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范文

时间:2023-11-02 16:37:08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篇1

1.1环境资源分析

赛事外环境因素对赛事的运作可产生较大影响。现代体育盛会与企业赞助是不可分离的[7],赛事质量对品牌资产可产生显著影响,但企业赞助商的行为也将直接影响赛事运作的效果。重庆市第3届运动会游泳比赛的冠名赞助商为金融行业,重庆市第4届运动会游泳比赛的冠名赞助商为房地产业,其他有意赞助赛事的行业因自身实力或其他原因并未出现在赛场上,因此实力雄厚的金融等行业仍是赞助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的主力军。尽管相关部门也做出较大努力,但赛事赞助的开发困难较多,效益不明显,与国际相比差距较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赞助活动本身能够让人感知有较高的策划和组织质量,其品牌资产可获较大的提升[8],赛事工作将有望得到更多企业的支持。

1.2市场资源分析

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市场资源主要包括有形资产资源和无形资产资源,如:主席台悬挂赞助商冠名横幅,赛场设立广告牌、宣传横幅,企业领导为赛事获奖人员颁奖,新闻媒体全面报道,运动会总秩序册、成绩册刊登企业广告,赛场张贴企业宣传画,设立企业形象展示台等,但衍生资源暂未在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中出现,如相关活动经营权等。

1.3人力资源分析

管理者是体育赛事管理活动的重要决定因素。依据重庆市第4届运动会游泳赛事的运作任务,相关人力资源如表1所示。

2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管理模式的构建

为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本研究针对当前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市场化运作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了赛事管理过程和商业开发2种管理模式。

2.1赛事管理过程模式的构建

根据赛事运作模型,将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管理过程分为赛事可行性研究、赛事计划组织、赛事实施、赛事评价、赛事结束后管理5个阶段。

2.1.1赛事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游泳赛事运作主体在赛事举办前对赛事的成本效益等进行研究。游泳赛事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可为赛事运作计划提供信息,让赛事参与体明确赛事的本质和目标,为赛事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9],用流程图说明,见图2。

2.1.2赛事计划组织

赛事计划是赛事产生的前提。本文根据管理理论,提出赛事计划过程流程图,见图3。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组织建立需根据赛事要求制定相应的组织机构,合理、科学地界定管理职能,避免职能冲突和重叠。

2.1.3赛事实施

赛事实施是赛事运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实际工作中,实施与计划可能存在部分交叠,如招募志愿者的任务要在赛事计划阶段开始,财政预算与赛事实施前进行等。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的财政预算相对简单,因此应在赛事开始前完成。

2.1.4赛事评价

游泳赛事结束后,可由组委会负责人对整个赛事进行综合评述,一方面综合评述结果可作为新闻媒体报道的信息资源,也可通过媒体对赛事取得为成效进行宣传报道,为下次赛事在计划和寻求赞助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大会裁判长对赛事犯规案例、裁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对提升裁判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裁判队伍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2.1.5赛事结束后管理

主要包括后勤工作和竞赛工作,如:比赛成绩册的编印,比赛新闻信息的汇总与,器材、设备等物资的归还、处理,财务决算,工作总结,关键资料存档,颁发奖励,对志愿者、工作人员、赞助商等表示感谢

2.2商业开发模式的构建

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的冠名资格设定为形象良好的市内外企业,组委会市场开发部为游泳赛事冠名商列出了7项权益,权益的开发过程本质上就是对游泳赛事价值链进行价值管理的过程,所以,商业开发模式的核心是价值管理。相关环节如图4所示。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运营所涉及的环节包括:方案设计—赛事融资—赛事组织—赛事包装—广告和赞助—媒体转播—赛事衍生等。方案设计是赛事工作的基础,可从赛事“亮点”入手,以吸引观众、赞助商和媒体的关注。如: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市场开发方案可将重庆“温泉之都”作为亮点,若赞助商对休闲娱乐的兴趣超过竞技比赛,也可借助重庆的温泉为游泳赛事获取更多的融资。此外,赛事组织是价值管理的重要环节,且赛事的观赏性将直接影响广告赞助和媒体转播[11],因此组织者应重视参赛选手和规则设置。赛事包装是以赛事的商业开发为目的、针对潜在购买者实际需要对赛事进行宣传推广的过程,且广告、赞助等环节利润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赛事的包装和推广。体育广告和赞助是实现赛事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赞助商应是赛事开发计划中的主体。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可通过自主营销和营销2种方式招商,以重庆“温泉之都”为赛事商业开发的突破口,将温泉旅游和竞技体育相结合,开发出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商业链。媒体宣传是赛事运营的重要环节,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的媒体转播应将传统竞技比赛现场作为重点,期间可插播温泉场所举行的群众性游泳健身活动,一方面可保证转播形式的多样化,同时也使赛事内容更加丰富。此外,因赛事价值链的衍生蕴含着经济价值,与赛事相关的文化活动、赛事用品销售等均可使赛事价值链得以延伸,其相关文化娱乐活动是赛事价值得以实现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3结语

目前赛事体制决定了赛事运作尚存在组织管理体制欠合理、经营人才匮乏、市场开发观念尚未形成、商业化开发工作欠规范、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的市场化运作。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环境资源中的市场资源专指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赛事人力资源的配置至关重要。为合理构建重庆市运动会游泳赛事的管理过程模式和商业开发模式,本研究将赛事可行性研究、赛事计划组织、赛事实施、赛事评价、赛事结束后管理作为管理重点,商业开发模式的核心是价值管理。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篇2

【关键词】体育管理职能;体育决策;研究综述;支持系统

前言

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到体育事业有关的各种具体政策、法令、都离不开决策。科学的决策将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最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对于体育决策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国内体育教育界的重视。笔者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2008年的全部期刊,以“体育决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156篇。其中片名中同时含有“体育决策”的文章有42篇。本文在此以检索到的文献为依据,对体育管理决策的研究现状作以综述,以期为提高体育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体育决策的概念及其意义的研究

(一)体育决策的概念

决策是一项古老而又崭新的行为,对决策的理解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我国现代著名管理学者席酉民认为决策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个理解不但可以分解决策科学先驱西蒙(H.SIMON)将决策归纳为情报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实施活动的四个阶段,也可以细化为决策分析中采用的多个步骤,较全面地把握了现代管理决策的内涵与外延。杨海龙在“体育决策的失误原因及预防”中指出体育决策是体育行政组织和非行为组织为履行其职能所作的行为设计和决策过程。体育决策是体育管理过程的首要环节,它贯穿于体育管理的全过程,直接关系着体育管理的成败。

(二)体育决策的意义

关于体育决策意义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杨桦在“关于冬季竞技体育项目管理决策的思考”中指出科学的管理决策是指导当前体育改革的需要,是建设世界体育强国的需要。现代竞技体育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竞技体育管理者的决策过程。因为,竞技体育管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制定决策和实现决策目标进行的。一个竞技体育的管理者能否根据需要适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将直接关系到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成败,可谓“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袁艳在“体育社会科学的决策与管理价值透析”中提到决策过程是一个具有复杂性与动态性的过程,是针对事先规划的与未来的操作行动而制定的,决策是社会各项体育管理活动中的重要职能。

二、体育决策的类型及程序的研究

(一)体育决策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决策做出多种不同的分类。不同类型的决策有其不同的特点,合理区分管理决策的类型,把握不同类型决策的基本规律,对正确做出决策有重要的意义。丁庆建,孙庆祝在“现代体育决策系统分析”中把体育管理决策按层次可分为三大类: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监督决策。这三大类决策相互依附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具有宏观决策与微观决策的完整的决策体系。黄瑞国按体育竞赛谋略决策的层次将体育竞赛的决策分为二个层次:一是战略层面的决策,二是战术层面的决策。按体育竞赛谋略决断的程序把体育竞赛谋略决断可分为二种:一是赛前决策, 二是赛场临机决策。

(二)体育决策的程序

决策的过程有它内在的规律性,决策的过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形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来进行。科学的决策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丁庆建,孙庆祝根据现代体育决策的目标,针对外部、内部制约条件,对收集到的信息予以分析,然后制定出若干可行性方案,并在其中进行选择,最后将选择的最优方案实施,然后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和修正。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现代体育决策系统模型。该模型显示了决策的系统过程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首先,现代体育决策系统模型的中心是体育决策目标,目标指明了体育决策的方向和重点,也是衡量管理者业绩的尺度;其次,现代体育决策系统模型高度重视制约条件的作用;第三现代体育决策系统模型表明了决策是一个连续的循环的过程。

三、体育决策实际应用方法的研究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篇3

关键词:体育赛事;层次分析法;风险定位模型;定位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3—0031—03

Abstract:Through the present analysis of domestic sports event risk and type of risk sports events, the article constructed the sports event risk position model and made a positioning analysis for athletic game risk through the analytic aierarchy process. And it put forword the target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risk design of athletic games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ing analysis results.

Key words:athletic game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risk position model; positioning analysis

1 体育赛事风险研究现状

体育赛事风险研究在国外大约已有50余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但是体育赛事风险只是在几年前才引入我国,因此我国体育赛事风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均处于萌芽阶段。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体育赛事风险研究主要存在如下局限性:

第一,国内关于体育赛事风险的研究大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展开,而对具体体育赛事风险运作机制的深层次的微观理论问题研究甚少;

第二,我国体育赛事风险研究相对于其他研究领域起步较晚,各种理论尚未完全成熟,就连基本性的体育赛事风险种类划分都尚未形成定论;

第三,国内体育赛事风险管理发展较慢,且赛事风险成功案例不多,因此数据资料来源有效,从而造成该

收稿日期:2011—08—21

作者简介:段立军(1975— ),男,甘肃民勤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和体育教学。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Inst.of PE,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 473061,China

领域十分欠缺实证分析的研究成果。

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将结合理论推演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对体育赛事风险管理进行探索性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体育赛事风险的归类,体育赛事风险的定位分析,各类体育赛事风险的管理策略确定。

2 体育赛事风险的种类归纳

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目前学术研究对体育赛事风险种类的研究成果可以简单归纳如下:第一,按照体育赛事风险的潜在损失形态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第二,按体育赛事的风险后果可以分为纯粹性风险和投机风险;第三,按体育赛事风险产生的原因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第四,按体育赛事的风险波及范围可分为特定风险和重大风险;第五,按损失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第六,按体育赛事风险的可分散程度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第七,按照体育赛事风险来源的不同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等等。

3 体育赛事风险定位模型构建

从申办、举行到赛后这一系列过程中,体育赛事日常运作风险种类甚多,付出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一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是不可能的,对每一种风险都实施相同的管理和控制策略也是不科学的。为了使体育赛事的申办、举行到赛后全部工作流程高效运转,必须对体育赛事中的风险进行准确定位,进而制定不同的管理和控制策略,从而使体育赛事的运作管理更合理,更科学。

对体育赛事风险进行定位,一般是根据风险在体育赛事中的重要性和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分成四类:关键性风险、杠杆性风险、瓶颈性风险和一般性风险。体育赛事风险定位模型如图1所示。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第28卷第3期

2012年6月 段立军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体育赛事风险定位分析研究

No.3 2012

图1 体育赛事风险定位模型

4 层次分析法的引入和简介

由体育赛事风险定位模型可知,要对各类风险管理的资金投入进行正确衡量,首先就必须对体育赛事流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合理定位,也即按照如上图1中所示的四类风险(关键性风险、杠杆性风险、瓶颈性风险和一般性风险)进行正确归类。那么如何评价体育赛事中各类风险的相对重要性以合理归类呢?层次分析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提出的,是一种解决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技术、行为、社会和政治等领域的排序、规划、冲突分析。它能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决策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该方法尤其适合于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5 体育赛事风险的定位分析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篇4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导师制 毕业论文 梯级培养

[作者简介]李强(1973- ),男,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专业科研和教学工作。(重庆 40216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重庆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重点项目“环境科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200825)、2009年重庆文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编号:200904)、2010年重庆文理学院特色项目“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54-02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既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综合性创新实践活动,是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具体实践过程,是专业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的阶段①。近年来,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必要性受到较多的质疑,甚至有部分教育专家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倾向严重,与其让掺水论文泛滥,不如取消②。但是,这种观念与我国人才培养的规划和要求存在显著的矛盾。实际上,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不仅是大学教学的最终环节,还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阶段,这一特质决定了该教学环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重新审视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现状,构建科学、合理的本科毕业论文培养体系,不仅涉及对教育战略目标的认识,而且还关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课程支撑体系的构建

一般来说,毕业论文可分为选题、实验、结果分析和论文撰写四个阶段,具体包括文献查阅、开题、实验设计、实验实施、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这其中就检验考查了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如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总结归纳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资料收集整理、论文写作、答辩技巧等。虽然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质是对本科教育质量的考核和评价,但是并不意味着本科毕业论文能够独立承担系统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任务,实际上本科教育阶段的各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都是必要的④。因此,应跳出现有本科毕业论文的阶段局限,将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任务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一方面,开设有助于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基础性、工具性课程,如文献检索、调查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法等;另一方面,通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等强化论文写作实训环节教学,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提供基础性支撑,从而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组织教学,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提供环境与思维保障。

二、运行体系的构建

1.建立学术导师制。目前,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行了选课导师制,着重于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的学习计划⑤,但是未涉及学生的专业学术指导。在毕业论文培养体系构建上,可以借鉴研究生导师制,融合选课导师制、科研导师制和全程导师制的优点,建立本科学术导师制。首先,学院根据教师的职称、科研经历、项目和论文的状况,选择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其次,每年定期安排指导教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以便于学生了解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水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指导教师。最后,在学生完成基础课程学习,了解本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后,根据自愿和调配相结合的原则,于大一下学期组织学生选择指导教师。大一阶段,指导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阅读书籍,见习创新实践活动,做好人生规划,并结合学年论文的撰写,熟悉文献查阅。大二阶段,在高年级学生的带领下参与教师或学生创新实践课题,进一步熟悉研究方向,通过课程论文和学年论文的撰写,掌握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的研究内容,申报学生科研课题和创新课题。大三阶段,完成教师创新实践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或学生创新实践课题,结合课程论文和学年论文的撰写,完成毕业论文综述部分或研究论文的撰写,参与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大四阶段,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2.构建梯级培养机制。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没有硕士学位点,教师没有指导硕士研究生的任务。但是,可以借鉴研究生教育中的助教理念,形成以指导教师为龙头,高年级学生为骨干,低年级学生为辅助的团队,采用以老带新方式,实行梯级培养,使学生能尽快融入导师的科研工作中,经过系统、长期的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科研态度与精神,让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3.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制度。本科阶段,学生初次接触整体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毕业论文,需要一定时间适应,有效的沟通联系制度有利于发挥指导教师的导向作用。首先,应建立指导教师与学生讨论的例会制度,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例会,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科研氛围。其次,利用现代通信和教育技术手段,构建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交流平台。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指导方式外,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和QQ等通信工具进行交流。目前,部分学校也开始尝试建立多媒体联系平台,以进一步克服师生见面机会少的困局。

4.建立科技创新竞赛制度。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热情,营造创新实践氛围,首先,需要建立校级论文(设计)创新竞赛制度,每年组织二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实践程序和方法,及早打好论文基础,早定研究方向,减轻对论文的畏惧心理,防止毕业论文东拼西凑。其次,通过校级竞赛活动,为更高层次的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提供人才和项目储备,以利于学生的分层培养。

三、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1.完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工作是一项系统教学工作,必须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才能取得持久的效果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制定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细则、成绩评定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责任,理顺关系,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特别是要建立选题限制制度、毕业论文抽查外审制度、匿名答辩和回避答辩制度,完善政府主导下的本科毕业论文复检制度。

2.根据能力培养目标,改革考核方式。相对于老牌院校的精英教育来说,新建本科院校更趋向于大众教育。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不应固守一定的模式,将其作为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唯一手段。实际上,虽然经过科研团队培训的学生能力均会有所提升,但是多数学生并不适于从事高水平的科研,特别是少数学生动手能力很差,因此应及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意愿调整培养目标,适当提高课程论文和学年论文的撰写要求,强化这部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将高水平的文献综述作为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另一手段。此外,在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市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的学生也无须撰写毕业论文。这样不仅可以分流部分学生,减轻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压力,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需要的学生,也可激励学生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科研、升学和就业,力争在大学四年及时完成学业,获得更多的升学或就业机会。

3.完善毕业论文质量跟踪机制。毕业论文程序性很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立毕业论文质量跟踪机制,在各环节过程实行有效监控,从指导教师资格认定―论文选题―论文写作过程监控―评分标准确定―结果评价―总结分析等流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⑦。具体实施包含自检和抽检两种方式。自检为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检查和教研室对本系学生毕业论文情况的检查了解,抽检可以由学校、学院组织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机构成员分阶段进行检查等。全程跟踪管理应由学院主抓,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切合专业实际的毕业论文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并进行科学分工、跟踪管理。

4.构建奖惩制度。为激励师生将主要精力投入毕业论文,应制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实施办法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励办法,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制度。同时,建立导师考核制度。考核以导师自评、学生评议、学院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综合学生的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学术论文完成质量、科技竞赛获奖情况,以及毕业前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建立指导教师考核标准,考核导师的指导成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奖评优和津贴发放依据,与其岗位绩效挂钩,形成奖惩制度,促进教师加强过程管理。

四、条件保障体系的构建

1.时间保障。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不仅存在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复试冲突的问题,也存在毕业实习时间短、实习单位不愿接收的问题。结合前述的毕业论文梯级培养机制和考核方式改革,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将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从第八学期调到第七学期,并可以适当缩短后期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使学生能安心完成毕业论文和实习,保证毕业论文和实习的质量。

2.师资保障。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仅面临指导教师总量不足的问题,也面临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能型”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大教师国内国外的培训和引进力度。特别是应用型学科专业,应采用重点引进、专业教师顶岗工作、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等办法大力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并且需要建立“双能型”教师培训激励机制。

3.实验条件保障。毕业论文所需经费的投入,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必备条件。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应切实重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毕业论文所需的基本实验设备,以确保学生综合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应寻求国家、地方、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支持,探索院院(科研院所)、院企、院地联合共建模式,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如中央和地方共建、各类发展援助项目等)和资源,完善教学和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此外,学校也可联合学院、教师,采用经费配比的方式,引导学院、教师将科研运行或配套经费用于实验条件的改善,共同参与科研实践平台建设。

[注释]

①韩润林,张龙龙.浅谈新建本科院校化工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2,40(3):133.

②④徐建邦.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52(4):85,85.

③张庆华.当前我国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为背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3):85.

⑤唐丹,肖毅,郭莉.提高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策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25(11):66.

⑥马骏,张琳娜,臧树俊,等.提高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2008(30):19.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篇5

关键词: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学科属性;研究领域

中图分类号:G87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1-0106-08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reasoning, this paper has combed China's "Sports competition Science" textbook system evolution in recent 30 years. Studies suggest that multi-object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compiling principles of uncertainty have all lead to the "fuzzy" status of textbook system. It has proposed 4 principles to optimize the textbook system: concept being the thinking cell; seeking clarity from fuzziness; application of divergent thinking; comprehensiveness and integration as the top-level design principle; Under the context of further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culture consumption, the new system of sports competition science will make up for the previous limitations in the "Sports competition Science" textbooks that the participating objects (the audience) are in lack of human care.

Key words:sports competitions science; textbook system; subject property; field of study

学科是具有同一属性、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知识体系集合。学科知识体系集合体主要通过教材内容的“采集”和“筛选”来完成。对于我国运动竞赛学学科研究而言,最早对其内容体系设想和构思的是郑继庆、盛琦(1983)《略论运动竞赛学》一文。随后,成都体育学院学者刘建和及其科研团队开展了运动竞赛学学科的研究,于1990年出版了《运动竞赛学》(刘建和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学界较认同该著作开创了《运动竞赛学》的先河,而1994年的《运动竞赛学》(国家体育总局编写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则标志着我国运动竞赛理论探究开始走向系统化。伴随着运动竞赛学科发展,随后陆续出版了一些运动竞赛学教材。如:李少丹、惠民《运动竞赛学》(1999、2003、2005、2009、2011年),王家宏等的《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学 运动竞赛学》(2000,2005年),汪玮琳的《运动竞赛学》(2004年),刘建和等的《运动竞赛学》(2008年),王亚琼的《运动竞赛学》(2009、2012年),陆红的《运动竞赛学》(2005、2010年),曹冰、回军的《运动竞赛学》(2012年)等。综观不同时期我国出版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其内容涵盖了运动竞赛学的认识、运动竞赛概论、运动竞赛制度、运动竞赛战术、运动竞赛方法、运动训练过程中竞赛安排、竞技体育赛事赛事运作、各类型大型运动会赛事简介、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赛事运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研究的内容也多从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突出运动竞赛与竞技体育难以剥离的依附性特征,强化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导向作用,凸显运动竞赛本身的实践操作性特征。但《运动竞赛学》学科所采借的内容和体系其人为性较强,凸显出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多目标性、编写原则的不确定性、教材体系的“模糊”性特征。采用列举法对已编教材内容体系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运动竞赛学的编写原则,梳理出符合学科特点和时代韵味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清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近30年来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演变

我国《运动竞赛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可追溯到1983年郑继庆、盛琦的《略论运动竞赛学》一文。该文简要阐释了建构《运动竞赛学》的前瞻性价值和意义,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借助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吸收训练学、裁判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诸学科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尤其与训练学、裁判学有着更为密切关联知识集合体,并从十二个命题中圈定了《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的理论部分和实践应用部分[12](见表1)。该文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认识到了《运动竞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运用学科,认识到运动竞赛参与主客体的重要性、特殊体育赛事组织的差异性(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运动竞赛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性、运动竞赛效应对运动竞赛发展等诸多问题,对后续运动竞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作者的研究知识体系显得庞杂,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的多目标性和多元取向,呈现出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构思,其逻辑顺序也不完全符合教材编写原则,其后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在取舍中扬弃,在无序中寻求秩序。

《运动竞赛学》学科体系的构思提出后,其具有代表性的版本主要有1990年四川教育出版社版[5]、1994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版[1]、1999年北京体育大学版(《运动竞赛学》讲义)、2000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10]、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版(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系列精品教材)、2004年中国经济出版社版[9]、2005年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版、200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版[6]、201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版(高职高专规划教材)[8]、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11]、2012年东北大学出版社版等版本[2]。经过调查,目前高校采用比较普遍的是刘建和2008年主编的《运动竞赛学》,目前尚属于《运动竞赛学》的较为权威的教材,在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大学体育院(系)使用较为普遍。但各学校担任《运动竞赛学》学科教学的教师在上课时,却依据各学校教学计划的教学时数,在多方采集和筛选各种《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具体讲解内容却呈现出较大的自由选择性。进一步与上课教师进行访谈时,认为李少丹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版(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系列精品教材)在内容体系架构上略强于其他版本。现将具有代表性的《运动竞赛学》版本教材内容体系列表进行比较(见表2),以便探求《运动竞赛学》学科体系的优势和局限。

从以上9个具有代表性的《运动竞赛学》版本所采集和筛选的教材内容所构成的体系来看,围绕和把握“人类为什么需要竞赛”“怎样在竞赛中获胜”“怎样合理地组织竞赛”三个基本问题及其走向趋势[7],教材内容体系呈现出以下现状。其一,《运动竞赛学》的核心研究对象为运动竞赛制度和运动竞赛方法,或者说运动竞赛制度和运动竞赛方法是运动竞赛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编者在把握这一研究对象时,在各版本的教材内容体系中都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基本得到了认同;其二,将项目“制胜问题”,或称为运动竞赛的博弈制胜原理纳入教材内容,凸显了《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的又一重点[4];其三,契合各运动时期社会发展对运动竞赛文化的需求,将国际、国内各类型重大运动会以“文化符号”形式纳入教材,凸显了运动竞赛研究对象的拓展性;其四,将运动竞赛中的等级制度纳入教材,体现出运动竞赛制度研究领域的延伸性;其五,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指武术)运动竞赛方法纳入到《运动竞赛学》的研究领域,体现了《运动竞赛学》研究内容的创新性。但《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拓展和延伸、研究目的的多目标性、编写原则的不确定性,却又反映出《运动竞赛学》自身研究内容系统性不力等现象。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无序,筛选、采集内容的随意性,编写原则的缺失,体现出《运动竞赛学》学科特征的科学性不强,有必要进一步对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状况进行探讨。

2 我国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状况

2.1 运动竞赛学及其所属学科理论体系

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是竞技体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竞技体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看,马特维也夫(1994)认为竞技体育是一种多功能的社会现象,它包括竞赛活动和针对竞赛活动的专门训练,以及在这一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从狭义上看,竞技体育实质是以直接针对运动成绩的竞赛形式形成的,并成为揭示、比较和客观评价人的某种可能性的统一方式的活动。竞技体育的功能性、价值取向,科学整合出《竞技体育学》当属于必然,而《竞技体育学》的分支学科必然由《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和《竞技体育管理学》来承担。对《运动选材学》而言,主要探究如何结合项目文化特征科学地进行运动员选拔等问题;对《竞技体育管理学》而言,则主要研究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动态过程的管理问题。对《运动训练学》而言,田麦久(1993)针对一般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内容就运动训练的实践问题和训练学的研究内容架构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运动竞赛学》而言,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如何在保证公平的情况下,组织和实施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和获取优异运动名次,以达到公众对竞赛结果的认同,因此其研究的内容和体系应围绕实践层面“为什么赛”“赛事的级别如何”“赛什么运动项目”“怎样赛”“如何保证竞赛的成功”“ 怎样科学公正评定竞赛效果”“公众的竞赛价值认同”等问题展开(如图1)。

从图1就运动竞赛实践提出的问题和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内容来看,关注了运动竞赛参与主体和参与客体这一系统。亦即运动竞赛除关注竞赛本身的发展外(运动竞赛是检测运动员在保证公平合理的竞赛制度、公开透明的运动竞赛方法情况下,挖掘运动员竞技能力),应增加运动竞赛参与客体(观赏者)对竞赛效果的价值认同研究内容,关注公众对竞赛效果的价值认同便成了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而这一研究内容的中介应由运动项目的文化属性(文化特点)、公众对项目理解的文化素养来完成。这样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便契合了身体文化消费背景下运动竞赛研究的又一重点,凸出了运动竞赛研究内容的创新,弥补了以往《运动竞赛学》关注运动竞赛自身,而忽略公众对竞赛结果价值认同的局限,并进一步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和基层运动会(生态运动竞赛)的开展奠定了运动竞赛学学理基础。因此,《运动竞赛学》及其所属学科的整个理论框架体系,如图2所示。

由图2进一步分析可知道,运动竞赛学是竞技体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运动选材学、竞技体育管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具有难以剥离的依附性关系。它是以各类型运动竞赛的组织、实施为研究对象,揭示运动竞赛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实践应用性学科。其研究的重点可以划分为职业运动竞赛学和“生态运动”竞赛学(如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赛事组织、实施等运作过程),其重点研究对象为运动竞赛制度、运动竞赛方法、赛事的属性和各运动项目文化属性(特点)下竞技博弈制胜规律等。这样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确定,弥补了以往运动竞赛学对运动竞赛参与客体(观赏者)不力的局限,通过项目文化这一中介搭建竞赛主体和竞赛客体对竞赛本身的价值认同,符合身体文化展演背景下《运动竞赛学》本身的研究诉求,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操作性。

2.2 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糊”表现

既然《运动竞赛学》具有了自身独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其教材内容的采集和筛选体系就应该得到逐步的规范和完善。但事实上,目前《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采集和筛选所构建的体系似乎具有“模糊”的表现(见表3)。表中除《运动竞赛学》所采借的竞赛制度和竞赛方法得到通识外,尚存在以下模糊现况。其一,过度采借和关注了项群训练理论,力求运用项群理论搭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运动训练理论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来撰写《运动竞赛学》教材体系,这样,其独有运动项目文化的属性就会弱化,独有运动项目文化的属性就很难得到挖掘、独有运动项目的竞赛效果就很难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和赞同;其二,各大型体育运动会竞赛简介列入教材,凸显出教材内容体系的庞杂性,使得教材内容体系“泾渭”难以分明;其三,尚属于运动训练学重点的研究内容,如涉及运动员竞技能力培育问题、运动员竞技比赛战术等诸多问题进入运动竞赛学教材,让运动竞赛学研究重难点难以把握;其四,尚属于竞技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如运动竞赛裁判员的培养与管理纳入教材,凸显出运动竞赛学与其他学科的边界模糊现况。最后,对选择的项目运动竞赛方法编排、组织显得随意而缺乏逻辑和系统。总之,明晰《运动竞赛学》的学科属性,明确《运动竞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深刻理解《运动竞赛学》的人性和为人性,《运动竞赛学》就能更好地展演其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科学性。

3 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由模糊走向“清晰”的原则

3.1 把握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原则

为什么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其一,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人类认识发展中由感性跨入到理性的门槛和基本标志。其二,概念具有两个层次,即内涵――事物的基本属性,区分标志,反映着对象的本原与本质;外延――反映对象的范围、数量、发展与变化、功能、作用和意义等。把握了概念就能了解事物与问题本性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其三,各门科学的定义、公式、定理和规律等都是概念的简要说明,浓缩与量化。其四,概念同细胞一样具有繁衍性,概念会随时空条件的变化、个人的出发点和认知的差异会有所不同。综上对“概念是思维的细胞”的延伸阐释,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的有序、科学和清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运动竞赛学》学科里其核心的概念是运动竞赛,而其关联性最为密切的概念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看,运动竞赛是一种多功能和多形态的社会现象,在社会的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具有特殊作用,可认为运动竞赛是特定的身体文化的展演;从狭义层面上看,运动竞赛是根据各运动项目特定的评定行为,为争取优胜而专门组织实施的竞技能力之间相互较量的方式。运动训练是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参与下,为不断提高或者保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组织实施的过程。竞技体育也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3]。因此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知识的采借必须围绕运动竞赛这一核心概念及其重要关联概念进行。但运动竞赛的广义和狭义之分,便衍生出对运动竞赛内核与外延的关系,就逻辑学而言,概念的外延越小,则内核越清晰;外延越大,则内核越小,而外延的无限延伸,内核便模糊不清。因此,把控运动竞赛的内核与外延关系,对《运动竞赛学》学科教材内容的筛选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则,《运动竞赛学》教材体系的采集便是一头雾水,其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便无从谈起,并表现出严重的拼凑痕迹。

3.2 在模糊中追求清晰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需经历模糊性、或然性和探索性的发展历程。经过模糊认识,最终达到清晰化或精确化是最终的归宿。从思维的共性规律上看,清晰化或精确化的评价要素应当由标的明确、思路清楚、层序推进构成。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的清晰化或精确化而言,其标的明确是指明白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出发点什么,运动竞赛学研究运动竞赛应达到什么目的。对《运动竞赛学》学科的思路清楚而言,是指《运动竞赛学》学科研究内容所采借的理论、观点的运用和研究方法如何。如,运动竞赛学善于运用“博弈”一词,并在重点章节列为“运动竞赛博弈”,若不理解博弈特征的谋略性、满意性和宜斯性深刻文化内涵,编写的章节就显得勉强而含糊。又如,不了解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中国的“竞技举国体制”就盲从批判,而带有反思性的改革思路就采集于教材,或许会酿成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增长极优势的负面影响,造成对我国整体体育发展的阻碍和限制。目前,学者普遍认同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导向作用,也越发关注运动竞赛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各类型竞赛活动呈多元文化态势,抢占人们参与和观赏的机会成本,在消费时代场域下,身体文化展演也正步入休闲时代人们的消费快车道,在这样的大场域和大背景下,运动竞赛是满足人们的时代诉求而衍生的特殊消费品。时代的诉求,运动竞赛类型的多元化,需要在模糊中寻求清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并把控运动竞赛的人为性和为人性,传统运动竞赛学的知识体系具有调整和修补的必要。

3.3 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原则

著名创造学家吉尔福特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明显的标志”。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开放思维,它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多方面思考和联想,以求得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其特点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思路、多途径中选择最好方法,谋求最佳答案。对于《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的采集和筛选而言,其研究内容的多角度、研究目的多层次(对运动竞赛的参与主体、参与客体、生产者、对运动竞赛的消费者),研究方法的跨学科采借(采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应用哲学与系统科学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研究方法、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等),多思路(研究运动竞赛学理论体系及其发展趋势、研究运动竞赛的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问题、运动竞赛的制度化、运动竞赛引发的社会问题等等),多途径(研究运动竞赛本身的社会变迁、研究运动竞赛规则的嬗变与项目技术、战术发展的关系,研究比赛规则与人们的时代诉求的关系、研究人们对运动竞赛结果的价值认同等)均能运用到发散性思维。但研究对象的一个中心(运动竞赛)和运动竞赛的价值取向,为人性是采集和筛选教材内容的根本,这样学科的学术性和科学性才能得到凸显,学科的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3.4 既综合又整合的顶层设计原则

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思维方式。思维学倡导的整合建构(顶层设计)是指围绕某一目标,把分散因子甚至对立因子,按照有序适度原则调整、组合、配置、统一,以达到最佳效果的思维活动。整合取向目标性和建设性,综合则取向于整体性和理论性。对现有《运动竞赛学》版本所采集的教材内容知识体系而言,由于《运动竞赛学》在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尚未列入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诸多学校仅将《运动竞赛学》列为专业限选课程,学科地位决定了《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筛选的综合性和整合性诉求,若教材内容过于庞杂,就只能成为教学的参考书目,其学科的理论性、整体性、目标性和建设性就会大打折扣。善于运用既综合又整合的顶层设计原则,将《运动竞赛学》中运动竞赛的取向定义为丰富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满足人们对竞赛文化的需求作为整体和目标,将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引领和导向作为建设的路径,将运动竞赛学所采借的军事理论、博弈理论等转化再生为指导休闲时代下人们对竞赛文化的生活方式、观念和主张,满足人们对竞赛文化的共同价值认同,这样的《运动竞赛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架构就具有既综合又整合的前瞻性价值及意义。

4 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清晰化构思设计

对于运动竞赛学应该解决竞赛实践的哪些问题,学者们具有比较共性的看法,但也表现出研究对象范围的个性特征。如,刘建和(1990)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运动竞赛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揭示运动竞赛活动特点和规律”。国家体育总局编写组(1994)认为:“研究运动竞赛如何促进运动训练的发展,同时概括和总结运动竞赛的客观规律,研究运动竞赛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总结和论述运动竞赛的组织方式、应用及科学安排、管理的手段与措施”。 刘建和(2008)(人民体育出版社版)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运动竞赛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并进一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面界定了其研究范围。李少丹(1999)认为:“运动竞赛学是在概括和总结运动竞赛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其他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和阐明运动竞赛活动过程的普遍规律及运动竞赛方法总称的应用学科。”王压琼(2012)认为:“运动竞赛学是以运动竞赛的组织、实施为研究对象,揭示运动竞赛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的客观规律,以体育竞技学、体育法学、运筹学、体育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去研究体育运动竞赛过程中的组织与筹划、实施方案与方法,以及竞赛规程规则的制定和竞赛裁判队伍的管理手段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上述对运动竞赛学研究对象的罗列来看,出现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模糊情况难以避免,其研究内容略显散乱也属必然,研究中其他学科的采借和依附性过强,其运动竞赛学学科特色难以突出,呈现容易被其他学科所取代的动态和趋势。这样,刘建和(2008,人民体育出版社版)提出的运动竞赛学的三大学科特点(涉及范围的巨大性、研究对象之一――运动员主体的深层复杂性、研究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就值得商榷了。但值得采借的是刘建和(2008)所提出的运动竞赛现象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其一,人类为什么需要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的价值功效问题;其二,怎样才能在运动竞赛中获胜,即制胜问题;其三,如何科学地组织运动竞赛,即运动竞赛的管理问题。围绕刘先生的思路,将运动竞赛学圈定为一门实践应用性学科。其运动竞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应该为运动竞赛制度、运动竞赛方法、运动竞赛博弈。而拓展章节应围绕消费时代人们对身体文化展演的时代诉求,将现代奥运项目、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现代休闲时尚运动项目,站在运动竞赛学的学科独有视角下去进行项目文化的叙述、运动观赛的文化素养下去进行鉴赏。对此,现将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模式构建如下,力求引起对运动竞赛学科研究的争鸣,促进运动竞赛学科的发展和完善。诚然,在选择具体的章节内容时,应把控运动竞赛学科理论采借的可驾驭性、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操作措施的可推广性、项目文化符号的可辐射性。

体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最大耦合,是体育得到极大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体育运动的发展必须考虑人这一特殊的中介和载体,架构运动参与者和观赏者的桥梁理应成为运动竞赛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以往的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的筛选过多考虑了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强化运动竞赛对运动训练的导向作用,而忽略了参与者对项目文化特点的深层次理解和身体文化消费问题。表4所列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构思体系,或许会引致更多专家学者的质疑和批判,但诸多学科的成熟均是学者在把握本学科核心研究对象的基础上,从不同视域进行探究,以至于产生不同的流派,学科的发展才在兼容并蓄中不断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5 结语

判断一门学科能否成立的标准,其一是看该门学科有无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其二是看在相同领域内,有无独立的研究视角。具有自我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的《运动竞赛学》教材体系的完善,是这门学科成熟的标志。运用逻辑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的思辨范式,力求运用概念是思维的细胞、追求模糊中清晰、善于运用发散思维、既综合又整合的思辨方式筛选《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建构《运动竞赛学》学科知识体系,是这门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的优化路径。在运动员的身体文化展演越来越成为消费时代的重要产品的大背景下,在运动竞赛与运动训练联系紧密而又日益分化的大背景下,运动竞赛理论的发展理应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运动竞赛理论体系,促使运动竞赛理论满足运动竞赛实践的现实需要,尚需要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和顶层设计。

参考文献:

[1]编写组.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2]曹冰,回军.运动竞赛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

[3]李少丹,惠民.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25.

[4]刘建和.运动竞赛学:现状与重点关注问题[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62-1263转1273.

[5]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6]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7]刘建和.运动竞赛学发凡[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16(4):82-86.

[8]陆红,王志勇.运动竞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9]汪玮琳.运动竞赛学[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0]王家宏,金健秋,等.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学 运动竞赛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王亚琼.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篇6

关于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没有专业的著作与论述。然而我们在分析、研究人体运动学、运动遗传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体育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其中重点是体育教学环境方面的研究,经过大量的发展与演变,人们一直在寻找体育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改变目前这种状况作出前所未有的努力。

【关键词】

国内外;体育教学环境;研究

1 自然环境中体育训练的研究

在1950年时,很多西方专家与研究人员逐渐关注自然环境体育训练方面的研究,结合体育运动,我们逐渐意识到如果我们只是在自己限定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培养,想要取得在世界不同国家与地区比赛冠军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科学的训练环境,对于比赛结果而言是非常关键的。由于关于训练环境的研究,在1968年奥运会比赛中,达到了研究体育环境训练与教学的顶峰,之后,一些学者逐渐开始分析体育教学环境中的其他影响因素。自1965年起,很多学者与专家进行的地理训练环境方面的研究,从地理学的观点出发,在经验性调查体育和体育相关的题目时,侧重于地理和理论性的阐述,而擅长于这种理论著作的典型作者就有John Rooney和Wagner。在多次召开的有关于地理学特征讨论会及各类学术杂志、期刊的出版中了贝勒(John Bale)的《体育与地点》(Sportsand place,1982)和《体育地理学》(Sports Geography,1989)可称之为体育地理学里程碑式的著作。而1986年美国罗雷(Rooney)主编的刊物《体育场所:一本国际性的体育地理杂志》(Sports Place 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Geography)和1983年民主德国于出版了塔・沃博热维奇著的《气象学与体育运动》一书都从物理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对运动成绩影响的重要因素――气象条件。将我们世界性赛事奥运会报告划分成十个正式研究方向与十二个综合研究边缘性质学科,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中12个综合边缘性学科包括运动与环境科学。在1985年日本研究专家本村坎次撰写了《21世纪新体育》一书,在书中系统全面的分析了世界体育环境的发展、演变以及未来前景。

2 地理活动与体育环境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法国,前苏联以及日本等国在体育教学环境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而且根据平原与高原地区环境、热带与温带地区环境在运动员运动体能方面的影响,开始了地理环境与体育活动相互关系研究的新篇章。

由于世界自然环境不断恶劣,很多环境科学家常常发出关于环境问题的警示,先后建立了大量的环境发展理念,结合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研究,提出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在1987年联合国第43次大会上正式批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地球家园的将来》,而且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论,指出: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是一方面能够满足我们现阶段人类的各种需求,同时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自此以后,人类不论在进行任何活动的时候,都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均衡发展,最终实现我们全世界的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同时国际奥运管理委员会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并用将环境保护政策化。奥委会在1991年制定奥运会章程的同时,就明确要求承办奥运会的国家与城市必须从2000年开始提交环境保护的报告与规划,贯彻落实国际奥运会管理委员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与思想,在1992年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的重要议题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影响,在大会上奥运管理委员会主席萨马兰奇首先阐述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思想,同时正式创立国际奥维护体育环境工作委员会,而且举行了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与体育运动的会议。而且,会议规定要经常举行有关自然环境与体育运动方面的世界大会。

其中在2002年11月份召开了关于中国北京的体育运动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研讨会,参会代表包括国际奥运管理委员会、联合国环境署、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奥运会与环保的关系等议题,参会代表先后阐述了自己的理念与观点。这次会议确定了关于评估奥运会组织方的重要指标就是――环境保护,而且设置了体育运动与自然环境奖项,颁发给在体育运动与环境保护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3 我国体育与环境方面的研究

我们国家在1987开始进行体育与环境方面的研究,1986年以国家游泳队为对象研究运动员在高原条件下与在平原时的运动能力差异;天津大学体育学院在1990年7月邀请德国汉堡大学的Hains Lutter教授就体育环境教学与环境关系题目举办了专题讲座与报告。自此之后,我们国内大量的体育领域的专家与学习纷纷开始研究体育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体育环境教学问题,并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性论文,这些论文从各个角度分析每个环境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和反作用,主要是从心理学、物理学和地理学角度综合分析而产生的。

90年代晚期,人们才注意到了各方面的不足,并且系统的分析体育与环境的作用关系,主要研究方法是把体育当做系统研究目标,论述体育教学环境与体育运动的相互作用,通过研究分析体育与运动之间的作用关系,深入分析研究体育运动的内在机理、效果与意义。

4 结语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科学领域的总趋势主要划分为两种方面,一方面呈现纵向精细、分支化;另一方面,规模向综合整体化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的推动下,有学者提出建立体育教学环境学学科的设想,以全面系统地研究体育教学环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华.运动环境论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7,2.

[2]陈谦.流水背后的声音-2002年生态环境事件评析[J],人与自然,2003,1,1.

[3]刘扬.体育教学环境对课堂信息交流的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2002,3,3.

[4]金晓阳.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特点及其调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06).

[5]王文胜.现代化教学环境的特征及教育观念的更新[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2(18).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篇7

[关键词]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选题;写作;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3?0103?06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挑战杯”竞赛活动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推动了高校与社会间的交流,已作为学校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成为高校与社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以及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大连海洋大学作为应用型高校,在定位自身与职业类院校和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时,格外重视“挑战杯”竞赛活动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日前举办的校级第九届赛事为例:2012年12月,大连海洋大学校团委开始组织学生申报课外科技立项项目,全校共申报213项,1000余名学生参与了立项工作,2013年3月,作品开始进入评审阶段。作为立项项目指导教师与项目成果评审教师,笔者参与了该校级赛事的整个过程,拟以社科类学术作品参加该赛事的态度、行为等过程情况及提交参赛作品和评审结果为研究对象,对如何提高学生实际科研训练能力做一些实证性系统探索,以窥“挑战杯”竞赛活动意义之一斑。

既往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的研究,可分理论探讨和实践调研两大类。从理论验证性文章来看,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或科技活动宏观概述性分析较多,涉及微观具体问题和细节性问题分析较少;宣讲本学院或本校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工作开展状况论文较多,对比分析高校间相关论文工作较少;笼统阐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论文较多,针对高校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类型区分相关论文较少。实践调研类论文又可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整体运作情况的聚类分析。另一类是以作者所在高校为中心进行的科技作品竞赛或活动的宣传性介绍,这一类论文典型特征是自我宣讲或表彰,对竞赛或活动自身存在的问题鲜有涉及。

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来看,以微观性的某类具体作品为切入点,并结合某具体高校实践性竞赛活动为分析载体进行探究性研讨实有必要,且能为竞赛或活动的质量提升起到动力推动作用,此点亦是本文写作的重要逻辑原点。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因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所涉问题过多,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无非有三:一是对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选题的探究;二是如何做好作品写作的过程控

制;三是如何科学合理评价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质量。

一、对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的选题

选题决定了课外学术作品的科研方向和水平,决定着科研的成败。有论者指出合适的选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对于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大学生信心和作品水平都具有重要作用。从大连海洋大学第九届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哲学社会科学类专项为例,所有62项作品涵盖学科包含了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科类专项要求的所有类别。具体而言,62项作品里,哲学类作品3个,占所有类别作品的4.8%;法律类作品6个,占所有类别作品的9.7%;经济类作品4个,占所有类作品的6.5%;管理类作品11个,占所有类作品的17.7%;教育类作品14个,占所有类作品的22.6%;社会类作品24个,占所有类作品的38.7%。详细作品信息如表1所示。

从学生申报的作品来看,以下问题明显:选题过大,内容宽泛,框架面面俱到,总有完备答案,不会从实际调查和观察中独立自主地形成新分析、新观点。如,《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调查研究报告》、《新时期企业发展新思路》、《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探究》、《论网络人际交往的道德与智慧》、《关于目前中国房价问题的调查研究》、《浅析中国海洋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的海洋情结》、《论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法律无情与法律有情》等题目的选取明显偏差于学生自身能力,由所选题目可作出的预判是:学生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知识背景下完成如此宏大题目。[1]

由此所引发的思考是何谓合适的选题,何谓好的选题,何谓面向特定对象科学的选题?不少论者认为价值性原则、创新型原则、可行性原则、有利性原则、具体性原则等方面阐释大学生应如何选择合适的课题参加各类科技作品竞赛[2]。诚然思辨性理论对大学生选题有一定指导作用,但如何更直观细致地寻求选题的优势化选择是更加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时间较近、更具权威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特等奖获奖作品,总结更具指导意义的科学选题标准。表2为特等奖论文具体信息。

获特等奖作品选题有两个特点:一是题目小,将研究范围限定在学校自身所处区位;二是研究视角较为独特,即使没有限定在一定的区位,对所选主题研究也不是大而全的;三是没有形而上的思辨论文,而是立足于学生自身实际,形而下地进行走访调查研究,应用性成果占据主导地位。由上可初步总结出大学生进行选题遵循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小、新、实。

所谓小,从认知规律看,先具体,后一般,用所学理论指导,去调查研究和分析具体事物,然后得出深化和改变甚至创新原来的一般理论。小意味着要选择以小见大的题目,需要智慧,创新和知识。比如,我们要研究调整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型。你就可以调查几个地方、几个小微企业,在后危机时代如何改变和创新经营模式的实践。所谓新,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新东西: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新趋向。如:① 新农村建设中渔政渔港建设,动植物保护,农村饮水、公路、供电、安居、清洁、土地整治、海域使用等调研分析;② 战略性新兴产

业创新发展课题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等调研分析;③ 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中的退耕还林还草、重点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情况、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保护等进行调查研究;④ 教育发展课题中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民族教育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⑤ 改善民生计划中扩大城乡就业规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国有资本收益中的民生支出等调研分析。所谓实,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衡量:一是踏实细致的进行实践调研;二是所作出的结论或建议具有可执行性,能为社会、地区相关问题应对提供可资借鉴的实用对策。如针对我国矿难高发。湖南师范大学10名大学生历时两年多,走访了30多个煤矿,完成两万多字的《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调查报告,所提出来的三级矿难防控体系,引起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写作的过程控制

选题确定后需要系统科学地寻求科研路线,即需要以研究主题所确定的概念为中心,量化变量并提出假说,并确立相关研究方法证实或证伪假说。对于初涉科研的大学生来说特别需要考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建构层面;二是科学方法层面;三是具体写作层面。第一个问题所涉两个子问题,一是选题中以关键词为核心的文献检索和综述;二是选题所依存理论的一个系统学习。前者研究过程可以概括为问题形成、数据搜集或文献检索、数据评估、分析和解释及表述研究结果五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承载着一项与原始研究相似的功能。例如,在原始研究和研究综述中,“问题形成阶段”包括界定我们感兴趣的变量,“分析解释阶段”涉及决定哪种结果是显著的。对于选题所依存学科的基础理论,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或专业原理。以经济类论文或研究报告为例,至少在建构作品时应当至少掌握以下三个方面原理:① 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分析的前提;② 选择行为是经济学分析的对象;③ 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经济学分析的中心目标,其主要任务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持续地开发出人类所需求的商品并将商品在人们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对于科学方法层面,应该从社会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引导。社会调查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方案中确定的调查方法,以及调查设计的具体要求,采用各种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的有关材料,全面掌握总体及总体单位各方面的基本状况。在社会调查中一是要注意调查方式方法多样性:综合运用问卷、访谈、实地考察、讨论、案例以及文献查阅等。有的竞赛作品图省事,怕麻烦,只搞问卷一种。所以东西很浅。甚至结论不符合实际。二是要注意调查的深入实际,深入调查要求不怕苦、不怕累,要下真功夫。比如,东南大学几位学生去农村调查融资问题,不但坐硬板,还住农民家里,所以成果很实在,很具体,获得特等奖。通过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与汇总后,还需要系统的分析,才能揭示出资料所包含的众多信息,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依据资料的性质,可以将资料分为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借助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体现。要强调的是定量研究方法,调研可能涉及单变量或多变量的统计分析,因此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与典型相关分析等成为要了解和初步掌握的科研方法。

写作是收获的季节,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事实、材料和资料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分析和提炼出你的新结论,新认识。就是有实践价值和学术含量,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 和内在逻辑,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等。首先,要聚焦出鲜明的主题和创新点。作为论文的核心部分,应当充分而又简明的阐述为解决所提出问题而使用的新的思路或新的方法,以及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和模型。其次,作品语言力求精炼、生动、有个性、有锋芒。先求通顺后波澜。尽量用平常的语言,阐明深刻的道理。

三、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的科学评价

对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社科类项别评价指标的确定,我们综合了国家挑战杯及地方省市挑战杯的评审标准,确定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等作为大连海洋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以下简称哲社类)专项的评审标准,通过走访刚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的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哲社类评审专家,结合举办的前八届校“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评审标准中各个子维度相关指标,详见图1。

在制定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后,通过匿名方式征询了10名相关专家的意见,在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后,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对指标中大量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经过多轮意见征询、反馈和调整后,对因素价值和价值可实现程度进行了相关分析。具体操作为,对评价指标中各因素的进行相应分级,系统将各因素分为一到五级,并赋值为0-1分不等,同时按照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给与不同的权重,即对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做区别对待,依照公式: 进行了加权评价,得到最后的评价结果。

四、结语

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有机互动可有效促进双方更为良性地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以及关联活动存在诸多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科研素养,锤炼学生科学化思维。这种思维的锤炼应当具有体系性知识建构特征,如课题申报与结题、科技文献检索与获取、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科技论文写作方法与发表流程、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

(2)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融合。具体做法是,大一大二需要安排科研思维训练、文献检索等相关课程;大三大四期间需要安排专业前沿理论研讨等相关课程。

(3)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将校、省(市)、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视为人才培养过程中训练学生科研思维、科研技能的重要载体,尽可能安排学生参与比赛,遴选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充足基金支配。

(4)成立直属于校直属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业)中心,专门负责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本科生学分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模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尽早开展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尊重学生知识产权,并给予相应资助和奖励。

参考文献:

[1] 朱冠华.从“挑战杯”论大学生科研选题[J].茂名学院学报,2005(5):36-42.

体育赛事管理研究综述篇8

关键词:体育计算;体育比赛分析;运动图像处理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673-04

随着体育运动的影响不断扩大,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辅助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水平已经成为共识。

所谓的“体育计算”[1],就是以体育竞赛和管理为应用对象、研究如何根据应用对象的特点挖掘计算机新技术,以及利用这些先进计算机技术解决应用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从而使运动竞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有明显地提高。因此,“体育计算”不是简单的计算机技术在体育竞技和管理中的应用,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还需要对计算机技术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适合体育竞技和管理领域的、具有特色的计算机技术和方法。“体育计算”又是一个交叉学科。结合仿真科学、生物力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体育科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是本学科的主要内容。因此,“体育计算”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体育比赛计算机辅助分析、计算机运动仿真,计算机体育管理等。所涉及的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数据库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等。

1“体育计算”的研究现状与关键技术

以下分两部分综述“体育比赛技战术分析”和“运动图像处理”的研究现状,以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1.1体育比赛技战术分析

1.1.1球类比赛计算机分析排球比赛技战术分析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意大利Data Project公司开发的Data Volleyball系统[2]。该软件可以支持排球比赛临场技战术的采集、统计和评价等排球比赛的技战术分析工作,为排球教练科学指导比赛提供依据。从技术角度,Data Volleyball在排球技战术数据的采集和比赛视频检索的计算机处理方面有新的贡献。在技战术数据采集时,Data Volleyball采用助记符方法对排球比赛中的基本技术动作进行编码,然后把编码组合成每一个比分的技战术数据。技战术数据虽然采用键盘输入,但由于编码设计巧妙,使得采集数据的信息量完全可以支持对球队技战术的分析与评价工作。在视频检索的计算机处理方面,该软件采用视频与编码绑定的方法,从而能够实现对视频的实时检索。虽然该方法强烈地依赖技战术采集数据,并没有实现视频检索的自动化,但从实用角度上部分地解决了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问题。

美国CyberSports公司开发的Basketball[3]软件是篮球技战术分析系统的典型代表。与排球比赛的技战术采集与分析方法有所不同,该软件并没有对比赛中的每一个技战术动作进行编码,也没有采用视频绑定技术对视频文件的进行检索,而是把数据采集的重点放在各种篮球专项技术的采集上,从而分析一场比赛的技战术执行情况。篮球专项技术包括“突破”、“中投”、“远投”、“犯规”等直观技术数据,还包括如“投篮点”这样的具有一定内涵的技术数据。上述数据的采集内容为篮球比赛的技战术分析提供了依据。不仅如此,该软件中采用的技战术采集的方法,也给身体接触类体育比赛临场数据采集的计算机处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技术。就“投篮点”的采集而言,需要计算机提供投篮点的定位与绘制,如何实现计算机的自动处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目前该软件还只能做到半自动化处理。

上述两个研究方向基本上能够代表球类比赛计算机分析的研究特点,一个是非接触式比赛(排球),另一个是接触式比赛(篮球)。不难看出,技战术的编码与基于视频的技术分析是球类比赛计算机分析的关键技术,而技战术编码又是视频描述的一种表现形式,描述与视频分析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紧密相关。

就比赛视频描述而言,其关键性主要体现在:

1) 比赛视频描述的内容是技战术分析的基础。在球类比赛的技战术分析中,需要对比赛中的各种技术动作和战术的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各种统计方法都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所以分析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取决于样本数据的信息含量。

2) 视频描述是基于内容视频检索和编辑的关键。技战术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教练员通过回放比赛的视频来观察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技战术的执行情况。而目前只能通过VCR(Vedueo Caste Record简称VCR)控制技术来实现简单的视频检索功能,如快进、快退等。其主要的技术难点是视频文件中没有包含视频的内容信息,从而无法实现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和编辑。如果增加足够的内容信息,检索和编辑就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是图像处理领域的前端研究课题,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提出的MPEG-7[4]标准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参考。

技战术分析的技术关键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

1) 基于视频的技战术分析可以提高比赛分析的质量。传统的技战术分析方法是利用简单的统计模型分析技战术的执行情况。由于样本数据的缺乏,使得分析的效果不够细致。基于视频的技战术分析结合视频描述技术,使得该分析方法不但可以完成常规的统计任务,而且更重要的一个手段是把统计与视频图像相结合,使得分析工作更加直观。

2) 基于视频的技战术分析可以解决增加分析效果的作用。结合视频描述技术,视频分析可以实现比赛场景的快速定位,从而实现比赛视频的检索。与传统的非线性编辑技术不同,基于描述的视频分析是在不改变视频文件的前提下,对视频图像片段进行连接和定位,所以分析效率将有明显地提高。

3) 基于视频的技战术分析可以实现比赛场景的重组和仿真回放。结合视频描述技术,可以实现对视频文件中不同场景片断重新组合,模拟真实的比赛画面,实现仿真回放。仿真回放技术可以有效地支持对比赛技战术执行情况的评价工作。通过仿真回放可以调整某一个技战术环节的技术动作或技战术意图,从而指导以后的比赛。

1.1.2技巧类项目计算机分析这里的技巧类项目主要指:体操、跳水(游泳)、蹦床和技巧等项目。下面首先分析关键技术,然后综述研究状况。

上述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获取人体运动的形体信息和基于形体信息的运动分析问题。其中,人体三维运动信息的获取和人体运动的计算机分析是关键技术。人体三维运动信息的获取是人体三维运动分析的基础。

人体三维信息获取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方法是在被测对象上加标记,如在球体上涂上特殊的标记,在人体上加反光标注点等。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在被测对象上增加标记,所以该方法基本上不适合实际比赛中的信息获取。因此,人体三维信息的获取的关键是,如何在不增加标记的情况下获取信息,这给该项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在三维人体信息获取中,主要包括人体轮廓提取和人体三维运动参数的获取两方面的技术。

人体轮廓(Human Body Silhouette)的提取是指从图像序列中检测出人体所在的区域,并通过二值化将其从背景中分离出来[5]。人体轮廓提取的基本方法分为基于运动检测法和基于人体形状分析法两种。第一种方法假设场景中只有人在运动,因此检测出的运动区域即为人体所在区域;后一种方法充分利用了人体形状的先验知识,使用模式识别及概率推理的手段从图像中检测人体区域。

基于运动检测法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法[5]:

1) 背景减除法(Background Subtraction) ,利用当前图像与背景图像的差分来检测出运动区域。

2) 时间差分法(Temporal Difference),在连续的图像序列中两个或三个相邻帧间采用基于像素的时间差分,得到帧差图像,并且对其进行后处理来提取出图像中的运动区域。

3) 光流法(Optical Flow),采用了运动目标随时间变化的光流特性。

而基于人体形状分析法又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方法:

1) 模板匹配法(Template Matching) ,将不同姿态的人体形状作为模板,与输入图像特征进行匹配,可以找出与人相似的形状模式。

2) 概率推理法(Probabilistic Reasoning)。利用了人体形状的几何和拓扑约束关系,从图像中寻找满足人体约束的区域或区域集合(regionassembly)。

人体三维运动参数的获取,是指从视频中获取人体的关节点三维坐标或者关节角度等人体姿态信息[4]。基于关节点的人体运动跟踪是人体三维运动参数获取的基础。由于视频的图像噪声的影响以及视频中人体运动的复杂性,使得人体关节点的跟踪异常困难。目前尚没有一个理想的人体关节点跟踪方法。因此,人们常常在人身上使用标注点,但对于复杂的人体运动,仍然需要采用手动标定关节点的方法。

运动项目不同,人体三维运动分析的要求和目标也不同,但采用的分析方法会有一定的共同点。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视频对象叠加法,该方法是把两组(或多组)被分析的视频对象叠加到一个视频画面中,然后分析其对象形态的差异,从而给出分析结论。如在跳水项目中,可以利用视频叠加的方法,分析运动员的某一个动作与标准动作的偏差。

目前该方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数字化研究室对三维人体信息的非接触式提取方法进行深入地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奥运攻关课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主要贡献有两个方面[4]:

1)基于图像与视频的人体运动参数获取技术。主要研究在视频图像中自动提取人体,并对其运动进行分析、描述和行为理解,获取各种人体运动参数。具体研究内容有:

(1) 快速精确的人体轮廓提取。快速精确的人体轮廓提取是个相当重要但又是比较困难的问题。这是由于动态环境中捕捉的图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天气的变化、光照条件的变化、背景的混乱干扰、运动目标的影子、物体与环境之间或者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遮挡、甚至摄像机的运动等,这些都给准确有效的人体轮廓提取带来了困难。我们综合应用全局运动估计技术、肤色检测技术、区域增长和分割技术,目前已经基本解决了这一难题。在人体轮廓提取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实现了动作全景图合成和不同动作叠加播放。动作全景图对于运动员和教练员分析与把握动作整体完成情况有很大帮助;而不同动作叠加播放是将不同的动作叠加到同一背景下播放,有助于运动员和教练员分析动作的细微差别。

(2) 动作视频的自动同步技术。可以采用基于运动轮廓子序列匹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提取出人体轮廓,形成轮廓序列;然后,对于由两个轮廓序列的连续5帧组成的轮廓子序列集,两两计算相似度,取相似度最大的两个子序列所对应的起始帧作为同步点。

2) 人体关节点运动参数的获取。人体关节点运动参数的获取有助于对动作完成情况进行精确分析。以前实现方法完全靠手工画点实现,工作量非常大,容易出现误差。目前实现了半自动的参数提取方法:手工初始化,计算机自动运动参数提取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干预。其中自动运动参数提取采用基于人体模型的跟踪方法:使用2D的链杆模型描述人体结构,用匀加速运动模型进行系统状态的预测,综合边缘和灰度信息计算相似度,使用局部优化和全局搜索相结合的多假设跟踪方法。

3) 兴趣事件自动检测技术。以跳水运动为例,基于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给出了跳水视频自动事件检测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在长时间的跳水视频中自动检测出跳水动作片断。

4) 对于任意视频的摄像机定标。摄像机定标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从二维图像提取出三维信息的必不可少的步骤。广义上摄像机定标方法分为两种:传统的标定方法和自定标方法。前者需要使用精密加工的标定参照物。它具有精度高的优点,但操作繁琐。20 世纪90 年代初,Faugeras和Luong 等提出自定标的概念,使得在摄像机任意运动情况下的定标成为可能。但该方法受场景的影响较大,而且精度难以保证。在基于视频的人体运动信息获取中,人们为了保证精度,一般都采用了基于标定参照物的方法。这极大的限制了视频的来源和采集。所以,现有方法都只能对特定采集的视频进行处理,不能处理任意给定的视频。这极大地限制了基于视频人体运动捕获的应用领域。如果对摄像机投影模型进行简化,例如采用仿射投影模型,则可以大大减少摄像机定标的难度,但简化的投影模型不能保证获取结果物理意义上的真实性。

2“体育计算"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2.1球类比赛临场技战术采集与分析技术第2.1.1节中曾简单介绍过球类比赛计算机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该方向需要深入解决的问题,本节以乒乓球技战术计算机分析为例,介绍作者在2005年一些研究工作。

2.1.1乒乓球比赛技战术描述与采集描述与采集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技术问题,以乒乓球比赛为例,该项研究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

1) 技战术数据采集方式问题。乒乓球比赛中每一个比分的形成要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形成,要想手工记录双方运动员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其难度主要表现在:

(1) 记录员的记录速度很难跟踪比赛的节奏。经对各种技术类型运动员进行统计,如果只统计发球、接发球和得分三个动作的情况下,一分球中运动员可能采用的动作组合数会达到27万种之多。记录员在如此多选择中,在几秒钟内确定所要记录的动作谈何容易。

(2) 记录员完成比赛的全部记录工作十分疲劳。记录员在进行现场记录时需要不断在比赛现场和记录本(或电脑)之间切换眼球,长此以往记录员很难保持记录的速度和记录的准确性。

2) 技战术数据描述问题。技战术描述是基础,技战术分析直接依赖采集数据“粒度”和数据的表现形式。

(1) 技战术数据的“粒度”是指技战术的细致程度,如果“粒度”过大,统计结果的意义不大;如果统计过细,又会增加了数据采集的难度。所以技战术数据“粒度”十分不好确定。

(2) 技战术数据描述形式是数据分析的基础,自然语言的演绎功能差,不利于计算和量化分析;而符号语言容易进行量化处理,但不容易掌握,给数据采集带来困难。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适合乒乓球技战术描述和采集的脚本描述语言,该语言首先把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分解成击球方式、击球基本动作、击球效果、击球路线四个方面,并对其进行编码,这些编码构成乒乓球技战术描述语言的基本词汇。如“正手发下旋1区到6区”的动作编码为“ZX16”。同样也可以对常见技战术进行分类和编码,这些技战术编码构成了脚本描述语言的基本句型,如“发反短攻得分”的编码为F6G1。在技战术编码中,采用了信息压缩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削减了编码的长度,使得技战术采集更加快速。

在实际比赛中,可以分别利用脚本描述语言的单词与句型编码进行技战术信息的采集。下面以后者为例,介绍技战术采集的过程。

基于技战术编码的数据采集技术是指,利用技战术编码规则,对比赛中双方运动实际运用的技战术,选择一方所运用的技战术加以描述并输入到计算机中。以上一节给出的案例为例,具体输入码如下:

从图2中可以看出,基于技战术的采集技术比较简单,适合比赛临场技战术的采集工作。

2.1.2乒乓球比赛技战术分析乒乓球技战术描述与采集的最终目的是数据分析,从而发现比赛中潜在的规律,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有效地数据分析技术,它利用计算机收集、存储数据,并通过数据库(数据仓库)对数据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数据挖掘算法发现潜在的规律。数据挖掘技术在银行、保险等领域有广泛地应用,但在体育比赛的分析中,尤其是在乒乓球比赛的技战术分析中还很少采用。下面介绍本文作者2005年在该方面的一些工作。

在乒乓球比赛中,技战术的制定与对手采用的战术有关,即战术中一个技术动作的执行仅与对方采用的技战术动作有关,从而表现出马尔科夫过程的特性。

我们对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其主要贡献如下:1) 从理论上证明了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系统关键因素挖掘方法的正确性,给出了系统可靠性灵敏度分析中转移概率增量的设定方法,为进一步挖掘关键因素奠定了基础。2) 提出了基于马尔科夫过程的数据挖掘算法,并对算法的执行时间和空间进行了分析。3) 结合乒乓球比赛中制胜因素分析问题,给出了挖掘算法的应用。经过分析得出“高水平乒乓球比赛中,控制到相持、发球到接发球和控制到进攻”是比赛制胜关键的结论,这一结论与实际情况吻合。

提出的数据挖掘方法不但可以用于乒乓球比赛的技战术分析,还可以用于其他球类比赛的技战术分析,比如排球、羽毛球、网球等等,只要系统行为满足马尔科夫过程条件既可。体育比赛技战术分析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还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们已经开发出乒乓球比赛临场技战术分析系统。

2.2运动对象检测前面的2.2节中已经介绍了运动对象检测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从技术角度,其检测技术和手段进展不是十分明显,但从应用角度,其成果分布逐渐扩大,应用效果也越来越明显。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乒乓球运行速度、旋转和与球板碰撞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速度、旋转是乒乓球两个最基本的运动状态,亦是乒乓球运动的重要制胜因素,1984年5月,国家体科所与电子工业部12所共同研制成功的“pd-l型乒乓球动态测转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6]。但因受到检测仪器性能特点的限制,测试对象必须到放置该仪器的房间内进行测试,所以无法检测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击球的旋转和速度。目前国内外乒乓球器材厂家对所生产的器材检测方法和技术不尽相同,没有形成标准,国际乒联也没有颁布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解决方案[7]。所以,乒乓球行为检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由于普通的25帧视频图像无法记录实战中乒乓球飞行速度、旋转的全过程,所以该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为:

1) 基于高速摄像的采集技术研究。要提高采集精度,高速摄像是首选技术,这里包括如何根据乒乓球的品牌、颜色和光照度设置图像的分辨率。

2) 数字图像的传输技术研究。对高速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图像需要传输到计算机内保存,由于高速摄像机拍摄图像的容量非常大,每秒种可以达到1000帧以上,所以如何选择、传输样本图像需要精心地设计,否则将直接影响检测的实效性。

3) 基于数字图像的乒乓球旋转和速度检测算法研究。乒乓球检测是一种小目标检测问题,其检测方法和检测效果有较大的挑战性。研究中在一些常规的检测方法中找到适合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研究中检测算法的效能(处理速度、检测效果)是研究重点。

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我们采用了如下解决方案。

4) 高速摄像的采集技术研究。采用CPL MS系列高速摄像设备,以天津729乒乓球器材厂生产的器材为检测对象,在北京体育大学等单位进行实地拍摄,拍摄中测定了采集方案的可行性,从检测技术角度给出图像采集的各项参数区间,同时也为后续的检测工作收集素材。

5) 数字图像的传输技术研究。采用CPL MS系列高速摄像设备的配套软件,对数字图像的传输技术研究。分析图像传输和存储的时间和容量需求,包括不同格式图像的时空指标;比照乒乓球比赛中一次对决中的实际发生平均时间,确定传输的最大延迟和检测时间最佳区间;根据上述实际测定的指标,开发(或二次开发)达到最佳传输和存储区间的软件系统。

6) 基于数字图像的乒乓球旋转和速度检测算法研究。首先确定背景图片,然后利用静态检测法检测出球台和球体,再把球体作为背景检测球体上的标牌,通过分析标牌的位移变化计算乒乓球的旋转强度;速度检测的技术路线为:首先确定背景图片,然后检测出球网的网带作为参照物,再利用静态方法检测出球体,通过比较系列图片中球体与参照物的变化情况计算球的速度。

采用上述研究方案得到检测结果的技术指标如下:

1) 能够对高水平乒乓球比赛中典型的技术动作,如弧圈球、发球等,所产生的球体运行速度和旋转强度进行检测,并给出强度值。检测精度误差控制在±0.1,检测成功率控制在90%以上。

2) 能够实现实时检测,在图像拍摄速度与传输速度一定的情况,检测时间控制在1分钟之内,做到基本上与实际比赛中一次对决的时间相匹配。

3) 能够实现各种品牌的乒乓球进行检测,包括不同颜色乒乓球的检测;对比赛场地没有明显限制,符合国际乒联标准的场地和器材都可以进行检测。

国内目前还没有同类产品见报,所以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一经研究成功即可申报新型发明专利,同时也可以申报行业技术标准核规范。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以在国、内外各级运动队使用,也可以在国内外体育院校乒乓球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中使用。

3总结

以上分两个专题,综述了体育计算的研究现状、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又介绍了作者本人在2005年的部分研究工作。为进一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性建议。“体育计算”一词在本文中首次提出,是笔者的个人意见,但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应用研究领域,强调其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有其必要求。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体育计算涉及到体育科研的方方面面。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介绍了小部分研究工作和成果,更多的课题等待有识之士去研究与挖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体育计算的研究成果将会被更多一线教练员采用,进一步提高体育竞技水平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会群,等.体育计算:一个新的计算机应用研究领域[J].计算机科学,2004,31(8):89-92.

[2] DataProject[EB/OL]. 省略.

[3] DVCoach[EB/OL]. 省略.au.

[4] 钟玉琢,等.基于对象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国际标准―MPEG-4及其校验模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 王兆琪,等.面向体育训练的三维人体仿真与视频分析,http:://省略.

[6] 吴焕群,等.乒乓球旋转的实验研究 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2:128-14.

上一篇:公司战略规划的作用范文 下一篇:妇产科疾病防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