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28 22:30:10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篇1

摘 要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运用经济核算资料和经济指标,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经济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以求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专业分析与群众分析相结合、领导检查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问题与对策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就是以计划指标、会计核算、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信息资料为依据,定期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以便正确的评价、揭露矛盾,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方法。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评价时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分析不能在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当前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经济活动分析的作用认识不够

企业领导对开展经济活动分析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当作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往往为了满足上级主管部门或领导的需要,从而不善于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来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和提高决策水平,影响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分析的开展及作用的发挥。

同时企业分析人员对企业开展经济活动分析这项工作的目的不明确,认为只是满足领导的需要,致使在经济活动分析工作中,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或多或少带有应付的成分,使分析工作处于程式化、表面化状态。

(二)经济活动分析重形式轻实质

一是重定期分析,轻专题分析。拘泥于一定的时间规定,如目前很多企业主要以季度为时段进行分析,而不是随市场形势及企业发展状况变化而及时调整变化,导致分析时效不鲜明。

二是分析没有深入实际,重计算不重分析。分析没有深入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活动中去,没有系统、科学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把分析变成表格、数字的说明,虽然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措施,但流于表面化,没有紧密结合实际,这种分析难以对实际经营生产活动起指导作用。

(三)数据的局限性使分析失去可靠的基础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需要在准确、翔实的信息基础上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可信的,因此可靠的信息是分析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以统计、会计报表为核心的资料常常被人为“包装”,其中既包括在不违反规范原则的情况下对报表进行修正,同时也包括一些企业为自身利益对数据进行删改或主观臆造虚假信息,使分析结果较大程度失真,从而使分析失去意义。

(四)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片面化

主要包括重客观分析轻主观分析,重定期分析轻专题分析,重成效分析轻教训分析,重事后分析轻事前、事中预测分析,重年度分析轻日常分析,重总量分析轻质量分析,重效益分析轻效率分析等等。

(五)忽视了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评价体系

在企业发展不同的阶段中,不同业绩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会发生变化。如一个企业处于成长期,像投资收益率这样的长期业绩计量指标就比较重要,而在处于衰退阶段,这样的计量指标相对来说就不太重要,这就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利用分析指标。但企业在进行分析时,往往不考虑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一律都套用一种或几种评价指标。

(六)重视单个指标分析缺乏全面综合分析

企业在经济活动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单个指标分析,而不是放在一整套更全面的指标体系上进行有效分析。实际上,一个有效的企业经营活动成果评价体系,不仅需要有统计、财务计量指标,还需要诸如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非工业统计、财务计量指标,因为通常使用的传统的统计、会计计量指标侧重于评价过去,而非统计、财务评价指标主要在于评价企业未来的经营业绩。

(七)缺乏对反映企业经济环境发展的新指标的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指标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关注,如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无形资产特别是知识资产的指标,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环境业绩指标等。国际上知名企业将这些指标作为评价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但国内目前很多企业在评价经营活动成果中没有将这些指标纳入企业评价体系中。

(八)缺乏与同行业标杆企业的比较

由于企业难以得到国际、国内优秀同行业的相关比较资料,因此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往往局限于自身各期相同比率的比较,或者与计划指标的比较,这样很难判断出企业在行业竞争者中的地位。

(九)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不严谨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一项综合运用经济理论、方针政策、统计科学及相关专业知识对分析对象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所以企业分析人员需具备较高的经济理论、统计及专业知识素养,要随时关注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加强对方针政策的学习领会,并要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

但很多企业分析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理论和业务素养不够高,不能熟练的运用分析方法对复杂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剖析,不易较准确地找到规律、发掘本质,使分析陷入“盲人摸象”的被动局面。所出具的分析报告或缺乏理性分析,分析不深透,或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或内容繁多,面面俱到,或信息不严谨,零乱,企业决策就很难抓住要害,使经济分析无法发挥正常作用。

(十)济活动分析结果没有较好运用到工作实际

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目的是要找出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善企业管理,为决策提供依据。但企业在组织力量做出分析之后并没有把分析结果运用于改善企业管理,一方面浪费了企业的资源,同时也打击了分析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企业员工参与改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积极性。

二、有效业绩评价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企业领导者要把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这项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制度。其次,作为企业分析人员要认识到做好分析工作是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素养,踏实工作,提高分析水平。

(二)保证企业分析基础资料的可靠性

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会计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学习和贯彻《统计法》《会计法》,规范统计、会计行为,保证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分析结果较大程度地与客观实际相符。做好原始记录、数据统计、情况收集以及现场调查研究,是做好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基础。首先要按照管理职能分工落实管理职责,以管理制度为保障,促使各管理单元按照管理要求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环节进行真实、准确、及时、全面、系统的记录和统计,从企业管理的不同层面入手建立起分析数据体系,并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其次要针对分析研究的对象和重点,对记录和统计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包括细分、归类、整合、因素剔除或调整、对比口径的调整或整理等。

(三)事前、事中、事后分析相结合

随着企业间竞争和市场风险的加剧,人们对分析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事后分析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和投资人决策的需要。企业应由传统的事后分析变为突出事前预测,使分析是一个既评价过去的营运业绩,又衡量当前的运行状况,还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信息系统,以提高分析质量。

同时,在不同的分析阶段考虑不同的分析方法,如事前分析可运用本、量、利分析法;事中分析可用趋势分析法;事后分析时还可以结合因素分析法。

(四)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分析指标体系

企业应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分析指标体系,如反映环境业绩的环保资金占用率、环境成本收益率等指标;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等指标;反映衡量企业未来发展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支出、人力资源投资效益等指标。

(五)提高分析人员业务素质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分析岗位,培养专门的分析人员,既注重培养其基本的统计、财务分析能力,又要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对企业内外报表数据来源的修正能力和好的分析写作报告能力。

(六)要加强与国际国内优秀同行业的分析比较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篇2

当前热电企业经营环境面临电力需求增速趋缓、资金矛盾凸现、煤炭持续涨价、电价调整不到位等压力。热电企业需要拥有一套科学, 实用和高效的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系统,使其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 掌握电力市场运行规律、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利润最大化等目标并且赢得市场。然而,目前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体系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发展需要。在指标体系上,缺少对利润参数影响指标的深入分析,对利润的因素分析只停留在财务指标上。部分经济活动分析虽然加入了生产指标方面的分析,但是没有将生产指标和利润联系起来,造成了生产指标和利润指标脱节,生产指标的变化没有反映出利润的变化。在分析方法上,热电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方法单一,只有简单的对比分析,没有加入更进一步的因素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因此无法找出产生问题根本原因。在分析体系方面,只是对利润和成本等指标进行核算和事后分析,属于被动的记账式,缺少对重要指标的事前预测,不能为决策者提供更全面的决策依据。

二、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指标体系

现阶段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指标体系没有将生产指标和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在以利润为核心的指标体系中,指标的划分不够细化,决策者无法直接了解到生产指标和利润的联系。而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指标体系应该在以利润为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生产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从而深化对利润的分析,以此建立的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指标体系见图1。

图1中各级因素指标和利润指标的联系可以通过计算公式表达,即可以利用因素分析法计算它们对利润的影响。 但是影响利润的某些因素指标不能直接在利润的计算公式中表达出来,如影响上网电量和煤耗的因素指标。因此在分析中要对图1中的指标体系作补充,其中影响上网电量的因素为:电网运行情况、机组非计划检修、非停及降出力、运行方式、检修延期、燃料供应和库存、燃料质量、调度曲线考核、气候变化、公共关系等。 影响煤耗的小指标为: 汽压、汽温、给水温度、循环水温、氧量、飞灰、排烟温度等。

三、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体系

全面的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必需把事后分析和事前预测相结合。企业通过事后分析总结评价经济活动效果,解释主要问题,查明原因,总结经验,指导今后工作。再通过事前预测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分析。因此,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体系应包括:

第一,事后分析。热电企业的利润是衡量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因此建立以利润为核心的经济活动分析模型,对利润进行深入全面的因素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因素分析全面深入的分析了财务和生产两方面的指标对利润的影响,敏感性分析作为对因素分析的补充,使利润分析进一步细化,分析生产中不能直接在利润的计算公式中表达的因素指标对利润的影响。

第二,事前预测。热电企业通过对利润的因素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发现问题并查明了原因,则需要对下一阶段工作编制科学的计划,制定经营目标。此时在决策者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热电企业发电量等重要指标进行趋势分析,为决策者选定经济合理的措施或方案提供依据。

四、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预测模型

其一,因素分析。因素分析法将综合经济指标分解为各个经济因素,通过分析指明哪个因素变动对综合指标的变动起了积极作用,哪个因素的变动对其起了消极作用,从而确定改进的重点。

由图1所示的热电企业经济活动指标体系可知利润总额的构成如下:

利润总额=(上网电量*上网电价)+(供热量*上网热价)-(材料费+修理费+折旧+工资及附加+其他费用)-购电费-水费-供电煤耗*上网电量*综合标煤单价-供热煤耗*供热量*综合标煤单价-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营业外净收入+其他业务利润

应用因素替代法公式推导计算出各因素对利润总额的影响:

上网电量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基期上网电价-基期供电煤耗*基期综合标煤单价)*(本期供电量-基期供电量)

上网电价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本期上网电量*(本期上网电价-基期上网电价)

供热量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基期上网热价-基期供热煤耗*基期综合标煤单价)*(本期供热量-基期供热量)

上网热价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本期供热量*(本期上网热价-基期上热电价)

综合标煤单价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基期供电煤耗*本期上网电量+基期供热煤耗*本期供热量)*(基期综合标煤单价-本期综合标煤单价)

供电煤耗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本期上网电量*本期综合标煤电价*(基期供电煤耗-本期供电煤耗)

供热煤耗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本期供热量*本期综合标煤单价*(基期供热煤耗-本期供热煤耗)

水费、购电费、材料、职工薪资、大修、折旧、其他费用、税金及附加和财务费用变化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基期值-本期值

其二,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对因素分析的补充,对影响利润中的一些无法用计算公式表达的指标进行分析。下面对影响上网电量和煤耗的因素指标进行分析。

发电量方面。利润相对于上网电量的敏感度=上网电价,即上网电量的单位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为上网电价。进一步,上网电量又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则这些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为:(某个因素对发电量的影响值*上网电价)。

煤耗方面。利润相对于煤耗的敏感度=综合标煤单价*上网电量,进一步,煤耗又受到某些生产小指标的影响,则这些生产小指标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为:(某个生产小指标对煤耗的影响值*综合标煤单价*上网电量)。

其三,趋势分析。趋势分析就是以现有资料为基础,研究复杂多变的因素,以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这里采用灰色预测的GM(1,1)模型对供电量指标进行预测。灰色预测实质是一次累加生成,即将原始数列依次累加后,形成明显的指数规律,然后用一条曲线去拟合累加生成,在累减还原即可得到预测值。原始数列x(0)的灰色预测模型为:

五、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模型的应用

其一,因素分析。对某热电企业的利润总额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其中本期值为该企业2009年10月31日的本年累计数据,上年同期值为该企业2008年10月31日的本年累计数据,增长为本期值减去上年同期值,影响值则是利用上述模型中因素分析的公式计算的影响值。

从表1可以看出:

本期利润值较上年同期有大幅度的增加,虽然本期上网电量的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利润的增加(影响程度为-66.57%),但是由于本期上网电价和上网热价的增加对利润增加的影响程度分别为62.05%和67.26%,因此利润总额还是得到了提升。此外,财务费用的降低也对利润的大幅增加产生了一定作用(影响程度为15.9%)。

一些生产指标的小幅变化引起了利润的大幅变化:本期供电煤耗减少了1.02克/千瓦时,直接导致利润增加了1645892.99元;由于本期供热煤耗增加了1.69千克/吉焦,利润减少了3524175.42元;本期综合标煤单价降低23.7元/吨使得利润增加了21776278.15元。

根据以上数据,决策者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到财务及生产方面的各个指标对利润变化的影响,找出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今后工作。

其二,敏感性分析。供电煤耗影响利润变化的主要生产指标,而供电煤耗又受到一些技术经济小指标的影响,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这些指标对利润的影响。已知某热电企业本年供电煤耗在表中各因素指标的影响下较去年减少了4.522克/千瓦时,由于供电煤耗减少导致利润增加了8181595.6元,本期综合标煤单价为706.15元/吨,本期上网电量2562185千千瓦时,则利用上述模型中敏感性分析的公式可计算出汽压等小指标和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值。见表2:

从表2可以清楚直观的了解到热电企业的一些技术经济小指标对供电煤耗及利润的影响值,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利润变化的原因,为企业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其三,趋势分析。采用灰色预测的GM(1,1)模型,利用Matlab对某热电企业的年度发电量进行预测,该企业已有的原始发电量时间序列如表3所示,利用2004年~2009年的利润数据对该企业2010年的发电量进行预测。

从表3可以得出该热电企业2010年预测发电量5859939千千瓦时,企业在进行2010年工作安排和计划部署时应该参考该发电量,合理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利润等重要指标进行预测,这里不再详述。趋势分析有利于热电企业决策者做出正确发展战略、统筹安排、正确决策以减少损失。

六、结论

经济活动分析是热电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结合实际,建立了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指标体系,将财务指标和生产指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结合事后分析和事前预测建立了热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体系和分析预测模型。热电企业利用该模型,能够科学、全面、预见性地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充分认识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不足和困难,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为企业领导科学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不断地推动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泽锦:《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版。

[2]曾鸣:《电力企业计划管理及技术支持系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卫平:《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篇3

关键词:财务分析; 具体应用; 局限性

一、概念与程序介绍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相关利益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并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进行财务分析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

1.确定分析目标。

财务分析的范围广泛,不同的相关者对财务分析内容的要求不同。因此必须明确分析的目标,以免在分析中头绪纷繁,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2.制定分析方案。

分析目标确定后,要根据分析问题的难度、分析量的大小制定出具体的分析方案。

3.搜集资料进行财务分析。

首先应掌握大量资料,以保证分析的质量。相关资料一般包括企业的报表,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等方面的资料以及预算资料,同行业企业的相关资料等。

4.运用特定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在掌握充分的财务资料之后,即可运用特定分析方法来比较分析。以反映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详述

财务分析按计算指标的性质或所用的具体分析方法,可以分为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分析、趋势比例分析、结构比例分析和比率分析。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一)金额变动与变动百分比法金额的变动是指比较年度与基准年度某一数据的金额差距,例如,本年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1o万元。而变动百分比的计算,是将不同年度间金额的变动额除以基准年度的金额所得的百分比。这种方法具体是:把上一个时期的数字定为基数,后一个时期与前一个时期依次进行环比。例如假设某公司1991、1992、1993三个年度的总资产分别为10000元,15000元和20000元。在这种方法下,先以1991年的10000元为基数,1992年比1991年总资产增长50% ,再以1992年的15000元为基数,1993年比1992年总资产增长33%。计算变动百分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经营增长率,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变动百分比的计算受到基数的制约,具体表现如下:

1.当基期的金额为负数或零时,变动百分比将无法计算。例如:如果在计算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时,某一期因发生亏损,金额为负值,则计算下一期与该期的变动百分比时就没有意义。

2.在前后几期的增长绝对额相等的情况下,由于各自比较的基数不同,因此计算的各期变动百分比也不一样。如上例中,虽然资产数额1993年和1992年都分别比上年度增加了5 000元,但因基期由1992年变成1991年,致使两年的变动百分比不同。

3.当用作基数的金额很小时,则计算的变动百分比可能会引起误解,例如假定某企业第一年的利润是100 000元,第二年降为10 000元。而第三年其利润又恢复到100000元的水平,则第三年的利润比第二年增加了90 000元,比上期增加了900%,实际上,第三年增加的900%只是正好抵消了第二年下降的90%。

(二)趋势比例法

趋势比例法是以基期的数据作为100%,将以后各期的数据分别换算为基期的百分比,具体的应用步骤如下:

首先,选择基期,并给基期的报表数额赋予10o%的权数。

其次,将以后各期会计报表的每一个项目换算成为基期相同项目的百分比。现举例如下:

假定某企业以2002年作为基期。其销售收入为60 000元,净利润为3 000元,从2003年到2007年的销售收入分别是62 400元、64 000元、66 000元、72 000元、90 000元,相对应的年利润分别为3 12o元,3 840元,4 290元,2 91o元,4 590元。要计算销售收入的趋势比例,就是将基期以后年度的销售收入分别除以60 000元, 求出销售收入的趋势比例分别为1o4%、1o7%、1 1o%、120%、150%。要计算净利润的趋势比例。就是将基期以后年度的净利润分别除以基期利润3 000元.得净利润的趋势比例分别为104% 、128% 、143% 、97% 、153% 。由上例所计算的趋势比例表明,该公

司在前几年销售收入稳定增长,而2006年与2007年增长迅速。除2006年外,净利润也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因为趋势比例的基数固定,使各个期问的数据可比。从而克服了前述变动百分比受基数制约的局限性。

(三)结构比例法

结构比例或结构百分比,是指总额内每一项目占总额的相对大小。例如,资产负债表上的每个项目都可表示为该项目占总资产的百分比,利用这种比例法可以反映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相对重要性,而且也可以反映企业从债权人

和所有者处获得资金的相对大小。另外通过计算连续几期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比例,还可以发现企业的某些项目变动重要性。计算结构比例的方法,也可以用于利润表。在利润表上,既可以反映出若干年的绝对金额,也可列示各项目的比例,例如。某企业2002年取得销售收入300 000元,当年销售成本为180 000元,由此计算毛利为120 000元,扣除当年费用75 000元后得本年利润额45000元。该企业2003年取得销售收入5oood0元。当年销售成本为350000元。由此计算当年毛利为150000元,扣除当年费用1o0 000元后得本年利润额50000元。要计算利润表2002年的结构比例。就是要以利润表所有的科目分别去除2o02年的销售收入,从而求得毛利率为40% ,费用占销售收入的25% ,净利率占销售收入的1 5%。计算2003年利润表的结构比例可得毛利率为30%,费用占当年销售收入的20% ,净利率占销售收入的10%。观察上例。可以发现2003年与2002年相比毛利率从40%降到3o% ,由于费用对销售收入的比率减少,因而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由15%降至10%。但从绝对额可知,销售收入和净利润都比上年增加。销售收入增加的幅度较大。如果仅仅从组成百分比看,就无法了解第二年利润增加的事实,这也体现了结构比例法的局限性。

(四)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中重要的方法。它是以财务报表为依据,将彼此相关但性质不同的项目进行对比,求其比率。同时还可以通过编制比较财务比率报表,作出不同时期的比较,从而更准确、更合理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按照财务分析的不同内容。比率分析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

1.偿债能力主要用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一般通过考察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的大小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2.营运能力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主要通过考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营业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

3.获利能力反映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主要通过考察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每股利润、每股现金流量、市盈率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比率分析法时必须要与性质相同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对比。才能真正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体的指标评价标准又包括三类:

1.行业标准,即本企业与同行业平均水平对比或者本企业与同行业公认的标准进行对比。

2.历史标准,这是对企业本身但不同时期的比率进行对比,如期初期末的对比、本期与历史同期对比等。

3.目标标准,主要是指企业的实际。状况与预算的比较。以流动比率举例如下,某企业2002年的流动资产总额为2 845 600元,同年流动负债总额2 528 800元;2003年的流动资产总额为2625317元,同年流动负债为2054062元。用流动资产分别去除流动负债的总额,计算得两年的流动比率值为1.13和1.28。一般情况下,通常认为企业的流动比率等于或者大于2是理想水平,与该企业的流动比率相比,该企业的流动比率偏低,从而得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差。

三、现行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与改进意见

财务分析对于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有着显著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分析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会计处理方法对可比性的影响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期,相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都有可能对同种项目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导致两者没有可比性。

(二)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可靠性的影响数据资料的不真实和不可靠将导致财务分析没有实际价值,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主观方面。会计报表中有些数据是通过估算得来的,受会计人员主观影响较大,而且企业有可能为了使报表显示出公司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采取手段来调整财务报表。其次是客观方面。由于财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在通货膨胀时期.有关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

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比较基础的局限性

首先,趋势分析是以企业的历史数据作为比较基础,今年比上一年比率有所提高,这并不一定说明企业的管理就有了进步。其次,使用同行业标准与企业的比率进行对比时,同行业的标准只是起到一般性的指导作用。并不一定有代表性,例如将同行业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放在一起就是不合理的。根据以上总结的局限性,现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如下:

1.明确各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弹性区间。在比较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时。应选择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的差异缩小。在比较同一企业不同的会计期间的数据时应考虑去除政策变更的影响。例如,当对不同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时,要选择一种相同的计价方法,就可以减少差异,从而增强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及一致性。

2.改善财务分析相关会计数据信息的质量。首先,应避免会计准则应用的主观随意性,减少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的出入。其次,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时候,要在报表以外采用适当的方式予以披露。除此之外,要应用通货膨胀会计模式按物价变动指数进行调整,尽量降低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3.多方面综合性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应强化对企业经济运行的整体性分析,以掌握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效益.如采用杜邦综合分析法对企业进行整体性分析,还能从中找到企业具体问题所在。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篇4

【关键词】转型; 企业; 投资。

企业转型是指企业长期经营方向、运营模式及其相应的组织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整体性转变,是企业重新塑竞争优势、提升社会价值,达到新的企业形态的过程。当前我国大多企业的转型主要是属于企业战略转型。企业往往是由于自身在所处行业的竞争能力降低和竞争优势的衰退,促使企业通过组织等的变革,提升企业在产业内的能力; 或者由于所处行业的衰退,企业发展前景黯淡,迫使企业不得不主动或者被动地采取产业转移的战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企业获得新的生机。

1、转型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① 企业设备投资与配套投资将大幅增加。因为进项税额抵扣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使企业的投资倾向于能够带来进项税额抵扣的设备投资。另外,转型降低了设备投资的回报要求,企业的设备投资计划会有更大的可能性通过可行性分析。从主要的财务指标来看,消费型增值税条件下的 NPV 和 IRR 会比在生产型条件下大幅提高。

② 企业的投资周期会明显缩短。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新的政策,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 1999年 12 月 8 日颁布并实施的《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 财税[1999]290 号) ,规定凡在我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 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这次国家推出的增值税转型政策的给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更加强烈的刺激。这样,企业设备、技术更新的加快自然会带来企业投资周期的缩短。

③ 企业投资行为会主动跟随国家政策。企业对转型政策效应的预期会使企业、的投资行为尽可能与政策导向一致。一方面出于税收中性的考虑,企业会认为转型是个利好消息。企业会主动配合转型的实施,以期获得由税负公平带来的竞争地位改善。

另一方面企业会对转型的推行路径产生影响。为获得并保持转型带来的超额收益,企业有强烈的动机来采取行动,并有可能对转型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企业的投资方向将以国家政策推行过程为依据。国家的试点行业及试点地区将对企业的投资方向施以巨大影响。这也是政府希望看到的。但是,企业也会做出一些取巧行为,如,企业的投资时间将会有意选在转型开始之后。即使本应发生在转型开始之前的投资,企业也会尽量将其推迟到转型之后,以享受转型带来的优惠。这些行为,特别是投资时间、地点、项目的集中会给转型政策的推行带来影响,甚至影响转型政策的效果。

2、转型对企业筹资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将间接增加企业筹资成本。虽然可以获得抵扣,但是抵扣量远远小于投资量。企业投资规模的增大,必然刺激企业的融资活动。设备投资所需的资金量十分巨大,企业除了利用以有积累及内部融资来进行投资外,一般还需要通过发行新股、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外部筹资活动来筹集设备投资所需要的资金。

企业在筹资方式的选择上要根据资本结构、税收筹划等相关理论来综合考虑,以免使转型的益处受损。另外企业财务指标的表现也会影响企业的外部筹资能力。

3、转型对企业的会计核算的影响。

转型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集中于会计政策的变化上,主要包括机器设备的计量方法、增值税缴纳方法与折旧政策。对于机器设备的计量方法、增值税缴纳方法必须与转型政策一致,企业几乎没有自主权。拿试点政策举例,试点政策要求企业对抵扣范围内的固定资产按不含税净值入账,并以此来计算折旧。试点还对增值税的抵扣、缴纳、退还等在手续上作了要求。

同时此次转型将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企业会针对转型进行相应的会计政策变更。已有相关研究提到或指出,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化的政策益处与经济效益,会对新增设备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然而具体哪种加速折旧方法的效益最大还没有定论。无论怎样,此次转型为企业会计政策与估计变更提供了刺激与契机。

4、转型对企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转型对企业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企业税负降低,相当于降低了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企业利润空间增大。企业在进行市场竞争中会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例如可以降低产品价格水平,扩大市场份额占有率。这有利于我国的商品参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另一方面,转型刺激企业投资。企业可以借这个机会开发新的产品种类,开拓新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利用更新、更高质量的产品来夺取市场,而不一定会降低产品价格。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篇5

【关键词】新常态,电力企业,经济活动

一、绪论

“新常态”对于“常态”的概念来说,是对于我国之前经济GDP增速平均7―8%的常态来比较,而对于世界经济低迷,我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要求来看,是必将经历的一个持续的经济增速放缓的“常态”。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各行各业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形势,由于受着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影响,经济活动上压力陡然增大。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来说,电力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首先,近几年煤电倒挂的形势急需煤电双方进行调整;其次,我国对环境与资源的宏观整治,使得电力企业需要改变经营重心;再次,资金链上出现的问题使得电力企业经济活动上出现的复杂问题亟待解决。

二、电力企业显现的新问题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也正在向方法更高级、结构更合理的方向演化,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规模型的增长,转向集约、效率型增长,经营结构从产能结构不合理转向存量的调整、做优增量的调整。电力企业的成本构成要从粗放的煤电转向新能源的利用,要从传统的工艺转向高科技含量的工艺,要从环境资源成本较大的发电形式转向水电及其他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的方向,经济发展动力要增加新的增长点,电力企业的经济增速从过去高速增长向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中高速增长,最后使得企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面对上述总体要求与形势,电力需求增长出现了新特点。一是电力需求增速将大幅下降。

1995至2015年的电力消费年均增速为9.8%,而进入新常态后,对于“十三五”期间计划年均增长率将变为5.6%~6.7%。直至2020年以后,我国将从目前的工业化生产阶段进入后工业阶段,逐渐对现在的支柱产业进行产业升级改造,使工业增长在全国经济增长的比重大幅放缓,高耗电产品的产量开始下降。二是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带动电力的需求增长速度降低以及用电结构与方向的转变。预计第二产业用电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逐渐成为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我国目前的工业发展模式决定,第二产业的用电比重仍在整体用电量上占有绝对的分量。

三、适应新常态需要电力企业进行的调整

1.低碳环保的要求

电力生产作为国民经济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必须在新常态下保持稳定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各行各业生产与人们生活对电力的需求。新常态的要求电力生产结构要向着清洁低碳转化。我国“十二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的承接中,环境的保护与减压成为了工业转型的主要目标之一。其中电力行业要带头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面对煤炭能源日渐枯竭、我国全国范围大气污染严重、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电力产业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开发利用。到2020年,我国目标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 15%,2030 年要达到20%。经济新常态,在一个侧面成为了电力产业生产结构转型的重要的经济环境推动,实现能源节约、高效使用,千方百计降低煤炭使用,并满足电力需求的增长,确保合理控制需求总量,科学规划供需关系、协调配合新能源的使用比例,以达到新能源使用比例的稳健增长。可以说新常态,给了电力生产向低碳环保方面转变的一个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对于电力产业改革,主要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分析、技术水平分析、市场供需分析、国家建设分析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分析这几个因素考虑。在我国电力技术与设备发展缓慢的时期,计划经济占主导,电力属于国家主要建设的环节。在改革开放时期,电力企业开始尝试自负盈亏,由于市场需求大,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以电养电来进行经营,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力生产仍然属于统一调度、统一规划。21世纪初是电力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电力企业拆分重组,建了大型电力集团,由电力集团自主经营核算,重组是电力行业企业化的基础。随着企业机构改革的深入,电力产业逐步走向市场化,进而对国家建设与市场需求有了进一步的平衡,电力企业的市场化,直接影响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也对煤炭行业的改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新常态下,我国电力产业仍需要深刻的调整变革,尤其是要在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电力改革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电力企业在行业的垄断,提高电企竞争意识,促进电力企业在技术上与产业结构上的优化升级,深层次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电力企业求生存的必经之路。电力企业想要在新常态下潜心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研究电力市场发展要求与自身缺陷,更新管理经营观念,科学定位自身所处地位,制定合理的经营计划,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挖潜提效。

3.实现优化升级的要求

新常态下,电力企业在国内与国外的竞争形势,并没有因为经济增速的放缓而减弱。对于国内竞争来说,随着西电东送电量大幅增长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力就地供需的平衡模式被打破,因而,我国大型电力企业集团的竞争就涉及到了跨地域范围,成了全国性的竞争,尤其是东中部地区火电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另一方面,新常态下,能源约束和环保约束的不断加强,国家加大了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支持发展低碳清洁能源,因此,对于传统的煤电企业,严格的节能环保政策的要求,必将要将其减产和停机作为代价来达到国家要求,同时要与其他电企以及新能源企业竞争。而对于我国深化改革带来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外资或是跨国企业对我国大型电企的冲击,新能源的使用,在技术上以及管理方式上,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较为明显,因此,我国电企也将面临引进来的竞争压力。

四、电力企业经济活动需做出的调整

1.调整经营战略,整合现有资源

认清自身优势,整合现有资源,这是电企从提高内部经营能力与创新能力,以适应新常态,首要做的工作。加快转型,首要要以调整战略定位为基础,注重有效经营、符合市场规律、企业实现内涵式发展、生产进行可持续升级,注重实效与稳健,进一步的缩小改革风险。整个大客户与资源供需的产业链条,在捋顺上下游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技术升级市场化

提升经营管理的执行力与创新力。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坚持积极开发大容量、高效率、 低排放的煤电项目。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按照市场需求,围绕煤炭、科技、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的产业协调电力生产,要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逐步进行技术升级与产业调整。

3.进行绿色低碳清洁化生产改造

始终坚持以绿色、低碳清洁化生产为方向,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积极推进燃煤机组节能降耗,努力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大力实施脱硫、脱硝和除尘等环保项目改造。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努力提高科技产业对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对前沿技术的研发能力、对做强做优电企的贡献能力。

4.细化经营管理手段

电力企业大多带有传统国企粗放管理的特点,而在新常态下,要精细化管理。在经济活动分析上,要通过量化与数据分析,引导对市场供需的准确理解。在财务管理上要在成本管理下功夫,在企业的节支降耗上加强管理。在经营管理手段上,要增强激励在提高工作效率上的作用,进而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在内部管理上为企业在新常态下平稳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念沙.新常态下的国企创新与转型[J].国企.2015(01).

[2]历建兰,李艳华.建立“电力企业青年导师制”创新服务青年机制[J].才智. 2012(36).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篇6

一、当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牵头部门没有明确,导致责任不清

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主责部门有的是财务部,有的是计价部,更有甚者未明确牵头部门,日常经济活动分析只是各部门数据简单的汇总,敷衍了事,并没有组织各部门认真开展分析。项目经济活动分析需要跨部门之间配合完成,主要涉及到工程、计价、物资、机械、财务等,但是各个部门之间都是独立,不是纵向的隶属关系,如果没有牵头部门,就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的责任与权力模糊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部门之间推卸责任。

2.分析频率少,收效大打折扣

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工期紧,任务重,把生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忽视了项目经济活动分析这项工作,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似乎可有可无。工程项目每天变化都比较大,如果经济活动分析周期长,分析频率少,分析的工作效率就会打折扣,很多管理问题错过了扭转的最佳时机,出现的漏洞就无法弥补,也无法客观的追究相应部门的责任以及负责人,会导致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受到影响。

3.分析期间不统一,分析失去意义

由于施工项目业务部门日常工作内容的不同,物资部、财务部、计价部等部门期间报表要求的节点也有所不同。财务部关账是当月以及季度末的最后一天,材料设备关账的节点一般是当月及季度末的20日或25日,计价部门关账有的是当月20日或25日等等。原材料库存量、实际完成的工程数量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规模大的工程项目有时候一天的变化就达百万元,直接影响分析数据的准确性。由于时间节点的不统一,就容易导致所分析的收入与成本不匹配,经济活动分析效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4.项目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横向沟通,数据勾稽关系不一致

当前,施工企业很多工程项目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横向沟通,各自为政,你报你的数据,我报我的数据。素不知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部门之间配合完成。很多数据之间是有勾稽关系的,如果不及时沟通核对,导致分析数据时容易忽略掉某些重要的要素,出现漏结算、部分未达账项材料、设备租赁未考虑等现象,最终导致勾稽关系不一致,分析就失去了意义。

5.少分析,缺落实,没有起到应有实质效果

很多工程项目疲于分析,列出了一大堆数据,分析资料厚厚一本,问题是发现了,但是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有的分析是分析了,也提出了相应措施,但是没有督促落实。问题没有解决,还摆在那。同样的问题还是继续出现,继续指出,久而久之,这种问题就会被忽视,有的干脆不提了。长此以往,经济活动分析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失去了最终的目的。

6.部门参与少,分析不全面

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可以说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然而,部分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参与部门仅限于财务部、物资部、计价部、工程部等,未将办公室、试验室等部门纳入,导致小车、试验、临时用地、青苗补偿等费用分析缺失,混凝土消耗未结合配合比分析不深入、不彻底等。有的甚至完全靠财务部“闭门造车”分析,导致分析缺乏全面性、真实性,以致有些项目在整个项目完成之前的经营情况到底是如何,工程项目领导、财务人员心中没有数,模棱两可,甚至出现潜亏都没觉察到。

二、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应采取的有关对策和措施

1.高度重视,全面认识经济活动分析的本质

施工企业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是为了及时全面了解工程项目实际经营情况,查找问题,着重分析与预算差异较大的项目,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以便及时控制风险、漏洞。重要性不言而喻。工程项目领导层应高度重视,带头作表率,为分析做好铺路。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大致有以下3个主要步骤,首先是对比分析,将各种数据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重点关注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较,并将对比情况进行差异分析;其次是通过差异分析寻找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最后是监督落实措施,采取实际行?咏饩鑫侍狻?

2.明确分析期间,定期开展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

工程项目在分析前应明确节点时间,要求各部门统计数据截止时间要保持一致。同时,工程项目分析周期不宜过长,建议最少一个季度一次,条件允许的项目可以每月开展一次。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一次彻底盘查,查找管理漏洞,让管理者实时进行监控,及时采取措施纠偏,有效控制施工项目的成本、安全质量隐患等等,具有较好预防风险的作用。

分析节点时间明确以后,工程项目应成立库存材料盘点小组,由物资部门牵头,工程部、财务部等其他人员也要参与,对现场库存原材料、半成品等进行一次盘点。成立工程数量收方小组,由工程部牵头,工经部、物资部等其他人员参与,对现场实际完成的工程数量进行确认。

3.明确主责部门,加强部门之间横向沟通,确保分析数据勾稽关系一致

工程项目应明确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主责部门或是主责人员,笔者建议工程项目财务部或计价部门作为主责部门。工程项目所有经济活动最终会通过财务数据体现出来,财务人员对工程项目已发生的成本比较熟悉;计价部门负责收入的清理,熟悉工程项目对应的每一笔收入,便于汇总分析。

主责部门确定后,由主责部门或人员督促工程项目各部门准备分析资料,提醒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并负责勾稽关系数据的核对,当部门之间的责任与权力出现模糊不清的时候,应由主责部门或人员出面协调,避免部门之间推卸责任。

数据勾稽关系,首先应明确实际完成的工程数量,计价部门的收入、对外劳务结算是基于工程部提供的实际完成工程数量而定,收入计价数量、劳务结算数量、工程清单数量、施工图数量要核对对比。物资部与工程部应核对材料设备理论消耗数量、应耗数量。物资部与财务部应核对劳务队伍领用材料设备使用的扣款以及材料设备租赁使用未达情况。混凝土消耗对比,工程部、物资部、试验室要沟通配合。财务部与工经部应核对劳务队伍结算入账及各项扣款、已完未结算情况。分析过程中半成品如钢筋笼等容易缺失,工程部、计价部门与物资部要注意沟通协调、核对,确保口径一致,避免收入、成本重复或漏记。

4.不留死角,确保项目经济活动分析触角伸入各部门

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与项目各部门都有广泛联系。在工程项目,一切与资金有关的经济活动,都与项目成本管理有关。项目每个部门都会通过资金的使用与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发生联系。办公室应关注小车使用情况,通过百公里油耗进行对比分析;征拆人员应统计临时用地、青苗补偿发生费用;试验室应关注试验费、配合比等等,明确发生的费用哪些是红线内、红线外,哪些属于合同内、合同外,分析所发生的费用是否计价部门收入统计中都有对应的“进口”,哪些应属于“开源”作为后期变更索赔方向的重点。

5.提高主责人员综合素质,确保项目经济活动分析的质量

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主责部门或人员在经济活动分析中起了一定牵头作用,因此人员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项目经济活动分析的质量和效果。施工企业应不断提高主责人员的综合素质,养成大局的观念,不仅仅发现问题,同时要增强参与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分析的能力,要能够透过经济活动现象看本质,及时准确捕捉项目有关指标的偏差情况、项目风险的信号,认真分析偏差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规避,调整后期项目施工的组织和安排,以降低项目经济风险,而不是消极等待。只有这样,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在项目管理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打好坚实的基础。

6.结合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工作效率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篇7

1 企业经济信息的概念

经济信息是反映经济活动实况和特征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指令等的统称。它以研究信息的产生、收集、加工、传递和应用的理论与方法,以期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企业经济信息则是以企业的经济活动为依托,是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描述,是企业经济状况变化和特征的真实反映,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状况和特征的信息资料。它是以研究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信息生产、收集、加工、分析,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以期实现企业既定目标为目的的。

2 企业经济信息分析的内涵

经济信息分析即针对经济工作或用户的特定需要,通过文献调查和实际调查,搜集大量相关的经济信息,经过分析、评价、研究、综合,形成新的、增值的研究报告,为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的智能化劳动。它是对经济信息有目的地进行深度加工,它的最终成果应是新的增值的信息,可以是一种背景或判断,也可以是一种思想、建议或方案,能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3 企业经济信息分析的内容

企业经济信息主要分为外部经济信息和内部经济信息。那么,企业经济信息分析可以分为企业外部经济信息分析和企业内部经济信息分析。

3.1 企业外部经济信息分析。企业外部经济信息分析主要分析对手竞争能力的强弱,企业管理层决策和管理能力,企业外部经济上、技术上的机会和威胁以及社会、政治、文化因素。其主要内容有:一、产业环境分析。企业在确定自身发展战略时,要考虑进入何种产业领域以及要进入的产业领域的竞争程度、发展潜力如何。二、竞争对手分析。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而知,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利益相关群体有: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者、买方、供应者。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经济信息分析,实力以及动向分析,对企业的自身战略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现以郑航宾馆为例对企业外部经济信息进行分析。郑航宾馆以餐饮业为主,所处市场环境稳定简单,不确定程度低,并且技术简单,市场竞争压力较小。再者国家政策、社会经济情况和居民收入相对稳定为其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条件。郑航宾馆主要面向师生员工和社会人员,消费人群相对稳定。其竞争对手主要是周边的餐饮企业,但是周边餐饮企业规模较小,利润小,竞争力弱,故对郑航宾馆的冲击很小。经过对上述产业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分析,郑航宾馆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维持现有规模和消费群体,适当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特色,维系现有的竞争地位与竞争优势。

3.2 企业内部经济信息分析。企业内部经济信息分析主要包括:企业形象分析,即企业的文化理念如何,在大众心中的形象如何,市场对企业的评价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同时还要根据企业历史的及当前的经济活动状况分析企业的发展趋势。产品竞争力分析,即产品是否有特色,是否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规模,等等。政策环境分析,即企业发展是否受政府部门关注,是否属重点企业、政策上有哪些优惠,环境上有什么干扰,要对相关政策、法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政府部门意见作多方揣摸,进而从政策角度得以保证。

现以海尔为例对企业的内部经济信息进行分析。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也彰显出发展实力。受良好的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海尔员工的素质相对较高。“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赢得了用户的广泛赞誉,同时也在公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此外,海尔集团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以自创品牌的方式进军国际市场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经过对其企业形象、产品竞争力和政策环境的分析,可知伴随着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海尔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海尔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转移,即在海外建厂、办公司;实现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做到前端设计,后端服务。以此来创造世界名牌。

企业经济信息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预警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潜在危机,这就使得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对自身及竞争对手的经济信息分析的结果作出企业的短期和长远发展决策和规划;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经济信息分析预警企业自身存在的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问题,预警外部存在的潜在竞争对手得出的结果改善自身问题并且采取适当策略设置竞争对手进入的障碍,以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篇8

1.1各类指标及指标体系的研究与确立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要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准则,根据实际的内容,制定符合企业现实发展状况的未来经济活动内容、指标、步骤、和范围。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分析,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研究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环境下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以及企业在计划经济环境下的经济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相应问题,包括企业的如何利用资金,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利润分成。电力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环境中,要全面的分析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活动的各项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成果和经营能力,以及企业外部市场竞争能力的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1.1.1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分析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果分析包括企业的发电量、售电量、销售收入以及定期产值、产值利率等等。

1.1.2物耗分析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值中所消耗的相应的发电煤耗、供电煤耗、线损率、产品成本等。

1.1.3人力物力利用效果分析电力企业的人力物力分析效果,包括企业的生产效率分析、生产过程中材料消耗利用率、设备利用率等。这三方面是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分析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我国的电力企业已经进行公司化的改组,电力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的分析过程中,要考虑企业所有者的相关权益,其中包括企业总资产报酬率、资本的收益情况,股东权益的收益情况等。

1.2发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指标体系案例分析由于企业在发展中需要进行分析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多,其中的关于债权类的指标和所有者权益指标的分析,需要较复杂的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因此这里暂不进行分析,只进行企业生产中客观的指标类型的分析。具体包括两大类指标:

第一,A类指标。对于这类指标而言他们是企业在定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性数据的归纳总结,通过这类指标的数据情况的分析,可以比较实际的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水平,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以及对于社会的贡献水平的高低。

a.上网电价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主要包括了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发电利率。对于固定成本,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消耗的固定资金,包括了设备的折旧费用、检修费用、工资福利、资本金收益。对于变动的资本主要涉及的购得材料的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由于材料价格是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它是变动成本的主体。为了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满足社会各个阶层对于用电的需要,必须在规范上网电价,按照社会的平均成本进行,确定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的不同电价,以实现企业自身的最大经济效益。

b.上网电量电力企业对社会付出多少贡献一般由上网电量来体现,上网电量是衡量发电企业对电网投入的重要指标。上网电量可以真实反映企业对电网的真实供电量,为企业正确核算收益与降低自身损耗提供方便。

c.发电设备平均耗时这是用来检验发电企业发电设备,按其容量计算的设备利用程度,可充分反映出企业发电设备在固定的时间内的运转情况以及技术性能变化,这样就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发电企业在固定时期内对其综合产能的利用的程度。

第二,B类指标。分析该类指标,可以直观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方便与其他同行进行横向比较,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之位。

a.发电量发电量可以充分反映出发电企业的生产成果,方便人们深入的了解企业发电设备的运用状态,更作为基础数据使得发电设备的关键指标得以有效展现。

b.综合厂用电量率发电企业自身耗费的产品数量以及综合水平都可以通过综合厂用电量率来体现,以促使电厂运用新型技术,降低内部消耗,增加上网流量。

c.燃料耗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发电企业的燃料利用情况,机组调度与运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提高调度与运行水平,节约消耗。

2关于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及其实施方案的研究采

用最优化技术中的多目标优化规划理论和方法,在各种客观约束条件下建立定量数学模型;应用定量模型对各个指标、各种约束条件的组合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主、次指标(分层指标)及其影响因素指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施内部模拟市场;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过渡———考核指标的设置和奖惩要同时具有激励性和约束性;考核方式和内容力求公正和准确,能客观、全面反映基层单位整体管理水平,指标和考核项目的设置要突出重点,便于操作。

3结语

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比较很好的控制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企业内部资金的优化,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上一篇:大气污染防治汇报范文 下一篇:电子版优化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