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资金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14 00:36:23

科研资金管理办法

科研资金管理办法篇1

关键词:重点企业研究院资金管理

一、研究院建设的相关政策及管理规定

根据有关政策精神,支持企业建设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旨在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攻克核心关键技术、补强创新链短板、促进产业链垂直整合,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一)研究院的主要建设管理内容

“试行办法”具体规定了总则、研究院比选、研究院建设、过程管理等四个方面共计21条内容。经认定的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由省、市、县(市、区)各级政府及主办企业共同签订建设责任书,根据每个研究院实际情况,责任书规定的建设内容和具体责任目标有所侧重,一般包括科研人员团队建设、科研设备购置、科研场地建设、研发强度比例、具体研发产品或研发任务、知识产权和标准成果、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建设管理内容。在研究院的日常管理方面,省科技主管部门通过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实现了日常数据维护、变更、评价、验收等相关建设与管理工作。同时,省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开展对研究院建设情况的中期检查和年度绩效评价,强化了对研究院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二)入选研究院的基本条件要求

“试行办法”对入选建设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规定了相关基本条件要求,具体如下。(1)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拥有国内外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或软件著作权,专职研发人员50人以上,相对集中研发场地1000平方米以上,科研设备原值总额1000万元以上。对补强产业链短板有显著作用的企业,或者集成电路设计、核心芯片与关键软件开发等科技型中小企业,条件可适当放宽。(2)主攻的产业领域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以攻克制约做强产业链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战略性产品和标志性产品为目标,对补强短板、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具有较大作用。(3)原是省级企业研究院的,已有相应的组织架构、资金投入、制度建设、运行机制。(4)企业近三年内无环境、安全、知识产权和税务等方面的违法行为。

(三)研究院的主要财政扶持政策规定

(1)按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3%-5%和5%以上两个档次,分别给予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所在地政府500万元和1000万元的建设经费补助,企业所在地政府同比例配套,统筹支持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科研课题投入、人才引进、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等。补助经费按责任书的约定分期到位。(2)支持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实施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省财政科技经费每年按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3%-5%和5%以上两个档次,分别给予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所在地政府100万元和150万元的经费补助,企业所在政府同比例配套,连续支持3年。(3)实施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支持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引进“海外工程师”,并享受相关政策。

二、研究院的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研究院建设的资金来源为三部分:省财政补助资金,按研发强度分为两个档次,分别给予500万元或1000万元的补助;地方财政补助资金,由研究院所在地政府按照省级补助资金额度同比例对研究院建设予以补助;企业自筹投入,一般不低于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的总额。根据对2012-2014年度纳入建设的全省109家研究院统计,省财政下达建设补助资金共计7.15亿元,各研究院实际收到7.03亿元。各研究院实际收到地方财政补助资金4.725亿元,地方财政补助资金到位率较低。截至2017年6月底,109家研究院建设资金总支出146.2亿元,其中:省财政补助资金支出6.78元,省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率96.45%,主要用于科研设备购置、科研人员薪酬、科研材料投入以及科研场地建设。

三、研究院项目建设及资金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院建设扶持政策和管理工作有待完善

1.研究院建设规划缺失,管理办法制定滞后Z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创建始于2012年,当时主要在省内几大重点产业领域,分别由发改、经信、科技等省级主管部门负责创建,但整体上在产业布局及建设数量等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由于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及准入条件等制度,2012-2014年期间创建的研究院大部分未经组织申报、现场考察、专家评审、立项审批等一系列规范的程序,行政决策在研究院创建认定中起到了主要作用,从而导致部分基础研发条件能力不足的企业入选。2.研究院建设责任目标和相关规定不明确、不合理,不利于后续管理研究院建设责任书是明确建设目标和具体任务、进行后续评价和考核验收的主要依据。但从责任书条款内容看,总体较为简单笼统,不够严谨,部分存在核心责任目标缺失等问题,不利于后续的考核验收等管理工作。据了解,当时责任书签订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指标系由主办企业自行申报,主办企业为获得入选资格,在科研固定资产、研究院人数、实现经济效益等指标上不同程度存在虚报、夸大现象。同时,责任书中的一些核心条款和目标指标存在歧义或不同解读,如部分研究院的建设主体界定不明确,责任书签订的主办企业是集团公司,实际是下属子公司;责任书中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科研及固定资产、知识产权、科研条件建设等一些核心指标内容的认定口径不明晰,存在理解不一、不同解读;财政补助资金支出范围较为笼统,对诸如科研场地基建支出、研发人员工资等支出未予以具体明确。3.研究院建设管理工作不够到位部分市、县政府对于研究院建设总体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申报、轻管理”,部分承诺履行不到位。如根据责任书要求,市县政府应“成立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试点工作,落实相关政策支持”,但实际上领导小组并未成立或即使成立也流于形式,未有效履行管理主体责任和承诺,也未出台落实具体的保障支持政策或管理措施;部分市县的地方财政补助资金未按照责任书要求及时足额到位,总体到位率仅为68%。在研究院验收管理工作方面,由于主办企业未能按期实施完成或者不重视、不及时申报验收等问题,存在项目验收延迟等现象。

(二)部分研究院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及总体绩效不够理想

1.部分研究院研究水准不高,与建院的预期目标相差较大研究院建设责任目标中人才团队建设是核心目标,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根据研究院建设政策的目标方向,最终应实现突破产业技术瓶颈、补强产业链短板、促进产业链整合,引领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根据对109家研究院的统计,完成人才团队建设目标的仅72家,占比66%。从人才结构看,研究院研发人员的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不足8%。从促进产业发展成效看,有将近一半的研究院主要是围绕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开展一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没有明显取得产业技术瓶颈的突破和带动产业链技术创新。2.部分研究院是“新瓶装旧酒”,建院前后基本上没有实质性变化从各研究院建设情况看,虽然主办企业在科研人才队伍、设备购置、场地建设等科研条件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通过实施新技术、新产品等研发任务和其他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往往与研究院建设实施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建院前后没有实质性变化。主要表现为:研究院缺乏“存在感”,机构较为虚化,缺乏明确、可行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研究院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日常运行管理情况反映不清;研究院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规划、研发活动实施计划、引领产业发展等目标不够明确,发展主线模糊。有些企业已建有技术中心、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新设的研究院除了新挂了一块牌子,其他和过去没有什么大的差异。有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新设立的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甚至没有特定的专门研发场所,研发人员和专门研发设备也不多,研究院没有“存在感”。3.部分研究院已经“熄火”停运个别主办企业由于出现生产经营危机或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已破产或面临破产重组边缘,导致其研究院实际已停止运营。4.个别研究院的补助资金被总部控制,而且项目被“招商化”、“空心化”个别地方研究院的主办企业系招商引资引入,其研究院的建设主体和组织架构不够明确,财政补助资金也存在被主办企业的总部所控制的现象,名义上是高等级研发机构的下属单位,但实质上并没有按照合同要求独立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等研发,研究院及主办企业基本处于空置状态。

(三)个别研究院建设补助资金存在违规使用和挪用问题

1.个别研究院存在财政补助资金挪用问题如某研究院的主办企业将省财政补助资金500万元用于归还生产设备融资租赁欠款;某研究院的主办企业将省财政补助资金500万元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和归还债务等。2.部分研究院存在财政补助资金违规使用问题根据责任书的规定,财政补助资金主要应用于科研项目、科研设备、人才培养与引进、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条件建设。但有些研究院的生产经营和研发不分,将部分财政补助资金实际用于购置生产设备;有的研究院直接将省财政补助资金以建研发大楼的名义实际用于基建支出等。3.研究院建设资金管理工作存在不规范问题大部分主办企业对研究院的建设资金核算不够规范,未做到规范的单独建账核算,有的对于财政补助资金未能在财务账上进行清晰核算反映,而是与自筹资金甚至生产经营资金混在一起。部分主办企业未能按照责任书的要求足额投入自筹研发资金,个别主办企业存在省财政资金使用率偏低等问题。

四、完善研究院项目建设的相关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政策引导,修订“试行办法”

针对目前研究院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应积极做好相关整改工作,以规范管理存量研究院为主,力求高质量实现研究院建设目标,发挥研究院应有的建设成效。并结合其他有关产业扶持政策,打好组合拳,统筹做好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同时,针对Z省研究院建设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议对现有“试行办法”进行修订完善,着重修订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管理主体和职责等内容,使研究院建设管理工作有序、规范开展。

(二)探索开展研究院评价等级管理

按照试行办法规定对研究院建设发展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等级评定机制和退出机制。通过持续评价和监控,按等级划分,对于建设运行成效好的给予科技项目申报、融资贷款、科研人员职称评定、资质认定等方面的持续政策支持,或出台相应奖励政策;对于成效差的限期整改,严重的予以摘牌,并建立明确财政补助资金追回机制,严厉问责机制。

(三)把好研究院“入选关”,强化研究院责任目标管理

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全省研究院建设规划和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严格入选程序和准入标准,让真正具备研发实力、能够出成果、出成效、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主办企业入围入选。同时,对入选研究院应重视责任书签订工作,责任书内容既要有基本统一格式要求,又要结合各个研究院及依托企业实际,准确界定建设主体,制定切合实际、明确具体的责任目标,并建立分年度建设计划,完善目标调整机制,使责任目标细化量化、可考核可评价。

(四)强化研究院验收管理工作

针对部分研究院建设延期、逾期未验收等问题,建议主办企业应及时履行申报审批程序,已建设完成的应尽快提交验收申请,主管部门及时督促和组织验收。对于严重逾期未验收项目,应采取相应惩戒措施,列入信用管理档案。

(五)落实地方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组织管理责任

针对目前地方政府对于研究院建设普遍放任不管,政策支持不尽到位等问题,建议应进一步强化、落实地方政府的具体责任,切实履行责任书承诺,共同推进研究院的建设管理。

五、完善研究院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改进完善财政补助机制

建议根据科技创新项目的特点,坚持结果导向原则,尝试探索制定更加合理的财政资金补助方式,综合采取“分期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组合政策,以激励引导企业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二)明确规范研究院建设补助资金的使用方向

应围绕研究院建设支出的相关性,具体明确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的支出范围,便于企业进行分类支出核算。目前重点应明确人才引进与培养支出、科研项目支出、实验室设施建设、科研条件建设等口径问题。建议在研究院立项申报时建立预算申报制度,便于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

(三)完善落实研究院专账核算管理

建议主办企业应强化科技经费管理意识,提升科技经费特别是财政补助资金的核算管理水平。应建立以研究院为辅助核算主体的财务核算体系,严格按研究院条件建设及重大研发专项、按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等不同资金来源分别实行专账核算,完整、准确地反映研究院整体的建设支出,符合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管理的要求。

(四)加强财政补助资金的监管和处置工作

科研资金管理办法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筹资管理;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1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的“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水平与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为了达到教育部“二十六号令”对独立学院办学资格验收合格的要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独立学院也加大了资金投入,用于扩建校园、添置各类教学设备、引进高质量的教学人员、提升办学水平。而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与办学水平的提升,资金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已影响到部分独立学院正常的办学与运转。因此,通过研究当前我国独立学院的筹资管理模式与现状,探寻拓宽筹资渠道,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筹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独立学院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高效、健康的发展。

一、独立学院的办学与收入现状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如今全国共有303所独立学院,有本科在校生40多万人。在中国高校持续扩招的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解决了普通高校教育资源紧缺的突出矛盾,提高了全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是保证中国高等教育今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亮点。同时,随着独立学院的高速发展,其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所需的资金紧张问题也日益严重,特别是2008年教育部下发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即教育部令第26号文件的出台,要达到文件中“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进行教学和财产管理、招生和颁发毕业证书”的办学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扩建校园,兴建教室、图书馆等教学场所以及教学设施的购置,教学人员的引进;另外,国家对独立学院的财政拨款投入有限,以湖北省26所独立学院为例,省财政给予的拨款金额十分有限,且主要局限于学生奖助学金的个人补助拨款和少量的科研项目资金拨款。教师的工资津贴与学院的公用经费拨款几乎没有。

以上原因共同造成了独立学院教育投入的资金缺口巨大,筹资来源非常单一。大部分的独立学院只能依赖于学生的学杂费收入作为学校收入的主要渠道,部分学院的学杂费收入占到了学校总收入的90%以上。在目前中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独立学院的高收费标准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入学率,在高校招生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招生水平的下降,又反过来影响到学校的收入。

二、独立学院筹资管理现状

(一)筹资管理水平滞后,筹资渠道狭窄。我国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都没有设置专门的筹资管理部门,学校资金筹集管理的任务往往由财务部门兼任。一般而言,独立学院的财务部门,平时需要承担学生收费、账务报销、财务管理等大量的常规性工作,很少有专门的人员从事筹资管理;同时,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为财会专业毕业,缺乏筹资管理需要的经济、金融证券、工商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无论是从工作精力上还是专业素质上,都很难胜任资金筹措管理的要求;另外,高校筹资的金额相对而言比较巨大,对筹措资金的运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校内外的多个部门,财务部门仅仅作为学校行政部门的一个机构,从管理架构与权力设置上,很难单独承担起筹资管理的重任。由于缺乏一个专门的筹资管理部门对整个学校的筹资管理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往往独立学院的筹资依赖于传统的银行贷款、引进投资方、职工集资等传统方式,不但筹资成本大、效率低,往往带来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

(二)资金来源单一,过度依赖于学杂费收入。我国的独立学院目前绝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学生的学杂费收入,受近几年全国高考人数的持续下降的影响,加上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高校扩大国内的招生规模,独立学院的招生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在学生人数下降的前提下,为了保证学校的教育事业收入,只能提高学杂费标准,据《2008中国民办高校评价研究报告》披露,“我国民办大学本科专业人均学费是:理科约为11,100元,文科约为10,500元,远远高于公办高校,是公办高校的两倍左右。而过高的学杂费标准,对于很多家庭而言难以承受,只能选择不上大学或者拖欠学杂费。当前全国独立学院的欠费率普遍达到了10%~20%,按每个学校平均10,000名学生,生均学杂费10,000元/年计算,欠费金额超过1,000万元。对于欠费的学生,学校为了加大催缴力度,与考试、评优、发放毕业证等挂钩,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只能选择退学,从而使学校陷入了招生人数下降。提高学杂费收费标准,增大了学校的退学率和欠费率,从而影响到下一学年的招生人数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国家拨款金额有限,扶持力度偏小。虽然目前我国增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依然达不到国民生产总值4%的标准。国家财政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主要侧重于211、985等重点部属院校,其次是各地公办的普通高校,最后才是民办高校和独立院校,投入的财政拨款呈依次递减的趋势。而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拨款也侧重于省属公办高校,以湖北省为例,给予独立院校的拨款目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奖、助学金及少量的生活补助,且每年拨款的金额和到账时间波动很大。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公室专题开展的问卷调查样本里,民办高校经费来自于财政的比例为5.4%,充分证明了国家各级财政对于民办高校和独立院校的拨款金额偏小。

(四)银行贷款受政策限制较多,筹资难度较大。公办普通高校可以将财政拨款用作风险抵押,申请商业银行的贷款,贷款后还能从省级财政部门获取部分还债资金用于偿还贷款的本息,因此贷款筹资较为容易,筹资成本与还款压力较小。由于独立院校的学校属性属于社会公益性组织,在办学期间可以依法管理和使用其财产,但不得转让和担保,无法使用财产抵押获取贷款,而独立学院的学杂费收入属于财政性资金,根据我国目前国库支付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学杂费的收入全部要上缴财政专户,用学杂费收费权做质押贷款,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过大,往往通不过银行的信用评级。

(五)科研力量薄弱,产研学结合不紧密。我国独立学院快速发展的时期是2003年,距今不过10年左右,大部分的学校普遍存在成立历史较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尤其缺乏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人才。目前的独立学院往往侧重于提升本专科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就业率与考研率,扩大招生数。对于科研不够重视,投入过少。不少学校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科研项目,科研的成果往往局限于论文数、著作数。应用型科研成果偏少,尤其缺少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专利型、科学技术转化型的科研成果。也没有自己的校办企业或公司,严重缺乏自我造血功能。

三、加强独立学院筹资管理的建议

(一)设立专门的筹资管理机构,提升筹资管理水平。高校资金筹集活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活动,它需要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渠道和方式,科学筹集、运作和再增值资金,研究涉及公共关系学、营销学、新闻学、广告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多学科的知识领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经济利益性质。在这个层面上,与现代企业管理有着相似处。因此,引入现代企业筹资管理制度,来提升独立学院的筹资管理水平,是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总体上,要在全校加强筹资管理理念的宣传,培养职工的危机意识,从校长到基层教师,每个人都认识到筹资的重要性、紧迫性。

具体而言,就是将筹资管理工作从财务部门剥离出来,成立一个专门的筹资管理部门,指定由学校的董事会成员或校领导的一员负责,由熟悉高等教育规律,掌握了经济、金融、法律、营销等专业性的人员组成,对学校的筹资规划进行顶层设计、科学管理、长远规划,使筹资管理与学校的发展相适应,克服以往那种“缺钱找银行,贷不到款就集资“的临时性、盲动性筹资行为的缺点,在解决学校因教育事业发展而引起的资金紧缺矛盾的同时,降低筹资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规避财务风险。

(二)加强学杂费收入管理,扩大学生资助体系。就目前的办学环境而言,学生学杂费收入依然是独立院校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根据目前中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独立学院学杂费收费标准的提升空间已经不大,要想进一步稳定、提高学杂费收入水平,一是学校要改善自身的办学环境,提升办学质量,打造特色专业,提高重点专业考研率、就业率,营造良好的社会声誉来稳定自己的招生规模,提高到校率,降低退学率;二是学校要提升学杂费收入管理水平,设立催缴学杂费的奖惩制度,激发教师催缴学费的积极性。对于恶意欠费、挪用学杂费的学生,加大诚信缴费的宣传力度,积极与家长保持联系,通过银行代扣代缴等方式加强收缴力度。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学生事务支出项目中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大奖助学金、勤工俭学、困难补助的预算金额,尽量减少学生科、学生会等行政办公经费挤占学生经费的行为;三是学校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慈善组织的联系,通过实习顶岗、勤工助学岗位,获取各类奖励基金,增加学生的收入;四是积极帮助学生获取生源地贷款、银行各类贴息、低息助学贷款,解决困难学生读书期间的费用问题。

(三)国家应加大财政拨款金额,增强政策扶持力度。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独立学院的兴办与发展,对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短缺,提高我国受高等教育人数,提升国民综合素质,稳定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充分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精神内涵,在压缩行政开支的同时加大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教育投资的差距。应对现有的财政补助拨款制度进行改革,将对独立学院的财政补助拨款纳入到教育经费的预算中来,扩大财政拨款的范围,对于进行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室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独立学院比照公办普通高校给予项目资金的支持。理清独立学院的办学体制,对于采用民营资本办学的独立学院,应鼓励“自主办学,自谋发展”,不再将学校自身的学杂费收入纳入财政资金管理的范围,允许学校用收费权做质押向商业银行贷款。参照体育的巨大成功模式,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拓展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发行教育。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增大了对教育的投入程度,也减轻了高校筹资的成本。

(四)拓宽筹资渠道,创新筹资模式。独立学院由于体制和政策上的限制,从商业银行进行流动资金或项目资金贷款相对而言比较困难,可以开拓新的筹资渠道,创新筹资方式。

第一,大胆借鉴西方私立大学的运营机制,建立独立学院募捐运营机制。在美国,募捐成为大学应对经费紧张挑战的重要策略之一。199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接受了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惠莱特的3亿美元的个人捐款,1994年美国大学所接受的捐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占高校总收入的7%,独立学院可在筹资管理部门下设专门的募捐科室,加强与学校的校友和社会热心慈善人士的交流,鼓励对学校捐款办教育,也可吸收成功人士担任学校的董事会成员或名誉董事,设立学校的基金会,扩大募捐的范围。

第二,发行教育股票、教育债券。随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的逐步深化,特别是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大学后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类型,在办学上有更大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营利性高校,发行教育债券或教育股票,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学校的发展,相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教育股票与教育债券的筹资方式更多样,手续更简化,偿还方式更灵活。

第三,充分发挥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在假期开设多种培训班、进修班,拓展收入渠道。独立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举办学校,拥有一批高学历的教学专家,同时由于独立院校成立时间不长,教师队伍较年轻化,知识结构与社会发展相匹配,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联系行政、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协调好学校本身的教学时间安排,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在寒暑假期间开展有偿培训服务,同时办学优质的独立院校也可依托如中医药、汉语言文化等特色专业,拓展海外市场,吸收留学生,抵消国内招生人数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开拓学校的收入来源,优化收入结构。

(五)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密切学研产的联系,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独立学院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引进高水平的科研教学人才,改革科研指标的评价体系,更加重视科研的应用性与成果的转化性,以教学促科研,靠科研带产业,密切学、研、产的联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专利技术与知识产权,将科学研究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依靠经济效益带来的资金投入到新的科研项目,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2008年中国民办高校评价研究报告.中国校友会网,2008.5.28.

[2]陈京,顾正纲.我国民办高校筹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1.23.

科研资金管理办法篇3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现状;问题分析;对策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在单位国有资产中占绝对比重,固定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和自身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各类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单位购置的固定资产价值越来越高,数量也越来越庞大。针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国家、江苏省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对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财政部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目的是全面摸清家底,完善国有资产基础数据库;完善监管系统;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完善管理制度,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置于动态管理之下。准确把握资产管理改革的政策形势,全面分析政策影响,积极探求固定资产管理对策措施,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盘活存量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发挥固定资产最大效能,这是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就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与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

1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财政部于2012年颁布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界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般分为房屋和建筑物、专业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然不足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管理[1]。针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国家、江苏省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苏财规[2011]1号),《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暂行办法》(苏财规[2011]2号),《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苏财规[2011]27号),《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操作规程》(苏财资[2012]26号),关于修订《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国有资产配置预算标准》的通知(苏财规[2013]18号),《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2014,省政府令第95号),《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2014,省政府令第97号)等。一系列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进一步强化了政策约束,从制度层面实现了对固定资产从采购、使用、管理、处置的全程监管。农业科研单位历来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农业科研单位的特殊性,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面广量大,分布在院所两级所属的公共管理服务部门、科学研究部门和投资企业,做好固定资产摸底清查和有序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近几年,农业科研单位事业发展的各项改革工作快速推进,事企脱钩、管办分离、研究单元整合、学科调整等,新形势、新变化,客观上带来人员流动加速、固定资产管理边界模糊,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也制约了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与新时期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当前,资产使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刚性约束有待强化;固定资产信息不畅,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固定资产权属不够清晰等现象依然存在。

1.1人员岗位变动、离职、退休时未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

农业科研单位一般机构庞大,人员众多,加之学科调整等因素,工作岗位流动性较大,在人员岗位变动时一般只注重人事关系、组织关系、工资关系等,对本人名下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固定资产使用单位也未给予足够重视,往往带来以下问题。(1)未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未对实物进行移交;(2)办理了移交手续,但未对实物进行移交;(3)对实物进行了移交,未办理相关手续,造成固定资产流失,长此以往不可避免地带来固定资产权属不清等问题。人员退休时同样存在未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的现象,资产使用单位往往碍于情面等原因未对退休人员名下的固定资产进行追缴,最终导致固定资产流失的结果。

1.2科研、办公场所调整时存在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的现象

随着各类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和办公条件持续改善,一是新建了科研办公场所;二是对现有老旧科研、办公场所进行维修升级改造等。在科研、办公场所整体搬迁、调整的同时,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对搬迁过程中的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加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各单位科研、办公场所的调整不能及时掌握,给固定资产日后管理带来诸多困难。(1)对一些原有老旧的办公桌椅、空调、实验台等固定资产没有办理报废手续,直接进行处置,造成固定资产账实不符;(2)对原有不再使用的办公桌椅、空调、实验台等直接遗弃,造成固定资产流失;(3)对原有的办公桌椅、空调等调剂使用,但未办理资产责任人、存放地等内容的变更,造成固定资产权属不清;(4)老旧办公楼进行升级改造或拆除时,未对以前进行维修改造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申请报废,造成虚增资产和原来维修改造形成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的情况。

1.3部门、机构合并撤销相关固定资产未办理移交

由于农业科研单位工作的特殊性,单位会根据履行公共职能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成立相关的机构或部门,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又会根据职能的变化和工作要求等,对相关机构和部门进行重新整合,以期整合后的机构和部门更能适应改革、发展、创新的需要。在部门、机构整合的过程中,人员进行了分流,但原部门、机构名下形成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进行移交、变更,仍然挂账原部门名下,造成了固定资产系统信息与固定资产实物的信息不对称,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带来诸多问题,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真空,造成固定资产遗失,资产无法处置,最后甚至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1.4异地使用的可移动固定资产游离于监管之外

现代农业科研单位不仅承担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同时也承担着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异地应用推广示范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带来了固定资产异地管理的问题。异地固定资产是指由农业科研单位承担科研项目因科研工作实施需要购置的在本单位之外的项目实施地使用的各类固定资产,如科研大棚、拖拉机、旋耕机等农业专用设施、设备。针对异地使用的不可移动的固定资产管理,农业科研单位一般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如在本单位外实施项目所形成的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经财务部门会同科研管理部门或科技服务部门等相关部门核查后,凡属无法移动且本单位无法直接管理的,由项目实施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和管理。但农业科研单位并未对异地使用的可移动固定资产如何管理进行明确规定,可移动固定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承担项目购置的固定资产,这类固定资产是单位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是单位登记在册的资产,由于在异地使用,资产管理部门无法对这类固定资产进行监管,使异地可移动固定资产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最终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1.5部分固定资产管理边界模糊

农业科研单位与本单位创办的科技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管理边界模糊的现象。科技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由3个途径获得:(1)企业用农业科研单位投入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2)科技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3)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由农业科研单位另外出资购置由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企业自购的固定资产按照《企业法》由企业自行进行管理;根据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企业承担的一部分科研项目资金须依托所在的农业科研单位进行核算管理,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往往登记在农业科研单位,但实际由科技企业使用;农业科研单位使用其他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由企业使用,但固定资产登记在农业科研单位。后2种情况是农业科研单位对固定资产有所有权但不使用,企业使用但无所有权,这就给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带来诸多问题,这部分固定资产也是监管的薄弱环节,尤其在企业整体出让、控股权发生转移时,由于沟通协调不到位等原因,这部分固定资产仍然挂在农业科研单位账上,但实际固定资产已流失或由企业控股方无偿使用等,给固定资产的后续处理、处置等带来诸多困难。

1.6部分单位存量固定资产中无法使用的资产占比较大

在农业科研单位庞大的存量固定资产中,资产使用单位中部分固定资产超过使用年限,加之年久失修,无法使用,此类固定资产占总固定资产数量比重不小,这部分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进行报废处置,长期堆放,无人管理,最终导致资产流失。

1.7专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

农业科研单位存在科研专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资产使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固定资产使用单位没有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建立共享机制进行统筹使用;科研人员在申报项目时,更多的是从本项目自身的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预算并购置,没有从单位的整体需要去考虑,科研任务完成后,这些价格不菲的科研仪器设备也就成了摆设,长期闲置,不但造成固定资产的浪费,还造成了空间的浪费。

1.8现有固定资产核算单元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现有核算方式大多以项目组为单元进行核算,而且项目组众多,有些项目组是经过单位批准成立的项目组,有些是科研人员成功申请到科研项目后,为了经费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自立的项目组。众多项目组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和资产责任人变更等带来诸多不变,同时,固定资产核算系统,信息化水平较低,技术更新换代不够及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随着固定资产数据的逐渐庞大,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农业科研单位根据发展需要进行学科调整等因素,现有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和核算单元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不能满足单位发展需要,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2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2.1重资金管理,轻实物资产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重资金管理、轻实物资产管理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资金是农业科研单位履行公共职能和自身发展的根本保障,单位成功申报多少科研项目,预算资金多少,到账资金多少等等,往往都是单位年度考核评比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般不纳入考核范畴。项目结题财务验收审计、单位决算年报审计、各类专项审计等,更多的是关注资金使用情况、资金的流向、债权债务情况、对外投资情况、房屋出租出借情况等等,往往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安全完整情况、保值增值情况等关注不多,客观上也造成了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2.2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刚性约束

农业科研单位虽然制订了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并建立了相应的资产管理体系,资产使用单位也配有兼职资产管理员,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执行并不是很到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刚性约束。

2.3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在信息技术应用如此发达的今天,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依然很低,固定资产仅仅就日常的登记核算实现了电算化。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对本单位的存量固定资产总体价值、数量、使用情况等不能及时了解;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固定资产信息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固定资产信息孤岛,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使用率不高,带来资源浪费,由于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效能不高。

3完善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3.1营造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氛围

加大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和资产责任人理解国家、省、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通过宣传让资产使用单位和资产责任人明白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像重视资金管理一样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时,加大对违反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和应承担赔偿责任的宣传,通过政策宣传和内容解读,使单位职工理解政策,避免误读,让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和资产责任人敬畏政策[2]。通过系列宣传,最终形成单位领导重视、全体职工支持的良好工作氛围,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3.2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新时期、新情况、新要求,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农业科研单位应根据出现的新情况,结合农业科研工作实际,针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农业科研单位应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同时建立如下管理制度。(1)建立单位负责人离任固定资产审计制度;(2)建立新的单位负责人到任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3)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单位年度考核范畴,将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使用效能情况与单位的绩效挂钩;(4)建立异地使用可移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5)明确各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兼职资产管理员工作职责;(6)建立人员岗位变动、离职、退休固定资产移交制度。通过完备的制度来强化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通过制度建设来强化固定资产使用单位和固定资产使用人的责任意识;通过制度建设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3.3针对特殊情况成立临时资产清查小组

针对内部机构整合、企业整体出售、股权变更、科研办公场所搬迁等特殊情况,农业科研单位应成立临时资产清查小组(审计、财务、资产部门),对相关资产进行全面核实,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在内部机构整合中,对撤并部门在人员分流之前,应先对本部门资产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理清撤并单位的资产总体情况,制订固定资产处理方案,对下一步固定资产的去向进行明确,同时明确新的固定资产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并办理相关的资产手续,避免单位撤并后固定资产仍然挂账原部门名下,实则资产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企业整体出售、股权变更,在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的同时,农业科研单位应成立临时资产清查小组,对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固定资产来源,理顺固定资产权属。属于企业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按照《企业法》的规定,纳入企业出售、股权变更清算范围;属于农业科研单位购置,由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在企业整体出售时,应及时收回并明确新的固定资产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如果是引入战略合作,只是股权发生变更,对这部分由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收回或收取固定资产使用费,同时明确固定资产新的责任人。科研、办公场所整体调整,会涉及到大量的固定资产转移,在整体搬迁之前应对搬迁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清查固定资产的账实情况;清查哪些固定资产是不能使用的,对不能使用且不搬移的固定资产和盘亏的固定资产进行造册登记,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避免整体搬迁时资产使用单位对这部分固定资产无人过问、无人管理,最后造成固定资产流失,处置手续无法办理的局面。通过成立临时资产清查小组,对相关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通过全面清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之固定资产后续处理手续规范合规。

3.4打造固定资产管理信息高速路

信息化是管理好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实现固定资产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灵丹妙药,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数量越来越庞大,实现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对于农业科研单位来说,理应打造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信息高速路。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固定资产使用单位通过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能够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固定资产总体价值、数量、类别、使用情况等做到时实掌握,为固定资产使用单位管理好固定资产提供支撑;(2)通过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农业科研单位大型科研专用仪器设备的信息互通,科研人员通过访问信息平台,能够对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总体情况、功能等信息及时了解,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预约想要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而盘活存量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共享度,发挥固定资产效能;(3)通过信息平台,科研人员可以查看哪些设备可以通过共享来使用,对于可以共享的设备,科研人员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就不再需要进行预算,可以将这部分预算调整到其他需要的方面,避免重复购置,造成固定资产浪费;(4)通过信息平台,为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信息变更提供便利;(5)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增加固定资产使用年限预警提示功能,当达到使用年限且无法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及时提交申请进行报废处置。

3.5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固定资产核算模式

建立以专业所(部门)为单元的固定资产核算模式,替代以项目组为单元的固定资产核算模式,以适应农业科研单位推进改革,研究单元整合、学科调整、人员流动加速的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固定资产登记时须填写资产责任人、资产使用部门、资产存放地点、资产所属单位等信息。以前的固定资产登记是以项目组作为资产使用部门,这样在学科调整、人员在不同项目组之间、在单位内部流动时,固定资产基本信息变更频率非常高,根据要求须对大量固定资产信息进行变更并重新打印固定资产条形码,但是,无论如何变更固定资产基本信息,固定资产所属单位的属性始终没有变。变更为以专业所(部门)为固定资产核算单元,这样在同一单位内部人员流动时,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就不再需要进行变更,只有在人员调离本单位时才要进行固定资产信息变更。以专业所(部门)为单元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为科研人员内部流动相关手续办理减少了负担,也间接地服务了科研人员的工作,可为固定资产使用单位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便利。核算单元的改变必将进一步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必将有力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央出台了以农业科技为重要主题的一号文件,农业科技事业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农业科研单位为顺应、融入国家“三农”发展战略,快速推进了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调整、产业调整、内部运作、管理模式、内控建设等各项改革工作,近年来,农业科研单位自身建设和服务“三农”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新情况、新要求,农业科研单位原有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等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暴露出诸多薄弱环节,农业科研单位应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研单位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彻底转变重资金管理,轻实物管理的思想,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刚性约束,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能,促进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最大化,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陆学文,顾军,何守才.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8):1-5.

科研资金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科研企业 科技专项资金 账务处理

CSKS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专门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研究的重点专业技术研究院,具有专业配套齐全、实验设备先进、工程配套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影响面广等特点,在我国金属矿床开采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1999年7月研究院列入全国242家改制科研院所,单位性质由原来的科学事业单位转制为科研企业,按企业模式进行经营管理,会计核算准则由原来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转为企业会计准则。体制转变的十多年来,研究院除自身正常的科研生产经营活动外,仍然承担大量的国家公益性、社会性课题研究,如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等。各项国家课题经费的管理核算即“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核算成为研究院财务核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科技专项资金”核算的特殊性

2006年,财政部、科技部共同制定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财教〔2006〕159号、160号、163号和219号)。“科技专项资金”核算的国家课题专项经费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按上述管理办法,项目和课题经费应当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要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经费来源、经费管理、经费结题审计的特殊性都决定了“科技专项资金”与企业一般资产、负债类科目核算的不同,“科技专项资金”财务核算不仅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还需严格遵照执行上述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确保经费专款专用。

二、旧企业会计准则下“科技专项资金”账务处理方法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之前,研究院对“科技专项资金”账务处理如下:

(一)收到科技专项资金项目拨款时,按拨款的种类、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借: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贷:专项应付款--××项目

(二)经费使用时形成资产部分

借:固定资产--××项目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借:专项应付款--××项目

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

科技专项资金购置的设备不计提折旧,按设备原值一次性计入专项应付款,增加企业资本公积,不影响企业当期利润。

(三)经费使用时不形成资产部分,即发生其他研发费用,按项目预算开支科目设置明细账,并按实际发生额

借:专项应付款--××项目―××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四)项目完成验收后,如有资金结余需上交部分

借:专项应付款--××项目

贷:银行存款科目

如不需上交部分

借:专项应付款--××项目

贷:资本公积―拨款转入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科技专项资金”账务处理方法

2009年研究院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科技专项资金的核算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规定,企业收到的国家科技专项资金列入政府补助范畴核算。企业从政府部门取得的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政府补助时采用收益法中的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将其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企业将其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如果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按照准则的上述规定,研究院在收到科技专项资金项目拨款时,按拨款的种类、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其他非流动负债―递延收益--××项目

在成本类科目增加“研发支出--××项目--××费用”,归集各课题的明细支出,月末将“研发支出”余额结转至相关费用科目,

借:相关费用科目

贷:研发支出--××项目--××费用

并将递延收益按相应金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借:其他非流动负债―递延收益--××项目

贷:营业外收入

形成资产部分,购入或工程完工时

借:固定资产等科目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每月按该固定资产应提折旧

借:研发支出--××项目―设备费

贷:累计折旧

四、新旧企业会计准则下账务处理的区别与思考

(一)新旧企业会计准则下“科技专项资金”账务处理区别

1、经费管理科目由“专项应付款”改为“其他非流动负债―递延收益”,月末按当月发生费用金额计入“营业外收入”,确认当期收益;

2、增加研发支出科目作为经费明细支出过渡性归集科目,严格控制监督经费预算执行情况;

3、形成资产部分账务处理发生较大变化,以往的核算办法中,所购设备原值一次性计入专项应付款,同时增加资本公积―拨款转入,此类设备不计提折旧,不影响企业当期损益。新准则中设备费在所购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

(二)按新准则核算不可避免的出现以下问题

在“研发支出―设备费”科目中确认的设备费是该课题所购设备的累计折旧金额,而非设备原值。该课题购置的固定资产必须单独填写课题设备备查簿,方便日后计提折旧与查账。因设备使用寿命与课题周期始终存在年限不一致的情况,在课题结题审计时,出现 “研发支出―设备费”归集的金额与课题预算金额不一致情况,且课题结题时, 课题仍有余额,实为尚未计提的折旧金额。这样对研究院科技专项课题结题造成很大的不便。

(三)思考与启示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对科技专项资金中的设备费做如下账务处理:

科技专项课题按课题预算进度购置设备时,按设备原值

借:研发支出--××项目―设备费

固定资产--××项目

贷:相关科目

研发支出--××项目―设备费

该类固定资产每月计提折旧时

借:相关费用科目

贷:累计折旧

借:其他非流动负债―递延收益--××项目

贷:营业外收入

科研资金管理办法篇5

【关键词】 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高校结合自身条件,创办和发展了一些与高校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相关的校办企业。这些校办企业不仅支持了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而且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它们还在增加国家税收、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高校校办产业由于其具有知识高度密集、学科高度综合的特点,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根据高校校办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展高校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高校校办企业的理论研究

关于高校校办企业的理论探索起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美国和欧洲的教育界提出了“高校功能扩展说”,认为:“搞工程的教授们应该与高技术公司密切合作,应将大学办成一个研究与发展工作的中心,而不是专搞纯学术研究的象牙塔”。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建立了第一个高校产业区――斯坦福工业园区,紧接着以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20多所著名大学,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参与创建了“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区”。

国内关于高校校办企业最基本的理论是“产学研结合说”。它是在吸取国外“高校功能扩展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高等院校应当与企业、科研院所紧密结合,促进经济建设的理论。“产学研结合说”就是要建立起知识创新、传递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上下游产业链。产学研结合力求达到如下效果:(1)促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增强教学科研的针对性;(2)通过教育与生产活动的一体化,参与收入分配,使教育产权得到充分实现和适度扩张;(3)通过教育的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加速知识资本市场化的步伐;(4)改革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校办企业的特点

高校校办企业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企业形式,具有社会企业的一般特征。但同社会企业相比,它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依托高校创业与发展

高校企业是由学校单独出资或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兴办的,由学校直接委派或选择人员进行经营管理的企业。它在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上都与高校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校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的创立、成长、壮大都离不开高校的参与和支持。它的经济活动体现了高校的特色。

(二)有明显的人才和科技优势

高校是人才济济的地方,聚集了大量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他们有深厚的专业背景,是难得的研究型人力资源;高校每年都向社会输送大批的毕业生,他们掌握着良好的专业知识,是宝贵的应用型人力资源。高校有众多的科研项目和丰富的科技资源,很多科研成果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高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每年有大量新成果问世,许多成果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这都是社会企业无法比拟的。高校校办企业处在学校与市场的结合点上,既熟悉本校的人才及科研情况,又了解市场的需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运用得当,就能转化成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有获取利润和服务社会双重目标

企业是盈利性经济组织,赚取利润是企业的主要目的,高校企业也不例外。但它又有其特殊性,承担着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高校企业作为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一体化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高校科技企业管理者大都出身于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他们中有传授知识的教授、科技成果的发明家、优秀的学校管理人才,身兼事业和企业双重身份,文化水平高,是典型的学者型管理队伍。虽然近年来部分高校尝试引入职业经理人,但在管理者队伍整体中所占比重很小。

三、高校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根植于高等院校的高校企业具有许多一般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但同时也有许多处于劣势的地方,现有的高校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两种财务管理模式并存

由于事企不分,高校校办企业存在两种财务管理模式。以事业法人财务管理模式统揽企业财务管理,企业没有自,企业财务成为高校的第二财务。高校以模糊财务管理模式管理企业财务,企业有绝对的自,企业财权的独立性被过分夸大,从而造成企业法人的权力超过了限度,导致高校作为投资主体对企业管理不到位、出现了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使高校资产蒙受损失,形成高校作为出资者的产权主体虚置状况。

(二)财务核算不科学、产权隐形流失严重

由于产权不清,企业长期无偿占用大量高校资产,使高校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混淆,产生核算不科学、投资效益低、产权隐形流失等现象。一些学校和部分企业对投入到校办企业的资产疏于管理,使这部分资产游离高校“大财务”管理之外,学校不但难以按期收回投资和应得的回报,还有可能牵扯到企业与其他单位发生的经济纠纷中,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并最终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企业对这些资产又缺乏具体的管理办法,个别校办企业利用 “公有财产”为自身利益服务,导致“企业负盈学校负亏”现象。

(三)缺乏严格有效的财务监控

由于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得力,高校领导层对校办企业财务运作,普遍存在监控不力的现象。尽管设置了一些监督职能,也制定了一些监督制度,但因监督者没有掌握校办企业财务资金情况的必要信息和手段,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形同虚设。相当多的校办企业在重大财务事项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缺乏科学的论证和严格的审批程序,导致不必要的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再加上部分高校领导忽视或缺乏财务约束机制,没有及时建立一套权责明确、相互牵制的财务监督制度,致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漏洞百出。

(四)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1.企业的资金管理观念差,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存在多头开户的现象,资金管理失控;2.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热衷于铺新摊子,投资失误多、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3.资金沉淀严重,占用不尽合理,货款拖欠居高不下,周转缓慢,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

四、改善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高校校办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在财务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是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大财务的宏观管理职能,加强和改善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笔者就现有高校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思考,提出如下建议。

(一)成立资产经营公司,明晰校企产权关系

学校应组建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行使出资人职责。1.全面清理现有校办企业,核定资产,认定产权。对有发展潜力、能持续经营的企业,经中介机构评估确认后由学校接收全资企业的资产和债务,并将评估后的账务资料并入学校账务,将净资产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进行管理。2.对非全资的企业,通过改制,明确学校与企业的股权投资关系,重新办理产权登记,理顺校企关系,按照校企分离的原则,促使企业成为独立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3.对没有发展前景、扭亏增盈无望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办法,并把各单位清理出来的闲置资产,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调剂,重新配置资源,既能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又能节约学校资金。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1.建立企业法人财产经营责任制度。学校资产经营公司应赋予企业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代表学校与企业法人代表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产经营责任书。2.建立经营者考核制度。学校在分配企业利润时,要打破传统不合理的分配机制,根据风险责任与收益对等的原则,给予经营者适当奖励。资产经营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可试行年薪制分配方式,其年薪收入应当同企业经营业绩、经营难度、经营风险紧密挂钩。

(三)建立校内会计委派制度

校办企业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人员由校财务处统一委派;被委派人员的人员编制、行政关系隶属于校财务处,享受校财务处编制人员待遇。其工资、奖金及福利等由校财务处预付,年终由校办企业按实际数额偿还校财务处;被委派人员代表校财务处进行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一方面在履行财务法规方面对校财务处负责,另一方面服从和配合所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积极地开展工作;校财务处定期组织二级财务机构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思想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定期检查工作和组织考评,并根据考核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奖惩、晋级、调动和任免意见;实行被委派人员的定期轮换制度,一般为3年一轮换。

(四)完善校办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严格监督、考核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使预算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目前,校办企业与社会企业一个很大的差距就在于内部审计力度不够。要加强对校办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和适时监督,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年度预算,对其投融资、资金流向、财务状况变动等情况,实施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定期检查、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并给予纠正和处理,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要将企业内部的预算审计和外部的财务审计结合起来,内部审计主要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运行效果的审计,外部审计主要是借助社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表、账目、凭证等合法性进行审计。

(五)实施校办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

将校办企业货币资金由分散管理改为集中管理。首先要成立企业内部资金结算中心,撤销企业所属各单位在外部银行的开户,由结算中心统一在外部银行开户,在结算中心分设收入户和支出户,各项收入进收入户,支出统一由支出户支付;结算中心要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单位货币资金的动态收支状况,合理调度调剂闲散资金,加速资金循环周转,形成由自上而下的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和监控信息网络,进而完善校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促进财务管理和信息网络化管理升级,使企业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资金管理体制,实现企业对全部货币资金的管理协调、整体监督控制、合理调度调剂,从源头上消灭“坐支”现金和私自背书转让银行承兑汇票等违规行为,杜绝“小金库”、资金体外循环,实现货币资金的动态管理,内部资金按需流动、合理配置。

(六)对校办企业进行科学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校办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精心组织财务活动,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各种漏洞,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方法,向管理要效益,而不是靠投机取巧、“账外设账”取得“效益”;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树立合理避税观念,杜绝偷税漏税行为;掌握国家财经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经营,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去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五、结论

加强和改善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是实现管理创新、推动校办企业管理工作进步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规范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建立产权明晰、责任分明的企业制度,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樊五勇.国外高校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经济纵横,2006(4).

[2] 方丽云.关于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9(8).

[3] 徐琳,杨丽峰.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建设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 林治华,张玉双.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原因及难点分析[J].经济师, 2007(3).

[5] 王红,郭志丹,刘烨.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 2009(10).

[6] 李友清.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2) .

[7] 徐文学.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探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8] 张庆伟.试析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科学与管理, 2007(1).

[9] 李丽锦.加强校办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25(1) .

[10] 王群仙.高校校办企业改制后经济效益审计探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6(4).

科研资金管理办法篇6

关键词 科技专项资金 资金管理 资金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以来,财政科技投入增长迅速,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不断改善,有力支撑了科技事业发展。但在合理控制项目数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等方面问题突出,亟待解决。

一、科技专项资金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西部某地级市C市科技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调查,发现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极大地激发了本地企事业单位科技研发积极性,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科技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科技专项项目分散,审批流程长,经费拨付渠道环节多,项目资金到位迟缓

(1)据调查,某西部地级市C市,2014年度科技项目资金4470万元,分属经信、发改、科技等部门管理。其中由科技部门管理的科技项目资金2590万元,加上省级科技部门拨入的省市合作资金500万元,共计3090万元,支持了176个项目,其中重点项目4个,平均支持75万元,最小项目的仅支持2万元左右,项目数量多,较分散。

(2)科技专项的预算一般在上年8~9月进行预算,经当地政府批准后,再经人大审定后确定。科技专项申报、审批流程一般是:当地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申报指南―项目承担单位申报―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初审―专家评审―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办公会讨论―报当地政府(本地项目)与上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审批(联合资金)审批―科技与财政行政管理部门联合下文―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合同―下拨项目资金。项目承担单位是企业的,由财政先将资金指标下给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再由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计划额度,然后拨给企业;项目承担单位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由财政部门直接下指标给项目承担单位所在地的财政部门,再由项目承担单位到所在地财政部门申请资金。由于科技专项资金审批流程长、拨付环节多,造成当年的科技专项资金经常在12月份才能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同时由于年底财政部门各项资金拨付事务繁重,有个别项目,承担单位多次到财政部门查找核对项目资金未果,甚至在几年后才获得项目资金,严重影响了项目实施。

(二)科技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及项目自筹经费到位情况不理想

地方配套资金及项目自筹经费到到位时间滞后、到位率低。科技专项资金主要起引导作用,为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研发的积极性,一般需要当地政府配套和项目单位自筹部分资金。为“争取资金”,提高专项申报命中率,有些项目承担单位夸大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自身的资金自筹能力。项目申报时按填报要求填写规定比例的配套资金、自筹资金,但配套资金、自筹资金从何来,申报时申报单位并未落实。有的地方财力有限,随着近年来各类专项逐年增加,配套压力也随之增大,配套资金往往不能及时跟上。有些项目申报单位,“重申报、轻落实”,专项拨入后,配套和自筹资金迟迟不能落实,或者用其他专项资金冒充科技专项的配套资金,或者自筹资金完全没有,课题组仅用拨入科技专项资金开展项目工作。

(三)科技项目实施存在进展缓慢,项目资金在项目使用单位挂账沉淀现象

项目资金使用缓慢,在项目单位长时间挂账沉淀。科技专项资金的争取和立项一般由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立项成功后,研发部门一般只关注技术研发工作,忽略了经费预算和经费的使用。有的项目工作开展了,但未及时报销相关支出,造成项目资金支出与预算进度不相符。有的项目单位“重申报,轻落实”,在项目申报时,虚报项目配套资金能力和科研条件,实际上达不到项目实施的条件,或者因其他原因造成项目无法开展或进展缓慢,科技专项资金长期在项目承担单位账户沉淀。有的项目承担单位将项目资金用于弥补本单位经常性开支,应结题的项目不结题,将项目结余资金长期挂账。

(四)科技项目资金会计核算,存在不规范情况

调查中发现,科技项目资金核算中存在有些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对财政资金进行单独核算;没有履行审批手续违规转拨经费;没有认真执行关于人员激励的政策;超预算、超标准、超范围支出经费,在职科研人员领取劳务费,项目经费中列支招待费、办公用车辆油费、购置办公用品;用项目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研发中形成的无形资产不登记入账等现象。

二、当前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观念不解放,资金部门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

(1)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长期被“少花钱,多办事”的思想禁锢,科技资金投入有广种博收的思想,科技项目不是“少而精”,而是个数多、资金支持少,资金拨付环节也相应增加。同时,科技计划资金分散在各个资金配置部门,资金支持来源多,项目设置重复。对企业的科技研发、科技创新平台认定等,有部级、省级、市(县)级等各层级,有科技、经信、发改等多部门,造成各类专项资金重叠,一个项目可以在多个部门、多个层级获得扶持。同时,各部门在项目立项、监督、管理和项目资金使用等方面都有本部门的一套规范,没有统筹规划,也不便于管理和监督。

(2)部门间统筹协调与决策机制不健全,造成了审批流程长,资金拨付渠道不顺畅。项目审批环节多,能层层把关,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减少腐败和避免乱花钱,但另一方面也易造成各部门间推诿扯皮,致使项目资金流转效率低下。

(3)科技项目承担单位是项目资金使用责任主体观念还不深入。部分项目承担单位的领导,对科技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不够重视,认为只要个人不贪污,专款不专用、随意支出问题都不大,于是就出现挪用、挤占等现象。甚至有个别承担项目单位认为整个项目建设主要靠单位自筹资金,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所占比例小,不需要也没必要按照财政部门的规范要求对整个项目资金进行执行。把争取到的专项资金仅仅看作是经济利益,而没当作一种责任来看待。

(二)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1)没有形成完整的全过程科技专项资金监督机制。对于科技专项资金,科技、财政、审计部门都有监督职能,省级、市(县)也有监督职能,监管职能交叉重叠,监督的具体责任不明确,监督难以形成合力。同时,科技专项资金监督的方式落后,专题调研多,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少,事后检查多,事中、事前监督少。

(2)科技主管部门对科技项目调研、检查中,对科研业务进展情况关注多,对项目资金使用关注少。即使发现问题,也只是口头要求调账整改,但后续追踪没有跟上,弱化了监管效果,不能有效遏止科技专项资金支出过程中的浪费、违纪现象,间接导致科技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3)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对项目单位项目内部控制监督调研不足,监督工作形式重于实质,目前的监督力度已经很难满足。

(三)管理制度落后,内容不全面

(1)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的要求,2014年6月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意见》对改进和加强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科研项目和资金具体的管理办法、规范,从中央到基层都还有待于修订更新。

(2)现行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多以项目申报管理为主,对项目资金设立、支持方向、申报办法等内容,规定得较为详细;对项目绩效评价、资金使用管理,特别是项目资金具体核算管理内容方面,则相对简单,对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指导性还有待加强。

三、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改善科技项目管理方式

(1)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设立,应当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明确分工。建立各类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估、预算调整和项目终止制度。对各部门管理的科技计划中定位模糊、重叠、实施效果不好的,进行必要的优化整合。项目主管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围绕科技计划功能定位,科学组织项目,提升项目质量,合理控制项目数量。

(2)建立健全统筹协调与决策机制。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科技工作重大问题会商与沟通机制的作用,形成年度科技计划重点工作安排和部门分工,经审定后,分工落实,协同推进。财政部门要加强科技预算安排的统筹,做好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年度预算方案的综合平衡。

(3)改进科技项目评审和拨款方式。例如,建立科技项目库,年度内分类别、分批次评审项目,采用召开评审会议、视频、通讯多种评审方式,加快审批流程,缩短项目拨款到位时间,提高项目资金周转效率。变跨年度科技项目资金全额拨款方式为按进度拨款方式,采取项目滚动管理模式,分年度划拨项目资金,促进项目执行,减少项目资金在项目单位沉淀。

(二)加强科技项目监督管理

(1)制定更为详尽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规范,并加强宣传培训。一方面,科技项目主管部门要在充分听取审计、财政、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和中介机构的意见,尽快更新管理制度、规范,增加管理制度中对项目资金核算、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加强对科技项目资金使用的指导力度;另一方面,要做好对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对科技专项资金法规、规定、制度的培训,不但要求承担单位了解项目申报的方式方法,而且要求项目单位领导、项目申报人员、项目单位财务人员了解科技项目资金管理和核算要求,充分认识科技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严肃性。同时,项目承担单位也要制定本单位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设专人管理科技项目资金,联合财务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项目组等各个相关部门,相互沟通、交流,从立项申报制订预算,到项目资金使用、项目结题验收等各环节,形成一个有效的联动机制。

(2)在科技项目主管部门下设科技项目监管机构(如科技项目资金监管中心),引入专业人员对项目承担单位资金使用和绩效进行监督和评价。切实对科技项目资金从事前(项目预算评审)、事中(项目进行中抽查)、事后(项目结题资金审计)三个时期分别开展监管工作。

(3)综合、借鉴预算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做法,建立科技资金财务公司。科技资金年初按预算直接从财政集中到财务公司(减少划拨环节),项目配套资金也由项目单位划拨到财务公司(确保项目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在项目核定项目资金额度内,项目单位提出付款申请,科技资金财务公司直接支付项目款支出给第三方(减少项目资金在承担单位冗余时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作者单位为贵州省遵义市地震台)

参考文献

[1] 瞿学良,王胜浩.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3 (1).

[2] 张彦.关于企业科技专项资金的核算与管理思考[J].现代商业,2015(3).

科研资金管理办法篇7

【关键词】 科研经费; 现状; 成因; 措施

一、引言

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时讲:“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保持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而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是高校综合科技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据调查,清华大学等高校2010年获得的科研经费如表1(单位:亿元)。

科研经费收入基本已达高校预算收入的40%左右,可见,科研经费已成为高校经济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规范地使用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直接影响着科研质量、科研水平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及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因此,高校对科学研究经费的管理应常态化,规范化。然而,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来看,科研项目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本文就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望更好地规范和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促进高校经济活动健康、有序、稳定开展。

二、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校科研经费的分类如下:一是纵向横向分类。纵向科研经费是指由国家、省部委等上级部门下达的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是指企事业单位或一些研究机关委托学校与学校合作所提供的科研经费。二是校内校外分类。校内自筹科研经费包括学校产学研结合滚动发展设立的科研基金,指导性课题负责人自筹的资金,以及学院直接从总经费中分拨出的专项科研经费;校外科研经费包括在省、国家立项的科研经费,与企业研究机构合作而获得的科研经费,也包括捐赠或赞助的科研经费。

目前我国高校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预算控制力度不足

首先,在编制项目预算时,由于课题项目负责人对财务知识和科研经费管理了解比较少,没有认识到经费预算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在申请课题、编制预算时,认为财务人员参不参加无所谓,对项目的各项开支没有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往往按自己的经验、估计或申请的要求填列出一组数据,编制出来的预算大多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至于所申请的项目资金如何开支,经费预算中支出哪些内容则不完全清楚。

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所申请的经费混用或不用。科研人员中,双肩挑科研项目负责人占绝大多数,经常一人进行多项课题的研究或一个研究所同时进行多项课题的研究,任务繁重。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将其所有的经费混在一起使用,不加以区分。另外,部分高校每年在遴选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时,将当年可支配的科研经费总额作为条件之一,因此部分科研人员便将其科研经费“积攒”来,留到以后年度使用。

最后,科研经费结题不规范。近期,许多高校对科研经费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结题,但大多数都没有结账,资金还滞留在已结题项目中,甚至还出现别的项目结题时,将项目经费转到已经结题的项目中,从而不能发挥科研经费的作用;有的虽然已经结账,但剩余的科研资金转到新设的项目中,重新可以按照原项目开支用途进行开支;甚至还可用于项目以外的支出,致使学校财务无法顺利进行完成项目的经费决算;有的项目经费簿变成了课题负责人的私人存折,致使高校科研经费沉淀资金越来越大,使科研经费没有发挥最大的科研作用。而对于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在结题、验收时只注重技术、成果的验收,更不要说进行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

(二)成本核算制度不完善

因为高校大多数课题项目负责人承担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将科研项目的间接费用,即依托单位课题服务的人员费用和其他行政管理费支出,以及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等固定资产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科研工作中耗费的单位办公设施、水电能源动力费等没有纳入科研项目进行核算,而在学校教育事业费中列支,无形中加大了教育事业费开支范围,造成虚增教育事业费支出、虚减科研项目成本的局面,使科研项目成本不能完整地在科研经费使用中得到体现,从而造成各高校每年的科研经费余额沉淀很多,而事业经费永远不会有结余,甚至年度预算紧张,不能保证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会计信息真实、合理。

(三)资产管理混乱

高校资产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学校投资计划、采购计划、资金安排和资产日常管理分属基建、财务、资产、设备、总务、图书等部门,由于各部门责任不够明确,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各课题组的开支是各自为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许多项目在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前提下,购置了许多大型仪器设备,并且这种设备大多数成为了课题组的专用设备,造成科研设备(尤其是专用设备)重复购置,不仅占用了大量科研资金,而且设备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了高校资产的使用效益,极大浪费了一部分教育资源,增加了学校的运行成本。

科研项目活动中无形资产的管理就更缺乏。高校现行财务制度中没有对无形资产管理制定具体规定,学校科研主管部门对无形资产专利权没有入账管理,有的高校对科研成果形成的产权、专利权、版权、软件等未及时进行知识产权登记保护,以致被侵权,使科研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成果浪费严重。

(四)管理制度缺失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比较滞后。医科院校执行的各项科研资金管理都是参照前几年制定的国家各项科研资金管理办法,比较笼统,实际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由于科研经费来源比较多,不同的经费来源其执行的制度又由其特殊性。近几年,好多高校也意识到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根据国家的科研资金管理办法,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研经费支出范围和标准,从而就给具体执行者财务部门带来压力。

(五)监督机制不完善

科研经费不能科学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讲,归咎于高校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不到位。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检查意识不强,缺少对科研经费结题审计和效益分析等问题。现有制度不健全,缺乏明确的制度办法,忽视经费使用效益,对科研项目的使用、结算等没有完善的制度来控制。

部分高校没有开展科研项目技术水平与经费开支的综合考核,科研经费管理的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跟不上科研工作社会化的发展。结题审计不到位,结题报告支出不实,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手段,造成科研经费监督机制不完善,管理职能缺失。

(六)管理意识淡薄

科研经费的审批人一般是项目负责人,其预算管理意识普遍淡薄,缺乏经费预算编制的意识。虽然科研经费主管部门要求高校财务人员要参与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工作,但在实际的经费申请过程中,科研经费预算往往没有经过科学论证,造成科研项目预算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预期成果所需要的成本,预算的准确性不高,从而失去了预算应有的严密性和严肃性。

项目负责人大部分是学术型人才,欠缺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知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比较随意的现象,时常出现前紧后松,科研任务完成进度与经费使用进度不相符,以致出现项目已经结束而经费结余很多的现象,甚至造成此项目支出了彼项目的经费,导致项目经费的使用没有按照编制的预算执行,经费使用的过程管理和控制形同虚设。

三、管理措施与建议

(一)加大预算控制力度

高校要制定相应的预算控制办法,将预算控制与学校内部经济责任制相融合。进一步明确高校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做到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核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计划任务书以及有关财经法规使用科研经费。

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按有关规定使用科研经费;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经费使用由项目组长负责审批,项目组长发生的各项开支,由其所在单位领导审批。学校牵头与其他单位共同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转拨,应向科研处、财务处提供科研项目批复、项目合同和其他必要的资料,必须由学校科研处和财务处共同审批、办理。具体流程如图1:

(二)健全成本核算制度

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开展科研经费的全额成本核算,将在科研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参照企业会计做法,按照权责发生制划分为科研成本和期间费用。将现有的间接费用,即依托单位课题服务的人员费用和其他行政管理费支出,以及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等固定资产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科研工作中耗费的单位办公设施、水电能源动力费等纳入科研项目进行核算,改变其在学校教育事业费中列支,避免科研项目支出挤占高校日益紧张的事业经费,虚增教育事业费支出、虚减科研项目成本的局面,使科研项目成本完整地在科研经费使用中得到体现,保证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会计信息真实、合理,保证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同时也要注重提高科研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打破以往分项目、分部门购置科研设备的局面,资产管理部门应按时清理、清查纳入高校资产统一管理的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防止科研设备重复购置,保证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加强科研资产管理

利用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按照国家和省级有关规定均属国有资产,高校应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其进行核算、管理和处置,以达到“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目标,避免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科研项目负责人应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的登记、保管、维修、报损等工作,尤其是在项目结题时,应及时办理资产的清理、移交、变更手续,谨防账外资产的流失,提高资产利用率。

此外,高校也应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拥有的无形资产数量巨增,对学校的贡献也越来越大,高校有关部门要及时出台无形资产核算管理办法,以便对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管理。

(四)完善经费管理体系

根据国家教财[2005]11号文件《关于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并对科研经费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全过程控制、全成本核算制度,使项目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各高校要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按照国家有关财务法规和制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健全科研项目经费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学校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做到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提供科研资金的上级主管部门必须强化绩效意识,对其所提供的资金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要加大科研经费的绩效考核力度,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提高各项经费使用效益。对于绩效评价比较好的,在再次申请经费时,给予倾斜支持;而对于绩效评价差的,在再次申请经费时,给予拒绝或适当扣减经费总额。

(五)完善审计监督机制

高校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日常监督和审计,定期对各课题经费进行内部审计,以便及时发现、解决科研经费使用中的问题,防止虚假预算,套取科研经费。提高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重视研究过程中有关实验报告、数据记录、手稿等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管;向相关协作单位支付的重大协作费时(如基因检测等),引入跟踪审计机制,由审计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观察、见证相关合同的履行情况,并出具过程记录的审计文件,为经费的结题审计做好准备,实现科研经费管理由事后控制转化为事中控制,由被动式管理转化为主动式管理,避免延伸审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困难,使科研经费使用真实透明。

(六)提高科研人员的管理意识

科研人员中,双肩挑科研项目负责人占绝大多数,其中部分人员工作繁忙,学习财经法律、法规知识的时间和机会少,对科研和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法律制度了解不深,存在科研经费为个人所有的思想,认为只要有票据,就可以报销,不管其支出结构合理与否,经不起分析、延伸审计,对财务监督、审计监督的差异理解模糊,这种思想,干扰了科研工作秩序,必须在科研人员中加强财经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使广大科研人员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重要意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觉遵守有关财经法规,节约经费开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或互联网、橱窗等形式进行宣传,使科研人员合理、合法使用科研经费,强化合理使用经费的意识。

四、结论

科研的兴衰成败事关民族和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科研经费管理是否科学,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影响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影响着学术风气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科研经费是保证科研工作顺利实施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因此,加强和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完成这一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和高校及时、切实地正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控制,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让高校科研经费不但用得好,还要用得巧。只有科学地管理科研经费、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才能推动高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佘三元.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

[2] 付希贤.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昌高专学报,2008(4).

[3] 姚震,金云美,孙思惟.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4):56-58.

[4] 孙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务与金融,2009(1).

[5] 权凤英.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2009(8).

[6] 岳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2008(28).

[7] 谭红梅,张经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初探[J].财会通讯,2009(1).

科研资金管理办法篇8

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学校管理着手,以精细化管理推动内涵建设。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从国有资产管理到财务管理,从科学研究到后勤服务,无不在“精”“细”上下功夫,仅水电费一项一年就节省200万元。

近些年来,哈工大发展迅速,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学科建设水平逐年提高。但发展的同时也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这些年的大发展相比较,学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粗放型管理、浪费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今年年初提出,要以精细化管理加强内涵建设,以勤俭办学推动学校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

国资处:精打细算管好“家”

国资处是代表学校对全校国有资产全面负责的职能部门,掌管着学校总价值达30亿元的国有资产,并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

国资处的管理,重在建章立制,一切工作用规章制度说话。国资处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实现了学校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这是学校资产管理的“纲”。有“纲”还要有“目”,《无形资产管理条例》在哈工大历史上首次将学校无形资产管理起来,《公用房管理条例》给学校过去无序的公用房管理划上了句号,仪器设备、招投标、产权等,都各自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管理条例、办法和细则。这些看似繁琐实则牵动学校利益的规章制度,使国资处所涉及的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精细化管理最难的是土地与房产。哈工大国资处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培养人数、教师资质等情况,通过不同的计算模型,建立起“公用房产管理系统”,提出公用房“定额分配,有偿使用”的管理原则。用房单位超出定额面积标准,应向学校缴纳“房产资源调节费”。国资处与全校14个院(系)签订了超面积用房收费协议,收缴房产资源调节费76.95万元;签订各类经营性用房协议36份,总金额达700余万元,全部收缴上交财务,从而也结束了后勤公用房产零租赁的历史。公用房的有偿使用,激活了闲置用房,解决了苦乐不均问题。

哈工大现有仪器设备72381台/件,总价值达12亿元。如此庞大数量的设备如何管理?这些价格不菲的仪器的利用率又是多少?为了摸清底数、规范管理,更为了达到效益最大化,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国资处一改从前多个部门分散管理的做法,将所有仪器设备集中管理。过去是一个项目结束了,往往设备也闲置了,现在是一台设备买进来,其他学科也可以间接或直接使用,不仅利用率提高了,更在无形中增加了使用效益。

在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国资处对仪器设备又实施了分层次、分类别、分项目的管理办法。目前,“211”、“985工程”以及其它科研专项的设备都在逐步落实分项管理,这使得对设备利用率和使用效益的分析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过去,教学科研单位用自己的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使用起来比较随意。现在学校规定,只要超过800元,都要登记造册,丢失要赔偿。某实验室一次购入10个千元以上的计算机硬盘,学校检查时,发现丢失了两个,坚决按照新规定进行了赔偿。

财务处:把钱用在刀刃上

改变粗放式预算方式,促进学校战略性发展,一直是财务工作发展的重心。在预算管理上,财务处首先作出“可动用财务预算方案”,然后经过使用单位与管理部门之间上下几个回合的论证,由申报单位将经费使用计划在专家委员会上进行答辩,经专家评审后形成初步方案,再经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最后形成预算方案,从而保证了预算的公开、透明、科学、合理。

2007年,财务处把各部门预算交到各主管校长手中,资金由校长在所属部门内进行调剂,实现了预算的细化管理,减少了乱花费等支出。同时,校长办公室的经费细化到各个校长名下,控制办公室经费的支出。为规范核算管理,财务处还从制度上加强管理。

2007年,财务处颁布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差旅费管理办法》等文件,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进行规范的核算与支出。

哈工大在银行设立有几十个账户,一年资金运作量近几十个亿,进出上万笔资金。为保证资金安全,财务处制定了事后总稽核制,设立了相当于内部审计部门的事后总稽核,定期突击检查所有财务部门的税款,对于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从制度上规避了资金风险。财务处还建立了对账制度,对账制度独立于核算管理之外,对账人员直接对处长负责。财务处每年对账近6万笔,总额度达180亿元以上,保证了账面的资金与银行的资金相符合。这些做法对财务的安全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1999年至今哈工大没有出现任何资金事故。

同时,财务处规范了专项经费管理,对专项经费从立项、计划、决算全过程跟踪管理,使资金链条十分清晰、明了,做到不挪用、不挤占、不超支,实现了财务的全程有效控制,为学校的专项经费安装了“防火墙”。

科技处:工作细到“实”处

科研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科技处管理着全校上千个科研项目,各类文档不计其数,为了规范研制项目的质量文件和质量记录,科技处不断加强出校产品各项文件和记录的审核范围和力度,仅2006年就完成审核项目196项,共形成建档文件240项,包括总装、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国家基金等5方面的来源。同时,科技处还发放“科研项目文件材料积累袋”,项目在研制过程中逐步进行档案积累,在项目结题时,完整的项目档案已形成,确保项目归档在每一过程积累中完整生成。仅2006年就完成项目档案审核105项,包括立题阶段、论证阶段、合同签定阶段、研制设计阶段、结题阶段文件的审核。

围绕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重大标志性项目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具体落实,科技处积极推进科研质量管理工作向纵深方向进一步发展,使质量职责进一步细化。目前,在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哈工大已有6大类产品通过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又有5大类产品明确认证需求。为了强化质量管理知识,提高质量意识,科技处组织培训人数达332人,总计40学时,科技处包括处长在内有14人参加培训。其中,有52人取得了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的资格证书。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审过程中,科技处指导编写的申报材料成为优秀范本;在全国高校科研中,科技处编写的《SCI投稿指南》、《EI投稿指南》成为备受关注的样板。科研质量工作注重前期的策划,加强各环节的过程控制和管理,成为哈工大科研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上一篇:销售现状分析范文 下一篇:小学数学优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