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公司融资范文

时间:2023-11-21 18:59:22

贸易公司融资

贸易公司融资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服务;风险;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201-02

一、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及其特征

供应链金融业务在中国已取得很大发展,国内商业银行推出的各种供应链融资服务方案,在解决国内供应链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将境内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延伸到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中,根据特定行业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以贸易自偿性中未来预期的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以控制物流及资金流为风险控制手段,对供应链上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核心企业或上下小游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的综合融资服务。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将供应链融资与国际贸易融资实现无缝整合,针对中小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因无法提供固定资产抵押、信用担保或授信额度不足的融资困境,提供的创新融资服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借助于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可以从银行及时获得足额的信贷支持,从而得以扩大进出口规模,提升在供应链环节中的竞争实力。

在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银行围绕企业供应链,结合贸易结算方式,充分运用核心企业信用和物权等多种信用,设计多层次的融资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与其他形式的融资相比,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业务表现出以下特性:(1)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不强求企业提供固定资产抵押或担保,将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授信担保的核心,运用货物或应收账款等授信支持性资产与融资产品相捆绑风险防范技术。(2)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受企业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境内外融资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对供应链中企业的服务方案设计具有典型的组合性特征。(3)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服务受国家进出口外汇管理政策的影响较大。(4)从融资还款来源的自偿性、融资操作的封闭性以及授信用途的特定化角度看,具备典型的贸易自偿性特性。

二、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根据进出口供应链的不同特点及进出口企业在供应链不同环节的融资需求,分为进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和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融资时分别解决中小进出口企业在进口开证、进口付汇、出口销售、账款回收等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问题。

以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为例,假设M公司为供应链中的境外核心企业,且该供应链符合银行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准入标准。B公司为M公司在境内的供应商,且与M公司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B公司拥有稳定的出口量,但B公司不能及时从M公司收取货款,从而缺少资金来维持生产。此时作为供应链的上游企业,B公司可将向M公司的出口货物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向银行K申请资金融通。K银行可以给B公司提供如下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方案:

若M与B公司间常用的贸易结算方式为电汇,K银行可以提供“订单融资+出口保理融资”组合方案。若M与B公司间常用的贸易结算方式为信用证,则K银行可以提供“打包贷款+出口押汇融资”组合方案。这两类组合方案都可以解决B公司从生产备货到出口发货后的融资需求。也可根据企业生产节点的实际资金需求提供单一节点的融资服务,如发货前的订单融资或发货后的出口保理融资等。在M与B公司之间贸易往来频繁,且贸易订单比较单一,银行为B公司提供“应收账款池融资”服务,以解决企业批量融资的问题。

不难看出,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服务与企业的节点融资需求,贸易结算方式,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以及境内外融资的价格密切相关,甚至境外企业所处国家的政治经济风险都会影响银行的服务方案。

三、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1.企业的信用风险。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中心枢纽,与银行的高度配合,为银行供应链融资贷前和贷后提供了关键性的信贷决策依据。如果核心企业出现道德风险,或者其因信用捆绑而累积的或有债务超出其承担极限,由核心企业担保的整条供应链的信用基础将不复存在。其次是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银行还不能对供应链中众多中小企业进行全面的资信调查,尤其是对国外供应链企业信用了解和动态风险监控能力更为薄弱。

2.银行的内部操作风险。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服务由于涉及大量的流程管理与操作控制,其操作风险涵盖企业信用调查、服务方案设计、融资审批、放款及授信后管理等各个操作环节,操作不规范或操作中的道德风险很容易在这些环节造成资金损失。比如信用调查阶段银行可能无法完成对供应链所有企业相关数据的调查分析,从而导致对供应链的信用评语存在缺陷风险。又如存货抵押和预付款抵押中,银行需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手段以保证资产安全等。

3.供应链间信息传递风险。供应链企业之间都是独立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实体,随着供应链结构和规模日趋复杂后,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伴随国际贸易进一步打破企业经营的地域限制,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更趋复杂,银行对供应链企业信息的监管难度也更大。如果银行对供应链间传递的信息收集与管理出现偏差,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对供应链中经营情况的判断,给融资业务带来风险。

贸易公司融资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贸易金融化;虚拟经济

一、公司财务概述

1、公司财务概念

公司财务又称公司金融,公司财务活动也即公司金融活动,是指组织企业金融事务、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活动。任何企业只要生存,就要投资、筹资、生产、销售,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发生资金的收支活动,这些资金的收支往来构成了企业种类繁多的金融活动,以及在组织这些金融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公司金融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处理和协调好这些问题。

2、公司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公司财务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受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基本上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投融资活动,公司金融等同于企业财务会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筹资、投资等金融活动愈发重要,财务与会计之间的区别就更明显。

第一,侧重点不同。会计侧重计量、分析与报告,财务侧重决策和管理;第二,面向时间范围不同。会计面向过去,必须以过去的交易为依据,对过去交易进行确认和记录。财务注重未来,在对历史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经营业务应不应该发生、发生多少,是财务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三,依据不同。会计依据国家会计制度,而财务管理的依据是在国家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管理层的意图,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享有独立的决策权;第四,目标不一样。会计的目标是真实、准确、科学、系统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为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和依据。财务管理的目标则是股东财富和利润最大化;第五,结论不同。会计核算受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限制,要有一本“真账”,相对来讲结论是“死的”。而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主要受企业投资报酬率、风险以及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其结论相对来讲是“活的”。明确财务与会计的区别有利于企业避免会计和财务不分,有利于企业构建架构体系,对企业内部运转进行分工。

3、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活动

投资、融资和营运资金管理是公司主要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长期筹资、投资决策及营运资金管理。此外,还包括财务计划和预算的编制、财务预测、财务控制及公司兼并、收购、重组决策等。公司金融决策的过程就是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

二、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特征

1、贸易金融化趋势明显

(1)贸易金融的内涵与功能。贸易金融是银行在贸易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上,为国内或跨国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提供的贯穿贸易活动整个价值链的全面金融服务。从功能上来说,贸易金融服务从贸易结算、贸易融资等基础服务拓展到信用担保、保值避险、财务管理等增值服务。具体来说:一是贸易结算是最基础的贸易金融业务,为企业提供国内和跨境的交易结算,促成企业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仍是银行贸易金融服务的起点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二是贸易融资是贸易金融的核心,贸易融资总是与贸易相伴而行,为贸易活动中的各方提供资金支持。

(2)贸易金融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发展到特定阶段对融资需求增加,不同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对融资的需求不同。有的企业到成熟期要扩大产能适应市场,需要增加融资。有的企业一开始运营就需要大量资金。以大宗商品为例,大宗商品产业链上的价值挖掘具有环节多、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企业依靠自有资金往往难以同时支持其在产业链各环节上的价值创造活动。因此,企业迫切希望通过银行融资,依靠资金的杠杆,实现价值最大化。

二是传统的贸易难以为继,需要结合金融市场的衍生工具以获取利润来源。以大宗商品领域的有色金属铜为例,中国是铜的消费大国,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铜的交易市场透明度非常高,单靠传统的买卖价差已经不能维持企业的盈利。然而因为不同市场利差、汇差、商品价格等的不同,企业可以通过期现套利、跨期跨市套利、期权等工具实现收益。

三是世界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但全球化进程使得金融资源能够重新分配,资源共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金融行业在国与国之间渗透力更加深入。一方面发达国家的金融行业在拓展市场过程中,给我国带来了新的模式,贸易金融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相当普遍,通过市场渗透给我国银行和企业带来了范本;另一方面,因为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均衡,企业有动力从资金成本低的区域设法获得资金,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2、虚拟经济规模日益膨胀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世界各国金融市场的规模急剧扩张。2012年底,全球股票市值、债券余额及金融衍生产品的柜台交易余额合计约771.4万亿美元,约为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0倍以上。全球外汇市场的日名义平均交易量高达4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就是说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左右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

相较于虚拟经济的迅速扩张,实体经济占一国总产出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自1947年以来,美国实体经济这一比例从89.5%下降到2012年的79.8%,而中国从1980年的96.2%下降到2010年的89.2%。两个国家的数据说明实体经济对GDP的占比明显萎缩,贡献度有所降低,相应地虚拟经济的规模迅速膨胀,对GDP的贡献度逐年增大。

三、后危机时代经济新特征下公司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1、贸易金融使得公司金融活动更加多样化,财务管理的专业深度和广度都需要提升

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内外部交易模式、财务活动更为复杂,财务活动已超越简单的结算和融资。为此,企业更需要嵌套到交易流程中的金融服务,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增加了公司流动资金的管理难度,公司越来越重视对日常业务运作中现金流量及余额状态实时、全面、精细化预测和充分利用。

以大宗商品融资为例,相比于传统贸易,大宗商品融资更注重产品方案的个性化设计,从采购、运输、仓储到销售都需要配套不同的金融服务。除传统的信用证、备用信用证、贴现、押汇等常见金融产品外,还涉及期货保值、仓储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一系列金融活动。相应地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提升到一个高度,不仅要熟悉金融活动本身,还要将金融活动贯穿到业务执行的各个环节,从而保证资金的融通以及风险的可控。

2、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公司财务管理有更广泛的视角和对市场敏锐的判断力

如今的跨境金融活动是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采用相同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投资者和融资者的过程。资本不但能在某一类市场上实现跨境流动,而且能在不同类型市场之间迅速转移。这就使得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之间、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由于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风险的传递速度也迅速提升。面对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公司财务管理更需要具有敏锐的视角和判断力。

四、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1、公司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公司组织架构不科学,企业高层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公司缺乏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有些公司组织架构不合理,尤其在民营企业里,产权单一、集中、封闭。企业中高层人员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在核算事务中出现重核算轻管理,重视资金运作和会计结构,轻视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活动分析。

反映到治理层面多会产生如下问题: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三者合一,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合一。这严重阻碍高层管理向职业经理人转移的过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导致决策的经验性、专断性、随意性和非理性。企业的决策通常都是企业主自己说了算,企业主的经营理念、作风、文化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运营: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由于这种单一产权的封闭性,使之无法从根本上形成有效的制度体系,从而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力资本。

(2)企业面临投融资瓶颈,资本运营存在盲目性。企业融资难,加之融到资金后投向使用又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使得资金运营无效。一是融资期限和投资期限不能良好匹配,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使得全盘投资受影响。二是即使资金能基本匹配,但因投资后管理、运营、测算缺乏合理的财务核算监控机制,造成实际投入成本远大于预期。三是缺乏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高层决策失误导致资本运营过分追求规模扩大,不能从战略的高度考虑财务管理,重销售、轻财务,缺乏资金成本、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观念。

2、财务管理的改进建议

(1)构建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企业要在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可持续成长,就应实施规范管理,在其治理结构上尝试创新以促进企业的发展。比如,进行企业产权的多元化改革,真正形成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机构,形成有效的委托机制;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有效的委托一关系,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

(2)科学进行投资决策,完善投资活动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争取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避财务风险:一是进行财务预测;二是进行收益质量的分析和管理;三是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四是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3)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贸易和金融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财务学科,还需要在金融、经济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展,在企业发展中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 李心愉:公司金融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纪平:论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J].现代商业,2010(24).

[3] 陈四清:贸易金融[M].中信出版社,2014.

[4] 成思危:人民币国际化之路[M].中信出版社,2014.

[5] 倪国爱、张敏:徽商文化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2).

[6] 李亚:民营企业公司治理[M].北京:方正出版社,2003.

贸易公司融资篇3

“现在资金比奢侈品金贵多了。我们从香港拿钱的成本只有3%,在内地转手再放出去,至少能收15%的利息。”浙江某大型民营企业负责人孙老板介绍。

孙老板的企业在浙江当地赫赫有名。由于工人多、出口创汇多、上缴利税多,他的企业与当地政府、银行的关系相当好。他基本上没为贷款发过愁,他的企业甚至还发起设立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但今年以来,银行贷款额度格外紧张,孙老板的企业也得不到足够贷款。他笑称:“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后,会替你打开一扇窗。”在信贷政策收紧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浙江如火如荼地开展。作为浙江大批外贸型企业中的一员,孙老板的企业首批获得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资格。借跨境贸易结算的便利,银行为孙老板指出了一条境外融资之路。

因为产品大多销往欧美,孙老板多年前在香港注册了一家离岸贸易公司,专门接收海外订单,周转境外资金。孙老板浙江的母公司在某大型国有银行有大约3亿元授信额度,但今年以来该行只为孙老板提供了1亿元左右贷款,剩余的2亿元左右由该行香港子公司为孙老板香港贸易公司的转口贸易发放贸易性融资,然后香港贸易公司再以“预付款”的名义把从香港得到的这些贸易贷款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方式,汇入孙老板浙江母公司账户。“预付款和贸易额不要相差太大,否则会被外管局问话”,孙老板说。

孙老板香港贸易公司从香港得到的贸易贷款利率只有4%左右。“据我所知,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资格的企业都在这么做,而且都是通过中资银行来做。银行这么做是为了留住客户,而且能从中赚2%左右的收益。”孙老板介绍。

今年一季度以来,这种境外融资模式在浙江的企业间风行。同时,由于境外货币过剩,经济不景气,香港的银行也急切希望加入这股向内地企业贷款的“洪流”。

浙江另一家大型民企的企业主杜先生介绍,其公司5月在香港召开股东大会,原本是想和股东交流企业情况,出乎意料的是,大会现场“混进”了很多银行的人。“有中资银行也有外资银行,都是来问我们要不要借款的。”

据香港金管局数据,香港人民币存款5月底达5488亿元,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由4月的1342亿元,增加至5月的1534亿元,一季度贷款及垫款总额飙升29.6%。内地企业赴港融资成为刺激香港贷款激增的主要动力。这种内地企业赴海外融资的热潮甚至席卷到了新加坡。

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国际结算部负责人介绍,除了孙老板这样利用贸易融资方式让境外资金流入之外,还有很多企业利用“内保外贷”的方式从境外融资,即境内母公司让境内银行开具融资性担保函,再让银行的境外分公司向离岸贸易公司发放美元贷款,再设法让资金流入境内。“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合法的。无论在境外借美元还是人民币,都比国内的存款利率低。虽然这部分从境外流入的资金规模有限,但对企业而言,几百亿元的资金规模是大数目。”

贸易公司融资篇4

一、钢材贸易项下钢材质押的效力及仓单质押的原因

由于钢材贸易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钢材贸易商通常需要具备良好的资信背景、一定的资金实力方可从事,但对中小钢材贸易商而言,常常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需首先向金融机构融资获取贷款。因钢材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与升值性,钢材贸易商用该笔贷款以较低价格买进,再以较高价格卖出以赚取差价;或者进行简单加工后以半成品形式卖出。由于赚取差价相对容易,利润较高,现金流充足,能保证偿还贷款本息,因此金融机构一般愿意向其提供贷款支持。但是,业务的单纯性决定了中小钢材贸易商拥有的有效价值物大部分也是钢材,致使其只能将一定价值的钢材进行动产质押以获取贷款。

但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动产质押物必须是质押人拥有的特定动产,并且质押人需将质押物转移于质押权人占有,否则动产质押合同不能生效,即钢材贸易商将拥有的特定钢材转移占有并质押给金融机构,也即钢材贸易商必须在其特定钢材上作一定标记,写明“已出质”字样,并交付给金融机构占有,才能构成有效动产质押行为。如此实施的结果必然导致钢材只能存放于仓库中,一方面钢材贸易商的库存量增加及金融机构对钢材监管工作量加大;另一方面由于该部分钢材不能流动,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这种操作模式对金融机构、钢材贸易商而言成本都很高且麻烦,因此,钢材质押实际执行难度和效果不甚理想。另外,如果允许钢材贸易商将置放于其控制的仓库中的数量处于不断变动中的钢材进行质押,即将未被特定化的钢材进行质押则存在法律效力问题。因为根据《担保法》规定,不允许将未特定化的动产进行质押,否则质押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至少不得对抗第三人,法律风险很大。

二、钢材贸易项下仓单质押贷款的含义

钢材仓单是指仓库企业在收到钢材时向钢材贸易商签发的表示收到一定数量钢材的有价证券,钢材仓单质押是以钢材仓单为标的物而成立的一种质权。所谓钢材贸易项下仓单质押贷款,是指钢材贸易商将其拥有的目前所有的钢材置放于担保公司指定的仓库中,将钢材仓单质押给金融机构,承诺最低安全库存并获得担保公司担保后,与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仓库企业共同签署联合监管协议后获取贷款的一种新型贷款模式。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有效分散贷款风险,避免无效质押行为。

三、钢材贸易项下仓单质押贷款具体做法

由金融机构引进一家担保公司和一家仓库企业(仓库企业可以由担保公司推荐),钢材贸易商组成联保小组,并先将其所有的钢材存放于仓库企业中,同时向担保公司交纳一定数额保证金后申请担保。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联合对钢材贸易商进行资信评估,并由金融机构核定授信额度,担保公司出具担保函,然后钢材贸易商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贷款审批前,由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仓库企业、钢材贸易商共同签署对钢材的联合监管协议。

上述操作之优点:

1、既由于允许钢材流动而保持了钢材使用价值的正常发挥,又因为采取了钢材库存数量不得低于最低库存之保证措施而确保了钢材贸易商的还贷能力。

2、由于有担保公司的第三方担保,一方面钢材贸易商无须大量动用自用资金或财产(仅少部分保证金)就可以做较大的贸易,另一方面也减小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

四、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钢材贸易商必须将其主要结算账户开在指定的金融机构,主要目的是便于了解及掌控钢材贸易商资金流情况。

2、钢材贸易商必须定期提供会计报表和钢材出入库明细表,金融机构及担保公司应当定期结合报表和明细表至仓库现场核对最低库存钢材数。

贸易公司融资篇5

关键词:新形势;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问题;对策

0前言

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的发展,加剧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银行业的竞争,国际贸易融资因独特的优势而成为银行和企业重点发展的一项金融业务。但是银行和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其中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的环境下,更应树立起融资风险意识,努力探索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以有效规避风险,帮助我国银行和进出口企业获得资金支持,进而推动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实现稳定外需的目标。

1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形成和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在方式上和市场组织形式上均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变化

1.1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为了顺应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新的发展趋势,一些国际大银行已不再只是对客户在国际贸易中的某个环节或阶段进行局部的融资,而是更加关注客户在整个贸易周期的需求,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开始,追踪整个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走向。例如JP摩根于先后收购了一家物流公司和一家票据管理公司,不仅打破了厂商、物流公司、银行独自参与的局面,而且完善了公司在供应链上的金融服务,真正为进出口商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有效地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1.2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创新应收账款融资

国内贸易的特点和性质上与国际贸易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将国际贸易融资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国内贸易融资上,根据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和业务风险程度,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另外,银行也可以通过创新应收账款融资来提高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竞争力。因为随着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减少,客户对托收、货到付款、赊销等应收账款的融资需求将不断增加,银行应抓住这一机遇,创新业务,增加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便利。银行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大力开展保理、福费廷和出口商票等融资业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采用第三方买断、资产证券化、风险参与、再担保等方式来分担风险,提高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进而促进贸易融资和银行汇票的发展。

1.3创新管理方式。实施贸易融资电子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银行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国际电子结算支付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既能为买方提供了货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为卖方提供支付的保护,为银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提供业务资源,为客户获得业务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贸易的风险。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创新尝试。例如荷兰银行开发研究出MaxTrad技术,通过Max-Trad技术,可以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在线服务,为买卖双方自动处理贸易交易及管理应收、应付账款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它被评为最佳网上贸易服务提供者。

2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为我国银行业和企业的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加快了它的发展速度,但由于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方式和技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制约了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

2.1融资模式落后,融资对象集中

目前,国内各银行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仍是以传统方式为主,约占贸易融资总量的70%,比如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而相对于保理、福费廷等较为复杂的业务则开展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就以福费廷为例,这是一项无追偿权的贸易融资方式,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可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性,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企业对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但目前我国各银行对该项业务开发力度不够,很难满足企业需要。而且我国银行的融资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外贸企业。这些企业资金雄厚,国际竞争能力强,业务发展稳定。而对于广大的中小型企业,则往往设定不利于中小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贷款的条件,从而缩小速效的范围,限制了融资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2.2缺少有效的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贸易公司融资篇6

起源:商人银行

现资银行的前身是商人银行,商人银行的前身就是贸易商人。早期跨国贸易中,信息和信用的极度缺乏,给那些率先进行跨国贸易的商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机会,利用自己的信息和信用赢利。领先和大型的跨国贸易商人,利用其分布在各地的分支和机构,在直接从商品贸易中赚钱的同时,也从为其他贸易商人提供金融服务而赚钱,这种金融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汇票承兑和信用担保,因此称之为商人银行,顾名思义是为商人提供银行服务,可以说是很恰当的。

商业汇票产生于十三世纪的意大利,实际就是货物买方向货物卖方签发的一张具有法律效力、约定好还款日期的欠条。在卖方眼里信誉好的人才可以打欠条,信誉不那么好的人要打欠条,就得找个信誉好的人做个担保。大型商行通过分支和机构,可以掌握异地买方的资信情况,又有被本地卖方所认可的信誉,他们可以通过为这种汇票提供担保而获得收益。并且,由于他们担保所提供的信誉保障,使汇票可以流通——就是货物卖方可以在到期日之前用这种汇票去购买他所需要的货品,或者直接将其折价转卖出去。资金富裕并对这种汇票签发人信誉有把握的商人可以通过折价收购(所谓贴现)这种汇票而盈利。以汇票担保人进入贸易金融领域里的商人,逐渐发展为商人银行。

英国最早也最著名的商人银行之一巴林(Baring)兄弟公司,成立于1763年,是个经营多种产品的进出口企业,后来逐渐发展起来了汇票承兑和信用证业务。长期主导国际金融活动的大名鼎鼎的罗斯柴尔德公司,从最初主营亚麻纺织品的商贸企业拓展了金融业务,并于1818年开始进入投资银行业务领域。

技术进步:商人银行从商人向银行转变

直到十九世纪初,发达的大西洋两岸之间的棉纺织品贸易都是主要依靠大西洋贸易商——商人银行为中介进行的。就英格兰北部的一个普通纺织工厂要从美国南部的一个普通农场主那进口棉花这项交易来说,前者要检查后者产品的质量,后者要调查前者的资信情况,可以说都是几乎不可能或者至少是十分困难的。大西洋贸易商——商人银行正好凭借其自身的分支和体系优势为他们提供了中间人服务。在这里,他们承担了四项职能:调查买方的资信情况,并为一些交易提供债务担保;调查卖方出口产品的质量,并在提供质量证明时押上自己的声誉;他们了解并直接参与市场,自身保有很大的产品库存量,匹配买卖双方;他们还提供运输服务,并为运输中的货物提供保险(《投资银行:制度、政治与法律》第155页)。

可是,随着跨大西洋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大西洋海底电报线的铺设,买卖双方可以更快、更方便地交流信息了,上述职能中的第二、三项,中间人在检查产品质量及库存调节市场中重要性大大下降了。再随着海洋运输技术的进步(汽轮的使用),上述第四项职能的利润率也大为下降。但是,上述职能中的第一项,评估资信情况,却并非是仅仅有方便的通信条件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对相关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情况非常了解,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可以信任的关系网络。这些技术的进步,迫使将贸易和金融服务综合在一起的传统商人银行进行职能和业务上的分拆,逐渐放弃商人业务,专注于金融业务,成为承兑公司和投资银行。

公司自治:投资银行成型的制度环境

作为一种企业,投资银行要到很晚的二十世纪中期以后才开始采用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出现却是投资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制度环境和环节。

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在现代公司和现代公司法律诞生之前,公司的成立和营业执照获取是通过政府特许的,公司的权力来自“政府无穷的权力库”中的一个授权,或者说公司的权力是政府给的,企业所拥有的任何自由都来自政府的宽容,与当前中国的状况颇有几分相似。

一直到1856年,公司必须在其被政府批准的营业执照中划定的范围之内从事业务,超出这一范围的业务行为属于越权,是不合法的。这一旧有观念是逐渐被突破的。较早的一个重要进步是美国最早的公司之一达特茅斯学院于1819年所提起的一项诉讼,该案中达特茅斯学院所提出“政府不能任意地控制公司的行为”的主张获得了法院的支持。不过,当时美国最高法院对这一裁定的支持是基于一种合同法上的理由,而不是对公司权力来自政府这一传统观念的否定。最高法院认为,公司营业执照代表着政府和企业所签定的一份合约,法院的裁定根据是宪法禁止政府对合约的损害。美国商业的快速发展,和美国各州之间商业和公司立法竞争,最终促使各个州实施了普通公司法。组建公司和公司融资,成为了一种权利而不再是一种特权,使现资银行业务的出现成为可能,投资银行由此完成了从贸易商人到商人银行,再到现资银行和到证券公司的转变。

从政府债券、铁路融资到工业公司股票

在十九世纪末期,工业公司股票成为主要交易品种之前,证券市场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债券和铁路股票及铁路债券。相应地,商人银行的金融业务发展,也从为商人的贸易融资发展到为政府融资,承销政府债券的发售,以及为铁路建设融资,承销铁路公司的股票和债券。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前,顶峰时代的美国投资银行家们,多数也是经历了从贸易商,经过为政府和铁路融资,到为公司融资的发展阶段。长期称雄国际金融领域的罗斯柴尔德公司最后失去领导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错失了公司金融发展提供的一个重要机会:通过普通股融资发展出职业经理人管理的现代公司。

贸易公司融资篇7

号称有数十亿资产,在化纤、地产、投资等诸多领域广泛涉猎的裘德道和他的道远集团,在疯狂扩张了10年之后,突然之间却病入膏肓。有媒体在今年4月曝出,去年下半年道远集团巨亏20多亿元,几尽资不抵债。董事长裘德道更是大病一场,几乎丧失活下去的勇气。

事实上,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包括道远集团等诸多浙江企业尤其是重型企业,其坠入困境或陷于破产都肇始自贸易融资――将国际贸易作为一个融资的平台,以贸易的方式变相获得融资,进而将套取的资金大量投资证券和房地产等领域,而当危机来临时,资金链断裂,企业转瞬崩溃。

道远集团:巨亏始于贸易融资

裘德道1998年开始创业,靠5000元起家,至成为总资产20多亿元的道远集团掌门人,一度风光无限。巅峰时,道远集团旗下拥有杭州四海化纤有限公司、杭州道远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德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澳门德威国际有限公司、香港力远投资有限公司等实力企业,位列浙江省百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榜百强”。

2005年,裘德道花费6500万元购买“首相一号”私人飞机,成为中国大陆第二个拥有私人飞机的商人,令其名声大振。2006年,他以1亿元设立道远慈善基金,专门救助患白血病的困难人群,这是浙江省迄今为止单笔数额最大的慈善捐款。裘德道由此跻身国内顶级慈善家,并成为2006年度浙江经济人物。2008年他以个人名义给汶川灾区捐款1000万元。

2003年,是道远集团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专营PTA、PX等化纤产品生产的道远集团开始将主要精力从工业制造转向国际贸易。“当时我已经觉察到化纤行业低价竞争这个问题,所以把原来的扩张停下来了。”裘德道曾表示,虽然当时道远集团的化纤行业年产已达28万吨,但进一步的盈利空间有限。

这也是裘德道迄今为止对外解释的主要财富积累来源,在国际贸易这一领域,道远集团收获颇丰。“国际贸易这一块,整个公司里包括司机才16个人,人均创利1500万元以上。”2006年,裘德道透露,道远集团当年实现销售额300亿元,利润6亿多元,而国际贸易占了50%,原来起家的化纤制造却只有10%。

但外界对此说法显然有所保留。坊间流传,裘德道3年内能迅速积累财富,全赖于其期货投资。而种种迹象也显示,道远集团其后广泛在金融、地产、能源等领域进行投资。投资的相当部分资金则可能来自道远集团旗下四海化纤的贸易融资。

众所周知,这几年,国际贸易本身不但风险大,而且赚钱速度慢。因此浙江一些企业深谙此道,早在几年前纷纷放弃了做贸易的想法,而只是将贸易作为一种融资的平台,以贸易的方式变相获得融资。在过去经济快速发展期,贸易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途径曾让贸易流通型企业获得了超过自身承受能力之外的大量资金和额度,浙江的许多贸易型企业由此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一家不到500万元注册资本的公司可拿到近3个亿的额度,前提是只要有足够的贸易业务的支撑,理论上就可以拿到相应的融资需求,于是不少企业不惜一切代价做大贸易量,目的就是为了能获得有效的银行或民间贸易融资额度。

企业利用贸易的名义,大量开立远期信用证(一般都为90天),从国外进口大宗原材料然后在国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其损失部分即为融资成本。一般行情情况下融资成本在年息20%以内,虽然很高,但相对于浙江一路高涨的民间借贷成本而言,还是属于较低成本的融资,这让很多企业不断铤而走险。套取了90天左右的资金使用期限,到期归还之后再开设信用证,循环使用,从而使资金得到了延续使用的可能性。毫无疑问,这种内耗式高成本的资本运作犹如饮鸩止渴和吸食鸦片,一旦涉足就不能自拔,而且滚动次数越多耗费成本越高。

四海化纤被指就是利用该模式进行大量融资。四海化纤的PTA,2006年一年产能30万吨左右,但是从其进口PTA的量来看,却达到100万吨以上,也就是说大约有近70万吨的PTA是在市场上销售掉,而非企业自身需要,它是通过大量进口PTA给自身和他人融资。这也很好地解释了PTA市场为什么多年来萎靡不振:大量的融资类PTA在市场上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从而极大拉低了PTA的市场价格。

2008年下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彻底粉碎了这些公司的发财梦。由于原材料的大幅度跌价导致贸易融资成本暴涨,以及去年两度失利于期货市场,损失或达20余亿元,关于道远集团“破产”、“倒闭”的说法,开始在坊间流传。网上更有传言,道远集团欠债数十亿元,裘德道不堪重压,于去年11月7日晚试图自杀。与此同时,裘德道的“首相一号”从去年11月开始就不飞了,现已抵押给了北京的债主。

贸易融资模式的两大致命伤

有文章分析,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应该说在2008年之前,整个浙江省虽然偶尔有业务风险出现,但是就贸易融资的发生额和逾期金额相比,坏账率还是非常的小,要远低于不良贷款率,的确表现出了所谓的较低风险业务的特征。其更多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该类业务有一定的载体和渠道交易的特征,能够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但贸易融资模式有两大不确定性:来自贸易融资成本的不确定性,以及来自银行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

前者主要是由于进口的大宗原材料的价格瞬息万变,而从进口到国内销售又需要一段时间,使得融资成本具备不确定性。理论上说,按照2007年的商品市场,贸易融资非但没有成本,反而会出现货物到港后价格大涨,拿了钱又可以赚差价的情况;而到2008年上半年时,利润已经没有了,但很多人出于对流动资金的渴望,仍然持续不断地进口,其间10%以内的亏损基本还算可控,甚至与银行直接融资成本相当,真正的危机出现在10、11两月, 所有产品价格暴跌普遍达50%以上。在原材料的大幅度跌价过程中,这种模式的成本也高达50%以上。

后者表现在:贸易融资最长期限一度达到180天之久,但随着宏观调控的日益加紧,同时外汇政策的日益改变,以及银行对贸易融资的关注,使得期限不断被压缩,最终目前基本上定在90天之内。期限的缩短,对于企业意味着成本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延续性成为不确定。180天的情况下,企业一年只需考虑两次周转,而90天的情况下,一个季度就需考虑是否周转得出来。如果资金归还银行之后,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在大势不好的情况下收缩额度,不让企业继续开证,直接导致企业的信用收缩,动辄几千万的现金流无法持续,如果在正常贸易的情况下,并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有钱多做贸易,没有钱就少做贸易,但是在纯粹套取信用的情况下,就变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大量的资金已经实际上被提前予以使用,套取出来的钱已经被投入到了大量的固定资产建设之中,例如房产类项目。企业归还信用证项下的钱很多时候都只是为了临时周转而从大量的民间借贷资本掉头拆借而来,一旦无法周转出来,资金链就要崩溃。

关键在风险控制

除了PTA之外,还有铜、镍、铝等有色金属,由于其价格金额较大,同时用途广泛,市场巨大,容易销售,所以也被作为贸易融资的载体出现,浙江许多进行此类产品交易的企业,以帮助企业融资的名义四处兜售这种融资模式,从中赚取高额的收益:它们帮助企业安排好货物,一般都放在保税区,这样节省了货物运输时间,可以节省成本,然后让企业通过银行开设信用证给它们的境外公司,单据到达之后,银行一旦承兑,它们就安排转口或者别的方式帮助企业将这些货物再转卖给它们的另外一家公司,从而套出资金给企业。它们拿到的是银行信誉做保的信用证,几无风险,银行成了类似模式下最大的风险承担者,收益却最小,基本上仅为信用证金额的千分之几。

而银行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原因是:目前银行收入80%以上来自于利差收入,各家银行因此都将中间业务收入作为努力大幅度发展的重点目标,而缺乏很好的中间业务收入产品的情况让各家银行都将着力点放在了国际业务上。国际业务目前是银行创造中间业务收入的最大产品,尤其在浙江这样的进出口大省,中间业务收入中国际业务占了90%以上的比重,主要来自手续费收入、结售汇收益等其他一些资金产品的收益。在各家银行都日益竞争的情况下,许多银行都在国际业务收费上降低标准,导致了纯粹的价格竞争,同时还对风险相对控制较为宽松,都普遍认为有贸易载体下的融资风险相对较小,从而在额度审批上相对会较为简单。尤其在宏观形势良好、融资环境宽松的情况下,各家银行甚至还支持和帮助企业提供各种融资帮助,甚至主动给企业提供各种规避政策管制的办法,以使它们最大限度地获得资金。

分析同时表示,浙江企业普遍投资冲动剧烈,为了支撑这种投资冲动,企业在将现金流压缩到极限的同时,也特别喜好短贷长用,将短期的借款投入到长期的项目之中。但由于贸易融资等短期资金的前述不确定性,一旦遇到宏观形势紧张,其并不具备可延续性,这就直接导致了浙江企业总是特别容易在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因现金流断链而导致大量倒闭。

其实,在那些大宗的、易变现的行业里,都有贸易融资的身影,也不仅是浙江企业在利用贸易融资,全国各地很多贸易公司,背后都是一些资金饥渴的大型公司,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只不过它们隐藏得很深罢了。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融资受到较大冲击,融资规模持续下滑。而随着经济刺激政策初见成效,进出口贸易融资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但其间风险不可不防。

贸易公司融资篇8

关键词:离岸金融;离岸账户;离岸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4)04-0023-03

一、自贸区制度设计及离岸金融创新借鉴

上海自贸区建设更多体现了制度创新和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筹划。天津市应从中得到启示并加以借鉴。

(一)从制度创新角度比较

上海自贸区在制度设计上,体现了与国际惯例对接,考虑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法律保障问题,政府出台并有地方人大通过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强化了地方立法程序。上海自贸区制度设计体现了制度创新,整体制度设计详见下图:

不难看出,上海自贸区前期的制度设计和创新,已走在全国前列。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在两大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服务业的扩大、贸易便利化、金融深度改革包括离岸金融市场体系;二是投资领域准入前国民待遇,特别是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这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顺应了国际经贸规则的发展趋势。

(二)从贸易便利化角度比较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将使得贸易方式获得新的提升。贸易便利化不仅有本地交易、转口贸易,还将会有离岸贸易、期货交易乃至保税期货交易。同时,离岸贸易等新兴贸易服务也将加速发展。天津方案应在如何实现贸易发展转型升级有充分体现,尤其配合离岸贸易往来和交易,离岸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应贯穿在离岸金融业务全流程中。

(三)从金融改革创新角度比较

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将有利于加快打造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清算中心;将支持企业建立国别进口商品中心,支持发展各类外贸转型基地。同时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开放,逐步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天津方案在申请自贸区任务和措施中,应提出以主体准入、离岸金融为重点实现金融国际化。天津市利用融资租赁业务合同余额超过2200亿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应重点发展融资租赁中心建设。利用融资租赁业务开办最早、业务份额较高的先发优势,吸引大银行设立“外汇信贷资产池”,在单机单船融资租赁业务应有新的突破,在申办自贸区开展离岸业务方面,尽快赢得市场先机和话语权。

(四)从优惠政策角度比较

上海自由贸易区将会使当地突破目前的条框,放宽税收、外汇使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在当地注册开业。同时也有利于贸易区内企业的发展。近期,财政部已出台政策允许上海自贸区内注册的国内租赁公司或其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从境外购买空载重量在25吨以上,并租赁给国内航空公司使用的飞机,可按此前的相关政策享受一定的增值税优惠。天津应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发展空间和规模,尤其离岸业务应该纳入自贸区建设优惠政策。

二、离岸金融业务及市场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立足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天津东疆港自由贸易区建设

继上海之后,天津应该按照中央的部署,牢牢立足国家战略,加快东疆保税港区成为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前期调研和先行先试政策申请工作的整体推进。一是成立东疆保税港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具体落实自贸实验区各项改革任务。二是从国家和地方层面两个角度,着手制定《天津市东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以政府规章的形式明确自贸区管理机构和相关管理措施,对管理机构职责、投融资管理、贸易方式、金融改革创新以及监管制度创新、要素市场构建等重点内容以地方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下来。三是精心组织拟订天津市东疆保税港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改革创新思路,从国家战略层面和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把体制机制创新贯穿在自贸区建设中。将离岸金融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文化品交易市场等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纳入总体方案中。上海服务业开放领域的23项开放措施中,有12项已经落实,7项在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调整后可以实施,还有4项尚待相关部委明确管理办法或细则出台。天津市应该有一个具体量化测算和周密的制度安排,应有离岸金融业务试点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加快推进东疆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试验区转型进程

目前东疆保税港区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体经济增速快但规模较小,还没有形成集聚程度高、影响力大的贸易、物流和航运中心,东疆保税港区与新区同质功能区的合力优势不明显,对周围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不大。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辐射面较窄,全国各地有关保税港区的制度建设还处于先行先试的探索阶段、与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港区相比仍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推动综合配套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向自由贸易港区的转型升级发展更为迫切。这是在这片创新试验田尝试离岸金融业务的前提。一是加快地方立法进程,推动制度创新。东疆保税港区发展是采用先试先行的模式,还缺乏完善的高层次立法体系作支撑。海关总署颁布的《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和天津市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规定》经过五年的实践,尚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国家层面的立法由于受程序和其他相关立法的影响,可能需要的时间较长,建议由市人大启动制定东疆保税港区管理条例,其效力还要高于国务院部门规章。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符合国际惯例的前提下,从功能体系完善、法律规范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进、贸易便利化平台建设等方面人手,为向自由贸易港区的转型开展立法的先行先试。二是东疆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首先要先行先试离岸业务,争取实施外汇管理改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外资企业注册资本金意愿结汇和融资租赁试点,成为经常项下自由兑换、资本项下可兑换和高端货物融资租赁聚集的特殊区域。三是加快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向低碳绿色的贸易投资的服务业转变。鼓励企业尝试服务贸易业态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扩大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品种、税收担保下的区外保税展示交易跨境投融资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业态发展,以提高服务贸易增加值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三)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产业金融向服务贸易和投资金融的转变

一是加快推进国内在岸金融和离岸金融创新的进程,可以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支持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绿色环保等领域;满足在建续建工程和项目的合理资金需求,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以及支持居民对大宗耐用消费品、新型消费品以及教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领域的合理信贷融资需求等。二是金融机构自由竞争。自贸区的主要创新点包括:允许在自贸区内实行完全竞争,即所有的金融机构(包括民营和外资机构),在机构注册和业务上与国有金融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反过来说,就是取消对国有银行的优惠政策。其次是汇率和利率市场化,将在自贸区内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汇率将由市场来决定。

(四)加强以融资租赁为主的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作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面向东北亚和连接中亚西亚、欧洲国家的国际物流核心功能区,融资租赁市场有很多重要创新突破。截至2013年末,东疆共注册融资租赁公司达509家,包括单机公司343家,单船公司92家,总部型租赁公司65家,累计注册资本达87.1亿元人民币。共完成245架飞机,包括142架大飞机,75架公务机,22架训练机,6架直升机、9台发动机、44艘船舶的租赁业务,租赁资产总额达约125.6亿美元。发挥融资租赁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的优势,一是继续做大融资租赁产业规模,强化融资租赁主题招商,积极引进租赁业界内最具影响力和最具规模的“航空母舰”类项目,力争融资租赁项目增加。二是探索推动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品牌化、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寻求融资租赁和保理业发展寻求区域协同发展路径,未来可以实现错位有序发展。三是探索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和碳金融市场。目前,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两家企业在津开立离岸账户,离岸金融业务运行采取执牌银行在天津市分支机构接柜,报总行进行资金后台处理的模式。天津应结合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和运行,抓住有利时机,在拓展碳金融服务领域、创新碳金融新模式上超前探索、积累经验。

(五)实施金融产品创新驱动发展,鼓励商业银行介入自贸区创新平台

上一篇:虚拟现实技术综述范文 下一篇:房屋装修施工预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