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9-20 02:36:02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1

摘 要 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以及管理模式,进一步强调农村体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出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对策比如:加大体育健康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以及发展农村特色体育和民间传统体育。

关键词 农村体育 现状 对策

一、农村体育现状的研究分析

(一)我国农民体育意识现状分析

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体育思维、感觉、判断的总和。《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表明:农民体育意识的淡薄主要表现在农民对有关体育的信息关注度低。有40.2%的农民认为没有锻炼身体的必要,有32.7%的人认为生产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有37%的人认为体育锻炼会影响到生产劳动[1]。从中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当务之急应是端正广大农民对体育健身的态度并且要不断提高其对体育健身基本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从而增强农民的体育健身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新农村体育的突破口。

(二)我国农村体育资金投入现状分析

在中国,用于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公共资源相对较少,而且农村内部资源分配也出现不公平的现象。《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表明:1996年,在国家拨款的体育经费中竞技体育占了很大的比重。从1994年发行全国体育到2005年为止总共获得公益金406亿元。到2004年雅典奥与会时,用于全民健身计划95亿,奥运争光计划为63亿,扶助贫困地区5亿多,而这仅仅是人为的简单分类,事实上竞技体育所占的比例比统计的还要高。在一些体育相对发达的国家,他们的普遍做法是通过法律来保证绝大部分的公共资金必须用于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在这些确实用于群众体育的款项中,大多数都用在了大城市。到2005年,全国用体育获得的公益金来实施健身工程共有6827项,其中包括健身路径3万余条,6000多个乒乓球台、体质测试器材2820套,篮球架1万多副,但是这些健身工程绝大多数是在城市[2]。体育扶贫款是用于扶持农村中最贫困的地方或者最贫困的人,但在我国农村存在着投入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一些单位或者领导私自将公有资金拨给了少数的关系村,或者地理位置比较显眼容易看得到的村,还有的建设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的体育设施。可见我们国家对于农村体育的建设不仅投入的资金较少,而且存在资金分配不合理的现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

(三)我国农村体育资源现状分析

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85万多个体育场馆,其中城镇中体育场馆的数量占到全部的91.82%,农村仅占8.18%。然而农村的国土面积占总面积的83.50并且拥有70%人口。尽管农村的人口数量在我国占了7成之多,但体育资源的拥有量却非常的少,使其成为弱势群。在我们国家农民以政治参与的形式来表达利益需求是很有限的。从我们国家最主要的参政、议政机构、最高的权力机关以及政协的代表、委员构成情况来看,农民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正如经济学家李普顿所言:“农村拥有大多数贫困和拥有大多数潜在的低成本资源,而城市拥有大多数发言权、有力的组织和权力。所以在与农村的对抗斗争中,城市阶级可以赢得大多数回合[3]。”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农村的弱势群体地位从而决定了是其体育资源长期总量性的短缺。

(四)我国农村体育指导员现状分析

在我国农村,真正从事体育工作的人员很少,体育人才也是非常匮乏,从而导致农村体育的运动缺乏指导和管理。《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表明:我国90%的体育指导员在城市或城镇,农村只占10%[4]。按《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全国城市和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要求,根据目前全国体育人口的比例以及乡镇的多少来计算,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还需要增加3倍到5倍。然而在农村还普遍存在由于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导致一些基层的体育工作者缺乏积极性的现象。而且在农村很少有专门的体育组织机构和专业的体育人员,体育工作相对边缘化,使得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开展起来十分困难。

(五)我国农民参与体育项目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调查显示:农村体育项目的主要特点为内容较为广泛,参与的主体具有选择性,参与者以自己的需求为主,同时参与者以自己的适应为主,不强调大强度、大运动量的活动,而且参与的团体具有异质性,男女老少可以混在一起活动。所以,农村体育要坚持与文化生活及生产劳动相结合,同时秉承自愿、业余、多样、小型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拔河、武术、舞狮、舞龙、赛龙舟等农民更愿意接受,参与度高的体育活动。

二、农村体育管理模式现状研究

新时期加快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合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然而我国目前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一)职责不清,分工不明,机构松散

乡镇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能在农民的意识中并不清晰,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没有什么部门是管理农民体育的。从而反映出农村体育管理与城市体育组织与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于农村体育管理机构管理不严格,从而导致了各种制度和决策所发挥的效能减弱,缺乏社会活力。

(二)体育竞赛制度不完善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2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分析法,根据赣南现实情况,通过对赣南农村中学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正确认识赣南农村中学体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赣南农村中学体育发展的对策。

农村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科教兴国”的主战场之一。农村学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经费紧张等诸多因素,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师资队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的“瓶颈”。赣南是江西的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学生人数占80%以上,农村化的特点极为突出。

1.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农村学校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对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体育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农村学校体育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因种种原因受到严重阻碍。

1.1 学校体育观念的滞后

经过对赣南多所农村中学调查,农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只要是中考、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许多农村中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常常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被学校其它活动挪做他用,有些学校的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根本无法得到保证。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是可有可无的。大部分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不够,研究不透,形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有为数不少的校领导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1.2 体育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工作积极性不高

农村学校体育专职教师配备不够,在赣南一个1000多号人20多个教学班的学校就配置2~3名体育教师,这种状态算是好的,剩下这些兼职老师,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达不到相应的水平。学校评优评先,体育教师也往往被列出名单之外,由于一直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对体育教学工作缺乏热心,敷衍了事。例如:还有一些农村体育教师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

1.3 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据调查:赣南农村中学每年每个学校用于添置新器材的费用不到1000元左右,有的学校连一快普通的垫子也没有,许多农村学校根本无力投资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面对这些,农村中学体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艰难。

2.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建立严格的体育工作督导小组和评估体系

制定有关体育教学文件,以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保证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学管理水平。

2.2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

通过板书、广播和比赛等形式来宣传体育让更多的人认识体育,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更多的群体关注体育、支持体育,更重要的是有关领导和学生家长要更新观念支持体育工作,激励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职能。

2.3重视体育教育人才

要为体育教师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还要提高教师福利工资,吸纳人才,利用人才,稳定高级人才的队伍,学校还应鼓励现有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学校体育发展要求。

2.4拓宽体育经费渠道

要根据农村的实践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资金渠道来筹集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加快体育设施器材建设。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合理地使用体育经费,用以改变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不足,器材设备简陋的状况。

2.5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体育教学、考核,大家都重视体育教育,为使学生进入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境地而努力。

3.针对赣南农村地区特点,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资源

3.1利用校外周边场地地形

赣南属山地丘陵地区,好多学校都建在山坡旁边。自然环境优美,并且许多学校旁边有河流沙滩,学校附近的山坡平坦,车辆行人较少,学生活动安全而又方便,如学生爬山、冲坡、翻山丘、穿越树林等练习。农闲时的打谷场,夏天里绿荫连天的河堤,这些都是天然的运动场,还可利用山地开展野外活动,利用江河湖畔有组织的开展游泳活动等。

3.2在教学的安排上要有选择性、目的性

由于场地、器材的缺乏,只要有活动的场地,不影响教学秩序,例如:在走廊过道、花坛等处安排武术、健美操、健身走、体操、身体素质练习等,这种不用多少器材,学生的活动范围小,固定队形进行的练习,要求学生位置不变而教材教法多变,用以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来开展体育教学。

3.3老师学生自己制作器材

赣南农村中学自然资源丰富,可以用竹子做标枪,喝过的矿泉水瓶做“保龄球瓶”的掷球游戏,利用废旧轮胎做滚动游戏练习,跳绳、乒乓球台等都可自制,老师和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享受上课时不能体会的另外乐趣,做沙包、做毽子,很早以前的游戏现在照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3.4雨天室内课

3—5月,赣南阴雨连天,平均雨日为55天,大多数农村中学都没有室内体育馆,雨天室外是无法教学,在不影响邻近教室教学的情况下,我们的雨天室内课可以这样上。

3.4.1新闻聚集课

平时体育教师收集的体育新闻、体育节目、体育赛事等各种资料整理摘抄好,利用室内课向学生进行报道,大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4.2知识拓展课

向学生讲授一些体育与健康的卫生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生理解剖学知识、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知识、预防常见病、传染病常识、科学合理地锻炼身体的方法及应遵?诺脑?虻取?/P>

3.4.3室内体育游戏

如“原地投镖”、“乒乓球颠球接力赛”“小篮球、小排球等,做击鼓传球”等游戏,室内体育活动课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让多数学生能上台表演节目,如:讲一个体育故事,做一个体育动作、出一道体育知识题等。总之,体育课前的合理安排,形式多样,是室内体育课能生动有趣的前提之一。

4.结束语

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要使田径、篮球、足球等这些竞技类体育项目尤其是体操项目类的器材达到标准,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可以大力发展一些易于开展的项目,还可以利用当地学校的地形地貌开展一些如:越野跑、定向运动等体育运动项目,鼓励教师学生勤工俭学、自己制作简易器材,形成有农村特色的地方教材。

农村学校可开发教育资源可以弥补当地学校教育资源的短缺。充分发掘现有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教学服务,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必有之路。

参考文献

[1]秦贺余等.对体育资源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6: 178-181.

[2]李莉.农村学校体育应具有独特性[J].体育科技,2002,3 :128-130.

[3]蔡锡元,李淑芳.体育游戏[M].体育出版社,2001,4:573.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3

一、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农村学校体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对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体育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农村学校体育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因种种原因受到严重阻碍。

(一)学校体育观念的滞后

经过对多所农村中学调查,农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只要是中考、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许多农村中学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常常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被学校其他活动挪做他用,有些学校的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根本无法得到保障。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体系中是可有可无的。大部分学校领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视不够,研究不透,形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有为数不少的校领导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体育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工作积极性不高

农村学校体育专职教师配备不够,有很多学校体育教师都是兼职老师,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师的专业水平达不到相应的水平。学校评优评先,体育教师也往往被列出名单之外,由于一直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他们对体育教学工作缺乏热心,敷衍了事。

(三)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据调查:有的农村中学每年每个学校几乎没有用于添置新器材的专项经费,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许多农村学校根本无力投资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面对这些,农村中学体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艰难。

(四)学校体育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

二、发展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对策

(一)转变体育教育观念

一是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使学校体育教育一切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学校教育承担着培养新世纪的“四有”新人的重任,而新世界是竞争的时代,在应对激烈竞争和紧张工作及快节奏的生活过程中,需要具备健康的身体,心理及较强的社会能力,这种促进全体学生健康的新观念,不再仅仅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与技能,而是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去。

二是要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长期以来,学校通过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努力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就必须改变过去的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全体学生,建立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重点突出学生的个体地位。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新型课堂上的体育教师,已不再是过去的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而是,学生要学什么,教师就得教什么。不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是要求我们教师要有一井水,甚至更多,所以广大的体育教师就更有压力和危机感。怎么办?首先,要上一级领导重视,加大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其次是体育教师自身在本职工作中要认真落实新型课堂教学,不断加强业务水平训练,努力提高自我能力;第三,可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

(三)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

通过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使每个农村中学真正了解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教育与训练,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情操和审美观念,从而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各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同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密切联系,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不断地宣传体育的各种功能和社会化价值,加速推进体育社会化的进程,培养全体公民积极参与的意识。

(四)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

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五育”同步发展。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对学校体育具有社会功能价值意义的教育,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几十年以后,他们将分布在社会的各条战线和做了家长,这对增强整个社会意识的作用较大。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4

一、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由于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据调查了解,社会上很多家长,一方面崇拜象李宁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2.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不少人,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3.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4.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小学主要分布在县城及乡村学校,发展城镇和农村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目前事实恰恰相反,我国广大农村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师奇缺,同时因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专业思想不巩固,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结构来看,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极少,很多是兼职或代课教师,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改革创新。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给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阻力和消极因素。 我提出一些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

首先要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大张旗鼓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使每个公民真正了解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情操和审美观念,从而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

其次要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三育”或“五育”同步发展,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其三,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乡、村、联中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其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⑴动员鼓励中学生积极报考体育院校,不断充实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积蓄后备力量。⑵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

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和目前的发展方向。

当代学校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式,使师生耗费最少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最优化要求全面考虑教学和教育的规律、原则、形式、方法、现有条件及所教班级和个别学生的特点。

依据优化的实质和要求,我认为优化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与内容,应做到以下几点:1.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思想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

2.探索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规律,研究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社会要求,体育教学怎样适应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河北省;农村居民;群众体育;发展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相对于城市体育还非常落后,这也是农村人口体质水平低于城镇居民的重要原因之一。2011年12月24日,新华网报道,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河北省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上升,优秀率下降,城镇人群体质水平高于乡村。发展农村体育是提高农村人口体质水平的重要保障。我国地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农村群众体育发展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特点。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研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河北省农村群众体育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因此,深入了解河北省农村群众对于体育的实际需求情况,制定适应当地农村实际情况的农村群众体育发展对策,为进一步规范、引导、推进农村体育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社会调查入手,通过对农村群众体育现状的了解,包括农村群众进展情况;农村群众体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农村群众体育意识、行为、体育需求的调研。从实际出发,并寻求相关理论支撑,构建具有可行性,且行之有效的农村群众体育发展对策,旨在为政府制定相关体育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建议,最终促进农村群众体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河北省农村居民1395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首先设计《河北省农村群众体育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河北省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与目的、需求、活动内容、时间、频率、形式等内容。问卷的发放对象选取主要根据随机的原则,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河北省所辖11个地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沿海、山区,平原,选择了唐山、承德、石家庄三个城市为调查范围的15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95份,有效回收率为93%。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度、参与度与目的调查

对问卷调查内容:“您对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程度”,的回答中,选择非常需要或需要的共有1113人,占总人数的79.8%。而目前正在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仅为19.4%。32.4%的人认为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增进健康,抵御疾病;认为是为了瘦身健美和娱乐身心的分别占30.8%和18.9%。这说明大多数农村居民认为自己需要进行体育活动,但实际上参与度却很低。他们对体育活动目的的认识比较充分,活动目的明确。

2.2 参与体育活动项目内容情况

据调查:农村居民参与最多的体育项目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广场舞、散步或跑步、太极拳。对问卷进行统计得知:选择广场舞的绝大多数为女性,选太极拳的大部分为男性,这说明,目前开展得热火朝天的广场舞已经广泛深入到农村,并且受到了农村居民的喜爱。散步或跑步作为最普遍、简单的健身方式也受到了不少人青睐。太极拳是一项极适合老年人参与的传统项目也开展得较好,但参与人群多数为老年男性。选择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人数排名第四,其中的大部分人为承德地区农村居民。选择健身路径内容进行锻炼的人数排名第五,对于一些球类运动,参与度不高。

2.3 参与体育时间和体育人口现状

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须满足三个条件: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1]。据调查,河北省农村参与体育活动人群中满足体育人口判定条件标准的占总人数的7.9%。绝大多数农村居民是在农闲时才参加体育活动,这说明河北省农村体育人口远低于我国体育人口总体比例水平,而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又较多,因此,我国要把发展体育人口的重点放到农村来。

2.4 目前参与体育活动形式与组织状况调查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目前河北省农村居民与大多数是自发的参与体育活动,有49.9%的人是与爱好者一起锻炼,其次是自己活动,有21.3%的是参加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而与他们所希望的体育活动形式进行对比得知,希望参加有组织的体育活动的人数占到了61.5%。这说明,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希望在参与体育活动时有人组织,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愿望。目前农村正式的政府性体育组织只有文体站,其它均为自发性组织,随意性较强。

2.5 参加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情况

体育场馆设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效果,是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关键部分[2]。调查得知:有1395名被调查者中,共有819人对目前参加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占比58.7%,有21%的人表示一般,有20.3%的人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目前有93.1%的农村居民表示想参加的体育项目根本没有场地器材,即使有,但是已经破旧了或不充足。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目前农村体育场地器材情况的严重不足,农村居民对当前体育场地器材现状的不满,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农村场地器材的建设。

3 河北省农村群众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3.1 强化农村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参与度

意识形态决定行为特征,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意识到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主动健身意识较弱,健身知识匮乏。政府、社会各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把宣传体育知识、健身知识作为主要内容,使农民群众认识到体育不仅有强身健体功能,而且还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团结等多方面功能,让广大农民群众转变不文明的、封建迷信的和“劳动代替体育”的观念,增强体育意识。可以通过建立群众体育示范村的方式逐步推广,通过开展体育项目比赛、各村巡回展演等形式进行影响和激励。使体育健身意识深入人心,促进农村居民体育健身意识的觉醒,提高参与度。

3.2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力度

农村群众体育要发展,政府首先就必须要重视,并给予资金的投入,首先,应加快培养农村体育工作骨干力量,进一步提高基层体育工作者的素质,增长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人参体育活动,逐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以更好地在新形势下做好农村体育工作。第二,加快农村体育活动组织建设,建立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中心或体育活动站、点,实现对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第三,要加快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并长期坚持维护,丰富农村居民体育活动项目,让更多的人可以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长期坚持。

3.3 发挥区域优势,结合人群特点,开展适应的体育活动内容

我省沿海,平原和山区农村都有其各自的特征,开展农村群众体育也应利用这些地理特征优势,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形成自身的特色,把学校及周边厂矿的体育场地充分利用起来,采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登山、游泳、滑雪、滑冰等体育活动。如沿海城市可以多开展一些海上健身项目,河北沧州的民间武术、保定的毽球、山区少数民族项目也可以深入挖掘开展。另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以老年人和在校学生居多,所以多开展适宜老年人的体育锻炼项目,同时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同发展也是促进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德利,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人口结构与分层发展特征: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3):44-48.

[2]蒋善华.简析制约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与解决策略[J].大众体育,2013(57):142.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体育生活方式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具有较强的自由性、文化性等特点,对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丰富养生之道有重要作用。如今,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精神文化生活关注不足,相关部门不能提供相应的设施和管理服务。因此提供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发展措施,帮助农村老年人养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起着重要作用。

一、农村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分析

(一)体育生活方式观念落后,意识薄弱

农村老年人经历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环境,当时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他们保守、封闭的生活习惯。容易出现对体育生活方式认识不足,不能理解体育运动与健康的真正关系,很难接受一些新的休闲运动项目,所以阻碍了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行为。由于农村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很多老年人根本就不认识字,甚至有些老年人认为,修养生息、每天静坐或者躺着休息就是增进健康的最好方式。这些传统落后的体育生活方式意识严重阻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改善。

(二)体育活动场地及器材不完善

现阶段,一方面农村群众体育健身氛围较差,而且平时忙于田间劳作,体育活动开展状况不乐观;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于农村群众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场地设施数量少,基础设施质量不高,很多村落没有专门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限制了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

(三)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不足,缺乏科学指导

农村老年人对于体育及健康认识存在偏差,没有形成锻炼氛围,没有养成锻炼习惯,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差,小部分参加锻炼的效果也不高,同时缺乏对体育健身的认识和健身文化的范围。然而,农村体育活动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配备不合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等级结构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发展分布不平衡,数量严重不足,甚至出现没有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象。

(四)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缺乏组织管理体系

农村体育活动缺乏必要的重视和有力的管理,管理活动松散,缺乏组织是农村老年人不爱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老人具有充足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可如今每天只是进行一些像看电视、逛街、晒太阳、打牌一类的娱乐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其进行体育活动。农村老年人体育组织主要是政府倡导型的体育组织,民间组织较少,对于政府的依赖性比较强。

二、农村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发展措施

(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村委会为主体的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模式

农村老年人多为空巢老人,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比较低,思想观念更新和接受新事物比较慢等因素,直接影响了体育活动的开展。以政府为主导,村委会服务为主体的老年人活动模式是指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政府制定相关的计划和政策,筹建和提供完备的体育场所及设施,一方面规范老年人体育活动,另一方面村委会等基层组织通过资金的管理、资源的分配、人员的投入等方式,向老年人提供相关的服务。

此种模式既可以保障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时间,又可以保证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效果。所以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改变农村老年人的体育观念,为农村老年人更好的参与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完善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的指导体系,配备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指导体系是一个包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健康咨询、健身指导、体质监测等子系统在内的公共服务系统,针对老年人健身群体进行健身指导,并给予建议和科学锻炼的方法。目前只有少数社区、乡镇有健身辅导站、体质测试监测站、健康咨询中,应设立健身辅导站广泛的动员、组织和指导农村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设立健康咨询中心提供运动及健身的科学知识、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提供健康咨询服务;设立专门的体质监测站对参加体育锻炼者进行各项身体指标的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

(三)加快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合理化建设

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是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载体,提高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数量和质量,能改善老年人的健身环境,有利于带动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的建设需政府参与,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和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村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统筹城乡老年人体育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多途径改善和开放现有场地设施,构建有利于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现有场地资源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挖掘现有场地资源的潜力,增加相对数量,拓展体育场地设施资源。

三、结论与建议

在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和政策支持,要求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同时需要基层服务机构利用好当地的自然条件,广泛地组织参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相符合的体育活动,激发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兴趣,开发适合农村老年人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方式,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裴立新.我国老龄化现状分析及老年人体育与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22(3):23-27.

[2] 徐忠,黄慧娟.河南省农村老年人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博士论坛.2012.2(31):3-4.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7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特点及问题做了全面性的分析,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出发, 阐述了在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我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以促进农村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

1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尤其是在城市中的学校,许多中小学已经建有体育场馆,建有塑胶的运动场地,体育教学的环境非常的舒适,但是广大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却仍在为体育教学条件发愁。在有些农村学校几乎没有什么体育场地和器材。为了适应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农村学校和体育教师要怎样结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 为教学服务, 让每个农村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是农村教育主管部门和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2安徽省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

2.1体育课开课率不足

根据我国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体育法,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农村中小学校也必须开设体育课,开展体育活动。然而根据调查目前我省广大的农村学校中有众多的学校体育课开设的很不规范,有些学校开设的课时不够,有些山区小学就根本没有开设体育课。

2.2体育师资缺乏,教师队伍不稳定

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师资队伍, 显然是空泛之谈, 目前我省在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但因人口众多, 教育规模大, 仍然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学校的需要, 加之学校编制等问题, 造成农村学校存在大量不合格的兼职或是代课的体育教师, 特别是农村乡村小学学校体育教师更为缺乏。另外由于社会的偏见, 不公正的待遇, 造成了一部分已在体育教学岗位的体育教师流失。因此,这种局面无疑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2.3 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安徽省农村学校的体育经费远远满足不了正常开展体育的需要。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差别决定了其投入学校体育经费的比例。虽然近些年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保持了增长的势头, 但是与所需要的体育经费差距仍然较大, 贫困地区和不重视体育的学校其经费更是少得可怜,许多学校体育教师反映, 学校体育工作的最大问题是体育经费不能保证。由于体育经费的不足, 一直阻碍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快速发展。

2.4 学校领导不够重视, 体育教学质量较差

某些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的态度, 为了保证升学率, 以牺牲体育为代价, 集中时间和精力抓好文化课的学习。 “以劳代体”的思想严重, 认为农村学生离家和学校较远, 走的路多,再加之家务劳动及农活繁忙, 所以就不需要体育了。特别是在偏远的乡镇中学, 学校领导对体育是很少过问。这无形中导致学校体育得不到重视,体育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2.5体育场地器材匮乏

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势必造成体育场地器材的匮乏和短缺。从我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来看,经济发展层次越低,学校规模越小,场地、器材缺乏越严重。农村学校的场地缺乏和器材缺乏相伴,有的学校场地凹凸不平,全是泥土场地,更不用说田径场了。可见,许多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与国家教委颁布的《农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相差很远。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场地器材条件,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短缺,是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受到严惩影响的重要原因。

3安徽省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策略

3.1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

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应占一定比例,并逐步增加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此外,要广开财源,多渠道、多途径筹措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要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以自制为主,提供教学和业余训练的必备条件。农村学校师资比较缺乏和体育器械比较少,所以在安排课程教学计划时应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坚持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等新课程基本理念。在教学中运用简易器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体育基础、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完成体育课程,从而完成课程的学习目标。

3.2加大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

制订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拓宽培养、培训渠道,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稳定教师队伍。体育教师应有时代的紧迫感,充分认识到自身能力及水平的不足,积极地参与各种自学、函授、培训等继续教育,并且要积极地参加体育科研,开展课题研究,认真地撰写本学科方面的论文,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强专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等,帮助其提高思想觉悟、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4安徽省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原则

4.1教学内容手段创新原则

农村学校体育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的制约,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往往具有较大的难度。但只要体育教师爱岗敬业,敢于创新,善于根据体育教学规律以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手段,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场地器材的不足。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体育老师还可以利用校园或周边的地形(如空地、通道、斜坡、台阶)等,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的体育游戏或比赛,增加学生体会体育运动乐趣的机会。

4.2农村学校体育与农村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农村学校体育是培养农村体育人口的重要环节,是为广大农村传播体育文化的主渠道。农村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应结合农村文化传统和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如加大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开展健康保健知识宣传,组织年级与年级,班与班之间的小型多样的简单体育竞赛,组织学生观看成年人在各种节日举行的体育比赛,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4.3农村学校体育与传统体育相结合的原则

农村学校体育应坚持以传统体育为基础,结合现有场地,器材条件组织进行,传统体育是农民体育经久不衰,持续发展的根本。如龙灯、舞狮、龙舟竞渡、登山、射箭、摔跤、拔河以及结合农活操作技能的特点而创编的体育活动等都有着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作灵活的修改并将其作为中小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内容。

5结束语

我们要认真分析和思考安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安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就能真正落实好体育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进而促成文化课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才会有新的局面,才能真正地推进素质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2007(8)

[2]钱光田,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体育教学2008(3)

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8

论文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发现:部分学校仍不能按照要求开足体育课;体育教师学历等结构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占有率低和体育器材匮乏。

引言

我国是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党的十六大已将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确定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村学校体育不仅能很好地发挥增强农村人体魄、提高农村人的身体素质的功能,还能发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作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人的文化生活非常单调,、迷信等不健康的活动在农村然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生活的质量。利用农村学校的条件开展体育活动可成为农村文化活动一个重要部分,发挥其丰富农村文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摸清我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困难的途径,探求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以期为领导部门规划学校体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农村(乡级和乡级以下)的普通初中和小学为研究对象,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了部分地市的农村中小学作为调查样本。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本研究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获取有关信息。

1.2.2 访谈法对地方有关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农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访谈。

1.2.3 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17地市农村中小学采用分层抽样法进行调查。本课题共发放《体育教师调查问卷》135份,回收到135份;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350份,回收问卷1263份,有效问卷1203份,有效回收率为89%。

1.2.4 数理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课教学现状

2.1.1 体育课的开课情况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功能作用的直接承担者,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而3-6年级,每周为3学时,中学为每周3学时。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山东省17地市的农村学校中,全部都开设了体育课,每个地市的开课率都是100%。体育课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开课率都是100%说明山东省农村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实施体育教育都有了时间上的保证。但100%的中学每周只有2学时的体育课;小学情况同样并不乐观,45.5%的小学是每周3课时,没有一所学校在1~2年级保证4学时的体育课程,3~6年级一般只有2课时的体育课程,达到每周3课时的学校仅占调查学校的32.6%。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绝大多数农村学校不能按照政策规定保证足够的体育教学时间。

2.1.2 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在调查的山东省农村中小学学生中,小学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有点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仅为46.95%,中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63.06%,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尤其是小学学生,其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非常不丰富的百分比竟达到50%以上。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农村中小学的开课率较高,能较好地贯彻体育教学大纲,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开课质量较差。

2.1.3 影响体育课开设的因素调查结果说明,在农村中小学中,不能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占有率低和体育器材匮乏是制约学校体育课开课率的关键因素。此外,重视其它学科教学而忽视体育课教学的传统观念也是其原因之一。有些地区政府和领导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师资不足,也影响到体育课的正常开设和质量。各级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学校休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检查评估,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省体育教学现状,应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使其向规范性、科学性方向发展,形成一流的体育教学体系。

2.2 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专业师资情况

2.2.1 体育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数比调查发现,山东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与在校学生比为1:210,即合计210名学生有一位体育教师,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为1:213,合计213名学生有一位教师。这种师生数比例失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具有重要影响,也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地方为控制教师编制、减少财政开支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此外,农村中小学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因素导致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面向城镇学校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2.2.2 体育教师教师学历结构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知识、智能结构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调查显示,按照农村中小学50%的教师分别达到本科和专科的要求,山东省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基本上能够达标,但中专学历的教师仍占较大比例。而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远低于达标要求。调查中也发现,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也存在着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教师素质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生活环境差,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二是地方农村政府为减轻财政压力,减少事业编制,进而控制中小学教师编制,使一些有意到农村中小学工作的体育专业毕业大学生不能如愿。

2.3 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经费现状

2.3.1 体育设施现状我国教育部规定,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6.8m2,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在本次调查中,山东省农村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9.64m2,高于我国教育部规定的生均体育场地面积6.8m2标准;农村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8.93 m2,也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的标准。

但由于体育场地建设受地方经济条件影响较大,农村经济又较为落后,所以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场地多为土质,建设不标准。

体育器材也是反映学校体育开展状况的一个指标。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规定,体育器材达标率须在80%以上。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合格的学校仅占23%,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在50%以下,属于不合格范围。

2.3.2 经费现状体育教师是体育经费的直接使用者,对体育经费的感受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具有发言权。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64%认为没有体育经费,36%的人认为有经费但得不到保证。另外,从调查的生均体育经费来看,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生均体育经费仅为0.76元。总的来说,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是严重短缺的,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关,也与全社会及主管教育的领导对体育的认识有关,同时也不排除个别学校存在挪用学校体育经费的现象。

3结论

3.1 部分学校仍不能按照要求开足体育课。被调查学校都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内容单调、项目少;班额过大,给体育课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3.2 相当大一部分学校体育场地的质量差、标准场地比例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的体育器材数量少、质量差。部分学校配置的某些体育器材根本不是为了让学生使用,而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置和维护、影响了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3.3 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不够;体育教师学历等结构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偏低、体育课不受重视、学校放任体育工作等多种因素导致大量的体育教师缺乏认真工作的动力,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3.4 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教育一样,处于一种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不正常状态,这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根源。要提高各级教育部门对“加强学校体育,明显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4建议

4.1 有步骤地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实行定向培养,解决分配渠道不合理的状况;号召和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给予一定的优越政策。

4.2 加强农村学校场馆、设施的建设及改造工程。鼓励学校因地制宜、修旧利废,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自己开发场地设施以弥补经费的不足。

4.3 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小学校学生的达标标准,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农村教育综合办公室.农村教育改革思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曲宗湖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5(4):26-28.

[3]王俊奇.东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22-324.

[4]林文同,李习友.试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J].体育与科学,1990,11(6):19-22.

[5]武军.中国农村体育的动力—争创体育先进县[J].体育文史,1995,(3):18-19.

[6]裴立新.我国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N].中国体育报,2004-06-24(7).

上一篇:管理学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下一篇: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