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1-16 13:07:5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1

关键词:档案;分类;农业;成果;

中图分类号: G2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 04(c)-0000-00

农业的快速发展始终要靠科技来支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价值体现,更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终归宿。当前新形势下,成果转化工作尤为重要,国家近年来的多项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改革的实施细则》等,都体现了国家对于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成果档案管理,作为成果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应当高质高效的服务成果管理及转化。成果档案的分类是否规范与符合实际需要,直接关系到成果档案管理效率的高低。

一、 定义

梳理农业科技成果档案的定义与内涵则有利于分类方案的制定。

1农业科技档案

我国2008年的《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中对科学技术文件材料(以下简称科技文件材料)定义为:记录和反映科学研究、生产运营、项目建设活动和设备仪器运行、维护及其管理工作的图表、文字、声像等不同形式文件材料的总称。科学技术档案定义为:科学技术档案(以下简称科技档案)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社会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本单位和个人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 [1]。黑龙江省档案业务人员培训教材《科技档案管理》中引用了这一概念,并进一步阐述科技档案是生产、科研、基建及管理活动的原始记录[1]。

可见,农业科技档案可概括为,农业科研、生产、基建、设备及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2农业科技成果档案

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职务科技成果是指执行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的工作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上述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2]。

可见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研究与技术开发中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

黑龙江省农科院2016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将我院的科技成果概括为,本院职工执行科研任务(项目和课题)或者利用省农科院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开展智力活动创造的职务科技成果。主要指选育的主要或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品系)、动物新品种(品系、配套系)、肥料、农药、农机、农产品深加工等专利技术及其它职务科技成果(包括非专利技术成果)[3]。

黑龙江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从事草业科学研究。可见,我所的科技成果档案产生于科研任务(执行项目和课题)中产生,主要指选育的新品种(品系)、专利技术以及其他职务科技成果(包括非专利技术成果)等材料。

3.区别

可见农业科技成果档案的归档材料的范围小于农业科技档案。

二、分类

1科技成果类型分类

科学技术成果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于吴敬学先生的研究分类,所取得的成果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基础性研究成果。它是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的理论性研究近期应用效果与近期经济效果均不明显,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成果形式一般为学术论文或学术专著;第二种,应用研究成果。这一类研究成果以实用为目的,采用基础研究的原理,研究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的科技活动;第三种,开发研究。它是运用已有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和现有的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以生产产品或完成生产任务而进行的技术活动。它是以获取商业价值为直接导向,其成果能够用于商业化生产或提供商业化服务[4]。

2档案管理学分类原则

档案管理学中提到的,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三种,即组织机构分类法、问题分类法、年度分类法。其中根据便于保管和利用为原则,组织机构分类法,适用于立档单位内部机构稳定且分工明确的单位;问题分类法适用于立档单位内部分工简单,或职能有交叉等情况;年度分类法大多单位都适用。

根据工作实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以草业研究为工作中心,专业统一,内设机构分工不复杂,但某些部门间职能有交叉。如内部设有牧草育种研究室、牧草栽培研究室、草地生态研究室、玉米育种研究室、种质资源研究室、成果管理室、基地管理室等研究室。由于成果管理室与基地管理室与其他研究科室研究内容或职能设置有交叉。分类方法更

具体将其划分为:牧草育种、牧草栽培、草地生态、饲用玉米研究、种质资源研究等五个类别。既保障分类清楚,又涵盖所内研究各个方向[5],且方便检索利用。

3.草业所成果档案分类方案

将农业成果档案进行三级分类。一级分类,分为已转化成果档案与未转化成果档案。二级分类,以服务成果转化以依规,根据科技成果类型进行划分,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开发研究成果。三级分类,根据档案管理学分类原则中的问题分类法,分为牧草育种研究、牧草栽培研究、草地生态研究、饲用玉米研究、种质资源研究等专业方向进行分类。

三、结语

全国大多省份都设有省级农业科学院,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其直属科研院所共有30个。农业科技成果档案的分类方法或各有不同。针对目前科技成果转化日益受到重视的现象,此类研究具有应用价值。现以草业研究所为例浅尝辄止,进行了分类研究,此类研究仍需后续探究以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伟.科技档案管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2.

[2] 人大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2015-08-29).

[3] 黑龙江省农科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Z].黑龙江:2016.

[4] 吴敬学,张琳,王志丹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机制与绩效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2.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2

关键词科研管理;绩效评估;内涵;原则;设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G4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032-03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教育规划纲要对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等也作了重要部署。在这样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如何做好科研绩效的管理与评估,已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单位的科研进展、成果获得、经费使用、效益高低都会产生直接影响[1]。对科研绩效作出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培育创新团队的发展成效;有利于管理部门对科研人员的工作有一个科学的了解,为科研项目的管理和连续资助等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也有利于创造一个公正的学术发展氛围,减少科研上的不规范行为[2-3]。通过绩效评估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对单位和自己重新定位,及时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统一、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对于科研绩效的评估基本还是以同行评议为主。在同行评议中,如果所选专家正确,且专家能够实事求是地表达意见,同行评议是完全可以信服的。但现实工作中,由于科学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同行评价也受到诸如专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和非学术因素的影响,而使同行评议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因此,搞好科研绩效定量评估,并以此作为同行评议的补充,将提高同行评议的准确性,准确、量化的考核体系对科研绩效评估工作至关重要。

尽管科研绩效评估已逐渐从尝试阶段走向成熟推广阶段,从局部应用向整体应用推进,然而由于科技劳动及其成果表达形式的复杂性和无形资产的多变性,至今未形成较为公认的评估体系。

1科研绩效评估的内涵

科研绩效评估是指在科研活动完成后,对照预先设定的目标,对科研活动的完成情况、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及影响所进行的系统、客观、公正的分析,并为今后的投资或决策提供意见或建议[4]。科研绩效评估的单元包括研究项目、科技人员、研究机构等。

1.1研究项目评估

科研活动类型的传统划分方法将科研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三大类。基础研究成果强调其学术价值,即重在对科学共同体的影响,其绩效表现形式主要为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因此对基础研究成果绩效的评价实质是对其产生的科学论文和学术专著进行评价;应用研究是针对具体的实用目标,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流程的研究,主要以应用前景为评价标准,即强调其技术性,其绩效表现形式以技术论文、技术专著和专利为主,但一般情况下,应用研究专利形式比论文形式更能体现其技术特征;技术开发研究是对实验室成果进一步扩大或具体化所做的工业性中间试验,主要以商业价值为评价标准,即强调其实用性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研究为技术开发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开发研究将所遇到的问题又反馈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三类研究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构成整个科研活动。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有些研究很难明确地区分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开发研究,因此其科研绩效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定量时应综合考虑。

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进行跟踪、评估和反馈,达到优化资金分配,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效率的目的。它有4个层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公正、严格的评价,将政府的有限资金集中在可行的重点研究领域;二是通过对工作绩效的恰当评价,建立能够充分发挥研究人员创造能力的开放、灵活和竞争的学术环境;三是从整体上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塑造科学研究的机制观念;四是积极公布评价结果,使公众理解和支持政府的科研投资,强化对政府能力的信任。

1.2科技人员评估

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技人员的绩效进行跟踪和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反馈,从而促进科技人员绩效的提升和科研管理水平的改善,达到优化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本单位整体绩效水平的目的。它有2个层面的作用:一是及时发现科研院所中每位科技人员的客观绩效,让科技人员明晰并认可自己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其他管理活动提供依据;二是让科技人员了解单位对自己的评价,明晰自己在单位所处的位置,使科技人员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和自我评价,以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工作潜能。

1.3研究机构评估

根据研究机构的性质划分为科研型研究所、公益型研究所、科技型企业三大类。科研绩效评估通过对科研院所绩效进行跟踪、评价和反馈,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提高知识创新的能力和效率,促进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5]。它有3个层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公正、严格的评价,对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和综合能力给予正确评价;二是通过工作绩效的考核,对研究所的发展潜能和团队建设进行恰当评价;三是通过绩效考核,改善研究所的内部管理能力。

2科研绩效评估的原则

2.1鼓励创新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绩效评估存在的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强调数量而轻视质量,结果造成由于创新的难度较大而导致数量的产出较低。相反一些平庸的“成果”由于创新难度和投入的成本较低,出现了一些泡沫绩效。因此,在绩效评估中要坚持“鼓励创新,减少平庸,拉开档次,计量有据,褒贬分明”的原则。

2.2公开公正原则

所谓公开原则是指在绩效评估当中一定要公开其权重设计的依据。公开是公正的基础,也是改进绩效考核的唯一前提。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并接受监督,才能使人们对考评产生信任感,自觉接受考评结果。

2.3分类分层管理原则

应根据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岗位和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绩效管理体系,确定不同的考评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考评办法。评价指标要体现可比性,标准要统一。评估指标体系是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指标体系选取必须建立在对额定的科研活动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如同样是“绩”,对管理人员是以其管理和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满意度来衡量;对科技人员是以其主持和参与课题的等级、课题经费、的水平、科技成果等来衡量,对科技开发人员是其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成果推广能力及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等来衡量。

2.4定量定性相结合,量化易操作原则

在制定绩效管理评估体系时,既要针对不能量化的内容设置定性考核评价标准,又要有针对能量化的内容设置定量考核标准,所有的考评项目和考核指标清晰明了,易于采集,便于操作,尽量减少主观干扰。科研院所的考评应以其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充分体现考评的客观公正。

3科研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

3.1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

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科研绩效评估系统的基础。选取评价指标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评价指标的科学性是评估结果真实、可靠的基础。因此,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要严格按照农业科研研究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单位实际,尽量选取能真实、准确反映客观实际的指标,科学确定其权重。二是引导性。科研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研能力,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承担科研项目、科技论文、专利和科技著作、奖励成果、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对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奖励成果、高层次的论文等给予较高的评估分值,引导科研人员投入到高层次的科研活动中。

3.2构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是绩效管理的起点,指标体系的制定要适应现代科研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科研院所的发展与科研人员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立足于科研院所的战略经营计划和对科技人员的工作进行岗位职责分析,并予以界定与说明[6]。因此,优化评估指标,完善评估内涵非常重要。

3.3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

绩效考核的实施与管理主要是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工作过程进行跟踪。绩效考核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一般按年度进行考核评估。科研单位应坚持科研、开发、精神文明并重的原则,绩效评估围绕科研绩效考核、开发创收和精神文明等方面分别进行考核。科研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科研能力。结合工作实际选取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论文、专利和专著、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为一级评价指标;二级指标逐级细化。科研项目根据项目级别和到位经费设置不同的量化系数;科研成果划分为部级、省部级、地市级;科研论文划分SCI论文、核心期刊和普通刊物;专利按申请与授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当量。

3.4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对科研机构来讲,一是以其科研实力、发展潜能和科研团队建设为主要内容。因此,对项目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对科研团队进行评价。科研团队是完成课题的重要保证。三是是对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进行评估。这关系到科研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四是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绩效评估对科技人员来讲是以科技人员的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努力过程和工作态度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和发展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证科研院所的可持续发展。

3.5绩效反馈及结果应用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绩效管理必须对影响绩效提高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工作得以改进。通过绩效反馈,促进管理者与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从而有效地提升科研院所的绩效管理水平。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关系到整个绩效管理的成败与否。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议制度和评价方法,形成符合现代科研院所管理要求的制度体系,必须通过后续的评估结果反馈和绩效改进,才能确保评估的结果能产生影响,使评估结果能得到贯彻落实。

通过绩效评估使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在绩效评估中对单位和自己重新定位,及时调整科技计划和研究机构的方向,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效率。有利于表彰优秀的科研团队和个人,保持奖励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有利于发现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

4建议

4.1不断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

绩效评估应充分考虑科研机构属性上的差异,采取灵活、渐进的推进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使绩效评估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真实,具有说服力。

4.2绩效评估与科研机构战略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

以长期效益为重,避免科研机构追求短期成果或表面效果。科研活动具有探索性、长期性、风险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因此,在对科研机构的绩效考核中,如果只关注即时可见的短期成果指标,致使科研机构倾向于研究风险小、时间短、见效快、容易出成果的短平快项目,这对国家科研事业的长期发展极为有害。单纯地统计数量等,只能鼓励研究人员去追求发表文章的数量而忽视对真正有价值研究的投入;对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强调则可能导致忽视对研发人员能力的培养。评价不应只看一年的绩效,而应往前滚动若干年,看过去几年的累积表现。

4.3采取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重视专家评议机制的使用。科研绩效要力求可衡量和量化,但对科研绩效完全量化是不现实的,必须与定性的专家评审结合起来。量化可以得到一些客观的数据,但量化指标无法完整呈现研发成果,因为科研工作的产出指标都不具备均一的价值,因此结合专家评审是一个比较适合于研发绩效考核的方法。只有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依目标结果管理模式,由各方面专家参照其定位及研究方向,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以及对科研机构的深入了解,才能对科研机构的绩效作出综合的判定。

4.4提倡互动、参与式考核

使考核过程最大程度地得到研究所和科技人员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考核方式,采用自评估与专家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专家与受评单位科技人员之间的沟通,让考核专家与科研机构负责人能一起研究前期的工作总结、成绩和不足以及未来的战略规划与目标,提出意见,这样有助于考核结果的反馈利用。

4.5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

以科研机构绩效考核为核心,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特别是建立严格的考核结果反馈机制,从机制上保证绩效考核得到实效。

5参考文献

[1] 李庆贺,崔凯.绩效评估方案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础科学,2010,12(3):52-54.

[2] 刘莺.关于区域教育科研管理绩效评估的思考[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8(9):17-18,29.

[3] 彭博文,何涛.高校科研绩效评估的现状、矛盾及解决原则[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4):52-53.

[4] 吴伟.绩效评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3):114-117.

[5] 田在兰.优化中国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238-239.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3

关键词: 创新型高校科研 管理与服务机制 组织结构

1.引言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最主要的职能,一方面,高校作为高等学府,其基础教学职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肩负着科技创新的使命,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前进的动力。高校作为国家主要科学研究部门,具备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优势。长期以来,高校充分参与了国家科研体系建设,逐渐成为了中国科研战线的生力军,不仅在国家基础性研究、高科技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支柱产业,以及公共基础建设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相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队伍。科研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对高校科研工作起着信息传递、服务、政策导向的作用,是高校科研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2.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存在问题

高效的科研管理是高校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科研水平。目前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科学研究发展水平不相协调,制约着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

(1)科研管理观念相对落后。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科研管理观念相对落后,管理模式僵化,在高校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科研管理部门出现了只关心科研成果,重数量,轻质量,一味追求增拨科研经费等现象,忽视了科研自身的价值。

(2)组织结构僵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实行直线型组织结构,以科技处为例,处长为主管领导,各副处长分别负责若干科室,每个科室又分科长、副科和科员。这种结构制定决策和沟通的渠道简单并易于理解,但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结构,管理层权力比较集中;在垂直管理的科研管理模式中,消息的上传和下达需要层层递进,如果某个层级出现滞后,就会影响全局科研管理效率;另外,各科室横向联系较差,如横向和纵向项目管理人员对彼此业务不了解,造成纵向基础研究项目成果难以推广和转化。科研资源难以打破单位和部门的界限做到资源共享,同时不利于人才流动机制的建立和科研工作的创新。

(3)科研组织形式单一。

传统的高校科研组织形式为:校—院/研究所—系—专业教研室—课题组,课题之间及学科之间相对闭塞,联系较少,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阻碍了各课题组及学科研究的交叉、融合。当今科学研究领域,新兴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发展越来越迅速,传统的科研组织形式严重制约了人才的流动,不能适应科学研究多样性、灵活性的需求。如何有效配置科研资源,包括硬件、软件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提高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环节。

(4)科研管理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队伍参差不齐,管理复合型人才少之甚少,大多数是专业型人才,其管理知识主要是通过实践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得的,缺少高校科研管理专业背景知识。另外,高校对科研管理人员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重使用而轻培养”,进一步拉大了不专业的科研管理队伍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队伍之间的差距。

(5)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产业化节奏缓慢。

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一直是高校科研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高校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但成果转化和推广程度却颇为尴尬。现行的科研竞争机制和奖励制度只注重项目数量、刊物级别和专利数量,不注重成果转化,导致了大多数科研工作者都只注重埋头研究,忽略了研究成果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研究成果只停留在项目、论文和专利层面,没有转化为生产力,造成了知识的严重浪费。

(6)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科研水平的竞争,高校为了促进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设立了一系列评价和奖励机制以期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情,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一些科技攻关项目及基础研究项目对申请人的要求必须是副高级职称,对研究基础要求往往较高,这大大挫伤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无形中抹杀了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和科研热情。由于评价标准的制定不够合理规范,导致相应的奖励机制也存在诸多问题。

(7)科研经费申请对象单一。

目前高校科研项目主持者主要以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为主,副高级职称以下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为主要参加人,以这种金字塔结构为主要模式,科研管理缺乏灵活性和多样。学生和青年教师并不是科研项目申请者的主要构成部分,而科研的创造性劳动绝大多数是由这部分年轻人承担的。过于严格的科研项目申请要求,间接地抹杀了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新想法无法直接地表现出来,阻碍了创新性成果的产生。

因此,应正确认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与管理机制的合理性,不断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构建创新型科研管理模式

(1)与时俱进,转变科研管理观念。

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构建新时期适合高校发展的新型科研管理团队,化“管理”为“服务”,管理与服务并重,摒弃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为进一步发展高校科研服务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2)构建复合型科研管理组织结构。

借鉴世界一流高等学府的灵活性组织结构形式,保留院系的同时,跨学科、跨专业发展科研创新团队,建立院系结构和跨学科研究团队组织结构相交融的矩阵式复合组织结构。合理组织,提高效率,充分体现组织结构合理性,使科研组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增强科研组织的实际科研能力。

(3)构建多样化科研组织形式。

综合各个学科的研究资源,将分散的科技资源集中管理,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各学科设备利用率,发挥最佳整体效率。建设创新型交叉性科研团队,促进交叉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促进高校之间及高校与国内外其他院所交流与合作,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梯队,为今后的科研发展壮大储备后备力量。

(4)提高科研管理队伍素质。

科研管理人员是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主体,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创新水平决定了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水平。因此,应注重科研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加强继续教育,进而提高管理模式创新能力。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对管理人员考核和绩效奖励,调动科研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此外,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从而在管理层面促进和激励高校科研成果的创新。

(5)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保证科学研究的系统性、持续性。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探索服务公众、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成果,提升产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开展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性创新和前瞻性技术开发研究。科研人员围绕企业需求,联合企业共同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工作者到企业兼职,可以采取理论指导或技术支持、技术咨询的方式进行,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6)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对科研成果的评价要充分考虑到高校科研的多样性,营造高校宽松的学术创新氛围,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工、理、文科的差异性,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时动态的调整,构建完整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强调以人为本,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以评价结果为基础,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根据科研梯队的构成,进行分级奖励,并且要保证实时激励;根据不同学科的各自特点,激励机制的建立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科的差异性。同时,要重视青年教师的科研力量,充分调动中青年教师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增加科研形式灵活性、多样性。

为了促进科研的蓬勃发展,高校应该增加科研项目的多样性,多鼓励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申请校级项目和课题,可以以学科为单位设立专项经费;同时与企业保持合作,由企业提供经费支持,以企业中存在的某些技术问题为背景,支持和鼓励在校学生和青年教师申请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此最大限度地调动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同时,增加不同学科间的交叉研究课题,鼓励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4.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国家对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有目共睹,因为国家的灵魂就在于创新,高校作为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之一,其科研管理工作必定要适应国家科技创新的趋势,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开拓思路,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推进高新技术在行业领域、公共服务中的应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创新对促进和激励高校科研成果的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管理人员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才能切实做好组织管理工作,改变科研管理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面,为高校的科研创新做出指导并发挥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小乐.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科研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206-207.

[2]陈亚芬.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3):137-140.

[3]雷三容.新形势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探讨[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2):45-48.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4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高职院校的重视,很多高职院校得到蓬勃发展,在这个基础上,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成绩也不断得到突破和发展。但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处在发展的初期,科研能力低,在科研成果的研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科研成果研发周期长

在高职院校当中,虽然各个学科都有专门的科研小组和实验室,学校也投入了大量的设备和资源,但教师在科研上存在态度不端正,对科研不重视,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差,对相关课题研究的资料搜集少,对于科研探索的分工不明确等问题。甚至有些课题研究从课题报告到科研成果的形成要好几年,使各级拨给的课题研究的专项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长此以往,导致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研发周期长,工作效率低。

(二)忽视了对信息技术资源的充分运用

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和思想实际,能够创造出更多指导人们生活的先进理论。所以,科学研究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了解与掌握。而当前高职院校在科研方面忽视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对课题研究的现状缺乏认识,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缺乏了解。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忽略了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借鉴和已有理论的创新,这都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没有最大限度地获取丰富的科研材料。

(三)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效率低下

高职院校的科研信息化管理方式陈旧,工作效率低下。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是依靠传统的人工完成。从科研项目的确立、中期的资料整理到成果的鉴定,包括科研成果的登记、汇总,整个科研过程中资料的搜集、文件的上传下达等都是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完成的。材料的采集、问卷调查的收集和资料整理大多是依赖人工来完成的,造成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人员任务繁重,办事效率低下。

二、关于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某省20所高职院校。

(二)调查目的:通过对选取的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现状调查,并对这些学校实施完整的信息化管理,跟踪调查学校的科研情况。通过实验证明在高校进行科研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意义。

(三)调查时间:2013年1月12日—2013年7月12日。

(四)调查方法:综合使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践研究法。

(五)调查内容:

抽取某省20所高职院校,对它们在科研上的资料下载、网络资源共享、科研成果电子化管理的情况进行调查。

通过为期半年的跟踪调查及实践研究,发现科研信息化能够极大地促进科研成果的产生,通过网络资源的下载、共享和科研的电子化管理,能够缩短科研成果的研发周期,也证明了在高职院校推进科研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三、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创新

当前各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科研成果的研发,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科研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教师职称的评定。但高职院校的科研在发展的早期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和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对高职院校的科研信息化管理进行创新。

(一)增强教师的科学研究意识

在高职院校当中,无论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还是对学校的升格来讲,教师的科研意识都至关重要。但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意识比较薄弱。通过科研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创新,可以将各个类别的科研课题进行分类整理,方便资料的查阅和整理。把相关的管理规定、申报要求发表到网站上,提供与课题相关的有效的信息资源,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搜集和鉴别国际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动态,开阔教师的视野,树立科研的意识,及时地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能够把获得的信息吸收消化,有选择地进行深加工,使其真正运用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去。

(二)创新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机制

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从课题的筛选到资料的搜集,包括成果的登记、查阅和汇总都是采取传统的人工完成的。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高校科研的效率,而且使很多科研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资源遭到了浪费。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科研信息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应设置专门的电子阅览室,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免费的信息查询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建立科研成果展示的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关键词的搜索找到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成果,从而为现阶段的课题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帮助。

(三)建立完整的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要实现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就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重视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共享,使科研的审批制度更加公开透明,使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注重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高效率,不仅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也方便了科研人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他们能够通过网络在线,探讨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和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提高高职院校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使他们摆脱过去资料搜集与整理的繁琐工作,能够真正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科研的分析与成果的促成上。

四、小结

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校的科研水平,也关系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加快高职院校的科研信息化管理建设至关重要,必须不断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信息化管理水平。但当前我国高职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院校在科研的信息化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科研成果研发周期长,忽视了对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充分运用,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效率低下等,本文根据实践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创新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具体来讲,包括: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创新科研的信息化 管理机制;建立完整的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等。希望通过这些方式的改革创新,能够真正改革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上的陈旧方式,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效率和研发水平。

参考文献:

[1] 薛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22).

[2] 田晓芳,袁志芳,李桂宝.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发[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9).

[3] 欧启忠,魏文展,李向红.科研信息管理化的实践与管理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6(3).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5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 度 经 费  年 度  经 费

    1996  21.135   2001  45.04193

    1997  15.3857  2002  49.51840

    1998  16.6880  2003  55.26226

    2000  29.79313  2004  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着、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着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 度 经 费  年 度  经 费

    1996  21.135   2001  45.04193

    1997  15.3857  2002  49.51840

    1998  16.6880  2003  55.26226

    2000  29.79313  2004  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着、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着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重要成果绩效评估报告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6

1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

1.1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施工单位要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以公司负责人为主要领导,公司总工程师为直接责任人的科技进步决策层和领导层,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为科技进步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层、以工程项目为科技课题实施的操作层的三级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同时坚持对科技计划课题实行主管部门初审和专家委员会评审的两级评审制度,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加强对科技开发项目的责任合同制管理,明确课题组组长和承担单位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科技开发项目的指导和全过程管理,确保科技开发课题高水平、高效益。

1.2建立健全科技保障制度

要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发展政策与运行机制,健全科技开发、技术攻关、设备改造、成果推广、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科技投入、奖励与待遇、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制度,从科研项目立项、项目审批、计划下达、经费管理、过程监控、成果评审、成果登记、科学技术奖的评选和奖励、专利申请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让等诸多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切实做到科技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1.3坚持以人为本,保持创新活力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技术创新观,努力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始终保持技术创新工作的活力。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采取自主培养、外部引进和内外合作等各种方式聚贤揽才,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总工程师在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强化技术管理、建立技术指挥系统、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1.4加大科技资金投入,保证重点技术突破

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以确保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的突破,要以我为主,面向社会,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层次筹集科技资金,重点扶持有较好前景的项目和产品。同时,要探索建立起完善的科技投入保障体系。为解决具有共性和前瞻性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技术实力,减少和避免重复立项、重复开发的弊端,公司将统一策划和组织重大课题的实施。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重大科研课题招投标制,以开放式科研的方式,吸引社会科技资源的广泛参与。

1.5加强技术交流与协作

加强与其他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公司或现场做专题学术报告或咨询讲学,施工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技术难题适时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或现场论证会,以解决技术难题,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发挥科技情报信息在科技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强化科技情报信息的采集、建库、管理和利用,增强信息资源共享意识,缩短与同行业中的技术差距。

2施工过程中的科技创新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科技创新的管理内容也各不相同,现就科技创新管理在不同阶段的工作侧重点进行详细介绍。

2.1工程开工时科技策划

工程伊始,项目经理部要根据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整体策划,以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为主,找出本项目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如10项新技术中没有,列为创新技术,找出项目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列出课题攻关计划,明确技术研发思路,明确责任人。

(1)研究课题概况及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课题方案的比选与制订,选择试验研究过程中各阶段工作的主要工作。

(2)解决关键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及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研究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

(3)组织协调,包括课题组内部分工和相互配合、协作单位之间的合作、试验室和试验基地的结合等。

(4)预计达到的目的与效果,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和产业化已产生经济社会效益情况。为便于项目部人员做好科技管理工作,要求在制订计划的同时,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密切与当地协会和住建委联系,确保科技创新工作的高水平、高收益。

2.2工程施工中课题研究跟踪

对列入科研计划的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每季度或半年要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检查,重大项目可组织专家进行阶段审查,实施过程中对试验数据、试验报告、关键部位影像资料等进行记录和收集,同时还须注意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定期观测。

2.3课题结题时形成科技成果

工程竣工后,对已完成的科技课题,根据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总结验收,编写技术研究报告。报告应全面反映技术研究工作的全貌,阐明该技术的方案论证、技术特征、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比较情况,对比研究的内容,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成熟性和科学性,已达到技术指标和成果推广应用情况等。应从能体现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每个阶段的研究过程、研究内容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阐述,叙述如何会选择和确定该施工方法中的各项参数与研究方法。在试验研究过程中理论上的新发现,及应用技术发明与创新、改进与提高等新颖性和创新性内容,应有对比研究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应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主要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加以归纳说明,并附上必要的对比研究和对比分析图表。同时对关键技术与技术创新点进行总结,阐明推广应用情况。技术研究报告编写完成后,要进行成果鉴定,除按相关格式进行完善外,还需提供技术查新报告、成果应用单位出具成果应用情况证明及经济效益证明,评审时采用演示文稿或录像片的形式对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在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审后,形成评审意见。

3结语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7

[摘要]科技计划作为政府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虽然因各国的科技体制、发展历程、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但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体系化,从无序到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阶段。分析和掌握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特点,将为我国制定和管理科技计划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对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了我国科技计划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国外科技计划管理的启示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科技计划;科技计划管理;改进建议

一、国外科技计划的特点

国外的科技计划一般实施决策、管理、咨询与评价相互分离的计划运行模式,即由政府各部门进行科技计划的决策,由各部门委托下属科研机构进行项目的管理,社会相关组织共同参与计划项目的咨询和评价。

科技计划的制定在许多国家已形成较为规范的程序,并有相应的咨询审议机构。在美国,每个领域、部门、科研机构都有十分详尽的计划,科技研究和发展计划的编制通常采用兰德公司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规划、计划和预算一体化的编制方法;在日本,科学技术会议以回答总理大臣咨询的方式提出科技发展大纲,各科技主管部门采用向科学技术会议或本部门技术会议咨询的方式,制定出本部门的重大科技发展计划,一些依法设立的审议会、委员会等机构持续开展科学技术调查与技术预测、分析与评价,为科技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发达国家一般都有不同层次的制定和实施科技研究开发计划的机构。在日本,以研究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由政府直接管理,或委托部门技术会议、国立科研机构管理;以技术应用和再开发为主要目标的计划,主要委托有关民间机构管理。在美国,一些跨部门的计划一般由国家科技委员会成立由国家科技顾问牵头、合作各方首脑联合组成的高级领导小组制定政策,并进行协调;高级领导小组下设计划工作小组,负责制定计划、预算、执行计划和具体的协调工作。

在科技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呈现多样化,依据计划项目的领域、性质不同,由相应的部门与机构,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于基础研究计划和基础性的应用研究计划,一般采取专家管理模式;对于涉及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计划,多采用部门与专家相结合或部门、专家与产业界结合的管理模式。例如:美国的“人类基因研究计划”和日本的“创造性科学技术推进计划”属基础研究开发计划,采用的是专家管理模式;韩国的g7计划属技术开发计划,其管理模式则是部门和专家相结合。

在资助模式方面,基础性研究计划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如日本脑科学研究计划。高技术计划多采取政府匹配资金的模式,如美国先进技术计划项目政府资助低于项目研发总投资的50%;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各项目中政府拨款仅占40%;英国大型战略计划一般也采用政府、学术界和企业合作方式,政府与企业各自承担50%。再有,刺激民间科研投资的积极性。是国外高技术产业计划的一大特点。政府所采取与企业分担经费的办法,既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又使企业自身获益。

在执行模式方面,不同性质项目选择不同执行机构。基础研究类项目主要由政府部门下属实验室和高校执行;而技术开发与推广类项目,多通过有关部门与企业签订合同来委托公司承担,或由政府实验室与公司签订合作研究开发协议来共同承担。

在计划评价方面,各国一般都有专职机构负责计划的审议与评价,以美国为例,国会审议办公室负责人负责计划的审计;白宫管理与预算局和国会评价办公室负责计划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各执行机构负责年度项目的自评价。评价方法同样因为计划项目性质的不同而各异。例如,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应用研究项目有严格的验收程序;而政府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计划评价方式则相对简单,基本上不搞定量评估,而采取模糊定性的方式,以专家判断其是否“成功”为标准。

通过对各国科技计划决策、管理、咨询和评价等分析,国外科技计划具有如下特点:

1.国家科技计划都是专项领域计划,战略目标突出。在美国,每个计划又可分为若干专项子计划,每个子计划有明确的领域、目标技术或目标产品。这既保证了计划边界清晰,减少了计划之间的重复和交叉,又确保了计划实施效果与目标的高度统一。综合性战略计划不是单纯的项目计划,而是以项目为主,兼有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推广、信息网络建设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有机整体。

2.国家科技计划一般通过立法或制度化方式确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阶段性。而且关于科技有关的立法,包括科技发展战略的拟订与修订,都集中在国家这一层面上,当然,地方也可以制定一些促进地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3.计划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总目标。计划充分反映了本阶段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状况,是政府为实现国家目标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有利措施和方法。计划内容成体系,大部分以国家优先领域专项计划实施,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开发、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

4.计划项目根据目标、性质、对象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基础研究计划和基础性的应用研究计划,一般采取专家管理模式;对于涉及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计划,多采用部门与专家相结合,或部门、专家与产业界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计划的决策、实施、管理、评价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制。

5.计划中政府投资的份额,依计划性质设定。体现国家意志,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前瞻性、公益性基础类研究计划,以政府投资为主;与产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高新技术、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类计划,以政府引导资金的方式,刺激社会资金的广泛投入。

6.研究开发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相同或相似。即由独立的研究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机构等组成,而且,分工较为明确,一般来说,大学的科研机构以基础研究为主,独立科研机构以应用研究为主,企业科研机构以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为主,社会科技中介机构则主要从事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活动,以促进技术的转移。

二、我国科技计划的不足

1.科技投入低,特别是对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据统计,2003年至2005年,我国的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3%、1.23%、1.33%。而2005年,美国为2.6%,日本为3.1%。科技投入低是影响科技计划实施和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据“八五”科技攻关计划的抽样调查,在未完成的项目中,有28%左右停滞或拖期的项目是由于经费不足而引起的,在未应用的成果中,有33%的成果也是由于经费不足所造成的。

2.缺乏整体战略和目标。我国有一些科技计划缺乏围绕某一个产业进行研究发展的战略思路。现有的科技计划大多是通过“自下向上”的机制制定的,即由基层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特长提出重要题目,再汇总、平衡,特别是各区域的地方科技计划。这种做法缺乏战略目标,缺乏前瞻性研究,缺乏科技规划的指导。各个计划之间缺乏集成,重点不突出。

3.条块分割,设置存在交叉,没有形成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现有的科技计划体系中,部分国家科技计划与省市科技计划重合,缺乏总体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框架,各个计划之间交叉重复,计划内部重视单个项目,忽略了发展战略、配套政策、能力和体系建设等关联行动,使得现有的科技计划体系缺乏整体性和规模性。

4.地方科技计划制定缺乏地方特色。长期以来,我国地方科技计划或者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翻版缩影,或者是较少地依据本地区的资源、科技能力和科技需求来考虑本地区的独有特点以确定地方科技计划体系,地方科技计划缺乏明确的地区发展目标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各行政区域的经济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特色性和差异性,专精于某一产业形成产业群的区域往往能表现出其显著的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但作为支撑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结构的科技却经常没有表现出其应有的区域差异和特色,区域系统不完善。相反,从计划的设置、项目经费的投入到科技计划的管理很多是相同的,缺乏针对区域经济特色和差异的科技服务体系。

5.计划目标、重点多年一贯制,难以跟上实际需要和时代需求,影响计划实施效果。许多科技计划出台时,由于种种原因,出台时间仓促,比较重视当时的需求和目标,但随着经济、社会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入,原有计划目标重点任务没有及时调整,影响了科技计划的实际效果和作用,也影响了政府配置社会资源的实效。

6.科技计划含基地建设,但未与人才、优先资助领域相结合。科技大部分以国家优先领域专项计划实施,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开发、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在5项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相关的科技计划中,其中2项与基地建设相关,即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工程。其余不论是指令性还是指导性计划,大都采取单一的项目资助模式,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项目中,也不匹配设备设施费。

与一些国家计划相比,我国科技计划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如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经费由国家教育部统管,不论从投入数量还是投入方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严重影响培养研究生的质量。研究生始终是科研中最宝贵的人才资源之一,许多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都出现在博士论文中,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却基本没有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7.“产学研”研究开发机制未真正形成,企业无法成为创新主体。我国现行的科技计划基本没有考虑到构建有利于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大学之间研究与开发合作的制度及其环境,而只是通过项目方式给企业以过高的r&d补贴。企业本身的r&d投资不足,这可按照国际通行的衡量标准,即企业r&d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较,如在1988年只占o.32%,不及同期的oecd成员国平均水平的25%。科技计划在资助阶段上主要集中于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这就导致了企业r&d缺乏激励机制,是企业不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我国科技计划管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1.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形成多元投入体系。“十五”期间科技活动经费虽然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比较还远远不够,科技活动经费(r&d)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企业r&d投入虽然已经占到r&d投入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了创新的主体,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企业r&d投入到创新性科研行为的数量相对较少,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后劲。科研经费由多家管理,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难以形成合力。今后这一局面应该得到改善。

坚持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动员各级、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起以企业为科技投入主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多种投入方式并存的科技投入体系,同时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2.加强科技管理,提高科技管理能力。“十五”期间科技体制已经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但还需加强管理,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科技立项、成果评定和科技奖励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科技系统行风建设。科技项目实施的管理力度有待加强,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尚待完善,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文献资源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还难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求。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管理体系,提高科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提高科技工作的效率,促进科技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的提高。全面落实“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当务之急。

3.规划、集成科技计划项目,加强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首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公益科学的研究和基础科学研究,重视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工作,为产业发展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其次,加强科技中介建设,为技术转化搭建一个交流通畅的平台,同时加强整个交流平台的管理工作,提高买卖双方的彼此信任度,从而达到交易顺畅、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加强大型科技设施、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库、自然科技资源库、交互网络科技中心建设,以及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文献资源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等平台建设,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创新体系建设做好谋划。

4.重视人才、技术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尤其是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采取相应的政策引导,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提高人民对于科学技术作用的认识,使科技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入人心,保障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积极引导和支持原始性创新活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原始性创新。

5.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使科技成果有效、快速转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提高,高校、科研院所研究重点与产业发展相悖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科研成果束之高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展开,使得产学研三方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宋海峰.地方政府科技计划管理及实例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5.

[2]陈峻锐,苏竣,林淼.美国先进技术计划(atp)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6).

[3]陈宏愚,白希贤,著.地方科技管理新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4] 左瑜,吴来,王琼.科技创新体系的中外比较研究[d].北京:机械科学研究院,2000.

[5]康涛.日本地方政府的计划管理及借鉴思考[j].环球经济,1999,(4).

[6]吕青.国家科技计划对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j]l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篇8

关键词:科技管理;科技成果;产业化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比较低、速度比较慢、科技成果转化比较难的现状,严重影响着高科技成果对传统产业改造的进程。

1创新科技成果目标管理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成果验收(鉴定)、登记、建档、申报、评审、奖励、成果推广等项内容。重视和做好科研成果的目标管理工作,有利于正确评价和肯定科技人员的辛勤劳动、保护其合法权益,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使科技人员在“发展新产业”的科研竞争中固有优势、保持持续发展的后劲,从而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创新科技成果目标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科技成果目标管理主体。目前,我国科技队伍主力军在高校和科研单位,科技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而企业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更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执行者。因此,在进一步的改革中,应创新加强对企业这一主体的科技成果管理。首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其次,企业科技经费的投入,应重点用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项目,要加大对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最后,积极鼓励科研院所进入企业,建立一批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解决产业集成创新中的科技、工程和装备问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创新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的成果管理目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要以促进成果转化为核心目标,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建立健全成果管理的规章制度,用法律手段规范登记工作,掌握和提供科技成果信息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交流与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建立多种科技成果评价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竞争、生产实践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形式得到评价,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是创新科技奖励管理制度。科技奖励是一种手段和措施,其目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科技管理中科技奖励工作应认真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前提下,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奖励制度,激励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2创新科技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促进科研工作开展

科技档案是科技生产、试验、管理等活动的真实记录,它生动载录和说明了整个科学研究过程的全部活动信息和科学事业发展进步历程信息。在科技管理工作中,科技档案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前期基础,是科研成果、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对促进科研工作开展,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创新应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科研成果登记数据库。科研成果的登记、存档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科研成果登记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有助于实现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办公自动化、现代化,有助于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水平。同时,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成果登记的档案制度,督促所有科研人员积极主动地进行成果登记工作,引导科研人员积极使用成果登记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充分地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科研成果的认知度。

其次,加强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科技档案利用工作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提供简单查找利用单一的文字资料,信息的综合利用要形式多样化。因此,进一步开发科技档案资源信息,是服务好科技建设的关键。这就要求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者不能局限于就档案工作而做档案工作,应随时关注科学研究发展的动态,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有关工作,全方位了解一个科技研究的全过程,以及该课题在实施发展过程中需借鉴的文献信息和相关资料的利用。了解到最前沿的科技研究发展的动态信息,从而使科技档案工作更好地满足科研工作的发展需要。

最后,重视科技统计工作。科技统计工作的意义和地位在于采集、整理、分析、研究客观、真实的数据,提炼、形成科学的概念,为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质提供依据。因此,科技管理应加强科技统计工作,不仅为科技决策者提供数据服务,而且参与科技政策研究,为科技政策制定提供咨询,对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科技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

3创新科技项目管理,促进科技成果开发

项目管理最初是从开发和生产大型、高费用、进度要求严的复杂系统的需要中发展起来的。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组织、企业开始注重项目管理,将其灵活地运用于科技开发活动的管理中。在科研院所,项目管理主要运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项目监控评价体系。项目监控评价体系应具备健全的科技项目评估与遴选功能。要健全、完善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其提供咨询建议的作用。同时组建产业布局规划组、宏观政策研究组及盟市、部门、企业的科技管理网络系统,对实施项目进行连续、精确地定量分析,为立项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二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在项目审定、专项资金计划下达之前,要对项目进行实地调研,特别是重点项目,要了解查看拟扶持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项目的工程建设情况、技术开发能力、资金筹措情况、项目实施配套条件和生产经营状况等。把调研拟扶持项目工作作为项目专项资金审批安排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扶持工作的主动性,使专项资金真正能够用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上,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吴丽华,金航,科技档案是科学研究工作的载体[J],农业科技管理,2007(2)。

上一篇:农贸市场建筑设计范文 下一篇:教师的个人事迹范文