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常规要求范文

时间:2023-10-08 09:46:33

课堂常规要求

课堂常规要求篇1

[关键词]体育课堂常规教学教学质量存在问题

1.主题思想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改革中”百家齐放,百家争鸣”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学生中仍然存在着喜欢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教师中间存在怕课堂安全事故而放弃上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等表现.我们觉得,这与体育教师对课改理念的把握不够,与体育教师体育课教学质量存在很大的关系.本文笔者想就通过重视体育课常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这一环节做一探讨,以期得到专家同行的共鸣和指正.

2.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课中师生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主要指教师体育课堂常规和学生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常规通常有常规教育、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师生精神面貌、队列练习,年龄、性别、季节气候的考虑、点名及见习生的安排等内容.这些可以说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是学生养成教育的一部分,是体育课堂的门面,是体育教师熟练驾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师或多或少的对体育课堂常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举得课堂常规可有可无.忽略了体育课堂常规是保证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基本条件.不重视体育课堂常规通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我们经常听到体育教师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难管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一下.是学生越来越难管呢,还是体育教师课堂常规教育不够呢?如果构建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2.2我们在常态课甚至是观摩课中经常看到,师生上课问好,下课再见的形式做的不到位,有的干脆就忽略之一环节,这种师生彼此尊重的教育环节都做不好,怎么谈的上学生遵守纪律,上好体育课呢?

2.3有不少教师课堂上只重视讲授、示范、指导,往往忽视看自身的姿态、表情、情绪对学生和课堂气氛的影响.教学中或是抓耳挠腮抠鼻、或是仪态随意、精神不振、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气氛沉闷,纪律松散.

2.4有的老师对学生上体育课的着装规范要求不严,对学生违反体育课堂常规现象不加制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也影响了学生上课的态度,觉得可以随随便便,最终也影响了体育课的上课质量,而且我们说,体育课堂堂都是公开课,师生着装不规范,课堂较松散,也影响到领导老师对体育课堂、体育老师的映象和评价.

2.5在学校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我们依然听到有体育课发生学生意外伤亡事故的消息,体育教师谈论最多的也是上课安全顾虑和抱怨,但很少谈论到如何解决体育课堂学生练习的安全措施.上课过程是消极地放弃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项目,还有的老师在一堂课中如何渗透安全教育做的不够,如:课前的场地器材准备布置随意性较大、见习生请假制度及安排不当、上课安全要求强调不到位、上课安全保护措施不完善等等.

2.6目前条件下,很多学校班级的班生数比较多,学校骨干力量没有培养好,造成有的老师顾此失彼、应接不暇一课堂下来累得要命,而且,组织教法单一,学生不敢兴趣,在应对课堂学生调皮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方面准备不充分.

3.解决的策略和实现的途径

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而体育课堂常规就是要为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起保障的作用的.北教陈雁飞院长在2010国培班讲课时说过:严密的课堂教育组织是我国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特色.认真贯彻课堂教学常规和严密课堂组织纪律,是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既是保证教学有序、有效和安全进行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的需要.特别是在班级人数多,场地器材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严密的课堂组织,没有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和严格要求,教学就根本无法顺利进行,学生不仅学不到东西,得不到锻炼,而且还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严密的课堂组织必须坚持,不能废弃,它是保证教学有序、有效和安全进行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的需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呢?如何利用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如何利用课堂常规树立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呢?如何利用课堂常规来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使体育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更有魅力,学生愈加喜欢体育课呢?

3.1体育是基础教育课程中最生动活泼主动的一门课程

体育教师是否具有人格魅力与他的学识修养,精神修养,也就是他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的.因此体育教师的自身素养、健康的外形和良好的教态,对学生执行教学任务、认真做好体育课堂常规是关键的保证.

3.2教师要认真钻研业务

钻研体育教材教法做好体育课前的内容、场地、器材准备,怎样合理、科学、安全地组织教学,这些必须做好课前预备.如果教师在上课了才开始组织学生布置场地器材,既耽误时间,又影响体育课堂常规的执行,给正常的教学带来混乱,影响教学效果.

3.3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课永恒的话题

毛振民和陈雁飞两位专家在2010国培计划讲座中都强调:体育课堂要不时有体育行为规范的提醒和教育.良好的体育行为规范是学生未来实现终身体育前提和保证,也是我们体育课老师应该传授给学生的一项体育基本素质.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仅在备课方面要体现课堂常规内容,而且要将其贯穿于课的始终.

3.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体育教学更是这样,课前要做好本课目的任务要求的动员教育.要保留传统的纵队、横队等基本对形站法,这对学生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同时,要与练习过程的散点集合、自由集合等方式有机结合.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教育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着装、列队集合、点名、问好、彼此合作、注意安全的习惯学生才能根据老师的意图进行练习.

3.5体育课常受场地、器材、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干扰

严格规范的课堂纪律既能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也能防止运动伤害.但是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课堂纪律过分严厉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课堂常规时要讲究策略,要做到该紧的时候紧,该松的时候松,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确体育课堂纪律的特殊性,多运用身边实例警示学生,培养正确的纪律观念.其次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队伍调动、讲解示范、练习实践少些军训架姿,多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对待学生的违纪和失误要宽容,要以平等的心态、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学生的学习表现.再次要体现教学民主,要为学生创设自由学练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实践,充分张扬个性.

3.6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见习制度

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又是有病要履行请假手续,并做好必要的出缺勤登记,于学期末的成绩评价挂钩,在学生的学习态度评价中得以体现.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打下好的基础.

3.7着装方面的要求也是体育课堂常规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

应给学生讲解着装不规范有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并给与其明确的规定,在学生的体质健康出发,要求上课要脱下厚重的外套,穿着运动服上体育课,以防由于体育课着装厚重而大汗淋淋导致感冒.

3.8安全教育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常规工作

教师不能掉以轻心,要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及互帮互助的方法,以保证平安顺畅顺利的上好体育课.

3.9有目的地培养与使用体育骨干也是有效提高体育教学常规质量一个重要因素

培养体育骨干,也是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为了使班级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等骨干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更好的协助教师上好课,课前教师应向他们简要说明课的任务、内容、要求、组织教法及注意事项,并注意征求他们的意见.对一些比较困难或复杂的内容,有必要先让他们学习和体会动作,并使其掌握有关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增强其自信心、自豪感,提高他们的组织指导能力,加强其责任感,以便使之在教学中更好地起到教师助手的作用.

总之,我们认为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体育教师不可忽略体育课堂常规工作的重视和落实,要大力加强、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行之有效的提高体育课堂常规教育,才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课堂常规要求篇2

关键词:体育课常规 教学效果 圆满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成果,是宝贵的经验,更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的程序性工作。

教学常规主要包括课前准备工作、课中常规以及课后总结等多个环节,是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教学规律、原则而提出的应遵循的教学规定,是组织教学、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良好学习态度、习惯的重要途径,常规具体如下:

课前常规:教师提前到上课地点,检查场地、器材,排除隐患,并安排学生准备教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随堂见习生或布置不能集体进行运动的学生适当的运动。

课中常规:整队,检查出勤人数。随后宣布本次课内容任务和要求。学生上课时不得迟到早退,有事必须课前请假,病事假要有假条,否则按旷课处理。迟到者,要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在教师的允许下方可入列。学生上课着运动鞋、运动服,不得随身携带有碍运动安全的物品。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产,对场地、器材、设备不得损坏。

课后常规:下课后,教师要清点器材,并了解归还情况,以利于下次课的正常进行。课后教师应主动征求学生意见,写好课后小节,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对缺课学生及时进行了解,弄清原因,及时教育。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施有效性学习的纪律要求,因此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课前,教师在课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怠慢,要勤查教学设施是否安全等有碍于课堂教学的因素,并能够及时处理,并做好事假、病假以及旷课、见习学生的登记,尽量避免浪费上课时间。

课中,体育教师必须严格执行课堂常规,不能丝毫马虎。例如:课的开始部分,体育课也需要一个好的开端,凡事开头难。通过提前的集合、队伍的整理,体委的报告,让学生逐步的形成有纪律、守时的习惯,绝对不能一带而过,站要有站样,行就要有行的摸样,并且教师本身要身体力行去实践,决不能吊儿郎当。身教重于言教,以良好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去影响学生。特别是在闷热和寒冷的天气以及上室外课的时候特别需要体育教师这样做,要求学生做到的,体育教师一定要先做到。要把课堂的管理做前、做细,同时也避免学生在集合过程中不良行为的发生。实践也证明,学生是喜欢这样的老师的,教师要做好详细的记录,要让学生明确老师是很严谨的,这个老师不好“欺负“,长久下去,学生的自律性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教学也会顺利的开展。反之,学生就会不以为然,时常逃课,行为不端,进而荒废了自己,也鄙视了老师。

我们体育教师上课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原则、规律,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中体育教师在此之上要切实注意场上的每位同学的安全问题。体育课堂是开放的运动场,要杜绝学生的运动伤害,作为体育老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学生体育课活动的安全教育。每节体育课都必须做好充分的、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严格课堂的纪律,安排好保护与帮助,明确活动的规则,密切观察学生的情况,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技术水平。教师不能有半点马虎,更不能存在丝毫的侥幸心理。

下课时的整队以及及时归还器材等都是锻炼学生自律、守信的方式,因此教师要作有心人,要策略地予以培养。

课下,体育教师能够和学生互动,并做好总结,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并针对不足及时的调整策略,避免无效的教学行为,进一步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我们的教学水平才会不断的提高。

总之教学常规是常态稳定的、是严肃的。教学常规是一堂好课的基础,因此要持之以恒的践行。体育课常规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它既可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和行为习惯,但要真正做好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经常地、耐心地宣传教育。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充实、提高。在具体执行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自觉养成习惯,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自己更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赏罚分明,持之以恒,必有良好的效果。

教学常规要始终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是上课质量形成的最重要一环。作为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要坚决一贯地执行教学常规,只有在有良好的常规纪律保障的前提下,一堂优质体育课才可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青海杨发德《体育课教学常规浅谈》

山西张忠《关于体育课课堂常规之我见》上一页

课堂常规要求篇3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常规管理;违规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17-02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为完成教学任务付出了很多劳动和精力,但有时教学效果却是低效或者无效的。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知识短缺,也不是因为我们缺乏充分教学准备,更不是缺少对工作的热情,我们缺乏的是对课堂管理的能力。如果一个班级缺乏切实可行的班级行为准则,会导致学生课堂行为没有约束,教师费尽心力而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我认为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什么是课堂管理?怎样的课堂管理才是有效的?课堂管理包括课堂常规管理和课堂违规行为管理。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必须要制定合理的课堂常规。课堂常规制定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以学生为本。制订课堂常规必须尊重学生,要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课堂常规应由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共同协商来制定。要能激发班级所有成员的目标感、责任感。这样的常规便于学生能理解遵守,也便于教师实施。千万不能是教师仅凭个人意愿,一手包办,将自己制定的规则强加于学生。二是课堂常规要简洁明确。内容要结合校规校纪制定最基本、最适宜的规范。不必面面俱到,不能要求太多,拖沓冗长,使学生难以把握,教师无法控制。课堂常规简洁并不等于都是大框子,还得明确,不能只提出一些空洞条文,对一些基本规范要有明确说明,注意措词上多用鼓励性词语,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推动学生进步。

当然,再完善的课堂常规,也会有课堂违规行为发生,这时教师应该对违规行为进行管理。课堂违规行为指的是在课堂学习中干扰或影响到学习活动的学生行为。它的存在,不仅干扰了正常教学活动,影响了课堂氛围,并可能危及教师在课堂中的管理权威,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更严重后果则是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产生有害影响。从有效学习时间角度来看,学生违反纪律、迟到、发呆等行为浪费了许多时间,真正教学所占时间就相对少了。对学生来说,有课堂违规行为的学生,他一定从事了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并且还会影响周围其他同学。所以对课堂违规行为管理便成为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下面谈谈对课堂违规行为管理的方法。

一、教师明确要求

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什么行为是对的和错的,利用课堂纪律和常规来实现对学生违规行为的控制,直接而明确地给出指令和要求,这些明确指令是课堂生活有序进行的必要保证,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课堂违规行为。对违反规则行为给予一定惩罚,但不能是过激体罚,提倡温和解决的方法,如“近距离制止法”、“眼神警告”等。靠近违规学生或通过眼神让学生知道老师已经注意到他的行为了,促使其在不影响其他学生的情况下停止违规。这种管理方法虽然不是最好的,但简单易行,立竿见影。使教师个人意愿在班级管理中容易实现,可以起到较好效果。

二、教学设计生动有趣

这种方法认为课堂行为管理出发点在于教学设计,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并执行教学活动,就可以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多样而有趣味性,使学生感到不厌烦,利用学生兴趣来推动学生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适当学习目标和成功的机会,并适时给予学生帮助,根据学生需要设计快乐、有序的课堂环境,使每个学生都专注于学习,而无暇去违规。

三、奖励与惩罚并用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避免不了对孩子进行奖励或惩罚,我们要巧妙地运用奖励和惩罚。学生的奖励,要注意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学生的精神奖励,可以是言语方面的鼓励;物质奖励,可以是学习用品,还可奖给跳绳、毽子等。这样既激励了他们进步,又能鼓励他们多做运动,一举两得。但不管是精神奖励还是物质奖励都不能频繁,否则会使奖励意义降低,甚至会流于形式。如果孩子每一点进步、每一个好行为都得到奖励的话,教师和学生都会感到应接不暇。这时可以用置换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孩子每一次好行为都可以得到“1分”,当积分积累到一定数目可换取某种奖励。遇到很不听话的学生该怎么面对呢?我们除了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奖励外,可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惩罚。惩罚并不是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而是要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用爱心和耐心、用智慧和时间、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消除师生之间的阻力,架起一道沟通心灵的桥梁。惩罚时要注意公平、公正原则。要对事不对人,不能把学生分成喜爱的和不喜爱的,在惩罚时有所偏袒。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才受到惩罚,并告诉他怎样做才是对的。惩罚还要坚持客观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不打棍子,不扣帽子。另外教师还要把握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因情绪失控而没有掌握好惩罚力度而导致惩罚过度,对孩子造成伤害。

四、家校合作管理

家校合作管理是由教师协调,学生、家长及相关成员共同参与,相互激励,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并处理课堂违规行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采取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家长、学生都要为学生的改变负责,但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不同。教师是合作管理的核心,担任学习情境设置,有对违规行为的确定、处理、评价等责任;学生自己既是被管理的对象,也是对自己行为实施自我管理的管理者;家长是辅助管理者,要与学生、教师一起为违规行为转变做出努力。合作管理强调与学生有关的各方面共同作战,挖掘学生出现课堂违规的行为原因,制订学校、家庭,甚至社会参与协作处理计划,实现课堂管理升华。这种管理方法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取得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课堂常规要求篇4

根据我校“深入实施新课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发展战略需求,学校对我们的教学常规管理进行了重新规范,初步形成了以“课堂教学十要”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基本规范。为此,看教师课堂是否执行这“十要”,成为了我们日常观察课堂的首要任务。

在领导入室听课时,可以全程监控教师如何组织实施“十要”,一要唱好课前歌;二要行好上课礼;三要精心设计导语;四要合理确定课前复习题;五要准确交代教学目标;六要严格控制讲授时间;七要随时组织教学;八要注重学困生提问和辅导;九要精心设计课堂检测题;十要用心做好课堂总结。其中教师课前导语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层次,课堂检测题的布置情况可以通过查课形式,对照教师教学设计中“复习链接”、“定向示标”、“自主测评”等环节来验证“教”与“备”的一致性。通过巡课,能够观察到教师是否课前组织唱好课前歌,师生行好上课礼,课上是否随时组织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问和辅导,下课前有无课堂教学归纳总结等行为。

实际上,“课堂教学十要”是我们现行构建“学・教・测”课堂教学模式的课堂外部框架,我们通过“监控”手段,督促教师执行“十要”,正是要以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课堂规范,努力解决新课程下教师会上课和师生合作上好课的问题。

二、看教学重点环节

我校所构建的“学・教・测”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特长展示――复习链接――定向示标――检查预习或指导自学――精讲释疑――练习巩固――一课一测――当堂小结等几个环节,是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转移教学重心,实现教学价值重组的重点,进而打造高效课堂的核心策略。

在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中,重点应是“精讲释疑”和“一课一测”这两大环节。领导可通过深入课堂和业务检查实施“监控”。

精讲释疑:是在经过预习检查或指导自学后,课堂教学进入了教师精讲环节,时间15分钟左右,不得超过20分钟,而且其间还要完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要随时掌握三层学生的学习动态。这就要求学校业务领导在对课堂进行“监控”时,要看教师是否明确“讲”的内容:要讲透学生预习或自学后不懂或不掌握的知识、要讲透重点、难点、中考考点、要讲透知识内部的联系与规律、要讲透学习方法、要讲透易错易混点、要善于举一反三,由常式到变式,由个别到一般,讲清规律和方法。还要看教师精讲的方式和释疑的火候:先兵教兵,后教师更正、补充或释疑,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绝不代替。

一课一测:这一环节首先看时间安排是否在10~15分钟之间,再看内容上有没有根据上、中、下三层学生的实际,分别设计出每节课的验收自测题,要求验收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性和层次性,难度要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促进优等生发展。最后要看测试办法上学生自测自评或互测互评后,有无上交反馈给老师,教师评阅后是否发给学生将错题整理在纠错本上,并且要看教师能不能把握住三层学生的学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进行辅导讲解。

三、看课堂师生行为

关注师生课堂行为是课堂教学发挥教育的需要,只有让所有学生不游离于课堂,都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才称得上是面向全体的教学。

我校制定的《课堂教学10项要求》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既是课堂教学的保障机制,又是“监控”的评价标准。在我校,要求教师一律开门上课,教室后门留有透明窗口,门上张贴当周学生座位示意图,教学和政教领导每天不定期巡课,主要查看:教师上课时落实课堂常规情况,有无漏课、私自串课现象,教案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签字,不得出现学生课堂趴桌子睡觉、搞小动作、坐姿不正现象。学生书写习惯要保证“一尺一拳一寸”标准;可以驻足听课看课堂上学生动口、动笔、动手的时间,要求每堂课不少于10分钟;对于学生课上违纪,要求教师课后处理。课堂上批评违纪学生不得超过20秒,避免矛盾激化,不能因此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课堂常规要求篇5

关键词: 音乐课堂 教学常规 习惯培养

想必许多小学音乐教师都有过相同的经历:来上音乐课时有的学生经常拖拖拉拉,进到教室后乱讲话,无视老师的存在;在上课过程中更是随意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把音乐课当放松课。老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不得不被一次次的纪律整顿打断,可想而知,这样40分钟的课堂又有多少实效性可言呢?所以良好的教学常规是教学有序进行的保证。没有规矩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进行有效学习的。中国有句古训:“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夸美纽斯说:“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这里所说的纪律、规矩,体现在课堂教学就是必要的教学常规。一堂音乐课既轻松愉快,让学生陶醉,乐在其中,又有序有节,有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是音乐课成功的基础,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

一、建立教学常规是首要

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它的存在首先需要的是没有其他杂音的安静环境。如果没有这个作为前提,即使最优美的音乐也是杂音。因此,音乐课堂常规教学特别需要有个控放自如、能给音乐展现所有美妙的空间,而这个空间的形成,就需要建立音乐课必要的教学常规。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课堂务必建立以下几个教学常规,并注重教学常规的落实。

1.学生进音乐教室的常规

学生进入音乐专用教室上课必须提前排好队,有序地进入。要做到不大声喧哗、不追跑,轻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如果有音乐或歌曲在播放,就要让学生养成聆听着音乐或歌曲自然走到位置上坐下,并安静地等待上课。由于教材实行循环使用制,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因此我在每班各选出3位同学接收收发书的任务,要求他们在班级进音乐教室之前就把书发到每位同学的座位上,从而节省上课的时间。

2.聆听音乐的常规

在欣赏乐曲、聆听歌曲时要求学生做到绝对的安静,不讲话,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可以用想象、自我陶醉及身体来表示,如或闭眼想象或有节奏地摇晃身体或做简单的动作,切不可妨碍他人的听赏,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3.歌唱的常规

音乐课的歌唱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歌唱姿势与轻声歌唱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唱出歌曲的情感与美感。如演唱时要求学生声音做到统一和谐,根据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唱出歌曲的感情,在唱歌时要思想集中、声音饱满、富有表情。

4.乐器练习的常规

乐器进课堂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音准、音乐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练习之前如不先告知演奏的纪律,则课堂将会乱作一团。教师必须要求学生上课时乐器一律统一放在某个地方,练习时才能拿出来,并且在练习时注意姿势准确,聆听自己演奏的声音,老师在示范时要认真聆听,注意观察。演奏结束要轻放乐器,养成爱护乐器的好习惯。

5.表演的常规

音乐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音乐教师要抓住这样的时机对学生提出表演的具体要求,明确表演的目的。要求学生在表演时要有合作精神,并紧紧抓住音乐的节奏、情绪进行表演。观看表演的学生要当文明的小观众,在同学表演结束时报以掌声并作出适当的评价,使表演者明白改进的方向。

二、趣味常规,激发兴趣是关键

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违规行为怒目训斥只会让学生感到压抑甚至害怕。这样不仅无助于维持课堂秩序,而且会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如果将教条化的语气改为朗朗上口有趣的“儿歌”,既有突出音乐课特征的节奏感又善意地提醒学生必须遵守课堂常规,效果极佳。如在列队时,我这样说:“咱们来学小鸭子,排队去到音乐室。”当学生出现排队吵吵闹闹、你推我赶等既不文明又很危险的行为时,我不是拉下脸训他们,而是“俏皮”说:“要学小花猫,走路静悄悄,轻声慢步不吵闹。”当上课学生交头接耳不会倾听时,我会“惋惜”地说:“小小蚊子嗡嗡叫,不爱学习爱吵闹,我们不要学习它,否则变成小傻瓜。”在训练孩子们“千姿百态”的坐姿时,我把要求编成顺口溜:“身体坐正脚放平,抬头挺胸眼平视。”在孩子们有所松懈时,我会“微笑”地提醒:“小腰杆?”他们就会顺势调整并回答:“挺直点儿!”

为了体现音乐课的特点,在音乐活动中进行常规训练时,我常常用琴声代替语言,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例如:用音阶的上下行来告诉学生起立或坐下;在请学生拿出音乐书时,弹奏:554 334 | 11 1 | 443 223 | 26 5 | 5 5 | 1 0 |;让学生闭眼聆听:3 5 6 | 5 - - | 1 3 2 | 1- - |;提示他们坐正:12 34 | 55 543 | 44 432 | 13 5 |,等等。用“琴语”来和学生交流,一方面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另一方面流畅的琴声使音乐课堂气氛更加愉悦、有趣,在愉快的琴声中,学生自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细节常规,点滴渗透是方法

良好的习惯,应从细节入手,点滴渗透,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慢慢地形成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常规。音乐课是让学生体验情感、张扬个性、塑造人格、激发兴趣、培养自信、学会相处、学会做人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音符,更是一种释放情感、表现自我的创造活动。在各种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课堂上难免会出现“乱”的现象。此时,我会用一个细小的动作、表情、手势、身段等来提醒学生,让他们明白该怎么做。如:同学们都在静静地聆听音乐,有两个同学却在讲话,这时如果中断音乐或大声呵斥去制止他们,则会影响更多的学生的学习,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无声的语言:看着他们,用食指在嘴巴上比一下,再指指自己的耳朵,提示他们闭上嘴巴,认真听。这样他们就会马上停止讲话,认真听起来。又如:老师正在讲课,突然发现有个同学根本没听,而是在玩东西,这时如果停止讲课,走过去没收他的东西,不但会影响上课,而且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无声的肢体语言:看着他,邹着眉,摇摇头,指指口袋,提示他上课不能玩东西,快把东到袋子里,下课后再跟他讲明道理。

老师正确、灵活地抓住课堂细节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一点一滴地渗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可使音乐课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持久常规,习以为常是过程

有了课堂常规,还必须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的习惯,将课堂纪律完全建立在自然养成的基础上。

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们应长抓不懈、悉心指导、严格要求,同时常规的养成也应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训练的内容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相应的目标与要求,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总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恒心,确保事情有始有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宗旨

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大多数时候可以走到学生中间,缩短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孩子走进音乐的课堂,不断给孩子新的内容,让他们有新的发展;教师又是演员,与孩子们一起欢歌跳跃。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形成友好信赖的关系,那学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师相处,接受老师的教诲。这种平等、和谐、热烈的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标准。一个好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象征,可以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有人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要有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从而让学生敬佩。如要求学生提前进入专用室,老师则更要提前在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等候学生的到来;唱歌时要求学生抬头挺胸人坐正,而作为老师却翘着二郎腿弹钢琴,那么规矩也就成了空谈了。教师还要以自身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的成长。

我相信,建立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常规对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活而不乱,变得更加民主、开放、和谐。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常规,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常规固然重要,但它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多多思考 “如何让学生喜爱音乐、喜欢音乐课、喜欢音乐老师”, “如何把教学内容设计的更合理,更丰富,把课上的更精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兴趣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2]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4).

课堂常规要求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是课堂管理的一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事半功倍,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并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对于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来自不同的小学,不同的习惯,就很有必要强调课堂常规,形成一致,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来说是收益无穷的。但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信息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明确的、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而且普遍存在着以下的情况:不少学生把信息技术课当成了“放松课”,有的学生干脆把电脑室当成了“网吧”,来上课时带着零食、MP3,嚼着口香糖,随地扔垃圾,在机房里随意走动,个别学生在玩得高兴时大喊大叫,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甚至还有学生把老师误喊成“老板”,令人啼笑皆非。所以我们信息教师很有必要自己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的课堂常规。

一、初订学生课堂常规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用自己多年上课和听课所积累的经验,参照初中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和学校的一些规定,初步制定了一套初中学生的课堂常规。并说明,如果谁遵守得很好,就根据班级的奖励条件予以奖励;如果谁违反了,就要按班级规定予以处罚。并事先与各班班主任联系,得到了班主任们的大力支持。然后通过实践,再及时地进行补充和修改。初中学生课堂常规如下:

课前:自带教材和鞋套。不能带零食进入机房。没经老师批准不能私自带光盘、U盘、MP3等进入机房。

课堂:进入机房,按号入座,安静等待上课。不能大声喧哗,在机房里打闹。禁止玩一切游戏、上QQ聊天。老师上课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能故意破坏机房设备,如必须按正确的步骤开机关机。如果完成了自己的作业,要热情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没经老师批准不能随意走动,位置一旦按照学号定下来,一个学期不变。遇到困难先看书上有没有解答,再请教身边的同学,最后举手问老师。

课后:正确的步骤关闭计算机。按规定放好自己的凳子、键盘、鼠标。带走自己的教材和鞋套,轻声离开机房。

二、修订学生课堂常规

制定好以上常规,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做检验。第一节课内容是宣布信息技术课堂常规,第二节课内容是课前和课后课堂常规的训练。初一学生虽然是第一次进本学校机房上电脑课,可是有了小学电脑课课堂常规的养成,一些基本的要求能够自觉做到。除了个别习惯差的学生,总的来说都是挺好的。但存在较为突出的有以下问题:忘带教材,原因是一星期只有一节课,带回家后忘了带来,还有的上课后忘了带走;用了一次性鞋套,走出机房后,乱扔在走廊、楼道。因此,我把自带教材和鞋套做了修改:教材统一放机房里,禁止使用一次性鞋套。

第三节课开始,我课前、课堂、课后常规一起抓。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对几处常规进行了修改:

第一处:有些学生比较贪吃,偷偷地带着零食进入机房,趁我不注意时吃,然后把包装袋等留在了机房,照此下去,学校机房就真成了“网吧”,严重破坏机房环境,影响也很不好。我对课堂做了修改:进入机房,按号入座,仔细检查自己周围卫生情况,发现垃圾及时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后,安静等待上课。

第二处:虽然我在课堂常规中严肃规定:禁止玩一切游戏、上QQ聊天。但总有一部分学生千方百计地玩游戏(网络游戏)和上QQ聊天。因此我把课堂常规改成了这样:未经老师宣布不得擅自上网,禁止玩一切游戏、上QQ聊天。

第三处:有些学生控制不住自己,一看到有些新奇变化的东西就会忍不住的大声喊叫,几个叫了,差不多全班的同学都会跟着叫嚷,严重影响了课堂。我修改了课堂常规:老师说明要开始屏幕广播以后,所有同学要保持安静,有发现惊奇的地方,最多也只能说一声,马上就要安静下来,以便老师继续往下讲。

第四处:新建不久的电脑教室也会存在一些问题。电子教室系统是基于网络基础的,有些电脑在刚开机的一段时间之内并不能接收广播。有些电脑接收了广播之后会出现鼠标不能移动的状况。有些电脑使用时间长了,会死机。学生碰到这些情况,就一个劲地举手,要求老师帮助解决。我对他们进行了说明,老师讲课的时候,如果看到有同学因为电脑出现问题而举手了就去帮助解决的话,那全班另外四十几位同学就得等待了。如果一节课中有四、五台电脑出现了故障,那就不能正常的上课。就此,我特地增加了一条常规:碰到电脑出现故障,举手求助,但是一旦老师开始广播,就要暂时停一下,先看旁边可以正常接受广播的屏幕,学会所要掌握的知识。

第五处:有些初一学生在课堂上还会表现出一些在小学里养成的坏习惯。比如有问题就随便开口发问,甚至有些学生跑过来拉着我的袖子一直喊:“老师!老师!我有问题!”于是我说明,老师只有一个,解决同学的问题只能一个一个来,老师知道每个同学碰到问题都很着急,那就要求同学要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碰到了问题,就要按照课堂常规的步骤来解决:遇到困难先看书上有没有解答,再请教身边的同学,最后举手问老师。要做到举好手,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等待,老师按举手的先后次序解决同学的疑问。

三、完善学生课堂常规

一个月下来,可以明显感觉到了,学生们都在进步。但是课堂常规的制订和良好课堂常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地进行检验修正。

后来,我又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前一次课保存的文件常常丢失,原因一是没有自己的存放位置,随意乱放,被别人删除了;二是有人搞破坏,故意删除他人的文件。我规定:每个人座位按学号位置一旦确定不动,在电脑里面也有个位置一旦建立就不动。具体做法是每个班每个人建立一个以“班级学号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一个班都统一建在一个盘上,如初一(1)班的都建在D盘。由于一个年级有十几个班级,因此一个盘上就有好几个班级学生的文件夹,但这些文件夹有个共同点就是文件夹名中的学号相同。有了这样的规定,不仅丢文件的问题几乎没了,而且让我找到了一个制止学生玩游戏、上QQ聊天的途径:一开始我很惊讶学生的本事,断了网或短时间上网,他们也能玩上游戏,挂上QQ。后来才知道是学生事先已下载好游戏和QQ安装程序放在自己的文件夹里。我又规定:进入机房,按号入座,除仔细检查自己周围卫生情况,发现垃圾及时报告并做出相应处理外,还要检查自己所在盘的情况。具体做法是检查自己及与自己同盘同学的文件夹,有没有游戏、QQ之类的文件,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并清除,知情不报要处罚。这些规定在实施过程中也碰到过问题:个别学生还是要故意删除他人的文件;发现游戏、QQ文件,知情不报。但只要我们多一份留心,多一份提醒,不定期检查一些怀疑对象,处罚严肃,相信一些问题会渐渐消失。

四、订立教师课堂常规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对于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来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师生共同演好一场戏,就需要共同努力。因此,除了制定学生课堂常规,我也对自己制定了教学课堂常规。教学课堂常规如下:

课前:提前五分钟以上到达机房,检查机器情况,打开电源、教师机及投影仪。将课堂所需资料、课件等准备齐全。监督学生有秩序地进入教室,确保按学号就座。重点检查学生携带鞋套情况,以及私带零食、光盘、U盘、MP3等情况。上课前检查统计学生的出勤情况,认真地填写《机房上课情况记录表》,并将请假、迟到及旷课的学生名单整理好。及时熟悉学生的名字,尽快认识学生。

课前准备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提前到机房,并要站在门口迎接每位学生。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携带鞋套情况,以及私带零食、光盘、U盘、MP3等情况。等学生有秩序地坐到自己的位置后,教师用目光环视四周,关注学生的举动,这样可以使学生进机房的行为有所顾忌,较快地进入课堂学习中。同时教师可以让先到机房的学生打开电脑,安排一些小任务,让其去操作。对于学生出勤情况,课后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向班主任多了解学生的情况,较快地认识每一个学生。这样对于课堂上的违反现象可以有效制止。

课堂:上课不迟到、早退。有特殊情况不能上课,及时请假。在上课过程中,不携带、接听手机。如无特殊情况,中途不离开教室。除必要的操作过程外,要站着上课。上课期间不播放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影音文件。在上课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及时制止课堂内学生如下不良现象:戴耳机听音乐;打游戏、QQ聊天;浏览与课程内容无关的网站;互相打闹,影响其他人学习;乱窜座位;吃零食、口香糖等。其他一些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对违纪学生做出警告后,记录在先,留待课后处理。

上课过程是最关键的,按照制定的常规去做了,但有时候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总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所以我又对常规进行补充:有事情请假后,还要与上课班级的班主任联系,以免出现空课情况;学生在操作时,如没有在作辅导,要站到教室后面,观察学生;要求学生做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如穿鞋套,教师机上不安装游戏、QQ等,以身作则;碰到个别难缠的学生,要冷静处理,以免影响教学进程。

课后:在下课前提醒并指导学生正确关闭计算机,并将凳子摆放整齐后,有秩序离开教室。在学生离开后及时检查机器的使用情况,填写好《机房上课情况记录表》的对应项目,做好记录。整理课堂的迟到、旷课学生名单,报送各班主任。如非最后一节课,与下节课教师做相应的机房交接。如是最后一节课,要检查机器情况,关闭电源并确保门窗关闭无误后方可离开。

课后工作做好是对课堂教学的保障,还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在课堂违反现象的处理上,我一般会把那些违纪学生留下来交流,大多学生都会认错改正。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作几次跟踪教育,有必要时联系班主任、家长共同教育。

有了学生课堂常规和教学课堂常规的制定和实践,我的信息技术课堂井然有序,机房整洁清新;学生违纪的少了,热爱学习课堂内容的多了;班主任越来越配合,家长再也不误解了。

参考文献:

1.《大力提倡并实施有效教学的研究》佚名

2.《课堂管理理论研究述评》刘家访

课堂常规要求篇7

关键词:微课;高校教学;常规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186-02

微课堂(Microlecture),简称微课,一种新型课堂教学视频模式,是在时间上相对于常规课的一种微型课堂,内容包括单一知识点或对突破某个教学难点的讲授,也可以包括教学反思,巩固测试以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一系列的系统。通常,微课用于本专业学生的课程预习,考前复习和自主学习。由于时间短,内容紧凑,微课能更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教学要点。微课在国外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在国内,近几年来也受到了各路学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在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成果。然而,微课的教学效果仍存在广泛的争议,国内外微课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国外对微课的应用已经完善,并完全融入日常教学当中,国内对微课资源的利用和建设仍处于探索之中。

一、微课的产生及概念

微课堂最早是在1993年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LeRoy A.McGrew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演变而来的。其目的是让非专业学生在非正式的条件下也可以学习了解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顺应当今各学科相互交叉关联的形式,并能将其运用到其他研究领域。在其后,英国纳皮尔大学的教授Terence Kee安排学生对特定题目进行为时一分钟的简短演讲。他认为学生应具有在特定领域中总结并掌握核心概念的能力,以应对当今世界信息量知识量大爆炸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思考那些与主题相关,应被掌握的核心概念。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正式提出微课这一概念,并将其运用在网络在线课堂上,他认为,微课是一种以构建为指导,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 教授某个关键概念或主题的60秒视频或音频课程。微课不仅提供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和远程教学。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和复习。

国内对于微课的概念最早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引进的,他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其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即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是在传统的教学资源类型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

从国内外学者给出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国外学者注重的是微课的作用和应用,国内学者则注重微课与常规课程、标准课程的结合。

二、微课与常规课的比较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微课相对常规课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凸显,下面介绍几点微课与常规课的区别:在授课内容方面,微课只讲授单一知识点,而常规课通常包括多个知识点;在授课方式方面,微课以教学视频、音频等为载体,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反复重现,常规课通常是面对面,而且无法重现;在授课时间方面,微课的授课时长一般为10分钟,一般最长不会超过20分钟,常规的时长一般都在40分钟以上,大学的常规课一般会持续90分钟;在教学场地方面,只要条件允许有足够带宽的网络,微课可以在任何场所进行观看,而相比较常规课只能在正规的教室进行讲授;在设备使用方面,微课只需要使用多媒体终端(如电脑、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常规课一般需要计算机、投影、黑板以及桌椅等;在对所教授知识点的针对性方面,微课对知识点的针对性较强,会对单一知识点详细讲解,常规课的针对性则较弱,不强调单一知识点;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要求方面,微课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包括计算机的使用,视频及音频的录制,剪裁及后期制作,相对而言常规课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要求较低,一般只需掌握PPT的简单制作。然而微课对校园建设的基础设施及师生的信息技术设备方面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为确保微课视频和音频的流畅播放对校园网络的要求较高。对学生而言,在分析、收集以及应用信息的能力上微课无疑也是一种挑战。然而微课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学科,对于一些只需要讲清楚公式、规律、概念、实验和列举的知识点,微课无疑是相对较好的选择,而对于那些需要进行讨论和大篇幅详细解题过程的知识点,借助微课则没办法实现。

三、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现状

在信息,知识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已经是越来越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较从前有了大大提升,高校教师很难再短短的课堂时间内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要求,传统的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已不容小觑,在常规课堂里学生往往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缺乏热情,学习被动、厌学、缺课、逃课,甚至辍学的情况屡有发生。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高校教育授课模式亟待改革。

在国外、微课是首次在胡安学院得到实际应用的,教师们首先将微课运用到职业安全、学术性阅读,兽医学等课程中。这种授课方式要求学生在常规课堂之前通过移动电子设备观看微课视频,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然后完成作业和实践活动,教师再根据学生上交的电子作业完成批改和反馈,最后在常规课堂上进行点评和问题的解答。这种方式得到了学生良好的评价,使学生们不仅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而且留给他们更多的课余时间。在国外的高校中,微课的形式种类很多,其中用得比较多的有卡通画、电子白板、真人演讲等,其内容短小精悍,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并配有字幕说明,便于记录和学习。国外高校的微课堂不仅涉及学科广泛而且内容十分精细,不仅从内容,主题和年级等方面分类,还进一步将知识点细化,如学习型、练习型、实验型等,功能用途分类十分明确。为学生的自主及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丰富支持。

微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小学的教学方面已经得到了一些地区的广泛应用,然而,目前高校对微课的实际应用并不乐观,其中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在高校教师方面,要想将微课视频制作得新颖有趣,对电子设备和电脑的操作技能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对录音的条件,录制视频的条件更是要求苛刻,教师凭个人能力无法实现。大部分教师对微课了解甚少,没有系统的概念及制作方法,感到毫无头绪,无从下手,或者有的教师缺少电脑操作的能力。其次,大部分高校教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科研任务,这使得他们在时间上无法去了解,学习乃至制作微课视频。第三,在硬件方面,微课随时随地可看的特点,要求一定区域里要有相当带宽的无线网络,或者是可以向所有学生开放的免费计算机房,至今,大部分学校还无法完全提供这些设备。最后,从学生方面,在有无线网络的情况下,学生可以使用固定电脑、笔记本、手机或者MP4进行在线学习,然而并不是所有学生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承担微课在线观看的终端视频设备。以上几点客观原因造成了高校微课堂发展缓慢的结果。

本文中作者仅对在高校教学中微课的制作方法和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并提一些个人的建议和方法。

1.制作微课。为了保证完成正规的教学任务,还能利用好微课,建议微课视频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之后再用不超过5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参与活动。微课视频的内容要紧贴所教授知识的要点,并且最好有一定的难度富有一点挑战性,微课结束的最后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不可过多,最好是一个,确保问题的解决思路是多角度的,这样才能保证之后学生的讨论气氛。制作微课时一定要图片清晰,要尽量避免教师人像展现时间过长,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尽量减少光标的使用,以免造成眼花眩晕,找不到重点。声音要清晰,符合常人的审美要求,要有创新和趣味性,要吸引人,可以使用一些动画,沙画等。

2.针对微课进行教学设计。对于微课教学课堂的设计应该从微课环节入手。进行学生分组,观看,讨论,汇报等。其设计原则应该是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效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分组时可采用相邻分组的方法,规定2-4人为一组,组型不可过大,不能超过5人,以确保每个人都能有效参与。规定讨论的时间不应过长,不能超过5分钟,因为有些小组短时间内就能得出讨论结果,有些小组长时间讨论也没有结果,如果时间过长会增加后者的挫败感,并且如果安排长时间的讨论会占用正常课堂时间,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对于汇报阶段,可采用自愿形式,也可指定小组,当所讨论问题存在争议并难度较大的时候尽量采取自愿形式,当问题较简单,可以采用随机指定的形式。切不可一直采用自愿方式汇报,这样就会使一部分学生置身事外,影响参与效果。

3.坚持每节课中应用一次微课堂。升入高校的大部分学生一直以来受到的是传统模式的填鸭式教育,这就会使一些学生最初不愿接受或者被动接受这种自主主动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多多鼓励学生参与,尽量选择开放有趣,可以让他们自己表达观点和个性的问题,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会对这种方式习惯,并产生兴趣。

4.建设校内微课资源。高校教师在微课教授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实践和测评,建议教师将受到好评的微课资源构建成校内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并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测评,建立校内学生提问平台,定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统一答复。然而,从现在高校教师承担的工作量上来看,这种反馈和答疑机制无疑会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造成巨大的负担。作者建议采取师生共同承担的机制,让对知识点掌握较好的同学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这不仅会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认同度,还会鼓励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之间就可以互相答疑解决问题,这也满足了个性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要求。这样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积极参与,而且可以从学生的反馈中了解授课效果,调整授课进度。这是在现今条件下微课堂教学中值得采用的模式。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微课在现今高校课堂教授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模式进行了探讨,建议将微课堂广泛应用到高校课堂上以推进高校教学的改革。最后对微课在高校课堂的应用方法及制作方式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 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 [J]. 现代远程教育,2013,9(4):41.

[2]何克抗. 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 中国电化教育,2011(1):1-9.

[3]焦建利. 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 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

[4]李小刚,王运武,马德俊.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3(10):31-35.

[5]关中客. 微课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课堂常规要求篇8

一、关于课堂常规的争议

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认知,目前业内存有多种论调。

1.一线呼声

甲老师: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课堂常规训练肯定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但是,是否每一节课都需要进行强调、都需要进行练习,这是值得商榷的。

乙老师:教师在45分钟之内面对着四五十个学生,说实话要想进行“因材施教”,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教师只能通过课堂常规将学生最大限度地整合在一起,以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使教学能够面向大多数。

丙老师:传统体育课堂常规的军事化风格明显,有着较为明显的专制性,这种利用学校和教师权威来进行的压迫式教育,不仅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直接造成了师生关系冷漠的不良局面。

2.专家意见

学者顾渊彦说:“用统一的要求来指导不同的学生有悖因材施教的原则,且不分对象与特征提出统一性的规则本身就是一种伪科学。”毛振明等人认为:“有关课堂常规教学方面的内容,如队列队形练习训练将会朝身体姿态培养以及集体行动能力和意识的培养等方向转化。”

3.笔者观点

笔者有着十几年的体育教学工作经验,也历经课程改革的前后,对于传统的一板一眼的课堂常规以及目前的略显松散的课堂常规都有着自己的切身体验。对于课堂常规,笔者更加倾向于甲老师以及毛振明教授等人的观点,他们的观点与不仅与新课程改革的宗旨相一致,同时也没有过分激进,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即既注重实效又着眼于长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

二、如何优化课堂常规

1.利用熟悉期,提高常规养成的协同性

当体育教师第一次担任某班体育课,与该班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由于彼此双方的不熟悉,因此不论是教师表现得亲切还是表现得威严,师生双方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戒备感。

整体上来讲,戒备感存在的表现就是双方的言行比正常状态下显得更加谨慎和内敛,一方面是内部进行的观察与评价,另一方面是外部显现的静默与服从,随着接触时间次数的累积,双方将会彼此进行重新的评估,并根据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和言行再进行或大或小的调整,以此来建立一个对双方的较为完整和准确的印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段时间,将相关的课堂常规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力争在熟悉期结束之前使学生基本明白课堂常规的意义所在,并且基本掌握课堂常规的各项内容要求。

2.勿漏间隔期,提高常规养成的稳定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养成期大约需要21天的时间。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这21天的时间必须是连续的21天的时间,中间最好是不能有间断。基于这样的认知,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相关的体育课堂常规的意识和技能的时候,更应在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之中持续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意识和技能的灌输与培养。只有通过课内与课外的协同连续的努力,学生对于课堂常规的掌握与遵守才能尽快、尽可能地成为普通的习惯。

3.把握特殊期,提高常规养成的全面性

如果说抓好以上的两个“期”的主要效果是使课堂常规训练既得到实效又能够保持长效的话,那么在特殊期内的对于课堂常规意识和方法技能的灌输与训练,则给予了学生一定的个性发挥的空间,偏向于学生课堂常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素质的培养。

特殊期主要指学生身体不舒服、感冒、伤病、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在这些时间段内,学生们大多会向教师请假,教师一般不会做什么深入的检查或是验证,在简单询问之后大多会同意学生见习,一般就是要求学生看一看。但由此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后续影响,见习有时会诱发部分学生的惰性,以致其在面临一些强度、难度教学内容练习的时候请“假”假。

对于这些情形,笔者制定了以下几条规定。第一条是为各种特殊情况制定见习活动,例如对于哮喘的同学,为其制定的相应的见习活动内容就是慢跑,感觉稍微出汗的时候就停止练习。第二条是希望请假的同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纪律监察员和学习观察员,即对一些学生的违纪和危险行为进行警示。第三条是对课堂中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例做出评价和建议。第四条是在课后查阅资料,收集自身请假理由(如感冒、扭伤、哮喘)的成因、注意事项、预防措施等,以便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

上一篇:加油站事故预防措施范文 下一篇:中学课堂常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