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课堂笔记范文

时间:2023-10-17 20:13:15

普通话课堂笔记

普通话课堂笔记篇1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能力;口语表达;普通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027-03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农村小学教育则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小学教师是农村孩子接受起步教育、获取知识信息的直接影响源。相比较大城市而言,农村小学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口语表达这一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先从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入手,为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教育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然而,据我校《农村定向小学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组在对湘方言区的永州市各区县300多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能力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少数教师不能使用或不使用普通话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在用普通话对学生教学时存在“说不准、道不明、沟不通”等问题……这些令人担忧的现状,使得承担着为农村培养定向小学教师任务的中职学校,必须致力于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课程普通话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鉴于此,根据湘方言区普通话的发音特点,结合我校定向小教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在普通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了研究和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目标激励,培养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积极性

强调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目标激励,让学生明确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利于以后的生活交际、学习和工作。特别是毕业时,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和师范生五项技能(即兴演讲、书法、写作、备课、上课)要达标,这是定向小教班学生非常重视的,这样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对普通话的兴趣,自然就会激发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为此,笔者首先尝试着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普通话的课堂变成生活的课堂。普通话课堂教学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普通话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参与的习惯,这是搞好普通话教学的第一步。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学生的发音不管对与错,都以微笑面对。发音准确,掌声鼓励;发音错误或语音有缺陷,微笑着说:“好,你再思考一下!”或者“好,回答得不错!对比一下标准的语音,有没有谁愿意再帮他完善一下?”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愿意说,消除恐惧感。只要发现自己还行、能行,开口说话的学生就会不断增加,良好的氛围就会渐渐形成,这更有利于发现和纠正学生的语音问题;其次,在普通话课堂教学中,精心挑选学生感兴趣且能针对发音问题的趣味绕口令、词语接龙、儿歌、故事等语言游戏的形式进行指导教学。这样,学生感到兴致盎然、身心愉悦,自然积极参与到普通话练习当中,不知不觉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二、理论联系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说好普通话的语音知识

掌握好普通话的语音知识是学好普通话的关键。定向小教班的学生大多来自永州市不同的地区,学生的语音基础参差不齐,语音面貌也各不相同。永州市属于湘方言地区,湘方言地区大多没有翘舌音和后鼻音,边音和鼻音也不分。因此,永州地区的学生大多有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和边鼻音等语音问题,很多学生翘舌音、后鼻音不准,或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及边鼻音混淆不清,如陈(chen)程(cheng)不分。永州市不同区县的学生所显现的语音问题也有少许差别。冷水滩区、芝山区和东安县都是后鼻韵母ang不准,习惯把后鼻韵母ang发成前鼻韵母an,来自这些地区的学生说“我姓唐(tang)”结果却说成“我姓谭(tan)”;祁阳县的学生就习惯把zh、ch、sh翘舌音的声母发成j、q、x舌面音,或变成平舌的z、c、s,如猪(zhu)――居(ju)、书(shu)――需(xu)、出(chu)――区(qu),桌(zhuo)――作(zuo)、春(chun)――村(cun)、山(shan)――三(san);新田县的学生往往是将前鼻音的an和后鼻音的ang互相混淆。这些复杂的情况,要求口语教师在讲解正确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发音时的舌位、唇形、动程)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语音问题,逐一纠正发音,更正学生错误的语音习惯。例如,教学生学习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时,先用《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三只……十一只……)这首儿歌检测学生是否存在平翘舌音的问题。别看这首儿歌很简单,但其实颇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并且能够很准确地检测学生的平翘舌音问题。因为学生在算数的同时往往难以兼顾到平翘舌音字(只、张嘴、四、十四、四十、四十四……)的发音,所以平常错误的语音习惯便能很真实地暴露出来。这时,详细地记录下学生错误或有缺陷的语音问题,以便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正音训练。另外,在普通话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发音。譬如,口形展示法(教师展示正确的语音发音时的口形)、对比辨音法(让学生听标准和不标准的语音并作出判断,训练学生听音辨音的能力)、手势法(教师运用手势展示发音时舌位和口形的变化过程)、模仿法(教师作示范,学生模仿正确的发音)、个别辅导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正音训练)等。通过教师精准细致的理论讲解,再联系生动直观的实践演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普通话的发音技巧,纠正他们在口语表达中的问题。

三、多听多读多记多讲,指导学生运用普通话的基本途径

1.多听多比较,指导学生辨音正音,形成语感。在讲“普通话的语音”这个内容时,让学生明确说好普通话首先要学好发音,方言区的人学普通话往往受到方音的干扰,影响普通话的准确性,因而需要进行方言辨正。在笔者所教的定向小教班级中,不同地方的学生说普通话时,分别存在着不同的方言问题,尤其是新田、蓝山、金洞、羊角塘等地的学生方音浓厚,顽固难改的方言土语等发音习惯成了他们取得普通话等级证的绊脚石,也直接影响到他们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从业资格。因此,针对我校地处湘方言区、南方口音较重的问题,在普通话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听、多比较,听标准的录音示范,听教师正确的发音,听广播电视播音员纯正的发音,听各种优秀的朗诵、演讲、讲故事等节目规范的发音,等等。多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对比自己的发音和标准的普通话发音的区别,然后进行模仿训练以达到辨音、正音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语流习惯。

2.多读多练习,训练学生口齿灵活,吐字发音。由于所处地域各异,生长环境、个性特点也不尽相同,定向小教班学生的口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根据对不同学生具体问题的分析,采取多读各种语言艺术形式作品的方式来培养他们口语表达的单项能力,如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节奏的转换变化、语流的顺畅通达。多读的目的,就在于训练学生咬字器官(口腔和舌头)的灵活度,使他们普通话发音标准。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练出来的,练习绕口令就是一个很好的口语训练方法。绕口令属于我国民间文学中比较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是一种口头文学形式,俗称“口腔体操”。它主要是利用声、韵、调极易混淆的字词,使之或交叉或重叠或颠倒,组成一些短小、有趣的句子或段子,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等一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经典句段。绕口令说快了难免会出错,加强练习能有效地训练学生口齿灵活、发音准确、吐字流畅、字正腔圆。例如,《山桑和桑山》这首绕口令,帮笔者在普通话教学中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平翘舌音问题和前后鼻音问题。通过绕口令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呼吸和吐字的基本技巧,加大咬字器官的力度,锻炼发声器官的灵活性,而且能增强气息、口腔的控制能力,提高用气和吐字的功力。多读绕口令,是很多广播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及影视话剧演员都提倡使用的方法,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矫正发音,锻炼口才,提高说话的能力。

3.多记多积累,要求学生改缺纠错,学以致用。我校定向小学教师专业的学生,是直接从永州市各区县乡镇的初中招考的优秀应届毕业生,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也许这些学生的文化课程基础都相对较好,但从小到大耳濡口传的方言环境,十几年根深蒂固的用语习惯,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他们的普通话水平,使得他们在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时,或多或少地会出现系统的语音缺陷和语法毛病。因此,给学生上第一堂普通话课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口语记缺集错本》,记录自己平常容易读错的或不认识的字音、记容易混淆的难点字词、记音变的基本规律、记轻声儿化词等,随时积累学习普通话的知识和经验,改正口语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湘方言区的学生,大多受家乡方言的影响,普通话不标准,很多字词的读音会本能地读错。例如,很多学生将“山、水、桌”等翘舌音时总是习惯发成“三、髓、作”等平舌音。此外,湘方言的习惯用语中基本上没有儿化音节,如“滋味(儿)”、“有劲(儿)”等。这些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都需要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多记、多积累,并将标准规范的普通话学以致用。

4.多讲多交流,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表达自如。学习普通话的最终目的是说话,是交流。在普通话教学实践中,经过前面对学生听和读两项能力的训练,善于“讲”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笔者要求学生无时无刻都得讲普通话,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包括课外的日常生活,这也是新时代对农村定向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于是,笔者结合普通话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最后一轮切实有效的训练:白天利用课前10分钟,轮流让学生上台讲故事、讲笑话,训练学生说话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晚上利用自习举行演讲比赛,让学生讲自己当天看到的事物或介绍某一门专业知识,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度、说话的条理性及语言的组织能力等。经过训练,学生胆大了,气壮了,音也亮了,从原先的“脸红心跳、目不正视”转变为“气定神闲、娓娓道来”。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促进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课堂氛围逐渐变得活跃起来。这在事实上也证明了,要学好用好普通话,拥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对笔者所教的几个定向小教班的调查中,发现平常坚持讲普通话的学生相比不能坚持的学生而言,普通话水平进步相对较大,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也相对要快。因此,要使学生日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村定向小学教师,就必须要求学生随时随地坚持讲普通话,多给他们创造口语表达的机会和平台。

总而言之,作为农村定向小学教师的培养基地,着手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我们应努力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敢说、想说、言能达意;提供广阔的锻炼空间,激励每一位小教学生自信迈向三尺讲台,成就他们光辉的教师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陈晖.普通话测试与训练[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2]唐树芝.教师口语技能[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普通话课堂笔记篇2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成了教育工作者议论和探索的焦点。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语文,是中职课堂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课程,是与专业学习并重的。然而,中职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薄弱,且进入中职学习后对语文又有了不科学的认识,大多数中职生认为专业学习才是最主要的,其他科目可以忽略不学。其实,语文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这样,教师才可以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那么,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现状,语文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工作,可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参与教学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尽量多地搜集最新的信息,不断学习与积累,让自己成为一眼源源不断的泉。在备课过程中,笔者经常找一些有趣的、激励性的故事跟学生一起分享,从而提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如在讲授《好雪片片》之前,笔者给学生讲起了“犀利哥”的新闻,学生们都颇有感触,各抒己见,对流浪者有了新的认识,这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有了很大的帮助。再如在讲授文章《我的空中楼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笔者就从最近发生的一些自然灾害讲起,并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给他们看,如地震、洪灾、雪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在学生目睹那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后,再跟他们讨论造成这些灾难的原因时,学生都能各抒己见,活跃参与。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不但很快掌握了文章的主旨,还很自觉地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这也正是语文教育的作用,在点滴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得知识与文化,还要学会分析社会现象,超越现实生活提升思想认识,所以,通过讲解与讨论,学生才能加深认识,真正实现道德与素养的提升。

二、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要教师教的帮助,只有两者和谐平衡,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所以,笔者在教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后,总是把时间留给学生,尽可能给他们提供锻炼能力、展现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多发言、多演讲,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小说《项链》时,出乎意料的结局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在课文学习结束之后,笔者让学生自觉发言,复述故事情节,续写故事的结尾,改写主人翁的命运,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说话和听话的能力,个性也得到了张扬。

在语文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笔者选用实例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与技巧的训练,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口才和组织能力的平台。如在讲解《听话与说话(二)》时,笔者利用课本上提供的“晏子使楚”案例,让学生分组扮演其中的角色,体会人物听话与说话的技巧。然后再选用课外实例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不仅要听清内容,还要能把问题阐述清楚。譬如:50年代初,一次刚批阅完文件,顺手把笔放在桌子上,就接受一个美国记者的采访。那个美国记者看见桌上放的是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便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听完后说:“提起这支笔啊,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当笔者问及美国记者和对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时,学生就回想起了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也把他们对答的言外之意准确地表达了出来。通过这样的实例教学与训练,学生基本能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知识,而且锻炼了技能,使课堂的教与学真正有效统一起来。

在教学中,笔者常开展自我介绍、朗诵比赛、演讲等活动,学生都积极参与,并且使整个活动的收效良好。所以,教师应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作准确的定位,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有所成。在检查学生的语文水平时,笔者采用了多种方式,写作、朗诵、演讲、讲故事等,学生都颇感兴趣,特别是口语测试,很多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参与,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锻炼胆量、提高口语能力,而且还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应用。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教师也要随时改变教法,让语文课堂增添生气,学生也能很快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与技能,并加以运用。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有效课堂的开展

常言道,“亲其师,信亲道”,在学生面前,除了保持着教师的威严,笔者也不吝惜自己的热情与亲切,与学生和谐相处,彼此亲近,让学生了解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习性等,这样,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而笔者认为自己却不是一个真正的“严师”,可学生却很尊重笔者的为人、尊重笔者的教学,能够接受笔者的教学方式。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外,师生总是处于一种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充满人性关怀和具有较高心理安全感、舒适感、归属感的氛围中。实践表明,课堂环境、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和教师的情感与态度体验,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课余时间,笔者会主动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的意见,以便提供更好的信息反馈,促进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了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对课堂的热情有时候是从一些细节开始的。如教师的板书、教师的普通话,等等。有不少的学生对笔者说,很喜欢笔者的字,那工整、规范、美观的字迹,让他们有模仿的冲动,让他们把精力都集中在听教师讲课、看教师板书上。所以,笔者注意在课堂上适当增加板书,满足学生的欲望,也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所谓“为人师表,德高为重”,笔者不断学习相关的师德规范,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与技能,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以教师的人格魅力、素质涵养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凡事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到一个榜样作用,拉近师生距离,给教与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让课堂的每一秒钟都不浪费,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有效课”,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以,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把教师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任务意识和时效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坚持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普通话课堂笔记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听说读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三维目标,以此检测教学效果。但分析整堂语文课,以其外在表现形式来看,始终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种教学形式。事实上,这四个字做好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会得到提高。下面笔者从这四个方面加以叙述,以供大家讨论。

第一问:学生听了吗?听了,听得怎样

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听是语文最底层的基本功。虽语文试卷中极少有听力题,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听是多么重要,看电视、开会、与人交流……哪一样能离开听呢?课堂上,听也是举足轻重的。语文知识非一朝一夕所能养成,日积月累,才能知识渊博。听,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只有认真听讲了,上课才能“言听计从”,有所“作为”。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呢?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专心听同学发言。要培养学生听课的兴趣,真正跟上老师的思路。其次还要会听,上课不能仅仅只是记录老师、同学的讲话,沦为记录器的作用。边听边思考,有选择地做笔记,才能有所收获。此外,我要求学生在课余“听书”。听的内容可是课文朗读,还可以是故事、诗歌、小说、新闻等课外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增长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还有利于学会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第二问:学生说了吗?说了,说得怎样

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说是多么重要啊!对一个人的印象,对一个人能力的评判,很大程度上看这个人会不会说,其次,人的表现的欲望、人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讲话能力。他会讲话,他在各种场合就有自信心,他就可以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就有可能吸引人的注意。在语文教学上,说也十分重要。对于教师来说,从学生的发言可以判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字音是否能读正确,课文内容是否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是否丰富等。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说是把自己心里想的东西化为声音表达出来。心里怎么想的,有时是需要修饰一下才可以说出来的。所以私下里说和在公众场合说是不一样的,口头的表达也不同于书面表达。教师要积极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说。在课堂里让孩子多开口,可采用“指名讲”,也可采用“自言自语”、“同桌讨论”、“四人小组交流”等形式,大大增加孩子们讲的机会。在讲的过程中,尤其注意让孩子们讲完整的话,讲普通话。老师更要有耐心,不能一听学生发言声音小、不流利,就让学生坐下,这样此种学生将永远失去锻炼的机会。练习说,还可以创设演讲、辩论等说话形式,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辩才。

第三问:学生读了吗?读了,读得怎样

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读,是一个人重要的语文能力。一个连新闻都读不通、读不懂的人,能说他的语文素养高吗?读,还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有效手段,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要加强有效的语言训练。读可以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呢?课内外都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课堂上要因文而异,选择恰当的读书方法。如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慢慢地就要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只有掌握了读书方法,再花上一定的时间,才能读懂,读出感情来。

第四问:学生写了吗?写了,写得怎样

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基本的技能训练,最终要落实到“写”的层面。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落脚点与最终归宿。从本质上讲,它既是对听、说的积累内化,又是对读的吸收外化。它既有助于学生语言的丰富、思维的发展,又有助于良好语感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

什么是写?就是能用书面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写的内涵较为丰富,包括让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让学生抄写词语,让学生写自己的体会、感想等。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呢?首先要抓写字的质量,做好精讲多练的同时,不管是作业,还是笔记等,都要严格要求学生写好每一个字。其次才是讲究所写内容的质量。所谓“用笔读书”,就是边读书,边作圈画批注,写随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语文课堂上,哪怕是阅读课,也要安排一定量的写,根据具体文章写自己的体会、感受,甚至小练笔等。课外,可要求学生从写日记,写应用文开始。

总而言之,学生在每堂课上能认真做好“听说读写”这四件事,就能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当然,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只要我们紧紧围绕“听说读写”这四个要素,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就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普通话课堂笔记篇4

一、课堂笔记的本质及意义

做笔记是学生在听课和阅读时普遍使用的学习策略。课堂笔记从本质上讲应是一个对课堂教学信息进行主动接收、理解、记忆、归纳提高和再输出的过程,即是一个经耳朵听、眼睛看、大脑理解、记忆、加工后由手再输出的过程。换言之,学生课堂笔记是一个有效控制自己认知和对材料信息加工的过程。

学生课堂笔记对提高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堂笔记,可克服心记的局限性,是永久记录;通过课堂笔记,使注意力集中,可紧跟教师思路,把握所学章节的层次关系,分清重点、难点;可使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有助于发现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及时地将个人对该问题的理解和创见记录下来;通过课下对笔记的整理,也会提高总结、概括能力;课堂笔记中对某些问题的质疑、发散思考,将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将推动课外阅读习惯的建立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一、课堂笔记在聋生学习中的教育功能

1 课堂笔记的指导和开展有助于提升聋生的课堂参与能力。

聋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较淡薄,参与能力也较差,常因视觉疲劳而走神,课堂记笔记可以帮助聋生有效抵制外界干扰和消除走神。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心无二用、专心致志地记笔记,就会高度注意“听”取教师讲述的每句话语和在板书上的每段文字、每个画面,实现“听”课的最佳状态和最优效果。

2 课堂笔记的指导和开展有助于培养聋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聋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通过记录教师讲课的体系层次(篇、章、节、段、纳、目等逻辑层次的题号和标题)以及课堂的重点内容和总结,使聋生理解课程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有助于发现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在“记笔记”这个指向明确的思维操作过程中,促使聋生对输入的信息快速进行加工整合。长此以往,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训练聋生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技能。

3 课堂笔记的指导和开展有助于激活聋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习贵在生疑,疑能引起学生的定向探究反射,能促进思维积极活动。聋生若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出现疑问,我要求聋生在相应地方“留白”或作出记号,课后及时查询请教加以解决。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一生所需的知识85%以上靠自学获取,而“阅读”是自学的重要环节。针对教材中的课外拓展部分,我常留题目给学生,建议学生自学之后作答在课堂笔记本上,或者对照内容进行评述,写出感想,我在抽查时予以批改。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耐心地帮助和引导,聋生那沉睡的自主学习意识将会被唤醒,渐渐地投入到有意识的自主学习中去。

4 课堂笔记的指导和开展有助于提高聋生的记忆力和笔谈能力。

多数聋生的识字量是比较有限的,而且在日常交往中,较多的聋生在书面表达中语法混乱,词不达意,让人费解。也因为如此,较多的聋生怯于和健听人书面交流,为自己融入社会设置了屏障。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教学中,如果能对聋生课堂笔记加以指导并持续坚持,不仅有助于他们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聋生识字认字,掌握更多的词汇,在不断的记录中提高自身的语法运用能力和书写速度,而这些“成果”将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三、开展“课堂笔记”指导的策略

要使课堂笔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教学中渗透“课堂笔记”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1 引导聋生树立正确的笔记观,建立科学的笔记方法。

笔记观即学生对课堂记笔记目的、意义的看法。有的聋生认为“记笔记是为了复习考试用”,这种功利性的想法使笔记中找寻不到主人的主动思维的火花。为此,要引导聋生:课堂笔记的目的不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主要是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服务。

在德育课上,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做课堂笔记。对于笔记本我有专门的要求:独立一本,专作德育课的笔记。对页面记录规范也有一个大致的要求,那就是本子上多留空间,用作补充课堂上来不及记下来的内容之用;右栏留出一定的空间,记录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见解、体会、评论或增添教科书、参考疑难问题的答案。我还明确笔记的要求:记笔记应该迅速、准确,不要求书写端正、工整,但要求自己能看清楚并能获得最大的效果和收获。

2 帮助聋生减少记笔记的份量,减轻记笔记的难度。

聋生由于缺乏“听”这一有效接受信息的渠道,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看”的部分大增加,视觉极易疲劳。所以,教师的板书设计一定要精简,重点突出,能让聋生一目了然。否则,学生会难以适从;在板书切换时,要充分注意聋生的笔记状态,不可切换太快;讲解与笔记不可同步,因为聋生埋头记时根本无暇看教师。同时,要指导聋生记提纲式笔记,可以用自己规定的简写或符号进行缩记和速记。以提高记录速度。要指导聋生将笔记本记录与书本划线进行合理分工,把书本上归纳得较清楚、有条理的内容用线条划出来,在笔记本的标题旁注明页码和行数,待课后再整理笔记本,从而减少笔记的份量。“听”得懂的内容用自己理解的意思“意”记,不懂的内容按教师讲述的原话“直”记,以便课后揣摩消化,从而减轻记笔记的难度。

3 在指导和督查中帮助聋生学会“用”笔记。

为了调动聋生记课堂笔记的积极性,我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把平时成绩中的10%用作笔记抽查,抽查的内容主要是课堂记的部分、笔记规范和课外拓展的作业完成情况。也有很好学的聋生,在笔记的课后整理中,课上产生的疑点、兴趣点、创见点,通过提问、自己泡图书馆等方式解决了。对这样有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大张旗鼓地表场。这些激励措施有效地激发了聋生记笔记的主动性,甚至常有学生捧着笔记来提问。

4 “课堂笔记”指导中也要因人施教。

聋生中,有的是有残余听力,有的是全部失去听力,也有的是多重残疾的(肢残又听障),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在开展“课堂笔记”指导时也要因人而异。例如,对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在记笔记的同时予以这个知识点的扩展解释;对肢残听障的学生,可放宽笔记要求,只要在书本上划出来,用自己规定的简写或符号进行缩记即可;对那些速度快、反应快的聋生可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的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根据聋生差异因人施教,在记笔记的时间里即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聋生的个性,使“记笔记”的过程也呈现出精彩。

普通话课堂笔记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语文听力;听力训练

G633.3

从2005年开始,茂名市就在语文中考增设语文听力考试的内容,到现在已近10年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茂名市听力考试的改革精神,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语文听说能力,特别是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听力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听力的成绩,是我们茂名市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一个重点问题。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语文课堂要坚持用标准的普通话上课

众所周知,我们茂名地区是方言区,其方言发音与普通话的发音区别甚大,而我市的语文听力考试就是针对我市为方言区的实际,偏向考查方言发音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异性,注重普通话读音的准确。我市语文日常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以方言为主宰,有不少教师习惯了使用方言进行教学,这不但严重影响我市语文教学改革艰难前行,而且影响了学生语文听力能力的提高。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听力水平,首先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平时一定要用标准的普通话上课,改变以前使用方言进行语文教学的不良习惯,而且要持之以恒。

二、简要分析语文听力试题的特点

从2014年的中考语文听力试题来看,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有4小题,第1小题一般是语音题,听读词语,从四个选项中辨别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主要考查学生词语的听辨能力;第2小题是言外之意题,听读一段话,明确其引用谚语的言外之意,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3题是听读一则议论性文字,找出文段中心论点的一项,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第4小题是选出对文段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主要考查学生在听中能抓住主要观点和理由的能力。主观题一般是一个大题包含2小题,第1小题:听写一句话,请用正楷或行楷书写在方格里,主要考查学生语文听写能力、词语读音辨别能力以及汉字的书写能力;第2小题:听读一个情境,按要求作答,40字以内,主要考查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口语交际能力,一般要求为听后的应答能得体礼貌,合乎常理。

茂名市的语文中考听力考试,从2005年开始以来,到现在已近10年了。多年以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考查方式:采用录音磁带播放听力材料,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回到问题的方式进行测试。实行统一播放录音,听完后用笔答的形式来考查。听力的赋分一般在13分左右(全卷满分120分)。从题型设置来看,近几年比较固定,听力试题的类型大同小异。这就非常方便我们语文老师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力训练。

三、日常语文教学要重视有针对性的语文听力训练

1.重视字词的读音训练。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生字词读音的教学,特别是普通话读音与我市方言发音区别比较大,学生平时比较容易读错的字词读音,更加需要留意,除了读准字音,最好还要要求学生记录下来,平时多读多记,重视易错字词读音的积累。

2.重视字词的听写训练。边听边写,记写字词、句子、语段。听不仅要“听见”,还要“听清”、“听懂”;写不仅还要迅速快捷地写出来,还要写正确,写端正,无错别字,不潦草。

3.重视概括能力的训练。听读句段,培养提炼语段关键信息的能力,不仅要迅速快捷地接收,合理地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声音信息并能正确地理解、牢固地记忆,还要对声音信息进行评价推断,这和单纯的听觉能力是有区别的。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听得准、理解快、记得牢,做到听话的一次准确性,边听边思考,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听话能力包括记忆力,而声音信息又是转瞬即逝的,及时地记录下重点要点、关键语句,可以提高听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边听边思考可以在大脑中及时地对听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记忆,就不会出现听到后面忘了前面,听过的材料记忆模糊、记不下来等现象。概括段意,提取关键信息则锻炼了学生的辨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会高效地抓住语言的要点。

4.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在进行口语交际课程时的努力方向和需要达成的目标。语文老师要重视日常口语交际课程的教学,特别要重视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学生听完在特定情境中的相关问题后能做出合理的应答,而且要得体礼貌,文从字顺,无错别字。

5.重视课文朗读能力的训练。多听课文朗读,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力:听美文或配乐诗歌朗诵,学生模仿朗诵。朗读是理解、积累、发展语言、激感的重要途径。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尤其是一些内容深刻、语言优美,感情丰富的散文、诗歌,更是朗读的好材料。通过听课文的朗读,让学生现场模仿诵读,进入课文情境,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而且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增强了语音的辨识能力和语言的感受能力。

总之,平时语课堂文教学中重视朗读、勤听多说、强化听力训练,应试时掌握科学的答题技巧,是学生语文听力拿高分的有力保证。

普通话课堂笔记篇6

现在不论初中还是高中,文科或是理科,懒于动笔的问题日趋严重,从学生的谈话以及老师对问题的思索,得到下面几个懒于动笔的现象:一是相对于某些学习较好的同学,有眼高于手的坏习惯,打眼一看思路出来了,题目似乎很简单,也就草草过去了。二是一些学习一般的同学,学习主动性不高,他们乐于老师指导学习,而不想自己去攻克较难的题目,根本的原因是对学习信心不足。三是课堂听课,有些同学们常认为自己记忆力好,无需动笔。四是看书,有的孩子们一学期都学完了,课本还是新的。五是做题,有一些同学们拿到一道题就开始思考,思考了半天还是一头雾水,一筹莫展,一字没动。

2 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针对这些情况,我从所教的两个班中有针对性地做了探索。

2.1 从眼高手低谈起,常常出现在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身上。他们在面对大部分题目时,他们都是用眼扫一遍,疏于动笔。我先通过与学生谈话,使其加强基本知识的巩固,从思想上的教育开始,另外找一些简单易错的题目在课堂上练习,批改落实,从实际行动中使其得到锻炼。此外,考试后查失分时,检查因自己懒于动手而导致丢分的情况,使其不再眼高手低,从而脚踏实地的去落实每一个知识点。细心专项训练,也和这有关系。如果你连题都不做的话,就等于连粗心的机会都没有了,又何谈训练细心呢。而你自己的知识疏漏,也只有在做题中才能展现出来。也许你可以做出一道题,但你在做这道题的时候是否始终思维流畅?是否有疑点和知识断点?如果你做题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停顿了一下,那就需要引起你的注意了,这部分知识,是你应该不断加强的。另外,有很多运算技巧和规律,只有在同学自己不断的做题中才能体会的到,它们会成为你独一无二的宝贵经验。

2.2 班级中学习一般的同学较多。他们学习中规中矩,但对于较难的题目往往趋步不前,不肯通过自己思考来解决,往往是任时间流逝,而乐于听老师讲解。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自信心不足,缺乏有针对性的训练。为此,我常常拿出一些较难的题目在课堂上限时完成,并间隔一段时间重复训练,使难题不难。其次,注重纠错本的运用,加强对难题的攻克。每天纠错,每周必查。并从纠错本中出题在课堂上让其讲解,增强自信心。对某些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课外作业,鼓励其多练多写,能写几步是几步。

2.3 课堂听课,有些同学们常认为自己记忆力好,无需动笔。其实在课堂上,由于大量的信息涌入,信息之间的相互干扰很强。即使刚课时就问同学们这堂课讲了什么,有的同学都无法准确回忆起来。因此需要动笔,做好课堂笔记。一般来说,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这堂课的知识框架图、老师提醒的重点 、课堂上自己迫于时间所限,没有理解完全的地方、一题多解的题目,书上没有的其它解法、做题技巧。这样做笔记,一堂课下课后,能够对这堂课的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另外,记笔记可以保持同学们在课堂上精神集中,防止瞌睡走神。

2.4 看书。有的学生一学期都学完了,课本还是新的。有的学生背单词,面前放一本单词书,然后坐那开始背,手就放在桌子下,背着背着就两眼发直了。这样的话,当你再看这本单词书的时候,还是无法判断哪些单词是你闭着眼睛都能倒背如流的,哪些单词是再三出现你仍偏偏记不住的。而如果同学们能在背单词的时候动一下笔,哪怕只是在你记忆困难的单词前画一小三角的化,这本单词书都会变得重点突出,醒目的多,真正成为你的单词书。同样,参考书也是一样,一章节的知识点有很多很多,不可能所有的知识点你都理解有困难,请同学稍微动一下手,最起码把那些你理解上的重难点做个标注。这样才能让书成为你的书,而不是书店的书。

2.5 最后说说最重要的,也是最普遍的毛病,做题。有一些同学们拿到一道题就开始思考,思考了半天还是一头雾水,一筹莫展,一字没动。是同学们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大家的智力并不超常,脑子也不是计算机,别人要写满一张纸才能做出来的题,怎么可能你坐在想想就能水落石出呢?做解析几何,总要先画画图,做力学的题,总要先做出受力分析。这样思路才会逐渐清晰,也才有了进一步解题的基础。另外,其实这已经涉及到了考试技巧的层面,如果是在考场上,那么这样绝对是个大问题。考场上的时间极其有限,容不得你天马行空的思考,大家想一步,就要迅速地写出一步来。即使你一步都不会,写写已知求解,设个未知数总是会的吧,这样也许还可以得到宝贵的一分。而如果你只是思考的话,非要想个清楚再动笔的话,往往动笔时,时间也所剩无几了,甚至不够把你会做的写出来。

3 达到的效果

经过长时间的试验,有明显的效果。眼高手低学生简单题不出错率普遍降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更是难题不动,虽然得分率不高,但学习劲头高涨,不但乐于回答问题,而且总分排名也有很大提高。平时在上课时同学们都积极做笔记了,看书时常常用一只笔画画点点,课后只要是能做的题一定把它认认真真的做完。同学们不懒于动笔了,基础也打牢了,学习成绩明显比以前好了很多。

普通话课堂笔记篇7

【关键词】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一、巧妙设计课堂,由点及面互动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

课本内容是固定的,而课堂教学是有生命的。要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首先要考虑教学方式方法。要有好的教与学的效果,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教学进程。就教学方法而言,针对理论性强、知识内在结构关联度大、结构框架严整的内容,教学时可用整体与范例相结合的教学法,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中《证明二》的学习;当内容及组织开放时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中《测量旗杆的高度》的学习;当学习内容比较简单时,可以全程自学,教师只作个别指导等等不同的学习教学方式方法。其次,虽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但不同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如下的高效教与学的方式及课堂设计:

1.自学指导(前置作业的跟踪)。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教师可以通过新、旧知识两方面的信息,掌握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和困难所在,重新组合知识,调整重、难点,确定向学生传递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学生则可以通过自学对新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以发现问题,带疑听讲。很明显,学生对新课自学程度的好坏,是决定一节课教学效益的关键。然而,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会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而必须经过教师的认真指导才能逐步实现。要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学,除了要精心设计预习提纲(前置作业),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为此,要求学生在自学时做到:先通读了解教材内容,接着再按前置作业的提纲分段阅读,不但要引导学生把书读懂,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来几个“想一想”。在课堂教学之前应有针对性地检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前置作业的学习信息,作出适当的指引;并且教师要在课堂前五至十分钟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这几分钟的指导方式可以是小组讨论、学生释疑、教师点评等不同的方式方法。课前的指导检查、课堂前几分钟的指导可以使教师做到少讲多议,能使教与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当遇到简单的课程或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以引导尖子生编写前置作业或部分前置作业的内容。上课前与课堂前几分钟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的能力,增强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果。

2.以点带面的多维互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在基本理念中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采用小组活动形式,它在改善课堂学习气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它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由不同的教学疑问组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动、组间互动等多维互动中解决疑点、难点,突出重点。由老师引导、小组长组织、组员合作的以点带面的方式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共同创造活力的课堂。而以点带面的方式还在于教学内容的处理上,通过课堂前的释疑指导解决难点,通过小组练习、讨论、总结引出知识涉及面,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巩固和延展。但小组的课堂讨论学习要控制组织纪律及花时间较多,应适时适量有目标地进行。

3.适时点拨、引导正确的学习导向。当学生合作学习出现偏差时,教师对合作学习不进行明确的指导,学生既无合作学习的意识,更无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就演变成给听课者看的花架子了。当学生在互动学习面临困境时,教师要能给予学生帮助,适时点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在互动学习中要尽量多地走动、观察、倾听,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地干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不断引向深入。引导正确的学习导向,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把课堂教学顺利向前推进。

4.活用教材、引导迁移。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活用教材,善于由固定的书本教材延伸向广阔的社会和生活,如在北师大版九年级二次函数《最大面积是多少》由隧道通车问题变式为“如果隧道内中间设有一米的绿化带,那么这辆货车能顺利通过吗?”让学生用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又能迁移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生活问题。

二、及时处理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教学

有研究表明,为激励学生和增强学生自尊心而违心地进行表扬是错误的,而直截了当地提出反馈,会对学习及学生进行后续学习的意愿带来影响,反馈的信息及处理反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愉悦学习的情绪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积极处理反馈信息,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反馈信息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之前应有针对性地检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前置作业的学习信息,归纳出如下的信息:“什么是主要的错误?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解决或避免这类错误?”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做到心中有数,且要有效解决前置作业产生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信任的氛围,促使学生没有保留、畅所欲言地反馈出不同的学习信息,并且有策略地让反馈贯穿学习的全过程,针对不同的反馈信息可以用不同的处理方式解决,如前面所提的:小组讨论、学生互评、老师点拨等等有效的方式。积极获取及处理反馈信息,实质上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正体现了生本理念中“以生为本”的思想。同时让学生不断在课堂出现的“问题――参与――解惑”的情境中一次又一次地提高认知能力和水平,激发出一幕幕学习的浪潮,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三、构建自主、合作、高效的课堂教学

英国斯宾塞在《快乐教育》这本书中论述儿童的潜能无限时写道:当人类没学会开发石油时,不能说这里没有石油的存在,这个地方不储藏石油,也不能说这个地方没有储藏其他有价值的东西。这说明人的潜能不是不存在,只是一个等待人去开发,等待人去激发的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教育者不能代替学习者对他们自身的潜能进行开发。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到:“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那就是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调动孩子的快乐情绪,运用能激发孩子快乐情绪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主动地去学习。在前置作业的愉悦尝试、课堂疑问的点拨释疑、小组互动学习的快乐参与、学生反馈信息的及时处理等方面都要求我们教师在布置前做好精心的设计和准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学习、总结归纳,因为学生是活的个体,他们会随时产生新的问题及不断产生新的能量。苏格拉底说,教育者这种地位犹如助产婆。助产婆再辛苦,也只是助产,而不是自己生产。教育的本体是儿童,而教师只是服务于这个本体的。教育最终不是为了发挥我们教师的聪明,而是要通过教师,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聪明才智。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理念、不辞劳苦地设计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可延续性,学生的智慧被激发出来自然而然学习的参与程度及课堂学习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摘要】近两年来仔细观察我班学生作文的语言,以及研究其他几个平行班级的学生习作,发现由于受地方方言、网络语言等影响,学生习作渐渐出现语言不规范现象。现提出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改正学生作文中语言的不规范现象。

【关键词】语言不规范 吴方言 网络语言 教学策略

尽管我们在写作中强调使用书面语,但是近两年笔者观察自己班学生作文的语言,以及研究其他几个平行班级的学生习作,发现由于受地方方言、网络语言等影响,学生习作渐渐出现语言不规范的现象。

一、学生在习作中大量出现吴方言

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在中国分布于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等地,使用人口约八千万。在国际语言排名中,吴语在中国排第二位,在全球排第十位。通常认为苏州话具有吴语的代表性;也有人因上海话在国内外影响力较大而将其当作代表。和普通话相比,吴语保留了更多的古音因素。吴语语音和北方官话差别大,词汇和语法独特,这也是吴语与其他众多中国方言的重大区别。

笔者汇总了整个初二年级的学生习作,对其中的方言词进行汇总统计后发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吴方言特有的词汇的使用。吴方言特有词汇与普通话相应的说法比较,在用字、词义、构词以及语音等方面都有明显不同,而且越是口语化、生活化的用词越是这样。如果不加翻译就用普通话直接套用,有许多内容将无法理解。

现列举学生习作中的吴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进行对比,见表一。

表一吴方言特有词汇与普通话相应词语的比较

从表一可以看出,吴方言特有词汇构词形式和词汇意义上和普通话词汇都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正体现了吴方言词汇的特点。

首先体现在构词形式上:

①相同意义的双音节词吴方言和普通话用了不同的语素构成。如表一中例⑴“火来”和“恼火”

②吴方言中的主要语素和普通话的有所不同。如表一中例⑷“跌跤”和“摔跤”。

③有些吴方言和普通话语素的位置不同。如表一中例⑸“欢喜”和“喜欢”

其次词汇意义上:

①吴方言和普通话词汇意义不对应,如例⑵中,“难过来”有心里难受的意思,但在吴方言中还有身体不适的意思。

②有些词形式相同,但在吴方言和普通话中分别有不同的所指,如例⑶中“看医生”在吴方言中是看病的意思,而在普通话中可理解为“探望医生”。

正是这些造成学生写作中语言的不规范。

2.单音节词的沿用。由于受古汉语单音节词的影响,吴方言中还沿用单音节词。在普通话词汇系统中,这些单音节词由于受现代汉语词汇向多音节发展的趋势的影响,只用于书面语或作为构词成分。

举例如下:

单音节词在吴方言和普通话中的比较

单音节的吴方言词语要改为相应的双音节的普通话词语。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词前或者词后加入一个相同意思的单音节,如例⑴中的“跌”变为“跌倒”

②完全改换,例⑵中“”变为“涂抹”。

3.外来词。我们的吴方言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着其稳定性,基本词汇不变。但是近年来学生通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浏览网页,大量吸收港台、欧美文化,出现了许多新的词汇,甚至于中英文混杂。

①许多以前没有的词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对这些新词万分宠爱,并运用在他们的作文中。比如:“我和爹地妈咪说了声拜拜,我就出去了。”“我买了一打纸巾”“热狗、三明治、汉堡包”“拷贝”。因为学生学习的外语就是英语,这些新词大多从英语音译来的。

②更有学生把中英文糅合,他的作文看似很新潮,但总让人感觉不伦不类。他们中很多人就是受到了港台电视、明星的影响,那些明星们一讲话就是中英文齐上阵。学生误以为这就是潮流,纷纷模仿,最终导致作文中也“中西合璧”。比如:“今天我和小明一起去shopping,真的很happy。”

③网络语言盛行。网络已经日益普及,家庭宽带几乎遍及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家庭享受到了网络的便捷。学生对网络上的新奇事物趋之若骛,QQ聊天,个人空间,网络文学。这些无疑对学生的思想又是一大冲击,网络语言出现在学生中间。进入班级的qq群,看学生聊天记录,各种各样的符号、数字跳入眼帘,笔者费了很大的劲才看懂他们的聊天内容。886(拜拜啦),我==来(我等会儿来),发伊妹儿我(发电邮我),+我好u(加我为好友)。如果不懂得网络语言,要看懂他们的聊天真的很难。在平时的写作中,学生不知不觉中把网络语言用在了作文中。他们对网络语言的运用已经习以为常,以致他们根本无法区分网络语和书面语。

面对这些新的情况,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明确语言的演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语言要求保持其稳定的状态,保证人们日常交流,不允许它短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社会在发展,它促使着语言发生着变化。

2.明确语言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言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不允许突变。斯大林指出:“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的要素的逐渐积累,也就是经过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由此可见语言的演变是个长期的过程,

3.规范使用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语言的规范化就是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广泛地为人们服务。

教师明确了以上几点,那么我们应该在作文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使他们规范地运用语言。

二、作文教学中应注意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教学策略。(1)尝试快速作文,学生互批,教师点评。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布置学生回家写作文,第二天交给我们。我们在批改中发现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又无法对每个学生单独指导,导致每次作文批得仔细,讲得马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尝试快速作文,要求学生当堂写作,当堂上交。然后由学生互相批改,指出作文中的不足和可取之处,最后教师点评。这样就能让所有学生知道习作哪里不规范,需要改进,哪里值得他们借鉴。(2)多加鼓励,增强信心。学生在刚开始写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语言不规范的现象。这时我们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要耐心地加以辅导,逐步纠正这种现象。如果在下一次写作中减少了这种不规范的现象,我们教师应该及时地加以鼓励。那么学生也会增强信心,下次习作肯定会更加完美。(3)教师写作文,为学生引路。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文时,笔者认为教师也应该常写作文。让学生看到规范的语言表达,同时让学生评价教师的作文,这样不仅能改进他们的写作技巧,还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学习策略。(1)加大阅读训练。中学生每学期都有名著阅读,这些作品都采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创作。我们可以要求同学加大阅读量,并且做好读书笔记,摘抄优美词句。(2)组织探究型学习小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想要表达某种意思,但缺乏适当的普通话词语。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字典,看教科书,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这样我们就能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规范写作。

普通话课堂笔记篇8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旅游专业;问题

      在中职教育当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其目的是使每一堂课都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到自身需要掌握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应是在日常的课堂中而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校级赛课。笔者随机走访了多媒体教室上课班级,并以10级旅游专业为例,认真听课分析如下。

1.具体课程分析

(1)10级旅游管理班《旅游饭店英语》课程

在这门课上,教师所教授的是如何用英语在前厅部工作,并且为外宾办理入住登记的内容。一上课,王老师就将重点词汇打在投影上,开始了讲解,还时不时地运用记号笔做出重点符号要求学生记录。此时,笔者观察了一下听课的学生,大多埋头抄记笔记。此时投影屏幕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板书笔记,黑板在投影的后面已经失去了作用。一节课下课,黑板上仍然是重点单词和课文内容。

问题分析:认真分析下王老师的这堂课,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堂旅游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尽管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学方法仅仅是把过去传统的粉笔板书变成了投影里的文档,而用投影屏幕换取了过去的传统黑板。使多媒体教学仅仅是变成了电子板书,并没有足够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本身具有的生动活泼,逼真情景化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希望王老师能够在课余时间多收集一些关于酒店订房的视频或者图片,再制作成课件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创设情景化教学,模拟在酒店中的实训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状态下进行技能学习和语言操练。

(2)10级旅游管理专业《普通话基础》

本课程是刘老师讲授的一堂普通话基础知识的课程,一上课,刘老师就利用了教材背后的光盘进行讲授,这一课的背景知识和相关发音图片都在课件上清晰呈现,学生在课件的指导下,词语跟读,课文听读,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问题分析:教师利用教材背后的赠送光盘进行指导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普通话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是跟着机器跟读,由于间隔快,教师不能及时纠正。同时,教师也应该针对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一些重点讲解。建议在使用多媒体时,教师应该适时点评,并且指出学生需提高的地方,勾出重点,避免下次在同一个地方出错,这样才能使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3) 10级旅游管理班《舞蹈形体课》

本课堂是10级旅游管理专业刘老师上的一堂关于民族舞蹈编排的课程。一上课,老师就点开了投影仪和电脑,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个民族舞比赛的视频,让学生进行分析各个民族舞蹈的区别,在欢快的舞蹈中学生们看的非常有兴趣,并且积极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多姿多彩的视频形象的向学生展示了民族舞蹈的魅力和特点,并且请部分学生进行了动作的解析,教师做出了相应的指导。

课堂分析:舞蹈课是一门非常有趣味的课堂,但同时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公共课程,这门课程着重在于实际操作与理论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大幅度的展示了民族舞蹈的视频,但是讲解示范过少。建议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民族舞蹈有充分的了解,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特别是带团时能够即兴表演民族舞蹈。

(4)10级旅游管理班《旅游法规概论》

本节课是一堂关于旅游法概论的课程。课堂上,张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举出许多案例,请学生进行反思,教师点评总结。整个课堂,学生表现了相当高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值得肯定的是,张老师运用PPT和视频文件相结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导游在工作中违反旅游法规的视频。请学生进行讨论,并评价。最后让学生将正确的方法进行演示,把课堂气氛推到了高潮。

课堂分析:旅游法规概论本是一门枯燥的理论课程,但同时有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主体,让所有学生的参与进来,把枯燥的知识转化成生动的情景教学,于此同时,张老师还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课堂互动积极,学生学有所获,并在讨论时给出学生相应的评价和分数,值得肯定。

2.小结

通过随机听课,我们不难看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对提高教育效果、改进教育模式等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更胜一筹,但如果学校和教师不重视多媒体教学,仅仅流于形式,这样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且影响了中职教学的发展。在调查走访之中,我们看到多媒体教学在中职学校尽管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会产生新的教学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正弥补,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真正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 彭少忠.中等职业学校多媒体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 广西教育,2005,(11B).

[2] 华国盛.关于多媒体教学应用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1. 

[3] 黎加厚.教育技术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程墨.政策亮点[N].中国教育报,2007-10-11(1).

[5] 霍艳玲.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8.

[6] 项国雄,周勤.多媒体课件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上一篇: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范文 下一篇:课堂互动功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