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09-21 12:55:34

儿童文学的价值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1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作用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要求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内容简单,充满趣味和故事性。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有着天然的联系,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和接受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生属于同一人群,儿童文学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语文教育的目的也是一致的。儿童文学是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否得到提高,关键在于儿童文学学习效果的强弱。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1.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主要以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主旨。儿童文学将深奥难懂的道理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同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有大幅度提高。小学语文教育中很少涉及到大篇幅的古诗词,故事占有很大比例,通常将动物拟人化描写,在接收爱启蒙教育时教会孩子父爱、母爱、感恩、廉耻等做人道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是主要的文体传授形式。未来语文教材改版也是以优化儿童文学为主体方向。教师在传授知识中,经常会出现儿童难理解的部分,会通过引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解。小学生活泼好动,课堂中很难集中注意力,组织课堂纪律需要浪费很多时间,一些与课文关联的小故事会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这两种形式的小故事都属于儿童文学。

2.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小学是一个重要的启蒙阶段,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成长,会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读物中很大一部分是巩固课堂知识的,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不单涉及人生道理生活哲学,还有大量的生活常识,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电子产品发展迅速,各类游戏机使儿童成瘾,很多学习任务也可以通过电脑完成,多数孩子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为避免这一问题加深,家长应提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完成家庭作业后可以规定一段阅读时间,选择趣味性强的儿童文学进行翻阅,不要过早的强迫孩子背诵绕口难懂的古典文学,使孩子出现抵触心理。可以通过阅读寓言故事引导孩子对古诗籍的热爱。科学发明类的文章可启发孩子的求真精神,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

二、儿童文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知识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生的启蒙老师,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可以影响学生的整个求学过程。许多教师在教学上有很多丰富的教学经验。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很多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知识的掌握。在对某地区的589名教师进行儿童文学知识的考查中,据了解,其中有52.6%的教师对儿童文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其中包括具有本科学历的小学语文教师。

2.儿童文学课堂缺乏灵活性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一般只注重语文知识方面的学习,很难抓住儿童文学的特点来给小学生讲课,致使在日常教学中,课堂教学气氛紧张,教学死板,不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问题有两个。①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时没有抓住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讲课。儿童文学和最大的区别在于儿童文学有着独特的儿童情趣与审美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时,抓住儿童文学的审美特征讲课,才是给小学生上好儿童文学课的关键所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因没有学习过儿童文学的系统知识,而缺乏儿童文学素养。在讲课过程中,把本应活跃的课堂气氛,代之以生硬死板的教学模式。②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课时抓不住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由于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比较低,儿童文学知识匮乏,对儿童文学问题不能很好地区分、辨认,对不同问题的儿童文学作品,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不能突出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特别是对于文体特征比较相近的儿童文学作品,文体区分不清。寓言和童话这两种文体分不清楚,例如,对《小马过河》与《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文体上分不清楚是寓言还是童话故事。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对策

对于儿童文学知识的教学,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基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知识现状,教育部门一定要重视这一问题,积极组织教师通过专业的在职培训,来增加教师的儿童文学知识。

1.儿童文学知识和教学相结合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知识培训,应该以知识的应用培训为主,不能以儿童文学知识的研究为主,培养的重点应该是儿童文学的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融入到课堂的讲课当中来,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质量。

2.关注当下流行的儿童文学作品

小学语文教师要r刻保持对儿童文学知识更新情况的关注,及时地了解当下小学生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什么。例如在小学生之间流传广泛的作品有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作品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文学资源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和效率。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2

一、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

王泉根说:"儿童文学需要色彩美、音乐美,......只有色彩鲜明、画面生动的形象,才能使孩子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只有绘声绘色、悦耳和谐的的语言,才能使孩子全神贯注,激发想象。"儿童文学的色彩、音乐美能激发儿童的想象。童诗是儿童文学的最高形式。它有着健康的感情和内容,充满儿童化的想象和情趣,其优美的语言和意境,鲜明的节奏和韵律,能引起儿童的共鸣和反响,使他们从中获得情感的滋养,并引导他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事物,更能培养和塑造儿童美的心灵和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提高他们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让他们用童真去感悟诗歌的内容美、形式美,并指导他们创作童诗,从而领略诗歌的意蕴美。在欣赏、创作童诗过程中,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其心灵也会因为诗意的熏陶而变得更加清纯美好而富有创造性。

儿童用幻想的方式表达认识、看法、感受、评价。当对某一事物由此及彼地想象的时候,就会在事物之间进行沟通、连接。想象也就产生了。亚里斯多德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创造活动的源泉。联想是想象的一种形式,是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从连接的进程来看,联想是不断连续的、反复影响的过程。从一个连接为起点再进行更远一点的连接,直到形成连接链。而通常的创新是从一般的想象活动开始的。想象的程度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宽度、深度、广度、速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

著名诗人高洪波在《我想》中也抒发了儿童的心声,表现了儿童的创新思维。

诗歌写道: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望啊,望--/蓝天是我的课堂。//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变小草,绿得生辉,/变小花,开得漂亮。/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会飞啊,飞--/飞到遥远的地方。//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诗歌以儿童的思维抒发了儿童好奇、爱美、幻想、追求、创造的天性。无忧无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童年,天真烂漫的童真无不彰显了儿童的追求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诗歌最后一节突兀变换,发人深省。儿童的现实生活、创造天性、自由追求还"需"成人的"允许"。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无处不在,但是成人尤其是家庭的影响对儿童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塑造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激励儿童历练志向

童诗以其高品位的思想内涵,儿童化的生活情趣,对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培养积极的志向,塑造儿童纯洁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练儿童积极的志向具有重要作用。儿童诗教育会让每一个儿童的生活都充满了诗意的阳光。

诗人洪建全在《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暗下决心做一名好孩子的心理描绘,"偷偷做"以及"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是多么浪漫美妙。一个孩子心灵成长的历程和心理凸显在儿童的面前。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于有趣的生活细节中悄悄发芽。一个美好的决定,一个可爱的儿童,一个重大的改变,就这样"偷偷"地满足了儿童向善、诗意的心理。

诗歌如白话,纯白隽永,意味深长:今天,我偷偷做了一件事,/于是,全世界突然对我微笑起来。/绿树对我招手,/花儿对我挤眼,/小鸟儿在枝头吱喳叫,/小草儿们弯腰齐声问我好。//而我只不过暗暗下了决心:/从今要做个好孩子,/就这样,突然间,/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

好孩子、有志气的孩子就应该这样,暗下决心,意志坚定,信心百倍,勇往直前、志向高远,这才会心中充满期盼和憧憬,生活才会处处有阳光。即使遇到挫折,有了自我调适的心理,儿童也会适应生活,坚强成长。

三、促进校园童诗文化建设

儿童诗的阅读与创作教学研究成果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艺术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逐步迈向意识的。儿童诗以其鲜明、生动、形象的韵味唤醒儿童生命的本真,为儿童精神文化底蕴奠基。

在儿童诗阅读与创作研究的过程中,各班利用校本课、阅读课开展读诗交流活动。班级布置充满诗意。教室四角布置诗海拾贝、文采飞扬、诗意童年、沐浴诗香、诗韵飘香、诗情画意、童诗歌扬等标语,增强了诗意氛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动手,美化教室,装点校园,努力让校园成为儿童学习的乐园,成为培养学生高雅情趣的精神家园。穿梭于校园的楼道走廊,名家诗篇、童诗作品以及中心甬道两旁微型童诗标语赫然醒目,名家论述、经典诗篇、美轮美奂的插图交相辉映,浓浓的乡村诗情氤氲期间,散发着诗意的芬芳,浸润着文化气息,漂浮着童真的纯美。儿童诗课题研究为儿童诗教学研究提供了典范的研究范式,为儿童搭建平台,在丰富多彩的阅读、创作、展示的实践活动中享受校园诗意的乐趣。

总之,作为沟通和震撼孩子心灵的儿童诗,不仅能引导他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事物,还能培养和塑造儿童美的心灵、发展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而重塑儿童文化与校园文化,引领师生共同成长,为儿童精神成长和综合素养奠定坚实的底色。因此,儿童诗的价值直接关关乎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儿童诗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谭旭东.中国儿童是发展刍议[J].娄底师专学报.2004(1).75.

[2]杜春海.论儿童诗歌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价值[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08.

[3]王雅梅.儿童诗常见创作技巧例谈[J].作文教学研究.2009(3).86.

[4]袁玲.童心激荡诗意飞扬--浅谈儿童诗教学策略.素质教育论坛.2009(12).88

[5]储敏娟悟情・传情・抒情--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谈儿童诗的教学[J].小学语文,2010(5).19.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目标 儿童旅游 价值 评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0166-03

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包括胎儿教育、婴儿教育、幼儿教育三个阶段。然而,根据我国1996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第二条中的规定:“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本文所指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的幼儿教育阶段。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迅速发展,教育部等部门(单位)2003年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所研究的儿童群体已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宠。因而,在学前教育目标的指引下研究儿童旅游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为儿童旅游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学前教育目标与儿童旅游

对于学前教育目标,学界目前没有统一的定论,各学者的观点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经过对现有文献的深入分析和归纳,各位学者提出的学前教育目标虽有差异,但也存在共同点,本文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将学前教育目标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认知能力,包括自我身体的认知、自我情感的认知、自我保护的认知、自然环境的认知;二是社会交往能力,包括团队合作的能力、解决困难的能力、互相沟通的能力;三是学习能力,包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四是运动能力,包括身体协调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五是创造能力,包括想象力、模仿力、表现力。为此,笔者认为儿童旅游的发展应该以学前教育目标为指导,设计出能够有助于实现全部或部分目标的儿童旅游产品,使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得到锻炼、充实和提高,将儿童旅游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以推动儿童旅游的良性发展。从而,在学前教育目标视角下的儿童旅游价值将成为儿童旅游产品设计的重要依据,其实现程度直接影响到儿童旅游产品的质量本身,因此对儿童旅游价值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前教育目标视角下儿童旅游价值的评价方法

(一)儿童旅游价值评价的技术路线。儿童旅游价值评价的技术路线包括:构建儿童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获取评价因子的评价值;计算分析评价值。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评价指标,从而构建指标体系框架,再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得出每个指标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力大小百分比,并确定其权重。

(二)儿童旅游价值的调查问卷说明。本问卷是根据学前教育目标涵盖的内容,结合儿童旅游自身的特点,在前辈学者们的研究基础及综合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之上,选取了15个指标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并采用5分制降序方式,即5为很好,1为很差。另外,问卷还包括被邀专家的基本信息,即性别、年龄、职称、从事学前教育的年限。本次调查共邀请了10位学前教育专家,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中级职称占40%,副高级职称占30%,高级职称占20%;从事学前教育年限10年以上者占30%,3至10年者占60%,3年以下者占10%。笔者于2012年1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发电子调查表的形式,邀请10位专家完成问卷,回收率100%。

(三)构建儿童旅游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价值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构建是将儿童旅游价值(A)分解为五个准则,即培养认知能力(B1)、培养社会交往能力(B2)、培养学习能力(B3)、培养运动能力(B4)、培养创造能力(B5)。根据指标自身属性,将上述15个指标匹配、组合到五个准则层中去,这样就构成一个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次所组成的指标体系框架。然后根据如下公式,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每个指标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力程度百分比,即指标权重。

在公式Si=■×%中,Si表示第i个指标在儿童旅游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价值评价体系中的百分比,Xij表示第i个指标在第j个样本中的得分,n和m分别表示指标数(15)和样本数(10)。计算结果按各因子降序排列见表1。

(四)儿童旅游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价值的综合评价。由于各指标是从不同方面反映学前教育目标的状况,为了得出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就应该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其基本数学模型为:E=■QiPi 。

在公式中,E表示景区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Qi表示第 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Pi表示第i个指标的评价分值,n表示评价指标的数目(15)。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相关数据代入综合评价值数学模型,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五)儿童旅游价值评价结果分析。根据表2可以得知,儿童旅游对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价值综合评价值为4.09,占满分5分的81.8%,表明在学前教育目标的视角下,儿童旅游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其中,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分值最高(1.07),说明专家普遍认为旅游可以为学前儿童创造优质的社会交往环境,能为增强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给予极大的推动作用。结合表1可知,相互沟通的能力的评分值为4.9,位居15个指标中的第二。说明旅游在培养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上更有助于增强学前儿童的沟通能力。由于学前儿童的出游行为必定是在一个团体中实现的,他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都会直接或间接受到团队成员的影响,如果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旅游效果,其必须学会与人进行良好沟通。其次是培养学习能力(0.82),说明旅游有助于开拓视野、开发智力、开创思路,能够较好地激发学前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更好地接受新事物,获取新知识。再次是培养运动能力(0.81),这与旅游活动本身的特点联系紧密。“行”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在旅游活动中标志着旅游者的空间转移,伴随着这个过程,必然会涉及旅游者身体运动机能的发挥,尤其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活动,更是有助于增强旅游者的身体协调性,锻炼动手动脑能力。结合表1可知,身体协调的能力的评分值为5,位居15个指标中的第一,得到了被访专家的一致肯定,更好的说明旅游在培养学前儿童运动能力方面极具价值。接着是培养认知能力(0.78),说明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前儿童可以认识到自己在生理、心理上与别人的差异,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激发潜在的自我保护意识。结合表1可知,自然环境的认知的评分值为4.2,反映出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为学前儿童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提供了绝佳机会。而自我身体的认知的评分值仅为2.7,表明旅游对学前儿童认识、了解自己身体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最后是培养创造能力(0.61),表明旅游对于培养学前儿童创造力的作用相对最弱,但由表1可知,想象力、模仿力和表现力的分值分别是3.9、3.5和3.0,差距较大。

综上所述,旅游在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运动能力方面都极具价值,尤其在锻炼身体协调性、增强沟通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培养自我身体认知、情感认知、表现力、模仿力以及自我保护认知方面相对较弱。根据表1,笔者按照15个指标的评分值将儿童旅游价值分为三个层次,见表3。

三、儿童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得出儿童旅游产品设计应以学前教育目标为指导,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发,以此增强旅游对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推动力,实现儿童旅游价值最大化,具体开发思路如下:

第一,利用“白色”价值,丰富产品种类。旅游对培养学前儿童的身体协调、沟通、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效果显著,产品设计应该注重这些价值的充分体现,使产品内涵由观光的单一化向体验的多样化转变。结合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以游戏为形式,以任务为主题,以角色扮演为特色,根据儿童性别、兴趣设计出能够由儿童独立或与同龄人合作完成的旅游产品,可(下转第178页)(上接第167页)分为温馨类、探险类、技巧类、益智类等。

第二,激活“灰色”价值,优化产品内涵。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培养儿童解决困难,认知自然,获取新知识、语言表达和思考力,产品设计应该深度挖掘这类价值,使“灰色”价值转变为“白色”价值。结合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同一产品进行梯度开发,遵循由难到易、由简到繁的原则,增强产品的挑战性。同时,注重旅游产品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在探秘自然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开发诸如野外生存为主题的产品,以此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开发“黑色”价值,创新产品设计。旅游在培养想象力、模仿力、表现力、自我情感的认识、自我保护的认知和自我身体的认知上相对较弱。因而旅游产品开发应该创新理念,设计出以家庭或家庭联盟为单位的群体旅游产品,增强项目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差异,创设一个相对复杂的团体,从而提高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同时,增大项目可操作性的难度,适当设置障碍,提高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将亲子项目纳入其中,以成人行为为榜样,带动和引导儿童行为的产生,从而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模仿力、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刘莲兰.柯蒂斯论学前教育的七大目标(上)[J].外国教育资料,1988(5)

[2[刘莲兰.柯蒂斯论学前教育的七大目标(下)[J].外国教育资料,1988(6)

[3]张国平.瑞典、芬兰、丹麦三国学前教育目标比较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2010(6)

[4]崔松鹤.亚洲国家学前教育的比较[J].教育探索,2002(1)

[5]万绪才,等.基于旅游者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南京与苏州两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3(1)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4

【摘 要】儿童文学是一种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他们的整体状况算创作的一种文学,这类型文学在儿童的心理健康引导和审美需求培养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由于这类型的文学能够从儿童的需求角度出发进行创作,因此能够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在小学的语文教育当中,儿童文学的出现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容,并且积极地发挥了教育的功能和育人的功能,引导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儿童文学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具有价值性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文学;地位;作用

小学语文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育内容,儿童文学是从学生的需求情况和实际情况早都出发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将其融入小学语文的教育当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小学的语文教育当中,儿童文学可以发挥自身在德育审美方面的价值,并且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儿童文学的概述

儿童文学是为少年儿童所创作的一类文学作品,这类型的文学作品从少年儿童的角度出发进行整体的构思和设计,因此无论是语言还是整体的风格都更加符合儿童的习惯。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也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但是总的来说,在语言上他是通俗易懂的,在题材上它也是丰富多样的。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1.德育价值

对儿童文学作品来说,它通过内容的传递可以更好地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当中,《雪孩子》就很好地向少年儿童传递了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是非常丰富有趣的,它在吸引儿童对内容进行阅读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它们想象力的提高。在儿童文学当中,很多作品都会通过真实的描写对儿童的童话世界进行在线,这样的一个的过程会把一些道德教育融入其中,从而让儿童在进行作品阅读和情感体验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价值观。

2.审美价值

对于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说,它一般都具有比较强的美感,让儿童产生审美的价值,并且引导他们进入到内容的学习当中。通过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对学生的情操以及它们审美的能力进行创造。《丑小鸭》这个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外表丑陋的小鸭子,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自己美好梦想的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丑小鸭它飞出了养鸭场,到湖面上去,才接触到了自己的美丽,最终改变了自己。对儿童文学作品来说,它会被美好的事物进行展示,因此它本身就变成美好的感情和想象。

3.满足需求

在我国,儿童文学最早是在期间出现的,在那个时期所出现的文学作品更有比较强的政治味道。从当时的情况来说,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创造,可以引导儿童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从而在救亡图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儿童文学作品说塑造的情感价值观有了变化,但是不管在任何时期,它的出现都是为了满足儿童健康成长的需求,也满足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学习的启蒙教育,才让它在创作上会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因此所创造出来的作品能够满足学生成长和自己情感成长的需求。

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1.儿童文学中所包含的情感价值和小学语文教育目的一致

儿童文学作品是为了儿童所创作的,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思想都和儿童本身的想法比较贴近,更好地帮助儿童对这些作品进行理解。在小学的语文课本当中,不管是童话故事还是寓言故事,亦或者是一些诗歌里面的题材和内容都是符合儿童的审美观的。因此,在教育的题材上,不管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还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那种,它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里面所涉及到情感价值培养利益和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小学是儿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教育当中,儿童文学的出现可以在小学语文的教育当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共同完成了儿童情感价值的培养目的,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从当前存在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里面的内容都是带有一定的参与性的,这些教育性内容的存在体现出来的就是和小学语文教育一致的目的。

2.儿童文学作品与小学语文教育同样具有文学教育的地位

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来说,首先,它本身就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对人都会产生这样的功能,具体的教育内容会随着作品中的内容来进行确定。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来说,它的存在也是具有文学教育的地位的,它可以在传统的教育中发挥作用。同样的小学语文教育本身就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儿童情感价值观以及他们的理解阅读能力上的培养,对于文字和美的欣赏能力上的培养是较为突出的。文学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繁荣和文学教育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儿童文学来说,它的繁荣和发展也是儿童健康成长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她和小学生一起组成了文学教育的重要功能,并且在儿童的健康中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改的发展,在小学的语文教育当中,越来越注重儿童文学作品在其中的融入,很多教师也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当中选择一些有效的儿童文学作品加入到教育当中。这样的一种措施,也是教学改革中的必要过程,体现出来的是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小学语文教育的促进作用。在文学教育方面,儿童文学作品是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已。小学语文教育是他的重要基础框架。二者的结合是文学教育的发展,也是文学教育的必然。从某一个角度上来说,它和儿童文学作品有着同样的文学教育地位,在不同的时代,会随着时代的需求和变化产生教育的功能和价值,都能够立足儿童的心理接受程度,在儿童理解的范围之内,尽量的对它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美学价值观形成进行培养,更好地引导儿童的健康成L。

3.儿童文学作品丰富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有教材中的固定内容,同样也有一些课外的补充内容。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是内容上的一个补充,它会以一种更加贴近儿童能够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的形式来对了小学语文教育进行辅助,使得小学语文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产生教育的作用,从而使得小学语文教育开展更加顺畅,教育效果更加突出。对小学生来说,只有生动有趣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儿童文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小学语文教育内容中知识不够生动有趣的问题。

四、结语

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对小学语文教育来说是一种补充,也是一种途径,二者有着更多的相似性和教育上的一致性。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中有着受欢迎的程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下语文教育会产生促进的功能和补充的作用,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儿童文学作品必须要和小学语文教育寻找到契合点和平衡点,各自发挥优势,利用儿童文学作品丰富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借助小学语文教育的平台促进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其中的思想内涵能够在儿童当中进行传播,切实地在少年儿童的教育当中发挥着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学颖.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浅析[J].未来英才, 2016(10):58-58

[2]叶素敏.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J].吉林教育:综合,2015(32)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5

[关键词]建构主义儿童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我们在幼儿教育的研究过程中重视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从较高的角度来认识课程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解决各种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角度来审视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对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提出了新的展望。

一、建构主义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建构主义以其惊人的速度波及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并对其波及的各个学科领域产生不同的影响。尤其是建构主义对教育学科领域更是产生了一股非比寻常的冲击力,同时也对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建构主义也被译作结构主义,它的主要观点是:认识并不是主体对于客体存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应,而是一个主动的逐渐深化的建构过程,也就是说一切知识意义都是通过内在表征过程主动建构出来的;在知识意义建构过程中,主体原有的知识经验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一切知识意义都是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建构主义认为,课程与教学是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帮助儿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途径,但是儿童是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是一个发展变化的人和一个具体的人,单一地考虑社会的需求而不考虑儿童的需求是不可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所以建构主义不断强调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要尽可能地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满足儿童多方面的需求,把儿童作为课程与教学的中心。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指出的:“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二、以建构主义角度审视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课程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以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我国专门的幼儿园课程是从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开始。当时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是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和建构主义的观点背离。课程主要注重以幼儿园课程来辅助家庭教育的作用,而很少为儿童的发展考虑。

2O世纪20至30年代,受到美国教育家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才开始注重儿童自身需要的满足,同时也注重社会的需求,主张在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冲动性和求知欲,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的前提下,通过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来为社会培养真善美的主人,从而以达到促进社会民主的发展的目的。这时的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似乎开始关注儿童自身的发展需要,虽然和建构主义认为的“课程与教学是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帮助儿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基本途径”相似,但是却存有偏颇之处。

到了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受苏联教育界的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则转为更多地注重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极力强调一切教育都应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而服务,所以注重把儿童培养成将来为社会服务的人,但是却严重了忽视对儿童个性的多样化及儿童主体性的发展。这个时期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则是严重地偏离了建构主义的观点,只强调社会的需要而严重忽视了儿童本身的身心发展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西方各种先进的儿童心理理论、儿童教育理论以及儿童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逐渐形成了以儿童为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开始重新认识课程与儿童的关系。在前期,课程价值取向有些过分强调儿童需要,而忽视社会需要。但是到后期,人们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形成了在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同时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取向。课程不再定位于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而是更重视儿童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学会学习的能力及对知识的好奇心,注重培养儿童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品质。这时期的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符合建构主义的观点,认识到儿童是幼儿园课程的中心,一切课程的设置和实施都是围绕着儿童的全面身心发展而展开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规定:“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幼儿园课程“以儿童自身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

三、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趋势

1.从课程来源上看

今后的幼儿园课程将会更多地来自独创的实证研究和实践总结。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会不断地适合我国实际的国情、省情、县情、乡情,甚至是村情,充分发挥创造性的基础上,在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优秀课程理论的同时,积极开展独创的、实证的、具体的研究,创立更多的、更好的、更有效的方案。课程要体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整合,要注重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因为,健全的个性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内在融合。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也就是每一个体的个性不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从课程形式上看

今后的幼儿园课程多样化形式将会更突出。幼儿园课程形式应该从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各个不同的方面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必然就会形成更为多样化、多形式的幼儿园课程。因此我国幼儿园课程应立足于满足儿童的现实生活需求,构建儿童的可能生活。“可能生活可以定义为每个人所意味着去实现的生活。”可能生活沟通了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它既不是儿童遥不可及的生活,又不是眼前的现实生活,而是一种在逻辑上存在的,人们所追求的更有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生活。可能生活对儿童具有内在价值,能够给予儿童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关怀,培养儿童的生活能力。

3.从课程的结构上看今后的幼儿园课程将会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在建构幼儿园课程的时候,要考虑课程有不同的逻辑顺序,因此要明确幼儿园课程的逻辑起点从而更好地建构幼儿园的课程方案,这样才会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才会更利于儿童的发展。如此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今后的价值取向必定是朝着科学知识与生活世界应该是内在统一的方向努力。当代课程改革都在呼吁课程回归生活世界,谋求科学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这就意味着课程应挣脱“唯科学主义”的樊篱,摆脱千百年来所深陷的工具价值的地位,寻求课程对主体存在意义的提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从“学会认知”到“学会学习”,这一主题的转换意味着当代课程开始超越工具理性,转向人的意义性。学会学习,包括学会区分、判断,选择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知识去学习;学会学习与思考,充分有效地求知;把知识引向人生关怀,去充盈生活与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关注儿童的精神世界、存在意义。

4.从课程使用的角度看

今后的幼儿园课程的推出和引进不光是要具有教育性和公益性,还应该具有经济性和商业性。课程方案的推出和引进伴随找相应的经济关系和商业关系。这样将会更有利于调动更多的研究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将会使科研成果产生最大的效益,从而也就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将会考虑到科研人员更多的生活需要和现实要求,从而定会更好使之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中,最终研究出对儿童更有利的各种课程,让儿童充分享受自己快乐的童年时也掌握一定的知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塑造儿童全面完整的人格,发展儿童主体性,对儿童实施全人格教育和主体性教育,在根本上统一于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和终身教育。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是课程追求的共同价值,更是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最理想最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毛新勇.情境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5).

[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之研究(1978~1995)[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409.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6

【论文关键词】互惠;价值观;道德培养

近几年.随着素质 教育 的实施,德育工作被置于突出地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如果要使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形成一种合力.共同致力于儿童德育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研究具体工作的具体做法。要使道德教育始终要体现其价值性,就必须在具体环节上注重互惠原则的作用。互惠原则保证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以社会接受的方式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使个人受益,双方受益。它表明一个人在不损害他人同等权利的适当范围内,与人交往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身的权利,需要或责任与义务。其价值体现在儿童道德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一儿童的道德养成

儿童在学龄前期的道德培养主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上学后主要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但学校、家庭、社环境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作用、交互渗透、共同作用于儿童的道德培养和 发展 。

1.家庭道德环境

家庭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 经济 条件,最大限度地给予儿童感情上的依托。这种物质条件和精神依赖为儿童及青少年品德形成提供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和依恋感。儿童在入学以前就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了一些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及行为模式.这些先导性的认知成为儿童在学校系统接受德育的基础并形成最初的认知。家庭道德的培养无论是作为先导性的基础作用还是作为物质情感上的依托,都不是社会、学校环境所能提供的。

家庭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对学校德育具有互补性。这主要是就德育内容而言的。家庭是一定文化的积淀之地,因而也是一定文化的传承者。由于家庭人际关系最具人伦的基础特征,所以家庭环境同时又是人伦文化的传递和创造基地。学校德育较系统、规范,从大处着眼.礼节性强,而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是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细部的境地.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因此有家庭德育重具体应用,学校德育重一般理论之说,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2.学校道德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把价值观教育和日常的学科教育整合在一起,从而有机会参与到有意义的道德和社会教育中。学校德育主要是学校根据德育大纲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使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学校是文化的系统和文化传播者,因此,学校要成为一个具有新质的角色,即,主动、自觉地将社会文化影响源转化为德育影响的中间人和建设者,教会学生鉴别、选择.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先进的社会文明做出正确的评判、解释等。学校也是先进道德的讲坛和舆论阵地,可以辐射或影响于社会。学校德育活动既可以对社会进行正面的价值导向,也对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产生积极引导。同时,学校作为媒介,要主动地将个体道德成长的社会环境中最能动的力量和其他社会环境联系起来,组合各种正面影响形成合力,营造学校德育的良好环境。

3.社会道德环境

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形成的影响不仅通过环境本身的直接辐射来实现,它同时形成了学枝德育的环境。一定时期的经济、 政治 、文化、社会、家庭等对德育的影响很深刻。在校外,社会环境无论是整个社会文化、社会风气或是家庭氛围.都对德育的效果起强化或弱化的作用;在校内。在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校园文化同样对德育效果起到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社会对青少年道德的培养离不开政府行为的参与。实践证明.政府行为的作用对德育社会环境的调控和改造是十分重要和必需的。社会、家庭、学校本是各自独立的运行系统,要使其德育影响在方向上趋同,力量上整合.就必须有粘合机制存在.而粘合机制无非是在舆论导向上发展其德育自觉整合的内驱力和机制上的连接,以形成其运作形式。要实现这两点,在目前的

1.公平价值

公平即公正、平等。从伦 理学 的角度讲,公平还有正义的意义,指在社会交往中.个体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能得到他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这是很久以来理论学、社会行为学、法理学等学科一直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 发展 过程中正向价值所倡导、追求的人类社会价值。一般意义上讲.如果一个社会 政治 稳定, 经济 发展有序,文化气氛活跃,人民安居乐业.我们就认为这种社会是正义的、人道的。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利益是公平的.当一个社会秩序混乱,政治黑暗。人民会发出正义的呼声来拯救人民.希望正义的力量恢复社会秩序,公正的价值就体现在其中.这是从古至今人类公认的价值取向。

2.相互尊重

互惠的价值基础——相互尊重,这是互惠原则中最重要的道德准则。相互尊重和互惠的关系很明显.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实现互惠的正向价值,同样,只有个体自身获得尊重和认可时,才会自愿地去尊重和承认他人的权益和人格。哲人曾经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人的这种本质自出生就表现出来,尤其在儿童身上表现最明显,例如.儿童总是通过自我表现来吸引他人或长辈的注意力。个人的需要和价值得到满足和尊重,这是人类要求互惠的目的,也是人们相互交往中,互惠价值作用的结果。

三、互惠在儿童德育中的体现和 教育 策略

道德教育就是教会孩子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儿童道德培养的目的,即让儿童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能以优秀的人品,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生活,并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容和水平不同,儿童对道德所形成的最初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同,而且它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深入。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7

关键词:低段阅读教学;儿童本色;童心;童趣;童真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61-01

当前,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现实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太关心语文,不够关心儿童;我们太关心教法,不够关心学法。教学中,文本、教师、学生,这三者在课堂中相遇、联系、碰撞、融合,而课堂教学的价值却由学生的“儿童特征”决定的,即“儿童本色”,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必须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对象是儿童,尤其是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是否契合儿童特征,是否具备儿童本色,决定着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使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保持儿童本色呢?

一、深度动机中见童心

在教学实践中,追求深度的倾向,称之为“深度动机”,因为这比较多地表现在教师解读教材和进行预设时。那么“深度”,是否与儿童天真烂漫的特征形成矛盾,小学语文教学到底要不要“深度”,这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深度”。在我看来,深度,不是去刻意发现一个刁钻的解读角度,也不是去获得某个崇高的人文教条,而在于教学是否真正为儿童的言语能力发展服务,是否关照到了儿童的精神需求,也就是必须在深度动机中见童心,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而不是遥不可及。具体说来就是关注“四点”:确立价值点,立足发展点,顺应认知点,落实能力点。

(一)确立价值点,“人格”的奠基。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关爱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孩子心灵感动,开发学生的潜能,落实学生主体参与与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儿童不应当只是为了受教育才出生的,只把儿童一味当作学习工具来对待,是对童年不该有的忽视和摧残。语文教学在学字习文的同时,关系到人的精神建设问题。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听说读写思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个性,激发动机,满足学生的需要,扎扎实实学语文。

(二)立足发展点,“游戏”的精神。小学语文姓小,名语,我们应尊重儿童的生命状态,要从儿童出发,促进儿童发展。教师要自觉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的视野解读课文,追寻儿童语文,凡是儿童需要的,有发展可能的,都应该尽可能地给予重视与满足。坚持让儿童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大脑去思考,双手去实践,心灵去体验。

(三)顺应认知点,“自我”的舒展。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的感知与记忆以笼统的整体的感知为主;思维与想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情感与意志上,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活泼好动;情绪与性格上,对事物充满好奇,爱动脑,好提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要钻入蚁穴。”的确与成人相比,儿童有自己

的思维方式。因此,解读文本时,唤醒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具体形象,使学生入情入境;注重以丰富多彩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注重学贵有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与体悟文本的核心价值。

二、高雅气质中见童趣

语文教师要有诗的魅力,要有儿童的视野,举手投足间彰显着人文的气息,谈笑风生间透露出儒雅的气质,但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仅在于教师才情的展示,更在于对儿童生命个性的呵护与培育。以最简单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以儿童为中心,用儿童的视角解读它;以儿童的角度观察课堂的语言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丰富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而教师对儿童的理解与思考在于教师是否尊重儿童世界自然与本真的状态。因此,课堂中,教师的高雅气质与童心本质要充分融合,高雅气质中见童趣。

(一)呵护儿童的母语天性,培育儿童的语文阅读情感。儿童对语言有自发的好奇与热情,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小心翼翼地呵护儿童的这一特点,并给予尽可能地放大。孩子刚学走路与说话时,没有人会因为他的步履阑珊而责备,没有人会因为他的咿咿呀呀而恼怒,有的只是宽容与鼓励,孩子才对此乐此不疲。就如杨明明老师所言:“要用学习的方式告诉孩子们,语文课是很快乐的,语文很可爱,语文很好学。”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从不会到会的变化过程,从不会学到会学的过程,学生的认识由浅到深、情感从弱到强的过程。从上述教学环节中不难看出,在于老师的整堂课中,他精心呵护儿童的母语天性,学生是在发展的,是在变化的。

(二)提取儿童的生活经验,创设有效的语言教学情境。重视语言教学的情境性,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或者注重提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注重将语句镶嵌在整体的文本语言环境中。

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为帮助学生理解“小鱼被困,面临死亡的危险”,我巧妙地提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又将词语的学习放入整体的语句之中,使得语言的学习有了具体的形象感,情感得到了丰满。

这一教学片段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体验,为有感情地朗读打好情感基础,更为下文中与小男孩的情感产生共鸣做好铺垫。

三、华美织体中见童真

当前,我们有时会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精心设计话题,美其名曰抛砖引玉,实际上则是给学生的阅读思维编织了一个美丽的囚笼,抹杀学生的质疑,营造出一种老师与学生很合拍的课堂。有时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的内容进行诠释、演绎,以多种感官刺激学生大脑,代替学生的多元感悟,忽视对优秀文化的积累,课堂上热热闹闹,课余雾里看花。有时会任由学生自由解读文本,打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幌子,为了尊重而尊重,导致偏离了文本原来的意义。文本教师精心编织,构成一个个华美的“艺术织体”,而学生则成了教师完成这一织体的助手,这就失落了语文教学的本真。

儿童文学的价值篇8

[关键词]儿童文化 文化安全 化 威胁

儿童的世界是文化的世界。儿童在自己的世界中生成了只属于自己的文化,即儿童文化。在当今,儿童文化安全已经受到威胁,而这种威胁来自于与儿童息息相关的成人,确切地说是来自成人世界及其文化的威胁。

关于“文化安全”的诠释,有学者认为文化安全是某一文化精神领域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和同化,能保持本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保持本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的独特性;有学者认为它是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安全;还有学者认为它是相对“文化渗透”、“文化控制”的“反渗透”、“反控制”、“反同化”的文化战略。受学者们对文化安全诠释的启发,我们认为儿童文化安全是儿童文化精神领域不受化的干扰、控制、同化,能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保持自身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的独特性。关注儿童文化安全,就要关注儿童童年存在意义上的文化安全,也就是儿童本质上不同于成人的文化的安全。

一、儿童与儿童文化

作为社会个体,儿童同样也离不开文化,一方面受现有文化的陶冶和影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儿童都被打上了他们所属文化的烙印,只有通过文化的浸染,儿童才能掌握知识、社会规则、风俗习惯、交往语言、符号、行为方式等;也只有通过文化的塑造,儿童才能实现社会化、文化化,从而适应他所属环境的文化要求。另一方面,儿童又是自己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创造着自己的群体文化,创造出属于儿童自己的文化世界,一种不同于成人的文化世界。

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儿童文化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儿童的精神生活是主观形态的儿童文化,儿童外显的文化生活是儿童精神生活的客观化、实体化。“儿童文化是一种整体性文化。”“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的逻辑文化。”“儿童文化的核心是游戏精神。”可以说,我们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可以嗅到儿童文化的气息,看到儿童文化的身影,它普遍存在于儿童的交往、游戏与生活之中。因此,与化相区别,儿童文化有着自己的规则,自己的逻辑,自己的一套特殊语码。整体感知和反应,诗性的逻辑,游戏精神就成了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进入儿童文化,是每一个儿童必须和必然的选择。

二、化对儿童文化安全的威胁

儿童本身是社会的成员,儿童成长也离不开社会文化。儿童正是在社会给予的大环境之下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化世界。当今成人社会中的一些“有害成分”正不断地侵蚀着纯洁的儿童文化,威胁着儿童文化的安全。

1.化对儿童文化的“污染”。

当今社会传媒资讯日益发达,从各种渠道涌入儿童脑海的信息可谓琳琅满目,其中最主要的渠道就是电视节目。成人的电视节目中既有优质的文化信息,也有散发不良气息的腐朽文化成分。、金钱、暴力、死亡等过早地展现在儿童面前,从外面对儿童世界、儿童文化进行着瓦解;当这些带有不良文化信息的场面经常呈现在儿童面前时,将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其次,化中带有的“功利性”成分也时常侵蚀着儿童文化世界。儿童在弥漫着“功利”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不知不觉地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也就沉积下了“功利”的印迹,使天真无邪的儿童失去原有的欢乐,变成“小大人”。

2.化对儿童文化的压制。

儿童文化与化分别属于两类群体文化,它们的标准不同,感受方式和思维方式也不同,当它们相遇时,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化是强大的一方,它代表着社会主流文化,于是冲突的结果就主要表现为化对儿童文化的压制。中国人最赞赏的孩子就是“乖”孩子。一个“乖”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个“乖”字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自然而然,这个“乖”字也就成了中国传统儿童观与教育观的核心。在我们的幼儿园中,老师要求所有孩子都安安静静,秩序井然,不管幼儿的胃口能否接受,只要是成人认为好的东西,我们都会想方设法地让儿童接受。这种现象在当今的“兴趣班”中也有体现。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的未来”,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他们没有问问孩子的真实想法,是否对那些“兴趣班”真的有兴趣。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占用了孩子们自由玩耍、自由嬉戏的时间。另外,中国传统社会的“光耀门楣”的担子也总会落在孩子们身上,为了“光耀门楣”孩子们被成人压制去学习,没有了自己的想像空间。然而,儿童文化是一种自由想像和创造的精神,一种平等的精神。充满想像和创造、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精神是儿童文化的精神本质。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这种精神是非常珍贵的,成人用自己的文化去压制儿童文化时,却没有想到化里所缺乏的正是儿童文化内在的精神实质。

三、破解儿童文化安全危机

在成人眼里,科学、现实是诠释万物的钥匙,他们往往无视儿童文化的存在,没有意识到儿童文化的独特价值。我们怎样才能保护好儿童和儿童文化,使儿童文化健康地生存、发展和进步呢?

1.守护童年,尊重儿童文化。

卢梭认为“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自然在儿童成长为成人以前,儿童就应该是儿童”。童年对儿童来说有其独特的价值。成人社会要认同儿童世界的“理想色彩”,要承认真正意义的“童年”的存在。成人社会应该允许儿童享受自己童年的快乐时光。如果我们模糊了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就会导致童年的消失。成人要端正自己错位的儿童价值观,把儿童看成儿童,而不是成人的附庸。我们要守护童年、守护儿童那片纯真的心灵、还给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

儿童文化是儿童自己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认可的一种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儿童文化的精神是自由和平等,这种平等是一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尊重儿童文化就要为儿童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我们只有在充分尊重儿童和儿童文化的前提下,唤醒成人对儿童文化看法和态度的转变,也只有成人认识了儿童有自己的文化,才能充分地尊重儿童的文化,消除对儿童文化的压制和排挤。成人要相信儿童文化是值得学习的。成人要从儿童的生态角度出发,从儿童的生活世界出发,以富有儿童文化的语言和行为来和儿童交往。只有这样,成人与儿童之间才能建立起平等的沟通。

2.消解化浸蚀。

在现今成人社会中存在不少的阴暗面,为了不把这些阴暗面留给儿童、留给下一代、留给未来,保护儿童文化的安全,消解化浸蚀已迫在眉睫。首先,要把这些阴暗面扼杀在摇篮里,使其对儿童“保持缄默”,使其远离儿童,这是我们成年人的责任。其次,要在整个社会文化中更多地注入“儿童”的成分,在整个社会中多保留几份“儿童世界”的生存空间,我们可以通过大众媒介的力量,多制作关于儿童生活的节目,而不是让成人节目充斥着整个荧屏。另外,如今成人之间的邻里关系淡漠,彼此不相往来,这种“缺乏交往”的环境难免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从而减少儿童和同伴之间的交往。成人们需要打破这种“交往真空”状态,为儿童塑造良好的榜样,帮助儿童建立起“交往”的文化环境,为儿童文化独立生存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成人应该明晰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界分,隐藏不良的“有害成分”或使其远离孩子们的视线。只有这样儿童和属于儿童自己的儿童文化才能健康、适宜地发展。

3.儿童文化与化共生共存。

在现实社会中成人往往根据自己的文化意识来要求儿童。作为世界的人,成人更应意识到两种文化间的协调是必须和可能的,只要成人对儿童文化有所认识并愿意合作,儿童文化便可以与化合理地共生共存。怎样才能够达到化与儿童文化共生共存呢?首先,尊重儿童。尊重儿童就是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儿童的权利、儿童的差异性、儿童的自由。只有被尊重的儿童才能自由地创造、发展属于自己的文化。为此,成人应该以一种“推己及人”的方式来看待儿童。这是尊重儿童的前提,也是儿童文化与化共生共存的基础条件。其次,承认彼此文化的不同。化代表着社会的主流文化,代表着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儿童也有代表自己群体的文化。成人应该允许儿童有儿童自己的文化。无视儿童文化的存在,时时处处以成人的文化标准来要求儿童,这对儿童来说不公平。再次,跨文化交流。成人是文化历史财富的拥有者,因而儿童应向成人学习。但是儿童富有好奇、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有纯净的眼睛和纯朴的心灵,因而儿童与成人的关系不应仅仅是儿童向成人学习的单方面关系,儿童身上也有值得成人学习的东西。儿童和成人具有互补、互哺的关系。因此成人和儿童要时常进行“对话交流”。儿童在成人身上习得了社会规则、风俗、价值观念等,使其顺利地社会化;成人也能从儿童身上习得创造、想像、平等、自由等品质,以至在充分了解儿童和儿童文化的基础上,以儿童文化一员的身份介入其中,巧妙而有效地对儿童文化施加影响,加以引导。总之,每个儿童与生俱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社会的一份子。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儿童群体也就拥有了自己特有的群体文化。化代表着社会大众的文化,但并不表示能够压制儿童文化。我们呼吁儿童文化安全,反对化对儿童文化的威胁,提倡儿童文化与化共生共存。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西南民族儿童社会化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傅莲.论文化安全[J].国际政治研究,2000.(4):115.

[2]陈乔之,李仕燕.西方文化霸权威胁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选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2

[3]张博,张海丽.关注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2):7-9.

[4]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34.

[5]边霞儿童文化与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1.(3):9.

[6]刘晓东.解放儿童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10-11.86-87.

[7]裘指挥.理解儿童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3,(2):17.

上一篇:旅游投资分析范文 下一篇:水厂节能降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