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追求范文

时间:2023-12-04 07:13:25

课堂教学的追求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1

影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价值追求的因素

教师如果认为身在农村小学教学不能实现自身的理想与人生价值,感受不到工作的意义,无法认清自己的使命,把自己的职业视为谋生的方式[5],则这位教师就无法承认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具备某种价值,会出现前面我们提到的“价值追求空位”的问题。同理,如果作为评价者过度认可城市小学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价值,则会降低对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致使农村小学不得不向城市小学“学习”,造成“盲目效仿城市”的问题。(二)学校管理者对教育的理解与定位作为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其对教育的理解与定位决定着学校将选择的教育目标与学校文化,如果农村小学的学校管理者不能正确理解教育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把“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学生”作为本校教育的定位,以成绩和升学作为终极目的,那么在其管理下的课堂教学势必会盲目追求效率,而不顾学生的发展与学习体验,课堂教学有效性也会随之将“成绩或升学率的提高”作为价值追求。(三)现实差距与未来的不确定性现实中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使得许多人对农村的课堂教学存在悲观认识。的确,在物质条件、精神文明等方面,农村与城市有很大距离,这些距离影响了农村课堂教学的水平,也影响了改变这种状况的信心,即便有人能够高瞻远瞩,提出更为有意义的价值追求目标,也会因为未来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出现“曲高和寡”的局面。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然的价值追求

农村地区应当根据自身特点与现实要求,坚持在实现“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工具价值与“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本体价值中确立自身的具体而明确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价值追求。(一)为社会服务的宏观价值追求1.使学生具备满足城市生活的能力,为学生走入城市做准备农村教育是对现在生活在农村将来未必生活在农村的人的教育[6]。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我国当前的人口流动趋势,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学历偏低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拓展就业空间的主要制约因素[7]。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升学的机会,到城市高等学府学习并继而生活、工作在城市,成为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农村课堂教学有效性价值追求存在问题,导致这些成绩好的学生在进入城市以后出现情绪心理问题,不适应性表现等现象,给农村进入到城市的学生带来诸多困扰[8]。因此,农村小学课堂教学需要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以后无论以哪种身份进入城市生活都做好准备。2.培养满足未来农业现代化需求的新一代农民在高科技、现代化的社会,新型农民不可或缺。未来我国农村会改变当前的落后面貌与落后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将采用更多高科技生产工具与管理方式,而这些改变既要求农民作为其中一分子来参与变革,又要求农民作为使用者和生产者满足变革对素质、能力的需求,所以未来的农民需要具备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与综合素质能力。我们当前的农村小学教学要承担起历史使命,为有可能继续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成为新一代农民的学生奠定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二)为人的个体发展而服务的微观价值追求提供给学生与时代接轨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培养学生文化素养,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的要求。农村小学生因为缺乏文化环境的熏陶与家庭教育的支持,获得知识的途径欠缺,多依靠学校教育来拓展知识视野。因此,课堂教学不能因为追求时下流行的课堂教学形式与方法,而忽视学生对知识获得的需求,要运用灵活、恰当的形式,在知识方面为学生打开连通城市乃至世界的窗口,让学生接收到具有时代气息的知识。并且,因为农村学生受学习基础与学习条件的限制,对知识正误的辨识能力较弱,教师更加需要精心准备教学,丰富自己的学识,为学生提供准确的知识信息,避免出现错误而对学生未来的学习造成障碍。促生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使之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当前与未来的精神生活质量。在农村,有许多孩子存在学习困难,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看不到学习对自己生活会有怎样的积极影响,缺乏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在学期间及离开学校以后保有学习热情与志趣的前提条件。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学习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乐于学习。“晴耕雨读”是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的最佳理想,而作为新时代的农村学生,在生活中也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即便作为农民也能够有较为丰富的精神生活与文化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与主体意识,提升生活幸福感与个人的存在价值感。农村学生受经济条件和地域环境等影响大多腼腆、内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愿积极发言,不愿表达自身观点与感受,主体意识薄弱。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的自信心建立及主体意识培养方面做出应有工作,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及评价都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与情感,让学生拥有积极的学习体验,在学习中获得肯定,认识到自身的潜在能力与优势,正确评价自己,增强自身存在的价值感,能够自信地面对未来生活中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2

一、追求有效的课堂提问

走进现在的课堂,我们会发现:教师的提问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琐碎的、细小的问题少了;教师提问的随意性小了;不着边际,让学生不知所措的问题几乎绝迹了。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里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读书是一种个体行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但稍作观察、分析,或许我们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做“万能钥匙”,不分时间和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地使用。结果,学生兴趣索然,所见所思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地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如何设问,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就是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不断反诘和归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解答问题的正确结论的模范教师。作为现代教师,我们似乎应该自问: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设问需要进一步改进?

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便于学生操作。有层次性,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面广:教师的提出的“问题”还能促使学生有计划学习,并合理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方法,让学生正确评价学习的态度、方法、过程、结果,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不足,促使学生评价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

二、追求有效的合作学习

前不久,在我校举办的一次市青年教师小语优课评比中,几乎所有的课堂,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是“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凸显了,学生的头抬起来了,手也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激发起来。学生是“动”起来了,但细细品味,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却不高: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的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那么,如何追求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合作学习呢?

1.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和空间

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可以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就保证了每个人都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在参与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

2.精心选择合作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问题不太复杂,教师就可指名个别发言。然后加以点拨总结。但有的问题较难,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如文章的中心、童话故事的寓意等,学生对这些问题可能会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

3.加强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时还会遇到一些障碍,出现合作学习中的“冷场现象”,教师应及时参与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认真分析其思维过程,教给学生正确的合作策略,让他们逐步掌握合作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在不断的争论与反思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质和量。

三、追求有效的课堂激励

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听到鼓掌声和“你真棒!”“你真聪明!”这样的词语,一节课下来,往往掌声不断,赞声不绝。鼓励学生是对的,但不可人人都夸;奖励学生是行的,但不可人人都奖。

恰当地使用鼓励性语言、小奖品,让学生自信,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是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有效方法。是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赏识教育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是对学生一味地盲目肯定,不严格要求,甚至回避缺点,这样却会使学生形成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如老师一声:“表扬他!”全体学生竖起大拇指唱着说:“棒!棒!你真棒!”一节课凡是表扬学生都这样表示,那学生或许会想。我究竟“棒”在哪里呢?我哪些地方最“棒”?哪些地方不“棒”呢?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激励?我觉得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励,而是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地鼓励学生进步,克服一切困难前进,不断地为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发上下工夫。激励要讲究适时和适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一段充满真情的生命历程,正确运用肯定和奖励,采用适当的竞争方法,适度的竞争,避免过泛的鼓励性语言,慎用批评,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我想,如果教师的每一次激励都能够促进学生心灵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3

关键词:实效性;语文课堂教学;主体;主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02-02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一定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教学内容要精练,教学环节要简化,教学方法、策略要灵活。”(引自崔峦的《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省去花枝招展,摒弃表演秀,实实在在地追求实效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如何追求实效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下面笔者就这方面议一议。

一、追求实效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追求实效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我们摒弃繁文缛节。传统模式下的语文课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程序,那就是每每上课起初阶段或是以充满魅力的导语引入新课,或是进行花样频出的情境创设,或是温故而引新,诸如此类的环节设计无非是想调起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细想想,还是没必要这样做的。我们知道每逢新授课总是事先让学生已知的、预习的。一上课,学生自然就心知肚明要学什么课文。可见,再有如此的程序就显得有画蛇添足之意。况且,课堂教学时间是固定不变的,如此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探究讨论时间。为此,叶澜教授就明确地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所以,笔者认为,一上课就应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即直接引入课题,出示目标,出示自学引导,甚至省去介绍作者、时代背景及基本词语的检查等。

2.追求实效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我们慎待现代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恰当地运用,的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但是我们也应注意的是,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滥用现代技术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会弱化其工具性,文本和语言也随之让位,造成语文课被异化,非语文教学的本意。例如,在教授《风筝》时,便随之向学生展示花式多样的风筝;在教授《苏州园林》时,频繁地展示多处园林美景;学习《看云识天气》,展示多彩的云朵等等,因此,我们要谨记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手段而非目的。

二、追求实效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做好“主导”的职责角色

(一)适当引导,端正学生对文本的学习

传统语文教学的“灌输式”是我们极力反对的,但是,我们也绝不能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针对个,采用“放羊式”教学,甘做学生的“伙伴”,而忘记自己“教”的职责、“主导”的角色。比如在学习《羚羊木雕》就文本中家庭矛盾的是非作分角色讨论。学生就各自职责,你争我辩。若教师作辩证地加以引导,学生会正确处理子女与父母的矛盾,友谊与物质的权衡,否则就会是喋喋不休、空论一场。所以,在学生进行多元化问题解读时,一定要当好舵手,“相机诱导”,先放再引,先异再同,水到渠成的完成对文本的解读,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教法,激活主体性体现实效性

肖川说:“给学生一个机会,他就会创新。”可见,教师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更新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充分体现的重要因素。

比如,同是《春》这一文本。该课的学习任务是:①通过朗读品味,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②学习抓住景物描写及寓情于景的写法,③体会准确生动的词语及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1.教师紧扣目标,设问如下:①课文写了几幅图?每幅图中的景有什么特点?②找出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语句,品读说说好处。随即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的全班交流,师作点拨补充。如此的“问题引导式”教学乍看是还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是给学生的阅读过程无形中设置了被动的外在环境,给学生的思维编织了樊笼,是学生追着教师的发现在猜测,是以教定学而非以学定教的行为。违背了《语文新课标》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显然,这样做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得不到锻炼。自然课堂教学不会有实际效果。

2.教师以一句“课文把春天里草、花、风、雨乃至人的独特美写得很生动形象。请同学们根据你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阅读课文并认真思考,在你认为写得生动形象的地方作批注。待会我们作交流。”作为引导。这样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搭建了平台,让学生想学,使“学生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摘自《语文课程标准》)。

可见,教法不同,课堂的实际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古人语“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更新教法需要我们给学生创造语文的自主空间、自学时间,激发欲望,少干预、少暗示,巧设疑、巧引导。多以“你觉得”,“自己喜欢的”委婉地语气引导,或故弄玄虚,或“留白”,或设置“知识陷阱”。比如《孔已己》一开篇就问:孔已己姓甚名谁。教《最后一课》,不妨留给学生充足阅读时间,让其静心阅读,再让学生谈心情。教《变色龙》一课问问相扣,即主人翁的性格是什么?他善变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原因让他变的?虽变但有一点不变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塑造如此形象?等等,促使学生变“要我讲”为“我要讲”。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4

一、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追求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有句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初中的语文课文都是从浩如烟海的文章中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品。这些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文化精髓又能被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理解。这些文章并不会像磁盘拷贝一样复制到学生的脑中,必须通过仔细的品读才能汲取精华。一是通过朗读,读出文章的内涵和思想。张田若说:“学习好文章,第一是读,第二也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阅读对体会文章内涵的重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是好文章让人爱不释手,经过反复的诵读才能领会其中的深刻而丰富的含义。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和历史沉淀的精品,可以说:“增之一字嫌太多,减之一字嫌太少。”这样的文章学生在朗读的时候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其中的深意,越是能感受文章的意蕴越是喜欢朗读,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不厌其烦的朗读,但阅读水平和对文章的理解都没有提高 。这种阅读方式就是为完成阅读任务而阅读,学生没有情绪上的投入和内心的思考,反反复复和尚念经一般的阅读还不如停下来休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领会文章才能增强阅读的效果。二是通过默读,领会文章精华和神髓。有些语文教师重视朗读,课堂上经常出现朗朗的读书声,但也免不了有些学生在朗读中滥竽充数。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另一种阅读方式――默读。通过默读细细咀嚼文章的字句,感受文章的优美。比如,默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体会作者的豪迈奔放、狂放不羁的情怀,一幅纵马奔驰出猎的动态画卷呈现在脑海中,细品之下让人久久不忍释卷。朗读和默读是阅读的两种重要方式,灵活运用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

二、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追求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这句话告诉我们,阅读与写作是密切不可分割的。学生的写作往往从模仿开始,写作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对各种文体进行模仿。初中学生往往语文水平有限,对教材中的经典文章解读的不够深刻,模仿起来也只是照猫画虎,很多文章写得形似而神不似。如前文所述,写作是一个倾吐的过程,就是通过笔端来传达心中所想,在表达的时候对语言文字进行书面化的加工,让文章能够更加晓畅自然,读者通过阅读文章能够很透彻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的文章就可以称作合格的作文了。初中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总感觉拿着笔发呆而无话可说;二是心中有很多话要说,急的抓耳挠腮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区表达;三是能够形成文章,但语言口语化谈不上优美,有的甚至词不达意。第一个问题主要是学生没有对文章主题进行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造成下笔时脑中空空;第二个问题时由于对写作规律的掌握不足,对范文或教材中的文章没有经过仔细的阅读,造成笔意滞涩;第三个问题时因为学生平时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不够,对写作的锻炼太少,造成文章的不完善。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追求之一,让学生多想、多读、多写,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和思想。

三、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的追求

语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科目之一,对表达能力的要求并不只停留在口头日常用语的使用上,还应该让学生的表达简约、准确、完整和优美。书面语与口语表达都是学生所用具备的语文能力。书面语的表达一般通过作文的形式来实现,而口语的表达主要体现在课堂上发言和回答问题。学生在正式场合如全班同学面前发言,按照语言思维的规律一般都是先在脑中形成初稿,然后按照心中所想通过口语表达出来,让听众能够领会他所说的话的含义。教材中许多优秀的文章可以通过留白的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如矛盾的《白杨礼赞》:“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文中省略号的位置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来填上,看自己的词语与作者的原文有哪些差异。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把阅读的过程变成思考、表达、交流的过程。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说,交流读书感受,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共同提升。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5

观察两节课的教学,询问执教老师,得知:甲老师将目标定为:①读文,凭借语言文字材料想象草原奶牛、低地骏马、草原家畜、傍晚夜晚活动的特点,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情感。②在朗读、想象中初步培养自己“口头读出感觉,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感情”的能力。③诵读、积累文中精彩词句、段落,能有感情地向家人或朋友介绍。乙老师的教学目标呢?含糊其词,自己也说不清,末了笼统地说:“感受荷兰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有感情地朗读。”从甲、乙两位老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再观察课堂教学现场状况,明确感受到目标意识不强,目标不明确、不具体成为教师教学失误的主因。多数教师和乙老师一样,随意地把教参上的教学目标要求照搬到教学设计上来,没有从“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去仔细分析、设计、陈述。目标不明,导致教学成了费时费力的无效劳动。再次,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都是原则性的目标,对我们的教学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但不够具体,不够细化,无法指导教学。要想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大化,必须对目标从三维角度进行分类设计,最好将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方法融入其中,并通过可操作的行为动词陈述出来。甲老师的目标设计就比较实际,具体,为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实施方法的指导,是可评价可测量的,上课结束时,学生的朗读、交流让我们看到了成效。

二、追求教学设计更适当

课文2~6自然段以分镜头特写的形式,展示荷兰田园风光。依次描写了“草原上流动的奶牛和村野乡间鲜艳的郁金香”、“低地上骏马自由驰骋”、“家畜在草原上悠然自得”、“傍晚挤奶时的宁静和夜晚运走后的平静”。对于这样分块明显、并列的文章结构安排,乙老师从这样几个问题展开教学:“你觉得奶牛生活在这里怎么样,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你觉得骏马怎么样?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你觉得这些动物生活在这里怎样?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们来读一读。”这几个问题,如出一辙,只是改了其中几个动物的名称,面对这样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越学越没劲,机械化地去读文、想象、朗读。知识也许了解了,可思维没有得到激化,情感没有找到生长点,哪里能感受到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呢?而甲老师呢,在教学“草原上流动的奶牛”时,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勾勒出绿油油的一大片草地,让学生去读文,然后对着空旷的草地去想象、描述奶牛的形态各异,当学生将文中描写的几种形态介绍完后,又引导学生用文中拟人化的句式自己想象着说一说其他可能的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既学文感知、想象,又发展思维、描述交流。在教学“低地骏马自由驰骋”时,教师让学生找到描写骏马特点的几个词“腿粗如桩、剽悍强壮、鬃毛随风飘扬”,然后出示一组句子:即使前方出现了低矮的围栏,它们依然

;即使前方出现了激流的小溪,它们依然

;……让学生用文中的句子填一填,并读出感觉来。学生通过这一散文诗般句式的填空、朗读,感受到了骏马奔驰的特点,通过想象看到了画面,血液中也似乎融入了骏马的豪情,读起来铿锵有力,很有气魄。甲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宽教材,灵活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每一板块的教学设计都各有特色,让学生在课堂上饶有兴致地感受文字,想象画面,表达交流,朗读体会,达到了与景融为一体的境界。

三、追求教学答案更完美

在课堂教学开始环节,两位老师抛出了同样一个问题:课文以分镜头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很多画面,我们能否给每个画面起个好听的名字呢?在乙老师班上,一个学生举手说:“第一个镜头主要写的是一群奶牛,就叫‘奶牛’图吧!”乙老师马上肯定,板书:奶牛图。依照这样的思维模式,学生依次总结出了“骏马图”、“家畜图”、“傍晚图”、“夜晚图”几个名字。在甲老师班上,一学生也马上说:“奶牛图。”甲老师没有立即定夺板书,又说:“你们觉得这群奶牛生活得怎样?再去读读文字,体会一下。”学生轻轻读文后,沉思了一会,交流道:“很幸福、温馨。”“那我们可以给这幅图起名为――”“幸福的奶牛。”

依照这样的思维模式,甲班学生依次归纳出了“奔驰的骏马”、“悠闲的家畜”、“宁静的傍晚”、“平静的夜晚”几个名字。

分析两个班学生归纳出来的各幅画面的名字,如果阅卷的话,都是对的。哪个更好呢?当然是甲班学生归纳出来的更富有诗情画意。他们的答案不仅将画面主体找出来,更发现了画面的意境,将主题表现了出来。

从教学效果来看,甲班学生不仅读懂了文章,更进行了分析、提炼,思维能力得到了扎实的训练。我们的语文教学答案,不可能像数学学科一样,有绝对的“对”与“错”,但其实也有“不对”、“对”、“更好”之分,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答案的标准仅定位在“对了就行”,而不去追求答案的更完美化,长此以往,学生便不会去与文本深入对话,不会去探究提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很适当的培养,语文素养提高是非常低效的。语文学习,不仅要学知,还要得法、明智,“务求甚解、追求完美”应该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6

邵俊峰,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地理课程团队核心成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培训专家团队成员,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教科室主任。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关注学生发展和地理学科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品质课堂”的教学主张,开设省市级观摩课20节,80多篇,主编或参编教学参考用书50多部,50多次做部级、省市级新课程培训和新高考复习讲座。

【摘 要】品质课堂应是有特色、有品位、立体化、发展的课堂。我主要通过“品”和“质”求课堂品质:以品味浸润学科美,以品析强化探究,以品评培养表达,以质疑带动思辨,以质感让课堂有形。

【关键词】品质课堂;高中地理;应然追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2-0055-03

【作者简介】邵俊峰,江苏省常熟市中学(江苏常熟,215500)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我担任高中地理教学22年,不断反思应该给学生怎样的地理课堂。我想,地理课堂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和学科两个方面:一是课堂中学生的感受如何,学生是否真正获得了发展;二是是否体现了学科的价值,呈现了学科的真义。在不断的实践尝试中,我提出了“品质课堂”的教学主张。

品质,原指人的行为、作风所表现的认识、品性等本质。品质课堂中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课程是“人”的联结点。我理解的品质课堂具有以下特性。

首先,品质课堂应是有特色的课堂。由于教师、学生及教学内容的差异,课堂具有鲜明的个性。品质课堂没有一成不变的课堂模式和程序,有的是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其次,品质课堂应是有品位的课堂。地理课堂不应是知识的堆砌和机械的练习,而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学生个体成长的乐园,是具有情感和生命感召力,让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充分释放的所在,是体现学科文化张力的课堂。

再次,品质课堂应是立体化的课堂。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教学也应该是完整的、立体的。地理教学不仅仅是扁平化的区域空间探究,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立体平台。地理课堂应既有广度和深度,又有时空的转化。

第四,品质课堂应是发展的课堂。在品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证,学生敢于猜想,勇于探究,勤于实践,善于交流,学生的多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品质课堂的标尺。

因此,品质课堂是品位与质量、特色与风格共生的课堂,它能充分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体现学科价值和文化,充分展现学生的活力,唤醒学生的潜能,开启心智,激活记忆,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一、课堂以“品”求品质

我认为,品质课堂是“品”出来的。这里的“品”有三层意思,一是“品味”,二是“品析”,三是“品评”。

1.品味,让学科美浸润学生的心田。

正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提出的“慢慢走,欣赏啊”,“品味”是一种课堂姿态。在对高效课堂的片面理解下,许多高中地理课只剩下知识的骨架和试题的强化,这种快餐式的课堂不能在学生心底激起一丝涟漪。

地理课需要学生品味,一方面要给学生品味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要激发学生品味的兴趣。地理学科本身是美的,这种美需要地理教师慧眼发现和精心呈现才能让学生有机会用心品读。地理学科蕴含着自然美、人文美、整体美、差异美,在教学中,我用美对教学文本进行提炼,用美对教学过程进行装饰,用美对生活中的地理进行挖掘,用美对自然景观进行解读。品味这种地理美是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情感基础。

例如,在《农业区位的选择》一课中我处处呈现富有美感的农业景观图片,并配以诗意的文字,让农业不再是远离学生生活的枯燥产业,而是生活化的美丽图景。学生在品读中,会自然而然体味各类农业生产的分布规律、农业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实现人地和谐等问题。再如,在《河流及其影响》复习课中,我以“笔下河流之美”“河流地貌之美”“河流生命之美”等视角带领学生品味河流之美,将枯燥的高三复习课变成有血有肉的生命课堂。

学科文化不是靠灌输,而是靠学生的品味才能得到弘扬,只有“品”才知文化之“味”。在课堂中,我给予学生许多“品”的机会,从品地理学家科学精神到品美图、品美文,从动手画地图、制学具到写地理歌词,让学生在动眼、动脑、动手中与课程融为一体,获得学科文化的浸润。

2.品析,让地理课堂成为深度思考的舞台。

地理不是“地名+物产”,地理更应讲“理”。地理科学以空间、区域、综合、宏观、全球的角度解释地区特征,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因此,地理课堂不是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是应有一定的思考深度。

品析是带有方向性的主题式探究,“品”有不断反思、不断感悟的意味,“品”基础上的“析”才会更深入。品析是强化地理课堂“理”的重要手段。

例如,我让学生品析北京、张家口两个城市及附近区域的地理差异,比较两个城市举办冬奥会的优势和劣势,并探究两地如何实现区域联系和优势互补。整个一节课上随着信息的不断叠加,学生的品析越来越深入,对区域特征的理解更为深入,对地理问题的解决也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再如,在《河流地貌的形成》一课中,我展示了不同的诗词,让学生层层剖析河流地貌的成因。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远帆的《我是一条古老的河流》等,学生对上述诗词的品析,能够达到以文化图、以文推理的效果。

3.品评,让学生走到课堂的前台。

品质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品评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呈现的地理热点、地理图片可以由学生品评,教师呈现的地理原理、开放性的地理结论可以由学生品评,教师在教学关键点的故意露错可以让学生品评。

二是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结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回答教师的结论,教师可以不做评论,而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学生在点评中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加以剖析和矫正。

三是师生作品,学生对师生制作的试题进行品评,对学生绘制的地理图进行品评,对学生的地理实验进行品评,对展示的地理诗词进行品评等。例如,我让学生评判网上一首描述锋面雨的短诗:“我是冷气团,你是暖气团,遇到你,我止不住地流泪。”学生在品读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相关知识点,认为该诗对锋面雨的成因及天气特点描述得比较形象,但应该把“我”改为暖气团,“你”改为冷气团,不仅因为暖气团更象征柔弱爱哭的女子,更主要是因为锋面雨的形成是由暖气团抬升并冷却凝结造成的,而非又冷又重的冷气团。在品评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对地理原理的理解更深刻了。

二、课堂以“质”促品质

品质课堂一定是有“质”的课堂,课堂质量是品质课堂的基础,另外,课堂还需要“质疑”和“质感”。

1.质疑,使课堂充满思辨的魅力。

地理是对复杂世界的解释,随着岁月痕迹的叠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世界与教材给予的知识原理势必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课堂中应该有学生质疑的声音。作为教师,应在课堂上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动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在对质疑的辨析中使地理原理越辩越明。为引导学生质疑,教师需要给予方法的指导,如从何起疑、怎样质疑、疑后如何。学生在对比中起疑、在兴趣中起疑、在矛盾中起疑,提出的问题使课堂充满生成的精彩,在讨论解答时使课堂风生水起。

例如,学生提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均温大于0℃,为何和温带季风气候一样也是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再如,学生质疑现代苏南农村的水稻种植业是否仍然是“小农经营”“机械化程度低”,学生质疑一些交通线规划或水利工程项目是否合理等,既体现了他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深入,也体现了他们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一课中,我将学生分成“可行性研究专家组”“技术专家组”“运输顾问专家组”三组后,又特设了一个“质询专家组”,“质询专家组”除了对整个计划的各环节提出质疑之外,对其他小组的发言也需要提出质询,他们提出了“冰山运输的技术不成熟,各种运输方法的成本都太高”“南极冰川的减少会造成南极的环境问题”“冰山运输过程中的融解会造成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冰川在沙特被融解可导致当地气候、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输入国港口和水深条件都达不到接纳冰山的要求”等问题或观点,使课堂充满了思辨的魅力。

2.质感,让真实世界走进课堂。

在造型艺术中,把对不同物象所体验的真实感称为质感。在地理课堂中,呈现真实的世界,让学生把握真实的自然、社会现象,这是地理教师的责任,是新课程“有用的地理”的体现,也是课堂质感的体现。地理知识原理的外在表现就是地理现象,这种现象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属于“生活世界”,形成了原始的地理问题,引领了地理探究的方向,体现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本原回归。

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课中,我呈现了原始的自然带分布图,让学生绘制自然带分布模型。这种“从复杂现象中提取纯粹”的学习过程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也培养了学生从复杂生活世界中形成自己清晰判断的能力。学生通过“去干扰,取主流”“规整形状”“确定分布位置”等方法,从复杂现象中提炼出简单模型。进而,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模型去发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引导复杂归于有序,以达到科学、正确认识真实世界的目的。

质感也体现在所学知识点需要有实际“落脚点”。区域空间是地理知识、原理最重要的载体,对地理空间特征和格局的掌握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地理能力和素养。在教学中,我尽可能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在不同尺度的区域上,以使学生能在空间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地理要素的位置、范围、组合特征和相互关系。例如,我带领学生以中国地图为背景研究等压线,以世界地图为底图研究气压带和风带,以区域等高线图为底图研究河流的综合整治,变抽象原理、理论为具体案例,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7

一、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如何让一节40分钟更有效?情境的创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创设情境时,我们不仅要注重生动有趣,更要注意扣紧教学内容,并对以后课程的展开起导向作用。

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我没有引入教科书上的例题(比较0.1米0.10米0.100米)而是设计了这样的引入:

(1)引趣。我先在黑板上写三个“1”,提问:这三个1相等吗?学生回答相等后我用等号连接。接着,我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成10;在第三个1的后面写上两个0,成100,提问:现在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他们相等吗?这样的提问,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积极思考之后,回答可以分别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 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改写。我引导学生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成米为单位的数,得到:0.1米、0.10米、0.100米。

(3)比较。比较改写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得出:0.1米=0.10米=0.100米。

(4)观察。引导学生先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观察比较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这几个可以写、比较的具体长度隐藏起来,让学生动脑筋后得出它们的相等关系,学生在“相等”――“不相等”――“相等”的变化过程中,尝到思维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参与活动。

创设情境是为了引出问题,情境要为问题服务。我们不能让情境仅仅停留在情境上,从而丢失了数学味,要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新知识的生成等方面来创设有效的情境,让数学课更加原汁原味。

二、重视实践操作的有效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它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应用、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操作方法要指导。教师应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方法的指导,如操作步骤要有条理,要边操作边观察,并对操作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操作有效性。

2.操作过程要调控。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操作的时间。教师指导学生操作时,既要注意安排操作快的学生的活动,又要对那些操作慢的学生及时的指导,使全班操作活动协调一致,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控教学节奏。

3.动手操作之后要有思维的碰撞和语言的训练。动手操作不是单纯的行为活动,更重要的是要有思维的活动,去思考、去推理……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把操作过程表述出来,在复述思维过程和动手过程中,使知识内化,并起到对语言能力的训练。

三、培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教师要抓住适当的合作时机,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小组合作素材,精心安排合作内容。教学时我特别注意小组学习时机的选择,一般在以下情况引入“小组合作”:①当易混概念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但处于模糊、似是而非时;②当许多规律需要学生通过操作才能发现其奥妙时;③当问题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时;④当许多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对此问题持不同看法时;⑤当学生独立学习而自感困惑时等等。在这些情况下教师应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探索、解决问题。在集思广益中,提高学习能力,发挥创造性。

2.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第一,分工合理,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要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第二,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①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②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③培养学生倾听、讨论的习惯。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听他人表述观点,不插话;听清别人说了什么;听后作思考,别人哪里说得好,哪里不足。④培养学生合作操作的习惯。

四、关注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做到真诚而且丰富。诸如“你真行”、“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这样的语言只能显示出老师的随意性。我们的鼓励、赞扬必须让学生从心底里感觉到我们的真心欣赏,评价中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到底是哪方面做的好,要继续发扬下去。

如在今年4月底在厦门举行的全国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会上,李莉老师在《植树问题》中的评价让我记忆犹新:“你们不仅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有所感悟,获得一种学习过程的方法的渗透,这样你们的学习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老师觉得你们特别棒,刚才就这几个同学的汇报中又用到了我们数学上推理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

课堂教学的追求篇8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有效性 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是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随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进入学习。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兴致勃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有一次在教学中,由于课文较长,学生都不愿意读课文,只有少数几个同学举手,于是我灵机一动,说:“下面,拍卖开始!第一段,一次……第一段,二次……”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所有的段落全都被“拍卖”完了,而且读得有声有色。由此可见,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组织学生品词品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的教学可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朗读的欲望,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让课堂充满活力。

二、拓展选择空间,开放学生的学习方式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个体,他们兴趣不同、能力有别。在各教学环节中,教师均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创造可供选择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及学习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自学某篇课文,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在执教《变色龙》一文时,我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自悟:能用语言谈谈变色龙特点的同学可以讲一讲、议一议;喜欢查找资料的同学可以通过上网查询或去图书馆收集有关变色龙的图片和资料,然后在课上交流;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根据课文中变色龙外形画一画活动图;喜欢朗读的则可以美美地读一读……接着,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学习,而后组织评议、交流,这样同学们各有所长,各有所获,大家兴趣盎然,学得十分投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参与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各自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人人都获得了成功,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挖掘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努力挖掘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获得真实情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如在学完《三借芭蕉扇》后,让学生走进学校的图书馆去读一读《西游记》,体验古典文学的魅力;在学完《装满昆虫的衣袋》之后,读一读这本与《史记》齐名的巨著《昆虫记》,让学生对昆虫有更多的了解,更强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要想有所成就,强烈的兴趣和执着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其他许多课文都可以这样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提出,传统教学过于强调语文和数学智能,忽视学生的运动、音乐、视觉、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多种智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其智能优势难以充分展现。这不仅使这些学生较少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而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要主动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教《二泉映月》一文,可以请学生听一听这首二胡曲,只有在如泣如诉的琴声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感悟课文文字的内涵;学习了《三亚落日》后,让学生想象碧海银沙,白鸥椰树,用彩笔画一画,然后仿照课文配上优美的文字,改变单一的语文教学内容,将音乐、美术等手段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创建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使孩子的才能充分、尽兴地展现。

四、聚焦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把教会学生学习当作教学任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语文课堂的自主学习则应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首先要教给学生读懂各种类型文章的方法。从体裁上看,课本中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数量较多。每一类文章都要下功夫。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而且让他们了解到了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这类文章,大部分有总起句和总结句。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掌握抓总起句、总结句读懂课文的方法。如:教《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首先启发学生从题目理解这是写景为主的文章,再让他们找出中心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中心句就是一段话都围绕它来写。写人为主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来表现其思想品质。我就引导学生抓住这些描写来学习。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程,体会、总结学习方法。如教《哪吒闹海》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跳”、“一闪”、“躲”、“一纵身”、“抖出”、“取下”这些写哪吒动作的词,再通过录音朗读使学生爱上有感情朗读课文。其次,教给学生分析文章的具体方法也不容忽视。学习语文,是把方法“灌”给学生,还是让学生“悟”出方法,掌握规律?答案当然是后者。在执教理解词语过程中,让学生先自读课文,把不懂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简单的让学生自己回答,难的由老师来回答,并写在黑板上。到了第二课时,让他们来回顾第一课时的词语解释,这样可以巩固知识。在遇到比较难于理解的词语时,让他们在课堂上自己翻查字典,通过这种自主学习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北大荒的秋天》时,学生遇到“流云”这个词语,我让他们看外面的天空,他们发现天上的云一丝一丝的,我就借机解释了这个词语,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把看到的云的样子画出来,结果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通过这种形象而直观的解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五、注重激励评价,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怎么处理?是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还是训斥挖苦,简单地否定,甚至罚站?前者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自尊心得到保护,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求知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探索中;后者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而且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清代学者颜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我们对待学生,应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赞扬,少一些批评。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并以此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滋味。这样学生就会多一些自尊,多一些自信,多一些自由的呼吸,乐观而向上,活泼而富有朝气。课堂评价如果多一些欣赏鼓励,多一些期待关注,多一些尊重宽容,多一些浓厚的人情味,就可以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让学生在一次次充满真诚与个性的评价中得到品德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尊、自信中快乐成长。

上一篇: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范文 下一篇:课堂趣味游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