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防治范文

时间:2023-11-13 08:39:07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篇1

上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科,广西防城港 535500

[摘要] 呼吸道传染病因具有易感性高、传播速度快、易交叉感染等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风疹、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是呼吸道最为常见的传染病类型。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患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该研究分析了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对策方法,以期能对提高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水平有借鉴意义。

[

关键词 ]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3(a)-0124-02

Discussion Respiratory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HUANG Zhanfang

Shangsi County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aevention Disease Control Depertment,fangchenggang,Guasngxi Province,535500 China

[Abstract] High susceptibility to respiratory infections due to have spread fast, easy cross-infection have become promine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Among them, rubella, measles, chicken pox, mumps, etc.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respiratory diseases on the rise, a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health, if not effectively controlled, will also affect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society. Theref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focused o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methods,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level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is worth learning.

[Key words] Respiratory diseases; Prevention; Control; Features; Countermeasure

[作者简介] 黄战芳(1970-),男,壮族,广西上思人,大专,主管医师,研究方向:疾病控制方向。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由于病原体侵入呼吸道粘膜后所引起的病变,近些年来呼吸道传染病的新病种类型以每年2个或以上的速度递增,给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社会的恐慌,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因此,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当前,呼吸道传染病已被纳入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乙类传染病中,可见国家对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视[1]。下面先就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然后据此提出几点预防控制的对策。

1 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

1.1传播方式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病原体经过咽喉、鼻腔、支气管、气管等呼吸道进入人体,并在机体中生长和繁殖,从而引起有传染性的疾病[2]。在入侵的病原体中,一些细菌还可能会产生外毒素或者内毒素,引起呼吸道局部出现严重病变。由于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是通过呼吸道传出的,因此,病原体往往以喷嚏、咳嗽、谈话中排出的飞沫或通过呼吸的方式进行传播,并引发相应的感染疾病,而病原体的携带者就是传染疾病最主要的传染源[3]。

1.2传播的特点

总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例如,水痘会在一定区域内流行,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会随着人员的流动迅速传播。第二,传播呈周期性流行。这与传播中所接触到的易感人群增多有密切关系。第三,弱势群体和儿童是易感群体,尤其是儿童的发病率更高。这些群体由于对疾病缺乏免疫能力,或抵抗力差,因而在接触病原体后易受感染。第四,同样的传染病可能常年持续不断,由于是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而且还可能会引起新的病原体。

1.3流行季节

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并以春冬两季最为多见。这是因为春冬时期,室内外的温差比较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破坏呼吸道的内环境,从而提高了易感的几率[4]。此外,与夏秋两季相比,春冬两季的紫外线强度相对较弱,传染病的病原体更加难以杀灭,活跃度较高。

1.4临床症状

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早期均会出现一些相似的临床症状,如头疼、发热、咳嗽、感冒等。之后会由于病原体的不同而呈现有差别的临床症状。例如,麻疹患者的眼结膜往往有充血,并伴有流涕,皮肤出现斑丘疹,口腔黏膜有麻疹粘膜斑等。水痘患者皮肤粘膜会分批出现丘疹、斑疹、痂皮或疱疹等。风疹患者则主要表现为枕部或耳后淋巴结肿大、出现皮疹等。大部分传染病有其自身的典型症状。

2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对策

鉴于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传播特点(传播快、范围广等),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关键。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在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

2.1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当前,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的重要举措。一般疫苗接受的对象为15岁以下的儿童[5]。在注射针对性的疫苗后能有效提高这类群体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如流感、风疹、流行腮腺炎、麻疹、流感等疫苗在接种后能有效防止致病菌的侵犯,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接种疫苗除了具有疾病预防的功效之外,还可用于一些疾病病发后的治疗。因此,接种疫苗是一种兼具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方法。

2.2一般药物的预防和控制

除接种疫苗之外,一些药物对于呼吸道传染病也具有一定的预防功效。例如,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的患者可给予其异烟肼口服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又如红霉素能预防百日咳、支原体肺炎等。在已发生疾病感染时,也可通过服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疾病控制,例如,水痘患者可服用阿昔洛韦或或喷昔洛韦,麻疹患者可服用抗过敏药、扑尔敏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医护人员是接触病人的重要人群,有必要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如在接触患者或疑似患者前可服用一些预防性的药物,防止自身受到感染。另外,在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根据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季节性、特点,针对性地选择安全性好、疗效高且抗菌谱广的药物,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6]。第二,确定服药的人群。预防类药物不能滥用,应有针对性。重点服药人群应为易感者、医护人员以及密切接触者。第三,应保证服药的时间和有效剂量。在使用药物时,作用效果受药物剂量的影响很大,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中毒剂量、治疗剂量和预防剂量,剂量不同所能达到的效果也有所差异。为此,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药物剂量和疗程使用。同样,药物的使用功效还受药物使用时间的影响,禁止随意改变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2.3及时隔离观察

为便于控制患者的病情,缩小传染的范围,应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及时隔离观察。可设立独立的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区域。将存在与呼吸道传染病相似症状的患者及时送至医院隔离区。同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分类诊治[7]。如将发热病人分诊至发热门诊进行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应果断隔离起来,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相关的医学观察。出入隔离区的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隔离衣等,在诊疗护理后需严格做好洗手和消毒工作。对隔离区使用过的各种物品应运送至特定的区域处理,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2.4做好消毒工作

呼吸道传染病房内含有大量的致病病菌,而高效含氯消毒剂是杀灭呼吸道传染病致病菌的有效消毒剂,用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有显著效果。除对病房进行严格的消毒工作之外,还应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医疗器械等进行杀菌消毒。对于患者的衣物应分开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出现交叉感染。为保证含氯高效消毒剂的使用效果,应注意每日检测消毒剂的浓度,同时,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指标规定的消毒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消毒。消毒时应彻底、全面,不留死角。为防止出现次生疾病,必要时可开窗通风,并加强个人防护。患者痊愈出院后,对其使用过的各种器械均需进行终末消毒。

2.5加强卫生方面的教育

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与人们掌握的卫生知识的程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加强相关卫生知识的教育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内容。卫生知识的教育内容包括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例如,教育人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换衣物、不随地吐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等捂住口鼻、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等。通过提高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和发生。与此同时,鼓励人们多参加体育活动,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备好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药物。

2.6儿童针对性防护

儿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易感群体,这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不健全、自身抵抗力较弱有密切关系。而且在特定的年龄段,儿童易患一些疾病,因此,相较于成人而言,对儿童加强防护尤为重要[8]。首先,应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家长协助做好儿童的疾病防护工作。例如,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定期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并对室内的物品和空气进行细菌检测等。其次,做好药物和饮食管理工作。为提高儿童的机体免疫能力,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每月一次静脉注射。饮食方面则叮嘱家长选择一些能止咳化痰、健脾益肾的食物,如牛肉、猪肉、核桃、蜂蜜等。最后,日常生活方面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去公共场所戴口罩等习惯,减少传染病的感染几率。

3 结语

在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中,很多都属于隐性感染者、轻型感染者或非典型性者,因此,在疾病确诊和防控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加上缺乏对面积空气的有效消毒方式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较为困难。为此,有必要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相关原则,从多方面同时入手预防控制疾病,尽量减缓呼吸道传染病蔓延,缩小传染范围。

[

参考文献]

[1] 冯文林.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几点建议[J].健康必读,2013(8下旬刊):581-582.

[2] 凌晓芬.浅述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上旬刊):3430.

[3] 宋宏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以及防治要点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7):192-193.

[4] 冯俊林.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控制探讨[J].医学信息,2014(31):100-101.

[5] 胡为海.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探究[J].大家健康,2013(8中旬版):171-172.

[6] 木云仙,和皋,杨铁龙.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3):157-158.

[7] 秦雪梅.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3下半月):11-12.

[8] 徐田梅.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卫生产业,2012(8):180.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篇2

有时会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肾小球肾炎。因此,本文通过滥用抗菌药、流行病学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等现实背景,讨论科学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背景 防治原则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81-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的概称[1]。本病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有自限性。组织学上可无明显病理改变,亦可出现上皮细胞的破坏。可有炎症因子参与发病,使上呼吸道黏膜血管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性分泌物。

1 探讨背景

1.1 滥用抗菌药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另有20-3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单纯发生也可继发于病毒性感染之后发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氏阴性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但是在问诊采集病史的时候发现好多患者在发病初期自主服用过备用的抗菌药物,或者到就近诊所用过抗菌及激素类药物,因为疗效不太理想,才到医院就诊,以免影响到工作、学习。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抗生素滥用,因此而带来的机体的损伤以及细菌耐药性所带来的不量损害更是无法估量的。滥用抗菌素使我们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2]。

1.2 流行病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能自限的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是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传染病之。全年皆可发病,但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大多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多种类型病毒,同时健康人群也可携带,且人体感染后对其产生的免疫力较弱、持续时间短暂,病毒间无交叉免疫,故可重复发病。

1.3 患者对待该病的心理。青壮年社交广泛,应酬较多,因此,会有吸烟、酗酒甚至吸毒等不良的嗜好,再加上重体力劳动,加班加点的工作,使机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免疫力低下,病毒、细菌乘虚而入。但是,青壮年往往自以为身体好,不加以重视,耽误病情。许多老年患者患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基础病变,当上呼吸道感染以后会加重这些病变,但老年患者往往重视基础病变,不重视上呼吸道感染。

1.4 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者也可继发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病毒性心肌炎。尤其是约半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怠倦感,即所谓的“感冒”样症状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2.1 健康教育。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由于发病时症状较轻常易忽视。因此地,做好健康教育,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国家要加强社区居民的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广泛开展预防疾病的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的疾病防治意识,改变人们不重视上呼吸道感染的观念。工作人员要讲解药物预防和接种疫苗的重要意义,指导正确使用流感疫苗,强调遵医嘱用药及用药注意事项,介绍多饮水和物理降温的意义。

2.2 生活、饮食要规律。

2.2.1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如坚持慢跑、晨起户外散步、打太极拳、做操或爬山等,可提高机体预防疾病能力及对寒冷的适应能力。衣服切勿骤增或骤减,做好防寒工作,避免发病诱因。

2.2.2 起居有常,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劳,特别是晚上工作不要过度;尽量保持室温相对恒定,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1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吃好早餐,体内产生足够的热量可增加御寒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吃食物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

2.2.3 感冒多发或流行时少外出。在感冒流行或多发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和到人口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可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3.1 治疗原则。患者应充分休息、戒烟、多饮水、支持营养治疗。对症解热止痛治疗;对因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治疗过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给予治疗,尤其在传染病多发季节,注意排除其他传染病。同时要治疗其他的基础病变。

3.2 药物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尚缺乏特效治疗药物,一般采用一些对症处理措施。合理使用抗菌素是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死致病菌、制约感染,同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3.2.1 抗病毒治疗。病毒进入鼻孔,随后感染上呼吸道的上皮细胞,48小时为病毒复制高峰。故早期(48小时以内)抗病毒治疗效果更好。常用抗病毒药物:①双嘧达莫(潘生丁,persantine)对RNA病毒及某些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每日3~5mg/kg;②三氮唑核苷(病毒唑,virazole)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可能通过不同的靶点抑制病毒的合成酶,疗程为3-5日。如病情重、有继发细菌感染,或有并发症者可选用抗生素,常用者有复方新诺明、青霉素,疗程3~5日。如证实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史者,青霉素疗程应为10-14日。利巴韦林有较广的抗病毒谱,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奥司他韦对甲、乙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金刚烷胺也可选用。

3.2.2 解热止痛药物。对于上呼吸道感染轻微症状患者,经休息多饮水,或口服解热止痛药物可缓解,对高热引起患者明显不适症状者,给予解热止痛治疗,同时需补充水分及预防电解质紊乱。常用抗感冒药品种中,绝大部门都含有解热镇痛药,使用最多的为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也可用银翘解毒片。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篇3

1 常见发病原因

1.1 疫病性因素

该种患病主要是以传染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禽流感、传染性鼻炎和慢性呼吸道疾病为主。由于鸡的生理结构十分特殊,导致其在吸入空气时,空气与气管黏膜接触的面积比较大,这就为存在于气管和气囊上的病原体和微生物提供了侵入鸡体的机会。尤其是在鸡体感染其他疫病时,鸡体的免疫力诶抑制,使得鸡体不能自己做出免疫反应。这样就使得鸡体在感染呼吸道疾病时,在鸡体内部传染较快,扩散到肺部和支气管处,引发病变。

1.2 饲料营养原因

在饲养过程中,由于鸡体上皮组织依赖维生素A来确保完整,如果在饲养中缺少这种原料,就会导致上皮组织破损,病原体相对来说入侵鸡体更为便利。同时,如果使用一些霉变饲料,不仅会导致鸡体组织的器官受损,还会导致鸡体免疫下降,霉变饲料也会给病原体提供集聚场所,鸡在进食的同时,也会感染病菌,从而导致鸡的呼吸道疾病。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营养的全面均衡,饲料中适量配备氨基酸和矿物质等,注意鸡群对维生素的摄入。

1.3 卫生环境因素

在鸡舍中,鸡的粪便等含氮物质常会分解产生氨气,这些氨气在鸡舍内部通分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与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等同时作用,使得空气中湿度较高,湿度也比较大,在此情况下,鸡体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由于鸡呼吸作用,大量氨气通过气管和支气管进入肺部,导致鸡的呼吸道受损面积扩大。在某些情况下,氨气浓度过高甚至会导致鸡群的中毒症状,这时,鸡群往往哪个呈现出呼吸道分泌物质增加、喘气加重、口中带有唾液和泡沫等特征,并且伴随着呼吸困难的表征。

2 综合防治手段

2.1 饲养管理

在饲养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鸡舍的通风情况和卫生情况,根据季节变换及时进行保暖和通风降热处理。对于鸡舍内的粪便要及时进行清扫和处理,使得其中有害气体的浓度相对降低至正常水平,防止其对鸡群的呼吸道疾病产生影响,同时也降低鸡群的应激反应。在鸡群尚处于雏鸡阶段,更加要做好消毒工作和免疫工作,确保雏鸡的成鸡率。

2.2 免疫防治

在加强物理防治,做好卫生和环境的防疫后,还需要根据疫病的具体特点来针对性地做出免疫防治。由于鸡体呼吸道疾病感染时往往并非由单一的疾病引起,两种或者多种疾病交叉感染的同时,更加要注意根据病毒变现出的不同特征来针对用药。在免疫过程中,要根据鸡舍养殖的具体情况,及时对鸡群易患疾病进行预测和防治。对于鸡群的免疫状况要及时进行抽样调查,根据其健康情况侧重用药,保持鸡群的呼吸道疾病抗体处于较高水平。

3 总结

在呼吸道综合疾病发生时,要注意根据发病的不同症状来区别对待,及时发现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各种因素,及时进行排除,积累经验进行预防。综合各种手段,在物理和化学两方面来针对其主要发病原因进行排除和应对。由于呼吸道疾病的传染性较强,在发现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鸡群时,要及时对其进行隔离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分清鸡群发病的主要病症和次要病症,区别对待同等感染的不同病原体。

由于鸡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原因较多,也比较复杂,传染性较强。在雏鸡引进时,要注意进行免疫防护,提高雏鸡的健康指数,增加呼吸道疾病抗体。在发生鸡群大量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同时,要避免鸡群大量死亡,将患病鸡群进行隔离和针对性用药。因此,在控制该种疾病的时候,往往需要更加注重卫生和免疫情况对鸡群的影响,在饲养过程中,也要注意其营养的均衡,饲料的安全和健康。这样,在结合具体的化学和物理防治的同时,也能够对呼吸道疾病有所控制,降低其对鸡群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勾文圣.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3,04:148-149.

[2]王金合,汪德刚,邢钊. 禽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4:249-252.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篇4

摘 要: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又叫鸡霉形体病,是由霉形体引起的接触性、主要侵害呼吸道的传染病。本病特征是发展较慢,病程长,在鸡群中长期蔓延,尤其是在气候多变的春季,发病率较高。发生本病后,鸡体抵抗力降低,极易并发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如并发大肠杆菌病,可造成大批鸡只死亡,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鸡的各种呼吸道疾病以及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多发常见病。

关键词:鸡慢性呼吸道病 诊治 霉形体

鸡的呼吸道病在养鸡生产中是比较复杂的,疾病的种类也很多。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的是由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因此,鸡的呼吸道疾病在养鸡生产中是不容忽视的一类疾病。呼吸道疾病之所以重要,一方面经常发生,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另一方面是发病率高而且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继发感染,可使雏鸡生长发育迟缓,成年鸡产蛋下降和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只死亡。为帮助大家现场做出初步诊断,现将各种呼吸道疾病以及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多发常见病介绍如下:

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本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以雏鸡和育成鸡多发。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

此病有三种类型,即呼吸型、肾型、腺胃型。

1.呼吸型传支

雏鸡多发,发病后以呼吸困难为特征,有的呈张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甩头。病鸡精神、食欲很差。病后1~2天鸡只开始死亡,并且死亡呈直线上升,约1周后死亡开始下降。成年鸡发病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是产蛋明显下降,产出畸形蛋,蛋壳粗糙,蛋的质量差,蛋黄与蛋清分离,蛋清稀薄如水。10天后产蛋逐渐恢复。

2.肾型传支

以20日龄左右的鸡多发,发病鸡精神、食欲差,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或呈一过性。拉灰白色稀便。死亡快且呈直线上升。死后变化以肾的变化最为明显,肾脏高度肿胀、苍白,由于尿酸盐的沉积,呈“花斑肾”样。死亡率可达10~20%。

3.腺胃型传支

40~80日龄的鸡多发。鸡群发病传播速度较上述两型要慢,病鸡精神食欲差,有呼吸道的症状,比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症状明显且严重。下痢。死亡比较缓慢,但拖延的时间长,可达20天以上。死亡的鸡非常瘦是明显的特点。解剖后的变化以腺胃的变化最特征,腺胃肿胀明显,有的可呈圆形。胃壁增厚,腺胃乳头周围出血。其他变化无诊断价值。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病毒病,治疗上没有特效药物。在发病时给予抗生素主要是防止鸡白痢、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感染。关键是搞好预防工作。呼吸型传支可用新城疫传支二联苗。肾传支和腺胃型传支可选择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

二、鸡慢性呼吸道疾病

该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支原体广泛地存在鸡体内,可以说在各种品种的商品蛋鸡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鸡体内带有这种病原体。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这种支原体不会引起鸡群发病。因此,支原体能够引起鸡群发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或者说必须在多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才可能发生。

鸡群发病主要的表现 : 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慢,病程长。在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只是由于气温的变化、饲养密度大、鸡舍通风不良时发生单纯性感染,多数鸡只精神、食欲变化不大,少数鸡只呼吸音增强(只能在夜间听到)。上述发病因素过强也可使多数鸡只发病,这时饲料消耗减少,在鸡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鸡眼睛流泪,甩鼻,颜面肿胀。眼睛流泪多为一侧性,也有双眼流泪的。如果治疗不及时转为慢性,鸡的食欲时好时坏,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严重时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数鸡由于喉头阻塞窒息而死。如没有继发感染死亡率低。死亡鸡解剖后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气囊炎。成年鸡发病对产蛋的影响是呼吸道疾病中影响最小的。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本病发生后常继发大肠杆菌,尤其是在肉鸡更加明显。结果使病情复杂化,鸡群死淘率增加。因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而死的鸡,解剖后可见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有的还出现卵黄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多数情况下该病出现在多种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因此,死亡鸡只解剖后的病理变化还可见到原发病的变化。

本病的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由于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因,因此预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在预防工作中,首要的是对各种病毒性疾病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其次是加强饲养管理精心地管好鸡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鸡舍的通风,给鸡创造一个较好的生存条件。

该病一旦发生,重要的是尽最大努力去除发病诱因,改善环境。这样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如果有其他的病毒性疾病发生,则以控制病毒性疾病为主。

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尤以成年蛋鸡多发。传播速度比较快,但是发病率不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那样高。

病鸡呼吸极度困难,比任何呼吸道病的症状都明显。可见有的病鸡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在鸡舍随时可听到怪叫声。有的病鸡咯出血痰。

鸡群发病后很快出现死鸡,解剖后在喉头和气管处见有含血的分泌物,这一变化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病程长的死鸡在喉头和气管常不见出血变化,但经常被分泌物阻塞窒息而死。

发生本病后,可给鸡群投予抗生素,控制鸡白痢、大肠杆菌和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如若继发症控制的好,死亡率不高。

对本病的防制关键是做好鸡群的免疫工作。鸡50日龄时免疫一次,90日龄时再免疫一次。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毒力稍强,鸡免疫后有一定的反应,希望大家注意。

四、鸡传染性鼻炎

它是由一种叫做副鸡嗜血杆菌的细菌引起的疾病。任何年龄的鸡均可发生,但育成鸡、产蛋鸡多发。本病在寒冷季节容易发生。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快,几天内就可涉及全群。在一个鸡场中的适龄鸡群无一幸免。

病鸡鼻腔有分泌物,常见甩鼻。多见一侧颜面肿胀。在鸡群中可发现有的鸡肉垂水肿。发病后2~3天鸡的食欲尚可,随后食欲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产蛋急剧下降,大约要持续10天以上。发病的早、中期鸡只死亡少,随着鸡群精神、食欲的好转、产蛋量的回升,鸡的死淘率明显增加。死亡的鸡大多数是由继发症而死(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产蛋恢复后,产蛋量接近原有水平。

发病后,可以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因为副鸡嗜血杆菌为磺胺类药物非常敏感,服药后可明显改善鸡只状况,缩短病程,有利于鸡群的恢复。特别是在发病初期,鸡的食欲还没有下降时,是投药的极好机会。但是使用磺胺药物不要超过5天。此外,为了防止继发症,可以投与其他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氟哌酸、蒽诺沙星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如果所在地区本病经常发生,可考虑使用油苗在鸡开产前免疫,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篇5

关键词:鸡慢性呼吸道病 诊治 霉形体

鸡的呼吸道病在养鸡生产中是比较复杂的,疾病的种类也很多。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的是由细菌和支原体引起的。因此,鸡的呼吸道疾病在养鸡生产中是不容忽视的一类疾病。呼吸道疾病之所以重要,一方面经常发生,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另一方面是发病率高而且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继发感染,可使雏鸡生长发育迟缓,成年鸡产蛋下降和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只死亡。为帮助大家现场做出初步诊断,现将各种呼吸道疾病以及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多发常见病介绍如下:

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本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以雏鸡和育成鸡多发。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播快。

此病有三种类型,即呼吸型、肾型、腺胃型。

1.呼吸型传支

雏鸡多发,发病后以呼吸困难为特征,有的呈张嘴呼吸,鼻腔有分泌物,常常甩头。病鸡精神、食欲很差。病后1~2天鸡只开始死亡,并且死亡呈直线上升,约1周后死亡开始下降。成年鸡发病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但是产蛋明显下降,产出畸形蛋,蛋壳粗糙,蛋的质量差,蛋黄与蛋清分离,蛋清稀薄如水。10天后产蛋逐渐恢复。

2.肾型传支

以20日龄左右的鸡多发,发病鸡精神、食欲差,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或呈一过性。拉灰白色稀便。死亡快且呈直线上升。死后变化以肾的变化最为明显,肾脏高度肿胀、苍白,由于尿酸盐的沉积,呈“花斑肾”样。死亡率可达10~20%。

3.腺胃型传支

40~80日龄的鸡多发。鸡群发病传播速度较上述两型要慢,病鸡精神食欲差,有呼吸道的症状,比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呼吸道症状明显且严重。下痢。死亡比较缓慢,但拖延的时间长,可达20天以上。死亡的鸡非常瘦是明显的特点。解剖后的变化以腺胃的变化最特征,腺胃肿胀明显,有的可呈圆形。胃壁增厚,腺胃周围出血。其他变化无诊断价值。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病毒病,治疗上没有特效药物。在发病时给予抗生素主要是防止鸡白痢、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继发感染。关键是搞好预防工作。呼吸型传支可用新城疫传支二联苗。肾传支和腺胃型传支可选择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

二、鸡慢性呼吸道疾病

该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支原体广泛地存在鸡体内,可以说在各种品种的商品蛋鸡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鸡体内带有这种病原体。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这种支原体不会引起鸡群发病。因此,支原体能够引起鸡群发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或者说必须在多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才可能发生。

鸡群发病主要的表现 : 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播慢,病程长。在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时,只是由于气温的变化、饲养密度大、鸡舍通风不良时发生单纯性感染,多数鸡只精神、食欲变化不大,少数鸡只呼吸音增强(只能在夜间听到)。上述发病因素过强也可使多数鸡只发病,这时饲料消耗减少,在鸡群中可以看到有些鸡眼睛流泪,甩鼻,颜面肿胀。眼睛流泪多为一侧性,也有双眼流泪的。如果治疗不及时转为慢性,鸡的食欲时好时坏,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有的如豆子大小,严重时可造成眼睛失明。少数鸡由于喉头阻塞窒息而死。如没有继发感染死亡率低。死亡鸡解剖后主要的病理变化是气囊炎。成年鸡发病对产蛋的影响是呼吸道疾病中影响最小的。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本病发生后常继发大肠杆菌,尤其是在肉鸡更加明显。结果使病情复杂化,鸡群死淘率增加。因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而死的鸡,解剖后可见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有的还出现卵黄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多数情况下该病出现在多种疾病发生的过程中,因此,死亡鸡只解剖后的病理变化还可见到原发病的变化。

本病的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由于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因,因此预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在预防工作中,首要的是对各种病毒性疾病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其次是加强饲养管理精心地管好鸡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鸡舍的通风,给鸡创造一个较好的生存条件。

该病一旦发生,重要的是尽最大努力去除发病诱因,改善环境。这样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如果有其他的病毒性疾病发生,则以控制病毒性疾病为主。

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尤以成年蛋鸡多发。传播速度比较快,但是发病率不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那样高。

病鸡呼吸极度困难,比任何呼吸道病的症状都明显。可见有的病鸡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在鸡舍随时可听到怪叫声。有的病鸡咯出血痰。

鸡群发病后很快出现死鸡,解剖后在喉头和气管处见有含血的分泌物,这一变化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病程长的死鸡在喉头和气管常不见出血变化,但经常被分泌物阻塞窒息而死。

发生本病后,可给鸡群投予抗生素,控制鸡白痢、大肠杆菌和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如若继发症控制的好,死亡率不高。

对本病的防制关键是做好鸡群的免疫工作。鸡50日龄时免疫一次,90日龄时再免疫一次。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毒力稍强,鸡免疫后有一定的反应,希望大家注意。

四、鸡传染性鼻炎

它是由一种叫做副鸡嗜血杆菌的细菌引起的疾病。任何年龄的鸡均可发生,但育成鸡、产蛋鸡多发。本病在寒冷季节容易发生。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快,几天内就可涉及全群。在一个鸡场中的适龄鸡群无一幸免。

病鸡鼻腔有分泌物,常见甩鼻。多见一侧颜面肿胀。在鸡群中可发现有的鸡肉垂水肿。发病后2~3天鸡的食欲尚可,随后食欲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产蛋急剧下降,大约要持续10天以上。发病的早、中期鸡只死亡少,随着鸡群精神、食欲的好转、产蛋量的回升,鸡的死淘率明显增加。死亡的鸡大多数是由继发症而死(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产蛋恢复后,产蛋量接近原有水平。

发病后,可以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因为副鸡嗜血杆菌为磺胺类药物非常敏感,服药后可明显改善鸡只状况,缩短病程,有利于鸡群的恢复。特别是在发病初期,鸡的食欲还没有下降时,是投药的极好机会。但是使用磺胺药物不要超过5天。此外,为了防止继发症,可以投与其他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氟哌酸、蒽诺沙星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如果所在地区本病经常发生,可考虑使用油苗在鸡开产前免疫,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篇6

[关键词]鸡群 呼吸道疾病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70-01

支原体病毒会引起鸡群发病,造成病毒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气候的变化、日夜温度差较大或是受到了寒流的攻击,鸡群因为受到寒气而出现疾病,鸡舍的透风性比较差,舍内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气体不断产生,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鸡舍中这些气体的浓度较高,鸡群容易出现疾病。鸡舍中的密度过大的情况下,鸡群中一旦某个发病,会造成多种疾病的交叉感染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以上这些容易产生继发性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小一点的鸡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入侵。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鸡呼吸道疾病是预防鸡成群发病的重要手段。

1、 鸡群发病时的主要表现

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病时间比较急,传播速度较慢,时间长。气温变化以及鸡

舍密度增大和鸡舍不透风的状况会造成单纯性的感染,风向转变不大的情况下,少数的鸡存在呼吸音加强。此时饲料鸡的食欲会出现减退,造成饲料使用量的削减,鸡群中还能够看到有的鸡会堕泪和甩鼻,面部较为肿胀,眼镜掉泪的症状多发生在一侧,少数会出现双眼掉泪。若不及时抑制,该病会转变为慢性传染病,造成鸡时好时坏,严重出现异样物质的分泌,还有的是黄豆大小,有可能会引发眼睛失明,成年鸡的抵抗能力会比较强,但是现实中该病产生后经常会继发其他疾病,尤其是肉鸡群中的发生概率要高于其他品种,造成病情的复杂,增加鸡群的死亡概率。在大肠杆菌夹杂传染死亡的鸡,经过解剖后可以发现鸡的体内出现了各种炎症,有的还会表现出卵黄性腹膜炎的病理变化,多数情况下该病表现出多种病变产生中,对于死亡鸡经过解剖后病理转变才能够看到原并发的转变。

2、 鸡呼吸道疾病的病例诊断和医治

2.1 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性呼吸道疾病若在败血霉形体传染引发并发症,主要病症是鸡会发出比较奇怪的咳嗽声,并且伴随鼻涕的产生。该病一年四季都存在,秋冬为高发季节,4~8周大的雏鸡对该病较为敏感。临床症状是鼻子会流出粘稠的液体,并伴随喘鸣音。头部发生肿胀,眼睛会流出特殊的分泌物,鸡的体型出现不正常的生长。病变特点为:鸡的鼻子内部出现粘膜增厚,出现干酪样物质,眼结膜发炎,窦内充血、水肿存在渗出物。【2】气囊出现增厚,存在干酪样物质,败血霉形体坏伴随其他较多的炎症并发,详细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血凝依据按捺实验,使用分开方式对霉形体进行培养。使用卡他霉素和链霉素早晚一针,连续3天,能够缓解症状,存在连续发病趋势,可以通过在饮水中投喂泰勒菌素或是强力霉素等,对鸡自身的抵抗力实现提升。

2.2 传染性支气管炎

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一种冠状病毒,首先存在病鸡的呼吸器官内,该种疾病针对乙醚、高热和消毒剂比较敏感。该病只会发生在鸡身上,任何时间段都会出现并发,雏鸡的死亡率比较高,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音以及流鼻液等,产蛋鸡发病表现为产蛋率较低,生产出的鸡蛋和正常鸡蛋存在较大的差别,蛋内部会出现结构变异。病变的主要特点是鸡气管的中下部会出现血性炎症,气管和支气管会出现粘稠性,抗体性的炎症,肺部水肿、气囊炎,产蛋鸡会出现充血形变,腹部存在黄色液体。传染性疾病的应对措施是搞好卫生。

传染性鼻炎是由于副鸡嗜血杆菌造成了鸡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存在厌氧特征,能够被分为A、B、C三个血清型,病毒抵抗力低下,对于抗菌素较为敏感,病鸡和携带病菌为主要传染源,途径为飞沫和灰尘以呼吸道为通道,秋冬和初春季节比较严重,无继发传染时的死亡率并不高。【3】诊断中该病较易被发现,且在鸡体内的潜伏期比较短,传染的时间是1~3d传染该病的鸡主要症状是发出异样声音,流鼻涕、面部出现肿胀,眼睑等出现水肿,眼结膜出现充血发炎,该病通常会先病变成鼻腔以及窦粘膜的急性卡他性炎,鼻腔以及鼻窦发生充血、肿胀,随后产生异样和粘稠的分泌物,眼结膜囊内出现异物,咽喉和器官在一般情况下不存在异常。

该病在防治中,先用磺胺二甲基嘧啶,在0.2%比例和鸡饲料搅拌下喂服,连续3~4天,链霉素,每个鸡实行肌肉注射100~200mg,每天1次,连续3天,土霉素,0.2%比例混入饲料内,连续3~4天。

3、 鸡呼吸道疾病需要遵守的防备原则

该种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工作要遵守下列原则,该病的产生可以及时的通过鸡的异样来

发现,因此预防就变得十分重要,在防备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对各种病毒的防备工作,其次是做好养殖管理,夏天实行相应的通风、降温和防暑工作,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合理控制鸡的密度。

在出现该病后,首先要将发病诱因进行去除,实现情况的改良,削减疾病的发病原,帮助进一步开展治疗工作,若出现了不能预测的疾病,主要是对其他疾病进行控制,防止本病出现的继发性传染,适当的对药物的投放进行节制。在医治该病种的原则为:以发病鸡的数量为根据,在发病鸡的数量少的时候,开展治疗要以单位治疗。若是发病数量较多,要先去除外界的诱因,斟酌群体喂药结合预防治疗。

4、小结

文章对鸡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类型、发病的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预防方法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希望可以帮助及时诊断和治疗鸡的呼吸道疾病,有效保护鸡群的生存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传碧.鸡呼吸道疾病诊断与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04:105.

[2]李宝华.鸡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农业信息,2015,17:61.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篇7

【关键词】 呼吸道传染病;疾病传播;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69-01

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季节性,一般冬、春季升高;由于呼吸道传染病容易传播,故传播广泛、发病率高;未进行预防接种的人群,发病可呈周期性升高;人口密度、居住环境条件与易感者的比例是疾病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原则

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要统一指挥,有步骤、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其预防控制的主要原则是:

1. 迅速确定传染源,控制传染病进一步蔓延。迅速确定病因和传染源,消除或隔离并治疗患者、病原体携带者,消除传染源的传播状态。估计潜伏期,提出人群隔离的标准,对人群进行隔离、留验、医学观察或监测。

2.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各有关部门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规定的职责开展工作。

3. 保护易感人群。使用生物制品和预防性用药,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及个人卫生,提高人群抗病能力。

4. 展开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迅速展开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疫情具体情况,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如疫点、疫区;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切断传播途径。

二 预防与控制基本程序

当疫情发生后,通过疫情报告程序把疫情报告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及有关技术资源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三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基本方法和措施

1.接报疫情与处理

接到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报告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值班人员或责任部门人员为责任汇报人,要详细记录报告内容,并主动询问记录有关事项及接报后初步处理。

主要应记录内容如下;

(1)报告者单位、姓名、性别、职务或职称、联系地址、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报告日期和时间。

(2)事件基本概况:包括发生疫情的类型、性质、时间、地点,疫情发生发展经过,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病和死亡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检查检验结果,初步诊断意见,当地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可能的原因等。

(3)询问是否已将疫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如没有,应要求报告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提出将患者送入就近大医院诊治的建议及采取的紧急控制措施的意见,询问所需的技术支持。

(5)初步处理情况:将接报疫情报告有关责任部门及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6)记录人姓名、接报时间。

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前准备

包括现场调查组织措施、调查物品准备和现场调查人员卫生防护物品准备等。

(1)现场调查组织措施、疫情分级调查处理及组织协调。

(2)调查物品准备:现场调查物品充分准备是顺利进行现场调查的保证,包括个案调查、暴发调查、采样登记等各种调查表格,采样器材,消杀药品和器械,车辆等。

(3)现场调查人员卫生防护物品准备与使用卫生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事先接种相关的传染病疫苗,执行职务时穿着防护服装,建立实施操作时的隔离制度及安全操作制度,污染物的消毒制度及定期体格检查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传播,在现场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与患者接触密切,因此现场调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非常重要,尤其是要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的卫生和保护,预防感染。

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包括初步调查、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暴发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一对照调查和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等。

(1) 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在已判断暴发的前提下,进一步进行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暴发疫情开始发生的日期,暴发按日发病的人数,哪些地区或单位部门有病例及发病人数,查清并登记暴发过程中的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已采取什么措施和效果等。

(2)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疫情暴发后,结合职业、环境、生活、接触人群、动植物情况对患者、疑似患者和接触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3) 初步调查:核实临床诊断,判断暴发:核实诊断是向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疾病的诊疗经过,并认真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诊断等。

4.采取措施控制疫情进一步发展

其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

(1)控制传染源:对暴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1) 保护易感人群: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或家庭医学追踪观察,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对普通人群和患者一般接触者进行监测,根据暴发传染病的特性和相应疫苗的性质,决定是否进行应急预防接种工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传染病防病知识和措施的宣传工作,提高易感人群对疾病流行的认识,预防疾病继续发生和传播。

2)在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期,隐性感染者和潜伏期病原携带者存在于密切接触者中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无症状,其传播疾病的危险性也高。

3)对于染病的动物,除采取样本进行实验研究外,应立即杀灭,并用焚烧等方法杀灭疫源地可能传播疾病的虫媒或动物,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2)切断传播途径:疫源地分为疫点和疫区,一般单个或范同较小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或较大范围的疫源地称为疫区。

(3) 对患者和疑似患者要立刻隔离,要求患者戴口罩,并根据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相应的治疗,密切观察其临床过程和治疗效果。

5.总结评价,撰写报告,提出建议

描述疫情暴发的基本情况,分析暴发原因、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三环节和流行病学特征。确定临床诊断与实验室分析结果是否符合、初步假设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是否吻合,评估采取的应急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总结暴发疫情预防控制全过程应急处理的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的防治、监测措施,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和反馈,最后对有关资料分类归档。

参考文献

[1]徐更强,卢文波,钟峰.关于加强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体会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 2007(5): 79-80.

[2]李立明.流行病学 2001.

[3]王钊.王克安.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指南 2000.

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篇8

【摘要】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性,同时对影响呼吸道传染病产生的因素进行研究,阐述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预防措施以及控制方法,但由于该疾病传播区域较为广泛,且有多种传播途径,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因此控制起来比较困难,属于危险系数极高的一种传染病。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指的是病原体无障碍侵入多种呼吸道系统,从而引发具有传染性质的疾病。在呼吸道传染病中较为常见的有麻疹、风疹、真菌袍子以及流行性感冒等,近年来,通过相应的努力呼吸道传染病已得到良好的控制,但仍存在一定的发病率,因而对于治疗呼吸道传染疾病来说,更应注重预防和控制。

1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性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包括病毒、真菌、细菌以及衣原体和支原体等,而传染源则包含有病原体的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传染以及属于隐性的感染者1。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气体分散性传播:在空气中,分散性悬浮着直径为0.02微米~20微米的液态微粒和固态微粒,病毒与细菌等就根据空气中的物质进行传播,例如肺结核、人禽流行性感冒以及具有传染性的非典型肺炎等疾病。②飞沫核传播:处于直径为0.02微米~20微米之间的颗粒病原体,飞沫通过相应介质产生一定的压力后,以喷射的形式将传染源喷出患者体外,由沫中的水分已经蒸发,因此仅剩下病原体的微生物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飞沫核,悬浮于空气里,使易感人群不知不觉中接受飞沫核,引发呼吸道感染病。白喉与结核这两种传染病就是依据该途径传播。③尘菌传播:患者喷出病原体,其飞沫置于某处,待失去水分干燥后,在空气中悬浮飘落到易感染人群中。导致受到感染而患病。如结核、炭疽杆菌芽孢等均经过该途径传播。

所有人均容易受到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其主要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如人口不断老龄化,婴儿逐渐增加以及免疫人口加速死亡等因素都会造成易感染人群增多。呼吸道传染病通常会在某个季节有明显的增加,一般与气温的变化有关,气温随着季节而产生了变化,才会促使该现象的产生。某地区的呼吸道传染病出现较高的发病率,是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各不相同,因此发病率的情况也各不一样。

2 影响呼吸道传染病产生的因素

①没有能够及时完善公共卫生管理设施,如清洁消毒灭菌工作、水质保护措施、媒介控制以及社会监督等方面。②由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机会日益增加,使得流动人口也随之增多,以至于传染病不断在扩散,如传染性的非典型肺炎。③生态环境不断在变化,全球的气候都在变暖,自然灾害也频繁在发生,因而容易导致汉坦病毒综合症的产生。④人们生活条件发生了变化,社会行为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如吸烟、吸毒、战争以及移居等,这些均会促使传染病的发生。⑤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两者不断在变化,致使病原体发生变异,产生了传染性的非典型肺炎疾病。

3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3.1 预防与控制的原则:

设施预防和控制工作时,应根据有关原则进行实施,做到有针对性、有法律性、有制度性的工作,同时要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充分发挥协调配合的有效性工作理念2。除此之外还要贯彻落实好四个基本工作策略,即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若发生较为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时,有关机关应进行统一指挥工作,作出有效的处理方案。将传染源及时隔离出来,对疫情进行检验测试,切实做到清洁、消毒、灭菌等工作,此外还要提高教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关知识,服食预防性药品,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疫情的目的。

3.2 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及措施:

按照疾病的病理从三级预防措施开始实施相应的控制工作,使用综合性能强的方案,积极开展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的工作。在出现疫情的时候,严格调查及研究有关接触人员与生命体征,并同时做到初步的处理工作。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的研究调查和初步处理过程中的三级预防措施,如下所示。

3.2.1 一级预防:

严格调查分析法定的生命体征,同时利用医学检验测试与传染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并在公共场所的卫生实行预防性清洁消毒。该项工作进行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将工作服和工作帽穿戴整齐,所佩戴的口罩应每4小时更换一次,按照要求佩戴的口罩应具有12~16层,工作结束后立即洗手消毒。

3.2.2 二级预防:

根据医学观察,应对疫情的发源地实施消毒工作,即集中治疗的地点和医院内发热的门诊。实施消毒工作前,应穿好隔离衣,佩戴好符合有关规定的防护帽及口罩,若接触了浓度较高的消毒液,应进行1分钟的洗手消毒,消毒工作完成后,全身防护设备作灭菌处理。

3.2.3 三级防护:

工作人员若直接与生命体征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不但要实行二级预防措施的要求,还要采用与有关标准相符的FFP3或是N99安全防护呼吸器进行全面性的预防措施。

总而言之,在平常人们的生活当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多喝水、不随地吐痰、不吸烟等。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空气清新,经常打开窗户,使室内空气得到流通。积极参与各种身体锻炼活动,增强自身免疫能力,此外还要劳逸相结合,保持人体营养均衡,服用预防性的药物,定期进行免疫疫苗的接种,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锦荣,黄清臻,李国英,韩华.呼吸道传染病与室内空气消毒方法[J].医学动物防制,2010,(09):879-880.

上一篇: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 下一篇:企业经济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