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名师课堂范文

时间:2023-11-17 01:13:07

地理名师课堂

地理名师课堂篇1

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外语习得有重要影响。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已经证实,学生的自尊与其学习成绩有密切联系。怀利(Wylie,1979)对该领域的大量研究证明,学生的自尊与学习成绩存在正相关;瑞达(Reda,1995)的研究表明,自尊与学生的学习动机都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行为加工水平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张林,2006)。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能记住学生的名字,就是关心、尊重学生的表现。另外,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称谓学生”,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融洽,构建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质量。

二学生角度

库珀史密斯(Copper Smith)指出,孩子的自尊来源于他们所处的环境里的有利或不利的经历以及“重要的人们”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在这些重要的人当中,父母是第一位,教师是第二位,朋友位列第三;父母对孩子的自尊影响最大,其次就是教师(Jane Arnold,2000)。

1学生的自尊

关于自尊的定义,不同的专家持有不同的理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罗杰斯(Rogers)就在其自我理论中提出“人人都有被关注的需要”;马斯洛(Maslow,1965)认为自尊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个体一方面要求别人重视自己,另一方面要求自尊;马克利尔(Mark Lear)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对自尊进行定义,“自尊是个人人际关系好坏的内在反映。自尊是个人对其个人和社会,尤其是和重要的他人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观度量,反映了个体和他人的关系在个体眼中的重要性,以及别人对他们亲密程度的看法和关系程度”(张林,2006)。尽管他们对自尊的理解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都承认自尊是个人对他人的关注和尊重的重视。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被人理解和受人尊重。因此,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并保护其自尊。

2“记住学生的名字”,是对学生的尊重

人们在人群中被他人、尤其是领导或长辈叫出自己的姓名,会有受重视和尊重的感觉。学生也会有同感,能被老师叫出姓名,心里也会倍感亲切和温暖。作为教师的我们,曾经也作学生,也一定曾有过被自己的老师记住名字的自豪经历或也体会过老师叫不出或叫错自己名字的尴尬。而今已为人师的我们,站在讲台上,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我们还应该照顾到学生的感受,满足学生的自尊需求。如库珀史密斯(Copper Smith)所强调的,教师对学生的自尊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增强学生的自尊,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及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

3“称谓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英语不是学生的专业课程,学生在这门科目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本来的英语基础也不扎实,上英语课时就显得很吃力,遇到困难,很容易就放弃。为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和兴趣,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适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能力,保护学生的自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优势取有激励作用的称谓,如“耐心先生”“博学达人”等,这样的称谓可以让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保持上进的心理;或者能做到不看名单就可以准确地称呼学生的名字,时不时赞扬和鼓励学生,说明教师注意到了学生的优点和能力,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而学生也会在获得老师肯定后自我认可;如果教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只能用手指说“这位同学”或叫学号,这不仅显得教师对学生不够用心,而且学生听了,心里不免会有失落感,会感到自己不受重视和被人遗忘,因为老师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住。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挫伤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而且英语对他们来说就是“副科”,若是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被打消了,学生就很难再燃起学英语的热情了,更谈不上进步了。

三教师方面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共同创建的。作为教师,不能只是站在讲台上低头讲课却浑然不知学生具体在做什么,还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确保学生认真、积极地学习。也就是说,上课时教师应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1.课堂管理

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约翰逊(Johnson)认为“课堂管理‘是’建立和维持班级团体,以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艾默(Emmer)则将教师课堂管理视为教师一连串的行为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合作感,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处理学生问题行为,创建教师情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杜苹,2005)。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课堂管理是教师为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以发挥其最大效用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对影响教学和学习的诸因素进行协调的过程。

大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纪律涣散,学生迟到、旷课或在课堂睡觉、看小说、玩手机;师生交流少,课堂互动难以进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疏远等。面对课堂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不能以事不关己的态度来应对,因为这样不仅不利于课堂教学和学习的顺利开展,还会导致课堂失去固有的严肃性,而学生也更加肆无忌惮地做他们的事情。教师是课堂管理的中心,对课堂管理问题的处理负主要责任(秦佳,2009)。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优化课堂管理,以促进英语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有效进行。

2有效维护课堂纪律

公共课程的考勤主要是为了维护课堂的严肃性,督促学生按时上课。考勤虽然是约束学生的有效方式,但也是费时费力的事情。而且在学生眼中,点名考勤还是机械呆板的行为,因为教师只能对着名单念名字,根本和学生对不上号,有时甚至出现一个学生给几个学生答“到”而老师却被蒙在鼓里的现象。“记住学生的名字”可以解决点名考勤不能解决的难题。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之后,上课时不用看名单就可以叫出向学生的名字。学生不管迟到还是旷课,都很容易被老师发现。教师记住了学生及其名字后,如有学生的课堂行为影响其他同学时,老师可以直接叫出“肇事”学生的名字以提醒或制止。而且学生受到提醒后,自然不敢再放肆而选择与老师配合。“记住学生的名字”不仅可以避免考勤的麻烦,还利于维护课堂秩序。

3以真情管理课堂

教师真挚的感情,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愿意同教师交往并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上的共鸣(秦佳,2009)。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确保学生能充分吸收课堂学习内容,为此要用真情与学生交流,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师在学生身上投入情感的体现。教师只有通过用心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特点,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才能真正记住学生,将人与名字对上号。学生意识到教师用心良苦,会对老师心存感激,感到老师关心、喜欢自己,也会喜欢老师和老师的课,上课时自然会懂得尊重老师,约束好自己的课堂行为,积极有效地投入课堂学习。

同时,还要优化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途径。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学英语课堂的交互式活动很难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很少有机会进行交流,学生之间也无法相互交流。而且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教师组织课堂活动增加了难度。要解决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难题,主要靠教师主动了解学生的特点及其英语水平状况。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将学生的具体情况做详细记录,而最基本的就是从记住学生的名字做起。教师记住学生的名字和特点后,在课堂提问时,才能做到因人而问。在组织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时,也能迅速有效地将学生分组,促进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

4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

良好的师生关系利于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项茂英(2004)提出: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师生关系必须融洽。师生关系好,自然会促进英语学习,正如古言“亲其师,便信其道”。“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充分尊重学生和关注学生情感的表现。师生互相尊重、互助互爱,师生关系会变得和睦融洽,这样有利于构建轻松、活跃的英语课堂。生动活泼的英语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他们踊跃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现代教育也是提倡这样的师生关系:平等互动、双向交流、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夏纪梅,2006)。

四结语

叫一个学生的名字,表扬一下他的积极行为,都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马桂华,2009)。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称谓学生”,似乎是小事,但却是教师热爱、尊重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也是维护学生自尊的有效途径。“记住学生的名字”,便于教师适时地维护课堂纪律,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和增进师生的交流沟通,创建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从而推进英语教学和学习的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J.Arno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Weidong Dai.Moder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Methodolog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2005.

[3]杜萍.课堂管理的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马桂华.成功管理课堂的四个关键[J].中国音乐教育,2009(10):38-42.

[5]秦佳.初探大学英语课堂管理优化策略[J].华章,2009 (9):59-60.

[6]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项茂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外语界,2004(4):37-42.

[8]张金凤.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9(3):75-78.

地理名师课堂篇2

[关键词]认可度 大学生 课堂教学行为 评教

[作者简介]林宜玉(1965-),男,贵州黄平人,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与成人教育。(贵州 凯里 556000)李浩泉(1968-),男,四川广元人,华中师范大学在读博士,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史。(湖北武汉 430079)

[课题项目]本文系凯里学院“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年度一般项目“大学生不同认可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比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0910)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76-03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国内高校普遍采用各种形式的大学生评教。“学生评教就是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活动。”尽管学生评教在教育界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有的学者认为“学生评教是和教学督导制度、领导听课制度、同行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等构成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学生评教的科学性本身受到置疑”,但目前学生评教已在诸多国内大学盛行并被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手段则是不争的事实。本研究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对大学生评教不同认可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自然观察,并通过量化分析,试图为学生评教的合理性寻求到令人信服的证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某地区的三所高校。这三所高校近三年(2006~2007、2007~2008与2008~2009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参与评教的教师分别为:A校,524名、562名、621名;B校,425名、432名、445名;C校,345名、356名、367名。分别剔除各校新调入或调出(包括外出学习)人员,各校三次评教均参与的教师数量分别为504名、416名及338名。然后利用各校近三年“WEB网上教务办公管理系统”中学生评价教师的评价资料,通过分别计算各校近三年各教师所得评价分数的标准分的平均分(因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以班级为单位,故不宜将其各自的得分直接相加,于是就通过计算标准分的方式使各位教师在不同班级所得的标准分可以相加;又因每位教师所任教的课程门数不一样,故通过计算各自的平均分,从而使各位教师在各校范围内可以排序),然后在各校范围内排序(在排名中发现,可能是由于公共体育课程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任教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师认可度普遍较低,为了保证观察对象的代表性,特剔除这部分教师,故三所学校参与排名的教师人数分别为472名、392名和320名),前30%为认可度高的教师,后30%为认可度低的教师,三所学校分别得到认可度高与低的教师为142名、119名和96名。这样三所学校共计得到认可度高与低的教师为357人。最后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抽取认可度高与低的教师各10%,得到认可度高与低的教师各36名,共72名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教师40名,女教师32名;1~5年教龄的30人,6~10年教龄的24人,10年以上教龄的18人。这些教师任教的课程涵盖人文、社会、自然诸学科,任教年级覆盖大一至大四各年级,在职称、学历、职务等分布方面也不存在差别。

2.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自制《课堂教学行为观察表》,该观察表根据柳夕浪教授《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一书中对课堂管理行为分类的相关内容编制而成,旨在考察大学生认可度高与低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中在目标导向、激励与强化、组织构造、课堂秩序、教师的领导方式与课堂气氛五个维度上是否存在差异。它共有16个题目构成,均为选择题,并都采用五级记分法。

3.研究步骤。第一阶段为设计《课堂教学行为观察表》。目的是寻求最能代表一般教师的又易于观察的课堂教学行为,并对各种准备观察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概念界定。第二阶段为实施观察。首先确定观察对象和实施观察的具体要求。首先是统一培训观察员,观察人员主要选取班级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以便于在自然的课堂教学背景下进行观察。通过统一每一位观察员对课堂教学行为中所准备观察行为概念的认识,使每一位观察员所记录下的课堂教学行为尽量做到同质,并告知必要的观察方法、技巧等。其次是确定具体准备观察的课堂。要求所观察的课堂教育活动类型都必须是新授课,而不是复习课、实验课、练习课等其他类型。同时要求同一位观察员对每一位观察对象观察3次,然后对每位老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记分取平均值。第三阶段是回收观察表,并分析资料。第四阶段为个别访谈。通过对某些观察对象的个别访谈,寻求相关现象的深度理解。

三、研究结果

1.差异系数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评教认可度低与高的差异系数(CV值)均在0.05~0.35之间,表明该样本的离散程度较理想。大学生评教认可度低组的CV值在组织构造与课堂秩序两个维度超出0.05~0.35之间,表明该样本的组织构造与课堂秩序两个方面的离散程度较大。

2.显著性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评教不同认可度高与低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目标导向、组织构造、课堂秩序和领导方式与课堂气氛四个维度在统计学意义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激励与强化这个维度则在统计学意义上差异不显著。在此仅作简要分析,详细分析见下文。

四、分析与讨论

1.目标导向问题。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是“具体教学过程的结果和学生的行为准则,它是学科课程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和具体化”。确立教学目标,分析课堂教学任务,并恰当地陈述教学目标,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测与反馈矫正,实施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向与调控,这是课堂组织管理的首要环节。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接受知识的特点,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呈现给学生明晰的目标,使学生知道该掌握什么,达到什么要求。否则,一节课后学生不明白教师教学的旨意何在。表2目标与导向的研究维度之所以出现显著差异,就是大学生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对于教学目标明晰的教师,大学生认可度就高;反之大学生认可度就低。

2.激励与强化问题。如表2所示,大学生评教认可度高、低两组教师在0.05的显著水平上没有差异。我国有句名言:“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没有显著差异只能说明大学生评教认可度高、低两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在0.05的显著水

平上无多大区别。大学生是有情感、理智和充满需要的。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需要激励与强化。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一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一90%,以至更多。”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探求激励与强化机制十分重要。这是因为激励不仅可以鼓舞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进行自主学习、课外自学和创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因激励而培养起来的勇于进取、乐于竞争、善于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也是现代大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形势急需的重要素质。

3.大学课堂的组织构造问题。大学课堂的组织构造对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有决定作用。课堂的组织结构决定了课堂的内部张力,课堂是否有一定的凝聚力与活力,是否围绕目标展开的关键在于师生对于课堂的组织构造。当今大学课堂普遍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由于师资力量与教学条件的限制,高校扩招规模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目前高校的班额普遍较大。按照统一标准、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分科教学,具有整齐划一、“批量生产”的特点。在课堂上,一个班额的教学集体,真正专心听讲的就是坐在前面几排的学生。由于班额大,不利于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压抑个性的缺陷也暴露得越来越明显。有必要对高校班级组织进行改良,重新构造,包括改革单一的集体授课、同步学习方式,将全班同步学习与分组学习、个别学习等基本组织形式交替运用,扬长避短,动态管理。

4.大学的课堂秩序问题。课堂秩序是指“学生在可接受的限度内遵循的,对于特定课堂事件取得成功所必要的行为”,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保持和维护的课堂纪律。只有“遵守规则”,才能“秩序井然”。教学中的“序”,有时间序、空间序,更有社会秩序。有序,才有效率。课堂秩序的管理有个适度的问题,需讲究一定的管理艺术。一节课50分钟,如何导人,如何展开,又是怎样结束的,这里存在着各个环节先后顺序是否合理的问题,还关涉时间分配是否经济。它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生成绩密切相关,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秩序是在建立明确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没有适宜的课堂规则,就无良好的课堂秩序,可见,课堂规则不是可有可无的。对于课堂规则的分析不仅要着眼于它的条文内容是否合理,而且要考察它是如何生成、如何执行的。课堂违纪行为是指那些不遵守课堂规则,如上课看小说、睡觉、迟到、早退、逃课等。不能正常与教师、同学交往或参与课堂学习的行为,它在大学课堂上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各种违纪行为的出现将不同程度地干扰教学的进程,引起课堂秩序的混乱。教师要有效地加以制止,以促成学生参与正常的课堂学习。要求班干在上课前首先检查出勤情况并向任课教师汇报,严格课堂教学日志的填写,认真记录没有出勤的学生姓名。学生请假应及时向任课教师说明,教师要认真确认后方能签名。

5.教师的领导方式与课堂气氛问题。领导方式与课堂气氛是指大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常常分为民主型、专断型和放任自流型三种形式。在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下,学生喜欢学习,喜欢与任课老师配合,课堂互动性强;在专断型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会感到挫折、沉闷,并对教师产生一定程度的反感;放任自流型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不稳定,纪律松弛,没有合作,推卸责任,呈现高校课堂无组织、无纪律、无目的的特点。在高校课堂管理过程中,部分教师习惯于决定一切学习计划、目标,并控制学生的一切行为,不时地显示或证实自己的权威性,因此习惯一言堂、满堂灌,造成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教师过于严肃。目前全国高校逃课现象都很严重,与教师的课堂领导方式不能说没有关系。有关研究表明:“大学课堂基础课的逃课率25%以上;专业课的逃课率20%;哲学、历史等公开课的逃课率达到了50%。大学生中有逃课经历是82%,经常逃课的占11%。”高校教师应该养成民主作风,倾向于与学生一起共同设立学习目标,拟订学习计划,师生间经常讨论,共同维持课堂秩序,使课堂气氛活跃。加强师生交往与生生交往,只有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交往才能使课堂教学既促进大学生成长,又促使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做到教学相长。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每个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只有营造交往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大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让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课堂心理气氛的不同,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的发展、社会化的进程产生不同的影响。

五、研究建议

第一,评价教师应采用标准分,以使评价趋于合理。第二,对学生评教认可度低的教师,有关部门应该关心他们的课堂教学组织行为的发展,使之向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第三,学生认可度低的教师应该主动自查、自省课堂教学组织行为。第四,评教要关注公共体育学科的特殊性。第五,高校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具有复杂性,学界应重视对它的研究,以提高育人质量。

[注释]

①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07.

②李文霞.试论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改进[J].教育与职业,2009(33):155.

③蔡连玉.“学生评教”一种过度阐释的制度[J].江苏高教,2009(1):78.

④⑧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1,192.

⑤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6.

⑥吴艳茹.以课堂秩序为中心的教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D/OL].http://dlib.省略/kn&50/detail.aspx?dbname=CMFD2001&filename=2001006342.nh.2001-10-11.

地理名师课堂篇3

[关键词]昌邑市第一中学;75分钟拓展课堂教学法;自主课堂;优质教学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紧紧围绕“自主探究、合作高效”主题,重点突破,层层推进,全面实施,充分调动课堂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构建“75分钟拓展课堂教学法”,以课堂改革拉动教师成长,重视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培养。

一、转变理念——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充满教育理想的新课程意欲在教育上进行一场深刻的革命和人本的回归,单纯的技巧性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本质需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坐下来深入研究其理念和精髓,从根本上把握新课程的“新”字不只是形式和内容的变革,更多的是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是对原有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冲击,甚至颠覆。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付诸行动,才能走出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重新调整并建构新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工作的一项重点,学校从转变教师的理念做起,强力推行课堂改革,推门听课,一票否决。习惯了满堂灌的教师与学生,一下子束手无策,不会上课了,不会学习了。学校乘势而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评价课堂成功与否的三个标准:教师是否把时间还给学生(时间自主),学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身心自主),学生是否真正地独立思考(思维自主)。特别是作为引领学校课改的实验教师,学校一周召开两次课改调度会,甚至听一节课立即召开一次调度会。学校要求教师打破甚至颠覆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室三面黑板,学生唱主角,有课天天听,一月见成效,两月成规模,学期总验收。

“75分钟拓展课堂教学法”就是学校在深化素质教育、落实潍坊教育科学研究院“前后延展”课堂思路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并申报了潍坊市2009年普通高中重大教育教学问题行动研究。学校要求业务领导和全体教师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展开讨论,并通过《校报》《教学工作简报》介绍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案例,宣传走在课改前沿的教师事迹;借助学校组织的课改教师观摩课和青年教师达标课活动平台,展现课改意识,体现课改行为。教师的观念开始变化,有意识地让学生起来说,动手做。这看似随意的小小变化,却越来越触及课堂教学改革的要害。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动加入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队伍中来,踊跃报名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现在,教师们已经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早受益,不改必被淘汰。

二、组织实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举措

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实施“333”工程,即完成课改三个环节,抓好课改三个层面,走好课改三个步骤。

(一)三个环节

1.组织学习

一是学习教育教学理念。学校为每位教师购买了《给教学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诱思探究教学论》《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等系列教育教学理论丛书,每周拿出固定时间开展一线教师读书活动,让教师做好读书笔记,把学习与感悟结合起来,把课堂改革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课改,用实践完善理论。教师根据学习体会,结合自己的课堂,写出课改反思。二是学习本地教学经验总结。市县两级业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编了《给课堂教学的建议》,市教研室结合课堂教学改革效益年、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年和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为课堂教学提出很多建议,学校编写了《给教学的建议》《课堂教学的22个经典细节》《追寻课堂的幸福》等校本资料。对来自于教改第一线的宝贵经验,学校组织教师集中学习,精心研究,层层抓好落实。三是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学校先后组织教师访问衡水中学、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全国名校。学习他们的课改经验,做到知己知彼,合理引进,自主创新。四是学习典型教学案例。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各科教师收看全国各地的经典课堂资料片、名师课堂教学片,结合学科特点,挖掘问题情节,引导教师注重课改细节,把握教学环节,反思教学,把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总结提炼,形成学科智慧,指导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2.展开讨论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大讨论”“如何处理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若干关联”等专题讨论,以讨论带动思考,以思考推进行动,以行动促进改革。学校定期召开教改研讨会,指定教研组长、实验教师为中心发言人,交流课改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全面提升。课改伊始,步履艰难。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讨论,重点是如何调动小组有效讨论、合作学习。分管教学领导干部每天听课,听后即评,评后即改。范邦辉老师作为课改小组组长,率先探索出了“75分钟”的分块模式,预习案、教学案、练习案制作清晰而实用。课改实验教师打破学科界限,一天一次碰头会,研究细节,分析学生,交流课改经验,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全面提升。

3.校本培训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成立“未来之星”青年教师学校的优势,每周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培训活动,开设“名师讲坛”,举办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会,组织精品大课堂、课改观摩课、名师展示课、青年精英课,通过名师谈课改、课改在课堂等方式加大课改的培训力度,调整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使教师的思维方式与当今国内外教改的大趋势接轨,力争使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走在前沿。在校本培训中,学校要求教师“跳出课堂”,把具体教学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作为研究的“课题”,引领他们自觉阅读相关书籍,通过与同学科教师的交流、沟通和自我反思,把所积累的丰富“实践智慧”更快捷地向同行传递、共享。学校印发校本课程《教学篇》《学法篇》《昌邑一中关于集体备课的意见》《怎么上好讲评课》等校本培训材料,引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把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结合起来,既促使优秀教师更好地提升自我反思能力,又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加快学校内教师群体素质的均衡化发展,使全体教师在课堂改革的大道上“共同奔小康”。

(二)三个层面

1.课改教师的带动作用

学校以高一(三)(四)班为课改试点班,全体任课教师“齐步走”,学生分为八个学习小组,围桌而坐,教室三面黑板,安装多媒体。课改教师按学校课改模式上课,必须做到四案齐备。模块分明。

节节如此,天天如此。学校听课把握两个层面:教师讲了多少?学生动了多少?两个月后,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科教师在全校举行了课改观摩课,在全体教师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与共鸣。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课改行列,在教学实践中边探索、边研究、边提高,效果显著。

2.学校名师的引领作用

学校经过个人申报、评委评选二次评聘,选出36名校内名师,明确权利与义务,发放了《昌邑一中名师工作表》,其中一项职责就是名师必须担当课堂教学改革的重任,带头讲好教改示范课。全校课改观摩课举办后,魏玲玲、齐俊燕率先开讲名师展示课,扎实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和先进的课改理念相融合,体现了学校名师的风采,赢得听课教师和学生的喝彩。

3.青年教师的促动作用

学校为青年教师上好教改课铺路架桥,提出两点意见:一是青年教师上教改课,教研组保驾护航;二是实施“青蓝工程”,青年教师上达标课,“师傅”从备课、学案制订、上课、评课各个环节必须全方位指导,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共成长、共精彩。作为连接学校名师和青年教师的桥梁。“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会”“名师讲坛”功不可没。青年教师周敏说:“名师的报告,道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经路程,提出问题、解决困惑、寻求答案、探索规律,他们课改经验的无私分享,缩短了我们的成长周期,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精彩的报告。”

(三)三个步骤

1.重点推进

学校制定“75分钟拓展课堂教学法实施方案”,向全体教师发放“75分钟拓展课堂教学法”,明确操作流程,统一评价标准,高一(三)

(四)班任课教师为课改急先锋,学校名师、课改团成员是课改先行者,课改的主力军是青年教师。教师们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注重经验积累,注重改进完善,探索出一条适合高中学段的各学科、各课型的课改新路子。课改每上一个台阶,学校就组织一次观摩课,提建议、寻不足,以求更大提高。典型引路,榜样先行,缩短了其他教师的探索期,“拓展教学法”迅速在全校推开,有力地促进了全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2.总结经验

积累经验、概括升华是我们课改的目的之一。我们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借鉴杜郎口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特点,但又适时加以规范和引导,使师生始终处于“和谐共生”状态,这是我们追寻的理想课堂。学校的课改宗旨对全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起着指导性作用,但每一学科、每一课型应该怎么上,最终还得由教师在实践中总结。所以,每走一步,我们都“回头看”,把失误作为经验积累,把不足作为财富总结。目前,课改实验教师针对学科特点总结出学科模式,为后段的课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整体提升

学校组织的观摩课把教师一次次推向了课改的前沿,使越来越多的教师由被动改革变为主动探索;全市课改启动会的启动,又一次点燃教师们的课改激情,教师课改的决心更大,力度更深,动作更快。全市课改点评会启动,许多教师踊跃报名参加。学校将借此东风,扩大试点,整体推进,全员展开,再掀课改新高潮。

三、操作流程——优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

“75分钟拓展课堂教学法”以“大容量(体现四案,密集有序)、快节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勤反馈(有效讨论,获取信息)、高效率(优质有效,当堂掌握)”为课改宗旨,前后延伸15分钟,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两个时段,实现优质大课堂教学。

这一教学法从操作流程上,主要分为三大环节。

第一,超前预习15分钟,教师发放预习案,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主要内容:所讲新知识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思考感悟题目,留有学生知识反馈区,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学生做到:自学求理解;自学求结构;自学求联系;自学求归纳。

第二,课堂教学三环节,检测展示15分钟、交流探究15分钟、“拓、迁、升、悟”15分钟。

检测展示15分钟。教师、学生可采用检测、互查、提问、板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把复习效果和预习成果全面展示出来。

交流探究15分钟。这个环节主要解决新知识中的“重、难、错、混”。学生交流讨论的基本要求:个人感悟——观点碰撞——自我小结——交流展示——自我完善。教师引导点拨的基本要求:难点采取直接讲解、演示的方法;疑点巧妙设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重点问题多管齐下保证夯实;错点采用实例跟踪即时强化。

“拓、迁、升、悟”15分钟。本环节主要体现“拓、迁、升、悟”,从宽度上拓展,从深度上迁移,从高度上升华,实现学生自我感悟。拓展:以知识为导向,前伸后延,实现知识的整体构建。迁移:以题目为引领,深度挖掘,达到更上层楼的目的。升华:自我提升,概括总结,形成形象直观、脉络清晰的知识体系。感悟:全班静堂,凝神静思,让其疑而思,思而迷,然后顿悟,从而达到调整思维、梳理知识的目的。

第三,课后复习15分钟,通过练习案巩固基础,通过知识树形成体系。本环节基本要求:感悟基础知识,寻找疑难困惑,破解重点难点,构建知识体系,掌握解题方法,理顺知识联系,构建起清晰完整、系统条理、重点突出、难点分化的认知结构,为后面迁移应用、拓展创新奠基铺路。

这一教学法的实施,表面上看教师轻松了,实质上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要做好四个准备:一是对课堂内容要有全面准备,二是对设置的问题有预先准备,三是对讨论过程中的问题有提前准备,四是对教学内容和思路有通盘准备,适时引导,保证讨论的有效性。教师的引导必须给学生留下自我选择、判断、联想、开拓、创造的思维空间,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才能对其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75分钟拓展课堂教学法”的实质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切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才由教师来解决。这样,教师就退到了最后一道防线,更多的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动车”。这样的课堂,时刻保持和谐、灵动和快乐的氛围,学生思维也始终处于活跃阶段,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提升的空间、拓展知识的殿堂。这样的课堂模式,更加强调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续的内在动力、适度的思维张力、强大的团队合力、卓越的成功魅力和长远的发展潜力。

四、评价体系——完善课堂教学改革的机制

合理、科学的评价体制是落实课改的有效手段。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的如何,而在于是否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在于是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发展。

(一)评价体系

我们实行“教师自评——学生督评——学校综评——主管部门专评”四级评价体系,通过推门听课、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及时掌握每位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情况,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教师评价

新学期,我们出台《昌邑一中教师奖励办法》,把课堂教学改革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凡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有重大突破者,学校授予“课改先进个人”称号,并入选学校名师,学校积极向上级部门推介,全力打造昌邑市第一中学课改名师团队。

(三)学生评价

为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学校研究决定:学生参加学校开设的课程学习过程反映占30分,课程考试成绩占70分。

学习过程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质量。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等;作业质量包括作业完成的次数和质量,模块学习过程中的阶段性测试等。学校制定“昌邑一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标准”,采用量化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分为四个等级),通过教师评价、同伴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认定其表现是否考核合格,不合格者不记学分。

学习过程由班主任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评,任课教师对自己所任的班级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占60%,学生评价占40%,每月通报一次。学习成绩评价采用量化管理方式,总分为70分,按模块考试成绩认定。

五、实施效果——科研投入带来优质教育

学校购买了电视机、投影仪、打印机、数码相机等课题研究的必要设施,设有专门从事教科研的教学研究室,有资料室、图书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广泛地订购国内教育和教育科研报刊、杂志、书籍,为科研教改创造良好的条件。目前,这一课题已由潍坊市教育局批准立项,并申报潍坊市普通高中2009年重大教育行动研究项目。通过本课题研究,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拟形成以下研究成果:一是教学资源库,包括教案学案、教学实录、教学故事、教学叙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设计等文本及电子文档;二是形成实验记录集,包括学生学习手记、学情调查、活动总结,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教学研讨或学习资料、教学个案记录等;三是出版教师作品集,学校拟申请国家统一刊号出版校本课程《教学案例篇》,以推动项目研究的有效开展。

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拉动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使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大道上“共同奔小康”。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省市级学科带头人,17名教师获潍坊市第五、第六届政府成果奖;2008年,两名教师参加山东省优课大赛并获奖,两名教师被评为潍坊市特级教师,七名教师获昌邑市特级教师称号,两名教师被评为昌邑市十佳教师;2009年潍坊市教学能手评选,学校占七人,位于潍坊市普通高中第一。

通过坚持不懈地落实“为学而教,促进自学”这一教学宗旨,学生学习方式明显转变,参与讨论意识增强,学习效率日渐提高,学会了“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地理名师课堂篇4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1. 课堂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 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练习,让每名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题目设计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名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课堂模式要打破框框,摒弃模式化,可根据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名学生都能从课堂中找到成就感,归属感!

2. 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应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要具体、恰当,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目标的设置要讲究,如太高,则会让学生望尘莫及,丧失信心,如太低,则会让学生触手可及,调动不起积极性;只有设置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苹果”的教学目标,才能对教学有利.

3. 巧用奖励手段,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新课标实施几年来,许多老师都认识到了奖励比惩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将批评挂在嘴上,将惩罚用在手脚上,或者想用奖励的方式却不知道如何使用. 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场,并适时给予一些恰当的奖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灵活实施基本教学环节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如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

具体地说,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课堂管理理念,改变教师控制与学生服从的状况,谋划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环节呈现方式,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数学问题解决过程是“设置情境 ” “ 提出问题” “探究解题思路” “解决问题”“反思拓展”,数学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一个数学问题的发现、提出直至解决的过程,所以,当前对高效课堂下的教学基本操作程序一般理解为:“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建构知识” “拓展运用” “反思归纳”.

上面对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操作程序的理解其实是对传统教学环节的改革,是有继承地发展:创设情境为传统的课题引入进行了包装,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改变了传统教学环节中教者满堂灌的模式,体现了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精神,拓展运用与反思归纳其实是对传统例题教学进行了升华,强调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以下几个方面必不可少

1. 要理清目标关系

要明确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正确解读课程目标,科学表述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目标是以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的形式出现的,要确定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就要将课程目标化解为课时教学目标. 具体地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阐述. 如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内容中,课程目标的表述非常简单,一句话: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如何认识,认识到什么程度.

2. 通过师生角色反串,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达成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学生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中,才会有安全感和积极的自我观,才会愿意接受指导和自我控制. 学生总有“向师性”,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营造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 笔者认为,通过师生角色反串,即让学生当老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神圣感,同时也体会到老师课堂管理的艰难. 当学生从讲台上回到自己座位以后,他就会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并有意识无意识地劝导同伴一起来维护课堂纪律. 从这种意义上说,和谐良性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是实施低耗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必要背景条件.

3. 教师课堂语言要规范准确、简洁易懂

数学是一门对语言文字规范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一字之差,或者字词顺序颠倒,都可能造成表达意义的不同,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规范准确. 我们面对的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课堂语言要简洁、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课堂效率有效提高.

4. 关注每一名学生

这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根本. 课堂上能关注班上的每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回避任何一名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堂上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给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回顾我们的课堂,也许回答问题的更多的是中上层学生,所以中上层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而我们的差生相反的就变得无所事事,最多也就推一步走一步,教师如果不推他也就不走了. 要使数学课堂更高效,教师应从关注每一名学生开始,承认其基础的差异,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肯定中学习,在教师的鼓励声中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

地理名师课堂篇5

一、教学篇:“学案课堂”革新教学焕生机

改革教育观念,提升教育品质……改革课程设置,德育进入课堂;改革课堂教学,深化学案课堂;改革课时计划,适合学生发展;改革自习模式,主动积极学习;改革两操形式,利于学生身心;改革评价体系,实现全体进步。

“您是如何成功地探索出了‘学案课堂’体系的呢?”面对笔者的提问,宁校长自信地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牵着学生走。这种模式已使师生身心困倦,效益低下。要使我们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只有解放思想,彻底改革。改革的第一要务就是改变观念。”

宁校长的自信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教育发展的科学预见。他首创的“学案课堂”和环型座位法,是教学方式上的大胆突破,给学生以平等感,为师生沟通交流和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举措在运城市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该校拥有阵容强大的教师队伍。该校有专任教师308名,其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42名,一级教师76名;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省级骨干教师4名,省级教学能手3名,市级学科带头人8名,市级骨干教师16名,市级教学能手10名。

课堂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课堂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为此,学校强调每位教师都要不断地反思课堂,在正确课堂观的指引下进行课堂教学。本着这一认识,宁校长和他的团队成功地创造、推广、深化了“学案课堂”模式,即编好学案是前提,完成报告是基础,课堂展示是提升,自主学习是灵魂,综合提高是目的。“学案课堂”包含“学生三部曲(探究、展示、总结)”和“教师三部曲(组织、引导、反思)”;课型分为自主课、展示课、反思课、训练课。“学案课堂”的实施要求学生在教师编制的学案的引导下,课前就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学习”绝非传统教学中单纯的预习。这种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前就要为学生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学生在课前根据学案合作学习,并写出学习报告;课堂上,教师认真验收学生的学习报告,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把表演舞台让给学生,并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同时,教师根据学情将班级分组,教师的关注点也由原来的学生个体转变为学习小组。

从形式上看,“学案课堂”是学生手头多了一份学案,然而其实质是运用了正确的教育观:以学定教,而不是以教定学。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读书、学习、做学习报告、展示成果。学案中的习题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学习指导”(或读书指导),学习指导是学案的灵魂。运用“学案课堂”模式,课前师生就有了积极的准备,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和教师验收、评价、引导的场所。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开始阶段,而是学生学习的深化阶段;课堂不再意味着机械、枯燥的说教,而是师生真正的乐园。师生间没有了那种形式上的不平等和心理上的隔阂,教师也不再机械地扮演填充者的角色,学生更没有了那题海无边、作业无涯的苦恼。在这样的模式下,课堂教学成功地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心血育桃李,放眼满目春。2007年9月,新绛中学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省级示范高中复查验收,2007年12月正式挂牌,这标志着学校已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和更高的发展层面。2008年,新绛中学应届毕业生高考上线514人,实现历史新突破。上线人数比2007增加127人,增长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运城市之最。2008年11月,学校开展的以深化、优化“学案课堂”为核心的全面课堂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运城市乃至山西省的教改进程,大幅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大面积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思维,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管理篇:创新机制以人为本

改革用人机制,实行以事论管;改革考核方法,建立淘汰机制;改革机构设置,管理重心下移;改革管理过程,狠抓细节落实……改善家校关系,推进和谐发展……

对于一所拥有5000多在校学生、400余名教职工的高级中学而言,既要保障教学有条不紊,又要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宁致义校长和校委一班人马成功地推出了旨在加强学校管理、提高师资水平、促进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和四项公开承诺。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过程管理,狠抓细节落实,全校上下团结一致,出现了人心思进、教学相长的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学校管理无小事,这是全校的共识。这种共识被引入学校管理中便是:事无巨细皆有章可依,分工明确责必到人。在新绛中学,从一草一木的修整到各种设施的维护,从校园卫生到校园安全,无时不见细致入微的管理,无处不见自觉自愿的责任。晨跑领操、课间活动、日常作息,等等,都有责任人轮流值班,坚持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的原则,决不在管理的环节上打折扣。一位校领导发自肺腑地感慨:“家长满怀希望地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没有理由辜负这诚挚的期望。我们的责任就是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让他们在和谐的氛围中成长、成材。当前,在教育竞争这样激烈的形势下,社会、家长选择我们学校、认可我们学校,就是对我们管理的一种认同啊!”

在教育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学校领导班子深知这一道理,为此,在重“管”的同时,更重“理”――如果“管”的目的是为了“不管”,那么“理”则更有引领和导向的意味。而学校“人心归一以校为家,生于忧患励志奋进”的勃勃生机正是源于科学的、人文的“理”。校长室的墙壁上悬挂着这样的条幅:“我们正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任何拖沓、任何缺位、任何延误,都将使我们丧失机遇、贻误战机,并最终导致失败。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种人人讲落实、人人重落实的文化氛围,否则就会被时代的列车抛弃。这种意识应根植于每位学校成员的头脑中。”话语虽然质朴,但表达了全校教职工众志成城谋发展、戮力同心抓教学的共同心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新绛中学收获了金杯、银杯,更收获了无形、无价的口碑!头顶着百年名校的光环,新绛中学更冷静、理性、客观地解读、探究着发展的内涵,必将走出教育教学纵横发展的广阔天地。

地理名师课堂篇6

当一名合格教师,须研究教材,探究教材编写的“编路”。教师要充分剖析所讲内容在本书、本章或本单元中的地位,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有的甚至要研究这一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初中物理“气体压强”的知识,直接影响初中化学中拉瓦锡关于“空气的组成”实验原理的理解;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拉曼的故事——《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直接促进初中物理“光的散射”知识的学习……只有深刻地研究教材,才能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软化学科界限,突破学科本位,强化学科渗透”的教学理念是我们研究“编路”的重要依据之一。

当一名合格教师,须研究学生,探究学生学习的“学路”。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差异、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了解、研究、引导、帮助学生,力求建构符合学生身心规律的“学路”。

当一名合格教师,须研究教师,探究教师执教的“教路”。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是否有启发性、指导性、激励性和实效性,要不断反思自己拟定的“教路”是否符合学生的“学路”。教师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统领课堂,摒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试卷为中心”,“以教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等各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行为。

当一名合格教师,须研究课堂,探究驾驭课堂的“思路”。面对千变万化的学生和错综复杂的课堂,教师必须具备准确、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机智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甚至把影响课堂秩序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资源。教师要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经常开展演示、讲授、测验、游戏、探究、演讲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不断地改变教学方式,让课堂生动起来,活跃起来。

当一名合格教师,须研究课题,探究教育科研的“门路”。没有科研课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没有深入课堂的科研课题,是形同虚设的课题。当下的教育科研,有些是为了应付检查而申报的研究课题,课题立项后很少有人能按照课题的实施方案去开展研究。为了考试的“教学”与为了检查的“课题”依然是互不相关的“两张皮”。唯有立足课题,深入课堂,让“科研”与“教学”水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题研究才能卓有成效。这才是教育科研的真正门路。

当一名合格教师,须研究育人,探究教书育人的“出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育首先是人学。”叶圣陶先生说:“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勤奋的学习精神,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全面发展。这才是教书育人的根本出路。

合格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领者、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是与学生真正平等的知心朋友;合格教师深知教育是“慢”的艺术,容不得半点浮躁与功利;合格教师心目中的学生——是“人”、“未成年人”、“可持续发展的未成年人”,育人完全遵循“百年树人”的原则;合格教师的学生不仅善于问难,更勇于质疑;合格教师的课堂,既是师生民主对话、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的主阵地,又是师生领悟和生发知识、经验和情感的栖息地。

地理名师课堂篇7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传授和良好的师德素质,最主要的是好上好课,但是如何上好一门课?如何让学生很好的配合完成课堂上的教学?如何带动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校长以《一份失败的计划》贯穿整个讲座。使我明白了一名教师要有一呼百应的气氛,要有良好的组织调控能力。为此,我总结了**校长给我们建议的行动目标。

第一、摘抄教育学家的500句名言,并记住其中的100句。以此来激励自己。

第二、崇拜一名中国名师,熟悉其上课流程和风格。不断的模仿。

第三、现在开始备课,准备一节属于自己的课。努力读完所有小学各学科的所有教材,做完所有的练习,做完所有的实验演示。因为成功之门只会叩响有准备的人。

第四、学会做课堂记录。反复观看同一个录象,将其分段分层。并附上小标题,再回头看录象。发表自己的评论,并留心观察其课堂组织手段。

第五、掌握时间,作时间的主人。合理分配自己在校剩余时间。心中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计划。

**校长极富风趣幽默的语言魅力,让在场的我印象相当深刻。不得不说,课堂组织与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组织与管理的能力,我必须以教学理论为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做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我想现在作为师范生的我还需要付出更多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课堂的组织管理是老师的一件严肃的事情,必须要认真对待,严肃对待,老师切不可在教学之初给学生松松垮垮的印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自我修养、注重社会评价和提高自身威信。教师必须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方面。外在方面给学生一个干干净净、精力充沛和精明强干的的形象,绝对不能服装怪异。内在形象方面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性格、广泛的兴趣、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其结果,会更容易受到学生们的爱戴。

另外,教师的威信是课堂管理的关键,教师的威信高,课堂管理就顺利,反之,则困难。教师的威信既出于教师的社会角色,又出于教师的人格和工作作风。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谨言慎行,言出必行,决能不能信口乱说,自食其言。另外要懂是非,明善恶,知美丑,要能因时、因地、因人和进行历史性的思考来处理问题。要给学生一个公平、公正,褒贬有度,赏罚有据的感觉和印象。

课堂的管理问题往往就是纪律问题。而出现纪律问题常见原因是学生对老师的讲课不感兴趣,对学习不感兴趣,由此生发的纪律问题又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因此,解决课堂管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则是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引起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兴趣。通过教学,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尽量满足他们在课堂上交流和交往的合理欲望,千方百计培养他们的学科兴趣,增加讲课和教学的吸引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努力达到课堂管理“无为而治”境界。

总之,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必修课,也是所有教师的共同问题,三言两语只能是引玉之砖。

地理名师课堂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科素养;同题异构;教育事业;教育规律;教育情怀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65-01

张家港市第十八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主题是:“突出学科素养,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王红军、朱鹤颖、朱永平三位体育名师展现的是三节“同题异构”的篮球教学课,教学的内容是“传切配合”。三节“同题异构”课给听课教师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当大家还在为王老师的“精彩”示范而赞叹之时,朱鹤颖老师又展现了“精美”的教学设计,而朱永平老师“精致”的教学风格,更让所有听课教师赞叹不已,真可谓不虚此行,从中学到了许多经验。下面从“钟情教育事业、研究教育规律、奉献教育情怀”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 突出学科素养,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王红军、朱鹤颖、朱永平这三位体育名师,是张家港市体育教师的标杆。因为,在工作管理上,王红军老师是敬业踏实的学校中层干部;在训练业务上,朱鹤颖老师是学校运动队训练的“名教头”;在教学业务上,朱永平老师是苏州市的体育学科带头人。可以说,他们三位分别代表着张家港市体育教师(敬业、专业、乐业)的最高素养。这就是“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研讨主题的第一层境界,学习他们“钟情教育事业”的学科素养。

二、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

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期,大家所接触与了解的是“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口号虽然常挂在嘴边,但底气不足;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虽然常记在心头,但真正落实下去与实施起来,规范性和有效性就差得很多。而这次名师展示,采取的是“同题异构”的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从开放性、针对性、还是实用性的角度来看,都明显地让人感觉到“跨学科渗透和重技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在课堂上生根开花。

(1)“同题异构”,就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构想创造和教学创新。这是参与上课、听课和评课的老师在比较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教研活动。因此,这样的研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2)“同题异构”,就是不同的老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与构思的过程中,展现个性和归集共性的过程。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这是个性;三位老师也有教学方法处理的相同点,@是共性。“同题”不但能解决教师个人教学上的“个性”问题,还能解决教师群体中的“共性”问题。因此,这样的研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同题异构”,就是学校教研组教师集体智慧的一次展示与交流。教师个体在优化课堂教学,展示教学个性的同时,教师群体也在研究活动中得到启示,受到启发。因此,这样的研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就是“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研讨主题的第二层境界,学习他们“研究教育规律”的学科素养。

三、关注学生发展,规范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素养

“把握学科能力,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是张家港市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宗旨和方向。如果在研讨的时候仅仅是停留在某一个运动项目或者某一教材内容怎么教、怎么学的层面,如果仅仅是想通过这几节公开课的展示,就期待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得到整体提升,那么,这样的活动是不会受到大家欢迎的,同样也是起不到效果的。只有通过课堂改革经验交流会这样的平台,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实现教师教学技能的整体提升。张家港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是第十八个年头了。参加上课的三位名师也都是从“美丽课堂,名师课堂”一路走来。回顾三位老师所具有的先进教学理念、精彩的教学环节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让大家觉得此次听课学习真的是受益匪浅。同样,也相信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也真正地发生着。大家闭上眼睛回想一下,脑海里就会出现“关注学生的发展、规范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素养”的精彩、精致、精美的课堂,这就是张家港市的体育学科精英王洪军老师、苏州市体育学科带头人朱永平老师、优秀金牌教练朱鹤颖老师给所有体育教师带来的名师展示。这就是今天“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研讨主题的第三层境界:学习他们“奉献教育情怀”的学科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需要具有“钟情教育事业,研究教育规律、奉献教育情怀”的学科素养。教师要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改革中,认真梳理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体系和分类体系,仔细地研究从掌握技术到技能运用的教学规律。体育教师无论从教材的选择到教学的设计,还是从学法的有效性和教法的科学性,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从教学单元计划的制订到课堂基本学练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评价功能的衡量与突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来自基层教学实践前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爱峰,王明献.专业化:新世纪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的生命力[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2).

上一篇:高效课堂学习范文 下一篇:社区建设的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