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4 03:16:46

特色文化建设方案

特色文化建设方案篇1

班级文化建设应具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渗透班级、校园文化的教育化功能,美化、净化校园环境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提升文化品位,争创文明班级。

二、建设目标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2、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建立强有力的班集体领导核心,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3、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4、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积累知识,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努力打造书香文化班级。

三、形式内容:

班 名:鲲鹏之志

班 训: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 。

班级口号:一飞冲天,傲视苍穹。

班级目标:在快乐中成长,在耕耘中收获。

班歌:《我相信》

班徽:不比起点比进步,不比智力比努力。

班规:课前准备不能少,铃声响后静息好。

专心听讲勤动脑,作业工整按时交。

室内室外不追跑,小声交谈不乱吵。

穿戴整洁勤洗澡,教室卫生勤打扫。

刻苦锻炼身体好,保护视力不能少。

同学之间要宽容,对人真诚有礼貌。

班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努力学习,顽强拼搏。

四、工作措施 :

1、精心布置教室,让物质为精神服务。

教室里的布置合理,大方,雅静,富有书香班级氛围,富有班级特色,教室里的布置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视觉感观,也同时通过感性认知而影响着学生的理性认知。除此之外,在教室布置上,还力求做到简洁、实用,又不失生动活泼。如卫生角怎样布置,图书角的管理,板报的设计等。

2、坚持开展读书活动,建设“书香班级”。

充分利用书籍,为学生打开通往智慧和精神殿堂的大门。在读书中迅速增加学生们现在的知识存储量,使学生精神境界提高新的层面,在书的世界里,他们将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悠久文化底蕴的教育,他们会重新认识中国这个古老而又以文明著称的大国,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读书能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孩子们就像一块干海绵掉进了大海,像一颗种子投入了肥沃的土地,像一颗小苗沐浴着阵阵春雨。在书的滋润中他们伸腰展臂茁壮成长。“随风飘来阵阵书香,书本中扬起张张笑脸,笑脸上写满了满足的幸福、成长的喜悦、振奋的精神。”

3、开展班级责任认领活动。

在班级开展责任认领活动,让每个同学都能为班级的管理分担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负责摆桌子、负责检查等,让全班同学根据各人能力不同分别认领不同的责任。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动一点心思这些活都能干得很好,这样不但能锻炼他们的自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4、设立评比机制,形成正确舆论。

形成正确舆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只有在班级里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学生才能分辨是非。

首先,利用晨会时间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道德教育谈话,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

其次,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的思想行为,促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得以保持和发扬,不良的言行得以改正。最关键的是开展评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每周一次评论活动,大家对每名同学进行评价,好的加分,不好的不加,并指出应该怎样改进。这样不仅促使学生关心班级的每一件事,以便有据可说,也有利于形成班级公平、公正竞争的良好班风。

5、借助特色活动,提高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① 抓阅读教学,用阅读指导和阅读启迪把学生从不良课外书籍和网络中引出来;

② 抓个人考核,利用班干部的力量,做好考核,定期和家长交流,促进学生上课主动思考、积极学习,促使课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③班主任和各任课老师和谐配合,多表扬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关注,发现学生中不良行为予以矫正。

特色文化建设方案篇2

关键词:档案网站;特色资源;资源建设

内容建设是档案网站[1]更好更快发展必须遵奉的圭臬。目前,国内档案网站多因缺乏特色而不为大众熟知。为进一步凸显特色以吸引档案用户关注,提升网站服务质量和水平,就必须狠抓特色资源建设。

1 档案网站的特色资源定位

笔者认为,档案网站特色资源是发掘馆藏特色档案并于档案网站公开,能准确反映和展示档案蕴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特殊事件、名人名胜、名优特产等丰富内容,方便用户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其认定标准为:一是这些档案资源须来源于馆藏档案;二是须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典型性;三是能强烈体现某时某地独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现象;四是有丰富的内涵供挖掘,有重要学术研究和参考价值。

如河南省档案信息网[2]的中原经济区专栏,及时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相关政策、研究成果、实施方案、具体措施等档案信息,体现了当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具典型时代特征,可为当前和今后研究这一专题提供丰富翔实的档案资料。

2 档案网站特色资源建设现存问题分析

2.1 现状及存在问题

据笔者调查,目前,国内档案网站多以特色栏目来展现特色资源,如“珍档荟萃”、“城市变迁”、“历史文化”、“热点聚焦”、“民风民俗”、“档海拾贝”等栏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自特色,但总体来看,在特色资源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2.1.1 特色资源数量不够充足。网站内容相对单一,多是局(馆)职能、工作和利用服务信息,馆藏资源与学术研究信息较少,多载体类型档案资源更少,就连业内公认的北京和上海档案信息网[3]的资源类型也仍以文本和照片为主,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2.1.2 特色资源内容挖掘深度不够。要么,是以仅配有简短文字说明的图片形式展现,缺少有深度的档案知识与文化的挖掘;要么,是可读性不强的整篇文字,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1.3 特色资源整体设计与文字编辑缺乏个性。各档案网站整体设计与栏目设置相似度较高,页面虽然整齐但色彩单调,语言表述也不生动,吸引力不强,特色资源建设更乏善可陈。

2.2 原因分析

2.2.1 档案机构思想上不够重视。从调查来看,各档案网站特色资源建设多不太受重视,栏目和形式虽已初具,但反映馆藏特色的信息资源还太少。以河南省的档案网站[4]为例,其栏目和内容都很丰富,但从内容到形式雷同,很难体现出栏目特色,仅有网上展厅和特色档案栏目可见特色资源,这种情形在国内档案网站较普遍。目前,各档案网站更多只是作为档案工作宣传的窗口,缺少档案网站特色资源建设动力。

2.2.2 档案网站特色资源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各档案机构虽开展了诸如档案数字化项目、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建设项目等档案信息化建设项目,但经费更偏重档案信息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及投入,强调技术,在特色档案资源的内容组织、研发项目上明显投入不足,结果网站虽技术成熟但特色档案资源匮乏。

2.2.3 档案网站特色资源建设的人才缺乏。调查发现,档案网站各板块的建设人员不少是兼职,专业化程度不高,时间不保证,责任感和专业感知度不足,维持网站内容更新尚可,凸显特色档案资源很难实现。

3 档案网站特色资源建设策略

3.1 特色资源建设需要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3.1.1 档案人员。档案人员熟悉馆藏特别是珍品档案,在档案网站特色资源建设中很有优势。但现实中,档案人员研究能力普遍不强,无法发掘馆藏特色档案从而更好地展现档案文化,还须大力提高和改进。

3.1.2 档案学术研究者。档案学术研究者科研能力强,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挖掘和应用,但对馆藏特色档案资源不太了解,需要与档案人员配合才能充分发掘利用好特色档案资源,更好地展现档案文化内涵。

3.1.3 网络编辑与网络技术人员。网络编辑是网站内容的设计师和建设者,通过网络收集和信息并与用户互动,熟知网络用户需求,可配合档案人员与学术研究者,逐步完善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同时,档案网站资源建设需要网络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保障,以确保网站安全运行以及档案信息和用户信息的安全。

3.2 档案网站资源建设需要专业策划

档案网站比传统档案业务更具优势,能及时信息并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有学者认为,档案网站已构成了信息网络的一个节点[5]。虽然,档案网站扩大了档案机构的职能与功能,但本质还是档案机构进行档案信息宣传与服务的平台,要进一步体现特色、更好地发挥价值,须在档案网站资源建设上加强专业策划力度。

档案部门单方建设档案网站和传统的服务模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应采取项目建设方式,由档案机构提出网站特色资源建设项目,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创意、规划和实施,以提升档案网站的吸引力。如,英国国家档案馆网站请专门的课程讲授团队研发视频会议课程,服务效果极佳,被授予“2010年学校视频会议课程最佳内容提供者奖” [6]。

此外,利用馆藏资源创作相关知识的动画、游戏等也是提升档案网站吸引力的好创意。澳大利亚档案馆网站(http://naa.gov.au/)以动画展示馆藏资源,在“环境”主题中设计了一款由用户率团队穿越南极寻找企鹅的动画游戏,游戏中巧妙穿插南极实地的档案照片,使孩子们在趣味游戏中学会识别地图,潜移默化增强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7]。

3.3 须加大档案信息产品研发力度

档案网站特色资源建设中档案信息研发成果必不可少,要结合利用需求加大研发力度,并注意加强以下两个方面:

3.3.1 科学做好选题策划。选题策划是对研发项目的总体规划和构思,预测其价值和效益,以便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档案信息编研,一般包括选题名称、选题依据及目的、选题酝酿情况、选题内容简介及形式、读者对象、时间安排、成本效益等内容。

3.3.2 深入挖掘档案资源。档案信息产品研发须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揭示其蕴含的文化知识。

一是利用馆藏档案挖掘特色资源。如上海档案信息网“世博档案苑”专栏,向中外用户完整提供上海世博会从申办、筹办到举办全过程的珍贵档案资料。再如北京档案信息网全面系统的民生档案,方便公众随时查询利用,更是别具特色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利用馆藏档案挖掘教育资源。国内档案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掘馆藏国主义教育资源是其基本职责。这方面,国外一些档案馆网站资源建设倒可资借鉴。曾有6500多名学生一年之内通过英国国家档案馆网站的在线视频会议和视频教室使用了原始档案资料[8],学习了“英国内战”、“妇女参政运动”、“中世纪印章”和“奴隶制”等内容。澳大利亚档案馆网站的教学资源,针对馆藏特色和师生需求,将馆藏分为“澳大利亚历史概况”、“民主和公民”、“环境”、“联邦和澳大利亚宪法”、“人与社会”、“总理”、“一战及影响”、“二战”主题,均针对特定年龄段孩子设计,方便其学习历史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们对档案所蕴含文化价值的兴趣[9],从而增强了用户对档案馆的了解及对档案的认知。

当然,档案网站信息的真实性正是其特色所在,因此,内容挖掘须注重真实性。如果对档案内容存有疑问,应对其进行充分考证,或存疑不论,决不能妄加断言,这样,才能体现出档案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增强网络档案信息编辑能力,首先,应考虑档案网站设置网络编辑岗位,聘请专业人员专门从事档案网站信息编辑工作。

其次,是档案信息的文字表述要规范易懂、有感染力。可借鉴报刊文章的写法,既保证档案信息内容不失真且具有学术性,又可有效提升其趣味性、可读性,吸引更广泛的网络用户群体阅读、转载。

同时,应采用平面设计和网站技术等手段,使页面切合档案信息内容,图文与音、视频相配套,不仅版面美观而且内容以多媒体形式展现将更具吸引力。

3.5 适当增设用户个性化档案资源建设板块

3.5.1 在网站增设个性化档案资源建设板块,网站定主题,用户依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系统收集组织相关资料后在特定板块发表文章,方便用户之间、用户与档案人员之间沟通交流,共建档案网站特色资源。

3.5.2 网站开设有奖征文,公布评奖细则,提供档案利用优惠服务,要求用户挖掘馆藏档案,发表在指定板块,评选优秀并发一定奖金。用户利用第一手档案资料可提升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也促进了馆藏档案的实际利用效果,能有力推动档案文化知识的传播。

总之,为更好展示档案网站的特色和水平,就要强化以馆藏珍品档案为基础的特色资源建设,以项目形式实施,鼓励多方参与来共同策划、研发体现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具有典型性且内容丰富的档案信息产品,真正以内容建设推动档案网站更好更快发展。

注: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服务研究》(项目序号:09BTQ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本文所指档案网站主要指档案局(馆)为主体建立的档案网站,此类档案网站数量最多,具有典型性。

[2][4] 海 陈飞.河南省市级档案网站建设情况调查分析[J].档案管理,2011(2):57~60

[3] 熊瑶、李文佳.国内外城市档案网站资源建设调查分析[J],浙江档案,2012(1):12~15

[5] 范宗斌 赵春萍.论档案网站的定位[J],档案学研究,2005(1):51

[6][8] 杨太阳.英国国家档案馆获“最佳教育内容提供者奖”[N].中国档案报,2010-12-30,第3版

[7][9] 付晓春.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教育资源体验记[N],中国档案报,2012-7-20,第3版

特色文化建设方案篇3

近几年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档案信息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利用。地情特色档案作为档案信息的组成部分,与其他档案库不同,以地方特色定位的档案库具有权威性、存史性和特殊性,是未来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基石。地情资料是整个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地方地域、经济等状况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情资料,使其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是摆在档案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基层党校作为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摇篮,加强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对教学科研和领导干部培训也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加强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1.地情资料的定义

地情资料属地方文献信息类型,它主要包括志书、年鉴等,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纵的方面看,从古到今,上下几千年,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连续性特点;从横的方面看,既包括反映地域内的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状况的内容,又包括反映地域内的人口、民族、行政区划、政策体制、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等社会状况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2.加强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基层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积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当好党委的参谋和助手,是党校的重要工作职能。加强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校的服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加强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对于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众所周知,正确认识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规律,对于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对策,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地情资料收集、研究的成果主要就是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帮助,因此说,注重参与,突出服务,是地情资料库建设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其重要作用所在。近年来,各地地情资料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服务建设和发展为目标,在向各级领导提供政策咨询,扩大对外宣传,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2加强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对于挖掘地方特色,发展壮大地方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各级各类地方史志为主体的地情资料,是在历代地方政府主持下收集整理完成的,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实事求是的编纂原则,因而具有较强的权威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特点。这些资料若运用于旅游品种的阐释、包装、宣传之中,从而就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更能够增强旅游的地方特色,扩大地方的旅游知名度。

2.3加强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能够详细的体现当地实际,促进领导正确决策。地情资料档案直接反映了一定地区直接或间接的有关当地、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教育、资源等各方面的资料,是该地区各种状况的综合反映。党校作为培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摇篮,它所培训的对象都是来自各个部门的地方干部。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要在理论上得到提高,并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地方领导,他们必须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谋划一方,把本地、本部门的经济搞上去。因此,地情特色档案资源的收集,可以为各级领导制订计划、研究工作提供依据,便于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盲目性,起到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2.4加强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使之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增强教学科研的现实针对性。在教学上,党校教师一般有较高理论水平,但往往实践较少,上课内容容易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有着地方特色的档案提供依据和帮助。在进行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时,特别是对地方课题的研究,对地方特色资料的需求更为迫切,所以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料,对教学科研的促进无疑有重大作用。

二、关于基层党校加强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

1.基层党委、政府领导重视是做好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关键

基层党委、政府要把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积极帮助解决地情资料库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尤其要在硬件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保证地情资料库能建得起来,运转起来。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在调动史志部门干好工作的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办好地情资料库,形成以史志部门为主体,全社会协调配合的良性运行机制。要切实关心从事地情资料收整研究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史志工作是一项十分清苦、辛苦、艰苦,而又不易被人重视的工作,要多从政治上关心他们,生活上照顾他们,调动其积极性,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2.统筹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是做好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方法

地情资料中关于历史人物、民族习俗、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对于特色经济的品牌创立、市场开发、民族特色的表现等都有着如虎添翼的作用。众所周知,我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距今已有7000年的人类生活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2000多年的建置史。“阿胶养生文化”、“鱼山梵呗文化”、“黄河生态文化”“喜鹊吉祥文化”和“历史民俗文化”是东阿的优势资源和旅游品牌,特别是阿胶养生文化、鱼山梵呗文化均是具有原创性、不可复制性和绝对差异化的特色资源,具有一定的全国乃至国际意义。

3.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做好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必由之路

从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旅游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它以其高关联度、高发展速度、强拉动力和大影响力,带动和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鱼山闻梵,创始了佛教音乐;羊茂静读,写出了宏伟诗篇。七步诗启蒙了历代幼童,《洛神赋》滋润了善良心灵。同时境内现有大汶口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汉至宋元时期文化遗址。这些数量众多的旅游资源信息,很大一部分分散于地情资料之中。充分挖掘地方地情资料,不仅能够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还能增强旅游的地方特色,扩大地方旅游的知名度。地情特色档案资源也在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得到丰富和完善。

4.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地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虽然各部门各单位按照有关档案管理要求都建立了一支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从整体上来看,部分管理人的文化程度、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新需要。

特色文化建设方案篇4

论文关键词:档案文化建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当前档案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档案文化建设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档案编研和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档案文化宣传等工作逐步加强,档案工作的文化影响力和档案部门公共服务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档案部门在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认识模糊、定位不清、步伐缓慢等局限。一是从思想认识层面上讲,档案部门的文化自觉不高,对于文化建设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引领作为的认识不到位,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征、功能等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没有全面、透彻地把握档案及档案文化建设的本质属性;档案部门的文化自信不足,对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认识不充分、开发利用不够,“等、靠、要”的思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未对档案文化建设工作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二是从工作层面上看,档案部门对文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没有把档案文化建设作为推动档案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没有将其上升到全局和战略层面去思考、去谋划;另一方面,视野也不够开阔,在文化产品的开发上,缺乏做大做强的勇气和能力,工作仅限于小打小闹、自娱自乐。可以说,档案部门目前的档案文化建设还没有形成大的声势和大的影响力,与档案文化的地位、作用不相匹配,难以引领档案事业的加快发展。

二、 把握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档案部门应把握发展机遇,主动作为,按照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开发文化品牌,拓展服务领域,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档案文化的魅力,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档案服务,切实满足社会各界对档案文化信息的需求,为构建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深入推进档案文化资源工程。

档案资源是实施档案文化建设战略的基础。一是拓展档案文化资源建设的广度、深度,突出文化特征和地域特色,加强对地方名人、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及族谱、地方史等具有社会普遍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的接收和征集力度,增强档案文化积累积淀的层面和层次。二是广开档案收集渠道,从宏观到微观,从综合到专业,从过去到现在,从政治到民生,从经济到文化等各方面的档案信息资源都应兼顾,努力建成资源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明显,能充分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足迹的档案文化资源库。三是与社会大众文化生活接轨,善于抓住社会文化热点,针对不同社会文化需求开展相关的档案资源收集,通过颁发荣誉证书、鼓励捐赠等将多方面的材料收集齐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四是多措并举,征集散失在民间的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资料,特别是加强对历史档案资料、特色档案资料的收集,补充完善档案资源;积极开展历史档案征集抢救,重点搞好传统名优老字号企业、特色企业、国有退出企业档案,进一步丰富经济遗产档案;搞好境外档案征集,加大征集重大活动档案、照片档案、音视频档案、口述档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搞好历史档案的抢救保护和修复。

(二)深入推进档案文化基础工程。

加强档案文化基础工程建设是实施档案文化战略的前提和关键。应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来规划馆舍建设,留够留足用于文化服务的功能用房,已建好的档案馆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拓宽功能,尽力扩大文化服务用房,有效开展档案文化服务。同时,应扎实推进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进一步加强档案实体管理、抓好未进馆档案监督指导、做好档案库房管理、强化档案安全保护,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基本条件。加强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信息时代档案馆的发展方向,建立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库,是优化档案利用服务的科学手段。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需要、社会需要和群众需要,优先著录民生档案数据,即婚姻登记档案、知青档案、就业档案、学籍档案、招工招干档案、土地房产等,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三)深入推进档案文化精品工程。

开发档案文化产品是实施档案文化建设战略的重要抓手。应加强对馆藏档案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开发,不断探索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的新途径,努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扩大档案文化产品在全社会的影响力。要深入挖掘档案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历史档案资源的存史资政功能;要系统开发革命历史档案、红色档案信息资源,传承革命先烈留下的精神财富;要集中力量开发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档案资料,彰显和传承弘扬闽西人民的改革创新精神;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充分挖掘龙岩丰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感恩文化等档案资源,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化产品。努力做到开发主体社会化,服务决策特色化,史料编研精品化,提供利用便捷化,形成一系列具有档案特色的文化品牌,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凸显档案文化的独特价值。

(四)深入推进档案文化服务工程。

开展档案文化服务是实施档案文化建设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立足档案资源,认真策划,通过推出电子读物、图书、档案文献等编研成果,举办专题展览和大型主题宣传等形式,积极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相关部门提供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二是切实抓好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建设,抓好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场所建设,有序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营造为民、便民、利民的文化氛围,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最大程度上的社会共享;广泛开展档案馆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活动,使档案馆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三是广泛开展档案文化下乡、进社区、走基层活动,逐步实现档案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档案文化服务,切实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档案文化需求。通过努力,最终提升档案工作服务文化事业发展的能力,把档案馆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需求的公共文化场所。

总之,档案部门应抓住机遇,围绕建设文化强国、强省、强市目标,通过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大力弘扬档案文化,切实将档案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成为历史的书写者、文明的传承者、文化的展示者,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做出应有的、特殊的、积极的贡献。

特色文化建设方案篇5

关键词:校庆;档案资料;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296-02

校园文化是大学师生员工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其根本目的是要不断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鲜明的特色是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校庆档案的特色内容,决定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高校档案蕴含的文化氛围和底蕴,使之不可避免地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近年来中国高校频繁的校庆活动中,为了总结学校的办学成就,弘扬优秀办学传统,彰显独特的办学理念,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凝聚校内外人心和力量,共创教育事业新发展,利用校庆有关的档案资料进行宣传活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主题档案,创造了一种新的校园文化载体,可极大的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一、高校校庆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校庆档案可构建校园特色物质环境。校庆档案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优势是得天独厚,充分利用校友捐赠的树木、雕塑和教学设备档案,在建设美丽的校园与校园文化设施等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显示独特的效果。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安排,校园的建筑与生态环境变得活泼,美丽而富有品位的特色文化被赋予生命,更适合学生成长需要。学生在此环境中陶冶情操、心情愉悦。

2.校庆档案可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建立章程是学校管理的有效手段。构建和谐校园应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必须认真落实。成立校庆档案信息资源,为学校的政策、制度起铺垫的作用。校庆活动本身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活动,有许多规则,可丰富、完善、发展学校制度文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使之更有效、更标准。档案编研开发校庆档案中,上级领导,校外来宾和新老校友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可进一步改进、更新办学理念,为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提高办学水平和学校教学科研的办学定位[2]。

3.校庆档案可打造校园特色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财富,校庆档案中的大学精神和文化信息,为学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实践,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校庆档案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物质形态,同时可以从思想上体现高校和一个时代的理念、精神和斗争的变化过程。这些珍贵的档案信息资源经收集、编修后,成为一个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时代特征的档案文化实体。它积累了高等学校丰富的人文精神、教育背景,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和创新,它是空洞的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在提高育人素质方面体现重要作用[3]:(1)校庆档案对优良的校风、学风有推动作用;(2)校庆档案可促进校园学术文化的交流;(3)校庆档案可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高校校庆档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

1.丰富学校档案内容。高校校庆的目的是总结他们的经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校庆是学校打破旧的框框面向未来的里程碑,是学校拼搏奋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是学校努力实现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校庆活动充分体现了理论、意识形态、和谐性的特点,在此期间,始终贯穿着学校的办学思想、成就和科学创新精神。风风雨雨、沧桑砥砺、桃李芬芳记载了学校多年的奋斗。在某种意义上,校庆档案的积累已经预示了校庆的成功。档案工作者应该把自己的目标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校庆活动的基础上,综合利用。校庆档案可以结合校庆庆典主题安排,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富有学校特色和深厚底蕴的教育档案专栏,体现时代性和辐射力。

2.创新档案文化宣传方式。校庆文化追寻过去、见证辉煌、展望未来,其本质是如何促进学校的价值观念和目标,激励师生员工积极进取。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水平。(1)可以将收集的礼品、庆典纪念品专辑、校徽、校标、名人题字等进行的整理并进行展览,并配以丰富的文字说明,丰富校史档案;(2)可以使用报纸、网络、校报、学报、简讯、专刊等刊登校友的校庆征文、摄影、感言等。(3)可以使用校园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将校庆整个视频、专题论坛、视频讲座、文艺演出、庆祝的数码照片等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便于欣赏、学习和交流。可扩大影响力,加强宣传和教育;(4)也可以用作为学生组织和其他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编辑的素材。

3.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整体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高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集高校档案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档案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智慧,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各类校庆的主题中,校庆档案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中心任务,以育人为根本目标,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努力创造符合时展要求、具有实际影响的多角度的校庆档案系统。

4.提高档案实体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目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依靠学校教师,也和学生的高层次需要的自我反省、自我满意度有关。作为内部激励因素,目标、理想、信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一不可[4]。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校庆机会,采用优质的教育工具,激发学生对于现实与历史的新的思维,培养高尚的情操,满足其不同的精神需求。高校档案馆提供学生享受文化和思考文化的空间,有兴趣的学生其理想、信念等也为档案的收集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综上所述,庆祝校庆档案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记录了学校过去的历史和目前的做法,它的充分运用可进一步提高高校档案的综合服务功能,丰富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为大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提升大学内涵建设,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旦红.论档案与高校文化建设之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

[2] 董雪梅,刘玉玮.高校学生诚信档案工作运行模式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0,(4):89-92.

[3] 曹贵华.学生诚信档案管理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9,(4):127-128.

特色文化建设方案篇6

本文主要就针对在新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益处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得出档案馆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如何进行档案馆的加强建设,从而总结出档案信息技术的新格局与档案馆建设的具体情况。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档案;信息技术;新格局;档案馆建设

在各个行业大力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为其奠定了扎实的质量基础。档案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信息化,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无法高效的利用相关的档案资源,就会使得档案馆的建设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档案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局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档案馆建设进行加强处理,从而保障档案馆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建设。下面本文就针对档案信息技术的新格局与档案馆建设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新时期档案信息电子化的益处

1.充分发挥既有微机的潜能,以提高档案利用率。

现阶段,发部分的档案馆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较为缺乏,在功能的开发上较为单一,很多的基层档案馆指挥单纯的利用文字进行档案贮存,这样就使得档案的利用率变低,也会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耗损,从而使得相关的信息化技术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而实现档案信息化,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使得信息化技术能够得到充分的应用,开发出既有微机中的潜在能力,从而使得档案的利用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2.缩短二次文献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时效性。

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建设,使得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直接的应用机读的方式来对档案数据信息进行读取,减少了手工作业的麻烦,合理的应用电脑进行档案信息的加工,使得二次文献的加工时间得到有效的缩减,从而使得二次档案文献可以加快出版的时间,从而保障了档案信息的时效性。

3.有效使得加工工作免受成本费用制约。

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只需要进行一次投入即可,然后就可以获取到多次的收入,这样就有效的规避了因为成本费用的不足,而使得加工工作无法顺利完成的弊端。利用手工进行档案信息的编研,需要耗费较多的成本费用,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而我国很多的档案馆还不能够提供较多的经费支持。

二、档案馆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之所以要进行档案馆的建设,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得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要注意对当地既有的档案资源进行合理的收集,而档案馆在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的集合当地的特色,根据当地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档案馆的建设,这样可以使得档案馆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建设,以推动档案馆建设的长远发展,从而使得档案利用率能够进一步的提高。

2.系统性原则。

在档案馆中的档案资料要进行合理的划分,使得档案保存具有良好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各个门类都需要进行的一定的比例协调,针对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资料要进行全面的收集,总的来说,要适当档案资料达到科学配比。而档案馆的建设一定要具备系统新,能够合理的将不需要利用的档案进行有效的排除,使得档案在利用上可以更加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3.内容与研究相一致原则。

要注重保障档案中的内容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同时也要保障档案内容与具体研究保持一致,要利用发展性的眼光来对档案利用的价值进行挖掘,使得档案资源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也需要进行转变,使得其能够依据学术性的观点来进行档案资源的论述,使得档案研究可以充分的开展。

三、如何加强档案馆的建设

1.加大特色档案的征集和接收力度。

不同的地区有其不同的特色,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档案馆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档案的接收以及征集工作,而要想使得该工作可以充分的做好,还需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积极的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方案。通常而言,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征集后,需要将其与既有的档案资料进行对比,选取其中更具特色的档案资料进行接收,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对特色档案进行征集。而这些特色档案通常利用正常渠道是无法获取的,所以,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就需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制定相应的征集方案,摸清当地档案馆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场所和单位,针对有价值的社会信息进行有效的捕捉,从历史价值的角度出发,针对一些特色资源进行维护,将当地的特色文化有效的收集到档案馆中进行珍藏,这样可以使得档案馆中的档案能够充分反映出当地的特色,有效的保障了档案馆色档案的数量,从而使得档案馆中的档案资料更加的丰富和完整。

2.要对馆藏现有档案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

以某档案馆为例,馆藏档案中藏有较丰富的历史照片。然而,这些照片绝大部分夹杂在文书档案中。这种状况给照片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极大不便。馆领导研究决定,建立照片档案库。在馆藏档案中,档案往往是不系统、不集中、不完整的。因此,应该在维护其历史联系基础上,通过编制专题性检索工具的方式来保持档案内容的集中。

3.开发馆藏特色档案,积极发挥档案的作用。

在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中,对馆藏特色档案的开发往往是开发工作的重点,因为馆藏特色档案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关系密切,对本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的服务更具现实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更多的应用磁盘作为载体来对档案信息进行存储。档案利用者在信息检索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信息内容,而信息均来自不同的档案,将档案有效的系统的提取出来,是档案管理人员的基础工作内容。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有价值的档案数据信息,达到精细化操纵,使得信息化档案建设更加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为档案利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是档案馆建设的必要工作。

作者:张馨木 单位: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参考文献:

[1]崔立影,李群,曲同宝.高校档案馆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1(15).

[2]潘昕.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高校低碳档案馆建设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08).

特色文化建设方案篇7

本项目以“生态、海洋、低碳、环保、和谐”为指导思想,景观与环保建议方案密切结合土建工程,采用“公路建筑学”理伦体系规划全线景观,将公路景观作为一个建筑艺术品进行研究。从环保角度提出“低碳、生态、和谐、自然”的建议,采用国外先进生态环保理念与污水减排理念,做到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同时尊重珠海市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在景观设计中用艺术的手法予以表现,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及道路结构形式反映不同的建筑设计风格,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的原始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珠海机场高速公路海天相依、山水相拥,与岭南建筑艺术交相辉映,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融海洋、生态、低碳、环保、和谐于一体,汲海洋文化、绿色生态文化、金色果园文化、现代都市文化之精华,成为国内外著名公路建设的绿色生态教育基地。

2基于公路建筑学的珠海机场高速公路分区环境设计

2.1带状的公路建筑空间带状的公路建筑空间是公路建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相对于建筑单体的内部空间而言,公路建筑群总体上是一个带状的外部空间;相对于公路占地以外的自然界而言,公路建筑群又似一个“相对封闭”的带状空间(如全封闭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或“半封闭半开敞”的带状空间。在研究公路建筑群时,我们将公路建筑群视为带状的外部空间,以一个公路行为人来审视公路建筑群的空间特性。1)带状公路空间环境背景。对拟新建的公路而言,公路线位两侧的空间环境背景由区域自然和社会环境背景所决定。这些环境背景包括农田、林带、民居、厂矿、鱼塘等,也有公路穿越或平行城乡、管道、铁路、公路、河流及其他设施时的桥梁、街道、管道、铁路、公路、河流等。珠海机场高速公路全线桥梁和隧道较多,路基段较短,路线途径三灶工业园区、小林镇工业园区、新青工业园区等,沿线野生植被较多,甘蔗林、香蕉林较多,周围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良好。2)带状公路建筑空间的心理序列。空间序列体现出空间之间的一种关系。公路是有特定的几何线条和空间节点共同组成的空间序列,注重建筑群或景观随时间和地点、时间和空间这些维度而变化。这种空间序列与心理及视觉空间序列存在相同的一面,也存在许多差异。不同道路空间序列的形式之间,其心理及视觉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带状公路建筑空间的心理序列有两段式、三段式、多段式。(1)两段式。公路起点至终点,终点达到心理的高潮。中间没有立交、平交等节点,这类公路比较少见,多为较短的低等级公路、农村公路或林间公路、厂矿公路。空间形式基本不变,空间没有断面宽度变化,平面有曲线或纵面有起伏,有时存在填挖形成的空间封闭、半封闭或两侧绿化形成的半封闭或半开敞。(2)三段式。在公路起点与终点之间存在立交、平交等节点,空间断面宽度基本不变化,仅在节点段存在变化,之后又保持原状,平面有曲线或纵面有起伏。这类公路多为低等级公路。(3)多段式。在公路起点与终点之间存在多个立交、平交、服务区、收费站等节点,也存在大量的交通工程设施(如标志、标识),一方面起到引导心理的作用,另一方面每个节点多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兴奋,尤其有些与旅游景观相关的节点,有些可以让人有所知、有所感的节点或标志性建筑(如服务区建筑、跨线桥、雕塑),之间存在多次可以掀起高潮的环节。

2.2公路建筑小区根据全线建筑群特点,结合珠海机场高速公路项目自然环境特点和难点,遵循上一节100km/h的设计速度对应的5~8km公路建筑小区的长度推荐值,基于“生态、海洋、低碳、环保、和谐”思想,将珠海机场高速公路划分为以下五个公路建筑小区,此种分区划分方式既表达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又表达了珠海地区低碳、环保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分区景观表现手法:采用“形、势、境、细”的设计手段,运用乡土植物、景观石、色彩变化等方法塑造沿线景观。景观方案表现形式:按照行车速度和区域特征划分不同的小区长度,细化设计小区景观。采用各种设计方法,突出沿线景观,各小区沿线公路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从心理与景观、文化角度各阶段的主题分别如下。(1)起点~YK7+000:瀚海明珠此段山水相间,路线途径老机场旧路、机场西互通、眼浪山一号、二号隧道。提出以“瀚海明珠”为主题,突出海洋文化,寓意为承瀚海之辽阔,赛明珠之璀璨。(2)YK7+000~K12+600:红树林景观特色带此段跨越大门河,路线主要途径三灶互通、红树林风景区等。此段建设红树林景观特色带,借景于公路景色之中,突出红树林湿地风光。(3)K12+600~K22+510:香蕉林景观特色带此段跨越鸡啼门河道,路线主要途径红旗互通、鸡啼门特大桥、香蕉林等。此段建设香蕉林景观特色带,突出岭南果园风光。(4)K22+510~ZK26+000:生态鱼塘特色景观带此段有大片渔塘,路线主要途径乾务互通等。此段建设生态鱼塘特色景观带,同时可在附近开发建设渔村旅游餐饮行业,将生态鱼塘特色景观带与地方旅游开发相结合,既成为本项目道路建设的一个亮点,又极大地促进的地区经济的发展。(5)ZK26+000~终点:生态荔枝园特色景观带此段有大片荔枝园,路线主要途径金台互通、锅盖栋隧道1号、2号等。此段建设生态荔枝园特色景观带,同时可在附近开发建设荔枝生态基地,吸引机场过往游客驻足停留、品尝佳果;将生态荔枝园景观特色带与地方荔枝生态基地相结合,打造岭南第一荔枝园,成为本条路建设的又一亮点。

3研究提出的分区景观建设方案

2010年至2011年项目组多次进场调研,并基于分区设计思路提出景观建设方案,也多次与建设方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多次听取专家意见与建议,对于路侧和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形成以下分区景观建设方案。

3.1路侧景观珠海机场高速公路全长约30公里,以高架桥和隧道为主,4个穿山隧道总长度达22公里。公路全线的桥梁隧道占线路总长的70%以上,比山城重庆高速公路的桥隧比还高。因此路基段绿化较少,研究根据沿线环境情况,选取典型路段进行设计研究,最大限度地保护原地貌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突出地域景观。路侧绿化景观工程设计亮点:路侧景观划分5个不同主题段落,根据不同段落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景观设计,重点对分离式路段等典型段落进行了景观改善设计,景观绿化设计独具特色。1)典型路段一景观建议方案(ZK3+970~ZK4+070)(1)原方案分析ZK3+970~ZK4+070路基为填方路段,连接机场西路高架桥和眼浪山一号隧道。路线左侧周围地势较为平坦,主要种植荔枝;路线左侧有一采石场,影响景观视觉效果。原方案中ZK4+000~ZK4+058段采用填方补衬拱植草防护、ZK4+015~ZK4+030采用撒草籽间种灌木防护、ZK4+058~ZK4+070采用液压喷播植灌草。原设计方案不能遮挡路线左侧不良景观,整体景观效果欠佳;由于此路基段位于眼浪山一号隧道洞口,原设计方案不能有效遮挡眩光,易造成安全隐患。(2)建议方案设计与分析建议此路段以“果香”为主题,路线填方路基左侧边坡ZK4+015~ZK4+030段采用本合同段清理苗木中的大乔木进行遮挡,如樟树、榕树、竹等。右侧边坡ZK3+970~ZK4+070段采用芒果、荔枝、桂圆、木瓜等苗木进行自然式栽植。建议方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绿化,突出了岭南独特的田园风光,既快速美化了坡面、降低绿化工程的造价,又遮挡了不良景观,有效控制眩光,取得良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2)典型路段二景观建议方案(ZK6+190~ZK6+287、YK6+155~YK6+230)(1)原方案分析ZK6+190~ZK6+287、YK6+155~YK6+230为挖方路段,连接龙塘村1号大桥和龙塘村2号大桥。四周生态环境较好,植被茂密,主要种植松树。原方案中ZK6+190~ZK6+287、YK6+155~YK6+230段,路肩外侧最远距挖方边界约16m,均采用挖方整平植草,缺乏过渡处理,造成视觉景观不和谐。(2)建议方案建议ZK6+190~ZK6+287、YK6+155~YK6+230取消路侧护栏,挖方整平路段采用乔灌草结合的方式,自然式栽植,利用不同植物高度逐渐过渡与占地界外部自然相接。主要采用植物有:松、棕榈、蒲葵、猪屎豆、山毛豆、狗牙根、百喜草、画眉草、葱兰等。(3)类似路段沿线挖方整平植草、填方整平植草、浅挖地填路段均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绿化,使路侧环境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3)典型路段三景观建议方案(K9+680)(1)原方案分析K9+680段为路基与大门河高架桥连接处,原方案采用10号浆砌片石护坡,景观效果较差。(2)建议方案建议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将浆砌片石护坡改为正六边形骨架防护,并在上面撒播草、灌种籽,适当添加花灌木草籽。适合的主要植物有:高羊茅、紫羊茅、木豆、山毛豆、猪屎豆、刺槐、马尾松、盐肤木、万寿菊、波斯菊、鸡冠花等,从而增强景观效果和水土保持效果。(3)类似路段沿线桥头锥坡段均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绿化,尽可能恢复自然生态环,塑造良好的景观效果。4)典型路段四景观建议方案(K22+279~K22+300)(1)原方案分析K22+279~K22+300为半填半挖路段,距路线左侧70米有石狗水库,四周有散落分布的小型鱼塘,主要分布植物有松、荔枝。原方案边坡仅植草,景观效果较差。(2)建议方案注重边坡绿化所采用的乡土植物尽量与背景相融合,建议采用“荔枝”进行自然式栽植的方法,既能与背景荔枝园巧妙融合,突出岭南田园风光,又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绿化成本。(3)类似路段由于本项目桥隧比较大,除去互通立交边坡外,主线路基段较少,本方案设计方法适用于全线路基边坡绿化。

3.2中央分隔带景观中央分隔带景观工程景观设计亮点:利用乡土植物树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塑造地域风情浓厚的景观;其中K2+300~K2+864段、K9+400~K9+680段,中央分隔带景观绿化与海洋文化相结合,景观设计独具匠心。(1)原方案分析K0+000~K2+300为机场西路利用路段,中央分隔带已经绿化。本项目中央分隔带宽度设计为2m,实际绿化范围是1.6m。中央分隔带采用凸型,种草绿化,植物防眩。中央分隔带缘石为C20混凝土预制块,中图2桥头锥坡绿化示意图央分隔带纵向碎石渗沟深度为35cm,纵坡同路线纵坡并不小于0.5%。原方案未确定植物种类、冠幅、半径、间距,缺乏景观效果且不能有效遮挡植物眩光。(2)建议方案中央隔离带绿化起着遮光防眩、诱导视线和改善景观的作用。由于中央隔离带土薄、土地条件差。因此,防眩树钟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抗逆性强、耐干旱、抗病虫害、枝叶浓密、常绿耐修剪灌木,乔木花灌木多层次进行搭配,显示不同地段风情。本项目从K2+300机场西互通开始新建道路中央分隔带设计,采用不同植物搭配,平滑、自然地引导司乘人员视线延伸,遮挡对向车辆产生的眩光。方案一:选用矮杆大红花、尖叶杜英、海桐球、葱兰。本方案适合于整体路基段中央分隔带设计,注重景观与防眩功能效果,强调景观层次与色彩搭配,达到舒缓司乘人员紧张情绪、美化环境、降低噪声的良好效果。本方案采用尖叶杜英(胸径3~5cm)株距3m,矮杆大红花(冠幅60cm)株距1m;沿线两侧海桐球(冠幅60cm)间距1m,撒播葱兰草种160cm。适合路段:K2+300~K2+864方案二:选用红绒球、桧柏、大叶紫薇、葱兰。本方案适合于整体路基段中央分隔带设计,注重视线引导作用,采用大叶紫薇、桧柏和红绒球混合搭配,平滑、自然地引导司乘人员视线延伸,遮挡对向车辆产生的眩光,避免产生视觉错乱。本方案设计规格为:大叶紫薇(胸径3cm)株距2m、桧柏(苗高1.6m)株距100cm、红绒球(冠幅60cm)株距100cm。

适合路段:K9+400~K9+670方案三:选用勒杜鹃、垂榕柱、葱兰。本方案适合整体式路基段中央分隔带设计,注重视线引导和防眩效果,以垂榕株为基调树种,沿线两侧各栽植勒杜鹃(冠幅60cm)间距100cm,并撒播葱兰,添加景观美感。垂榕柱(苗高160~200cm)设计高度将采用“渐变”手法,从1.6m渐变到1.8m,株距1.5m,其设计结果大大增强夜间防眩效果,基本消除夜间眩光安全隐患。适合路段:K11+050~K12+560方案四:选用蒲葵、软叶刺葵、葱兰。本方案适合整体式路基段中央分隔带设计,注重景观和防眩功能效果,强调景观层次和色彩搭配,达到舒缓司乘人员紧张情绪、美化环境、降低噪音的良好,充分展现亚热风情和独特的岭南文化。本方案采用软叶刺葵和蒲葵自然式组团栽植。蒲葵(苗高1~3m)株距1~5m;软叶刺葵(苗高2~4m)株距1~5m;撒播葱兰,宽度为160cm。适合路段:K22+270~K22+500

4结语

(1)采用“公路建筑学”理伦体系规划全线景观,以“生态、海洋、低碳、环保、和谐”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珠海市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提出建设目标:蕴集多元文化精髓,建设岭南生态建筑典范。(2)运用公路建筑学,将全线分为5个不同的建筑小区,分别是:“瀚海明珠”段、红树林景观特色带、香蕉林景观特色带、生态鱼塘特色景观带、生态荔枝园特色景观带。(3)研究提出分区景观建设方案,并结合多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多次现场踏勘进行方案调整,将景观艺术与工程相结合。采用“形、势、境、细”的设计手段,运用乡土植物、色彩变化等方法塑造沿线景观。

特色文化建设方案篇8

对于档案馆性质和功能的界定,历来业界既有共识,又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不同表述。这又与档案的接收和征集等馆藏建设工作紧密关联。从档案馆的本质属性和主要功能出发,探讨馆藏建设的方向与途径,既有理论意义,更有實践价值。

1 档案馆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职能决定馆藏建设的基础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章第八条明文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国家档案局编写的《档案馆业务建设与管理》也明确提出: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并通过提供利用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服务的社会事业机构。这都说明,文化事业性是档案馆的本质属性。这就要求档案部门树立科学的、文化的、开放的档案观,不断丰富、保护、开发档案文化资源。这种“文化事业性”是档案馆丰富馆藏,优化结构,做好馆藏建设工作的理论基础。

《档案馆业务建设与管理》科学地将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称为档案馆的三个基本职能,可以说,大力加强馆藏建设,不断丰富和优化管藏,是档案馆基本职能发挥的起点,否则,档案馆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档案数量急剧增加,利用需求迅速增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专门档案,其数量几乎呈几何级数增加;新型档案,如电子的、声像的、實物的档案,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激增不减。从利用需求看,党政机关推进民生工程,科研机构课题攻关,其决策依据、落實政策和学术查考而利用档案;广大民众享受“阳光政务”以及盛世修志和群众文艺而利用档案,这都为我们档案人丰富馆藏,优化结构的天职提出更多更高要求,为各级各类档案馆的馆藏建设发出现實而又紧迫的“呼声”。

3 国家扶持档案馆建设,全国馆藏能力迅速提升

2010年以来,国家實施了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仅江西省就有57个县级综合档案馆被列入“十二五”中央补助投资项目,全国各地档案馆建设如火如荼。可以预见,国家和各地方政府今后还会继续加大对各级档案馆建设的投入。国家的重视和扶持,将大大改善档案馆在馆库建设、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迅速提升馆藏能力,为馆藏建设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和软硬件保障。

4 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的出台是重要契机

2011年11月,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公布《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以下简称9号令),明确并拓展了综合档案馆档案收集范围,是各级各类档案馆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档案资源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方向的把握

这里所说的“方向”,是相对9号令中的“范围”而言。如果说“范围”是纲,“方向”就是目,纲举而目张。或者更具体一点说:“范围”是“面”,确保档案收集的广覆盖;“方向”则是“线”,突出馆藏建设的重点和特点。众多的“线”,组成广而厚的立体“面”。本文主要探讨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建设的重点和特点,也就是馆藏建设的个性方向:

1 为民举政特色

馆藏建设坚持“为民举政特色”方向,就是指注重收集和保管一个地方或部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之举、独特之举的档案资料。如江西省收集實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档案,新余市收集创建国家新能源科技城档案,又如某个城市收集保障房建设工程档案,某家企业收集振兴工程档案。这一方向的馆藏建设,档案资料收集要主动而不被动;要有选择而不盲目,要坚持一个时段而不突击一时,从而使收集的档案资料在反映和记录“为民举政”上真實、全面、系统。

2 区域文化特色

具有文化特色的档案记载和反映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也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写照。如北京胡同民居史料、藏族哈达礼仪档案、江西红歌文化档案、分宜夏布文化档案。开发区域文化特色档案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这部分档案,是开发和传承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无疑是加强馆藏建设,丰富和优化馆藏的重要方面。收集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档案,应遵循特色性、真實性和前瞻性原则,采用纸质、声像、實物、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载体,使档案资料图、文、物并茂,充分而且生动展示本区域和本单位的人文历史、民俗民情。

3 历史阶段特色

自古以来,中国都有重视收集和保管档案的历史传统。收集和保管具有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特色的档案资料,是馆藏建设工作的又一重要内容。我们要想方设法寻访、收集和保护历史档案资料,满足人民群众对历史文献典籍的利用需求。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利用今天已经比较成熟和先进的收集和保管手段,我们要力争为后人留下尽可能丰富的档案资料,让他们去还原和评说今天的历史风云,激励新的而又伟大的奋斗进取。

4 部门和专业特色

国务院批准、国家档案局1992年的《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与布局方案》,不但明确了国家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专门档案馆和企事业单位档案馆的设置布局原则,而且就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保管档案的范围也作出了原则分工。9号令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对档案收集范围作了科学和明细的界定。如果说馆网布局是将全国档案资源划块或分条,那么档案收集范围就是“块”和“条”下的细化。9号令不但细化范围,而且突出国家馆作为国家长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性质及其主导地位,厘清了部门档案馆、专门档案馆的管理及其档案的最终归属流向,较好解决了档案重复问题,是原有基础上的继承、发扬和提高。

按照9号令的规定,部门档案馆收集本部门及其直属单位形成的档案,但其中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档案要按有关规定定期向综合馆移交;专门档案馆收集本行政区域某一专门领域或特定载体形态的专门档案或档案副本;企事业单位档案馆收集本单位及其所属机构形成的档案。这三类馆要把准范围,档案收集工作到位而不越位,更不缺位,形成本部门和专门领域的特色,与综合档案馆一道,建设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又不重复),结构合理的全国档案资源体系。

途径的探讨

途径是完成任务、實现目标的渠道,也是方法。在确定范围,把握方向的前提下,必须走对途径,用对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1 法治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實施办法对档案移交和接收有明确规定,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是贯彻执行《档案法》、做好档案收集工作的法规性文件。要依靠法律和行政的力量,通过下发文件,公告,组派工作队伍等方式,向各地各有关部门,向社会组织和个人,广泛收集和征集档案资料。同时,要对损毁、遗失和拒不归档的人和事依法查处。分宜县委、县政府于2008年下发文件,派出工作组,依法将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形成的已保管满5年的档案资料移交于县档案馆,历时6个月,征收进馆3350卷。各地各馆长期以来的實践证明,依靠法治和行政的力量,是做好馆藏建设的主要和有效途径。

2 经济途径

也就是征购。有些珍稀档案资料,如名人手稿、字画、族谱,社会组织或个人在收集和保管中付出辛劳和经济支出,这些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档案馆应依法收集入馆,同时应对有关组织和个人作适当经济补偿。

3 专题途径

对于建设项目、移民工程和人口普查、创建文明城市等单项而又具体的重要工作或活动,应与有关单位或人员协商,落實专门人员,提前介入,跟踪服务,专题收集,及时形成相对成套的档案资料。

4 捐赠途径

加强档案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国家捐赠档案资料,允许捐赠者对所捐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并有权提出合理的利用权限。党委、政府或档案部门应向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价值较大的捐赠,应该予以适当的表彰奖励。

5 代管途径

就是档案馆帮助另一方代为保管档案。委托代管的一般是库房或工作人员等方面不具备档案安全长久保管的条件。代管双方应议签协议,明确代管期限和利用权限等事项,有的还应协定代管经济补偿事项。档案馆对代管的档案资料应尽安全保管的责任,但没有所有权,利用权限也只能协商议定。尽管如此,一些馆库容量大、保管条件好的档案馆,代管档案不仅是天职所然,也是丰富馆藏的补充途径。随着全国各地档案馆建设改造的完成,代管档案还是档案部门积极作为、馆尽其用的体现。

保障措施

朝着馆藏建设的方向,走有效的途径,把9号令规定范围的档案应收尽收,还要有政务环境的保障。

1 党委、政府的重视

档案收集是一项须长期坚持而且各方面积极配合的法治和行政行为。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档案和档案收集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纳入绩效考核方案,纳入领导干部抓落實的重要内容,配齐配强档案部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力量,帮助解决好政策措施、馆库建设、人员经费等问题,为收集和保管档案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2 社会高度的档案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标语以及公益广告、手机短信等有效方式,学习宣传档案法规尤其9号令,在全社会形成知晓档案、关注档案和参与档案的氛围,自觉收集、移交、保管档案,融合贯彻9号令,做好档案收集工作的社会力量。

3 档案干部队伍的高素质

上一篇:化学分析研究范文 下一篇:国际金融贸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