组治疗, 病程3~5个月, 疗程3个月。以患者狼疮活动指数、有效率、糖皮质激素用量等为指标来评价, 结果显示白芍总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 安慰剂治疗组总有效率35%。研究发现, 高度活化且功能异常的T、B淋巴细胞是红斑狼疮的主要病因, 白芍总苷通过调节T、B淋巴细胞活化功能达到缓解控制病情和阻止内脏损害的效果。

3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中轴关节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因不明, 主要临床表现有骶髂关节炎、腰椎病变、胸椎病变及周围关节病变等, 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如皮肤病变、眼部病变、消化道病变等。研究者[3]将46例强直性脊柱炎分为接受白芍总苷治疗组和接受非甾体抗炎药组, 疗程6个月。以脊柱的晨僵时间、疼痛程度强弱及不良反应为指标来评价, 结果显示接受白芍总苷总有效率为87.5%, 接受非甾体抗炎药总有效率为72.0%。因此认为白芍总苷在抑制中轴关节病变治疗慢性脊柱炎方面有显著疗效。

4 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害外分泌腺体, 尤其是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继发性干燥综合症是指患者有潜在的疾病, 又名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症、关节-眼-唾液腺免疫性疾病综合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指无潜在疾病, 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 并可累及肾、肺、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者[4]将60例干燥综合症患者分为接受白芍总苷治疗组和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组, 疗程均为6个月。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唾液流率等作为指标来评价, 白芍总苷治疗组和甲氨蝶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56.7%。结果显示白芍总苷控制和延缓因免疫反应而引起的干燥综合症疗效显著。

5 幼年慢性关节炎

幼年慢性关节炎是一种侵害膝、踝、腕等关节, 以慢性关节炎为其主要特点, 可伴有全身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研究者[5]将30例幼年慢性关节炎患者分为白芍总苷治疗组与甲氨喋吟(MTX)组作为对照, 口服白芍总苷0.3 g/d, 疗程均为24周。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程度、胃肠反应等作为指标来评价。结果显示, 白芍总苷治疗组与MTX组患者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而不良反应明显低于MTX组。因此, 白芍总苷在消炎、镇痛及免疫调节上有显著作用, 且不良反应少。

6 其他疾病

采用单克隆抗体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等科学技术证明, 白芍总苷能够促进葡萄膜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 且白芍总苷对葡萄膜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双向免疫调节的作用。有学者运用白芍总苷对未分化结缔组织病高球蛋白血症进行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 白芍总苷能够改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高球蛋白血症, 并且效果显著。

7 小结

白芍总苷是多途径影响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免疫调节药, 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多个影响环节。在上述诸多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验证中得知, 白芍总苷作为新型糖苷类药物的一种, 具有减轻自身免疫性炎症及镇痛作用, 不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而且耐受性较好, 是联合用药的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 , 栗占国. 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3, 4(4):258.

[2] 王志坚, 陈敏珠, 孙桂华, 等. 白芍总甙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药理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4(8):48.

[3] 李海昌, 温成平, 汪梅姣, 等.白芍总苷联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4):12.

[4] 周武华, 赵映前.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湖北中医杂志, 2005(4):56.

[5] 商玮, 郭郡浩, 蔡辉.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 分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6):653-656.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3

【关键词】 胸导管引流;淋巴细胞;哮喘;系统性硬化症;临床应用;综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01.017

胸导管引流是通过胸导管引流出一定量的淋巴液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术方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对此方法就有研究报道,国内20世纪80年代最早用于顽固性哮喘的治疗。虽然该方法应用于临床确有疗效,但由于多种原因临床应用并不广泛。现将国内外胸导管引流的研究应用综述如下。

1 胸导管引流的实验研究

早在1963年McGregor等[1]对实验大鼠进行缓慢胸导管引流淋巴液,结果显示,胸导管引流可减轻淋巴结质量以及小淋巴细胞含量,并抑制或破坏了对破伤风类毒素及绵阳红细胞的初次免疫应答,但存在正常再次免疫应答,即通过胸导管引流可抑制或破坏小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或通过小淋巴细胞激发的抗体的产生,从而减轻免疫反应。1969年

Shellam等[2]对实验大鼠进行研究,提前胸导管引流淋巴液5 d,与未进行胸导管淋巴引流大鼠比较,胸导管引流不仅可祛除大量再循环的淋巴细胞及淋巴液,而且祛除大量免疫球蛋白。因此几乎彻底破坏了对抗原的初次免疫应答,对任何强大抗原刺激或大剂量弱抗体刺激都不会因淋巴细胞祛除而受影响,而是产生绝对的免疫耐受现象。1973年Goldschneider等[3]报道胸导管引流可使大鼠骨髓中T淋巴细胞数减少,功能下降,由此表明,其可降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1977年Anderson等[4]试验表明胸导管引流可降低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利于移植成功。1980年Sudo等[5]报道大鼠胸导管引流不仅降低血清中淋巴细胞计数,而且严重降低了对抗原的免疫炎性反应,这种无应答状态会自然恢复,可能与自体重新建立淋巴管侧支通路有关。2010年Gashev等[6]对老龄大鼠的淋巴循环研究表明,胸导管引流速度与量受年龄限制,老龄大鼠引流速度明显减慢,引流量减少,其机制与血管中eNOS表达缺失及iNOS表达明显增加有关;因此,老龄大鼠淋巴循环减慢,体液失衡,其免疫功能亦受到影响。

1989年陈晓春等[7]报道以家兔为实验对象研究胸导管引流的免疫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引流出淋巴液的量和淋巴细胞计数术后2~7 d多;引流后血中IgG值较引流前明显下降,术后3~7 d

下降最多,为最好的免疫抑制效果时间;引流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同时认为,排斥反应的抑制与淋巴细胞减少、IgG和抗体的大量丢失有关;本结果提示临床胸导管引流以引流7 d后行移植术为宜。2010年王冬等[8]通过胸导管引流对大鼠急性胰腺炎诱发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表明,胸导管引流后大鼠腹水量明显减少,ALT、AST和TBL水平及TNF-α和IL-10的含量明显下降,胰腺和肝脏组织的病理学亦有很大程度改善,提示胸导管引流可以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肝脏损伤。

2 胸导管引流的临床研究

1968年报道Tilney等[9]对14位拟行肾移植的患者行胸导管瘘管形成技术及慢性淋巴引流的生物学作用等进行了研究,结论为缓慢引流清除淋巴细胞术不仅可以除去外周血、淋巴组织中淋巴细胞,而且可以改变淋巴细胞形态,在最初引流的3~6 d,

引流速度及细胞数明显多于之后的引流,并且发现外周血及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在引流术结束后的5个月仍显著下降,未见任何副作用。1972年Brendel等[10]临床研究显示,对于难治性的暴发性或恶性自身免疫病相关神经系统损害,应用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迅速者,配合应用胸导管引流可明显控制病情进展并改善临床症状,为此类致命性疾病带来了治疗的希望。1979年Paulus等[11]采用胸导管引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结果发现,通过胸导管引流减少血清循环淋巴细胞数量,不仅能显著减轻滑膜炎,减小类风湿结节,而且减轻狼疮皮肤血管炎症状,并减少蛋白尿,还能减少或延迟过敏反应发生,延长皮肤移植术后皮肤生存时间,降低血清IgG水平,选择性抑制抗体反应,改善其他临床症状。1980年Brusilovski?等[12]对7例胰腺坏死及10例直肠癌患者行胸导管引流术,分别于引流第1,3,5,7,10天对引流的主要成分及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胸导管引流的前5 d内外周血和淋巴液中T淋巴细胞数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继续引流后则出现T免疫细胞及IgA显著下降。1981年Bonomini等[13]通过对31例免疫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临床观察,对比胸导管引流与血浆去除术对免疫方面的影响,发现胸导管引流主要影响细胞免疫,除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和总红细胞花环形成细胞及红细胞抗体玫瑰花结形成细胞的行为异常外,还观察到引流的淋巴细胞与外周血淋巴经促细胞分裂剂刺激后功能的变化,而血浆去除术主要影响体液免疫,可快速去除血浆中循环免疫复合物,但可增加狼疮肾患者抑制性T细胞活性。1983年Kochnev等[14]对48例胸导管引流患者外周血和淋巴液中淋巴细胞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胸导管引流前3 d,丢失大量的小淋巴细胞可通过循环池中储存的淋巴细胞代偿,引流5~6 d后则耗竭淋巴液中小淋巴细胞,改变了免疫反应性,但并未明显降低机体的抗菌能力。

国内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胸导管引流手术以来,主要用于顽固性哮喘的治疗,自1994年至2005年报道321例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15-22]。其主要作用机制包括通过胸导管引流可以使哮喘患者紊乱的T细胞亚群恢复正常,升高外周血CD3、CD8,降低CD4/CD8值;降低血中IgE水平;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全血表现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RAI);使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及功能升高等。1998年黄继宗等[23]运用胸导管引流治疗系统性硬化症患者33例,术后患者血清IgG、循环免疫复合物、IL-2受体明显下降,结论是胸导管引流治疗水肿期、硬化期系统性硬化症有较好疗效。笔者科室自2007年至今,运用胸导管引流手术结合中药清热益气汤治疗肿胀期系统性硬化症患者60余例,取得显著效果,中药方法的加入可以促进患者食欲,改善患者营养,增加引流量,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治病情复发等。

3 胸导管引流应用评述

综合国内外文献,胸导管引流主要应用于哮喘、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自身免疫病相关神经系统损害、免疫性肾小球疾病以及胰腺坏死、直肠癌患者,还有报道应用于银屑病患者[20],主要以难治性免疫相关性疾病病情活动期为宜。因为淋巴液来源于组织液,而组织液是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管壁生成,所以胸导管引流和广泛应用于风湿免疫疾病的血液净化疗法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有相似的治疗机理。

虽然胸导管引流治疗免疫性疾病有效,但是国内外应用并不广泛,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胸导管解剖位置不固定,手术操作比较困难,目前缺乏统一的操作、护理规范和流程,该方法不能重复操作等。另外胸导管引流临时有效,但不能做到长期的免疫抑制和耐受,笔者在临床上遇到术后治疗不及时而病情复发的病例。总之,胸导管引流可以作为一种难治性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病情活动、炎症突出时期应用,其疗效和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明确。应该指出的是,胸导管引流和其他免疫净化方法一样,后续的免疫治疗包括结合中医药方法是控制病情和防止复发的重要保证。

4 参考文献

[1] McGregor DD,Gowans JL.The antibody response of rats depleted of lymphocytes by chronic drainage from the thoracic duct[J].J Exp Med,1963,117(2):303-320.

[2] Shellam GR.Mechanism of induction of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VI. Tolerance induction following thoracic duct drainage or treatment with anti-lymphocyte

serum[J].Immunology,1969,17(2):267-280.

[3] Goldschneider I, McGregor DD. Anatomical distribution of T and B lymphocytes in the rat.Development of lymphocyte-specific antisera[J].J Exp Med,1973,138(6):1443-1465.

[4] Anderson ND,Wyllie RG,Shaker IJ.Pathogenesis of vascular injury in rejecting rat renal allografts[J].Johns Hopkins Med J,1977,141(3):135-147.

[5] Sudo LS,Leme JG.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of rats depleted of lymphocytes or with an artificial obstruction of the thoracic duct[J].Br J Exp Pathol,1980,61(2):176-185.

[6] Gashev AA,Zawieja DC.Hydrodynamic regulation of lymphatic transport and the impact of aging[J].Pathophysiology,2010,17(4):277-287.

[7] 陈晓春,熊旭林,鲁功成.胸导管引流免疫抑制效果的实验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89,18(增刊):59.

[8] 王冬,李勇,李少一,等.胸导管引流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诱发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J].河北医药,2010,32(12):1515-1517.

[9] Tilney NL,Murray JE.Chronic thoracic duct fistula:

operative technic and physiologic effects in man[J].Ann Surg,1968,167(1):1-8.

[10] Brendel W,Seifert J,Lob G.Effect of 'maximum immune suppression' with thoracic duct drainage,ALG,azathioprine

and cortisone in some neurological disorders[J].Proc R Soc Med,1972,65(6):531-535.

[11] Paulus HE,Machleder HI,Clements PJ,et al.Prolonged thoracic-duct drainag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West J Med,1979,130(4):309-324.

[12] Brusilovski? MI,Alekseev AA,Petukhov EB,et al.

Certain indices of the immunologic reactivity of patients with pancreonecrosis and rectal cancer during external drainage of the thoracic duct[J].Vestn Khir Im I I Grek,1980,124(5):65-70.

[13] Bonomini V,Vangelista A,Stefoni S,et al.Effect of plasma exchange and thoracic duct drainage on immunological status in glomerulonephritis[J].Proc Eur Dial Transplant Assoc,1981(18):736-742.

[14] Kochnev OS,Tsybul'kin AP,Davletkil'deev FA,et al.

Effect of drainage of the thoracic duct with lymphosorption on the lymphocyte number in the blood and lymph[J].Vestn Khir Im I I Grek,1983,131(12):97-101.

[15] 张威.胸导管分流术治疗哮喘临床观察[J].综合临床医学,1994,10(3):128-129

[16] 陈剑明,张文魁.胸导管引流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12例[J].河北医药,1995,17(5):279.

[17] 张泽明,季寿琪.胸导管引流对哮喘患者血淋巴细胞β受体密度及功能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5,18(3):177.

[18] 傅肥郭,蒋维峥.胸导管淋巴液引流治疗难治性支气管哮喘44例报告[J].厂矿医药卫生,1997,13(2):67-68.

[19] 刘凤,冯学斌,于小玲,等.难治性支气管哮喘不同病期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胸导管引流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0,16(10):1129.

[20] 李清平,刘业达,韦力.胸导管引流治疗支气管哮喘53例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00,22(4):840-841.

[21] 冯学斌,刘凤,王福猛,等.支气管哮喘胸导管引流液中IL-10、IL-12和T细胞亚群检测及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02,9(1):4-5.

[22] 乔晓芝,黄继宗,陈跃,等.难治性支气管哮喘经胸导管引流治疗的远期疗效随访[J].浙江临床医学,2005,7(5):511-512.

[23] 黄继宗,瞿祖德,严建华,等.胸导管引流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研究[J].铁道医学,1998,26(6):380-381.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4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重症监护室;重症感染;治疗效果

ICU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均为危急重症患者,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在大手术、严重创伤、病理产科、严重感染等相关因素刺激下,有机体会不断出现器官衰竭的现象,当有机体同时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陷入功能衰竭症状时,就被确诊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多器官功能障碍是临床上较为严重的病症,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病死率与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笔者收集了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重症感染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了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重症感染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上述患者均符合[2]北京第三届重症感染(2006年)论坛关于重症感染的临床诊断分析以及全国危重急救会议(2005年)[3]关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41例男,27例女,患者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为(52.8±4.5岁)。25例患者腹部、头部、胸部多发伤口并高危手术,25例患者脑血管意外术、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6例重症胰腺炎,13例脓毒血症。4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25例单器官功能障碍。重症感染原发病情况分析:45例重症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以及支气管炎;15例患者重症胰腺炎、严重腹腔感染、急性肠炎;2例患者尿路感染,2例患者G-败血症,2例脑膜炎或化脓性脑膜炎,1例感染性休克,1例脓毒血症。对上述患者进行实验室细菌检查,上述患者阳性率高达60.3%,其中,11例铜绿假单胞菌,7例大肠杆菌,5例金黄葡萄球菌,15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真菌。

1.2方法 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之后,结合患者不同情况,给予严密的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检测,对于36例感染患者,给予阴性杆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对于13例加重感染患者,给予阳性杆菌为主的抗生素;对于19例危重感染患者,结合微生物培养结果,给予适合抗生素种类。与此同时,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给予适当的凝血因子补充,对于血小板降低患者,给予血小板补充。对于心功能不稳定以及无凝血障碍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或无尿症状,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给以呼吸机治疗。对于符合急性肾衰竭临川诊断标准的患者,结合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给予积极肝素治疗,在高凝期及时补充血浆、凝血因子。给予部分患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增强免疫。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检测患者免疫球蛋白以及补体C3水平。

2结果

2.1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4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19例出现弥散性血管凝血、心血功能障碍死亡,死亡率为27.9%,其余患者均出现感染性休克,并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转出重症监护室。

2.2治疗前后患者免疫球蛋白与C3水平比较 治疗后患者免疫球蛋白与C3水平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

注:*:P

3讨论

重症感染与多器官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病毒[4]、阳性球菌、阴性球菌是导致重症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病菌及毒素均会参加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在临床上,重症感染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内毒素与细菌起到直接作用,其释放白细胞介素、儿茶酚胺、肿瘤坏死因子等内源性炎性物质, 进一步刺激免疫系统、激活补体系统,进而导致微血管功能失常,引起微循环障碍,最终导致各项组织器官血供不足,缺氧、缺血严重,器官功能受损。与此同时,血管内壁细胞也不同程度出现损伤状态[5],导致组织多处损伤.严重感染合并多器官衰竭发病急、速度快、病死率比较高。通过本文研究证实,治疗后患者免疫球蛋白与C3水平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

导致重症感染的细菌与病种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等[6],是导致重症感染的主要细菌,与此同时,真菌、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上述研究中,3例真菌感染患者,约占4.4%。重症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以及支气管炎、重症胰腺炎、严重腹腔感染、急性肠炎、尿路感染,、脑膜炎、感染性休克、脓毒血症等是导致感染的常见病种。细菌感染会导致有机体不可逆性损伤,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杀灭致病菌。重症感染最重要临床表现为感染性休克,患者微血管通透性提高、血液淤滞、静脉扩张,血管内物质大量涌向血管外。在上述研究中,大部分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在上述研究中,上述68例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之后,先接受输液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血压状况,对于疾病后期治疗与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7],降阶梯治疗方式在重症感染治疗中的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旦确诊重症感染,必须给予足量、有效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进一步预防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进一步降低患者死亡率。在本文研究中,通过采用了降阶梯治疗方式,针对不同感染类型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通过72h治疗后,上述患者19例出现弥散性血管凝血、心血功能障碍死亡,死亡率为27.9%,其余患者均出现感染性休克,并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转出重症监护室。

相关研究资料证实[8],在患者衰竭的器官中,首先衰竭的器官以呼吸系统以及消化系统器官居多。提示低氧血症,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重要作用。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炎症介质,因此,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重点在于对有机体循环中炎症介质的清除,尤其是静脉血液持续性滤过治疗方式,是目前来说常用的净化血液方式。综上所述,对ICU内重症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与抗感染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免疫调节治疗对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意义,同时需要警惕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这类患者预后效果欠佳,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许元文,余学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在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疗效比较 [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12(10):653-654.

[2]Marsh JC, Cook DJ, Christou NV, et al.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A liable descriptor of a complex clinical outcome. Crit Care med, 2010, 12(03):1638-1652

[3]王今达,王宝恩.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7(6):346-347

[4]熊薇,孙自镛,申正义,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耐氟喹诺酮机制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10(03):569-571

[5] 梁绍东,林赛玲,梁燕霞.ICU患者痰主要病原菌分布及面面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12(4):72-73

[6] 谢建华,杨小旭.重症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15例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2(9):944-945.

[7] 王超,张淑文,张宏,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3(2):1lO-112.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5

【关键词】免疫调节剂 作用机制 应用

免疫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之一,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是免疫功能发挥的物质基础。免疫器官包括中央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和周围免疫器官(淋巴结、扁桃体、肝、脾和肠道淋巴组织)。免疫细胞主要有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来自骨髓多能干细胞。正常的免疫应答赋予人体抗御感染,识别自我与非我,及时清除体内衰老、变性的细胞,监视突变细胞并将之消灭的能力。因此,一个免疫应答能力不健全的个体,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是非常低下的。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和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联系。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已成为各国医药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用于免疫疗法的药物一般分为免疫增强(调节)剂、免疫抑制剂两类,目前多统称为免疫调节剂。本文就免疫调节剂的种类、作用及应用等作一综述。

1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是对免疫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防止脏器移植排斥,不同的具体药物分别作用于免疫反应及调节的不同环节。目前市场免疫抑制剂种类繁多,主要应用的有以下几种:

1.1微生物代谢产物类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能够有选择地抑制免疫反应的某一特定环节尤其是TH细胞,而保留完整的体液免疫能力,临床应用后产生了极其显著的效果,使肾移植患者的移植物体内存活时间延长到10年以上[1]。可用于器官移植或治疗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溃疡性结肠炎肌无力、慢性肾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肾病综合症等。

麦考酚酸酯:其在体内脱酯化后形成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代谢产物麦考酚酸,麦考酚酸通过抑制鸟嘌呤的合成,选择性阻断T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对移植排异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显著疗效。临床上已应用于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副作用少,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西罗莫司:是一种亲脂性大环内脂类抗真菌抗生素,由于抗菌活性不高而没有被重视,其具有比环孢素和他克莫司更强的免疫抑制活性,肾毒性比环孢素和他克莫司低。西罗莫司通过阻断细胞因子对T,B细胞的激活来发挥免疫抑制作用[2]。

1.2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用于免疫抑制剂:能起到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种类很多,市场份额仅次于真菌代谢产物,康莱特、参麦注射液、雷公藤多苷、川芎嗪、当归等均是目前用于免疫抑制的中药类药物。康莱特注射液能直接抑杀癌细胞,还能整体性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保护人体正常细胞。肺癌、肝癌、胃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等均可用康莱特抑制病情。参麦注射液、雷公藤多苷、川芎嗪、当归等均具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3、4]。

1.3化学制剂类免疫抑制剂:化学制剂类免疫抑制剂主要包括氮芥、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氨甲喋呤等。其中氮芥和环磷酰胺属于烷化剂,能够破坏细胞DNA结构,从而阻断其复制,导致细胞死亡。环磷酰胺作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增殖周期中各期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与其他细胞毒药物相比,其免疫抑制作用强而持久。硫唑嘌呤和氨甲喋呤属于抗代谢类药物,硫唑嘌呤是抗代谢药中嘌呤、嘧啶类似物;氨甲喋呤则是抗代谢物中叶酸拮抗剂。两者能够分别干扰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对淋巴细胞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它们均可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1.4激素类免疫抑制剂:作为免疫抑制剂的激素类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如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地塞米松、氧化可的松等,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抑制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能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抑制炎症介质如激肽类、组织胺、慢反应物质等发生反应,阻止补体参与炎症反应,对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B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临床广泛用于缓解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及重症危急状况下渡过难关。

2免疫增强剂

免疫增强剂是一类通过非特异性途径提高机体对抗原或微生物特异性反应的物质,通过增强非特异性或特异性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促使机体自主地清除细菌或病毒。多数免疫增强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使过低或过高的免疫功能调节到正常水平等。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免疫功能低下所导致的免疫缺陷病、肿瘤以及难治性细菌、病毒感染。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的有以下几类:

2.1化学合成小分子

咪喹莫特:咪喹莫特及其类似物是化学合成的小分子中惟一的干扰素诱导免疫调节剂,可诱导干扰素和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表现为抗病毒和抗增殖活性。用于治疗成人尖锐湿疣,是第一个批准上市的外用免疫调节剂。

匹多莫德: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高纯度二肽,是惟一具有口服生物活性的免疫促进剂。其可促进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激活NK细胞,促进有丝分裂原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并通过刺激白介素-2和干扰素-γ促进细胞免疫反应。

沙利度胺:这是一个老药新用的免疫调节剂。在上世纪50年代它是作为减轻早孕反应的镇静剂而广泛应用,因发现其有强胎儿致畸作用而被禁止使用。后来Dredge等研究发现其对麻风病和肿瘤有独特的治疗作用,还有抗血管生成作用。它能特异性的调节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肿瘤坏死因子是一个促炎性因子,在许多疾病如艾滋病、肿瘤、关节炎和糖尿病的病理和生理方面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在这方面沙利度胺有着较高的特异性。

2.2微生物制剂

卡介苗:卡介苗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活化淋巴细胞,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增强剂。

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调节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各类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抗过敏反应作用。

草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影响免疫应答反应来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其可持久地介入人体的免疫过程,不断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从而表现出杀菌、清除体内病原体,增强抵抗力等免疫效应,达到治疗目的。

2.3生物制剂:主要是一些细胞因子,是临床应用最广的免疫制剂。目前发现的细胞因子种类很多,仅白细胞介素类物质就已超过20种,但真正可供临床应用者并非很多,最常应用者有以下几种:

干扰素:是一组多细胞来源的复杂系统,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主要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诱生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因此能引起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按细胞来源不同分为α、β和γ三型,它们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活化T细胞产生。α-干扰素和β-干扰素主要具有抗病毒作用,γ-干扰素的免疫调节作用较强。

集落刺激因子:根据其作用对象,可分为几种。可刺激不同范围的血细胞功能,临床用做免疫调节剂的有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G-CSF能增进外周血粒细胞的形成,临床用于外伤和脓毒症、真菌感染、感染的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癌症化疗后及早产儿。GM-CSF能提高骨髓系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白细胞介素类:是由各种白细胞产生的,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类细胞,白介素不但介导白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还参与其他细胞的调节,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由此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细胞因子调节网络。目前正式命名的白介素为21种。但临床应用以白介素2最为广泛。由其诱导的淋巴细胞具有强烈的肿瘤细胞杀伤能力。它可刺激NK活性,使NK活性低下的肿瘤患者恢复杀肿瘤活性,促进T细胞增殖,还可诱导一系列淋巴因子的产生。

转移因子:包括正常人白细胞转移因子和胎盘转移因子(胎盘肽)。具有获得供体样的特异和非特异细胞免疫功能,并能促进释放干扰素。后者能针对性调节和增强机体抗乙肝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功能,可传递特异性免疫,并诱导干扰素生成。

胸腺制剂:胸腺肽和胸腺素是从小牛或猪的胸腺中分离得到,胸腺五肽是合成得到。胸腺肽是一种针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增强剂,它能促进T细胞成熟和分化,可刺激成熟的T细胞、NK细胞产生白介素-2、γ-干扰素、α-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从而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能力,并可修饰肿瘤细胞,以诱导强烈的宿主免疫反应,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成熟,使细胞正常化,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

2.4中药成分的免疫增强剂:已发现的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药达200余种,其中主要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物质是多糖或糖缀合物。临床常用的有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猪苓多糖、灵芝多糖、牛膝多糖、黄芪多糖等。多糖能增加抗体生成量,提高巨噬细胞、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NK细胞活性,促使白介素-2、γ-干扰素的产生,达到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多糖不仅能有效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而且对宿主正常细胞没有直接的毒副作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效应调节剂。是近年来中药开发的中心课题。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免疫调节剂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免疫调节剂再次成为当代免疫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学者为寻找特性确定、高效、稳定、无毒的理想免疫调节剂的努力下,免疫调节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新成员、新剂型不断发现,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调节剂会对人们的健康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Opelz G.Influence of treatment with cyclosporine.azathioprine andsteroids on chronicallograftfailure.TheCollaborative TransplantStudy[J].Kidney Int,1995,52(Suppl):S89-S92

2李晓玉.免疫抑制剂的研究综述.药物服务与研究,2005,5(2):105-110

3奚谨磊,彭仁诱,杨哲琼,等.当归多糖及其中性组分对巨噬细胞分泌TNF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1):21

4刘伯阳,吕丽艳,姚淑娟.川芎嗪对荷瘤鼠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2,9(7):636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6

【关键词】 Fisher综合征;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

Fisher综合征被认为是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变异型,1956年由Miller Fisher首先报道,它是一组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三联征为突出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是由感染介导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该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愈后良好。本组病例随访3~6个月,3个月痊愈者停止随访,3个月未愈者继续随访至6个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04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8例Fisher综合征患者资料,男15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20~88岁,平均年龄42岁。有前驱感染史24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史10例,腹泻史11例,明确疱疹感染3例,疫苗注射1例,另3例无明确诱因。

1.2 临床表现

复视25例,眼外肌麻痹28例,眼内肌麻痹8例,瞳孔散大居中固定8例,共济失调26例,腱反射减弱28例,四肢不同程度肌力下降23例,肢体麻木11例,饮水呛咳吞咽困难5例,咀嚼无力3例,呼吸肌麻痹2例。

1.3 影像学检查结果

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 24例头颅磁共振平扫无异常,3例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1例脑桥脱髓鞘。

1.4 实验室检查

2~3周脑脊液检查:细胞数范围﹙0~10﹚×106/L,脑脊液蛋白定量范围为0.4~1.85 g/L,26例呈现细胞蛋白分离现象;血浆免疫球蛋白检查示:22例血清IgG、IgA、IgM呈不同程度升高;2例寡克隆带阳性;采用ELISA和 Western印记法测定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3例。

1.5 神经电生理检查

27例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4例出现运动传导速度减慢,F波延迟16例,H反射延迟17例,消失5例;脑电图检查:1例界限性脑电图,余脑电图检查无异常。

2 治疗方法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一旦确诊、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即予免疫球蛋白治疗,成人剂量为0.4 g/(kg?d),连用5 d;对重症患者合并感染及呼吸肌患者予血浆置换治疗,每次交换血浆量按40 ml/kg计算,同时用人血白蛋白复原血浆量,每周2次,应用2~3周;甲强龙冲击治疗方法:甲强龙1000mg/d静脉注射,连用5d;其中12例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6例行血浆置换,2例重症患者免疫球蛋白与血浆置换联合应用,10例应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合并呼吸肌麻痹者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痰较多者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予抗感染治疗;明确疱疹病毒感染者予更昔洛韦5~10 mg/(kg?d)静脉滴注。所有病例均予甲古胺营养神经,同时予康复治疗以及其他支持、对症治疗。

3 结果

1例呼吸肌麻痹呼吸机治疗1周脱机,1例2周脱机。3个月内痊愈22例;未痊愈主要表现:3例存在复视,2例存在共济失调,1例肌力未完全恢复至正常。随访6个月,27例痊愈,1例遗有复视。

4 讨论

Fisher综合征是感染、疫苗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有前驱感染,与徐忠等报道[1]相符。其感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依据:① 本组病例24例发病前1~4周有感染史,1例有疫苗接种史,可见Fisher综合征的发生与感染及疫苗接种相关;尚有3例未发现前驱感染及相关诱因,一方面可能感染较轻或隐匿,患者不知不觉中感染,我们采集不到相关病史,另一方面可能还有其他我们没有认知的发病机理。② 本组病例有3例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明确疱疹病毒感染。③ 22例血清IgG、IgA、IgM呈不同程度升高,可作为Fisher综合征是免疫性疾病的依据。④ 李海峰等报道[2]:Fisher综合征患者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滴度升高与古兰-巴雷综合征相符,提示Fisher综合征与古兰-巴雷综合征发病机制相同,古兰-巴雷综合征是与感染有关和免疫机制参与的特发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3]。

本组病例有2例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说明脑脊液鞘内蛋白合成率高;通常情况下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如多发硬化时脑脊液寡克隆带呈阳性,而本组病例属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亦有少部分脑脊液寡克隆带呈阳性,可见,寡克隆带阳性并非对多发硬化具异性诊断,在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亦可出现,在Lyme病、神经梅毒、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多种结缔组织病的脑脊液中也可检出[3]。 同时,Fisher综合征其诊断条件之一为共济失调,导致其共济失调的机理可能是颞枕桥束受累所致。因Fisher综合征表现以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为主征,是否同时并发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目前无确切依据;另本组病例有1例在桥脑影像学提示脱髓鞘病变,能否作为周围神经系统并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发生脱髓鞘的依据,因病材少不能给予结论;房启良[4]曾有类似报道,神经病学也曾有类似的阐述[3];由此可见,Fisher综合征存在以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为突出特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可能。

肌电图检查在Fisher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经典的Fisher综合征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突出表现,但早期三联征可能部分表现出来,需与脑干脑炎鉴别,肌电图检查发现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是失神经或轴索变性证据;F波异常H反射延迟或消失表明神经近端或神经根损害,提示周围神经损害,脑干脑炎肌电图不会有上述表现,可出现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异常,肌电图检查对鉴别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帮助。

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Fisher综合征呈单向病程,多于发病4周时症状停止进展,预后良好,有少部分病例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本组有2例发生呼吸肌麻痹,发生率为7.1%。呼吸肌麻痹是其主要严重并发症之一;对呼吸肌麻痹病例要进行心电及氧饱和度监测,同时监测肺功能,呼吸肌辅助呼吸是最有效的治疗;本组有2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均于2周成功脱机。吸入性肺炎及窒息是其另一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患者,为防止并发症发生,及早留置胃管及鼻饲预防吸入性肺炎发生,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Fisher综合征是感染介导的免疫系统疾病,抑制免疫是有效治疗措施,血浆置换、注射免疫球蛋白或二者联合应用疗效肯定,但价格昂贵,不能为所患者 有接受,加强龙冲击治疗也是治疗措施之一,但多数学者认为激素治疗无效,本组病例激素治疗10例,疗效肯定,有文献观察得出同样结论[5]。

参 考 文 献

[1] 徐忠,庞爱兰,郑颖,等.Miller Fisher 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5):65-67.

[2] 李海峰,袁锦梅. Miller Fisher 综合征发病机制.中国临床神经科,2001,9(4):410-413.

[3] 王维治,罗明祖.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1-105.

[4] 房启良.Fisher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苏州医学院学报,2001,21(6):691.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7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儿科;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004-02

丙种球蛋白为多价免疫球蛋白,含广谱的抗细菌和抗病毒的lgG抗体,注射后可使机体获得免疫力而增强免疫功能,现已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尤其在治疗与免疫有关的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我们复习有关文献,对丙种球蛋白在儿科临床应用方面作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1 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临床的应用

丙种球蛋白可以提供广谱Ig抗体,且能对免疫系统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新生儿临床主要应用丙种球蛋白防治感染和免疫性疾患。

1.1丙种球蛋白预防新生儿溶血

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避免或减少新生儿溶血病对新生儿的危害,降低婴儿致残和病死率,提高围产期质量。有研究表明[1],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溶血病早期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取脐带血做血清学检查以判断新生儿溶血病,对脐血总胆红素达 25.5 μmol/L以上的新生儿,于出生 24 h内静注丙种球蛋白 800 mg/(kg・d) ,注射 1~2 d,预防新生儿溶血。

1.2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是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病例可以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及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有报道[2]将46例ABO-HDN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0.5~1 g/(kg・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红蛋白(Hb),并观察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间。 结果治疗组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b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1.3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

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之一,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感染会导致病儿致残乃至死亡。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1.3.1丙种球蛋白佐治早产儿重症肺炎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早产儿重症肺炎,是降低患儿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施晓民、赵建美[3]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早产儿重症肺炎30例,结果静滴丙种球蛋白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病死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缓解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

1.3.2丙种球蛋白治疗早产儿败血症尽管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仍不能完全控制有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患儿的严重感染,国内外一些报道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早产儿败血症文献显示了肯定的疗效[4]。

1.3.3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时间长,病死率高,治疗不当往往留有后遗症。杨永宏,崔雁萍[5]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显示了肯定的疗效。

2 丙种球蛋白在儿科危重症当中的临床应用

各类儿科危重症是儿童生命与健康最大的威胁。如何提高儿科危重症的治疗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是所有儿科临床医生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科危重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丙种球蛋白含有丰富的IgG抗体,是机体的主要抗感染免疫蛋白之一,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①结合病原体与毒素;②促使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③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激活补体以利于清除病原体;④增强粒细胞的趋化、吞噬杀菌功能;⑤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能封闭效应细胞的FC受体,阻断抗原、抗体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同时还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可抑制T、B淋巴细胞增值反应,降低IL-2水平,从而阻断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展放大,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发生,终止疾病发展恶化。

2.1 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丙种球蛋白含有多种抗细菌、抗病毒抗体,可直接对抗病毒,抑制病毒及其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形成,并能改善宿主防御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疾病修复。有报道[6],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应用时间不同临床疗效有差异,早期应用疗效显著。

2.2 丙种球蛋白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气道慢性炎症病变引起的气管高反应性,在外源性和内源性刺激因素触发下而导致广泛的、可逆的气道狭窄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哮喘的治疗原则以抗感染为主,辅以支气管扩张药物。近年来,有研究表明[7],在上述方案的同时加用丙种球蛋白,效果显著。

2.3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最常见的小儿出血性疾病之一,是由于体内产生自身抗体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静注人血IVIG制剂是含有高纯度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其中IgG含量高,稳定性好,进入体内使体内IgG迅速增高,并在体内可维持2~3周。大剂量IgG可封闭巨噬细胞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结合与吞噬,从而干扰单核细胞吞噬血小板的作用;大剂量IgG还能在血小板上形成保护膜,抑制血液中的IgG或免疫复合物与血小板相结合,从而使血小板避免被吞噬细胞所破坏;大剂量IgG能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使血小板抗体减少。苏宏萍等[8]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到较好的效果。

2.4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性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它由各种致敏原 (感染、食物、药物等 )使具有过敏素质的机体发生变态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以无菌性毛细血管炎为主的病理变化或组织器官损伤。此病有一定的自限性 ,但约有 1/3的患者易复发。有人采用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冻干粉剂,每瓶 2.5 g,稀释成5%溶液静脉滴注。开始滴速为 10~15滴/min,15 min后若无不良反应则加快滴速,1~2 h内滴完。剂量为 0.2~0.4 g/(kg・d ),连续治疗 4 d。结果患者在用药后的当天开始出现疗效。表现为全身症状改善,未出现新的皮疹和紫癜,腹痛缓解,有血便者次数及排便量减少,关节肿痛者逐渐消肿止痛,肾损害者血尿消失,血管神经性水肿迅速消退。全身症状、体征均在 1~2周内完全消失。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以上病例出院后全部随访,1~2年内均未发现有类似症状发生。

2.5丙种球蛋白预防及治疗水痘

重症水痘病例治疗可用注射丙种球蛋白。对体弱儿或患湿疹、有免疫缺陷、应用激素或细胞毒药物治疗的患儿,于接触水痘后可用人体丙种球蛋白( 胎盘球蛋白、带状疱疹或水痘痊愈期血清,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作被动免疫。在接触后4 d内注射丙种球蛋白0.4~0.6 ml/kg,或痊愈期血清2~5 ml,最好24 h内注射,可免于发病或减轻症状。

2.6丙种球蛋白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一般能得到显著疗效,治疗后复查免疫功能均明显增强,提示其治疗效应可能是丙种球蛋白具有免疫调整作用,使低于正常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的结果。常用剂量:免疫球蛋白每次1.5~2.0 g/kg,单次静脉滴注。对严重RSV感染小儿有学者提出可将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与病毒唑联用[9]。

2.7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

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能使体温迅速降低,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在使用丙种球蛋白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液滴速是护理的关键。

2.8丙种球蛋白防治肾病综合征继发医院感染

肾病综合征(NS)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并发医院感染而使病情反复、恶化甚至死亡。应用丙种球蛋白防治肾病综合征继发医院感染效果显著[10]。

2.9丙种球蛋白佐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有研究:环孢素A(CsA)联合IVIG和川芎嗪治疗1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结果: CsA、IVIG、川芎嗪三者联用治疗SAA总有效率为83.3%。结论:CsA、IVIG、川芎嗪三者联用治疗SAA有效、安全、是治疗SAA的有效方案之一。

2.10丙种球蛋白治疗接种后脑脊髓炎

接种后脑脊髓炎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脱髓鞘性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治疗方案。近年研究表明[11],大剂量丙种蛋白是新近明确的对于接种后脑脊髓炎治疗有效的一种手段,现已证实大剂量IVIG能提供大量特异性抗体,能中和超抗原,抗独特性抗体,抑制T细胞活化。抑制细胞毒素分泌的作用,它抑制了细胞毒素引起的炎症反应以及引起的免疫负调节作用。且可阻断免疫病理损伤。应用大剂量IVIG后严重的临床表现明显缓解。

此外,丙种球蛋白还可预防传染性肝炎、麻疹等病毒性疾病感染,重症病毒性脑炎,治疗先生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12]、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13]、小儿癫痫[14]等,与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感染的疗效。

目前丙种球蛋白在儿科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但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时应注意事项:①操作前认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药物的一般性状;②严格无菌操作,如果是粉剂采用密闭式溶解法,然后静置10 min,再将药瓶向同一方向缓慢转动,切不可用力摇动;③严格掌握滴速,开始时宜慢[2~3 mg/(kg・h)],无不良反应30 min后可适当的加速[5~6 mg/(kg・h)],可以用微量泵调节流量;④现用现配,放置时间小于4 h,未用完不可再用;⑤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⑥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血清病学反应;⑦大剂量短时间输入可致心功能不全,注意观察心率、呼吸、尿量及输入速度。

[参考文献]

[1]蓝燕灵.静注丙种球蛋白预防新生儿溶血[EB/OL].北方健康生活网,2006-2-17.

[2]董质冰.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EB/OL].省略,2005-7-12.

[3]施晓民,赵建美.静滴丙种球蛋白佐治早产儿重症肺炎[J].交通医学,2003,17(1):49.

[4]石菊红.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早产儿败血症疗效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8):236.

[5]杨永宏,崔雁萍.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28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632-2633.

[6]陶峥,万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在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附30例临床分析[J].交通医学,2000,14(2):198-199.

[7]张金浩,董爱兵.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5,8:349.

[8]苏宏萍,张莉,陈天丽.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1):1316-1317.

[9]李振国.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EB/OL].省略,2006-07-03.

[10]糜丽珍.静注丙种球蛋白防治肾病综合征继发医院感染疗效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1,19(4):235-236.

[11]李跃成,周麦菊.静脉大剂量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接种后脑脊髓炎疗效分析[EB/OL].省略,2006-07-04.

[12]贾飞勇,陈银波,马俊华.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1999,17(1):25.

[13]吴风歧,韩彤昕.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42.

[14]俞雅珍.伍用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6):370.

临床免疫学综述篇8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常见的消化道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发病率为1/10万~ 2/10万,易被误诊为胃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1]。近年来由于免疫组化、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对GIST的诊断有了很大提高。为了进一步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本文对我院收治36例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的36例GIST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5 例,女11 例,年龄38 ~79 岁,平均(51.84±9.7) 岁,间质瘤位于胃23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及结直肠8例,肠系膜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 、腹胀及腹部包块等。

1.2 方法 所有标本为手术切除标本, 均经10%甲醛固定,常规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 两步法检测 CD 117、CD34 、S -100、SMA的表达情况,常规设置阳性和阴性对照。

1.3 判定标准[2] 标准采用LewinEmory等将GIST分为良性GIST、肯定恶性GIST、潜在恶性GIST。肯定性恶性指标为肿瘤浸润邻近器官、向远、近脏器的转移交界性指标:直径4cm肠间质瘤,肿瘤核分裂象≥1个/50HPF。直径5.5cm胃间质瘤肿瘤;核分裂象>5个/50HPF;核异形性明显肿瘤出现坏死,当肿瘤具备一项恶性标准,或两项潜在恶性指标时,则为恶性;仅有一项潜在恶性指标时,则为潜在恶性,而无上述指标时则为良性。

2 结果

2.1肉眼观察 肿瘤位于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肠系膜。以胃多见。低危险度肿瘤直径1.0~4.8cm, 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无包膜或有假包膜。切面灰白、灰红、质韧。中 、高度危险性者质软 , 呈 息肉状,伴有出血,坏死、囊性变。

2.2镜下观察 GIST肿瘤细胞基本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多数梭形细胞界限不清,胞质丰富,上皮样细胞多呈弥漫片状束状或巢状排列。本组有梭形细胞型27例,7例以上皮样细胞为主,2例是兼有上皮样细胞特征以及梭形特征的混合细胞。

2.3免疫组化检查 CD117和CD34均呈弥漫阳性表达,CD117阳性病例33 例,CD34阳性病例29 例,阳性率 81%; SMAS-100阳性标记9例,阳性率25%。DesminS-100均阴性。本组病例中6例恶性,15例交界性,15例为良性。

3讨论

3.1 临床特点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好发于胃、回肠,其次为食道、结肠网膜及系膜[3]。 GIST的临床症状与常见胃肠道疾患相似,可有消化道出血、腹痛、吞咽困难、贫血、坠胀、排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等,术前诊断率较低。绝大多数见于成年人,儿童少见45~65岁为好发年龄,本组患者年龄为(51.84±9.7) 岁。GIST具有不确定的生物学行为,形态学多样,GIST的病理诊断需要充分结合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表达,进行综合判断[4]。

3.2 病理分析 CD117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在病理诊断中起确定性作用,这也是GIST与其他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5]。CD34是骨髓造血前体的细胞标记物,在血管内皮细胞血管肿瘤包括血管瘤血管肉瘤Kaposi 肉瘤和肌纤维母细胞可阳性表达,在GIST中CD34阳性率常达60%以上。本文结果提示CD117与SMAS-100表达均有显著相关,其中CD117呈高表达并且特异性强,CD34阳性对GIST也有诊断意义。

3.3 GIST 的鉴别诊断 上皮样间质瘤应与癌、黑色素瘤、大细胞淋巴瘤鉴别。梭形细胞间质瘤与真性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等相鉴别[6]。我们认为免疫组化染色简单易行, 在光镜观察的基础上联合选择一组抗体染色, 可以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目的。

综上所述,GIST只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才可真正提高GIST的治疗效果。作为临床及病理医师应熟知的GIST诊断标 准,同时准确判断GIST良恶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史恩溢,候英勇,谭云山.局限性胃肠道间质瘤危险程度分级标准的应用与评价[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1):3-5.

[2]黄芪.刘先玲.王淑英胃肠道间质瘤18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5(3):102.

[3]黄传涌.18 例胃间质细胞瘤临床与病理诊断[J].福建医药杂志,2003,25(1):62-63.

[4]周庚寅.翟启辉.张庆慧.诊断免疫组织化学[M].2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452.

[5]王平、董兵等.2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6(5)295.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系统范文 下一篇:村庄规划合理化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