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细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10 23:35:37

科学精细化管理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1

论文摘要:实现科学化精细化财政管理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具有现实迫切性。科学化精细化所要突破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主要是预算编制管理、收费资金统管、专项资金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需要外部环境助推和内部协同整合来提升财政管理的效能与效率。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紧扣当前财政管理的脉搏,深刻精辟地揭示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理财新方略,抓住了公共财政管理的灵魂和财政工作的活力源泉。我们必须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贯注到、落实到财政工作的全程运行之中,使之发挥出强劲而持久的重大作用。

一、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现实迫切性

首先是政府转型需要财政管理“转轨”。责任型、法制型、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履行离不开公共财政的高效精确运作来体现与实现。另一方面,也是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的紧迫要求,社会公众对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有权利、有意愿知晓其来龙去脉和效益如何。其次是应对财政收支矛盾尖锐的根本对策。县乡基层财政持续困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资金缺口持续扩大,迫使财政部门必须精打细算,分厘必较。即通过各项财政管理制度的细化完善,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好用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其三是确保资金安全有效和消除资金管理风险的必然路径。近年来各级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反复披露出一个“顽症”:资金紧张与铺张浪费并存现象较为突出,且屡查屡犯,屡禁不止,人、车、话、会、接待费等行政成本快速膨胀,这种粗放型管理被讽喻为“官油壮捻子,头比身子大”。加之资金运行过程中风险失控的隐患继续积累,骗套财政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现象日益突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套严密清晰、刚性系统的管理约束机制。其四是建设廉洁型财政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财政部门在管理分配资金的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利益诱惑,关键环节和核心岗位的权力过于集中,工作透明度不高,导致自由裁量权失范,索贿受贿现象时有发生,《财苑警示录》中的违纪违法案例启示我们,必须运用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机制缩短权力半径,强化监督制衡,从业务操作层面上有效化解和预防各种不廉洁行为。

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突破,点难点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以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人民群众期待的民生热点和社会公众不满的管理弱点为重点;以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为主线,敢于抓主要矛盾、抓源头控制、抓权力分解、抓程序制衡、抓机制透明,防止避重就轻,重表轻里,只说不做。

(一)尽快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

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预算编制的级次顺序,增加预算编制时间,提高预算的精确程度。二是建立健全预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完善行政开支定员定额标准。构建部门机构编制、业务计划与经费预算衔接对应机制。三是预算编制终端必须数据化和具体化,提高预算的预测性、前瞻性和控制力,尽量减少“以基数定预算”的惯性方法。当前有必要实行“开门预算”,加强人大财经委员会的专门审核与监督,引入公众质询参与机制,增强预算的公开性和公信力,以真正解决预算报告“内行说不清,外行看不懂”。“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根本缺陷。四是要加快建立预算支出的绩效考评机制,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围绕重大资金项目、民生项目、行政成本项目推行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编制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逐步建立绩效考评结果公开制度,提高绩效考评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二)细化收费资金统管

以当前正在开展的“小金库”专项治理为契机,彻底清理预算外资金账户,严格规范各单位财务管理,建立“零户”统管机制,取消各单位收入过渡户,实行票款分离,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全面推行综合财政预算,把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各类非税收人纳人预算管理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使各类收费资金在科学化精细化机制引导约束下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

(三)强化专项资金管理

由于缺乏系统严密的管理方法,相当一部分资金被挤占挪用充做公用经费,有些甚至被截留贪污。因此要从源头上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设置,严格控制新增项目,规范现行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一要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管理透明度。其设立要做到有合理明确的分配依据与标准,有操作程序,真正体现公开、公正、透明、效率原则,及时公布各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减少随意性。二要加强监督考核和问责力度,使各类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益有一个明显提高。

(四)要严格国有资产管理

切实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全面衔接和有机结合,制定操作性强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更新报废标准和相关配套制度,依法规范处置国有资产,切实加强新增资产配置专项审核和资产收费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完整安全,保值增值。

三、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需要外部环境助推和内部协同整合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带有鲜明浓厚的改革色彩。从一定程度上讲,一是调整权力,即制约规范“一支笔”审批的花钱方式。二是调整利益,即改善和优化不合理、不公平的支出结构与利益格局,必然要遇到相当的阻力和掣肘。因此,要做到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从外部环境上讲,既要做好深人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取得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认同支持,清除各种认识误区和思想障碍;又要注重基础工作,积极取得各业务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摩擦和阻力。从财政系统内部讲,要真正认识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也是一次“权力手术”。首先,管严管细财政干部的理财行为,限制约束规范自身的权力空间和自由裁量权,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次,要“上下一盘棋”,使新的管理机制在各级财政部门之间无缝对接,同步推进。中省财政部门要加强督查指导,对基层财政部门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第三,在财政部门内部要科学梳理归纳权责对应关系,明确界定岗位职责,确定工作衔接节点和程序,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包括工作职责、目标任务、业务流程、质量标准、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精细要素的具体岗位工作规范,确保严格按照管理标准和工作规范,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2

一 、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做好新形势下财务工作的迫切需要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财务精细化管理是在科学化指导下,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把科学化管理要求落实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到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体现集约管理、注重效益的要求。保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随着加强预算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的实施,最终的实施和管理体现在各预算单位,并由收付中心把关,对财务核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出现了财务核算管理工作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财务管理主要的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涉及极少。对经费的管理仅仅满足于事后核算,对经费的收支仅停留在核算和帐面平衡的考核。很少对资金使用效能、用途的必要性进行考核,这直接导致单位一方面经费紧缺,另一方面却是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然而,如果将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要着重体现在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结果,为预算单位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多种职能服务上。

(二)资产管理过于松散

收付中心从价值上管理核算资产,使用部门从实物上管理资产,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节,有些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如实登记,出现家底不清、帐实不符甚至资产流失的现象,致使收付中心的账簿与单位实物不符。使用部门只是强调财政资金规范运作,而忽略资产的管理,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控制,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和财产物资的安全。

(三)忽视报账队伍建设,职能弱化

近几年,预算单位在报账员选拔上随意性很大,无人过问,常常忽视专业业务水平。不少单位报帐员扮演“跑腿的”、“传话筒”。报账员的选拔、任免和培训等成了财务核算管理的“空白点”和“盲区”。财政体制改革并不改变单位会计责任主体,而且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政策的出台,部门财务管理的职能还需更进一步加强。单位报账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起着连接预算单位和财政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整体财务核算管理水平。

二、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依据财政体制改革要求,规范财务管理程序,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应本着服务、核算和监督管理一身的原则,细化量化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通过建立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工作规范和制度,使财务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日常收支业务不断规范,做到工作明确、责任到人,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连结的工作流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了财政资金的优化和高效,使财务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树立大财务意识,促进财务工作从记账核算型向职能服务型转变

首先,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扭转将财务工作视为单纯核算的观念。财务工作是核算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核算是基础,管理是目的,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财政资金的优化和高效,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职能服务上。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应把财务核算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财政资金的优化和高效,保证政府和各项事业的顺利完成。

其次,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不断拓展财务管理领域,实现从事后核算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转变。收付中心在收到预算单位支付申请后应明确是否可以支付(即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是否有预算额度、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哪些职能服务上、达到什么标准),如何支付(即占用何指标、列支何科目、解决什么问题),并协助业务专管员跟踪预算单位在事中、事后上达到什么标准、解决什么问题等,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

最后,还要处理好服务和监督的关系,做到服务与监督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有效完成政府和各项事业的职能服务上。收付中心做为预算单位的统管部门是财政的窗口单位,一方面要为预算单位服好务,另一方面还要为政府把好关,处理好服务和监督的关系。在为预算单位服务上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对预算单位的报帐人员,做到一视同仁,热情服务,对报帐员在会计核算上所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进行解答,指导他们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不刁难同志、不拖延时间,对违反财务规定和超预算的支出坚决不予办理。

(三)加强与预算单位及局内专管员工作对接,进一步细化会计核算

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注重与局各业务监管部门和预算单位的沟通、协调和配合,深刻领会财政体制改革精神,准确把握各项资金的来源、性质、使用方向和使用效果,掌握对预算单位监督的政策和跟踪重点,实施财政资金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监督,有效掌握资金的指定用途、职能服务等,保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对专款、项目、社保、企业转制、税改等资金实行细化管理、分类核算。按照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监管标准分部门、分统计、分项目及内容设置帐簿进行细化会计核算,做到“一事一科目一记录”。杜绝非专项、非项目经费的挤占和挪用,制止专项资金之间的串用,便于从每个部门、工作目标、用途等多方面进行管理和考核,为加强管理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保证财政资金充分发挥使用效果。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3

【关键词】后勤工作 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98-01

做任何事情方法最重要,方法得当就做得快、做得好,教学、学习也是一样。如何用一个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学校习,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学校后勤工作难点及其对策进行分析,让学生拥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管理者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后勤工作就需要管理者与学生共同进行创造与维持。

一、学校后勤工作难点的综合分析

第一,管理者对学校后勤工作的意识形态增加了后勤工作的难点。管理者的经营方式、理念实力、办学水平等等都制约着后勤以及整个学校的发展前途。现在学校的管理者大多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率,注重对学生自身的要求而减少了对教学设施、设备、师资等各方面的投入,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学校中最得不到重视的就是后勤,同时管理者比较单一地对后勤工作进行认识,打扫卫生、看校门等认为是后勤工作的必须,而这些又不是学校的重点。这些错误的认识,给后勤工作者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第二,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学校里,行政人员与教师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沟通,管理者不熟悉学校的运作流程或日常事务的管理,这些不熟悉会使得管理者对学校的一些决策产生错误的信息。管理者的出发点和思想认识、教学理念以及做事方式不同,没有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使得学校的运作等带来了不便,而这些不便又会给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这也是后勤工作的难点之一,因此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管理者在管理上的随意性。学校是一个学习场所,管理者对于学校来说起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团队力量、凝聚力、信任永远是最好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应该为学校各部门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信任各部门的人员。而管理者在管理上的随意性会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无法沟通的局面,给学校的正常运作带来严重影响,也使得学校的后勤工作进入一种无法前进的局面。确保学校教学系统的正常运作,确保师生的生活和学习得到后勤系统有力的保障,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发展壮大的基础。

二、学校后勤的安全管理

学校后勤一定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无法保障安全的学校后勤,成效更是无从说起。安全方面出了问题,就直接导致学校的和谐发展。学生需要的是安全的学习场所,学习后勤要保障他们在吃、住、行、用等方面的安全,学习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学习后勤一直不变的目标。

三、校园校舍绿化美化安全隐患及精细化管理

树木的枯枝与枯叶在大风大雨之后,肯定会大量的掉落,以前学校曾由于自然方面的原因导致大约十厘米左右的枯枝在雨后掉落,甚至将树下的固定垃圾桶都砸坏了!还有在起大风的时候,楼上临近窗台上的绿化盆栽或者一些稍重的杂物,都有可能掉落,伤及路上的行人。根据上述校园校舍绿化方面的安全隐患,作为学校后勤管理者,我们要定期检查树木的变化,掌握实际情况,及时锯掉容易掉落的枯枝;针对楼上临近窗台的盆栽,一定要安装防护栏,为了确保安全到位,在起风下雨时,我还会坚持巡视校园,提前发现隐患,提醒学生主义安全。

建筑设施方面的安全隐患及精细化管理根据实际事例,以前学校的一名学生从教室里面到外面往回拉的玻璃窗,在此过程中,这位学生的手以及手臂都被玻璃划伤,而且由于伤势严重,治疗费用比较高;还有学校高层建筑的玻璃由于长期使用的原因,松紧度不够坚固就会导致玻璃的掉落,在起大风时极有可能将窗户玻璃刮破,这些情况都会形成安全隐患。根据常识,玻璃是很容易形成安全隐患的物品。楼层之间的楼梯间隙若是较大,而且防护栏如果不够紧密,不够坚实的情况下,由于学生人流量的庞大加上拥挤可能就会导致从这个缝隙掉下去;楼层顶部的装饰由于时间太长而松脱产生安全隐患。

根据以上建筑设施所产生的安全隐患,首先我个人认为在建筑物设计方面就一定要考虑到每一个细节,不能出现缺陷,一定要从源头就将隐患的蔓延控制住。

如果不是必须要按玻璃门的地方就不要按;必须装玻璃门的地方一定要将安全保障为前提,尽量安装常用的前后推拉的方式;在室内也尽量避免摆设容易破碎的玻璃制品;还要定期检查高层玻璃的坚固度,进行维修;还有特别容易在风雨中刮破的玻璃区域,可以在上面贴上胶布防治碎玻璃伤到学生;在上下层缝隙较大的楼梯之间,将防护栏加密加高加实,针对设计时出现的缺陷进行弥补;作为学校建筑楼顶的装饰可以尽量简化,凡是有可能被风或者其他原因弄掉的物品都不要放在楼顶。

四、其他方面的安全隐患及相关的精细化管理

校园内水电设备的长期使用可能会被学生的不爱护而出现漏电或者不能使用等情况,旗杆会被部分学生玩耍时候使劲摇晃导致严重腐蚀和损坏而倒下;室外的很多体育器材如常见的健身器材都可能因为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而磨损和锈蚀形成安全隐患;还有学校内存在的井盖可能因为被车长期的碾过而破损可能会导致学生受伤;还有厕所因为地板砖设计不够防滑会让进入厕所者滑倒。

根据以上的安全隐患的情况,校园后勤管理工作者应该坚持定期检查水电设备的使用程度,进行维修和更换,保障学生能安全使用;经常查看旗杆是否有严重的锈蚀或松动;也要经常对对室外的体育健身器材进行巡视和检查,查看磨损的程度;还有校内的井盖要定期更换,防治被破环;厕所地板砖尽量换成防滑地板。

要不断完善安全设施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学校后勤管理者还要不断发现安全隐患,预防发生,在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标识警示牌或提示语,提高师生们对此区域的警惕性。

总之,不同的学校就会有不同的情况也会有不同类型的安全隐患,本文笔者只是根据自己多年来兢兢业业的工作经验来举一些例,但不够全面。作为我们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者来说,首先我们要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意义,要谨慎小心对待一个安全隐患,后勤管理工作者就要勤,勤检查,发现问题马上维修。用科学的角度去发现安全隐患,在实施管理方面上要精于每一个细节上,力求做到精益求精,考虑到每一个方面,就可能尽最大的限度就校园内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刘振华.校园安全问题的成因和防治对策[J].法制与经济,2008,(5):9-10.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4

Abstract: Pubic institution is a social management department,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level of it receives much concern. With the institution reform gradually thorough, especial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new institution, the higher requirements on institu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re put forward. The scientific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refinement of the public institution are the trend of the time.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scientific and refin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of realizing scientific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refinement.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Key words: public institution;financial management;scientization;fining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4-0044-03

0 引言

我国事业单位以开展公益事业为主,其可支配的全部或大部分资金来源国家财政。这就造成事业单位将工作重点放在履行社会职能和实现社会效益上,而忽视经济活动管理,不重视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事业单位以会计核算职能为重,长期忽略管理、监督、协调职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工作,成为了事业单位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目前,国内学者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大类别,一类是以改革为主,如宋大涵(2003)提出新的预算办法和定额理论,林红霞(2006)提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和重点要与新形势发展相适应。袁开宁(2013)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提出创新解决对策。另一类以完善会计核算为主,马永梅(2007)提出事业单位以执行预算为目标的财务核算体系,王文萍(2009)提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改革建议等等。但是,从研究方向上来看,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现有制度体系下,如何精细化、科学化开展财务工作的研究却十分匮乏。为此,事业单位要从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的视角,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的策略,从而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和经营效率,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发展。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性质特点,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对现有的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现代财务管理新模式,使财务管理充分与现代财务管理模式和国际财务管理模式相接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主要指将精益求精的思想和理念充分融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体系中去,改变传统粗放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精细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实现财务管理的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信息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目的是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而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是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2.1 内控体系的完善和执行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根据相关规定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建立了一定的内控体系,对内控的具体执行也制定了一定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并不完善,存在相当多的漏洞,财务管理安全隐患严重。一些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根本不重视,尤其是单位的领导层对财务管理根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财务管理和其他科室一样只是一种事后服务型部门。因此,在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也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和支持。例如:在岗位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上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者没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也被安排到财务岗上。导致财务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员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对于工作中的具体实务和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无法应对。同时,在岗位的设置上也不完善、不科学,没有考虑到不相容岗位的设置。其次,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由于缺乏管理层的重视,在实践中监督机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行,监督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不仅滋生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腐化,也使财务管理时刻处在危险的边缘。再次,有些事业单位虽然建立相应的内控机制,由于管理层的不重视,导致无法贯彻实施,内控的相关规定成为一纸空文,在财务管理中毫无意义。内控作为保障财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正常运行以及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外在屏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代化程度较低

信息化时代下,科技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兴技术和办公软件也应运而生,在提升工作效率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事业单位中并没有对现代科学技术及科技成果进行充分的利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现代化程度比较低。“在现代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观念陈旧,技术落后。对于一些新开发的软件也只是停留在简单操作的层面上,对于一些新开发软件的应用并不充分,出现问题也不能独立解决。这主要因为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造成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人员配备总体素质偏低。同时,单位上不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再加上工作人员自身缺乏自我充电的动力和能力,导致工作人员知识陈旧、观念落后、技术欠缺。在现代化管理体系下,事业单位的这种管理模式和体制不仅导致财务管理水平难以提升,更造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时代脱节,逐渐走向淘汰,同时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形成一定的障碍。”[1]

2.3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预算水平较低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实现精细化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但是事业单位中上至管理层下至财务工作人员,根本认识不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忽视预算、糊弄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事业单位在对项目工程进行预算时根本不按照相关规定的业务操作流程来进行,仅凭个人经验制作预算。例如:对于一些重要项目的实施,财务工作人员在对施工现场和材料市场缺乏考察和调研的情况下,根据专项资金的金额盲目地制定预算。这种办公室里出预算的做法必然导致预算脱离实际,不科学、不合理的预算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在实际工作起不到任何的指导作用。还有一部分单位在预算上只关心收入和支出,对于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控制以及预算的评价根本不重视。其直接后果是要么资金搁置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要么支出控制不力,严重超支,带来不必要的负债。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的漠视以及较低的预算水平严重制约了财务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的实现。

3 事业单位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途径

为弥补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转变守旧的财务管理观念,事业单位有必要在财务工作中引入科学化与精细化理念,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使事业单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具体如图1所示。

3.1 事业单位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并付诸实践关键是要转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树立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特别是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精细化财务管理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性,领导者的重视和支持是精细化管理融入财务管理并付诸实践的保障。财务管理人员作为精细化理念的实践者更应对此高度重视,转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从思想上充分认识精细化财务管理对提高事业单位效益的必要性,精化预算项目内容,明确预算内容的各项指标,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事业单位领导者牵头与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精细化财务管理体制,管理者要对精细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提供制度和物质支持,包括部门权限和人员配备等。财务管理精细化理念的融入与实践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使相关人员能够得心应手的工作,共同为提高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而努力。

3.2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

精细化理念要求将每个环节做精、做细,以预算来分析精细化理念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对于预算来讲,要细化预算管理方式。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财务管理的起点,预算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体财务管理的质量。所以财务管理细化的前提是预算的细化,在现行的预算管理中增加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的管理环节。也就是说,在进行预算管理前要对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获取充足的数据信息,作为预算编制的依据。特别是在对项目工程进行预算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对建材市场进行调研,做到对施工工地现场和施工材料市场价格有全面的了解,一切数据和变化尽在掌握之中。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进行全程监督,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内容进行。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预算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保证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接近,为预算细化的执行奠定基础。对于成本核算而言,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财务管理的关键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行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要对现行的成本考核机制进行更加细化的划分,对成本的各个项目指标进行量化,同时将成本核算与其他工作有效的结合到一起。财务管理部门要仔细研究有效的联动机制,寻找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最佳方法,实现二者的良好互动机制,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预算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此外,由于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要建立在预算管理、成本项目等管理的基础上。因此,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时根据内控制度在现有成本管理中增加资金支出的管理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对预测、控制以及评价方面的控制,以提高财务的使用效率。”[1]

3.3 建立健全内控体系,保障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

再好的制度的运行,也需要良好的运行环境来保障制度的贯彻实施。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并保障执内控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是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和科学化的有力保障。精细化管理理念在融入财务管理各个环节同时,更应融入到内部控制体制中去。对于单位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制定明确岗位职责的同时制定严密的业务操作流程。例如:对于资金的申领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对于重点项目、重点领域要制定专门的操作规则,防止漏洞的存在带来安全隐患。根据单位实际制定系统、细致的规定,通过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保障执行力和执行效果,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为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而努力。此外,可以聘请专业的会计师对本单位的内控体系和内控制度作出整体评价,查漏补缺。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事业单位自身的内部控制体制,并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总之,只有从各方面来完善内控体系才能保证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顺利运行。

3.4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财务的现代化管理

信息化时代下,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淘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平台。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有资质的软件公司合作开发适应事业单位的核算管理软件,不仅保障核算准确性,也提高了核算效率和科学性,这对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可以开发远程报账平台和查账平台,使事业单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处于全程监督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事业单位内控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客观上优化了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和监督体系。同时,财务人员作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其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财务的现代化水平。因此,事业单位有必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使培训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提高其互联网技术水平和业务操作水平。[2]

4 案例分析

自贡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现有在职职工76人,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工程测绘、工程管理、给水排水、环评、工程管理、工程勘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等业务。该事业单位设有财务室,共配备4名财会人员,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编制了《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财务规则》,简单明确了财务科室的职责和工作内容,除此之外再无别的规章制度。近年来,虽然该事业单位的业务量逐年增加,收入也随之增加,但是因管理不善,每年收支结余却不断减少。为此,该事业单位积极推动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具体改革措施如下:一是,转变思想,增强财务管理意识。该事业单位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做法,让单位领导干部和财会人员学习精细化管理理念,丰富财务知识,掌握现代化、信息化的财务工作技能。二是,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绩效等方面做到量化、精细化,尤其针对该事业单位成本费用不合理的问题,财会人员对近三年来成本费用明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将其与同行业类似指标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找寻实际数与计划数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并将成本控制目标与预算目标相结合。三是,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包括定期报告制度、内部审计制度、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授权审批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对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约束,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四是,购入财务管理软件,具体包括核算、报账、查账等功能,管理模块涉及固定资产、物资采购、应收账款等多个模块,提升了财务工作效率。

通过在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实施科学化与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使得2014年度收支结余有所增加。2014年度收入总额为3137.09万元,支出总额为3127.76万元,收支结余为9.33万元,与上年度相比增长25%。其中,基本支出、经营支出均有所下降,有效地提高了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了财务管理职能,基本构建起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

5 结论

事业单位要在财务管理中引入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理念,从财务管理观念、预算管理、财务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手段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应用,从而改善财务管理效率不高的现状,使事业单位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下,通过实施内部财务管理改革与完善,保障本单位财务工作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涛江.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09).

[2]朱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研究[J].金融经济.2013(08).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5

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在逐步完善,事业单位面临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强,事业单位逐渐分化为公共性和盈利性两种形式,这造成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带动事业单位的发展。为了加快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出台了事业单位相应的财务实施准则,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朝着科学化和精细化发展的要求。

一、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当前我国的很多事业单位都在进行体制改革,因此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财政部要求事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改革和发展的需求。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1.专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由专业的财务人员负责,实行职责分工的管理方式,这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2.系统化管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的面很广,具体工作内容也很复杂,因此必须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3.数据化管理。数据是财务管理的对象,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实行数据化管理,各项工作都要有一个合理的量化标准,通过数据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管理。4.信息化管理。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因此对财务实现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这对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十分重要。

二、事业单位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

单位的管理理念决定着单位的发展模式,要想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树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所以,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必须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了解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发挥好监督作用、此外还要把事业单位的管理理念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深刻把握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对财务管理工作实行改革。管理者具有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对单位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进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时,要加强培养管理者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意识,只有这样,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才能开展的更顺利。

(二)加强会计系统的控制

各个事业单位应该制定一个严格的、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需要将财务会计的各项工作加以明确,并使其能够严格的按照相关的程序及规定实施,要严格的控制事业单位的会计系统,进一步明确各项权责,最大限度的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要严格的规定会计工作中的各项处理程序,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岗位都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设置,并根据会计控制的内容及时有效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进而为单位内部的经营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以及决策的依据。事业单位的各个职能部门都要参与到控制工作中去,还要进一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各个程序的审批流程,使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完善的能够相互合作以及制约的工作机制。

(三)完善预算定额,对预算编制实行精细化管理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预算编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的系统性较强,所以实现起来有些复杂。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涉及到单位的各个方面,因此对财务管理的要求较高。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往往会出现日常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相互挤占的现象,这是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存在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经费的核定标准不够具体或核定标准太低。因此为了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要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定额,对各项经费支出都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同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要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制定预算定额。

(四)预算批复工作要尽量精细化

对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推行并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会计集中核算制。释放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的功能,从源头上遏制铺张浪费、冒支乱花、贪污腐化的现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在制定出预算定额标准之后,还要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来执行。因为不管预算做的再科学和精确,如果不按照规定来执行的话依然没有任何意义。政府财政部门在进行预算批复时,要对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薪酬严格进行核实,避免出现员工工资占用经费的情况,还要对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进行明确的区分。

(五)对收入管理和成本核算进行细化

引入成本核算是对事业单位财政管理进行规范化设计的关键。尽管事业单位政府各部门的各项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但为了有效控制事业单位政府的运行成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应逐步建立起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成本核算制度。而事业单位政府的财政部门既有信息又有手段,从各个部门的各项活动每一个环节入手,运用科学的成本核算分析方法,尽量压缩成本支出,对活动支出实现超前控制和事前参与,继而提高政府部门的成本管理水平。为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事业单位还要对各项经费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精确的核算,分析成本费用存在的问题,然后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整治。此外,事业单位还要把成本核算和业务工作经费融合在一起,实现成本和预算的有机结合,实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一些公共性的事业单位逐渐演变成盈利性的单位了。对于这些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更需要对财务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

(六)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的培养

要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且综合素质极强的财会人员,这样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除了内部控制相关规范制度、会计知识等培训之外,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的运用财务软件,更好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此外,还要定期的对财会人员实施道德素质教育以及法律宣教,使其能够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心,避免出现财务信息混乱虚假的现象。

(七)建立完善的监督与考核机制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控制主要分为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其中内部控制是由单位内部的监督与约束制度来实现的,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与局限性,一些领导层或者财务方面的管理人员会利用自身的职权,徇私舞弊,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使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大量的流失。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应建立严格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及约束,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的效果,保障内部财务会计控制能够顺利的实施。此外,还要制定有效合理的考核机制,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考核,一方面对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表扬与奖励,激励人员能够尽心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要对工作表现不佳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惩罚与鼓励,使其能及时的总结不足并及时的进行改正,以便获得更大的进步。

三、结束语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6

一、当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状况

1.内控体系的完善和执行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目前,根据相关的规定大部分的事业单位都建立起了一定的内控体系,对内控的具体执行也制定了一定的制度和实施细则,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很多的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并不完善,存在很多的漏洞,财务管理安全隐患严重。一些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根本不重视,尤其是单位的领导层对财务管理根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财务管理和其他科室一样只是一种事后服务型部门。因此,在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也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和支持。在岗位的设置上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没有考虑到不相容岗位的设置。其次,事业单位的监督集中不完善,由于缺乏管理层的重视,在实践中监督机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行,监督制度成为了一纸空文。不仅滋生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腐化,也使财务管理时刻处在危险的边缘。再次,有些事业单位虽然没有建立相应的内控机制,由于管理层的不重视,导致无法实施,内控的相关规定成为了一纸空文。内控最为保证财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正常运行以及提高财务管理质量的外在屏障,必须要得到重视。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代化程度是比较低的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多种新型的技术和办公软件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包括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在绝大部分的事业单位中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成果都没有进行充分的应用。所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代化的程度是比较低的。在当下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所应用的主要的方式还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与时展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对于相应的新型的软件的应用也没有深入,当其中存在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对其进行相应的解决和处理。出现这种现象和问题是有着一定的原因的,主要就是?]有对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方式进行充分的应用,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相关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是比较低的。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等都是非常不足的,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没有得到相应的调动。正是因为当下的事业单位对传统的财务管理的模式和手段进行相应的应用,没有与时代相结合。所以,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得不到一定的提高,对于事业单位的改革也是非常不利的。

二、事业单位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手段和措施

1.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需要对自身的观念和思想进行相应的转变,与当下的时代相适应,注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充分的融合,同时,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应的结合,需要对传统的财务管理念进行相应的改善。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做到足够的重视,对项目内容进行精化。同时,对预算内容的多种指标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发挥出资金的最大的效用,提高其使用的效率。

2.对内控体系进行全面的完善,不断提高其执行的效力

要实现此目标,首先需要创造良好的运行的环境。在事业单位中,需要实现其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那么,就需要为其提供重要的保障,不断完善和健全内控体系,保证其执行的力度和效果。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财务管理的不同的环节中,更重要的是融入到内部控体系中。同时,事业单位包含了多个部门和岗位,这些部门和岗位需要对自身的职责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并且进行更加严密的业务流程的制定。

三、结束语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7

【关键词】财政国库支付;问题;精细化管理

从财政角度分析,财政国库支付改革是我国财政领域的重大事件,是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指定的开设账户之中,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财政资金支出的透明度,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从当前我国财政国库支付改革的运行过程分析,虽然改革进展比较顺利,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从全局出发与思考,仍旧存在非常多的问题。

一、财政国库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单位在授权额度上与相关规定不相符

根据相关文件得知,在实施财政国库支付改革的区域内财政资金支付的形式包括两种,分别是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所谓直接支付是由我国财政部门向银行或者行签发支付指令,并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下拨到相关的收款账户内。而授权支付则是预算单位在按照财政部门的基本要求下自行签发支付指令,相关的行则根据支付指令将资金支付到对应的收款账户之中。从某种角度分析,授权支付的形式与《预算法》《国家金库条例》中的规定不符合,往往会在授权支付之后,因为行与国库清算时余额不足会形成财政透支现象。

2.拨款书与印鉴管理存在缺陷

现如今有非常多的地方财政部门的拨款书管理比较松散,且签发的拨款书的编号比较混乱,比如拨款书随意摆放或者出现重复编号的现象。另外,我国财政部门缺乏完善的印鉴管理制度,容易导致国库资金风险出现,对资金安全造成威胁。

3.财政部门难以做到“零余额”

当前有非常多的地区为进一步解决支付瓶颈的问题,很多财政部门会事先在行设立“小额现金账户”,从而将国库内的大笔资金预拨到“小额现金账户”之中。另外,在依据预算单位的实际需要中,财政部门集中各支付部门严格按照预算单位的申请资料将款项拨付到劳务者手中,虽然这种支付方式比较简单方便,但是却缺少了国库监督环节,甚至会导致大量的资金滞留在银行内部,长此久往则会形成“第二国库”。

二、财政国库支付如何形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诚如上文所言,在财政国库支付改革中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问题层出不穷,无法真正推动财政国库支付改革的有序发展,并且也无法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为进一步提高财政国库支付改革的有序发展,则需采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1.加强预算编制改革

在新形势下财政资金需打破传统的模式,不再区分预算内外,简而言之便是要将所有的财政资金都积极纳入到预算体系之中,保证国库收支能够对所有的财政收支状况有所了解,这样一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所有的财政收入都被纳入到国库监督范围之内。另外,还需要改变预算年度,由原先的历年制转变为跨年制,由于我国预算年度在1月份,但是大多数审批预算在3月份以后,导致1月份的预算执行缺乏规定。鉴于此,可以采取跨年制,保证全年预算都有法律依据。

2.加强监督与管理

要想从根本上保障财政国库支付改革的稳定发展,那么则需要对预算执行进行控制,可以从制度设计、机制运行以及动态监控等方面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与管理。首先需要进一步深化国库支付制度,并且要在当前实际发展情况下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与优化,以此提高支付效率。其次需要改革监管方式,比如在财政资金的整体运行基础上,可以构建监控、预警、分析、查询为一体的监控系统,加强对预算单位资金支付的监督与管理。

3.加强应用电子化建设

在新时代中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渐提高,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国库支付制度改革中,能够实现财政、税务、国库之间的资源共享。另外,在国库支付制度的整体运营下需要加强网络的利用,可以构建国库资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或实施财税库银的横向联网,保证国库支付制度在信息化制度的影响下更加完善。

4.构建监控体系

国库支付制度具有强化预算约束的重要作用,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在发展运行中同样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制度。我国财政部门需要依据实际发展情况建立预算单位分月用款的计划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与管理,并构建完善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另外,还需加强对银行的监督与管理,实现对银行的资金清算以及资信监督,审计部门需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政府部门与其它预算部门能够依法履行职责。

5.形成政府采购模式

从我国财政角度探析,国库支付制度与政府采购支付是相辅相成的,均是公共支出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一般情况下国库支付制度能够引发联合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但是如果采取政府采购制度,才能真正避免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与出现。

三、结语

总而言之,财政国库支付制度关系到资金的安全性,当前国库支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不仅包括本文所讲述的内容,还包括审批环节多、时间久、系统不成熟等,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财政国库支付改革的创新发展,相关财政部门则需要树立服务观念,并针对性的采取相关的措施,积极完善监控体系,并对系统版本进行审计,在落实网络安全措施的同时也保证财政国库支付的安全性。另外,还要不断强化国库支付服务,为我国预算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郝振儒,黄伟.财政国库支付改革中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J].山西财税,2013,03:28-32.

[2]魏青.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科学化管理可操作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3:249-250.

[3]张福广,申迎春.完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J].民营科技,2010,11:206+205.

[4]贾康,孙洁.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的思考和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8,58:2-7+50.

科学精细化管理篇8

【关键词】 制度建设 高校 科研 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科研事业也快速发展,全国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呈现大幅增长趋势。高校在科研管理过程中不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也随之显现。前不久教育部研究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三个文件,以此进一步深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本文论述了如何结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通过规范化、精细化的制度建设,做好三个文件的贯彻和落实工作,提高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普通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建设工作对高校发展建设的战略意义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建设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规章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关系着科研管理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科研管理工作取得成效是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和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黄金时期,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推进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科研带动和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源动力。科研是提高高校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是高校营造学术氛围的重要因素[1]。科研水平是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建设是否完善,直接关系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成效,影响高校科研水平,关乎高校核心竞争力和生存发展。

2 完善细化制度体系是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础

规范化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第一个层次。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管理意志稳定的体现,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文件中,指出了当前高校科研行为不规范的表现形式,明确提出了7项行为和16条禁止性规定。主要包括项目申报、预算编制、项目执行、学术道德、经费使用、学术评价、项目负责人等方面。高校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科研活动特点和规律,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在遵照相关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建立统一行为标准和标准操作规程。充分发挥分级管理的优势,在制定操作规程的时候,将每一级的权责在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明晰化、定量化。

3 精细化管理是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益的有效途径

精细化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第二个层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和文化;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个管理者都到位尽职;本质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2]。精细化科研管理工作,要在完善和细化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细化科研活动的流程,提高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在科研活动各环节的执行力。例如,将科研项目分级分类,按照不同项目管理要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划分流程,制定每一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在科研项目申报立项阶段,充分发挥基层学院管理优势,加大项目宣传力度,在研究方向上加强科学引导,在经费预算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在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中,精细查找和培育扶持基础好,水平高的项目申报;在项目实施阶段,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监管职责,重视科研项目实施进度管理,根据项目任务书规定,定期监督项目执行情况,加强项目执行进度监督工作的痕迹管理,对项目执行情况监督工作进行存档,建立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定期参加项目进度组会制度,项目执行期间定期进行经费节约意识教育、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项目结题验收阶段,推行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个工作环节和科技创新能力强、项目完成质量高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建立既符合实际又具操作性的评估体系,做到奖惩有据,鼓励科研人员工作主动性;在科研成果管理阶段,加大对知识产权重要性教育,提高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的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分别提供奖励鼓励和咨询帮助,最大程度帮助科研人员施展才华。在整个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还要充分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科研项目过程全程监控和管理的流程化、具体化、标准化,力求管理工作高效和节约。精细化管理是要于细微之处见真精神,细节展现管理水平,细节提高管理效益。

4 人的价值是科研管理工作实现科学化的关键

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人,科研管理工作的客体也是人,从事科研活动的还是人。在提出规范化和精细化科研管理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每个环节相关责任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度的制定,制度的执行都是靠每个环节的责任人来实现的。制度的规范化、细节化体现了科学的管理,可是相关责任人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再完美的制度都无法发挥作用。

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都参与到科研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制定过程中,共同完成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进一步提出完善和细化的意见和建议。

5 结语

加强制度化建设,规范科研管理工作是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的制度基础;完善和细化科研管理工作操作规程,是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制度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规范化,精细化科研管理工作制度,才能不断的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使科研管理工作效益不断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益增加,也必将促进科研项目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再提升,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必将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率,实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曲晓波.以科研促进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89.

上一篇:交流会策划方案范文 下一篇:地下水污染防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