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应用举例范文

时间:2023-10-03 22:15:26

量子力学应用举例

量子力学应用举例篇1

物理常常给人很生涩难懂的感觉,很多人告别学生生涯后,回忆起当年的物理成绩总是一副不堪回首的表情。如何让学生会学物理,喜欢学物理呢?我觉得应该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钻研如何把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更好的相联系,成为我们永恒的教育课题。本人结合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归纳出一套教学方法:“举例”法。

二、如何实施“举例”教学法

“举例”教学法实质:充分联系生活实际,适时、恰当的列举出与当前正在学习的物理知识原理类似的生活现象或者学生已掌握的自然科学道理。

学习“物质的物理属性――密度的应用”,用“特殊方法测量密度”这一提升难点中有个小知识点学生很难理解。具体实验要求是利用天平、烧杯、水、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是这样的:1.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量小金属块的质量m0;2.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重新调节好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3.把金属块慢慢放入烧杯中,在水面处做上记号,取出金属块;4.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所作记号处,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这个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金属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但很多学生不理解,而且有学生以为是质量相等,即使课堂上用实验演示了,效果仍然不佳,后来我举了两个例子:班上的机灵鬼小李去肯德基买可乐时总是提醒服务员不要加冰块,去奶茶店喝奶茶时不加珍珠,这是为什么?这下大家都开心地笑了,从他们会意的笑声中,我知道他们都明白了:冰块和珍珠的体积占据了可乐和奶茶的原有的空间,这里是体积的等效替代。

又如,“密度的应用”里有关实心球空心球的问题,这是一个为了辨析物质密度和物体密度而引申出的重点问题,许多学生把空心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当成组成这种球的物质的密度。我举出了这样的例子:班上的小胖小王最近正在减肥,他买的肉包都要把里面的肉馅扣掉,只吃外面的面皮。然后我提问:如果要计算面皮的密度,包子里面空的那部分体积要算在体积里吗?然后我又引申一下:空心球里如果注入水,算总质量。就类似包子里还有肉馅,算整个包子的质量。这下孩子们都明白了。

在这以上教学案例中,由于我列举出的这些现象和科学道理与当前学习的物理知识殊途同归,所以学生就很好理解,而且十分感兴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觉得学习物理不难。

三、实施“举例”教学法的注意点

“举例”教学法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本位主义思想。

举例子教学法的核心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但是我们教师要明白这个“生活”不能只是教师的生活,而是你的学生们的生活,而且是你正在教授的这批学生的生活。在讲解“声音的特性”一节时,为了说明有的人音调很高,我列举了2007年“超级女声”的张靓颖,说她的“海豚音”很高是指音调高。可是,课堂反应十分冷淡,我突然意识到,2007年是“超级女声”最火的一季,但我面前的学生们那时才上小学2年级,那是我们那代人的记忆,他们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就犯了本位主义错误。我以后课前还要更加认真做好功课,多了解现在我这批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背景。

另外,由于家庭文化差异和知识面宽窄的影响,再加上我们学校有一半的学生生活在农村,一半生活在城市,学生之间的生活差异也很大。我在讲解“浮力”这一节时,为了说明船漂浮和沉入水下后V排的大小不一样时,举例说到用水桶从井里打水,当水桶未露出水面时,人感到非常省力,而随着渐渐露出水面,人就感到越来越费力。很多农村的学生就很有感触,而城市的学生则没有这样的体验。类似的还有在讲解“汽化和液化”时,对于举例农民伯伯晒粮食要铺开来,在阳关充足,通风好的地方晒,农村学生就很好理解这是加快蒸发速度的方法。

从多次不成功的教学案例中,我总结到举例教学法易于掌握和实施,但是要适时、恰当地举出生活实例来辅助教学,还需要我们物理教师在潜心钻研教材和课标的同时,自己先要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用物理人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看待我们周围的大千世界。

物理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是时展的必然,因此,进行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研究,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本人正是在回答“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一问题时,尝试性地提出了“举例”教学法。■

量子力学应用举例篇2

关键词:课堂举例;联系实际;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30-01

我们发现,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举例”缺少应有的风采。虽然也讲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但由于学生已从课本上了解了这些实例,因此,就使得“举例”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科学教学中,加强对举例的研究,对于科学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举例要重视真实性,戒除空假。

中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接触过很多的科学现象和过程,教学中所举例子都要有据可查,真实可靠,不可道听途说,信口开河,胡编乱造。

如有一教师在讲“食物链”这一概念时举了“草兔狐虎人”这一例子,并说明在这条食物链中人是最高营养级。单从对概念的解释来看,似乎也不会错。但实际上这个例子是不恰当的。首先,这条食物链不现实,虽然虎肉是可以吃的,可现在社会上有几个人吃过虎肉?更何况人要靠吃虎肉作为一个营养级生存下去更是不可能的事了。其次,我们都知道虎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如果有人要吃虎的话,那不是要违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吗?所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举例时一定要符合真实性,应注意将科学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尽量避免科学性错误。

二、举例要加强针对性,摒弃牵强。

教师在教学中举例切忌照本宣科,对书本上的例子照抄照搬,教材当中的例子确实都是权威专家们反复斟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但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年代环境和经历与不同地区的现代中学生存在一定差异,致使书本当中的个别例子往往与目前学生的生活有较远的距离,甚至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举例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成长环境、认知水平、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针对性的举例,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举例要兼顾趣味性,杜绝庸俗。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的举例要有智慧美和艺术美,才能使之趣味盎然,同时又必须突出思想性,不可单纯追求趣味。如果随心所欲,举例轻浮,失去严肃和庄重,甚至把课堂教学搞成了故事会、玩笑会,既违背了教学目的,也损害了教师形象,事与愿违。例如,讲“浮力”时,教材上举出的例子往往是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浸没在水中的皮球。乒乓球能浮上来,缺乏趣味性。在教学中结合儿童吃胶襄药物,向学生介绍了浮力这一概念。通常人们吃药片时,往往是把药片放进嘴里喝一口水,然后再仰头咽下药片。3~7岁的儿童在吃带胶襄的药物(如阿莫西林胶襄)时,也是先把胶襄放进嘴里,喝一口水然后仰头咽胶襄。出乎意料地是,绝大部分儿童反映咽不下去,他们说胶襄向上“跑”。这说明胶襄在水中受到了一个向上的浮力。怎么办呢?有同学提出,把胶襄掰开,让儿童吃其中的药粉即可。但是,这是不对的,因为胶襄类的药物往往味道很苦,儿童拒绝服用,且直接服用又会对胃有很大的刺激性。最好的办法是,服用这类药物时,让儿童低头咽胶襄。道理在于:当儿童低头时,其喉咙在口腔中水的上方,此时胶襄在水中仍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当胶襄到达喉咙时,儿童稍一用力便可将胶襄服下。儿童非常乐意用此方法服用胶囊类药物。

一般来说,学生对浮力的感性认识是较为丰富的。但是,他们平常既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过仔细的观察,更没有进行过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及时提出生动有趣的例子,就会迫使学生进行思考,这是“飞跃”的前提。

四、举例要注重灵活性,避免呆板。

课堂上的举例,纵可以说古道今,引经据典;横可以遍及中外,引文征理;大可以政治经济,人文地理,小可以成语典故,家校生活。但教师课堂举例要注重灵活性,才能启迪学生智慧,扩展学生思维,才能避免照本宣科、单调呆板、刻板枯燥、晦涩难懂。

例如:讲热水和冷水混合时,学生易忽视“质量未知”而误认为“冷水升高的温度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为此举实例:在0℃的池塘水中,滴一滴100℃的开水与池水混合,池水温度能升高50℃吗?学生一听恍然大悟。

五、举例要善用典型性,切记堆砌。

生活中的事例无穷,常常是一个科学知识有许多事例可举,但是在众多事例中要慎重选择具有典型性,说服力强的事例,并注意例子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使之切题。教学中如果选例不当,典型性差,就不能准确说明问题本质,让人感到似是而非,就失去了举例的意义,还不如不举。

例如,用工人在泥塘里挖泥,脚要陷下去很深,而在泥地上铺一块大小适当的木板,工人站在木板上工作不会陷入泥里的事例,来说明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又如,甲乙两队拔河比赛,甲队胜是因为甲队给乙队的力大于乙队给甲队的力。怎样澄清这一错误观点呢?讲解如下:

师:按常理,让一个健壮的大人和一个十多岁孩子进行相推游戏,谁会赢?

生:大人会赢。

师:如果让大人站在冰面上,小孩站在地面上相推,情况怎样?

生:(发出啊的一声)小孩会赢。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冰面太光滑。

师:看来拔河比赛是不是谁的力气大谁就会赢?

生:不是。

师:对,拔河比赛比的是摩擦力的大小,其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队给乙队的力和乙队给甲队的力是相等的,对人受力分析可知,谁的最大静摩擦力大,谁就是赢的一方。

通过这一举例,既澄清了一些错误观念,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释一些科学现象。

量子力学应用举例篇3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加法结合律,谁来说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

生1: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

生2: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师:我们知道,加法有交换率,乘法也有交换率。那么,加法有结合律,乘法是否也有结合律呢?

生3:我觉得应该有。(学生都觉得有)

师:如果乘法也有结合律,应该怎样表述呢?

(生仿造加法结合律仿说)

生4: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生5: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师出示:

师:为什么老师要在这上面加个“?”呢?

生6:因为这只是我们根据加法结合律猜的。

师:说的非常好,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板书猜想),可我们还不知道对不对。下面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7:证明它到底对不对。

师:好的,老师这里有几个算式,大家一起看一看。男生算左边的,女生算右边的。(出示)

(3×4)×53×(4×5)

(20×5)×620×(5×6)

25×(12×13)(25×12)×13

(学生分别进行验证)

生8:我发现它们都相等。

师:这个“?”能不能去掉呢?老师还是有些不放心,请每个同学再举几个例子证明一下,到底乘法结合律成立不成立。

(学生纷纷动笔举例验证)

师:你们的例子都相等吗?

生(齐):都相等。

师:好的,老师现在可以放心的把这个“?”去掉了。

…………

听完这节课,应该说教者选择“猜想――验证――应用”教学模式是合适的,符合知识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本课的验证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教者通过集体验证到自由验证,似乎验证的量已经不小,但我觉得教者在验证环节不够严密(本课的基本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掌握乘法结合律并会应用其进行简便计算;二是交给学生“猜想验证”的数学方法)。如果仅仅靠举几十个例子就证明了猜想的正确,是不是潜意识的告诉学生:证明一个猜想的正确只要能举出几十个证明它正确的例子就可以了。这个结果是不严密的。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难道再举一些例子吗?当然不是,例子是举不完的,这是不完全归纳法的特点。我们应该换个思路证明,在学生自由举例结束后,再让学生举例,当然不是举正面的例子,而是举反面的例子:

(在学生举过例子后)

师:有没有同学举出的例子证明乘法结合律不成立的?如果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你将是小亚里士多德。

……

虽然老师心里知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必须做,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严密验证的习惯,他们将受益终生。因此,我觉得采用“猜想――验证”法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感知――播洒思想方法的种子

感知是儿童认识的开始,没有正确的感知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感知越丰富,建立的表象越清晰,就越能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得知识。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能揭示规律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动眼看,使学生在做一做、算一算、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建立清晰的表象,搭建起知识结构物化与内化的桥梁,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猜想。如在上面的案例中,让学生回忆加法结合律,就是为猜想乘法结合律作铺垫。通过充分感知加法结合律,为乘法结合律的猜想播下种子。

二、猜想――展开思想方法的翅膀

猜想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事物做出初步的未经证实的判断,它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波利亚曾说:“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些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连在一起,他们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于是,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因此,在学生大量感知,形成丰富的表象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观察思考、分析推理,逐步从感性上升到

理性,然后相互交流讨论,形成合理的猜想。

三、验证――把握思想方法的方向

小学数学教学中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因此,对于学生的猜想是否具有普遍性,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入手,提供足够的探索时空,让学生进行独立的、小组合作式的探索活动,亲身经历尝试、探索、验证过程,获得验证所学知识的能力。一般需要以下几个:

1. 集体验证 即由教师提供统一的验证材料,让学生一起算一算、说一说。通过集体验证,使学生掌握验证的一般方法。如在上面的案例中,猜想出乘法结合律后,教室出示了3道算式让同学们一起计算验证,为下面的自由验证做好准备。

2. 自由验证 即在学生掌握了验证的一般方法后,自己举例验证,证明猜想的正确与否。自由验证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它既可以保证验证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范围,还可以让每个学生体会猜想的正确与否。

3. 反证 即通过反面的例子证明猜想是错误的,通过问一问“有没有同学举出的例子证明猜想是错误的”,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最重要的环节,看似没有什么实质作用,但它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验证习惯。

四、应用――实践思想方法的途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应用也是进一步检验猜想的重要途经。一个猜想的结论获得,特别是通过不完全归纳法验证出的结论,必须通过应用的洗礼,在应用中得到升华。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学生迅速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得探索知识的线索和方法,无疑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和喜悦,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量子力学应用举例篇4

【关键词】举例说明法;人体解剖学;生物;理论联系实际;体育

人体解剖学是体育类学校生物教学的重点,与体育训练实践密切相关。人体肌肉、骨骼众多,结构机能复杂。如何搞好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名合格的解剖学老师应该解决好的问题。

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理论联系实际的举例说明法。通过各种易懂、熟悉、有趣、恰当的例子,将课本上枯燥、抽象的术语,变得鲜活生动,学生们容易懂,兴趣也提高了。我将自己所举的各种例子归纳为四类,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例一一进行说明。

一、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理论相结合来举例

这类例子在生活中很多,而且大多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注意。如果老师在适当的知识点举出这样的例子,学生们便能立即将其与所讲的知识结合起来,很快理解。

例如,在消化系统一章,说口腔中的唾液具有一定的消化功能时。学生们多数认为食物应该是在吞咽之后才开始消化的。于是,我让他们回忆在吃米饭时,如果白饭在嘴里咀嚼久了有没有觉得有一点淡淡的甜味。很快有学生做了肯定的回答。我告诉他们这就是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将米饭中的淀粉分解成糖的缘故,并建议平时没有注意这一现象的同学,中午吃饭时可以试一试。

再如,在骨骼肌总论一章,介绍肌腱时。由于学生们平时都没有见到过肌腱,对于肌腱如何将肌肉牢牢地固定在骨骼上,缺乏形象的认识。于是,我问他们有没有啃过猪蹄膀,学生们纷纷笑答当然啃过。我又问,当你们把骨头上的肉都啃光时,骨头上还剩些什么?学生们抢着回答:“肉筋”。我接着问,为什么你们不把这肉筋也啃光呢?学生表示不好啃,啃不下来。这时,我告诉他们,其实这肉筋就是肌腱,在高压锅里炖了这么久,肉早已炖烂,但它依然牢牢地附着在骨头上。这下学生们对肌腱与骨结合的牢固程度有了深刻的印象。

二、将训练内容与理论相结合来举例

作为体育学校的学生,训练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事情。将训练中的场景作为例子,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例如,在骨骼肌各论一章,介绍下肢肌。讲到大腿正面股四头肌时,我告诉他们这是人体中体积最大,力量也最大的一块肌肉。接着,我问跆拳道队的学生,跆拳道横踢的动作要领是什么,他们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转髋。我接着问为什么要转髋,他们答不上来了。于是我跟他们解释,如果不旋转髋关节,那么从侧面起腿时,发力的肌肉将是的肌肉,而不是正面的股四头肌,而内侧肌肉的力量比股四头肌小很多。我又问足球队的学生,射门时,是用脚内侧推射力量大,还是用脚背抽射力量大。学生们回答当然是用脚背抽射力量大。我又问为什么,他们受刚才例子的启发,回答说用脚背踢是股四头肌发力,而用脚内侧踢则是肌肉发力。通过这样的例子,不仅让学生们记住了大腿主要肌肉的位置、分布与功能,还让他们理解了技术动作要领,真是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三、将实用技能与理论相结合来举例

我喜欢结合课本上的知识,将一些实用的技能介绍给学生。虽然在介绍这些技能时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但我认为这对于启发学生们活学活用非常有好处。

例如,在心血管系统一章,介绍心脏时。我向学生们介绍并演示了急救中常用的心脏按摩法。学生们不仅兴致高昂,而且通过学习心脏按摩法,他们牢牢记住了心脏的位置,并且了解了心脏的功能,心率等知识。

再如,讲到血管时。我通过介绍常见的止血方法,让学生们知道了由于血压大小不同,毛细血管破损后血液是慢慢渗出来的,一般会自动止血;小静脉破损时血液是流出来的,只需用卫生棉轻轻按压几分钟即可止血;小动脉破损时血液是冒出来的,需要稍用些力气按压较长时间才能止血;而大动脉破损时血液是喷出来的,这是有生命危险的,需要用绳子或布条用力扎紧出血点近心端的血管并及时送医,同时每15分钟松开一下。通过这个例子延展开来,我启发学生们去思考,为什么不同的血管有不同的血压,它们的结构有什么不同,功能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结扎止血时要定时放松等等。因为在学习止血方法时有了直观认识,他们对我提出的这些问题很感兴趣,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也很认真。

四、将新闻、明星、热点话题等融入教学,引出相关知识点

新闻、明星、热点话题往往有较高的关注度,如能恰当借用,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骨和骨连接一章,讲解膝关节的构造时。我问学生们认不认识麦蒂。教室顿时就热闹了起来,“NBA球星”、“火箭队大当家”、“得分王”……大家七嘴八舌。我微笑着等他们安静下来后,接着说,但他才三十岁就退役了,为什么。学生们回答,受伤了。我追问,什么伤。学生回答好像是膝伤。我说,对,困扰他的主要有背伤和膝伤,但令他职业生涯报销的是膝伤。我接着问,麦蒂是怎么伤的,具体伤到了哪个部位。学生们都静静地等着我的解答。于是我娓娓道来,先向他们讲述了膝关节的构造及特点,然后通过麦蒂的伤情介绍了常见的膝关节运动伤,以及如何保护好膝关节。这样,一堂本来可能会比较沉闷的课,就在篮球巨星麦蒂的“参与”下活跃了起来,学生们听得都很认真,这就是明星的吸引力。

量子力学应用举例篇5

一、例句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1.例句在语法和内容上要力求准确

课堂中教师选用的例句犹如一盏航灯,一旦出现错误,学生就会对教师所授内容迷失方向,因此准确应是例句选用时首要遵循的原则。作为英语例句,准确最重要的是在语法和内容方面,例句是展示给学生模仿的范本,必须做到力求准确;同时必须认识到,例句不仅仅是一种语法结构,还包含了语法之外的丰富的内容,如果出现错误就不能保证学生获得正确的语言信息。选用例句要尽可能选用教参和权威辞书上的例句(如牛津、朗文辞典中的例句),因为这些字典中对词汇的引申和诠释都是最全面、科学的,经过了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可以保证学生知识面的科学、全面和严谨。而对于学术界观点上有争议或分歧的语句不宜使用,个人自造例句在备课应考虑充分,且要慎用,以避免向学生传输错误信息。

2.例句在知识点和用法上要尽量典型

俗语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典型的例句胜过繁琐的抽象的理论阐释。无论在怎样的语言环境中,例句首先是为解释相关知识点而及时出现的,因此,应当在典型性方面具备足够的说服力;此时,例句的选择要做到结构简单、浅显易懂、利于讲解。我们需要辨析易于混淆的几个词语时,可以选择一个句子,将要辨析的词语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这样就有很强烈的对比,二者的区别一目了然,从而增加说服力,学生也更容易领悟到它们的用法。例如:①The old man was alone,but he didn't feel lonely.(这位老人孑然一身,但并不感到孤独。) ②The old dog smells bad,and now it smells badly.(这条老狗身上的味道闻起来不太好,并且它现在的嗅觉也极差。)③ You should be ashamed of your shameful behaviors.(对于你可耻的行为,你应当感到羞愧。)

此外,教师要关注各类英语考试,平时有意识的收集一些经典题目,让学生明确某一知识点是如何考查的,以便加深印象。例如,在讲look forward to 这个短语时,教师习惯于强调to作为介词,这个短语后面应加动词的分词形式,但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还要注意灵活运用。不妨举例:The day I looked forward to ____ (come) at last. 许多学生看到短语look forward to马上就会填下coming,其实这个句子中I looked forward to是一个定语从句,省略了关系词which/that,所以应填came。这个例句的典型性在于告诉学生语言运用要抓住具体的语境,否则死记硬背是容易出错的。

3.例句要追求生活化和新鲜感

生动是指要选择角度新颖,形象具体,通俗易懂,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例子。生动有趣的例子,令学生轻松愉快,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那么,怎样实现举例的生动性呢?首先,例句要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讲解英语知识点以及语法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无一点幽默感,课堂气氛将有可能成为一潭死水。但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做一个有心人,在设计例句时注意其趣味性,课堂气氛将得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将由此提高。例如在讲be responsible for 这个短语时,不妨讲个笑话,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有一个四岁的男孩吻了一个三岁的女孩,女孩对男孩说,你要对我负责啊。男孩说道,放心,我会对你负责的,咱们又不是一两岁的小孩子了。学生们在欢笑之余,又深深地记住了这个短语:I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you.

例句要生活化。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比起遥远的人和事,我们更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因此,在给学生举例的时候,尽量不要给学生一些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例句。这样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如果给出一些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例句,教学效果会好的多。例如: ① 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we shouldn’t waste food,especially when we are eating in the dining hall.(作为中学生,我们不应该浪费食物,尤其当我们在食堂吃饭的时候。)② Chatting is not permitted in the bedrooms after 10 in our school.(在我们学校10点后寝室里是不允许聊天的。

量子力学应用举例篇6

关键词:微分方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O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215-01

微分方程指的是,联系着自变量,未知函数及它的导数的关系式子。微分方程是高等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门与实际联系较密切的一个内容。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中,例如化学,生物学,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等等,都提出了大量的微分方程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际应用例子或应用背景,使学生对所学微分方程内容有具体地,形象地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强大的学习兴趣。

1 应用问题举例

1.1 生态系统中的弱肉强食问题

在这里考虑两个种群的系统,一种以另一种为食,比如鲨鱼(捕食者)与食用鱼(被捕食者),这种系统称为“被食者—捕食者”系统。

Volterra提出:记食用鱼数量为,鲨鱼数量为,因为大海的资源很丰富,可以认为如果,则将以自然生长率增长,即。但是鲨鱼以食用鱼为食,致使食用鱼的增长率降低,设降低程度与鲨鱼数量成正比,于是相对增长率为。常数,反映了鲨鱼掠取食用鱼的能力。如果没有食用鱼,鲨鱼无法生存,设鲨鱼的自然死亡率为,则。食用鱼为鲨鱼提供了食物,致使鲨鱼死亡率降低,即食用鱼为鲨鱼提供了增长的条件。设增长率与食用鱼的数量成正比,于是鲨鱼的相对增长率为。常数>0,反映了食用鱼对鲨鱼的供养能力。所以最终建立的模型为:

这就是一个非线性的微分方程。

1.2 雪球融化问题

有一个雪球,假设它是一个半径为r的球体,融化时体积V的变化率与雪球的表面积成正比,比例常数为>0,则可建立如下模型:

1.3 冷却(加热)问题

牛顿冷却定律具体表述是,物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跟环境的的温差成正比。记T 为物体的温度,为周围环境的温度,则物体温度随时

2 结语

文中通过举生态系统中弱肉强食问题,雪球融化及物理学中冷却定律问题为例给出了微分方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讲解高等数学微分方程这一章内容时经常举些应用例子,能引起学生对微分方程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其基本概念及理论,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 王嘉谋,石林.高等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王高雄,周之铭,朱思铭,等.常微分方程[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量子力学应用举例篇7

一、所举事例要健康向上,真实准确,具有思想性和科学性

思想品德课是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所举事例要力求高雅文明,切忌低级庸俗。要健康向上,催人奋进,激发人的斗志,鼓舞人的精神。要从正面引导学生追求高雅的生活方式,过有意义的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思想受到教育,情感得到升华,心理健康,道德高尚,知法守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高度负责,树立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拼搏的精神。如果教师信口开河,不加筛选地举例,这样的事例虽然有可能说明一定问题,但是,同时也把一些低级的、庸俗的、糟粕的东西传递给了学生,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害而无益的。

举例是为了活化教学内容,为学生理解观点和原理提供佐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所举事例的时间、地点、情节等各个环节都必须客观真实,有根有据,用词准确,表达完整。特别是使用数据作为例子时,数据要真实,要实事求是,要有科学性。不能含糊其辞,不能任意夸大或缩小,更不能胡编乱造,否则无说服力。有的教师为了能引起学生注意,故意把事实夸大,学生一听就知道教师在“作假”、“吹牛”。那种华而不实,活泼有余而真实不够的例子定会使学生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可信度。

二、所举事例要生动新颖,典型恰当,富有趣味性和针对性

所举事例如果是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教师讲得生动、具体、形象,往往就能拨动学生心弦,唤起学生的思考。有的事例虽然是学生所熟悉的,但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和开创既有科学性又有思想性的新意来,仍不失生动和新颖,仍富有趣味,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学生中的先进典型,本地区的热点新闻等,这些生动新颖的事例定会使学生趣味横生,“食欲大增”。真实、新颖、生动、有趣的事例摆脱了枯燥无味的说教,活生生的事例让学生幡然醒悟,激起无穷的思考,学生一旦有了兴趣之后,那就不再是要我学,而是我想学,我要学了,从而产生强大的动力。

所举事例要典型恰当,富有针对性。一是要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恰当的事例来进行分析和说明,就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二是要针对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充分挖掘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典型的人和事,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唤起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心悦诚服,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三、所举事例要适时适量,短小精炼,讲求时机性和时间性

教学要抓住时机,在适当的时候举例。一般来说,重点要举例,因为它是教材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掌握;难点要举例,因为它是学生难于理解的部分。教师要想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除理论上的阐述外,不防举个例子,这样就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心领神会。当然,所举事例的时机,得根据具体内容而定,可用在讲重点难点内容之前,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去交流讨论,导出学习的内容,探究出问题的答案。可用在重点、难点、学生疑点出现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引导学生去加深印象,起到强化的作用。举例的多少要适量,教学内容多、重难点多,可多举例,教学内容少,重难点少,可少举例。

在课堂上,教师应举短小精炼、简明扼要的例子,课堂是信息密集的场所,而每节课的时间又是有限的,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也不少。举短小、简洁的例子,就增加课的信息量,赢得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利于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的互动,使得每个环节都能按预定方案进行,也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再从学生方面看,短小精炼的事例,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防止疲劳。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天南海北地高谈阔论,甚至节外生枝,旁逸斜出,不说离题万里,但偏离了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举例时必须言简意赅,点到为止,使事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所举事例要与时俱进,就地取材,体现时代性和就近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举事例要结合时事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内容,举出相关的实例,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能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与之相关的问题,既能及时地把观点和思想传递给学生,又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学习了时事,开阔了视野,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然而,有的教师故步自封,蹈常袭故,为了贪图省力,一直“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让学生兴味索然,望而却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事物、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合拍,“陈芝麻、烂谷子”、“老掉牙”的事例学生听得多了,难以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思想的激荡。要求教师要常教常新,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特点,也才能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有更大的信服感,面对不同时代的学生不能总是“老调重弹”使用同一个事例。

量子力学应用举例篇8

对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理解不深刻以上文提到的摸球问题改为买问题为例,虽然增加了实际背景,但内容和数据仍是人为简易设定,这也只是一种简单的改进,没有对案例进行实质性改进。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原因在于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不够深刻,由此我们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提出以下几点认识。首先,实际性并不简单等同于实际背景。仅仅给教学案例赋予一个实际背景并不够,教学案例自身的内容要能够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最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例如问题,如果内容和数据仍是简易设定的,没有将真实的玩法和数据引入案例中,这种实际性就大打折扣。其次,“理论”和“实际”都要全面考虑。对“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刻理解不应仅放在对“实际”二字的探讨上,还应加强对“理论”二字的思考。理论不仅仅是概率统计课程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包括学生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而我们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一点,认为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概率统计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也造成部分经管类学生认为概率统计课程跟自己的专业没有多大联系的误解。比如,在讲“随机现象”时,举抛硬币、掷骰子的例子,这个例子虽然具有实际意义,但跟经管专业联系不大,感觉上似乎有缺少点什么的味道。我们可以考虑举一些跟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之间有直接联系的例子,例如,在跟会计专业的学生讲解随机现象时我们就举了一个涉及会计专业知识的例题。相比较起来,抛硬币的例子由于没有跟学生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就显得较为宽泛空洞。然而,由于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些问题,以至于有些案例的质量并不高没有真正体现实际性,有些案例由于采用的数据没有及时更新而显得陈旧等等。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深刻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切实提高教学案例的质量,决不能让教学内容的改革流于形式。

过于强调实践教学造成教学改革的本末倒置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和增设实践类课程,这本是一个较好的举措,可以改进传统教学的不足,却矫枉过正又暴露出新的问题:学生虽然学了很多统计软件,但由于忽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学习,对软件运行出来的结果却不会分析,甚至对实际问题得出错误的结论。这就有悖于我们改革的初衷,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不能弱化理论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这个优点不能丢。给学生讲清楚思想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是根本。实践教学要根植在理论教学之上,两者要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片面注重考核实际技能造成对学生的考查不全面虽然上机考试和课程小论文的方式有优点,但同时也有不足。比如上机考试可以考查出学生运用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却考查不出学生基本知识与原理的掌握;虽然课程小论文可以考查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论文本身的局限性,不能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广泛程度。而且这两种考核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出现了部分学生会用软件却不会分析结果,部分学生从网络上下载文章复制粘贴、敷衍了事的问题。在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如果摒弃卷面笔试、片面采取后两种考核方式的做法,就可能造成既没有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又没有真实有效的考查出学生的实际技能的后果。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地看待这些考核方式,充分考虑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应该将实际技能考核和理论知识点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健全监管和评价机制,形成一种组合式的考核方式。

针对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教学案例的选择要注意专业针对性[1]和时效性所谓的专业针对性是指举例的时候要联系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说对经管类的学生并不是仅仅举出与经济有关的例子,这样做还不能突出专业针对性,因为经济管理类又分很多方向,所以要根据经管类学生的专业方向的差别而举不同的经济类例子.例如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举经济管理和风险决策的例子,对市场营销的学生应举经营和销售方面的例子,对会计学的学生应举与会计专业知识相关的例子等。以下是我们在给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上课讲解随机现象的概念时所举的例子[2]:下面经济现象中是随机现象的有()A.会计师对某笔资金的投资(考虑盈亏问题);B.会计员造月报表(考虑正误问题);C.检验员从入库的产品中抽10件作标准化检验;D.出纳员按工资表去银行取款(专款专用)。又如,讲到全概率公式的时候,对经济学的学生我们举了一个“求受利率影响的股票上涨概率”的例子。再如讲到贝叶斯公式的时候,我们给工商管理的同学举了一个“公司财务总监调查内部控制风险”的例子。也就是说举例要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让学生真正觉得学有所用。教学案例要有时效性指的是案例的内容和数据一定要及时更新,最好与最新的财经资讯和时政要闻联系在一起。例如在统计学部分讲到样本的数字特征这一节时,我们就从“搜房网”上搜集武汉市各楼盘的均价,建立样本,带领学生一起计算它们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数字特征。每年采集的楼盘数据都不同,每年都更新,从而保持时效性。又比如在讲假设检验这一节时恰逢“三鹿奶粉事件”,我们就根据公布的数据设计了一个随机抽查奶粉的例题。怎样让教学案例的选择既有实际意义又有专业针对性和时效性,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加强自身专业的修养,才能对新问题做到真正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从各类文献参考书籍、互联网提供的数据中收集资料,根据教学的需要编写合适的案例。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注意相互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很重要,两者相辅相成,这两类教学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教学安排的角度,我们认为同一课堂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师应是同一人,这样做有利于理论与实践在教学上的相融和相通;从内容编排的角度,我们认为实践教学要保持与理论课程相一致相呼应,这样做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协调与连续;从学时分配的角度,我们认为应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为辅,这样做有利于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例如我们现在进行的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改革试验,教授理论知识和软件编程的是同一个教师,内容的把握和学时的分配由老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决定。更重要的一点是,现行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教师先在教室里上完理论课,然后在实验室里再用大量的时间上实践课。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一对一辅导、保证学生的实际操作时间。但很多学生在实验室把程序练习完后就聊天或看电子小说,因此课堂上老师演示和讲解了程序之后,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实践,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时间上空间上延伸学生的学习。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在讲授概率统计理论课时,可以将程序和运行的结果在课堂上花少量时间演示给学生看。一方面“趁热打铁”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化整为零”让学生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概率统计实践教学的内容。

采取组合式的考核方式卷面笔试、上机考试和课程小论文等考核方式各有优缺点,可以考虑将这些方法有机融合在一起,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我们建议的做法有两个:一个是给学生设定总评成绩,总评成绩由卷面笔试、上机考试和课程小论文的成绩按一定比例组成,即“笔试和机试相组合”;另一种教师在试卷上给出具体题目和数据,学生在计算机上编程运行,再将分析得出的结论答在试卷上,即“笔试和机试相结合”。这样既考查了学生运用软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结果的能力。考核的方式应该由单一化向组合化的方式转变,逐步完善,真正能够公平的考核学生的能力。

上一篇:货物运输优化方案范文 下一篇:防控体系建设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