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治理综述范文

时间:2023-11-03 09:52:39

水环境治理综述

水环境治理综述篇1

在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排名制实行以来,。。乡在第三周、第四周连续两周在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排名中位列最后,给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拖了全区城乡环境治理工作的后腿,为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就我乡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不力向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及各位领导郑重而深刻地检查检讨,并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向各位领导、区级相关部门、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真诚道歉。

根据区城管委、区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暗访检查组的意见,我乡排名最后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区域环境卫生保洁力度不够、。。。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整治不彻底、整治工作力量不足以及对于暗访组意见办理不及时不彻底。对于上述意见,我乡予以充分地尊重并高度地重视,已召开了两次乡政府专题会议予以了分析、查找、检讨,整改措施已在具体落实当中。

连续两周区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排名最后这一考核结果和事实,深深地刺痛了。。乡人民政府全体成员的神经,深刻地撼动了。。乡人民政府班子成员的思想灵魂,经过认真反思我们认识到我乡城乡环境治理工作目前的水平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很不相称适应,与。。乡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治理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与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环境治理的要求还有很多不足。存在这些差距和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城乡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系统性认识还不到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项系统工程,应当用系统的思维来思考、研究、安排、落实此项工作。我乡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尽管建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部门,先后召开了两次乡村(社区)组三级干部大会(含企事业单位代表)进行宣传动员部署,建立了乡领导、部门联村联企包组包片的工作制度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及考核管理办法,组建了乡内暗访工作组并开通了举报电话。但上述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坚持、不坚决的问题,一时热一时冷,导致全乡各区域环境治理的工作水平及效果不平衡,尤其是被暗访出的问题全部集中在。。。区域,说明我乡工作在治理重点、难点上还缺乏完善有力的举措,整治工作缺乏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安排。

水环境治理综述篇2

2.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3.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

4.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2009年发展综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CommitteeofNoiseandVibrationalControl,CAEPI

5.我国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治理行业发展综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委员会,CommitteeofDisposal&UtilizationofSolidWastes,CAEPI

6.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发展综述方茂东,许心凤,王则武,FANGMao-dong,XUXin-feng,WANGZe-wu

7.燃煤电厂SCR脱硝装置失效催化剂处理方案探讨徐芙蓉,周立荣,XUFu-rong,ZHOULi-rong

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标准浅析王涛,林阳,WANGTao,LINYang

9.污染底泥修复治理技术毕磊,邱凌峰,BILei,QIULing-feng

10.危险废物焚烧处置的理论和实践张林,张寅璞,ZHANGLin,ZHANGYin-pu

11."限塑令"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陕西汉中地区为例王建伟,胡行军,WANGJian-wei,HUXing-jun

12.MBR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中国环保产业 房蕾,郑骥,FANGLei,ZHENGJi

13.信息动态

14.明胶生产污水处理工艺探讨陈庆扬,CHENQing-yang

15.罐头厂废水处理工程的MBR系统介绍田力,张照元,TIANLi,ZHANGZhao-yuan

16.欧盟环境产业统计方法的经验及启示曾贤刚,吴雅玲,李宏颖,ZENGXian-gang,WUYa-ling,LIHong-ying

17.JY-C型有机废气净化处理技术

18.电镀废水零排放在线循环处理装置

19.银河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20.山东三川集团有限公司

21.山东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22.山东新华医用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23.山东德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4.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5.河南金谷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26.河南中材环保有限公司

1.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第一批)

2.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

3.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2009年发展综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PreventionandControlCommitteeofWaterPollution,CAEPI

4.我国电除尘行业2009年发展综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CommitteeofElectricPrecipitation,CAEPI

5.我国有机废气治理行业2009年发展综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委员会,PurificationCommitteeofExhaustGas,CAEPI

6.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技术发展综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机动车污染防治委员会,PreventionandControlCommitteeofMotorVehiclePollution,CAEPI

7.废水除磷方法与原理的研究进展魏双勤,刘媛,WEIShuang-qin,LIUYuan

8.Remedia(R)滤袋——一种去除二(噁)英的新技术胡斌,刘小峰,孙宏,HUBin,LIUXiao-feng,SUNHong

9.含汞废弃荧光灯管处理现状及分析王敬贤,郑骥,WANGJing-xian,ZHENGJi

10.生态工业园低碳发展的指标与途径谢华生,常文韬,樊在义,李燃,李浩楠,XIEHua-sheng,CHANGWen-tao,FANZai-yi,LIRan,LIHao-nan

11.垃圾微波裂解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杨启才,臧广辉,YANGQi-cai,ZANGGuang-hui

12.电控技术提高电除尘效率的改造应用邹标,张泽,ZOUBiao,ZHANGZe

13.PPS覆膜滤料的性能及应用蔡伟龙,罗祥波,郑智宏,洪丽美,乐世平,郑锦森,CAIWei-long,LUOXiang-bo,ZHENGZhi-hong,HONGLi-mei,LEShi-ping,ZHENGJin-sen

14.危险废物回转窑焚烧系统工程概述张东伟,杨红芬,高明智,ZHANGDong-wei,YANGHong-fen,GAOMing-zhi

15.中国环保产业 等离子气化技术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埃德·道奇,谭亚军,EdDodge,TANYa-jun

16.LFDM型分室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

17.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PAFR反应器)

18.中国环境保护产业优秀企业家

1.2010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工作会议暨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推广现场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环保产业》编辑部

2.在2010年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工作会议暨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推广现场会上的讲话王心芳

3.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发展分析徐海云,XUHai-yun

4.信息动态

5.我国膜技术与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王家廉,WANGJia-lian

6.医疗废物焚烧处理核心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汪力劲,邹庐泉,卢青,李娜,WANGLi-jin,ZOULu-quan,LUQing,LINa

7.黄磷电炉尾气深度净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王大军,成雪清,古共伟,WANGDa-jun,CHENGXue-qing,GUGong-wei

8.废旧电子电器产品资源化利用技术张宇平,ZHANGYu-ping

9.资源回收型湿式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傅国光,徐长香,FUGuo-guang,XUChang-xiang

10.印制线路板蚀刻液在线循环技术何世武,李建光,HEShi-wu,LIJian-guang

11.我国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2009年发展综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机动车污染防治委员会,CommitteeofMotorVehiclePollutionPreventionandControl,CAEPI

12.无机陶瓷膜处理冷轧厂乳化液废水工艺田力,张照元,TIANLi,ZHANGZhao-yuan

13.高分子废弃物焚烧炉高端市场探析许恩,XUEn

14.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优点及膜组件设计钟毓,ZHONGYu

15.SBR法处理啤酒废水DO对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影响赵屹坤,周利,李凌云,ZHAOYi-kun,ZHOULi,LILing-yun

16.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林天德,苏力文,张青山,LINTian-de,SULi-wen,ZHANGQing-shan

17.电除尘器节能优化控制系统在电厂的应用郑国强,谢小杰,ZHENGGuo-qiang,XIEXiao-jie

2.麓南环保不断迈上新台阶访湖南麓南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健

3.我国循环经济行业2009年发展综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SpecialtyCommitteeofCircularEconomy,CAEPI

4.我国袋式除尘行业2009年发展综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袋式除尘委员会,CommitteeofBag-hosePrecipitator,CAEPIHtTp://

5.国内外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利用进展概述钱伯章,QIANBo-zhang

6.低碳理念在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谢华生,赵翌晨,包景岭,刘凌,史文斌,闫佩,XIEHua-sheng,ZHAOYi-chen,BAOJing-ling,LIULing,SHIWen-bin,YANPei

7.烟气脱硫方法简介高明智,王鸯鸯,GAOMing-zhi,WANGYang-yang

8.关于提升我国环保装备技术水平的建议张鑫珩,ZHANGXin-heng

9.火电厂电除尘器电控系统的节能改造乔永成,王新中,QIAOYong-cheng,WANGXin-zhong

10.电厂袋式除尘器滤袋故障分析及处理雷新维,唐勇,LEIXin-wei,TANGYong

11.水中重金属在线监测技术探讨张思相,王静,ZHANGSi-xiang,WANGJing

12.新建水泥企业选址问题初探牛金海,NIUJin-hai

13.COD自动监测技术及应用张小卉,赵华宁,卢娜娟,ZHANGXiao-hui,ZHAOHua-ning,LUNa-juan

14.信息动态

15.塔壁分配环在湿法烟气脱硫工程中的应用童庆,王浩明,孙礼明,TONGQing,WANGHao-ming,SUNLi-ming

16.声屏障在化工行业的应用吕玉恒,冯苗锋,黄青青,姚玉明,LVYu-heng,FENGMiao-feng,HUANGQing-qing,YAOYu-ming

17.浅论大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中国环保产业 钟红春,朱柱民,张成波,史卓成,ZHONGHong-chun,ZHUZhu-min,ZHANGCheng-bo,SHIZhuo-cheng

18.2010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试卷审定工作已于近期完成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技术部

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2009年发展综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DisposalCommitteeofUrbanDomesticRefuse,CAEPI

2.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召开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新闻会《中国环保产业》编辑部

3.我国火电脱硫行业现状及"十二五"前景展望王鸯鸯,赵盟,WANGYang-yang,ZHAOMeng

4.信息动态

5.浅谈国内柴油机排放过滤器的应用胡成南,方茂东,HUCheng-nan,FANGMao-dong

6.立式磨和袋式除尘器在矿渣粉磨系统中的应用黄平男,何宏涛,HUANGPing-nan,HEHong-tao

7.自来水厂生产中除藻技术的应用及改进王文委,WANGWen-wei

8.钢渣热闷工艺循环水处理刘楠薇,赵盟,LIUNan-wei,ZHAOMeng

9.JX-400控制系统在湿法脱硫中的应用汪波,吴迎新,WANGBo,WUYing-Xin

10.中小环保企业融资获新途径《中国环保产业》编辑部

11.JM隔振垫块的研发及工程应用李喆,孙玉文,蔡春,LIZhe,SUNYu-wen,CAIChun

12.隔吸声屏障在变压器噪声控制中的应用康立刚,KANGLi-gang

13.试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孙志强,俞远,SUNZhi-qiang,YUYuan

14.垃圾焚烧厂二(噁)英达标排放探讨陈泽峰,汪建国,CHENZe-feng,WANGJian-guo

15.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及改善对策探讨段玉杰,DUANYu-jie

16.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及对策分析唐向阳,高国涛,朱贵容,TANGXiang-yang,GAOGuo-tao,ZHUGui-rong

17.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的探讨李艳波,温和,刘立华,林金画,LIYan-bo,WENHe,LIULi-hua,LINJin-hua

18.燃煤电站袋式除尘器的运行及维护管理杨传遍,徐忠,刘轶,YANGChuan-bian,XUZhong,LIUYi

19.试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政府职能钱梦旦,QIANMeng-dan

20.国内外危害性生物废弃物管理体系汉京超,刘燕,金伟,杨楠帧,刘翔,代瑞华,HANJing-chao,LIUYan,JINWei,YANGNan-zhen,LIUXiang,DAIRui-hua

6.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刺激制度兰霞,LANXia

7.中国环保产业 浅谈我国环境友好型住宅的设计邱建立,QIUJian-li

8.浙江省废纸再生产业的经验、问题及对策章和杰,张琦,ZHANGHe-jie,ZHANGQi

9.SCR催化剂的碱金属中毒研究孙克勤,钟秦,于爱华,SUNKe-qin,ZHONGQin,YUAi-hua

10.清洁生产审核中的能量审核蒋瑱瑱,JIANGZhen-zhen

11.市政污泥与生活垃圾掺烧工艺探讨杨海根,易伟,YANGHai-gen,YIWei

12.FT-IR系统在垃圾焚烧烟气排放连续监测中的应用王辉龙,蒋大春,WANGHui-long,JIANGDa-chun

13.不停产检修曝气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王建国,章万喜,WANGJian-guo,ZHANGWan-xi

14.发电厂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噪声治理康立刚,KANGLi-gang

水环境治理综述篇3

一、注重高中地理知能的有机联系

地理专题教学遵循“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联系高中地理的知识和能力,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该专题是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与问题研究“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及其相关区域地理知识整合而成。学习目标主要掌握河流特征、流域开发自然条件和流域综合开发方向的知识体系及其迁移应用能力。学习过程需要联系所学的地形、气候、水系水文等相关知识以及运用地理区域空间定位、地理统计图表判读、地理等值线图判读、地理综合分析思维和对地理问题合理阐释表述等多种能力。

二、注重区域地理知识的典型载体

地理专题教学借助地理区域为载体展开专题知识体系的教学,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该专题教学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典型案例分析的流域开发模式,考虑“高于教材”就需要寻求世界(或中国)地理区域的典型河流流域作为案例载体,从研究和运用如刚果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我国长江流域等地理区域案例入手,同时结合这些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分布和成因的分析与比较,系统地学习流域综合开发系列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增强区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三、注重高中具体学情的实际分析

地理专题教学必须切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力水平,把握好教学的深度与力度。该专题教学立足平时教学中反馈出的问题:学生对流域水系和河流水文特征要素的描述、对流域开发自然背景因素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对河流利用方式与流域综合开发方向的认识均存在许多不足。

四、注重专题教学目标的细化要求

地理专题教学目标依据高中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进行分点细化描述,突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项考核目标及其13项能力要求的对应项目。该专题教学主要要求学生做到:①学会根据与获取图文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流域水系和河流水文特征;②学会调动与运用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分析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包括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条件、资源综合开发等);③学会依据流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要素,说明和论证流域综合开发的问题、方向与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④学会依据地理问题设置的应答行为要求,“先抓地理要素,再找关联因子”和“分点描述和综合阐释”进行思考、分析与答题。

五、注重专题知识矩阵的合理建构

地理专题教学必须关注专题的核心理论及其与之关联的知识点、知识链,构建专题知识矩阵。该专题的核心理论是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主要专题知识矩阵建构如下。

1.流域的自然背景。主要包括: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系水文特征、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等。(1)水系特征:源地、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和湖泊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河道特征(曲直、宽窄、深浅)等;(2)水文特征:流量、流速、汛期、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3)生态环境:植被、土地、河流的水源和水质等。

2.流域的综合开发。主要包括:河流的合理利用、资源的综合开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河流的利用方式(获取经济效益):①供水——建坝蓄水,保证常年的农田灌溉水源和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②养殖——湖泊、库区发展水产业,增加区域的经济收入;③防洪——湖泊、水库有效调节和稳定河流流量,防洪抗旱;④发电——开发水能,促进流域高耗能工业发展;⑤航运——修水库(保持水位平稳)、挖运河,增加通航里程和效益;⑥旅游——建立风景旅游区,带动第三产业(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发展。

(2)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效益):①植树保护——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②水源利用——合理分配水源,保护水质,防治污染;③土地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治理土地生态等。

(专题教学板图(思维导图)略)

地理专题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和学生能力提升极为重要的一环。对其研究必须立足地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地理教材的有机整合,针对具体学情,细化教学目标,把地理区域作为一个学生的重要学习载体,合理整合中学地理相关内容作为专题学习的资源,为学生搭建一系列形成纵横有机联系的专题知识矩阵,并通过若干专题课堂实践演练,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地理应考能力。

水环境治理综述篇4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教学内容与标准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专题教学思维入手,让学生在综合性思维中得到锻炼,才能很好地面对以后的考试。由于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知识板块。因此,专题教学要按照“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有机地联系高中甚至初中的地理知识与基本能力,这就是地理学科的专题综合性特点。

在鲁教版高中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根据教学知识相似性,有必要把这六大知识点分为以下三大类:“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单独归为自然灾害与治理类;“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可以归为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归为区域经济发展类。通过以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新整合,专题教学知识点因而也需要结合相关试题重新整合,其整合步骤与具体复习策略分述如下:

1.自然灾害与治理类。自然灾害与治理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荒漠化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描述荒漠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说明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在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方面熟记荒漠化的形成原理和荒漠化的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学会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一个区域所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常与森林、草场、水资源等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卷第30题是有关环境保护考题,我国沙尘暴天气影响我国西北甚至华北地区,属于自然灾害与治理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内容。

因此,学生首先要知道荒漠化的基本特征,知道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懂得治理荒漠化的措施等等内容。比如设法恢复地表植被,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然后在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时,要指出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我们更重视人为原因。不同的区域原因不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也因地而异。

2.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河流湿地概念及流域空间分布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够描述河流湿地、河流流域作用,举例说明河流湿地资源、河流流域治理问题,通过其成因、发展变化规律,分析流域湿地开发的条件,识记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等。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考卷第23~24道题,有关云南昆明滇池周边水域的调水工程就属于河流水域区域综合开发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

因此,学生要根据区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分布和成因进行综合学习,以提高各种地理技能,增强区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同时,还要运用有关方法获取地理信息,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学会解释、分析、解决具体地理问题。在以某河流为例说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时,要适当了解其他河流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情况,以作比较,这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关于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问题,并确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观念。

3.区域经济发展类。区域经济发展类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对区域的农业资源或者区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予以探讨,进而推到区域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问题。因此,学生要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或者分析传统工业区的繁荣与衰落的原因;要学会从文字和地理图表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根据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还要联系所学地理基本原理,用于分析、解决其他区域的同类农业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考卷第21~22道题,就是有关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的题目,与第29道题有关的北美五大湖地区就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

在区域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问题上,从整体区域考虑,落实在地图和地理图表上。考生要懂得把握事物的内在逻辑联系,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对工业化、区域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进行表述,并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考卷第28道题有关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与第30道题城乡规划考题,就是有关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的选做题也是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类专题知识点的考查。

水环境治理综述篇5

【关键词】城市水利;河道治理;

1 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势利导,重点整治”。具体说,规划中对河道上下游及左右岸应兼顾,综合考虑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方面要求,根据河道变化趋势,因势利导,掌握时机及时整治,重点河道先整治,整治一段,巩固一段。整治时应尽量利用河道上合理开发的已有整治工程,保护沿河城镇、农村、农田,使河槽远离洪水威胁的居民点。河道治理必须符合城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与城市其它专业规划相协调;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满足其他需求;扩展河道功能,在扩展人防、景观、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其供水、排污、通航等多种功能;河道综合整治与岸线走向和周边地貌、环境相协调。

2 河道治理设计理念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要改变过去工程水利的传统观念,建立生态水利河道治理的设计理念。营造一个方便舒适、整洁优美、生态健康的生活环境。“河道联网”理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见水贵在灵气。现在通常是单独一条河道或者一条河道分段治理,分段治之,相互孤立,活水往往被治理成“死水”,虽不泛滥,也无水趣可言。而将一个流域内的河道或一条河道的上下游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互为补给,则必将使整个水系活跃起来,“水网”通畅,如龙其中。“人水和谐”理念。城市河道的治理体现了河道景观与人类、生物及周围环境的和谐,维护了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长期平衡相处的共同利益,达到了人水和谐、人水相亲的河道治理目标。生态景观河道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代表了河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蓄洪涵水理念。蜿蜒曲折的河道形态、植被茂密的河岸、起伏多变的河床,利于减小河水流速,消减洪水的破坏能力。两岸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丰俭,缓解旱涝灾害。然而,水利部门往往出于安全角度考虑,采用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标准,建筑高坝雄堤,裁弯取直,结果却适得其反,洪水的破坏力被强化。原因在于没有顺其自然。生态美学理念。自然河道和滨水带由凸岸、凹岸、深潭、浅滩和沙洲组成。是各种生物适宜生存的境地,是生命多样性的景观基础,是各种生物的迁徙廊道。生机勃勃的水际尽显自然形态之美,动、植物互相依偎,动、静互相映衬,自然且不凌乱,变化而不失秩序。审美统计实验表明,植物丰富的自然景观比人工景观有更高的美学价值,而且随着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也会提高。

3 城市河道治理模式的取向

滨水是城市最为宝贵甚至稀缺的空间。生态景观型河道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河道治理的发展方向,紧紧把握住它的中心理念“师从自然,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实现河流的自我修复”。

河流平面流畅化、舒展化。自然河道整治应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疏堵合理。 河道断面多样化、自然化。合理利用河流空间,在设计中可采用复式断面或不规则断面等多种形式,满足人们休闲、亲水、亲近自然的需求。

护岸生态化、景观化。避免使用单纯硬质护岸,选择生态型护岸材料与结构型式。

建设河流各河段特色性的水岸。河流各河段要根据自然风貌、经济用地性质、历史文化各异的特点,创造出有特色的秀美宜人的河流环境。

治理中,应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河道治理,逐步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本色面貌,还原水面、绿化河道,形成具有现代气息又有自然风貌的河道。

护岸形式的设计和选择,要充分考虑特定河流、特定河段的自然生态状况,精心构思,力求细致全面。为了保护一定河流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治理采用材料源于自然,使得整治后的河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河道生态治理的应注意的问题

4.1 必须截流污水

进行河道的生态治理,首要任务是要进行流域污水的截流。将排放入河的污染源截污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禁止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可根据洪水汛情预报,提前放空, 利用洪水对蓄积水进行置换,以保证河道良好水质。

4.2 保证水流多样化

生态型河道要求在满足行洪需求的基础上,宜宽则宽、宜弯则弯、深浅不一,以形成水流的多样性。水流的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生物在不同阶段对水流的需要,同时也更具景观价值。

4.3 采用可渗透型护岸、护底

河道的护岸和护底不可全部用混凝土浆砌石结构,可利用卵石、块石堆体等具有渗透性的材料,不阻断河道内外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护岸也可利用粘土夯实边坡, 或采用根系发达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进行护坡处理。

4.4 合理配置岸边及水生植被

河岸上尽可能留出空间,在河道中以小岛、岸边滩地等形式因地制宜地营造一些湿地,也是河道生态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湿地是水生态系统中最有代表性及功能作用最强、最完整的区域,它可起到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生物的共同作用,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另外,湿地充满了野趣,散发着自然气息,可成为休闲娱乐的场所。 河道水面上可种植浮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如水葫芦、荷花、睡莲等,这些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水体的自我净化。

4.5 建立完善的河道管理制度

河道治理完成后,要加强管理,以维护河道的生态平衡。①要加强对水中生物和水体质量的观察与调查,及时掌握生物种群的生长、繁殖情况和水体质量变化规律,对生物的数量、品种及时进行调节。②要监督检查流域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禁止向河道内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垃圾,保持河水水质。③要合理利用相关设施,通过河水置换、增氧等综合措施,增强水生态系统修复的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河道水系治理的对比,清晰地看到了传统水利和生态水利建设结果的迥异,充分暴露出传统水利的不足和缺陷,即没有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改变河道原有形态,无法满足人水和谐相处的要求。而生态水利的优势就日趋明显,既实现工程安全,又紧随自然和谐的景象,顺应自然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国舫.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J].2005.

[2]浦德明,何刚强.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J]].江苏水利,2003(5).

[3]李益健,任南.简述三峡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M].环境科学与技术,1993(2).

[4]周厚贵,曹生荣.水电工程土石方施工的生态与环境保护[A].土石坝技术―2008年论文集[C].2008.

水环境治理综述篇6

(一)基本情况

简述本辖区农村河湖水系基本情况,包括农村河流数量、河流长度、河网密度,湖泊数量、湖泊水面面积等。分析河湖水系特点及区域分布情况,提出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河流、以及与其有水力联系的水面面积1km2以下湖泊清单。

(二)现状评估

现状情况。从河湖地貌形态、水文水资源、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系统、水文化保护、水利基础设施、河流管护水平等方面,分析评价农村水系现状情况。

取得成效。从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农村河塘清淤疏浚、清洁小流域、河湖水系连通等方面,简述近年来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成效。

存在问题。从河湖淤塞萎缩、河道防洪标准不足、水体污染、水生态退化、管理薄弱等方面,综合分析农村水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三)面临形势

按照乡村振兴要求,从保障农村水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出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面临的形势。

二、编制依据

根据本县域实际情况,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规划、扶贫要求等,重点从本省、市、县相关政策文件、规划方案、规范标准等方面,分层次、提出与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有关的依据。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思路、目标、任务,提出本县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重点体现尊重自然、问题导向、以水系为脉络、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二)基本原则

提出本县域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如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系统治理、强化管护等,指导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高效开展。

四、实施范围与治理目标

(一)实施范围

综合考虑整治需求、治理工作基础、地方财力、人口布局等因素,提出本县域2019-2022年需要开展治理的农村水系清单,并明确各个河流水系具体治理范围。

(二)治理目标

统筹考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农村河湖水系综合整治要求与投资可能,从恢复河湖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等方面,提出到2022年纳入实施范围的每个河流水系(项目)的治理目标,给出治理河长、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防洪排涝标准等方面的量化目标。

(三)治理标准

针对本县域纳入实施范围的各农村水系(项目)的治理目标,从功能、岸线、岸坡、河流、水体、文化、管护等方面,提出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的治理标准。

五、治理布局与措施设计

(一)治理布局

针对实施范围,提出到2022年各水系综合整治的总体布局,明确其治理思路、分区重点和方向,合理安排主要措施和重点项目,在此基础上,绘制本县区总体布置图和分水系总体布置图,具备条件的,也可绘制分水系实施效果图。

(二)方案比选

针对农村水系治理布局,围绕河道清障、清淤疏浚、生态护岸(坡)、水系连通、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等措施,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进行不同措施方案比选。

(三)治理措施

1、河道清障

明确存在“四乱”现象的敏感河段,说明拟采取的整治措施及工程量,建立“四乱”位置、整治措施、工程量清单。

2、清淤疏浚

明确需进行清淤疏浚的河段、确定清淤深度、计算清淤工程量,说明拟采取的清淤技术、施工设备以及污泥处置方式。

3、岸边整治

明确存在防洪不达标、滨岸带破坏严重、硬化比例较高等问题的河段位置、范围,初步选取岸坡断面形式、结构形式以及植物配置方式,计算主要材料用量。

4、水系连通

明确存在河湖水系割裂、水体流动性差等问题的河段,初步选定连通线路、从河道开挖、涵管沟通、小型引排水配套设施建设与改造等方面,说明拟采取的连通方式、具体措施设计以及相应工程量。

5、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

明确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的治理范围,说明拟采取的措施(工程、林草)及相应配比,推算各类措施数量及工程量。

6、管护措施

水环境治理综述篇7

关键词 农村污水治理;责任分担体系建构;西咸新区

中图分类号 X79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148-02

2014年1月6日,陕西西咸新区正式获批,其在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然而,西咸新区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面临着体制障碍和管理瓶颈。要想破解必须寻找全新的治理方式。

1 西咸新区农村污水治理责任分担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1 指导思想

1.1.1 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思想。西咸新区农村污水治理责任分担体系构建既是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题之一,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来源,两者的目标具有根本一致性。农村污水治理必须面对日益严峻的治理形势,将治理目标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满足农村居民污水治理的各种需求,改善家庭生活卫生状况,提高自身居住环境质量,保护区域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民生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2]。

1.1.2 美丽乡村建设思想。西咸新区农村污水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与应有之义。农村污水自身特点、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特点以及农村污水治理资金与治理技术能力的不足,要求克服治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障碍,建设具有西咸特色的治理模式。西咸新区农村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应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条件与政策环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农村污水治理,进行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共赢。

1.1.3 “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强农村污水治理是预防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以西咸新区农村污水治理为契机,加强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有利于推进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农村污水治理来改善家庭生活卫生状况和提高自身居住环境质量,这也正是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1.1.4 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西咸新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式和路径:西咸新区农村污水治理要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相适应,要尊重农民意愿,在科学引导乡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以及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要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整治、农村河道整治、农村水环境整治紧密结合。

1.2 基本原则

1.2.1 随机制宜原则。在加强国家对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宏观调控的同时,要给予西咸新区农村污水治理业务主管部门更多的自,充分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务实地开展本区域的治理工作。一方面,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治理政策、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具体工作上要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开创性地搞好农村污水治理。

1.2.2 能级分布原则。能级分布原则主要是针对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建设而言的,是管理组织的能级结构优化的根据,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管理组织的能级必须按照层次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不同能级的主体应被授予不同的权力,实现不同的利益;不同专业岗位的能级必须动态对应[3-4]。西咸新区农村污水治理机构设置应当体现管理的能级分布原则,确保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3 管理动力原则。环境保护中的管理动力分为激励和惩罚2种。在西咸新区农村污水治理实践中,刺激应以实现治理目标为标准。对不仅完成已有的目标,而且于整体环境质量改善有较大贡献的行为予以超常正刺激。对近期目标有贡献,而对中、远期目标无益,甚至有害的行为,不予以刺激或予以负刺激。另外,激励措施与手段要符合新区农村污水治理的实际需要,惩罚措施与手段要健全、可行。

1.2.4 管理反馈原则。西咸新区农村污水治理,要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对策、措施和目标,且需要不断调整和反复修正。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西咸新区农村污水治理信息反馈机制,以确保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而且需要农村污水治理决策者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2 西咸新区农村污水治理责任分担体系建构的制度条件

2.1 农村污水治理政策法规支持体系

水环境治理综述篇8

xx州围绕全面提升阶段“城乡容貌整洁、人居环境改善、城乡管理有序、城市品位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治理目标,切实找准着力点,增添新举措,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水平。

一、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

要充分认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定不移地把治理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进一步突出治理重点

要以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为治理的重点区域,以巩固“六乱”治理成果为切入点,切实找准和强化薄弱环节,在城镇着力突出治理“本文来源:文秘范文乱”,在农村着力突出治理“脏”,做到城乡统筹、标本兼治,不留死角、全面推进。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项目规划和立项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抓紧规划和建设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设施和购置环卫设施,切实解决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为纵深推进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四、进一步做好“结合文章”

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彝区“三房危房”改造、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灾后恢复重建、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进一步构建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根据不同地区分类考核,对第一名给予重奖并授予“流动红旗”,对最后一名的县(市)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要在相关大会上就治理工作进行述职;建立健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城乡环境管理体系,着力建设职能化的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技术队伍、市场化的日常保洁队伍。

六、进一步强化督查问责

要把行政单位监督与媒体监督、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督导机制和媒体曝光反馈督查机制,通过监督热线、举报电话、明查暗访、定期检查、突击抽查等方式,加大督查和曝光力度,对被省、州媒体曝光的事例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处理不及时的,要启动问责程序进行严格问责,追究领导责任。

七、进一步落实责任主体

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整体推进”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的实施主体和监督主体,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单位和人头,确保工作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八、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

上一篇:发展趋势分析范文 下一篇:不动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