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规划意识范文

时间:2023-12-06 19:54:08

强化规划意识

强化规划意识篇1

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情况和整改落实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服务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大局、工作中心和工作重心。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求真务实为立足点,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坚持“讲党性、抓机遇、重民生、谋发展”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切实建立健全规划编制体系,切实推进城乡规划事业协调发展。

2、目标要求

在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前提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完成好各项任务,同时配合好区委、政府的各项工作,加快完成××区各乡镇的乡镇规划工作。

3、工作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解放思想推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更好地破解传统发展模式的难题,突破束缚发展的体制障碍。坚持敞开胸怀,谋划未来。多渠道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充实完善方案内容。坚持真抓实干,责任到人。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责任人、目标、时限,以及措施,防止抓而不实、抓而不紧、相互推诿的现象。坚持阳光监督,促进落实。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党员大会等方式,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公布整改方案,接受监督,确保整改方案的落实。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够深刻,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当前规划管理在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城市建设规划优先的意识淡薄;经济社会发展以规划为引领的大局意识不强;“行政有界、经济无边”的市场经济视野弱化;重生产轻生活、重发展轻环境、“重物轻人”的失误观念以及“以规划迁就招商、以规划迁就开发、以既成事实代替规划”的被动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二)加机关作风建设教育不足,服务意识不够浓厚。打造服务型规划机关还没有彻底从思想上转移到行动上,如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举措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服务型规划机关”还未真正得以实现。在规划日常工作之中,安于现状,不求变革,不图创新。服务民生不够。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机关工作作风松散的一面,不敢也不善于突破,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三)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规划管理体制一定程度束缚了规划工作有效开展。在大量业务工作的压力下,放松了对规划精细化管理,在技术规范和规章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股室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被动管理以及乡(街道)规划力量薄弱等问题,影响了规划管理效能。

(四)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善。规划编制工作乏力,历史欠账多,制约了我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解决执行力不足问题,加强执行力建设,制度建设相对完善,但个别执行力不足。我局制度比较健全,但执行效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整改措施及进度要求

(一)解决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够深刻问题,从实际出发做好全局各项工作,保证城乡规划工作质量和突出城市特色。

只有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才能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因此,要克服骄傲自满、因循守旧的思想,发扬锐意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要克服见物不见人的弊病,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克服坚守本土的狭隘思维定势,树立区域联动的战略思维,以长远眼光谋划规划,以全局意识统筹规划,以科学态度抓好规划,更加自觉地树立科学发展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以规划为引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力求在否定中获得突破,在创新中快速发展,在改革中促进和谐,努力开创规划管理工作新局面。

1、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对制约、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谋求新办法、新举措。

2、通过“阳光政府”这一平台,将规划管理程序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加大宣传和公众参与力度,鼓励公众及社会团体参与公共事务。积极转变规划管理职能,优化规划服务方式,充分体现了规划部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断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向协调、引导和监督服务方面的转变。

3、开拓创新,积极关注民生问题。要创新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将优质服务的概念带到每一个股室,以点带面,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关注民生,尤其是拆迁工作中涉及到得民生 规划局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观整改方案第2页

问题。

4、抓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处理,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健全信访管理制度,优化信访协调处理工作机制,明确相应责任,提高相关业务股(室)、所(队)信访工作服务水平,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信访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

为此要求,一是促进干部职工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科学规划也是生产力”的意识;二是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形成自觉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氛围;三是树立学习应用科学发展观的典范,以点带面,以面带片。

责任领导为木万光局长,局办公室负责协助,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于今年8月份前全面推进。

(二)加强机关作风教育建设,增加机关工作透明度,鼓励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1、打造善于科学发展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大力加强局班子建设,从思想、作风、能力、廉政上严格要求,做带领队伍的模范团队。同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意保护干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提供坚强的后盾和政策的保证,营造宽容、宽松、宽厚的社会氛围。

2、深化班子民主作风,确保决策更加科学。加强权力制约,班子成员要形成监督、制约机制,防止出现“一言堂”现象;要进一步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及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务必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格局,从而形成大事讲民主、小事讲风格,民主决策、科学规划,团结奋进,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

3、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为抓手,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工作。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为指导,继续畅通与市纪委、监察局的沟通渠道,通过联系点这个平台,加强我局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观念,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信仰,筑牢规划系统拒腐防变防线,为规划队伍保驾护航。

4、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正确的绩效观为导向,全面开展“量化考核工作”,力争通过该活动,在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上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开展“四评议”活动,对规划管理机关绩效与作风建设开展社会评议、基层评议、领导评议、网上评议。通过完善民主测评机制,让“群众满意”、“服务对象满意”、“基层满意”成为检验我局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5、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做好党务工作,促进机关和谐发展。不仅要做到督促单位做好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同时也要做好局党支部的各项党务工作,促进机关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此项责任领导为和志刚书记,由局综合办公室牵头开展,于今年9月前逐步完成具体方案,并形成长效机制

(三)破解机制体制约束,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1、以理顺股室职能配置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在审批质量和速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要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转移到规划管理工作中来,以“壮士断腕”的气概,从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通过理顺我局内部机构设置和股室职能配备,明确股室的审批职责;科学制订办事流程,理顺内部沟通环节,加强股(室)、所(队)的内部沟通联系,杜绝不必要的扯皮、内耗;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办公水平。同时,积极配合区委、政府及市局的各项工作,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树立我局为民、便民的良好形象。

2、加强规划编制管理,制定年度××区城乡规划编制计划,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严格规划审批制度,把好“一书两证”发放及城乡建设监察关,提高规划管理效能树立规划监察威信,做好这些基础性工作,对于推进控规编制、进行规划专题研究与市政专项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树立规划权威。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规划、执行规划、参与规划的良好氛围,确保规划“落地”。对随意调整和更改规划的行为,要提高门槛,增加难度,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培养好一批规划专业人才和组织规划专业人员。

4、要建立健全沟通协调制度,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内,要形成股(室)、所(队)的联合议事制度,发现问题随时研究解决;对外,除了相关部门保持好沟通外,还要加强与各乡(街道)沟通协调。

此项的责任领导为毛丽锋副局长、和佳副局长负责,由各有关股(室)落实,于今年12月份前逐步完成。

(四)进一步解决规划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充分发挥规划的作用

1、统筹全市规划编制,构建科学规划编制体系。确立规划引领城乡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划作为统筹全局,引领未来的蓝图,对促进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有什么规划,就有什么环境;有什么环境,就有什么产业。因此,应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统筹、协调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的功能,将各专业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当中,建立健全规划编制体系,增强各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2、加紧××区各乡镇的乡镇规划工作,按照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布局,通过建设便捷的交通体系,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打造好国际旅游城市。

3、扎实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单元是系统推进控规编制的重要保证,是将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落实在控规中的重要环节,将为我局实现控规一张图管理模式奠定基础。完成好大东乡集镇规划,安乐村城中村规划等工作,大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4、在开展规划编制以及评审过程中,要结合我区的实际,选择专业知识扎实、责任心强、熟悉我区情况以及绩效、信用良好的专家为我所用,积极鼓励工作人员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和规划管理业务知识学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5、要加强规划执法力度,提高规划执法人员素质编制过程的监管,逐步解决好城乡建设中执法难、难执法的问题。

此项责任领导为和佳副局长,于今年12月份前逐步完成或完成主要工作。

(五)

建立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规范管理,但规章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无异于一纸空文。因此,要将重点放在抓好局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上,对已实行的各项规章制度逐一进行检讨,查找不能执行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借助有效的执行力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此项责任领导为××副局长,于今年11月份前逐步完成。

强化规划意识篇2

【关键词】医学类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3-0029-02

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发展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明确目标,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结合社会需要,开拓美好前程,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调查对象

参与本次信息采集的是600名医学类在读本科学生。各群体分别统计如下:(1)性别比例:男生20%,女生80%,男女性别比例为1∶4。(2)年级比例:大四学生8%、大三学生29%、大二学生21%、大一学生42%。

二 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根据调查目的,设计了《医学类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按照年级、性别对我校建设路校区本科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60份,其中有效问卷530份,样本分布均匀,样本容量、样本代表性都能满足统计分析要求。

三 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大学生获取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途径

据调查,大学生获取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学校开展教育培训(48.6%)和父母、教师、朋友(46.8%),这说明大学生除了利用现有的资源自发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外,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是最重要的渠道,学校教学工作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普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程度

据调查,听说过但不太了解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71.2%,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非常了解的学生只占了7%,在大学生中,仍有较多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太了解,这说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普及还有待提高。

3.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及需求程度

据调查,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高达73.8%,有将近一半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由此说明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和需求度很高,反映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度的提高,同时也反映出相关服务的不足。

4.大学生对现在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的了解情况

据调查,仅有三成的人对现在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了解,而对现在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有所了解的人将近六成,还有基本不了解和根本没有考虑过的。这说明有将近70%的人对现在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不清楚。

5.当代大学生对将来的职业考虑情况

据调查,有三成的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考虑了很多,为自己做了较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有超一半的人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一点想法,说明大部分人没有较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有小部分人处在迷茫中,甚至有人根本没有考虑过。

6.学校举办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课程或讲座对大学生的帮助程度

据调查,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举办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很有帮助,受益匪浅,说明学校举办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7.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更希望看到的活动

据调查,大部分人选择了需要有关职业规划和人力资源相关知识的介绍,少而精(43%)和请一些企业的人事经理谈谈他们的用人之道及就业情况(35.6%),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还不够了解,希望进一步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质,以便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 总结及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对职业生涯设计和未来发展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同时通过此次调查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调查高校的职业指导体系所提供的服务可以进一步拓宽,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工作存在较大的可提升空间。在此,结合调查分析的结果,对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自己,强化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和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作为在校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是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从入学起就应该对自身爱好、个性特征、相关经历以及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确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同时,高校也要通过多种途径如开展职业测评、职业训练、邀请职业指导师讲课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尽早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2.“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职业测评系统工具和咨询服务工作室以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是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硬件”上,要投入必要的物质保证,加强如咨询辅导室、信息查询室、面试模拟室等职业生涯教育必备设施的建设。在“软件”上,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求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从事职业生涯规划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理念、文化素质、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

3.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一套科学的体系。高校应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中,并根据不同的年级开设不同的内容,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同时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关注就业过程中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用人单位对专业素质要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4.搭建平台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尽早树立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职业规划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科学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应搭建平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活动。如加强网络宣传,提供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各种资料,设置网上个性化的问卷调查、咨询和生涯指导;邀请相关专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介绍不同行业的市场定位、发展前景、经营管理战略思想以及从事该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等,使学生尽早认识该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前景,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和定位;开展“个人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模拟面试”等系列活动。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一系列活动,不断增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变“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努力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2]钱贵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强化规划意识篇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78-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综合化、国际化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等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思想理论知识教育忽视实践效应问题的现象,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力不一致的现象。现在部分大学生虽然认同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性,但并不为此付诸实际行动,或者不按照已制定的规划要求去行动。

一、提出问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本人在个人与组织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个人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职业目标而预先进行生涯发展系统安排的活动或过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认知的层面,广大的大学生已经逐步认识到有合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自己坚定人生信念;明确自己的短、中、长期目标,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效率;避免盲目就业与不良情绪的干扰等。但是,在实践的层面,大多数大学生的实际行动却跟不上思想认知的步伐,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校教育乏力。高等教育面对社会转型、文化多元、深化改革的教育环境,似乎把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这样关乎大学生人生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教育任务,几乎全部交付给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而转移了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视线,导致教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的退化和教育实践领域被模糊化。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凸显乏力。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家庭教育偏颇。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家庭的环境状况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是非常深刻的。然而,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对现代的家庭教育的影响还不能完全被磨灭,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关心仍然停留于学习考试的实际分数和身体健康。另外,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家长们更在乎自己的子女能否顺利进入高等院校和实际受教育的权利,而非把注意力集中于子女们在大学中是否有执行职业生涯规划。这种家庭教育与青年全面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教育缺失。大学生的可塑造性决定着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确定性,自身存在着明显的自我控制力、自我执行力不足的弱点,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能力不强。而且,一方面大学生朝气蓬勃、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成才意愿强烈;另一方面大学生既情绪易波动又极易被鼓动,在教育氛围不够的情况下,很难相互提醒、相互激励、相互评价,导致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问题上自我教育的不完善,明知要为之而不为。

二、现象分析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着眼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要求大学生对个人因素的自我了解、规划与求职择业的匹配需求、职业发展目标、实践求职目标的行动方案、掌握目标职业技能等具备相当的认知度和践行力。但是,现实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却事与愿违,由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社会阅历的局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如建立在空中的楼阁,停留于思想层面,缺乏实践力度。

在认知的层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高等院校教育呈正相关关系。一方面,只接受侧重于研究型理论知识灌输教育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能力要明显低于接受过实践型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职业生涯指导课程中运用心理学心理暗示的教学技术,和学生共同分析职场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是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力与实践力的两个直接因素。

在信仰的层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家庭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存在相关性。进一步调查发现,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意识和教育理念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形成与发展的潜动力,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帮助大学生构建起健康职业发展模式的精神家园,在自我强化就业意识的同时也能够使自我的功利意识得以平衡。此外,人际关系、家庭状况、家庭的社会地位等大学生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制约着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合理定位的重要因素。

在执行的层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教育与其所处的年级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渐呈递增趋势。高年级的学生对自己需要一个科学理性的职业发展规划的认同度要明显高于低年级的学生。调查表明,大学生投入形式多样化的职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实习与就业基地等工作,并通过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及时反馈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实际差距是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关键因素。

三、对策思考

调查结果充分显示,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效应问题是确实存在的。虽然目前我们已经关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但是关注的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其存在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

1.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资源体系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需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资源的支撑。在增进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要把握专业的师资队伍、管理激励与监督服务队伍和办学设施等物质性硬件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环境、校园精神等非物质性软件资源方面的建设;在保障显性资源和隐形资源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确保获得开设指导针对性较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践课程等显性资源和科学技术课程等隐性资源的支持;在完善制度性资源和机制性资源上,要加强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设的制度性、规范化管理,并且在一定制度和规范的约束下,逐渐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可行性、保障性,强化有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组织机制建设等。

2.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鲜明,价值取向多元化、独立自主意识强、适应新事物能力强,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 E.Super)的“生涯彩虹图”,较全面地诠释了这一点。根据萨柏对生涯发展五个阶段的划分,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处于职业探索阶段,在选择职业时有较大的弹性,个性化差异表现得比较明显。因此,在高等教育期间,依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采取职业心理测验、职业行为观察、职业人物访谈、职业情景幻想等一系列教育技术手段,为每一位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明确和坚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激发他们坚定的意志力和执行力,从而为他们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

3.定期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展示节”。通过规范化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回答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要弄清的几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支持什么?为达到我的职业目标,我又该干些什么?”指导和帮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懂得要在操作自我评估、环境评估、目标设定、目标实施、反馈修正等环节的基础上,突出可行性部分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确切把握职业规划的具体目标。依据此活动平台,大学生充分展示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让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断强化并深入到每一位大学生心目中,力求巩固大学生对目标职业的心理倾向,以此指引每一位大学生去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收获成功的职业前景。

4.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综合就业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而具备的获得工作机会、并在工作中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的核心适应能力也往往能成为制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效应的重要因素。面对高效率、快节奏的就业环境,高等教育理应帮助和指引大学生培养保持乐观、自我情绪调控、高自我效能感、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思维开放性等积极上进的性格特征,以此为基础,凸显在专业知识技能上的优势,增强对理想职业的认同感,积极发挥个人适应性的积极价值,指引大学生在不断完善就业资本的同时以期达成在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积极结果。

四、结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有实践效应的系统性的思考与方法,对帮助大学生初步设定出人生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它也能够表现出动态循环的功能。职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不乏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因此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要指引大学生明确规划的目标和方向,又要注重实践效应问题,把握在实践过程中的变化空间,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现出实际的可操作性。此外,高等教育把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效应积极地融入到大学生有系统的、有步骤的自我探索、职业探索之中,使大学生在不断达成阶段性的成功鼓舞的过程中保障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度认同感和践行力。

参考文献:

[1]赵北平,雷五明.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建国.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4).

[3]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李名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1).

强化规划意识篇4

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如此规模的规划宣传会议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说明新形势下规划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我们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迈进,城市发展必须有一个与此相适应的“规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区委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研究和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城市规划工作,动员全区人民深入开展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强化规划意识,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工作,促进全区城乡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强化“龙头”意识,提升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建区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是我区城市建设力度最大、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一个时期。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实施城市规划作为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强有力抓手,坚持规划的导向性,用规划指导全区建设和管理,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不断增强;坚持规划编制的高起点和高要求,引进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着手编制路桥分区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各重点区块规划、各项专业规划及大量村镇规划,一个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较为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坚持规划实施的严肃性,认真执行《城市规划法》,大力查处各类违法建设,在全区集中开展了“拆违”整治活动,规划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坚持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公开性,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作为城建顾问,建立路桥区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定路桥区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注重接受社会各界对规划的监督,实施规划“阳光工程”,规划管理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了远东新区开发和“一主一次”城市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城市的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日渐完善,城市的品位明显提高,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建成区面积达到17平方公里,城镇居住人口20多万人,城镇化率达5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总体来说,我区城市规划工作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了城乡建设,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规划体系不够完善。我区年编制的路桥分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已基本建设完成,而年编制的路桥城镇体系规划已严重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区的分区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和全区村庄布局规划等重大规划,以及交通、绿地等专项规划还未修编完成,许多重要区块的控制性详规还在修编,详细规划的覆盖面还不高,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的状况十分明显。二是城市建设档次不够。由于缺乏规划的有效指导,加上建设速度快,建设时间短,导致城市建筑形态档次不高,城区没有一条高档次的街道,也缺少漂亮的标志性建筑。三是规划管理效率不高。规划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人员业务不精,信息化程度不高,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管理的缺位现象十分突出,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管理模式的要求。四是违法建设屡禁不止。由于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导致无证建设和随意增加建筑密度、提高容积率、减少绿地面积、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等现象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城区农民建房未批先建有5434间。尤为突出的是,一些农民在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之前违章搭建、突击抢建现象愈演愈烈,造成很坏影响。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利益驱动、工作能力、社会监督等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部分干部群众认识不够到位,规划意识不强,没有真正形成全社会尊重规划、爱护规划,自觉按规划办事的浓厚氛围。因此,必须从深化思想认识入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首先,加强规划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中央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核心就是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城市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规划要达到的目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中心城区与乡镇的协调发展,引导城乡合理布局、协调共进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首先要实现规划的一体化,加快城乡规划一体化的编制。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城市是区域的增长极,通过加强中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增强和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发展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并做好区域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关键是保护城市环境,通过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严格实施规划,来加以严格控制污染源的产生,逐步改善环境。因此,这迫切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强化规划工作,从源头上把握规划对各项工作的指导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次,加强规划工作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使国内外产业、资本、人才流动空前活跃,城市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经过多年来的全力发展,我们台州已成为“长三角”第16个城市,成为区域发展中承接产业、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一个城市太小,就没有份量;一个城市缺少特色,就没有魅力;一个城市没有品位,就会被人遗忘。而城市的大小、特色和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的发挥。哪个城市规划得好,哪个城市建设水平就高,聚集力、吸引力、辐射力就强,综合竞争优势就明显(如意大利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尽管不大,但很有特色,很有魅力)。因此,深圳、上海等发达地区提出“规划是生产力,规划出竞争力”,“规划创造价值,规划也是资源”,“规划显现城市效益,规划铸造城市品牌”等一系列先进理念,既是对规划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体会,也是尊重科学、尊重城市建设规律的集中体现。

第三,加强规划工作是政府职能和体制转变的迫切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们的社会经济活动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市场经济强调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对城市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政府的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社会事务管理,规划的实施受市场力量影响很大,对规划的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使规划工作调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当前行政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强调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必须体现效率和公开、公正、公平。随着《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政府的运行规则和办事程序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和宏观调控手段,也必须要尽快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这些都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抓好城市规划工作。

第四,加强规划工作是路桥城市发展现实的迫切需要。一是从路桥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来看。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去年,我区人均gdp达到3600多美元,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期,这就要求规划的编制和监管的内容、手段等都要发生相应变化。二是从路桥人民的生活需求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群众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对城市环境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规划工作愈来愈关注。目前,路桥城市还处于粗放型发展,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布局不合理、空间组织无序、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亟需通过规划对城市作进一步的整合、提升和完善,建设极具特色和魅力的生态城市,从而增强路桥人民的自信心和优越感,激发人们爱护路桥、建设路桥的热情。三是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来看。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区打造“六个路桥”的关键时期,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全面实施远东西扩战略,建设行政文化中心、中部工业区、南山生态保护区、东部沿海产业区,并实现“三市一城”创建目标,建设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这越要求我们树立规划的先行理念,加强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优化各种资源空间配置,才能确保各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二、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区城市规划工作的新局面

面对新的形势,下阶段,我区规划工作主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充分认识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点,严格坚持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坚持规划的前瞻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情况,出现新问题,提出新要求。为此,规划要留有足够的余地,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外部因素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和完善,使城市规划适应发展需要,更加全面、正确地反映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成功的例子:如目前的重庆机场用地,是50年代开始控制而留下来的;不足的例子:我国的电力规划失误,路桥的交通建设考虑不足)。在考虑前瞻性时,也要注意现实性、经济性和合理性,不能一味的超前,这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的浪费(如珠海由于规划超前,导致城市发展缓慢,就如机场太大,浪费严重,利用率还不到1/10)。

第二,要坚持规划的全局性。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具有全局的观念,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坚决维护整体利益、全局利益(如在安排村居安置点时,要考虑全局性、系统性,不是哪个地方好就放哪里)。

第三,要坚持规划的强制性。城市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地位,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决不能因领导人的更替而随意改变。所以,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加强法制观念,在工作中严格依法行政。

(二)加强城乡规划编制,着力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规划编制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五个统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确立城市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当前,全区的城市规划编制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适应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加快规划的制定、调整和修编,重点要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抓紧修订完善路桥分区规划。要按照覆盖全区、层次清晰、目标明确、合理有序的原则,完善路桥分区规划,尽快上报审批。同时高起点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引导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二是要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重点编制好远东西扩区块、新行政文化中心和几个入城口等重要区块的控制性、修建性规划,加强对各类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的规划引导和调控,为规划实施管理提供依据。三是要加快专项规划和村镇规划的编制。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从完善和优化城市功能的角度出发,加快各类专项规划和村镇规划的编制。四是要加强城市设计的研究和制定。

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无论是从城市的整体规划还是到每个单体建筑,都要作为艺术品来对待,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当然,我们不可能使每一个建筑都能成为精品,但对每一个建筑我们都要有几十年摆在那里还很象样子的精品思想。尤其是对重点地段、重要建筑,更要坚持精益求精,精雕细刻,提高建设的档次和品位。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要加强各类规划的相互协调和衔接。坚持下一层次的规划以上一层次的规划为依据,不同层次的规划相互反馈、补充和完善,加强规划的系统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积极鼓励和引进高素质的规划设计力量参与城市规划设计,认真对待规划评审,切实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和水平。(抓好规划编制,根据土地资源不足的实际,为提高城市档次,必须实行“立改套”,建设高层建筑);(抓好规划评审,改变以前规划方案的会审方式,提高会审的质量和效率)。

(三)加强规划监管,依法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首先,要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完善规划决策体系,进一步发挥区城乡规划委员会的决策作用,凡涉及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均由区规划委员会研究决定。完善规划管理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影响规划的实施。落实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理顺市区镇三级在规划管理中的职责分工,保证规划管理全覆盖,保证分层落实,贯彻到位。

第二,要加强规划执法。规划审批和规划内容调整都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已批准的规划内容,规划没有完成的,不得开发建设。建设项目的审批必须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规划,杜绝执行的随意性,凡未编制详细规划或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办理规划用地手续,不能批准建设,防止建设牵着规划走,随意插建、盲目开发的现象发生(现在建设条件不成熟的一些规划区,一定要严格控制住,保持原状。如深圳的行政中心区以前控制得很好,现在建得很漂亮)。今后,对违反规划的单位和个人,不管是开发商还是政府管理部门,都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区里将建立路桥区城市规划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城市规划重大失误的,既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又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规划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依法对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严肃查处违反规划的行为,特别是要加大对各类违法建设活动的查处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坚决拆除,不以罚代拆,助长违法建设的歪风(现实表明,规划控制得好的地方,改造起来就比较容易,如路桥街道的龙头王村12年没建房,现在旧村改造很平稳)。

第三,要加强规划实施质量。一个很好的规划,如果在实施中没有把好质量关,出现操作失误或工程质量不合格,那这个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其在前期所花的大量精力白费不说,可能还会带来更大的后遗症。这不是悚人听闻,当前在我区规划执行不严谨的现象还严重存在,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工程(如峰江金属再生园区的道路,和批准的规划红线差了9米;藕池小区临银安南街的几幢建筑,后退距离严重不足等等)。当然,这有技术手段落后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所致。所以各主管部门,要主动把好规划质量关,把工程的质量抓好(工程质量怎么抓,教大家一个方法:就是派专人监督施工时的钢筋、水泥用量)。

第四,要加强规划实施的部门协调。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做好与城市规划审批程序的衔接与配合。建设项目未按规定取得选址意见书的,计划部门不得批准立项;未按规定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土地部门不得批准建设用地;未按规定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未经规划验收合格的,房产部门不得发放产权证明。通过各部门的衔接和配合,形成合力,依法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以前,我区在这方面配合得不是很好,这是导致违法建筑现象比较突出的主要原因)。

第五,要加强城市规划的社会监督。积极推行“阳光规划”,进一步增强规划的透明度。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检查,重大规划方案要主动听取人大常委会的意见。要通过建立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建立规划公示制度、举办城市规划展等多种载体,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建立对违反城市规划行为的举报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形成全社会重视规划、关心规划的良好环境。

(四)切实加强规划的基础管理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一要加强城市勘察测绘管理。城市勘测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城市勘测管理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统一的高程系统、统一城市地形图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管理城市测绘基础资料;抓好“三项管理”,即资格管理、任务管理、质量管理;把住“两个关口”,即在城市测绘市场管理中,要验审资格、检查成果。二要加强城市规划统计工作。城市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动态、延续的过程。抓好城市规划统计工作,可以及时了解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情况和有关重要数据,包括各类建设用地、各项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进展等,及时掌握规划实施情况,合理评价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三要加强城建档案管理。要保持城市规划建设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结合规划信息化建设,尽快制作路桥建设规划网,建立我区各类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的资料库,逐步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数字化管理提供服务。

(五)加强领导和学习,切实提高城市规划工作水平。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规划工作的重要性,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规划工作作为城市建设的第一抓手,摆上重要位置,抓工作落实,抓工作进度。要加大规划编制的投入。区、镇两级财政要在预算中安排规划专项经费,各有关部门也要根据编制专项规划的需要,安排一定的规划专项资金。要切实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城市规划是政府重要的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健全规划管理机构,根据规划工作需要,抓紧引进和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规划队伍。规划部门的广大干部,要把学习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作为认清形势、把握大局的重要前提,作为掌握工作主动权的关键环节,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要敢于坚持原则,恪守职业道德,做到清正廉明,秉公办事,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当好参谋助手。

三、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

城市规划宣传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涉及的面非常广,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按照已拟定的工作方案,集中精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一)规划宣传月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这次规划宣传活动的指导思想: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城市规划的政策和法规,宣传城市规划工作的成果和新思路、新举措,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全社会的规划意识,按照“拓展空间、完善功能、提高效率、优化结构、改善生态、弘扬文化、注重个性、提升品位”的要求,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标准实行规划管理,提高城市规划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这次活动的目标:展示政府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展示路桥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以建设“六个路桥”为目标的未来城市规划蓝图;使广大干部群众受到教育,使规划法更加深入人心,群众更加了解规划、遵守规划、支持规划,并按规划要求建设,使城市朝着健康、科学、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开展拆违整治活动,起到警示作用,维护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使城市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规划意识、社会意识、管理意识,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开展“阳光规划”,为进一步开展城市规划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强势推进规划宣传月活动。这次规划宣传月活动规模较大,内容很丰富,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一是组织开展规划展版展览。在国际会展中心一楼大厅布置路桥区城市规划展览,展示路桥建区以来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展示路桥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以打造“六个路桥”为目标的未来城市发展规划蓝图。

二是报刊、电视、电子屏幕宣传。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刊登规划知识问答和规划文章,编制城市规划宣传月专题节目,利用城区电子屏幕播放城市规划标语,广泛开展城市规划知识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城市规划意识。

三是组织规划业务学习。安排国内一些著名专家开展规划知识讲座。内容包括对当前城市规划建设问题的思考,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布局等。

四是开展“阳光规划”。将积极推行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阳光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审批前的沟通制度,在规划编制与选址阶段,对具有群众性和公共性的一些规划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对规划的参与度,增强规划审批透明度,监督规划的实施,提高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五是组织“良一杯”城市规划知识竞赛及颁奖晚会。组织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派代表队参加竞赛,通过知识竞赛来推广城市规划知识,并在文体中心举办“良一杯”城市规划知识竞赛颁奖晚会,表彰先进,总结宣传月活动工作,普及城市规划知识,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六是全面开展大规模拆违整治行动。借宣传月机会,结合当前开展的土地集中整治活动,认真组织全区性拆违工作,对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筑,要坚决予以拆除;对于基本符合城市规划或者影响城市规划,但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违法建设,责令补办有关手续并处罚款。通过拆违,起到查处一地、震慑一方、教育一片的作用。

(三)确保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取得实效。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是今年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各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务求实效。着重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要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各部门、单位要按照区政府的部署,根据各自的职能,把这项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抓到位。各镇(街道)要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动员辖区内干部群众积极参加规划宣传月活动。区规划委员会要牵头负责抓好规划宣传月活动的重要环节,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主体意识。能不能把“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组织好,开展好,需要全区上下通力协作,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密切配合,更重要的是各职能部门一定要发挥主体意识,着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执法文明、公正公平、务实高效、亲民为民的城市规划监察队伍。三是广泛宣传,培养全民参与的协作意识。只有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城市规划工作真正落实到位。要以群众的呼声作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第一信号,真抓实干,从具体事情做起,从群众关心的事情抓起,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让群众既是城市管理主体又是受益主体,从而使群众主动地关心城市管理,自觉地参与城市规划。

强化规划意识篇5

规划师的职业实践和社会角色决定了规划伦理意识培养是城乡规划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国内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中尚未形成完整的伦理意识教育体系,文章借鉴国外规划伦理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研究中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伦理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加强规划教育伦理课程体系建设、重视规划伦理案例库建设、强化产学研结合、创新规划伦理教学模式、加强规划专业教师的培训。

关键词:城乡规划;规划教育;伦理意识;价值观;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00105

城乡规划是以城乡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及空间利用为核心的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的一项工作。规划师的工作涉及社会各方利益,实际工作中,规划师的工作经常处于各类矛盾中。如对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置和对土地开发的干预,直接面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权衡、不同公共利益之间和不同私人利益之间的权衡。规划师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社会各方利益,其从业人员伦理意识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本科教育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规划师的职业实践和社会角色决定了规划伦理意识培养必须成为城乡规划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规划伦理意识即在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中,引导该专业学生树立公平、公正的价值观,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需要。目前,中国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中,还未形成真正的规划伦理观价值培养体系。针对国内城乡规划教育中尚未形成完整的伦理意识教育体系的现状,本文借鉴国外规划伦理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探讨中国城乡规划教育中伦理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国内城乡规划伦理意识教育现状

受教育部委托和指导,由住建部下设的“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各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城乡规划学科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研究、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评估委员会对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教育质量、教育过程、教学条件”三方面进行评估。“教育质量”中的“德育标准”指标,明确要求评估各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理解城市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及社会交往能力”。但缺乏具体的评判标准,且在专业评估过程中,评估委员会主要注重对智育标准的考察,特别是对城乡规划专业必备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对德育标准的考察只局限于有关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情况,对学生实际的道德水平没有明确的考察内容和评估指标[1]。

目前国内城乡规划专业院系尚未进行系统化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建设。首先,城乡规划专业高等教育并未开设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虽然课程体系中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但这些课程不具有城乡规划专业的针对性,所以在专业教育环节规划工程伦理价值观很难深化。其次,虽然《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中

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的规划伦理价值观方面要求,但仅涉及规划伦理价值观的部分内容。另外,《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李德华,2010)书中也明确提出规划伦理价值取向等相关内容。目前国内一些城乡规划专业实力雄厚的院校,已逐步展开规划教育的伦理价值观方面的先行探索。例如同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专门开设了针对设计类专业的职业规划与学业指导课程,并结合专业特色,按年级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邀请不同背景的专家以专题形式介绍学科心理健康与工程伦理等内容,在工程伦理教育上具有较强针对性[2]。重庆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提出了课程模块与知识、能力、素养结构(包括职业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和心理素养)要求矩阵,对各门课程有关规划伦理观方面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但目前大多数规划院校的工程伦理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对实践的严格要求体现,规划工程伦理价值观方面缺乏专门的教育体系。

二、国外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工程伦理价值观的培养

(一)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有现代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国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英国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体系,已从单纯物质空间设计技能的培养转向重视综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并通过动态的、严格的教育程序来保证规划师的素质。英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体系中,对工程伦理的重视体现了现代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新特色。首先,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通过制定详细的城市规划教育评估大纲,指导规范城市规划大学教育。教育评估大纲主要对知识、技能、价值观、专门化领域、规划院系质量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其中价值观方面就是对城市规划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评估[3-4]。其次,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中除了体现知识、技能、实践的课程内容外,还有体现价值观教育的规划工程伦理课程。如卡迪夫大学通过设置社会差异和规划、环境政策与规划、规划法规和规划控制、规划法律、住房政策和体系等课程,向学生传授规划的工程伦理观,以政策分析和研究的形式,在具体政策解析中向学生传授公平、公正的规划伦理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边缘和底层群体。该校与规划伦理观相关的课程占到 20%左右,其他大学与规划伦理观相关的课程均在 2~8 门课之间。在英国各规划院系均重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置与规划伦理价值观相关课程。再次,为达到培养学生规划伦理观的目的,与伦理观相关的课程均采用了类型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课堂授课之外,更多的是通过多样的社会实践以及校外社会调查来灌输正确的伦理观[5](表1、表2)。

(二)美国

美国是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师职业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专门制定了《美国持证规划师学会道德与职业操守守则》,对从业规划师的行为进行道德规范,同时向外界宣示规划师的价值观。美国持证规划师学会和美国规划院校联合会对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针对“价值观”培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要求。大部分规划院系将部分工程伦理教育的知识、案例整合到人文社会科学的非技术课程当中。这些课程内容中应体现如下价值观:个人自由与集体利益的协调;让各种声音得到表达,多元化的规划;公平效率原则:社会公正、公平和利用资源的高效率;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遗产;说实话、不腐败、为全体市民谋利益,体现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同时,将产学研结合作为规划伦理教育培养的主要途径,已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规划伦理教育体系[6]。

三、城乡规划伦理意识培养的途径

从英美等国城乡规划专业工程伦理教育的成功经验发现,规划伦理意识的培养,不能简单依靠增设一两门课程,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培养和训练过程。首先,应建立一个全社会认可的规划伦理教育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出台具体的规划伦理意识教育要求、内容、评判标准。其次,规划伦理意识的形成不能简单依靠开设道德通识理论课程,应与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建议由“全国高等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牵头,各省规划学会、各规划院校、规划管理设计机构协同,分层次、分步骤地开展规划院系学生伦理观的培养(图1)。

(一) 加强规划教育伦理课程体系建设

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国外主要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种是独立授课、系统教学;另一种是横向贯通、深度融合。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规划院校不具备单独开设规划伦理课程的条件,工程伦理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7]。因此,采用“横向贯通、深度融合”的伦理意识教学体系更适宜于中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实际,即将规划工程伦理内容嵌入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模块中,建立规划伦理课程教育体系。明确相关课程中伦理教育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各课程的特点,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制定明确的伦理教育的相关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渗透式课堂教学,将工程伦理原则与规范渗透在各门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设计课与专业实践中,构建“伦理认知、伦理实验、伦理实践”三维度伦理教育体系,在不同年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传授规划伦理价值观相关内容,通过系统化学习,使规划学生具有完整的规划伦理价值体系( 图 2) 。

以城乡道路与交通课程中工程伦理认知教育为例。该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学了使学生掌握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及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外,还应着力解决相关的伦理价值观问题。例如“城市道路为谁而建”的问题,专业教师在理论授课时应体现道路建设以公共利益为重,应兼顾所有的交通参与者的需求,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车为本;又如“城市道路建设及交通规划中优先关注谁”的问题,应体现弱势群体利益优先原则。

(二)重视规划伦理案例库建设

由“高等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牵头,开展城乡规划伦理案例库建设工作。将实际中重大的规划工程项目,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案例作为素材,配以规划伦理分析,收录入案例库,建立内容丰富的规划伦理案例与资料库。通过使用真实的例子来描述道德困境,呈现各种解决伦理问题的方法。规划院校师生可通过专题形式对案例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推理和伦理识别,提出和确证伦理决定。

(三) 强化产学研结合,注重伦理价值判断培养

产学研结合是工科学生培养工程伦理观的主要途径。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校参与或模拟参与规划实践项目,或在管理、设计、研究机构参加实践,通过将学校、学生、规划相关机构三者有效结合,引导

学生全程参与到城市或地区规划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不仅掌握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而且具备面对多元利益主体和复杂现实问题时的价值判断能力。另外,各规划院校还应积极开展“规划下乡”“规划扶贫”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使伦理道德教育贯穿城乡规划的专业教育中。

(四)创新规划伦理教学模式

城乡规划专业工程伦理相关课程教学不仅要依靠课堂理论授课,更多的是要创新各种教学模式,以有效灌输正确的规划伦理价值观。如教学中采用体验与活动结合的实践模式,采用小组设计、工程实践、角色扮演、计算机模拟等方式,或邀请不同学术背景的教师和规划界前辈,以讲座形式,为学生介绍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等内容,为学生积累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经验。

此外,可将规划伦理教育与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校报、校园广播、网络、图书馆展示区等宣传阵地,采取工程伦理知识大赛、关涉工程伦理的模拟法庭论辩、小品相声、工程伦理公益性广告等形式,使教学环境贴近学生生活,使规划伦理价值观融入学生文化生活。

(五)加强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的伦理原则与规范的培训

各省规划学会应定期组织对省内各大高校规划专业教师展开规划伦理的培训(可与注册规划师继续教育结合开展),普及规划伦理原则与规范,使专业教师能够将工程伦理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于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在专业教师教学、科研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规划师的责任,深刻体会规划工作应具有的深厚人本情怀,保持公平公正的尺度,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

四、结语

本文针对国内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中尚未形成完整的伦理意识教育体系的现状,借鉴国外规划伦理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研究中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中伦理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另外,现实中每一名规划工作者对规划的理解、对工作所持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对未来的规划师产生影响,因此,规划伦理教育除了依靠规划院系,其他城乡规划从业人员也都是潜在的教育者,都应重视自身的责任和价值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和平.加强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J].规划师,2005,21(12):66-67.

[2]马珂,贺栋.城市规划专业工程伦理道德教育浅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6):74-77.

[3]章兴泉.英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启迪[J].国外城市规划,1995(2):48-50.

[4]唐子来.不断变革中的城市规划教育[J].国外城市规划,2003,18(3):1-3.

[5]袁媛,邓宇,于立,等.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及对中国的启示――以六所大学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2(2):61-66.

[6]张庭伟.知识・技能・价值观――美国规划师的职业教育标准[J]. 城市规划汇刊,2004(2):6-7.

强化规划意识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规划的内涵

城市规划这门学科具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它是由多种知识体系构成的。城市规划主要对城市的布局进行优化,对各项工程建筑等进行安排和部署,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但是城市规划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它只能对城市某一时间段的整体局势进行规划,随着时间的变化以及城市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以及管理、运行等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有利于协调和解决城市中的各种矛盾,规划不科学,有可能在某一点上引发人们的冲突和矛盾,从而带来较大的利益冲突,不利于城市的文明发展。城市规划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在城市规划中,最常引起的社会矛盾是工程技术以及建筑艺术两者相互协调的矛盾。城市规划还具有很高的政治性,虽然目前是由市场起主导的引导作用,但政府仍是实现宏观调控,优化经济结构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机构。有的人认为城市规划并非科学,而将其定位在政策体系或者工作的认识上,忽略了城市规划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质。邹德慈研究中指出,现代的城市规划包含了自然、社会以及艺术等知识体系,这些知识通过融合,形成了城市规划独具一格的特色。

二、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的意义和必要性

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程度,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城市规划能够为城市的建设以及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优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第二,科学的城市规划有利于实现城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因为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优化城市中各个政治经济或者文化中心的位置配置,同时,还能够提高这些中心的特色,提升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的广阔的空间;第三,科学的城市规划有利于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协调;第四,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的发展能推进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科学的城市规划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第五,科学的城市规划具有较强的法制性,在这种法制的约束下,其规划的实施具有强制性,不会导致规划方案的解除以及重新制定等情况。

三、城市规划科学化应该遵循的原则

首先,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对资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强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规划中更应该坚持这一思想,因为随着城市发展,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协调现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能够有效促进城市中各种矛盾的解决;其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规划应该以提高城市居民整体生活质量等作为具体的目标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和导向,能够大大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应该不断强化城市文化建设,主动保护城市珍贵的文物遗产,发展各种城市文化,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还应该在城市的交通以及医疗或者教育等各方面考虑居民的利益。再者,应坚持和谐发展的原则。城市规划中应注重人、经济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尤其是城市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重点考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原有的生态基础上进行小改动,使其和人的生活呈现出更加和谐的状态,避免各方利益的冲突。

四、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思考

首先应该从观念和意识上突破,坚持科学发展观。规划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第一要义,规划工作要紧密围绕发展大局来开展.而不能过分强调规划不顾实际的理想化;由于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要发展、政策形势需变化.城市规划要主动调整、完善、优化.以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时俱进才是城市规划科学化的严谨态度。

其次,应该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工作者的素质。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把一批懂规划专业的干部充实到管理队伍中去。要加强规划委员会的制度建设,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在规划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各个专业规划及重大项目建设等进行民主讨论,逐步完善城市规划公示等制度,提高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公开性和透明度。土地是城市经营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建设用地管理,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的用地和建设规模,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土地等资源合理利用的引导、调控作用,做到集约节约用地。

再者,在城市规划中应不断开拓创新。城市规划不能照抄,应该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并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其贯彻落实。同时,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过去的规划设计和规划编制的理论、标准和规范难免无法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因此,规划编制、管理和执法都要有敢于突破和不断创新的勇气和精神来迎接新的挑战,通过理论、技术和体制的创新,追求适应发展变化的新规划依据,这是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关键要求。

最后,城市规划科学化还应该提高城市规划的法制性,加强城市规划的管理。只有法律的约束,才能使城市规划真正进入法制化的轨道,提高城市规划的有效性,确保其沿着科学化的道路发展。城市规划管理是指城市政府依据相关法规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在管理上应注重与时俱进,实现对城市建设动态的监控和有效管理,认真考证规划部门传递的信息,若发现实际情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则应该对规划进行调整或者补充,以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五、结语

本文对城市规划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阐明了城市规划这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为我国城市规划科学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城市规划过程应遵循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的原则。最后并指明了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具体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仇保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陈为邦;对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城市规划会刊,2004,34(6):23-25.

[3]马武定;市规划本质的回归[J],城市规划学刊,2005,13(1):223-225.

强化规划意识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科学化;若干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划工作也渐渐的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在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城市规划科学化能够更好地将解决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差强人意的地方,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城市规划科学化的研究。

一、何为城市规划科学化

在过去,由于受到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因此为了避免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在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城市规划工作者开始注重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城市规划科学化也就应运而生。具体的来说,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概念是: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要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符合合理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的要求,具体的工作,如城市规划的监督、编制以及审批等必须要以城市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并要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不能够与之相背离,从总体上来讲,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要确保其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相吻合。

二、城市规划科学化的重要意义

(一)城市规划化科学化能够更好的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

众所周知,要想提高城市的品质,构建高品质的城市,就必须要做好城市规划工作,这是构建高品质城市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我国中型城市和高品质城市的调查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存在着空间设计不合理、违背科学的现象,很多城市的设计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为城市管理工作带了许多不便。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构建高品质城市,就必须要确保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能够遵循科学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将粗放的、随意的空间设计变得细致、严谨。

(二)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工作水平

当前,在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刚性过强、缺乏柔性,使得城市规划工作太过于绝对,丧失了其合理性和灵活性。第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缺乏科学依据,缺少必须要的城市设计研究工作,大多数城市规划措施都是依靠经验而制成的,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这些情况使得人们不得不反复的对城市规划进行修改,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十分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逐步提高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建设修改的几率,继而提高城市规划的工作水平。

(三)是政府执政为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通过城市规划科学化能够更好的实现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编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城市规划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有利于祛除冗余的机构,实现办公机构的精简化发展,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审批效率,是降低社会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由此可见,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是政府实现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有效措施。此外,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让城市居民更好的利用城市的空间,能够对城市中的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

三、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有效措施

(一)要不断的提高城市规划队伍的工作能力

对于城市规划工作来说,城市规划队伍是其主要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城市规划队伍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合理化。基于这样的情况,要想确保城市规划能够符合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必须加强城市规划队伍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城市规划队伍的素质。首先,各个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人员的再教育,通过组织培训、讲座等来不断提高城市规划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难题。其次,要加强对城市规划人员全局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认识到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继而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杜绝依靠经验进行工作的情况。最后,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者创新意识的培养。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城市旧有的规划设计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城市和人们的要求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在过去的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以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要求为宗旨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是城市规划服务于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才能够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二)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实施城市科学化、合理化的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推动并最终实现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但是实施城市规划科学化的目的,也是进行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指导思想。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城市规划方案时,必须要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要加强对城市实际情况的分析,确保空间布局能够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能够满足巨门的要求;要不断的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只有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思想,才能够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发展,才能更好的协调生态保护、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要采用更开征集制度来选取设计方案

要想确保设计方案的质量,强化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必须要采用公开征集的方式来选取设计规划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设计者做出更好的设计方案,才能够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在这方面,政府需要做好反垄断的工作,确保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能够在公平、公开和公正的环境下进行,要加大对弄虚作假等行为的打击。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水平,才能够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

结束语:

城市规划科学化发展是城市规划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全面的掌握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发展,才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 史舸,吴志强,孙雅楠.城市规划理论类型划分的研究综述[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01)

[2] 何兴华.科学实在的理解与城市规划的认知对象[J]. 城市规划. 2007(06)

[3] 王凯.从西方规划理论看我国规划理论建设之不足[J]. 城市规划. 2007(06)

强化规划意识篇8

[关键词]企业税收筹划;风险规避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9-0133-02

所谓的企业税收筹划是指在国家税收法律的规定范围内企业对自身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让企业可以完成足额交税之后仍然可以得到一部分结余。伴随着企业所得税法的改革为内资企业创设的有利环境,企业要加强对有利环境的充分应用,促进自身的优势与相应税收政策的结合,实现对企业纳税的规划。同时,随着近几年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促进我国税收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为了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就需要更多的资金维持企业的不断运转,为获得更加充足的资金,企业一方面可以采用“开源”的方式,比如运用薄利多销的营销措施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可以采用“节流”的方式,在此方式下企业除了可以从节约成本入手,还可以从节约税收成本入手,对税收进行筹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研究者就需要对企业税收筹划中的各类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实现企业税收筹划实施的可行性,同时要提高企业纳税人对税收筹划风险的认识,将企业税收筹划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另外,研究者要针对企业税收筹划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1 进行税收筹划的意义分析

1.1 纳税人可以促进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纳税人减少自身需要交的税款,实现企业自身财务利益的最大化。另外,企业通过利用税收筹划可以对多种税收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将其中对自己最有利的纳税方案挑选出来,从而实现企业的现金和本期现金流出的减少,让企业拥有更加充足的可支配资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1.2 促进企业资源的配置优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的流向往往由利益的高低决定,利益最大的行业对资本的吸引力最强,从某种角度上讲资本的流动从一定层面上展现了整个社会资源的流动配置。为此,企业在运用过程中,要正确对待税收筹划人员的意见加强对税收影响的认识,不断提升企业的财务利益和纳税人的税后利益。同时,企业要向规模经济的方向发展,加强对资本的吸引和运用,实现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1.3 促进税收法制的实施和掌握

企业要想实现财务利益的最大化和税收支出的减少就必须加强对税收筹划的运用,而税收筹划只有加强对税收法规和最新政策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实现上述目的,比如当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一旦发生变化时,税收筹划人会站在纳税人的利益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纳税人的利益最大化。因此,从税收法制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税收筹划的实施可以促进税收法律的更好贯彻,另一方面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可以及时发现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让税收机关及时地认识到问题,促进税收法规的健全和完善。

2 税收筹划的特征分析

2.1 税收筹划具有政策导向性

国家可以通过对税收的调整实现对经济的控制,通过出台相关的税收政策,对企业的征收税额做出调整,利用税收政策导向对纳税人的行为进行指导,进而实现国家对社会的治理和宏观经济的调整。

2.2 税收筹划的合法性

合法性是税收筹划的最基本特点,主要是因为税收筹划是在税收法规的约束下进行开展的,是符合国家税法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的,并没有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违法违纪的行为。另外,通过对税收筹划的概念进行分析,发现税收筹划的前提就是遵守法律法规,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纳税人要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要熟练掌握相应的税收法律,对违法与不违法的界限进行明确的界定。

2.3 税收筹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企业通过运用税收筹划可以对纳税风险进行最大限度地规避,有效地帮助企业减轻税收负担,让企业可以充分享受到合法权利和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另外,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时,选择和安排工作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对税收成本的节约,进而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2.4 税收筹划具有普遍性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或许因为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税收制度存在差别,但是其存在的倾斜政策都为企业的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操作空间,比如世界知名企业都拥有高级税务专家为其不断地进行税收筹划工作,再比如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税务机构都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可见,税收筹划工作是具有普遍性的。

2.5 税收筹划具有专业性

税收筹划的根本就是纳税人在实际操作中对税法的运用,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一方面,企业的税收筹划人员需要对财务会计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熟练的掌握,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计划和安排,达到为企业节约税收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从事税收筹划的专业结构,要具备更加专业知识和技能。

3 企业税收筹划产生风险的原因

3.1 国家政策产生的风险

在进行税收筹划是筹划者往往对国家政策进行运用,但是由于国家政策存在的不确定性会给税收筹划带来风险,主要表现在几方面:其一,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主要是因为国家政策缺乏时空性,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凸显出实效性。但是当政策的变化没有超出预定的范围,仍然可以达到既定的税收筹划目的。其二,政策选择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税收筹划人员对政策风险的错误选择,出现错误的理解偏差。

3.2 企业税收筹划人员纳税意识淡薄产生的风险

企业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税收筹划风险的大小,当企业具有较高的纳税意识和税收筹划目的时,可以对风险进行有效规避。

3.3 变化的经济环境带来的风险

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不仅与税收政策有关,还与相关的经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比如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会出台优惠税收政策,为企业进行减税;反之,对企业的税负造成不稳定的影响。另外,加之税收环境的变化也增加了企业税务筹划风险。

4 如何帮助企业在税务筹划中规避风险

4.1 通过对政策的学习提高规避风险意识

其一,对税收政策进行准确把握。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涉及了税率、纳税人和计税依据,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对税收筹划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只有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提出最优的规避风险方案,实现企业财务利益的最大化,保证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二,对税收政策变动进行密切关注。企业要想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则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仅要考虑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还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动,及时掌握政策变化的内容,提出最优的税务筹划方案,对各部分利益进行平衡。另外,由于我国税制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和税收政策具有实效性,对税收筹划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对税收政策的实质进行领悟,还要时刻关注财税政策的变化,及时对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进行规避。

4.2 企业管理层要提高规避风险的意识

企业的管理层要认识到对纳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制度上的重视,更要体现在思想意识的重视,这是因为税收筹划的目的具有特殊性,客观上是存在风险的。为此,企业领导要对风险提高警惕,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将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风险危害降到最低。

4.3 提高税收筹划人员的专业素养

税收筹划作为一项对技术要求极高的策划活动,往往需要筹划人员具备极强的综合素质,加强对税收知识、法律知识、财务知识和金融知识的掌握,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项目谋划能力和经济发展预测能力,进而胜任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对税收筹划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提高时不仅要依靠其自身的发展,更要促进纳税人素质的提升,因为只有提升了企业纳税人的素质,才能促进税务筹划工作的不断完善。

4.4 保证税收筹划方案的灵活性

经济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国家定会对税制和税法做出调整、对国家政策做出调整,为此企业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保证方案的灵活性,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让税收筹划方案适应经济环境,对税收筹划中的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

4.5 进一步改善税企的关系

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企业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对当地税务征管的要求和特点进行准确的了解,因为税收政策往往具备一定的弹性空间,并且不同地域税收征管的方式存在差异,需要在税收筹划中准确把握力度。为此,可以从几方面促进税企关系的改善:其一,税收筹划人员正确使用财务知识,对当地的税收政策规定进行不断的学习;其二,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联系,及时获得最新的税收政策,在税收筹划中把握主动性。

5 结 论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税务筹划的价值逐渐被认可,企业更应该加大对税务筹划存在风险的认识,最大程度的规避风险。为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对存在的风险提出有效的规避措施,最大限度保证企业赢得利益。

参考文献:

[1]王玉.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税务筹划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5).

[2]李绍萍.石油企业纳税筹划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3(5).

[3]朱敏.跨国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中的税收筹划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3).

[4]黄娇.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5).

上一篇:基层卫生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 下一篇:系统运维服务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